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虛擬評估一樣,使用「描述性方法」產生有效與可信的政策結果資訊。 與虛擬評估不同的是,「正式評估」是依「決策者正式宣佈的目標」,作 為評估研究的基礎。 是一種逐漸發展、修正的評估,可協助規劃人員瞭解 發展評估 政策方案形成初期的缺點,常被應用於教育方面的評 估研究。 是對已執行一段時間的政策進行監測與評估,關心的 回溯過程評估 是政策執行究竟有哪些瓶頸和困難。 正式評估 透過對政策輸入及過程的直接控制,以監測政策的產 出。它控制大部分的因素,以觀察某特定因素對政策 實驗評估 產出所造成的影響,以確知該特定因素是否可以左右 政策效果。 不以直接控制的方式去監測政策產出,只以統計的方 式將各因素所造成的結果加以區分。較常見的兩種 回溯結果評估 「回溯結果評估」為: 1.橫斷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 2.縱斷面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 「決策理論評估」即是一種多元利害關係人觀點的政策評估,旨在凸顯 利害關係人的顯性和隱性目標,而後根據多元目標再加以評估。多元價 值的評估特性,恰足以彌補「正式評估」及「虛擬評估」的一些不足之 處。 主要在考量政策方案是否可以被評估,方案若要具有 可評估性,則應具備三項條件: 1.要有明確的政策方案。 評估型評估 決策理論評估 2.必須具有清晰的目標。 3.有一致的假定以連結政策行動。 是透過利害關係人對政策產出的價值與發生機率之 主觀判斷,予以整合計算,求出較佳之決策選擇。其 多元屬性效用分析 將衝突的目標與價值列入考慮,較合乎實際的決策情 境,也較合乎決策者的實際需求,故頗受歡迎,使用 率亦較高。
501
主要方法有二: (一)成本利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1.主要在提供經濟效率的鑑定,決定資源分配的指引。 2.此法需要估計政策的利益,以及政策執行所花費的成本(包 經濟效率分析 括:直接與間接的),然後加以比較。 評估 (二)成本效能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此法亟需量化政策的成本與效能,但不必要以金錢價值來表 示政策獲致的效能。 推測評估
政策執行評估在進行時,由於經費、人力、時間的限制,大抵均以樣本 作為評估對象,因此有必要藉「推測評估」將研究結果推論至整體。
簡稱 EIA,即擬定經濟開發建設計畫前,應由主管機關本身或委託學者 專家、專業社團機構,對該開發的環境(包括:空氣、水、土地、動植 環境影響評估 物、甚至文化遺產等社會、文化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包括污染及破 壞等) ,就其程度及範圍,綜合的調查、預測、估計,研究該項開發計畫 的功能、整體環境品質如何,以作為決策的依據之一。
形成性評估
一、 「形成性評估」是指以「改善政策方案執行情況為目的」所進行的評 估,與「總結性評估」是相對的。 二、是一種應用於方案發展階段的評估類型: 三、簡言之, 「形成性評估」的主要目的在回饋重要的資料,以協助規劃 人員及執行人員,在方案執行階段中作必要的決定,以增進方案的 執行績效。
總結性評估
「總結性評估」是指對方案是否有效,及是否應繼續實施作基本決定所 進行的評估,與「形成性評估」是相對的。是在對政策方案或計畫執行 結束後作總結時,所進行的一種分析。
鑑識評估
一、 「鑑識評估」是由 E. W. Eisner(艾斯納爾)所提出,主要應用在教 育評估領域中。 二、艾斯納爾認為,在教育領域,必須透過「鑑識」此一視覺性的藝術, 才有可能如實地掌握教育實務的複雜性: 三、故「鑑識評估」是主觀的價值判斷,而非數學統計性的測量。
方案評估
「方案評估」是指運用系統性、質性研究、定量研究等方法,以判斷政 策方案或其他服務之成效。
502
政策過程各階段之評估方法 壹、評估的目的 一、「評估」是指有系統地利用社會科學研究程序,評價政策問題解決方案的規劃、執 行以及結果。 二、因此,擬具體評估某項政策,應將之區分為政策執行前(規劃評估)、政策執行中 (執行評估)、政策執行後(政策績效之結果評估)三部分來執行。
貳、政策執行前(規劃評估) 主要應用於創新性的政策方案。評估過程為:
一、設定和描述政策問題,並確定所欲獲致之操作性目標為何。 二、找出影響模型或因果模型: 利用社會科學理論及實際工作經驗,建立政策目標與政策行為間的假設問題,確定 自變數及依變數間的變動關係,辨認出變數間究竟是因果關係、中介關係或行動關 係。
三、選擇標的團體或個人。 四、設計傳送系統和執行程序。 五、預估影響和效率。
參、政策執行中(執行評估) 一、 「執行評估」或「方案監測(program monitoring)」是研究政策執行過程中 之內部動態,瞭解政策各部分間如何配合,檢視行政機關的作業流程、資源 分配、執行人員的意向及態度,以使標的團體順服的機制。 二、常用的執行評估方法有:社會系統描述法、社會實驗法、社會審核法、社會研究累 法等。 三、大致上評估的過程為: (一)收集執行評估的資料。 (二)進行評估。
503
肆、政策執行後(政策績效之結果評估) 一、就方案執行結果以瞭解政策是否達成預期目標,滿足標的團體的需求,以判定政策 的績效與政府的生產力。
二、結果評估可分為二類: (一)影響評估(impact assessment): 在衡量一項政策導致標的團體行為改變的程度,以及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 距。 (二)效益評估(efficiency assessment): 1.以貨幣單位分析政策方案之執行成本與效益、效能間的關係。 2.效益評估,主要可分為「成本效益分析」與「成本效能分析」二種,在進行 分析時,可利用「貼現」方法,估計成本與效益的貨幣價值,算出淨效益 與本益比。 3.基於倫理因素,公共政策的評估甚難以實驗設計的方式進行,因此,常用的 評估方法例如: (1)自我控制法: 由標的團體根據一定規範評斷自身的改變。 (2)專家評判法: 由專家、執行人員以及標的團體共同評斷行為的改變。
504
政策評估的標準 壹、意義 一、 「政策評估的標準」 ,是評估人員為評估政策的執行結果,依據政策目標所設 定可供比較的指標或準則:
而此處所謂「結果」 ,包含了「政策產出(policy outputs)」與「政策影響(policy impacts)」 二者。
二、「政策產出」是指標的人口接受政府所給予的貨品、服務或資源,例如:每 貧戶每年所接受到的救濟款額。 三、「政策影響」是指政策執行後,對人員、環境的行為面、物質面,所造成有 形與無形、預期與非預期的實際改變,例如:受救濟的貧民,其實際生活究 竟改善了多少。
505
標準的設立原則 (※口:獨、操、一、清、有、功、可、合、廣、客) 一、清 晰 政策評估標準應清晰明確,使執行人員均能瞭解,如果標準訂得太抽象或太技術性, 不易使執行人員與標的團體瞭解與遵循,則失卻了評估之意義。
二、一 致 政策評估標準的內涵必須一致,不應有矛盾之現象。
三、廣 博 評估標準應要能廣泛表達政策執行過後各類事項之效益及影響程度。
四、有 效 評估標準要能確實衡量其所欲衡量的政策影響。
五、可 靠 評估標準應考慮在相同情況下,重複進行仍能得出近似之結果,則表示該標準甚為 可靠。
六、合 時 政策的某些影響資訊需數年才能收齊,有些影響資訊則很快就顯現,故評估標準應 考慮其合時性,以利資料的蒐集。
