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分】歷史學測通

Page 1


第一冊 臺灣史

2

清朝統治時期 一 1

考情特搜 命題比重

題數

關鍵概念 學測 指考

6 5

坽 清初:臺灣棄留議、班兵制度、封山劃界、墾 首與結首制、一田二主、民變與械鬥、郊商 夌 開港:牡丹社事件、清法戰爭、經濟重心北移、 買辦、馬偕、番地無主論、劉銘傳、減四留六

4 3 2 1 0

98

99

100

101

102

103

年度

大考必備 主題

一 開港以前政治、經濟的發展

關鍵 年代

1683 年施琅攻臺,鄭克塽降清。清廷考量是否將臺灣納入版圖。

教 師 用 本

a 背景

1860

清領後期

吳沙開墾噶瑪蘭

一、臺灣棄留爭議

1840 1844

臺灣開港

1796

曹公圳完工

1763

鴉片戰爭

1740

瓦特改良蒸汽機

開發臺北盆地 立陳賴章墾號

施琅攻臺

東寧王國

1732

築瑠公圳

1709

放寬攜眷屬規定

1683


18

第一冊 臺灣史

b 棄、留雙方論點 支持納入版圖(留) 代表人物

立場主張

福建總督姚啟聖、施琅等

反對納入版圖(棄) 朝中大臣李光地等

1 施琅〈恭陳臺灣棄留疏〉為代表。 1 地理位置:臺灣「孤懸海外,易藪(聚集) 2 強 調 國 防 上 臺 灣、 澎 湖 實 為 一 賊。欲棄之,專守澎湖。」→防守不易 體,臺、澎為沿海四省的門戶, 2 經濟考量:「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加廣。 裸體文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 形勢至關重要。棄臺必釀大禍, 於無益,不若遷其人而棄其地。」 →管理臺 留臺則邊界永安。→關鍵論點 灣,花費日鉅

結果

康熙皇帝原將其視為「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 不得無所損」,後來考量施琅所提國 防利益,於 1684 年決定納臺灣入清帝國版圖,並以「防亂」為治臺的基本政策。

二、以「防亂」為基礎的治臺政策 渡 臺 禁 令 限 制 移 民

政 策 內 容

班 兵 制 度

禁止反而造成偷渡情形嚴重,造成許多悲劇(如餌魚、種竽、放生),諺語稱「唐山過臺灣,心肝結 歸丸」

2 渡航臺灣者,不准攜伴家眷,既渡航者不得招致之。→男女性別嚴重失衡,造成臺灣羅漢腳 眾多,俗諺稱「一個某(妻),恰(較)贏三仙天公祖」

3 粵地(廣東)屢為海盜淵藪,以其積習未脫,禁其民之渡臺。 1 兵源:全由福建省屬各地(臺灣府除外)駐軍中抽撥。禁止在臺募兵,福建所招募的兵 丁又以無業遊民(又稱為「兵痞」)或失業農民為主。 2 兵力人數:臺、澎一鎮,水、陸十六營,兵員一萬四千六百五十六。 3 任期:以三年為限,任滿後調回福建本營,改另一批士兵輪換來臺。 4 素質:朝廷規定為有家室、有不動產之人。不過實際上,一方面因為福建官員多不願優 秀士兵來臺,一方面在中國逃亡人民多冒名頂替、換名、換藉擔任班兵,造成班兵素質 低落。多掛名在營,卻於營外做生意,包庇娼賭,私設「公廳」魚肉鄉民。→史籍中多稱 「兵痞」

劃 定 番 界

政 策 內 容

1 欲渡航赴臺灣者,先給原籍地方之「照單」,經分巡臺廈兵備道之稽查,依臺灣海防同 知之審驗許之,潛渡者處以嚴罰。→臺灣地廣人稀、土地物資肥沃,素有「臺灣錢淹腳目」之稱,

其 他 措 施

1 措施:設置「土牛溝」,封山劃界。 朱一貴事件後,政府「唯立石禁入番地」,至乾隆年間逐漸 形成「以山溪為界,其無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分 界線」因為土堆的形狀像牛臥在地面,所以稱為「土牛」, 旁邊的深溝則因此稱為土牛溝。在地圖上又以紅線表示, 或稱「土牛紅線」。 2 管理: 1 對生番:劃分疆界。將生番視為外邦,禁止漢人入山墾 ▲ 土牛紅線(圖中粗黑線) 殖,設立「土牛溝」為番界,警示漢人不得侵入,不可 與原住民發生糾紛。 2 對熟番:設立「土官」(以番治番)、「通事」(負責翻譯及交涉)以及「社商」(從 事商業貿易)來管理。 1 來臺文武官員任期三年為限,不准攜眷來臺。 2 不許建城牆:早期以竹編木柵為城界、木柵之外植以剌竹,做為禦敵的工事,至「朱一 貴事件」後始建城牆。 3 限制生鐵與鐵器輸入:防止人民私藏、私鑄武器。 4 禁止組織會黨、結社等。


2

影 響

清朝統治時期

1 《渡臺禁令》的衝擊: 1 延遲開發:實施初期,漢人被迫回中國原籍者,約有十多萬人,造成「人去業荒」的歷史 現象。 2 嚴重的社會問題:造成男女人口比例失衡,許多單身無業的男子(俗稱羅漢腳)充斥,民 變械鬥「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反而危及社會治安。 3 加速平埔族群漢化而消逝:漢人男性多娶平埔族女性為妻,俗諺云:「有唐山公,無唐山 媽」。另,平埔族為母系社會,婚後田產多落於漢人之手。 4 偷渡情形嚴重:中國東南地區人口擴張,在生活壓力下,許多閩粵民眾,仍偷渡來臺。 2 官吏、貪瀆嚴重:官員以三年為一任,源在於防弊官員勾結地方勢力,但卻造成官員無心政事。 加上待遇微薄、大陸官員對臺督察不易,造成官吏貪瀆情形嚴重,「千里為官只為財」。

三、行政區域的調整

19

一 1

a 特色 歷經三次調整,多因重要歷史事件而改制,呈現臺灣開發方向由南而北、由西向東,且行政區 域愈劃分愈細。

b 調整內容 初期建置

第一次調整

第二次調整

第三次調整 1 省 3 府 11 縣 3 廳 1 直隸州(1887 年,光緒 13 年)

