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度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 社區培力組 年度成果冊

Page 1

1 任何一位對社區營造、都市再生 有興趣的市民都可以將再生學苑當做起點......
2

面對日趨複雜的城市議題,往往並非單一專業化的部門可以獨自處理,因此,一座城市的韌性、 包容性,是由多元長才的行動者所組成,因此,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一直致力孵 化多樣性的社區工作者,從不同的任務、角色來切入城市議題。在培力過程中,以學員共作共 學的方式,提供學員新的觀點看待自身週邊環境,發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探討彼此在乎或是 忽略的潛在議題,我們透過課程與現地實習的交流共創,找到一群同樣關心都市再生議題的社 造夥伴,建立一種更貼近你我彼此距離的生活方式、也交織韌性的城市網絡。 今年都市再生學苑邁入第 5 年,學苑持續拓展自身品牌與開拓社會資源,積極與各界合作串連, 其中促成中正社大、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並與學苑一起成 長,開展《共耕食代—健康社宅食農小旅行》課程、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讀書會活動等等,提 供學員更多的機會參與其他社造活動。同時,為推廣學苑受眾的光譜,今年結合本市國小辦理 體驗營,將都市再生議題推廣至不同的年齡族群;結合都市再生政策重要成果的社會住宅議題, 與興隆社宅青創戶聯合辦理以社會住宅內的社區營造作為工作坊的主題,探索社宅相關議題或 現象。

3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處長
改變社區目標的行動者們,卻不知道從何入門社區共作,來到「都市再生學苑計畫」就是一個 很好的開始,學員可以透過田調或走讀等活動,開始主動關注生活的社區,或是理解社會與都 市中的紋理脈絡,成為參與都市再生或社區營造的重要角色。學苑期待學員在這裡找到志同道 合的社區營造夥伴,持續關心都市中的多元議題,並在臺北市各個社區深耕茁壯,未來臺北市 都市再生學苑將持續肩負推廣市民都市再生與社區營造基礎知能培力的任務,讓更多的市民成 為彼此的夥伴,集結眾人之力,將更多需要討論的城市議題持續在社區中展開共創共好的行動。 序 文 / 陳建華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處長
一座韌性城市是由無數韌性的都市行動者交織而成
還在持續探索生活方式的觀察者、關注都市再生議題卻苦惱找不到夥伴的倡議者、或是已經有想
4

在浪濤中尋找社造定向──後疫情時代的社造反思與未來 這五年來都市再生學苑培力組似乎有自己的生命方向,指引著執行團隊。正如德文諺 語,”Einmal ist keinmal“,一次算不上數。第一期有了一棟建築物,仁安醫院,讓執行團隊 與學員,甚至是對社造有興趣的人士,找到歸屬感。不斷進行的課程、成果發表、會議、社群 組織交流,使這個空間有了一種「滿溢」的意象:各種想法、行動者似乎不會枯竭,永遠會從

這個空間的角落冒出另一個想法,另一個自告奮勇的人。這個空間代表從社區田野再返回思考, 然後又再度返回田野,來回之間豐富了兩個世界的空間。

第二期時,執行團隊意識到每個實作地點就是諸多社群之間關係的交錯點,於是,我們追問,

除了協力的專業單位、在地組織之外,是否再生學苑本身,作為一個集體行動者,可以成為其 它組織的行動資源?於是,不只是學員學習社造工作,學苑自身也正在實踐著社造。

第三期,我們回到學習過程。這也是任何組織的必經之路,當內部行動者的想法日益多樣,更能 自主學習時,培力或賦權之類的計畫就不能只專注於講師、議題、教材,因為在這個急遽數位化 的時代裡,已經沒有任何知識是無法被搜尋的,也因此,講師的角色也不再是知識的保存者及傳 授者,而更像是學員的對話者與陪伴者。這一年,執行團隊強化了考評機制與各實作組的交流機

5
會。就如後來我們所見的,學員的學習從聽課、交報告,轉變成對於不同思考角度的回應與自省、 修正、再綜合。這是一個過程,新的知識從中發生。考評委員們的任務與其說是考評,不如說 是對話、辯難、支持,他們參與了期初、期中、期末的學員報告,也參與了兩次的跨組交流會。 這時,還能分辨出誰是老師,誰是學員? 培力組過去常耳提面命的問題是,學員結業之後落腳何處?身上累積的社造技藝何處發揮?從 評鑑的角度來說,他們日後在社區相關的議題上的表現,是評價再生學苑成就的一個重要指標。 但,從學習的角度來看,社造者的學習並沒有真正的結業,因為社造知識千百種,隨人、地、 前 言 文 / 魯貴顯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計畫主持人

問題而被生產,被改良,被替代。我們期待的是,結業的學員帶著實驗的精神進入社區,然後 帶著新的知識回到學苑,與我們碰撞、對話。據此,第四期的培力課程應是往新舊並重的方向 安排,例如,提供類似高級討論課的教學方式,在小班制中聚焦於回訓學員所關切的社區問題、 特定的個案、經營方法,透過討論及對話凝聚新的問題意識。或,鼓勵回訓學員自提實作方案, 甚至越出學員提案的一般規模,去思考一個行政區,一個城市的可能發展。

第五期強調學員回訓,正是再生學苑反轉社區知識的作法:身懷社區經營心法的「舊」學員是 知識生產的主體,再生學苑則是他們切換視角及反思的另一個「實作田野」。G. Bachelard在 《空間的詩學》裡將住宅看成垂直存在,人們往上爬至屋頂時,領受到理性,面向光亮,內外 一切是可見的,可管理的,猶如學員們來到再生學苑,期待著有效的、可傳授的知識,還有能 從上俯瞰的一個個社區。但,當人們往下走,就抵達地窖,那兒陰暗,是無法透視的非理性, 這激發了人的畏懼,也激發了想像力,想一賭地窖的真實,就得不斷往下挖掘。在屋頂,我們 以理性做夢,成就偉大的治理,再往下走,則如同走入社區的角落,坐在柑仔店前的板凳,或 聽著曬衣竹竿上的衣服飄起的聲音。後者地窖式的勞動、想像、感受必須回訓的夥伴帶回學苑 裡,創造一種對於社區生活的另類理解。 新冠疫情帶給今日社會的啟示莫過於,正常與例外,或,進步與停滯之間的區別不再明顯。甚

6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計畫主持人
定狀態即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例如,比起第四期,團隊執行第五期的培力計畫時,更能適應疫 情的起伏,備妥現場授課與線上參與,保證學習不輟,但是,各組透過社群軟體得到共作效果 仍有所侷限,一直到疫情趨緩,學員們才從共同勞動、在場對話之中感到真實的社區。疫情下 的遠端協作讓我們看到個人感情、尊重、集體感是極為珍貴的價值,遠非知識技能所能比擬 的。於是,五年來團隊與學員們不只在正規的、合理創造的田野及課程下傳散社造知識,還在 Bachelard所說的地窖,社會的例外時期,反思迄今的課程與實作能否有其它的替代選項,如 果有,社造是否因此會有不同的面貌?
至,在所謂的後疫情時代裡,日常生活模式、學習方式、家庭關係、消費習慣、休閒偏好,也 全然改觀,我們無法再宣稱可以「返回」往日的秩序,反而是任意地往前漂流,每次得到的穩
目 錄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序 計畫主持人前言 關於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歷年成果 03 05 10 12 初訓實習 初訓實習Q&A 培力時間軸 內湖區 | 潭美國小舊址|回歸起點:高齡使用者輪廓描繪 萬華區 | 無圍牆博物館|牽手喝一杯:萬華茶室體驗活動 中正區 | 永昌里綠點串連|綠點空間裡的熱情森巴:連結居民的歡樂派對 信義區 | 都市健康綠生活|fun輕鬆,只park你不玩:社區公園活化與想像蒐集 北投區 | 湖山里|開啟對話的可能:寫在黑板上的心內話 士林區 | 岩山社區|尋找「石間」的技藝與記憶:砌石職人的口述訪談與分享茶會 16 18 20 26 32 38 44 50
回訓實習 回訓實習Q&A 當感性的社造遇見理性的整維:整建維護與社區觀察 議題小組 保溫中的回訓夥伴關係:社造想像與實務執行 議題小組 56 58 64 都市再生暑期體驗營 都市再生暑期體驗營Q&A 岩山好水嬉遊記 湖山生態漫步行 健康社宅藝遊趣 71 72 76 80 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 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Q&A 改變中的城市與城事:社會住宅內的社區營造 84 86 社造大補帖 社造大補帖Q&A 社造大補帖 93 94 結語 103
10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長期致力推動都市再生,隨著市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提昇,日趨多元複雜 的都市再生議題,應導入富有創意的市民力量,同時為了培養市民參與、主動關心都市相關議 題的基本知能與精神,透過機制培力全方位都市再生人才,使市民成為推動都市再生不可或缺 的一份子。 107年成立的「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轉型過去數十年社區規劃師、社造人才等培訓計畫, 致力以社區營造工作方法為核心,提供課程與實作機會,期待學員將學習的社造知能轉化成社 區行動,並在協作過程中建立夥伴關係,累積後續動能,未來自主投入社區工作。同時推廣都 市再生概念,包含社區營造、更新重建與整建維護等多元面向,成為推動都市再生的力量。 關於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社區實習 #網絡連結 #共學共作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扎實的培

力課程與推廣活動是社區人才的孵化搖籃,111 年度針對市民開辦培力課程包含:初訓實習、回 訓實習,以及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等增能進修課 程,並將社區營造向下扎根,舉行都市再生暑期 體驗營。

初訓實習並非單向式的傳授專業知識課程,而是 產生對話的培力路徑,讓四面八方、不同世代的 朋友在學苑碰撞與連結。課程設計以「共學共作」

與「社區實習」為主軸,學員將學習社造知能的 入門方法,並與小組夥伴進入社區實作,兩者並 進,在課程與田野之間不斷往返,投入社區的實 務練習,學習與社區、夥伴溝通合作,同時探索 自身對社區參與的想像與答案。 社區營造、都市再生的學習從來沒有真正的結 業,學苑期待初訓結業的學員帶著實驗的精神進 入社區,然後帶著新的知識回到學苑,與學苑再

