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懂】歷史學測18週

Page 1


版本對照

1

【週懂】歷史學測 18 週

早期臺灣、 清朝統治時期

龍騰 第一冊第 1~ 6 章 康熹 第一冊第 1~ 5 章 三民 第一冊第 1~ 5 章 南一 第一冊第 1~ 2 章 泰宇 第一冊第 1~ 2 章

考題立即Try 一 單一選擇題

每題 2.5 分,共 92.5 分

1 下列關於臺灣考古活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從「貝塚」可以判讀古人活動的遺 址,但貝塚中的廢棄物則意義不大 B 在文字記錄出現以前的時代,被稱為歷史時 代 C 受到海洋阻隔,臺灣早期文明發展與中國大陸毫無關聯 D 考古學者常以人 類使用工具的材質,作為歷史分期的標準。

【簡述題】

2 有關臺灣史前文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左鎮文化是臺灣目前所發現最早的 史前時代文化遺址 B 臺灣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的分界大約在宋朝 C 臺灣農業的 開端,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中期 D 凱達格蘭族的文化應與十三行文化關係密切。 【簡述題】

3 根據十七世紀末的文獻記載,臺灣北部原住民的居住型態是:「結草構成,為梯以 入,鋪木板於地;亦用木板為屋,如覆舟,極狹隘」,而且「前後門戶式相類」。 另外,噶瑪蘭人的房屋則是:「以大木鑿空倒覆為蓋,上下貼茅,撐以竹木,兩旁 皆通小戶。」根據前面二段資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臺灣原住民習慣用岩板 來建造房屋 B 臺灣全島原住民建築風格都一樣 C 前者住在洞穴中,後者為干欄 式建築 D 二者皆為干欄式建築。

【史料題】

4 在甘治士留下的文字記錄中,描述了臺灣當地居民的宗教、行為和風俗:「他們分 布於七個村莊,有相似的語言和習慣。他們的社經發展程度尚在自給自足或『原始 社會』的階段,無文字、沒有公眾市場,有依年齡和性別而來的簡單分工。」請問 他所接觸的應是哪一族群? A 凱達格蘭 B 西拉雅 C 噶瑪蘭 D 排灣族。 【史料題】

5 下表為 2012 年 11 月臺灣四個縣某一原住民族群的人數,以及所占該族群全臺總人 數的百分比。請問此表格應該是指哪一族的原住民? A 阿美族 B 布農族 C 泰 雅族 D 凱達格蘭族。

【表格題】

縣市

花蓮縣

臺東縣

新北市

桃園縣

人數

51,743(27%)

37,137(19%)

30,491(16%)

29,615(15%) 15


1週 6 在一本介紹摩鹿加群島的書籍中寫著:「十五世紀的歐洲人為了獲取此地的□□, 不惜從事海外探險,尋求東方航路,因而改變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請問□□指 的是何種物品? A 絲綢 B 香料 C 棉布 D 白銀。

【情境題】

7 歷史學家認為:「由於多角化私人貿易的盛行,使得環中國海的海上交通也多樣化 了。至此,一直與國際路線隔絕的臺灣也浮現在交通路線上,而成為一個重要地 點。……另一方面,繞過西半球東來的□□人,也繼○○人之後出現在東亞海域上, 占領了菲律賓,又為了角逐香料而在摩鹿加等東南亞各地與○○人相爭。」文章中 的□□與○○分別是: A 葡萄牙、西班牙 B 西班牙、荷蘭 C 西班牙、葡萄牙 D 英國、荷蘭。

【史料題】

8 下表是荷治時期臺灣的轉口或出口貿易商品,請問何者正確? 產地

貿易內容

目的地

A

臺灣

茶、糖、鹿皮

日本、歐洲

B

南洋

番薯

中國、歐洲

C

中國

香料

日本、歐洲

D

日本

白銀

中國

【表格題】

9 下表是荷治時期臺灣原住民學校課程內容,下列哪一選項的敘述較為恰當? A 學 校課程以傳播天主教為首要目標 B 統治者意圖以宗教來教化原住民 C 奠定原住 民荷蘭語的基礎 D 荷治時期,基督教信仰由此擴散到全臺。

