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門季刊-147期

Page 1

June 2021

147

特輯

金酒飄香 探詢酒鄉文化



黃昏 在電線 的五線譜上 排 戀 春天的 樂章

浯洲飛羽─燕子


June 2021

147

當期專題

探訪酒鄉文化

金門酒廠話從頭 金門酒廠

12

從廢品到極品 高粱酒糟的轉生之路 金門縣畜試所

18

歲月的註腳與見證 凝鍊祝福的旺萊酒雕工坊

22

高粱酸白菜鹹蛋糕 我家蛋糕

28


目錄

專訪人物

CO N T E N T S

金門縣文化局長許正芳

4

職人藝象 畫筆下的造夢者 插畫藝術家 吳騏

32

勤學苦練 用藝術彩繪繽紛人生 荔枝師盧文雄

38

藝文現場 石蚵小麥文化季回來了

42

文化觀察家 即將失傳的宴會菜—瓊林宴

46

懷舊時光機 創新與傳統的百年協奏曲 長合餅舖 • 愜意甜點

50

文藝輕旅 用鹹派描繪 金門家之味 小島賣派郎

56

棲居金門 老宅慢時光 時苑 Dwell in Quemoy

60


現在努力建設的成果 會成為未來的文化

專訪人物 金門縣文化局長 許正芳

4 │ 專 訪 人 物


5


島嶼對談 Q 請改 變局 有長 哪與 些讀 者? 們 分 享 , 近 年 來 文 化 局 所 推 動 的 成 果 與 A 上任兩年多來,在所有同仁及相關伙伴的努力下,我們榮獲教育部 108 年整體閱讀力

躍升城市縣市組全國第 1 名及 109 年非六都縣市閱讀力擁書率全國第 5、借閱率全國

第 2;「蔡復一畫像」也登錄國家重要古物;張文帝洋樓爭取中央全額補助修復並成 為未來金門培育傳統匠師的基地;縣定古蹟黃宣顯六路大厝獲文化部「文化資產管理 維護優良獎」;110 年及 109 年度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本縣得獎數分 別為全國第一名及第二名,《金門村史》更連獲地方志書優等獎。

此外,在藝文展演也朝多元創新的方向努力,如跨年晚會巡迴各鄉鎮舉辦,弭平各鄉 鎮之間的資源差距;今年初的元宵燈會,也首次到金寧鄉舉辦,並透過與地景結合之 裝置藝術,展現出金門豐富的文化與生態多樣性,營造富生活美學的節慶氛圍;駐縣 藝術家也進駐古蹟,並與社區及學校結合,落實文化紮根;此外,也嘗試推動藝文活 動收費機制,不僅讓活動的品質得以提升,也落實藝術有價觀念,為未來優質展演建 立基礎。希望未來繼續努力,讓金門成為一個體驗文化,品味生活的精彩城市。

6 │ 專 訪 人 物


Q 從及 閩專 南業 式工 建程 築背 修景 繕出 等身 文的 化局 保長 存, ?如 何 推 動 金 門 古 蹟 保 存 A

金門擁有豐厚的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數量達全國各縣市前三名,這些都是仰賴歷 年來無數前輩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而我始終認為,文資修復再利用最重要的精 神,就是在於活化,文資能夠配合時代被妥善運用,才是真正活的文資。因此文化局 一直努力與專業的團隊及匠師們合作,將修復工程朝專業化與制度化推動,另也將修 復完成之文化資產,透過文化治理,讓人走進歷史現場,使其擁有文化的當代性,也 讓新舊可共存永續。

7


Q 請施 政局 目長 標分 。享 文 化 局 未 來 將 持 續 推 動 哪 些 重 點 A 未來金門縣文化局將持續推動藝文場館的建設與優化,包括金門的中心

圖書館、金門美術館的興建等,並強化縣立圖書館與各鄉鎮圖書館之連 結與合作,也會將金門博物館重新定位及改造,成為金門的「文化入口」, 也期望這些讓金門成為一個擁有優質藝文環境的幸福城市。

另也持續策辦各項展演,包含音樂、舞蹈、演戲、美術、書法、攝影、 陶藝展出,帶動地區藝文欣賞風氣及推動地區音樂欣賞、戲劇演出等精 彩表演,提昇民眾生活樂趣,讓文化活動由鄉鎮出發,在社區紮根,民 眾自主性的策辦與參與,將藝術文化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以培養公民美 學。此外,也將針對地區傳統建築、歷史建築及古蹟等文化資產,持續 推動調查、保存及修復工作,並視各建物現況推動活化再利用作業。更 希望能以風土經濟的觀念,將文化與經濟結合,成為深度旅遊的基礎, 也讓文化成為金門的自信與驕傲。

8 │ 專 訪 人 物


熱愛閱讀,文化局推廣縣民閱讀優質出版品 Q 金十 分門 成鄉 功親 ,局 長 對 於 改 版 後 的《 金 門 季 刊 》有 何 期 許 ?

A

金門季刊創刊已超過 30 年,這是前人的辛勤累積,我們有責任讓這本雜誌變得更精彩, 也期待新的世代能將新的思維帶入這本雜誌。因應現代閱讀習慣,應以讀者的角度重 新定義,題材可更為多元、設計及編排方式可更生動活潑,豐富刊物內在質量。未來 希望除紙本通路,亦可透過現代網絡方式進行分享,讓金門精彩的故事可以被更多人 看見。

9



金酒

探訪

飄香

酒鄉

文化


話 從 頭

金門酒廠 文、圖 / 楊天厚

金門高粱美酒,是世界白酒市場的常勝軍, 是饕客挑買堅持的第一品牌。釀製瓊漿玉液 的金門酒廠又是如何誕生呢?

12 │ 當 期 專 題


九龍江酒廠誕生 胡葉二人建功勳 「金酒」的問世有些偶然。胡璉將軍在《金門憶舊》說, 當時金門每月須從臺灣購買 10 萬瓶以上的酒,提供島上軍民飲 用。為求一勞永逸,時任金門防衛司令官的胡璉將軍腦筋動得 很快,將買酒錢改買大米,以大米向百姓換回高粱粒,再以高 粱粒釀造高粱酒。如此百姓可吃大米飯、飲醇醪佳釀、燃高粱 稈,創收「一舉三得」之利。因此,享譽國際的金門高粱酒廠 就這樣「無心插柳」誕生了,1952 年 9 月在金門城村(俗稱舊 金城)「寶月泉」旁設立,時稱「九龍江酒廠」。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推動金門酒廠誕生的幕後 最大推手,應屬胡璉將軍與博學多聞的葉華成先生。1913 年出 生於蘇門答臘的葉華成,自小以聰穎見稱。因精通英文,曾擔 任過英文秘書,也曾與友人合資創業。後因奔喪守孝回歸金門 故里,為謀生計,居鄉期間在金門城村「六路大厝」老宅開設「金 城酒廠」,再將香聞數里的佳釀寄賣於十九軍福利社。

胡璉將軍於《金門憶舊》 書中對金酒的誕生有詳 實載錄。

金門酒廠早期手工包裝運作歷史鏡頭(胡璉將軍文物)。

13


胡璉將軍喝了以後大為讚賞,決意以月薪 新臺幣 3,000 元高價,禮聘葉華成擔任「九龍 江酒廠」技術課長(當時廠長月薪僅 900 元)。 初建時一切設備付諸闕如,葉華成以過人智慧 逐項克服。待酒廠營運步上軌道,葉華成選擇 轉行,應聘為金門中學英文老師。如今「金酒」 已成為國際級品牌,回溯金門高粱酒成長史, 知人善任的胡璉將軍與多才多藝的葉華成,兩 位功在金酒的舵手,聯袂寫下酒國傳奇。 楊天厚、林麗寬合撰《金門高粱酒鄉》。

