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Simple and Efficient Prin

Page 1

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March 2016, Volume 6, Issue 1, PP.25-30

Study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Simple and Efficient Principle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 Lan Shou-Tian Suizhou Research Center of Education Science, Hubei,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the burden of schoolwork o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too heavy, which is particularly true in terms of a heavy psychological burden on young minds. This is because students neither own self authority nor behave independently. Furthermore, the plane tiling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results in teaching inefficiency and redundancy. By contrast, once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which is essentially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is realized, students’ “double burden’’ could be fundamentally released rather than be simply mitigated. Mean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 could help open a more efficient and simple teaching world. Keywords: Double Burden; Student-centered;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New Routine; Simple and Efficient Principle

简论“教”与“学”的立体化及其高效简捷原理 ——中西双方教育优势的完美结合 蓝守田 湖北省随州市教科所 湖北 中国 要: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其实心理负担更重。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完全没有“自我”,更不可能“自主”,

加上“教”与“学”的平面排列,导致教学低效重复。而一旦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与“学”的立体化,便可从 根本上解除而不只是减轻学生的“双重负担”。并可集中西双方教育优势为一体,从而打开高效、简捷的教学新天地。 关键词: 双重负担;以学生为本;立体化;教学新常规,高效简捷原理

引言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其实心理负担更重,并已达到难以承受的地步。为了改变目前我国落后 的教育状况,为了解救我们的中小学生,彻底解除这种“双重负担”已刻不容缓。继而全面打开高效简捷 的教学新天地,并以此为突破口,可尽快实现中国教育在全球领先的梦想。

1

“双重负担”形成的根源及其解除的基本思路 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学习潜能,且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这种潜能将越来越大;此外,他们一来到这

五彩缤纷的世界上,耳濡目染,还自主获取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这样两方面结合,便在大脑中逐步形成 了一定的学习资源。学生这种已有的学习资源是具有一定的扩展性的:当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时,学生就 会表现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信心倍增、积极进取等,相应的学习资源也会得到扩展;当资源受到忽略 或压制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心烦、不振、消极、对抗、逆反或表现为被征服等,相应的学习资源也会停滞 或萎缩。从中我们可看出:学习资源的扩展性不仅是学生的一种心理现象,而且是一种生理现象。 - 25 www.erfrontier.org


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却完全忽略了学生已有的这种学习资源,“以书为本”已根深蒂固。这是因 为书本知识的确是前人实践或科研成果的结晶,所以会有人认为:只有学生首先掌握这些“成果”并以此 为基础,才能尽快得到发展。为此教师的工作总跳不出对书本“或讲深讲透,或少讲精讲,或练后讲+讲后 练,或用优生代讲”等各种“讲”的怪圈,教师全成了“讲”师;学生也只能是“认真听讲+反复练习”, 只能是顺从或接受,完全没有“自我”,更谈不上“自主”。这样学生自身已有的学习资源得不到开发, 不得不完全听从别人的,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再就是“讲”与“练”总是按某种先后顺序平 面排列,形成了“两张皮”,如教师讲时学生似乎听得很懂,而当学生练时对教师是怎么讲的却又忘得一 干二净,这种“讲”与“练”时间上的错位,就使得师生双方的作用相互脱节,不得不再反复讲反复练, 这种低效重复便造成了我们常说的“课业负担”。即千百年来我们所采用的这种“平面讲练式”(可用 “讲→练”表示),正是造成学生“双重负担”的根本原因----严格说来“课业负担”是表象,“心理负 担”是实质。 殊不知,各种“成果”都是有“前因”的。我们如果只是单一的将“书本知识”摆在学生面前,这 “书本知识”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前因”是什么?就是前人经历过的千百次的实践或科研 的过程。这“过程”是有规律的,也是鲜活的,比“成果”更重要。而“过程”需得亲自经历或体验,各 种规律需得亲自去探索,别人无法代替,更无权剥夺。学生一旦经历了,体验了,探索了(不同的是这里 有教师引导),“水到”自然“渠成”,各种“成果”甚至是“创新型的成果”就会自然而来,这样学得 的知识比单一从书本上学得的会更广泛、更深刻、更牢靠。 为此,要想解除而不仅仅是减轻学生的“双重负担”,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开发、利 用和扩展学生已有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心理甚至是生理方面的需要,使学生的素质和气质都得到有效 的提升。即首先就要按照教学的需要,创设出或模拟出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就会感到存在 某些问题急需要自己去解决(起因),接着已有的学习资源便促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或 “探索”,即通过“自主学习”去解决各种问题(过程)。教师便是在学生“经历”、“体验”或“探索” 的全过程中急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就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我们可将上述教学方式用“引⇋ 学”表示。 敬请注意:这里的“引”与“学”之间的立体关系符号是双向箭头,上面箭头自右向左,表示“据学而引” (“以学生为本”隐含于其中),下面箭头自左向右,表示“以引促学”,总起来看又是“引学”,即“教 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以相对“平面讲练式”而言,我们可称这种双向协同运行的教学方式为 “立体引学式”。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与“学”的立体化。

