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台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 社區培力組年度成果冊(上)

Page 1

URBAN

都市再生學苑 年度臺北市 URBAN

112

REGENERATION

REGENERATION

社區培力組 |

INSTITUTE

城市探索中的遇見.對話與行動

年度成果冊

INSTITUTE


Preface

一點一滴的社區行動, 讓市民夥伴 成為城市改變的力量! 文 |陳建華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處長

2


現代都市發展具有高度複雜性及多樣性,傳統由上至下、政府主導、單向思

考的政策執行模式往往無法有效解決相關課題 。 因此,臺北市政府於 2017

年開啟「都市再生學苑」社區營造培力計畫,由市民朋友與社區工作者一同展 開城市空間的探索 ,引導民眾對於日常生活空間議題的認識與思考並開啟對 於社區未來發展願景的討論與想像 ,使更多民眾願意自主投入都市再生與社

區營造的行動 。此外,我們也引進公私協力、由下至上的民眾參與模式,邀 請來自不同領域的熱心市民朋友們 ,從不同於傳統空間專業者的視野與尺度 與我們一 起來解決當代都市發展中的複雜議題!

有別於枯燥乏味的傳統授課方式,都市再生學苑將課程地點搬到戶外!藉由

社區基地的田野訪調與實習行動貫徹「做中學」精神,幫助學員們累積社區資

源及共學共作的經驗,並強化未來面對不同社區型態與議題的應變能力。 今

年度都市再生學苑共分為 5 個小組 ,分別前進士林、中山、萬華、信義及文 山等區域,內容涵蓋議題思辨、實境遊戲、知識傳遞、空間改造等多元面向

。 而即使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有學生、上班族、藝術工作者、地主、建商 , 甚至是退休長輩們,但在實習老師與輔導員的陪伴輔導下,學員們嘗試理解

不同身份與立場對於社區發展的想像,合力打造出兼具尊重、包容、友善精神 的社區行動方案。此外,今年推出「 社造咖揪伴實驗計畫 」來媒合社區行動 的供給與需求,不僅為結訓學員們提供未來持續參與社造行動的舞台,更將 來自不同計畫或社群的熱情與活力,共同編織成綿密的社區夥伴網絡。

作為臺北市社區營造人才的孵育搖籃,都市再生學苑為每個對都市再生或社 區營造議題具有熱情,卻不知道如何接近社區及開展社區行動的市民朋友, 提供一個成為社區營造共作夥伴的入場券 。 迄今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已辦理六

屆都市再生學苑,不僅孕育近 350 位社造即戰力夥伴 ,更在超過 20 處社區 實習基地展開社造工作!更新處期許都市再生學苑的學員們能夠莫忘初衷,

在培訓結業後能夠持續關注都市空間中的多元議題,成為都市再生與社區營造 行動的協力夥伴 ,一起創造更美好的城市未來!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處長

3


Forewoed

前言

學員、社區與再生學苑的合作關係日益增 長,象徵著幾年來的培力訓練已進入新的 階段:學員既是學習者,也是社區知識的

生產者,能以協力方式為社區組織提供資 源及解決方案;民眾藉著參與培力課程, 向學苑提出具體的社區需求,尋求合作

的機會;學苑則在跨組織的層次上媒合社 區、非營利組織、學員的實作技能。

從課程培力 走向複雜網絡 文 |魯貴顯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計畫主持人

猶記五年前都市再生學苑創立之初,僅是一個計畫名稱、一個構想、一個類

別。似有意統整過去社區營造的經驗,但又欲追問社造知能訓練對於市民、 政策何用之有。猶如一個空洞的盒子裡塞滿問題、想像、希望。今日回顧

時,再生學苑反倒是 Wim Delvoye 所繪製的虛構地圖,一張能給予自由的地

圖,人們可以在此地圖上任意指定自己的所在位置並移動著,瞬間,眼前的 景象好像變為另一個空間,尤其是再冠上一個從未聽聞的地名後,更激發人

們構想一種能匹配此名的生活樣貌。都市再生學苑,如同一張虛構的地圖,

讓人開始自由想像學員、課程、實作空間、夥伴關係、對立、合作,並藉此 激發行動,逐漸踏出一條條清晰的小徑。於是,地圖依然虛構,但因實踐變 得真實,彷彿它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該走的正確道路。 4



6


岩山里的實作地點是大我居,學員將荒廢數十載的庭院闢成一處老樹環繞的 空間。附近居民從偶爾好奇探問到驚訝,再到期待開放使用,這整個過程徹 底改變學員、里民、植物、空間,他們進入新的相互依存的關係。興隆社會 住宅已是社群活躍的大家庭,學員們一時之間難有起手的招式,但一輪反思