16

【表格題】

時間

活動

科目名稱

06:00 ∼ 08:00

學科

由副校長用原住民方言教授耶穌教義問答。

08:00 ∼ 09:00

早餐

飯前飯後由學生輪流擔任祈禱。

09:00 ∼ 10:00

學科

講話、習字課。

10:00 ∼ 11:00

學科

由校長以原住民方言教授。

12:00

午餐

15:00 ∼ 17:00

學科

教授外國語。

18:00

晚餐

飯前飯後由學生輪流擔任祈禱。

飯前飯後祈禱,並輪流朗讀原住民方言譯之《聖 經》一節。


【週懂】歷史學測 18 週

0 歷史學家認為十七世紀是中國東南沿海居民衝破朝廷海禁的時代,也是歐洲人在亞 洲進行大規模貿易的時代。原本不受注意的臺灣,逐漸成為歐人東來的新據點,也 是中國沿海人民移出的新選擇。對於以上論點,下列解讀何者正確? A 十七世紀 時值中國明朝中葉 B 海禁政策是中國歷代政權始終採取的對外措施 C 就宗教信 仰而言,伊斯蘭教因此逐漸進入臺灣原住民社會 D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兩股勢力 使臺灣躍上國際舞臺。

【簡述題】

q 明朝中葉以後,中國社會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造成此現象最主要的因素 是: A 鄭和下西洋 B 朝貢貿易制度 C 華夷一家的觀念 D 海商的走私貿易。 【簡述題】

w 明朝浙江巡撫朱紈曾說:「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之盜猶易,去中 國衣冠之盜尤難。」下列關於此現象之敘述,何者錯誤? A「中國盜」是指沿海 有勢力的家族亦參與其間 B 中國的朝貢貿易,為國庫賺進了大量的財富 C 明太 祖因倭寇猖獗,實行海禁政策加以抑制 D 明朝的海禁政策,造成沿海走私貿易盛 行。

【史料題】

e 荷蘭人和鄭成功領有臺灣後,彼此間有何相似之處? A 都注重國際貿易 B 大量屠 殺原住民,並與原住民關係惡劣 C 完全控制臺灣海峽,壟斷與中國的貿易 D 都 實施軍屯政策。

【簡述題】

r 關於臺灣棄留的爭論,康熙皇帝認為:「臺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因從未響化, 肆行騷擾,濱海居民迄無寧日,故興師進剿。即臺灣未順,亦不足為治道之缺,…… 海賊乃疥癬之疾,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海外丸泥,不 足為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足共守。日費天府金錢而無益,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 矣。」而施琅卻認為: 「中國東南形勢在海而不在陸,陸之為患有形,海之藪奸莫測。 臺灣雖一島,實腹地數省之屏蔽,棄之則不歸番、不歸賊,而必歸□□,彼恃其戈 船火器,又據形勢膏沃為巢穴,是藉寇兵而資盜糧。且澎湖為不毛之地,無臺灣, 則澎湖亦不能守……,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疆。」在比較兩段史料後, 我們可得到哪一訊息? A「海賊」是指明鄭 B 康熙皇帝是從國防或軍事的角度 來論述 C 施琅主要以經濟立場考量 D □□是指荷蘭。

【史料題】

t 研究臺灣歷史地理的學者認為:「清代治理臺灣,一者為防漢民窩藏於番地,二者 為使生番不能逸出為害,遠在康熙末年即採取了分劃疆界的策略。此一策略最初僅 以隔離漢民和生番為目的,但到了乾隆年間,卻有逐漸演變成劃分漢民、熟番和生 番界限的傾向。」請問「分劃疆界的策略」是指何種措施? A 增設府縣 B 土牛 溝(線) C贌社制度 D 遷界令。

