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門季刊-148期

Page 1

Sep. 2021

148 特輯

穿越歷史長廊 一睹僑鄉文化




Sep. 2021

148

當期專題

穿越歷史長廊 一睹僑鄉文化

最美的僑匯建築 陳景蘭洋樓

12

澳門青年落腳金門 洪克保番仔厝化身民宿

18

金門花磚 時空交錯 瞬間綻放的花朵

22

薪傳五代馬家麵線 串連僑鄉與金門人的感情

28


目錄

浯島群像

CO N T E N T S

以鏡頭記錄書寫金門在地故事 唐振瑜導演專訪

4

職人藝象 嘿嘿嘿 亂亂畫 但是很快樂啊 素人畫家李振謙

34

在雕塑與陶藝之間的泥痕火跡 陶藝家王明宗

42

藝文現場 時空旅行之 2021 金門古蹟日 金戈鐵馬單騎古蹟小旅行

48

懷舊時光機 金門老兵的記憶時光寶盒 金龍攝影社

54

藝綻金門 浯島 一起舞動吧! KDC 金門流行舞蹈團

60


如果熱愛一塊土地, 你會用什麼方法來表達 這份情感呢?

專訪人物 唐振瑜 導演

4 │ 專 訪 人 物


5


文/邱建順、圖 / 唐振瑜提供

細數唐振瑜導演的執導生涯中,總計為金門拍攝超過 50 部相關影像作品,類型涵蓋文化 報導、紀錄片和電影。像是由他擔任導演的《遙想總兵署》、《出洋客的故事》、《金馬

100 年》、《文化金門全紀錄》等,透過鏡頭描繪並記錄金門獨特的文化樣貌。此外,在 推出《落番》、《戰酒》兩部電影後,唐振瑜也計畫完成「金門三部曲」最終章-《爭烽》, 期望讓更多人看見金門之美。

紀錄片《落番》劇照。

6 │ 專 訪 人 物

電影《星月無盡》劇照。


唐振瑜成長在擁有豐饒文化底 蘊的鹿港小鎮,孕育了他對歷史文 化的敏銳觀察力與旺盛好奇心。曾 是中央電影公司計畫培植的電影導 演;但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近了文 史影像紀錄。他的足跡除了遍及台 灣本島,很多重要的博物館館都有 他的作品,如故宮博物院、台灣歷 史博物館等等,他也關注在數百公 里外的金門,用鏡頭紀錄、重現在 金門這塊土地之上的人、事、物。 唐振瑜多次入圍、榮獲國內外各大影視獎項。

抽中「金馬獎」 結下不解之緣 「金門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談起與金門的淵源,唐振瑜神采飛揚地說:「我喜 歡金門這個地方,從僑鄉文化、閔南文化或是戰地文化,都深深吸引著我」,在金門古 寧頭服役兩年後,先後參與了幾部與金門有關的戰爭片:823 砲戰與古寧頭戰役。那段 時間,無論是與金門在地居民還是文化史蹟,都產生更緊密的連結。但他心裡始終期盼 著,有朝一日要重返金門,拍一部「金門電影」。

唐振瑜後來也陸續獲得拍攝金門文史景觀的機會,隨著累積拍攝的作品愈多,他愈 深感這塊土地的深刻遼闊,也愈發想將金門的各種面貌全收進他的鏡頭之下,並向更多 人展示它的美好。

7


唐振瑜為了《落蕃》遠赴馬來西亞拍攝丹斯里楊忠禮博士夫婦。

使命感催生金門三部曲

為何如此專注在金門主題的影像記 錄?唐振瑜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更多 唐振瑜與丹斯里陳成龍博士討論劇情。

人認識這塊土地。他談到最具代表性的作 品之一,入圍榮獲國內外十幾項獎項的金

2006 年,唐振瑜終於達成多年來的

門三部曲之首部曲《落番》,「相信很多

心願,完成拍攝結合了人文、軍事地景

人知道北美淘金熱,是華人移民史的華工

的「金門電影」─《星月無盡》。這部

血淚史,與之相比,南洋海外移民的討論

電影講述年少輕狂的戰地戀情故事,全

聲量小了許多。」唐振瑜提到,這也是為

片皆在金門取景,由「金馬影后」楊貴

什麼他以此作為切入點,用編年史穿插小

媚擔任女主角。電影中除了刻劃金門女

人物故事的方式,向世人呈現華人下南洋

孩與軍人間的愛情,還描述死黨間的友

的故事。本片引起了許多移民海外金門人

情、父女間的親情,更重要的是,將金

的迴響,透過電影讓金門移民的第二代、

門獨特的人文風景搬上大銀幕。

甚至第三代重新與金門相繫尋根。

8 │ 專 訪 人 物


而 2014 年推出的二部曲《戰酒》,

痛苦難堪的「開口笑」跟流亡學生,以及

則是以金門高粱酒的起源為故事主軸,描

許多年輕人返鄉,重新擁抱金門這片土地

述金門軍民在胡璉將軍帶領下,創造了舉

的故事。

世聞名的金門高粱酒。唐振瑜自豪地說, 「這部電影孕育了『戰酒』這款熱銷品牌,

不忘初衷 堅持到底

在坎城發表電影時,成功地向全世界行銷 了金門與金門高粱酒。」

儘管金門是台灣的離島之一,但許多 台灣本地人對金門的了解並不深入。從

他補充說道,三部曲《爭烽》將會以

《金門歷史風雲》紀錄片,乃至金門三部

劇情式紀錄片形式拍攝,將金門人在台灣

曲最終章《爭烽》,推動唐振瑜繼續堅持

奮鬥的故事一一呈現,包括:鄭成功東渡

下去的原因,除了自身對金門文化的熱

台灣、竹塹地區開拓始祖王世傑,以及開

愛,他更期盼透過影像作品向全世界展示

台進士鄭用錫和開澎進士蔡廷蘭等人以及

金門的在地故事。

823 時金門人為了 3,000 元移民台灣坐上

9



穿越歷史長廊 一睹僑鄉文化


陳景蘭洋樓 最 美 的 僑 匯 建 築

12 │ 當 期 專 題


文、圖 / 林靈

艷陽下的陳景蘭洋樓掩映著歷代興衰的痕 跡,存留著文化與藝術碰撞的標誌,這幢 百年老洋樓正以美而堅固的形式,傳襲著 金門歷史年輪裡的鉅細靡遺。

每一幢洋樓背後 都有一段風雲變幻的歷史 陳景蘭洋樓為旅居新加坡的僑商陳景 蘭於西元 1921 年興建的洋樓宅第,也是 金門規模最大的洋樓。洋樓本體牆身為磚 砌抹灰,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立面柱頭 簷帶有多層裝飾,山牆上刻有「1921」 字樣,外廊拱圈造形典雅,面向大海,並 有大面積階梯、花園平台及假山亭榭、門 房建築。 西元 1949 年後,陳景蘭洋樓為部隊 所徵用,曾作軍醫院、金門中學校舍及官 兵休假中心使用,現則為遊客蒞金必訪景 點。作為金門規模最大洋樓,其淨白色的 外觀,優雅富麗的造型,猶如西洋建築的 工法,獨具魅力。