之後,決定從弱勢居住者的角度訪談調查。這方是社會住宅的社會意涵,不

只救濟,還要包容,以及擁有貢獻社區的機會。居民的意見讓我們得知,社 區空間、居住者關係、未來期望三者時而分歧、時而相合,看似靜態、日復

一日的生活畫面,其實已被一份問卷、社群倡議、食物共享、頂樓綠化所激

擾。但,能即刻激擾所有社區的非防災莫屬。預想災難發生,並不只是為了

存活,降低損害而已,更是警醒人們,何為生活中優先的價值,何為社區裡 脆弱的環節。都市健康綠生活組的學員們在問答中整合了自然環境、災害、 避險等面向,讓人不禁對照自己所處社區的現況,並質問,社區關係如何在 災害發生時仍具有韌性。

顯然,社區裡的諸多關係總是越過地理界線,就如同萬華無圍牆博物館組專

注的議題,台電變電所地下化,涉及臺北市的民生用電、健康。萬華居民猶 豫於臺北市的公共利益、在地承擔風險的意願、未來的生活品質提升,亟需 對話、傾聽,以解開心中的疑慮,並得到尊重。為此,學員們安排了多場工 作坊,與居民一起認識變電設施及其可能的利弊,並試著規劃未來釋出的公

共空間,這豈不是一場小規模的無聲社會運動?當市民為了居住而抗爭、妥 協、遷居的同時,也就涉及對於城市生與死之想像。有曰,一棟新的建築物

代表城市的更新;另曰,這是走向城市的衰敗。兩者皆有道理。在時間之流 中,生成與敗壞交替著,讓我們得以在更新時勿忘破壞的代價,在沒落時勿 捨去重新出發的機會。學員們以都更解壓說概念館為基地,各以研究者、學

生、建商、地主、住戶的身份交互對話,可貴的是,爭執、對立雖未完全解 開,但完成了一個可供市民體驗空間敗壞與興起的方案,於新生南路的步道 邊展示都更執行前空地利用的三個選項。人們駐足於此地時,暫時不談如何 在都更談判中保障自己的利益,也不談如何推動或抵制都更,只望見城市的 生命與人的生存,時而拉鋸,時而交替前行。

對於再生學苑而言,今年施行的社造咖揪伴實驗計畫別有意義。這個計畫仍

屬試驗性質,吸引近 40 位學苑舊學員,投入 60 多場的市集活動,串聯 70 多 個社群,觸及 13 個空間。過去學員總有結業後無用武之地的遺憾,或難覓 志同道合的夥伴,或苦無工具設施,如一粒剛發芽的種子頃刻枯萎。學苑過 去五年曾招募志工、試辦行動點數或鼓勵回訓學員自提小型計畫,但效果有

限。反而,暑期親子體驗營、興隆社宅工作坊、Open Green 工作坊,或由學 苑媒合的長者共餐及課程活動,引起舊學員的興趣。這些零星的正面經驗催 生了揪伴計畫:由學苑作為媒合者,承接社區需求者的問題,並尋求有意願、

相關專長的學員們,三方合作擬出可行的計畫。其背後的前提是,再生學苑

與社區、社會團體、機構間形成綿密的關係網絡,並且以共思問題、共享資 源、共同行動的原則重新形塑問題及解決方案。於是,再生學苑除了提供社

造知識、實作練習,也將學員納入到一個複雜的問題網絡、需求網絡、資源 網絡之中。這樣的雙重循環也回應了當初團隊對再生學苑畫出的一幅地圖, 即,再生學苑不是置身社區之外,它本身便是社區,且實現著社區。

7


content

Preface

2

目 錄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序| 一點一滴的社區行動,

讓市民夥伴成為城市改變的力量 Foreword

4

計畫主持人前言|

10

改變.行動.都市再生

從課程培力走向複雜網路

About

12

關於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Past Years

16

歷年成果 Progress

20 重要學習歷程

8


Achievement

34 實習成果

36 文山區| 興隆社宅文化生活圈 42 士林區| 岩山社區

48 中山區| 都更解壓說

54 信義區| 都市健康綠生活 60 萬華區| 無圍牆博物館

66 76 80

Regenerative Network

揪伴計畫

結束才是真正的開始 Epilogue

編後語|

當一紙計畫,變成一群人的力量

9


CHANGE 改變

ACTION 行動

自清代臺北建城至今已逾 130 年,從彼時小尺度的河岸市街聚落轉變為當

今引領臺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的大型都會,百餘年來臺北城市空間的 蛻變不曾間斷。隨著時光推移,基礎建設及空間規劃逐漸無法滿足現代生 活需求,城市「發展」與「再發展」的議題開始引起社會大眾的注視。然而 都市發展從來不是加減乘除的計算題,涉及產業經濟、建築景觀、交通運