七、客 觀 評估標準應使評估者個人偏見介入的可能性減至最低。
八、操 作 評估標準應力求操作化,應具體且盡可能量化。
九、獨 特 由於各種政策的性質及目標並不相同,除可選擇通用之標準外,應針對其特殊需要, 擬定若干適合該政策之特殊標準。
十、功 能 擬定評估標準時,應考慮該標準會對政策執行人員產生何種正功能與負功能。「正 功能」是指政策執行人員為符合評估標準,能產生預期且正面之影響。「負功能」 是指政策評估標準可能有鼓勵執行人員從事負面行為的潛在性。
506
政策評估的一般標準(W. Dunn 與波伊斯特之觀點) 一般認為 W. Dunn (唐恩)與波伊斯特之討論較為周延,將一般標準分為以下六 項,而依照波伊斯特之看法,六項標準尚有其層次,其重要性依序如下(實際應 用於評估工作時,前三者不易量化,而後三者較易量化) : (※口:適當、回應、公平、效率、效能、充分→能適當的回應公平、效率、效 能,就已經很充分了!) 一、適當性(最重要) 指「政策目標之價值如何?對社會是否適當?這些目標所根據之假設的穩當性如 何?」,是從總的政策方案成果來討論,故適當性標準應優先於其他標準。
二、回應性 是指「政策執行結果滿足標的團體需求之程度」。此項標準甚為重要,因某一政策 也許符合其他所有標準,但若不具備回應性,未能回應標的團體的需求,仍然是失 敗的政策。
三、公平性(公正性) (一)指「政策執行後導致社會上資源、利益及成本之公平分配程度」。一項公正 的政策應是公平合理分配的政策,包括:所得的再分配、教育機會的分配或 公共服務的分配等。 (二)作法有以下四種,凡是能達成以下四者之一,即符合公正之評估標準: 1.使個人福利最大化: 即讓所有的人所獲得之福利皆最大化。 2.保障弱勢者最少量的福利: 即增加某些人的福利,但須使情況最壞者能獲得基本數量福利之保障。 3.使淨福利最大化: 即增加社會的淨福利,並能將所獲利益用以補償遭受損失者。 4.使特定弱勢者再分配的福利最大化: 使社會中某些特定團體,例如:受種族歧視者、貧困者、病患等,其所獲 再分配的福利能夠最大化。
507
四、效率性 (一)指「政策產出與所使用成本間之關係」。通常以每單位成本所產生之價值最 大化為評估基礎,著重於以較佳效率方法執行政策。 (二)效率又可分成二類: 1.技藝性效率: 指「以最少成本完成某項活動或產品」,即在成本受限下,尋求政策期望 影響之最大化。 2.經濟性效率: 指「政策整體成本與整體利益間之關係」,著重對資源作分配及使用,使 人民因此所獲得之滿足最大化。
五、效能性 (一)指「某政策作為達成預期結果之程度」 。常將實際達成者與原訂之預期水準相 比,以瞭解政策是否已產生所期望之結果或影響。 (三)所指涉之意涵並非「政策是否按原訂計畫執行」 ,而是「政策執行後是否對環 境產生期望之結果或影響」。
六、充分性 (一)是指「政策目標達成後,消除問題的程度」。 (二)有時候政策目標的設定是為了消除整個問題,但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政策 執行後對問題只能作部分的解決。如此,則政策並未能充分的解決問題或滿 足公眾之需求。故以充分為標準,亦可衡量政策產生期望影響之程度。
508
政策評估標準的分類(綜合觀點) 有關政策評估標準的分類,總結不外乎下列四大項:
一、績效準則: 涵蓋效能、效率、政策目標達成度等標準。
二、安定準則: 政策執行的結果,除要能解決政策問題、滿足標的團體價值需求外,更應能維繫整 體政治系統的安定。政策評估最終且最重要的目的即在於維持政治系統的穩定與成 長。
三、回應準則: 為獲致系統的安定,政策評估需具備回應性的要求,以避免外部性或副作用的產 生。
四、合宜準則: 包含了公平、周延、品質、順服等標準。當政策具備了合宜性的要求,其政策目標 與價值訴求,也必定是符合民意的政策產出。
509
Population at Risk 風險人口 一、為政策評估「公正性」的一項次級標準,亦是設計「重分配性政策」方案時, 所應考慮的標準: 通常是指政策範圍內的弱勢族群,為政策評估「公正性」的一項次級標準,認為如果一 項政策能夠使社會上情況不佳者變得更好,則該政策即是值得考慮接受的政策。是一項 設計「重分配性政策」方案時,所應考慮的標準。
二、由學者羅爾斯(John Rawls)於 1971 年之《正義論》一書中所提出: 如果採取羅爾斯所提出之標準評估政策方案,可使社會中標的人口的重分配利益最 大化。
510
政策評估的模式
壹、目標取向模式 一、教育學者泰樂(R. W. Tyler)認為,任何一種教育計畫如欲發揮效果,必須 確立教育目標,一旦確立教育目標,教學的課程、內容、方法與測驗皆可朝 向教學目標發展。 二、此一「目標取向模式」在教育政策評估之影響力甚大,主導了二十年來政策評估之 發展,且它所強調之測量工具,頗與實證論之科學調查典範相符合。 三、不過此一模式的弱點在於: (一)並未討論目標之價值判斷問題。 (二)並未提供一套評鑑目標明確之標準。 (三)未區別政策目標與政策績效之間的差異。
511
貳、「系絡-投入-過程-產出」模式 一、學者史塔福賓(D. L. Stufflebean)等人認為,「究竟誰在何種時機下,運 用何種標準,做成該決策?」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二、他提出「目標與手段層面」及「預期與實際層面」的交互作用,呈現出四種決策型 態。 三、此模式之特點在於將評估置於決策過程中,同時重視政策目標之價值,唯如何劃分 投入與產出、目標與手段則是一道難題。
參、目標中立模式 一、學者史奎文(Scriven)認為,政策評估不能受限於政策目標,如此不僅窄 化評估的範圍,亦無法觀察政策目標以外之效果。故最好將目標中立起來, 特別重視公共政策所可能發生之副作用或無法預期之效果。 二、因此評估者必須產生以下兩類資訊: (一)真正效果之評估: 凡是可以滿足政策需求的產物,就可以視之為真正效果。 (二)政策需求之評估: 政策利害關係團體對於政策的真正需求為何? 三、此模式最大優點在於拓展了政策效果的範圍,尤其是副作用的分析,是一種突破性 的評估理念。不過,它並沒有說明如何評鑑政策需求,畢竟需求是因人而異的,因 此,評估標準的問題應該加以解決,才能增加此一模式的適用性。
肆、「多元目標與理論取向」模式 一、任何一項政策必然產生效果,此種效果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衡量,第一是官方 設定的目標取向,第二是社會科學理論之目標取向。若評估一項政策時能夠 同時吸納此兩種觀點,呈現出多元目標與理論取向之模式,則這種評估模式 就不會出現太多的「沒有效果」之政策。 二、學者陳惠與羅西等認為,當前美國許多的社會改革欠缺堅實的社會科學理論作為基 礎,以致於政策目標的制定太過狹隘,事實上,社會科學理論有助於我們拓展政策 評估的視野。 三、因此,多元目標與理論取向的模式,一方面不僅可以減少行政人員之抗拒,另方面 則可無形中增加驗證社會科學理論與知識的機會。
512
政策評估的方法 社會指標法 壹、意義 「社會指標法」是指「政策評估家以量化指標,追蹤社會狀況與趨勢的方法」, 以統計資料來顯示社會發展狀況,例如:以犯罪人數來反應社會安全。
貳、特點 一、是一種描述主客觀情況變遷之技術。 二、是一種時間序列的資料: 可以長期的比較與分析。
三、具有評估政策效果之作用: 可以陳述公共政策影響社會之狀況。
參、來源 社會指標有三種不同來源:
一、官方統計報告: 行政機關所頒佈的統計年鑑,例如:行政院主計處編製之統計年報,內政部之內政 統計等。
