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ment Science and Research June 2014, Volume 3, Issue 2, PP.72-77
Study on Rapid Response Capability Index System for Fast Fashion Enterprises Hongshan Zhao #, Xiao Sun1 School of business,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Email:
sxyzhs@bift.edu.cn
Abstract This paper thesis aims to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ast fashion companies’ quick reaction capability, using Delphi method construct fast fashion companies’ rapid response capacity index system, and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calculate each indicator weight and obtain sort results. By summing up the core elements of fast fashion enterprises rapid response capability, and choosing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fast fashion business as a case study, analyze and evaluate its rapid response cap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index system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put forward valuable suggestions to our garment enterprises. Keywords: Fast Fashion; Fashion Enterprises; Rapid Response; Response Capability; Index System
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赵洪珊,孙筱 北京服装学院 商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随着全球化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消费者对服装时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对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做出快
速反应。快时尚企业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本土品牌进行运营模式改革,促进了我国服装企业产品设计多 元化发展。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运用模糊德尔菲法确立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 力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到相应的排序结果,为我国服装企业改进和提升提供现实参 考意见,为其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关键词:快时尚;时尚企业;快速反应;指标体系
引言 纺织服装产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着国外品牌大量涌入内地市场加剧全球化竞争,服装产品市场呈现 出新的消费特点:①时尚趋势演变的速度越来越快,流行周期不断变短,服装企业需要具备快速捕捉流行元 素的能力;②消费者对服装产品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服装产品样式繁多,消费者希望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 挑选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产品,心理需求从实用性能延伸到审美角度;③企业需努力缩短交货期,实现快速生 产和销售,以对快速变化的流行趋势做出快速反应,满足消费者需求;④服装生产以多款式、小批量为主, 保持产品的稀缺性,同时降低库存。总体分析,消费者对服装时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在选购产品时经 常是冲动式感性消费,增大了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难度,企业必须对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做出快速反 应,令产品设计走在流行的前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转变生产方式,才能顺应时尚潮流,牢牢抓住消费 者,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快时尚企业的运作模式很好地契合了当前服装消费市场的特 征,快时尚服装品牌的首要特征就是 *基金资助:受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资助;获得北京服装学院重点科研项目(2012A-03)资助。
- 72 www.ivypub.org/msr
“快”,从新款设计规划到成品生产出厂,最快一周之内即可完成。快时尚企业新产品设计研发快,从设计 到产品成品转换快,物流配送体系运转快,产品在终端店铺的更新上架快。时尚需要提速,快速反应打造了 新的时尚,快时尚要求把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从产品开发到制造、物流、配送、上架等整个产业链的运作周 期要尽可能地缩短,供应链各个环节都做到快速反应。 快时尚服装品牌例如 ZARA、H&M、GAP 等凭借快速反应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和成功,快时尚 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受到服装产业的广泛关注。2013 年福布斯全球企业 2000 强服饰类上榜公司中, ZARA 隶属的 Inditex 集团的销售额和利润排名第 321 位、H&M 服装连锁排名第 486 位、GAP 排名第 705 位 均排在服饰类上榜公司的前列。
1
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快速反应能力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合快时尚企业强大的快速产品推新能力的显著特
征,本文从新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生产能力,物流配送能力,信息系统四个角度分析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 能力的影响因素。
1.1 新产品设计研发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快速的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掌握主动权的制 胜武器。快时尚企业拥有庞大的设计团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时尚、流行的设计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设计师和买手时常穿梭于各高端时尚品牌发布会现场、时装展示会、流行街区等地收集流行信息,为新产 品开发设计获取灵感[2]。快时尚企业产品设计研发阶段通常是 3~5 天,终端店铺 2-3 周进行产品更新,消费 者每次光顾店铺都会有惊喜,满足了他们对新流行趋势的渴望,促进了消费,进而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 快速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从七个方面考察:收集时尚信息的效率、预测流行趋势的准确性、设计团 队协作配合能力、买手机制完善程度、开发设计新款式的速度、工艺要求简单化、样衣制作的精确性。