【史料題】

17


1週 y 關於漢人拓墾臺灣,學者指出:「清領臺以前,臺灣漢人的開墾,主要在臺南、高 雄一帶。在荷蘭時期,荷人招募漢人來臺,供應墾民資本、器具、牛隻從事開墾; 而鄭氏王朝時期,以屯田方式拓墾。一般而言,荷、鄭時期的開墾,冒險性較小。 相反的,清領臺以後,土地開墾主要在墾戶制下進行,是移民單獨從事的,是自動 自發的。」根據上述內容,下列解釋何者正確? A 荷、鄭時期開墾的冒險性較小, 主要是因為「漢番衝突」不存在 B 鄭氏王朝屯田之目的,是為了發展兩岸經濟「區 域分工」 C「墾戶」大多為財力雄厚的個人或團體 D「墾戶制」是清朝政府積 極經營臺灣的表現。

【史料題】

u 某段資料中提及:「各擇地屯兵,插竹為社,斬茅為屋,圍生牛,教之以犁,使野 無曠土,而軍有餘糧。」請問,上述情況發生於何事之後? A 荷蘭治理南臺灣 B 鄭成功逐退荷蘭人 C 清朝朱一貴事件 D 清朝林爽文事件。

【史料題】

i 在清朝臺灣土地開墾的管理型態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墾戶向政府申請開墾 後,即可改稱為業戶 B 業戶雖然將土地租賃給佃戶進行實際開墾,但仍擁有土地 所有權及使用權 C 佃戶可再轉租給「現耕佃農」,並收取租金,是為大租戶 D 實 際負責繳納「正供」給官府的是業戶。

【簡述題】

o 以下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臺灣簽訂的部分契約內容:「一、英人所租用前荷蘭市廳 舍作商館,年需付租金五百銀元。二、英船入港時,將所有槍砲、火藥及其他武器 交給國王,駛離時發還。三、經常派駐兩名砲手為國王服務。」請問其中的「國王」 是指哪位? A 鄭芝龍 B 鄭成功 C 鄭經 D 康熙皇帝。

【史料題】

p 下圖為臺灣歷史上四個時期的行政區域演變,請選出正確的陳述: A 甲出現的時 間是在雍正時期 B 從甲到乙,是因為施琅攻克臺灣 C 從乙到丙,是受到牡丹社 事件的影響 D 從丙到丁,是甲午戰爭造成的。 0

18

1

2

【地圖題】

3


【週懂】歷史學測 18 週

a 關於清朝臺灣土地與水資源的關係,歷史學者認為:「水利的興築方式,有獨資 的、合股的、割地換水式的、業佃合作的。方式雖不一,但追求投資利潤的精神則 一。……水圳的投資,利潤相當高的,只是投資的資本龐大,籌措並非易事,再加 上因原住民的不滿而使水圳遭其破壞,以及技術等問題,實為極艱鉅的投資。」請 問上述資料的主旨為何? A 水利工程的集資並不困難 B 水圳的完工與維護,需 要原住民的合作或同意 C 甘蔗並非此時期重要的農作物 D 大部分水利工程的修 建與官府關係密切。

【史料題】

s 《臺灣府志》記載:「(農民)偶見上年糖價稍長,惟利是趨,……今歲插蔗,竟 十倍於舊年,蕞爾之區,……多插一甲之蔗,即減少一甲之粟。」針對此段史料, 下列哪一個解釋較為合理? A 清朝政府積極鼓勵人民栽種糧食作物 B 國際貿易 取代以往的區域分工 C 農產品商品化,影響臺灣農作物類別的栽種 D 臺灣工商 業逐漸發達,農業開始走下坡。

【史料題】

d 以下是學者對臺灣開港後的分析:「其在經濟上的意義,一為貿易範圍之擴大,一 為帝國主義者挾其優越的經濟力量,強迫擠入中國原本相當均衡的經濟秩序之中, 使傳統經濟發生變化。……茶、糖、樟腦之成為晚清臺灣之出口大宗,既是開港之 後,臺灣對外貿易範圍擴大的結果,由其產銷的分析亦可看出此貿易範圍擴大對臺 灣的衝擊。」下列敘述,何者較為適當? A「傳統經濟」是指臺灣自荷、鄭時期 以來的對日貿易 B「對臺灣的衝擊」包括臺灣經濟重心的北移 C 十九世紀中葉, 臺灣茶葉由「輸入中國內地」轉為「外銷全世界」 D 開港後,清廷指派沈葆楨積 極經營臺灣。

