新行政學(上)

Page 1

2

行政學 行政的源起 (公共行政)  1887 Wilson 威爾遜《行政的研究》使公共行政成為一門學科,此篇是行政 「濫觴」被稱「行政學之父」 行政學日常是「政治學」

主張 1.政治(母)行政二分;

行政→政策執行 政治→政策制定

2.行憲「經營」比制憲「制訂」難 3.行政核心是「效率」,可「效法企業」,「企業概念 – Taylor 科學管理運動」被 借用。 (行) (政)

4. 混和分贓制度,施「功績制度」,組織、管理+效率。 5.行政改革應「他國優點本土化」使日後「比較研究法」而啟發。 純理論

6.行政不在「政治智慧永久格律」 ,而是在普遍受忽略 (政府管理的細節),實務, 技術。 7.賦行政人員大裁量權 + 責任,因 If 權力小易疏忽。便產生 Merton「目標錯置」  多元複式的行政制度,是當代「民主行政」主張。  Waldo 瓦爾多主張政治,行政夥伴關係。  1926 White 懷特公共行政研究導論為美國第一本教科書, 主張; 1.政治 can’t 侵犯行政。 2.管理應為科學研究 只有源自↘

 ↙公共管理≠公共行政 雖源自公共行政但卻結合;1.企業管理 + 2.公共政策 所形成整合學科。


2 2.行政意涵 (公共行政) 【 2 頁右邊】 1.政治界說 (公共行政) (1)政府作為 (行政、立法、司法…)各種活動 (2)直接、間接提供服務 (3)執行公共利益 (4)集體力量完成個人無法單獨做的公共財 (5)公共政策制定 傳統 觀點:(1)政治是國家意志﹝表現﹞,行政是國家意志﹝執行﹞ 古立克(2)政府中型政績管所管轄 2.管理界說 (公共行政) (1)涉及行政部門的作為 (有效的管理 ) (2)管理專業 有效率,工作量就會大 (3)官樣文章的米老鼠。費了很大勁,卻一事無成,無效率所以 need 管理 (4)是藝術而非科學。 傳統 觀點:(1)行政是事務處理的方法與技術 Gulick 古立克(2) Gulick 古立克 「P」 「O」 「S」 「d」 「Co」 「r」 「b」 ↓ 計畫

↓ 組織

↓ 管理 用人

↓ 監 督

↓ 人員間協調 聯「課責」

↓ 報導

↓ 經費

(3) 費堯 Fayyol 行政五大功能 P 1.計劃

O 2.組織

Command 3.指揮

C 4.協調

C 5.監督考核

(4)我國「行政學之父」張金鑑「15M」行政意義 (5)

公共 政策

觀點 Dye 戴伊「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政策的規劃和執行。

(6)三個核心界定:﹝效率、回應、前瞻,公共性觀點﹞ 3.法律界說 (公共行政) (1)法律的運作 (2)管制,例:處死刑 (3)國王的恩典 (4)竊盜行為。例:社會資源重新分配。有錢所繳的稅,多的分給窮人。


3 4.職業界說 (公共行政) (1)職業類別 (2)文稿競賽 (寫作能力) (3)理想主義 (4)學術領域 (5)專業活動 ※公共行政不同途徑

價值

 

傳統管理

新公共管理

政治 各利益團體

法律

效率效能

成本效益

(代表性)↗

合憲,正當

對顧客回應

課責,回應性

結構

理念型官僚體制

(競爭)廠商

組織多元

裁決

特色

行政

行政

立法

司法

行政三聯制:1.設計 2.執行 3.考核 €行政管理過程&技術論 單哈特 Denhard 如何將大眾的各種價值,加以實現的行政管理為「行政」, 即強調「回應性」 行政學歷程: 從「政治觀點」 ↓「管理觀點」1887 企業管理 ↓「公共政策觀點」1951《政策科學》 ↓「公共性觀點」和 1968 新公共行政→倡公共性價值核心 績效、回應,前瞻  專業具備 6 個特質 (1)專業知識 (2)一種全職職業 (3)一套行為規範 (4)專業組織 (5)有自主權 (6)「服務導向」


3  行政& 管理比較 (實務上)

高層次

低層次

藝術〈智慧〉

科學(知識)

公務推行,目的取向

事務處理,手段取向

統籌全局

只就某事執行

集體合作

各種技術方法

界定公共行政三個途徑 管理途徑

政治途徑

文化途徑

1.行政,政治二分

1.政府要對各利益團體

1970 年,強調內在價值

負責,且平衡各利益團 體競爭 2.行政人員任用依功績

2.代表性,為民負責

2.文化是深層理念

3.行政問題就是管理問 題,「效率,效能」

3.官僚組織

3.多元架構

4.層級節制

4.平坦式管理,規章少, 組織分權,責任,自主 性強


4 3.政府的職能與任務  執行工具 1. 底層結構建設、養護,例:機場,道路,政府資本投資 2. 行為管制。例:起訴,逮捕。最有特色政府 3.(治理能力)例;稅賦,人事管理,最重要後援 ↖(執行)  羅斯 Rose 行政學觀點的政府的組成(1)法律(2)稅賦(3)組織(4)計劃 「Police 國家」 、 「有限政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 「福利國家」 、 「大有 政府」主導全面的社會發展   

「Police 國家」、「有限政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福利國家」、「大有 為政府」主導全面的社會發展 艾波比 Appleby 政府的職能和態度有三個互補面向;來和其他制度活動有所 區別(1)公共責任(2)政治性格(3)範圍考量的廣度 古典經濟學家強調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1)管事越少就是好政府(2)由市場 供給需求主宰人民(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

4 行政國與行政權力  行政國 1948 瓦爾多 Waldo 政府職能擴張,行政權變大,政府人員有舉足 輕重地位(政策影響力大 ),政府太龐大稱「行政國」、「稅賦國」。羅勝明 Rosenbloom 稱官僚人員為「行政國衛士」  行政國成長原因(職能擴張) 1.價值轉變→國家權力不是在「惡」的,反而可以解決問題 2.社會發展→各種公共財,服務人民的政府 up,使人民對政府要求更多 3.經濟混合→政府具備經濟職能任務 4.政治過程→各方的參與競爭,使政府成長 5.科層習性→機關是公共產出唯一供給者,沒競爭者難以控制效率,所以成本 up↑。


4

【4 頁右邊】 

 

「科層的專業知能」有助專家培養,行政人員有裁量權,使機關「輔助立法 者」。 ↙ 又能「動員政治支持」 「大政府」 、 「行政國、時代常任官不僅是 1.政策執行 2.政策「制定」角色。 主要權力來自(1)科層專業(2)文官久任經驗 盧爾克 Rourke;機關官僚人員在政策過程中扮演「否決團體」也是行政首 長做大事必要夥伴 ↘ 策略性角色

培里 Perry 官僚人員無正當權利影武者株儒耍大刀 艾森鐸 Eisentadt 官僚人員機關在公共治理上基本 2 困局 (NPM)  民營化、新右派經濟;€新公共管理,主張公共服務市場化,使政府職能縮 小。  凱因斯 Keyens;主張在經濟蕭條時,政府要增加公共支出(建設) ,介入社 會經濟。  行政權力來源 1.政府成長原因 2.科層體制形成 3.政治領導受因素限制,使行政權力↑擴大 (1)立法機關→行政部門是提案主要來源 (2)政府人員任期短,缺乏專業知識。政治任用職位有限 

行政權力擴張原因 古典經濟學家 ok (1)自由放任經濟最受批評,但埋下 1930「美經濟蕭條」,使萬能政府呼聲高 (2)社會經濟變遷 (3)立法權分散無力,但並非不重要 (4)司法權退卻→司法 can’t 適應快速變遷 ↘ 只是變弱


5  行政權力如何抑制: (1) 議會:對行政部門掌握權力 (2) 法院: 行政人員有違法,可以訴訟 (3)人民:公務人員是人民的公僕 (4) 機關自律:行政倫理,唯一內控效果好 (5) 民營化:1980 潮流  

現代行政權力強調抑制,非增長 皮寇克 Peacock、魏斯曼 Wiseman「賦稅擴張的位移效果」 ↙ 人民忍稅能力增加

5.公共性 機關行政人員應成為「公眾信託 Trust」  行政學能成為一門學科最主要是「公共性」本質上的差異  索洛夫 Sorauf;公共利益是一個有效的政治迷失,功用是在政治辯論時將利 益披上道德外衣 例:老農津貼 7000 選票 合理化某些財團利益 

公共性之分析架構

舒伯特 Schubert

(1) 行政理性:是「科學管理」影響,強調效率,理性,專家權威 (2)行政理想:擴張自己裁量權,主張政治獨立,文官中立,以公益為核心。例: 「開明官員」「民主守護神」 (3)行政現實:行政人員當利益團體「轉化劑」 ,使利益團體互相競爭,行政人員 當調節者 

哈蒙 Harmon 提出「行政類型格道分析」 ,行政人員的活動與公共利益關係; 回應性

前瞻性

1.被動型

2.專業官僚型 3.反映型 4.前瞻性

低 中 高

高 中 高


5

【5 頁右邊】 公共利益梅爾 Mayer 從三種角度 一、 政治學 (1)對整體社會產生作用 (2)社區利益例醫療教育 (3)個別利益。例;非每個人僅少數人享有,經、政治運作中 change 公益 二、經濟學:無論〈古典市場機制〉 〈當代政府干預〉 ,皆強調公共財最佳分配原 則。 三、社會學: (1) 整體社會都符合這特性,例:政府特性 (2) 2 人↑互相依賴,消除彼此種族衝突 (3)個人所擁有,因政府運作達成公共利益 

哈特 Hart 公民人文主義下,行政人員提供服務,須遵公民義務 自主非依法行政 ↘ (1)鼓勵公民自律, (2)做工民表率(3)藉說理而行統治(4)超越權力腐化

金鐘燮對公共利益提出 8 項判別準則:

(1)非預期結果分析:建議是否有充足分析,才有長期效果說明。是否有短期價 值相符 (2)不同的公民權利納考量,且不會被新政策違反 (3)民主程序:把民眾意見納為對話,民眾參與 (4)專業知識 (5)充分開放,外界檢視 (6)共同利益 (7)道德標準 (8)輿論民眾:社會爭議的問題納入考量  顧爾塞 Goodsell 公共性功能: (1)擬聚功能:吸納不同觀點 (2)合法化:均衡各方利益,對行政職能合法化 (3) 授權功能:公益概念模糊,機關因法律授權 up↑ (4) 代表功能:提醒公僕,政策以公益為主


5 

多元主義觀點 行政組織運特徵

(1) 機關 (2)利益團體 (3)國會委員會 └ ┴ ┘ 鐵三角 且認為「公共」就是利益團體,採取「利己」主義 (私立為支配動機)


