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n efficient learning methods and translating skills based 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nglis

Page 1

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December 2014, Volume 4, Issue 4, PP.117-123

Analysis on Efficient Learning Methods and Translating Skills Based 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nglish Characteristics Aihua Liu 1, Liyan Tang 2 1.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Email: alexliu@163.com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practical ability for international high level talent training,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the mos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do not have good professional English ability at present, 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align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som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English, it proposed certain efficient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professional English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translating skills through bilingual courses with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and specialize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xcellent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nglish; Learning and Translating Skills; Teaching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工程类科技英语的有效学习方法与翻译技巧分析* 刘爱华 1,唐丽燕 2 1.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642 2. 华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642 摘

要:针对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对专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同时考虑到高等教育中目前普遍存在的工程类本

科生专业英语能力水平较低,难以与国际接轨的问题,结合工程类专业英语的一些基本特色,提出了通过双语课程设 置,创新双语教学模式,强化质量控制流程的具有实际推广价值的学习方法,并讨论了能有效提高外语沟通交流能力的 互译技巧。研究成果对切实提高工程类学生专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实现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 用意义。 关键词:工程科技英语;学习与翻译技巧;中英双语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广泛深入,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越来越紧密,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 才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国际化卓越人才的数量需求也与日俱增,人才国际化正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 [1]

。作为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建设的重要任务,面临着

如何更有效地培养既符合中国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传统化标准,又符合国际社会对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 的基本标准的巨大挑战。 *基金资助:受广东省教改项目《工程类本科生专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GDJG20142093)

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日语在线学习研究》(GDJY-2014-C-b015) 支持资助。 - 117 www.erfrontier.org

及广东省教育研


基于此,高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不仅是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低的 重要标准之一,也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国际化就业岗位时的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就 业的难易程度。同时,专业英语能力也是新入职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更快、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社会和 企业大环境的关键性因素。 然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效果,尤其是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一直很不理想,毕业生普遍存在英语能力,尤 其是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低的问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尤其是专业英语实际综合运用能力,与其 在外语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比,其培养和学习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2]

[3]

本文将从工程类专业科技英语的基本特点出发,从认知理论出发,结合成人学习模式和特点,放大成人 对专业英语能力培养需求带来的源动力,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硬件和软 件条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研究分析高校应如何通过设置一定的 双语教学专业课程,创新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和学习技巧,营造专业英语学习环境以及构建科学的专业英语 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流程等,高效、合理地进行工程类科技英语的学习与翻译能力训练和培养,使高校专业 英语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的重要性及工程类专业科技英语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

目前世界上共有 224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 193 个,地区为 31 个。而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使用英语 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多达 171 个,占国家总数的 88.6%。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广泛深入的今天,作为世界上 最广泛被使用的语言—英语,其影响力早已席卷全球。英语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作为一般语言在人民生活的 方方面面所发挥的沟通交流作用和功能,还关系到科学技术的革新、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世界的协同发 展。因此,英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自喻的。 据统计,一名中国学生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前,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四个阶段花在英语学习 上的教学时间分别为 1700 小时、5100 小时、6000 小时和 600 小时,总数高达 13400 小时。值得指出的是, 以上数据是指各个学习阶段教学培养大纲中安排的英语教学时间,并不包括学生课余学习或参加各类培训 班的时间。 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的实 际运用能力,英语教学一直是本科教学培养大纲中的必修的核心通识课程,大多数高校在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中至今依旧保留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篇字数不菲的英文文献翻译工作的硬性规定。不仅如此,近 十几年以来,许多大学还相继推动和开设了为数不少的双语教学课程。此外,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学习阶段也依旧有必修英语课程的学分要求。客观地说,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方 面的确付出了很多努力,采取了不少措施,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可是,最终外语听说读写等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比例却相当低,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尤 其是专业科技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仍处在“听——似懂非懂,说——词不达意,读——囫囵吞枣,写——语 法混乱”的水平。很多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时仍不能用英文写出标准的个人简历,不能完全读懂英文科技文 献,写不出符合英语习惯的论文摘要等常规工作,其专业英语水平可见一斑。人们不禁要问:在外语的教 与学上付出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水到渠成地收获应有的满意结果,原因何在?值得深入思考和研 究。

