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核心三十講義參考答案

Page 1

一、請問文中的對比一與對比二要說明

圖說三十篇核心古文

什麼重點? 答: (一)對比一:聖人與眾人作為古今差 異對比。先比較兩者天資高低已有差 別,再從「從師與否」的態度說明導致 兩者差距更大的原因,以凸顯求師問道 的重要。 (二)對比二:「士大夫」和「其子」 作為士大夫自身觀念矛盾的對比。先批 評士大夫為子擇師,自己卻恥學於師。 更指出士大夫只要求小孩學習斷句,自 己有惑卻不向人請教,甚至不清楚「道」 的內容與重要性,諷刺了士大夫的膚淺 愚昧。

1


一、〈謝太傅汎海〉中面對風浪乍起與轉趨猛烈之時,謝太傅的態度有何不同? 答:風浪乍起時,謝太傅臨危不亂,並且有智慧的判斷出此事還不至於造成很大的風險,所以「貌閒意說」,讓舟人繼續向前划行。風浪轉趨猛烈時, 則沉著應變,立即下令返航。 二、〈絕妙好辭〉中請問曹操用什麼修辭技巧說明他與楊修的差距? 答:對比手法,對於曹娥碑背面的隱語,楊修當下即解,而曹操「乃覺三十里」兩人才氣高下立見,也反映出魏晉名士對文字遊戲的獨特韻味。 三、〈詠絮才〉中請問謝朗與謝道韞的答案差別在哪裡? 答:灑鹽空中著重雪的顏色形狀和重量,寫實傳神,卻缺乏詩意,而且用手灑鹽範圍有限,無法完整表達雪漫天紛飛的景象。而「柳絮因風起」寫出 雪花的潔白、輕盈,更寫出如夢似幻的飄逸靈動;一朵朵柳絮辭別枝頭,在空中飄飄起舞,輕妙翻飛,以此比喻雪,詩情畫意,境界更加高妙。

2


一、史可法探獄,為什麼左光斗不高興,反而斥責他? 答:當時明朝政治腐敗,宦官弄權,殘害忠良,左光斗將挽救國家危難的責任寄託在史可法身上。若史可法探獄之事被魏忠賢的黨羽知道,必會 受到陷害,甚至招來殺身之禍,那就無人承繼左光斗之志,支撐國家大局了。因此左光斗斥責史可法不懂珍惜生命、、不明大義,其怒罵表現了 對史可法的關切及對國事的掛念。 二、針對全文,請妳說明左光斗與史可法當時的心情。 答:(一)左光斗:下獄後遭受酷刑,才會連眼睛都需用手撐開,但仍「目光如炬」,即使受盡折磨仍不屈服,一心掛念史可法的安危與國家大 事,充分表現出其堅毅剛強及忠君愛才之心。 (二)史可法:受左公責備後,不敢回話也不敢出聲便退出,因他一方面見了左公受刑慘狀,悲從中來,傷痛至極;一方面又受左公之言感召, 體認到自己背負國家興亡的重責大任,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3


一、文中描寫硫穴的地理環境有哪些特色? (一)從地底激騰冒出多道白氣,熾熱的水珠也奔濺而出。(二)地底下發出如雷聲、驚濤和沸鼎夾雜的聲音,地面也彷彿會移動。(三)俯瞰硫穴 時彷彿有毒氣撲來,眼睛被熏得睜不開。 二、作者在到達硫穴的部分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並舉例說明。 (一)摹寫:作者在文中運用許多摹寫的技巧,「聞怒雷震盪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的聽覺摹寫,「剝蝕如粉」的觸覺摹寫。(二)譬喻運用: 文中以巧妙的譬喻來描述硫穴的奇景,如「地熱如炙」比喻地表的高溫,「沸鑊」比喻硫穴,「聲如倒峽」比喻溫泉的水源。(三)層次分明:先描 寫硫穴附近的景況,如「更進半里……地熱如炙」;再敘寫靠近硫穴的聲音及景色;如「余攬衣……急退百步乃止」;最後描述溫泉的聲音,如「左 旁一溪……沸泉所出源也」。 4


