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必考!國文高頻率選文

Page 1


1

2

7

3

4

9

q

0

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

8

e

子, 今 急 而 求 子, 是 寡 人 之 過 也 ; 然 鄭 亡, 子 亦 有 不 利 焉。」許之 。

w

一、燭之武退秦師

、秦伯 圍鄭,以其無禮於晉 ,且貳於楚 也。 晉侯 晉軍 函陵 ,秦軍氾南 。 6

佚 之 狐 言 於 鄭 伯 曰 :「 國 危 矣, 若 使 燭 之 武 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 曰:「臣之壯也,猶

5

r

晉侯 晉文公,名重耳。 秦伯 秦穆公。 以 其無禮於晉 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以,因。其,指鄭國。 無禮於晉,指重耳流亡時,經過鄭國,鄭文公未以禮相待。 且 貳於楚 指鄭國背棄晉國而親附楚國。貳於楚,指魯僖公 二十八年晉、楚 城 濮之戰時,鄭文公曾經軍援楚國,準備一

9 8 7 6 5

左 傳

晉文公和秦穆公聯軍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國 無禮,且曾背棄晉國而親附楚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 軍駐紮在氾南。 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處境太危險了,如果派 遣燭之武謁見秦國國君,敵軍一定會撤退。」鄭文公聽 從他的建議。燭之武推辭說:「我壯年時,尚且比不上 別人;現在老了,不能有什麼作為了。」鄭文公說:「我 不能及早重用您,現在國勢危急才求您幫忙,這是我的 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便 答應鄭文公。

齊對抗晉國。貳,有二心,此處作動詞用,即背叛。 軍 駐紮,此處作動詞用。 函陵 在今河南 新 鄭。 氾南 氾水之南,在今河南 中 牟。 鄭國大夫。 佚之狐 鄭伯 鄭文公。

一、燭之武退秦師/

1

3 2 1

4


縋 而 出。 見 秦 伯, 曰 :「 秦、 晉 圍 鄭, 鄭 既 知

使 派遣。 辭 推辭。 猶 尚且、況且。

夜, 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 ,

t

w q 0

u

君 知 其 難 也, 焉 用 亡 鄭 以 陪 鄰 ? 鄰 之 厚, 君 之 薄 也。

y

o

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

若 舍 鄭 以 為 東 道 主, 行 李 之 往 來, 共 其 乏 困, 君 亦 無 所

i

a

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

p

s

封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 f

g

h

j

k

子犯 請擊之。公 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l

;

z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與,不知 ;以亂易整,

秦伯說 ,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 戍之 ,乃還。

d

x

不武 。吾其還也 。」亦去之。 v

b

c

一、燭之武退秦師/

2

夜裡,燭之武以繩繫體,懸繩而下。見秦穆公,說: 「 秦 國 和 晉 國 圍 攻 鄭 國, 鄭 國 已 經 知 道 要 滅 亡 了。 如 果 鄭 國 滅 亡 對 秦 國 有 利, 那 就 麻 煩 您 來 攻 打 吧。 越 過晉 國 而以遠方的鄭國為秦國的邊邑,您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何 必 滅 掉 鄭 國 來 增 強 晉 的 國 力 呢? 鄰 國 力 量 雄 厚, 就 等 於 秦 國 力 量 削 弱 了。 如 果 放 棄 滅鄭, 讓 鄭 國 來 當 東 方 道 路 上 的 主 人, 秦 國 使 者 往 來 經 過, 鄭 國 可 以 供 應 他 們 缺 乏 的 物 資, 對 您 也 沒 有 什 麼 害 處。況 且 您 曾 經 對 晉 國 國 君 有 恩 惠, 晉 惠 公 答 應 割 讓 焦、 瑕 等 城 邑 給 秦 國, 但 早 上渡過黃河,傍晚便築起防禦工事,這是您所知道的事。 那 晉 國 的 野 心 哪 會 滿 足 呢? 既 要 滅鄭, 以 作 為 它 東 邊 的 疆界,又想要擴充西邊的疆界。如果不侵占秦國的土地, 又 要 向 哪 裡 取 得 土 地 呢? 既 損 害秦 國 又 有 利 於 晉 國, 希 望 您 仔 細 考 慮 啊!」 秦 穆 公 聽 了 很 高 興, 就 和 鄭 國 訂 立 盟 約, 派 遣 大 夫 杞 子、 逢 孫 和 楊 孫 三 人 幫 鄭 國 防 守, 然 後返國。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晉文公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 可 以。 沒 有 秦 穆 公 的 幫 忙, 我 不 可 能 返 國 為 君。 依 靠 這 個 人 的 力 量, 卻 反 過 來 傷 害 他, 是 不 仁 道 的 事; 失 掉 同 盟 國, 是 不 智 的 行 為 ; 用 混 亂 分 裂 代 替 團 結 和 諧, 不 是 用武之道。我們還是回去吧!」晉國也撤軍離開鄭國。