2

工程类专业科技英语的句型特点 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学生长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经过高考能顺利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对英语语法等

基础知识普遍掌握得较好,缺少的往往是对所掌握的知识的运用能力。然而,由于现行的本科教育在课程 设置、学分分配、考核机制与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大学期间没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学与

- 118 www.erfrontier.org


用的环境与氛围。正是由于缺少了用的环节的实践与激励,是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上缺少了源源不断的动 力。英语学习也不例外,从入大学到出大学四年的时光好像没能很好地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的 实际运用能力。 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科技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成功造就国际化卓越人才的重要内容。在讨论如 何进行高校工程类专业科技英语的教学之前,有必要分析一下工程类专业科技英语的一些基本特点。 科技文献的文体与修辞手段不同于文艺小说或时事、新闻、热点报道等[4]。如果不考虑作者因文学修养 的不同而带来的不同文采,科技文献往往在内容表述上不要求堆砌华丽辞藻,忌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在 文章结构上也不要求标新立异,应避免跌宕起伏、转弯抹角。科技文献写作时,更强调内容表述的严谨与 周密,概念的清晰与准确,结构的逻辑与层次感,行文要求简短精练,重点突出,句式严整。当然,有时 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科技文献中也往往会使用一些多个词语相互叠加的长 句。总之,科技英语文献有一些固有的基本特点。 1) 常运用前置性句型 科技文献的核心作用是要快速准确传递某项研究的中心内容和成果,经常采用前置性陈述的句型。该 句型可以很好地将要表达的主要信息尽量前置,通过主语传递主要信息,从而形成科技文体区别于其他文 体的标志。这些相对固定的特定句型有: It...that...结构句型,如,It seems that...(好像是...);It is evident that...(明显是...);It has been proved that...(已经证明是...); 被动态结构句型,如,The results obtained need to be checked(获得的结果需要进行检验); 分词短语结构句型,如,Compared with...(与...对比);Considering on ...(考虑到...); 省略句结构句型等,如,As is shown in Fig.5, ...(如图 5 所示,...)。 2) 尽量用名词化结构代替动词 科技英语中之所以会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主要原因是因为名词化结构可以更方便地实现科技英语行 文简洁、表达客观这一基本要求。同时,名词化结构可以置于句首,方便使用前置型句型,既能将主要信 息放在主语位置以引起读者注意,也能借助简明的句子传递更多、更确切的客观信息。 3) 习惯用被动语句代替主动语句 被动结构是科技英语中较常见的另一种句型,该句型可以使科技文章显得简洁客观。科技英语中大量 使用被动语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科技英语表述的通常是客观规律,侧重叙事推理,强调客观准 确,因而要尽量不用第一、二人称,以免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 包含了主要信息的名词化结构,因为代替了动词的名词化结构通常必须放在句首才符合英语习惯。 4) 为缩短语句用分词或不定式代替从句 为了让作者想要表达的因果关系变得一目了然,使句子结构简练、清晰,专业科技文献常常使用分词 短语、不定式短语或介词+动名词短语来代替那些相对冗长的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 5) 与前置名词化结构呼应的后置定语 与大量前置的名词化结构相呼应,专业科技英语中还会经常出现各类后置定语的句子结构。这些后置 定语通常包括:介词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副词;单个分词;定语从句等。 6) 专业性强的复合词与缩略词 专业科技文献中常常出现专业性极强的复合词与缩略词。 复合词可以是双词组合,甚至是多词组合。双词组合如:双词合成形容词(full-enclosed/全闭合的); 双词合成名词(feed-back/反馈);双词合成副词(criss-cross/交叉在一起地)等。同样,多词组合也包括多 词 合 成 形 容 词 ( on-and-off-the-road/ 道 路 越 野 两 用 的 ) 和 多 词 合 成 名 词 ( anti-armoured-fighting-vehiclemissile/反装甲战车导弹)等。复合词的另一种形式是无连字符复合词(radiophotography/无线电传真术, - 119 www.erfrontier.org


