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Apr.] 開務大小事 No.37

Page 1



關於

距離上一期開務大小事,短短的三個月我們一同經歷了更多大小 事。喬遷茶會、尾牙、每個案子的成長,默默的也就快過完上半 年,緊接著有著不同的挑戰,也有著許多開心事,期待與同仁們 一同共度的下半年



目錄 開務對談

P1

建築人的進擊

好書推薦

P3

書單提供 :龔瑞琦 建築師

開務生活

P9

下橋仔頭段受訪 慶生派對 /撞衫日 /FREEHOUSE 受訪 開務喜訊 - 新科建築師 小貴賓來作客 新竹市不動產公會參觀公司 萊特薇庭飯店式宴會廳 - 特色設計獎

好康分享

P17

瀨戶內海藝術祭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開務人物

P25

從圖面設計到現場實踐 - 書豪的工地日常

新人介紹 室景組 - 黃慕恩 / 林世淳

P31


開務 對談

建築人的進擊

文 : 龔瑞琦

今年度的建築師高考,我們事務所又有二位同事高中金榜 ( 圖 ABC ),可喜可賀!他們在自己的建築故事上又寫下里程碑, 我期待他們對建築的事業能夠不離不棄,持續的追逐下去,直到「山靈水明、神清氣爽,不枉此生」而以已。可能有人會說: 龔先生,你說那裏去了,你且聽我說來! 建築人從大學起才有機會一近建築知識的堂奧,幾經數年折磨始能略知建築事。雖說建築系所畢業了,但能說清楚講明 白建築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庶幾者無!接下來在生存現實的挑戰下,恍恍忽忽的排隊進入前人走過的路,或是驚慌失措於: 「怎麼與學校談的建築差這麼多?」有人從此淡出建築領域,有人苦著性子再熬看看,有人說服自己:「建築本來就是老 人的事業,慢慢來⋯。」或者是已經品嚐建築的滋味正朝向美好的道路前進。不管是那一種,畢竟建築這一行到底要怎麼學? 怎麼教?一直有著各種論點,以台灣存在建築系所近一甲子的時間來看,各校系所各自有不同的教學內容,有些著重在建 築技術的相關知識傳授,有些則專精在作設計,有的則專在產業與學術間的合作關係,或者是以考試為職志的教學等等。 所有這些建築教育討論的文章長篇累牘,各有論點。但是經過學校教育過之後的建築人,你清楚了自己的定位?你找到自 己未來的職志嗎? 我藉近代建築大師柯比意的話:「建築是生活的容器」來說明,以一個裝有牛奶的瓶子來看,柯布是說建築是生活的瓶 子,生活像牛奶。如果瓶子才是建築,當然就出現了許多拼了命在教與拼了命在學瓶子(建築)如何如何的師生,當然也 就有拼了命在作瓶子(建築)設計的建築師了。再想想瓶子如何如何了,可是瓶中的內容不重要嗎?於是出現了「形隨機能」 的一句名言,它的意思是形式應該隨著內在的功能而改變,住宅有住宅的樣子,辦公室有辦公室的樣子,商場有商場的樣 子⋯⋯,現代社會運行衍化出無限可能的內容(活動、行為),從此脈絡可以衍化出無限的外部形式,接著我們發現空間 內容與運用方式深深影響著建築物的設計,或說建築物的存在框限了活動與行為的內容,到這時我們可以說用以界定行為 與活動內容的建築計劃(牛奶)與建築設計(瓶子)有等量的重要,為了解建築內容,因此與建築計劃相關的知識都是我 們該學習的:未來趨勢、當代社會經濟活動、都市發展、人口統計、交通運輸、財務評估⋯等都是作好建築計劃定性定量 的依據,如此才能確保建築物設計的成功,否則的話,它可能只是個好看的物體。

1


有了完整的建築計劃後,就能依建築設計法則展開建築物的設計工作,這個部分是我們依建築法、建築師法所開展的 工作:是目前「建築師」這個職業被界定的工作,但是往往也因為被框限在此,大部分的建築師無法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 這個工作成為紙上談兵的多。這現象何以造成?是因為職業分工讓設計與施工分屬建築師與營造廠,因此建築師在學校與 自我訓練的過程中,少了工地現場的熟悉與體驗,往往無法掌握各種建築材料特性、與因應而生的各種施工法,當然也少 了從材料、施工法等技術面所發動的設計思考與概念,讓我們的建築物呈現出淺薄的形式,更不用說能夠沈澱出什麼當地、 當代的建築文化了。 完整的「建築人」不是建築師這個職業角色可以侷限的,他必須要從廣面的生活環境中學習,了解我們的人文環境、 自然條件,了解各建築議題的需求、目標,熟悉建築師工作的程序與技術,運用新軟體、新科技將此部分工作做深、做細, 並將末端施工面上的要求提前反應在設計上,讓建築物所應對的環境、使用者、自然資源等,均有一該有的正確回應,如 此才能說自我建築意識已達「山靈水清、神清氣爽」的境界,也才能自我實現建築理想,也才能大聲說出「不枉此生」了。

