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門季刊149期

Page 1

Dec. 2021

149

特輯

移住風景




Dec. 2021

149

當期專題

移住風景

無盡的母愛 蘇麗育

12

努力改變人生的契機 張育妍

16

透過學習追求不平凡的生活 黃輝桃

20

勇敢樂觀面對人生考驗 阮氏燕

24


目錄

浯島群像 新移民關懷協會

CO N T E N T S

崔芠綾 理事長專訪

4

職人藝象 棄商從藝 民伯陶享譽兩岸 民伯陶吳惠民

28

從形意中再現傳統建物的丰采 土木匠師李清海

34

藝文現場 醉影在金門

40

六拾字述 吳鈞堯作品展

44

文藝輕旅 寄蜉蝣於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蜉蝣咖啡

48

金門古洋樓 我們一直勇於創新

54

村落復興 村復號

60


金門 是我們的第二個娘家

新移民關懷協會 崔芠綾 理事長

4 │ 專 訪 人 物


崔芠綾 後 ( 排左 常 ) 與新移民姐妹們歡聚,聯繫彼此情誼。

5


文 / 林靈 圖 / 林靈、崔芠綾提供

北方佳人的「移居」 與「易居」

晴朗綏靖,容色明亮,正如花店裡 妍芳盛綻的蘭,選擇在金門安家落 戶的崔芠綾,帶著堅定且不疾不徐 地,把波瀾不驚的日常,過出不同 凡響的滋味來。

親煦柔婉的語氣裡,逕見性情 的直率爽利,出身黑龍江,長時於 上海、廈門等地生活的崔芠綾,回 身 顧 盼, 從 北 方 佳 人 成 為 金 門 兒 媳,為讓孩子接受台灣教育,擇定

崔芠綾除了是協會理事長,亦是花店主理人。

金門並落腳於此,已是 10 餘年前 的往事。

初 來 乍 到, 文 化 的 衝 突 與 碰 撞,生活步調與環境大不相同,再 加之觀念、語言、風俗民情等均需 適應,身為金門新移民,無法迴避 的遇見、磕磕碰碰與磨合,隨著時 間推移,「覺得自己好像也滿融入 金門。」崔芠綾說,金門的生活節 奏相較於上海,自是悠哉緩慢,「步 調上不那麼急了,這樣也滿好的。」

為了謀職,初抵金門的崔芠綾 這才發現,許多職缺的必要條件與 能力──「要會講閩南語。」崔芠 綾說慣的北方話僅有六個聲調,金 門慣用的閩南語則有八個聲調,聲 調系統間的差異是一學習難點,閩

6 │ 專 訪 人 物


花店內的各式植栽與花藝作品, 充滿崔芠綾的巧思。

協會和公部門共同舉辦的多元文化交流工作坊,讓更 多人認識新移民文化。

以花藝作為傳遞美感與 情感的重要載體

南語遂成了崔芠綾的最大罩門。「當時,

這些年來,曾開設服飾店與餐廳,亦

來金門的時候想要找工作,幾乎每個行業

曾與友人共同經營民宿,也和意向相合的

都嘗試過。」然而這些左右奔突,最終成

股東投資創立了金拌麵,以及甫於去年開

就了崔芠綾的創業助力。

業的花店,崔芠綾一路將所受挫折轉以一 種正向的方式呈現,養深積厚同時展現韌

基於此,現為新移民關懷協會理事長

性,把在金門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的崔芠綾,正極力提議與撮合,期盼能與 地區學校合作,辦理連續性的閩南語課

與花相伴的工作看似優雅浪漫,令人

程,希冀藉由長期、滾動式的課程,打造

生出無限嚮往,可是花藝工作實在是繁重

浸潤式的語言學習環境,讓有需要的姐妹

的體力活,汰換髒水、搬運沉重花器、精

們,從生活中滲透與積累,從而快速的融

選花材、確保新鮮、去除冗枝繁葉……,

入在地生活。

全是花藝工作的日常。作為花店的主理

7


此心安處是吾鄉

「索性就在這裡安家就業,落地生根, 踏踏實實地在這裡生活。」說的是崔芠綾, 也是其他新移民姐妹;將異鄉視作故鄉, 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新移民姐妹們平素有大聚及小聚,但 受疫情波及,協會去年並未召開會員大會, 崔芠綾遂早早規劃了今年二月的「新金門 多才多藝的崔芠綾(前排右)和姐妹們共同展演

媳婦回娘家」活動;與會者不限陸配,舉

扇子舞。

凡來自五湖四海飄洋過海而來新移民姐妹 們,都歡迎一齊於年初六那日歡聚一堂,

人,除了關注審美與技法,更需要在花藝

吃著母國的料理,說著母國的話語。

師與經營者的角色間來回轉換;從籌備、 設計到營運,崔芠綾費時多方拜師,積極

新移民姐妹們無不是翻山越嶺、跋山

付諸行動,學習專業知識,磨練技藝,提

涉水而來,然世事悠悠,盈虧都是尋常,

高審美能力。

或缺損或完滿,時有孤獨、痛楚與創傷, 有時置身不幸,酸苦甘辛往往無法直通天

講究作品的美觀與價值,打破中規中

聽;尤其隻身遠嫁異鄉,舉目茫茫,協會

矩的傳統樣式,經由種種工序與空間的規

存在之必要,便是一肩負起雪中送暖的重

劃設計及營造,展現花藝在生活中獨特且

要角色,也幸有協會作為姐妹們聯繫的紐

絕無僅有的本質,更於婚喪喜慶與宗教慶

帶,提供關心與支持、溝通及理解。

典中,呈現充滿藝術感的風格效果與花 藝語彙。每一件出自曉美的花店的花藝作

日前,崔芠綾獲知有姐妹罹癌,亟需

品,透由花藝設計傳達個性化的美學理

籌措相關醫療費用,便積極奔走四處募款;

念,更是美感與情感的展現,顧客一而再

而有些姐妹們生活也挺吃緊,甚或是單親

的青睞與認可,便是最佳反饋。

育兒,可一旦聽聞姐妹有難,大夥兒都把

8 │ 專 訪 人 物


這事放上了心,竭盡一己所能──給悲傷

益,把日子過成一塊碌碌滾石。「太忙碌

的姐妹輕悄遞上一方紙巾,對失意的姐妹

了,忙到頭快要爆炸了!」半是打趣的說

說上一句暖心話,為受挫的姐妹輕輕扶上

著,然崔芠綾手邊的工作未停,不時有電

一把,這是最大化的深有所感,最體己的

話鈴響得讓我們把談話從中途岔了去。

感同身受。 作為花店主理人,作為協會理事長,

百花齊聚 一如新移民姐妹們的相遇

崔芠綾兢兢業業、克盡職守,以一種義無 反顧的拚勁,讓姐妹們經由凝聚、團結, 互助互保,蓄積能量,一如映入眼簾所有

有前人打下的堅實基礎,崔芠綾接任 新移民關懷協會理事長後持續接力,除及 時了解姐妹們的訴求與需求,亦隨時與姐 妹們交流信息,極力為大夥兒發聲爭取權

鮮麗飽和的鮮花盆花植栽那般,以各自所 擁有的千姿百態,葉木蓁蓁,花開繁盛, 或柔或烈,都不撓不怯,都恣肆舒展與綻 放。

由崔芠綾 ( 前排最右 ) 號召,新移民 姐妹們歡聚一堂。

崔芠綾在金門的日子過得極為充實。

9




無盡的母愛 蘇麗育 文 / 張姿慧 圖 / 許小西

早期人們慣用「油麻菜籽」比喻女人的命運,意指她們像油麻菜籽 隨風飄散,落到哪裡長到哪裡。對於跨海遠嫁而來的蘇麗育而言,似 乎也難逃這樣的宿命,她帶著傳統女性堅韌的生命力及忠於婚姻的道 德觀,在異鄉金門展開了始料未及的人生,儘管面臨細數不盡的辛酸 及難關,她仍舊堅持守護這個家。

1979 年生於福建安溪的蘇麗育,自小在農村長大,因父母務農收 入有限,加上家裡小孩眾多,讓排行老二的她無法接受正規教育,因 此小學還沒畢業,就被迫休學幫忙做家事及農務,後來還去了附近的 的餐廳洗碗貼補家用。十六歲那年,為了讓弟弟妹妹順利求學,她離 開家鄉去了晉江,在一家運動鞋廠當女工,孝順懂事的蘇麗育,對家 裡的付出始終沒有怨尤,將它視為姊姊應該做的事。