colorimeter/色度计)。 缩略词格式也很多,有裁减式缩略词(maths/数学,lab/实验室);用首字母组成的缩略词(W.C./卫生 间,A.C./空调,SUV/越野车,U.S.A./美利坚合众国,P.R.C./中华人民共和国);混成法构成的缩略词 (TELESAT——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遥感卫星);也允许任意构词,作者可以将文中使用的术语组 成专用的缩略词。

3

专业科技英语文献的翻译技巧 任何英语文献的翻译质量首先与译者的外语水平和文学素养相关,不同的译者,在译文的表达方式、

遣词造句以及内涵外延等方面,肯定会有较大差别。所谓一流的作品,要有一流的译者,才能有一流的译 文。否则,一流的作品也可能被译成二流,甚至三流作品,严重时甚至有可能曲解原文含义,引起误会。 至于科技英语文献的翻译,基本要求就是要简明、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因此,专业科技英语翻译的 质量不仅取决于译者的外语水平和文学素养,还与译者对所翻译科技英语文献内容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了解 程度密切相关。 在进行专业科技英语文献翻译工作时,必须结合专业科技英语文献的语言结构特点,注意各种不同的 翻译技巧与方法,如直译和意译的灵活运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应该是从文章 整体上或内在联系来理解和翻译,其次是从词法、句法以及篇章衔接等方面来理解和翻译。要提高专业科 技英语翻译的能力,熟悉普通英语语法是基础,扩大科技词汇量和专业科技表达短语是重点。合成法和类 比构词是科技术语形成和扩展的最重要途径,全面掌握科技术语构词中常见的前缀、后缀和中缀,对于正 确地完成科技英语翻译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此外,为了使译文简洁明了,还应该对被动态的译法、长句 的处理方法、倍数的译法等特别加以注意。 在进行整篇文章的翻译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才能让翻译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情况下, 为了准确和更好地翻译文章,译者首先应快速浏览或略读整篇文章,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弄清文章想 介绍的主题和关键内容及所要求的背景知识,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具体翻译时,应该知道文章 中的所有句子通常都不是孤立的,有其存在的特定语言环境,所以翻译时要考虑句子的上下文,准确译出 原文所陈述的内容。 虽然专业科技文献在写作时要求简洁明了,句型尽可能使用短句长。但由于专业词句或专业表达方式 的需要,有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长句。长句的翻译因此也是科技英语翻译的重点之一。长句往往包 含较多的修饰语,或者较多的并列成分,致使语言结构层次复杂。然而,再长再复杂的句子,其主杆依旧 离不开主语、谓语、宾语或者主语、谓语、表语等基本成分。译者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结构,理清句 子的语法结构,然后找出句子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确定从句是主 语从句、宾语从句还是定语从句等其它从句,如果是定语从句,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如果是状语从 句,是表示时间、地点、原因还是结果等,并分析出几层意思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比较偏僻的单词除了 查找专业字典外,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或者词缀等推断,然后正确地翻译出原文。 当然,由于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不同,英语中有些长句的表达顺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甚至完全 相反,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使翻译出的文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科技英语中常用的被 动态在翻译时常常改成主动式语句结构。另外,翻译时最好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化成句子,分开来叙述。 有时候为了使语意连贯、提升译文的美学质量,可以适当增加词语。文章中不常见的人名地名,可以保留 原文。 科技英语翻译的另一个难点是专业术语的翻译,在科技英语中有些词语看起来很浅显,很熟悉,但如 果按熟悉的词语翻译出来后,和文章的内容对照一下,往往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为了避免这 种情况的发生,要求译者不仅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平时多阅读原版专 - 120 www.erfrontier.org