13


百年洋樓曾經風華,精緻的雕花與 對稱拱門,藏蘊著百轉千折的歷史斑痕

迫,不得不落番謀生,待衣錦還鄉,不惜 斥巨資修建豪宅以福蔭家門的奮鬥故事。

──曾歷經砲擊與颱風吹襲,樓板坍 塌、牆壁半倒、磚牆外露……,一度拉

記載著歷史命運的金門地圖

起封鎖線,成為斷垣殘壁的危樓;後經 縣府斥資 1 億餘元整修並重新啟用,遂 有了今日的絕美面貌。

今年正逢陳景蘭洋樓落成一百週年, 本縣文化局與金湖鎮公所合辦陳景蘭洋樓 一百週年藝文活動,由駐縣藝術家鄧文貞

傾頹朽壞而再生,或古老或新生,

及東村社區居民聯展,展期為 8 月 16 至 8

歲月始終無所遁形。老洋樓的歷史,金

月 29 日;該展以金門地圖為主軸,以人文

門的歷史,那由無數生命消長和滄桑歲

聚落、戰爭史蹟、歷史人物、產業古道為

月凝結而成的高貴氣派、華貴典雅,訴

子題發想,描摹與爬梳歷史煙雲的同時,

說也見證了一個個出洋客早年為生活所

再現了金門的拚搏精神,並娓娓訴說著身

陳景蘭洋樓現為遊客蒞金必訪景點。

14 │ 當 期 專 題


鄧文貞《游魚屏跡》系列作品,幾乎是金門近代史的縮影。

為邊境島嶼最關鍵也最動人的人文印跡。

喜愛登山的鄧文貞,翻山越嶺探訪古道, 踏查出對台灣歷史文化的興趣,進而關注島嶼 多元族群的融合。自駐金後,鄧文貞陸續走訪 了豆腐古道、斗門古道,除深切感受花崗岩的 震撼,也從倒影塔中獲取創作靈感。

鄧文貞解釋,《游魚屏跡》取自太武山上 倒影塔的碑記:「塔影倒海,游魚屏跡」,蘊 含滄海桑田的隱喻;在充滿故事性的麻布袋上, 以傳統工藝藍染技法,絞纈出海與地的分界, 再運用刺繡、鈕扣等複合媒材,重新詮釋並賦 予地圖嶄新意涵。其作品不僅具童稚趣味,兼 以富含鄧文貞對金門島的細微觀察。

駐縣藝術家鄧文貞與其作品。

15


東村居民「繡出我的村莊」系列作品。

東村居民以拼貼及刺繡繪製在地特色建築雙囍樓。

《游魚屏跡》系列作品,幾乎等同於

的美感欣賞,並安排親子互動課程,以拼

金門近代史的縮影;作為記憶與歷史的載

貼和刺繡技法「繡出我的村莊」,在麻布

體,鄧文貞以纖維和針線充作書寫工具,

袋上展現村莊獨有特色。

在麻布袋上留下屬於金門的濃墨重彩,一 針一線地創作出金城文化古蹟、古寧頭戰

於 是, 小 村 裡 的 百 年 榆 樹、 雙 囍

役、烈嶼除雷、浯洲鹽場等作品,亦對鄭

樓、四七高地戰車、閩式大厝、石屋與

成功、蔡牽等歷史人物相關事蹟有所描

石敢當、全島體積最小的風獅爺、連長

繪,提供給所有觀賞者種種殷鑑、想像與

室……,經由東村居民的巧手拼貼及刺

啟示。

繡,以熱烈明快且令人酣暢的色塊和線 條,或許歪歪斜斜,或許自由而稚拙,然

以拼貼刺繡凝集家鄉面貌

則卻展現了充盈的想像與流動的思維,一 幅幅作品全然樸厚而生動。

鄧文貞另與東村居民合作,藉由手作 工坊之開設,加深社區民居民對周遭建築

16 │ 當 期 專 題

作為生活印記的復刻,作為當下情緒


的訴說,有鮮豔色彩的張力,亦有粗糙細膩質感交融,東村社區居民以樸拙、以真情, 以各自不同的風格及視角,呈現出家鄉純樸自然、無所雕飾的原初容色。

百年古洋樓

島嶼年輪裡極珍重的一瞥

時光迢遙,白雲蒼狗,當歌謠與傳說緘默,作為歷史的旁觀者與經歷者,建築的存 有便是一種述說,一幢幢洋樓述說著出洋客衣錦還鄉的傳奇故事,更見證了金門近代的 開發史。

一個接續一個的故事互相糾葛相依,歸因於島嶼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便牽涉到複 雜與關鍵的歷史命運。經由守護與修建、再生及利用,修葺一新的百年古洋樓,透視了 島嶼的限制與出路,望見了漂洋過海的開拓者,用上愛拚敢贏的狠勁,在時間的長河裡, 或深或淺地留下一個時代的斑駁和粗礪、雍容與富麗。

每一幢洋樓背後都有一段風雲變幻的歷史。

精緻的雕花與對稱拱門,是陳景蘭洋樓的一大特色。

17


化身民宿

洪克保番仔厝

澳門青年落腳金門

ㄚ樂的家裡 文、圖 / 林金榮

位在後豐港村莊入口處的金門歷史建築「洪克保 番仔厝」,是村內唯一的華洋混合建築。這棟建 築在戰地政務時期曾做為村辦公處使用,村辦公 處遷出後變成「港都海產餐廳」,早年要吃「沙 蟲」以這裡最盛名,如今化身成民宿,也見證它 的歷史變遷。

18 │ 當 期 專 題


金門女婿 經營民宿

及胞弟匯款興建,供在鄉的親人洪克保居 住,當時正是金門蓋洋樓最盛時,同一時

從葡京餐廳旁邊的馬路一直前行,過

間水頭的「鄭文洲番仔厝」正在興建,等

後豐港候車亭,拐個彎就會抵達「洪克保

工程完工就請同一批工匠到後豐港施工,

番仔厝」,門口擺了個招牌「ㄚ樂的家

所以兩棟番仔厝除了正立面山牆設計不同

裡」,現在民宿的主人是胡崢嶸先生,他

外,建築結構幾乎一樣; 建材均來自大

祖籍福建漳州,成長於澳門,澳門 1999

陸,民國 27 年落成,92 年公告登錄為歷

年回歸後,他就常往台灣及廈門跑,一次

史建築,101 年重新修復完成。

旅遊來到金門,結識了家住賢厝的金門姑 娘羅葦萱,沒想到緣份竟如此奇妙,他愛 上了金門姑娘,也找到家的溫暖,就此靠 岸停泊下來。

「洪克保番仔厝」是村莊內唯一受到 西方影響的的華洋混合建築,混合閩式與 南洋建築風格,外觀有「敦煌衍派」、「靄 瑞涵春」、「日擁祥雲」等文字,並有歐

今年 46 歲的胡崢嶸說他有一絕活- 煲湯,靠著這招抱得美人歸。去年初,本 經營「ㄚ樂的家裡」民宿的江先生要讓 租,在遠房親戚介紹下,他承租下這棟有 溫度的歷史建築,喜愛一些早期文物的 他,把民宿打造得古色古香,有黑膠唱 機、老電視、早期電影海報、近百年梳妝 台、八仙桌等,讓旅客入住古厝別有一番 滋味,現正申請改名「作客」,但胡崢嶸 說在網路上保留「ㄚ樂的家裡」之名延 續,歡迎大家來「作客」。

