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黑潮使命MISSION
致力為鯨豚與海洋發聲,提供海島子民為海洋服務的機會與平台。
告別2024的震撼 吳海音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
又到年末!大家平安。
今年很是震撼,尤其身處搖滾區的花蓮。
0403的地震,七月開始接連的颱風,山崩、 屋損、樹倒、路斷、水淹、農損、鋪滿海 灘的漂流木…這些天災帶來的悸動比國內 外政局的變動還鮮活。
儘管如此,一如海上的黑潮始終在花蓮外 海流動著,人間黑潮也沒停下腳步:海上 的調查、陸上的活動、新書的出版、國外 的交流,都圓滿且精采完成。這一切除了 要感謝同仁與志工們的辛勞與努力,更要
感恩協力夥伴們的相挺,以及企業與捐款 者的信任與支持。
天災雖然會帶來損失和遺憾,但卻也正是 學習和考驗的機會。人對自然的瞭解與尊 敬、人們彼此的合作與扶持,是減災和復 原的重要基礎。
新的一年,期待您的持續支持與關注,與 我們攜手並進,為鯨豚、海洋、及我們生 存所繫的大自然盡份心力。
2024年,我們努力著 把海洋與鯨豚帶進更 多海島子民的生活裡。
今年的花蓮天災帶來挑戰,讓許多人對花 蓮感到既遙遠又危險。然而,我們透過海 上調查、水下收音站、Photo-ID與擱淺救 援等方式,持續探索海洋與鯨豚的實況, 並傳遞「海洋綠洲:東海岸鯨類保育計畫」
的願景——創造人與鯨豚與海洋永續共好
的未來。
林東良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海洋生態調查的持續 累積與新的嘗試
海洋生態調查是複雜且困難的,然而黑潮 對東部海域的鯨豚生態有深厚的情感與渴
望,但僅靠調查船與有限的人力,勢必需 要漫長時間。為此,今年我們開始學習被 動聲學技術並展開水下收音站建置,期望
透過聲音更加認識這片海域的生物,以及 鯨豚的活動狀態。
雖然下半年的颱風影響使得水下收音站未 能如期完成,但夏季測試時我們與漁民合 作,一起累積成功佈放與回收的經驗。而
11月中旬前往澳洲伯斯參與世界海洋哺乳
動物雙年會時也深刻認知到,在海面下的 探索聲音才是優勢,更確定水下被動聲學 的運用是必要的技術,未來將以順應自然 的態度持續嘗試。
每一步的成就,都來 自大家的支持
保育與傳播需要穩定的支持與信任。海洋 綠洲計畫邁入第四年,最大的挑戰是如何 讓更多人認同鯨豚保育的意義與價值,為 此我們將鯨豚保育從海洋帶上花蓮七星潭 海岸舉辦「鯨豚日市集」,再拓展到臺北 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尋找‧海洋綠洲》 展覽,出版《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 鯨》讓實體書店與線上平台都可發現抹香 鯨斜45度角的噴氣,也就有更多的契機在 Podcast與廣播的放送下,將黑潮的溫暖 與堅定推向陸地更遠的地方。
這份努力有賴工作人員、海上解說員及志 工的辛勤付出,以及許多企業與捐款人的 捐助,才能累積此刻與您分享的成果。
我們期望每個海島子民都能懷抱好奇,走 近海洋。不論是在海邊、海上,或是潛入 海裡,一起傾聽海洋的聲音;而在城市或 社群平台上,也可以是一起為海洋發聲的 人,邀請更多人一起走近、傾聽,而後為 海發聲。點滴匯聚成影響力,讓更多人一 起編織屬於臺灣人與鯨豚的故事,由衷感 謝每一位與我們並肩同行的海島行動派!
今年,我們航行至更深的海域展開鯨豚調查;前往澳洲,與各國學者交流鯨豚的研究與保育;添購一支可長期水下錄 音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探索海洋。這些延展建立在過去累積的基礎。在鯨豚保育的路上,我們鞏固核心以支撐延展 的力量,向外延展以塑造柔韌的核心。一起來看看我們今年的探索與成果吧!