6  羅斯爾 Rowls《正義論》效率、公平應結合,被視為「官僚倫理」的核心課 程,有兩個正義原則; 1←→(1)平等權原則 (第一原則) 弱勢成員能獲最大利益(極大極小原則) 2 ⅹ (2)公平機會平等原則 + 差異原則 (第二原則),強調「原初情境」 「無知之 幕」 ,例:他假定一個人,對於他未來無所知  顧塞爾 Goodsell「5M」如何平衡「多元行政價值」 (1)手段:行政人員是最高被動工具 (2)倫理 (3)民眾:直接反映人民需求 (4)市場:市場經濟觀念 (5)任務 (首任倫市民) 6.行政學典範架構  孔恩 Kuhn 提出「典範」:(1)信念(2)世界觀(3)共識單位(4)觀察的方式 常態科學

前典範→ 

有異例 If 沒解決就

典範→

危機→

實驗證明

科學革命→

新典範

亨利 Henry 行政典範五階段 956 四 管理學 1970 一

1927

1937

1950

一、政治行政區分立 二、建立行政原則 三、公共行政等於(政治學),行政,政治融為一體 四、公共行政 = (管理學) 五、公共行政 = (公共行政)

1950

1970 三

Now 五


6 

政治、行政關係,將行政學分成三階段; 行政中立、效率 行政 can’t 中立 科學管理 行政受懷疑

1887

1947 政治行政 分立時期

NPA 影響 新公共行政 1970

政治行政 復合時期 政治、行政的 分立,被否定

行政尋求 獨立時期

○ ○

【6 頁右邊】 

1993 年丹哈特 Denhardt 的公共行政典範分析(民主行政) 政治

主 觀

三、政治教育

四、政治結構

民主行政 Waldo

公共選擇 Ostrom

二、組織學習 Golembieswi 組織發展

一、行政控制 決策理論 Simon

客 觀↑

組織

(一) 、行政控制; (1)長期以來發展且大部分著作和此有關 (2)科學可實現技術理性,can we 解釋→預測→控制 (3)Simon 過去行政原則,「事實,價值是可以區分的」只是「行政諺語」 (二)、 (1)「人文主義的行政」 (2)金鐘燮 Jun 人文主義又可分二種觀點; 工業心理學,企業管理 哲學,政治(哈蒙行動理論為代表)


6 (三)、政治教育 Waldo (1)行政倫理核心課題 (2)Waldo 歷史位政府帶來 2 項傳統政治是希臘的行政是羅馬的民主是可以想的 蛋官僚又是必須所以調合民主可建制 (3)公正國家社會效率 (4)未來官僚 1.服務性 2.參與式 3.代表式兼具 └ ┘ 專業菁英角色 政治結構: 四、公共選擇理論建構三種假定上; (1)每個人都是獲取利益最大的經濟,人自私,自利 (2)選民投票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而政策為了選票也會討好選民 (3)政府設計應「多元,分權」 ,批判。韋伯 Weber 官僚制度,沒辦法適應多樣需 求。


7 ○ ○ 代表 Wilson 威爾遜 White 懷特 Goodnow 古德曼  行政政治二分立 行政中立

○ ○ 代表 Waldo 瓦爾多 主張○ ○ 傳統行政 VS.新公共行政 政治行政交互關係 行政倫理責任

效率 「事實」「價值」中立 理性(技術工具)

問題解決有效 「事實」「價值」批判 行動(解釋)

充足資訊成長

有限資訊交流卓越

1.黑寶宣言  2.新公共行政 NPA 左派 VS.新公共管理 NAM 右派 (1)肯定行政人員角色 (2)強調企業取經 是治理正當參與者 講究績效成果  行政政治分立時期理論: (1)費堯→組織管理原則 (2)泰勒→科學管理 (3)古立克→Posdcorb 管理條例 但黑保宣言€民主行政,政治行政結合觀點  哈蒙特 Harmon 將行政學分成 非僅、解釋、控制、預測 行動理論典範 VS. 理性典範 1.人&組織間面對面情境 2.實現互不關心社會正義,價值事實 can’t 二分 3.爰(利他)

1.重管理以效率經濟核心 2.科學觀作為解釋控制預測 3.自立


7 

三種行政型式 理性

詮釋

1.行政實務上限定科層組織 現象(理解) 2.政府活動僅限於(技術)解決問題 表達性

批判 處理的是人活動需彼此溝通

 杜拉克 Drucker 後資本主義 20 世紀社會特徵「組織化社會」,人的生活到死都息息相關 1980→資訊化社會 2000→全球化社會 Now→民主化社會

【7 頁右邊】 

史跋勒 Svara 政治行政分立二元模式

┌任務制定→政治人物職責 〉 要區分,但政策行政合作 └機關管理→行政人員職責 7.公共財  經濟學家主張「公共財做最佳分配,才能促進公共利益」  公共財 (大自然或政府提供集體利益) (1)非排他性:例:任何人都享有空氣、水 (2)供給共同性:不會影響他人對利益享用。例:國防 Police 非敵對性 (3)外部性:例:利或不利副作用,工廠水汙染 (4)利益均霑:例:政府主動提供利益,貧戶興建住宅 (5)排擠性:例:使用服務人↑消費社會成本也↑ 

外部性 = 外溢效果,無論正負面效果如何 can’t 交易價格中展現,例:環境。 指市場交易結果對非交易的第三人所造成影響 (成本 / 利潤 ) (第三者的負擔、享受)  無敵對性:一個人消耗財貨並不會因為財貨減少而影響他人,例:付費的有 線電視不會彼此間競爭而影響 (6)公、私部門均不太願生產或提供服務


8  行政學是一門借用科學,綜合性科際整合的學科 8.行政功能性分析  公共行政性質 (1)公共行政活動受法律,命令的限制 (2)受限「權威當局」使 much 業務難行 (3)受高度「公共監督」 = 「金魚缸效應」 (4)受政治影響。例:利益團體,議會 (5)目標太多而模糊且不易測量。例:公益是抽象 (6)不受市場影響,政府公權力行使服務。獨佔市場 (7)有強迫性。例:納稅義務  羅森明 Rosebloom 公共行政運作有四個原則 (1)憲政體制→防止濫權強調「分權與制衡」 (2)公共利益 (3)市場→彈性,競爭性。例:教育券的實施,但涉及國家安全就 can’t (4)主權→基於公眾信託執行主權,以權威性分配社會資源 行政(公)

VS. 企業(私)

相似 (1) 管理對象↙,方法↘相似 人事,財務

系統,條理

(3)謝爾 Sayre:一切無關緊要的面 向是相似的

(2)治事組織運用相同 相異 公共利益 一貫權力

權變

政治影響

管理因素為重

反應慢因受立法監督預算控制

反應快

大眾所有

私人所有

強調法令規章

強調追求利益

目標模糊

目標利潤且可計算

決策權分散程序冗長

決策極權程序簡化

企業化政府

個人私利

Waldo「公、私組織,朝結合方向」


8 【8 頁右邊】  行政功能的特質: 基礎性:政府沒行政,就 can’t 成為政府 藝術性:人員隨機應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

行政專業化 = (本位主義)導致;知偏不知全,見樹不見林。「不尊重 民導」,所以要培養行政通才

 1973 米茲伯格 Mintzberg 《管理工作性質》管理界大師 一、 人際角色: (1)頭臉角色。例:代表組織從事活動(會見賓客) (2)領導者。例:激勵員工 (3)聯絡人 二、 資訊角色: 資訊收發中樞 「管理權力↑」

(4)監督者。例:內、外蒐集資訊 (5)傳播者 (6)發言人 三、決策角色: (7)企業家。例:使永續經營 (8)干擾處理者。例:針對問題矯正 (9)資源配置者。例:有效資源分配 (10)談判者  公共行政全面民營化 can’t 有限制缺失  卡茲 Katz《哈佛企業評論》管理人員具備: 一、概念化→宏觀視野,抽象思考,環境變遷和全方位能力 二、人際技巧 三、技術能力→對達成目標之方法、程序了解


9 9.傳統理論時期 一、行政,政治二分論 第一個 威爾遜 Wilson、古德諾 Goodnow 代表 二、管理技術派(科學管理)來源;工業革命 泰勒 Tayer(科學管理之父)《科學管理的原則》員工工作,作業過程的改進 (1)動作化科學→用科學分析找出最佳的方法(代替經驗法則) (2)用科學方法甄選人力和訓練 誠心合作,和諧原則

(3)按件計酬(提高生產力)懲戒處理不好績效 最大效率,成功原則

(4)管理階層工人都有相等分工,責任↘┌工程設計主管 └執行工人,員工 三、行政管理學派(古立克) 費堯 Fayol (posdcorb)《一般、工作管理》研究中、上層工作改進 14 原則;人人 有定事,事事有定人 一、 工作劃分 (1)分工(2)統一管理(3)秩序,人盡其才 二、 權力劃分(4)權責相符(5)命令統一(每一位成員,只受一位長官命令) (6)中央集權(7)層級節制(組織由上而下,確保指揮統一) 五項重要原則

三、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8)紀律(9)員工酬勞(10)公平(11)員工任期安定(12)自動自發(13)團隊精神 四、組織目標個人目標的管理 (14)個人利益置於〈 組織利益之下 四、動態管理學派 其他學派重視科學 傅麗德 Follett 《工業組織》管理人性的問題 一、額外價值論;人是群體動物,具強強烈「團體情感」而生額外的生命 二、衝突與調和。 ┌直接 三、協調原則是管理核心 ├早期 上下之間非服從關係, ├互惠 而是「職能合作為基礎」 └連續 因情勢的需要才用「權威」 「最後的權威」是在每人職責上。 四、情勢原則。


9 管理心理學→紀伯瑞斯 Gilberth「動作研究之父」 ,他太太「管理第一夫人」

【9 頁右邊】 韋伯:實施「社會主義」將使一個比在「資本主義」更官僚化的國家 當斯 Downs ;把市場經濟(公共選擇)應用在官僚制度,視組織為機器,假定人 追求生理物質需求,視個人追求理性計算者 五、官僚型學派

例:對事不對人 科層體制

德國韋伯 Weber 的〈官〉建立在「權力演化」有三個階段; 一、傳統威權→ (1) 世襲(2)服從我,因為我們人民一向這樣 二、超人威權→(1)魅力(2)盲目服從(3)服務我,我能改變你們生活 三、合法理性威權→(1)服從法律法律賦予權威地位(2)服從我因為我是你們長官 (3)理性化,解除世界魔咒,理性的(官)開始發展(4)比瑟姆 Beathan 形容〈韋〉 「資 產階級價值觀的旗手」 現在 of 理想官僚制度→法定規章為服務支配社會的基礎,也怕因科層制度而成 「鐵的牢籠」 專業 (1)專業分工─

理性 (4)非人情化─

乏味

缺乏氣度

紀律 (2)科層─

cheer up (5)工業化─

Can、t 溝通 (3)標準作業程序 Mortong 是對韋伯批評

成就 VS 年資 (6)地位年資 嚴密法規+專業分工

 莫頓 Morton 「目標錯置」 (管理控制) (過度順從) 例:機關人員為了目的,而對於法規百依百順,視「服順法規」首要! ,源本是為達成目的而採用卻轉變有價值的目標。  傳統理論的缺點; (1) 過分重視「機械效率」而抹煞人性(2)太重視「靜面」(3)「封閉系統」忽略外 在(4)誤解人是 hate 工作,只求報酬,只求生理需求(5)僅以有限知識定原則 can’t 受普遍考驗。