1 府 4 縣 3 廳(1812 年,嘉慶 17 年)

2 府 8 縣 4 廳(1875 年,光緒元年)

臺灣府 ─臺灣 縣、鳳山縣、諸羅 縣

增設: 一 縣 二 廳( 彰 化 縣、淡水廳、澎湖 廳)

增設: 噶瑪蘭廳 改制: 諸羅縣改為嘉義縣

增設: 一府三縣一廳(臺 北府、宜蘭縣、新 竹縣、恆春縣、埔 里廳、卑南廳、基 隆廳) 改制: 二廳(淡水廳改為 淡水縣、噶瑪蘭廳 改為宜蘭縣)

增設: 一省一府三縣一直 隸州(臺灣省、臺 南府、臺灣縣、雲 林縣、安平縣) 改制: 卑南廳改為臺東直 隸州

納入版圖,改東寧 時期天興州、萬年 州為諸羅縣、鳳山 縣、臺灣縣

受朱一貴事件影 響,諸羅縣以北增 設「彰化縣」、「淡 水廳」管理

受林爽文事件 影響,改諸羅縣 為「 嘉義縣 」, 嘉許義民之意 吳沙開墾噶瑪 蘭地區

牡丹社事件後沈葆 楨來臺善後,增設 各區,有效管理

開港後涉外事 件日增,劉銘傳 上書建省 劉銘傳擔任臺 灣首任巡撫

教 師 用 本

1 府 3 縣(1684 年, 1 府 4 縣 2 廳(1723 康熙 23 年) 年,雍正元年)


20

第一冊 臺灣史

四、清初臺灣農、商業的發展 a 土地開發與水利建設 1 移民來源與分布 1 移民來源:福建泉州、漳州兩府為最多(為閩南人),閩西、粵東的客家人次之。 2 移民分布:→分布情形與移民來臺時間先後以及原鄉生活方式有關 祖籍

原鄉生活方式

來臺居住地

泉州人

擅長經商、漁 撈、手工業等

多聚集於西部沿海平 原、港口要地

漳州人

務農維生

遍布西部內陸平原,如: 雲嘉平原、臺中盆地以 及東北部蘭陽平原等

客家人

以耕種為業

多集中北部桃竹苗丘 陵、台地和南部高屏地 區的河谷平原

▲ 清初移入人口及對港貿易

3 「劃地分居」:清代移民,因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不同,又有罪犯、無賴夾雜其中, 為求自衛和互助,於抵臺之後,多逐漸按鄉貫祖籍同庄共居一地。 2 土地開發方式 制度 實施方式

墾首制

結首制

1 官有地:由大戶勢力人家,向官府申請開發土地, 勘查核可發給 墾照 後,即可用墾號名義,在規定期 限內招僱佃農完成拓墾;然後報官丈量,繳納正供 (田賦),取得土地所有權。 2 開墾番地:與原住民相互訂立契約,開墾後定期向 原住民繳納「番大租」。

幾十個佃戶組成小結,幾十小結合為大 結。並選較具財力、能服眾者擔任大結 首、小結首。實施武裝拓殖後,再依照 所奉獻的心力,劃分土地。全臺僅噶瑪 蘭(宜蘭)採取結首制。

官府 番 (租

番餉

大結首

大租戶

( 墾戶 )

耕地

小租戶 小租

小結首

小結首

▲ 結首制

小結首 拓墾農戶

▲ 墾首制

(佃戶)

小結首

拓墾農戶

大租

現耕 佃農

拓墾農戶

耕 地 權 番 大 租

耕地

拓墾農戶

)

番社 頭目

墾 地 執 照 正 供

官府


2 制度

墾首制

清朝統治時期

21

結首制

1 「 陳賴章墾號 」:康熙年間,泉州人陳天章等人合 股開發臺北盆地。 2 「 金廣福墾號 」:道光年間,在清朝官方支持之下 共同設立的閩粵合股武裝拓墾組織,為罕見的跨省 籍合作開墾方式,主要開發新竹北埔地區。→「金」 代表

為臺商取名俗例,以金字起頭,取其發財多金之意,「廣」

代表廣東,「福」代表福建

1

▲ 吳沙開墾噶瑪蘭地區

影響

1 墾戶(大租戶)招募的佃戶(小租戶)多將土地再 1 組織當地進行武裝殖民開墾,嚴重侵 發包給「佃農」,形成「一田二主」的情形。 奪原住民原有的生活空間。 2 壓縮原住民生存空間,平埔族土地多被漢人蠶食鯨 2 今宜蘭地區多「圍」、「結」等地方 吞。 名。 股 份 出現「 」、「 」等,代表合資開墾的地名,如: 3 五股、七股。

3 重要水利建設 1 特色:官方投入少,以私人民間投資為主要模式,動機在於追求投資利潤。 2 主要水利設施: 水圳 名稱

瑠公圳

貓霧拺圳

八堡圳(施厝圳)

曹公圳

興築 者

郭錫 父子

張達京等人

施世榜父子

鳳山知縣曹謹

興築 年代

十八世紀中葉 (乾隆 2 年, 1760 年完工)

十八世紀中葉 (雍正 11 年, 1733 年開墾)

十八世紀初 (康熙 58 年, 1719 年完工)

十九世紀中葉 (道光 24 年, 1844 年完工)

瑠公圳:引新店溪流經新店、景美、公 館、松山,灌溉臺北盆地東南區

貓霧拺圳:引大甲溪灌溉臺中豐原地區

八堡圳:引濁水溪灌溉彰化平原南部, 彰化縣十三個堡中的八個堡

曹公圳:引高屏溪灌溉大高雄地區

清治臺灣水圳分布圖

教 師 用 本

灌溉 地區


22

第一冊 臺灣史

水圳 名稱

說明

瑠公圳

貓霧拺圳

八堡圳(施厝圳)

曹公圳

郭錫瑠娶泰雅族女 子, 與 原 住 民 的 關 係 獲 得 改 善, 工 程 得以順利完成。

以「 割 地 換 水 」 方 式, 與 岸 裡 社 首 領 潘 敦 仔 簽 定 契 約, 番社讓出一部分土 地, 交 換 漢 人 開 發 的 水 源, 張 達 京 取 得 土 地 權 後, 再 以 「張振萬墾號」招 募漢人開墾。

