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Mar.] 開務大小事 No.42

Page 1



2022年的開務大小事第一刊來囉 ~ 小編私心希望今年可以有第二或第三刊,但還是取決

關於

於小編的工作量 (泣 ) 2022年也是開務成立的 30週年,有很多新的計劃以 及新的能量正在醞釀,請大家拭目以待 ~



目錄 開務對談

P1

從 ESG到 2021的世界建築日

開務生活

P9

艾波學院

P15

喜悅分享

P19

台中市烏日區新榮和段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嘉義縣民雄鄉福樂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彰化縣彰化市學士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新人報到

P27


開務 對談 過去這幾年「永續發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圖 1) 已經成為媒體當紅用語;企業界在思考投資、發展、創利的對策時,無 不把這些概念拿來討論,舉凡與其有關的像碳足跡、碳中和、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綠色供應鏈等議題,到從商業界延伸到政界,從個別的公司 到各個國家,討論的範疇越來越大,已經是行星尺度的等級。可見得這 個因為環境破壞後產生的反省(反應),必須要到了重新定義未來世代 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它與工業革命改變近代人類社會一般,接下來這些 因應「永續」思維而形成的行動將會徹底的改變我們,其力道甚至更勝 於工業革命。

從 ESG 到 2021 的世界建築日 1

文 : 龔瑞琦 圖 : 摘自網路


十六世紀以來「企業」乘著資本主義的翅膀發展至今,因為極大化股東權益,經理人篤信「股東至 上理論」,大量生產、消費地球資源,到今天已經犧牲了大量的外部利益關係人,尤其是不會發出抗 議聲音的自然環境,近年來環境的破壞與自然界的反撲 ( 圖 2):如大氣溫度、暴雨量屢創新高、空氣 污染到了致命的地步、森林大火讓瀕危動物名單更多了⋯⋯這些變化已經危及人類的生存。我們赫然發 現正在與時間賽跑,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今年提出預警,人類必須在不到 10 年的時間內採 取行動,才能避免因氣候變遷造成更嚴重的衝擊,倘若現在不立即行動,生物多樣性將會流失,人類 生活亦會受到重創,未來每年將會有幾兆美元的損失,這些損失已不只是企業,更是全體人類共同承 擔。2015 年聯合國宣告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圖 3),加上各國簽署「巴黎協定」開啓了人類社 會影響工作、生活方式的顛覆性思考與行動。而企業的經營與生產更加重視對社會、環境所造成的衝 擊與影響,各先進的公司更將屬於內部管理事務也用「永續」的概念去思考企業經營的各種環節是否 相符合。這些行動已經成為全球經產界的風潮,消費者亦支持能夠兼顧環境與社會責任的公司、產品, 更多的汽車廠開始更大量研發各種新能源車,以生產電動車的特斯拉市值即將破兆美元即可證明。

圖 1:ESG 涵 蓋 對 環 境、社會、公司治理 的關切。

2


圖 2: 人類對環境造成破壞引來大自然的反撲

2020 年 1 月 COVID-19 肆虐全球所有國家,尤其是發展越快的國家受到創傷越厲害,人們體會到大 自然的反撲威力如此巨大,有超過 2 億人確診,490 萬人不幸喪命,雖然經過近 2 年的努力全球疫 情漸趨緩和,但其影響我們社會運作、跨國活動、經濟物流、人民生活依舊無法復原,在各領域已 經造成無法改變的後遺症,許多國家、人民陷入看不到光明的境地。這個過程似乎預告著:因「地 球暖化」所造成的更多領域的失序、混亂、損失將是多麼的巨大,世界各強國美國、中國、英國、 法國⋯⋯等未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住,已經從各個領域動起來:2021 年 COP26 在英國哥拉斯哥舉行全 球首腦會談,討論氣候變遷應對方案和行動 ( 圖 4),中國大陸展開所謂「能、耗雙控」行動,美國 重返巴黎氣候峰會⋯⋯,大家都有了急迫感,因為從當時巴黎協定各國所承諾的減碳目標遠遠沒有達 到,且目前的情況推估最多再 12 年 1.5 攝氏度就會被突破,到世紀末會來到升溫 3 攝氏度,為減 緩升溫趨勢,各國都訂定了「零排放」目標,其中尤其是中國宣布要在 2060 年實現碳中和(carbon neutral),這個佔世界碳排放近 30%的國家作出無條件的承諾,依聯合國估計其他國家包括英國、 日本、韓國等近 110 個國家已經加入這個行列,他們均承諾在本世紀中期實現「零排放」。 3