9 

傳統理論的行政學原則; (1)系統化最適當安排方式,生理組織啟示 (2) 計畫化(3)協調化(4) 效率化(5)標準化  1994 後官僚式 海克斯秋 Heck scher (1)制度對話共識(2)說服取代控制(3)互信(4)使命認同 (5)個人組織目標融合(6)概括原則取代法規(7)開放式組織 in, out(員工) (8)適應複雜的環境,從事持續性變遷 

邊尼斯 Bennis 民主式組織 批評(官)


10 三、社會系統理論 帕深思 Parsons 組織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系統」 P21.社會功能:組織是動態需適應內外的壓力 管 1.A 適應 2.G 達成目標(技術階層) 理 3.L 模式維持 4.I 整合(策略)例:維持系統內協調,保護外界變故﹝帕深思﹞ 例:中小學教育維持(禮)(義)(廉)(恥)價值 四、生態系統理論

※高斯 Gaus《政府生態學》第 1 人

行政:雷格斯 Riggs《開發中國家;稜柱社會理論》 1.稜柱模型以更能分化程度為標準 適用 未開發 開發中 農業型 過渡型

已開發 工業型

所以行不同 行政制度

偏開發中國家行政有 4 個特質; (1) 重疊性: (2) 異質性: (3) 形式主義: (4)貪污腐化 和傳統功能會有 會有 2 種制度,觀 理論(應該的)和 重疊 點 實際(事實的)嚴 重脫節,例:政府 的法令未能執行 鎔合:農業社會 經濟

政治

稜柱:開發中 市場上產品 鬥雞場 繞射:已開發工業化 專業,明確 

行政

沙拉

「橘逾准為枳」 →外國實行制度我國未必能接收,例;亞洲殖民地仿照西 方都沒成功

五、權便理論 1.否定兩極:組織沒有完全開放或完全關閉,管理依不同人、事,物決定 2.彈性運用:放棄(傳)(修)的唯一最佳方法,認為沒有放諸四海皆準原理 3.效率、效果並重:手段和目標,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過時了 4.殊途同歸性: 「條條道路通羅馬」 ,許多方法都能達成目的。會抓老鼠的貓就是 好貓 5.管理的層次:(1)策略(2)協調(3)技術 6.若…則…:管理人員了解情境,做適當處置


10 【10 頁右邊】  熵,能趨疲:封閉系統能量↓而缺向死亡  系統:2 個以上有關聯的部,分構成一功能體 卡、羅 (卡斯特(Fremont E. Kast)、羅森威格(James E. Rosenzweig))

相互依存個體 或次級系統組成

外在系統 邊界

相依存 帕森思 部分

部分過程的集合體 (規律)性

14.有機組織 VS 機械組織  有機組織重要特性; 一、開放系統 二、動態均衡採負回饋發現篇一曲矯正 三、反火商或反趨疲新陳代謝 in, out 不使能量下降 四、多樣性 五、殊途同歸 六、系統演化 

白恩斯 Burns 史塔克 Stalker 提出 有機結構

機械結構

(高)授權

集權

合作 低

僵化正式

高 專業分工(本位主義)

開放複雜

適合的環境

安性封閉

可控制範圍

人造絲廠

轉換接合公司

收音機 TV

機械式

有機式

阿米巴 Amoeba 組織隨環境的變形蟲屬於 ( 權變理論觀點 ) = 系統

有機強調團隊合作非專業分工


11 政治、行政二分法 Wilson , Goodnow 科學管理 Taylor , Gantt , Gilbreth 行政管理 Rayol , Gulick ,Mooney , Reiley 13.行政組織理論三大時期 ‧傳統

修正

整合

1.1887~1930

1.1931~1960

1.1960~1980

2.┌政治行政二分 ├科學管理學

2.┌胡桑實驗 ├動態平衡

2.┌一般系統 ├環境系統

├理性決策 ├人性本善 └激勵保健

├社會系統 ├生態系統 └權變系統

├行政管理學 ├動態管理學 └官僚模式學 3.程序途徑

3.行為科學應該如何→轉是如何

3.系統途徑/權變理論

4.靜(法制/工具)

4.動(實證)

4.生態穩定

5.X 理論

5.Y 理論

5.Z 理論(權變)

6.經濟/技術

6.心理/社會(人)

6.整合(開放有機體)

7.封閉

7.封閉

7.由封閉(到)→開放

8.機械效率

8.社會效率(管理)

8.層次效率

9.系統化

9.人格尊重

9.整體觀念

計劃化

互相利益

開放系統

效率化

意見溝通

反饋系統

協調化

人人參與

新陳代謝

標準化

相互領導

權變法則

(缺) ‧過分強調機械效

(缺)

率,抹殺人性

雖重視事實真相,卻限於 (次),沒辦法理性化控 支離破碎不易貫通 制

‧組織靜態且封閉

‧否定組織結構法章

人性

(缺)心理━社會化的

‧各種相互關係未證實

‧對人行為做不實際假設 ‧追求「客觀性」避價值 ‧組織雖有秩序但,卻忽 判斷,有違社會科學宗旨 略個別目標存在 ‧憑個人有限觀察所設原 ‧都以「內部」人員為主 ‧偏袒管理家 則,禁不起普遍考驗 ‧太過抽象


12 NPA

(左)

15.新公共行政

(為)對盛行貶損官僚提出反制

黑堡宣言 產生危機認同

羅斯福 Waldo:(公共行政大肆擴張,卻沒有核心) 新公共行政 時

※行政、政治是合一的

1968(一次) 1988(二次) 2008(三次)

黑堡宣言

高度政治性

1982(舉行會議) 1983(正式發表)

Waldo 人 瓦爾多

Wamsley , Goodsell 萬斯萊

書 馬里尼 Marini《新公共行政》

《公共政策&治理程序》

共同點 (1)糾正「多元民主」缺點,建立「民主行政」理論 (2)「主權受託者」角色 (3)行政人員「守護型(倡導型)的行政」,為弱勢爭取 (4)文官 need「專業責任參與」 主張 走向社會 例:國防,經濟

1.入世的公共行政 2.「後」邏輯非中立

1. 行政人員是公益的受託者 反 NPM

2. 尊重市場,反對小而美政府

社會公正 良心判斷

重視官僚

3.適應環境的動盪 3. 憲政治理有行政管理參與 不同的利益 4.「協合式組織」對抗行政,受益者導向 扶助弱勢 4. 公行的權威,可促公益的實現 非個人利益 ★5.服務對象為中心 5.落實「新公共行政」管理 相異 1.個人主義(層面) 2.行政人員角色 巴頓 Barton ┌ 社會公平促進者: 行政人員“can’t 中立”而要關懷 弱勢 ├ 機關變遷催生者: 應極權規劃,分權執行 公正性

1. 結構制度性(明諾布魯克觀點) 2.常任文官 5 種角色 ┌

執行、捍衛憲法

人民受託者

不能屈短視壓力


├ 代表性行政人: ├ 賢明少數 非隨逐流 人力愈接近,社會母體的人力組合 ├ 倡議性行政人: ├ 平衡輪 治理各種勢力 服務對象至上,鼓勵民眾參與 └ 非單一行政人: └ 分析者,教育者 合理說明 要同時扮演多種角色 重大性 使行政學「正當性,獨立性」

新公共管理至上,去官僚 ┌ ─

┬ ┐

憲 可 政 彈

民 官 up 主 僚 行

行 結 政

政 構 績

重 視

化 建 立

規 範 性

理 論

制 度 性 非 科

學 化 理

規範性 (倫理價值) 【12 頁右邊】 結合 16.民主行政分別代表: 是威權行政的活化和修正

NPA 新公共行政

NPM 新公共管理(政府改造)

瓦爾多 Waldo 的民主行政

歐斯洞 Ostrom→民主行政的典範 理論基礎:公共選擇理論

1.歷史為政府帶來 2 項; 「政治」是希 1.經濟學的市場運用 臘,「行政」是羅馬 2.民主是可欲 〉調和 官僚是必須

2.假設人是自私的(經濟人)

3.社會性效率,才可以道德,公益

3.透過人自利計算,使公共問題獲得 解決


金鐘燮 Jun 的民主行政

Ostrom 主張:民主行政典範

1.公共性理論

1.認同危機;現有的制度找不到方法 解決,所以共用市場(公選)找出路

2.代表性 (所有階層派代表)

2.多元決策複式組織制度多元權威 (非金字塔)

3.(少)專業主義

3.自我管理(非命令)

4.開放參與

4.行政的政治色彩(結合)

(都分權扁平) ‧≠「組織民主化 組織內部的參與和管理 (政府改造運動) 17. 新公共管理 NPM 主張「小而美」對政府仇視 ‧€新右派政府減少市場干預,且政府注重效能性,滿足顧客,「企業家精神」 ‧「私人是好的,公共是壞的」,國家官價要減少 ‧雷根,柴契爾→簡化程序,外包民營化 (課責問題) ,精減少政府財政 ‧從大有為政府→(走向)小而美政府 ‧研究焦點「“結果”」非「過程」 縮減政府規模,減少財政負擔

NPA 1.民主理論(左)政治行政相互影響

NPM

2.社會正義

2.依「成果」衡「績效」

3.公民導向

3.顧客導向,成果導向

4.專業倫理實踐

4.企業精神

5.重視官僚角色行政制度化

5.去官僚解除管制

1.經濟理論(右)工具理性


13 ‧行政管理 7 功能 ↓轉化

P o

s

d 「co」

r

用人

b 預算

hire 公共管理 5 功能

Pa f 政策 財務 分析 管理

hr i 人 資 力 訊

er 對外 關係

‧交易成本理論 寇斯 Coase;買賣雙方交易會有議價,條件,檢驗的成本。組織內部權威←→價 格 So How 制度降低交易成本。 ‧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 相當 「政府再造」(新公共管理) 介業

民主行政 重要 18.新公共服務 NPS 公民社會 單哈特 Denhardt《服務非領航》 一、服務公民非顧客,公益是資源共享,非個人自利的總和 二、共享公益。公共利益是共享價值對話的結果(公民的精神) 三、重視公民資格更勝企業精神。公職人員和人民作有益社會的 四、政策,方案集體的努力合作 五、理解課責 六、服務非領航。協助公民追求共同利益,非用 New way 領導社會 七、重視人民,非僅生產力。 傳統公行

新公管

新公服

‧行政人

‧經濟人

‧多元檢測

‧公益€政治

‧公益€個人

‧公益€共享價值對話

‧選民

‧顧客

‧公民

‧操槳者政府扮演

‧領航者,市場力量媒介 ‧服務提供者

‧層級節制

‧市場趨力

‧允許官員有限裁量

‧企業家精神,廣泛的裁量 ‧裁量是必須,但要負責

‧官僚體制

‧分權的組織

‧多面向 ‧內,外共同合作


13 【13 頁右邊】 ‧公民資格(意識) 公民有權利義務角色的人民 (1) 公民權利個人自由所需 (2)政治權力參政權選舉權 (3)社會權力福利權 智性+公民意識達成行政要件 ‧公民社會 ─ 民主行政 正式,非正式團體向國家提出要求 ‧社群主義 社區內成員需公共關懷精神且共存共榮,不僅重視人性尊嚴+社會文化面向 ‧社會資本 (制定公策時)的運作 easy. 社會組織特徵信任,規範,網絡,可藉由「促進社會合作」,改進社會績效。 19.行政學研究趨勢 一、早期理論 原則