為清代臺灣規模最 大 的 水 利 工 程, 利 用 以 藤 編 的「 壩 籠」,興建而成。

是臺灣南部最大的 水 利 設 施, 分 為 舊 圳和新圳。

3 影響: 1 增加收入:對佃農可抽取水租、稻米收成一年可二熟甚至三熟。 2 地方組織團體:形成「埤圳合約組織」。 3 清代最重要的公共工程,影響臺灣經濟發展極大。

𥕛 區域分工的貿易型態 1 郊商與「正港貿易」 1 背景:清初臺灣納進中國版圖後,與中國貿易日盛,為避免惡性競爭,進而寡占或獨占,從 事兩岸貿易或交易的商號聯合成立公會,即稱為「郊」。 2 分類: 早期

1 以貿易地為名,例如臺南的「北郊」、「南郊」,即是以江浙作為界線;或是鹿港的 「泉郊」、「廈郊」等,便是以泉州及廈門為貿易地。 2 以臺灣各港口在地商圈為命名商圈者,例如「艋郊」。

後期

依商品類別組織命名,例如「糖郊」、「米郊」、「布郊」、「藥郊」等。

3 功能: 1 集體貿易:入郊的商人必須遵守「郊規」,執掌行郊事務者稱為「爐主」或「董事」。 2 社會功用:除了貿易外,其身分多為早期臺灣社會中上層階級,多從事協助地方公務、 社會福利、文教事業等等社會公益活動。 2 區域分工的型態 重 輕貨。→用臺灣的「糧食、經濟作物」換大陸的「民生、工藝等生活用品」 臺灣輸往大陸:以米、糖、油、菁等農產 品重量較重,通常稱為「重儎」

大陸輸往臺灣:以布匹、雜貨、藥材、菸、 金紙等為大宗,相對於農產品輕,所以稱 為「輕貨」 ▲ 區域分工型態圖


2

清朝統治時期

23

史籍中的「羅漢腳」形象:

史 料

一、臺灣一種無田宅無妻子、不士不農、不工不賈、不負戴道路,俗指謂羅漢腳;嫖 賭摸竊,械鬥樹旗,靡所不為。曷言乎羅漢腳也?謂其單身遊食四方,隨處結黨; 且衫褲不全,赤腳終生也。大市不下數百人,小市村規制不下數十人,臺灣之難 治在此。(噶瑪蘭廳志卷二) 二、近訪有一種無藝之徒,在街開場聚賭,常致爭鬧釀成禍端;一種流丐,身無殘疾, 三五成群,每逢朔望沿街強乞,稍拂其欲,恃赤圖賴;一種羅漢腳,不事生業, 潛入街市,混竊翦綹,擾害商民。(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有多首地方諺語與羅漢腳有關,

精選史料

例如:「紅柿若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乞食伴羅漢」、「有路無厝」、「病無藥,死無蓆」。

一 1

有一段資料記載:道光 10 年以後,因為閩、浙地區連年豐收,一年之中,好幾個月沒有 廈門商船到臺灣收購稻米,「臺人苦穀有餘而乏日用」。有關此一資料的解釋何者較為適

破解大考

當? A 臺灣需從大陸進口日用品,大陸日用品價格上漲,臺人無力負擔 B 臺灣與大 陸的經濟分工關係,臺灣出售糧食,從大陸購入日用品 C 大陸引進新作物,糧食已可 自給,此後不再需要由臺灣進口糧食 D 臺地已無餘糧可供輸出,以致引起島內物價上 漲,人民生活窮困。

【92 學測】

【答案】B 清季區域分工,臺灣輸出米糖 較有豐收,但缺乏日用品 【解題關鍵】臺灣與中國區域貿易型態。 根據題意,臺灣有多餘的糧食,但卻缺乏日用品可用,故應為清季「區域分工」下產生的 問題。A 依題意「閩浙連年豐收」,與日用品漲價無關;C 宋朝引進「占城稻」,明朝引 進「馬鈴薯、玉米」,清朝已無新作物引進;D 題意提到「糧有餘」。

主題

二 開港以前社會文化的發展

關鍵 年代 清領前期 1683

1721

1731

1786

清領後期 1789 1823

1840 1850 1860 1862

戴潮春事件

臺灣開港

太平天國起義

鴉片戰爭

鄭用鍚錄進士

法國大革命

林爽文事件

︵原住民反抗︶ 大甲西社事件

朱一貴事件

施琅攻臺

東寧王國

a 教育機構的設置 儒學

為地方政府官辦學校,府設府儒學,縣設縣儒學,採「廟學合一」,設置於文廟內。 講授內容以科舉考目為主。如臺灣府儒學(今臺南孔廟)。→設立不興盛,臺灣文風不盛

社學

地方政府在各大鄉鎮里開設的學校,分「成人社學」與「土番社學」兩種,以「教化 鄉民」為目的。

教 師 用 本

一、文教的發展


24

第一冊 臺灣史

書院

1 初期多為官方所建,後為鄉紳興設。 2 招收童生與貢生入學,以輔導考取秀才、進士為目標,為清代臺灣各地的文教中心。 3 著名書院:如鹿港「文開書院」、新竹「明志書院」、宜蘭「仰山書院」。

義學

又稱為「義塾」,是專為窮苦家庭實施啟蒙教育的場所,不收費用,有時還發給賞銀, 亦屬於基礎教育。

書房

是民間私學,又稱為「書館」、「私塾」,多半由士人在自宅設立,收受束脩,也有 的是由富家獨力延師授課,或由鄉人集資延師開設,屬於基礎教育。

b 科舉與士紳階級的形成 1 科舉的進行 1 童試:參與府縣儒學的入學考試,通過後成為學校的生員,俗稱秀才。 2 鄉試:每三年於省城(建省前為福州、建省後於臺灣府)舉行,通過者為舉人。 3 會試:於京師舉行,錄取者稱為貢士,最後經殿試以定等第。 2 特殊優待 為鼓勵臺人進考,設有「臺」字號或「至」字號的專屬名額。乾隆以後的會試,除保障福建省 應有名額外,也為臺灣增加一個名額,以資保障。→俗諺中有「臺灣蟳,無膏」取笑臺人無文采 學子