傳統高粱收割情況。

14 │ 當 期 專 題


金門酒廠蓬勃發展 以克難方式設廠的「九龍江酒廠」,1953 年 1 月,終於擁有嶄新廠房,首批高 粱美酒正式出廠銷售,月產量 2 萬公斤。1956 年 7 月 1 日更名為「金門酒廠」。

1963 年籌備第二釀酒廠。1965 年成立化驗室。1966 年改用噴油機法取代燒煤蒸酒 法,並首度出洋銷售,從此躍登國際舞臺,開始展露不凡身價。1972 年完成機械化 生產。

1979 年開發多元化商品,如陳年大麴酒、陳年高粱酒、金剛藥酒、長春萬壽藥 酒、神泉酒等品項相繼問世。1997 年 4 月 25 日,金寧新廠第一生產線正式加入運轉。

高粱飯下鍋。

15


1998 年 2 月 16 日,改制成縣屬公營公司,

金酒公司與在地的連結

以「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金酒公司或 KKL)名義掛牌營運。歷年

金門酒廠一路走來,輝煌業績傲視群

來多次豪奪國際白酒大獎,成果斐然。今

倫外,關照地方,照顧住民的在地連結更

年(2021),甫獲擁有食品界奧斯卡美

不落人後。從早期「一斤高粱粒換一斤大

譽的「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食品品質評鑑

白米」,再到小麥的「保價收購」,不但

大 賞 」(Monde Selection), 在 好 酒 環

提高農民栽種意願,也徹底改善農家生

伺激烈競賽中,更一舉摘下八面金牌及一

活。金酒公司盈餘挹注縣庫,增進政府財

面特金牌最高殊榮,表現搶眼,再一次驚

源,也增進地方就業機會。舉辦金門馬拉

艷國際酒壇。

16 │ 當 期 專 題


松賽、金門海上長泳賽,中外選手聚集參 賽,使金門的能見度提升至世界等級。

成功絕非偶然。金酒的「金字」招 牌,是一點一滴累積的成果。以金門本 地盛產的小麥為製麴原料;以金門得天

又以「金酒公司」名義組團參與各項 球類競賽;補助各村里添購軟硬體設備; 製造消毒酒精免費贈送住民防疫……等系 列措施,扶助地方毫不手軟。尤其「家戶 配酒」德政,每年的端午、中秋和春節三 大節日,各提供金門居民以批發價購買一

獨厚的高粱顆粒經浸泡、蒸煮、拌麴、 發酵、蒸餾工法,釀造酒國名品;再經 過一道酒、二道酒調和後,存放酒窖熟 成等繁瑣工序,始能擦亮金酒品牌。正 如前金酒公司董事長李增財所言:「做 好酒,才能長長久久」。

打高粱酒,實質幫助居民收益最受好評。

17


文 / 林靈、圖 / 林靈、金門縣畜試所

以食糧釀酒,便得酒與糟。酒糟,原是高粱蒸 釀之後所產生的剩餘,初時被視為毫無價值, 且會增加環境成本的廢棄物,後以酒糟養牛, 不僅解決酒糟回收問題,更建立了金門酒糟牛 肉的金字招牌。

高粱酒糟的轉生之路

從 廢 品 到 極 品 18 │ 當 期 專 題

金門縣畜試所


酒糟

變廢為寶 畜試所所長陳家輝。

金門高粱輝煌了金門的經濟命脈, 然於高粱酒的製程中,每日約可產出 250

料,金門縣畜產試驗所自民國 95 年向行

噸的高粱酒糟,量大而集合的酒糟,氣味

政院農委會提報金門酒糟養牛計畫,96

殊異,一旦未能及時處理,糜爛質變則引

年審查通過後,由縣政府和農委會共同推

來蚊蠅。爾時龐大難以消化的廢棄物量,

出酒糟養牛計畫,鼓勵民間飼養牛隻,用

隨意棄置,帶來環境及飲水汙染,故酒糟

以消耗過剩酒糟,也緩解了酒糟無處可放

一度被視為汙染金門的隱形炸彈。

的難題。雖曾被視為廢料,但因酒糟含有 豐富的有機物質和營養成分,無論作為肥

為消化這些釀酒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廢

料或是飼料,均是很好的原料。

酒糟是釀酒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廢料。

19


40% 飼料混以 60% 草料,最為合適。自此,酒 糟即成地區牛隻最佳飼料之一,可取代大豆粕和 玉米來肥育牛隻,並降低牛肉生產成本。本被視 作零餘渣滓的廢棄之物,酒糟翻身一躍,成為地 區養牛事業的強力優勢與重要根基。

金門牛肉自此多了一股酒糟香氣 一般民眾如若取用少量酒糟,可自行前往至 金酒公司金寧廠自取;若量大則可委託承攬酒糟 運輸公司代運,僅收取酒糟運費。因此,酒糟被 金門縣政府和農委會共 同推出酒糟養牛計畫, 用以消耗過剩酒糟。( 照 片由畜試所提供 )

廣泛運用於畜禽養殖,品質恆常穩定,可謂物美 價廉;酒糟也從原本被在地鄉親拒絕、抗議的環 境廢棄物,轉為備受肯定的好物。

101 年,畜試所自澳洲引進高經濟價值的布 「酒糟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質,

拉安格斯牛,透由標準化的高粱酒糟飼養模式,

大約佔了 20%,碳水化合物含量

讓油花比例增加,讓牛肉風味更為優異。據東海

則是 25-30%,脂肪少數,大概是

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吳勇初研究報告

3-5%。」關於酒糟的組成成分及 養分,畜試所所長陳家輝細細敘 明。這也才知曉,高粱的成分近似 於玉米,且高粱酒糟所具有的營養 成分,其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明 顯高於玉米,並具有多酚化合物、 酚酸與醇類等機能性成分。

經由不斷調配酒糟與草料的 比例,後來發現,將酒糟導入為

20 │ 當 期 專 題

酒糟現已成為地區養牛事業的強力優勢與重 要根基。( 照片由畜試所提供 )


〈金門酒糟牛肉營養價值之研究工作執行 成效報告書〉所載,「金門牛肉於生鮮肉 評比與美國牛肉接近,且優於澳洲牛肉, 且其具有美國牛肉所沒有產品機能特性, 例如:高共軛亞麻油酸含量。」

陳家輝說,畜試所廠區內,除了泌乳 牛與部分馬匹之外,所內的布拉安格斯 牛、羊、雞、鴕鳥、梅花鹿與水鹿等多種 動物,均餵飼酒糟,以酒糟作為動物的日 糧。獨步全球的金門酒糟牛,極具特色與 話題性,此後聲名大噪,台灣各地畜試所 無不慕名前來取經。

畜試所大力推展酒糟畜牧有成,也因 酒糟養牛計畫,引發地區部分畜牧場、散 養戶繼而仿效,爾後,金門酒糟牛肉、酒 糟牛肉乾、酒糟酸白菜、酒糟面膜……, 遂成為口碑,成為高粱酒、貢糖及菜刀以

金門酒糟牛肉質佳, 且具有獨特的酒糟 香氣。( 圖片由金門 畜試所提供 )

農民所種植的高粱,經由金酒公司收 購,產製高粱酒;酒糟則用於飼養禽畜, 而禽畜的排泄物經過堆置發酵後轉換成有 機肥,可再施作於高粱田,此一過程也讓 我們重新思考了自然資源的永續守存。