輸、歷史脈絡、生活文化等不同領域,千百種難以量化的變數蘊含其中, 傳統拆除重建、整建維護的更新思維也需要更進一步。 10


我們應該思考的,不只是都市景觀或地產價值,而是一個整體。 「什麼是都市的核心構成元素?都市的基本功能又是什麼?」──是人、是 生活,是你我每天的朝九晚五、也是和各種人們的相遇相惜。因此都市發

展應從更寬廣、包容的視野出發,深入市井生活的本質,將都市紋理及地 方特色「長」出來。

所謂「都市再生」 ,就是尊重地區發展脈絡,以落實循環永續的角度,把自 然系統、人文底蘊納入都市發展的一部分,透過更全方位的行動,描繪一 幅共好、永續的都市發展願景,展現都市活潑旺盛的生命力。

以「培力」為導向的都市再生學苑,即是透過「課堂」深入都市田野,藉由

社區營造的方法,一邊深掘屬於臺北市的社區紋理,一邊豐富「都市再生」 之內涵論述,再結合市民的智慧行動及城市的文化力量,創造更宜居的都 市環境,再現臺北都會新舊共存的魅力!

URBAN REGENERATION 都市再生 11


About

URBAN REGENERATION INSTITUTE 關於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社區培力組


從過去的社區規劃師、社區營造人才培訓計畫,再到現在的都市再生學苑,臺北市社 區營造發展已經歷二十多個的年頭。107 年起,「社造人才培訓計畫」轉型為「都市再生

學苑」,計畫視野從「空間導向」擴大到「議題導向」,並擔起傳遞社區營造及都市再生

概念、積累城市發展能量的重任。有趣的是,隨著各年度計劃的執行與滾動調整,都 市再生學苑意外地長出另一種「有機」的徵象,並在不知不覺中開枝散葉、交互編織出 屬於臺北市都會型社區營造的獨特樣貌。

這一切,源於一顆名為「都市再生學苑」的種子。 學苑成立第一年,計畫主持人魯貴顯老師曾說, 「學苑應該走向累積、連結與

變異。」當時學苑設立都市更新、整建維護、空間分享、社區經濟四個學程,

前兩者與都市政策緊密相連,帶領學員宏觀的都市規劃框架認識城市議題;後

兩者則著重社區創生,鼓勵學員從微觀的日常互動創造新形態的社區共同體。 雖然議題不同,但我們從學員回饋中發現,關於城市發展的人文思考竟是所有 學程的共同收穫。就此,我們看見了政策對話與都市再生並行的可能性, 「如 何深化這些價值?」也成為學苑後續發展的重要方針。

第二年,我們開始反思「課程」本身的意義。對學苑而言,課程不只是傳遞知 識的說明會,更是引領社區行動的暖身操。這意味著,都市再生學苑不應僅是

在教室中講述社區工作的專業知識,更應透過實務演練的機會,手把手帶著學 員分析、討論,從實際社區場景汲取在地知識與經驗。如此一來,講師與學員

的關係也產生了化學變化──知識不再由上而下的單向輸入,而是讓實際經驗 與課堂理論大力碰撞,然後在田野中你一言、我一句「參詳 」出來的。

13


因此無論是在路邊集市蹲點觀察,還是在街頭巷尾與居民閒談,只要在課堂

進行的當下,都是社區營造的現在進行式。偶爾,學員們因為時而受歡迎、 時而被拒絕而感到困惑及挫折;但反過來說,那一瞬間其實所有居民都意識到

「那些人想來我們社區裡做些什麼。」不管最後答案肯定還是否定,那都是擾

動社區的起點,是「對話」的開端,也是社區營造的第一步,所謂「課堂即田 野」便是如此。

這層思考,讓學苑看見社造無比珍貴的「可能性」。傳授社造知識與技能不只 是替學員增能,更在課堂教室及社區田野間促成對話,甚至凝聚成為由下而

上的社區行動。例如 110 年度實習小組「大溝打勾勾」就在一次次的社區行動 中,引起眾人對於當地水文及歷史脈絡的認識與對話,打開居民對城市居住

環境的更多想像,後續甚至延伸至市場搬遷、景觀建設等其他社區議題,最 終更對於社區環境的發展規劃產生實際影響。

雖然社區的變化難以從課程標題、證書時數、成果展示等文字紀錄中看見, 改變卻扎扎實實的發生著。看似矛盾,但這卻是學苑計畫成長茁壯最核心的

驅動力。我們培育著社區人才,社區豐富的經驗與回饋也滋養著學苑。當計 畫來到第四年、第五年,越來越多的學員們在結訓後迫不及待的問「哪裡有需

要我的社區?我該如何與社區頭人接觸?我該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一個接著一個主動出擊的問句,正式將都市再生學苑導向下一個關鍵階段 ──「拓展有機的再生網絡」。