二、指標的複製: 以公共政策理論為基礎,從官方統計報告中選擇適當的指標,建構成新的指標。例 如:以每萬人醫師數、每萬人病床數或公共衛生經費三項指標,綜合成為「公共健 康指標」。
三、生活品質指標: 範圍甚廣,例如:休閒活動、公共安全、經濟生活等層面加以調查,此為最佳的社 會指標來源之一。
513
肆、類型 社會指標之類型有三:
一、描述性指標: 對於社會變遷與條件的一般性測度,例如:台灣各縣市教育程度分佈序列資料。
二、產出敘述指標: 對社會過程的最後產物的測度,例如:「基尼指數」為財富重分配政策的產出敘述 指標。
三、分析性指標: 對社會過程的概念模式的測量。
514
政策指標(Policy Indicators) 壹、意義 「政策指標」根據 MacRae(麥克瑞)的定義,是指可將公共統計數值應用於公 共政策議題的衡量工具。主要在於利用公共部門的統計,來協助政府以及政策利 害關係人制定適當的政策。
貳、發展政策指標的原因 主要包含下列三項價值:
一、純經濟性效益: 或稱為「成本效益」,是能以幣值換算其價值者,最具代表性的是某一政策的成本 利益比。
二、主觀性福祉: 或稱為「社會福利」,是衡量民眾對於某一政策感到滿足或快樂的程度。
三、公平性: 公共政策所必須考慮的是分配的公平性,所強調的並非社會福祉的總和,而是福利 的分配狀況。反映在政策指標上的意義,則往往是對需要者或弱勢族群的考量。
參、「政策指標」與「社會指標」的差異 「政策指標」除了包含較多層面的目的外,其與「社會指標」有下列幾點重要區別:
一、 「社會指標」反映整體社會的變遷趨勢: 有些社會指標並不具政策意涵,而政策指標則直接與政策相關,可提供決策者所關 心的訊息,做為政策建議或政策選擇的參考依據。
二、 「社會指標」強調統計數字: 社會指標是客觀且科學地反應社會變遷的實際狀況,政策指標則經常須納入倫理性 和規範性的價值。
三、 「社會指標」並非目標取向: 但政策指標不僅是政策目標取向,也是「問題解決」取向。
515
政策績效指標 壹、意義 對於通用性之政策績效,學者 Schneider(史耐德)提出以下五項指標,包括: 一、執行作為投入度: 是指要達成政策目標的各項計畫,是否已經推動,資源是否充足,也就是說,有無 足夠的人員、資訊、設備、經費、權威來執行政策。
二、理論完整性: 是指政策執行之手段方法,是否與政策目標的價值理念一致,政策目標才能沒有偏 差的確實達成。
三、執行作為的普及度: 是指政策方案中所要服務或管制的標的對象,範圍要明確界定,使資源確實運用在 真正需要服務或管制之標的團體,才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四、執行作為深化度: 是指政策方案的執行要做到什麼程序。
五、執行作為副作用: 是指政策方案執行,是否會帶來負面功能。
貳、評述 可從「製作成本」 、 「影響行為程度」 、 「賞罰公平性」三個角度,評述以上五項指標的適 用性:
一、製作成本: 涉及「執行作為投入度」的指標。
二、影響行為程度: 涉及「理論完整性」、「執行作為普及度」、「執行作為深化度」等三項指標。
三、賞罰公平性: 涉及「執行作為副作用」的指標。
516
測量資料 測量資料來源有下列幾種:
壹、面訪 一、「面訪」是「訪員拿著調查問卷,以面對面方式訪問受訪者對於某項問題的看法」。 二、一般而言,可分成三種不同型態: (一)結構性訪問法: 每一個問題的選項、號次都是固定的,受訪者只在指定的範圍內填答即可。 (二)焦點訪問法: 研究者針對某個主題,設計若干問題,請受訪者以此問題為焦點發表個人意 見。受訪者通常有涉入某種事務之經驗,這種方法可以得到受訪者個人的反 應與情緒,且非常強調受訪者本身的主觀經驗,但訪員必須具有篩選資料的 能力。 (三)非結構性訪問法: 訪員沒有設計一套既定順序的問題組合,在決定一個主題後,即邀請受訪者 自由發表意見,不受拘束。
貳、文件 許多的官方文件可作為測量的重要來源,例如:家計調查、戶口普查、其他官方的調查 報告。
參、資料庫 目前我國政府機關已逐步建立資料庫的觀念,例如:人事資料檔、勞動力調查檔…等。
517
政策實驗設計 壹、基本概念 一、為追蹤公共政策是否達成政策目標,最普遍使用之方法即為「政策實驗」 。 二、以美國經驗而言,許多重大公共政策經常以社會實驗的方法來檢驗其政策效 果: 著名的實例例如:負所得稅實驗、啟蒙計畫…等。
三、觀察方法可以依據控制的程度,而分為「控制性的觀察」與「非控制性的觀 察」 : 前者如「實驗室實驗(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後者如「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ation)」。
貳、控制性的觀察:實驗室實驗(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 一、是指「控制實驗情境下所從事的實驗」。 二、此處所謂「控制」,包括: (一)控制自變項: 通常稱為「實驗變項」,例如:我們控制教學方法,企圖瞭解教學方法是否 會產生不同的教學績效。 (二)控制自變項以外的因素: 通稱為「干擾變項」 ,例如:吵雜的環境、受試者的性別、年齡與身體機能… 等。 (三)控制測量工具: 測量工具例如:問卷、量表、儀器等,必須設法控制使誤差越小越好。 三、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實驗室實驗無疑地是相當理想的方法,因為它可以重複操縱實 驗變項,並得到精確客觀的結果。但它仍然有以下缺點: (一)被實驗者: 被實驗者一旦知道他是被實驗的對象,實驗的操縱即容易被扭曲,不易得到 正確結果。
(二)實驗者: 實驗者本身的情緒與主觀判斷容易影響實驗的進行。 (三)測量工具: 測量工具受到人為的控制,其所得到的結果往往欠缺外在效度。
518
參、非控制性的觀察: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ation) 一、實驗室實驗所得到的結果,往往無法推論到現實生活上,為了彌補這些缺失, 研究者必須在現實環境中進行實驗,稱為「實地實驗」。 二、實地實驗的優點為外在效度較高,但內在效度則不易加以控制,因此,「隨 機化實驗」或「多項類別控制」就成為相當重要之實驗控制。
肆、實驗設計的類型 一、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口:前、真、準) (一)前實驗設計: 自變數與依變數間的因果推論是沒有根據的,其對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之威 脅均無法控制。 (二)真實驗設計: 特點在於使用隨機分配、利用配對法,同時具有實驗組與控制組。 (三)準實驗設計: 因倫理、道德等因素之考量,而未能將受試者隨機分配於實驗組和控制組 中。 二、總結而言,「真實驗設計」被認為是最有效、最有利的政策評估工具。但因實際環 境中充滿許多難以克服的因素,故「準實驗設計」乃大行其道。「準實驗設計」的 主要特徵為對內在及外在變數不加以控制,通常於無法隨意採行樣本或無法獲得實 驗的控制組時加以採用。
519
Time-Series Analysis 時間數列分析 一、為「準實驗設計」的一種: 指對某一項方案在實施前與實施後,做長期時間重複衡量而評量結果的一種研究設 計。
二、是一種適合於縱貫性研究的設計: 評估人員必須對實驗組作週期性一系列的測量,判斷方案執行後是否產生效果。
520
政策評估結果 壹、評估結果的使用者 一、決策者: 希望得知政策方案應繼續執行或停止的全盤績效資訊,應否投入更多的經費在此方 案?或應投入別的方案?
