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evolution control of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value network based on dissipative s

Page 1

Scientific Journal of Control Engineering June 2013, Volume 3 Issue 3, PP.224-230

Study on the Evolution Control of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Value Network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Strategic emergi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enterprise value network as an example Huabai Bu Hengyang Normal College, Hengyang, Hunan 421002, China Email: buhuabai@163.com

Abstract Value Network model as a cutting-edge idea,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come a leading concept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network. The article has studied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when the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network system is turbulent by external disturbance from a new perspective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thus discussed the control and judging methods of the value network evolution direction so as to control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to promote the “symbiotic” evolu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network system. Keywords: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Network; Evolution; Stability and Direction; Control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演化 控制研究* ——以新创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为例 卜华白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摘

要:价值网模式作为前沿理念,在国内外已都成为一种引领性的运营理念,研究企业价值网演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义。文章从耗散结构理论这一崭新的角度,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在受到外来扰动时的稳定性条件,并由此讨论 了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演化方向的判定方法,从而为全面控制与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共生”演化提供了决 策依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演化;稳定性与方向;控制

引言 适者生存是近 200 年生物学研究的结论。这一结论告诉我们,造成生物物种演化的重要原因,是生物物 种机体内部的特征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也具有生物特征,企业的生物特征决定了企业也将因环境 的作用而不断演化,且同样是“适者生存”。随着网络技术环境、商品交易环境及顾客个性化需求环境的 不断变化,波特价值链模式已具有明显的运营局限,如企业价值链模式难以做到产品供需之间的真正匹 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传统企业价值链模式在现实的企业运营中具有明显的局限。而价值网模 *

基金资助: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GL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嵌入性、战略定位与成长后果——以新创战略 性新兴智能物流价值网企业为例”(12YJA630004)项目、湖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BB055)及湖南省“十二五”区域经济 学重点建设学科平台共同资助。 - 224 http://www.sj-ce.org/


式是一个用来扬弃价值链模式的新概念,价值网模式作为前沿理念,在国内外都正成为一种引领性的运营 理念,IBM 全球高级副总裁琳达· S· 桑福德[1]认为,从价值链到价值网是商业发展的大趋势。查阅相关的文献 可以看到,首次提价出值网概念的是 Mercer 顾问公司著名顾问 Adrian Slywotzky[2],他认为由于顾客个性化 需求的增加,国际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的竞争,企业应改变事业设计,应将传统的供应链转变为价 值网,这一思想观念拓宽了企业高层决策的思维空间并引起了人们对价值网研究的热潮。Applegate[3]认为, 在新经济时代,应该以“价值网”(value web 或 value net 或 value network)而不是“价值链”(value chain)来 分析企业的商业模式,因为现时及今后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企业或线性价值链的竞争,而是企业与其协 力者所共同营造的价值网的竞争。美国学者 David Bovet[4]从数字化供应链角度研究了价值网,认为价值网 是一种采用数字化供应链的业务模式,它通过及时捕捉处于网络中心位置顾客的真实需求,以数字化的方 式传递给其他网络伙伴,从而避开了代价高昂的分销层,他的这一观念将企业运营的设计提升到了战略水 平。除此以外,Kathand Aramanp, Wilsond T[5]等从竞争和战略的角度研究了价值网,Bing Sheng Teng[6]等 分别从生产的角度研究了价值网,Michael Ehret[7]等则分别从商务模式和顾客的角度研究了价值网,他们等 都对价值网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价值网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价 值网的内涵、特点及其构筑和运营等方面,如李垣,刘益[8]等认为,价值网是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 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和结构,是由效用体系、资源选择、制度与规则、信息联系、 市场格局价值活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周煊[9]等认为,价值网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是电子商务时代帮 助企业根据顾客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减少经营成本的管理新方法,是对各种新兴运作模式的提炼与 深化,具有网络经济、规模经济、风险对抗、粘滞效应和速度效应五种基本竞争优势效应。如此等等。从 以上综述可以看到,企业价值网模式因其适应了企业网络化运营环境而被理论界和实业界所追捧,但是, 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也有许多企业价值网因受外来的冲击(环境的扰动)而导致整个价值网的全线崩 溃,如以战略性新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等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网的崩溃,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 悸。那么,如何才能让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向“共生”方向“有序”演化而不解体? 即如何确保战略性 新兴企业价值网向有序方向演化而不是与其相反。很显然,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就会涉及到战略性 新兴企业价值网演化的稳定性判定和演化方向的判定问题。本研究选择湖南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作为研究样 本,一方面,是因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后国际金融危 机时期许多发达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抉择,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长远竞 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的结构特征除了技术不确定性,战略不确定性,成本变 化迅速三个特征之外,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萌芽新企业和另立门户,出现创业“乘数效应”。这种创 业“乘数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在迅速发展和充满机会的环境中,新兴智能物流企业没有成型的游戏规则和 规模经济障碍,同时由于新兴阶段核心技术和战略的流动性,使“立足企业”的内部员工具有良好的条件 去获得新的更好的“想法”,这些“想法”在原有企业可能由于转换的机会成本过大而无法实现,从而诱 发“新企业萌芽和另立门户”。但是,作为我国刚刚兴起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如何有效创业成长,问题尽管重 要,但实证研究和指导理论确非常缺乏,因此,基于对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的问卷调研,揭示企业价值 网嵌入性、战略定位与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同时具有迫切性。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对于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演化稳定性和方向的判定问题研究,本文运用了耗散结构的相关理论。耗