11
次對話,因此強調學員「回訓」,關注學員維持 社區營造動能,著重於進階培力,培養提案思考、 行動規劃等更深入的能力,透過不同形式的參與 樣態,長期執行計畫或單點參與活動,讓學員有 機會實際回到社區耕耘,落實理念,踐行行動。 為了培養學員深化都市再生的概念,及接觸不同 面向議題與啟發多元思考,學苑規劃「都市再生 系列工作坊」,透過工作坊這樣短時間且密集討 論的參與形式,連結學員與社區,激發學員未來 至各社區展開行動,本年度以「社會住宅內的社 區營造」為主題,將課堂移至社宅內,透過觀察 環境與接觸居民,讓學員親身力行,有助學員理 解「社宅內的社造」議題,同時自我探索,找到 自身的定位與位置。 從107至111年學苑已累積培力 298 人,學員 以社會人士居多,為了使都市再生與社區營造議 題能觸及更多市民,甚至向下扎根,學苑規劃「都 市再生暑期體驗營」,將目標對象延伸至「學齡
式,與社區、團體、社群產生更多有機連結,引 介學員延伸關係,讓社區聚積自己的能量,也讓 團體及社群資源漸漸匯聚於這個大網絡中。對社 區營造與都市再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學苑發 掘自我,學習知識與技能、連結行動資源,也可 以找到共同奮鬥的夥伴,以及未來的方向,我們 在學苑,相遇、對話,然後行動,唯有行動才有 機會收穫,歡迎你大膽往外踏出第一步,這個網 絡是每一個行動者最好的起點。
親子」,有別於培力課程的共學共作與實習,活 動設計是藉由體驗、參與,導入社區與都市再生 的概念,將社造方法遊戲化,讓孩童與家長可以 打開五感,關心、觀察周遭環境,重新看見自己 所在的城市,串起人與人的連結,期待親子將活 動中的體驗與感受帶回日常,進而有所行動。 都市再生學苑不僅是提供課程及實作機會的所 在,而是透過每一位來學苑的朋友,帶著個人經 驗及脈絡,與學苑及每位夥伴交織成有機成長的 合作再生網絡,不停往外拓展。同時學苑也是社 區營造的實踐者,透過不同形式或機制的合作方
歷年成果 累積社區行動地圖 12
13
14
15
16 Q1. 我能從初訓實習中學到什麼呢? 初訓實習是課程也是田野,首先,你會學到社區行動的入 門方法與觀念,譬如:如何盤點社區的現況,或是當你在 社區工作時,如何找到關鍵人...等。同時你會與小組夥 伴們實際進入社區實習,培養你對人事物的觀察力與感受 力,學習如何與社區及夥伴溝通合作,練習如何發想到執 行一個行動方案,體驗與社區真實互動過程...等,當你 投入越多,你也會發現你吸收越多喔。 Q2. 初訓實習有明確的議題嗎? 需要達到具體成果嗎? 雖然每一個實習基地都有不同的背景與條件,但學苑鼓勵 學員們打開五感,用心觀察,不設限的多方嘗試,實驗各 種可能性,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火花產生,就算最後未 能達到具體成果及目標,但過程也是一種持續積累的學習 歷程。 Q3. 入學的條件是? 不論你有沒有社區的經驗,背景是什麼,年齡幾歲,有沒 有專才?只要你抱著想進入社區的熱情,願意自主性學習 與行動,投入6個月的時間,你都可以在學苑發揮你的才 能,找到你樂在其中的方式,或許還可以開發潛能,解鎖 新的技能! 初訓實習 Q & A
17 Q4. 初訓實習適合什麼樣的人? 只要對社區營造及都市再生議題有興趣,或是想要開始社區 工作卻不知道從何開始,更或者,你已經有社區經驗,想要 增能、累積更多實務經驗、找到一群共學共作的夥伴,學苑 都非常適合你,每年約3月開放報名,讓學苑成為你社區行 動的起點。
18 初訓實習培力時間軸
19
20 初訓實習 #青銀共融 #保持彈性 #在地安老 內湖區 潭美國小舊址
21 初 訓 實 習 回歸起點:高齡使用者輪廓描繪 如何面對超高齡社會是當前重要的社會議題,遷校後的潭美國小舊校址,整修後成為臺
潭美國小舊址位於內湖區南緣,環東大道下,以基隆河相隔南港、松山區,周邊石潭里、 週美里、行善里,過去是繁華一時的新明路輕工業區,當時中小型工廠林立,順勢帶進 一波勞動人口就近定居,然而工業區盛期已逝,部分工廠逐漸轉出,如今是住工混合的 工業區老舊聚落。 在小組進入中心周圍社區時,觀察中心資源的使用者,大多不是附近社區在地居民,同 時在實地走進社區踏查的過程中發現,中心周圍的道路設計,對於高齡長者、身障者移 動並不友善,因此組員發想藉著優化從社區到中心的友善路徑,達到更多當地居民進入 社區的目標。 鄭宇捷(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社區組組長) 廖麗華(109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徐柏軒、陳文宗、段巧佳、林貴美、葉怡妏 實習老師 輔導員 成 員 初入社區
北市東區社福園區,有托嬰中心、幼兒園進駐,舊校舍三樓則是110年剛啟用的「銀 髮服務新創活力中心」,中心以銀髮新創、青銀共融、社區照顧、通用設計為目標,打 造了7間友善銀髮族的主題教室,包括健身房、社區廚房、遊戲間、實驗工廠及交誼 廳等,讓長者在多元空間及綠化環境中,體驗各式活動課程、相互交流,充實展齡生活。

察,落實為實體的問卷調查,利用數據分析,重新盤點現在中心的使用者樣貌。 經過問卷得知,目前中心使用者多從親友口耳相傳中獲得資訊,而在地行善里、週美里 的居民使用者僅佔17%左右,低於一河之隔的松山及南港區24%。小組還將中心的使 用者分成三類:快樂學習型人、收藏都市綠意型人、需要溫暖陪伴型人。學習人90%

為女性,70歲以上占58%以上,顯示積極學習還是以女性為主;陪伴人以60-69歲女 性為主,喜歡在空間內與朋友輕鬆談笑。而不論是哪種類型的人,數據顯示除了熱愛學

習,接受新事物的個人特質外,吸引人的老師或課程是使用者至銀髮中心的關鍵。小組 期待透過數據資料,描繪出中心高齡使用者的輪廓,提供中心未來活動規劃參考。

22 發散到回歸起點:使用者輪廓描繪 然而製作中心周邊友善路徑地圖的想法,小組內並無共識,例如:地圖提供的對象是外 地人或本地人?障礙本身對於久居於此的民眾而言是有感的嗎?有無訪談與田調資料 佐證?以上種種讓組內討論的時間拉得很長,面對膠著與團體動力消耗的情況,小組得 重新調整思考方向,決定以實驗的方式,發揮組員專才,設計新的藝術課程以招攬更多 新學員來中心活動,但因籌備時間不足,只好再次修改行動。 小組從「中心使用者多不是當地居民」的原始觀察,推因到「路徑不夠友善」或「課程 不夠吸引」等原因,試圖透過行動改變現況,但因無法踐行而不斷調整,最後小組從一
連串發散的想法中,回歸到中心本身,將銀髮中心視為一個微型社區,反思原先的觀
23 過程本身是一種積累 小組雖然無法達到最初有效連結中心與在地居民的目標,但透過 這次現地實習的歷程,獲得不僅在高齡議題上的經驗,同時如何 串連、凝聚背景毫無關連的組員,建立適當的團隊協作模式,一 起共學共作共創,與夥伴的對話磨合、分工協作的過程,才是實 習課程真正的精華。社區營造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期待組員持續 開展行動,探尋對社區參與的想像與答案。
24
25 鄭宇捷(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社區組組長 ) 和一群有經驗、術業有專攻、特質各異的成人共學共做,是有趣且極富挑 戰性的歷程。有的學員擇善固執、有的學員追求平衡、有的學員顧全大局、 有的學員勇於挑戰,一個個來看,這些都是發自真心、正向的態度,但一 群人帶著這些特質要一起往前進,就不是這麼稱心如意的事情,正如同學 員未來若走入社區,面對形形色色的利害關係人,也正是這般膠著、複雜, 我們都經歷了學習成為組織者、協作者的過程,是這段實習歷程有價值的 地方。 「帶著什麼(價值、信念、能力)而來?希望帶著(能力、見識、成果) 什麼回去?」是期待能夠和下一梯學員預先探討的核心,保持虛心、積極 與開放的態度,會是這段旅程很重要的能力。 實習老師的話 小組自評分析表
26 初訓實習 #翻轉印象 #茶室老街體驗 #街區新用 萬華區 無圍牆博物館
27 初 訓 實 習 牽手喝一杯:萬華茶室體驗活動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萬華印象,可能是龍山寺的傳統宗教信仰、電影《艋舺》 拍攝場景的剝皮寮、文青網美喜愛的新富町文化市場,也可能是私藏的口袋美食名單, 又或是批發成衣的大理服飾商圈,還是說起萬華,腦中就浮出了街友、阿公店、茶室等 名詞呢?這塊清朝時期就已拓墾的土地,曾是臺北最早的街市,如同他給予人的多元印 象,萬華是一個充滿不同族群、庶民精神,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包容著每一個 時代在這裡的人們。 在這塊迷人的土地上,有許多在地營造的團隊進駐,各自在不同議題發展與彼此合作, 長期蹲點萬華的實習老師陳德君老師,便是以萬華糖廍為基地,長期耕耘社區。德君老 師作為組員們介入社區的橋樑兼翻譯官,協助小組成就學習藍圖,找到回饋社區的方 式,並成為社區力量的一部分,因此引導學員實際地參與臺北市都更處的「老屋新用計 畫」,協作「日日艋舺---茶室街區創意溝通計畫」。 陳德君(萬華社區小學 負責人) 鐘佩鋼(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潘以恩、黃明毅、徐慶怡、賴惠菁、沈煒庭、徐敏茜、 沈晉如、張慧茹、洪琪雅 實習老師 輔導員 成 員 成就組員學習藍圖,協作老屋新用計畫

「日日艋舺」的計畫,起源於本土疫情爆發隨之而來的負面效益,茶室除了面對市府勒令停 業外,傳統新聞媒體片面性的報導,網路流傳茶室尋歡買春的個人經驗,都限縮了市民對茶 室以及鄰近街區的理解與想像,導致一般民眾將茶室與色情場所混為一談,這對茶室店家產 生極大的經濟衝擊與形象誤解,連帶周邊夜市商圈也產生影響。因此小組希望可以透過走入 街區巷弄的軟性文化活動,轉換大眾的眼光,看見老社區街廓內共生的多元社群,同時也重 新發現在地老屋空間特色、街道巷弄發展的紋理,建立大眾對茶室街區正面的認識。 計畫以「打開茶室街區,看見多元風貌」為願景,舉辦工作坊,串連在地合作店家,讓在地 店家、民眾一同爬梳茶室街區的歷史與各產業的交織脈絡。以「茶室體驗」作為與大眾溝通 的主要載體,用坐下來一起「喝茶」對談的形式,開啟參與者與空間的對話,同時搭配街區 導覽,從生活面、產業面、歷史面談街區脈絡,活絡街區,創造新的地方印象。

「牽手喝一杯」的茶室初體驗活動,要翻轉的不僅是外界、社會大眾對其的刻板印象,同時 還要建立茶室街區周遭商圈、店家的互動關係,因此首先邀請了在地業者、頭人、社區工作 者、地方文史工作者來到茶室,以對談促進街區互動交流。