2024年海上調查目擊到的糙齒海豚,是比虎鯨還少被目擊到的鯨豚種類 攝影|曹琇惠
攝影|沈瑞筠
深海鯨豚種類海上調查
過去三年,我們完成了花蓮海域常見鯨豚物種的棲息地利用調 查,瞭解飛旋海豚和花紋海豚的生活。2024年我們進一步航行 到更遠、更深的海域,調查那些習慣到深海活動的鯨豚種類, 包含花紋海豚、抹香鯨、小抹香鯨屬、喙鯨科等。經過15趟全
天海上調查,我們共記錄到67群次鯨豚,其中34群次為深海 型鯨豚種類,糙齒海豚為本計畫新紀錄種。明年我們將持續進 行調查,累積資料以逐步描繪出這片海域的鯨豚生態樣貌。
2024年成果
航次 人次 群次 鯨豚調查船
調查員出動 鯨豚觀察累計 15 115 67
鯨豚Photo-ID個體辨識計畫
我們回顧歷年的抹香鯨資料,完成97隻抹香鯨的Photo-
ID個體辨識,並將這些成果收錄於新書《黑潮尋鯨:遇見 噴風的抹香鯨》中同步公開分享辨識名錄。此外,我們持 續完成往年海洋綠洲調查中各年度的花紋海豚個體辨識工 作,後續尚待完成跨年度的個體比對。
2024年成果
攝影|林思瑩
水下收音站建置
攝影|江文龍
黑潮今年添購了一台長期水下錄音機,希望能突破夜間和冬季的非視覺方法來 瞭解鯨豚生態與行為。在起步階段,我們諮詢中央研究院的林子皓博士,同時 也跟花蓮在地漁民一起討論與測試錄音機的架設方式,收錄花蓮近岸的海洋聲 景。今年共完成6次討論與測試,累積10小時的水下錄音測試,並重整了黑 潮收錄的10種鯨豚聲音的資料庫,期待早日展開長期監測。 2024年成果
海上鯨豚目擊紀錄
黑潮海上解說員志工持續記錄賞鯨航程上目擊的鯨 豚資訊,至今已有26年,超過1萬2千筆鯨豚紀 錄,讓花蓮海域的鯨豚物種多樣性與時空資訊延續 累積。同時,我們今年也利用這些公開的目擊資料, 分析抹香鯨歷年的目擊群次與表層海水升溫之間的 關係,帶著研究成果前往澳洲參加全球性研討會「海 洋哺乳動物雙年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交流 與討論。
2024年成果
盤點鯨豚面臨的潛在威脅
盤點過去三年海上調查中記錄到的海漂垃圾 ,我們發現花蓮近海
最常見的垃圾是塑膠製品,佔了 72.3%,這些垃圾大多是一次性 餐具、塑膠瓶罐和塑膠袋。此外,我們也 透過政府公開資料盤點 出東部海域的軍事演習情況 ,並將這些資料與花蓮海邊擱淺的鯨 豚資料進行交叉比對,看看是否有噪音污染的潛在影響。
2024年成果
種 盤點 海洋汙染 2
鯨豚碳匯研究計畫
在淨零碳排的全球浪潮下,我們根據國際的文獻,嘗
試建構鯨豚碳匯能力。目前海洋藍碳的主角以沿岸固 著型的紅樹林、海草床與鹽沼三大生態系為主,而黑
潮期待能探索更多大洋的海洋生物碳匯潛力。以抹香
鯨為例,鯨泵效應造成的碳吸存值得額外估算,牠們
深海進食表層排便造成營養物質循環,可增進浮游植
物的繁衍進而促進碳吸存。 2024年成果
世界海洋哺乳動物雙年會
黑潮的調查船持續第四年出航,在不間斷的海上調查之餘, 黑潮鯨豚保育研究組更於今年十一月首度帶著調查資料參 與了世界海洋哺乳動物雙年會(World Marine Mammal Conference),在這個集合世界各地海哺動物研究者的大型學 術集會中,黑潮帶回了滿滿收穫,並在海島行動派活動期間與 大眾分享。
2024年成果
1 10 300 5
篇
分享黑潮鯨豚保育計畫 攤位推廣
海洋保育動物救援
「每次的救援經驗都是珍貴的生命教育。」延續過去建立的地方聯繫網絡和擱淺救援流程,黑潮持續完
善流程與裝備,希望每次接獲擱淺事件通報時能有更充足的準備。在擱淺救援中真正順利活下來的動物 是少數,但每次的經驗都讓我們有機會更瞭解不會說話的牠們發生什麼事。除了持續辦理教育訓練,我
們也將經驗分享給校園孩子們,期待每個人都能成為保育救援的一員。
2024年成果