為母則強 勇敢克服難關 在晉江過了幾年自由自在的日子,後來經友人介紹,認識一名來自 金門的男子,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也很快步入婚姻。「我嫁來金門時 是 22 歲,當時我還很年輕,一直在工廠上班,想到外面過過不一樣的 生活,想說透過婚姻改變一下,所以交往不到半年,我們就結婚了。」 蘇麗育淡淡說著。

12 │ 當 期 專 題


身為職業婦女的蘇麗育,不僅要忙 於工作,還要照顧家庭,盡力扮演 為人媳婦的角色。

13


大她八歲的先生是金寧鄉人,當時從

力交瘁,還是得挺起精神面對。如今女兒

事小額貿易,是家中的獨子,四個姊妹全

已經是高中生,大兒子也在台北念大學,

已出嫁,因此夫妻兩人必須承擔照顧父母

小兒子明年也將上國中了。

及傳宗接代的責任。所幸出身福建的蘇麗 育能講一口流利的閩南語,與公婆及在地 人溝通不成問題,但剛結婚時,還是覺得

付出全力 一肩扛起生活重責

這裡的一切和大陸很不一樣,讓人有種疏 離感。

孩子平安長大,乖巧懂事,對蘇麗育 來說是最欣慰的事,但想起那段艱辛的歲

從熟悉的環境轉換到陌生環境,在人

月,還是難以用言語形容。她說,那時先

生地不熟及毫無親友的狀態下,儘管語言

生做過零工,也做過永續,工作比較不穩

溝通無礙,一開始她還是難以適應。蘇麗

定,後來有機會到清潔隊工作,因為不習

育說,剛結婚時很難受,因為婚前從未到

慣,只去了一天就不去了,自己就接下來

過金門,跟自己當初想像的完全不同,那

做,至今已有十多年了。每天跟隨垃圾車

時遇到委屈只能躲在房間偷偷哭泣,沒有

到各村收垃圾,認真工作的她,若有休假

朋友可以傾訴。

也會去餐廳打工,一肩扛起家計及家務。 身為職業婦女的蘇麗育,不僅要忙於工

或許身為女人有著極大的包容性,也

作,還要照顧家庭,更要面對金門的繁文

或許為母則強,她很快融入大環境,也適

縟節,準備所有拜拜的供品,盡力扮演為

應新的生活。婚後接連生了三個孩子的

人媳婦的角色。

她,將所有時間及心力全投入在家庭上, 就在一切漸入佳境時,另一個嚴峻的考驗

回家的距離永遠是外籍配偶最深的牽

又來了──她的二女兒在兩歲時,被診斷

絆,遠嫁金門二十年,她每年固定回一次

患有脊椎側彎。為了女兒的康復之路,蘇

安溪娘家,近期因為疫情關係,小三通禁

麗育帶著女兒遠赴台灣開了兩次刀,在台

止通行,她已經兩年多沒回去了,因母親

金兩地往返複診檢查,一路小心翼翼地照

最近身體不太好,讓她很是掛心,只能靠

護。那時為了女兒的健康,即使被磨得心

電話問候。

14 │ 當 期 專 題


在金門生活了這麼長的時日,蘇麗育的口音及生 活習慣也早已被同化了,看起來就像土生土長的金門 人。她說,因為房子是自己的不用付房租,加上自己 有工作收入,先生及婆婆也給予她很大的自由,雖然 沒辦法像別人大手大腳的花錢,但日子還過得去。她 半開玩笑的說,為了小孩,為了家的完整,只有堅持 下去,只是完全沒有想到嫁來金門會是這樣的生活, 如果預料得到,就不會嫁過來了。

回娘家的距離,永遠是外籍配偶最深的牽絆。

15


努 力 改 變 人生的契機

張育妍 文 / 張姿慧 圖 / 許小西

疫情漸漸趨緩,國內旅遊景況日益復甦,人們開始呼朋引伴前往各風景區 遊玩,尤其零確診的金門,更是許多遊客首選之地。近年來,金門民宿 如雨後春筍一家一家設立,在競爭激烈及疫情的波及下,位於金寧鄉埔邊 「二姊的家」仍舊屹立不搖,這一切得歸功民宿主人張育妍。

16 │ 當 期 專 題


目前經營兩間民宿的張育妍,正馬不

去拜拜,而且金門拜拜的次數又很多,還

停蹄地忙著接待客人,藉以彌補之前疫情

要照顧生病的奶奶,每天煮一家十幾口人

帶來的衝擊及損失。走過一段封閉的家管

的三餐。我老公個性比較內向,不善表達

生活,如今事業有成的她,絕不是一蹴可

也不懂得如何安慰我,所以剛嫁來時幾乎

幾,而是靠著雙手打拚出來的。她笑稱自

天天哭。」

己是油麻菜籽命,但從沒想過會在金門開 花結果,只知道工作來了就努力去做,機 會來了就積極去把握。

度過新婚適應期,緊接著又忙著生養 孩子,承擔為人母的責任。張育妍在婆家 待了近十年,幾乎很少與外界接觸,一心

情定金門

全力照顧家庭

渴望工作的她,直到公婆退休、孩子上學 後才極力爭取。後經友人介紹,去了離

出生福建泉州的張育妍,因婚姻無法

家不遠的飯店當房務,空閒時又去餐廳端

自主,只能乖乖聽從父母安排,24 歲那

菜。身兼二職的她,時薪僅有 120 元,

一年,透過親戚介紹認識在金門做鋁門窗

雖然薪資不高,她每天依舊開心迎對。張

的先生,不久便嫁至西園村。在大家庭生

育妍說,「那時無論什麼工作我都做,只

活是一件極其不易的事,當時公婆都在工

要能出去上班就好,剛出來什麼都不懂,

作,初為人媳的她,不僅要照顧家庭,還

別人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老闆還問

要融入本地的風俗民情,「我那時剛嫁過

我,為什麼你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我回

來,正在適應環境,就要煮好多好多的菜

說,能夠上班,我每一天都很開心呀 ! 」

如今事業有成的張育妍,絕不是 一蹴可幾,而是靠著雙手打拚出 來的。

17


走出家門

用心投入工作

珍惜機緣

成功打造旅宿業

儘管工作辛苦,卻也實現了張育妍走

由於長年待在家,對於金門路況不太

出家門的夢想。做了幾個月房務後,因村

熟悉,她靠著地圖及實地探查,將道路摸

裡社區開始籌辦老人共餐活動,公婆便叫

得一清二楚,為了向旅客介紹金門景區的

她回來幫忙。雖然薪資比之前高,離家也

相關歷史,她不停看書找資料,更親自跑

近,但因公公赴台就醫,婆婆需隨行照

去每個景點聽導覽人員講解。不久之後,

顧,她必須接送小孩而再次辭掉工作。此

她深知包車旅遊只能提供部分服務,便在

後她還做過跑船代購,每天奔波碼頭,但

金寧鄉租下公寓,於 2017 年開了「二姊

因體力難以負荷不得不放棄。直到友人介

的家」的民宿。「我覺得做服務業的要有

紹一家民宿後,她的生活開始出現新的轉

一個好記及可以創造話題性的招牌。我家

機。張育妍說,「民宿老闆人很好,也很

有四個姊妹,我排行老二,我就把民宿取

信任我。我的工作很彈性,除了打掃房

名為二姊的家,在機場或碼頭只要提到二

間,偶爾還要幫忙接待客人。我很珍惜每

姊,大家都認識。不管年紀多大的客人也

一個工作機會,因此無論什麼工作我都很

都叫我二姊,他們住進來會覺得很親切,

認真投入,我把房間整理得很乾淨,有時

好像我是他們在金門的親人。」

忙到沒空吃飯。」 經營民宿雖然細節繁瑣,張育妍卻樂 她的工作表現深受老闆和客人肯定,

在其中,她不僅有經營策略,也樂於協助

得以有機會接觸從各地而來的旅客,也意

和她同樣背景的新住民,鼓勵她們出來工

外發現自己喜歡與人接觸。因看好旅宿業

作,靠自己雙手賺錢。問及民宿經營成功

未來發展,張育妍便跟娘家姊姊借了十萬

的關鍵,她說,「我很珍惜每個客人入住

人民幣買了一台車,開始做起包車旅遊。

的機緣,會盡全力服務,最重要的是把客

「我姊姊說我很大膽。她一開始也不看好

人當家人看待。我們是靠客人口耳相傳,

我,很擔心我做不起來,但我覺得機會來

慢慢打下基礎,打出知名度的,還有與人

了,我必須掌握住。後來口碑漸漸傳開,

為善,我們附近有很多民宿,大家都會互

生意就越來越好了。」

相幫忙。」

18 │ 當 期 專 題


從家庭主婦到旅宿業者,張 育妍一路付出不少心血,她很感 謝娘家最初的支持,也很感謝有 公婆和先生做後盾,讓她可以專 心打拼事業。每天從西園開車至 埔邊,她樂此不疲,近期還新買 了一台九人座的休旅車,在疫情 日漸趨緩的今日,她正準備迎接 下一個起點。