28
打開茶室街區,看見多元風貌
是日常消磨時間及心靈陪伴的去處,這是大眾所忽略的茶室社會價值。 接著小組引著參加者前往茶室二樓,有別於一樓開放式的空間,二樓是大小不一的唱歌包廂, 歌單針對消費族群有著更多日文歌曲、中文老歌,當參加者還算著字數尋覓歌本上的點歌號 碼時,組員稱呼「姊姊」的服務生就已熟練地輸入編號,獻唱了一首拿手歌曲,這些服務生 即大眾稱呼的「茶室小姐」,他們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倒茶,陪客人聊天唱歌,茶室與小姐間 沒有僱傭關係,小姐可以自由流動在各桌或店家之間,收入為客人給予的小費。透過實際接 觸茶室工作者,讓參加者有機會了解其工作日常及生活輪廓。 年輕人的咖啡廳=長者的茶室?
參加者圍桌而坐,組員以對談的方式,訪問茶室店主,了解茶室運營方式及消費模式,譬如 在參加者桌上的標配:一壺茶水及黑白瓜子各一盤,一桌4人泡茶收費就是300元,併桌1 人50元,低廉的消費,是社會底層、藍領階層民眾的社交場合,尤其對於獨居老人而言,
29
30 起點後的行動開展 小組進入社區以來思考著以一個外來者、旁觀者的身 分,如何能夠聚焦、核對與在地者之間的落差,逐漸 找出最適合當地的議題。走進茶室與街區只是一個起 點,小組將繼續協作「日日艋舺---茶室街區創意溝 通計畫」,從街區梳理,發掘議題社群,蒐集素材, 到擴大參與對象,創造更多對話空間,連結更多議題 社群,歡迎大眾持續關注及參與計畫。
31 小組自評分析表 陳德君(萬華社區小學 負責人) 從學期一開始,組員們就顯現出對萬華十足的好奇心,尤其顯現在實地訪 查上,除了白天,晚上也出動。不只用照片紀錄萬華的日/夜生活,也用 自己的味蕾記憶街區美食的滋味。在議題發想的過程中,透過與都更處的 牽線,組員搭上了「老屋新用 街區串聯」計畫的列車,從撰寫計畫書、查 找建物資料、初訪店家到參與審查會,在小組組員極強的補位能力下,成 功申請到計畫補助。並利用學苑期末現地發表的機會,廣邀地方利害關係 人,發揮強大的行動力舉辦茶室體驗與街區踏查,作為執行計畫的前哨活 動。在各組員都有學業、工作或家庭要兼顧的情況下,能夠於本學期過程 中完成如此歷程,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實習老師的話
32 初訓實習 中正區 永昌里綠點串連 #綠點活化 #社區擾動 #綠色療癒
33 初 訓 實 習 綠點空間裡的熱情森巴:連結居民的歡樂派對 走進臺北老城南區韶安街260巷一帶,漫步在錯縱的巷弄間,你會遇見明亮歡樂的彩 繪牆面,然後看見街角小巧乾淨的街貓餵食站,接著轉進寬度不到2米的小巷,又會 聞到泥土與青草的芳香,這個獨具特色的老社區,是老臺北人稱的「崁頂」,近年在里 長、社區發展協會、志工與居民共同的努力下,翻轉了老社區的樣貌。 過去永昌里有許多國有宿舍設置於此,人去屋空雜草重生,在舊屋拆除後,重新營造規 劃,目前有六處綠地,有的作為社區菜園,邀請里民耕植當季蔬果,有的作為居民休憩 公園,在都市水泥叢林裡,享受一方綠意。小組進入社區後,立刻被這些散佈在社區內 的綠點吸引,於是開始思考如何善加使用、活化這些綠點空間。 黃芳惠(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協同主持人)) 陳昱吟(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郭彥志、許加豐、劉祐任、李肇原、黃韻如、陳湘華 實習老師 輔導員 成 員 初入社區
閒置綠地的多元想像 然而,隨著小組進入社區的時間拉長,在訪談與田調時,小組也聽到了部分居民覺得現有綠 地過多,不易維護的想法,也有部分軍宅居民希望綠地改為水泥地,而社區內目前尚有閒置 綠點尚未定位,因此小組規劃邀請居民進入綠點與空間互動,共同探索在地居民對空間的想 像,協助釐清居民的需求,重新找到綠點在社區內的定位,讓綠點空間符合居民理想中使用
34 小組觀察社區發展協會擁有良好的動員力,及培力了一群具有行動力的志工群,但部分居民 對於社區活動仍是觀望的態度,因此小組認為首先要與更多的居民產生連結與互動。小組設 計園遊會式的市集活動,提供在地居民活動或服務,期待可以活化綠點空間,並且以非訪談 的方式,從日常的對話來了解居民的背景及想法。
的方式。
35 活動當天微雨,配合社區在綠點「安安交通園區」的兒童交通安全闖關活動,小組在相連的綠點 「森巴公園」搭起了雨棚,舉辦「森巴歡樂派」市集,居民們不受雨勢所擾,共襄盛舉。小組與 在地美髮店家合作義剪攤位,雖然並非每位居民都能放下戒心,但有些居民像是去美容院似地, 與擔任美髮師的組員閒聊起來,談起隔幾天要去喝喜酒,希望稍微修一下髮尾,也有先生陪著太 太前來,為了剪髮長度而起了爭執。另一側水苔球手作攤位前,居民們似乎被勾起平日的綠手指 魂,急忙地綑綁培養土及水苔,像是好學的學生,熱切地問著負責教學的組員該如何澆水照顧。 而最令小朋友喜愛的便是遊戲攤位,不論是骰子比大小,還是團隊接力傳球,都玩得不易樂乎。 小組在活動間觀察部分居民於綠點空間外觀望的態度,也意識到蒐集居民的想法並非一兩場活動 就一觸可幾,但唯有透過持續性的活動與累積,才有機會逐步與居民建立關係。 森巴歡樂派,在遊戲中累積與居民的互動
創造各種可能 永昌里的綠點空間,成為臺北市內獨一無二,獨樹一格的社區特色, 小組對於綠點的持續經營與活化也有些心得、想法,小組引用「一樹 公園」「城市森林」及「綠色療癒」的概念,認為社區的綠意與居民 有所連結時,便能發揮療癒的功效,使人在繁忙的都會生活中改善身 心狀況。期待小組創造出更多可能性,累積更多的社區經驗,回應社 區的真實需求,找到自己進入社區的動力與收穫! 36
37 小組自評分析表 黃芳惠(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協同主持人) 在初訓實習中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能在小組裡建立「夥伴關係」,彼 此交朋友,從同學慢慢凝結成一個團隊。社區營造是一群人在做的,正是 有群實習夥伴互相幫忙,每個個體才有進退、思考,甚至休息的時間,與 夥伴的互動、對話、分工、協助的「過程」才是實習課程真正的精華。 永昌里的綠點串連是延續去年的行動,所以今年度的「森巴歡樂派」,不 能視為單點活動,而是持續累積居民對閒置綠地想像的過程。就算目前有 兩處綠點即將面臨建商的開發,隨著地景與環境的時間流動變化,社區也
不要被固有的知識體系束縛。期待學員們在社區營造過程中,保持柔軟的 心態及彈性的作法,更加放鬆,好好享受「過程」的魅力! 實習老師的話
保持著有機體的彈性與生命力,因此在社區裡,並沒有永遠正確的答案,
38 初訓實習 信義區 都市健康綠生活 #新舊共好 #在地資源串聯 #參與式設計
39 初 訓 實 習 fun輕鬆,只park你不玩: 社區公園活化與想像蒐集 作為都會學區的臺北醫學大學,位處臺北蛋黃區信義區東南隅,附近是人聲鼎沸,熱鬧的 舊市街---吳興商圈,有著經營多年的老攤販,及錯落在巷弄中的老公寓。近年學校整合 醫院、大學、跨域跨校結盟的資源,從在地需求出發,發展智慧醫療照護為基礎的社區營 造,嘗試結合藝術、香草、食療、閱讀治療等方式介入社區,與在地居民建立連結。 而校門前方過去曾為軍方用地,是當地人稱「陸軍保養場」的大片軍營,2005年軍方遷出 後,再生為「六張犁社會住宅」基地,部分社宅預計在2023年完工。小組在進入場域後, 思考在不久的將來,社宅啟用後將會有大量的新住戶搬移入社區,因此在進行資源盤點時, 試著從社宅老年、青創與家庭住戶的視角走訪社區,拜訪當地老榮民及景勤里辦公室,在 與在地居民進行訪談後,小組形成了一些問題意識。首先,針對不同的群體、個體的新住 民,他們將如何認識新的環境,了解社區的資源。其次,新舊住戶之間是否會有互動、連 結?能否開發兩群體之間的交流模式,為社區帶來新意。最後社區裡不同的系統,例如大 學、社宅、在地居民、商家,彼此間要如何建立良好、互惠的關係。 吳明錡(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 執行長) 周文池(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郭奕萱、陳亮臣、王仁宏、陳蓉慧、邱子瑄、鄭婕妤、何咪娜 實習老師 輔導員 成 員 初入社區

然而,現階段社宅尚未啟用,要以新舊住戶交流為目標在施作上有其難度,同時,在「六張 犁社會住宅」基地內,有兩處近年已啟用的公園:景勤一號及二號公園,在小組進行社區踏 查時,觀察有田園城市公園之稱的景勤一號公園內,聚集了許多長者與親子家庭,且尚有大 片的空地尚待活化,是具開發、改造潛力的社區節點。因此小組以公園綠地用途擴大,並連

結社區資源為目標,在實習老師「參與式設計」的方法論建議下,小組規劃用公園非營利園 遊會的活動形式,藉由設計活動,吸引、擾動在地居民,凝聚在地住戶的社區意識,製造居 民間對話的機會,讓公園的實際使用者也能參與場域活化,提供一些對於公園的使用想像。

小組經歷了兩次活動設計的變化,原先規劃將長者、親子和社區文史納入攤位主題,但受限 於人力與時間的不足,小組改將範圍聚焦於親子族群和社區文史,期間小組拜訪了信義社區 大學、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景勤里王雷凱里長與信義區公所陳冠伶區長等,並邀請 了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召集人林亞玫Zoe,為小組分享特色公園案例,同時邀請了臺北 市信義社區大學共同擺攤,以親子塗鴉、友善農耕及3D列印公仔等主題,共作園遊會活動。