散结构理论是著名统计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所创立的一种关于宏观非平衡系统自发形成时空有序自组织 结构的理论,它主要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演化的规律和特征。普利高津根 据自己长期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发现如果将热力学第二定律放到科学史上予以重新考察,那么克劳修 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得出的结论(物质的演化总是朝熵增加、向混乱的方向进行)与达尔文从进化论所 - 225 http://www.sj-ce.org/


得出的结论(生物的进化总是由低级到高级,朝熵减少、向有序的方向进行)二者存在着尖锐的复杂矛 盾,正是对这一矛盾的深入研究,使普利高津得出了他的最小熵产生原理,这一原理与翁萨格的“倒易关 系”一起为近平衡态线性区热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随后 20 多年的努力中,普利高津终于与布鲁塞尔学 派的同事们创立了一种新的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由于该理论所研究的复杂系统 中的非平衡、非线性现象是各种不同学科中的共有现象,因而尽管这一理论建立的时间不长,但已引起理 论界的很大兴趣并一直都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还是社 会的、经济的系统,如果某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过渡到一定程度,系统内 部某个参量变化过渡到一个临界值时,经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那么该系统将会由原 来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都有序的状态,这一结论使得耗散结构理论的应 用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例如李柏洲,朱晓霞 [1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RIS)是耗散结构系统,并以黑龙江省 为例建立了基于灰关联熵的RIS演化方向判别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研究结果的验证,为RIS分析提供了一 种崭新的研究思路。阮平南,张敬文[11]从熵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的自组织机理,详细分析了战略网 络熵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熵值计算和构建熵流模型,对系统进行熵流判别,揭示了战略网络演化方向。阮 平南,刘高艳 [12]认为战略网络符合耗散结构的条件,是一个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产生、自我适应和 自我复制,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系统,并针对3G战略网络的形成,对战略网络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了实证研 究。郝云宏,李文博[13]则基于耗散结构的理论视角对知识网络进行了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网络 的演化机制。除此以外,李昆[14],徐大伟[15] 等也都运用了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生态工业问题。 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耗散熵变理论、耗散突变理论及耗散系统涨落理论等对战略性新 兴企业价值网演化稳定性和方向的判别问题进行研究。为了研究价值网动态演化的稳定性和演化方向的判 定问题,可以依据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生物“共生”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具有密切关联性。 企业仿生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其科学性已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明,它把企业视为有机生命体, 以生命的各种特征作为模拟对象,来研究发生在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各种现象,以促进企业的生存能 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企业仿生学的研究成果一再证实,假定生物“共生”系统与企业价值网具有密 切的关联性也是合理的。 “共生”一词最初来源于生物学概念,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的,后经范 明特(Famintsim)、布克纳(Prototaxis)发展完善,它指的是不同生物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这一 生物学中的共生思想很快被引入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之中。本文所论述的企业价值网是指在一定的环 境之下,价值网各组成单元(供应者、互补者、竞争者及顾客与核心企业)按某种共生模式所结成的一个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生系统。本文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企业价值网的共生演化。 假设2: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可生成耗散结构。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系统要处于耗散结构状态,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系统必须开放,它与 所处的环境存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2)系统远离平衡态;(3)系统内部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 (4)系统内部存在涨落现象。企业价值网可以满足这些条件,其理由如下:第一,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与 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和人力资源流的相互交换,是一个开放的大 系统,该系统在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都与外界有着广泛的关系;第二,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可以 远离平衡态。平衡态是指系统在没有外界(指与系统有关的周围环境)影响的条件下,系统各部分的宏观 性质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的状态,其特征是各要素均匀单一,无序,熵值极大,而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 则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保持一定的有序性,是一个内部协调的广泛联盟系统,该系统无论是价值网 组成成员的个数和资源总量等宏观规模因素,或者成员之间的关系结构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第三,战略 - 226 http://www.sj-ce.org/