隻 場 人 共救援 共計 擱淺鯨豚與海龜 擱淺救援教育訓練 參與 14 2 65
花蓮溪口監測
花蓮溪口除了是民眾休閒遊憩的地點以外,
同時也有許多野生動物會在這裡停棲、覓食。
每年延續這項監測,透過科學方法,瞭解海 洋垃圾的來源與特性。每個時節的海岸有不 同的樣貌,當垃圾來來去去,海一直在那。
持續的資料累積,也替溪流、替動物的生活 環境留下人類生活的證據。
2024年成果 筆 調查記錄 12
鯨豚保育倡議與推動
2024年對於臺灣的海洋與鯨豚保育來說, 是政策推進的重要一年,不論是保育海洋 環境的法源,或是陸域圈養鯨豚的展演場 域管理,都有具體的進展。
鯨豚表演將在臺灣逐漸落幕
2023年末陳椒華立委質詢時提出 「陸域保 育類動物已禁止表演及與人互動,海域保
育類動物也應比照辦理」 訴求,今年初海 洋保育署延續辦理,召集專家學者籌組輔 導小組,黑潮也受邀參與其中,針對仍在 進行鯨豚表演的野柳海洋世界、遠雄海洋 公園,兩場域之鯨豚展演內容及動物福利
議題進行現勘與輔導,輔導業者將鯨豚表 演轉型為以教育與保育為核心的展示內容。
隨著2024年7月29日農業部公告修正版
《動物展演管理辦法》,便更明確了海豚 表演將逐漸在臺灣落幕。
這項法案的修正,雖然也意味著臺灣社會
看待動物權的進步,但面對變化仍有隱憂, 黑潮在五月發行的《鯨通信》Vol. 001 也 跟大家分享了目前臺灣受圈養的鯨豚未來 主要的三種可能:園區終老、原棲地野放 和庇護所安置,而三種可能也都有著不同 的困難與挑戰,我們對於生命的責任,任 何選擇都絕非坦途。
開啟臺灣海洋保育嶄新的篇章
2024年7月12日立法院終於三讀通過《海 洋保育法》,歷經數個保育機構與民間團 體四年多的努力,通過版本除賦予主管機
攝影|陳冠榮
關充足的管理權限外,亦保有吹哨者及公 民訴訟之途徑。雖然細則正在研議而未施 行,但這項法律奠定了未來海洋生態保育 的基石,讓更多保育計畫能在法律的支持 下實現。
如同黑潮推動 「海洋綠洲:東海岸鯨類保 育計畫」,以在東部海域劃設海洋庇護區, 並且落實持續監測與經營管理為終極目標, 今年邁入計畫第二階段,黑潮將過去三年 累積的鯨豚調查資料彙整完備,於4月正 式提交 IMMAs(海洋哺乳動物重要棲息 地) 認證申請。同時,我們也開始向鄰近 國家的鯨豚保育組織分享這些經驗,期待 促成東北亞區域更多機構彙整資料並遞交 IMMAs申請,為西太平洋區域跨國界的海 洋保育鋪展出新契機。
該如何拉近海島子民們與海的距離呢?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黑潮今年做了許多突破及嘗試,將研究成果化為校園裡的教案、 化為貼近大眾的活動,在離海最近的地方邀請大家吹著海風、出版以抹香鯨為主角的書冊等等,為的就是讓這座島上生活 著的海島子民們瞭解,我們與鯨共享的這片海洋是多麼美好,又面臨了甚麼危機。
【尋找.海洋綠洲】展覽開幕活動, 策展人張卉君進行貴賓導覽解說。
圖文推廣:鯨通信
若你是黑潮的老朋友,對於鯨通信應該會有著「那 是一張海報!」的印象,海報的背面有著2017年 黑潮的工作成果與展望,當時未有後續規劃,也就 成了絕響。時隔多年再度發刊,依著老派的信念, 我們相信紙的質感讓文字有了溫度,像是溫暖的黑 潮洋流流經島嶼的延伸,期待鯨通信在島嶼上的傳 頌,將帶給海洋更多的滋養與正能量。
2024年成果
2 1,121
圖文推廣:漫談鯨靈
2024年成果 刊 份
共發佈 共 文章
8 5
今年黑潮與熊哥大喬治合作,首次推出每月一篇漫 畫圖文【漫談鯨靈】,將相較生澀的鯨豚知識轉化 為平易近人的圖文漫畫。由黑潮主導企劃,每月不 同風格主題的漫畫式連載,更結合時事及迷因梗 圖,將精美圖文曝光於黑潮的官方社群及電子報, 讓黑潮的訂閱者有更多關於鯨豚的認識與瞭解,相 較輕鬆的風格也吸引不少迴響。
篇圖文 篇 出刊 共發送
(其中一篇於【尋找.海洋綠洲】展覽展出)