40
行動聚焦:「參與式設計」的運用
「公園綠遊記-fun輕鬆 只park你不玩」活動當天, 人潮眾多,許多公園附近住民的親子或爺爺、奶奶帶 著孫兒攜手同樂。透過老地圖,讓在地居民回憶舊時 的點點滴滴,另一攤位的懷舊童玩則不分世代,「尪 仔標」、「干樂」、「跳房子」等古早味童玩挑戰, 喚起長輩的生活記憶,也讓孩子們玩樂地興奮不已。 跨世代同樂:在遊戲間擾動社區 在跨世代的同樂活動中,小組設計「大聲說!我們想 要的...的公園」牆面提供公園想像的票選活動,提案 包含:「可以野餐」、「有可食地景」、「有才藝舞臺」 等,讓大小朋友投下他們心目中想要的公園,組員從 對談中,獲得許多來自孩童、父母及長輩的觀點與經 驗,有的對於公園的歷史轉變感觸良多,有人分享在 公園廁所使用不便的感受,有人談及對社宅規劃的想 法與隱憂,還有一對家長現場就開始對於公園想像提 案進行辯論。
41 世代共好 社區是不同族群、個體居住的空間,更是不同年齡層共同生活的地方,透過活 動的設計,讓不同世代有聚集、對話的機會,擾動社區,產生更多人與人的連結, 期待社區內有更多跨年齡的共樂、共作活動,創造更多世代共好的可能性。
42
43 吳明錡(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 執行長) 這次實習小組以社會住宅周邊社區營造為主題,嘗試透過參與式設計,進 行活動規劃,透過街區遊戲場,活化社區閒置空間,持續滾動蒐集不同關 係人對公園功能的想像。 在實習的過程中,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料的,但有時候反而能引發新的觀點。 例如說:在活動進行當天,因戶外風大吹落展版,意外砸到活動參與者, 雖無造成嚴重傷害,當事人也未繼續追究,但也讓小組反思,像街區遊戲 場這樣的戶外活動,在開放與安全之間應該如何拿捏與處理,除了辦理保 險外,應該如何讓參與民眾逐漸建立公民意識,學會在活動時照顧自身, 以及身旁的長者或幼童,負責個人行為。 期待組員們從實作中收獲更多實務經驗,繼續創造街區對話、共創的機會, 累積後續社區發展的動能。 實習老師的話 小組自評分析表
44 初訓實習 北投區 湖山里 #同理傾聽 #無痕山林 #開啟對話
45 初 訓 實 習 開啟對話的可能:寫在黑板上的心內話 假日天氣晴朗時,是不是有跟著親朋好友到陽明山公園登山或散步的經驗呢?搭公車或開 車從仰德大道上山,聞到硫磺溫泉味,看見山形圓滾滾的紗帽山,就代表湖山里到囉!如 今的前山公園一帶,過去是日治時期知名的溫泉區之一,戰後隨著中山樓、中興賓館相繼 落成啟用,也成為政治權力的中心區域,然而走過時代,今日已轉變成市民遊憩觀光的景
大眾更深走入景點外的在地聚落。 湖山里山區聚落多散布在紗帽山四周,小組在進入田野實習時,主要踏查的場域是前山聚 落的公園一帶,草地綠蔭、溫泉氤氳。公園內許多來此遊憩的親子家庭、長者、朋友團體, 他們來此泡溫泉、野餐、聚會,也有因應遊客需求的躺椅租借、泡茶、按摩的服務,周邊 亦有販售吃食、物品流動攤販。組員利用閒聊的方式,實際與遊客交談,調查使用者背景, 同時盤查在地議題疊圖,因此初步發想行動方案時,多從觀光的角度出發,譬如:利用閒 置空間、活化歷史建物、開發在地觀光特色,以及改善遊客安全路徑等,期待可以增加前 山公園的觀光亮點。 陳重佑(木由蓁創意工作坊 負責人) 林家德(107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陳妍伶、莊睦城、陳昱吟、詹淳閔、郭智佳 實習老師 輔導員 成 員 初入社區
點名勝。近年在里長與團隊的營造下,修整古道、舉辦筊白筍季、夏日音樂會等活動,讓
46 是誰想要的活動?小組、遊客、里民、里長、其他利害關係人? 不過在組員與里長、部分里民進行訪談時,小組卻接收到出乎意料的訊息。在地居民抱 怨著沒有素養的遊客亂丟垃圾、製造噪音等行為,造成環境髒亂及生活困擾,這些訊息 給小組很大的衝擊,讓組員們意識到,原來小組所想像的跟居民實際需要的不同,也因 為這個發現,在與老師及內部討論後,小組的行動開始轉向、修正,試圖以一個小行動, 讓參與者理解居民的處境,開啟改變現況的契機,同時與里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連結。
47 居民X遊客,對話的交互作用:湖山里心內話---行動黑板車共作 小組思考「觀光發展」與「居民生活品質」的矛盾,認為第一步是開啟對話,讓居民和遊客 這兩個不同群體的對象,可以聽到各自的心聲,因此小組建立一個實體的黑板牆面,用留言 的方式,讓對話發生交互作用,將無形的對話,轉變成有形可視的溝通平台,「湖山里心內 話---行動黑板車共作」活動形成。 小組將黑板車停駐在遊客熙來攘往的陽明山公車總站旁,先將之前訪談蒐集,居民因為遊客 所帶來的生活困擾寫在黑板上面,然後向遊客宣導尊重當地環境及居民的無痕山林理念,最
山林,也有平日一週來陽明山二至三次泡溫泉的長者,以及健行橫嶺古道的三兩好友抱怨著 找不到垃圾桶,周邊小吃店家老闆娘則說缺乏指示牌,每天營業時最常被問廁所在哪?騎著 機車的當地清潔人員,則暢談應該大力興建觀光設施。
後由遊客回應留下想法,有剛從七星山下山的山友表示他們平常早已習慣將垃圾帶走不留在
每一個人都未完待續... 小組從進入社區歷經五個月的田野實習,在一次次的修正中逐漸發展、聚焦行動,透過活 動的落實,讓組員們體驗及練習社區工作的面貌及各種可能性。組員們對於未來社區工作 都充滿了想像,有些人想繼續關注無痕山林議題、也有人想根據自己的興趣,例如植物、 老屋等找更多資源,期待每一個人都是未完待續的篇章,持續累積滾動,社區相見! 48
49 陳重佑(木由蓁創意工作坊 負責人) 湖山里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記得在三年前, 我因爲承接了一個案子便來到了湖山里,從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湖山里經營, 直到迄今。我在湖山里一點一滴慢慢的經營,從陌生到漸漸了解這個社區 的美麗與哀愁。原來這個社區地處於國家公園境內,雖然人文歷史與自然 生態資源相當豐富,但是卻也因爲國家公園法規限制了社區的發展。 本次很榮幸承蒙芳惠老師推薦湖山里爲本次的實習場域,我們這組實習小 組的夥伴並不多,加上受疫情的影響,實習過程也倍加考驗,但是大家還 是一一克服了挑戰,夥伴們發揮各自所長,與居民們共同完成行動黑板車, 讓更多人可以對湖山里說出心裡話。要經營一個社區真的不容易,除了傾 聽之外,熱情和毅力也缺一不可。當你迷惘的時候,別忘了想想當初你經 營社區的初衷,適時調整腳步再出發! 實習老師的話 小組自評分析表
50 初訓實習 士林區 岩山社區 #湧泉生態 #在地認同 #地方文史
51 初 訓 實 習 尋找「石間」的技藝與記憶: 砌石職人的口述訪談與分享茶會 相信每個人都有從仰德大道上陽明山的經驗,就在仰德大道一段與西側芝山岩小山丘之 間,緊依陽明山腳的這塊區域,即是岩山社區,這裡離熱鬧商圈天母、士林車程僅10分鐘, 但卻有著與都會區截然不同的風景。社區內仰德大道路口附近,是過去連結金山、士林,
環境綠點改造等,使居民凝聚更深的社區意識。 在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並存的環境下,岩山小組在初入社區現地觀察時,發想了三個方向 的議題,分別是:捐題石碑與魚路古道文史、岩山原生動植物生態,以及芝玉路一段126 號閒置空間。而其中126號的空屋,為軍方待拆遷空間,組員們發揮創意,認為若能將此 處閒置空間再利用,亦能串整周遭古道、生態、古厝等議題,打造一個在地生態、居民生 活與歷史的展示空間。 鄭小塔(岩山里 里長) 何弘欣(107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蘇信叡、葉庭妤、顏郡萱、李昇恆、馬希雄、鄭語綸、顏明葳、潘姝伃 實習老師 輔導員 成 員 初入社區
先民往來通商「魚路古道」支線的起點。里內擁有數處天然湧泉、溼地,亦有百年古厝、 園圃耕地。近年里民報發行、魚路古道捐題石碑發現與保存、社區內耆老口述歷史採集、

小組請益陽明山魚路古道文史工作者郭姵妤老師,並參與石碑志工團隊的訪談,從中更了解 岩山社區歷史背景,岩山一帶古稱「石角」,過去有採石場,而魚路古道捐題石碑,是過去 在地士紳為便民,將泥土路鋪上石塊,刻有「寄付者芳名」的捐獻紀念碑。

在一次訪問砌石經驗長達70餘年的職人張政夫先生時,從指認捐題碑人物連結出意外的收 穫,原來石碑上的何添丁先生,正是張師父的打石師父,張師父說何添丁先生是古道修復的 發起人之一,這對於小組來說是令人振奮又驚喜的發現,張師父回憶「他超有力的,可以搬 起500台斤,......一個人是一般人的五倍」,石刻上冷硬、陌生的姓名,瞬間成為有溫度、 有連結的故人,透過一個個姓名的指認及故事,過去生活的樣貌慢慢地從「石間」描繪出一 個輪廓。