張育妍很珍惜每個客人入住的機緣,盡全 力服務,最重要的是把客人當家人看待。

19


黃輝桃希望能透過工作提升自 己,追求自我學習,讓思維變得 更寬闊。

透 過 學 習 追求不平凡的生活 黃輝桃 文 / 張姿慧 圖 / 許小西

20 │ 當 期 專 題


「在平凡的環境裡,也可以過不平凡的生活。」面對人生,家住烈嶼西宅村的黃輝桃 樂觀地說。渾身充滿正能量、有主見、邏輯清晰、表達力強,是黃輝桃給人的第一印 象,加上一路抱持不斷學習及勇於追求自我的態度,讓她從廈門嫁至烈嶼依舊過著精 彩又充實的生活。

提及這段兩岸姻緣,得追溯至 20 年

司當會計,但不到半年,她懷孕後就把工

前,出生福建三明市永安的黃輝桃,高中

作辭掉了。黃輝桃補充道,「剛嫁來的第

畢業後便前往五光十色的廈門工作,和先

一年真的很難,我當時年輕氣盛加上嚴重

生在一場朋友的聚會裡認識,自此,分別

害喜,有時會跟老公還有小姑起些爭執,

在廈門及台北的兩人談了 5 年的遠距戀

不像現在可以成熟的面對事情,幸好那時

愛,直到她 26 歲時才結婚。

娘家的媽媽會開導我和我老公,我們才懂 得如何去調整相處之道。」

因先生是家中獨子,婚後便辭去工作 返回金門定居。跟多數外籍配偶一樣,即

透過電商滿足自我成長

使個性開朗的她,初抵陌生之地,仍需要 一段磨合期,黃輝桃說,「因為金門生活

當了幾年的全職媽媽,為了不想和社

習慣及飲食方面跟在大陸時有很大的不

會脫節,也不想只做母親和太太的角色,

同,加上人生地不熟,剛來的時候,我也

黃輝桃希望能透過工作提升自己,追求自

不能適應。但是公婆對我很好很包容,給

我學習,讓思維變得更寬闊,因此她開始

我很大的自由,所以在家裡我不會感到不

接觸電商。「我總覺得女人要有一個屬於

舒服,只是大環境讓我感到比較陌生而

自己的小事業,不管成不成功都是一個過

已。」

程。我對電商很有興趣,那時進過飾品, 也做過直銷及服裝,在網店做一些小生

公婆對她疼愛有加,擔心熱愛工作的

意,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現在。」

她在家會閒得發慌,便介紹她去遊覽車公

21


黃輝桃覺得女人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事業,不管 成不成功都是一個過程。

因獲得先生及公公婆婆全力支持,讓她能夠一路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三年前, 她開始接觸歌手周杰倫的魔胴防彈咖啡,便一頭栽進微商體系,黃輝桃說,「透過 台北老師的引導,我學到許多專業的養生知識及體型管理,我從孕後的 74 公斤瘦到

56 公斤,改變自己後,我開始引導客戶如何吃低碳飲食,幫助人們瘦下來,學會如 何攝取健康飲食。」

每次投入工作,公公婆婆總是無條件給予很多支援,對於兩位長者,黃輝桃充 滿感激。「我嫁到金門最感謝的人就是我公公婆婆,這 10 幾年下來,他們一直把我 當親生女兒疼愛,給我很多關照,也對我無比尊重。」她舉例說,「我剛來金門時, 聽到很多大陸配偶說她公婆怕她逃走,都把她的證件扣留下來。但我們家的地契、 身分證、印章我隨手都拿得到。有一次,我去銀行處理一大筆錢,銀行人員還不相 信,要我拿證件出來。我公婆非常信任我,從沒有把我當外人看。」

22 │ 當 期 專 題


改變思維 讓日子過得更精彩充實

熬,但有時候也要認清事實。我告訴自己 不要跟人家比,雖然孩子成績不理想,但 品行人格也很重要。我希望他們各有所

除了照顧三個小孩及投入電商工作,

長,不要好高騖遠。言教不如身教,他們

黃輝桃還在學校當了 10 年的故事志工媽

從小看到我不停地上課,不停地充實自

媽,偶爾也會去社區帶動跳,積極投身社

己,也開始慢慢地在提升,這是我給我孩

團活動。每天固定運動的她,過著自律的

子最大的財富。」

生活,跟鄰居及朋友也相處地很愉快。她 笑說,來金門時才學會講閩南語,現在還

在金門生活 10 多年了,黃輝桃透過

說了一口道地的金門腔,感覺自己就是個

學習,讓她改變了思維和觀念。這一路上

金門人。

除了有公婆的力挺,在車船處工作的先生 也非常支持她想做的事。她帶著自信強

雖然烈嶼生活較單調,不似廈門那麼

調,「我在電商領域裡學了很多資訊,將

繁榮,但黃輝桃有自己的人生觀,「其實

生活格局及視野全打開了,現在把我丟到

如果改變不了環境,就要改變自己的心

哪裡,我都可以生存。」

態。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問題,你如何在 不同的環境下活出自己,這才是重要的。 我從來不去怨天尤人,因為這解決不了問 題,我只能改變自己,你可以難過可以 哭,但不能不去面對。」 現年 41 歲的黃輝桃有著新時代女性 的獨立自主,不受婚姻及環境箝制,在兼 顧家庭之下,活出自在亮眼的自己。如今 大兒子已是高中生,兩個雙胞胎兒子也已 念國中了。對於孩子教育,她感嘆道, 「我的孩子不是聰明型的,考試都是倒數 幾名,坦白說,作為家長的我心裡也很煎

黃輝桃在學校當了十年的故事志工媽媽,偶爾也會去 社區帶動跳,積極投身社團活動

23


阮氏燕在金門陶瓷廠當了八年的作業員,

勇 敢 樂 觀 面對人生考驗

工作勤奮,認真負責。

阮氏燕 文 / 張姿慧 圖 / 許小西

時間或許是人生旅途中最佳的療癒劑,在金門生活已二十多年的阮氏燕提及往事,語氣顯 得雲淡風輕。個性溫和柔順的她,有著刻苦耐勞的精神,對於自己選擇的婚姻,抱持著認 定了,就是一生一世的態度,儘管一路遭遇挫折考驗,也不曾有過放棄的念頭。為了家庭, 她扛起重擔,毫無怨尤地付出,不僅深受婆家人疼愛,也備受鄰居讚譽,更徹底扭轉了在 地人對外籍配偶的觀感。

24 │ 當 期 專 題


來自越南鄉下的阮氏燕,經由媒人介紹,21 歲嫁來金門,落居在金寧鄉西 堡村。一開始,她語言不通,加上飲食習慣及風土民情等差異,讓初來金門的 她很不能適應,她笑說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嫁到這麼遠,介紹人跟我說坐一 趟飛機就到,沒想到要坐兩趟,來了之後,才知道金門原來這麼遠。」

婚後遭逢意外的打擊 阮氏燕與大他九歲的先生屬一見鍾情,兩人認識沒多久就決定共組家庭。 先生在金門做工程,為了給她一個更好的環境,他賣力工作,滿懷喜悅迎接兩 人的新生活。但不幸的是,生下大女兒不久,先生腰部經常沒來由地感到疼痛, 吃藥打針也不見改善,直到去台灣醫院檢查才得知罹患僵直性脊椎炎。阮氏燕 說,「這個意外對我老公打擊很大,他難過了兩個晚上都沒有睡覺,他很操心 未來的日子不知如何面對,因此瘦了很多公斤。」

醫生評估後也不敢貿然開刀,無奈之下,先生只能與疾病和平共處,但因 身體無法負重,站久坐久了都會酸痛,工作只能做做停停,因此生活重擔全落 在妻子阮氏燕身上,這對原本身強體壯又愛家的先生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我