A

B

C

A - 瓊甄與龔先生 B - 宇群與龔先生 C - 龔建與新科建築師

2


好書 推薦

書單提供 : 龔瑞琦 建築師

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

作者 :Arthur Sakamoto , 川上桃子 , 王振寰

台灣經濟在過去二十餘年遭逢劇烈的改變,其所引發的政治、社會後果影響深遠。 兩位編者李宗榮、林宗弘邀請台灣經濟社會學海內外重要學者,針對各個重大議題進 行專書論文寫作。本書內容包括導論與四個部分;第一章兩位編者認為在二十世紀末以 前,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此時期「奇蹟典範」的文獻, 分為宏觀與微觀層次分析,宏觀方面認為台灣在世界體系與冷戰地緣政治下開放貿易、 華人家族或儒家文化的支持、家庭計畫帶來的人口紅利、高度自主的發展國家與金融管 制、微觀方面則是中小企業網絡與創新等,可能是造就經濟奇蹟的因素,其政治後果則 是威權體制與本土中產階級的對抗。

居住的藝術:雜物人生之新居住提案

作者 : 希拉蕊 ‧ 羅伯森

寫給有整潔癖的人、個人主義者、反傳統者、探險家、自由思想家、怪人、常在海邊 散步的人、會在野地進行採集的人、鼓吹愛與和平的嬉皮、梭羅的追隨者,以及深愛大 自然、想把戶外搬進屋裡的人、藝術愛好者、有鑑賞者的眼光、拾荒者、廢物舊貨商、 古物迷…… 精緻又不帶偏頗的東西方混搭風、融合民族風或工業風的物件與古董和普普藝術、深 受現代藝術、音樂、與街頭生活的影響而展現的強烈風格……如果,你已經看多了法國 式的奇思妙想、北歐式的實用主義、或者是義大利式的精巧細緻,或日本式的明亮簡樸, 不妨收藏這本,不一樣的歐洲風格的收納布置書。 在知名室內造型師希拉蕊 ‧ 羅伯森 Hilary Robertson 的最新著作裡頭,為讀者介紹 該如何在家中呈現屬於自己的「生活的物件」,也就是那些隨著生活的變遷和時間的流 逝,自然累積的雜物們。事實上,家的風格是從眾多的「生活物件」中流瀉出來的。室 內設計師幫助你打造一個適合居住的空間,而「風格」設計師則教你將自己的人生、日 常放進這空間。 3


都市再生的 20 個故事

作者 : 林盛豐

台灣的都市發展,正由都市更新,轉型為視野寬廣的都市再生,「都市再生的 20 個 故事」一書提出 20 個故事生動的闡述以及其隱含的 6 個再生模式,公視「城市的遠見」 主持人林盛豐,帶您瞭解國際城市都市再生策略的新趨勢。

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

作者 : 查爾斯 ‧ 蒙哥馬利

設計讓我們以為生活要過得好,就得遠離都市、搬去郊區:於是我們的道路越蓋越 筆直(撞死的行人也越來越多)、住宅區離市中心越來越遠(想購物?要上班?先開 一小時車再說)、「路」變成車子走的而非人走的(去哪裡都得開車,所以我們越來 越胖)、土地都蓋高樓大廈不見綠地(想去公園玩耍?對不起,你得開車去那個超遠 的森林公園)、與鄰居完全沒有互動,不認識彼此。 長期投入城市規畫的得獎記者查爾斯 ‧ 蒙哥馬利,透過大量的追蹤訪談,結合環境 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將影響人快樂/不快樂的元素融合為一個個小故事以及妙味 橫生的心理學研究,抽絲剝繭現代都市規畫的利弊,以及我們該如何追求更舒適的居 所。他以巴黎、波哥大、紐約、溫哥華等地為例,指出快樂城市應該有充足的人口、 完善的大眾運輸、車流量越低越好、道路以步行為主,而每個路口都要一片綠地,並 有充足空間讓市民彼此交流。

4


垂直農場:城市發展新趨勢

作者 : Dickson Despommier

在都市裡如何興建農場? 餿水廚餘為何是重要資源? 冰冷的高樓大廈如何變成綠建築?