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内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是非线性结构,如雇员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企业、企业 与顾客等等,他们的关系都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及负反馈的饱和效应,都属非线 性关系;第四,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如开辟新市场、新 业务,投资新项目、获得新融资等等,而且当涨落影响的程度达到一定的结果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 落”,如新品牌的产生、企业的上市及大的知名品牌的加入等等,都可能使得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从当 前的状态跃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从而不断地推动企业价值网向前有序共生演化。可见, 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可满足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

2

企业价值网演化稳定性与方向的判定 既然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可满足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那么,就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的规律来研究战

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演化稳定性和方向的判定问题。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稳定性是指如果有小扰动使 企业价值网的状态有微小的变化,而价值网自身又能克服这种扰动自动回到未受扰动前的状态,则这种价 值网是稳定的,反之,则价值网为不稳定状态。研究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稳定性,其应用价值主要体 现在能为处于动荡不稳定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提供系列的决策依据,以促使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有 序演化,确保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可持续发展。 设S和Φ分别表示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熵和熵产生,为了讨论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远离平衡状态 的稳定性及耗散结构形成的可能性,可将S和Φ按定常态去进行微扰展开,其具体的微扰展开式如下: S = S0 +δS + 1/2δ2S + ⋯⋯ Ф= Ф0+δФ+ 1/2δ2Ф+ ⋯⋯ 通过相应的数学运算,可以得到δ2S≤0,d(1/2δ2S)/dt =δxФ,其中δxФ为超熵产生。假若由于某种扰动使 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偏离了某个参考定态,那么对于受扰动以后的系统状态,有δ2S<0,其时受扰动后的 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如何演化,则可进行如下判定: (1)若d(δ2S)/dt>0,则δ2S值将慢慢重新趋于零即扰动后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将回到参考定态,证明 其时的参考定态是稳定的。 (2)若d(δ2S)/dt<0,则δ2S将越来越负,这就说明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演化状态越来越偏离定态,其 时参考定态对于这样的扰动是不稳定的,系统无法再回到参考定态。 (3)若d(δ2S)/dt=0,则δ2S不变,扰动后的系统状态既可能回到参考定态也可能进一步偏离参考定态,其 时参考定态处于一种临界状态。 根据普利高津等人导出的Glansdorff-rigogine判据,在不稳定性之上可能出现耗散结构,但是该耗散结 构如何演化即演化方向却不能确定,下面就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演化方向的判定进行分析。 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是一耗散结构,与外界环境存在能量、信息的交换,其演变方向可良性演化, 也可恶性演化,要对企业价值网的演化方向进行判定,则需判定企业价值网的熵变状况。 根据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特点,企业价值网的熵变dS可分为两个部分即diS和deS,其具体意义如下: deS表示由物质和能量等的流进和流出所引起的熵变,即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 换时所产生熵变,称为系统的熵流;diS表示系统内部过程所产生的熵变,称为熵产生。由耗散结构理论可 能知道,熵产生diS一定大于零,而熵流deS则可正可负。 依据熵变dS的具体意义,可以对企业价值网的演化方向作如下判定: (1)当|deS|>|diS|时,dS<0,企业价值网有序度逐渐增强 当dS<0时,即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靠近熵产生最小的状态,表明该系统总熵减小,有序度增强,系统 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和过程之中,系统功能最佳,价值网企业之间及价值网与环境之间都处于有效的协调状 态。同时也表明输入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熵流明显大于该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内部所产生的熵产生, - 227 http://www.sj-ce.org/