歷史建築 ㄚ樂的家裡 「後豐港洪克保番仔厝」是旅居新加

民宿裡的黑膠唱片機,已十分少見。

坡的子弟洪乾三經商有成,和叔公洪承養

19


式的精緻裝飾「天使」、「玫瑰」、「洋

有一層樓,所以叫「番仔厝」,不叫「番

式花瓶」、「欄杆」。灰白色的建築,精

仔樓」。

美圖騰在湛藍天空下亮潔如新。 根據蔡鳳雛老師《金門地名調查與研

當年光宗耀祖的洋樓

究》,後豐港村創建於明代中葉,開基祖 洪興嗣 ( 青岐洪氏九世 )。其曾祖父坤載

洋樓的形成,主要是落番的歸僑們希

於明初由漳州海澄深塢來浯遊學,入贅後

望能「光宗耀祖」、「光前裕後」以及炫

陳陳氏。興嗣於花甲之年,領一侄二子十

耀社會地位。他們在南洋看到了英、法等

孫前來拓建,蕃衍成村,期望「後裔衍慶,

殖民者所興建的一些建築,輾轉將設計藍

後代其昌」,乃訂村名為「後豐」。

圖、繪畫或照片攜回金門,將南洋殖民建 築的特色融入原本本地合院的建築體制之

國軍進駐將許多有「後」字的地名一

中,並藉由本地匠師的工藝施作出來。不

律改為「后」,因此,村名成「后豐」,

過一般洋樓都是兩層樓建築,但洪克保只

民國 94 年 (2005) 村民申復原名。

20 │ 當 期 專 題


「後山田,前海藏,豐農耕、富漁

鄭成功武將洪旭出身後豐村

撈」,農、漁是村民傳統上生活資源的來 源。自古村即為小型漁港。明鄭時期,鄭

後豐港為一閩南傳統聚落,明末清初輔

軍曾在金山仔之前海域操練水師,清康熙

佐鄭成功與鄭經父子的武將洪旭,即出生於

21 年 (1682) 金門鎮總兵陳龍遷治後浦,

此村。當地人稱洪旭為「洪伯爺」(或作「洪

因地處後浦港之進出口,港口機能益顯,

伯牙」),因洪旭曾受隆武帝封為「忠振伯」

村名乃冠上「港」字成「後豐港」。因村

之故。洪旭原名忠珠,後來改名旭,字弘蓋,

係洪氏血緣村,民間俗稱「洪門港」,閩

號念衷,明朝抗清時,洪旭以軍功得官,為

南語「紅門」與「紅毛」音同,致有寫成

鄭成功所重用,累官至中軍提督,授戶官、

「紅毛港」者。此地冬季海風凜烈,養成

兵官等職,並封忠振伯加太子太師,洪旭的

村民小酌驅寒之習,常帶瓶在巿集沽酒,

故居是縣定古蹟,就位在民宿一牆之隔,也

致留有「洪門港燒酒矸」之俚語。

是后豐港唯二列冊的古建築。

番仔厝賦予新生命。

21


時空交錯 瞬間綻放的花朵

金門花磚

文 / 圖 石怡蔚

你有見過金門花磚嗎?許多金門人可能沒有 留意過,因為那是我們的日常風景。

島上的日常美麗 對於生活周遭的日常,我們總習以為 常,雖然藝術家總是說「這世界並不缺少 美,而是缺少發現。」但那並不是我們的錯, 因為基因裡的生存機制,是要我們發現反常 與危險,不是發現日常與美麗。所以身為金 門人的我,對於這樣的美麗花磚,也是後來 才細心研究的。

小時候的生活場景大多都是在後浦,花 磚對我而言,就是日常的背景,真正回過頭 想挖掘(不是真的挖)這些美麗的花磚,是 這 5、6 年的事。大學離開金門求學到再次 回到金門,中間約有 10 年在他鄉生活,離

22 │ 當 期 專 題


花磚的美,是金門人的日常背影。

馬約利卡花磚。

開金門後走過的都市,受現代主義影響全

好的製作磁磚的技術,拜工業化所賜,雖

球,面貌已趨於一致,建築也去除華麗的

然上色的步驟還是需要倚靠人力,但花磚

裝飾,各方面也都走向極簡與高機能性;

產量已經大為提升,從產地發貨也快,品

而回到家鄉,島上完整的閩南聚落細節講

質又精良,圖樣也不差(基本上是照抄英

究,反而引人入勝,我想是這樣的反差感

國的花樣,雖然現在可能會被稱為仿冒

與珍貴性,讓我開始研究起如寶石般閃亮

品,但在當初一點問題也沒有,日本人重

的馬約利卡花磚。

馬約利卡花磚 這裡所說的馬約利卡花磚是一種特定 年份、特定工藝的彩瓷,是狹義的定義。

馬約利卡花磚雖然來源可以一路追溯 到西班牙的馬約島,再到歐洲其他國家各 自發展,再到英國維多利亞花磚,跟著殖 民路線,開始在亞洲也見到花磚的使用。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代,也向英國學習了良

金門少見的英國製造維多利亞花磚。

23


視細節的個性,所以甚至仿得相當好),

時空交錯 瞬間綻放的花朵

所以即使所費不貲,外銷到其他亞洲國家 還是受到好評。

但在金門許多地方,例如水頭聚落, 卻有著密集度高而且花色相當精彩日本製

但花磚卻只在 1920 至 1935 年間生

造的馬約利卡花磚,讓人相當好奇,為什

產,停產的原因是 1937 年日本對中國開

麼花磚會來到金門呢?為什麼金門人負擔

戰了,那些有能力製作磁磚的工廠都必須 為國效命,改為生產軍事相關設備,即使 戰後也無力再回復生產需要人力上色的馬 約利卡花磚,所以這樣的花磚就有如曇花

得起這樣的進口商品?又為什麼近 100 年 的時間,還能保存得這麼好,讓我們現在 不用假設與想像,就能直視 1930 年的花 磚與建築互動的最初風貌?

一現的存在。

前水頭黃天露宅被視為最經典的花磚建築代表之一。

24 │ 當 期 專 題


前水頭黃天露宅宅屋裡屋外都呈現花磚之美。

下南洋 人力人才的流動,島嶼人民向外 探求的性格,自古至今都不曾變過。

金門少見的印度風格花磚。

1912-1929 年前後,金門迎向第二次 下南洋工作的風潮,整個世界因為英

棟華麗的建築,跟隨著貿易港口,將最好的

國的工業革命,蒸氣火車成為劃過世

建材一路由中國沿岸的港口駛入金門,包括

界重要的一頁歷史。而新加坡、馬來

當時最時髦的建材,馬約利卡花磚;華美的

西亞等地,正值英屬時期,蒸氣船讓

房子,磁磚上閃閃發光的釉彩,即使自己不

新加坡成為航行於亞洲和歐洲之間的

曾回來過,也讓家鄉的親人很有光彩。

重要港口,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吸 引大量的人力前去與夢想著致富的機

磁磚的本意除了美觀,更重要是便於清

會,於是許多金門人在親友與宗親的

潔,所以作為源頭的歐洲國家,多用在壁爐

引路下前往。

上外圍的裝飾,而日本則是使用在公共澡 堂。沒有壁爐,也沒有澡堂的我們,出於傳

蓋華屋

統的家族觀念與光宗耀祖的心願,選擇鑲嵌 在新屋外牆上,讓顯眼而美麗的進口磁磚,

有人美夢成真,少數致富的人, 回到家鄉金門,豐功偉業化作為一棟

成為一種無聲的語彙,傳達著自我的成功與 期待他人的欣羨。

25


張文帝洋樓。

古寧頭建築身堵上的花磚已經不復見。

26 │ 當 期 專 題

時代更迭的痕跡都刻畫在建築上。


戰爭與戒嚴 受日不落帝國工業化所賜的財 富,即便在島上蓋起再美的建築,也 難逃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甚至金 門就在戰火的中心,南北山之間的洋 樓的確就沒那麼幸運了。曾拜訪一棟 洋樓,充滿槍孔,身堵上只有泥塑的 邊框,中間沒有任何裝飾,裡頭住著 的阿嬤細心打扮過,熱切的招呼我們 進屋,開朗的解釋身堵上花磚在戰爭 中已毀損,然後請我們在屋內慢逛, 因為她得出門搭公車進城去了;我們