1.2 生产能力 拥有敏捷快速的产品制造能力,把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以最短的时间加工生产为成品,尽早地推向市 场,同样是快时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高效的产品生产能力通过先进的生产设备及管理模式体 现出来。快时尚企业的生产时间在 3~5 天左右,采取自有制作工厂和外包加工厂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工厂 的选址大多选在设计中心周边,便于对设计订单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企业会与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商保持 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低价节约采购成本。 高效生产的能力可以从五方面考察,生产柔性化水平,原材料供应及时率,供应商管理体系完善度, 产品质量合格率,订单完成率,关键工序自动化程度。
1.3 物流配送能力 物流配送能力的强弱是影响企业快速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物流配送运作基本上是独立的,配 送过程完全依靠多级分销商建立多级仓库中转,这种方式必然延迟了产品上架时间。快时尚企业投入大量 资金建设自己的产品仓储中心物流体系,物流配送以缩短反应时间为目的,实现产品快速配送。产品通常 是直接从配送中心运往专卖店,缩短了供应链,节省货物运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成本[3]。 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以从七方面考察,风险防御能力,交货的柔性,临时物流服务满足能力, 货物发送正确率,订单满足率,及时交货率,订单响应速度,单据准确率。
1.4 信息系统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快时尚企业依靠信息系统的强大支撑实现快速反应,没有信息系统的支 持就很难实现通过压缩各环节的时间来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各环节间的协调和沟通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 - 73 www.ivypub.org/msr
础之上,因此,信息系统是快时尚企业实现快速反应的必要条件。快时尚企业对信息灵敏度要求高,在通 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投资,信息系统是快时尚企业信息共享的平台,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 加快各环节的响应速度,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预测及反应能力[4]。 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考察,信息传输准确性,信息资源可视性,信息传递的效率,信 息系统安全性,系统对企业的适应性。
2
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指标体系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构筑了包含 4 个一级指标,26 个二级指标的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指标体系,
运用模糊德尔菲法综合 106 位专家对各个指标重要性的评估值,选取 0.6 为临界值,删除了快速研发新产品 的能力方面工艺要求简单化指标,高效生产的能力方面供应商管理体系完善度指标,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 体系方面单据准确率指标,确立了包含 23 个二级指标的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指标体系,如图 1 所示。 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指标体系
快速研发新产品的能力 C1
高效生产的能力 C2
收集时尚信息的效率 P1
预测流行趋势的准确性 P2
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能力 C3
风险防御能力 P12
生产柔性化水平 P7
原材料供应及时率 P8
交货的柔性 P13
产品质量合格率 P9
临时物流服务满足 能力 P14
设计团队协作配合能力 P3
先进的信息系统 C4
信息传输准确性 P19
信息资源可视性 P20
信息传递的效率 P21
订单完成率 P10 货物发送正确率 P15
信息系统安全性 P22
买手机制完善程度 P4 关键工序自动化程度 P11
订单满足率 P16
开发设计新款式的速度 P5
系统对企业的适 应性 P23
及时交货率 P17
样衣制作的精确度 P6 订单响应速度 P18
图 1 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指标体系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模型的创建 本研究采取邮寄及现场访问的方式对专家进行调研,共发出问卷 96 份,回收问卷 82 份。综合各位专家
打分意见,经过一系列计算及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 yaahp v0.6.0 得到各指标权重结果。四个一级影响因素 (C1~C4) 处 理 后 的 判 断 矩 阵 为
1.25 1.0102 1.4437 1 0.8 1 0.875 1.2505 0.9899 1.1428 1 1.3708 1 0.6927 0.7997 0.729
,
CR=0.003<0.1,符合一致性检验。各指标权重结果如表 1 所示。 - 74 www.ivypub.org/msr
max =4.008 , CI=0.0027 , RI=0.9 ,
表 1 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影响因素维度下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序
1 1 1 1 2 5 1
指标
权重
排序
快速研发新产品的能力 C1
0.2875
1
高效生产的能力 C2
0.2393
3
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C3
0.2760
2
先进的信息系统 C4
0.1972
4
同理可以得到各影响因素下二级指标的权重排序。快速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各指标(P1~P6)判断矩阵为 1 1 1 2 1 5 1 1 3 2 1 4 1 1 1 3 3 , max =6.5009,CI=0.1002,RI=1.26,CR=0.0795<0.1,符合一致性检验。各指标权 3 4 1 1 1 1 4 2 3 4 4 4 4 1 1 1 1 1 2 1 3 4
重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快速研发新产品能力维度下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序 指标
权重
排序
收集时尚信息的效率 P1
0.1175
4
预测流行趋势的准确性 P2
0.1220
3
设计团队协作配合能力 P3
0.1567
2
买手机制完善程度 P4
0.0598
6
开发设计新款式的速度 P5
0.4300
1
样衣制作的精确度 P6
0.1140
5
1 2 1 1 2 高效生产的能力各指标(P7~P11)判断矩阵为 4 5 1 1 2 3 4
1 3 1 4 , max =5.0933,CI=0.0233,RI=1.12, 1 3 1
1 2 4 1 1 5 1 3 1 1 3 1 3
CR=0.0208<0.1,符合一致性检验。各指标权重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3 高效生产的能力维度下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序 指标
权重
排序
生产柔性化水平 P7
0.1318
3
原材料供应及时率 P8
0.0767
5
产品质量合格率 P9
0.3703
1
订单完成率 P10
0.0918
4
关键工序自动化程度 P11
0.3293
2
- 75 www.ivypub.org/msr
1 4 1 2 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体系各指标(P12~P18)判断矩阵为 1 2 2 5 3
1 4
2
2
1
1 2
4
2
1
1 3
1 2 1 2 1 3
1 4
3
1
3
2
3
3
2
1
4
1 3 2 1 2
1 4 1
1 5 1 3 1 2 1 2 1 4 1 1 2
1 3 1 1 4 , 2 1 2 1
max
=7.195,
CI=0.0325,RI=1.36,CR=0.0239<0.1,符合一致性检验。各指标权重结果如表 4 所示。 表 4 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体系维度下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序 指标