書籍出版:《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
黑潮自創立起便為鯨豚及海洋出航,也將所獲陸續出版為書籍刊物。今
年黑潮更出版全臺第一本鯨豚調查科普書,以抹香鯨為主角,從文獻回 顧、科學調查、專家訪問,以不同角度揭秘抹香鯨。本書更是「黑潮尋 鯨」書系的首部曲,未來將推出以不同鯨豚為主角的書籍。黑潮期望透
過書籍,留下屬於臺灣鯨豚的資訊,並分享黑潮對鯨豚的所知。
2024年成果
新書分享會 1 4
鯨豚日市集
今年夏日的鯨豚日市集,也是全臺第一場以鯨豚為
主題的市集。在短短兩天內,我們籌辦舞台表演、
主題對談、短講活動、集章遊戲、市集導覽、手作 活動、濱海寫生、抹香鯨創作,以及在沙地上悠然
起舞的InTW舞影工作室。對黑潮而言,最期待的 並不是有幾千幾萬人來參與市集,黑潮想告訴大眾: 海就在那裡,鯨豚也是,我們可以一起瞭解與行動。
2024年成果
自辦 共 每小時 共
市集
場 個
環境保育團體共同響應
線上收聽
感謝各方邀約,除了參與黑潮 的活動,你也可以透過各個
平台找到黑潮!今年黑潮收 到許多節目的邀請,不論是
podcast或是電視節目,期待 黑潮的故事及聲音能夠陪伴你 度過每一天。
*電子版閱覽,可點擊圖片收聽、收看
TAKODA|愛上塔可達
個
《海上交朋友!一隻花紋海豚名叫「來」... 黑潮執 行長:動物保育治標,棲地保護治本!feat. 林東良| 自綠生活Action Go! EP49》
《S4 EP15 東海岸鯨豚的發聲者:黑潮海洋文教基金 會來啦! feat.執行長東良 part.1》 3/26 人與海的距離
島嶼共聲 · 傾聽台灣
《30x30 創造就業:生態綠領的新機遇》
《東海岸海洋綠洲計畫》
《聽見海洋最獨特的聲音惹哭阿傑 獨特蝦子花蓮限 定 前進東部發掘台11線的美好 20241107 EP173 上山下海過一夜 尋寶台灣》
寶島有意思
《希望人、鯨豚、海洋一起共好!他推動「海洋綠洲 計畫」,持續傳達與實踐海洋保育理念│賴靜嫻 ft.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 9/6 傾聽海洋 《黑潮與海洋保育》
第一銀行|
一銀陪你聊新事
S3EP10|到花蓮看「來」!海洋綠洲計畫守護鯨豚
科學人雜誌| 聽起來很科學
《EP53.【科編讀書會】遇見噴風的抹香鯨!黑潮基 金會25年調查紀錄首度公開》 12/10
尋找.海洋綠洲展覽
海洋綠洲計畫執行至今已累積許多成果,黑潮將之策劃成展
覽,帶往熱鬧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及第一銀行總行展出,與生 活在都市叢林中的海島子民有更多交會。展覽特邀活躍於各 領域的藝術家,帶著對海洋及鯨豚的念想,與黑潮的科學成 果協同展出互動體驗;且每個周末皆特邀與海相關的人到展 場分享,更加拉近民眾與海的距離,激起對海的好奇。
2024年成果
參觀人次
總參與人數
海島行動派
今年,海島行動派再次啟程!不同於去年單純的一天活動,我們決定為今 年黑潮的努力留下印記,匯聚黑潮今年度曾完成的事蹟,將年度成果化為 為期兩周的靜態展覽、並搭配發表及講座活動,期待透過動靜並行的活動 方式,讓民眾能夠瞭解,我們與海其實很近很近,在東部海岸也有一個團 體,很努力地縮短這個距離。
2024年成果
4,503 8 2 307 3 19 143
參觀人次
「揭開∞好奇」
回顧這一年,不平靜的大自然打亂一些安排,黑潮仍持續將海洋的視野、發現,帶回陸地與所有人分享,透過賞鯨解說、 海邊自然體驗、議題踏查、淨灘、影展、主題講座、校園課程、擺攤等,今年嘗試超級多元的活動形式,希望讓你們 感受到親近大海有無限可能,並帶上各種對鯨豚的好奇,跟我們一起繼續航向這片美好綠洲!