已 通「矣」。 指燭之武答應鄭文公。 許之

r e


縋 音   ,以繩繫體,懸墜而下。 若 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如果鄭國滅亡對秦國有利, 那 就 麻 煩 您 來 攻 打 吧。 敢, 謙 詞。 執 事, 原 指 君 王 左 右 辦 事 的人,此指秦穆公 。 越國以鄙遠 越過晉國,以遠方的鄭為秦的邊邑。晉國地處 秦、鄭之間,故云。鄙,邊邑,此處為動詞,以 為邊邑。 焉 用亡鄭以陪鄰 何 必滅鄭來增強晉的國力呢?焉用,何用、 何必。陪,通「倍」,增益。鄰,鄰國,此指晉國。 鄰 之厚君之薄 鄰國力量雄厚,就等於秦國力量削弱了。厚、 薄,此處皆指國力 而 言 。 若 舍鄭以為東道主四句 如果放棄滅鄭,讓鄭來當東方道路 上 的 主 人, 秦 國 使 者 往 來 經 過, 鄭 國 可 以 供 應 缺 乏 的 物 資, 對 您 也 沒 有 什 麼 害 處。 舍, 同「 捨 」, 放 棄。 東 道 主, 東 方 道 路 上 的 主 人, 鄭 在 秦 東, 故 云, 後 世 泛 指 主 人。 行 李, 也 作「行理」,即行吏,猶今外交使節。共,通「供」,供給。 乏困,猶言不足、 缺 乏 。 且 君嘗為晉君賜矣三句 況且您曾經對晉國國君有恩惠。晉 惠 公 答 應 割 讓 焦、 瑕 等 城 邑 給 秦, 但 早 上 渡 過 黃 河, 傍 晚 便 築起防禦工事。且,況且,轉折詞,用以增強語氣。朝、夕, 極 言 時 間 之 短。 濟, 渡 河。 版, 築 牆 的 夾 版, 此 指 築 設 防 禦 工事。 何厭之有 哪會滿足呢?厭,今作「饜」,滿足。 既 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指晉國既要滅鄭,以作為它東邊的 疆界,又想要擴充西邊的疆界。前「封」字,動詞,開拓疆土; 後「封」字,名詞,疆界。肆,擴張、延伸,此指擴充土地。

若 不闕秦將焉取之 意謂晉國如果不侵占秦國的土地,又要 向哪裡取得土地呢?闕,通「缺」,損害。 唯 君圖之 希望您仔細考慮。唯,用於句首,表示希冀的語 氣。圖,謀劃、考慮。 f

一、燭之武退秦師/

一、字 音 的 辨 識 與 應 用 能 力 : 考 「 夜 縋 而 出 」 句 中 「 縋 」 的 注 音,故同學對現代白話文中較不常見的字音不要忽略。( 統測) 二、字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瞄準統測

說 同「悅」,喜悅。 杞子逢孫楊孫 三人皆為秦國大夫。 戍之 戍守鄭國。戍,戍守、駐守。 晉大夫狐偃,字子犯,晉文公重要謀臣。 子犯 晉文公。 公 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沒 有秦穆公的幫忙,我不可能返晉為君。 微,無。夫人,那人,指秦穆公。夫,音  ,指示代名詞,彼、 那個。 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依 靠這個人的力量,卻反過來傷害他, 是不仁道的事。因,依靠、憑藉。敝,破壞、傷害。 失 其所與不知 失掉同盟國,是不智的行為。所與,指同盟 國。與,親近、交好。知,同「智」。 以 亂易整不武 用混亂分裂代替團結和諧,不是用武之道。 易,替換、取代。 我們還是回去吧!其,猶云「還是」。 吾其還也