事實近期 是甚麼

二、靜態 動態 (只)組織結構法令權責 (應)人員之間的非正式 三、比較研究 生態研究 時間,空間上 各國國情 四、生理 心理 環境,待遇 自尊心 五、間接 直接 別人的文章(秀才不出門…) 直接坑入 六、詮譯理論的研究,促進人互相對話的可能 (1)將行動,行為區分 (2)以「理解」(同理心)為研究方法 (3)從自己的觀點 (4)「個例性」知識,不追求通則規律 (5)強調「語言」,在社會互動重要


13 【13 頁右邊】 七、批判理論研究 影響人的意識,改變另一種生活 (1)導引個人如何超越組織,成就一個自主負責個體 (2)理性行為,是錯誤限制了人們 (3) 揭發層級體制宰制現象,要個人趨向異化 (4)從辯證正、反面反思中,進行修正錯誤 (5)重視歷史演化(人主動創造) (6)不執著經驗客觀結果審慎看數據的意義 (7)反對任何操作


14 ‧現象學行政 (1)(把科學方法套用);在人文面向強調周遭的價值、行動 質疑

(2)任何組織事成員是主觀,因成員如何看待,描述他們的世界才是 key 八、行動理論研究 哈蒙 Harmon 提出 (1)人是積極社會性的 (2)人 人要「面對面境遇」分析單元 (3)「交互主觀性」,實現彼此互相關心 (4)重視「倫理、道德」,人文主義開懷


15 第二單元 行政組織理論 20.組織理論意涵 組織的意義(從四個觀點) 靜態:不同部分所共同組成的→組織 組織有四個要素; (1)目的 (2)目的需全體人員同意 (3)人員(特定人員) (4)權責需合理分配(特定結構) 動態:研究組織中人類行為 人類本質 (1)個別差異 (2)全人觀 人 (3)動機論 (4)人性價值被人尊重價值

人 (1)人員情感交流

心理:組織是人員「團體意識」〈 (2)權責認知

生態:有機生長體,隨環境自己調整。西方制度是生長起來,不是製造出來 ≒橘逾准只為枳

‧莫根 Morgen《組織意象》8 種譬喻 (一)機器各部有明確執掌監督控制 (二)有機體 (三)大腦(全像圖)為相互分立卻合作全方位 ,「中樞神經」→隨時注意環境變化,

(1)使整體植入所有部分(2)創造連結,重複 (3)專業化,通則化並存(4)組織自我能力

「負向回饋」→有矯正的學習型組織。 (四)創造的社會實體→有甚麼樣的社會,就有甚麼樣的組織 (五)政治體系(迷你國);不在目標是否最佳化,而是何種目標是合法 (六)心靈囚籠;We 常為自己思考方向所苦 (七)流變與轉變;現在社會多變,非單一解釋,「亂中有序的思考」 例:你不可能 2 次踏入同一條河,but 會有其他河水流入進來 (八)宰制工具;「推銷員之死」為代表。例:我們的「組織正在扼殺我們」


15 【15 頁右邊】 從「經濟」角度看組織 ↓ 例:1.委託代理人 2.交易成本理論 ↙ 權威,價格安排降低成本 層級命令

市場化

‧組織目標 (一)社會目標策略層次(社會貢獻和諧) (二)管理目標協調層次 (三)技術目標作業層次 ‧組織(1)2 個人↑組合(2)共同目標(3)一定結構(4)一種過程

人體結構

行政組織

細胞

♂♀職位職員

纖維

工作單位

器官

功能機關

生理系統

行政系統

人的身體

行政組織

‧領導的€行政管理

非行政組織


16 21. 一、艾尊尼 Etzioni 認為主管有三種權力 手段 強制權

威脅

部屬參與心態 疏離性

非自主性

功利權

誘之以利

計較性

特性

實例

(1)部屬無須參與

(1)監獄

(2)懲罰為中心

(2)軍隊

(3)缺乏互動共識

(3)精神病院

權利義務參與

(1) 銀行(2)工廠

半自主

例:need 考核企業、機關 規範權

榮譽性

道德性

自主性

(1)目標共識

(1)政黨(2)教會(3)學校

(2) 人際關係親密 例:機關人員權利運用

二、布勞 Blau,史考特 Scott 受惠者區分為四種: 組織

受惠者

舉例

目的 每一位?綠黨

主要課題

互利

機關人員

政黨,工會,宗教團體

促全體成員追求利益

內在民主程序

服務

特定社會大眾

學校,醫院,社福,

促特定大眾利益

協調專業人員,

身心障學校 企業

股東人員

銀行,公司

行政人員衝突 (最小成本求最大利益)老闆

效率

AGIL 三、 帕森斯 Parsons 組織的「社會功能」分四類: 功能

特性

實例

達成政治目標 A

環境適應

(1)達成社會的目標 (2)權力的生產分配

政府各部門(資源權威的 分配)

經濟生產 G

目標達成

動員資源解決問題

企業,飯店,娛樂組織

整合性 I

整合

(1)協調衝突

法院,政黨,利益團體

(2)完成組織的期望, 鼓勵人們行動方向 模式維持 L

解除合法價值間衝突。 例:禮義廉恥

學校,教會,文藝


17 22.非正式組織; ‧非正式組織:人和人交互行為,彼此間了解與認同,使人員成為團體(社會距 離較少,相同背景、特性) ‧非正式「六同關係」;同學、鄉、宗、事、好,個性。 ‧達爾頓 Dalton 非正式組織分類: 一、垂直集團:同部門,不同層級的人員組成 (1)共棲:高度依賴,彼此鞏固對方利益 (2)寄生:主管,親友。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單向)

二、水平集團:多數部門,同樣地位 (1)防守:內部權力改變了。例:資深人員想要利益 積極(2)攻擊:改變內部不合理狀態。例:新進人員升遷 四、 混和集團:不同地位不同工作的人組員,共同興趣,社會滿足感 ‧非正式的優,缺點 (4 人幫) 優點

缺點

(1)提供人員歸屬感

(1)反對改變,只想維持現狀

(2)社會控制(團體拘束力)

(2)角色衝突。組織中一種,小團體中一種

(3)高度彈性。例:急迫事情可以(非)途徑解決 (3)傳播謠言 (4)抱持同樣價值觀,文化價值

(4)順勢降低人員創始性

(5)可分擔主管領導責任

(5)循私不公上級偏袒部屬

‧成員加入小團體的原因 (1)有誼 (2)保護。例:藉由團體維護自己利益 ‧莫里諾 Mereno

(3)協助

(4)認同

(1)小團體間互相吸引 (2)「社交測量圖」研究非正式組織 (3)依個人感覺列出「最 like」和「最 dislike」

(5)陞遷發展


17 【17.頁右邊】 ‧塔夫研究所 Tavistock Institue 研究非正式組織 (1)對(英)煤礦工人的工作行為研究 (2)2-8 人短牆法→小團體組成享自主權產量高↑ 40-50 人長牆法→大團體組成協調不易產量低↓ (3) 提配工業心理學重視,發展出管理社會一技術 ‧ 目

正式

非正式

整體的

個人的

職位上的

個別角色

職位間的正式關係

職業上任務上近似

合法權威

專家認同的權力

規章,獎懲

道德行為規範

垂直

平行

設計而產生

自然產生

成立在先

成立在後

標 結 構 溝 通 權 力 控 制 型 態 產生 原因

順 序

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影響力


23 組織病象 一、規模龐大病象 (1)決策上推首長獨裁 (2)天高皇帝遠 二、法規森嚴的病象 (1)形式主義,只重視手續卻不重視實質的功能 (2)目標移置,錯把手段當成目標 外快

(3)「官僚作風」「科員政治」「紅包現象」 三、集中權力病象 怕被「關」

(1)「多作多錯,少做少錯」心態 (2)缺乏民主精神


18 (諷刺性文章) 四、白京生定律 Parkinson’s low 病象 白(1)主管增加部屬「建立王國」 宮(2)機關成立逾久素質愈低,但外面建築物逾豪華 (3)採委員制↑因委員人數愈來愈多 (4)小事大家都懂,發言多時間長,但大事則不懂,不想負責就不發言, 時間短 End (5)機關的錢儘量用完,否則下年度被砍預算 五、寡頭鐵律病象 密歇耳 Michels:機關愈龐大,領導人權力愈大 (1)溝通困難,使「下情不能上達」 (2)少數人決定多數,不符合民主 (3)少數的領導人鬥,爭影響行政運作目標 六、墨非定律 Murphy’s low: 小問題常釀成大災禍。例:把事情最糟情狀 七、邁爾斯定律 Mile’s low (1)「職位決定立場」,「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要 start 負責

(2)管理者責任 〉權力 八、不稀罕效應 BOHICA ↗陽奉陰違 (1)成員對革新計劃是抵制態度,只要員工不配合此計劃就 End (2)把計劃視「舊酒裝新瓶」 九、彼得定律 Peter’s Principle(訓練教育) 「才能遞減病態」庸碌者多,而賢才者少 十、格勒善定律 Gresham’s Principle 「劣幣驅逐良幣」,指奸佞排擠賢才。例:職位多被不適合的人佔滿 十一、過度官僚 (1)異化=組織疏離感(工作只看成謀生工具無法視生活一部分) (2)太順從→(法律),造成「目標錯置」,「受過訓練的無力」 (3)無反應能力 (4)無情無義。例:無人主義下工作


18 【18 頁右邊】 例:正式結構€靜態組織論 小團體發展說明€動態組織觀點 ‧各部門,各層級所建立的一種相互關係模式,指組織模式 24.公共結構組織(人員和工作事務安排) 靜態、結構

動態、功能

指組織正式關係&職責的模式,即「機關組織圖」+「職位工作說明書」,就 可了解(1)成員職位和(2)角色認知 (權責)

(扮演)

‧卡斯特 Kast :組織結構雖不能代表 all 組織系統,但是組織的架構是重要部分 ‧組織結構的功能: 一、效率:有效利用資源,最小輸出,最大產出 二、溝通:good 溝通管道 三、工作滿足:提供人員任務責任地位歸屬 四、齊一組織:完成目標 ‧影響組織因素: 一、策略因素 二、內部因素(1)規模(2)作業多樣化(3)員工特質 三、外部因素(1)環境穩定度(2)科技(3)外部壓力 ‧組織結構原則 一、階梯原則:有層級節制 二、機功能原則:同階層的分工,依工作性質不同劃分 三、幕僚原則:1.實作和 2.補助的有明確權限職責 四、協調原則各部門單位有好的溝通管道