【史料題】 ዙ෹

f 右圖為日本某報紙上的臺灣地圖,我們 對此圖應該如何理解? A 日本在十七 世紀初期對臺灣行政區域的認識 B 明

πᒁ

日本刻意凸顯臺灣東部不歸清朝管理,

πᒁ

嚴重,以中央山脈為界 C1870 年代,

πᒁ

治維新時期的日本,認為臺灣漢蕃衝突

藉以合理化出兵南臺灣行為 D 臺灣總 督府成立後,對臺灣族群分布的認知。

【地圖題】

g 2004 年 4 月 7 日,臺北市政府曾擴大舉辦「臺北建城 120 週年紀念」活動,請問臺 北府城最早是由何人奏請清廷籌建? A 沈葆楨 B 丁日昌 C 劉銘傳 D 邵友 濂。

【簡述題】

19


1週 h 學者指出:「自 1530 年起,白銀開始流入中國,主要來自透過菲律賓與中國貿易的 西班牙帝國。估計十六世紀後半葉至十七世紀前半葉,流入中國的白銀多達 23 萬 噸。自十七世紀中葉起,因為中國本身與國外的各種因素,白銀流入速度減緩。但 自 1684 年起,海外貿易重新展開,白銀再度流入中國。」關於這段文字,下列哪 一選項敘述是正確的? A「海外貿易重新展開」是受到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B 此 時的西班牙以澳門為據點,經由菲律賓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 C「海外貿易重新展 開」是因為康熙帝平定臺灣後,解除海禁政策 D「白銀流入速度減緩」與日本實 行「鎖國政策」有關。

【史料題】

j 開港通商後,臺灣經濟體系出現下列何種變化? A「一府二鹿三艋舺」都市體系 B 郊商與地主日漸活躍 C 農業政策由「出口」轉為「進口」導向 D 促成中北部 近山地區的開發。

【簡述題】

k 史學家黃富三認為:「十九世紀中葉後,臺灣的商業性格進一步的發揮。」有關上 文的歷史背景及發展歷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英法聯軍迫使臺灣開港通商, 納入國際貿易體系 B 臺灣政經重心逐漸北移 C 糖、茶、樟腦三者成為首度外銷 的新產業 D 臺灣涉外事件與戰爭日漸增多。

【史料題】

l 1891 年來臺北遊歷的外國作家,在其行程中不可能留下哪些紀錄? A 使用照相機 留下美好回憶 B 看見西方人與茶商在洋行內討論茶葉的價格 C 參觀傳教士設立 的西式學校 D 發電報至臺東,詢問當地的民俗風情。

【情境題】

; 連橫在《臺灣通史》中描述道:「當是時海道艱危,臺人士之應鄉闈者,須於小暑 前內渡,過此恆遭不測,往來既艱,費又重,以故老師宿儒多不赴。省中人輕之, 至加侮蔑,謂諸生為『臺灣蟳』,以其無黃也。」針對上述資料的解讀,以下何者 正確? A 臺灣人必須要渡海至福建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B 臺灣人應試科舉者眾 多,但皆名落孫山 C 清領時期,臺灣文風始終不盛 D「臺灣蟳無黃」是諷刺臺 灣缺乏文才之意。

【史料題】

z 同治、光緒年間,清朝先後派朝廷大臣來臺從事各方面建設,由此可看出清朝治臺 政策與經濟發展出現何種轉變? A 從「防內」轉變為「禦外」 B 對原住民從撫 番到剿番 C 商業政策從開放到保守 D 從出口導向轉為進口導向。

【簡述題】

x 閩、粵地區的人民,如果在光緒初年到臺灣來,會有怎樣的經歷與見聞? A 受到 渡臺禁令的影響,人民無法攜帶家眷 B 這時西部平原已經開墾,宜蘭與花東地區 尚未有漢人前往 C 政府提供資本與工具,鼓勵他們開墾近山的土地 D 他們若要 從新竹到基隆,可以乘坐火車。