该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的发展方向是向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系统处于一种“共生有序”的演化状态。 (2)当|deS|<|diS|时,dS>0,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无序度逐渐增强 当dS > 0时,表示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总熵增加,无序度加大,系统结构失稳,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恶 性循环过程中,这时要通过某种措施加以调控。同时也说明输入系统的熵流小于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内 部所产生的熵产生,系统不再朝着更有序的方向演化,而是朝着无序的混乱的方向演化。 (3)当|deS|=|diS|时,dS=0,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状态维持现状 当dS= 0时,表明一定时间间隔内熵无变化,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状态与开始一样。其时企业价值网 内的熵产生同流经该系统的熵流基本相等,企业价值网处于一种特殊的“平衡”状态,系统的有序程度既 没增加,也没减小。 研究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演化方向的判定问题,能使企业决策者根据系统所处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 的措施,从而有利于企业价值网的共生演化。

3

基于判定条件促进企业价值网共生演化的控制对策——以新创战略性新兴智 能物流企业价值网为例 基于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演化稳定性和方向的判定条件,下面以新创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

为例,研究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要向“共生”方向“有序”演化的控制对策。文章认为,要确保 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向“共生”方向“有序”演化,其具体的控制对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 远离平衡态,推促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生成耗散结构,奠定战略性新兴智能物 流企业价值网有序演化基础 耗散结构理论表明,系统偏离平衡的程度可由系统内产生“流”的“力”来表征。如果用JK表示智能物 流企业价值网内某种流,|Xl|表示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中各种力,则JK是|Xl|的函数:JK = JK(|Xl|)再以平衡态 作为参考态,将JK = JK(|Xl|)展成台劳展式如下: JK = JK(|Xi|) = JK(|Xl ,0|)+Σ(〆JK∕〆Xl)Xl + 1∕2Σ(〆2JK∕〆Xl〆Xm)XlXm + ⋯⋯ 当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远离平衡态时,展式中须保留非线性高次项,“力”和“流”是非线性关 系。在一定外界参量的控制下,熵值不断减小,最后稳定在一种较平衡态熵的有序状态上,由此可知,企 业价值网远离平衡时不仅产生“流”的“力”较强,而且由于非线性的耦合作用,企业价值网内各种 “力”对某一种“流”都有贡献,其时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是一种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状态。 要保证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远离平衡态,那就要求智能物流价值网内部发展不平衡,因为 只有这样,智能物流价值网企业之间才能形成紧密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局面。智能物流企业价值 网内部不平衡发展的表现是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中有“龙头”企业,以及各组成成员拥有的核心能力和资 源差异等。“龙头”物流企业是智能物流价值网中的支柱企业,其产值高,发展速度快。同时,“龙头” 物流企业还要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对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整体的腾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奠定了 系统有序演化的基础。

3.2 确保系统|deS|>|diS|,降低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总熵 dS<0,促生战略性新兴智 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有序演化 在微观层次上,抓好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价值网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兼容,畅通智能物流价值网企业内 部粘滞的信息,融合智能物流价值网企业内部差异的文化,增加智能物流价值网企业内部彼此的信任,以此 尽可能地减小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内部过程所产生的熵变diS,增加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的有序性演化。 在宏观层次上,保持好价值网与外界的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顺畅,从而改善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 企业价值网与外界的分散状态,增加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的活力,因为只有在开放的市场机制 - 228 http://www.sj-ce.org/


中,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才 能确保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的|deS|>|diS|,降低系统总熵dS<0,促生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的共生 有序演化。

3.3 调适外界可控参数,利用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内部涨落,促生企业价值网有序 演化 依据耗散熵变理论,耗散结构必须在外界参数控制下才能形成,系统的受控制程度可用某控制参量λ表 征,λ变化将会导致系统状态参量X变,当系统受到微小的扰动时,则可能引起系统的突变。 讨论:设λC为外界控制参量的临界值,则: (1)当λ<λC或者λ=λC时,曲线上每一点处于平衡态,但该曲线的延续分支曲线变得不稳定,一个很小的 扰动可以导致系统离开曲线分支跳跃到其它稳定分支曲线上,在稳定分支曲线上的每一点,对应某种有序 状态,称耗散结构分支。 (2)当λ>λC时,则系统内的微小涨落才将被放大,个别的无规则的局部涨落,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相互耦合成为宏观的巨涨落,使系统突变到耗散结构分支,跃迁到新的有序状态。投资、消费者行为、增 长率以及和竞争者和产品互补者等关系的相应变化,都可看作是外部控制的涨落因素。在我国,经济政策 和行业法规等也属于外部控制涨落因子。作为决策者,应对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的外部控制因 子作认真研究,以利用系统涨落现象,促使价值网跃迁到新的有序状态,发生新的质变。