府縣儒學入學考

( 私塾、書院

學校生員

省城鄉試

舉人

北京會試

貢士

殿試

進士

( 童試 )

、書房等 )

▲ 科舉進行方式示意圖

3 士紳階級出現 1 背景:科舉制度逐漸完善、文治風氣大幅提升,臺灣社會開始出現一些科舉功名的家族,形 成地方士紳階級。 2 社會功用:士紳多留在故鄉,從事鄉梓教化與社會福利的工作,對於提升社會文化水準和改 善風俗習慣,產生一定的影響。 3 代表:板橋林家、霧峰林家。

二、精緻文化與庶民文化 a 傳統文藝發展 清以前

鄭氏統治時,沈光文(1612∼1688)於諸羅一帶設帳授徒,被稱為「臺灣人文初祖」。 1 初期多出自流寓之士、游宦來臺的事蹟、見聞與經歷,後期才多有臺灣當地文人作 品。→「流寓」係指明亡之後,先後流亡來臺居住的遺民文人,如沈光文、朱術桂;「游宦」則是指 文學

清初

清朝來臺遊歷的文人雅士。

2 重要作品: 1 康熙年間來臺採硫的郁永河,《裨海紀遊》有多首〈臺灣竹枝詞〉與〈土番竹 枝詞〉。 2 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所撰的《臺海使槎錄》,詳實記錄平埔族活動。


2

清朝統治時期

25

1 書畫藝術早期也以來臺的中國文人創作為主。後期美術史家則以「狂野」一詞來形 書畫藝術

清初

容清初臺灣社會,作品中呈現邊疆地區開墾拓荒的豪放氣質。 2 代表作品: 1 曾作客板橋林家謝琯樵,以行書與梅蘭竹菊畫、花鳥畫著稱。 2 林朝英善於書法以行草有名,人稱「竹葉書」;以書法融入繪畫,多墨竹、花 卉的作品,並有少見的自畫像傳世。

清代中期以後

1 士紳世家逐漸形成,臺人也多有文化活動。各地園林建築,最能彰顯對中國文化的 沿襲。 2 重要建築有:光緒年間的「臺南固園」、修築於 1849 年的「新竹潛園」,以及「板

一 1

橋林家」,皆有大陸文士前來寄寓。

b 庶民文化的發展 社會風氣

1 特色:競奢、尚投機。 2 競奢風氣:財富者多為地方士紳,因此競奢的風氣不減,流於誇示財富「輸人不輸陣」。 3 投機賭博:漳、泉、粵移民移入時,也將原鄉的賭博習俗帶來,賭風之盛,士農工商及卒伍 都參與其中。如《彰化縣志》說:「喜博,士農工商卒伍,相競一擲」。 1 南北管: 種類

娛樂戲文的發展

樂器

內容

北管

嗩吶、鑼鼓樂,多與宗教迎神 賽會有關

分西皮、福祿兩系統: 1 西皮:以桂竹筒包蛇皮做的胡琴為主要表演樂器, 奉祀田都元帥。 2 福祿:以椰殼做的胡琴為主要表演樂器,形狀類 似葫蘆,音同福祿,奉祀西秦王爺。

南管

多為絲竹合奏,頗受士人喜愛

室內表演形式,多由富紳、豪強邀請至家院表演。

2 歌仔戲:以閩南語為表演語言,形式淺白深受庶民所熱愛,題材廣泛如「周成過臺灣」。 3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木偶戲」,配合南北管演出,深受庶民所喜愛。 生命禮俗

與人從出生至死亡有關的祭儀,顯示臺人民間信仰風氣濃厚。 出生

滿月剃髮與命名、滿四月收涎、周歲(度脺)抓周

結婚

提親、問名、訂婚、完聘、請期、親迎、歸寧

死亡

入殮、安靈、作旬、除靈、作對年

月份

生日

內容

正月

初一:原始天尊生 初九:天公生 十五:天官生

到廟宇安太歲、光明燈,祈求一年順遂平安,十五日元 宵節(上元節)

三月

初三:媽祖誕辰

於神明誕辰前後擇日遶境,而有「三月瘋媽祖」之諺

五月

五日:端午節

包粽、划龍舟、除瘟儀式

教 師 用 本

歲時節慶

信仰與禮儀

按四季循環,隨季節配合神佛誕辰,創出一連串的歲時節慶,可藉此調劑生活以及農業生 產的步調。→反映漢人農業文化型態


26

第一冊 臺灣史

歲時節慶

十五日:中元普渡

閩南人於中元舉行普渡,客家人多於十八至二十舉行義 民節

八月

十五:中秋節

祭祀土地神(另有二月二日土地公誕辰的祭儀)

二四:送神

祭祀灶神,初一接神,週而復始,年節

十二月

1 特色:前期以「原鄉」信仰為主,後期出現跨族群的共同信仰,顯示「信仰圈」的擴大。 2 信仰內容: 民間信仰

信仰與禮儀

七月

原鄉信仰

漳州人─開漳聖王。泉州人─保生大帝。 客家人─三山國王,另有「義民」信仰。

共同信仰

媽祖─祈求航海平安。 關公─又稱關聖帝君,由崇尚義氣的移墾性質,轉型為武財神。 王爺─消災去瘟,臺灣西南沿海另有燒王船的「王船祭」。 土地公─與土地的開墾緊密相連,祈求農耕平安、豐收。

三、民變與械鬥 a 民變 1 起因 徵收苛稅、經濟剝削、吏治不清、班兵戰力薄弱,再加上遊民及祕密會黨的鋌而走險,形成「三 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民變頻繁之地。 2 重大民變內容 民變

朱一貴事件

林爽文事件

戴潮春事件

時間

1721 年(清康熙 60 年)

1786∼1788 年 (清乾隆 51∼53 年)

1862∼1864 年 (清同治元年∼3年)