20

【情境題】


【週懂】歷史學測 18 週

c 某位學者認為:「臺灣閩、粵械鬥的正式開端是在 1721 年的朱一貴事件。這次事 件原本是閩、粵移民合力抗清,後來閩籍的朱一貴與粵籍的杜君英反目,杜君英率 手下粵人數萬離去,從此雙方互相爭鬥,常常忘了主要敵人是誰。……一些原本參 與起事的客家村莊更改豎大清旗幟,主動為清軍平服朱一貴黨。」對於上述內容, 下列解釋何者有誤? A 清朝臺灣社會失序現象可分為二類,一為民變,二為械鬥 B 族群合作對象並非固定,如「朱一貴事件」 C 此事件以抗官為開端,後來演變 成閩、粵械鬥 D「朱一貴事件」屬於民間械鬥,與「反清復明」毫無關聯。 【史料題】

v 資料一:某奏摺提到:「全臺物產,餉源所繫,實以茶、鹽、樟腦為大宗。鹽釐(金) 各局,臺北較多。臺南,陸路則阻大溪,水程則須泛海;公牘往返,動逾 旬時,自係鞭長莫及。」 資料二:某官員表示:「臺灣各縣向設驛站,現擬變通裁撤,計劃於臺北府城設局 開辦郵政事務,並准許商人平民照章買票,附遞信件。」 以上資料應是哪一位治臺官員對中央提出的建議? A 沈葆楨 B 丁日昌 C 劉銘 傳 D 邵友濂。

【史料題】

b 關於劉銘傳在臺灣推動的近代化措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大部分建設都以 南部為主 B 將繳稅的責任由小租戶轉移到大租戶身上 C 將臺灣省會設在臺北 D 設置磺務總局與腦務總局。

【簡述題】

n 某人致函李鴻章:「臺地向稱饒沃,久為他族所垂涎,今雖外患暫平,旁人仍眈眈 相視,未雨綢繆之計,正在斯時。而山前山後其當變革者,其當創建者,非數十年 不為功。……況年來洋務日密,偏重在於東南,臺灣海外孤懸,七省以為門戶,其 關係非輕。」請問上文中的「外患」是指哪一事件? A 鴉片戰爭 B 英法聯軍 C 牡丹社事件 D 清法戰爭。

【史料題】

m 以下是關於清朝三位官員經營臺灣的敘述: 甲:「墾田伐木利微而緩,開礦種茶利厚而速,利厚則民不招而自多,民多聚眾成堡, 餉糧永足,兵氣自強。」 乙:「首設電報學堂,開辦中西學堂,這是臺灣第一個新式學堂,性質近乎工業學 校。」 丙:「一面撫番,一面開路,以絕彼覬覦之心,以消當時肘腋之患」、「以軍隊開 闢通往後山的道路,武力討平不服開山的兇番。分南、北路和中路進行」。 請針對上述資料,選出正確的陳述: A 首任臺灣巡撫是甲 B 丙任內最受讚揚的 治績,是對臺灣吏治的整頓 C 甲、乙皆重劃臺灣行政區 D 三者來臺先後順序是 丙→甲→乙。

【史料題】

21


1週 二 題組單選題

每題 2.5 分,共 7.5 分

第 38 ∼ 40 題為題組 ◎清朝皇帝曾在某人歸葬故土時,賜以輓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並強調其:「非吾亂臣賊子」。請回答第 38 ∼ 40 題:

【史料題】

, 此人是: A 鄭成功 B 朱一貴 C 吳三桂 D 劉銘傳。 . 輓 聯 中 的「 兩 島 」 是 指 何 地? A 臺 灣、 澎 湖 B 臺 灣、 廈 門 C 金 門、 馬 祖 D 金門、廈門。 / 皇帝賜其輓聯的用意為何? A 告誡後代子孫不可分封諸侯王 B 軍事將領多有二 心,易造成藩鎮割據 C 嘉許其「忠君」的行為 D 肯定三藩對清朝的貢獻。