g

z ; l k j h x

c

v

b

101

3

y t

u

i

o

p

a

d s

… …


考「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和「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 句中的「微」是否同義?二者的意義都是 「沒有」。( 統測) 考 「失其所與」和「吾誰與歸」二句中的「與」是不是同 義?前者是親近之意,後者是歸附。( 統測) 考「肆其西封」的詞義。( 統測) 考 「 若 使 燭 之 武 見 秦 君 , 師 必 退 」 句 中 「 使 」 是 否 為 派 遣之意?本句「使」的意思即是派遣。同學對文言文中 「使」的意義應充分了解。( 統測) 考 「失其所與,不知」句中「知」的解釋。此句「知」, 音 ,   通「智」 。 ( 統 測 ) 三、文 法結構的辨識與應用能力:考「敢以煩執事」是否具有謙 敬的語氣?統測非常喜歡考謙詞、敬詞用法,故同學對此二 種用法必須有分辨能力。( 、 統測) 四、修 辭的辨識與應用能力:考「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是否 為「詢問原因」?此句是激問,答案在問題反面。同學要充 分了解修辭中的設問法。( 統測) 五、詞 性的辨識與應用能力:考「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句中的「且」是否為遞進關係的連接詞。「且」尚有「暫 且、尚且、而且」等用法,同學要懂得分辨。( 統測)

題解 一、出 處:左傳。

101

96

一、燭之武退秦師/

作 !者:相傳為左丘明撰。 內 @容:編年紀事,皆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 起 # 迄年代:起自魯隱公元年終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凡歷十二 公,二百五十五年(比春秋多十三年,春秋起自魯隱公元年, 終至魯哀公十四年。)

一、左傳

國學常識

一、姓名字號:相傳為春秋魯國太史左丘明撰。 二、生卒、生平經歷:不可考。 三、著作:左傳。

作者

二、文體:記敘文。 三、旨 意:描述燭之武洞悉秦、晉間之利害關係,騁其辭辯,使 兩國會師而來,撤兵而去,為鄭國免除災禍之故事。 四、寫 作背景:秦、晉合兵圍鄭,鄭為小國,力微勢難;佚之狐 乃向鄭文公推薦燭之武往說秦穆公以免禍。 五、特色:敘事詳實,筆調冷靜客觀,結構嚴整。

4

動 :左丘明依據本事而為春秋,以明示孔子不以空言立說。 $機 特色: % 敘事詳明生動,尤其擅長戰爭場面之描寫。 1

99

99

100

1

2

4 3

5

94

101

102

101


注 疏

解經以史事為主 , 少 講 義 例 。 價 值:先秦時代歷史散文之佳構,影響後世史學、文學甚鉅。 ^ 如漢之馬、班(司馬遷、班固),唐之韓、柳(韓愈、柳宗元) 均受其沾概。 別 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國語別稱為春 & 秋外傳) 注疏:晉 杜 預 注 ,唐 孔 穎達 正 義。 *

作者

二、三傳之比較 書名

特 色

例 句 揚槌擊鼓

例 句

形近音似 音

闕秦利 晉 、 闕 如

凌辱、凌波微步

函陵、丘陵

搥背

一闋詞 夜縋而 出

陵 凌

灌 )、宮闕 搥 闕觀(

形 槌

晉 杜 預 注 , 唐 孔  左 傳 左丘明 長於記事,少釋義例。 穎達 正 義。 東 漢 何 休 注 , 唐 公羊傳 公羊高 解經為主,多釋義例。 徐彥 疏 。 晉 范 寧 注 , 唐 楊  穀梁傳 穀梁赤 解經為主,多釋義例。 士勛 疏 。

形 闕 闋 縋

稜 佚 迭 瓞 跌 燭 蜀 鐲 蠲 亡

舍 杞 圯 圮 氾 泛 汎 犯 範

假 葭

稜角 賜 佚之狐、亡佚 錫 高潮迭起 裼 瓜瓞綿綿 揚 跌倒、跌宕 楊 燭之武、洞燭機先 戍 蜀犬吠日 戌 玉鐲 戊 蠲除 戎 亡鄭、滅亡 戒 日知其所亡 敝 鍥而不舍、不舍晝 弊 夜 幣 屋舍、退避三舍 蔽 杞子、杞人憂天 斃 圯上老人 瑕 頹圮 遐 暇 氾水、氾濫