52 聚焦議題:魚路古道捐題石碑文史調查
及實習老師的討論下,在現有的動能條件下,小組逐漸將思考聚焦於過去岩山里發掘的魚路
然而閒置空間的利用,需要面對產權、經費等問題,並非現階段小組能處理,在幾次組員以
古道捐題石碑,這恰好也是過去學苑學長姊曾關注的議題,因此小組以石碑研究為方向,在 學長姊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更多的文史資料。
小組在收集及記錄在地打石文化及砌石職人口述歷史後,開始反思如何將這些故事與現在岩山里的 居民有所連結,讓歷史不只是石碑關係人的記憶,而是將這些記憶與現存居民的生活經驗對話,讓 現在的岩山社區與魚路古道或是捐題碑的關聯不僅是記載於書籍中的一頁歷史,而是有具有厚度, 有溫度有生命的連結,石碑上的人名是居民的祖先,腳下的石階古道不同於柏油瀝青鋪面的馬路, 而是承載著先民為了生活、貿易的歷史足跡。 因此小組舉辦靜態形式的古道石碑分享茶會,邀請里民觀看砌石職人紀錄短片,以海報、打石工具 展出及故事分享作為對話的媒介,與居民交流,閒聊在地生活故事,讓居民回饋他生命中與打石的 相關記憶,有居民拿起打石的手搥仔、鑿仔、擠仔,模仿幼時記憶中父親打石的姿勢,也有居民指 著海報地圖上的照片表示,知道自己社區有湧泉,卻從來不知道確切位置。 連結居民,土地認同感的累積:古道石碑分享茶會
54 期待古道石碑重新矗立 目前岩山社區在里長的帶領下活力充沛,小組將優先以參與及支援活動的方式繼續投入社 區,累積更多的經驗與量能。明年初岩山社區預計將橫躺多年的魚路古道捐題石碑重新矗立, 到時絕對是地方文史研究者趨之若騖的一大盛事,小組期待這將也是生活於這片土地的居 民,共同參與及感到驕傲的一刻。
55 鄭小塔(岩山里 里長) 今年是岩山里作為都市再生學苑實習社區的第二年,雖然仍因疫情考量實 體活動與課程有所受限,但隨著防疫規定的放寬,社區中各種活動的熱度 在今年逐漸回溫。 與第一年相似的是組員們進入社區時的探尋、思索和必須在期限內認識社 區,並找到方向開展他們的行動。不盡相同的是因為有學長姐們前一年的 嘗試與累積,今年的同學可以在相同的議題下持續深化,慢慢地累積議題 的深度和樂趣性。 謝謝所有參與岩山社區點滴的學苑成員們和辛苦的輔導員,你們尊重社區 已有的韻律和緩步協作可能的社區議題。 未來持續邀請你們一起在社區中發展、前行。 實習老師的話 小組自評分析表
56 Q1. 我已經完成初訓實習了, 為什麼要參加回訓呢? 初訓實習只是你社區營造初探的起點,路還很漫長,因 此學苑用回訓的方式,讓你思考更多元的都市再生議題, 體驗更多不同社區營造的類型,利用不同的工作任務或 參與樣態,譬如:擔任初訓實習輔導員、參加議題小組、 主題策展...等,讓你自由安排可以投入的時間,再次進 入社區探索,接觸不同面向的社區事務。 回訓實習 Q & A Q2. 回訓實習適合怎麼樣的人? 已完成初訓實習的你,離開學苑回歸日常,是不是還沒 找到投入的議題或場域?或是你有想法,需要共作的夥 伴?又或是你想要獲得更多知能,連結更多社群、資源 呢?那麼,與學苑保持連結,參加回訓非常適合你喔, 讓你有機會持續投入社區,維持社區營造的動能,與夥 伴們繼續參與共作,彼此激盪!
57
58 當感性的社造遇見理性的整維 「整建維護與社區觀察」回訓實習議題小組 侯力今(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經理) 林佳蒨、王培羽、徐縵妮、蔡燿伃、詹崴傑、陳淑琪、林瑞玉 實習老師 成 員 回 訓 實 習 #進階實習 #政策參與
59 走在臺北公寓夾道的小巷間,經常可以看見4、5層高,有時還有屋頂加蓋、陽台外推的 集合式老舊住宅,這是臺北都市中最尋常又獨特的常民居住風景,然而時光流轉,這些屋 齡30甚至50年以上的老屋,住宅安全性、衛生、舒適、美觀都面臨新的挑戰,住民擔心 地震時房屋結構是否安全?外牆磁磚是否會剝落?同時高齡社會的來臨,越來越多行動不 便的長者因公寓沒有電梯而出入不便,這些真實而迫切的需求成為住宅更新的推力。 但面對老舊建物的更新,拆除重建並非唯一的方式,強調延續都市紋理的「都市再生」是 另一種改變的路徑,透過老屋微整形的「整建維護」措施,例如:外牆整新、結構補強及 增設電梯等,可以在短時間內延長建築物的生命週期,提昇都市整體的生活品質與機能, 並且延續住民的生活與情感。 都市再生學苑為了持續滾動學員的社造動能,以及讓學員了解公部門都市再生的政策執 行,今年度首辦回訓實習議題小組,其中一組便以「整建維護」為主題,讓回訓學員在實 習老師的帶領下參加「公辦整維2.0」計畫,一方面增能學員跨域溝通的能力,同時透過 回訓學員們過去已累積的社造經驗,觀察社區營造在整建維護計畫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整建維護是什麼?
60
觀察者的角度
的觀察與思辨,有機會作為後續辦理座談會 的策劃參考,引出市民對整維的想像,凝聚 更好的共識,讓更多人理解「公辦整維2.0」 計畫。 力今老師便指出:「回訓的組員較具主動 性」,因此能較積極自主投入踏查、資料查 找及反思。在引導的過程中,老師也偏向給 予學員更多的自由度,共同調整步調,不預 期實習成果,而是著重回訓學員在過程中的 思考,由學員提出觀點再進行討論及溝通, 同時啟發學員,若是未來想繼續耕耘社區整 維,能有什麼切入及立足的方式參與實作。
由於議題核心在一開始便已決定,因此回訓 實習的組員們都是在高度認知及需求下選擇 小組,力今老師說:「組員很多是有相關背 景或專業的,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學員,一 類是有建築、設計背景的;一類是有社造經 驗,但不知道整建維護/社區營造/都市再 生之間的關連;最後一類是察覺自身對整建 維護有需求或好奇,想進一步了解。」 在這次整建維護實習中,小組以萬華區「華 強8號社區」及「人壽社區」為案例,組員 們實際走入社區現場勘查,參加整維說明會, 與里長、管委會、建築師討論整維項目,從 旁觀察計畫執行過程,聆聽居民的需求與困 境,例如:建物哪些地方需要修繕、簽署意 願書碰到的問題等。 組員們以「觀察者」的角色,在過程中應用 社造知能來採集資料與探查需求,並了解公 部門政策下,如何考量各種補助法規、預算 等現實面,同時,透過學員對現況不同角度
61 今年度由於回訓議題小組培力與實際「公 辦整維2.0」計畫的時程不同,因此小組 進場時已是社區計畫進行的中後期,社區 端已差不多完成前期的梳理,力今老師便 說:「組員實際參與度比我預期地還要少 一些,能著力的較少。」但組員們在有限 的參與下,學習從第三方或是建築師的觀 點談社區,調整個人思維模式,而非馬上 將社造導入整維。 力今老師便舉例,老舊公寓整維的過程牽 涉了很多面向,當與費用有關的時候,往 往造成居民之間衝突,公寓增設電梯,那 麼二樓住戶或是五樓住戶是否要出資相同 的經費呢?又例如說過去參加社造時,多 講求共好,較少負面的聲音,但實際進行 整維時,當達到75%的居民意願比門檻, 在第一線操作時,因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往往首要顧好同意比例,放下剩下的反對 意見。 當整維遇到社造會有什麼火花? 這些碰觸到利益,與比例、數字、金錢有 關的政策執行面向,在整維社區籌備說明 會上,對於社區整維陪伴員及常談都市更 新的工作伙伴或許很正常,但對於部分長 期從事社區營造的組員而言,就會感到有 點格格不入,力今老師說明:「若要參與 社區整維,建議學員能拋下原本的操作 模式,調適著重關係連結的社區營造心 態。」不過力今老師也肯定著這次回訓的 組員,發現組員們雖然發現兩者的差異, 但沒有適應不良的狀況。同時,也肯定小 組內部的溝通動能,力今老師說:「其實 小組裡面也是一個小社區的練習,小組要 達到共識,不能各作各的,鼓勵各式各樣 的人在小組裡,透過分工與發揮專才的方 式,用不同的視角切入社區,最後拼整在 一起。」
62
63 雖然回訓實習在學苑的行事曆上已經結束,但整建維護並不是短 時間可以做完的事情,力今老師便有感:「其實並沒有結業的感 覺啊!」,也很高興小組內有建築師背景的組員開展了都市整建 維護的踐行,參與競圖。接下來,力今老師也將持續從社區的需 求面出發,幫助社區辦理「公辦整維2.0」投件,如何導入社造協 助推動社區整建維護,還需要更多實地踏查及田野,後續才有可 能有中/長期的參與,期待與鼓勵學員們揪伴一起來!一起成為臺 北都市再生的一份子! 持續滾動的行動
64 保溫中的回訓夥伴關係 「社造想像與實務執行」回訓實習議題小組 黃芳惠(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協同主持人) 翁湘雲、陳姿君、林孝威、戴群芳、戴蕾、周文池、蔡曉虹、李悅恩 實習老師 成 員 回 訓 實 習 #陪伴對話 #共作共伴
65 在結束了5個多月的實習後,初訓的學員們回歸沒有小組開會共作的日常,這個 日常與半年前好像一樣,如常的上班、上學,但隱隱又有些不同,因為體內社區 營造的開關已經被開啟,學員們將帶著身上積累的社造技藝落腳何處呢?如同電 玩中,出了新手村的玩家,接下來在廣袤的地圖上該如何前進?該如何開展任務? 又是否已經找到夥伴組隊了呢? 都市再生學苑為了讓初訓實習結業的學員可以連結社區的需求端,持續行動增加 經驗值,同時回應都更處橫向整合相關部門的跨局處合作,因此今年首次以回訓 議題小組的方式,提供學員更多的實作場域與社群,開啟更多想像及機會,更重 要的是,一路陪伴學員前行! 結業了……然後呢?

對於「社造想像與實務執行」小組的回訓學

員們,芳惠老師表示不會去預設他們要達到 什麼目標或是成為什麼角色,芳惠老師說: 「第一步是清楚地了解學員的動機與期待」 學員參與社造並非單純打發時間,而是想透 過行動改變自己或社區,甚至是社會,因此

學苑期待可以協助學員在實際參與共作中連 結個人的內心初衷,唯有學員對接的是有興 趣的社區或是議題時,才能讓行動持續,並 且樂在其中。

66
了解學員的期待
預熱中的陪伴關係 但這樣的陪伴關係,並不是限於讓學員回學 苑參與活動共作,事實上有許多組員因時間 空間受限,平常住在臺中、嘉義及花蓮等非 臺北區域,或是學員必須照顧父母等個人因 素,無法參與實作,學苑與學員之間,透過 現在方便的網路社群,還是可以遠端保持聯 繫,一旦組員在各自耕耘的議題或行動上需 要討論時,可以找到對話的對象,學苑可以 協助引薦資源,媒合相關的人才。芳惠老師 說:「這次小組的組員就有60%以上,都是 實體無法參加的」,線上持續的聚會,讓學 員與學苑的關係落實到日常中,持續深化與 發酵。
因此學苑透過多元的合作計畫,逐步讓學員 接觸不同類型的社區營造,用實作開啟學員 的自我探索,甚至碰撞出新的火花。芳惠老 師便說,在長期參與社造的過程中,學員開 展了不同視野,有些組員甚至解鎖了以前自 己都沒有想到的能力。
67 除了學苑與學員之間外,學員之間持續保 溫的夥伴關係,不論是初訓或是回訓,都 是實習的核心精神。今年度同時帶領初訓 實習與回訓議題小組的芳惠老師說明,有 些單打獨鬥的年輕人進入社區,很容易在 繁重的工作或面對權力不對等的利害關係 人中逐漸消耗,最後因此離開社區,但當 是一個團體時,彼此之間就可以互相幫 襯,分享不一樣的觀點視角。這樣合作關 係的學習,未來不論學員走到哪,都能很 快地建立協力夥伴,一起工作。 芳惠老師剛開始會去思考如何維繫回訓關 係,因為不同於初訓,小組夥伴之間並沒 有共同跳進田野,但轉換角度思考,回訓 保溫的夥伴關係 組員期待有平台可以互相對話,因此芳惠 老師更加去聆聽,也鼓勵組員去了解彼此 的狀態與需求。芳惠老師總是在小組線上 聚會時,以日常的問候開啟對話,請組員 談談個人的現況,讓學員分享個人觀點及 回饋他人想法,透過對話釐清個人思緒, 有時甚至只是談談工作或生活上煩人的瑣 事,也因分享而釋放壓力。這樣沒有侷限 與壓力的開放性小聚,也在無形中影響了 學員,芳惠老師說有學員因工作關係必須 去峇里島訪談,因害怕各種負面可能而產 生焦慮,但經歷回訓小組長期的陪伴,他 才能開放心胸不過份期待,同時保持好奇 心,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68

那麼,要如何開啟夥伴關係呢?總是給予學員源源不絕熱情的芳惠 老師分享了幾個團隊合作的心法。首先「看夥伴的優點」。差異是 小組裡的常態,但欣賞優點,是開啟人際關係的第一步,芳惠老師 也補充說:「當你去看別人優點時,你自身的優點也容易被人看 到」。 其次是「一起工作吧!」在疫情的影響下,田野的機會減少,學員 只好討論大於實作,但事實上,再好的溝通傳達,都比不上夥伴間 的動手共做,只停留在言語上的流動,有時候反而因為求好心切, 而產生不同意見的拉鋸,但一旦落實行動,就可以看見更多細節, 理解他人的觀點。

最後是「放輕鬆!」社區工作是一條漫長的路,有時苦惱有時愉快, 芳惠老師分享:「其實從事社區營造,辛苦的地方是一定有的!但 要學習發現轉折。」面對衝突或阻礙時,芳惠老師鼓勵學員讓內心

69
一個新的畫面,開創新的對話機會。 相信的力量 今年度的「社造想像與實務執行」回訓實習議題小組,在陪伴間累 積了更豐沛的能量,身為陪伴者的芳惠老師,最後也不忘提醒著每 一位在社造路上的學員們,平衡自我的身心狀態,在身體感到累的 時候,休息睡覺,更重要的是,保持心念,讓正向的思維持續醞釀, 期待每一個學員不要忘記初心,一起許下心願,用美好的祝福滾動 更多的行動! 如何開啟夥伴關係?
保持柔軟,作法保持彈性,再從中嘗試讓路徑轉折,或許就會收到
70

參加營隊實務執行,你可以體驗社區營造不同的 形式,接觸不同族群,理解親子族群的想法,同 時你還可以與不同夥伴共作,認識不同的社區與 外部協力團隊,從而累積各方面的社造經驗!