猜猜哪一塊不一樣?。

爬上頂樓,看著逝去的、存在著、當 下的美,都在同一個空間展現。

解嚴與和平

嚴了,島上的老建築,沒有經歷經濟起飛 的快速汰舊,這一甲子以來,堆疊在這座

戰爭結束後,那些幸運的建築, 躲過戰爭的摧毀,金門進入戒嚴時

島上的種種痕跡,讓「金門國家公園管理 處」得以成立。

期;從 1949 年成為「軍事管制區」 至解除島上的出入境管制,時間長

我們有豐富的古蹟、傳統聚落、戰役

達 45 年。集會與思想言論,食衣住

紀念物及自然資源,金門的花磚如同時間

行育樂,都全面管制,更不用說經濟

與空間瞬間交錯所綻放的花朵,直到今

活動與建築物更新,金門島上的時光

天,我們仍在金門島上直視著 1930 年的

緩慢的流動著,1994 年總算解除戒

花磚與建築互動的原來風貌。

27


串 連 僑 鄉 與 金 門 人 的 感 情

薪傳五代馬家麵線

文 / 林麗寬 圖 / 林麗寬、馬家麵線

清朝時期的一次遷徙,締造馬家 麵線薪傳五代的一頁傳奇。

28 │ 當 期 專 題


來自廈門同安的馬森殿設址金門創業 緣於清德宗光緒 24 年(1898)的一個意念願景,馬森殿毅然決然遷居 金門,秉持在老家廈門同安的高超製麵技藝,覓尋後浦南門里舊街內的良址, 重新開創麵業版圖。

堅持簡單、健康、不添加防腐劑、不漂白的製麵基本訴求,映襯著金門 純淨甘甜水質,及金門特殊自然季風和艷陽的吹拂曝曬,香 Q、口感細膩的 馬家麵線成功上市,博得美名。

後世賡續創新傳承 成就百年老店 老闆娘洪慧玉表示,馬揚壽承繼第一代的馬森殿之後成為第二代,民 國 81 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之後,全面開放觀光,到了第三代由馬 志亮、洪慧玉夫婦操盤後,眼見高粱酒、貢糖紛紛建立各自品牌, 樹立產品新形象,因而加緊營造品牌形象。

學生時代深負壁報編製重責的洪慧玉,親自設 計美觀新穎亮麗的馬家麵線新包裝,在民國 85 年嶄新問世,成為金門首家真空包裝的麵 線的第一品牌,大改曩昔用報紙包裹 麵線的簡陋習慣,大大提升金門 麵線的品質與價值,時時提 供金門居民與軍人與觀 光客的採購服務, 也奠定馬家麵線最 佳伴手禮的代言 殊榮。 29


初時嘗試改革並無絕對的把握,邊做

面臨全球自由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一

邊學邊調整,至一定規制後,竟促使別家

則要不斷的面對挑戰、接受批評;二則要

麵線概以馬家麵線作公版仿作,包裝大小

落實「為效率而出產,為健康而產出」的

大抵雷同,大展金門手工麵線王國鴻圖。

經營理念,注入年輕活力;三則要讓消費 者能長期支持與肯定。樂見第四代三兄弟

馬揚宸、馬宗廷、馬振浩是第四代傳

這般團結一氣、內外分工、齊心造業,共

承。馬揚宸大哥獨當一面,專責台灣地區

創馬家麵線下一個新契機,同開馬家麵線

的市場銷售與商業展覽。馬宗廷二哥已成

另一個新猷,必然指日可待。

婚生子,專責金門地區第一品牌馬家麵線 的家族企業基礎管理與勞動分工。馬振 浩小弟則跟隨父母,見習馬家麵線事業情

巴洛克式觀光工廠迎嬌客 屢獲大獎

狀、待人處世態度和商業往來技巧,深諳 父母對品牌的堅持與認同。

30 │ 當 期 專 題

民國 100 年因應世界潮流轉型觀光


工廠,一棟寬敞明亮、舒暢宜人,兼具生產、 展示、觀光、解說諸功能,並提供試吃的巴 洛克式美輪美奐建築,朗然屹立於伯玉路二 段 159 號。以特殊的古典列柱和迴廊,以生 動的山牆裝飾和泥塑雕花,緬懷先祖對金門 的崇敬與眷戀。

承襲先祖對僑鄉文化的貢獻與挹注,日日 迎接觀光嬌客,時時拓展麵線產業。形塑「曾 經戰地槍砲聲,今朝建設金門城;馬家麵線

榮耀紀錄

傳百年,僑鄉文化寫一生」的寫照。行有餘

民國 110 年(2021),榮獲經濟部「創新菁英老

力,又不斷回饋社會,貢獻人群,馬家麵線

店」,甫於日前由總統親 自頒獎。

善盡企業良知的虛心學習行旅,亦為馬家麵 線產業爭得璀璨無人匹敵的無數獎項。

民國 103 年(2014),榮獲 lSO22000、ISO9001 、HACCP 認證。 民國 101 年(2012 ),榮獲觀光協會認證「百大

馬家麵線產品琳瑯滿目 葷素皆宜

觀光特產」。 民國 100 年(2011 ),榮獲經濟部認證建國百年 「十大百年老店」。 民國 99 年(2010),榮獲經濟部「台灣美食伴

製作麵線不怕辛苦,人人可做;但全程手 工,考驗實力和耐力。老闆娘洪慧玉百忙中

手禮」。 民國 98 年(2009),榮獲金門十大特色伴手禮。 民國 98 年(2009),榮獲金門縣衛生優良店。

特別摒除應酬接受專訪,還不厭其煩的詳加

民國 94 年(2005),榮獲經濟部輔導觀光工廠。

解說:馬家麵線每天製作,除開下雨天休息。

民國 93 年(2004),榮獲經濟部評選輔導之觀

普通日曬 1-2 天可完成。曬場就位於觀光工 廠頂樓,有水分測試機制,嚴控水分在 10% 無氧狀態,品質要求嚴苛,絲毫不容差錯。

光工廠。 民國 88 年(1999),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頒發「卓 越金獅獎」。 民國 87 年(1998),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頒發「金 獅獎」。

廣受消費者喜愛的馬家麵線,因以麵線 為主力產品,目前釀製商品計有四大類別:

民國 86 年(1997),榮獲消費金商獎。 民國 77 年(1988),榮獲消費者協會「消費金 商獎」。

31


一、麵線類:計有原味、高粱、山藥、 番茄、蔬菜、紫地瓜、南瓜等七種 口味。 二、醬料類:計有 XO 干貝醬、麻辣 拌醬、蒜蓉拌醬、蒜香拌醬、菩 提醬(素)、古早醬(素)、酒 釀豆腐乳、紅麴豆腐乳、麻辣豆 腐乳等九種口味。 三、拌 麵 類: 計 有 馬 拌 麵 - XO 干 貝醬、馬拌麵-椒麻辣醬、馬拌 麵-老薑麻油(素)、馬拌麵- 昆布芝麻醬(素)等四種口味。 四、禮盒類:計有麵線 XO 干貝醬禮 盒、麵線醬料禮盒、養生煮禮盒、 麵線 XO 干貝醬禮盒(客製 A)、 麵線 XO 干貝醬禮盒(客製 B)、 麵線 XO 干貝醬禮盒(客製 C)、 麵線 XO 干貝醬禮盒(客製 D), 以及婚禮訂製禮盒、婚禮訂製禮 盒 A 等九種。

32 │ 當 期 專 題


馬英九蒞臨馬家麵線頂樓曬場參觀。

( 馬家麵線提供 )

原聲合唱團來金門勞軍,馬家麵線是協力廠商。

深獲肯定的「馬家麵線」,歷年獲獎無數。

( 馬家麵線提供 )

馬家麵線可常溫隨意存放,不必放入冰箱冰存,不失原有口味,亦不發霉、不變質的道地 金門家鄉口感,撫慰多少在外遊子的思鄉情懷,增盡多少觀光客、背包客的金門麵線文化體驗。 既供應老饕味蕾的滿足,又宣解鄉親盼歸家的鄉愁,更提供餽贈親友的最佳伴手禮選擇。

TVBS、三立、民視……等多家電視台曾前來馬家麵線採訪介紹。藝人曾國城、莎莎、阿 Ken 與納豆、胡瓜、周遊賢伉儷、于美人、白冰冰、阿嬌與阿西、黃西田及棒球名人張泰山都 曾到訪;政壇知名人物陳水扁、馬英九、蕭萬長、吳敦義、朱立倫、陳菊等名人亦先後來訪過。

在寒風瑟縮的冬季裡,來一碗金門石蚵馬家麵線,絕對的暖胃與飽足,您準備好了嗎?