一、由文中可知顧炎武對顏之推抱持怎樣的看法? 答:顧炎武認為顏之推雖然因不得已的原因而在異族當官,但卻並未因此失去高尚的氣節。他在諂媚當道、污濁不堪的政治環境中,仍能潔身自愛、 不忘根本,並以此訓勉子孫,期許後代子孫勿隨俗浮沉,這種精神足以做為世人典範。 二、請分析顧炎武如何藉由顏之推的例子來強化自己的觀點。 答:顧炎武先提出「彼眾昏之日,故未嘗無獨醒之人」,說明在亂世中仍有屹立不搖的高潔之士存在。另外再對「獨醒之人」做具體說明。顏之推 氣節高尚,在亂世中不得已出仕,但仍不願同流合污。顧炎武舉出顏之推與時人應對的實例,對比出「獨醒之人」及「閹然媚世者」的差異,並以 此強化前段所說的「彼眾昏之日,故未嘗無獨醒之人也」觀點。

5


一、請分析「古仁人」異於「二者」的「異」為何? 答:文中可知古仁人的「喜」、「憂」皆操之於天下人。古仁人憂國、憂君、憂天下蒼生,只有天下人都快樂時,古仁人才會快樂。因此范仲淹認 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和「二者」(遷客騷人)因外物影響而產生的「雨悲」、「晴喜」之情是不一樣的。 二、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嚮往什麼樣的精神或處事態度? 答:文章在「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嘆中作結,除了傳達范仲淹「憂國憂民」的心聲,也等於認同古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情懷。因此「先憂後樂」的開闊胸襟應是范仲淹的處事態度。

6


一、「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是為了說明什麼道理? 答:賞罰標準不應該不一樣,身為皇帝不應該有所偏私,賞善罰惡都應該遵守國家的法制。 二、文中說明先漢興盛與後漢衰頹各自的原因是什麼? 答:(一)興盛原因是親近賢臣,遠離小人。(二)衰頹原因是遠離賢臣,親近小人。因為遠離了忠貞之臣,專信小人之言,便會讓國事漸漸走向 頹傾,民不聊生。 三、諸葛亮在文中共引多次「先帝」,請說明其作用。 答:先帝一詞,代表的是諸葛亮敬重的君主,同時也是劉禪應該效法的對象。諸葛亮多次提到「先帝」,目的在提醒後主,身為先帝老臣,所做的 一切都是盡忠之事,所言皆是為了不辜負先帝臨終所託。並藉此告訴後主,受先帝託孤的他,將盡心完成恢復漢室的大業,也期許後主能不負父親 的期許,繼承蜀漢之大業。 7


一、作者認為西湖最美的時刻是什麼時候?請試著描摩那段時間看到的景象? 答:(一)最美的時刻應該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二)朝日始出,約在凌晨四五點時,人潮稀少,湖面寬闊,湖上可見煙霧繚繞的朦朧景象。 湖水與煙霧相映,湖上風光恍如仙境;夕舂未下約在傍晚五六點時,夜晚尚未到來,湖邊景致依然清晰可見。太陽將落未落。天色漸漸轉變,倒映於 湖面彷彿使西湖畫上淡妝,與白日風貌相比更增嫵媚。 二、作者認為雅士與俗士的差別在哪裡? 答:最大差別是「審美情趣不同」。俗士是附庸風雅的人,在文中是跟隨大眾,在「午、未、申」三時群聚在西湖;雅士則是像作者一般,能以不同 的角度欣賞,具有獨到的的審美觀與情趣,如山僧與真正的「遊客」,盡情享受山水之樂,才能看見西湖不同時刻的美麗,進而做出比較,俗與雅的 差別亦即在此。