外,獨樹一幟的金門風味。

酒糟轉生的魔法之路

轉廢為能,循環利用島嶼內的現有能 量,借助於創意發想、民間力量、中央地 方齊心等諸多要素,共同打造兼具資源循

酒糟對地區畜養戶飼料的供需助益甚

環及降低環境衝擊的產業環境,解決了酒

大,以酒糟替代飼料,降低飼養生產成

糟問題,促進地區整體利益,為金門創造

本、穩定營養來源,於此同時,建立了高

最大經濟價值;變廢為金,酒糟再造,多

粱酒糟優良牛肉品牌,現今,金門地區養

元開發,往復循環,藏富於民,這便是酒

殖牛隻已逾 6,000 頭。

糟至關重要的成就與使命。

21


歲月的註腳與見證

旺萊酒雕工坊 文、圖 / 林靈

22 │ 當 期 專 題


烽火甘泉,向來作為豐沛飽滿的經濟命脈,作為醇香醉人的遙 遠鄉愁,作為精益保值的投資標的;旺萊酒雕工坊,則是集藝 術、文化與工藝於一體,讓金門高粱演化為將人生溫潤、將歲 月珍藏的文創藝術品。

以工藝科技銘烙人生情懷 由羅文來一手砌建的旺萊酒雕工坊,自後浦十六藝文特區 搬遷至莒光路上,進店迎面而見兩排嵌滿金門高粱的開放式層 櫃,櫃間有一桌一椅一人一電腦;人多時,來客便只能輪候著 張望,這才發現,同是酒瓶,一旦在瓶身劃下烙痕,從此便長 出了萬種風情。

無論作為情感的寄寓,抑或忘憂解愁的工具,金門高粱都 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更是飯桌上、人與人之間不可或缺的 溝通紐帶。對於高粱,我們終究無法抗拒、無可抵禦,早已深 植於骨血,藏蘊於基因。

香 氣 與 名 氣 俱 足, 醇 香美醉的金門高粱本是消 費者飲用的佳品;旺萊 酒雕工坊將噴砂工藝結

羅文來力推酒雕的藝術化與精緻化。

23


羅文來細述各式酒雕規格及價位。

合酒瓶雕刻,酒雕此後即衍變為生活的重要載體,用

散與歡聚。細緻的噴砂工藝賦予高粱酒瓶獨一無二且 更具張力的詮釋,始得成就精緻,方能典藏精粹。

踏上酒雕之路的應然與必然

坐在電腦前一邊回覆來客訊息,或起身俐落地舉 起澄澈透明的酒瓶,熟練應對顧客問詢,直待閒時, 羅文來才細細述起更為年輕時候的人生處境──大學 畢業後返鄉工作,爾時卻發現母親罹癌,權衡之後一 腳踏入高粱酒的領域,留在母鄉發展,同時照應母親。

從高粱酒的批售一路走向客製化的酒雕,歷一年 餘的籌備與研究,羅文來終於把酒雕設備引進金門。

24 │ 當 期 專 題

以金門藍眼淚及軌條砦構思而成的酒雕作品是羅文來近期新作。

以升騰情懷、演繹精彩,銘記人生的冰點及沸點、離


充滿禪意的心經酒雕。

創業初期資金有限,採購設備時得以分期

父親節主題酒雕。

量身客製的纏綿情意

付款,甚至技術移轉,羅文來直言遇到貴 人相助,實現酒雕夢想。 在酒雕工坊裡,有窗有櫥有酒有器, 藉由酒雕,將人生情懷精雕細琢;而

羅文來從濃烈中發抒,在現實裡磨礪,無

酒與器的結合,憑著專注與堅守,精益求

論斕金、闇藍、反刻、霧面……,上色或

精,一絲不苟。羅文來解釋,酒雕作品需

不上色,效果以及圖騰,他以嫻熟的噴砂

經由構圖設計、圖版製作、黏貼酒瓶、噴

工藝精工製作,力推酒雕的精緻化、藝術

砂雕刻、烤漆上色、刮漆、封膜包裝等諸

化,使其成為人生的餽贈與見證,充分彰

多工序,費時費勁,且尚須考慮天候,包

顯著獨特與耀眼。

含空氣溼度等繁瑣條件,以及其他不可控 的不確定因素,都會影響到酒雕作品的最 終呈現。

以器械加工玻璃瓶身,繼而進行燙金 上漆等客製化處理,一瓶酒雕要價不過千

25


滿志躊躇

玩轉酒雕

除了維持酒雕工坊的運營,給付員工 的薪資,面對沉重的日常開銷,羅文來坦 經由與客戶溝通後完成的圖稿樣式。

承,「老實說這賺不了錢,但你不能什麼 東西都想要賺錢。錢夠用就好,安身立命, 餘元;作為情感的載體與具象表達,以酒

過得去就行了。」在雙魚座的浪漫性子底

雕為禮,禮之所載,再輕,都心懷深情,

下,謹慎、理性與務實從虎視眈眈的現實

都滿載著真心實意。猶若鵝毛如雪,卻千

裡躂躂現身,絲毫不懈地旋著酒雕的舞

里不化。

步,累月經年,週而復始。

曾有位來自台灣的客戶,蒞金支援塔

作為一個自食其力的拚搏者,關於未

山電廠工作,卻遇上颱風天無法返臺,只

來,羅文來其實早已拓繪了藍圖──於旺

好值班留守;待專案工作結束,尋了空檔

萊酒雕工坊之外,成立酒雕博物館或展覽

踏入旺萊酒雕工坊,為自己訂製一款深具

館,甚至提供酒雕 DIY 創作手作。於傳

意義的留守金門紀念酒,而讓羅文來至今

衍傳統文化之餘,在不失本真的前提下,

印象深刻是──「他就寫了一句粗話。」

以既有的實戰經驗為根基,再融匯酒與器

聽來令人忍俊不住,然而一經思量,卻也

的鏈結,並以神來之筆,重新梳理與轉譯,

都在意料之內,情理之中。

讓酒雕迎向更寬廣無垠。

26 │ 當 期 專 題


牆面櫃位嵌滿各式酒雕作品。

27


高粱酸白菜鹹蛋糕

我家蛋糕 文、圖 / 林麗寬

高粱酒加酸白菜的創意蛋 糕,您品嘗過嗎?而且是 鹹的,有別於一般多屬甜 性的口味。它誕生於白酒 桂冠「金門高粱酒」的故 鄉,現在就帶您到原產地 金門一探究竟。

28 │ 當 期 專 題


坐落於金門金沙鎮沙美復興街的「我家蛋糕」,一棟不起眼的透天 店屋,卻蘊藏著傲人的生意密碼。「我家蛋糕」店鋪「高粱酸白菜鹹蛋 糕」與「高粱布朗尼」聲名遠播的魅力,及網購行銷強強滾的銷售奇蹟。

「我們沒有淡旺季之分,網路生意天天昌盛無比。」中等略嫌瘦削 身材,滿臉自信、笑意迎人的黃奕禧老闆,出口打開話匣子,不急不徐 敘說起這段得來不易的不凡發跡史。

貧困挨餓幼年

激發烘焙夢想

「民國 69 年,國中畢業後,我毅然決然 赴臺踏上學徒路,在臺北社子的超群公司學 做麵包。」記憶之匣一旦開啟,黃奕禧滔滔 說起那段塵封已久的學藝往事。「當學徒時, 住在閣樓,屋頂不高,無法站直,常須彎腰 側身。薪資薄少,工時又長,辛苦異常。」 黃奕禧一面招呼拿麵包供筆者拍照,一面繼 續陳述終身難忘的學徒生涯。