2

“教”与“学”的立体化基本操作程序 “以学生为本”的“教”与“学”的立体化基本操作程序分“三段”和“四步”。

2.1 情境引入 对任何内容的教学,开始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感到急 需要解决有关问题,即需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取知识,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找到知识的生长点。 “情境引入”的要求是:从需要出发,从低点起步,从整体入手。 如在初中物理课“浮力”教学开始可向学生提出:一皮球掉进树坑里,不易直接用手拿出,你可以想 什么办法?并说说理由。 解析几何“空间直线和平面”的引入:在地面上栽电线杆,必须使电线杆与地面垂直,这电线杆可看 成一条空间直线,地面可看成一个平面,试举例说明空间直线和平面还存在哪些位置关系?

2.2 勾画知识结构 当学生进入“急需要解决有关问题”的情境时,便会首先要求对有关问题的解决有一个总体的设计、 - 26 www.erfrontier.org


构思或了解,做到胸怀全局,这时就需要勾画或展现出整体的“知识结构”。 如: 定义 浮力

斜交

产生

直线在平面外

大小 应用

垂直 平行

“知识结构”揭示了各知识所处的位置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尽快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 “知识结构”是尽可能引导学生勾画,开始可能不够完整,但随后在学习或运用中可充实和完善。

2.3 提出系列问题 当整体的“知识结构”勾画或展现出来之后,就很有必要依据“知识结构”相应的“提出系列问题”。 其要求是:低起点、大跨度、达到一定高难度。如: 1、物体浸在水中会受到一定的浮力,哪么什么叫做浮力? 2、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说说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有时能沉下有时又能浮起?试猜想潜水艇的构造原理… 每道题下面要空格,如同考卷,留待学生随后解答。 “情境引入”、“勾画知识结构”和“提出系列问题”等可称为“三段”。

2.4 “引 ⇋ 学”

系列问题提出后,就当针对每一问题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操作则是将“教师启发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解成①提出问题——②探索引导——③自主解答——④矫正强化等“四步程序”。 从需要出发 情境引入

从低点起步 从整体入手 勾画

知识结构

充实

“教”与“学”的立体化

三段

运用 低起点 提出系列问题

立体引学式

大跨度 高难度 ① 出问题

“引 ⇋ 学”

②探索引导

四步

③自主解答 ④矫正强化

“四步”中“提出问题”中的问题,就是“提出系列问题”中的一个个问题,这是前提;“提出问题” 的指向是学生“自主解答”,所以“自主解答”是中心;在“自主解答”前学生必须努力“探索”,教师 - 27 www.erfrontier.org


适时“引导”,即“探索引导”是关键;最后对“自主解答”中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给予矫正,即 “矫正强化”是保证。当一轮“四步程序”完成后,再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一轮“四步程序”教学。 以上教学程序可用如下结构图表示:

3

“教”与“学”立体化中操作程序的技能技巧 “四步程序”的基本式是“①提出问题——②探索引导——③自主解答——④矫正强化”。然而根据

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特点在实施“四步程序”时,其中第②、③两步可反复、交叉或同时进行。 如①提出问题——②探索引导——③自主解答——再②探索引导——再③自主解答——④矫正强化;或① 提出问题——边②探索引导,边③自主解答——④矫正强化,如此等等。因而“四步程序”可产生多种变 式。只要掌握了基本式,其它各种变式便可信手拈来。 教师的引导词通常是:“请考虑这一问题应如何解决…是不是要首先看清此问题的特点…再考虑与哪 些知识相关…又如何用这些相关的知识解决未知…”这些要在学生“探索”中进行,并保持相当多学生的 “探索”比“引导”快半拍,其它的学生则基本合拍。可知,“引导”必须凸显“以学生为本”,必须同 时具有启发性、规律性、灵活性、层次性、开放性、对应性等。更不可“不引”而滑向“先练后讲”,也 不可“引过头”而滑向“先讲后练”。 如问题:怎样把