二、政策方案負責人: 希望得知何種執行策略較成功或較不成功?方案的主要特性為何?哪些部分是可 以改變或可予以拋棄的?
三、方案執行人員: 重視的是執行實施的改進,希望得知執行政策時應將重點置於哪些團體及哪些人身 上。
四、學者: 希望得知相關理論與模式可否經由政策評估獲得驗證?評估是否有助於專業知識 的累積?
五、社會大眾: 希望得知納稅人的錢是否明智且有效的被使用?服務或利益是否真正到達標的人 口手中?相關利害關係人是否參與了政策的運作過程?
貳、評估結果的應用類型 一項政策評估報告的價值如何,應以其被應用情況來加以判斷。傳統上評估結果的應用 分成以下三大類:
一、直接應用: 決策者對政策方案的評估結果,直接而明確的加以應用,作為方案決策或修正的依 據。是評估者最樂意見到的情況。
二、概念性應用: 評估結果影響了決策者與政策分析人員對類似政策議題的思考方向。評估結果常只 是對決策者或主管機關的概念有所啟發而已。
三、說服性應用: 評估結果被決策者或利害關係人應用來支持或駁斥某種主張,例如:作為攻擊或防 衛現狀的依據。
521
評估結果的處理方式(評估結果對政策方案的影響) 依學者 W. Dunn (唐恩)的看法,有以下四種處理(影響)方式: 一、政策方案調整 發現執行有困難,或是環境已發生變化,或是資源不足等,必須調整方案執行的方 法、技術。
二、政策方案持續 評估後,已初步滿足標的人口的需求,達成基本目的,故可繼續執行。
三、政策方案終止 評估後發現,原先的問題已獲解決,或問題未獲解決反而產生更多問題時,應即終 止該政策方案的執行。
四、政策方案重組 評估後發現,問題未獲解決,乃因當初對問題界定不當、目標不明確、解決方法未 盡妥當等原因導致,因此應重新建構問題,設計新的目標及解決方案,於是造成「政 策循環(policy cycle)」的情況。
522
我國政策評估的缺失與改進 我國政府機關之評估作法(機關評估內部方案的作法) 我國政府機關評估內部方案的執行績效,常見作法如下:
一、公聽會及報告 政府機關主管可能被行政首長或民意代表要求就執行成果,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 作證。另外,主管通常也會提供書面報告,例如:年度報告書….等,就此報告以作 為評估。
二、現場訪視 有時候,高階行政主管、學者專家、顧問、民意代表等會個別組團或混合組團,前 往方案執行機關訪視,或進行現場檢查。訪視團可獲得較客觀真實的執行資料,以 評斷方案。
三、方案衡量 依方案執行所得出的資料來加以評估,例如:社會福利方案受惠者的數目、接受就 業訓練的人數、可使用病床的數目…等,不過這些方案的衡量資料難以指明它們對 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四、與專業標準進行比較 某些政策領域各專業性社團已經發展出「卓越性」的標準,例如:每一教師的學生 數、每一千人的病床數….等,政府機關的實際產出就可拿來與「理想的產出」加以 比較。但其焦點仍置於方案的產出,而非置於方案對標的人口的影響。
五、評估公民的抱怨 對公民所提出的抱怨進行分析,但對政府方案提出批評者很少是一般大眾的代表者, 或方案標的人口的代表者,很難判斷由此類抱怨能否代表其他更多數人的心聲。
523
我國政策評估的缺失 壹、主要缺失 一、評估目標不夠清晰,難以確立評估標準 政策方案往往目標不夠清晰,執行人員與評估人員常不易遵循,自然不易訂定適當 的評估標準,也就無法做好評估工作。
二、偏重「預評估」與「規劃評估」 ,忽視「執行評估」與「結果評估」 大致而言,我國目前各機關比較重視方案的規劃評估,故相對來說,對於方案的執 行評估與結果評估(尤其是影響評估)就不夠重視。
三、內部評估人員專業知識不足 不論是行政機關或立法機關的內部評估人員,對於政策評估的科學方法大多不夠專 精,常流於形式或主觀判斷,導致評估結果的信度與效度難以為大家所接受。
四、政策方案的直接成本計算困難,間接成本不易量化 政策方案的直接成本與利益、間接成本與利益,不易計算與量化,造成評估的困難。
五、偏重短期而忽視中長期政策的執行績效 短期政策的績效與影響比較能夠顯現,所以機關首長會較重視,尤其是有任期制的 機關首長,更常以短期政策為其施政目標。
六、政策執行機關不重視評估工作,甚至抵制它 七、不同的解釋角度常使評估失去客觀 不同的個人、機關、利益團體,對於評估具有不同之目的,從不同角度予以解釋, 常使結果失去客觀與真實。
八、資訊管理品質不一,影響評估的實施及結果 中央機關政策資訊管理較為完備,評估工作較易進行,而縣市、鄉鎮機關則因資訊 不足使評估不易進行。
九、未重視評估結果的處理 常因「不可抗力」的理由而逃避行政責任,使政策評估功能無從發揮。
十、政策行動與實際社會情況之因果關係不易確定,影響評估結果的公信力。
524
貳、改進方法 一、政策方案目標應力求明確: 主管政策評估的機關亦應研訂一套完整的政策評估標準。
二、應同時注意、落實「預評估」 、「過程評估」、 「結果評估」工作。 三、健全研究發展考核的組織: 強化研考部門的職責,發揮指揮統一的功效。
四、強化評估人員的專業知識,精進政策評估的技術與方法: 透過甄選及訓練,強化或增補具有專業知識的評估人員,使評估人員均能熟悉評估 技術與方法。
五、加強業務主管及執行人員對政策評估的正確認識: 以積極支持政策評估工作。
六、健全管理資訊系統,作為政策評估的資料庫 七、審慎選擇評估的對象,提高評估結果的實用性: 避免將評估結果束之高閣。
525
政策評估研究 政策評估研究之發展,可從孔恩的典範觀念加以分析,典範之重點主要表現在三 方面: 一、地點。 二、焦點。 三、方法。
第一代:評估研究即是效率的評估(1910~World WarⅡ) 一、地點:工業界、政府機關內部 (一)主要發生在工業界。 (二)第二個研究地點主要是在政府機關內部,當時美國政府正推動「新政」。 二、焦點:政府的社會計畫 主要是政府的社會計畫對於社會之衝擊。 三、研究方法:實驗室實驗 「實驗室實驗」為最普遍之方法,由於實驗室實驗非常重視測度,因此可將此階 段之評估稱為「測量評估」。
526
第二代:評估研究即是實地實驗(World WarⅡ~1963) 一、對第一代研究的反思: (一)實驗室實驗的最大缺點在於,其是一種完全受到控制的人為環境,與實際現 象有相當距離,因此無法推廣應用。 (二)因此,評估者乃必須走出戶外,「田野研究」就成為必然的研究重點。
二、地點:現實生活環境 主要是在現實生活環境中,例如:學校、工作地點、街上、家裡。 三、焦點:個人人格與態度 個人人格與態度的相關議題。 四、研究方法:田野的實驗方法 田野的實驗方法。
527
第三代:評估研究即是社會實驗(1963~1974) 一、對第二代研究的反思: 60 年代,社會科學家似乎重新發現社會病態與問題的嚴重性,包括貧窮、文盲、低 於基本水準的住宅、不正確的健康醫療與種族歧視。在甘迺迪總統之號召下,聯邦 政府首先發動大規模社會改革計畫,例如:教育政策、所得維持、住宅、健康與犯 罪防制,詹森與尼克森總統則繼續加以擴大。
二、地點:政府部門內 主要是發生在政府部門內。 三、焦點:社會不平等問題、應用問題的研究 (一)主要是解決社會不平等問題的社會行動計畫。 (二)另一個研究焦點是「應用問題的研究」 ,許多政策制定者或行政人員經常忽 視評估成果的應用。
四、研究方法:社會實驗 (一)主要是社會實驗。 (二)60 年代美國政府推動許多重要的社會實驗,例如:負所得稅實驗、國民住宅 實驗與啟蒙計畫。這些實驗計畫的推行,產生相當大的效果。