● ● ●

你有沒有想像過這樣的世界?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在地的糧食來源,以最安全的方式種植,沒有浪費任何一滴 水、一絲能源,而且只要乘坐電梯就可以前往販賣天然食品的商店……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戴波米耶教授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著手解決美國糧食、水資源及能 源危機,他不但想得很遠大,也想得很「高」。戴波米耶的神來之筆──「垂直農場」 的概念,鼓舞了全世界的科學家、建築師以及政治家。如今,戴波米耶在這本開創性的 著作中闡釋垂直農場將如何影響未來的世世代代、改變世界的面貌。 他將帶領讀者進入不可思議的垂直農場之旅,這一棟棟充滿水果與蔬菜的建築物,將 成為在地的食物來源,供應整座城市所需。

認識人性

作者 : Alfred Adler

希 臘 德 爾 斐 阿 波 羅 神 殿 入 口, 刻 著 一 句 著 名 的 箴 言「 認 識 你 自 己 」(gnothi seauton),那是人們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其答案的課題。人一生的際遇,無論是家庭、 婚姻、職場或社會生活,遭遇到種種放不下也想不開的煩惱、糾葛和挫折,如果不從認 識人性著手,探究其性格形成的源頭,就永遠找不到解答。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的性格不是天生或遺傳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依據 其人生目標,逐步發展而成,因此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人從孩提時候,就會因為身體構 造和環境的問題心生自卑感,而克服這個自卑感就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目標。如果因為 人的好勝心和虛榮心作祟,使得心理發展轉向對於權力和認可的渴望,便會導致性格上 的種種偏差,一輩子困擾著人們。而探究這個性格發展的偏差,讓人認識到生命的另一 個重要動力,也就是社會情感,並且擴而充之,才能使人的生活回到正軌,和自己的生 活和解,建立更充實的人際關係。

5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作者 : 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

唯有藉著去愛他人,才能擺脫以自我為中心;唯有透過去愛他人,才能促成自立; 也因著去愛人,才終於能得到幸福。無論任何人,從這一瞬間開始就能獲得幸福。只 不過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 睽違三年,辭去大學圖書館工作、成為國中老師的年輕人再度來到哲學家的書房。 這些年,他在教育現場實踐阿德勒理論,卻備受挫折,如今正為是否該放棄而苦惱不 已: 「阿德勒的思想是一場大騙局,甚至是會帶來毒害的危險思想!」 「阿德勒的思想在現實社會中根本派不上用場,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阿德勒的思想根本是不經用的論點、流於空泛的理想論!」 對於年輕人的控訴,哲學家表示:「是你誤解了阿德勒。」 日常生活中究竟該如何實踐阿德勒心理學?要如何才能步上幸福之路?而阿德勒所歸 納的結論─為了幸福,人人都必須做出「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擇」,究竟又是什麼? ─如猛藥般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哲學問答,再度揭幕!

帖木兒之後

作者 : John Darwin

《帖木兒之後》將世界視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用真正的全球視野、全方位視角,為 人類現代史提供了嶄新(但平衡可靠)的觀點。歷來史學名著與此鉅作相比,都顯得有 所侷限;日後我們也很難期待再有超越之作。 帖木兒是史上最後一位「世界征服者」。他的部隊燒殺劫掠,征討範圍西達地中海濱, 東抵中國邊境,似乎再過不久,就能恢復其祖先成吉思汗時期的帝國版圖。然而,當他 於一四○五年去世,一統天下的帝國也從此告終,至今再不復見。 接下來的歷史書寫,傳統上都以歐洲帝國的擴張作為世界舞台的焦點,卻忽視了伊斯 蘭世界和東亞偉大文明的並存,在當時形成三足鼎立的均勢形勢。直到歐亞世界發生一 場革命,才使這均勢發生改變,但也從未徹底翻轉過。 從帖木兒去世到二十世紀結束,這六百年之間,亞洲的幾大帝國並未受到歐洲入侵者 的深刻撼動。中華帝國歷經種種內憂外患,至今屹立不搖,反倒是曾經「日不落」的大 英帝國走向了滅亡,而納粹帝國更在竄起後不旋踵間,就遭擊潰。