作為碳排放的最大戶 - 建築相關產業,及大量建築物聚集而成的都市,其生產、構築、使用、 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佔全部能耗的一半,而二氧化碳排放更佔據了全球約 70%,從這些數 據表明:建築物與城市相關產業如果不採取減碳行動,上述各國相關的承諾均為虛幻。為了 表達對未來環境的集體責任,繼 1928 年的 CIAM 之後,創立於 1948 年由全球 320 萬位建築師 所組成的國際建築師協會(UIA-Union 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s)於 1996 年起將「世 界建築日」與聯合國的「世界人居日」同期舉行

圖 3: 聯合國宣告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慶祝活動,並確定為每年 10 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世界建築日」與「世界人居日」,此項決議為世 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它促使各國、各地區、各國際組織、各公民團體、建築師共同聚焦在所有 全球普遍性問題:包括住宅缺乏、人口過度集中都市、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環境污染、各地建築特色 與文化價值被忽視⋯⋯等議題,因應疫情緩解後聯合國世界人居日在 2021 年 10 月的主題定為:「我們 加快城市行動,建構無碳世界」( 圖 5),國際建築師恊會則擬定了「清潔環境,健康世界」為節日標題, 這主題確認城市活動包括交通運輸、建築、能源消耗、廢棄物管理產生的城市溫度氣體為全球主要的 排碳源,世界人居日將大力推動全球邁向零碳活動,並鼓勵訂定切實可行的零碳排計劃。各地的建築 師、設計師、景觀建築師等都正視並迎接這一挑戰,思考自身角色並探索各自的實踐方案。

圖 4:COP26 今年在英國哥拉斯哥舉行全球首腦會談,討論氣候變遷應對方案和行動。 5


這些探索方案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有: 1.

碳及生命周期評估如何影響建築的決策?

利用 BIM 文件檔案中獲得相關資訊,例如材料、 尺寸、造型等,而評估的對象是基地、基礎地板、 樑柱、屋頂外牆覆蓋物等主要建築元素,通過整 合所有的資訊,我們就可以確定哪些建築構件最 容易導致全球變暖、其排碳量多少? ( 圖 6) 它們

圖 6: 碳循環示意圖

在生命周期間哪個階段對環境影響最大? ( 圖 7) 運用上述方法制定一套評估方式,並得到可靠的 結果。

圖 7: 建築生命週期示意圖

6


2.

從農場到餐桌:建築如何促進新鮮食品供

應? Rafael Tonon 在《從農場到城市》中指出,美國 有 95%的食品到達零售店前行程超過 16000 公里, 這意味著從食品產地到物流的過程要創出多少運輸 碳排,這種情況鼓勵了地方主義(Locavorism)的 成長-僅從當地生產或是小型企業購買食物,這樣 免除了食品在長途跋涉過程中其營養、新鮮度受到 影響,且這個生產與消費習慣已經反映在城市規劃

圖 8: Superfarm 是一個六層垂直結構, 專門用於都市農業

與建築上,這些項目把建築、技術、環境教育相結 合,也為城市帶來綠色!(圖 8)這些作法包括了 小型社區屋頂及大型的垂直農場,如巴黎的 Nature Urbaine(圖 9)它在屋頂上開設了一個有 1.4 萬平 方米的大型農場,可以出產超過 1000 種水果蔬菜。 還有 Framlab 在紐約市用模式化系統,集中生產營 養價值高的食品。

圖 9: 巴黎 Nature Urbaine 設置在屋頂的 1.4 7

萬平方米的大型農場


3.