老公沒有生病前,他都很努力工作,有時候連續工作一個月都沒有休息, 他不是那種好吃懶做的人,可是生病了也沒辦法,我們只能接受。」

所幸婆家的人都能體諒她的處境,對這位遠嫁而來的越南媳婦也格外 疼惜。因與公公婆婆同住,在生活上彼此都有個照應。阮氏燕除了照顧孩 子,有時也會去田裡幫公婆的忙,當了幾年家管,直到兩個小孩上學她才 外出工作。為了賺更多的錢,她做過永續,去民宿打掃房間,白天上完班, 晚上再去餐廳端菜,星期假日還會去海邊或山上做事,樂觀的阮氏燕說, 那時只要有工作就會去做,把辛苦當做玩樂。

自小個性內向的阮氏燕,來到金門後,因不太會講國語,加上有口音, 就更不好意思講話,因此很少與人往來,她把所有重心都投入在工作與家

25


來自越南鄉下的阮氏燕,21 歲就嫁來金門,開始了她 的金門人生。

26 │ 當 期 專 題


庭上。回首那段艱辛的日子,阮氏燕語帶

生共同守護這個家,一起照看婆婆,兩個

感謝地說:「還好有婆家人的支持,尤其

孩子也已長大成人,女兒在台北唸護校,

是大娘姑和小姑都不斷幫助我們,對我們

兒子正在當兵。

很照顧。我公婆人很好,我老公對我也很 好,他自己也不願意生病,我想他若身體

嫁來金門 20 年,阮氏燕只回過越南

健康,應該也捨不得我這麼累吧!我很勇

三次,之前都是先生帶她回去,如今先生

敢堅強,我告訴自己要努力多做一點,這

無法舟車勞頓,回娘家的次數也因此減少

樣才可以照顧自己的家及照顧娘家,所以

了。阮氏燕說,「住久了,就喜歡上金門

我也不覺得辛苦。」

了,因為我的家及生活重心都在這裡,現 在比較不會想念越南了,而且手機通迅很

婚姻是同甘共苦的約定

方便,可以隨時與越南家人聯繫。」問及 未來的夢想,她猶豫了一下說,好像沒什

1979 年出生的阮氏燕,憑藉著堅強 的毅力及樂天知命的人生觀,走過婚後的

麼夢想,只希望孩子未來都有好的發展, 先生身體健康,全家平安。

風風雨雨,如今的她有個穩定的工作,已 在金門陶瓷廠當了 8 年的作業員。她工作 勤奮,認真負責,有時做到晚上八點,假 日偶爾也會去加班,是個盡職的好員工。 空閒之餘,也很少出去玩樂,她會在住家 附近的田裡種一些菜,一有空就去拔草、 抓蟲,因為不灑農藥,所以吃起來很安 心,吃不完就拿去陶瓷廠賣給同事,目前 生活過得恬淡安逸。 面對婚姻,她說 :「每個家庭不一樣,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我既然選擇了嫁給 他,就要陪他走下去。夫妻本來就要互相 照顧互相扶持。」時移事往,苦盡甘來, 從少女來到中年的她,仍舊不離不棄與先

阮氏燕說,住久了,就喜歡上金門了。

27


Minpo Tau 28 │ 職 人 藝 象


棄商從藝 民伯陶享譽兩岸

o

民伯陶吳惠民 文 / 楊威廉 圖 / 楊威廉、吳惠民

名師發現天份 聯考失利從商 以「民伯陶」行走金門的吳惠民,生於民國 51 年,

自小就對藝術有憧憬,在就讀金城國中時即展現了優 異的繪畫天份,在美術老師唐敏捷的精心調教下專研 繪畫。大學沒有考上心目中理想的美術系,毅然留在 家鄉承接家族飲料代理商生意,並持續創作,其作品 自民國 74 年起多在國內外展覽,深獲藝文人士青睞。 吳惠民早期以水墨畫為主,大概到民國七十幾年

才接觸陶藝;當時朋友送給他兒子一些陶士,他接觸 後一頭栽進陶藝創作領域,第一件作品「孕育」,果 真孕育出了今天的「民伯陶」。他認為,生活中有許 多無奈,也不盡人意,但在創作的過程,卻可以隨心 所欲地支配,表達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從水墨轉作陶 藝,吳惠民認為由平面到立體藝術較能抒發他的想法, 讓創作的面向更加包羅萬象。

29


帶著滿腔熱情和 使命感學習手拉坯

熱情學陶有成

燒窯技術精進

吳惠民學陶時都是靠自己摸索,帶著滿腔 熱情和使命感,他廢寢忘食的學習手拉坯,一 般人要八個月才能拉到最高度,他在兩三個月 內就拉成功了,但是這份狂熱也使手受傷,即 使如此,他還是不斷突破與嘗試全新的燒窯技 術,這種耐力與體力的長時間付出,在一次次 燒壞的心情中接受考驗。

剛開始他以小品為創作,材料較為較單一, 與手拉胚結合之後,創作的眼界與發揮空間更

30 │ 職 人 藝 象


廣,不管在陶藝作品的型態或是意念也 好,作品的變化也比較多元豐富,從早期 單一媒材走向複合媒材的多元化創作,使 他的作品充滿更多可能性,也能輕易詮釋 他所想表達的議題。

自認天生是要不得的浪漫主義者,內 心世界有些灰色,但也很溫暖、感性的民 伯陶,接觸陶藝一開始純粹是興趣,後來 變成一種志業,也從熱愛轉變成一種使命 感。民國 101 年某一天深夜,在自己執迷

吳惠民陶藝雅俗共賞。

的昏黃燈光下,吳惠民看著十指拿捏的陶 土,回眸身後抒發悲歡離合,感悟人生萬 近年來則對銅雕開始產生了興趣,特

象的作品,他突然警覺不該再虛擲光陰,

別是銅的延展性與支撐性極佳,在陶藝與

浪費生命在虛假作態的送往迎來。

銅雕的結合下,使作品更加獨樹一格,在 為了「專心做好一件事」,因此毅然

創作上也更加的多元化。在自身的革命性

結束自家的品牌飲料代理生意,棄商從藝

創作過程裡,他試圖將陶質的素面與金屬

全心投入陶藝世界,真正從一個商人蛻變

的結合延伸質感,例如鉚釘與螺絲釘的加

成藝術工作者,面對生活壓力,重整自我

入,讓作品表現另類意象,在一種乍看不

內心,作品開始轉向簡約風,跳脫了世俗

協調,卻不違和的本質中,予人更具辨識

的束縛。

度的視覺衝擊和印象。

禪意。

氣息與

品呈現

每件作

吳惠民

文學 滿滿的

31


吳惠民進駐後浦 16 藝文特區, 致力陶藝創作。

32 │ 職 人 藝 象


受邀上海參展 譽滿兩岸政商 吳惠民曾於民國 105 年 10 月在上海吼獅堂畫室展出半個月,作品以意象表達、 極簡風格為主,希望讓觀賞者看到陶土中的世界和生命,也透過一把土傳達自己對物 我的關懷;更讓他成為金門島內陶藝工作者中,走出漳泉閩南地區,遠赴華中,進軍 國際大都會的第一人,把在金門的創作靈感與當地交流,為金門打開一扇藝術觀光的 窗口。對他來說是全新的挑戰和再認定,也給了自己一個進化的機會,至於陶土和石 雕有不同的可塑性和表現方式,異質作品在上海陶藝界獲得很大迴響,對岸陶藝界對 他的作品,下了「充滿感情、內涵,洋溢人文關懷」的評語。

幾年來,吳惠民的創作聲譽遍及兩岸,他的作品被送到前總統馬英九、前立法院 長王金平、國民黨前正副主席吳伯雄、林豐正和大陸前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大陸海 協前會長陳雲林的手中,每件作品都投注相當多心力,每一件作品都有不同的心情故 事,並呈現滿滿的文學氣息與禪意,令人驚艷不已! 由於他腦裡充滿著天馬行空的點子,只要是他所想像得到的,都可以用雙手賦予 陶藝新的生命。「在陶土中,他捏塑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陶藝裡,他尋著自己的夢想 王國。」現在吳惠民也進駐後浦 16 藝文特區,除了致力陶藝創作,但對於水墨畫創 作並未忘情,若是真的重拾畫筆,可能會比以前水墨畫創作更突破,也與陶藝創作結 合,將邁向另一創作新里程!