3.4 稳定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增加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价值网络子系统间的协同 力,促生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有序演化 当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被外参数控制在远离平衡态的临界状态以后, 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 在涨落的影响下形成耗散结构,在耗散结构中,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力,这种作用力越大,越有利于形成高度稳定有序的结构。根据耗散结构的理论,一个稳定的耗散结构具 有抗干扰的能力,外界因素引起系统波动会被结构本身所吸收,而与另一低层次系统相遇,耗散结构吞并 熔合它而扩大,并保持其特性不变。要确保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的有效,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 企业价值网的相对稳定是必须的,这就要求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各组成成员在制订政策时,要注意政策的 相对稳定性,以便吸收外界各种信息,经受得起价值网络统外的比如经济波动、突发事件等的干扰,使系 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

4

结语 随着企业运营环境的巨变,价值链局限越来越明显,理论的研究和实业的实践也都证实,从价值链到

价值网是商业发展的大趋势。依据企业仿生学理论,生物“共生”系统与企业价值网具有密切关联性,同 时也可定性证明,企业价值网满足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依据耗散结构规律,可以对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 企业价值网演化的稳定性及其演化的方向进行判定,从而一方面通过促使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 远离平衡态,确保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演化满足|deS|>|diS|,从而确保了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总熵 dS<0,促 生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有序演化,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调适外界可控参数和增加子系统间的协同 力,利用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的内部涨落,促生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有序演化,稳 定智能物流企业价值网。

REFERENCES [1]

Linda S Sanford, Dave Taylor. Liu Xi translated. Open up — Business Tends: from Value Chain to Value Network [M]. Beijing: Oriental Press, 2012

[2]

Adrian J. Slywotzky, David J. Morrison, Bob Andelman.The Profit Zone: How Strategic Business Design Will Lead You to - 229 http://www.sj-ce.org/


Tomorrow's Profits [M]. Crown Business, 1st edition, December 29, 1997 [3]

Applegate, L· M. Overview of e - Business models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4]

David Powitt. The Value Network [M]. Beijing: People's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ess, 2001

[5]

Kathand Aramanp, Wilsond T. 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 Value-creating Networks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1, (30): 379-389

[6]

Kristian Möller Arto Rajala. Rise of Strategic Net — New Mode of Value Creation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7, 36(6):895-908

[7]

Michael Ehret. Manag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Relationships and Value Networks: Towards a Value-based Approach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s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9, 33(6): 465-473

[8]

Li Yuan, Liu Yi. The Value of Network Management Based on Value Creation (I): and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J]. Management Engineering, 2012, (4): 34-38

[9]

Zhou Xuan. Research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 Value Network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12, (5): 55-60

[10] Li Baizhou, Zhu Xiaoxia. The Dissipation and the Grey Correlation Entropy RIS Evolution Mechanism [J]. Scientific Research, 2011, 25 (06): 46-50 [11] Ruan Pingnan, Zhang Jingwen. Strategic Network Evolution Mechanism Based on Entropy Theory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2, 26(08): 55-59 [12] Ruan Pingnan, Liu Gaoyan. The Strategic Network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0,7 (04): 33-36 [13] Hao Yunhong, Li Wenbo.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Network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J].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1(04): 25-28 [14] Li Kun, Wei Xiaoping. Study on of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J]. Soft Science, 2011, (06): 36-39 [15] Xu Dawei, Wang Ziyan, Guo Li. Industrial Ecosystem Evolution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J].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08): 40-45

【作者简介】 卜华白(1965-),男,汉族,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与评价、企业价值网及智能物流与物 联网等方面的研究,1983 年~1986 年在湘南学院物理系学习,2003 年~2005 年在中南大学商学院学习, 获硕士学位,2008 年~2011 年在中南大学商学院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Email: buhuabai@163.com

- 230 http://www.sj-ce.or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