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July 2013, Volume 2, Issue 3, PP.106-110
Evaluation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Risk Basic on the Utility Engineering Jinting Yang 1, Yongqiang Xu 2 1. Handan College, Handan City, Hebei 056005 2.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City, Hebei 056038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pattern of risk management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ime, target and safety producing domains, Utility Engineering Method has been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rganization as the core integr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ed process, object and information, providing the utility engineering method to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which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by evaluation on seven coal mines of H companies. Keywords: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Risk; Integrated Management; Utility Engineering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的效用工程评价 杨金廷 1,徐勇强 2 1. 邯郸学院,河北省 邯郸市 056005 2.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 邯郸市 056038 摘
要:基于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功能域、对象域、时间域集成的管理模式,采用管理模式评价的效用工程方法,以组织
集成效用为核心指标,从业务流程集成效用、目标要素集成效用、信息集成效用三个维度,给出了风险集成管理模式的 效用工程评价方法,通过 H 公司 7 家煤矿的实例评价,验证了风险集成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效用工程
引言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管四种因素的交互,使得煤矿生产开拓、掘进、采煤、运输四个环节产 生了复杂的风险环境。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的集成化管理是应对这种复发风险环境的一种可行方式。煤矿安全 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是在煤矿生产的开拓、掘进、采煤、运输四过程中,将风险管理的规划、识别、估计、评 价、应对和监控六功能应用于装置设备、地质环境、人及其行为三对象,以实现风险管理的对象域在风险管 理功能域和时域上充分耦合,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风险的集成管理是 将煤矿生产视为一个系统,该系统中风险管理功能要素、对象要素、时间要素集成后是否实现了系统功能的 放大,是评价这种管理模式的基准。给出集成化风险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后,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化 管理的结构,采用效用工程评价方法,对邯郸矿业集团公司进行案例评价,检验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化管 理的有效性。
2009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A - 106 www.emj-journal.org
1 集成化管理模式评价研究 李红兵(2004)[1]和王乾坤(2006)[2]从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本两方面分析了管理模式评价的机理。他们 指出,管理是为了使组织从投入(资源)到产出(目标)的转换过程更加有效率(增加产出或降低投入), 从整体上看,管理效率就是指某种管理模式实施后增加的收益与管理成本之间的比较。 现代管理理论将管理视为投入组织的一项资源,资源的耗费或使用要付出代价,管理这种资源的使用亦 然。根据一般经济学原理,为获取管理这一资源组织所付出的相应成本,称为管理成本。 管理效率的内涵是以一定的管理成本获取一定的管理收益。管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管理收益与管理成 本。无论是评价一种既有管理模式的效率,还是度量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可能带来的效率,都需要对影响管理 收益与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 吴秋明(2003)[3]提出了集成管理有效性价值判断的价值工程思想,认为集成的有效性问题是一个客观 存在的事实,集成管理是对集成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集成有效性的过程。集成 结果具有三种可能:绩优集成,集成后功能或效益呈现非线性增长;平庸集成,集成后功能或效益呈现简单 加和;失败集成,集成后导致系统功能或效益的耗损。 价值工程(VE)是在对一种产品、一个系统或一种作业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有组织的和创造性的 活动,寻求最低的成本,保证产品、作业或系统达到必要功能的技术。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产品、作业或系统的功能与成本的对比关系,其计算式为:价值(V)=功能(F)/ 成本(C)。“功能”是指产品、作业或系统必须产生一种正常的、适当的或特有的作用,功能必须是符合需要 的作用,不能少也不必多。如果功能少于必要的水平,即使成本降低,也会失去价值工程的意义;如果多于 必要的水平,往往又会使成本增大。“成本”是指产品、作业或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价值水平的评价关键 在于功能(F)的量度,为了使不同的功能之间具有可加性,功能与成本之间具有可比性,必须将功能的量度标 准与成本的量度标准统一化,使之相协调。 集成管理及价值工程的基本思想一致,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各种集成活动的管理,实现对象 域在功能域和时域上的充分耦合,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系统的功能和目标。为此,当判断一种 集成管理模式是否有效时,可以借鉴价值工程的分析思想。 借助价值工程的理念对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化管理的效果与成本进行干系对比,基于曹朝喜等(2005) [4]