這積極的念頭讓都市再生學苑又提升一個維度。學員們在課程中不斷交換經 驗、引介資源,不知不覺間,一層又一層綿密的社會資源網絡交織成型,就 像枝枒延展般,原先單點佇立於臺北市的「都市再生學苑」,開始和不同地方

的社區頭人、組織牽起關係,例如保留生態與社區記憶的岩山社區、翻轉為 都市生態綠點的雙連大溝、充滿人文與生態的蟾蜍山城,還有以社造串聯居

民情感的興隆社宅……等,學苑不只與節點之間建立對等的合作關係,更以 在地知識相互餵養。直到今年,學苑已經成功凝聚臺北市不論大小、成功或 失敗、成熟或初創的社區場域,以及許多致力投入社區的行動者──兩年擾 動、三年深耕、一年沉澱,一幅專屬於臺北市的社造圖譜呼之欲出。

112 年 10 月,又一期的學員即將結業,多年來不曾終止的培力、實習行動發 表、社群會議、組織交流,更替都市再生學苑添上一層「滿溢」的意象──各 種想法似乎不會枯竭,永遠都會有另一個想法,另一個自告奮勇的人。

曾經有學員在結業式回饋道,「我們不只是來學社造,我們也是來『做』社 造。」這句話精確地總結都市再生學苑所信仰的價值。「學」與「做」是社區營

造的一體兩面,「學」是學習一種想像,「做」則是落實想像的必經之路,如計 畫主持人魯貴顯老師所言,「在屋頂,我們以理性做夢,成就偉大的治理;往 下走,我們就必須走入社區角落,透過地窖式的勞動與感受,再把這些經驗 帶回學苑裡,創造對社區生活的另類理解。」

14


歡迎來到「臺北市都市再生

學苑」,一個創造、累積並 共享珍貴城市價值的空間。

15


Past Years

歷年成果

累積社區行動地圖 都市再生學苑正走向一個有機的再生網絡,同時也是學習及實踐的網

絡。學員可以在學苑發掘自我、學習知識與技能、連結行動資源,還能找 到未來同行的夥伴,網絡沒有固定的形體,也沒有明確的界限,任何的節 點都被允許往任何方向銜接,是行動者實踐的起點,也是實踐的結果。

112 年初訓實習基地 1 2 3 4 5

16

士林區

岩山社區 鄭小塔老師

中山區

都更解壓說 黃芳惠老師

信義區

都市健康綠生活 吳明錡老師、吳曉平老師

萬華區

文山區

無圍牆博物館 陳德君老師

興隆社宅文化生活圈 吳曉平老師


1

2

3

4

5

17


實習基地

107 年

110 年

北投區

藝術進入社區

陳彥慈老師

信義區

都市健康綠生活

萬華區

在地兒童教育

陳德君老師

萬華區

無圍牆博物館

大同區 大安區

108 年

老舊街區再生 小屋串連

黃芳惠老師

虞葳老師

艋舺城市博物館

大同區

老舊街區再生

中正區 松山區 大同區

109 年

中正區

小屋串連

陳德君老師

虞葳老師

創意翻轉城南

羅皓群老師 蕭松年老師

食物研究圖書館 社區影像記錄

謝碧鶴老師

黃芳惠老師

都市水環境與宜居小巷弄

萬華區

無圍牆博物館

信義區 萬華區 大同區

18

111 年

年輕視野下的老舊街區

陳德君老師

醫療保健綠生活

李佳蓉老師

南機場循環實驗聚落 社區開講 534

游政韋老師

蘇映塵老師

許倩華老師

岩山社區

鄭小塔老師

永昌里綠點串聯 撫遠街整宅

黃芳惠老師

張耕維老師

中正區

永昌里綠點串聯

萬華區 信義區

鄭宇捷老師

無圍牆博物館

陳德君老師

都市健康綠生活 湖山里

侯力今老師

陳德君老師

潭美國小舊址

北投區

侯力今老師

都市水環境與宜居小巷弄

內湖區

士林區

中山區 大同區

士林區 松山區

萬華區 大安區

中山區

吳明錡老師

黃芳惠老師 吳明錡老師

岩山社區

陳重佑老師

鄭小塔老師


你也能成為那個改變城市的人

19


Progress

重要學習歷程

從核心課程 到現地實習 帶你一步步 走出社造新手村 都市再生學苑的學員們是一把把的小鑰 匙,運用在核心課程學習的社造工具進 入社區,在現地實習過程中實踐想像、

建立與夥伴及居民之間的關係,為臺北 市的不同角落開啟更多生活的可能。

社造起手式 lesson 1 lesson 2 lesson 3 lesson 4 lesson 5 lesson 6

如何描述空間,決定了我們如何創造、改變⼈的關係 社區地圖-看見社區資源與特色是活化社區的第一步 模式語言-「空間」是容納「關係」的場域 社區訪調與蹲點-透過「人」認識社區 利害關係人- 1+1+1+1+1= 壹?

