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總論251-500

Page 1

需求評量(Need Assessment) 詳見<第三章:需求評量>

政策目的 壹、意義 「政策目的」是指一項政策的預期結果,所進行可測量的表達。

貳、特性 一、可測量性: 指政策目的本身可以用量化或其他更具體的方式加以表達。例如, 「提高國民所得」 此一政策目標,必須擬訂更具體的政策目標:6 年內平均每位國民所得能夠達到 12,000 元的水準。

二、有限的人口: 政策目的所規範的群體應有地理上或其他可觀察的界限,例如,前述提高國民所得 之實例,台灣地區就是可觀察的群體界限。

三、變遷的幅度: 如以國民生產毛額之政策目的而論,目前如果是 9,000 美元,希望能達到 12,000 美 元,其中的變化數量為 3,000 美元,這是 6 年內必須努力達成的變遷幅度。

四、時間的期限: 此期間可能是短程的、中程的或長程的。

25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公共政策 總論251-500 by jungi1126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