記憶那一道道灑落在雙頰上的海浪,那是只屬於你們的航班。
攝影|廖祥惠
海洋教育校園推廣
期待我們如同一股陸地上的黑潮洋流,溫暖牽起與花蓮學校的連結,透過「跟著鯨豚 來海上」推動學校對鯨豚保育與海洋文化的深入瞭解,在到校室內課程奠定鯨豚生態
的基礎知識,進一步帶領大家走向海洋,以五感體驗親身讓學生感受無邊際大海的魅 力,近距離觀察鯨豚的優游身影,同時引導思考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盼這持 續不斷的海風,激起成為校園師生喜歡海的那道浪,開啟海洋的無畏想像與探索冒險。
2024年成果
32
2,286 14
淨灘活動及邀約
「你想要什麼,海邊都找得到!」
淨灘的朋友常常這樣開玩笑,實際上,這實 在是很難過的事呀。黑潮推廣與使用ICC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淨灘方法 邁入第十年,不僅撿拾眼前垃圾,還透過記錄與 調查來瞭解垃圾的源頭。海邊垃圾百百種,每件 都是人們生活的縮影,更顯現了人類活動對海 洋環境的影響。感謝願意攜手參與的企業夥伴、
參加淨灘的每位朋友,垃圾分解需要數十年、 數百年,值得我們用更多的心力投入行動。
踏上。潮界線
潮界線,又稱為「海洋生命線」不管好的壞的,都 於此交會。今年,我們除了延續室內對話講座外, 也嘗試舉辦多種戶外活動,吸引更多親子家庭的參 與,並收到了許多家長對黑潮守護海洋理念的支持 與鼓勵。而深邃的大海,始終隱藏著無數新發現。
未來,我們將繼續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學者,以 多元視角帶領大家深入瞭解海洋保育,並豐富對海 洋知識與文化的認識,共同探索這片大海無限可能。
2024年成果
665.97 9 339 3
海上賞鯨解說
今年賞鯨解說歷經不少挑戰,過往從四月開始的賞鯨旺季接連因地
震、颱風影響,花蓮的觀光人潮銳減至今,賞鯨人次降至往年的五 成。不過平安已是最大的祝福,謝謝每個你在變動的這年仍然選擇來
到花蓮,謝謝每位解說夥伴安頓身心後仍持續投入解說,向前來探尋 的朋友分享海洋的美好與脆弱。今年黑潮也轉向內部,在日益擴大的 解說志工群體中慢慢完善制度,並辦理了4場次的教育訓練。
2024年成果
4 29 20,000
場次 位 名 向 解說員教育訓練
特別企劃:初夏探險隊
今年特別企劃之一的「給大人的初夏海洋探險隊」,
我們一起經歷了豐富又深刻的海洋體驗。除了出海賞 鯨,也結合講座與遊戲,深入瞭解鯨豚的生態與習 性。此外,我們還實地走訪漁港,認識傳統漁法,觀 察漁港中形形色色的人與他們的生活方式,體驗了海 洋的多元樣貌與深厚文化。祝福每一位大人「像孩子
一樣,對世界保持探險的好奇和行動」,繼續在生活 中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2024年成果 位 共 場次 首次辦理 參與 19 1
特別企劃:漫步漁港
從海上到陸地,漁港是每每出海會經過的地方。你曾在漁港停留嗎?