22


1

請見內容 P15

解答搶先看 一、單一選擇題

1D

2D

3D

4B

5A

6B

7C

8D

9B

0D

qD

wB

eA

rD

tB

yC

uB

iD

oC

pC

aB

sC

dB

fC

gA

hC

jD

kC

lD

;D

zA

xC

cD

vC

bD

nC

mD 二、題組單選題

,A

.D

/C

解題快 狠 準 一 單一選擇題 1 瞭解:史前時代文化與臺灣考古。 解析:A 考古學者認為古人的垃圾堆是

灣南部平埔族中的西拉雅族為主。 5 瞭解:臺灣原住民族的分布。

他們的寶庫,從中可觀察其日常生

解析:根據內政部統計處通報資料,2012

活 飲 食 與 技 術 能 力;B 文 字 記 錄

年臺灣原住民大約五十二萬人,阿

出現以前為史前時代,文字記錄出

美族人數十九萬左右,占全臺原住

現以後為歷史時代。臺灣在十七世

民人數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為臺

紀後,進入歷史時期;C受冰河時

灣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族群。主

期影響,臺灣地形與大陸是相連接

要 分 布 在 花 蓮 縣、 臺 東 縣, 且 幾

的,故臺灣舊石器晚期文化與中國

乎全為平地行政區。從表格中可看

大陸關係密切。

出,該族人口數量極多,且近半數

2 瞭解:史前時代的臺灣。 解析:A應為長濱文化;B明朝;C臺灣 農業開端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稻米 則是出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期。 3 瞭解:早期臺灣原住民族生活型態。 解析:從「為梯以入」、 「亦用木板為屋」、 「上下貼茅」、「撐以竹木」可判 讀為干欄式建築。 4 瞭解:臺灣早期對原住民的文獻記載。 解析:甘治士為荷治時期來臺傳教士,在 荷蘭相關文獻記載中,主要是以臺

分布在花蓮、臺東。另外,新北、 桃園人數占了三成,可能基於工作 需要而遷徙至該地。 6 瞭解:地理大發現與歐人東來。 解析:造成歐人東來的主因之一是香料, 而香料盛產於東南亞的摩鹿加群 島。 7 瞭解:國際競逐時期的臺灣。 解析:題幹引文出自曹永和〈環中國海域 交流史上的臺灣和日本〉。從「繞 過西半球東來」、「占領了菲律賓」

1


可判斷□□是西班牙人。地理大發

置,來發展國際貿易。只是荷蘭人

現後,葡萄牙最早來到東方,西班

是為了貿易的利益,而鄭成功主要

牙尾隨其後。

是為了培養反清復明的資本。

8 瞭解:荷治時期臺灣的轉口貿易。

r 瞭解:施琅攻臺與臺灣棄留的爭論。

解析:地理大發現後,流入中國的白銀大

解析:A明鄭政權消失後,才出現臺灣棄

多來自中南美洲、日本、歐洲。A

留的爭論,故此處「海賊」是指一

荷治時期臺灣並未生產茶葉;B 番

般的海盜;BC 康熙皇帝是基於財

薯是由中南美洲傳到中國、歐洲,

政考量,施琅則以國防或軍事的理

並未成為貿易商品;C 香料生產於

由說服康熙皇帝。

南洋,由臺灣轉口至中國與歐洲。 9 瞭解:荷蘭對臺灣原住民的教化。

t 瞭解:清廷消極治臺。 解析:題幹引文出自施添福〈清代臺灣竹

解析:荷蘭以羅馬拼音(新港文)對臺灣

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

原住民傳授新教,傳播地區以臺南

A 清廷首次增設府縣,是在雍正時

平埔族為主,並未擴及到臺灣其他

期;C「贌社制度」是荷治時期,

原住民族群。

官方以招標方式將番社貿易權交給

0 瞭解:國際競逐時代的臺灣。

漢人承包;D「遷界令」是清初官

解析:A 十七世紀時值中國明末清初;B 海禁政策是中國明清時期對外的策 略,唐、宋、元政權並未實施;C 十七世紀基督教信仰逐漸進入臺灣 原住民社會。 q 瞭解:地理大發現與明清時期的走私貿 易。 解析:明清時期均實行海禁政策與朝貢貿 易,不利於中國與世界貿易體系的 聯結,故中國社會經濟的繁榮大部 分仰賴民間工商業與外國商人的接 觸。 w 瞭解:明朝海禁政策與海盜之關係。