6


隈研吾 奔跑的負建築家

作者 : 隈研吾

反.二十世紀建築、極力否定「符合當地特色的建築」、不論去到哪兒,都不改其 尖銳的都會派批評態度、把過往的苦惱當作糧草,不停的奔馳、不停的挑戰再挑戰、從 懷疑自己到更新自己,讓自身飛躍! 「當建築與『場所』達到一致的瞬間,就是建築的至高幸福。我為了求得這種機緣而 奔走世界各地,暢飲著一點也不擅長的酒,與別人交心,當別人也對我敞開心房,彼此 毫不掩飾自己的脆弱時,真正的信賴關係油然而生。正因為人類是多麼脆弱的存在,所 以才要打造建築,與夥伴們一起打造建築。」隈研吾,奔跑的建築家,那平凡人不及的 思考力不斷地飛躍! 這位設計風格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的建築大師,不但受邀在全球各地做案子, 而且以獨樹一格的「弱建築」、「負建築」理念,受到國際重視。

小建築

作者 : 隈研吾

透過「堆疊」、「倚靠」、「編織」及「膨脹」這四個概念來將建築重新定義與詮 釋,並透過許多歷經考驗並流傳至今的知名建築物以及隈研吾自身近期的作品來加以詮 釋及說明,除了能讓讀者們得以了解到他自己近期作品的創作歷程之外,也提供了許多 創新的想法與概念。 2011 年 3 月 11 日一個前所未有的浩劫、一場悲劇,原以為堅強合理又巨大的建築 卻在大自然的憤怒之前,不堪一擊,完全無法抵抗這場大災難。人心變得脆弱,就像是 這些大建築的無能為力般,完全暴露在眾人面前。原以為混凝土、鋼鐵能打造出堅定、 鞏固,能保護我們的居所,但這個巨大的過程破碎了。 隈研吾站在建築師的巨石上,從零出發,重新思索,堅強合理的建築已經魅力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直接與大自然對話交流、直接依存於自然能源而自立的小建築。以一個看 似弱小的單位,建造足以對應這些大災害的避難屋;將自己這渺小柔弱的存在,和驚人 的世界做連結。

7


機器,平台, 群眾:如何駕馭我們的數位未來

作者 : Andrew McAfee, Erik Brynjolfsson

我們生活在一個奇特的時代,人工智慧擊敗頂尖的人類圍棋高手,也以空前效率運 作現代資料中心。在全球許多市場上,優異的智慧型手機已經不再足以確保製造商賺 錢,反而是蘋果和谷歌之類的平台建造者,才能攫取高份額的價值。在一個又一個的 競爭場上,從計算生物學到量化投資,生手擊敗標竿,門外漢比知名專家想得更快、 更遠。 這個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本書作者安德魯.麥克費和艾瑞克.布林優夫森為 MIT 史隆管理學院教授,也是數位科技領域的頂尖思想家,點出由於近年來的科技變 化,每個人都必須正視數位三重革命,重新思考人腦與機器之間、產品與平台之間、 核心與群眾之間的再平衡。了解這件事不是重要,已是必要。 人腦與機器 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3D 列印機、人工神經網路……, 種種形式的數位機器超越以往限制,扮演起全新角色。人腦聰明、直覺性強,但有各 種偏誤與缺失,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善用人機新夥伴關係,在合適情境中讓機器做 決策,再明智地讓人類智慧參與其中。

物聯網革命:共享經濟與零邊際成本社會的崛起

作者 : Jeremy Rifkin

《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暨未來學大師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指出物 聯網的強大力量,即將促成二十一世紀最具支配力量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 所有人都可以幾近零邊際成本,分享自身的資訊、娛樂、綠色能源、3D 列印商品和 網路課程,甚至還能分享汽車、房子、工具與衣物! 屆時群眾募資取代銀行貸款,線上課程取代正規教育,「取用」勝過「擁有」,「合 作」凌駕「競爭」,「分享」徹底取代了「交易」,一向用來衡量經濟表現的 GDP 也 因此不斷降低,既有的市場經濟規則與典範,將全面遭到顛覆! 面臨這樣的巨變,作者預期我們將花較少精力追求金錢利益,更專注如何創造高品 質的分享價值;較不沉迷於擁有物品,而更在意互惠與共享;較少剝削地球資源,更 努力維持生態永續。

8


開務 生活

- 下橋仔頭段受訪 ( 帥氣的龔先生與舜哥 )

9


- 喬遷茶會 ( 溫馨可愛的相見歡 )

10


A

A B

C

A - 慶生派對 B - 撞衫日 ( 一起開務藍吧 C - FREEHOUSE 受訪

11


開務喜訊

新科建築師 - 宇群、瓊甄 ( 謝謝兩位的美食佳餚呀! )

12


用心準備前置作業的室景組 上 ( 次摺紙飛機是什麼時候呢?