18 ‧組織設計三大 way(公共組織) 一、 管理 way: 1.經濟 2.效能 3.效率 (1)專業主義 (2)全面品質 (3)理性 二、政治 way: 1.表達 2.課責 3.權力

沒獨立

(1)(多元)主義(官僚代表性) (2)自主性 (3)與國會聯繫 (4)分權


19 法律 way:

行政組織履行裁決時,是獨立地位

公平裁決──

┌獨立性,獨立聽證法官 ├委員會,非首長制了 └隔離片面接觸,影響

‧人事制度的職系→是指職位的水平專業劃分。例:政風,戶政,地政,€專業 化原則。 25.組織結構垂直分化(層級制)

1.基本溝通 2.權力結構 ↗

‧組織垂直面向分化,層級節制體制,命令指揮 ‧垂直分化→愈高職位具愈大考慮範圍,所做決定也更重要,金字塔形態 Δ 高層管理 → →總目標制度度資源的分配 中層管理 → 低層管理 → 基層員工 →

→完成上級政策條下級 →完成中高層決定協調基層人員 → 執行特定工作活動

彈性 ‧垂直分化 (控制)幅度關係:組織層級少控制幅度大 控制幅度愈小,(層級化愈大)(很有關) 主管監督 6 人為限

一、(1) 監督時間長(工作難),控幅小 (高架式) (2)工作反覆性高 (工作 easy),控幅大 (扁平式) (3)部屬能力強(監督 easy)控幅大,給員工自主權少監督 (4)權責劃分清楚(就課責),控幅大 二、高架式組織控幅小→溝通難,沒人情味 扁平式組織控幅大→卻違反傳統對管理概念 (不算)(部)屬人數,以(算)術級數增加┐ 葛倫卡納斯 組織關係

以幾何級數增加

主管&部屬關係

‧控制幅度一個主管直接能指揮監督的部屬數目有一定限度


19 【19 頁右邊】 ‧強制性組織 軍隊→嚴密監督,控制幅度小 規範性組織 教會→不嚴密監督,控制幅度大 已開發國家(同質性)→分權民主,呈現扁平組織 過渡型,稜柱型(開發中)→異質性,重疊性,高架型 分工合作

26 組織結構水平劃(分部化 ) ‧組織分部化原因;古立克 Gulick:到現在機關還重視,同階層的部門都是平行 一、工作複雜組織龐大 二、行政效率要求提高 三、管理幅度有效指揮 四、工作專業化 ‧分部化的方式 一、按「功能」分;例:製造、推銷,採購,專業化最普遍方式 二、按「程序」「設備」;例:製造業 三、按「人」「物」;例:百貨公司,退輔會 四、按地區;例:分店 M 因地制宜

‧分部化四個原則 4Ps Gulick 一、目的 P→組織提供目的加以分工 二、過程 P→按工作流程,強調專業技術分工 三、對象 P→例: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退除役官兵委員會 四、地點 P→外交部分;北美司,中南美司,東亞司 五、知識技能→醫院;小兒科,急診部 ┐ 六、時間→大學的日、夜間部 ┘茲柏特 Mintzberg ‧組織賴以(整合途徑)四種 (1)★領導最有效的方式 (2)協調 (3)溝通 (4)監督


20 27.矩陣組織 = 專業 or 欄柵組織 ‧將專業分部化,自給自足,2 樣交互運用。把功能分部化和產品分部化優點結 達成

合,例:各部門派人來組團隊─→特定目標,當任務完成後又回到原來部門 二、特性 1.臨時性的動態組織;(組織二元論)例:功能威權,專案威權 (任務小組)

2.開放團體;人員可彈性調整 3.人員互動多;階級觀念薄 4.為特殊目的成立;專家組合 三、優點 1.每一專業經理完全負責,目標要成功 2.訓練通才 3.受過訓練的人,可發揮所長 4.彈性,消除各單位間本位主義 四、缺點 1.設備不可能完全由某依專業占用 2.人員變動大,不安全感 3.功能部門協調難 4.(1)功能經理(2)專業經理雙重指揮,雙城忠貞問題 ‧(專案主管)(功能主管)易衝突,因為雙重指揮,權責不確定


20 【20 頁右邊】 28.組織結構型態 一、傳統 一個小球直立在一個大橄欖之上例創立不久的家庭企業 二、理性官僚體制 Weber’s 官僚理想型為代表 三、雙層金字塔型現代企業 管理人員,專業人員 作業人員

四、茲伯格 Mintzberg 五大組織結構類型 (1) 機械官僚制,分部化→任務單一環境穩定 , 只適用生產效率的公司,不適合市場公司 (2)專業化官僚制→改變中央集權,使員工有較大自主權。例;醫院,大學 (3)簡單結構→不穩定下為最有效,例:年輕創新公司 (4)臨時性任務 五、新的組織型態 (1)專業組織;保有組織控制權(矩陣,柵欄) (2)鐘型組織;極端「集權」的集體領導。例:首長群 (3)直立橄欖球型;專家擴張,少數高層,多中層,下層 互不流通

(4)同心圓;組織民主化 整合系統 ─ 有機式

(5)自由式;變形蟲般多種形態組織,阿米巴 Amoeba (6) 專業式史龍 1.集權式政策 2.分權管理 3.產品利潤中心 4.好的幕僚群 (7)協和式 ─ (新公共行政運動之一)柯哈特 Kirhard 1.(專案團隊)工作單元 2.多元的權威 3.所有組織有時間的迫切性 4.不同專案計劃 處相同問題 5.高度獨立自主互相依賴 6.短暫雇用,非終生職 7.電腦保持文獻 8. 避免社會階層。


21 29. 行政組織類型 一、依機關最高首長的人數來分 ┌(一)首長制 = 獨任制 = 部長制。例:(行政、立法分立),美國總統制 └(二)委員制:事權共同負責。例:瑞士的聯邦政府 (行政、立法融合)

但內閣制:元首虛位,例:英國 融→行政權€內閣閣揆是國會多數黨領袖 合立法權€國會(內閣要對國會負責) 迅速首長

‧張居正:天下之事,慮之貴祥,行之貴力,謀在於眾(委員),斷在於獨(首長) 指混合制,權變式,最佳制度設計,例:中央銀行,中選會 ‧首長制→行動,技術,軍事,紀律 委員制→討論,政策,立法,設計。例:only 公平交易委員會,準司法功能 二、 依行政權之性質來分類: (一)極權→from 機關內部擴張 (二)分權→from 機關合併擴大

┐如果要 2 者相互調和, ┘可用「國父均權制度」。

三、 業務部門=(實作部門)首長制

教育部 例:┌───┬───┐

(一)實際直接執行的部門。 高等 社會 (二)對外的,直接對服務對象提供服務。 教育司 教育司 (三)對上級提供意見的人選,通才的管理能力,專業的知識技能。 (四)(1)權力單位 (2)管轄性質 (3)實作部門 (4)決定性質。 幕僚部門 (一) 沒有直接的執行,例:人事單位,總務單位,企劃單位 沒指揮命令

(二)經由協助,建議,而推動機關活動 (三)人員條件細心周密機警 (四)(1)輔助單位(2)事務部門(3)調劑性質(4)參與性質 例:行政院考委會 例: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設計方案的)

國際 文教處


21 【21.頁右邊】 ‧大法官會議解釋效力超過法院判決 ‧┌中樞機關 └派出所機關→中央在各地公設機關 ‧僑務委員形式上委員制,實際上首長制 ‧賽蒙 Simon 機關集權化原因: (1)費用支出需增加,分配決定,推向更高層 (2)中央制定法令,統一標準 (3)重視工作,就提升該單位。例:重視特定工作 (4) 集中,常引起其他單位模仿 ‧我國三個管制考核政策評估部門: 1.發展考核委員會(一般行政類管制) 2.經建會 3.國科會 ‧一條鞭體制例人事主計政風 Police (主人察風) ‧林肯「七人反對,一人贊成」 勝利 單一決策制首長制特徵 ‧公平交易委﹝公交會是唯一合議制(委員制)代表) ‧八部「二會」,蒙藏委員會,僑務委員會 ‧我國行政院組織水平組織太多需政策統合機關 ↓ 。。。。。「統一」起來 ‧┌集權,態度消極,頭重腳輕 └分權


22 30.組織衝突組織政治學 ‧組織中人員之間的交互行為因觀念思想不同 傳統學派→人為衝突須加以減少 行為學派→衝突不可避免,應設法解決,偶爾鼓勵來 up 效能 互動學派→衝突是必然,承認衝突必要 二衝突產生的原因 歇爾 Shull: (1)功能主義→層級節制溝通有障礙 (2)部門化→平行部門多,業務上就會 (3)非正式組織的影響→小團體之間 賽門 Simon:

↗例:假借公務機密,擺脫外界監督

(1)建立王國→各單位都想 up 職權,錢 (2)背景不同→價值觀 (3)不同的團體意識→本位主義 三、解決衝突的方法 Simon: (1)問題解決 (2)說服

(3)協商談判

Lawreance 勞倫斯 (1) 解決問題(最有效)

(4)政治,人事安排,資源分配

(2)潤滑歧異

(3)強迫決定

四、組織內部的衝突與類型 (一)個人的角色衝突→角色內,角色間,傳送者 (二) 【個人的目標衝突】→個人的目標需求能不能得到滿足 (三)個人的團體衝突→個人 can’t 組織目標一致 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2 害取其輕 又愛又恨 雙驅衝突 雙避衝突 驅避衝突 (一) 團體間衝突→互相共享資源,權威不平等,團體間價值觀 但功能:團體束縛,團體凝聚


22 【22 頁右邊】 最 easy 引起衝突的情緒,人事的不安定,引發的政治的活動,是組織結構的變 遷(涉及大家權利,地位) ‧解決衝突的方法 行 1.身體分離 為 2.官僚方法 3.協商,諮商 4.人員輪調,工作互相依賴 5.團體間的訓練 態 度 ‧領導者與管理者之間權力互動中村 Nakamura,小木 政策制定者

執行者

1.傳統技術官僚 2.指導性授權 3.交易者,彼此加以協商 4.政策裁量性實驗者;政策制定不能明確規範目標,只能陳述目標 5.官僚企業家:充分動員政治支持 ‧組織成員背景同質性高,代表內部意見相同,較不易衝突。


23 1.人類學 2.定質途徑 3.不易管理 都有:特定團體發展出一 種行為適應

1.心理學 2.定量方法 3.較容易管理 外在,解決內部社會化多面向

31.組織文化與組織氣候 一、組織文化層次,由團體所發展出來的,並非由一人 (一) 意涵 ↙人類有詮釋,定義的能力 (1)透過符號儀式,將組織信念傳給成員 (2)成員共同信念形成規範,影響成員團體行為 二、內容 (1)器物層:可觀察到人類行為。最 easy 被看見,例:人事制度(組織、結構、程 序、語言、制服,制度) (2)信念層:組織理念,迷思,傳說 (3)規範:指規約人員的行為 (4)價值:共通價值觀,普遍被接受的是非 (5)前提:組織成員共同思考模式 三層次 席恩 Schein 將組織文化區分為; (1)器物與創造物 (2)價值觀念:策略目標,宣稱理想化 (3)基本假定:無意識的,理所當然信仰,為文化內在精隨