性質

官逼民反

漳泉械鬥與官逼民反

官逼民反

起因

臺灣知府王珍之子需索無度, 引起民怨。

彰化地區發生大規模漳泉械 鬥,官府下令查辦會黨(天 地會),天地會領袖林爽文 等受到牽連,進而起義。

臺灣兵備道道臺 孔昭慈 下 令剿辦八卦會,引起叛變。

起事者

在高雄羅漢門一帶,養鴨為業 的朱一貴,假冒明王室後裔, 自稱「中興王」興兵起事。

林爽文號召 天地會 黨徒於茄 荖山(今南投縣草屯鎮)起 事。

八卦會眾擁戴潮春起事。

發展

1 攻下彰化城,建年號「順 1 獲得北路賴地、南路客籍杜 天」。 君英等人的響應,快速攻陷 2 南部莊大田在鳳山響應。 縣衙。 3 清廷費時一年二個月方敉 2 臺灣、諸羅、鳳山三縣失守。 平,為民變規模最大。

1 戴潮春原籍漳州,攻打 泉州人為主的鹿港,形 成漳泉對立。 2 清廷派兵來臺,臺灣並 有新竹 林占梅 所率鄉勇 及霧峰林家 林文察 軍隊 的支援。


2 民變

朱一貴事件

結果

1 朱一貴與杜君英失和,反遭 清軍所用。 2 剿平後置「巡臺御史」、並 准建城牆。 3 調整行政區劃:增為一府四 縣二廳,即在臺灣北路增設 淡水廳及彰化縣等行政區, 藉以強化統治。

林爽文事件

清朝統治時期

27

戴潮春事件

1 朝廷派福康安率大軍來臺 平定。 2 參與者以漳人為主,泉人 「義民」助官府平亂。 3 乾隆皇帝將「諸羅縣」改 名為嘉義縣。 →取其「嘉許 義民」之意

1 歷時三年餘,為最長的 民變事件。 2 清廷運用 臺勇 鎮壓臺民 之首例。 →非班兵,地方 可訓練軍隊

3 女性參加。

一 1

b 械鬥 1 背景 漢人來臺後,常發生以祖籍、宗族和職業團體為分類的集體爭鬥,謂之「分類械鬥」。 2 發生原因 1 經濟性因素:移墾社會生存競爭激烈,移民常為爭奪資源發生結黨私鬥。 2 社會性因素:移民人數不少,加上籍貫、語言、生活習性不同,常因細故釀成大禍。 3 政治性因素:行政區域遼闊,官府控制力不足,民間遇事容易私鬥了斷。 3 分類械鬥的類別 大規模分類械鬥有六十餘次之多。 形式

例證

說明

不同祖籍之爭

閩、客之爭,漳、泉械鬥。

1 朱一貴事件中,客民以「義民」身分,協助清軍平亂。 2 林爽文事件起因即為漳、泉械鬥。

不同姓氏之爭

如 同 治 年 間, 竹 塹 蘇、 黃 二姓械鬥。

經當地士紳林占梅帶兵鎮壓才告平息。

職業團體之爭

1830 年,噶瑪蘭「和興」 與「福興」械鬥;1865 年, 皆因同行利害衝突所造成。 噶瑪蘭「西皮」及「福祿」 械鬥。

商業利益之爭

1853 年「頂下郊拼」。

爭奪淡水河艋舺沿岸商業地盤,「下郊」的泉州籍同安 人聯合漳州人攻擊屬「頂郊」的三邑人(泉州籍晉江、 惠安和南安三縣),後來同安人落敗,遷往大稻埕發展。

四、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演變 a 清代朝廷的分類 指僻處深山,未繳稅、未與清廷發生任何政治關係的族群,多屬高山族。→官方多稱「化外之民」

熟番

係指服從政令、歸化朝廷,定期向政府繳餉與服勞役者,屬平埔族居多。

化番

意即「歸化生番」,係指已納餉,但不服勞役者。此類原住民時而順從、時而反抗,不甚穩定。

教 師 用 本

生番


28

第一冊 臺灣史

b 統治政策 生番

熟番

採取 封山隔絕 政策,劃定土 牛溝(或稱土牛紅線),嚴 禁漢人越界入山開墾。

1724 年(清雍正 2 年) 開放「熟番」地 讓漢人承租拓墾,漢人卻常用 各種巧取(例如婚姻、借貸、買墾)、武力豪奪的手段,逐漸侵墾原住 民土地,造成原住民土地流失。→例如張達京「割地換水」政策

c 影響 1 土地流失、族群漢化 1 原為母系的平埔族社會,族群女性與漢人通婚後,漢人因而取得土地,大量流失土地。 2 土地流失,壓縮傳統生活空間,被迫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 3 與漢人合資開墾,學習漢人的精耕、牛耕、築水圳等技術。 4 語言消失、被迫接受他人的宗教信仰(如漢人的土地公)。→目前僅剩南部西拉雅族保有「阿立祖」 的祖靈信仰

2 大型反抗行動 1 事件:1731 年(清雍正 9 年)爆發大甲西社事件。 2 背景:清廷官吏指派勞役過多而群起反抗,發動武裝抗官行動。 3 經過:官方採取「以番制番」製造中部各「番社」間的紛爭。 4 結果:平定後大甲西社改名為德化社、牛罵社為感恩社、沙轆社為遷善社、貓盂社為興隆社, 建「鎮番亭」於彰化瞭望山(今八卦山),改名「定軍山」。 3 四次遷徙:成為開墾後山的重要勢力 第一次 (1804 年) 中部平埔 族群在潘 賢文率領 下,進入 蘭陽平原 開墾。

第二次 (約在 1823 年)

第三次 (1842 年)

第四次 (1892 年)

中部平埔族群集體 移墾埔里盆地,迫 使當地的布農族、 泰雅族等原住民移 入山區,埔里盆地 因而成為以平埔族 為主體的社會。

蘭陽平原 噶瑪蘭族 加禮宛等 社,遷移 到花蓮、 臺東。

西南部的 西拉雅族 進入臺東 ,有的甚 至北上到 花蓮。

▲ 清治時期臺灣平埔族遷移圖

五、從「移墾社會」走向「定居社會」的比較 移墾社會(清領早期、中期) 地緣(祖籍)為主

宗族為主

中國官員

士農工商、上九流 下九流 ( 賤民階層 )

中層 下層

中層 下層

業戶郊商豪強

上層

上層

社會結構

定居社會(十九世紀中葉)

中國官員 士紳、買辦 士農工商、上九流 下九流 ( 賤民階層 )


2 移墾社會(清領早期、中期)

清朝統治時期

29

定居社會(十九世紀中葉)

社會型態

移墾、尚武、豪強

定居、文風漸盛、士紳

人口結構

1 男多女少,老幼極少 2 遊民多(羅漢腳)