打開空間-人人可參與,處處可改變

現地實習 20


21


社造起手式

lesson 1

日常生活的 空間痕跡 講師 魯貴顯

都市再生學苑 社區培力組 計畫主持人

22


始業式暨前導課程是學員們進入都市再生學苑的第一站,老 師透過《空間物種》一書為引,以各種日常生活中物與空間的 聯想練習,突破學員對於空間的既定印象,為社造之旅開啟

一扇大門,提供一觀察城市、想像生活的思維方式,期許學

員進到社區可以看見社區有機的彈性與生命力,培養以不同 視角看待空間的觀察力與想像力,並累積與保存城市的空間 知識。

23


社造起手式

lesson 2

社區地圖

HOU, LI-JIN 侯力今 好人好室 x 七二聚場 主理人

有時候學員們到社區去非常認真地觀察

環境、認真地跟在地居民互動,卻沒有

「記錄」當下觀察到的環境議題,時間

一過,就遺忘了。而通過地圖紀錄,才 能夠在下筆紀錄時,進一步去思考分析

議題與空間的連結性。同時,透過小組 協作的過程,有助於產生集體的共識, 甚至誘發與社區合作的契機。 24

對初入社區的學員而言,「社區地圖」不只是認識空間的第

一步,也是理解社區的開始。每個社區都有獨特的議題與紋

理,有意識的觀察、盤點與紀錄,便是理解社區的開始。在 一張大地圖上,看見社區裡住著哪些居民、人們在哪裡聚 集、可能存在哪些潛在議題與需求……當越來越多資訊浮

現,社區真實的樣貌愈發清晰,我們也能從中釐清社區真實 的需求,找到行動的方向。


社造起手式

CHEN, MING-YI 陳鳴誼 lesson 3

用參與改變世界顧問有限公司 主持人

模式語言 部分人們對社區營造的理解,仍停留在物理環境改善的層次,

但社區空間所乘載的互動關係才是社區營造關心的重點。而從 在地生活景象中,一步步梳理建構空間的元素,勾勒空間中

「好的」 「模式語言」正是社造人用來一探究竟的好工具。

空間的組成反映城市運行中默會的規

當然,「模式」並非憑空發想,而是要經過觀察、動手、訪

與想像,模式語言的調查透過觀察與紀

談、紀錄等分析過程梳理出來的。好的模式一旦被發掘,它 將成為社區的寶藏,無論是未來要延續既有關係,或是創造 新的關係,這些模式語言都將成為社區發展的定海神針。

律,也隱含生活中對於「品質」的要求

錄,嘗試找出空間的生活型態,加以紀 錄與討論,這樣具有活力且生生不息的 空間,無論在哪裡都可以使人們感受到 其自然和諧且無做作的的關係。

25


「人」才是社區工作的主體 26

好的關係是讓人感到舒服的關係,社區中人們常態性聚集的 地方,就是好關係正在發生的空間。如何以人為本,營造一 個不斷發生「好關係」的生活環境,正是社區工作努力的方

向。因此,我們除了觀察空間,也要學會拉近視角,辨識社 區裡人與人的關係,並從中發展或是理解社區的關係網絡, 把空間與人、人與人的關係納入行動前的思考及規劃裡。


社造起手式

lesson 4

社區訪調

CHOU, CHIA-CHUN 周佳君

導航基金會 執行長

「人」是 社 區 美 麗 的 風 景, 如 何 接 觸 「人」是社區工作中最有挑戰及有趣的

剛進入實習場域,我們很難短時間就看清社區的全貌;這

時,如何與居民接觸,獲得最真實的一手資訊就是最大的挑 戰。不過,只要我們打開五感、保持好奇心、誠懇的與居民

聊聊天,就可能聽見一個多變又具有生命力的社區,而且藉 由和不同的人們接觸,就能從不同的視角切入看見社區,社 區的全貌也會越來越清晰。

一環。如果是街頭陌生偶遇,你如何用 三句開場白架起這場訪調?如果是約定 訪談,你的問題意識又將如何帶領你前 進呢?

社區訪談調查是蹲馬步的工夫,是打開

社區關係的一把鑰匙,更是在做「人」 的串連與組織。歡迎你,走入社區,接 觸人!

27


社造起手式

LIEN, CHEN-YU 連振佑

lesson 5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副教授

利害關係人 透過訪談建構對社區的認識,是最直接且真實的。不過要注

意的是,若接觸的人不夠全面,有些「好的關係」就容易被忽 略。因為社區是由不同社群組構而成,因此需要透過關係網 絡的思維,來重新認識不同利害關係人在社區裡的立場;另一

方面,如果能夠找到串聯起所有關係的核心人物,就能順藤 摸瓜接觸到更多不同意見的民眾,讓訪談工作事半功倍。

28

每個人都有差異、都有自己的歸屬或認

同;辨認出各個小圈圈、小團體,不企 圖一統天下反能形成「我們」!