卡內基

二、組織文化理論類型 奎恩 Quinn 麥葛雷斯 McGrath:┌組織對環境認知 縱軸 └組織所採取行動急迫性 橫軸 (1) 理性文化:權力的集中,有其他競爭對手,核心價值是「效率、利潤」有 good 決斷力,使績效極大化 (2)發展文化:權利的分權,強調外部競爭,魅力的領導,激發成員效命,創新 爭取外界支持 (3)共識文化:充分授權,注重內部系統,使團隊互動信任≒Z 理論文化 (4)層級文化:權力集中,重視內部系統維持,行為受法規與規則所限制, 和機械的科層體制有關


23 【23 頁右邊】 三、組織文化 相關問題 (一)美日組織文化特性 已有文化

制度了

大內 Ouchi《Z 理論》第一本研究組織文化: ↙文化具有

(1)長期雇用 (2)緩慢升遷 (3)參與共識的決策 (4)對團體決策人負責 (5)全局取向全人 (二) Peret , waterman 美國企業成功特質

價值文文化來自領導人 Think

(1)行動派 (2)接近顧客 (3)讓員工自主性,有企業精神非日本 (4)透過人提高生產力 (5)做內行的事 (6)組織單純幕僚少 (7)寬嚴並濟 ↗在特定環境成員會感受到而影響行為

一、組織氣候層次 €心理──社會層次 ‧機構內部環境的一種較具持久特質 二、組織文化理論類型: ┌關心員工 後 布萊克 Blake 毛頓 Mouton 《管理格道》└關心工作 先 (1)無為型:對員工工作不關心 訓練老闆

(2)懷柔型:(俱樂部),只關心員工 (3)業績中心型,只重視工作 (4)平衡型:恰到好處 (5)理想型:(團隊型),都高度關心

公園


24 非自然變化,計畫變遷,組織的自我更新,是一種變動規範的自我更新。 32 組織發展(OD)與變革 ↘組織缺失診斷與解決問題,促進成長。

一、理論緣起 ‧組織要適應不斷變遷的環境 ‧李文 Lewin「實驗室訓練法」「研究與回輸法」所以稱 OD 理論先驅者 =(計畫變遷)。 二、意涵

諮商專家

‧up 效能運用科學技術由外部專家,協助將團體目標與個人目標整合,使組織 有能力解決問題 三、策略和方法技術 Lawrence , Lorsch: (一) 發展個人方法: (1) 敏感性訓練=實驗室訓練=T 團體訓練,把人放在小團體中,彼此間互動,可 以了解他人和自己的行為感受,得到回饋。例:for 本位主義的員工訓練 (2) 工作豐↑富化,更廣泛的內容,↑高層次的工作給工作員 much1.自主權 2. 責任,滿足 (3)人際溝通分析 (TA) (4)管理格道:訓練管理人員朝理想型 三、組織變革 (一)解凍打破成規尋求新的解決方案 (二)移動重建工作進行發展新的方法 (三)結凍維持新的的成果(均衡狀態) (二) 發展團體方法: (1)團隊建立

(2 面對面會議)

(三)發展組織方法:(不是防衛成目標) 團體間討論,培養組織人才,代表性的調查回饋發展技術=調查研究&回輸方法


24 【24 頁右邊】 ‧組織發展五個調背景 (1)實驗室訓練方法 最早 (2)調查研究與回饋 (3)社會科學從事實研究的貢獻 (4)強調生產力和工作生活品質研究 (5)策略性變革 ‧團體的形成有四個階段: (1)形成期:團體認可 (2)風暴期:衝突 (3)規範期:凝聚(認同某一規範) (4)績效期:專注任務 ‧組織發展:重視「諮商專案」的運用,up 組織信賴感,員工開放性,創造力。


25 33 組織學習、學習型組織 一、組織學習意涵: ‧「學習」最早 from 賽門 Simon《公共行政》討論美國經濟管理局組織成立。 ‧促長期效能,在回應環境變化過程中,調整活動藉由正式與非正式人際互動, 來實現。 Δ 二、組織學習障礙: 1.受限組織規範內 2.人際間「組織防衛」 3.執掌限制 4.Δ人員自保,自我防衛,不具生產力文化 三、組織學習技術作法: 1.行動學習加速學習能有效率解決問題 2.學習再學習從失敗中找到辦法 3.單雙圈回饋學習 矯正過程 ┌策略

↗封閉,受限制 目標:(單)回饋圈學習

矯正過程 └規範

目標:(雙)回饋圈學習 ↘質疑,雙重觀察

4.創新學習(適性學習):研判問題能力,使成員獲得新價值,新知識,適應未來 環境變遷能力。 ‧政府機關相互觀摩─→標竿學習 開發新領域 獲取能力 實驗型自己 do 他人經驗學習 直接經驗學習 學習標竿

持續改進型

利用既有機會 他人好的運用到自己組織


25 【25 頁右邊】 一、學習型組織意涵: 聖吉 Senge《第五項訓練》首倡概念 團隊充分的溝通建立共識,且成員的對話,討論,回饋的能力。 二、學習型組織的障礙: ○ (一)本位主義;太忠於自己本位,↑can’t 他人合作。 (二)歸罪於外態度;沒系統思考的結果 (三)責任幻想;沒積極的思考 (四)專注短期,個別的事;can’t 維持創造性 (五)煮蛙;危機適應不良 (六)從經驗中學習的錯覺;if 行動超過學習的範圍就 can’t 經驗學習 (七)管理團隊迷失;為了團結而壓抑不同的意見,if 遇雜的問題就散了 三、學習式組織「五項修練技術」 (一)自勵超越自我非自我實現 (二)改革心智模式; ┌主管改變一意孤行方法, 對上、對下 └部屬改變學習心態,主管從自己 do 起 (三)建立共享願景 (四)團隊學習最重要學習單元 (五)系統思維精隨 ┌掌握動態,主動創造未來 ├高槓桿原理,以小博大 └「大」角度看事情 ‧行動理論發展過程=學習的過程學習的結果=行動理論持續修正 阿吉利斯 Argyris , 態恩 Schon──單圈學習


26


27


28 (方案管理) 第三單元 行政運作 34. 領導概念與權力基礎 上級對下級 or 下級對上級都可

‧領導能改變他人思想 or 行為的力量 上對下,下對上的影響

一、「領導」的研究學派 (1) 人格特質研究方法(屬性論):最早 ‧領導人有異於常人的特質,例:唐太宗,亞歷山大 ‧K.Davis: (1)智慧(2)成熟(3)動機(4)態度 ‧典型的英雄創造時代 (2) 環境決定領導論; 時勢造英雄,例;蘇聯史達林,美國羅斯福 (3) 功能研究法; 領導權分散專才,重視機關人員的功能 (4) 交互行為學派; 領導是由組織中的人員交互行為產生,任何人皆有權領導 (5) 權變領導學派; 要採取何種風格視當時決定 二、領導基礎來自七項權利 (1)獎勵權力 (2)強制權力;為避免懲戒只好接受領導 (3)合法權力;正當權利追求內化價值,使他們接受他有正當權利 (4)參照權力;認同歸屬感,某人令人敬仰,願以之榜樣 與職位高低無關

(5)專家權力;自然領袖,例:學者對政府決策影響,€非正式權力 (6)資訊權力;領導者具有價值的資訊 (7)關係權力;具有權勢地位重要的人士 ‧部屬也有下→上的權力,領袖權力的基礎,來自「部屬專業知識」。


28 【28 頁右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領導分成:

┌體制型 └體恤型

三、分類 領導類型 連續性 (1) 二分式;以工作,部屬為中心(密西根大學) (領)對權力的使用

(2)三分式 White ,Lippett. 獨裁、民主,放任 員工惡劣 X

員工能力貢獻度有限時 X

(3)四分式:(1)剝削─權威 (2)仁慈─權威(3)諮商─民主 Y(4)參與─民主 Y,上下 完全信任,信賴。 (4)五分式布萊克 Blake、毛頓 Mouton《管理格道》團體管理。 四、關於領導 有四種看法 (1)重視權威 (2)重視影響力,非正式影響力者,「母牛社會學」引牛入攔,誘導成員朝方向 (3)強調目標遠見;險中創造,非精通各種事務 (4)講究輔助者,能適應各種活動 五、行政領導理論 主要結論 已有的理論都是初步且暫時的尚無完整具體 ‧人格特質學派: (1)能力 (2)成就 (3)責任 (4)參與社交能力 (5)地位「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領導者 V S 管理者 1.個人遠見,變遷

1.非人情化,強調文化影響

2.┌提出新途徑選擇 └情感上,精神上

2.┌工作過程中監督之責 └物質資源。例:資金,技術上


29 35.權變 領導理論 (情境) 費德勒 Fiedler(1)設計最難共事同仁量表 LPC 用來區分 1.領導者特質 2.員工對領 導者認知其中 ┌LPC 高,關係導向→領導者處於有利 ~不利之間 └LPC 低,任務導向→領導者處於有利 ~不利的極端 (2)三項情境因素; 1.職位權力→領導者有獎懲權力大小 2.任務(工作)結構→工作單純否 3.領導和員工關係→相處情況 上

二、目標領導理論 豪斯 House 由 佛洛姆 Vroom 的預期理論引申而來的, 對 1.領導者藉激勵部屬達成任務提供協助 部 2.領導者 up 部屬酬勞 屬 3.為部屬減少障礙,增加工作滿足感 好 結果變數 領導行為 原因變數 ┌1.指導型(工具行為):以績效作獎勵 ├2.成就取向:設定富有挑戰性目標 ├3.支持領導:給部屬自信,開心,滿足,﹩錢 └4.參與領導:徵詢部屬意見,達成團體決策 三、情境領導模式 (生命週期) 赫賽 Hersey & 布蘭察 Blanchard「部屬成熟度」 (1)授權成熟度高 M4 ┌低任務,成員有意願,且知道完成工作 └低關係行為(關係) (2)參與 M3

┌低任務,成員沒意願,但有能力 └高行為

(3)推銷 M2

┌高任務,成員有意願,但沒能力 └高行為

(4)告知成熟度低 M1

┌高任務,成員沒意願,且沒能力 └低行為


29 不必拘泥固定的方法

‧現代管理系統的權變管理和中國傳統中庸之道理=義相同。 【29 頁右邊】 30 轉換型領導 (變革型) 柏恩斯 Burns 透過領導作用改變

┌原有價值觀 ├人際關係 └行為模式

起發

‧肯定又自我表現,自動自主能力,( Y 理領導者喚醒成員自信心,不再是一種 not 管理而是哲學觀念實踐。 影響力 ‧領導者

部屬 互相影響

二、 (轉)源自於魅力領導,交易領導 ↙ 巴納德 Barnard「士為知己者死」 超越現實的 ﹩ 領導者能使部屬相信貢獻和報償是公平的,所產生領導權力 交流。

┌2 物質 └3 精神

三、轉換型領導構成要素 (1)個別關懷─

┌發展 ├親和 └輔導

(2)才智(潛能激發)(3)動機啟發(精神感召)(4)互相影響,超越全職的關係 四、轉換型領導特質 (1)創造前瞻遠景 (2)啟發自覺意識 (3)掌握人性需求 (4)鼓舞學習動機 (5)樹立個人價值 (6)樂在工作