8


一、作者如何表現出記事兼抒情的特質,哪句話可能是轉折關鍵? 答:作者描述諸父異爨、老嫗言母親事以及祖母贈笏期許之事,透過平淡自然的言詞,細緻的描述家庭瑣事,寄託深厚的感情抒發對於人事興衰及家 族變遷的感嘆。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流露而出的悲傷,故可推測轉折的關鍵句,應為「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將可喜之情陡然一轉為「可 悲」,語文中氛圍相符。 二、作者寫到「諸父異爨」之事,他以哪些線索比現異爨後的情況?作者這樣的描寫主要在抒發何種感嘆? 答:從「庭中通南北唯一」到「內外多置小門牆」可見叔父、伯父分家後,彼此開始產生隔閡;「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更可見到家族 分崩離析,家道中落的情況;「庭中始為籬,已為牆」顯示彼此的隔閡益深。作者具體地描述諸父分家的情況,看到大家族的盛況不再,呈現出紛亂 的氣氛,感嘆家族分裂和零落衰敗,隱含著作者悲痛的情懷。

9


一、為何桃花源中的人會提醒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答:居民在知道外界數百年的興衰亂亡後,深覺桃花源的平靜生活十分寶貴,因此既不願意走出桃花源回歸東晉,也不希望有外人加入與破壞原本 的單純且美好的環境。 二、請說明漁人、太守、劉子驥分別對桃花源抱持什麼心態? 答:(一)漁人原本在無意之間到了桃花源,後來卻有意藉著這個訊息得到好處,便不顧居民的叮嚀向太守報告。(二)太守代表官方勢力,桃花 源的居民原本就是為了逃避戰亂才遷居絕境,過著不受國家控制的生活,太守則想把這個富饒之地再度劃歸國有,所以馬上派人隨漁人前往。(三) 劉子驥代表對現實失望,想隱入山林的高士,他想進入桃花源中生活,擺脫東晉社會的紛擾。 10


三、陶淵明在文末補述太守、劉子驥尋訪桃花源不成之事,請說明他的寫作用意。 答:陶淵明以此兩人的事例隱約說明桃花源是理想的仙境,無法在現實中求得,但又以確實存在的人物劉子驥加強故事的真實性。

11


一、〈趙人患鼠〉一文中「子」所提出的疑問,身為父親回應的立場是什麼? 答:父親站在為大局考量的立場,回答兒子的問題,沒有雞可以吃還不至於餓死,但若是沒有貓抓老鼠,就會帶來種種的危害,所以父親認為兩害 相權取其輕,貓比雞重要。 二、〈工之僑為琴〉一文中工之僑為何感嘆「悲哉世也,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 答:此句是全文的警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憤怒與失望。感嘆世人只重外表,不重實質,諷刺朝廷取士用人,不能識拔真才,表現對元代社會的徹底 失望。

12


一、作者寫王生學道之「苦」,其用意何在? 答:王生的「苦」,是因為意志不堅定,怕吃苦,以及對「道」缺乏深刻的認知。從「不堪其苦」到「苦不能忍」的時間並不長,顯示王生的毅力 並未隨著採樵訓練而增長,有正因在這麼短的修行時間內就無法忍耐,替日後學藝不成的結果埋下伏筆。 二、道士兩次發「笑」,分別代表著什麼? 答:道士的第一次「笑」,是因為王生果然如自己所料無法吃苦;而在王生求法離去之際,道士第二次「笑」顯示道士瞭解王生想要輕易學得法術 的背後動機。 三、王生離開前,道士叮嚀「歸宜潔持,否則不驗」這句話的作用為何? 答:此為警告,也是預告。儘管道士知悉王生想要速成法術,但仍大方傳授穿牆之術,不過也因對王生的不信任,在傳授法術時,設下預告日後失 敗的暗門;更點出求道不在求術,而是求人心之捷,不妄生歹念,所以才會警告王生「否則不驗」。 13