1 男女老幼人口比例漸趨正常 2 遊民減少

人口成長

以移民增加為主

以自然增長為主

職業結構

職業簡單,遊民眾多

職業漸趨多元;開港通商後,遊民銳減

祖籍意識

濃厚,民變、分類械鬥頻繁

淡薄,轉變為「下港人」、「頂港人」等臺灣地 方意識,分類械鬥減少

宗教信仰

原鄉神明(鄉土神) 形成「祭祀圈」

原鄉神明成為不同祖籍居民信仰的守護神

宗族組織

「唐山祖宗族」居多,出現合約字宗族 (祖公會)

出現血緣性的「開臺祖宗族」,照房鬮分祖產, 常在分產之際,抽出部分產業作為「祭祀公業」

原民政策

封山劃界、漢番隔離

後期開山撫番,平埔族大抵漢化

社會景象 (實例)

我是(廣東)潮州人,我來臺居住臺中 我是臺中客家人,我的祖公來自潮州,祭祀神明 丘陵山地,開墾臺中時透過「割地換水」 有「關聖帝君」、「媽祖」等,交往對象有泉州 取得土地。祭祀神明是「三山國王」, 人、漳州人、客家人、原住民、外國人等 交往對象以潮州人為主

一 1

《臺灣府志》作者劉良璧〈沙轆行〉一詩中,對於「大甲西社事件」的歷史紀錄:

史 料

精選史料

資料一:從倒敘的手法描寫大甲西社事件及沙轆社過去盛況 曉出彰化北,北風何淒涼?晚入沙轆社,社番何踉蹌?十年大甲西,作歹自驚惶。牛 罵及大肚,挺而走高岡。蠢爾(你們)無知番,奮臂似螳螂;王師(清朝軍隊)一雲集, 取之如探囊。 憶此沙轆社,先年未受創……馬牛遍原野,粟稷盈倉箱;麻踏(男子)如飛健,牽手(妻 子、女性)逞艷粧。 資料二:描寫戰爭情形及戰後的沙轆社 儻為千夫長(軍職名),馭之衛疆場;張弓還挾矢,亦可壯金湯。……蠻聲(廝殺聲)振 半線,羽鏃若飛蝗。……→形容清廷軍隊軍容壯大,戰事慘烈;危哉沙轆社,幾希就滅亡。皇恩許遷 善,生者還其鄉;番婦半寡居,番童少雁行(成群結隊)。→形容沙轆社男子傷亡慘重

嗟呼沙轆番,意衰物之常;祇今防廳廨,荒煙蔓道旁。……。夜深風颯颯,獨坐思茫茫; 司牧人難得,惘然太息長。←感嘆過去沙轆社的壯盛與今日的蕭瑟

監察御史來臺考察後,上奏建議:「應在臺灣府以木為柵,保護官署,並在要衝處設置砲 位,加強防守,相關工程交由臺灣縣知縣辦理。」朝廷批示:「實屬妥當,同意辦理, B 施琅攻下臺灣之後,為加強臺灣防務的處置 C 朱一貴事件平息以後,雍正皇帝的治 臺措施 D 日軍借牡丹社事件攻臺後,福建巡撫的作為。 【答案】C

【92 學測】

原清初禁建城牆,但朱一貴事件後開放

【解題關鍵】民變的衝擊與影響。 A 題幹中有「臺灣知縣」應為清領時期;B 清領初期採消極防臺的治理政策,嚴禁城牆; C 朱一貴事件後始建城牆;D 與題意「臺灣府」無關。

教 師 用 本

破解大考

並嘉獎相關人員。」這個事件的背景是 A 鄭成功企圖攻打臺灣,荷蘭管理當局的計畫


30

第一冊 臺灣史

主題

三 開港以後的變遷

關鍵 年代 1848

1860

1867

1869

1871

1872

1874

1883

1885

法國 臺灣開港 羅妹號 台灣茶成功 德國建國 馬偕至 日本派軍鎮 中法戰爭 臺灣 七月革命 英法聯軍 事件 外銷美國 淡水傳教 壓牡丹社、 建省 沈葆楨來臺

1895

日軍接收 甲午戰爭

一、外力的衝擊與清朝的因應 a 臺灣開港:四港通商 1 背景 1 工業革命後對外侵略:十九世紀中葉,歐洲歷經工業革命後,有強烈市場以及工業原料需求, 利用工業資本及軍事武力為後盾,發展海外殖民。 列強對臺興趣: 2 物資

1 臺灣盛產樟腦、硫磺,開港前已有英、美船舶頻頻非法進入臺灣,從事米、糖及樟 腦貿易。 2 基隆地區產煤炭可供船隻補給。

戰略 地位

1 位居東亞航運的要衝,地理位置特殊:深具經濟、貿易、航運、戰略等價值,受到 外國列強重視。 2 列強的覬覦: a. 鴉片戰爭遭受波及:清廷派遣臺灣總兵達洪阿,臺灣道姚瑩,於北岸口嚴密設防, 加派水師名將提督王得祿(嘉義人)會同嚴防。 b. 鴉片戰爭後,英國於《南京條約》要求開放五口通商(上海、寧波、廈門、廣州、 福州),但因福州港生意不佳,要求另換臺灣開港,遭到清廷拒絕。 c. 美國駐華人員一再呼籲美國,取得臺灣作為太平洋航線基地。

傳教

新帝國主義以「白人的負擔」自居,藉由武力,向外傳播宗教信仰,藉以教化外族。

2 經過 兩次英法聯軍後,清廷與列強簽訂《天津條約》(1858,咸豐 8 年)和《北京條約》(1860,咸 豐 10 年),將臺灣的安平與滬尾(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正口),准許外國人合法前來臺灣 貿易。接續又開放雞籠(基隆)與打狗(高雄)兩個港口。 3 影響 1 經貿型態改變:從與中國國內的「區域分工」 類別

商品

出口 商品

以茶、糖、樟腦為主

進口 商品

→三者占出口約 94%

鴉片、紡織品、煤油

以世界各國為對象的「國際貿易」。 說明

1 糖除輸往中國大陸外,擴及於日、澳、香港、美、加拿大等地。 2 茶銷往美、英、南洋等,以美國為主。 3 樟腦主要先銷往香港,再轉運各地。 1 鴉片來自印度、波斯。 2 紡織品來自英國為大宗。 3 煤油多來自美、俄等國。