33


34 │ 職 人 藝 象


但是很快樂啊 素人畫家李振謙 文 / 李佳融 圖 / 李佳融、李雅琪、楊一玲

「嘿嘿嘿,亂亂畫,但是很快樂啊。」 相信只要聽過的人應該會一輩子都印 刻在心理,只要想起李政謙先生的招 牌笑聲與與溫柔的畫作,就能融化了 許多人內心的寂寞,像是撫慰著生活 上遇到的困境的人,也能感覺有了勇 氣、力量、快樂與安慰。

35


遇見快樂的印象派─李振謙 金寧鄉光前廟附近 ( 環島西路上 ) 有一棟民宅,看起來狀似 80-90 年代的樓房,為一 般透天水泥磁磚房舍,以圍牆築成小庭院。有天一位老先生,手提著油漆桶及一把刷子, 開始彩繪他自用的住家。一開始騎車路過的民眾以為只是民宅主人隨意塗鴉彩繪而已, 一天、兩天過去……,三個月後,就這樣成了無數道啟迪心靈、生命多樣性,傳播幸福 的快樂牆。 民國 33 出生的李振謙,育有 9 個兒女,他從民國 40 多年起在金寧鄉古寧國小擔任 製作廚工,過著重覆又充實的生活,為師生們烹煮早午餐 30 年,於 60 歲時退休,他回 想起工作的時候,凌晨 3 點就得起床前往學校開始揉麵團,30 年如一日,古寧國小其實 就是他第二個家。

36 │ 職 人 藝 象


像印象派梵谷、莫奈的畫作又像兒童的活潑創作般風格 剛見面,原以為李先生的隨心創作像印象派梵谷、莫奈的畫作,又像兒童的創作般 風格,只在門牆彩繪而已,沒想到一進入到他的家中,驚奇地張大了眼睛,色彩豐富的 花草,充滿了整個屋內。可以感受到他返老還童,如兒童般繽紛快樂,又像情竇初開的 花樣少年,其溫和的色調又像個個慈祥的爺爺,溫暖充滿了心靈,遇見快樂的印象派。

剛覺得驚喜這滿屋的溫馨的彩繪時,李振謙操著道地的金門腔,笑咪咪地開啟他獨 特的招牌笑聲:『「嘿嘿嘿」看到有開心嗎?』。「嘿嘿嘿」這樣的招牌笑聲,可感 受到他發自內心的快樂,並把歡樂的氛圍分享給每個人。

家中一樓梯間滿滿的花朵就讓我們十分驚喜,在他的引導下,順著樓梯上樓,映入 眼簾的除了地板外,各式的鳥語花卉,各式想畫的水果、加上民宅旁的自然環境的鳥 語聲及花香味,彷彿身歷夢境,滿滿的即興創作,圍繞著大家,讓人感受到充滿溫馨 包容的愛。