略。 y 瞭解:漢人移墾臺灣的過程。 解析:A荷蘭 、鄭氏時期漢人冒險性較 小,主要是因為政權的協助與支 持;B鄭氏王朝屯田之目的,是為 了生產足夠糧食;D 清中葉以前官 方對臺態度是消極的,「墾戶制」 是臺灣民間積極拓墾的表現。 u 瞭解:明鄭治臺政策。 解析:從「各擇地屯兵」、「軍有餘糧」 可判讀為鄭氏治臺時期。 i 瞭解:清朝統治前期的農業開墾。

解析:B 朝貢貿易是中國政權對外族的

解析:A申請人拿到墾照,還須開墾完畢,

羈縻手段,藉由海外諸國的頻繁入

並向政府呈報納賦,才叫業戶;B

貢,塑造「萬國來朝」、「四夷威

業戶只擁有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則

服」的形象。追求利潤並非官方真

交給佃戶;C 佃戶向現耕佃農收取

正目的,且在「厚往薄來」原則下,

租金,又稱為小租戶。

利潤並不高。 e 瞭解:國際競逐時期的臺灣。

2

方以經濟封鎖方式對付明鄭 的策

o 瞭解:明鄭與英國的商貿關係。 解析:1661年3月鄭成功北伐南京失敗後,

解析:荷蘭人與鄭成功來臺之目的,都是

決 意 攻 取 臺 灣, 最 後 於 1662 年 2

想利用臺灣在海上交通的重要位

月攻下熱蘭遮城,將荷蘭人驅逐出


臺灣。該政權王位於 1662 年鄭成

楨是因為 1870 年代牡丹社事件來

功去世後,傳鄭經、鄭克塽二代,

臺。

至 1683 年被施琅打敗。期間,鄭

f 瞭解:牡丹社事件與日本侵臺。

經於 1663 ∼ 1681 在位,主導在臺

解析:地圖中的虛線以上為清朝領土,虛

建設與對外貿易,並於 1672 年與

線以下不歸清朝治理。A 十七世紀

英國東印度公司簽訂通商條約,獲

前半葉的臺灣,是在荷蘭統治下,

得火藥與兵器。

不可能出現「臺灣府」;B「漢蕃

p 瞭解:清領時期臺灣行政區域變遷。

衝突」可區分為平埔族與高山族二

解析:清領時期臺灣的行政區域變化,大

類,發生範圍遍布全臺,並非以中

致上可分為:A 康熙時期,臺灣設

央山脈為界;D 日本領臺前,後山

有一府三縣;B朱一貴事件後,於

地區已有漢人移墾。

雍正時期增設淡水廳、彰化縣與澎

g 瞭解:牡丹社事件與清廷積極治臺。

湖廳;C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奏

解析: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奏請籌建臺

請增設臺北府、埔里社廳、卑南廳

北府,於 1884 年建城完工。日後,

與恆春縣;D清法戰爭後,劉銘傳

在邵友濂規劃下,清廷准許將臺灣

奏請建省,臺灣出現三個府與臺東

省會遷移至臺北。

直隸州。 a 瞭解:清朝農業拓墾與水圳興築。

h 瞭解:明末清初的海外貿易。 解析:A十七世紀「海外貿易重新展開」,

解析:題幹引文出自張勝彥等著《臺灣開

與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無關;B 澳

發史》。A 水利工程的集資並不容

門為葡萄牙的貿易據點;D「白銀

易;C 甘蔗與稻米為清朝前期重要

流入速度減緩」與明末清初政局動

的農作物;D 水利工程的興築大多

盪不安有關。

來自民間。 s 瞭解:清朝臺灣農產品的商品化。

j 瞭解:清領後期臺灣工商業發展。 解析:臺灣中北部山區是茶與樟腦主要產

解析:從資料可判讀,當時臺灣農業富有

地。AB皆為開港通商前的現象;