一、作者分別如何敘述醉翁亭的美景? (一)朝暮之景:歐陽脩以「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分別描寫山間的朝景與暮景。 (二)四時之景:作者以「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分別描述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用字精鍊且畫面 鮮明。 二、請比較禽鳥、人民及太守之樂,三者有何不同?並說明妳最嚮往哪一種樂?為什麼? (一)禽鳥是山林生活之樂;人民之樂為遊山玩水之樂;而太守之樂是「與民同樂」之樂,三種快樂的原因各自不同。我最嚮往的是太守之 樂,文中的太守將人民的需求和快樂放在自己的快樂之前,只有人民快樂太守才能感到愉悅,太守並非將官職當作斂財的工具,而是真心的 照顧人民,這樣的胸襟令人佩服。

14


一、馮諼在前後分別展現出怎樣的形象?這種人物描寫 的方式有何作用? 答:(一)前期:馮諼表現出貪得無厭又喜好炫耀的負 面形象,作者一方面以此凸顯馮諼的特異之處,一方面 為其後的形象轉變作鋪墊。 (二)後期:馮諼展現出大膽、果斷及精準的情勢判斷 與執行能力,作者在此賦予他與前期截然不同的形象, 引出真正特異之處,並藉此將故事情節推向高潮。 二、孟嘗君與馮諼對「焚券市義」的眼界與態度有何不 同? 答:(一)馮諼高瞻遠矚,不顧君命毅然做出「焚券市 義」的決定,而他對孟嘗君所說的話,除了諷諫孟嘗君 不夠體恤人民外,亦展現他對此舉頗具自信的態度。 (二)孟嘗君僅著眼於眼前小利,一心惦記著因「焚券」 而失去的債款,無法體會馮諼「市義」的深謀遠慮極可 能帶來的正面效益,因此並不認同「焚券市義」之舉, 甚至為此感到不悅。

15


一、從文中說明,請說明《臺灣通史》一書為何有其存在的必要? 答:臺灣舊史除了內容殘缺錯誤、文辭不佳之外,所記載的時間很短暫,範圍也很狹隘,無法完整呈現臺灣的歷史,因此不易透過舊史來了解 臺灣。而連橫耗費十年心血所寫成的臺灣通史,不僅體例完備,符合自史記以來通史之所應具,且所記包含自隋至割讓近一千三百年間之事, 在完整記錄臺灣歷史與妥善整理保存史料上的價值,遠非舊史可以相比,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 二、請說明連橫寫成臺灣通史的主要原因為何? 答:無論荷人或是鄭氏,對早期臺灣的開發都有一定貢獻,然而舊史書的作者卻將他們視作外來者,不載於史。但連橫認為無論是否為外來者, 先人來臺辛苦開拓,奠定日後臺灣發展基礎的功績不可抹滅,因此為了追懷先人的功德,使同胞們發揚民族性,並繼承先人腳步,創造更美好 的未來而兢兢業業著作史書。 16


一、請依據文章分項列點寫出西山的特色。 (一)地勢:西山地勢高低不一又多變,有如土堆般隆起者,亦有如地穴般低窪者,而不是像小土堆僅有隆起的地勢那樣單調。(二)視野:從西 山的高處居高臨下地俯視,山下的景物如同火柴盒般渺小,能將景物盡收眼底。(三)景色:由於山上周圍的景色雲霧繚繞,遠處彷彿與天相連, 所以不論從那個方向望去,景色都一樣優美。 二、請分析「傾壺而醉」與「頹然就醉」二者的「醉」有何差異? 答:「傾壺而醉」的「醉」是作者登上西山前,甫遭貶官之憂,在遊覽山水勝地時飲酒而醉,但是心中的憂慮仍存在,故此時醉得並不快樂;而「頹 然就醉」的「醉」是作者登上西山後,從山頂俯瞰的美景使他有所體悟,達到心凝形釋的放鬆,因此暢飲而醉,獲得超脫的快樂。 17


一、請用一句簡短的話語,來定義紅拂女的「俠義」精神,限 10 字以內。 答:慧眼識英雄。 二、紅拂女如何化解虯髯客對自己的覬覦,以及調和李靖的怒氣? (一)搖手示意:透過和虬髯客的問答,一邊分散虬髯客的注目,一邊伸手向後暗示李靖自己有辦法應對。(二)認虬髯客為兄:一聽到虬髯客提 及自己姓張,立即回應自己同姓,用了中華傳統同姓不亂倫的制約,立即澆熄虬髯客的非分之想,也安撫了李靖的躁怒。運用高度的情緒智商, 化解尷尬的處境。