今年我們重新梳理黑潮環境教育方案,希望增加更多陸地上的體驗,讓
大家對海的認識和連結更有感。用短短的時間實地走訪,透過漁人故
事串聯起漁港人們的生活樣貌;從不同角色聊聊鯨豚和人、漁業的交 集與衝突。我們都在尋找共好的方法,唯有持續瞭解才有機會不一樣。
2024年成果
擺攤活動及交流
每場擺攤邀約都更豐富我們的視野,希望也能豐富、
觸動到你。
今年黑潮參與了各種主題的擺攤,包含野生動物保
育、環境教育、野望影展、潛水海洋相關活動等等。
謝謝每份邀約,讓我們從不一樣的角度參與各項議 題,更重要的是透過參與每場活動的受眾,與非同溫 層的朋友相遇。短暫的交流,如果可以讓你開始好奇 鯨豚,那就足夠了。
2024年成果
場 人次 共 擺攤教育活動 參與 7 3,000
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
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邁入第十二屆。很開心今年收到近幾年來
數量較多的計畫投件,尤其研究類有別於近年多收到生物相關主題, 今年包含了海洋文化的投件。雖然資源有限無法都給予補助,但每
一份計畫的起心動念就足夠珍貴。希望每位海島行動派都繼續勇敢
往前,在走向海洋的路上夥伴終會相遇。
25 5
2024年成果 件 件 提案申請
迄今支持超過
60
組海洋計畫
2024年獲獎名單
海洋計畫科展類
基隆市八斗國小
潮間帶清道夫—奇異海蟑螂 Ligia exotica 之生態與行為探討
海洋科學研究類
賴泳成
利害關係人與海草床的互動關係,以澎湖鎮海與屏東海口為例
海洋保育活動類
Angel of ocean 莊元銘、鄭茗鴻
魚你說悄悄畫
海洋藝術創作類
謝俞萱
元素記憶
李語晨
海神的蹤跡
花蓮的天然災害,或許讓黑潮的曝光多少受到影 響,但這仍不減我們對海的奉獻及決心。感謝各方 朋友願意協助黑潮、給予黑潮更多的管道,接觸不 同的人們。 2024黑潮大事記
新聞稿發出
2024年成果 篇 次 篇以上
訪談紀錄 網路媒體露出 4 18 28
2024.05.29-08.22 洋綠洲計畫集資 上架挖貝平台
今年黑潮與 5% Design Action 夥伴,將海洋綠 洲計畫上架至挖貝集資平台,透過專業行銷團隊的 建議及操作,將海洋綠洲計畫推廣給更多人知曉。
2024.07.13-07.14
2024.11.09-11.15
參與世界海洋哺乳動物雙年會
|澳洲伯斯
2024.12.01
新書《黑潮尋鯨》
2024.11.30-12.15
辦理【尋找.海洋綠洲】展覽
|剝皮寮歷史街區 辦理海島行動派
2024.12.21-2025.01.03
創造一片
人與鯨與海永續共好的海洋綠洲
文 林東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海洋就寫在臺灣人的DNA裡」,你同意嗎? 近年來,對海洋感到嚮往與好奇的人數明顯變 多,黑潮也常收到合作提案或解答疑惑的詢問。
這不僅是推動保育工作的美好契機,也提醒我 們,在海洋教育與文化的傳播上需要持續努力, 讓友善海洋與鯨豚共好的價值,深深融入海島 子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
2024年「海洋綠洲:東海岸鯨類保育計畫」正 式邁入第二階段!自2021年啟動以來,我們以 系統性調查累積花蓮海域的鯨豚生態資料,並清 理超過20年的賞鯨目擊記錄進行分析與運用, 奠定了良好的科學基礎。今年春季,我們完備 申請「海洋哺乳動物重要棲息地」(IMMAs) 認證的相關資料,並在四月正式遞交申請。我 們期待很快會收到進一步的消息,但等待的同 時,並未停下腳步。
因為意識到導致棲地劣化的原因眾多,是鯨豚 保育的巨大挑戰。臺灣的鯨豚保育除了禁捕、
救援與研究,並未對棲地的保護與管理有更多 具體策略。鯨豚在臺灣周邊海域面臨許多威脅:
‧ 人為活動的干擾:船舶航運、海洋工程噪音 與軍事演習造成噪音污染與干擾。
理解這些挑戰的同時,也提醒我們必須加速行 動。唯有透過跨部門、跨國際與跨領域的合作, 才能建立強韌的保育網絡,將鯨豚保育從單點 任務推進為全面行動,真正為鯨豚生態與海洋 環境帶來改變。
為此,我們將整合內外部資源,持續累積東部 海域鯨豚生態的第一手資料,並將研究成果轉 化為多元的教育與文化推廣策略。透過多途徑 的傳播,讓更多人瞭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並 成為行動的一部分。