71 Q & A Q1. 我是再生學苑學員, 參加學苑暑期體驗營的共同協作, 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呢? 暑期體驗營是學苑針對學齡親子(本年度活動對 象為國小三、四年級孩童與其家長)舉辦的共作 營隊,活動設計是藉由體驗、參與、遊戲的方式, 讓親子共同觀察自己所在的城市,啟發他們關心 自己的環境與土地。如果你已經是再生學苑學員,
Q2. 暑期體驗營協作適合怎麼樣的人? 只要你曾初訓實習結業就是學苑的學員喔,學苑 歡迎學員們帶著自己的知識及經驗再回來學苑。 如果你對親子營隊、營隊社區有興趣,擅長與學 齡兒童互動,或是你無法長時間的投入回訓實習 議題小組、擔任初訓實習輔導員等,那麼學苑歡 迎你參加暑期體驗營的任務共作,增強活動規劃、 執行的能力,深化與夥伴的關係。
岩山好水嬉遊記 第一場暑期體驗營選在鄰近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緊依陽明山腳,一向以好山好水著稱的岩山里。 社區內保有多處的天然湧泉,以及溪水流經形成 的小型生態池與濕地,還有充滿歷史意義的魚路 古道、百年古厝群等,自然及人文景觀非常豐 富。因此這次的體驗營活動,將讓大小朋友從 「生態」、「歷史」兩個主軸,深度體驗岩山里 的魅力! 72 日期:2022年7月9日 天氣:
73 親子學員們先從極具特色的落羽松林間步道,走到位於至誠公園的社區園圃---「岩 山眾田樂」。社區志工們以樸門農法---螺旋花園的方式,利用小空間創造高低落差 的微氣候,種植喜歡不同濕度、溫度、陽光的香草。孩子們聽導覽老師解釋不同香 草的特性與質地,再以「靠近、摘、搓、聞」的方式,摘下並搓揉葉片,感受鳳梨 鼠尾草、薄荷、魚腥草、艾草、仙草等不同香草的氣味。 尋著味道走:岩山眾⽥樂認識香草 「魚路」指的是以前金山地區的魚販挑貨步行三至五個小時至士林銷售的路徑,又 稱為「金包里大道」。魚路古道是一般人與牛都會走的泥土路,泥土路不好走,就 由地方士紳捐錢修築鋪路,有著捐獻姓名及金額的「寄付者芳名」就刻在2020年被 社區翻找出的石碑上,碑上刻有超過百名捐款人,但有趣的是石碑尚未完成,為何 未刻完呢?至今仍是一個謎。導覽老師讓孩子們更靠近石碑,觀看上面的刻字,以 有獎問答的方式,刺激孩子們聆聽與想像,感受歷史的痕跡。 刻在石碑上的謎:魚路古道捐題石碑
74 士林超過百年且建築優美的古宅,僅存岩山里內芝玉路上的曹家古厝群及謝家 老宅,兩處古宅皆建於清朝,可以追溯兩百多年的歷史。其中曹家是當年八芝 蘭的望族,古厝是二進三合院,親子們踏入至今還有人居住的古厝,由曹家後 代親自講解建築的外觀、材質與圖樣,解釋生活的痕跡,孩子們還親手測試院 內古井水溫,在炎炎夏日感受沁心涼意。活動設計了九宮格小遊戲,讓親子不 僅是走馬看花地聽導覽,還必須自己觀察完成任務。 走入清代百年老宅:曹家古厝導覽 臺北市岩山里辦公室、岩山社區發展協會、 東吳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 何弘欣(107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何弘欣、余宗翰、蔡佩錦、周文池、戴 蕾、張佳蘭 外部協力團隊 核心籌劃共作學員 活動執行共作學員
75 芝玉路的水圳是臺北市難得的明溝,容納了來自 陽明山上的水流,不僅提供一旁農田灌溉,更是 下大雨時疏水和滯洪的重要功臣!社區志工及農 民以維護生態環境方式,定期清理水草與淤泥, 讓魚、蝦有棲息環境,又可以降低水圳水線,提 高承載的水量,預防豪大雨時的淹水危機,兼顧 環境生態與日常生活。 導覽老師先介紹水圳內常見水生植物:水草、水 芙蓉、水蘊草等,以及周遭的生物:吳郭魚、 蝦、福壽螺等,説明戶外戲水、拔水草的注意事 項後,請孩子們開始著「青蛙裝」,實際下水體 與水草拔河:岩山湧泉體驗 驗。炎炎夏日玩水最開心,難得看到這麼豐沛又 乾淨的水圳及水草,孩子們驚呼連連,噗通噗通 跳下水,認真地與水草拔河,很快就清出滿滿的 水草,這些堆滿的水草,親子可以帶回家種養, 剩下的則被收集為堆肥,回歸自然。 精彩的活動終會結束,炎熱的天氣並沒有影響這 群來自四面八方的親子學員,看到大小朋友們踴 躍的參與、回應,每個人閃閃發亮的眼神都是對 每位參與其中導覽老師、工作人員最好的鼓勵, 期待親子們能將這場特別的社區體驗中所得到的 養分,帶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社區裡持續發酵。
湖山生態漫步行 日期:2022年7月16日 天氣: 第二場暑期體驗營,大小朋友們來到位於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湖山里,這裡擁有豐 富的天然生態景觀,亦蘊藏著深厚的文史 發展脈絡,參加的學員親子以啟動五感與 共作參與的方式,體驗不同於城市街道的 獨特探索。
77 陽明山公車總站旁的前山公園,前身是日據時代的草山眾樂園, 現今則是草地綠蔭的清幽休憩公園,潺潺流水與蟲鳴鳥叫不絕於 耳。學苑設計以圖找景的解謎任務,親子們不放過蛛絲馬跡,從 圖卡細微的線索,觀察對照現地,奔走於公園各個角落,有時卡 關時,孩子們也不怕生地直接詢問公園內的其他遊客及在地居 民,親子合力完成解謎任務,眼、腳、口並用,探索湖山里! 觀察.互動:前山公園解任務 近年來湖山里致力於復育大菁,並以特有的在地溫泉水---白磺泉定色,藍染老師先讓大家 聞聞由大菁萃取的藍泥,帶著濃郁天然的青草臭味,不禁讓人眉頭一皺。接著老師分享各 式藍染技巧與使用工具,鼓勵親子盡情發揮不設限,老師說,藍染最精彩的一刻,莫過是 打開作品的剎那,每一塊染布都是創作者獨一無二的圖樣!在過程中孩子與父母接力共作, 多次下染缸也輪流反覆浸染、氧化、清洗,不時聽見打開布巾「哇!」的驚喜聲,飄揚在 風中的藍染布巾正是親子們手作創造力的展現。 啟動五感.發揮創造力:在地手作藍染體驗
78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湖山里辦公處、 臺北市北投區湖山社區發展協會、木由蓁創意工作坊 陳重佑(103年臺北市社區規劃師) 張佳蘭、周文池、蔡佩錦、陳昱吟、林貴美、陳姸伶、 莊睦城、郭彥志 外部協力團隊 核心籌劃共作學員 活動執行共作學員 說到湖山里私房景點,一定得提到結合在地文史與政經脈絡,有「地下總統府」 之稱的草山防空洞,從炎熱的戶外擠進窄小的入口,親子們不約而同驚嘆:「好 涼啊!」聽故事的同時,大家東探西看,以新奇的眼光看著洞內的手搖電話、西 式馬桶以及傳訊用的地洞,走在宛如迷宮螺旋式的通道,體會著大時代的的氛圍。 走進歷史聽故事:地下總統府導覽
橫嶺古道是條相當平易近人的山間林蔭健走步道,早期為陽明山聚落間的交通路 線,全長約 850 公尺,幾乎都是平坦的山徑,沿途可見原始的保安林、竹林與楓 樹林,綠樹成蔭,山徑旁排排長枝竹密林,陽光穿透樹葉間隙,和煦地灑落在行 走的人們身上,幽靜舒適。途中湖山里李秋霞里長帶親子們認識動植物,同時也 提醒大家學習尊重大自然,用不打擾的方式觀察生態,寓教於樂 ,花草樹木與蟲 鳥成為孩子們最佳的遊樂場與玩伴! 學苑希望透過「湖山生態漫步」活動,讓親子們的身體感官與大自然接觸,透過 公園探索、藍染手作、古道走讀,認識且體驗在地獨有的生態地景與文史記憶, 期許他們能將參與過程中的好奇與觀察帶回日常生活中持續發酵, 開始留意所居 住的環境,發現社區不同以往的面貌。 環境教育:橫嶺古道健行 79
健康社宅藝遊趣 最後一場的暑期體驗營,學苑帶著親子學員們來到了位於松山區的健康社會住宅,這 裡是首座執行「青創計畫」的社宅。「青創計畫」鼓勵年輕人入住社宅「青創戶」, 讓青年以自身熱忱與專才投入社區活動,創造嶄新的城市居住生活模式,滾動社宅的 居民參與機制。參加的親子們透過社宅文史導覽與青創青年互動,體驗新舊交融的人 文風情與居住文化,並透過遊戲與健康社宅內的公共藝術作品互動,嘗試從藝術家角 度思考如何透過藝術創作直接進入社區,公共藝術作品如何與當地發展脈絡產生連結 與對話,啟發大小朋友創意思考,期待小小的藝術種子能在孩子們心中發芽,有機會 在自己的社區茁壯成藝術行動。 日期:2022年8月6日 天氣:
81 健康社宅前身為婦聯五村,首批健康青創戶 「共耕食代」團隊在外省籍長輩們的加入與 指導下,重現了婦聯五村的眷村滋味與麵食文 化,以餃子承載了地方記憶及連結人際網路, 找回了眷村裡的人情味。所以首先讓親子學員 們洗淨雙手、挽起袖子,一起來包餃子,體驗 社宅內共作、共食的餐桌氛圍。 動手包餃子: 體驗社宅內的共享餐桌 健康青創戶「共耕食代」團隊與熱愛農耕的鄰 居,自發性地組成社區農耕隊,實踐從產地到 餐桌的食農精神。在這個關卡裡,親子學員 認識城市農耕的可能性,也打開五感,觀察、 嗅聞、觸摸蔬菜香草,最後孩子們採集葉子, 於紙上進行創意排列,創造一幅屬於自己的 植物畫。 啟動五感.發揮創造力: 認識城市農耕與製作植物畫 健康社宅前保留舊有的婦聯五村門柱,濃濃 眷村味的紅色大門,述說了歷史的變遷,親 子們聚集在大門前,聽導覽老師描述過去的建 築風格與眷村家常,以及建築師如何延續歷史 軌跡,設計成現在社宅的樣貌。尋寶活動從舊 門作為起點,以健康社宅的前世今生軌跡為基 礎,結合闖關及手作,讓孩子們探尋社宅內的 文史記憶、感知社宅的居住空間,以及體驗公 共藝術的創意巧思。 小小探險家: 文史導覽與闖關活動
82 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 「共耕食代」健康社宅城市田園推廣小組 詹凱毓(109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陳淑琪、翁湘雲、林慧雯、蔡佩錦、蔡燿伃、周文池 外部協力團隊 核心籌劃共作學員 活動執行共作學員 在健康社宅外牆立面上,沿健康路側有一連串藍白色環境裝置,這是藝術家康 雅筑《織為家》的駐地創作計畫,她邀請健康社宅住民與松山區的長者們分享 織物,然後將織物特寫影像後製排列,象徵臺灣織品記憶的長河。以此公共藝 術為啟發,關卡以家的印記與記憶為題,帶領孩子們用毛線編織家的形狀,從 而回顧與思考其居住空間的樣貌! 家的印記與記憶:用毛線編織家的形狀
83 健康社宅一樓穿廊的老屋瓦牆,是藝術家秦政德邀請健康社宅新住民與周邊鄰里 一同完成的作品《居住履歷》,於瓦片上筆墨書寫、回顧生命的遷徙過程。呼應 瓦牆的主題,關主邀請親子學員回顧自身的居住履歷,思考居所對自己的意義, 書寫下屬於自己的家記憶。 屋瓦下的家故事:書寫居住履歷 散佈在健康社宅的《花磚聚落》作品,是藝術團隊「彡苗空間實驗」將過去眷村 的花格磚與鐵花窗轉化成融入現代日常生活的街道傢俱:大花椅、花磚椅。關主 帶領學員設計窗花玩拓印,透過各形狀花樣的排列組合,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衣服 拓印畫。 與空間對話:設計窗花拓印 藝術團隊「島生棲所」的《翩翩》是擺放於社宅廣場的樹狀作品,隨風款擺,在 四季流轉中,持續與周遭空間和老樹展開對話。關主帶領親子進行集體創作,以 畫一棵樹為題,共同拼貼成一幅作品。孩子們採集俯拾即是的媒材,欣賞枯枝落 葉之美,用自然素材啟發藝術的心靈與眼光。 串連起私與公的自然空間:集體創作畫一棵樹
84 Q & A Q1. 我是再生學苑學員, 參加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 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呢? 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是針對學苑學員開辦的增能進修工 作坊,邀請不同場域的社造夥伴,跨域溝通、討論各種 社區營造的形式,你可以深化都市再生、社區營造的概 念,也有機會串連不同社區,體驗不同的協作模式。 Q2. 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適合什麼樣的人? 工作坊是學員開展行動的契機之一,透過不同社區類型 的連結,學員可以探索更多未來行動的可能性,因此很 適合想接觸不同議題、社區,喜歡親身力行的學員喔, 讓你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發展的方向。
85
86 改變中的城市與城事: 社會住宅內的社區營造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興隆D2社宅青創戶 蔡佩錦、葉佳琪 協力單位 活動執行共作學員 近年來「社會住宅」作為都市再生政策的重要成果之一,不僅持續精進建物規劃與設計, 提供良好的硬體居住環境;從軟體層面而言,也考量居民需求,逐步納入未來趨勢所需的 公共服務,如長照機構、托嬰托幼及青銀共居等,藉此提升住戶的生活品質。臺北市在
與行動力的青年成為社宅內的種子住戶,在入住期間根據提案內容,串連居民網絡並搭起 互動橋樑,讓住戶與社區的關係更為親近與熱絡。 #垂直型大樓 #社會住宅 #青創戶 學苑為了深化學員對都市再生 的概念,認識不同面向的社區 營造議題,能以新的思維展開 更多元的城市社造途徑,今年 度首次舉辦「都市再生系列工 作坊」,便以「社會住宅內的 社區營造」為主題,選臺北市 文山區興隆D2社宅為案例, 將課堂移至社宅,引導參與學 員和青創戶交流、討論社宅相 關議題,並讓學員分組思考、 共作議題,設計行動方案,收 穫社宅內的社造實務經驗。
2016年率先於社會住宅內導入「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以提案、評選的方式,讓有熱誠
87
營造?」提問的方式,刺激參與學員的思 考。由「青創計畫」幕後推手原典創思輔 導團隊的專案企劃廖哲瑋分享,建立學員 對社宅概念與認知。從社宅住戶是弱勢群 體的刻板印象說起,了解臺灣社宅的現況, 再談集合式住宅類型的社宅,單元化的居 住空間造成鄰舍疏離,因此透過社區營造,
接著由興隆D2社宅的青創戶洪愷伶、吳曉
同專業背景的兩人從原本分歧的提案方向 達成共識,最後以「匯聚情感:社區作伙 來」平台計畫順利通過提案。他們從零開 始,首先建立線上共享平台,兼具團隊行 認識社宅x青創 銷、社區消息整合公告、串連各界資源、 社區文史特色...等功能,用線上社群經 營,與線下的實體交流活動:好鄰居野餐 日、興隆網友見面會...等,逐步累積人氣, 拉近社宅內人與人的關係。透過與住戶的 互動,觀察彼此的共同點,社宅內逐漸成 立各類主題社團:運動的「興隆D2腹仇 者運動團」、親子共讀共享的「繪本閱讀 團」...等,成功地擾動社宅,開創出屬於 興隆D2社宅的居住文化。 兩人表示,在社宅作青創戶一路走來都是 邊做邊學,從與夥伴共創、與居民共作裡 也發掘更多可以為社區做的事,不斷地嘗 試與行動,拓展了社宅內的社造可能性與 想像。兩人談起這幾年社造過程中,在跌 跌撞撞中繞了遠路,以自己成長學習的經 驗,提醒學員盤點重要他人與及早與利害 關係人建立連結的重要性,愷伶、曉平說: 「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才會事半功倍!」, 兩人並鼓勵大家勇於嘗試,建立自己的社 造經驗與人際網絡,最後特別強調最關 鍵、最重要的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與 人打好關係,人際交往絕對是社宅內的社 造最不可或缺的基礎!」。
工作坊首先以「社會住宅為什麼需要社區
串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創造不同族群間 的互動機會,增加理解認識、化解刻板印 象與隔閡,進一步落實「社會照顧」,促 進社區鄰里間的相互扶持與照料,讓社宅 不只是房子,而是有溫度有互動的鄰里社 區。而「青創計畫」便是以社會住宅為基 地,以青年作為社區營造的種子,實驗社 宅內社區營造的多種可能,從找到對的人, 來做對的事,到共同滾動社區事務,達到 「社宅好厝邊」的共好氛圍。
平現身說法,談他們青創計畫的歷程。不