社造起手式

lesson 6

打開空間

建立起與居民的關係後,就可以開始推動一些社區事務。例

如閒置空間的改造即是社區工作的方向之一,透過空間活化 的機會,邀請居民一起發想、討論,在共作的過程中可以更 加深彼此的情感、建立社區的認同,而閒置空間活化後釋出 成為供社區使用的開放場域,更成為良好關係的孕育基地。

WU, TING-TING 吳婷婷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從習慣匱乏,到看見不同,到感受差

異,到嚮往可能,到投入其中。解開不 必要的限制,打開所有人都有機會進入 的大門,每個人都可是改變地方環境的 行動家。

29


現地實習

完成核心課程後,學員們透過實習課程實際走入社區,伴隨

核心課程學習到的技能,在社區工作的節奏一步步走出社造 新手村。

從認識社區開始,經歷共筆社區地圖、描繪利害關係人網

社區因為打開, 而有了變化

絡,逐步建構對社區的認識,最後再根據調查結果發展不同 的行動,展現學員們各自對社區的理解,以及實習一路上的 收穫與變化。

巧合的是,五個實習小組的實習內容,竟不約而同地與「打 開」有關。

搭起橋樑, 打開對話的可能性! 無圍牆博物館小組

動手改造, 打開閒置空間! 岩山社區小組

在打開閒置空間的過程中體會共作樂 趣、建立夥伴關係、吸引里民互動、 認識岩山里的環境生態與文史脈絡。

30

透過辦理《艋舺大道地形圖2.0》共學系列工

作坊打開專家學者、在地居民、非在地居 民對於變電所預定地未來空間利用的想像。


共學共創, 打開都更想像! 都更解壓說小組

由地主、建商、研究者、 建築師等不同利害關係人 組成,每周進行都更案例 研析,在對話中打開對都 更議題的認識。

防災科普, 打開防災新知 都市健康綠生活小組

組員們觀察到社區防災議題

雖然重要,但社區防災知識 的普及程度有限,因此小組 透過互動體驗的方式開啟民 眾對防災知識的認識。

認識社宅文化, 打開居住新想像! 興隆社宅文化生活圈小組

以興隆社宅為實習基地,實習小組從 參與社區活動與訪調開始,再轉換為 實境遊戲的設計,一步步開箱社宅的 生活文化,認識社宅居民與空間。

31


現地實習 因為交流而綻放的 絢麗煙火

綠生活節既是學苑的

成果,也是社區的成 果。學苑於相遇、合 作中培力學員挖掘在

地知識;相應地,社 區夥伴將在學苑所學

應用在社區行動中。 兩者共創在地知識。

今年度學苑的結業式與往年不同,不只是結業授

成一張大網,形成一張大臺北地圖攤開在明水公

等多元的形式在「綠生活節」展示學習成果。「綠

射,讓大家透過互動交流就能穿越時空抵達台北

證,學員們還以靜態展覽、互動體驗攤位、短講 生活節」聚集三個社區人才培力計畫的團隊、學 員們,有培養社區營造意識的「都市再生學苑」、

推動社區綠化行動的「Open Green 打開綠生活

2.0 」及富含行動力的「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計 畫」共同舉辦的期末成果分享與交流活動。

「綠生活節」是一個屬於各計畫培力團隊、學員、

社區們的節日,將地方的知識、經驗、資源編織 32

園的上空,每個攤位都是地圖上一個地點的投

市的各個地方!而專屬於團隊本身的知識、經 驗、技術,在不斷發生的碰撞、激盪下,如同無 限次「鄰近分享」形成一張社造人的共享網絡,

串連起燃燒生命點亮社區的點點星火,映照在每

個懷抱著社造夢想的人心中,繽紛了關於社造工 作的想像、豐富了更多未來行動的可能性,化為 我們在社區營造這條路上持續前進的最大動力。


# 2023 綠生活節 來去社區作客

33


Achievement 2

3

5

4 1

實習成果

都市再生學苑就在社區裡。今年度五組實習小組

的學員們進到社區,透過觀察和實踐體會社造心

法,累積行動經驗,找到一個新的視野,說出那 些沒有被看到,但很重要的故事。

1

興隆社宅文化生活圈

4

都市健康綠生活

2

岩山社區

5

無圍牆博物館

3

都更解壓說

34


35


1

興隆社宅 文化生活圈

HSING LUNG 36


實習老師|吳曉平(小飯)(興隆 D2 社宅青創戶、 好森創造力無限有限公司 負責人) 輔 導 員|王培羽(108 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學