在陶藝與銅雕的結合下,吳惠民使作品更加獨樹一格。

33


34 │ 職 人 藝 象


從形意中再現

傳 統 建 物 的 丰 采

土木匠師李清海 文、圖 / 林靈

歷史建築之所以美,不僅是先人的工藝技術 結晶,亦蘊涵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更因歷經 百載歲月,迄今仍靜靜屹立,承載著歷史與 文明;然歷史建築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 一旦傾頹圮毀,將不復存在。因此,歷史建 築之修復,確有其必要與必須。用上大半輩 子,從事傳統土木建築與地區古蹟維修工程 的李清海,一路走來,先後主持與參與了山 后民俗文化村、國定古蹟瓊林宗祠群、朱子 祠、燕南書院等建物之新建或修復工程。

傳衍生根 古蹟修復技藝的薪火相傳 從事古蹟修復逾一甲子,被文化部列入 「台閩匠師名冊」的李清海,是地區重要匠 師,同時是第三屆〈金門文化獎〉得主之 一。因年登耄耋,李清海現已退出現場勞作 實務;轉換跑道的李清海,於傳道、授業、 解惑之餘,提供實務建議與指導,並將自己 畢生所學,一一傾囊相授。

35


李清海亦曾參與朱子祠等地的興建與修復工程。

退居幕後的李清海重拾南管,唱起大 部頭的南管曲來,依舊精神矍鑠、中氣十 足;另,登山、游泳、國標舞等各式豐富 多元的休閒活動填實了他的閒暇時光,並 模範街修復,李清海亦貢獻一己之力。

且以實際行動印證了「活到老、學到老」 的真諦。

除應邀擔任中國科技大學「金門地區 傳統建築修復技術傳承講習班(土木)高 級班」特約講座,李清海也出任文化部、 金門國家公園的古蹟審查委員,參與台 南、金門等縣市的古蹟審查作業。

36 │ 職 人 藝 象

「擇一事 終一生」的 工匠精神與堅守 出身古寧頭,30 歲就開起營造廠,

40 歲便取得可競標一億元以上大型工程


李清海曾參與燕南書院等地的興建與修復工程。

李清海父子曾獨立承攬並親身參與許多古蹟及歷史 之整修,奎閣即是其中之一。

的甲級營造廠執照,李清海細數過往──昔時家境清寒,生活艱苦,謀生不易,不到 20 歲便隨著村里內土名「和尚師」的師傅學做土木,先後參與了家廟及古厝的興建及修復 工程。 疇昔,李清海用心鑽研「魯班寸白簿」,後無師自通「寸白屈指算」,未滿 30 歲即 出師獨立執業。「天父卦、地母卦」,「一白、二黑、三碧、四綠……」口訣隨手捻來, 彷彿自然天成;而學徒生涯中所習得的燕尾脊、馬背及清水磚、古灰窗、砌石腳等傳統 建築樣式,經長期的實踐與論證,在在奠定了傳統匠師的核心技藝與堅實基礎。

「彼時工作,一日時間好像很短,不夠用。」無論溽暑寒冬,假日無休更是家常便飯, 承受長時工時與壓力,令人忍不住問及老匠師,「身體承受得了嗎?」「少年勇啊!」 李清海的語氣裡有豪邁、有直率,還有著老匠師越過坎坷、也越過泥濘的堅守與自信。

37


在歷史中創建 在保留中傳承 建築承載著歷史文化,凝聚了人們的 思想感情,體現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 人與自然的關係;歷史建築的飛檐斗拱、 雕梁畫柱,藏蘊著在地傳統建築藝術的營 造之精、文化之濃、古韻之香。穿越漫長 歷史的古蹟建物,早已成為島嶼文化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作為朝代更迭的見證,這些建物經過 風雨雷電、飛沙走石與時光洗禮,均使其 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損。時不我待,修復 如搶救;而傳統歷史建築之修復,應設法 保存與延續建物的健康狀態,又不遺失其 所蘊含的珍貴歷史信息。

38 │ 職 人 藝 象


傳統建築的重建與修復工作,首

想先輩匠師的手工技法與美學思維。

要之務即為研究考據古蹟建築的歷史, 唯有對建物本身透徹了解,從而設定

以紮實的工夫和嚴謹的態度,經由多

準確的施工計畫;施工項目則包括形

年的積累與錘鍊,李清海為地區的古蹟修

制與配厝的確定、尺寸的紀錄、材料

復立下標竿;且其執業範圍甚廣,宗祠、

和構法的決定、開料及購料的討論與

古墓、傳統民居、洋樓等,均有涉獵。李

進行等,環環相扣且互為關聯,每一

清海的兩個兒子李榮利、李榮興,在耳濡

步驟都至關重要。

目染下,均已繼承其衣缽,作為金門專營 傳統建築修護的專業廠商,持續讓金門的

李清海對於蓋屋、蓋廟的施工計

傳統建築獲得妥善的維護。

畫,要求極為縝密細膩,凡事事先做 好規劃,謀定而後動,以確立爾後重

而李清海父子曾承攬並親身參與金門

建或修復的建築,一磚一瓦一木都能

諸多古蹟及歷史建築之整修,包括山后民

夠擁有原來的古味。

俗文化村、朱子祠、瓊林蔡氏祠堂、明陳 健墓、水頭「417 洋樓」、奎閣、烈嶼吳

整舊如故

留住鄉愁記憶

秀才厝、浦邊周宅、何肅海及何肅典洋樓, 以及民間數十棟傳統古厝之修復。

地區傳統閩式建築之獨特,除表 現於形制上的景觀,內蘊的人文層次,

經由老匠師的雙手,一幢幢古蹟建物

都存有重要的鄉愁印記與歷史記憶。

得以煥發生機,並使文化資源得以發揚與

堅持「整舊如故,以存其真」的李清

承繼;老匠師所傳承的,不僅是傳統的延

海,在大半輩子的土木生涯中,面對

續,更含括了精神與文化的昇華,讓這些

每一建築的細節,無不依循先人古禮

古蹟建物經由修復後再生,將我國傳統文

古法;於修復古蹟之時,他總將老原

化特有的典雅和輝煌、魅力及丰采,一一

件細心地分門別類加以收集,藉以揣

映現與還原。

39


醉影在金門

文 / 張國治 圖 / 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黃子明、游淑如

《醉影金門-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 2021 年金門 主題攝影暨文件展》之《醉影金門》策展命名構想, 是一時靈思,因為家鄉高粱酒舉世聞名,因為攝影的 本質﹕光影描繪、書寫、刻劃,因為「影」一字有其 迷人之處,剎那之間讓我靈光乍現,從唐代李白《月 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 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對影」詩意發想定案。

40 │ 文 化 觀 察 家


由左至右分別為參展者洪世聰、莊靈、策展人張國治、金門縣文化局長許正芳、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