高粱酸白菜鹹蛋糕。

家境困苦的黃奕禧擇善固執、艱苦奮發,終學得高超卓絕的烘焙專 技改善家中經濟,更因滿溢新思維的金頭腦不斷研發新口味征服顧客, 成就「我家蛋糕」店坊的一頁傳奇,成就黃奕禧個人的發跡故事。

特殊烘焙

網購奇蹟

結束兩年在臺北的烘焙學徒生活後,黃奕禧返回金門,應聘到一家 麵包店駐點,共任職一年多。「民國七十四年,我想自己創業。因是

29


仿真芋頭蛋黃。

仿真地瓜麻糬。

小浦頭人,就近在沙美街覓店,而創設了 『我家蛋糕』,成為當時金門最年輕的店 主。」

後來金沙鎮公所推行「沙美商圈振興 計畫」,擬亮點輔導店家。黃老闆以在地 農產特色,加高粱酒於布朗尼,烘焙廿五 分鐘製成「高粱布朗尼」;又加高粱酒和 酸白菜,同樣烘焙時間製成「高粱酸白菜 鹹蛋糕」,成功開發台金獨樹一幟的伴手 禮。因是「我家蛋糕」獨創,客戶亦深覺 口感獨特有味,網購訂單因此源源不絕, 清明節、中秋節、春節等歲節有較多鄉親 回金時,也多會現場採購。

30 │ 當 期 專 題

「炸彈糕」禮盒外觀。


高粱布朗尼甜蛋糕。

「我家蛋糕」老闆賢伉儷。

黃奕禧新創的蛋糕稱名「炸彈糕」,有甜鹹兩種,甜的口味叫做「高粱布朗尼」, 鹹的口味稱為「高粱酸白菜鹹蛋糕」。另有一種也深受饕客青睞,定名「雪藏拿鐵」的 咖啡麵包。此外,他又研發仿真芋頭和仿真地瓜系列小點心三款,外型與色澤分別像芋 頭和地瓜,大獲好評。」

誠摯樸實好口碑

貢獻服務任義消

黃奕禧與開朗熱忱的老闆娘陳秀慧,夫妻一路扶持,共同走過艱辛困厄草創期,及 不斷發想創造新意的萌發期,直至今時迭迎粉絲味蕾展新氣的輝煌期。

行有餘力,仍熱心貢獻社會的黃奕禧,目前還是金門義消總隊救生分隊的副分隊長。 至今且已受過《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央社》、《金門日報》等平面媒體,及 亞洲旅遊台、廈門衛視台、非凡大探索、名城電視台、華信航空等多家媒體的在地美食 主題報導。也有謝雷、許富凱……等多位藝人蒞金親嘗「炸彈糕」。金門網路熱搜高人 氣最佳伴手禮名店,就在「我家蛋糕」;一路長紅掀起搶購熱潮的「高粱酸白菜鹹蛋糕」 與「高粱布朗尼」,就在「我家蛋糕」。

31


畫 筆 下 的

造 夢 者 插畫藝術家 吳騏 文 / 孫蓓玟、圖 / 吳騏

32 │ 職 人 藝 象


我們小時候一定都有遇過幾個每天不論上 課、下課都在座位上不停在畫畫的同學, 卻從沒想過有天可以在世界角落看見他們 的畫作。今年 35 歲的吳騏從小在金門長 大,不愛唸書的他對於畫畫卻有一股比別 人還強烈的熱情,這也讓他從小就注定走 上一條不平凡的路。

33


開啟夢想之門的鑰匙

吳騏說,當時王老師很要求學生做筆 記,每次寫筆記時,他都習慣在上面加上

在華人社會的觀念裡,大部分的父母

一些小插圖,老師看了也會在上面回覆鼓

都會在孩子中學時鼓勵升學,但吳騏的媽

勵他的話,這個舉動讓他受到了鼓舞,於

媽卻早早發現了他的才華,戲劇性的在開

是更用心做筆記,甚至到最後,筆記上滿

學前一天主動幫他報名了復興美工,而吳

滿都是他的畫作,直到採訪的當下,他仍

騏也在當天決定飛往台灣本島唸書,現在

然記得老師當時給他的 95 分高分,這也

回想起這段往事,吳騏說他真的很感謝媽

成為了開啟他藝術生涯的其中一把鑰匙。

媽當初的決定,一路上也一直支持著,否 則不會有現在的他。

挫敗時刻的反作用力

吳騏說,自己也記不清到底是從什麼

在 20 多 年 前 資 訊 相 對 不 發 達 的 年

時候開始愛上畫畫,只記得自己從幼稚園

代,吳騏開玩笑形容自己剛到台北時就像

時就是一直畫,畫到全班同學都知道他很

鄉巴佬一樣什麼都不懂,本來覺得自己已

愛畫畫,他也發現自己在畫畫這件事上特

經很會畫畫了,沒想到在復興美工的同學

別擅長,可是這在校園通常是不被鼓勵

中卻是吊車尾,就連最簡單的畫一顆蘋果

的,但在金門時有位老師令他印象深刻,

他都要重新畫個 5、6 次才能拿到 80 分,

是國中時期的國文老師王振漢。

雖然這讓他受到打擊,卻沒有因此澆熄他

34 │ 職 人 藝 象


對畫畫的熱情,反而在下課時不斷請教同 學,他說此時的他「雖然技術吊車尾,但 對畫畫的熱情還是很濃烈的。」

藝術家留下的都是自己的 正向樂觀的個性和對於藝術的熱忱, 後來也反映在吳騏的作品與職業生涯中, 吳騏說,「非常在意自己作品畫面和原創 性的人,在大環境下是艱困的。」簡短的 一句話,卻也道出了身為藝術工作者們心 照不宣的苦楚。

20 歲開始陸續接案,從插畫延伸至 服裝設計、品牌設計、商品設計等商業 案,再到近期的壁畫、藝術創作與公部 門、企業合作的大型藝術裝置、視覺設計 工作,吳騏說,這 10 幾年對他來說是很 漫長的,這段時間裡他做了非常多的嘗 試,目的就是透過各種媒介去創造自己在 藝術領域上更多的可能性。

這也讓人不禁好奇,這段時間是他是 如何調適心態?吳騏說,他對自己的堅持 是作品一定要出來,不能因為堅持己見就 沒有作品產出,他堅定地說這不是在向市 場妥協,而是在其中取得平衡,他也說, 「藝術創作者最幸運的,就是無論你做了 什麼,最後留下的都是自己的。」

35


成為鳥人 創造屬於自己的天空 10 年間,吳騏累積了為數可觀的作品後,效益也漸漸浮 現,有越來越多人看見這位年輕又有才氣的藝術家,紛紛上 門想與他合作。2017 年是吳騏藝術生涯的轉折點,他也告 訴自己要把藝術當成志業,對於每個工作心態也要更主動, 漸漸地,吳騏的作品在這幾年遍布臺灣各縣市、知名品牌, 甚至延伸到了海外。 近期吳騏回到家鄉金門,與陶藝家父親吳惠民在後浦 16 藝文特區租下一間工作室,創立了「鳥嶼」品牌,開發屬於 金門的陶藝文創品,他說未來的願望是在金門成立一個藝術 特區,希望透過藝術創作,讓更多人看見金門,也讓金門的 小朋友有更多接觸藝術的機會。