2025年,黑潮將以更積極的姿態,延續2024 年的成果,透過國際合作與資料交流,加強與 鄰近國家的連結,串連共同的保育願景。我們 的目標是讓鯨豚的棲地獲得保護,並在人類與 海洋之間建立更穩固的共生關係,創造屬於人、 鯨與海的永續家園。
‧ 漁業與觀光活動:不當漁業作業及未遵守友 善原則的觀光活動影響鯨豚族群。 ‧ 環境污染:海洋廢棄物、化學污染正默默的 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今年度的黑潮,與花蓮這片土地一同經歷潮起潮落,但海上 調查不停歇、教育推廣的熱情也始終如一,我們的希望很單 純—讓更多人看見大海的廣袤與深邃。感謝所有遞來關心的 人、黑潮的所有支持者及志工夥伴們。你的每一分支持,都
會化為強而有力的槳,讓黑潮帶領海島子民往真正與海共好 的目標航行。
臺灣東部外海緊鄰終年不間斷的黑潮暖流,豐沛的水氣深深影響 著島嶼的氣候與生態,穩定的洋流也使東海岸成為許多大型鯨類 遷徙途經之地,也有小型鯨類穩定的棲息於此。如此得天獨厚的 優勢,我們可以為世界的鯨豚保留一片綠洲,邀請您一起參與、 關注、守護臺灣珍貴的鯨豚與海洋。
攝影|夏尊湯
黑潮官網與大家分享免費的鯨豚相關研究 文章、黑潮組織及活動,期待透過共享達到
共好,也歡迎追蹤黑潮FB與 IG,即時獲 得黑潮最新活動及日常分享,更歡迎親蒞現 場或是線上參與,用行動響應各種與鯨豚、
海洋有關的活動!
【2024 海好,我們就會一起好!】捐款收 入將會妥善運用在海洋廢棄物監測、反圈養 X 動物福利、鯨豚研究、海洋環境教育、各 項支持海洋綠洲願景之工作項目。誠摯地邀 請各位海島子民用實際行動支持我們!成為 我們穩定又溫暖,如同黑潮的力量。
黑潮不定期推出書籍、刊物及各式鯨豚海洋 相關的義賣品,每樣義賣品皆有黑潮想傳達 的理念及故事。期待透過科學、文學、生活 日常等不同的形式,慢下腳步細膩品嘗文字 背後的溫度,接近海上鯨豚,同時也成為支 持黑潮及鯨豚的力量。
您的捐款都會妥善運用於黑潮長期關注的各項海洋議題, 感謝一直以來支持黑潮的朋友們,
祝福我們與海洋,成為彼此的好事。
2024黑潮營運收入
捐款及義賣收入 13,712,812元
專案收入 996,200元
版稅及其他收入 878,370元
總計15,587,382元
犀牛盾 RHINOSHIELD(愛進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客嘉股份有限公司、 5% Design Action、全興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Google Taiwan、台灣微軟股份有限公司、施羅德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林俊名先生、黑潮定期捐款支持者、黑潮志工群,願意以實際行動支 持並肯定黑潮對海洋的付出,共同成為與海共好的槳,黑潮將會妥善運用珍貴的資源,期待我們與海越來越好。
2024黑潮營運支出
鯨豚保育研究 4,625,044元
組織營運管理 4,226,296元
海洋環境教育推廣 4,222,609元
訊息傳播與媒體推廣 1,055,637元
海洋廢棄物調查與監測 277,563元
1.09% 0.72%
金流平台手續費 160,321元
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 105,545元 1.89% 7.20%
總計14,673,015元
說明:以上為黑潮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之經費運用比例,由於每年度的財務 報告需經主管機關審查(約每年五月)後才能定稿公告。因此,本報告僅呈現概略 數字。本會將於主管機關備查完畢後一個月內於黑潮官網正式公告。
聯絡方式
電話 03-8246-700
地址 970 花蓮市中美路170號
信箱 kuroshio@koef.org
官網 https://www.kuroshio.org.tw/newsite/
捐款方式
銀行 中國信託花蓮分行(822)
帳號 336-1180-65009
戶名 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9427(我就是愛鯨)
2025年勸募許可文號 衛部救字第 1131364381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