528
對「實驗評估」典範之批判 一、理論取向的評估不夠實際 評估之目的在於為有效率、有效果的公共政策提供支援,因而主張採取更為實用的 評估理論,著重計畫的規劃與執行,評估知識應是實務知識而非理論知識。
二、政策評估不應受限於政策目標 認為政策評估不能受限於政策目標,如此不僅窄化評估的範圍,而且亦無法觀察政 策目標以外的效果,應採取目標中立途徑。而應以計畫結果或效果為焦點,重視公 共政策所可能發生的副作用或非預期的效果。
三、不適當的政治中立與科學理性 實際上,政策評估是優先順序設定的政治化過程,必然與社會環境、資源配置與權 力分配發生密切關係,必然進入政治領域,故採取政治中立與純粹的科學理性是不 適當的。
四、管理主義的權力關係扭曲了評估的原意 傳統評估典範下的管理者與評估者,其權力關係是不平等的,結果常導致評估者多 為討管理者的歡心而扭曲了評估的原意。
五、無法調和多元價值 美國為價值多元的社會,每一種評估行動往往轉變成為政治行動,因而評估活動必 須反映多元價值而非價值中立。
六、過份著重於科學調查的典範 (一)以科學方法評估公共政策,以致過份依賴量化測量。在此類評估者眼中,社 會民眾必須接受科學的真理,即使該真理與社會正義的觀念有所違背。 (二)因而,越來越多的評估者強調被評估者應參與和投入計畫,呼籲政策評估應 特別重視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反映態度與意見,他們將這種評估稱之為「第四 代的評估」,這可說是當代政策評估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轉變。
529
第四代評估:評估研究即是公共政策制定(1974~ Now) 壹、起源與意義: 一、美國學者將公共政策評估研究的演進,按照場所、主要論題、研究途徑與方 法之不同,所形成的不同典範,分成四代加以說明。他們認為 1980 年代以 後 一 直 到目 前 的 政 策評 估 研 究, 是 屬於 第四代 的研 究(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二、此時期政策評估可說已確立了其在社會科學中的獨立地位,誠如學者匡巴克 (L. J. Cronbach)所說的:「評估已成為美國社會科學最活躍的領域」。
貳、地點:聯邦政府機關內 主要是聯邦政府機關內。70 年代中期以後,評估研究成為聯邦政府政策制定過程的核 心成分。
參、焦點:國會監督權與政策評估、政策執行的評估 一、主要是國會監督權與政策評估之關係: 美國國會希望憲法所賦予的監督權能夠透過評估得以實現,基於此理由,國會乃設 法利用理性的評估計畫,但事實上並不成功。
二、另一研究焦點是相當重視「政策執行的評估」。
肆、研究方法:多元途徑 走向多元的途徑,例如:預算檢視、管理分析、系統分析與成本利益分析。當然,前一 時期所盛行的實驗設計方法亦更趨成熟。
伍、評估人員角色: 這一代的政策評估人員所扮演的角色是:技術人員、描述者、判斷者、調停者、 協力者、變革推動者: 評估人員所從事的主要活動內容包括:協商,評估人類整體福祉,綜合考量政治、社會 文化等所有因素。強調結合「綜合評估人員」與「利害關係人」,在彼此互動、協商中 進行評估,重視評估過程及結果的公平性與公正性。
530
陸、實施程序 一、首先認定承受風險的政策利害關係人: 有些人是政策受益者,有些人則是政策犧牲者,必須特別注意那些已經浮現或潛在 的政策犧牲者。
二、界定政策利害關係人的「主張」、 「關 係 」 、「議題」: 採取內在者觀點,以將心比心的態度,對利害關係人內心的需求與痛苦予以界定出 來,不能存有偏見。
三、營造質化評估的系絡: 採取社會互動的對話方式,從人性角度關心承受風險的利害關係人的內心需求,建 構一個適用於質化評估方法論的系絡環境。
四、建構利害關係人的要求、共識: 評估者必須以忍讓負重之心,設法建構出共識性的項目,換言之,必須找出最大公 約數,使得要求能夠趨於共識。
五、對於欠缺共識的要求,設定妥協的時程表: 在建構共識過程中,總是會有不少的要求無法得到共識,此時為求問題的解決,必 須設定時程表,進行談判與妥協。
六、蒐集有關妥協議程的訊息: 無論是文獻、實務的,都應該盡量蒐集。
七、建立利害關係人的政策論壇,以進行妥協: 最好提供一個可以讓利害關係人自由發言的空間,讓他們言無不盡,才能真正掌握 他們的要求。
八、將已具共識的妥協事項作成報告: 應要求政策主管機關立刻解決。
九、將尚未取得共識的要求,繼續前面的順序重新建構一次: 必須以耐心將尚未解決的要求,重新建構一次,直到滿足所有的要求為止。
531
第四代評估的挑戰:回應性評估(The Responsive Evaluation) 壹、興起背景: 學者古巴與林肯分析過去的評估典範,約可分為三代: 一、第一代為「測量取向」的評估: 期望以測量工具評價公共政策的效率與效果。
二、第二代為「描述取向」的評估: 期望分析與政策目標有關的計畫發展型態。
三、第三代為「判斷取向」的評估: 評估者扮演判斷者的角色,期望對政策績效進行價值的評判。
貳、回應性評估的特點 一、學者古巴與林肯主張的回應性評估有下列特點: (一)重視政策利害關係人內心感受的回應: 內心感受,其實就是政策利害關係團體的要求、關切與議題。 (二)強調建構論者的方法論。
二、學者史鐵克(R. E. Stake)認為: (一)政策利害關係團體或個人是必須承受風險的人群。 (二)是可能被利用、剝奪權利的人群。 (三)是評估資訊的應用者。 (四)可以發揮教育的功能。
三、價值觀點上:強調多元,接納各種衝突之可能性。 四、評估設計的基礎上:重視政策利害關係團體的要求。 五、評估過程上:強調循環不息,沒有中止之可能。 六、評估方法上:採用主觀的研究法。 七、回饋方法上:以政策利害關係人的需求為主,採用口頭的描述。
532
四代政策評估總攬表 四代政策評估總攬表
時期
第一代評估
第二代評估
效率評估
實地實驗評估
1910~WWⅡ
wwⅡ~1963
第四代評估
對「實驗評估」 公共政策制定 社會實驗評估 典範之批評 評估 第三代評估
1963~1974
1. 理 論 取 向 不 夠 實
工業界、 政府機關內部
1. 重 視利 害關 係 人
2.受限於政策目標、 現實生活環境
政府部門內部
3. 不 適 當 的 政 治 中 聯邦政府機關內 立與科學理性、 4. 權 力 關 係 扭 曲 了
焦點
政府社會計畫的衝 個人人格與態度議 社會不平等問題、 擊
題
評估的原意、
應用問題的研究 5. 無 法 調 和 多 元 價 值、
實驗室實驗
田野實驗法
社會實驗法
查典範
圖表 23 四代政策評估總攬表
533
內心感受的回應、 2. 建 構 者 的 方 法 論,主觀的研究法
國會監督權與政策 3.多元、接納各種衝 評估之關係、 突的可能性、 政策執行的評估 4.循環不息、沒有中 止。
6. 過 份 著 重 科 學 調
研究方法
回應性評估
1974~Now
際、
地點
第四代評估的挑戰
多元途徑
政策知識管理制度 壹、「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意義 一、 「知識管理」是以組織中知識的產生、轉換、創造與分享為主的管理方式: 將組織中的各類知識作有系統的整理、儲存、運用與擴散,適時將正確的知識傳遞給需 要的成員,協助成員採取正確行動來增進組織績效。