18


三、請從課文中比較李靖和紅拂女的氣度高下,並說明原因。 答:李靖在第一段文中是被動角色,即使楊素已經尸居餘氣,但接收別人妻妾一事絕不算大雅之度。而紅拂女以中國古代傳統,雖不算忠貞之女,然 其追求自由的決心,展現了慧眼識英雄的非凡氣度。第二段文中,李靖對於虬髯客的無禮之舉,只是生氣卻未動作,看似懦弱實因紅拂女的攔阻而隱 忍,具有包容力。而紅拂女的高度的情緒智商化解劍拔弩張的對峙,更高一層,不只抒解了當下的尷尬,更進一步化敵為友。兩相對照,紅拂女分別 識出兩位英雄,見識和氣度都在李靖之上。

19


一、若太宗能實行魏徵的諫言,那麼太宗將能達成怎樣的政治境界? 答:若能確實落實「十思」,必可廣納人才,使之各盡其才,各司其職,如此一來國家各領域都能穩固,君王也因此可以鳴琴垂拱,無為而治,百 姓也能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二、題目命為「十思」,請問作者如何架構此一題旨,如此安排又有何效果? 答:(一)先藉由排比鋪陳的方式,提醒國君面對各種挑戰與難題時,要能夠深思熟慮,告誡自己。透過這樣的文章架構安排,突顯出「十思」的 必要性,也有不斷提醒的作用。此外,透過相似的句法結構安排,能使文意語氣流暢,一氣呵成,好比預告若能不斷十思,政策必能順暢地推行。

20


一、請問燭之武的推辭之語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其想表達的言外之意為何? (一)表達未獲重用的失望:年輕力壯時未獲重用,今有燃眉之急國君才舉用,而自己卻已垂垂老矣,心中不免嗟嘆埋怨。但顧及君臣之禮,只 能表面自責,事實上怨君的方式表達。 (二)問題難解:憑燭之武個人力量要使秦國退兵並非易事,以「老矣!無能為也已」替可能失敗的結果打預防針。 二、燭之武試圖在秦穆公面前將晉國塑造出什麼樣的形象? (一)忘恩負義:秦國曾對晉惠公有恩,晉國原答應割讓焦、瑕二地答謝,事後卻反悔,燭之武以「朝濟而夕設版焉」誇飾,突顯出晉國背信忘 義之快速,藉由這點提醒秦穆公,今日秦國出兵幫助晉圍攻鄭國,等到事過境遷之後,晉國一樣會過河拆橋而不知感恩,(二)貪得無厭:以今 日晉國欲擴張東邊土地而攻鄭一事,凸顯晉國的「何厭之有」。藉此告訴秦國,若有朝一日晉國盡數囊括東邊的土地,那下一步就是往西擴展疆 域,所以千萬不可滅鄭以開啟晉國擴展疆土的野心。以上兩點,一是挑起過去的舊恨,一是設想未來的新仇,重點都歸納到「闕秦以利晉」,試 圖撩撥兩大國間利益矛盾的敏感神經。 21


三、請問燭之武成功使秦王退兵的方法,和《孫子兵法》中提到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有何理念相似之處?試說明之。 答:燭之武之舉符合「其次伐交」的精神,就是透過外交手段折衝樽俎,靠著條理清楚的形勢與利害剖析,不僅使秦退兵,還使秦成為盟國,派兵協 防於鄭國,成功化險為夷。