业英语读物并留意专业术语的特定内涵和用法。

4

基于认知理论的成人学习模式 认知模式是指学习者对信息的获取、处理的模式。不同学习者的认知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学习的不

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幼儿园小朋友通过模仿来学习,因此主要任务就是“玩”。小学生学习以 正向思维为主,适合采用由已知条件推得结果的教学方法。初中阶段则要开始注重学生的反向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由结果反推出已知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阶段学习内容多,学习目标明确(高考),加 上高中生已经具有较好的个人行为能力,适合采用根据学习计划安排学习的方式。大学阶段则更符合成人 学习模式。 与成人学习相关的学习理论大致分为四大类[5],即, 1) 学习环境决定论; 2) 主观意志决定论; 3) 人类本性决定论; 4) 社会需求决定论。 不管从哪种学习理论出发,成人学习效果都会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1) 人的感官系统(视觉、听觉、运动模仿)的能力差异因素; 2) 人的生理和心理随时间成熟与老化因素; 3) 成人学习表现出很强的目的性、趋利性。 提高成人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弄清影响成人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的障碍,端正教学与学习态度,采取奖罚措施,调动教师与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 2) 充分利用高校教学与管理平台,营造舒适、新颖的学习环境;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安排高素质称职教师,发挥教师的魅力; 4) 开展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协调好教师、学员、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学、用三位一体原则。

5

提高工程类专业科技英语学习效果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 1998 年的 9.8%提高到 2003 年的 17%,已接近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

标准。中国高校非常重视高校教育质量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很多学校使用国外原版的课程,采用双语教 学。但中国高等教育目前也存在办学规模和发展资金不对等,学生数量和师资队伍不匹配,扩招和就业不 协调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培养新型国际化卓越人 才至关重要。 事实上,近十几年以来,很多大学开展了不少关于如何改革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增加和设置专业课程 双语教学,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教改课题。高校学生在专业科技英语阅读、理解、翻译、交流和写作方面 能力的提高与大学英语教育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分配、教学的模式、考核的标准以及管理流程等密切相 关,需要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仅提出几种有助于提高专业科技英语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可能途径: 1) 从认知理论出发研究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外语兴趣 从认知理论出发系统研究外语学习本身的特点与规律,同时开展对外语学习者及学习规律的研究,以 及对具体教学方法的实验和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基本理论依据。外语教学是外语教师与学生在多因素影 响下合作实现教学目标的复杂系统。如何协调和充分发挥系统内各要素的作用,实现系统最优化,取得最 佳教学学习效果,培养出外语过硬的人才,一直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是使学生外语能力最大化。显然,作为外语教学学习系统主体之一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