將品牌取名為「鳥嶼」,吳騏說,是因為他希望金門這 塊島嶼上的人,能更有勇氣飛出去看看這世界,帶些風景回 來,也讓更多人會想飛進來看看金門的美好。

在吳騏的作品中,有許多自己的元素,例如鳥代表追求 自由,閃電代表刺激,孵蛋花代表希望,而夢獸就是夢想的 化身,也經常能看見巨型的手與腳意象,他說他想傳達給人 的是行動力與積極的觀念,原本他以為自己的作品療癒了別 人,但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些作品也是他在跟自己對話,他說, 「人類很渺小,可是夢想很大、慾望無窮,所以要用自己的 手去撐起一片天,用自己的腳走出自己的路。」

琳瑯滿目的作品,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36 │ 職 人 藝 象


37


勤學苦練 用藝術彩繪繽紛人生

荔枝師盧文雄 文 / 楊再平 圖 / 思 淇

從小不愛唸書的盧文雄,小學唸了 11 年才勉強畢業,學歷不高的他卻對料理與藝術充滿熱 情,一路勤學苦練各項專業技術,成為金門人稱荔枝師的知名御廚,更跨界成為鱟殼彩繪 藝術家、海漂物彩繪達人。

38 │ 職 人 藝 象


他的學習不在教室在廚房 雖然盧文雄從小雖不愛唸書,卻是最 乖巧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懂得幫忙家 計,甚至冒著危險跑到靶場撿彈殼賣錢。 父親為了兒子未來出路著想,決定送他去 學廚藝作為一技之長。

跟著師傅學廚藝非常辛苦,各種打雜 的活都要做,雖然辛苦卻也打下了紮實的 基本功,特別對於各種食材都十分瞭解, 造就了盧文雄擅於運用各種食材的搭配來 創作美食。他不僅學習中式料理,包括東 南亞以及日式料理,甚至學習調酒和水果 拼盤等等,都是他的拿手功夫。 荔枝師廚藝了得。

「讀書認字我沒辦法,學技術做事情 我可以。」盧文雄笑著說,憑著勤學苦 練,16 歲便做了辦桌大廚,還被日本餐 飲界挖角,差點出國學習深造。服兵役時 曾多次為國家元首做菜,得到貴賓們一致 的好評和認可,後來在得月樓旁創立了金 水食堂,以無菜單的金門正統手路菜,包 括金門蚵仔煎、芋頭蓋飯、黃魚麵線、高 粱醉雞、香芋戀肉、金門冰卷等,吸引各 路老饕名流慕名前來,一嘗荔枝師的拿手 料理。

荔枝師的拿手菜高粱鹹豬肉。

39


戲劇臉譜為題材的 鱟殼藝術創作

40 │ 職 人 藝 象


鱟殼彩繪。

手拿鍋鏟與畫筆 彩繪鱟殼無限可能 憑著一身廚藝,盧文雄已在金門 很有名氣,但他總是喜歡不斷的挑戰

的想法。於是將清理乾淨的鱟殼蔭涼,晾乾 後就開始他的鱟殼藝術創作。

和突破自我,在廚藝上不斷的傳承與 突破外,一有空閒時便放下鍋鏟,拿

鱟殼質地堅硬不易損壞,以鱟殼來作畫

起了畫筆。因為喜歡臉譜的圖形和色

既可以保存自己的創作,又可以觀賞這一古

彩,盧文雄熱衷收集戲曲臉譜的圖案,

老的海洋物種。他彩繪鱟殼作品,各種形態

甚至初拿畫筆就挑戰畫臉譜,而且不

的臉譜居多,還有可愛的鳥和兇猛的獸,豐

是畫在紙上,是畫在雞蛋殼上。

富的圖案線條和色彩變化,充滿傳統的閩南 鄉土風。他也樂於跟大眾分享鱟的常識,呼

盧文雄說,空蛋殼很脆弱不好畫,

籲大家保護珍貴古老的海洋生物。牆面上那

力道掌握不好,畫破了就重來。後來

一個個美麗的彩繪鱟殼,如同盧文雄不斷勇

發現雞蛋殼又薄又輕,易碎難以保存,

於嘗試學習新事物,用努力與堅持成功在廚

而且整體偏小不夠大氣。後來有次料

師、船長、畫者的角色轉換中,演繹著自己

理鱟時,發現完整的鱟殼作為垃圾就

豐富的人生故事。

這麼丟了實在可惜,萌生鱟殼上作畫

41


石蚵小麥文化季

剝蚵盛況,今年因疫情人數減半,但參與熱情不變。

42 │ 藝 文 現 場


文、圖 / 楊彧

暫停 1 年的金門縣金寧鄉石蚵小麥文化季回來了,4 月 11 日在古寧 頭和平紀念公園廣場隆重登場;雖受限疫情而縮小規模,但重頭戲 剝蚵比賽仍吸引大批民眾及遊客熱情參與,現場熱鬧滾滾,讓人感 受到疫後重生的喜悅。

從 2003 年開辦的金寧鄉石蚵小麥文化季,是金門一鄉一特色 亮點活動之一,去年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而首次 停辦,今年疫情趨緩,鄉公所因此決定文化季捲土重來。

金寧鄉古寧頭一帶,獨特一望無際滿滿的石蚵田,沙崗一片片 黃澄澄、沉甸甸浪隨風起舞小麥浪的麥田,漫遊唯美景緻樂活趣。 「2021 石蚵小麥文化季之漫遊金寧活動」於 4 月 11 日起至 5 月

22 日舉辦,有精彩的表演、競賽、闖關等趣味體驗,還有首次為 應屆畢業生所舉辦的未成年告白主張活動,希望能再次為金門觀 光旅遊產業注入一股新契機。

透過親自體驗,讓民眾感受蚵農的日常。

43


採收石蚵的工作十分辛苦,更能體會美味得來不易。

今年石蚵小麥文化季活動有一些突破 轉變,首創與地景結合,規劃麥田滑步車 闖關體驗及期間限定的互動式田間裝置藝 術,親子療癒漫遊金寧。同時邀請社區學 校及鄉民們共襄盛舉,讓一年一度的「石 蚵小麥文化季」活動品牌亮點國際,增進 觀光經濟產值。

開幕活動規劃有闖關扭蛋送好禮(最 大禮滑步車一台以及鬼滅之刃系列產 品)、麥田滑步車闖關體驗、期間限定互 動式田間裝置藝術、特色園遊會、宣導攤

44 │ 藝 文 現 場

麥田滑步車闖關體驗讓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位大集合、石蚵手作 DIY 體驗,小麥創 意 DIY 體驗等,今年新亮點是閉幕當天, 在北山播音牆前舉行「未成年告白主張」 活動,應屆畢業生可以利用大喇叭進行告 白,測試告白有多少分貝。還有精彩的節 目表演以及吹泡泡達人大頭哥哥帶全家大 小朋友一同玩樂趣。

今年石蚵小麥文化季系列活動,公所

繽紛可愛的裝置藝術讓田間充滿笑聲。

特與鄉轄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出在地生活 體驗,包括金寧鄉安岐社區發展協會推出 的紅龜粿手作和慢遊社區生活體驗,以及 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推出的探索石蚵林活

熱鬧有趣的剝蚵比賽,場面十分盛大。

動。重頭戲為剝蚵比賽,這是石蚵小麥季 的壓軸,往年上千民眾聚集在北山出海口 一起剝蚵,場面十分盛大。今年因疫情而 縮小規模,改在開幕現場就地辦理,雖只 有 120 組不到 500 人競賽,但參與者熱 度不減,使勁剝蚵,四周親友團加油助 陣,好不熱鬧。日本藝人夢多也來小試身 手,覺得十分有趣。