22


一、客為何有「而今安在哉」的感嘆? 答:客因吟詠曹操的短歌行而萌生生命的感慨。曹操曾經擁有大片江山,而且擁有大量兵力,雄霸一方。當他「橫槊賦詩」時,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可是這樣的一代梟雄,卻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灰飛湮滅,因此令人不勝欷噓。 二、「客亦知夫水與月乎」是要揭示什麼人生問題? 答:水、月在本質上是永恆不變的,但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所見,外象卻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人類因此而感傷,以為所有事物都是無法掌握的。若是 執著於外在表象,就會感到茫然失落,因此一切心情取決於個人態度。 三、「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表達出什麼內涵? 答:天地自然美景是每個人唾手可得,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與其執著於不屬於自己的事物,不如放寬心,隨遇而安,在大自然間尋求安身立 23 命的所在。唯有隨遇而安,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一、人和人的相處,為何會有「晤言一室之內」和「放浪形骸之外」的差別? 答: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追尋快樂的方式也各自迥異。有的人喜歡和朋友交新,分享心事;也有人喜歡出外,置身於大自然中。 二、從「快然自足」到「感慨係之矣」轉變的關鍵為何? 答:人在快樂的時光中總是感覺時間過得很快,直到事過境遷才開始感覺心情低落。例如喜歡登山的人在征服山脈時,心中只有一步一腳印的踏實 感;等他完成了階段性任務,才發現自己剛剛經歷過情緒的高峰,而若有所失。 三、作者為何說:「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這和本文寫作動機有何關聯? 答:魏晉南北朝崇尚老莊思想,認為生死不足掛念。但對作者來說,死生是必須慎重看待的,而時間的變遷,更令人感到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 藉由文字可以保存美好的時刻。後人讀到蘭亭詩,或是這篇序文時,也許對於生命會有和前人類似的體悟。所以作者藉著「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 為妄作」的議題,提出活在當下,把握生命的概念,進而表達蘭亭詩的流傳價值。

24


一、「天下為公」的精神具體表現為何? 答:所謂「天下為公」,在於社會是眾人共有,領導人物為選舉產生。人們能夠親愛自己的親人並推衍至他人,讓弱勢族群能得到終養。其社會的 基本精神是「講信修睦」,人們互信互助,每個人都能為社會盡一份心力,共同開發資源,不會有爾虞我詐的事情發生。 二、為何大同世界的的人能夠「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答:大同世界依靠的是「講信修睦」的道德感,當這種風氣行程後,人們自然能夠自我約束,不需要提防彼此,也不需要法律制裁。另一方面,當 弱勢團體都能受到妥善照顧,就不會有資源匱乏的狀況,自然就不會有偷盜等情事發生。 三、你認為大同世界的精神要如何落實於現代社會? 答:略(可從天下為公的觀念出發,思考「各有所用」及「老弱得其終養」的層面) 25


一、第一段「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在全文有什麼作用? 答:這兩句話採用破題法,藉此點出全文主題,即論「逐客之非」,下面的議論皆圍繞著此中心進行論述。藉由歷史事實印證觀點的用法可讓文 意明朗,清楚呈現作者用意。 二、全文使用了哪些對比手法?請分別列舉並說明作者的用意為何? 答:(一)秦王政對比古之四君:依時代先後順序,分述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秦國君主用客以致成功的事例,強化「用客之功」,而自「向 使四君卻客而不內」至「秦無彊大之名也」止,作者採用假設的語氣,大力地闡明「逐客之過」。作者藉由秦王政與古之四君對比,強調「客何 負於秦哉」的結語。(二)秦王政之用物對比用人:此部分說明秦王對不是秦國本國所產的物品十分喜愛,對人卻抱持另一種態度是不正確的。 作者寫作目的在於說明用人不應「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三)以五帝三王對比秦王政:此部分指明古代帝王「兼容並蓄」以獲取益處,才是 跨海內、制諸侯之術,再從反面見出「逐客之過」。

26


三、本文何處討論「用客之功」?何處討論「逐客之過」?請分別書寫,並說明作者寫作用意為何? 答:(一)用客之功:文中於首段列舉秦國歷史上的四位賢君----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及秦昭王,此四者皆是能善用客卿,輔佐秦國強大的明證。 (二)逐客之過:本文於正面論逐客之過,作者以秦王重用外來之色樂珠玉,卻驅逐客卿,藉以批評秦王「所輕者在乎人民」,並說明如此將「使天 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李斯藉此功、過對比,警告秦王逐客之舉會造成「藉寇兵而齎盜糧」的嚴重後果。