但整個策展主軸由我的策展論述核心

從募集金門的相關影像及文件,無論

「攝影作為文化資產之視窗及量度」而

是個人拍攝的老照片或現今創作,不論彩

來,其理念非常簡單:照片即是一種文化

色或黑白,不論前置或後製,媒材不拘,

資產。所要展開的:亦即攝影作為文化資

更從身邊手稿、書信或實物搭配,以喚起

產的可能及載體的觸探性,攝影的符碼如

一個時代的記憶並組構成為時代的容顏。

何演繹文化、累積文化資產。 好好為金門做一個展覽,這是我長年 作為推動台灣攝影博物館誕生及文化

的夢想。由莊靈發起成立之台灣攝影博物

發展性質的民間社團組織,我們選擇了這

館文化學會,現任理事長由本人擔任,在

樣具有學術意味的展覽主旨。在以上概念

文件展區塊,我們策展執行團隊首先拋磚

下策展執行之起手式,首先想到以家鄉金

引玉的是莊靈老師提供其大哥莊申於金門

門為主題,以關於金門過往歷史或現今

服役期間,與父親莊嚴(曾任故宮博物院

發展議題,作為文化資產命題的視窗及量

副院長)及臺大教授臺靜農討論發現漢磚

度。從文件化金門文化史,以觀景視窗下

之書信、影像等相關文物展出,並到漢磚

的喀擦之聲去喚起一座島影記憶,以舊文

發現地賢聚村踏查,莊靈盼望透過此展

件、物件觸摸一座島嶼的身世。光影之下

覽,找回失落出土的漢磚,改寫歷史。

金門的書寫及構圖,亦是人類處在黃金比 例時空下的一種量度方式。

每一位展出者作品當然皆有其 41


「 故 事 可 說、 史 實 可 考 」, 加 上 文 件

遇上八二三砲戰的歷史往事;曾任花崗石

(documentary ) 展的概念,我們對每件

醫院院長趙善燦將軍的文學博士女兒趙孝

作品的內容說明、拍攝地點、相關拍攝

萱,提供父親生前留下的金門醫療工作的

器材、發表相關資料都極盡收集,不但

文獻;尚有臺灣著名設計師和學者身份的

會場均有標本說明(這個展覽很適合做

王行恭教授所提供的蔣總統關心金門高粱

為各級學校的教學),也可做為金門從

酒瓶外形設計的歷史照片、王老師年輕在

事口述歷史者之參考。

金門服兵役的身影。

近百件攝影作品依其脈絡,分為「戰

文物收藏家陳祐明展出其典藏之金門

史蹤跡迷」、「浯洲吾民樣」、「藝憶

舊時影像的照片,有一種超現實感。會員

人文風」三主題,匯集老中青三代,參

展中,展出了我人生第一卷底片中所拍

展者包括現年 91 高齡曾任外交部專職

1949 年出生的姐姐,更有民國 62-63 年的

攝影 40 年的許捷芳,他曾造訪金門高

金門早期鄉人及地景街道照片,引發許多

達 200 多次,見證本國外交史,也紀錄

鄉親的討論,我於民國 63 年拍攝的同學

1965 年左右外賓至金門參訪的珍貴新

鄭素琴(高雄師大校長吳連賞夫人)彼時

聞影像及訪談;服役時擔任醫官並親歷

穿金門高中校服的黑白照,我認為是我們

823 砲戰的前輩攝影家黃伯驥,口述民

那一代金中學生最刻苦最積極向上的清純

國 47 年服役,初踏上金門土地隔天即

寫照。

42 │ 文 化 觀 察 家


每一張照片後都有精彩故事,其他還 包括顏明邦、蔡文祥、包德納(Bernard

隊及文化局、金馬服務中心、陳玉珍國會 辦公室、台電等單位贊助。

Bordenave)、 江 思 賢、 徐 欽 敏、 張 哲 榕、黃子明、周鑫泉、許捷芳、莊 靈、

首 展 已 於 10 月 23 日 至 11 月 3 日

Bernard Bordenave(包德納)、李美儀、

在 金 門 文 化 局 第 1、2 展 場 展 出 結 束,

葉銘源、呂良遠、洪世聰、黃麗珍、陳漢

被評為近年來最好的展覽,成效良好。

元、姜麗華、陳祐明、游淑如、許曉薇等

12 月 1 日至 12 月 12 日另在新北市中和

影像創作者,分別用不同視角與觀點,呈

「八二三紀念公園」的國立臺灣圖書館 4

現他們眼中的金門。

樓雙和藝廊展出。

110 年 10 月 23 日發表分享會,由我

兩地展覽期間配合舉辦座談,金門場

主持國家第一位檔案學博士吳宇凡的一場

當天講座主題為「捕捉那暗室中晃動的影

精闢演講及座談會。對於我個人及我會的

像──從《醉影金門》看攝影檔案的徵

所有參展者,都是本於對金門一種神聖性

集、整理與脈絡建構」,期間並與當地藝

的感動及嚮往而參與了這次《醉影金門》

文人士做了非常實質有意義的交流,而在

的展覽。透過策展團隊群策群力有效的運

雙和藝廊參展者則分享〈攝影家視窗下的

作方能如期展開,真的要感謝許多人、團

金門經驗〉。 43


吳鈞堯作品展

六拾字述

吳鈞堯「六十字述」作品展在睿友學校展出,當天出席貴賓及文友盛大。

文、圖 / 楊彧

在「NTSO 臺灣青年交響樂團-銅管五重 奏」嘹亮的音樂聲中,金門睿友文學館於 第四季舉辦吳鈞堯《六拾字述》作品展, 終於拉開了序幕。

44 │ 文 化 觀 察 家


因為新冠疫情的因素,今年睿友文學館第一檔黃振良、第二檔 吳鼎仁開幕都很低調,第三檔翁翁(翁國鈞)作品更因五月中疫情 提高到三級警戒而取消開幕式,如今疫情稍好轉,加上疫苗的覆蓋 率逐漸上升,第四檔最後壓軸由吳鈞堯獻出作品集結處女秀,久違 了的開幕歡笑聲終於再現。

《六拾字述》展出吳鈞堯從事文學創作的珍貴資料,及參與文 學活動的部分圖片,110 年 10 月 9 日下午風光舉辦開幕式,包括吳 鈞堯本人,以及金門縣文化局長許正芳、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 執行長翁明志、金沙鎮長吳有家、前縣議會秘書長陳建興及前金大 文學院長陳益鴻遠從台南趕來,加上多位地區藝文界人士數十人都 到場共襄盛舉。 開幕式睿友文學館特別邀請「NTSO 臺灣青年交響樂團-銅管 五重奏」現場演奏,「NTSO 臺灣青年交響樂團」是國立臺灣交響 樂團致力於古典音樂之推廣,搭配全臺文化局推薦之優良演出團隊, 深入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及至離島地區進行公益巡演,耕耘 社區之藝文發展,將音樂帶到各個角落,這次正好巡迴到金門,團 員中吹法國號的是古崗董姓子弟,尤其值得一提,他們吹奏了「青 春嶺」、「杯底毋通飼金魚」、「家後」、「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多首名曲,讓悠揚的音符結合文學,縈繞於展場之間。

「NTSO 臺灣青年交響樂團-銅管五重奏」現場 演奏多首曲子,好評如潮。

吳鈞堯以幽默口吻致詞,剖析自己的文學創作心路歷程。

45


文圖並茂的展出吳鈞堯從事文學創作的珍貴資料,吸引不少鄉親參觀欣賞。

提到作品展命名《六拾字述》,易讓

以上六大主題都用剪報呈現,每一種文

人誤解以為是《六十自述》,吳鈞堯說:

類呈現十篇作品,也是「六拾」的另一

「《六拾字述》除了隱含歲月主題,亦

個意義。

包括六種書寫的文類,如小說、散文、小 品文、評論、報導以及 2019 冬回歸的新

不過,大家都認為是因為太座顏艾

詩。」「在奔六途中,我也非常幸運能在

琳以寫新詩著名,為了禮讓太座,也怕

2019 年底開始寫詩,且在文學館開展前

寫不過她,所以才放棄繼續寫新詩,對

一周印好,即時趕赴這場活動。」當天他

這個說法吳鈞堯不承認也不否認。

還提供五本剛出爐還熱騰騰的新書,送給 發問的書迷。

在展間,吳鈞堯以簡單扼要之文字, 陳述書寫各文類的心得。如小說類寫著

吳鈞堯說,最有趣的是新詩,「最早

「我最著迷的文類,一直跟它躲貓貓,

寫的是它,但也很早放棄,直到 2019 年

有時候看見尾巴,遂得稿一篇」;散文

冬天,我被它找到。」那年,吳鈞堯陪父

「一度讓我害羞,自己哪有什麼好說的

親回昔果山安祖厝,於松山機場候機室忽

呢? 不 意 成 為 目 前 我 最 從 容 掌 握 的 文

然心思無法停下,只好取出手機記事本

類」;書評「不掉書袋、不套理論,於

寫。兩年過去了,吳鈞堯出版第一本詩集

情於理出發,二十年來,書序與書評為

《靜靜如霜》,詩集名稱來自一首懷念母

文近百篇」;小品文「短文難為,但常

親的作品、刊登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被要求完成這些困難文章,幸好,我都

46 │ 文 化 觀 察 家


努力再努力」;報導則來自大小傳媒「金

吳鈞堯出生於金門昔果山,中山大學

門書寫已成就好幾本碩論以及研討會專

財管系畢,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早年為

文。被研究被採訪,都是想躲的事」。

詩,後致力小說與散文,曾任《幼獅文 藝》主編,現任中華民國筆會秘書長。曾

除了六大主題以外,吳鈞堯曾經主編

獲《聯合文學》、《聯合報》、《中國時

《幼獅文藝》達 17 年,身兼主編與作家

報》、《中央日報》小說獎及梁實秋、教

身分,於兩岸交流組織串連,曾邀請縣籍

育部等散文獎,數次入選年度小說與散文

作家黃克全參加江南參訪、楊樹清參加湖

選。2005 年、2012 年,兩次獲頒發五四

南、許水富參加杭州、洪玉芬參加南京、

文藝獎章。

石曉楓參加內蒙古、牧羊女參加廈門等交 流活動,積極扮演金門作家出席兩岸會議

吳鈞堯金門書寫的主軸尤為特出,

的推手。向來主張一個族群的壯大,更有

《火殤世紀》寫金門百年歷史,獲文化部

利文學的生根著床,如果論述與文學實力

文學創作金鼎獎。長篇小說《遺神》描寫

兼具,金門文學更將強大。因此在「活動」

風獅爺身世,收錄九歌出版社年度小說獎

展區上,他特別精心挑選出 24 個主題搭

作品〈神的聲音〉。《孿生》獲得國家藝

配展出。

術基金會長篇小說獎助,出版時搭配李錫 奇大師版畫。繪本《三位樹朋友》獲第三

「我也因為擔任發言人、主持人,並

屆國家出版獎,入圍香港豐子愷兒童圖書

且會議時坐上領導席、宴席時得坐主桌,

獎前十強,另有學術論文《撥霧│金門現

讓我的性格不得不改,從以前口吃嚴重、

代文學發展之研究》。

嚴肅寡言,必須變身主動攀談、自在說 話。文藝場有許多身不由己的苦衷,因為

2017 年《100 擊 》, 以 一 個 字 為 篇

在那些場合,我扮演自己,同時也盡一個

名,是吳鈞堯對散文創作的重新撫觸與

團隊的義務;我是我,同時也代表金門人、

嘗試。2019 年出版《重慶潮汐》紀錄重

台灣人。我自己開心地想,如果文學展靜

慶書街變遷,入圍台灣文學散文金典獎。

態,至少這些照片熱鬧一些,也把我的交

2021 年秋天出版個人第一本詩集《靜靜

流軌跡做了簡單鋪陳。我再一次地,『自

如霜》。

我感覺良好』了。」吳鈞堯如此自我剖析。 47


渺滄海之一粟 寄 蜉 蝣 於 天 地

48 │ 文 藝 輕 旅


蜉蝣咖啡 文 / 許劭儂 圖 / 許劭晨、許劭雍、吳偉國

每一天睜開眼,我們都是蜉蝣, 平平凡凡生活,轟轟烈烈追逐一個夢。──陳綺貞《蜉蝣》 古書上以蜉蝣「朝生暮死」來形容事物、生命的短暫。 蜉蝣羽化後只有 1 ∼ 2 天的生命,在這些時間裡從羽化、成蟲、飛翔、傳 宗接代、結束生命。蜉蝣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人生大事,最後燦爛的死去。 看的角度不同,蜉蝣是朝生暮死還是活得很精彩呢? 人生也如此短暫的話,我要做些什麼呢?

49


喜歡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或改造生活中的物 件,將自己所會之技術,和家人們發揮各 自的才能,建立蜉蝣咖啡。

三姊妹分工合作 打造夢想小店 媽媽是金門人,結婚嫁到台灣,三姊妹從小 在台北長大,媽媽等到小妹讀大學後才回到故鄉 金門。

我是排行老大的許劭儂,是蜉蝣咖啡的創辦 人,在大學時就讀餐飲管理系,一直從事餐飲相 關的行業,因有一個咖啡夢,就在大學畢業之後 到了連鎖外帶咖啡店工作,沒想到上班之後,咖 啡的熱情慢慢被消磨掉了,開咖啡廳的夢想就先 放在一旁,換工作過了一段時間,遇到離職的瓶 頸期,「我如果不做餐飲業了,我還能做什麼?」 打造店面的初期,我們在金門各處尋覓 及拾荒木材,舅舅家也提供可用的木板 及棧板,挑戰最低成本。

50 │ 文 藝 輕 旅

突然出現一個念頭,不如就去金門創業開咖啡店 吧!也能就近陪伴媽媽。


排行老二的妹妹許劭雍,在大學畢業

小妹許劭晨和我一樣長期接觸咖啡,

後學習木工技術,從事木構造建築、蓋木

回到金門協助我一起創業,也負責蜉蝣咖

屋的工作兩年,並在工作中習得配水電的

啡的平面設計,經營社群平台。Logo、

基礎。一直喜歡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或改造

Menu、名片設計、文案、社群平台上的

生活中的物件,在我決定返金創業之即,

照片都是出自劭晨之手,獨特的美感設

便一同回鄉,將自己所會之技術,和家人

計,讓版面看起來更舒服。其中蜉蝣咖啡

們發揮各自的才能,建立蜉蝣咖啡。

的 Logo 的「蜉」上方有一隻蜉蝣的圖案, 成品的效果很好,讓人更有記憶點。

打造店面的初期,在金門各處尋覓及 拾荒木材,舅舅家也提供可用的木板及棧 板,挑戰最低成本、不購買木材,從設

巷弄間咖啡飄香 以外帶為主的咖啡專賣店

計、繪施工圖、木作、配水配電,一點一 滴親手施作。店面不大,各個角落的設計

因為店面的環境限制、空間較小,所

都錙銖必較,加上完美主義爆發,堅持每

以在做市場調查時是以外帶為主,當時金

個地方都要親自裝修,姊妹三人一起慢慢

門的外帶咖啡只有便利商店和 85 度 C。

施工,打造出一間理想中的小店。二妹現

附近有金門縣政府、銀行和金門大學,讓

為定期返鄉的店面維修工人,及研究植物

上班上課的客人可以快速拿到飲料。店內

相關纖維採集處理編織工藝運用。

蜉蝣咖啡目前為金門第一間使用 OATLY 燕麥奶的獨立咖啡店。

51


也有提供少量座位可讓客人休息。除了咖 啡、茶、鮮乳類的飲料,還有自己製作的 甜點,甜點為每日限量,種類也不同。

咖啡豆特別選用了台灣宜蘭的工作 室-浪館手工豆。咖啡豆豆況穩定,香醇 甘甜,尾韻還有可可和焦糖味,搭配金門 在地的青草地鮮乳,味道細緻順口。

52 │ 文 藝 輕 旅


一開賣很快被搶購一空的可麗露,可以說 是蜉蝣咖啡的招牌甜點。

因朋友是金門統一經銷商-永豐商 行,原本批發飲料泡麵,為了讓素食者

會有客人詢問和訂購,可麗露可以說是蜉 蝣咖啡的招牌甜點了。

有更多選擇,特地在金門鋪貨 OATLY 燕 麥奶。蜉蝣咖啡目前為金門第一間使用

OATLY 燕麥奶的獨立咖啡店。

率先開賣可麗露的蜉蝣咖啡讓金門有 越來越多店家跟進販售,每一間的口味都 不太一樣,很多客人吃過一輪之後說:「我

將可麗露帶進金門 引起風潮

還是喜歡你們家的可麗露!」。

每一個選擇都沒有對錯,最重要的是 我在開店前購買了幾次私人甜點工作

「決定」。

室的可麗露,去咖啡廳也會特別點來吃看 看每一間店的口感和差異,試做了好幾 次,終於研發出自己的配方。

當初決定要來金門的時候,捨棄了很 多人事物,但是得到了更多不同的人事物 和視野。如果當時的我沒有決定來金門,

當時創業時發現金門對可麗露沒有很

那我會做什麼工作?過什麼樣的人生呢?

深的認識,也沒看到店家販售,所以我覺

人生的十字路口很多,向左向右的選擇都

得這一塊市場是有商機的,因此從 2019

沒有對或錯,最難的是下決定,你的決定

年開幕到現在一直持續販售可麗露,每一

會帶著你往前,在你的人生中好好的下決

次開賣很快就會銷售一空,幾乎每一天也

定並過好每一天吧!