3 化成小数? 4

在学生“探索”或“自主解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相信同学们是可把这一分数化成小数的—— 先要看清问题的特点——要回顾和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除法的什 么,分母相当于除法的什么…… 学生便会得出:

3 =3÷4=0.75  4

同时,也有学生得出超出书本的也是教师意料之外的解法:

3 3 × 25 75 = = =0.75 4 4 × 25 100

如先向学生播放一段歌词——爸爸妈妈,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 你就抱抱我!后提出:这首歌词的内在涵义是什么? 老师引导:对此类题同学们要学会分析、应答——我们要学会在题中找答案——首先要捕捉第一印象 ——然后从各个角度考虑——如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爸爸妈妈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 最后通过学生“自主解答”,有答案是:“这是一首充满童趣充满人性具有时代感的歌曲。表明孩子 最需要亲情,最需要关爱,也正是这种亲情和关爱才可促成孩子愉快幸福健康的成长;作爸爸妈妈的如果能 够这样理解孩子并能这样去认真作的就是最了不起的,相反,如果只知在物质上满足孩子或者一味对孩子 进行说教则是不可取的。” 对较难的问题教师可多引,对一般性问题教师可少引;开始多引,后逐步少引。但“引”的总趋势是 “多引——少引——不引”,相应的“学”的总趋势是“独立性弱——独立性强——完全独立”。 正因为开始要“多引”,所以教学进度一定要慢。但少则一周内,多则一月内,当学生掌握基本规律 后,自然就会加快教学进程,这就是“慢中求快”。其中“慢”是关键,是策略,任何时候都不得赶教学 进度;“快”是效果,而且是必然的,终究是可以轻轻松松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的。 还要注意“低中求高”,即对任何知识教学的起点一定要低,起点低根子才能深。同样“低”是策略, “高”是效果。要从高处着眼,从低处着手。 各学科各内容都可用以上“三段”予以规范,这种规范了的教学内容便成为了“引学案”;按照“引 学案”并运用“四步”程序教学,便是“立体引学式教学”。而“引学案”是师生共建共用共享,也是创 新型课本的雏形,可同时代替原有的书本、教案、作业甚至包括检测或考试等;相应的预习、复习、新授、 - 28 www.erfrontier.org


巩固、小结、作业 等环节也全立体在“立体引学式教学”的“引学”这一“新课”中。即知识都是学生自 己获取的,终生难忘,何时需用,何时就可手到擒来,根本不需要另外复习或作业等。教师也可从无休止 的写教案和批改作业中完全的解脱出来。

4

“教”与“学”立体化的高效简捷原理 按“讲→练”式,一节课如果需教师讲 20 分钟,学生练 25 分钟,而采用“引 ⇋ 学”式在相同条件下完

成同样教学任务所需时间和精力则会大大小于原来的 20 分钟与 25 分钟之和,所取得的效果却又会远远大于 20 分钟讲与 25 分钟练的效果和。 为此我们发现了“教”与“学”立体化的高效简捷原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并在学生“自主学 习”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实现“教”与“学”的立体化(“引 ⇋ 学”); 这样完成同样教学任务所需时间和精力必小于分别实施“教”与“学”所需时间和精力之和(“1+1<2”), 而在相同时间内,其效果必大于分别实施“教”与“学”效果之和(“1+1>2”)。 通俗的讲,则是“立体才能高效,才能简捷”——高效也必须简捷。 “教”与“学”立体化的高效简捷原理为什么能够成立,其奥秘在于: ▪ 注重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内力使人奋进,势不可挡; ▪ 学生可随时超过教师超出课本,或者说水平较差的教师也可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来; ▪ 充分利用了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最大合力,消除了对抗和摩擦; ▪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扩大了教学空间,特别是知识空间、思维空间; ▪ 平时立足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平时如同考试,考试也就会如同平时; ▪ 旧的“三环五节”是人为的障碍,是走弯路,全由“教与学的立体化”代替,是走捷径; ▪ 更重要的是“引⇋ 学”是在体现各学科各内容教学特点这一个性的前提下特别强调了都要符合学生内 在需要的这一共性,这一共性打破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封锁,一科取得成果,各科均能受益;同时,能改 变那种一个学生必须应对几门或十几门不同学科不同要求的疲于奔命的学习状态为几门或十几门学科教师 都为一个学生服务的欢快的局面。