45


瓊 林 宴

即 將 失 傳 的 宴 會 菜

文、圖 / 楊天厚

46 │ 文 化 觀 察 家


瓊林蔡氏家廟祖龕裙板的「蘋藻時薦永家齊」篆刻。

「瓊林」為御賜里名,坐落於金門本島中心點,地勢平坦,自雙乳山遠眺, 有森然若蓋之勢,因名「平林」,為「濟陽衍派」蔡姓主體的單姓血緣聚落。 明熹宗天啟年間(1621-1627),福建巡撫鄒維璉以「江南夫子」蔡獻臣的 「學問純正」,奏請御賜里名「瓊林」,沿用迄今。

瓊林科舉、祭典無形文化資產名聲揚 文風鼎盛、人才輩出的金門科舉名家瓊林里,明、清兩代共孕育了六位 進士、七位舉人、十六位貢生、六位武將。文武爭輝,傳誦一時,允稱「文 武世家」。以閩南傳統聚落群馳名的瓊林里,里境中有閩南式民居約 300 餘 棟,其中「三進式豪宅」數量堪為全金門之冠。又擁有「七座八祠」稱號的 八間高密度宗祠,尤其一年兩度(農曆二月初七日與十月初六日)的隆重祭 祖儀典,因而榮登民國 100 年「無形文化資產」芳名錄。

秉承祖訓 祭祖簡樸 「瓊林宴」食頭 「忠、孝、廉、節」是瓊林村濟陽蔡氏傳世祖訓,「蘋藻時薦永家齊」 則是「蔡氏家廟」祖龕裙板垂範裔昆的簡樸家風。蘋、藻,皆水草名,古人 常採摘供作祭祀之用。春秋祭典當以永懷孝思為先,不必拘泥於供品良窳, 更不宜彼此間相互競逐而徒增無謂困擾。瓊林里在明、清兩代國史上所演展 的文武科舉非凡成就,祭祖儀典理當可以極盡舖張豪華之能事,但遵循祖訓 的瓊林蔡氏族裔,卻堅持以簡樸古風祭祖,每位輪值爐主只要備妥廿四碗葷 47


新說詞。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以後改 稱「聞喜宴」,元、明、清三代再改稱「恩 榮宴」,時代稱號雖有先後不同,卻都象徵 香 Q 可口、料多味美的瓊林宴麵線盤。

士子圓夢登科的無上榮寵。與金門瓊林村因 人傑地靈,明代「御賜里名瓊林」而稱名的 「瓊林宴」,兩者意義大相逕庭,卻皆屬尊 榮無比的美事。

瓊林宴 饕客聞香下馬 祈風華再現 傳統的「瓊林宴」為簡單四菜一湯風味 小吃,因而有「四大將」或「五大將」稱謂。 俗稱的「四大將」,單指瓊林里父老口中 瓊林「食頭」的紅燒豬腳麵線。

四道別具傳統特色肴饌;若加算生鮮可口 的「肉圓荸薺湯」,泛稱「五大將」。以 下就是鼎鼎大名瓊林村祭祖後族親餐聚「瓊

素菜碗即可。祭祖後,族親餐敘「食頭」

林宴」私房料理菜單:

的簡約餐肴,即稱「瓊林宴」。為何有「瓊 林宴」之稱呢?原來是明熹宗御賜「瓊林」

1. 香 Q 麵線盤:以瓊林村自產的生鮮肥美

雅稱於瓊林里境,因而冠名「瓊林宴」,自

石蚵,添加佐料拌炒蒸煮的麵線,就是令

此「瓊林宴」美名瞬間暴紅,成為網路新寵

人垂涎三尺的「香 Q 可口麵線盤」,更

兒而聲名遠播。

是「瓊林宴」招牌菜。瓊林社區研發的麵 線糰,現今已成網購暢銷伴手禮。

追蹤「瓊林宴」之說的起始,有個與皇 帝和科舉有關的小故事。故事主角宋太宗

2. 八足斤重白斬雞:選用農家放養的土雞,

於太平興國九年(984),在開封城西皇家

雞肉堅實有彈性,一口咬下齒頰留香。量

花園「瓊林苑」宴請新科進士,因「苑」、

足味美的白斬雞盤,向來是古今宴席中不

「宴」近音之故,從此衍生「瓊林宴」的

可或缺美食。

48 │ 文 化 觀 察 家


「瓊林宴」的清蒸剝魚片(紅龍餐廳提供拍攝)。

瓊林社區研發的麵線糰伴手禮。

3. 十二足斤重清蒸剝魚片:選購新鮮「迦納 魚」,經過繁瑣調味工序,再行清蒸。冷卻 後,以手工剝成大小適中魚片,是金門早期 「食頭宴」必備美食。

意義深遠。開席前,輪值祭祖的爐主不時 會以細沙拌炒的古早味炒花生當開胃小菜 饗宴族親,更添小確幸。惜至今日,每年 祭祖與食頭仍常上演,但「瓊林宴」已屬

4. 整盤蒜仔炒肉:五花肉炒金門自產青蒜,

記憶中念念不忘的傳統美饌。

是早期傳統待客美食代表作,白綠相間,肥 而不膩,口感頗似客家小炒,但比客家小炒 更有嚼勁。

美食佳餚會族親,是瓊林濟陽蔡氏年 度最美盛事,更是金門地區宗族文化賡 續拓展的新焦點。為了活化,也為了薪

5. 自製肉圓煮荸薺湯:新鮮瘦肉先行剁碎,

傳,金門縣文化局陸續於民國 104 年與

添加調味料、蛋白,攪拌後搓製成肉圓,再

106 年,假瓊林里舉辦「瓊林蔡氏百年家

搭配清脆可口的荸薺片煮湯。

宴」、「金門縣瓊林在地無形文化資產風 華再現」系列活動,之後又持續推出「石

由「四菜一湯」建構的五道傳統「瓊林

蚵麵線盤體驗」,及「瓊林宴百人試吃」,

宴」美食,菜色雖不繁複,但真材實料,甚

冀能藉由中外佳賓熱情參與,讓瓊林村的

得 曩 昔 時 人 好 評 激 賞。 尤 其 寓 意「 五 世 其

「瓊林宴」暨宗祠祭典無形文化資產能夠

昌」,祈求蔡氏闔族人丁興旺、瓜瓞綿綿,

風華再現,傳承久遠!