瞬間晉身為楊桃哥哥的楊書豪 來 ( 跟 ~ 楊桃哥哥一起往這邊走

13


最年輕的客人來訪囉 看著你們活潑天真的模樣穿梭在辦公室裡, 對事物也總是保有好奇心,意外地被充電一 番,今日小貴賓真的是好可愛好討喜! 同時,也謝謝室景組熱情接待 -

14


- 新竹市不動產公會參觀公司

15


- 萊特薇庭飯店式宴會廳 榮獲「台中市大臺中建築師公會 - 特色設計獎」

16


好康 分享

瀨戶內海藝術祭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大地與海, 三年一次的日本藝術祭

日本的兩大藝術祭,分別是瀨戶內海藝術 祭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它們都是由北 川弗蘭所策劃的三年展,展覽地點大多都 為人煙稀少或者老齡化嚴重的海島和村落。 從每次藝術祭上充分與當地氣質結合的藝 術作品中,我們能看出策展人,以及每一 個參展的藝術家,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 用藝術這種溫柔的手段,讓一片貧瘠的土 地再度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瀨戶內海

せとないかい

瀨戶內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船 隻穿梭來往各島,經常帶來新的文化與風 格,並與各座島嶼的固有文化結合、茁壯, 伴隨美麗的風景成為傳統習俗,一直流傳 至今。在今日全球化、效率化、均質化的 風潮中,島上的人口流失,日趨高齡化, 當地的活力也隨之低落,島嶼逐漸失去原 本的個性。在瀨戶內的島嶼上,美麗的大 自然與人類共生共鳴。我們希望能找回這 些島嶼的活力,讓瀨戶內海成為地球上所 有地區的「希望之海」,於是舉辦了瀨戶 內國際藝術祭。

17


越後妻有

セレクトバスツアー

越後妻有(Echigo-Tsumari),這特別的地名,是在日本新潟縣南 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內的 760 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多大多廣? 比東京 23 區還要廣,具體來說將近有三個臺北城市大,若沒有巴士 或私家車代步,是很難順利到達散落在高山田野森林間的藝術作品。 所以我想,和台灣花東有著一樣美麗的黃綠色稻田,有著好幾條蜿 蜒的天堂路,卻因為地理位置和經常下著大雪的環境,阻礙了城市 與偏鄉集落的距離,若沒有北川富朗先生以藝術為媒介的方式在此 深耕進駐,讓世界各地的旅人輕鬆進入猶如在大自然之中的美術館, 「越後妻有」將是ㄧ個與世隔絕的淒美傳說。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從第一屆(2010 年)開始,均以深淺不一的蔚藍海洋為背景, 無論是飄揚的旗幟或是海上航行的渡輪,彷彿揮舞著雙手歡迎世界各地的旅人來 一趟小島旅行。 到了第四屆 ( 就是今年啦 ),隨著官方想要藉由藝術祭傳遞更為生動的瀨戶內海, 原研哉將海報主視覺從寧靜海面潛入深海,以海中的「海底生物」為主題,並以 黑色背景讓滿有生命力的章魚、目露兇光的鯛魚和滑不溜丟的鰻魚,創造出海底 神秘而不可測的視覺衝突。當我們把視線停留在這些生物體時,可以再給大腦多 一點時間來思考關於海底生物的社會議題,可以是海洋污染的環保議題,也可以 是海洋與島民緊緊相繫的依存關係,也可以是當我們登上某座島嶼時,誠心誠意 的感謝,讓我們在藝術祭的行旅中,也能品嚐海中新鮮生物料理出的美食。

18


瀨戶內海 藝術祭 2019

瀨戶內海的海域範圍包括日本本州、四國和九州三塊沿海陸地共十個縣,東西約 450 公里,南 北約 15 ~ 55 公里,是日本最大的內海,與沿岸地區合稱為「瀨戶內」(せとう ち) 不僅是沿岸關西地區及九州之間的運輸交匯點,同時也擔任日本與中國大陸及朝鮮半島交通路 徑上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便時至今日已然成為陸上交通的年代,瀨戶內海依舊是海上交通的大 動脈。