37


亂畫 但是很快樂 在畫的時候心中更快樂 李振謙沒有學過繪畫,約在今年 9 月

一開始李政謙由 2 樓客廳開始創作,

間開啟了繪畫之路,一開始還會被嫌畫得

畫的都是花、鳥等,於是他的孫子對著他

不好看,但沒想到傳到了台灣親友那兒,

說,爺爺都只畫花草,也要畫人呀!於是

每個人都驚訝地說好漂亮啊、太美了!讓

李政謙開始以人物、生物,繪畫一樓院子

每個人好開心。

的牆面。

採訪當日,恰巧遇到振謙先生準備畫

在畫人物方面,因為自己也不會畫

一樓的室內牆面,他的家人擔心彩繪牆壁

人,於是就把衣服先畫好,而人的眉毛、

的上方容易摔倒,因此準備了一支接了長

眼睛、嘴巴是對稱的,於是他用了一張紙

長的滾輪當作畫筆,一邊工作著邊哼著

先構圖,再把了眉毛、眼睛、嘴巴用美工

歌、並介紹為何會畫此圖,一邊介紹邊開

刀挖掉,用想像把人的臉畫出來。

心的大笑。

38 │ 職 人 藝 象


他以最貼近常民的生活語言一一介紹

會游泳;又說起青蟹也不知道像不像;而

如何創作,邊走邊介紹說繪畫的故事。開

龍蝦也是用想像的,沒有看到龍蝦但想著

玩笑的說畫小鳥時就要抓著這樹幹不然掉

龍蝦要爬出洞的樣子畫的。

下去;走著走著,指向後院的牆上說沙美 有個大學生的母親喜歡後院牆上的那隻公

牆上還有畫著海馬、透抽,彩色的

雞,於是他用鐵盒,再畫一隻送給他,學

魚、李振謙說以前慈湖還沒有乾時,有花

生說因為這隻公雞太美了,這隻雞「得人

跳會鑽洞到土裡面,很好吃,他把它畫成

疼」,晚上燈光照下來非常的美。

大隻的,然後又遇到了會吐口水的草泥 馬。說起鳥的創作,他謙稱畫得不太像,

金門的動物都在牆壁上

就是想像鳥長得一抹灰色的頭、黑色的眼 睛、黃嘴巴在叫叫叫;甚至因為腰畫得太

而李先生最喜歡的就是一幅充滿力量

彎了乾脆就畫兔子在上廁所;太太陳明麗

的猛男自畫像,覺得自己很強壯、很帥。

女士,告訴他畫隻「老猴」( 隱喻李振謙 ),

他說:「我自己想的,但別人也會覺得不

他說道也不知道怎麼畫,於是就用圓的畫

好看也不一定」;走著走著戶外連地板上

法,頭用圓、下巴小尖小圓、加上一手托

都有了海洋系列的創作,比如鱟魚,他說

著下巴說我覺得好孤單,「我只有一個

鱟魚平常只能看到背,於是他故意畫翻面

人,沒伴,嘿嘿嘿,但會想辦法畫出心中

的,並介紹起鱟魚的爪子如水陸戰車一樣

的樣子」。

39


李振謙走到了放置油漆、顏料的地 方,蹲下來掀起了將近百張,甚至超過

什麼、有像沒像沒關係,不是很漂亮,亂 亂畫也不錯啦,但是真的很快樂。

百張的美食畫作,他說退休後以前還沒 畫牆壁的時候,在室內就是亂想亂亂

談到總共畫多少種動植物,他說「忘

畫,畫在紙上,沒有打草稿、也沒有圖

了忘了,就是腦筋亂想,想像而已、亂畫、

案參照,隨手使用鉛筆與紙板當直線使

沒有看圖,就是想像亂甩亂甩,看起來還

用,亂想、亂畫。

不錯就好了,嘿嘿嘿」,李振謙說他也有 金門縣立圖書館的借書證,他有次去圖書

他也拿起畫的美食佳餚開始介紹,

館找看看有沒有動物的書,結果找不到,

這是大尾的蝦、看了會流口水的滷肉,

因此就用想像的,也不知道像不像,快樂

說這盤看起來好吃好吃的、這盤蝦子看

就好。

起來好好吃,下面還有魚頭與魚尾的擺 盤煮在一起、這裡還一盤螃蟹、這是超

他的孫子們過節會到家中,看到這些

級有肉感的鯧魚煮豆鼓,再加上辣椒與

彩繪,還會感動的流眼淚。當了阿公的李

蔥,還有蒸雞蛋捲加絞肉有吃過嗎?這

振謙,透過彩繪總有說不完的題材。

裡是雞腿加上八角、這盤是魚片……很 多很多,但是很快樂喔。聽著李振謙說 著一道道的畫料理每張都不同,大家笑 得肚子都餓了起來。

從小李振謙跟著奶奶信仰耶穌,耶穌 說人不可以生氣,所以他平時開心的嘿嘿 嘿的微笑。「我心情好,別人看了也心情 好,這樣我就有價值,不用錢啦,要心情

樂天知命 快樂就好 傳播喜樂的感染力

快樂,嘿嘿嘿」。如此療癒的笑聲與畫作, 只有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原來快樂是這麼 的簡單,發自內心的喜樂,可以療癒任何

李振謙每拿出一張畫作就會嘿嘿嘿 的笑著說亂亂畫,說著因為退休了沒有

傷痛與不愉快,也能讓人鼓起勇氣,再次 相信愛的力量。

事做,要找工作來做,不然很無聊,會 想東想西,有工作這樣日子很好過,也

原來畫作參考圖就是來自於他喜樂的

很快就過,笑比哭好,他說著說著越笑

心境及那極具感染力的笑聲,透過了畫作

越開心,就是想像而已,想畫什麼就畫

感染,穿透每一位遇見他的人心靈。

40 │ 職 人 藝 象


李振謙老婆要他畫隻「老猴」,像嗎?

41


42 │ 職 人 藝 象


在雕塑與陶藝之間的

泥 痕 火 跡

陶藝家王明宗 文 /Larose、圖 /Larose、王明宗提供

櫃架上,一件件陶製器物或安靜樸素,或厚重妍 麗,其肌理與澤色都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足 以隔絕屋外的熙熙攘攘,默默地發散著溫潤的藝 術之光;各式精妙絕倫、栩栩如生的陶藝作品, 骨法通達,風神獨具,工妙與靈動共舉,淳雅和 韻致俱佳,在在體現了王明宗對色彩與材質的精 準駕馭。

風獅爺陶藝文創化的重要推手 融匯古今,精雕細刻,以風獅爺為文創題 材,潛心陶藝創作近 40 年,有「風伯的傳人」 之稱,享譽兩岸的陶藝家王明宗,不拘技法不 斷推陳出新,在藝術上苦心孤詣的付出,不斷 突破自我的同時,也在社會和市場上引起強烈 迴響。

無論是創作手法、審美意識,抑或推廣形 式,並不囿於傳統,而於傳習在地傳統民俗文 化之餘,更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創新,王明宗以 爐火純青的柴燒技藝、靈動精煉的構思意境, 將陶藝此一始於土,成於火的藝術形式,發揮 得淋漓盡致。 43


各式渾然天成、生動多姿的陶藝作品,均出自王明宗之手。

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雕塑組,曾任金門縣陶藝學會理事長、 金門縣藝術創意學會理事長的王明宗,在兩岸三地舉辦過多次聯展 及個人陶藝展,且極富盛名,更是將金門風獅爺一舉推向藝術創作 殿堂暨成功推動在地文化創意產業的先行者。

入世的風獅爺 陶製的活態文化 作為地方傳統民俗信仰,守護一方的神靈,被賦予鎮風 止煞、辟邪去厄、保境安民的風獅爺,是金門最鮮明的人文意 象,亦是最為珍貴的人文資產之一。彼時,王明宗一邊田調、 一邊創作,在挖掘風獅爺固有的文化意涵外,除參證文獻 加以研究考據,同時走訪廈門、泉州、漳州、同安等田野 鄉間,踏查風獅爺沿革發展史,循線理出軌跡,進一步 證明其來有自。

王明宗的作品發散著溫潤的藝術之光,直抵人心。

44 │ 職 人 藝 象


融貫所有的探尋與創造,王明宗辛勤 構思、耐心經營,後採陶藝等創作形式, 將風獅爺開發為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當 陶藝與地方民俗文化交匯、與生活接壤, 最具常民文化代表象徵的風獅爺被賦予嶄 新意義,從此豐富了風獅爺的面容,且成 功地推向市場,創造驚人商機。

經由承襲、創新與跨越,王明宗所創 作的風獅爺,既有內在的精神內涵,又有 構思巧妙的表現形式,兼具個人風格特 點;將老祖宗存留下來的豐厚閩南文化底 蘊加以保存、弘揚、推廣,以雕塑與陶藝 的形式探索人文關懷,並與當下社會及生

金門風獅爺陶藝文創化,王明宗是重要推手。

活產生聯結,使傳統文化與藝術價值達致 新高度,更讓風獅爺成為一種「活態」文 化。

陶藝的兼容相遇與更生 王明宗以獨創的高粱植物灰釉,遵循 古代「柴窯」高溫技法,燒製出渾穆天成、 古樸敦實、原始粗拙的系列陶塑風獅爺作 品;歷經歲月濡染,一尊尊陶塑風獅爺, 俯仰天地之氣度、吞吐八荒之胸襟,始終 流光泛彩,溫潤而生動。另有肌理、色釉、 造型各異的 Q 版風獅爺,精美實用,風 采獨具,演繹了各種富有魅力的陶藝表達 形式。

王明宗的風獅爺作品,型態與寓意各異,面貌豐富多元。

45


風獅爺以外,王明宗的創作樣態多元,他從生活中提煉題材,靈感信手拈來、 俯拾即是;一次,王明宗跨海前往台南舉辦個展,其作品「帶劍鍾馗」獲奇美博 物館青睞,遂收購為館藏,成為該館首件金門藝術品,「我雕人物是最拿手的。」 王明宗的語氣裡十足自信。其作品有寫實亦有寫意,有秀婉明麗、有憨態可掬, 亦有粗獷渾厚,全都渾然天成,也全都形神皆備、意境深遠。

順應轆轆前行的時代之輪,藝術個性與市場兼容,向著隨意自由、具想像力、 更具人文精神,並致力於創新與發展,王明宗以豐富可塑的陶土,凝集即時情緒 與明烈情懷,經折扭、壓擠、揉練,透由火的燒煉,歷乾裂、裝飾與繪畫等手段, 交付予一件件陶塑作品全新的魂靈和生命。

泥土遇火成陶 人生淬火成金 泥土遇火成陶,風獅爺、盆器、擺飾、插花的瓶、喝茶的杯……,從日常器 皿到典藏之物,各種靈動豪放,各種婉約起伏,或平滑或粗糙的質地,都自帶光 芒,都集聚著汗水與心血,都隱含著專注、技藝及對完美的追求。

陶藝雕塑製作工藝之複雜,從構思、打稿、塑形到燒製,往往費時費勁;陶 土的乾濕度、氣候的變化、燒窯的火候、泥片的起落、線條的遊走……,這一番 泥與火的蛻變,既要認真一絲不苟追求至善至美,也要毫不畏懼錯缺損朽。

人生淬火成金,作為赫赫昭昭的風獅爺代言人,王明宗以其生活啟示、精神 追求、藝術理念及審美意蘊,讓素樸的泥土轉瞬間富蘊勃勃生機; 王明宗直言, 「這一段路走得很辛苦。」日復一日地數十年來執著所愛,要能一點一滴地熬過 了時間的饋贈,也要經得了時間的平淡。