濃厚商業取向,配合市場需求來栽

C 臺灣農業政策一直都是出口導

種農作物。A 清領時期政府並未過

向,開港前為米、糖,開港後則以

度干涉農作物栽種;B 從資料內容

茶、糖、樟腦為主。

無法判讀國際貿易是否取代區域分 工;D 清領時期農業生產始終占重 要地位。 d 瞭解:開港通商後的臺灣。 解析:題 幹 引 文 出 自 林 滿 紅《 茶、 糖、 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

k 瞭解:開港通商對臺灣的影響。 解析:糖在開港通商前已是臺灣出口大宗。 l 瞭解:開港通商與臺灣的近代化。 解析:當時的電報線只到高雄。 ; 瞭解:清領前期臺灣文風不盛。 解析:A 臺灣人若要參加清朝的科舉考

(1860 ∼ 1895)》。A「傳統經濟」

試,須先進入府縣儒學就讀而為生

是指清中葉以前的兩岸區域分工情

員(俗稱秀才),日後則才需渡海

況;C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臺灣並

赴福建省城參加鄉試應考舉人,最

未生產茶葉輸入中國內地;D 沈葆

後前往北京參加會試;B 由於渡海

3


風險較高,路費又貴,所以臺灣人

致函給李鴻章的信。沈氏來臺與牡

在福建應試科舉者不多;C清領後

丹社事件有關。

期,臺灣文風漸盛。 z 瞭解:清領後期政府積極治臺與開港通 商。

解析:從甲的「開礦種茶利厚而速」可看 出是丁日昌;從乙的「電報學堂」

解析:A「防內」是指清朝面對臺灣民變

可判讀為劉銘傳;從丙的「以軍隊

與械鬥的消極管理態度。「禦外」

開闢通往後山的道路」可推論是沈

是指清朝對 1870 年代以後的牡丹

葆楨。

社事件、清法戰爭,採取一連串積 極建設臺灣的自強運動措施;B 清

二 題組單選題

朝採撫剿兼施策略;C 從保守漸漸

, 瞭解:鄭氏統治臺灣。

轉型為開放政策;D 清朝臺灣始終 都是以出口導向為主。 x 瞭解:十九世紀後期臺灣的近代化。 解析:A 此時已廢除渡臺禁令;B吳沙已 在乾隆晚年進入宜蘭開墾;D 此段 鐵路到光緒十九年才完工。 c 瞭解:清領前期民變與械鬥。 解析:題幹引文出自天下雜誌《發現臺灣》

解析:從「敢向東南爭半壁」、「兩島屯 師」可判讀為鄭成功。「諸王」, 是比喻福王之後流亡南方的魯王、 唐王、桂王等明朝宗室,所以形容 其「無寸土」。 . 瞭解:鄭氏統治臺灣。 解析:「鎮」是當時的軍事建制,相當於 現 在 的 軍。「 四 鎮 」 是 指 明 末 福

第 78 頁。朱一貴事件起因於官逼

王據守南京時,駐防江北的四支部

民反,打著「反清復明」旗幟,後

隊。在鄭成功高舉反清復明旗幟

來夾雜著民間械鬥的性質。

後,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連年

v 瞭解:劉銘傳與臺灣近代化。 解析:資料一為劉銘傳基於臺灣北部茶葉 與樟腦重要性提升,建議將政治中 心北移。資料二可從開辦「郵政事 務」判讀為劉銘傳。 b 瞭解:劉銘傳與臺灣近代化。

出 擊 粵、 江、 浙 等 地, 故 曰「 兩 島」。 / 瞭解:鄭氏統治臺灣。 解析:鄭 成 功 死 後, 原 葬 臺 灣,1699 年 鄭克塽上書康熙,請求歸葬。康熙 賜 以 輓 聯, 並 褒 揚 鄭 氏 為 忠 臣。

解析:1887 年,劉銘傳在臺北設立磺務

「海外有孤忠」,是稱讚鄭成功在

總 局;1890 年, 因 兼 辦 腦 務 總 局

諸王失敗後退守臺灣,仍奉明朝為

事務,改稱磺腦總局,均由官辦統

正朔。

制統銷,不許民間從事。A大部分 建設都以北部為主;B繳稅的責任 轉移到小租戶身上;C 設在臺中, 暫駐臺北。 n 瞭解:牡丹社事件與清廷積極治臺。 解析:從「今雖外患暫平」、「山前山後 其當變革者」,可推論出是沈葆楨

4

m 瞭解:清領後期臺灣的自強新政。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