二、此過程包括知識的創造、蒐集、分類儲存、分享存取、使用改進與淘汰等步 驟。
貳、「政策知識管理」的意義 「政策知識管理」是指「機關組織透過適當機制,有系統的自組織內外蒐集各種 政策相關知識,使成員容易吸收、內化、轉移、分享、運用,以提升機關決 策能力及品質,並提高政策執行力」 。
參、「政策知識管理」的原因(必要性) 政策知識管理有以下需要性:
一、經驗傳承的需要。 二、政策學習的需要。 三、公民參與的需要。 四、累積知識的需要。
肆、建構作法 一、法制結構方面 (一)健全政策知識管理法制,確定政策知識管理專責機關: 制訂「政策知識管理法」 ,明確規定相關運作事項。其次,可修正「檔案法」 及「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確立政策知識管理專責機關及執掌權責,可將 目前之「國家發展研究會」作為政策知識管理的中央統籌機關。 (二)建立完善政策知識庫: 要求各部會在其知識資料庫中,輸入規定的政策知識項目,並定期或不定期 更新。
534
二、功能運作方面 (一)採循序漸進的作法: 可採漸進作法,於確定專責機關後,先徵求志願參加試辦機關予以試辦,然 後再擴大實施範圍,對於政策知識庫的建立,亦可採漸進作法,內容及項目 可均慢慢逐步擴充。 (二)選擇適當管理人員: 知識管理機關之工作人員,應包含不同政策領域的專業人員,以便檢視各不 同機關的政策知識。 (三)各部會應即展開政策知識管理工作: 知識管理制度未建立前,各部會應責成內部相關單位先行規劃作業,在制度 建立後,即配合中央主管機關,展開實際作業。 (四)塑造積極進行知識管理的組織文化: 主管機關應擬定辦法,激勵公務員從事政策知識管理工作,形塑有利的組織 文化。
535
我國中央政府「政策知識管理」的缺失 我國中央政府在政策知識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的主要缺失:
一、政策知識多以原始檔案留存,而少轉換成電子媒體形式儲存。 二、各機關內部尚未建立完善的政策知識管理系統。 三、各機關重大政策或事件承辦人,未能積極主動將處理過程之經驗及知識予以 系統性整理記載。 四、中央政府尚未確立負責整合、管理各部會政策知識的專責機關。 五、中央政府知識管理制度的相關法規尚待充實。 六、各機關首長尚未體認建構政府知識管理制度的重要。 七 、 知識 管理 人 員尚存 有 「畏 難怕 事 」及「 報 喜不 報憂 」 的心態 , 影響 「忠 實」 記載及分析失敗案例的意願。
536
Tacit Knowledge 內隱知識(默會知識) 一、知識種類繁多,有的是個人經過時間累積而得的專長,通常無法以文字或語 言表達,稱為「內隱知識」 ,又稱為「默會知識」 ,是無法言傳、無法教授的。 二、內隱知識是在此時此地的實際系絡中所產生的知識,是經過長時間經驗累積 所形成的內部化知識: 例如:在經濟部水利署河川局擔任工程師職務 25 年的工作經驗) ,其精華是文件資 料庫所無法重現的,無法完整地呈現出來,只有部分是可對外溝通的。
三、因此內隱知識是極度個人的,難以形式化與普遍化。
Explicit Knowledge 外顯知識(外延知識) 一、知識種類繁多,其中有比較結構、比較明顯的知識,稱為「外顯知識」,又 稱為「外延知識」。 二、為彼時彼地均可適用的通則性知識: 可用語言表達,可以教授、可以圖示、可文件歸檔,是可用文字或數字來表達,並 可溝通與分享的知識類型。
537
Hypertext Organization 超連結組織 一、學者野中郁次郎與竹內弘高所提出的觀點,認為應將傳統組織轉型為適合知 識創造的「超連結組織」: 如同超連結文件一般,超連結組織是由相互連續的「層」或「系統」 (例如:企業系統、 專案團隊、知識庫等)所組成。
二、正常及例行的作業在中間的一層企業系統運作,最上層是專案活動層,最下 層是知識庫層: (一)專案活動層: 這一層有多個專案團隊從事新產品開發等知識創造活動。團隊成員來自企業 系統各個不同的單位,分派在一起直到專案結束。 (二)知識庫層: 將上面兩層所創造出來的知識重新分類與系絡化,但這一層並非實際存在 的組織實體,而是包含於企業願景、組織文化或科技當中。
Middle-up-down Management 由中而上而下的管理 一、學者野中郁次郎與竹內弘高所提出觀點,認為由中而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最適 合組織知識的創造。 二、此模式中,高層創造願景,中層人員則容易瞭解與執行較具體觀念: 換言之,高層管理的角色是創造鉅觀理論,中層管理則試圖創造可由第一線人員實 際測試的中層理論。
Knowledge Creation 知識創造 學者野中郁次朗與竹內弘高認為,知識創造能促使組織不斷的創新與發展,而組 織知識的創造來自於「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的相互轉換,可創造出「同感 性知識」 、 「觀念性知識」、 「系統性知識」 、「操作性知識」四種知識類型。
Knowledge Engineer 知識工程師 知識創造型團隊的成員包括「知識實務人員」 、 「知識工程師」與「知識主管」三 種類型的人員,其中「知識工程師」負責將內隱與外顯知識相互轉換,並促進「同 感性知識」 、 「觀念性知識」 、 「系統性知識」 、 「操作性知識」四種知識轉換模式的 運作。
538
Knowledge Officer 知識主管 一、負責企業層次的知識創造過程,通常是公司的高層或資深主管: 其另一個主要角色是建立組織體系的知識願景。
二、知識主管應具備以下的能力: (一)明白表達知識願景。 (二)根據組織標準創造知識的品質。 (三)正確選擇專案領導人。 (四)與小組成員互動並激發投入的技巧。 (五)管理整個組織知識創造過程的能力。
Knowledge Operator 知識操作員 一、知識創造型團隊的成員包括「知識實務人員」、「知識工程師」、「知識主管」 三種類型人員。其中「知識實務人員」負責累積和產生內隱與外顯知識,包 括接觸內隱知識的「知識操作員」以及外顯知識的「知識專家」。 二、知識操作員以累積經驗為主,擁有豐富的內隱知識,他們大都是第一線的員 工與直線主管,也因此最接近組織的真實面,包括:生產線上的技術工人及 主管。
Knowledge Specialist 知識專家 一、知識創造型團隊的成員包括「知識實務人員」、「知識工程師」、「知識主管」 三種類型人員。與「知識操作員」屬同一層級的「知識專家」是經由親身體 驗累積、生產和更新知識。不同的是,知識專家所處理的是有結構、可傳遞 與儲存的技術,是科學可量化的外顯知識。 二、成員包括:研發部的科學家、設計工程師、策略規劃人員、財務、人事、法 務等幕僚作業人員。
Knowledge Worker 知識工作者 「知識主管」 、 「知識專案經理人」 、 「知識管理專責員工」 、 「知識工作為主的專家」, 以上四類人均可稱為「知識工作者」,即能夠解析、應用資訊,創造有價值方案 的人員。
539
Knowledge Economy 知識經濟 一、人類的經濟活動型態歷經了數個階段的變遷,從最早的「勞動經濟」 、 「技術 經濟」轉型為「資訊經濟」,進而邁向現階段的「知識經濟」型態。 二、「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管理為核心的經濟型態,乃是建立在「知識與資訊 的生產、分配及使用」之上的經濟。