2

清朝統治時期

31

一 ▲ 臺灣三寶:茶、糖、樟腦出口比例

▲ 臺灣開港通商後進出口物品圖

1

2 洋行成立、買辦階級興起:

洋行

由外國人成立,在臺開設貿易公司,稱作 「洋行」(例如:怡和洋行、德記洋行), 帶來西方的經營方式,為臺灣商業活動注入 新觀念。

買辦

指替外國洋行工作的華人,他們懂得外國語 言,也了解本地的風土民情,成為外國洋行 在臺貿易時的溝通橋樑,同時也成為開港後 重要的社會階級,主要代表有臺北的 李春 生、高雄的陳春和。

3 開港後經濟、社會、文化產生重大變化。→臺灣歷經 社會變遷與轉型(詳後節) ▲ 涉外事件

b 涉外事件頻傳 1 背景

臺灣開港後西方勢力介入,臺灣與外國之間的衝突與糾紛,統稱為「涉外事件」。 2 涉外諸事件 事件

經過

影響 1 確立清廷「番地無主論」的立 場。 2 李仙得轉向說服日本占領臺灣。

1867 年 (同治 6 年)

1 美國商船「羅妹號」(the Rover)於屏 東瑯嶠(恆春)外海觸礁沉沒,部分船 員登陸獲救,卻遭到當地原住民殺害。 2 美 國 駐 廈 門 領 事 李 讓 禮(Charles W. LeGendre,一稱李仙得),與福建官方 交涉,清廷卻答以「生番之地不隸中國 版圖,難用兵究辦」。 3 美國艦艇砲擊瑯嶠原住民部落,並派陸 戰隊登陸,卻無功而返。後來,李讓禮 親自到臺灣瑯嶠,與原住民頭目卓杞篤 (Tauketok)談判,達成協議,並獲得 臺灣總兵的認可,同意未來將保障船難 者的安全。

教 師 用 本

羅妹號事件

時間


32

第一冊 臺灣史

事件 樟腦紛爭 寶順洋行租屋事件 大南澳事件 牡丹社事件

時間

經過

影響 1 中英簽訂《樟腦條約》,取消 樟腦官辦,賠償英國商人的損 失及軍費。 2 英國壟斷臺灣樟腦貿易。

1868 年 (同治 7 年)

1 臺灣開港初期,樟腦出口多被英國商人 壟斷。不久清廷下令樟腦收歸官辦,引 起外商不滿,多私下透過本地商人進行 走私交易。 2 英商 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走私樟腦,遭官府查獲後全數沒 收,引發衝突。後英艦抵達安平,派兵 強行登陸,擊敗清軍,占領安平市街。 清廷讓步,同意撤銷樟腦官辦及賠償英 商的損失。 英商寶順洋行(Dodd & Co.)在臺北艋舺 (萬華)租屋作為店面,因屋主親屬不許 洋行人員進駐,雙方爆發流血衝突。

反映雙方文化差異。

1 德國商人美利士(James Milisch)夥同 英國商人荷恩等人,在今日宜蘭南澳附 近的大南澳建立堡壘,展開屯墾,以殖 民者自居。 2 清廷得知此事,勸阻無效後,透過外交 交涉,向英、德提出抗議。後荷恩遭遇 船難溺斃,屯墾行動後繼無人,大南澳 事件落幕。

唯一透過外交手段,無流血衝突 的涉外事件。

1 1871 年(同治 10 年),有琉球宮古島 人民,因海上遇風,船漂至臺灣瑯嶠 (今恆春)附近的八瑤灣後,遭到原住 民屠殺。 2 日本提出抗議,中國回應:「生番皆化 外之民」不屬於中國,1874 年日本以 琉球宗主國自居,派兵來臺鎮壓。

1 日本「以戰逼和」,中國被迫締 結《北京專約》。 2 賠款 50 萬兩,加劇經費負擔。 3 承認日本出兵臺灣為「 保民義 舉 」, 斷 送 琉 球 宗 主 權, 不 久 (1879 年)琉球併入日本領土, 改為沖繩縣。 4 朝廷對臺統治態度,從「消極」 轉為「積極」,派遣福州船政大 臣沈葆楨來臺籌防,行政區改 制「二府八縣四廳」。 5 開啟日本對外侵略之途,1895 年取得臺灣。

1868 年 (同治 7 年)

1862∼1874 年 (同治年間)

1874 年 (同治 13 年)


2 事件

時間

經過

清法戰爭 ↓又稱為﹁西仔反﹂

1883∼1885 年 ( 光 緒 9∼11 年)

清朝統治時期

33

影響

1 起因:清法兩國因安南(越南)問題而 劉銘傳主張建省。1885 年清廷下 詔同意,但籌措經費不足至 1887 發生衝突,戰火波及臺灣。 年正式設省,財政與福建省分隔。 2 過程: 1 1884 年( 光 緒 10 年 ), 法 艦 由 孤 拔統帥,分別攻打基隆、淡水兩港; 並占領基隆,與清兵相持數月;次 年,又攻占澎湖。採「封鎖」政策。 →臺灣經濟商業貿易因此受到影響