當陶藝作品成為一種符號、一式載體,當我們一瞥瞥見、一念念及,讓人不 覺從生活的庸碌與慵倦中出離──人吶,亦當如是,總得閱歷過水與火的洗禮, 方能成器。

46 │ 職 人 藝 象


人物雕塑亦是王明宗所擅長。

「帶劍鍾馗」獲奇美博物館青睞,收 購為館藏。( 照片由王明宗提供 )

王明宗以陶藝雕塑過世的愛犬阿財, 訴說思念。

王明宗遵循古代「柴窯」高溫技法,燒製樸拙的風獅爺作品。

47


時空旅行之 2021 金門古蹟日

金 戈 鐵 馬 單騎古蹟小旅行

文 / 圖 陳志發

不用穿越,就能在歷史現場中穿梭,這是金門人獨享的浪漫。 感謝過去歷史的各種因緣,讓人文風華豐富無比的金門小島,能夠把歷史的現場, 在變化快速的今日,仍然完好保留,顯出歲月靜好。

48 │ 藝 文 現 場


9 月 18 日早晨,天氣大好,涼風徐 徐,就是個騎乘單車的好日子,來到活動 指定的地點:瓊林聚落,發現工作人員都 已經就位,要給大家騎乘的單車也已整齊 排列,等候領取,頓時感動,好用心啊!

先報到,再領車。

又是第二次的感動,這個報到後領取 的任務包,是過去參加活動不曾有的,好

現場承辦單位為大家準備好的各式單車,讓參

特別,趕忙開來好好檢視一番。

加者感到方便和安心。

內容物有:花帔運動毛巾 ( 連紅色的

許是先期準備到位,活動的展開很順

卍字符號都有耶!真是太有金門味了 )、

暢,依時報到、依時開場、依時出發,果

活動任務說明單 ( 介紹實境解謎遊戲,清

然都是有文化的縣民。

楚明白,讓人產生期待 )、解謎使用手機 教學小卡 ( 體貼我這 3C 老人家 )、活動 折頁 ( 完整的活動資訊、路線圖、活動流 程、活動內容介紹及探訪景點簡介,一應 俱全 )、金門縣古蹟導覽地圖 ( 這個真是 寶啊!薄薄一張紙,竟然容納了兩本書的

主辦單位文化局的許正芳局長,在開 場致詞時指出:古蹟是死的,只有人走進 去和它互動,它才能活起來,也希望「騎 鐵馬看古蹟」成為一種旅遊方式,也能成 為一種生活方式。

內容—縣內 87 處古蹟景點介紹資料,必 須好好收存,隨時活用 )。 一個小小的任務包,內容卻大大的豐 富,在活動的起始,就給了份大禮,謝謝 承辦單位,有心了。

用心準備的任務包,滿滿的愛啊!

49


大哉言!我想,這應該也是這場 古蹟探訪的文化巡禮舉辦的初衷。

金門,說是小島,但真是精彩處 處,很多的美妙都是隱藏在聚落、巷 弄之間。在小島上生活,開車太快, 走路太慢,騎單車剛剛好。

單騎遊古蹟,光想就令人期待, 一切就緒,準備鳴笛出發。

帶著一顆愉快的心,隨著領騎人員出 發,展開這趟單車和古蹟的邂逅……。

從瓊林出發,穿越古官道(路過 一門三節坊、蔡守愚墓道碑,步前人 曾行的道路),進入中山林,校閱了 戰車,享受了芬多精,抵達了第一個 任務點:歐厝聚落。

歐厝聚落,來過很多次,都是外 騎單車校閱戰車—這應該是金門人獨享的「特權」。

行人的看熱鬧,只覺得它美美的,卻 不知道原來它還有這麼多豐富的內 涵。守望相助的隘門、落番返鄉回饋 的順天洋樓、閩南建築的棟架博物館、 用蚵殼回饋保佑的風獅爺、還有海邊 沉睡的戰車……,有安排駐點解說員, 讓古蹟活起來,不只解謎任務順利完 成,也成就了看懂門道的學習歷程。

穿騎過縣定古蹟一門三節坊。

50 │ 藝 文 現 場

歐厝之後,循著全台絕無僅有的


親子一起騎單車、遊古蹟,享受美好的生活。

戰備車轍道,前往戰役史蹟的經典景點:

立的古崗樓,近看充滿幽情的漢影雲根

翟山坑道。

碣,對於失落江山的感慨,油然而生。歷 史,就活生生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來到有軍事味道的地方,當然要有點 戰地氣習,這個據點的任務除了認識翟山

中午在文台寶塔午休及用餐。場地開

坑道之外,更要習唱軍歌,聽到參與活動

闊空曠,符合防疫要求,又不失古蹟遊的

的伙伴,整齊踏步,高聲齊唱軍歌─莫等

意義。用餐後,還能暢覽此處豐富的文人

待(莫等待,莫依賴,勝利絕不會天上掉

墨寶及抒懷詩文,身心都有滿足到喔!

下來……),軍人退役的我,覺得眼睛熱 熱的。

午後的行程,從 600 多年的明遺老 街展開,踏走在錯落的古石板上,穿過低

騎過風光明媚的古崗湖,遠眺湖畔靜

矮而古意盎然的房舍,聽解說員娓娓道來

51


金門城的歷史、典故─「要丁東門外,要富西門外,要興南門外,要官北 門外」,然後就理解了古崗、水頭、燕南山各地發展的古今狀況了。

沿著西門村道,騎行到水頭聚落,安排好的專業解說員已經在此候著。 停好單車,馬上展開落番文化及閩南建築的導覽和介紹,「華洋共處、中 西融合」應該就是水頭聚落最貼切的寫照。除了解說古蹟、介紹聚落,解

解說員用心的引領大家,認識洋樓上的各式裝飾,解說它充滿先人祝福的深刻意涵。

紅鼻子馬戲團,用專業及訓練有素的肢體語言,體現「戰在金門」的精神。

52 │ 藝 文 現 場


收穫滿滿,完騎合影。

說員還帶大家近距離的欣賞了各個建築

收穫啊!!

上各具特色裝飾物的美感及寓意,真是 大長知識了。

參加單騎遊古蹟活動,對一個在地的 單車騎士來說,是很特別的體驗,騎單車,

依著預定行程,離開水頭、穿過賢

我很在行,但把單車和古蹟結合在一起,

厝、延平郡王祠、浯江溪畔、莒光樓,

創新了我的視野;未來,將把這樣的活動

在主祠金門恩主公—陳淵的縣定古蹟牧

模式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或規畫在外地來

馬侯祠暫休,進行補給,認識了金門開

金門騎遊的遊程裡,我在心裡默默的下了

發的歷史後,騎回終點瓊林。

個決定。

抵達終點,並不是結束,還有聚落 導覽及「戰在金門」行動劇在等著呢!