提出的效用工程的概念,本文建立了效用工程的方法体系。 定义, 集成化风险管理效用U 风险管理效果E / 风险管理成本C ,式中,风险管理效果 E 以集成化风
险管理实施后避免的风险损失量度,风险管理成本 C 以实施集成化风险管理所需的各种投入量度。
效用工程强调每单位成本的产出效果,在管理产出效果与管理成本量纲一致的分析前提下,若 U 1 ,
则表明集成化风险管理是有效的,当 U 大于 1 的程度越大,表明风险管理越有效,反之亦反。
2
集成化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的维度 依据“科学、实用”的评价准则,集成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首先应满足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即指
标的选择符合时间序列的要求;其次,评价的核心指标为组织集成效用,一级指标包括三个维度,即业务流 程集成效用、目标要素集成效用和信息集成效用。 组织集成效用,煤矿企业实施组织结构重组后所实现的组织功能的集成增加和组织管理效率的集成功 效;业务过程集成效用,煤矿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后所形成的业务过程的合理性及其系统工效;目标要素集成 效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各方本着损失最小化的原则,实施安全生产目标所建立的集成化目标系统及其 合理的目标责任分解;信息集成效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参与各方最大限度地实施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所建 立的信息平台的运行水平[5-7]。 集成管理效用的评价基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煤矿企业内部,即根据企业过去的历史资料来确定集成化 - 107 www.emj-journal.org
风险管理的效用;二是煤矿企业外部,因为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其实施过程是一个创新性的过程, 在企业内部难以找到可类比的数据资料或难以衡量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先进程度时,一般采用同行业中风险 管理水平最好的 3~5 家企业的安全生产指标作为标准。 以组织集成效用为核心指标,以业务流程集成效用、目标要素集成效用和信息集成效用为子目目标,以 煤矿企业的战略理念、组织模式、知识信息和控制方法为支撑条件,构建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化管理有 效性评价维度如图 1 所示。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的 组织效用
业务流程集成效用
战略理念
目标要素集成效用
组织模式
信息集成平台效用
知识信息
控制方法
图 1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效用的评价维度
3 H 公司的案例评价 3.1 H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体系结构 H 公司实施安全生产风险集成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公司。工 作重点体现在三方面:(1)打造企业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职工培 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将人及其行为风险事故的死亡率控制在百万吨 0.1 以下,千人负伤率 0.5 人以下,经济损失控制在百万吨 10 万元以下;(2)加强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装备水平,加强技术 管理,作业现场管理,控制装置设备风险事故死亡率为 0,千人伤亡率在 0.5 人以下,经济损失在百万吨 5 万元以下;(3)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杜绝水、火、瓦斯、煤尘、顶板 等重大地质环境风险事故,原煤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 0.1 以下,千人死亡率控制为 0,经济损失控制在百万 吨 5 万元以下。 安全生产风险信息集成平台
风险集成管理
风险管理功能
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对象
风险源与风险作业管理
图 2 H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集成化体系结构
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的集成化管理,H 公司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管理集成:(1)安全生产风险信息管理 集成。建立集团内安全生产风险信息数据库,集成管理集团自建矿以来的地质环境风险信息、装置设备风险 信息和人及其行为风险信息,并搜集了全国同类煤矿企业近 5 年以来的三类风险信息及其管理、应对策略信 息,实现集团内 9 个煤矿的风险管理信息的适时共享;(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功能的集成。基于风险管理 的过程理论,对基于集团内地质、装置设备和管理条件下的安全生产风险实施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整合 - 108 www.emj-journal.org
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各过程的功能,保持管理理念与方法的逻 辑的一致性,建立集团公司层级的安全监察部以及各矿相应的安全监察科,从组织结构与功能上整合风险管 理功能;(3)原煤生产工艺过程的风险管理集成。转换原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风险管理思路,对 开拓、掘进、采煤、运输各工艺过程中的同类或同质风险,统一组织、统一专业人员、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思想和方法,通过组织、人员、规划和方法的集成化管理,杜绝同类或同质风险在下一个工艺过程的再发, 基于这种工艺过程风险管理集成的思想,配套进行风险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本质安全企业文化塑造。 基于集成化风险管理的三维模型,设计 H 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体系结构如图 2。