一 1

2 清廷派遣劉銘傳來臺巡防、督辦軍 務,最後清法兩國議和,解除封鎖。

c 清朝的因應與改革:臺灣近代化的開展 主政 時間背景

丁日昌

劉銘傳

1874∼1875 年駐臺,以欽 差大臣身分,於牡丹社事 件後籌防臺灣。

1876 年抵臺,以福建巡撫來臺辦 政。

1886∼1891 年來臺 6 年,清法 戰爭後來臺籌防,建省後成為 首任巡撫。

1 開山撫番、建古道。 2 廢除渡臺禁令。 3 推行新政:以機器採煤、 購買輪船、於安平新建 新式砲臺(億載金城)。 4 建延平郡王祠。

1 整治官吏風氣。 2 注重原住民教育。 3 清理賦稅、開礦、種植茶葉等 經濟作物、架設安平至旗津電 報。 4 增設海防。

1 整 頓 財 政, 推 行「 減 四 留 六」,臺灣稅賦自理。→大租

新政內容

沈葆楨

戶取十分之六(大租減四),餘 土地繼承者,引起土地豪強反彈 而告失敗

2 與地方豪強成立「 撫墾局 」 開採山地資源,對原住民採 恩威並進。 3 推動交通、國防建設。 4 成立西式學校等。

教 師 用 本

主要事蹟

交由小租戶完納正供,小租戶為


34

第一冊 臺灣史

二、社經與文化變遷 a 政經重心北移 1 茶、樟腦貿易造成經濟重心北移 1 商品內容:茶、樟腦、糖 地區

北部

南部

商品

樟腦

產地

北部平原丘陵、高地

中北部山區

南部平原

內容

1 引進茶種:原本臺灣北部茶種不佳,英 國商人 約翰.都德 自福建安溪招募漢 人、引進茶種,協助開發,使茶葉成為 重要出口商品。 2 種類:出口以烏龍茶為主、包種茶次之。 3 出口:在大稻埕加工後再由淡水出口。

用途:原作為藥用, 十九世紀後期常做成 精製樟腦,為製作 賽 璐珞(合成塑膠)的 重要原料,廣泛用於 製造梳子、釦子、膠 卷等物品。

1 發 展: 荷 治 時 期 發展成重要出口 品, 開 港 後 出 口 量大幅增加。 2 出口:由各地「糖 廍」生產後轉運 至打狗港出口。

2 發展: 開港之後出口以茶最多、糖次之、樟腦最少。 1 2 茶價、樟腦價格遠高於糖,出口價值以茶葉最高、糖次之、 樟腦最低。 外國商港進駐,積極經商,威脅傳統郊商組織。 3 結果:北部經濟地位逐漸超越南部。 3

2 政治重心北移

▲ 茶糖樟腦產區分布圖

開港初期

南部經濟貿易超過北部,沈葆楨、丁日昌的籌防以南部為主。

開港中期

北部經濟地位提高,政治地位也愈顯重要。出現經濟重心在北、政治重心在南的現象。

開港後期

1 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奏請調整臺灣行政制度,設立臺北府。 2 清法戰爭:劉銘傳奏請建省,至邵友濂時,省會建於北部。

結果:後期劉銘傳推行新政以北部為中心。

b 人文與生態的改變 人文環境的改變

生態環境的改變

起因

衝擊影響

起因

衝擊影響

1 漢人侵襲原住民社地、鹿場。 2 經濟作物茶、樟腦多植於粵人 (客家)居住地。 3 對外貿易興盛。 4 地方豪紳與官方合作開採山地 資源。←拉攏板橋林家、霧峰林家。

1 漢 番 衝 突、 平 埔 族遷徙。 2 粵籍地位提升。 3 買辦取代郊商。 4 豪紳取代地主。

1 茶、樟腦種植於 山區。 2 栽種面積擴大。

1山 城 城 鎮 隨 之 興 起。 2 水土流失、河川淤 積嚴重。

成立「撫墾局」,給予樟腦開墾權


2

清朝統治時期

35

c 社會文化變遷 1 西方宗教的再傳入 1 第一次傳入:十七世紀由荷蘭人傳入。→主要傳教士為甘治士,平埔族留下「新港文書」 2 第二次傳入:臺灣開港後外國人多在通商口岸傳教。 教派

天主教:道明會

基督教:長老教會(此時期傳教以長老教會為主)

時間

較早

稍晚

地區

南部高雄為主

北部:淡水

南部:臺南安平

教會

馬尼拉道明會

加拿大長老教會

英國長老教會

代表 人物

郭德剛

馬偕

主要 成就

1 於打狗興建玫瑰 1 輸 入 西 方 醫 療: 教堂傳教,興建 於淡水地區採取 孤兒院,實施社 「醫療傳教」。 會救濟。 2 文 化 交 流: 完 成 首部臺語發音的 2 屏東「萬金教堂」 為臺灣最早教 「中西字典」。 堂。 3 興 建 新 式 學 校: 創辦理學堂大書 3 傳教擴及彰化、 臺北。 院淡水女學。

馬雅各

甘為霖

1於 臺 灣 傳 先於臺 教 47 年 南傳教, 後轉向澎 後轉於 湖。 旗 津、 2成 立 盲 人 打狗。 學校。

一 1 巴克禮

1成 立 教 會 學 校。 2創 立 教 會 公 報。 3 推行白話字。 4新 編 羅 馬 字 《聖經》。

2 本土文化的變遷 定居社會特徵明顯、性別趨於平衡、就業機會增加、分類械鬥減少。 ▲

李先得與瑯嶠十八社頭目卓杞篤議和條約:

史 料

精選史料

郎嬌(古地名)之南十八族……土官頭目多克察(即卓杞篤),因臺灣有美國三枝桅之船, 船名呼路兒,其水手被庫臘人所害,今特請某出示,某名讓禮、姓李想兒(即李先得), 現作美國領事,料理臺灣並廈門通商事務,特發此一紙告示……即駐紮北京通商大臣 亦當允準。今將所約各款列左: 一、多克察所轄十八族,無論何族,皆當善遇西國難民;而難民未上岸之先,亦須先 掛紅旗為號,即欲用石為載、或需淡水及船中尚有應需各物,皆當令水手在岸邊先展 紅旗,待岸上有旗接應,方可進前。至所向地方,亦當依彼人指引。 (皆為沿岸附近)地方。 一、船中人……只許在「抽啞梭竿」地方行走……又許到「吐拚勒」 ……。除此兩處外,凡有由別處上岸者,皆是自蹈危機。……

某地方志記載:此地製茶工房林立,茶葉產期,茶行必須僱用許多女工,多則五六十人,

破解大考

能是 A《諸羅縣志》 B《彰化縣志》 C《臺東州志》 D《臺北府志》。【100 學測】 【答案】D

以茶為主,故為北部

清末由大陸引進

【解題關鍵】臺灣開港後的影響。 臺灣開港後北部(以大稻埕為主)茶葉貿易興盛,帶動經濟發展。依題意為茶葉貿易,故 為 D;南部為米糖經濟。A「諸羅」指嘉義,為嘉南平原與 B,應以米糖為主。

教 師 用 本

少則二三十人,甚至有漳、泉婦女來此短期工作,每日工資四五錢不等。這本地方志最可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