‧ ┌魅力領導:組織處於「高度不安」環境 ├交易領導:「穩定」,以例規化方式 └轉換型領導:「不穩定」但能控制,組織計畫性變革 ‧轉換型領導和傳統領導最大的不同,在工作動機的啟發。


30 37 行政授權 監督 ‧上 下,是「分層負責」,不是分工 報告 二、授權的優點功用 (1)加強組織結構 (2)減輕領導負擔 (3)發展人員能力 (4)提高工作效率 三、授權原則 (1)單一隸屬,下級僅對一個職位報告 授權

(4)相互依賴

(5)主管保留

(2)權責確定

(3)量力授權,視部屬能力

(6)適當控制,主管能控制內

(7)時間考量

‧行政授權必須配合適當行政控制,才能達授權目的,主管能控制的範圍。 38 行政監督 上級對下的工作所做的視察考核 ‧監督步驟與內容: (1)工作指派 first(為了權責確定原則) ↓ (2) 工作控制(事前,即使,事後) ↓ (3)工作指導 ↓ (4)工作考核(公正,公開) ‧中層主管負責;組織內部整合溝通協調。 ‧主管,監督人員,是必然具合法的監督權威。


30 【30 頁右邊】 39 行政計畫 是根據機關使命預先決定所要達成的任務而實施的方法步驟以執行為藍本 ┌策略性計畫:€長期計劃,因應環境的規劃 ├營運性計畫:範圍小且特定,敘述達成已知目標的途徑 ├效用性計劃:資源&時間有效運用,例:蚊子館活化 └業務計畫:向上級提出報告,經常性工作 行政三聯制:設計→執行→考核

‧計劃評核術 PERT「網狀作業圖」 ,是一種計劃資源配置與監督的方法,和財務 管理無關。 ‧凡事豫(計劃)則立,不豫則廢。 ‧測定計劃步驟 (1)確認問題 SWOT 監測環境變動 (2)建立目標

┌策略目標 └作業目標

(3)決定及選擇方案 (4)建立衍生計劃,詳細作業內容 (5)編制預算 ‧目標管理:是上、下員工,確認共同目標,參與 擬訂計畫

‧PERT:設計 行政三聯制:規劃

安排

追蹤控制

執行 配當

‧行政計劃短期的時間 2 年

考核 追蹤


31 行政決策的「簡化模型」 評估方案最低標準,認為這個方案可達「滿意」就不用再找了 目的追求:1.短期績效 2.避免承擔風險 3.得到權力 40 行政決策 行動方法 ‧機關未達成任務解決問題就 最佳抉擇 ‧良好行政決定步驟: (1)清晰了解問題 ↓ (2)尋求有關事實 ↓ (3) 分析事實資料 ↓ (4)擬訂可行方案 ↓ (5)選擇最佳方案 二、決策方法 1.理性方式:常識判斷,邏輯,科學方法 2.(非)理性方式:求神問卜,直覺,訴諸權威 三、決策模型 低 1 政治性→依據政治目的,力量而運作 理 2.漸進式→林布隆 Lindblom 決策只是對過去政策修正(枝節的途徑) 性 3.垃圾桶式→科漢 Cohen 馬屈 March:組織無秩序四股量流(1)問題(2)解決(3) 參 與者(4)機會。決策過程像「許多解決方案,問題丟置在一個容器中, 隨機碰撞結果」 4.混合掃描式→艾尊尼 Etzioni

┌廣博理性的決策長遠,革新 └漸進式的執行現實

高 5.滿意式→有限理性下 理 根本途徑 性 廣博理性式 (1)目標有效的達成(2)人都是經濟人,追求最大經濟 利益(3)非滿意最佳決策,周詳的分析 最好的


31 ‧策略決策→機關因應急速變化的環境 ‧ 目標一致

目標不一致

明確

系統分析

卡內基行 建立聯盟

模糊

漸進式

垃圾桶式

方 案 ‧非理性,例:訴諸威權,直覺判斷。


31 【31 頁右邊】 專家問卷式討論法 ↙

‧德非法 Dlephi 改善團體決策,歷抑群體成員表達意見的缺點,使成員潛力激 發出來。 ‧悲觀原則=保守原則=大中取小原則,小中取大原則。 ‧漸進式要點 (1)不區分目的,手段,要同時考慮 (2)僅考慮少數可替代方案(有限理性) (3)妥協為雙方互惠結果,屬非零和結局 (4)好的決策是同意產的 ‧團體決策的方法 (1)面對面會議 (2)腦力激盪 (3)群體技術,見面的互動 (4)德非技術;不見面群體互動 ‧

┌刻板印象→個人對事物主觀偏見,例:客家人一定節儉 └暈倫效應→單一特徵,而對某人整體印象

‧沈澱費用障礙: 受到已有設備投入成本影響,而 can’t 理性決策。 ‧混沌理論=蝴蝶效應,微小的改變,可能形成關鍵轉型效果。 最保守數據最大報酬

┌悲觀:小中取大 only 大中取小 ├樂觀:大中取大 ,小中取小 └憾事:大中取小(遺憾最小原則) ‧(後果利潤)ⅹ(機率)=平均期望值最大方案。


31 廣博理性 VS 漸進決策 目標,手段,明確區分 good 達成目地的最佳方法,太依賴理論

‧價值判斷,事實判斷,後果判斷。

目標,手段,不區分,混淆 good 是同意下產生,連續比較,減少依賴 論,漸不依賴


32 41 行政激勵 ‧激勵→設法滿足需要,激發內在意願,產生符合組織預期行為的活動。 二、 內內容理論有關發動有動機行為的因素 衣(1)激勵保護論 三(2)ERG 理論:挫折,退縮或退而求其次 (一個人在某一時間,具有一個以上需求)低→高 件(3)三需要理論:成就,權利,親和(歸屬),例:藉滿足個人需要予以激勵。 例:人際關係。 ‧過程理論有關激起

行為因素 的過程 or 選擇

例:如何產生

行為模式 期望 期望值 媒具 (績效達到某水準,會有想要機率) (1) 期望理論 M = E ⅹ V ⅹ I E(想獲報酬信念)V(收到﹩,的正負面評估)I(績效激勵動力) 甲報酬 (2)公平理論

乙報酬 =

甲投入 已投入 例:個人對工作投入績效要求予以激勵

由貢獻─滿足 (

) 理論引申

‧增強理論: 員工被激發的行為如何長久維持,減少不希望行為的可能是「行為制約工具」 行為控制源自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有四種技術(1)正面增強(2)懲罰(3)迴避學習(4)消滅 例:藉獎酬(增強物)所希望行為予以激勵。 or 例:行為改變途徑,遲到而懲罰這不好的行為 ‧瑪斯婁 Maslow《Z 理論》提出第 6 層 need→匱乏性需求:缺乏(生理,安全, 社會)成長性需求:個體(尊榮,自我實現) ‧生長需求:“尊榮”自我實現,超越自我/靈性需求後設激勵


32 ‧黨斯 Downs 官僚人格(自利→公益) (1)爬升者:處理公共事務動機是自利 人 (2)保守者:貪圖安全,方便 €自利 都 (3)熱心者:從事影響政策獲得權力而全力以赴 是 (4)倡導者:(贊助者)大方面原則,政策過程中運作中有權力理 (5)政治家:(理論性官僚),總體福利是利他 性 的


32 【32 頁右邊】 ‧無缺點計畫:美國馬丁公司,從人性的角度強調建立決心,做任何事都要有作 對,好信念 ‧核心時間:全員投入的工作時間 ‧史金納 Skinner 增加技術 (1)固定比率→論件計酬,例:傭金比例獎勵 (2)可變比率→賭場角子老虎 1 賠 100 (3)可變時距→學校中、小考臨時抱佛腳 (4)固定時距→郵件投遞報酬,(做了很多也沒報酬) ‧馬師婁 Maslow:人在一個時間點,只會有一個層級的滿足需要 ‧阿福特 Alderfer 一個人在一個時間,可以有一個以上需要 ‧改善工作環境設備,例:工作環境改善 改善工作設計立,例:工作豐富化 ‧Peter 原則:要進修、訓練,才能一直升遷


33 42 行政溝通 ‧斜行溝通:不同層級單位,人員溝通 ‧溝通過程模式: 溝通網路 (1) 意念的 產生

傳訊者 觀 編 念 碼

噪 譟 音 音 因

過 濾 機 制

受訓者 解 碼

例:說英文而不能懂 解碼上障礙

↑ 反饋避免,是再 repi 一次 ‧侯爾 Hal:l 組織溝通障礙分別為:(1)錯漏

(2)扭曲

(3)超載

‧地位上障礙: (1) 主管方面:硬塞理論→直接下命令 嚷叫理論→不屑聽部屬意見 叫部屬做就好 愚民理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用發問

(2) 部屬方面:鴕鳥心態→多做多錯心態 來功主義→只報喜不報憂 地位差距→難坦誠溝通 ‧引用權威資料做佐證,會使溝通增進,可減少溝通障礙 ‧哈伯瑪斯 Habermas:資本主義面臨正當性危機,故應重視政策規劃和理性溝 通。 ‧溝通風格; 社會性 敏感、周到 高 支援者 煽情者 低

支配性 高 深思者 低

指導者 公事公辦,堅強的意見, 嚴肅


33

‧溝通風格; 社會性 敏感、周到 高 支援者 煽情者 低

支配性 高 深思者 低

指導者 公事公辦,堅強的意見, 嚴肅

【33 頁右邊】 ‧以報告,建議方式進行,是正式溝通。 ‧誤會「原意」,€語言障礙,非文字障礙。


34 第四單元 政治管理 達成政策目標程度為衡量成敗標準 43 公眾關係 公關基本目的 必要友好政績吧! ‧一個人,一個機構以大眾利益為前提,良好的表現為基礎,運用各種溝通途徑, 媒介 ┌爭取信心支持→積極目的 v └消除任何誤會→消極目的 v ‧ 「墨西哥聲明」公眾關係是一種藝術及社會科學,實施公義的行動計劃與方案。 ‧政府公眾關係的計畫可分三種; (1)事先防範計畫(保健性) (2)事後補救計畫(治療性) (3)遇天災、人禍計劃(急救性) ‧公眾關係主要目標(1)宣揚政令(2)瞭解輿情 ‧推展公眾關係的步驟; (1)調查與研究,最重要的工作 ↓ (2)規劃方案設計;1.努力方向 2.眾人努力結合 3.預測變化 4.訂出目標、控制 ↓ (3)進行溝通活動,例:宣傳、廣告 ↓ (4)評估檢討 ‧在任何團體公眾關係中都有;(1)新聞界關係