泛舟、浮泛 汎稱、汎愛眾 作奸犯科 模範、範文

賞賜

錫箔

袒裼

揚揚自得

楊柳

楊孫戍之、戍守

戊戌變法、戌時

戊丑年

兵戎

戒除、戒菸

因人之力而敝之

作弊、弊端

錢幣

遮蔽

一槍斃命

瑕不掩瑜、瑕疵

名聞遐邇

閒暇、目不暇給

蝦子

蝦蟆貪嘴

假公濟私

蒹葭

一、燭之武退秦師/

5

2


例 句

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 八 佾) 理喪事,與其鋪張奢侈,寧願哀戚些。 譯 辦 聖 人 復 起 , 不 「 易 」 吾 言 矣 。 ( 孟 子 公 孫 丑上) 譯 聖人再興起,也不會改變我的話了。 「易」容術。 百沴自辟「易」。(文天祥 正 氣歌并序)

以亂「易」整,不武。 子夏曰:「賢賢『易』色。」(論語 學 而) 夏說:「用尊敬賢者的心替代愛好美 譯 子 色的心。」

一字多義

房屋

容易

退避

改變

治理

代替

字詞 字義

舍 捨棄

譯 各種疾病自然會退避。

知「 易 」 行 難 。 屋「舍」儼然。(陶淵明 桃 花源記) 流水周於「舍」下。(白居易 與 元微之書) 譯 流水環繞在住屋四周。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若其義,不可須臾「舍」也。(荀子 勸 學) 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孟子 公 孫丑下)

停止

三十里

讚許

給予 等待 推舉

幫助 親附 參與

一、燭之武退秦師/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子 罕)

退避三「舍」。 東 西 百 里 , 南 北 一 「 舍 」 。 ( 蘇 轍 黃 州 快 哉亭記)

失其所「與」,不知。 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蘇 轍 黃 州快哉亭記) 參「與」班級活動。

譯 幫助別人做善事。

「與」人為善。(孟子 公 孫丑上)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論 語 先 進) 譯 孔子長聲歎氣說:「我贊同點的說法。」 既以「與」人,己愈多。(老子 道 德經) 譯 把自己所擁有的給人,自己就愈富有。 歲不我「與」。(論語 陽 貨) 譯 年歲不等我。 選 賢 「 與 」 能 , 講 信 修 睦 。 ( 禮 記 大 同 與 小 康)

和 ( 連 十 五 始 展 眉 , 願 同 塵 「 與 」 灰 。 ( 李 白 長 干 詞) 行)

2 1

1

2

2 1

1

2

2 1

3 2 1

6


微 衰微

吾 觀 三 代 以 下 , 世 衰 道 「 微 」 。 ( 顧 炎 武 廉  恥)

無、沒 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微 」 斯 人 , 吾 誰 與 歸 。 ( 范 仲 淹 岳 陽 樓 記) 「 微 」 管 仲 , 吾 其 被 髮 左 衽 矣 。 ( 論 語 憲  問) 譯 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將要披散著髮、 穿著左襟的異族衣服了。

微賤

具體 而 「 微 」 。 春秋之「微」。(荀子 勸 學) 引 入 , 「 微 」 指 左 公 處 。 ( 方 苞 左 忠 毅 公 軼 事)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李密 陳 情表) 譯 我因為身分卑微,應當侍奉太子。

微小 幽微 暗中

成語整理

排比

轉品 婉曲 誇飾 設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 不武。(兼類疊)

夫晉,何厭之有?(激問兼倒裝)

朝濟而夕設版焉。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

修辭整理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缺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捨 焉用亡鄭以「陪」鄰↓倍 「共」其乏困↓供 秦伯「說」↓悅 夫晉,何「厭」之有↓饜 失其所與,不「知」↓智

通同字

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多用來指主人。 義近 東道主人。 3

7 6 5 4 3 2 1

2 1

3

何厭之有:哪裡有滿足的時候?即貪得無厭。 義近 貪 得無厭、欲壑難填、得 隴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 貪心不足。 義反 鼴鼠飲河、知止知求、一枝自足、一介不取。 以亂易整:以分裂代替團結。 義近 反目成仇、同室操戈。 義反 同舟共濟、 重 修 舊 好 。