53


金門 古洋樓

我們一直勇於創新

54 │ 文 藝 輕 旅


文、圖 / 蔡志舜

「北山古洋樓」這一棟承載了戰爭血淚、不祥之地、凶宅鬼屋……這一類污名,在它的身 上。彷彿是國共戰爭,硬生生將親友分隔兩地、砲戰、軍事管制、開放小三通的這一段金 門史的縮影。尤其是戰爭的血腥在多少金門人記憶中,是一段不願再提起的生命傷痛,而 這一棟建築物的存在,卻又不斷地讓這些經歷過戰事的人們回憶起傷痛。

55


2015 年冬,遷台的金門子弟因緣際會之下,返鄉標下了北山古洋 樓,在京都的經驗啟發了他改造金門古厝成為背包客棧。而因為創立了 金門第一個古厝背包客棧,經營之後才發現,原來當年的金門,年輕客 群還沒有被經營開發。為了求存活,就必須經營開發青年客群市場,也 正因為如此,創業之後身邊圍繞的依舊是學生與青年。為了加速打開青 年客群市場,大量的收用打工換宿的年輕人,也讓古洋樓提早經營了地 方創生事業中的指標之一「關係人口」。

56 │ 文 藝 輕 旅


2016 年秋正式營業,北山古洋樓背

修所累積下來的實務經驗。

包客棧便成為一個青年的聚集地,夜間或 假日,北山古洋樓對金門年輕人開放,在

經過一年多對「黃天路宅」的認識,

地與外地青年交流與友情建立在此發生,

我認為光是建築物本身的大量花磚,就具

也激發出更多的創意想法。就這樣,一棟

有高度的藝術價值,進駐者要做的事,就

已經十多年沒人住的歷史建築,重新恢復

是擦亮「黃天路宅」,讓它本身的氣質去

了活力。不忌諱的青年們頻繁的進出,反

散發光芒。所以大膽的嘗試去除所有的

而讓傳說中的鬼屋成為古寧頭最有活力的

裝飾品,再多的裝飾對建築本身都是多餘

地點。

的,所以我們又成為金門第一個沒有任何

慢慢的,有越來越多小幫手將北山古 洋樓視為他們在金門的家,對這個空間產 生了情感,一段時間就會回金門來,也留 下越來越多的作品與成果,這些都成為古 洋樓成長茁壯的養分。而這些作品以及因 為北山古洋樓而移居金門的年輕人們,成 為古洋樓獲得國發會支持,被賦予地方創 生青年培力工作站這個角色的關鍵因素。 創新的種子在這棟承載著戰爭血淚的古洋樓裡發芽。

2019 年冬,古洋樓又增加了一棟歷 史建築「黃天路宅」,開始經營套房型的 民宿空間,幸運的是,這棟民國 19 年建 造的古厝併洋樓,當時使用大量日本進口 的花磚,而今成為金門最美的花磚民宿。 由於我在日本創業期間,正是進行京都京 町屋老宅的翻修,如何保有老屋子的靈 魂,從所謂的文化與藝術的層面,但又同 時兼顧旅客住宿時的舒適性、便利性。憑 藉的就是當時赴日一年處理五棟京町屋翻

經過五年的努力,古洋樓團隊從北山走進水頭聚落。

57


我們致力於讓青年朋友透過一起在古洋樓生活,認識不一樣的金門,進而讓他們愛上金門。

裝飾品的民宿。只需要去增添和換掉不合

的方式,讓這棟快要一百歲的房子,在夜

時宜、陳舊的衛浴和家具,希望住進來的

間能夠散發柔和婉約的黃光卻又不會顯得

客人,好好的品味民國初年的日本花磚;

幽暗。而燈具採用壁燈與頂燈的型態,也

體驗當時住在占地百坪、花磚豪宅大戶人

是為了簡化家具所採取的精簡風格。

家的感覺。 直到 2021 年,又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唯一變動較大的是古厝內的「光」,

就是將過去金門第一個古厝背包客棧,轉

金門古厝通常窗小昏暗,又因為古厝的傳

型成為金門第一個古厝「共生公寓」,讓

統規制無法採用新式採光工法與材料。為

北山古洋樓背包客棧變成北山古洋樓共生

了改善這個問題,因而採取增設大量燈具

公寓。我想讓加入古洋樓團隊的年輕人,

58 │ 文 藝 輕 旅


或因為古洋樓而移居來金門創業的青年,

水頭古洋樓花磚民宿的收入,來補貼北

都能夠有一個免費而舒適的居住空間,減

山古洋樓共生公寓所必需支付的房租,

低來金發展的移居成本。此外,共生公寓

由古洋樓團隊先扛起創業與創生青年的

最可貴的是,它是一種交流型的住所,透

住宿費用。

過公共空間的設計,促進居住者之間的交 流與互動,我期待有更多合作與創意能夠 因為這樣的場域而被實踐。

而經獲選為潛力青創與創生者們, 亦有入住工作站空間免付租金的優惠。 唯有如此才能降低移居金門與在金創業

古洋樓團隊目前有三個空間,包含了:

的阻力,也唯有善待、善用這些移居青

水頭古洋樓花磚民宿、北山古洋樓背包客

年的專業與創新創意,才有可能協助將

棧以及古洋樓青年培力工作站。花磚民宿

金門的傳統文化、產業……等地方文化

專供旅客使用,另兩個空間則是地方創生

DNA 做轉譯,成為有趣的、吸引年輕

工作站的工作與住宿地點。期待能夠利用

人的商品與體驗。

在金門眾多的百年古厝洋樓裡,我們是充滿年輕活力,創新創意滿滿的青創基地。

59


村落復興

村復號 文、圖 / 劉珈妤

夜晚,位在金城後 浦城區的東門市場 旁,小小的店鋪發 出微微的光。從這 裡開始,有機會認 識不同的金門。

60 │ 文 藝 輕 旅


金門自 1992 年開放觀光至今,仍停留在 近 30 年前的觀光景點,甚少有統合的整體形 象。赴台就學、工作的金門學子,對本地所知 甚少,並將觀光視角下的金門反向作為自我認 同的表象,難以描述金門還「有什麼」?還「是 什麼」?金門是不是就只有高粱、貢糖而已? 覺得好像是,但也覺得不只是這樣,金門還有 好多東西,是需要透過地方自己思考的。

村復號的「村復」,指的是「村落復興」。 村復號平台,是為了串聯地方農漁產品及新興 文創品而建立起的地方品牌。走進店內,看見 島上戰地遺跡、閩南建築地景縮影的盆器;或 以烈嶼紅土種植出芋頭所研發出的一系列點心 餅乾,或是幾乎要消失的傳統品種高粱穗製成 的飾品等等,村復號成員介紹著這些,都是來 自金門,並且說若能一一細究、聆聽介紹,店 內每一個商品都能藉此看見產品靈感來源的在 地文化,以及創作者的巧思呈現,進而能夠認 識現在金門豐富的多元樣貌。

金門島上雜木林及荒地,處處綠意盎然。 在軍管時期的軍民共同努力造林下,使得原來 的荒漠枯石,成為如今林木超過一億棵、全島 森林覆蓋率 34% 的蓊鬱島嶼。戰地政務管制使 得許多禁止人煙的地方成為孕育大自然豐富生 態最好的繁衍條件,保留下水獺、鱟等瀕危物

61


以金門為靈感的 文創商品

62 │ 文 藝 輕 旅


種,也使得金門成為無重工業污染、蜜源

再加上每個產品背後的產製者,往往

植物分布廣泛的生態小島,也育成甜美物

從商品研發、設計製程到品質控管,都需

產與創作者的優渥土壤。

要用心投入,耗費這麼多時間與心力,也 較難以有餘力將金門的整體品牌形象對外

店內每個金門的產品背後,都代表金

論述或行銷。

門的地方風土,也代表當代的地方樣貌, 因此時常會在店內聽到客人發出:「原來

基於上述種種因素而成立的《村復

金門還有這個,我住那麼久都不知道」的

號》,以此作為產製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

驚呼。因為,縱然有很多好的特色產品,

樑角色,共同販售;村復號期望以專業分

在地缺乏的是固定、協助推廣的通路,多

工、合作的直賣概念,一起振興村落經

僅於賣場寄賣、市集擺攤等短期銷售,僅

濟、一起行銷金門,與生產者達成共好的

能零碎地、游擊式推廣。若沒有熟悉的在

合作模式,作為他們的後盾,鼓勵更多創

地人帶路,極易發生活動推廣曝光效益不

作、生產者能創造出更多「金門貨」特色

高的狀況,消費者往往會錯過,或者不知

商品。

道上哪裡買,而與其失之交臂。

團隊合照。

63


Dec. 2021

149 出

金門縣政府

楊鎮浯

許正芳

洪蘋萱

李海瑩

執 行 編 輯

翁御勛

規 劃 設 計

蘇大衛 張宏遠

金門縣文化局

893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 66 號

(082)323169 (082)328638

(082)320431

(04)2422-2277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issuu.com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issuu.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