(2)內部成員關係

(3)社區關係

44.府際關係 中央地、方政府互動 ‧─ 國家內各層級,各類型政府間「決策制定」「行政權力」運作的互動 ‧府際關係的類型: (1)單一制:中央集權,例:英國、紐西蘭、法國、台灣,日本。 由成文憲法鞏固體系 (2)聯邦制:中央地方政府間分配權力,促進問題的爭辯而非實施民主,區域參 與可較大差異性,雙方互相依存,各自有一定的主權。 only (3)邦聯制:主權在邦,各分子國就沒共識,邦聯是依條約結合,例:二戰前大 英國協,歐盟,前蘇聯的獨立國協。


34 【34 頁右邊】 夏福利茲 Shafritz 羅素 Russell 分類: ‧雙軌邦聯主義(1930 之前) 聯邦政府不能剝奪州政府的權限,而州政府也不能逾越聯邦政府,釐清聯邦、州, 地方政府的管轄,行動 ‧合作式聯邦主義(1930~1950)尼羅河 經濟大恐慌,二次大戰需要,(功績制),羅斯福推新政,聯邦政府成為集權,「凱 因斯革命」倡聯邦政府增加支出創造 ‧創設式聯邦主義(1930~1950)創森 詹森推動「大社會計劃」,使城市和聯邦政府形成更直接財務關係,聯邦政府對 (州),(地方政府)有競爭性計畫的補助 ‧新聯邦主義(1970~1985) 公式建立整體補助制度,地方分權,聯邦政府仍具主導力量 ‧新新聯邦主義(1985~now) 心心雷企 雷根裁縮州,地方政府的預算,地方政府應具備企業家精神 ‧政府機關和企業組織的合作 €網絡治理


35 財政聯邦主義→聯邦政府透過補助款來影響州,地方政府 柵欄式聯邦主義→地方擁有自主權,決定中央補助款的應用 ‧葉爾欽效應;指地方諸侯功高震主,例:近來 5 督升格後,直轄市自治權 up ↑ ‧跨域治理;超越管轄機關的籓籬,後現代化的系絡整合性治理行為,例:高屏 溪流域的治理 or 經濟部與甲縣府結合共同整治河川 45 危機處理 危機的特性: (1)有階段性:1.2.3.4. (2)不確定性:對環境,效果的難預測 (3)時間緊迫:有限資源當機立斷 (4)雙面效果:「危機就是轉機」 (5)未預警:因人而異

1 紓工 緩作

2 準應 → 備變 能 力

3 回重 → 應建 秩 序

密卓夫 Mitroff 危機管理五大步驟: (1)危機訊息偵訊:先兆做好事前防範未雨綢摩 (2)危機準備預防:周全的應變計劃 (3)損害的控制,處理 ┌短期:解決危機造成損害 (4)復原工作進行 (5)不斷進修學習,充分檢討 └長期:全面性開發整頓 ‧危機管理策略有 4 點 (1)整體取向:宏觀的眼光 (2)行動取向:積極主動 ┌孫子「先知」危機能在未形成前,就解決 (3)未來取向: └孔子「遠慮」 (4)務實取向:要和現實可做的結合

4 復原 → 原樣


35 【35 頁右邊】 危機有三個時期: 一、危機發生前,例:減少組織層級的溝通 (1)危機感應系統,例:防微杜漸 (2)危機計劃系統,先擬定多套計劃 (3)草擬危機計畫說明書,(監督政策規劃) (4)危機訓練系統 二危機發生時 (媒體溝通技巧) (1)成立危機管理小組 (2)危機情境監測系統 (3)危機資源管理系統 三、危機發生後 (1)成立評估進行評估 (2)加速復原工作進行,最重要工作 (善後) (3)從教訓中學習與危機管理地再推動 ‧團體迷失 (1)前提條件→(2)尋求一致性→(3)外顯決策結果


36 ‧我國人民團體法分類 人民團體可區分:(1)職業團體

(2)社會團體

(3)政治團體

46 非營利組織、行政法人 一、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 ‧不以營利為目的公共服務組織,近來學者強調「民主行政」 , 「小而美」 , 「社會 優於國家」。例:公益團體,醫院,各類基金會 ‧第三部門組織類別 (1)志願(社會面) (2)非營利

(3)免稅

(4)慈善

(5)非政府 NGO,農田水利會

(6)獨佔部門,政府和民間第三勢力 ‧克拉瑪 Kramer 非營利組織在現代國家功能 (1)先驅者,創意,示範性的構想(2)改革倡導者(3)價值守護者(4)服務提供者 存在的原因

‧非營利組織經濟面理論 促使政府制定公共政策

一、市場失靈理論:韓斯曼 Hansmann《契約失效》 (1)公共財提供:國防,外交企業不願提供 (2)外部性所造成:私人工廠排放廢水,使居民造成損失 (3)自然獨佔 (4)資訊不對性(收費高而買到劣品) 二、政府失靈理論 政府再制度上的缺失產生服務不足或無效率現象 ‧非營利組織政治面理論 一、第三者政府:薩拉門 Salamon;政府透過代理人來運作 ┌調和人民對公共服務的渴望 └怕政府權力過度擴張 so…. 二、組織位置理論 迴避現象:「組織惰性」缺乏回應性,效率


36 【36 頁右邊】 公設法人€私法人 二行政法人 ‧最早由英柴契爾夫人的民營化,續接計劃。 ‧是公法性質的獨立體(法人),有二方面: ┌企業家精神,而不受機關制度束縛 └確保公共任務實施 ‧政府組織→第一部門 企業組織第→二部門 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民間”only 組織私有 ‧政府組織 ~ 行政治人 ~ 非營利組織 介於中間

‧行政法人的特性 (1)彈性化,效率化的公私混和制 (2)不宜由傳統機關,民間辦理 (3)涉及公權力較低 ‧(非營)向機關辦理登記許可,是正式組織,且資金靠捐贈,非服務績效 (民間)

┌私人基金會政治團體€公義型非營利組織 └醫院€企業型非營利組織 ‧財團法人為特定目的實現,以捐助﹩為基礎,並以章程為活動依據,(具有權 利能力的法人) ‧我國「人民團體法」的人民團體可區分: (1)職業團體 (2)社會團體 (3)政治團體 ‧慈善的特殊性→偏重特殊次級人口 ‧第四權媒體對政府的力量 ‧掙脫經濟效率宰制: 公共行政目的(1)追求效率且(2)為人民更多服務 是種評估方法非目的


37 政策:一般性的行動方案 VS 決策:特定時間的口頭 or 行動承諾 47 公共政策意涵、理論模型 拉斯威爾 Lasswell、冷納 Lerner《政治科學》 公共政策之父 公共政策的研究包括: 政策環境 ↓ 政策問題 政策 政策 政策 ↙ 形成與認定→政策規劃→合法化→執行→評估 ↑ 回饋 ‧公共政策之類型 非 零賽

零 1-1 零

(1) 分配性:政府將不同服務、義務分不同的人。 例:所有補助。例:老人津貼 (3) 管制性:指導、約束機關處理各種不同利益。 例:外匯管制,環境保護,高乘載 不公平對某些人

(3)重分配性:某些人利益 非

轉移

──→ 另一標的人口。例:累進稅率

(4)自我管制性:機關僅以「原則性規範」,例:檢驗出口品質

‧公共政策的定義 ‧伊士頓 Easton:政府對社會價值作威權分配 ‧戴伊 Dye:政府選擇作為 or 不作為 ‧史達林 Starling:

┌「政策」是目標的一般陳訴 └「決策」是為達成目標的一種行動

‧瓊斯 Jones:市政府解決社會問題,滿足人民需要 ‧丹哈特 Denhard:對公共問題所做的威權性陳述 ‧衛瑪 Weimer、韋寧 Vining:公共政策分 5 類,補救市場、政府雙失靈 (1) 市場機制利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 例:水權市場化(不浪費)民營化 (2) 誘因:利用課稅的誘因,非零和政策,分配性代表 例:汙水費,關稅,菸酒健康稅,老人津貼 (3) 管制:建立規則,來規範群體行為 例:公交法,消費者保護法


37 (4)非市場供給:政府直接供給,簽約(外包方式) (5)保險與救助 【37 頁右邊】 ‧零和賽局(管制的政策、重分配的政策)一方面獲利,另一方面損失 ↗列出問題解決

‧研究公策主要運用科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是基於科學理由,專業理由。 ‧對於「系統途徑」的批評: (1) 可是在公共事務運作上,很少發生邏輯關聯 投入主義

(2)轉換過程無法得知黑箱運作面貌 (3)系統理論適合穩定系統來解釋 ‧制定研究方法→政府所作的權威性執行,想暸解公策運作 need 研究機關的組 織、權責,功能 ‧公共政策層次由上~下分: (1)政治政策=(政黨政策)清流共治,全民政府 (2)政府政策=(國家政策)國家競爭力提高計劃 (3)首長政策=(執行政策)委員,亞太營運中心計劃 (4)行政政策:為實踐政策所訂的行動 ‧博弈理論假定參與者是完全理性的。 ‧有效政府具 5 種 R 特質 順序 (1)回應 沒有(改革) (2)責任 (3)代表 (折回代可惡) (4)務實 (5)可靠 ‧從機關組織的特性、權責,運作…,分析、探討政策問題解決過程, 稱:制度研究法


38 48 政策分析、政策分析家 ‧政策分析 林布隆 Lindblom Just「分析家」為解決某公共問題,應用科學知識且比較各種方案,供決策者判 斷,決定 ‧總體層次的政策分析 漢姆 Ham、希爾 Hill:公共政策較周延的三個層次: (1)組織決策 (2)政策規劃的中程分析 (3)政治系統的總體分析 三、政策論證 唐恩 Dunn ‧政策參與者找到有利資訊,強化本身主張,且提出反證。 目的:接納 or 拒絕某項方案 ‧政策論證是有邏輯,在政策採納中理性 ‧成功的政策分析人員並不需要專業決策能力

政策績效 ↘ ↗ 結果是否達成預期目標 評估 預測 ↗ ↓ 核心 政策結果 政策未來 help 政策問題 ↖ ↓ 預 決 追蹤 推薦 測 策 ↖ ↙ 成、利 者 採取政策方案 本 益 採 政策行動 政策推薦 對應 政策行動 政策預測 對應 政策未來

行 政 策


38

政策分析

政策研究

│ ↓ 探討公共政策對社會的影響 它可能是規範性 or 描述性


38 【38 頁右邊】 ‧「企業家型」政策分析專家 1.分析技術 2.政治技巧,均高。 ‧政策分析:解釋不同政策的原因,結果 ‧政策倡導:規範政府追求好的政策活動,焦點在於政策分析員從事 good job. ‧笆德絲 Bards 專業分析家比政治分析家更有 ↓ (策略運用) ‧公共政策三種模式&知識 (1)實證主義:事實本身能為自己說話 (2)工程模式:提出政策的改善、改進建言 (3)啟蒙模式:教育決策者,民眾學習 ‧政策分析 客觀 (1)解釋不在規範 (2)分析前因,後果 (3)累積具有一般性可靠成果 ‧政策倡導 主觀 (1)雄辯能力 (2)規範性討論、政策辯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