春會期:4 / 26 ~ 5 / 26 夏會期:7 / 19 ~ 8 / 25 秋會期:9 / 28 ~ 11 / 4

瀨戶內海

小豆島 直島 女木島.男木島 豐島 香川縣高松港、岡山縣宇野港

喜歡藝術的大家,引頸期盼許久的「2019 瀨戶內海藝術祭」即將登場 ─ 每三年才舉辦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祭近年來在日本國內外的知名度大升,不只是因為這邊有著海天一色的美景,加上在 展期內將會展出超過上百件獨樹一格的藝術作品,更棒的是可以盡情享受徜徉在各座小島之間的樂趣。 瀨戶內海是一個位於日本本州、四國和九州地區之間的海域,氣候溫暖少雨,風光明媚景色宜人。而瀨戶內海藝術季則 是以日本岡山縣、香川縣及小豆島、直島、豐島等 12 個島為主來進行作品展示。2019 年度的瀨戶內海藝術季共為春、夏、 秋三個展期。

19


小豆島 小豆島是瀨戶內海所有小島裡面第二大島,也是最知名的島,電影《第八日的蟬》及連續劇《為了 N》都曾經在小豆島取景。 然而由於占地甚廣,因此交通方面建議搭乘巴士或是租車前往。在作品的部分,小豆島也是本屆藝術季裡面作品最多的島, 但由於每個作品之間都有段距離,單靠公車想要一次飽覽小豆島的美麗風光和藝術作品,可能需要花上兩天以上。

直島 說到直島,一秒內應該是想到草間彌生的大南瓜吧!但直島除了南瓜之外,I LOVE YOU 錢湯、地中美術館、李禹煥美術館 和本次藝術季的「家 project」等等都非常值得一看。直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建議在安排行程的時候可以空出一天給直島。 交通方面,除了可以利用公車來移動之外,時間充裕的人也可以試試看騎腳踏車來體驗直島之美喔 !

20


女木島.男木島 女木島有著鬼之島的稱號,最知名的莫過於那「鬼之島大洞窟」,前往鬼之島大洞窟時建議可以搭乘島內巴士,來回價格 為 500 日圓。而女木島的其它藝術作品則大多集中在港口附近,可直接步行前往。男木島是許多人推薦的一個島,不僅風 景十分宜人、每一件作品都可以步行前往之外,作品寓意深入淺出,讓旅客和藝術之間距離明顯拉近。建議女木島和男木 島可以安排一整天的時間。

豊島 相較於上述幾個島,豊島的知名度或許低了一些,但這並不影響豐島的魅力。來到豐島,建議大家可以直接在港口租一台電 動腳踏車,除了因為作品之間距離較遠之外,在豐島騎腳踏車真的非常舒服,特別是有非常多讓人可以感受雲霄飛車般暢 快的下坡。回程雖然會變得很痛苦,但電動腳踏車可以幫助各位大大減緩肌肉痠痛的症狀喔!除了必逛的豐島美術館之外, 在本屆藝術季中也有非常多獨樹一幟的作品等著大家來欣賞。

21


香川縣高松港、岡山縣宇野港 除了各個小島之外,在香川縣高松港以及岡山縣宇野港也設有多項藝術作品。由於高松港和宇野港是前往小島的必經港口, 遊客不妨趁著等候船隻入港的之間,在港口附近逛逛,當作正式前往小島之前的練習。而且不論是高松港或宇野港,每件 作品距離都非常近,對 於旅客來說 CP 值超高。

2019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主視覺 – 海底生物 以海中的「海底生物」為主題,並以黑色背景讓滿有生命力的章魚、目露兇光的鯛魚和滑不溜丟的鰻魚,創造出海底神秘 而不可測的視覺衝突。 當我們把視線停留在這些生物體時,可以再給大腦多一點時間來思考關於海底生物的社會議題。

22


越後妻有 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Echigo-Tsumari),這特別的地名,是在日本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 南町在內的 760 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多大多廣?比東京 23 區還要廣,具體來說將近 有三個臺北城市大,若沒有巴士或私家車代步,是很難順利到達散落在高山田野森林 間的藝術作品。和台灣花東有著一樣美麗的黃綠色稻田,有著好幾條蜿蜒的天堂路, 卻因為地理位置和經常下著大雪的環境,阻礙了城市與偏鄉集落的距離,若沒有北 川富朗先生以藝術為媒介的方式在此深耕進駐,讓世界各地的旅人輕鬆進入猶如在 大自然之中的美術館,「越後妻有」將是ㄧ個與世隔絕的淒美傳說。