- 121 www.erfrontier.org


重的作用。因此,通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直观、交互、虚拟等特点,使以往 可望而不可及的外语环境部分地成为现实,提高外语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创造一个适合外语学习的语 言实践环境等措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大学期间应增加专业双语课程,保证英语学习的连续性 目前,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不连续性。一般地说,大学四年仅为前 两年安排了英语课,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分别只安排了一年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学课程在时间上出现了明显 的间断,不利于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设置,严重影响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当然,也许有人要讲, 入门靠师长,修行在个人。然而,大学生虽然是已成年人,但由于缺少社会阅历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 性格仍处于多变的摇摆不定期,可塑性大,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依旧需要压力和监督。为此,高校在英 语教学课程结束后,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名副其实的双语教学课程,譬如,大三期间可以安排一些双语专业 基础课程,大四则可以安排一些双语教学的专业技术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们在大学后两年由于缺少英 语课程而放松英语学习,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接触专业科技英语的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学而 致用的实践机会。当然,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先决条件是从师资力量到教学内容安排都应该有充分的保 障。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选修国外知名大学网上公开课程,计入学分 高校学生在完成统一的公共英语课后,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适当安排若干选修课程,修课 方式应实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个性需要。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为 网上课程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事实上,目前公开在网上的各种课程种类相当多,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大 学的网上公开课程,学校应通过承认学分等手段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这样,学生通过选修英语 语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的网上教学课程,既可以学到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理论和 专业技术知识,又能接触到地地道道的专业英语,一举多得。 4) 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英语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大潮流中,拓宽和深化国际间高等教育界的合作交流空间已成为一种大 趋势,并为校际间教师互动、学生互访以及教育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力条件。显然,国际间合作交流能极大 地锻炼和提高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而这一小部分人的英语水平在得到锻炼和提高后,可以 反过来影响并带动周围其他人英语水平的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5) 立足校内,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营造外语语言实践环境 语言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立足校内,建设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环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途 径包括: (1) 设置英语阅览室。根据专业需要订阅英语原版期刊杂志,当然,除了专业方面的资料外,也应适当 增加一些体育、时尚、汽车等方面的刊物,以提升阅览室的吸引力; (2) 设置英语视听活动中心。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能定时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欣赏精彩英 语影视的场所,使学生们在娱乐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3) 开通英语网站服务,网上可设置优秀教案、专题辅导、名作欣赏、作文竞赛,并提供英语讨论交流 BBS 平台,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对各种资讯的查询需求。 (4) 以外语俱乐部的形式定期开展外语沙龙、晚会联谊;邀请世界知名大学专家学者讲座;举办外语演 讲、辩论、作文、词汇竞赛等活动。 6)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各种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教师队伍应注意老中 青梯队的组合,尤其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并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使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更新和充实 自身的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已拥有的有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师资资源,尽量安排有出国留学经验的 老师承担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任务,使双语课程不仅仅在数量和形式上达到要求,更要在内容和 - 122 www.erfrontier.org


质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

6

结论 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化的人才与就业市场,对优秀人才的定义有了崭新

的标准。学生的发明和创新能力、外语能力、处理基本信息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是国际 化卓越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力发展大学基础英语教育和专业化指向强的双语专业课程教育,是现代高 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包括专业科技英语教育不应当靠行政强制的手段,英 语教育不能办成为了学习而学习,或为了应付考试、过级拿证而学习。相反,必须从认知理论出发,采取 符合外语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的措施,切实加强实践性方面的英语能力培养和教育。对于工程类学 生而言,有必要将英语的能力培养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完 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能弥补高校学生普遍缺少指向性强的外语语言学习环境的不 足,有意识地创造一个专业特色突出、吸引力好的专业科技英语学习和实践环境,培养出既通晓专业理论 与技术知识、又具有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足够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卓越 人才。

REFERENCES [1]

Zhang Yao-xue. Strengthen practical English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comprehensive ability. [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2002 (2) :3-5

[2]

Zeng Pu-chu.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 Foreign Languages and Teaching 1999 (9) :28-33

[3]

Xu Qi-chao. Analysis 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nguage economic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1999 (8) :35-38.

[4]

Xie Xiao-yuan. Techn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and practice.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08-04-01.

[5]

Kenneth L. Miller. Objective-based safety training. Lewis Publishers. 1998.

【作者简介】 刘 爱 华 (1963- ) , 男 , 汉 , 博 士 , 教

唐丽燕 (1971- ),女,汉,硕士,副教授,现任职华南农业

授,1988 至 1995 留学法国获硕士和博

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外语教学与科研工作。

士学位,1997 至 2003 年底在美国工

E-mail: tangliyan2003@163.com。

作,2004 年至 2013 年底任中南大学教 授、博导,2014 年初调入华南农业大 学,长期从事高等教育与专业课程双语 教学工作以及岩土工程领域科研工作。 Email: alexliu@163.com。

- 123 www.erfrontier.or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