27


一、文中所言「志士之大痛」所指為何? 答:文中所謂的「志士之大痛」在惋惜有志之士往往庸碌於俗事,而忘卻立下不朽之業。古之所謂三不朽為立德、立言及立功。而曹丕此文專務 「立言」一項,以生命微淺,對照「文章之無窮」功業,凸顯人若不自強努力,輾轉於物欲,只是徒然醫生。並感傷七子中,僅徐幹完成《中論》, 餘者皆因文字無載,後人不見,猶如虛談。 二、文章如何成為「經國大業」,乃至於「不朽盛事」,試舉本文以外的例子說明。 答:略(最好以緊扣歷史、社會寫實的文人與作品舉證,如杜甫)

28


一、從文章當中可知,屈原與漁父處事觀點有何不同? 答:由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展現兩人人生態度的差異。由於漁父勸屈原的話,可見其人生態度是不問是非、明哲保身的,在紛亂的世局之時,他選 擇消極避世、飄然自樂,較接近道家的思想。由屈原回答漁父的內容,可見其明辨是非、高潔自奉、積極用事的心態,因此最後寧死不屈,選擇以 身殉國。 二、文章最後安排漁父「鼓枻而去」的目的是什麼? 答:漁父與屈原的對話顯示兩人在思想上有極大的差異,因此漁父最後的「鼓枻而去」是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只好各行其志,在這 強烈對比之下,更加表現了屈原憂世清高的情操。

29


一、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此句中孔子對於「學習與思考」的看法和荀子有何異同? 答:孔子認為學習與思考必須並重,學習得來的知識必須經過思考,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心得,不然就容易陷入迷惘或疑惑不安。荀子主張「學習 重於思考」,認為片刻學習的收穫甚於整日思考。孔子在此句所主張的觀點雖與荀子不同,但二者皆表達出學習的重要性。 二、荀子透過「蒙鳩」和「射干」等為例,是想說明何者的重要性? 答:荀子透過「蒙鳩」和「射干」等為例子,說明它們本非如此,而是因為外在環境影響所產生的結果,藉以說明學習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環境對 人的影響力。故君子挑選好的鄉里定居、結交賢士,因為透過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本性,身處好的環境,可以使人趨善。 30


一、本文主旨在於勸導同居臺灣的人民應和睦相處,不因族群分類而械鬥互傷。請從文章內容分析作者勸說的角度,文章約 250 字。 答:從文中可知鄭用錫對於「械鬥」問題的重視,並透過層層的勸說,期使臺灣人民能和平相處。首先,從地緣關係的角度說明,文中「乃同此血 氣……即子夏所言:四海皆兄弟是也況當共處一隅?」便是說明四海之內都如兄弟一般,同居臺灣的彼此,更不該分類太甚。其次從文字學來看, 用朋、友兩字的字形字義譬喻其他的臺灣住民就如同己身的左右手,怎忍心傷害之?接著,以法律的角度進行勸說,告誡臺灣人民若再分畛域彼此 鬥毆,則王法在所必誅,期望能達到警戒的用意。最後直言因械鬥之害,使原為精華地段的淡水聽不復往日的盛況,透過實證,勸誡大家以和睦共 處為要。 二、作者所言,在現今臺灣社會是否仍然適用?試闡述之。文長約 150 字。 答:鄭用錫的觀點是以新住地取代對原鄉的認同,這無疑是進步的觀念。這種認同不是拋棄原鄉,而是一種開闊與包容的胸襟。以現今臺灣社會來 看,各種住民同居於這蕞爾小島上,多元文化並陳,反而能互相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兼容並蓄,認同臺灣這塊土地,接納各種民族,欣賞不同文化, 將更能使臺灣社會展現多元的美好。