540
第十章 公共政策重要專題 市場失靈 壹、市場機制之功能 一、經濟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是以追求「自利」為出發點,並以利潤極大 化為目標,於是透過完全競爭市場的價格機能,這隻「看不見的手」來達成 市場供需均衡,達到資源的最大效用。 二、經濟學上稱此種情形為「經濟效率」 、 「巴瑞多效率」或是「巴瑞多最適點」 (Pareto Optimum)。
貳、市場失靈的原因 實際生活中的經濟運作不可能完全符合競爭市場的假設,因此會有「市場失靈」的情形, 原因主要有四:
一、對公共財(Public goods)的浪費或搭便車心態 公共財又稱「集體財」(collective goods),指具有共享性及非排他性之財貨,是 任何人不付代價均可使用,而其使用又不損及他人之效用,例如:國防。因此也容 易造成資源浪費,或所謂的「搭便車心態」(free-rider)。
二、外部效果(externality)的不易估量 (一)「外部效果」是指市場交易的結果對非交易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響。 (二)外部效果可分為二種: 1.外部效益: 為正向的外部效果,例如:教育、國防。 2.外部成本: 為負向的外部效果,例如:工廠生產某產品而污染了大自然的空氣或水。
541
三、市場獨佔造成資源配置的無效率 (一) 「獨佔」 (monopoly)是指隨著某一生產事業規模的擴大,進而使市場存有進 入障礙。 (二)進入障礙可分為二種: 1.自然獨佔: 指單一廠商在最佳規模時,其產量足以滿足整個市場的需求。 2.法律限制之獨佔: 是政府為避免企業財團壟斷供應,而以法律限制民間企業進入而形成獨佔, 例如:鐵公路、台灣高鐵。 (三)市場獨佔容易造成資源配置的無效率,且常由於獨佔而使生產者不願從事 技術改進而未追求成本的極小化,此時消費者必須以較高價格來購買產品或服務,不但 個人利益損失,整個社會的消費水準也因而降低。
四、資訊不均造成資源浪費 (一)當市場交易雙方對於交易物品的資訊掌握不均衡時,也會造成市場失靈。 (二)通常會使交易雙方花費更多成本,亦容易造成過度消費或消費不足等情形。
Dead Weight Loss 無謂損失 一、 「無謂損失」是指資源未達社會最有效配置使用而產生的損失: 是指由於市場因受到壟斷、關稅、配額等影響,致未能處於最優運行狀態而引起的社會 成本,也就是當偏離競爭均衡時,所損失的「消費者剩餘」或「生產者剩餘」。又稱為 「社會淨損失」。
二、「消費者剩餘」是消費者之需求價格與實付價格之差,換言之,就是交易所 產生的消費者福利。 三、「生產者剩餘」是生產者提供產品到市場上,所收到的總收益超過他願意生 產供應最低總成本,換言之,就是利潤。
542
政府失靈 壹、「政府失靈」之意義 指政府為解決市場失靈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乃採取各式各樣的政策工具與干預行 動,以補救市場失靈的缺失。但由於政府在制度、運作上具有許多先天性的缺陷, 因此無法充分達到解決市場失靈之預定目的,進而造成「政府失靈」的情況。
肆、政府失靈的原因 一、民主投票對政策決定的有限性 (一)例如:投票的困境(the paradox of voting) ,只能對政策提供模糊的指示, 投票結果也無法充分代表整體投票者的意見。 (二)也常見投票是多數人將成本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而產生「多數暴政」 (Tyranny by the majority)的情形。 (三)社會中少數者的偏好強度,亦無法由投票中顯示。
二、代議政府所造成的問題 (一)代議政府係透過選舉而產生各級行政首長、民意代表,目的是為人民謀取最 大福利,然而這些人員可能受到本身利益等因素的影響,產生「競租」 (rent-seeking)的行為,制定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政策,造成資源浪費與社 會不公正的現象。 ( 二 ) 例 如 :「 肉 桶 立 法 」( pork-barrel legislation ), 或 「 滾 木 立 法 」 (logrolling-legislation),就是民意代表不代表選民利益而為己牟利的 例子。
三、政府機關供給財貨造成的問題 政府機關必須提供各種公共財,但是因為預算受到民意機關的政治控制,且支用未 必受到有效監督,也常使政府無法適當提供人民所需要的財貨。
四、分權政府造成的問題 絕大多數民主國家都採取分權(decentralization)與權力制衡(check and balance) 的制度,此種設計固然有其優點,卻可能造成延宕時日、貽誤事機的結果,並造成 資源分散、政策不易執行、監測困難等問題。
543
補救「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之對策 當市場機能失靈、政府干預亦失靈時,政府政策可依下列五項方式加以干預補救之:
一、市場機制政策 即利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包括以下三種方式: (一)市場的自由化: 方式有「解除管制」、「民營化」、「合法化」。 (二)市場的促進化: 分配既存財貨、創造市場可能的財貨。 (三)市場的活潑化: 對財貨的重新分配,例如:拍賣或公開招標。
二、誘因政策 即利用課稅和補貼誘因,導引標的群體的行為,大約可分為: (一)供給面的稅: 例如:污染物排放費、關稅。 (二)需求面的稅: 例如:貨物稅、使用人費。 (三)供給面的補助: 例如:配合補助、稅式支出。 (四)需求面的補助: 例如:實務補助、購物補助。
三、管制政策 即建立規則來規範標的群體的行為,約有二種: (一)體制法規: 例如:民法、刑法。 (二)管制項目: 例如:價格管制、數量管制。
四、非市場供給政策 政府對標的群體供給財貨或勞務,包含: (一)直接供給: 例如:健康保險。 (二)間接供給: 例如:由公營企業提供服務,或簽約外包等。 544
五、保險與救助政策 即政府對於標的群體予以保險或救助,包含: (一)保險: 例如:強制保險(全民健保)。 (二)救助: 例如:災害補償。 (三)現金補助: 例如:遇天然災害時予以現金補助。
545
圖表 24 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關係圖
546
Private Goods 私有財 一、與「公有財(Public Goods)」是相對立的概念,指具有消費上的「敵對性」 及在擁有、使用上具有「排他性」的財貨。 二、私有財的基本特性有二:「敵對性」與「排他性」: 一般而言,私有財只有擁有該財貨者或付費者方可使用,且可以透過市場機制提供。
三、 「敵對性」也稱為「獨享性」: 即某個人在享用某項財貨時,其它人不能同時享用。
四、 「排他性」 : 指某人對於某財貨具有擁有權,可自由支配使用的方式,他人不得同時擁有該財 貨。
Public Goods 公共財 壹、意義 一、「公共財」是指一旦財貨製造後,某人對該財貨的消費並不會減少其他人消 費該財貨的數量,例如:國防、外交、空氣。 二、公共財又稱「集體財」(collective goods),指具有共享性及非排他性之財 貨,是任何人不付代價均可使用,而其使用又不損及他人之效用。因此也容 易造成資源浪費,或所謂的「搭便車心態」(free-rider)。