权重
排序
风险防御能力 P12
0.0515
6
交货的柔性 P13
0.1127
4
临时物流服务满足能力 P14
0.0368
7
货物发送正确率 P15
0.1880
3
订单满足率 P16
0.0837
5
及时交货率 P17
0.2326
2
订单响应速度 P18
0.2948
1
1 1 3 1 先进的信息系统各指标(P19~P23)判断矩阵为 1 2 1 2
3 1 1 1 2 2
2 1 1 2 2 1 2 2 , max =5.4319,CI=0.108,RI=1.12, 1 1 1 2 1 1 1 2
1
2
CR=0.0964<0.1,符合一致性检验。各指标权重结果如表 5 所示。 表 5 先进的信息系统维度下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序 指标 信息传输准确性 P19 信息资源可视性 P20 信息传递的效率 P21 信息系统安全性 P22 系统对企业的适应性 P23
权重 0.3123 0.1655 0.2313 0.1254 0.1655
排序 1 3 2 5 3
通过各结果表可以看出一级指标中各影响因素对快时尚企业整体快速反应能力影响权重相差不大,其 中权重最大的指标是快速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权重值为 0.2875,其次依次为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能力,高 效生产的能力,权重相对较小的是先进的信息系统,权重值为 0.1972,可以看出,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快速 反应能力,需要从各方面权衡发展,每个环节都能做到快速响应。其中对于快速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最重 要的指标是开发设计新款式的速度,即快时尚企业推出新品的速度是其新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的核心要素, 其次依次是设计团队协作配合能力,预测流行趋势的准确性,收集时尚信息的效率,样衣制作的精确度, - 76 www.ivypub.org/msr
而完善的买手机制权重较小,对新产品设计研发能力贡献相对较少。对于高效生产的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是产品质量合格率和关键工序自动化程度,能否快速生产出合格产品是专家考量生产能力快速反应的主要 因素,其次是生产柔性化水平,而订单完成率和原材料供应及时率重要性较弱。对于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 体系方面,权重较高的指标是订单响应速度和及时交货率,可以看出,速度等时间要素是保证物流环节快 速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货物发送正确率,交货的柔性和订单满足率,而风险防御能力,临时物流 服务满足能力权重相对较低。对于先进的信息系统方面,五个指标重要性结构较扁平,最重要的是信息传 输准确性,信息传输的准确性是其能否快速反应的重要性因素,其次是信息传递的效率,而系统对企业的 适应性和信息资源可视性重要程度相同,信息系统安全性权重较小。
4
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管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消费者需求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个性化突出,我
国本土服装企业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产品更新周期,在供应链各环节加强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快速反 应,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国外著名快时尚企业如 ZARA,H&M,GAP,优衣库 等凭借快速反应获得了高额利润,通过对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企业的 快速反应能力,完善我国本土服装企业快速反应机制。希望本文建立的快时尚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指标体系 可以为我国服装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提供借鉴,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时候有据可依、能够客观地审视自 身的不足,找到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
REFERENCES [1]
Lin C.W.R., Hung O.L, Chen C. “A Strategic quick response approach for dynamic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perishable goods” [C]. The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5:323.
[2]
Cipriano Forza, Andrea Binelli. “Quick response in the textile-apparel industry and th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J].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04 (12):38~40.
[3]
Marcia Perry, Amrik. Effective quick response Practices in a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1 (5):840~854.
[4]
Hamish McMichael, David Mackay and Graeme Altman. Quick response in the Australian TCF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supplier respons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2000:30.
[5]
David Tyler, Jo Heeley, Tracy Bhamra.Supply chain influences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fashion clothing[J]. Journal of Fash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2006
[6]
Xioali wang.”Cooperation Recovery Capability Evaluation mode of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in emergency” [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4 (1):161-167
[7]
Junbo Li.”Quick Response Capability 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ogistics” [D] .Hunan: Zhongnan University,2009
[8]
Bin li.” Quick Response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Textile and Garment Companies” [J].Chinese Journal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9 (4):70-72
【作者简介】 1 赵洪珊(1972-
),女,汉族,经济学
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企业管
2 孙筱(1988-
),女,汉族,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生,研究方
向:纺织品服装企业管理。Email: unxiao06606@163.com。
理。1991-1995 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 系,理学学士,1995-1998 就读中国人 民大学商品学系,经济学硕士。 Email: sxyzhs@bift.edu.cn。
- 77 www.ivypub.org/m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