31


一、作者說:「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並刑馬作誓,傳之子孫」,這段文句的用意為何? 答:此言述明梁朝功臣均能受到朝廷恩寵,並能參與國家大事。此情此景對陳伯之來說並不陌生,而對比他在北魏所得到的際遇大不相同。作者利用 這樣的對比來衝擊陳伯之的內心,使其反思自己的抉擇是否正確,進而興起降服的念頭。 二、陳伯之明明是叛逃,為何丘遲還要說「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獗,以至於此」? 答:此言為陳伯之的叛逃設立了一個臺階,強調他的叛逃只是一時判斷錯誤,其體貼之意不僅能打動人心,也能降低彼此的敵意。 三、丘遲舉「朱鮪」和「張繡」事蹟有什麼目的? 答:此言強調陳伯之無昔人之罪,有當世之功,一方面降低他的疑慮,另一方面也重拾他的信心。

32


一、在鴻門宴上,劉邦幾度身陷被殺害的危機,但最後都因為項羽的猶豫不決而逃過一劫。 試說明這幾次的情況為何? 答:第一次:宴會初,在劉邦入座後,范增頻向項羽使眼色暗示動手時機,還舉起所佩帶 的玉玦示意了三次,但項羽卻沉默沒有反應。第二次:范增要項莊在宴會上舞劍,並伺機 刺殺劉邦,但項伯不斷以身翼蔽劉邦,項羽卻未斥退項伯。第三次:劉邦藉口要上廁所離 開宴會,並趕緊抄小路回到了陣營,項羽卻未及時派人追尋。

33


二、在鴻門宴一文中,司馬遷透過針對樊噲這號人物的傳神描寫,推動了鴻門一宴暗鬥情節中的起伏波瀾。試說明樊噲的形象及性格。 答:樊噲在最緊急的關頭挺身而出,闖入軍門欲解救劉邦。他不過是側著盾牌猛力一撞,衛兵便趴倒在地了,可見其英勇及一腔義憤。進入軍門後, 樊噲雖先立於一旁按兵不動,卻怒髮衝冠地瞪視著項羽,不見絲毫懼色。其後,樊噲更有禮的一一接受了項羽所賞賜的酒肉,此處司馬遷分別以「拜、 起、立、飲」及「覆、加、拔、切、啗」寥寥數字,將樊噲直爽果敢的性格,寫得鮮活生動,躍然紙上。最後,樊噲甚至在項羽面前慷慨陳詞,讓他 改變了殺害劉邦的念頭。以上種種行為,都成功地將樊噲塑造為一個機智直率、凜然無畏的英雄人物。 三、依據鴻門宴一文情節判斷,楚、漢陣營中的智囊人物分別是誰?其性格特點又為何? 答:楚、漢雙方的智囊人物分別為范增及張良。張良心知兩者實力懸殊,又獲知項羽急迫於即日進擊,因此選擇「賴帳」和「叫屈」之計。一方面讓 劉邦冒險赴宴,向項羽解釋及謝罪;另一方面安排樊噲等精幹將士同行,準備隨機應變。自始至終,張良顯得鎮定從容,胸有成竹。而范增清楚劉邦 志不在小,故急於將其除而後快。他力唆項羽刺殺劉邦未果,立刻又派項莊上場,假藉舞劍之名,行刺殺之實。當劉邦脫險後,范增深感良機不再, 激憤之情溢於言表,甚至扼腕的斥責:「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足見范增雖老謀深算,但個性剛烈,性情焦躁,也因此而埋下了日後與項羽的 裂痕。

34


一、「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表示劉邦什麼態度?披露了劉邦什麼缺點? 答:漢高祖劉邦即視天下為產業,自誇成就無人能比。披露了劉邦的卑劣無恥。 二、作者寫:「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原因為何? 答:因為今之君主「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所以百姓視之為仇敵。 三、為什麼作者說:「既以產業視之,人之欲得產業,誰不如我?攝緘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 答:既以天下為私產,再嚴密的防護也無法擋住眾人的野心與覬覦。

3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