49


創 新 與 傳 統 的 百 年 協 奏 曲

50 │ 懷 舊 時 光 機


長合餅舖

第二代黃養旺堅守著老一輩傳承下來的製餅功夫。

愜意甜點 ‧

文、圖 / 楊雅倫

金門除了戰地風情外,更有許多意想不到 的風景。在這座步調悠閒的海島上,金沙 一間閩式古厝裡,常常飄出蛋糕香。這間 隱身在閩式建築裡的甜點店,以金門特色 花磚布置為主體的內用區及舒服的天井, 和店名「愜意」相互呼應;而就在相距不 遠的金沙老街上,陪伴金門人走過百年的 糕餅老店「長合餅舖」, 至今仍遵循傳統 古法研製技術,堅守做出天然美味的傳統 糕點。 一家誕生在古厝的新品牌,與一家持續推 陳出新的百年老店,兩家店如同父與子的 傳承,新與舊在此和諧交融,不變的是對 於烘焙品質的追求。

51


長合餅舖百年來堅持手工製餅,讓他們的餅充滿溫度。

走過一世紀 牛軛餅傳奇

遷於臺灣本島,從此由黃宗仁一家繼續傳 承 1975 年起,由第二代黃養旺接手管理長

創立於 1917 年的長合餅舖,至今已在

合餅店,至今由第三代黃朝翔兩兄弟合力經

金沙鎮最熱鬧的老街上飄香超過一世紀,由

營,直至今日,長合餅舖堅持遵循傳統古法

第一代黃宗仁和兩位同鄉好友三人合力創

獨家研製技術,店內所有產品皆不含防腐

店,因為三人友誼堅定情深,將店鋪命名為

劑、香精等人工化學添加物,因此店內架上

「三公司」,希望能長長久久的合作永續經

滿滿各種傳統糕餅,出爐不久幾天內便銷售

營,於是有了現在老街牆上所提的「長合餅

一空,永遠保存著最新鮮的最佳品嘗時刻。

舖」之名。 長合餅舖的招牌產品牛軛餅,因為外型 其實三位創始人本身都不懂得如何製作

神似掛在牛背上,用來駕馭牛隻的半月形牛

任何糕點,因此特地前往中國學藝,聘請

軛而得名,是許多老金門人回憶中的好滋

其資深的糕餅師傅傳授最正宗的製作方法。

味。笑起來陽光味十足的的甜點師傅黃朝

因逢 1958 年八二三戰役,其友二人紛紛喬

翔笑著說,牛軛餅可是金門人的「貝果」,

52 │ 懷 舊 時 光 機


以天然酵母發酵製成的牛軛餅,用料 十分單純,但是一口咬下滿嘴麵香, 尾韻散發淡淡甜味,紮實的口感與分 量,滋味單純卻很耐吃,因此許多早 期金門人常以牛軛餅當早餐,甚至出 門工作、外出旅途都不忘帶上幾個牛 軛餅當作點心乾糧,陪伴金門人走過 那段物資缺乏的艱苦歲月。

牛軛餅。

老餅店的新芽 與百年招牌激盪火花 身為百年餅舖的第三代,黃朝翔 從小與麵粉一起成長,他傳承了父親 的中式麵點基礎。從小父母一忙於製 餅,一團麵團及一把小麵桿就是他的 兒時玩伴,也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 黃朝翔扎下深厚的麵點功夫,從小跟 著 父 母 製 作 傳 統 糕 餅, 熬 煮 拌 炒 餡

喝口茶!一口小餅,就是幸福的滋味。

料、捏製餅皮,店裡的牛軛餅、花生 佬、寸棗糖、一口酥等,樣樣都難不 倒他。

但黃朝翔小時候其實非常排斥做 餅,常常邊做邊哭,高中還刻意念了 電子科,希望未來可以脫離做餅這一 行,他說 :「因為實在太辛苦了,做餅 和做蛋糕不是件浪漫的事。」直到念 了電子科後,才發現和自己的志趣不 符,心仍向著那些麵粉和糖,故大學

糕餅都不含防腐劑。

53


便選擇高雄餐旅大學的烘焙系,繼續與麵

力學習一段時間後,不約而同選擇返鄉工作,

粉為伍。畢業後,先在臺北的五星級飯店

都認為金門才是真正的歸屬之處,也在故鄉

工作學習,雖然有響亮的名稱,但受雇於

譜出屬於他們的甜蜜戀曲,孕育出他們自己

他人,無法做自己想做的甜點,便決定鮭

的甜點夢。

魚返鄉,期許在自己成長的家鄉,創造讓 人驚豔的甜點。

回到起點 續寫百年新篇章

黃朝翔說,因為有了一技之長,特別 想回到故鄉,與故鄉的親友分享自己做的

作為餅鋪第三代,黃朝翔身兼兩邊的重

甜點,也希望透過自己的甜點帶給大家幸

責,一是老店的傳承,二則是屬於自己夢想

福。而他也因為甜點,與太太相識相戀,

的甜點店,一中一西截然不同,但都是甜點

太太則是位是喜歡甜點的社工師女孩,儘

店,夫妻倆努力打拼出屬於自己的市場方向,

管與太太從小到大因不同學校與交友圈,

也在家人的支持下,將祖厝重新整理,做為

從未有過交集。但兩人在各自專業領域努

圓夢的舞臺。

黃朝翔夫妻共譜甜點夢。

54 │ 懷 舊 時 光 機


包裝與古樸建築協調。

他們對於自家甜點的品質要求十分嚴 格,黃朝翔也透過自身過去所學,將金門在 地食材,如芋頭、高粱以及風獅爺文化元 素,來創造甜點店的亮點。而在空間的規畫 上,運用古厝營造出迷人歷史氛圍,讓精緻 的西式甜點呈現一種衝突的美感。

櫃裡展示著各種色彩繽紛的甜點,有法 式傳統的檸檬塔、馬卡龍、水果塔,還有他 在金門專賣甜點,確實是一大挑戰。創

們獨創的蛋糕等,如搭配金門在地農產品

業之初,夫妻兩人總是談到深夜,討論定

芋頭、高粱產品所製作屬於金門限定口味,

價、包裝材料、口味、外型等等,了解必須

讓喜愛甜點的朋友們隨時感受到愜意的滋

製作的專業及行銷兩者需並行,因愜意甜

味。「不愜意的圓夢之路,才能換來真正的

點工作室位處偏僻,雖然在口味的創新及

愜意。」常常在店內看著情侶、夫妻及孩子

用好料的堅持,但仍需透過行銷使人認識,

們,一同享用甜點那幸福的氛圍,便是我們

並開出一條專屬自己調性的道路。儘管這條

所期待的。可以在這個古色古香的環境裡,

路走來十分辛苦,他們仍然在長合餅舖的

悠閒舒服的步調中,嚐上一口甜品、啜上一

起點繼續堅持下去,傳承長合的麵點精神,

口茶飲,享受甜點的午後,就是他們夢想中

走出屬於他們這個世代的新風景。

最愜意的模樣。

以品質及創意在偏鄉中吸引客群。

55


文 / 蘇大衛 圖 / 小島賣派郎

走入古色古香的金城老街,縱橫交錯的巷弄裡,總可 以遇見許多意想不到的美好。奎閣旁的一幢老宅飄散 著烘培香氣,不同於常見的蛋糕甜點,來到這裡可以 品嘗到的,不只是每日新鮮出爐填滿各式好料的法式 鹹派,還有這位「賣派郎」對於金門家鄉的真摯情感。

56 │ 文 藝 輕 旅

金門家之味

用鹹派描繪

小島賣派郎


回到家鄉之島 當一個賣派的人 小島賣派郎,這個十分有趣的店名,來自店主蔡易洋 的創意,也是他的創業故事。8 年級生的蔡易洋,童年時 期由金門的爺爺奶奶一手帶大,雖然後來回到臺北繼續 念書,但對於金門充滿著濃厚的情感。

大學就讀社工系的他,畢業後也曾在衛福部擔任約聘僱人員,但他始終懷抱著 一個創業的夢想,也對於烹飪、烘培充滿熱愛,曾經參加過烘焙社團學習,後來因 緣際會之下,有機會回到家鄉金門創業,結合自身對於烘焙的熱情,開了全金門第 一家鹹派專賣店,也得以陪伴年事已高的奶奶。