超越泥土和竹料、木頭-大城市的鄉土材料

運用當地的材料和技術興建建築物,本來是缺少財 政和材料資源而驅動的,但是現在運用這些材料、 技術的原因已經不同,著眼於更少使用工業機械化 的建造工藝,減少對環境與社會負面的影響,同時 也減少長途運輸產生的碳排,又可以彰顯每個地方 的建築特色,越來越多的建築項目均有這些思考, 大至 2020 東京奧運主場館(圖 11),小至印度、 亞洲的一些小項目。( 圖 12、13)

圖 12 & 13

太多與綠建築有關的嘗試與想像正 在進行,我們台灣的建設業者與建築師 們亦努力於發展更節能、更環保、更永續的、 更有地方意義的工作項目,我們已經明

圖 11:2020 東京奧運主場館以日本原生木材為建築體主要材料。

白「綠建築」不是綠色建築,更不會只 是綠色植物建築,它應該是在各層面均 能符合「ESG 」原則的永續行動。

8


開務 生活 相隔一年出版的開務大小事,在疫情壟罩之下,生活依舊精采可期 ~ 持續不斷的教育訓練、工地參訪,不斷讓同事們有吸收新知,重新檢視 自己工作的機會。 去年安康社宅也獲得了金安心工程獎,感謝營造廠與監造同仁的努力 !!! 而另外一項去年的大事,就是同事也置身參與的艾波學院 Podcast,同 事化身為受訪者,讓我們以新媒體的方式記錄了一部份建築人生軌跡, 不管是實習生還是事務所的同事,每個人面對他的人生選擇,不論年齡 都是有他的信念跟想法的。

9


教育訓練

每組各有專精,邀請在各項業務範圍中最為熟悉的你妳你你, 不藏私地分享經驗 !!!!

10


工地參訪

11


Podcast 錄音

艾波的 podcast 新上線 ~ 小眾節目在創始之初先從同事們 & 實習生邀訪, 發現本事務所同事各個臥虎藏龍 ! 想要更了解坐在你旁邊的同事的話,歡迎收聽我們的節目 ( 強制置入性行銷,請掃右邊連結 )

12


安康二期社會住宅榮獲金安心獎

13


2022 開務尾牙

14


艾波 學院

新媒體產物 - Architalk 三大企劃懶人包一次看 !

15


艾工威 關於建築人的 100 種軌跡,邀請不同職 務內容的建築人一起來分享自己在建築路 上的生活與成長。

感謝程宏、韋婷、北兒的友情贊助,擔任開台前幾集的受訪者,讓本節目得以站得穩,走得遠 ~

16


艾讀冊 這系列獻給喜歡聽故事的你,透過文本, 和我們一起發現更多在生活中的建築知識 與地方故事。

17


艾問 ? 本 年 度 最 新 企 畫, 喜 歡 新 知 與 趨 勢 的 你,跟我們一起深入了解相關的議題與新 趨勢!

各大連結傳送門請掃 !!!!! 請各位老朋友新朋友繼續支持我們唷 ~ 訂閱給他訂起來 ~

18


喜悅 分享

台中市烏日區 新榮和段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嘉義縣民雄鄉 福樂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彰化縣彰化市 學士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19


嘉義縣民雄鄉 福樂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20


社會住宅作為全齡安居之所 在嘉南平原寬闊的綠景之間 創造人群共好,環境共榮 每一個家,都是人們心靈的避風港 許多家,皆是匯聚社區意識的泉源 上下家戶串連遷進左右鄰里的心 回「嘉」,一起回心心相繫的家

本案運用切割分離、開口退縮等建築手法,在量體上創造垂直的共享平台;利用水平及格 子元素區分住宅單元類型,藉由公設平台,串聯住戶互動及建立社區情感。以家樹形塑社區場 域精神及都市標的,為即將入住的新住民或返鄉學子,指引一條回家的路。

21


台中市烏日區 新榮和段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22


23


在原鄉住宅聚落中,人與人間因為家戶成員彼此往來,這個彼此間「串門子」的互動,建立了 集體情感與相互的認同,也產生了對居住地的歸屬感,進而有了社區與地方意識的產生。 我們運用共享空間與住宅單元間的水平與垂直空間組織,串連成各住戶之間的關係並建立起 社區意識,並借開向各方的開放空間,廣邀四週的居民至本基地遊逛,形塑地方的場所精神。 在烏日這新開發的城區,即將入住的居民,大多是離開原鄉移居於此,期待他日新居民可以將 「他鄉」變成為「故鄉」、「原鄉」。 24