一、燭之武退秦師/

7

1

2


D C

一、燭之武退秦師/

A

C

(

D

D

C

C

B

C

歷屆試題 (

(

(

(

(

B

D

99

100

101

A 101

A

6

7

8

9

B

C

5

B

8

)下 列 「 」 內 的 文 句 , 何 者 沒 有 謙 敬 的 語 氣 ? 臣 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願陛下矜愍愚 誠」,聽臣微志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 事」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 統測〕 )下 列 何 者 屬 於 「 詢 問 原 因 」 的 問 句 ? 客 亦 知 夫 水 與月乎 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 若不闕秦,將焉 取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 統測〕 )下 列 各 組 「 」 內 的 字 音 , 何 者 正 確 ? 夕 「 舂 」 未下: 夜「縋」而出: 羽扇「綸」 巾: 〔 統測〕 鞭「笞」天下: 。 )下 列 「 」 內 的 字 , 何 者 意 義 不 相 同 ? 失 其 所 「與」/吾誰「與」歸 未果,「尋」病終/ 「尋」蒙國恩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親賢臣,「遠」小人/ 「遠」罪豐家。 〔 統測〕 )下 列文句「 」中的語詞,共有幾個不是自謙詞? 甲、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 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連橫 臺 灣通史序) 乙、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 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蘇洵 六  國論) 丙、秦、晉圍鄭,鄭既知其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 君,敢以煩「執事」(左傳 燭 之武退秦師) 丁、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

B

D

(

A B

A

94

96 D

A 97

D

99

(

(

A

C

B

D

)下 列 選 項 「 」 內 的 字 義 , 何 者 兩 兩 相 同 ? 失 其 所與,不「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 知也 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將崇極天之 峻,永保無疆之「休」 呂公女,「乃」呂后也/ 此人「乃」天下負心者也,銜之十年,今始獲 信 手把筆,隨意亂「書」/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 人也,其事 甚 怪 。 〔 統測〕 )下 列 文 句 的 「 使 」 , 何 者 具 有 「 派 遣 」 的 涵 義 ?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使」君有婦,羅敷 有夫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不宜偏 私,「使」 內 外 異 法 也 。 〔 統測〕 )下 列 敘 述 , 何 者 不 正 確 ? 蒐 集 各 國 郵 票 ; 「 蒐 」 意同於「搜」 近水樓臺先得月;「近」意同於 「進」 外舉不避親,內舉不避讎;「讎」意同於 「仇」 天然純淨,萃取植物菁華;「菁」意同於 「精」。 〔 統測〕 )下 列 文 句 「 」 內 的 解 釋 , 何 者 不 正 確 ? 君 子 生 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善於利用外在的事物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擴展 晉國西方的疆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 否」,不宜異同:將貪贓枉法者貶謫斥逐 平生衣 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 故意違反常 俗 以 獲 取 名 聲 。 〔 統測〕 B

C

1

2

3

4

A


D

C

(

D

一、燭之武退秦師/

D

4

5

6

B

B

C

A

101

102

B

(

A

(

D

C

「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   一個 二個 三個 四個。 〔 統測〕 ( )孟 子 公 孫丑:「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 又害之。」句中的「而」表示一層推進一層的遞進關 係,下列各項「 」內的字詞,何者詞性與此相同?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蓋君子審己 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 悠悠乎與灝氣俱, 「而」莫得 其 涯 「與其」不遜也,寧固。 〔 統測〕