員|高沁嵐、林平、王郁蘭、賴俊達、宋旻、 蔡穎欣、何文賢

近在咫尺的事物有時反而容易忽略,對於投入社區行動

的人來說,這些細微的事物更是其中的關鍵。因此,認 識社區可說是社區營造最重要的一環。

社會住宅裡的開箱活動

用闖關遊戲認識社區資源與空間 社會住宅不只是大量體的居住空間,也致力於建

興隆社宅大冒險

用遊戲打開社宅、串起人際網絡 為了讓居民更瞭解社宅,學員們決定設計名為

構互動頻繁的溫暖社區。坐落在木柵一帶的興隆

「興隆社宅大冒險」的一系列闖關遊戲,把社區調

促成居民互相連結,而學員們這學期的目標就是

居民透過遊戲認識社會住宅裡的各種資源、看見

D2 社宅,無論空間建構與設計理念上,都希望能

透過遊戲的方式帶周邊居民認識社宅資源,促進 社區交流,編織更多人際連結。

查、資源盤點的成果融入創意十足的關卡中,讓 生活中的美好。例如「外送取餐」關卡,結合了 社宅生活設施「興隆小棧」,居民在完成任務的同 時,認識興隆小棧寄物、換物的功能;或是設計

37


遞交種子給農夫的情節,一起認識社宅頂樓的「田

園綠屋頂」,若居民對園藝有興趣,之後可相邀做都

市小農、充實生活;或是設計遞交感謝信給烘焙坊 員工的環節,創造居民和社宅內喜憨兒基金會的連

結,並以此為契機,鼓勵民眾主動認識更多社宅裡 的福利機構。

擾動社區最重要的是促成地方的互動,有許多長輩

參與遊戲,他們在闖關活動中互相認識,開始串接 起生活距離僅次於家人的鄰居關係。逐步組成可以 將社會住宅裡弱勢者、獨居長輩接住的關係網絡。 視角很重要!從關係網絡辨識社區紋理 進入社區前若能掌握地方關係網絡,例如活躍於社 區的「頭人」,將有助於瞭解社區人際關係網絡並融

入其中。今年實習小組初入社區時,恰逢社宅一年 一度的「玩童運動會」,學員們在活動過程中,不僅 釐清社會住宅中的人際網絡及利害關係人,更與社

宅居民、青創戶互動,進而有彼此合作的機會。例 如,期末成果展時學員們就和青創戶舉辦的觀星活

動結合,不僅豐富了整場活動,也藉這個機會讓參 與的居民認識到他們,創造雙贏。

興隆社宅大冒險是學員以社宅 為中心設計的實境遊戲,使參

與者更認識社宅居民們的日常。 38


39


值得一提的是,帶領小組的小飯老師也是青創戶,她和學員 分享同時身為住戶和社造工作者的心得,認為正是因為身兼 青創戶及居民的角色,比較知道如何透過居民視角來觀察社 區,知道大家需要什麼?要怎麼擾動社區? 持續擴大連結,攜手夥伴實踐行動 經過整個學期的努力,小組成功讓居民認識到社宅資源,也 與社宅青創戶、社福機構建立互動關係,社宅內的社福機構

「興隆會所」更表達再次合作的意願。未來學員可以繼續在 此串連各個社群與機構,讓居民輕鬆找到所需的資源,增加 社區的互動機會。相信善用這些實作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 資源與夥伴,能夠帶著學員們完成更大的夢想!

學員在實習中看見社區內特殊的空間樣貌帶 來什麼樣的生活,促成什麼樣的社會關係。

(

feedback )

實習老師回饋

輔導員回饋

吳曉平(小飯)|興隆 D2 社宅青創戶、 好森創造力無限有限公司 負責人

王培羽| 108 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隨著臺北市社會住宅政策與青創計畫推行,我以青創戶

在小飯老師用心帶領下,組員實際走入社宅,克服交通

一次正式將社會住宅納入都市再生學苑的實習場域。學

為合格的社造人。看見文賢豐富多元又在地的人生閱

的角色帶著學員認識社宅內的都會型社造模式,這是第 員各自的專長背景大相逕庭,有公民記者、藝術家、研

究生、社工、保險業務員,還有剛加入社宅的新青創戶, 彼此在互動中驚喜地發現每一個人身上閃閃發光的能 力。這即是公民參與需要的力量-從個人到產生集體意

識,我們學會欣賞彼此的優點、練習溝通的藝術、嘗試

整合團隊。很榮幸與各位的相遇共學,期許未來我們也 是彼此的夥伴,一起成就更大的事。 40

不便、發揮自身專長,最終在興隆譜寫出美麗篇章,成

歷、郁蘭推廣寵物友善的投入、沁嵐珠寶設計與實作的 專業、俊達對社福領域的熱忱、林平源源不絕的創意、

宋旻在規劃領域的實力以及穎欣對都市更新的理想並一 同交流,也讓我收穫滿滿!