在設計上我們分別以綠化駁坎強化水土保持,以及臨路退縮 5.7 米 的生活徒步街作為回應。 在整體設計上,除了將空間做最有效的運用外,在公共空間與住宅 單元皆以「無暗房」的方式呈現,全棟皆有充足採光。另外,公共 空間以漸進的過渡設計,使設計開放給周圍鄰里的同時,仍保有私 領域空間,全棟每三層樓留設一處半公共空間,打破單一行為模 式,提供更多居民互動的機會。

25

彰化縣彰化市 學士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基地位置緊鄰八卦山風景區,存在基地高低差、鄰路狹小等問題,


26


新人 報到

A

呂昂

D 黃松柏 許瑞吉 莫宜錚 陳俊榮

鄭巧萱

開富力

徐意維 邱雅祺 賴姿伶

林洧安

監造組

室景組

27

C

BIM 鄭苑伶 羅于翔 林宜慧

李典倫


許瑞吉 高雄人,熱愛高爾夫運動及胡琴演奏,咖啡烘焙達人。

鄭苑伶 湯塚|蛋控|酒鬼|人類徒 鹽水人|台北十年|布里斯本三年|現居台中 詳情請至2樓半,聊天增長智慧。

28


林宜慧 宜慧,育有一子, 婚後改變了原先極大多數想法與興趣, 仍不變的是持續要在建設業打滾的熱情。

李典倫 畢業於逢甲建築所,愛吃甜點,吃甜點就要配咖啡。 喜歡老東西、老音樂、老建築。在瘋狂的世界找尋一絲未曾體驗過 的美好歲月。

希望開務要更好,大家都會 BIM,設計沒毛病。 時時要有”不是軟體有問題,是你根本不會用”的心, 來自我檢討、改進。共勉之 ~

29


徐意維 我是ㄧ尾~ 喜歡海,喜歡看東看西,無論是展覽、電影、詩集 , 還 是花園、山林、海邊。也喜歡撿拾落下的樹葉果實和海 邊的石頭貝殼。

鄭巧萱 暨南大學 建築學系 在廣州讀了五年建築,也在上海玩耍了一年。喜歡觀察 有趣的人和神奇的事,喜歡大海,討厭爬山。 大學畢業後回到了長大的地方,繼續在建築的圈子裡打 滾,期待未來還可以創造更多有趣的東西 !

30


邱雅祺 一起玩~ 你要是不會玩生活,生活就把你玩了

羅于翔 大家好 ~ 我叫羅于翔 畢業於高苑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之前在土木營造廠 學習造橋鋪路蓋河堤,為了精進自己在工程上的見識, 所以到了開富力建設學習。 請大家多多自我介紹

31


黃松柏 身為三寶爸的我,總是跟他們說,爸爸每個案子都是別 人花了半輩子的積蓄來建造的,別人信任我們,我們更 要不負所託。

陳俊榮 工地主任不僅是要蓋出品質良好的房子及與客戶溝通協 調,也要能兼顧對客戶的關懷,使其購買的房子達到居 住最佳品質的狀態。

32


林洧安 我是常被叫成ㄧㄡ ˋ 安的洧ㄨㄟ ˇ 安,來自熱情的高 雄,畢業於東海建研所,我喜歡製作料理帶給人幸福滿 足的感受,我不怕艱辛,曾在 20 歲出過一場重大車禍後, 重新拾起自己,站入建築這條路。 tomorrow comes today,你若能信,凡事都能。

賴姿伶 在地台中人,是大學剛畢業的懵懂小菜鳥,平時喜歡看 小說打發時間,有興致時會畫個素描,所以有很多未完 成的作品,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學習與進步

33


莫宜錚 堅持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二樓半加油!

呂昂 台中人,成大建築系畢業,喜歡打羽球跟爬山健行,很 高興成為開務的一份子。

3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