2018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雖然 3 年辦一次,但規模日益壯大,開辦 18 年參觀人次自前兩屆 10 多萬至近年突破 50 萬,周邊 經濟效益超過 50 億日圓,成功活化偏鄉,帶動農業大縣轉型。

川西 松代 松 之山

津南

中里

東京 大阪 新潟

越後妻有

十日町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在新潟縣的六個區域舉行,包括十日町 Tokamachi、松代 Matsudai、松之山 Matsunoyama、川西 Kawanishi、津南 Tsunan、中里 Nakasato。 原是農業大縣的新潟,隨著人口老化、人力外移都市謀生,經濟一再低迷,2000 年新潟都知事平山征夫突發奇想,邀請傳 奇策展人北川富朗(一手打造越後妻有、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結合當地行之千年的「里山」(satoyama)理念(指人類 回歸自然共生模式),廣邀各國藝術家於新瀉縣內空房、梯田、村落或廢棄校園等土地展示現代創作。

23


2009 第四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展品,坐落梯田間

2000 年第一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德國藝術家 Thomas Eller 以自己面容創作立牌,任由當地作物葡萄藤爬滿覆蓋,創作留置當地 資料來源 : https://blog.hotelscombined.com.tw/%E7%80%A8%E6%88%B 6%E5%85%A7%E6%B5%B7-%E8%87%AA%E7%94%B1%E8%A1%8C/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k3yx4vq.html http://fanfancat.pixnet.net/blog http://www.echigo-tsumari.jp/b5/about https://kaiak.tw/2018echigotsumari/

24


開務 人物

受 訪 者 : 楊書豪 採訪編輯 : 陳沛欣

從圖面設計到現場實踐 - 書豪的工地日常

設計,必須透過技術和工法,才能著實的落實於空間中;室內空間又是最貼近於人的生活與觀感尺度,材料和造型更必 須是以 mm 為單位來操作;因此要使設計完整的呈現於使用者的眼前,「監造」變成是室內設計與裝修行為裡,非常重要 的一環。 室內工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工作,而從圖面設計到現場實踐又會遇到怎樣的問題,今天就來第一現場深入採訪室景組設 計師 - 楊書豪。

25


Q1 簡單敘述一下業主的空間需求與想要的風格 ? 一般第一次的設計會議,我們都會以大量的代圖去揣測業主想要的風格與需求,此案在這個環節中 一直很難聚焦,一方面需面對兩個主要的決策者 ( 同時也是空間的使用者 ),一方面到後期我才慢慢體 會,業主要的不僅是風格,而是更深層的生活體驗和機能細節。 這也開始讓我重新反思,我們是否應摒棄一貫的溝通方式以代圖揣測業主想要的風格,而是回到使用 者對於空間的經驗、生活的看法,這種最簡單、最真實的感受去「聊」出他們想要的空間樣貌,藉以 我們的專業將其轉化落實成圖面,讓設計變成互動出來的結果,而非僅是風格的表現。

Q2 現場監造需面對不同的工種及許多施做的工法,相信有些是設計階段時的盲點,哪些是你印象特 別深刻的 ?

建築與室內設計,是一種客製化的產品,特別是獨棟的別墅類型。因此很難有制式標準的 sop 流程, 而是因應著業主的需求,工務必須現場去整合產生出合理對應的工序,我覺得這是身為工務最困難但 也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室內空間相當貼近於人的生活與觀感尺度,因此在現場連 1mm 都需要錙銖必較,即使 3D 模擬的技 術在先進,收尾的造型是圓弧還是直角,拖縫的間距要 1mm 還是 2mm,實際選樣的材質表情等等, 都必須現場就材料的質感、特性以肉眼來判斷才能下決定。 譬如此案是屬於輕古典的傳統日式風格,因此用到許多實木線板,現成的線板難以達到我們要的視 覺比例時,就必須將原本完整的線板拆解重新組合,甚至 A 線板的頭去組裝 B 線線板的尾,再用 C 線 板的某一段當作中肚的表現。另外現在的磁磚都會做很多模花,讓整體貼磚效果自然,但貼磚的機率 難免還是有可能將同樣模花的磚貼在一起,那這樣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會變差,所以在現場也需要交代 師傅注意。