只要有心 全世界都會來幫助你 回憶起創業之路,雖然沒有想像中的簡單,但蔡易洋始終相信,只要有心,全 世界都會一起幫助你。從臺北回到金門,起初沒有人脈與資源,一個人單打獨鬥大 不易,而對於烘焙無師自學的蔡易洋,都是透過網路影片及書本上的教學,自己慢 慢學習做派與調整口味再請親友們試吃,一步步從中累積經驗及實力。他也把過去 學到的一些概念與醬料用在鹹派上,造就出屬於他的層次豐富鹹派。過程雖然辛苦,

蔡易洋堅持純手工製作,確保每一次出爐的鹹派都是最高品質。

57


融 入 金 門 當 地 食 材 的 特 色 鹹 派, 希 望 未 來 能 讓 鹹 派 成 為 金門的特色之一。

58 │ 文 藝 輕 旅


但樂觀的他說,只要看著朋友吃著他作的派,露出滿足的笑容,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蔡易洋說,金門是座充滿人情味的小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比起大城市更加靠近,例如 店內有很多家具與擺設,都是朋友友情贊助的,他也漸漸認識了許多來自文史、觀光等不同 領域的夥伴,共同思考著讓金門變得更好的可能。

小島賣派郎創立之初,因為資本不多,一開始只能靠社群網路及口耳相傳蔡易洋說,由 於堅持純手工製作,一個人從製作餅皮、炒料、製作蛋汁到烤派都是獨立作業,每道工序費 時又費工,每天能做的數量十分有限,過去大概只能賣 30 份,現今則是提升到 50 份,如果 訂單多到做不出來,為求品質也只能忍痛不接。所幸他追求品質與用料實在的堅持,客人們 都感受到了,也讓小島賣派郎越來越受歡迎,累積出不少忠實顧客與網路口碑,也終於有了 今日的店面,一圓多年來的夢想。

用香濃鹹派描繪 餐桌上的濃郁家鄉味 聊起鹹派,蔡易洋有著滿滿的心得。小島賣派郎店裡賣得最好的,是經典洛林跟紅咖哩 肉醬。經典洛林是道地的法式家庭口味,滿滿的洋菇、培根等傳統鹹派餡料,特別的是小島 賣派郎特別選用厚切的培根丁,多汁紮實的口感讓人一嚐就愛上;紅咖哩肉醬則是風味濃郁 的咖哩醬料,適合重口味的愛好者。此外,他特別將金門在地食材石蚵、香菇等入派,做出 青醬石蚵、塔香石蚵等金門特色鹹派,讓客人們十分驚艷,大獲好評。

身為金門唯一的鹹派專門店,蔡易洋說,可能很多金門人第一次吃到的鹹派,就是出自 他的手藝,這對他來說,更是一種絕對不能讓客人失望的責任。「唯有把生平第一塊鹹派做 好,以後人們才會愛上鹹派。」或許端給客人的每一塊鹹派,對他來說,可以說是如同初戀 一般的神聖存在。甚至蔡易洋希望,透過他的鹹派,讓更多人能夠認識金門的美好,成為來 到金門記憶中的好滋味,這樣的目標更是他持續努力最大的動力。 回鄉創業 3 年來,蔡易洋說,很享受這樣的開店人生,儘管這條路有甘有苦,未來仍有 許多挑戰,但能夠在這座熱愛的家鄉之島上,陪伴 90 多歲的奶奶、認識許多朋友、做出自己 滿意的鹹派,當一個快樂的「賣派郎」,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59


老宅慢時光

棲居金門

時苑 Dwell in Quemoy 文 / 時苑 圖 / 時苑

文化 由棲居實現 文化不是現成,而是基於生活,基於棲居,時苑對旅 宿的看法便是如此,旅宿是文化的實踐,文化基於生活棲 居的詮釋,文化不是現成事物的拼貼,而是基於生活棲居 的詮釋。

60 │ 文 藝 輕 旅


樣態 是實踐先於設計 因為是古厝,又有大量老件,常有人把這界定成復古民宿,這其實是蠻大 的誤解。時苑沒有想要「復古」,復古意味著對某種現成文化體系的臨摹拼貼, 例如套用某種時代風格,然後依樣畫葫蘆填充起這個空間。

但時苑這裡,基本上沒有這種想法。這裡的構思是,古厝在美學上適合甚 麼,旅宿模式的「生活」在體驗上適合什麼,金門這個地方的歷史或文化背景 又適合甚麼,依此來構思─應該說實踐這間旅宿的樣貌。

會說實踐,是因為這個樣態不是用視覺空想出來的,而是在長時間的身體 模擬,生活實踐上,慢慢修正沉澱而來的。當然先有一些框架式的構思,還有 現成的家具資源什麼的,但那些只是骨架,真正的內裡是無法空想想出來的。

保留各式老件,充滿舊時美學的空間。

61


老件 美學、使用與地域傳承的自然而然 之所以用老件,不是因為追逐某種時代的靜態樣貌,而是在美學上, 被挑選的這些老件在古厝裡有他的位置,無論是美學或使用上。金門的 閩南古厝的陳設邏輯,很難套用台灣的老屋,因為整個格局、光線與形 式材料,都有很大不同,所以這裡的陳設思考,在視覺上很難「套用」, 若要考慮風流聽覺與使用,就更複雜了。

這也是為什麼,這裡基本上沒有想要甚麼「風格」,特別是復古, 因為這些都是現成事物的套用,不見得適合閩南古厝,與旅宿的生活體 驗。而閩南古厝的樣子若要用得迷人,只能自己花時間去感受各種可能。

光影映照出歲月深刻的痕跡。

62 │ 文 藝 輕 旅


隨著日升日落不同光影,展現老屋豐沛的生命力。

人一樣,受西方影響,若鄭氏政權持續較久, 因此,在家具器物的選擇上,是圍繞著

也許現在的閩南文化又是另一種樣貌吧。

閩南古厝與旅宿生活的條件,再加上一點文 化地域性的思考所構成的。有些人可能會把

這一代的金門人,東亞大陸的影響斷絕

這個地域性,侷限在金門或閩南,但時苑沒

半世紀,東南亞的影響也比過往衰退,相對

這麼想,因為文化,本來就是基於不同時代

的,臺灣、日本甚至美國的影響,深烙在這

人的經驗與條件所開展的,時間久了,類似

一代人的生活之中,影響我們對生活棲居的

的人多了,就會形成某種文化,或改變某種

審美與價值觀。

文化。 所以,時苑反應的也是這種位移,人被

文化 是動態的時空產物

甚麼影響,生活喜好會是如何,棲居呈現的 狀態,就是如何。加上地方風土民情與物質

閩南文化也不是現在這樣,而是原本的

的考量,既有縱向傳承,也有橫向交流,在

百越土著,與東亞大陸、東南亞海洋、日本

地化是這樣一個過程。這種混融,不是拼貼

甚至印度、伊斯蘭的人群與文化交流下的產

傳統的閩南或儒教宗族的生活樣態,也不是

物。每個時代社會不同的文化互動,都會讓

拚貼國外自己也沒真正過上的某種風格,單

時代文化產生位移。據說同是閩南人的鄭芝

純就是反應人,反應真實的生活與棲居,每

龍,會彈西班牙吉他,生活像戰國日本許多

個人都不同,所以不存在抄襲與挪移。

63


June 2021

147

金門縣政府

楊鎮浯

許正芳

洪蘋萱

李海瑩

執 行 編 輯

翁御勛

規 劃 設 計

蘇大衛 張宏遠

編輯審查委員

陳榮昌 周祥敏 郭朝暉 黃逸群

呂月鳳 發

金門縣文化局

893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 66 號

(082)323169 (082)328638

(082)320431

(04)2422-2277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issuu.com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issuu.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