88 走訪社宅新發現! 學員們由興隆D2社宅青創戶愷伶、曉平親自導 覽,走入社宅環境與周邊社區城廓。從一樓中庭 開始導覽,一樓有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托嬰中心 以及大樓物業管理辦公室等,兩人說明,在社宅 內「物業管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節點,例 如進行活動時,青創戶需要頻繁與物業中心聯繫 場地器材借用等事務,他們從長期的互動中,才 逐漸磨合培養現在的默契。 興隆D2社宅的戶外空間頗具特色,頂樓的屋頂農 園及12樓寬廣的樂活空橋跑道設施,在疫情嚴峻 之際,這兩處的公共空間便是居民能透氣的好去 處。另一個看點則是以「家」為想像,散落在社 宅周圍的公共藝術。藝術家涂維政的大型公共藝 術作品《移動博物館》,他開著胖卡行動,採集 民眾遷移相關的現成物,翻模後將其裝置在行李 箱中,作品的核心精神「移動」呼應了目前臺北 市社宅住戶居住年限6年,對住民而言,家的概 念也是移動的。另一件公共藝術則是彡苗空間藝 術團隊的《XYZ嬉遊中─跳跳蕊+光聚》,學員 們在導覽時,紛紛坐上《跳跳蕊》的搖搖椅上, 這個宛如遊具的作品突破了人與作品的界線,在 起伏之間學員也成為動態地景的一部分。 社宅內空間規劃用心,有相關的社福空間及公共 空間設施,也有可多元利用待開發的社區教室。 合宜的配置與距離,讓各住宅單元擁有良好的採 光,以及舒適宜人的自然風,梯廳通順。但青創 戶也提出,電梯數量不多,人潮多時等候時間較 長,容易塞梯的問題,這是長期居住在此地的住 民才有的細微日常觀察。
89 工作坊不是只停留在對社宅與青創的認識,還要 藉由實地觀察與青創戶交流,共同探索社宅相關 議題,實際參與社宅內的社區營造。工作坊的實 作練習以分組方式進行,讓學員深化團隊夥伴之 間的溝通。但受限於工作坊短時間的活動形式, 為了讓學員可以更快熟悉社宅議題,因此安排桌 長及小組青創戶組員,協助學員更快聚焦社宅觀 察,同時為了讓學員行動方向及內容更加清晰明 確,學苑事先將社宅議題歸納整理,讓各組從準 備好的社宅議題中,例如:如何創造社區擾動、 社宅媽媽的支持系統、活絡社宅內的公共空間等 議題,選擇題目實作,設計行動方案,最後在兒 少陪伴團體微光盒子與興隆社宅青創戶共同舉辦 的「玩童運動會」當日發表或執行。 與青創戶一起動起來: 議題分組實作練習 桌 長:林慧雯(106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學 員:陳昱吟、蔡佩錦、王志慧、張聖芝、 顏郡萱 青創戶:呂欣庭(臺北市南港區東明社宅青創戶) A小組以第一志願選擇了「翻轉活動參與及主辦 角色」議題,但事實上組員剛開始並未全然了解 「翻轉」在這個議題下的關鍵,反而著重於「如 何辦活動」的執行面,在桌長的引導下及小組交 流討論中,才逐漸將思考脈絡拉到「青創戶」及 「住民」的角色關係上。組員們展開不設限的思 考,讓每個組員有各自想像發展的空間,互相溝 通調整,最後聚焦,以提案社區不同發展方向, 例如:建立社宅平台、提供戶外休閒樂活生活體 角色翻轉就在起心動念時?! 驗...等,讓住民以票選的方式,思考他們想在社 區內做的主題,透過問題開啟住民反思的開關, 從而有機會從被動的授者角色轉向積極,醞釀翻 轉的可能。 從活動結果觀察,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社會中, 多數民眾最關懷的還是長照與幼兒這樣切身日常 生活的議題,包含幼兒教育、銀髮照顧等主題。 組員也觀察玩童運動會的參與者中興隆社宅居民 比例偏低,多數參與者是附近鄰里住民,反思社 區資訊流通平台在社區營造的重要性,活動資訊 是否能有效傳遞給在地居民,若連資訊都無法觸 及民眾,那麼住民連選擇是否參與的起點都沒有。
90 桌 長:何弘欣(109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學 員:郭彥志、周文池、許倩華、曾逸萱 青創戶:洪愷伶(臺北市文山區興隆D2社宅青創戶) 社區營造閒聊是一種特長?! 關係是建立在互動的基礎上,因此C組選擇的 「與社宅居民建立關係的第一步」這個議題,很 快地就落在了開啟對話上,組員們發揮創意, 「聊天」、「閑事」、「點心」、「奉茶」、 「籤筒」、「解籤」等字眼,陸續出現在腦力 激盪的海報上,最後小組發揮組員「閒聊」的 功力,以「不負責任人生面談所」為名,準備 簡易材料,讓參與者抽牌及現場創作牌卡,再 由組員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點解牌。 解牌遊戲受到民眾的喜愛,攤位相當熱絡,參與 者的問題百百種,有國小孩子詢問「大學該念什 麼科系?」的人生大哉問,也有機會與住民談到 內在深層感受或當下很在乎的事情,組員現場即 興發揮,不設限對話的內容與發展,這樣「街區 共創」的形式,反而產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 對組員而言,解牌對話是很好的日常互動練習, 此外,在與居民建立關係時,也同樣對內與夥伴 建立關係,一起為小組目標努力,彼此陪伴,產 生凝聚力與力量! 桌 長:王培羽(108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結業) 學 員:蘇信叡、連淑華、王姿文、黃新美、陳俊庭 青創戶:詹凱毓(臺北市松山區健康社宅青創戶) 社宅也是整體生活圈的一份子! 團隊的溝通在社區營造的過程格外重要,在快速 成軍的團隊中,如何打破年齡差異與陌生感達到 共識,是社區營造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B小組 在剛開始也面臨這樣的狀況,但在組員的熱忱下 逐漸磨合,有意見領袖卻同時保持組內討論動能, 氣氛融洽。小組投票選擇了「如何建立社區夥伴 關係」,著手梳理議題的精神,思考如何開展適 宜的行動方案,最後聚焦於藉由「一張在手行遍 興隆」的美食地圖及周遭街景照片,作為與住民 互動的媒介,讓參加者在地圖上,以貼圓點的方 式,推薦或記錄他們造訪過的景點。 地圖與照片的媒介有效地開啟了組員與參與民眾 的對話,有OPG團隊來指認其在忠順里改造的場 域,也有民眾媽媽指認開設的店家...等。從與民 眾的互動對話,組員也在過程中蒐集住民的資料 背景,例如:前來參加運動會的民眾是興隆社宅 附近居民,他們的生活圈與社宅住民相同,因此 也關注興隆社宅粉絲頁,由此可以推想,社宅絕 對非獨立於社區的建物,而是整體共同生活圈的 一份子,社宅社造的橫向連結,才能逐步建立社 區夥伴網絡。
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對學員而言,是拓展都市再生視野與經驗很好的增能課程, 在自我探索及練習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議題的認知及深化夥伴關係。對社宅及青創 戶而言,無疑是很好的刺激與交流,連結更多團體、組織及夥伴,也透過學員們活 動的田野調查,提供青創戶未來更多元的想像。最後,對學苑而言,在培力社宅未 來潛力社造人才的過程中,串連更多資源,綿密地編織著屬於臺北市都市再生的風 景,也正默默地改變我們的城市與城事! 改變城市與城事 91
92
93 Q1. 在參加培力的過程中, 遇到了挫折,我該怎麼辦? 在行動過程中,學員會面臨各種經驗,有感到愉快、成 就感的時候,當然也有惱人的時刻,也許是跟夥伴溝通 困難,也許是行動無法聚焦...等,但在學習的歷程中, 你都可以從每一個環節,回過頭反思而有所收穫,而且 當你實際走進田野,你也會發現在社區裡沒有所謂的正 確答案,重新審視「差異」,累積經驗,思考你的初衷, 找到你的動力及答案。 Q2. 我已經結業了, 但覺得對社區的概念還很模糊, 也還找不到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對你來說什麼是社區營造呢?經過了幾個月的課程與實 習,每一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甚至也有人覺得說不 太清楚,但不用擔心,因為社區營造本來就不是短短幾 個月的事情。你可以實際行動,參加學苑的回訓機制, 再次投入社區,探索自我;你也可以帶著大補帖,當做 你社造行動的武林秘笈,陪伴你持續行動。 Q & A
來來來!各位正在考慮要不要走向社區營造的朋友,以及剛剛開啟社造開關的初訓學 員,或是已經在社區內打拼許久的小夥伴們!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 款社造大補帖,飲入於胃,包你強心健身,不僅能消化上課所學,還能捲起袖子進到 田野,收穫各種社造經驗值,也能與夥伴共同商討對策,去面對遇到的困境或問題! 讓還不認識學苑的朋友們了解我們在做些什麼事,也讓學苑學員們複習所學,幫你畫 好重點,有學有玩又有趣! 1.初訓實習 「我對社造完全沒概念,但想要參加看看可以嗎?」 「我有在社區裡做事,但對社造還是不太清楚,想來參加多了解一些!」 「我大概知道社造在幹嘛,主要是想要有夥伴一起進到社區去實際做做看!」 初訓實習的培力課程聚焦於社造初探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歡迎來跟小組夥 伴應用課堂所學知能一起進入社區實作,收穫真實的社造經驗!透過入門與現地課程 的交互往返,幫助你們看見社區的真實面貌,與在地居民有所互動,嘗試找尋社區需 求,更接地氣地去規劃行動方案,務實面對社區所面臨的真實狀況。 94
95 ‧實習現地課程 「上完課,有社區可以讓我練習嗎?」 「一個人有點驚驚,有同學一修尼嗎?」 學苑以「社區實習」與「共學共作」為核心,由熟悉場域的實習老師帶你們進到社區現地, 並結合入門課程所學,從社區踏查、資料彙整、議題發展、行動規劃等展開社區實作;同 時也會鼓勵學員以「小組」為單位一起進到田野,相互對話討論,激盪出更多的想像與可 能性! ‧實習入門課程 「剛進到社區毫無頭緒,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內?」 免擔心!學苑循序漸進地規劃系列入門課程:從「模 式語言──環境調查工具」傳授初入社區時觀察的操 作重點,練習打破日常眼光,建立全新觀察視野;接
發展社區潛在議題;「利害關係人與社區關係網絡」 則將視角切換到人際關係,盤整社區各行動者的網絡 關係;社區工作需要持續且頻繁地與人接觸與相處, 最後藉由「社區訪調與蹲點」深入了解社區樣貌與居 民的需求。 ◆ 111年度 實習入門課程 線上觀看
著透過「社區地圖與議題疊圖」更細緻地觀察、歸納、 分類、記錄,提升學員視野層次,逐步描繪社區輪廓,
96 「其實我滿想跟一群夥伴持續參與 社造,有什麼方式嗎?」 今年首次辦理以任務導向、收穫實務經 驗為核心的「回訓議題實習課程」,期 許學員們將實作經驗帶回學苑,透過常 態的實習討論課展開對話與交流,共同 凝聚新的知識經驗,也作為學苑另一種 具體的社區參與! ‧社造想像與實務執行 以「陪伴」為核心,小組學員彼此相互分享 工作、生活或是人際的發現與問題,在每週 的線上聚會都能有更多的切磋對話,支持彼 此在各自領域的社造參與,透過相互傾聽陪 伴,毫無壓力地去保溫這段關係,並看見連 結的可能性,慢慢地培養信任與默契,其實 這也是一種社造陪伴的力量。 ‧整建維護與社區觀察 小組學員從「觀察者」視角切入,參與「公 辦整維2.0」計劃,因與政策接軌而有這樣 的實習場域和機會去發掘問題,搭配實習討 論課去做更多關於整維與社造之間的延伸想 像,給予政策推動的回饋與操作可能性,像 是有沒有可能將綠建築等永續概念導入整建 維護,進而提升建築物的永續性?或是如何 運用社造方法來與民眾溝通呢? 2.回訓議題實習
97 3.顧問申請課程 「我們開展議題過程中,需要專業者提供指導建議!有什麼資源嗎?」 初訓與回訓學員在社區實作過程中,有機會發展出對知識的好奇以及對技能的需求,因此 各小組可對應探討議題及行動需求,邀請相關專業領域人才,提供更多元的思考面向與實 作方向,期許學員們能透過「做中學、學中做」來覺察自己對社造行動的知能需求,同時 呼應學苑共學精神,鼓勵小組參與學苑課程外,積極運用學苑提供的豐富資源申請小組顧 問,來加深各自對於社造領域的認識與理解。
98 4.階段性學習成果 「培力課程會有期中考和期末考嗎?」 「有機會看到其他小組在做什麼嗎?」 「有預計最後會需要產出什麼樣的成果嗎?」 培力課程沒有考試!社造沒有對與錯!最重要是開始行動,我們不談成功失敗,而是想問問你在其 中看見什麼?感受到什麼?為什麼會想這麼做?也希望你能帶著這些體會與收穫,持續參與投入社 造!但學苑安排了三個學習節點,讓各組階段性地,有目標與方向逐步收斂議題、產出方案、執行 行動、彙整展出等,不僅可以看見彼此正在發展的議題,同時也能培養小組共作默契! ‧期中團體分享會 以「輔導陪伴」為核心,邀請各組分享其議題發展脈絡與行動方案規劃,提供學員們梳理與統整前 期學習狀況的契機,透過「開放型態的參與式討論」,聚焦在參與者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希望可以 透過新舊學員及不同組別間的經驗交流,創造更多對話互動、意見回饋! ‧期末現地成果呈現 延續期中相互觀摩交流的回饋,也反芻前期課程與實作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各組期末將在社區現 地辦理各式各樣、形式不拘的呈現,作為他們在社區裡的具體行動參與!學苑也邀請各具專才且在 社區有豐富實務經驗的老師們走訪各組現地成果展,透過參與其中,視各組的議題轉化、發表內容、 在地視角、社區擾動等面向來回饋多元的觀點與想法。
99 各組靜態展導覽解說影片 ◆內湖區 潭美國小舊址 ◆萬華區 無圍牆博物館 ◆中正區 永昌里綠點串連 ◆信義區 都市健康綠生活 ◆北投區 湖山里 ◆士林區 岩山社區 ◆整建維護與社區觀察 回訓實習議題小組 ◆社造想像與實務執行 回訓實習議題小組 ‧實習靜態展── 「城事探索中的遇見‧對話與行動」 學苑邀請各小組以多元佈展方式來呈現這學期的社造學習歷程,並於臺北市社區營造基地展 出,分享給更多市民朋友,讓更多人看見學員們在其中的觀察與收穫!
5.社造參與&共作 「還有什麼好玩有趣的社造活動可以讓我參一咖啊?」 「想知道社造如何串連很多人一起辦活動?」 「哇!這樣的活動原來也是做社造啊!」 學苑除了實習相關課程和學習成果呈現,今年也嘗試辦理與城市議題相呼應的各種社造活 動,同時邀請社區夥伴與學員們共作籌劃,將社造量能擴散到最大,讓前來參與的市民朋 友都能感受到我們這群社造咖的熱情! ‧都市再生暑期體驗營 以親子為主要的招生對象,我們與岩山里、湖山里和健康社宅共作,結合在地特色,以遊 戲化方式設計活動,讓參與者透過參與體驗看到城市裡不同的社區樣貌,開始留心自己所 居住的環境,進而有機會嘗試行動! 看看我們都玩了些什麼! ◆岩山好水嬉遊記 ◆湖山生態漫步行 ◆健康社宅藝遊趣 100
‧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 過往學苑社造場域大多是在老舊街區,這幾年 我們看到垂直型大樓內社造發展的可能性,便 以「社會住宅內的社區營造」為題,與原典創 思和青創戶共作,在「興隆D2社宅」舉辦三 場都市再生系列工作坊;期許學員透過主題短 講、社宅導覽、小組討論與行動實作,對社宅 內的社造有所認識與感受! ‧學苑主題策展 呼應都市再生的精神,學苑招募各具專才的志 工,於臺北市社區營造基地策劃主題展覽,以 淺顯易懂的方式,拉近民眾與議題的距離,讓 市民朋友對社區營造、整建維護、永續綠能、 老屋新用、空間活化等城市議題有更多的看見 與理解! 各季主題展 ◆ 第一季主題展 111年4月至111年7 月 「城市綠洲」──後疫情時代,讓「綠色復甦」重新修復生活! ◆ 第二季主題展 111年7月至111年9 月 備分──拾回遺失的生活片段 攝影展 ◆ 學苑實習靜態展 111年10月 城事探索中的遇見.對話與行動 ◆ 第三季主題展 111年11月至112年4月 仁安.再生 臺北市社區營造基地 (仁安醫院舊址) 101