期許,更多的金門人、更多的外來遊 客,能夠用慢遊、漫遊、單騎旅行的方式, 享受金門的美好,給金門的古蹟注入生命,

完成解謎任務的大家,除了完騎證

讓它們活起來,豐富大家的生活旅程。

書,還有抽獎及現場徵答贈獎,滿滿的

53


金門老兵的記憶時光寶盒

金龍攝影社 文 / 圖 蘇大衛

軍旅生涯是每個男生必經的成年禮,對於台灣本島的 役男來說,抽中「金馬獎」更是值得驕傲一輩子的難 忘回憶。山外街上的老字號金龍攝影社,用一張張老 照片替保衛第一線金門的勇士們,保留下無限珍貴的 回憶。

54 │ 懷 舊 時 光 機


走過近半世紀 留下無數故事 在那個十萬大軍駐守金門的大時代,金東地區最熱鬧的山外街上總 是人聲鼎沸,休假的阿兵哥們摩肩接踵,也因應官兵弟兄們的需求,不 論食衣行育樂的店家,山外街上可說是應有盡有,也造就了當年的一片 榮景,至今依然為金門官兵們所懷念,也是退伍回憶軍旅生活酸甜苦辣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金門的戰地政務解除,駐軍數量已不如往日龐大,今日的山外 老街步調雖然悠閒許多,但街上的老店們依舊保存著往日的風華,其中 這家老字號照相館「金龍攝影社」,可說是記憶的時光寶盒。

「因為家裡窮,沒有能力讓我升學,所以很早就扛著相機討生活。」 已經 74 歲的金龍攝影社老闆李國明,回憶起當學徒的日子,他說家中有

6 個孩子,他排行老大,小學畢業就跟著在頂堡開照相館的舅舅學拍照, 一學就是 10 年,直到後來在山外開照相館的親戚要退休,他便把店盤起 來,從民國 66 年在山外街上開業,陪伴金門人將近 50 年的歲月。

55


金龍攝影社曾經是金東最大的照相 館,李國明信手一指牆上滿滿照片,幾乎 都是老兵昔日英挺的沙龍照。李國明說, 全盛時期金門約有近百家照相館,因為當 時照相機是管制的,在動盪時期到金門當 兵,阿兵哥都會在報到和退役的重要時刻 拍張藝術沙龍照,除了紀念也可以向遠方 的家人報平安。

56 │ 懷 舊 時 光 機


穿越時空的合成照 見證大時代 有趣的是,30 年前電腦還不普及的年代,李國明已經懂得幫阿兵哥「P 圖」。當時阿兵哥無法經常回到台灣,與女友分隔兩地,便自備女友照片, 拜託李國明在自己的沙龍照上合成女友照,再把這張穿越時空的合照寄回去 給女友,一解相思之情。

一張小小的合成照,在現今科技發達的時代,彈指之間就能輕鬆完成, 但在那個沒有電腦的底片時代,完全靠經驗,必須利用重複曝光將兩張照片 合在一起,「而且女主角四周要黑色,才會有夢幻的感覺!」李國明笑著說。

往事歷歷在目,令他感到值得驕傲的是,許多當年來到金龍攝影社拍攝 女友合成照的老兵們,數十年後,當年的老兵帶著當時的女友,也就是後來 的老婆與兒女重返金門,回到金龍攝影社,重新復刻甜蜜合照,圓了當年無 法合拍沙龍照的心願,金龍攝影社也成為那段辛苦歲月中的幸福見證。

57


58 │ 懷 舊 時 光 機


如今雖然照相館逐漸交棒給 同樣愛好攝影的兒子李俊欣,李 國明依然每天顧著店面,服務在 地鄉親,拍攝證件照或大頭照。 近年縣府舉辦「金門老兵召集令」 活動,鼓勵曾經做過國軍生意的 店家參與這次活動,金龍攝影社 自然也不缺席,店內樓上的攝影 棚依然備有各種服裝道具,歡迎 老兵回娘家尋找當年勇。

59


Dance with me!

浯島

一起舞動吧!

60 │ 藝 綻 金 門


KDC由團長李依文一手創立,在金門出生的團長李依文,從小跟著 國際民俗土風舞教練的媽媽耳濡目染的街受舞蹈的薰陶,對跳舞有著十足 的熱愛。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的她,擁有教師執照,對教育孩子有很 大的熱忱。長大在外學成後,因為受邀回金門教授舞蹈研習營的機緣,發 現金門對於這方面的藝術師資缺乏,決定要回家鄉貢獻一技之長。

為了讓街舞及流行舞蹈藝術能在金門永續發展,舞團在許多方面上都 持續不斷地耕耘;藝術的創新、多元藝術的相互結合、藝文活動的推廣以 及培育優秀表演藝術專業人才……等,不遺餘力,團長更多次赴歐、美、 日進修,精進舞藝,並將所學帶給家鄉學子更多藝術新資訊。舞團以街舞 與流行舞藝術創作、推廣與舞蹈教育、傳承為主要宗旨,一直致力於增進 金門在地街舞與流行舞蹈藝術之風氣,提升舞蹈表演藝術之層次。

61


每年舉辦年度大型舞蹈公演。

不僅著重對內訓練 更對外開拓交流 平時舞團常受邀參與金門各大 小活動演出,更於 2012 年開始,每 年年末固定舉辦一場大型舞蹈公演, 每年均高朋滿座、擠爆會場,但團 帶領團員至福州參與比賽獲得金獎。

長深信,除了島內的訓練及表演, 人才要精進必須走出舒適圈往外發 展交流,故多次帶領團員參與國內 外比賽演出與外界交流,每次出賽 均獲得不錯的獎項(附註),期許 在這塊土地上培養出更多專業的表 演人才,讓更多年輕人有發揮創意 舞蹈的空間,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流 行舞蹈文化,更希望街舞與流行舞 蹈藝術能漸漸受到大家的重視。

進入學園推廣藝文深耕課程。

62 │ 藝 綻 金 門


我們來自金門 我們定根金門 讓藝術在金門茁壯 舞團成立迄今剛好屆滿 10 年,並自文化 局開始針對藝文團隊評選以來,連續三年獲選 為金門傑出演藝團隊。長期下來,金門流行舞

古寧頭戰役紀念晚會與金防部大鼓隊結合演出。

蹈團持續挹注流行舞蹈這個區塊,我們跑過無 數社區推廣舞蹈、進入校園參與藝術深耕課

作,各個階層都有不同適性的教學方式

程,帶給大家最新、最熱門的創新舞蹈,讓金

與內容。

門的舞蹈藝術跟上流行腳步,用最適合、最簡 單的方式將藝術帶入大家的生活。

尤其是自己家鄉生長的土地上,在 有限的環境下所獲得的藝文資源顯然不

舞蹈應該要從自己生長的土地紮根,藝術

足,更需要挹注更多資源,平衡地方藝

與文化更是需要環境與空間浸潤,且不能排除

文發展,同時也透過舞蹈傳承與創新。

任何一份子。從幼兒開始的舞蹈養成教育,讓

舞團近幾年嘗試於流行舞蹈中導入在地

他們從舞蹈當中享受音樂、樂在舞動,到青少

元素,並嘗試與不同藝術(扯鈴、大鼓)

年的專業街舞培訓,讓他們從中找到未來專長

結合,激發不同的藝術融合,讓金門漸

與志向,以及成人的流行舞蹈與文化結合創

漸成為富有舞蹈藝術的島嶼。

重要比賽獲獎及演出經歷 2012 ∼ 2020 每年固定舉辦年度大型舞蹈公演 2018 ∼ 2020 連續三年獲文化局遴選為金門傑出演藝團隊 2020 接受大愛電視台立德路 2 號節目專訪 2015 ∼ 2019 第一屆∼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街舞大賽獲得金獎 2012 ∼ 2019 跨年晚會受邀擔任在地演出團隊 2019 古寧頭戰役七十週年紀念晚會受邀擔任在地演出團隊 2019 大膽島開幕儀式記者會表演 2016 舞島祭街舞大賽第三名 2016 高雄夢時代盃兒童街舞大賽第二名 2014 台北京華盃兒童才藝比賽幼兒組第一名 2011 世界金門日表演 2009 金湖鎮花蛤仙子選拔第一名 63


Sep. 2021

148 出

金門縣政府

楊鎮浯

許正芳

洪蘋萱

李海瑩

執 行 編 輯

翁御勛

規 劃 設 計

蘇大衛 張宏遠

金門縣文化局

893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 66 號

(082)323169 (082)328638

(082)320431

(04)2422-2277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issuu.com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issuu.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