貳、特性 與私有財的概念正好相對,公共財具有以下四項特性:
(※口:非敵對、非排他、擁擠、不可分割→想像成公共汽車) 一、非敵對性: 當財貨的供給量在某一水準之上時,超過一個以上的人可以同時自該財貨的消費 獲得利益,例如:國防。
二、非排他性: 在物理上或法律上,無法排除某人對該財貨的使用,例如:公海的魚類。
三、擁擠性: 當消費該財貨的人數增加到一定限度時,該財貨的供應水準便會下降,而增加消 費的邊際社會成本。
547
四、不可分割性: 即財貨無法分割給個人使用。
五、正因為公共財具有這四項特性,所以一般市場不太可能或根本不願意提供公 共財,乃導致市場失靈的狀況,遂給了政府機關干預市場活動的正當理由。
Tragedy of the Commons 共同的悲劇 一、是學者 G. Hardin 所提出的一種概念,說明公共財與外部性之間的相關。對 於政策分析人員及決策者在制定政策時,極富意義。 二、其例子如下:一處公共牧場,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牧場上任意牧養牛群而 不必付費,於是每個人在「自利」的驅使下都會設法增加自己放養的牛群, 最後的結果是整個牧場的草被吃光而來不及再生,全部的牛群因此餓死,而 村民的生計也因此斷送。 三、這個例子說明,任何公共財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每個人便會盡量使用公共 財,而不管其個人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外部性」問題,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災 難性的: 此類的問題乃是政府各相關部門及人員應該盡力加以解決的。
Free Riding Problems 搭便車問題 一、「公共財」的製造及使用,常常會發生搭便車的問題。其情況是某些人常會 宣 稱 他 們並 不需 要 某種 公 共 財, 但事 實 上他 們 卻 希望 別人 付 出代 價 去 取得該 公共財,便可因此不勞而獲的享受成果。 二、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找到搭便車的例子,例如:許多住戶不肯向社區管委會繳交管 理費,但他們卻可以像其他繳費的住戶一樣享有同樣的服務。 三、搭便車問題會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及有效執行,並且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548
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壹、「交易成本理論」的內涵 一、 「交易成本理論」最早是由 R. Coase(寇斯)提出。 二、主要觀念是買賣雙方為了進行市場交易,以確定對方是否遵守合約上的規定 等活動所產生的成本: 人們在進行市場交易時,必尋找他願意與之交易的對象,告知交易對象與之進行 交易的意願及交易條件,與之議價並敲定價格、簽訂合約,進行必要的檢驗,以 確定對方是否遵守合約上的規定等活動。
貳、交易的特質 學者 O. E. Williamson(威廉生)則認為,市場中的買賣雙方所作的任何決定都需 要交易成本,威氏指出市場中買賣雙方具有下列特質,使得交易成本的概念十分 重要: (※口:多數人、道德、不適當、不確定、理性、機會→多數人道德不適當,不 確定理性的機會有多少) 一、不 確 定 性: 無法控制與預測市場中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與力量。
二、少 數 人 的談判: 公司一旦簽訂契約,其決策就明顯受到限制,若公司即使不滿意供應者、工人或賣 方,也無法改變,故公司勢必依賴少數的簽約者。
三、限制理 性 : 買賣雙方對於資訊的取得受到相當的限制,無法完全知悉有關契約的規定。
四、機 會 主義: 每個人都是自利主義的,以追求個人利益優於公司利益。
五、不 適 當 選擇: 買方或雇主無法盡其所能蒐集有關賣方或部屬的資訊,因此賣方可能故意隱瞞不實, 或給買方欺瞞的資訊,造成買方被迫進行較差的選擇。
六、道 德 淪喪: 由於買方或雇主無法時時控制賣方、代理人、部屬,以致於喪失從事簽訂契約的道 德標準,只能以契約、規範,控制人類的交易行為。
549
從「交易成本理論」看「B.O.T」 一、 「B. O. 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 (一)就是由民間籌措資金進行建設(Build) ,在政府特許年限內,由特許公司獲得經 營權,以回收投資成本並獲取合理的利潤(Operate),特許年限期滿後再將所建設的資 產,交完政府回收經營(Transfer)。 (二)以「高鐵民間參與投資案」為例,高速鐵路系統於規劃完成後,交由民間負 責集資興建,政府則行使公權力代為取得土地,並特許其優惠經營一定年期, 獲得合理利潤後,再將高速鐵路系統之全部產權與經營權,繳還政府。即民 間投資者於經營中回收其投資利益,最後產權與經營權仍由政府擁有。
二、降低「B. O. T 模式」交易成本之可能作法: (一)我國政府 B.O.T 的交易成本主要是:資訊的不確定性、道德風險高、不適當 選擇等問題,亦即透過「B.O.T 模式」,則政府可省下「交易成本」轉由民 間參與者負擔。 (二)為使民間在參與重大公共建設方面,能夠順利執行,除了必須吸取其他先進 國家之經驗,在規劃時、執行中、影響評估時,尚應考量下列因素,例如: 各種民間參與投資模式之適法性、民間投資意願及風險之高低、民間資金可 吸收之程度、傳統公共工程作業方式差異之調適性、對建設工期之影響等, 以選擇最適當之模式。
550
公共政策專有名詞 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應 一、為混沌理論所敘述的概念,描述北京的一隻小蝴蝶只要牠拍動翅膀,即有可 能讓墨西哥灣颳起暴風雨。此意味著在混沌邊緣的情境中,微小但重要的變 遷,可能會引發關鍵性的轉型效果。 二、它對主政者制定政策、為民服務及一般人的為人處事,有豐富的隱喻意涵,並與我 國日常的許多用語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牽一髮而動全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三、所以任何一個人如果想要改變現行規則的系絡,應掌握「可加著力的」高槓桿支點, 以促進另一主流型態的到來。
Chaos Theory 混沌理論 一、1970 年代中期,政治學家 R. Mckelvey 首先證明多數決的結果,只存在於 完全不穩定的狀態之中,即所謂「混沌理論」 。 二、 「混沌理論」所強調的是非均衡思考的觀點: 在這個世界中,萬事萬物看起來似乎毫無章法、混沌一片,令人難以預測。但是在 混亂無序的各種情境下,會演化出一種亂中有序的生存及運作法則。 三、其主要包含:宏觀的架構樣態、質化研究的重要性、因果的非線性關係等論點。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