者必經的自我探索過程!你可以試著在每一個學習階段或踐行理念的過 程,都問問自己對社區或社區營造有什麼想法,是否還保持著好奇心與熱 情?是否還記得你的初衷。

各位在學苑培力中、結業或正走向學苑的朋友們,課程及實習會結束,但 你與學苑的關係不會結束,屬於你的社區行動也尚未結束,讓行動持續滾 動,也讓學苑成為你社區營造的日常,在你需要支持、喘息時,回到學苑 補充能量,也歡迎你帶著你的經驗回來學苑,交織更大的再生網絡,在社 區營造的路上,學苑與你一路相伴!

103 尾聲,培力之後...... 在結束了再生學苑數個月的培力後,你學習了社區營造理論工具課程,也 實際走入社區,與夥伴經歷了完整的社區行動,這時候的你在想什麼呢? 對於社區營造或都市再生是感到成長收穫呢?抑或迷惘衝突? 不論什麼樣的感受,都有他的意義,也都將成為你社區行動路上的重要養 分,看似負面的問題,也會在適合的時間豁然開朗,這是每一位社區行動
結 語

111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發行人|陳建華

總編輯|魯貴顯

主編|黃芳惠

執行編輯|陳妍伶、鄭 芳、林輝順

美術設計|黃靖芬

平面攝影|林輝順

出版日期|111年11月

出版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68號17樓

電話|02-2781-5696

執行單位|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319號5樓

電話|02-2700-7055

廣告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臉書粉絲專頁

10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