5

“教”与“学”立体化是中西双方教育优势的完美结合 “教”与“学”立体化中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论点完全符合孔子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名言。 “教”与“学”立体化中的“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即学中有用,用中有学”等举措,也完全符 合西方“学习金字塔理论”中的“马上应用的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可记住 90%”的原则。 由上述两方面可证实:“教”与“学”的立体化是中西双方教育优势的完美结合,且这种完美结合 可使双方教育更加美好。同时这种完美结合还体现在“立体引学式”的各个方面: 如西方教育相当重视学生的不断创新,我们却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在“立体引学式”中则是 “基础知识 ⇋ 创新”,即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学习基础知识,使基础知识学得更加落实;同时在学习基础 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创新,使创新不仅有了丰厚的基础,而且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并可使创新的偶然性发 展成为创新的必然性。 西方教育相当注重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明显优势是相当重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 用。而“引 ⇋ 学”即“启发引导 ⇋ 自主学习”,给了师生一个明确、恰当且灵活的定位,使师生双方的作 用都可尽情发挥。 西方的教学形式相当活跃,往往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各尽所能,自主解决,我们的明显优势是相 当重视“温故而知新”,强调“从已知到未知”,即“已知→未知”。而立体教学思想则是“已知 ⇋ 未 知”,解读为“从解决未知的需要出发探索有关已知,再用探索得来的已知解决未知,总趋势仍然是从已 - 29 www.erfrontier.org


知到未知”。 中西双方教育优势的完美结合也完全符合立体高效简捷原理,即将使得中西双方教育均能达到更加高 效更加简捷的理想境界。

6

结论——“教”与“学”的立体化是教学的必然归宿 “以学生为本”的“教”与“学”的立体化,打开了高效简捷的教学新天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

新体系,也是同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彻底决裂: ▪ “教”与“学”的立体化,既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需要,也满足了学生的内在资源急需开发 的生理需要; ▪ 从而可使课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将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自我价值的 体现; ▪ “双重负担”也就此解除,一切问题都能轻松的解决在课堂内,同时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提升,特别是对提高中差生效果极为显著,相应的能使发展中学校快速崛起; ▪ 还应该看到:实现这些并不需要特别的先决条件或丰厚的物质基础,需要的是教育思想的解放、突 破和创新,是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大刀阔斧的气势; ▪ 这是一项投资极小而回报率极大的教育科研项目; ▪ “以学生为本”的“教”与“学”的立体化将是教学的必然归宿,将形成教学的新常规,也将从根 本上解决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 ▪ 在这方面我们有我们的独到之处,有无与伦比的教育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广泛的形 成共识,实现中国教育在全球领先的梦想也就指日可待了。 最后还得重点说明:在原有教育体制或教学方式制约下,不能说没有出现拔尖的优秀人才。但需知这 些人才绝不是“认真听讲+反复练习”的产物,而正是他们自主学习、自我发奋或者说是抵制各种传统势力 的结果。 这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全体学生打开这扇高效简捷的教学大门吧! 也让我们的优秀人才出现得更多、更快、更省、更好吧!

REFERENCES [1]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

[2]

李平.高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2002

[3]

张奠宙,等.数学文化的一些新视角. 《数学教育学报》.(1).2003

[4]

丁琴海.大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3)

[5]

王殿军.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民教育》.2011.(3)

[6]

黄新善.例谈中学教学的“教与学”.《文学教育(中)》.2011.(1)

[7]

黎萌,孙建锁. “立体引学式教学”让课堂简捷高效,让教育无限美好——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记实《中国教育 报》.2012-3-12.

【作者简介】 蓝守田(1947-)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研究员。为使中西双方教育优势得到互补,一 直热衷于高效课堂建模,创建了“立体引学式教学”。特别是于 2012 年 2 月“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 会”发出了《关于开展“快捷、高效、立体引学”教学模式培训的通知》(教发基 2012-3 号),便确立 了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等为实验基地,“立体引学式教学” 当时也曾在全国某些中小学正式推广。 Email: 598702799@qq.com - 30 www.erfrontier.or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