C

C

C

B

B

B

B

(

(

(

(

)燭 之 武 : 「 且 君 嘗 為 晉 君 賜 也 , 許 君 焦 、 瑕 , 朝 濟 而 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由此段文意可知燭之武在: 挑起舊隙,以離間秦 晉  分析晉之野心,何厭之 有 說明亡鄭陪鄰之愚蠢 希望秦穆公追討焦、 瑕二地。 )子 犯請擊秦師,晉文公認為不可,以下何者非 文 公之 意? 忘恩負義,不仁 乘人之危,不義 失 去友邦,不智 以亂易整,不武。 )燭 之 武 說 秦 君 的 主 要 立 論 點 在 於 : 邦 交 友 情 仁義原則 軍力武備 利害關係。 )有 關 「 微 夫 人 之 力 不 及 此 」 , 下 列 說 明 何 者 正 確 ? 「微」字用法異於「微斯人,吾誰與歸」之「微」 「夫人」指秦穆公之妻 「失其所與」的「與」 是句末語氣詞,相當於「歟」 由本句可知晉文公 是個能知恩,以理智判斷之賢君。 )下 列 何 組 非 義 近 成 語 ? 亡 鄭 陪 鄰 / 鷸 蚌 相 爭 何厭之有/得隴望蜀 以亂易整/同舟共濟 巧 其辭令/舌燦蓮花。 )鄭 文 公 : 「 吾 不 能 早 用 子 , 今 急 而 求 子 , 是 寡 人 之 過 也」由本句可窺知文公: 自責 推託 反詰 諉過。 )下 列 引 號 中 之 字 詞 , 何 者 非 謙 詞 ? 今 急 而 求 子 , 是「寡人」之過也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 煩執事 鄰之厚,「君」之薄也 「僕」初到潯 陽,有熊孺登來(白居易 與 元微之書)。

C

D

9

A

B

A

D

A

D

A

B A

D

綜合測驗

C

7

8

9

0

D

C

( )下 列 各 組 引 號 內 字 詞 , 何 者 音 義 完 全 正 確 ? 夜 「 縋 」 而 出 :追 , 以 繩 繫 身 而 下 鄭 既 知 「 亡 」 矣 :無 , 沒 有 若 不 「 闕 」 秦 :闕 , 損 害 若 「舍」鄭以為東道主:社 ,寄住。 ( )下 列 何 者 修 辭 法 錯 誤 ? 晉 「 軍 」 函 陵 : 轉 品 法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 已」:倒反法 朝濟而夕設版焉:誇飾法 夫晉 何厭之有: 激 問 法 。 ( )「 越 國 以 鄙 遠 , 君 知 其 難 也 。 焉 用 亡 鄭 以 陪 鄰 」 意 謂: 越國地處鄙遠,無力滅亡鄭國 越過晉 國,以鄭國為邊邑,反而有利於晉國 越國地處鄙 遠,秦欲滅之,實非易事 晉國處秦 鄭 之間,左右 為難。 D

B

A

D

A

A

B

C

C

0

1

2

3

A

A

C

D

B


(

C

D

(

B

D

D

B

A

v

A

c

A

D

x

C

B

A

(

C

B

(

(

而弗錄」、「願車馬衣裘與朋友 )「 荷 人 鄭 氏 之 事 , □ 共, □ 之而無憾」。上列 □ 內,宜填入: 闋/弊 闕/蔽 闕/敝 闋/斃。 )下 列 各 組 「 」 內 的 字 , 何 組 義 同 ? 晉 「 軍 」 函 陵/三「軍」統帥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日知 其 所 「 亡 」 ( 論 語 子 張 ) 既 東 「 封 」 鄭 / 又 欲 肆其西「封」 秦伯「說」,與鄭人盟/學而時習 之,不亦「說」乎(論語 學 而)。 )某 些 詞 語 , 常 有 古 今 義 之 分 , 下 列 「 」 內 詞 語 , 何 者是古今義不變?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下車勿忘隨身「行李」 夫晉,何「厭」之有/學 而不「厭」 絲蘿非獨生,願託喬木,故來「奔」 耳/張小姐跟男友私「奔」 「酷」吏悲歌/他的 表情很「酷 」 。 ) 願 同 塵 與 灰 失 其 所 與 , 不 知 此 則 人 之 變也,而風何與焉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 也。』」上列文句中的「與」,共有幾種不同字義? 一種 二種 三種 四種。 )有 關 「 三 傳 」 敘 說 , 下 列 何 者 正 確 ? 左 傳 為 紀 傳 體史書 左丘明作傳動機是為了明示孔子不以空言 立說 三傳中長於敘事者為公羊傳、穀梁傳 左 傳擅於戰爭之描繪,為先秦時俠義散文之佳構。 B

C

q

w

e

r z

t

C

A

D

一、燭之武退秦師/

1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