3.2 H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集成化管理有效性评价 集成管理有效性评价的关键是确定风险管理效果与风险管理成本,因为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包含人的伤 亡,这种伤亡如何量化以及伤亡事故的发生对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的估计是一个难题。在 H 公司的案例处理 中,采用国家安监局的相关规定以及 H 公司集团高层管理者、专家和各矿管理者的调查表估计,确定死亡一 人对应的经济损失定为 200 万元,伤残程度分为 5 级,一级为最严重,对应的经济损失为 100 万元,五级为 最轻,相应经济损失定为 10 万元,四级、三级、二级伤残的相应经济损失分别定为 60 万元、40 万元和 20 万元,依次为基准采用效用工程方法评价 H 公司实施安全生产的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后的有效性。相应 7 个 在生产煤矿的风险管理效果和风险管理成本数据见表 1。 2007 年 H 公司从销售收入中提取 1%投入到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中,共计 1800 万元,根据所属 各煤矿的销售收入贡献比例分配到各煤矿,如表中的各煤矿的投入所示;从集团公司选取总经济师、总会计 师和安全监察部门的资深专家 3 人共 5 人对这笔投入的产出即风险管理效果进行估计,即避免损失的估计(人 员伤亡按上文标准计算),得到各煤矿的产出数据,如表所示。 表 1 H 公司所属煤矿风险集成管理效果与成本数据 指标 煤矿 煤矿 1 煤矿 2 煤矿 3 煤矿 4 煤矿 5 煤矿 6 煤矿 7 合计
产出 (专家 1) 300 800 200 300 400 430 210 2640
投入 123.12 364.5 113.76 244.26 312.66 360 137.7 1800
产出 (专家 2) 280 750 190 310 430 400 210 2570
单位:万元
产出 (专家 3) 260 790 210 280 410 450 200 2600
产出 (专家 4) 225 780 180 290 380 420 190 2465
产出 (专家 5) 230 750 230 285 390 410 180 2475
根据各位专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特征,对 5 位专家的产出估值进行赋权,专家赋权值见 表 2。 表 2 专家赋权情况 专家 赋权 权重
专家 1
专家 2
专家 3
专家 4
专家 5
0.3
0.25
0.2
0.15
0.1
基于上述数据,利用效用工程方法估计 H 公司风险集成管理的有效性,结果见表 3 。 表 3 H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效用工程评价 指标 煤矿 煤矿 1 煤矿 2 煤矿 3
加权平均 2.18 2.13 1.76
效用 (专家 1) 2.44 2.19 1.76
效用 (专家 2) 2.27 2.06 1.67
效用 (专家 3) 2.11 2.16 1.85
- 109 www.emj-journal.org
效用 (专家 4) 1.83 2.14 1.58
效用 (专家 5) 1.87 2.06 2.02
表 3 H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效用工程评价(续) 指标 煤矿 煤矿 4 煤矿 5 煤矿 6 煤矿 7 合计
加权平均 1.21 1.30 1.17 1.47 1.43
效用 (专家 1) 1.23 1.28 1.19 1.53 1.47
效用 (专家 2) 1.27 1.38 1.11 1.53 1.43
效用 (专家 3) 1.15 1.31 1.25 1.45 1.44
效用 (专家 4) 1.19 1.22 1.17 1.38 1.37
效用 (专家 5) 1.17 1.25 1.14 1.31 1.38
分析结果表明,H 公司实施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模式后,7 个在产煤矿的效用值均大于 1,表明集成 管理效果明显。其中近三年发生伤亡事故的两个煤矿的效用值均大于 2,表明集成化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好 于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从集团公司总体来看,效用值为 1.43,风险集成管理的效应显著,验证了集成化风 险管理模式的科学合理性。
4
结论与展望 风险集成管理作为一种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考虑了风险管理的功能域、时间域和对象域
的集成,集成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效率是考察该模式是否先进的关键。以组织集成效用为核心指标,采用效用 工程的评价方法,从业务流程集成效用、目标要素集成效用、信息集成效用三个维度,给出了评价该管理模 式的路径,通过 H 公司 7 家煤矿的实例评价,验证了风险集成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的显著效应。 对于业务流程、目标要素和信息集成的分维度评价的细化,仍是该方向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REFERENCES [1] 王乾坤.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 [2] 吴秋明.集成管理有效性的价值判断[J].工业技术经济,2003,(5):71-73. [3] 曹朝喜,郭鹏,朱煜明.高科技项目集成风险管理及其流程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 (6):47-50. [4] 李红兵.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 [5]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Guide 2000 edition) [M].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 2000: 127- 146. [6] Alfredo del Cano, P. E., M. ASCE, and M. Pilar de la Cruz, P. E. Integrated Methodology for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Nov- Dec, 2002: 473- 485. [7] Garon Serge. Integrated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Canadian Space Agency [P]. 54th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Federation( IAF), Bremen, Germany, Sep. 29- Oct. 3, 2003: 120-125.
【作者简介】 杨金廷(1958—),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企业伦理与管理决策。
- 110 www.emj-journa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