41


2

岩山社區

YEN SHAN 42


老空間就像一本書,等待大家去閱 讀,品味其中承載的回憶與情懷。

蘊含豐富生態與文史資源的岩山社 區,就藏著許多值得認識的空間。

實習老師|鄭小塔(曾任岩山里里長)

輔 導 員|顏明葳(111 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學

員|黃世和、王聖杰、蘇雯祺、陳宥余、 簡文彥、周菱、黃意雯、洪欣蕙、 鄭碧霞、金德瑞

打開「大我居」!用植物串聯空間記憶與情懷

大院子」系列工作坊活動,帶著實習小組清理宅

前兩年因為小塔老師的努力,岩山社區的魚路古

眾活動的社區公共空間。

道、寄付者芳名石碑等文史脈絡已慢慢地被梳

內樹根與荒草,把原本緊閉的大我居變成可供民

理出來;今年小塔老師繼續帶領岩山社區實習小

不過,打開大我居可不是件輕鬆的工作,且清理

居」,希望由此增加里民們對家園的時空記憶,

有一些危險性。因此,小塔老師邀請社區的木工

組擾動社區,打開荒廢數十年的將軍宅邸「大我

並結合生態教育,把宅邸裡蔓生的植物群變成串 聯時空的要角!

從小我變大我的「大我居」 今年小塔老師結合「Open Green 打開綠生活2.0」計

畫,認養了廢棄數十年的大我居,以「打開我的

宅院蔓生的樹根荒草需要使用刀、鋸等工具,具 達人「阿肥老師」與大家一起共作,甚至把修剪

下來的樹木廢物利用,做成桌椅、看板、樹下木

平台等配件,轉換為開放空間的一部分。期末成 果展時,更透過述說這些配件的由來,讓居民和

「大我居」更加親近,也宣示著,以後大家在美麗 的芝玉路上有一個可納涼、社交的空間。

從一開始的髒亂到清整後在大我居的大樹旁留影,那陽 光灑下來的畫面很是清晰,原來小小的行動得以重新讓 空間充滿活力。 43


44


小小庭院牽起整個社區的回憶

藝術「水苔球」串起大我居與里民的情感。

清理大我居的過程中,小組裡的植物專家文彥發

在期末成果展那天,小組以影片記錄向里民展示

都是陪伴社區居民一起長大的印記,牽起不少人

如何做水苔球,現場的家長、小孩玩得不亦樂

現大我居裡頭有芒果樹、榕樹、姑婆芋等植物, 早期的生活記憶;學員也觀察到庭院中從「原生 植物」到「景觀植物」的物種變遷,以及樹木切面

的成長輪廓,似乎可以從植物的變化看見大我居 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於是發想以日本盆景

清理大我居的點點滴滴,再由文彥手把手教大家 乎,感受到植物連結情感的渲染力,最後學員帶 社區居民走進大我居,向大家介紹空間,並藉由

回憶中的植物來帶入地方故事,讓大家意識到岩 山社區豐富的文史與生態環境具有何等價值。

社區空間活化的目的和人的關係應是緊 密的,以植物為媒介和居民互動,將空 間的再利用貼近在地。 45


46


活化地方亮點,累積居民的土地認同感

泉、古厝、眷村石牆等許多生態、文史資源,都

打開大我居擾動社區的效果是顯著的,小組清理

活化,讓地方居民意識到家園裡的寶藏。當地方

宅院時,很快就吸引到路過的居民,跟學員們說 他沒想到宅院這麼好看!其實岩山社區還擁有湧

(

是很吸引人的地方「亮點」,就等有心人前來改造

亮點被一個個的活化、串連起空間回憶,相信藉 此能逐步累積土地認同感,凝聚社區向心力。

feedback )

實習老師回饋

輔導員回饋

鄭小塔|曾任岩山里里長

顏明葳| 111 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來岩山社區實習的成員們在炎熱的夏日,沒水沒電、荒

今年岩山實習小組訂定了很明確的目標,讓組員一起參

理出宜人又寧靜的院子。透過揮汗勞動,身體力行開啟

組螺旋花園、打造木製家具等工作,很欣慰大家在辛苦

煙蔓草、樹枝雜亂的大我居庭院中,與社區一起協力整 了社區工作小小的第一步。期待這個經驗能陪伴你們, 開啟更多社區工作需有的感知及意識,用嚴肅而認真的

態度去認識一個空間荒廢、閒置的結構性原因,然後樂 觀地往前工作吧!

與改造大我居的庭院空間,進行整地、修樹、除草、搭 的勞動過程中沒有被嚇跑,也很積極討論、各司其職, 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期許組員可以常常回來走訪大 我居,探望植物居民,讓空間持續活絡有生氣。

4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