26


Q3 不論是溝通還是時間,要使工班間互相配合,這當中有什麼是你覺得特別不容易的嗎 ? 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施工品質與工進時間,但要掌握這兩個原則必須了解,人都有個性也有惰性,因 此在與工班之間的關係拿捏,就顯得相當重要。 要與師傅保持友好的互動,才容易使他們配合我們的規劃內容,例如要求師傅修改或者多做什麼的時 候 ( 必須要很麻吉才說的動 );但太過於密切時,有時又難以嚴格要求細微的品質或者工地的整潔等等 ( 就 是黑臉與白臉的角色衝突 )。 所以經理時常告訴我,如果真的不行,黑臉交給他扮,畢竟我是現場的管理者,還是必須與工班保 持友好的狀態。所以阿,人家說做人比做事難,大概就是這樣的體會吧。

Q4 看到你每天都有寫很詳細的工作日誌,除了能更清楚掌握進度外還有什麼幫助嗎 ? 現場的訊息量很大,除了各個工班的工作進度、狀況、出工人數外,還有廠商的送貨擺放位置、廢 棄物的暫存位置,業主今天巡視工地時討論的議題,決議了什麼、待決的項目還有哪些等等,都必須 透過紮實的工作日誌來協助工程的推進,一方面留下紀錄,一方面得以反覆去檢討需要溝通的項目。 譬如說之前現場送了一塊隔天要貼的加工磁磚,結果下班巡視工地時發現被踩破了,趕緊查閱工作 日誌,看擺放磁磚的空間今天有哪幾個工班在這邊出入,才有證據能去追溯;另外也有助於內部的分 析作業,譬如依照出工人數與工作進度去推算工料的成本等等。簡言之,有點類似「大數據」的概念, 讓工地的管理不只是「質化」的概念,還能有「量化」的數值。

● 與業主 ( 左 ) 及師傅 ( 右 ) 的日常互動 常與業主及師傅聊天、生活上的關心與問候,是書豪覺得很重要的事。

27


書豪專屬辦公室

每日的工作日誌

Q5 在工地監工的這 4 個月,你覺得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 最崩潰的事 / 最有趣的事 ? 從紙上作業到現場實踐,最大的差別在於對「工程技術」的掌握,必須清楚了解材質特性與工法, 還有人的因素 ( 師傅技術的成熟度阿,有時甚至要考量師傅今天的心情阿等等的 )。在工地的收穫真的 很大,透過「第一現場」執行的狀況反饋回設計層面,讓設計的思考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細緻。我 特別強調了「第一現場」,因為「路要自己走過」才能將經驗深刻牢記,否則透過其他方式的經驗傳 承有時會變得輕描淡寫。 最辛苦的階段大概是前期進場的時候,進場時師傅們大都還沒有進入狀況,因此會有很多的問題要等 28


著你解釋與解決,整天跑來跑去、還有接不完的廠商電話,真的是身心疲憊。但將事情一件一件處理 妥善,並且聽到業主滿意的讚賞時,成就感也會油然而生。 最有趣的大概就是工作外的閒聊吧 ! 不管是業主還是廠商、師傅等等,在認真工作之餘仍會閒聊兩句。 透過聊天,讓原本覺得嚴肅或陌生的人,發現他們可愛、真性情的一面,有時也經由這樣的行為,建 立起彼此工作上的信任感。哎呀,最美的風景,依舊是人啊。

工地日常書豪 除了業主,每天還需要不斷與工班、廠商溝通與討論。紙上作業到現場實踐,中間的過程真的有很多挑戰需要克服。 ●

「監造」是室內設計與裝修行為裡, 非常重要的一環 透過監造,細節上的品質才能有所掌 握,才能有細緻的作品,也能在第一 時間與師傅溝通與調整。【圖】為磁 磚填縫工程 - 很細小的工程,但調配 出均勻的顏色也是一門學問。發現顏 色不均的問題後能立即的與師傅溝通 並修正,體會到監工真的是重要的角 色。 ●

29


新人 介紹

黃慕恩 - 室景組

林世淳 - 室景組

台 北 人, 畢 業 於 中 原 大 學 室 內 設 計 系。喜歡運動與音樂。期待與各位夥 伴的交流相處,探究設計層面的更多 可能,增進更多專業知識。

我的興趣是看電影,旅行,放空。 來到開務,很喜歡同事間相處的氛圍,像跟同學相處, 希望在這裡除了專業更精進之外,能與大家多交流。

30


喜訊 快報

作品 -「瑞柏盛大樓」 刊登於 532 期建築師雜誌

31


閱讀更多

32




開務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KEYWOW ARCHITECTURE

開務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K E Y W OKEYWOW W A RARCHITECTURE CHITECTURE 開務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