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簡訊 Jul 2014

Page 1

墨爾本華人神學院 Chinese 二零一四年七月

你的神學需要“維修”了嗎? 廖玉強主任 一般的人若對做事的方法習慣了,就很難以改變, 宗教的虔誠如果是發自一個律法主義者的內心是可 也就成為很自然的事了。但是“習慣成自然”的基督

怕、自私和虛偽的虔誠。耶穌明確(怒目環視)的

徒有時會不自覺地迷失在宗教活動的迷霧中打轉, 提醒我們信仰的虔誠是體現在愛上帝和愛人這兩大 在熟悉和安全的區域裡,機械式的“服侍”主。”可 是,如果生命不被更新,神學不被維修(service) 他們很可能會滑向可怕的律法主義者的境界裡去。

行動裡邊。 艾傑奇(John Eldredge)說的好,“耶穌來到世界上 最注重宗教形式的一群人當中,但祂要做的事,大

律法主義是將規條淩駕於上帝與人之上。它是一種 多是把他們從形式化的宗教裡釋放出來,帶領他們 奴役形式,律法主義是做給人看的以滿足自己的信 回到神面前。” 2 念(規條)而不是以基督為中心的。這就是耶穌發 怒的原因之一:

「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裡有一個人,他的 一隻手枯乾了。 眾人窺探他會不會在安息日 醫治那個人,好去控告他。 耶穌對那一隻手 枯乾了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 又對他 們說:“在安息日哪一樣是可以作的呢:作好 事還是壞事?救命還是害命?”他們一聲不 響。 耶穌怒目環視他們,因他們的心剛硬而 難過,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 伸,手就復原了。 法利賽人出來,立刻和希 律黨人商量怎樣對付耶穌,好除掉他。」 (可 3 : 1-6) 巴克萊分析說,“在法律賽人的立場來看,宗教就 是儀式和禮節;叫人遵照一定的規則和條文去做。 耶穌觸犯了律法,所以是一個壞人,這樣的態度, 正如一些外表熱心的信徒,以為宗教只是包括守禮 拜、讀聖經、飯前祈禱、舉行家庭禮拜、做出外表 上看來十分神聖的行為;而自己永遠不替別人服 務,全無同情心,不肯作自我犧牲,以為自己思想 純正,潔身自愛,企求能獲得心境的寧靜… ” 1

讓我們彼此勉勵,不要陷入虛偽的虔誠和虛假的宗 教安全感裡邊而沾沾自喜。啊,也許該到“維修”我 們神學的時候了!

註: 1. 巴克萊(William Barclay):《馬可福音注釋》, 文國偉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2), 84。

2. 艾傑奇 (John Eldredge):《迷上麻煩的耶 穌》,宛家禾譯(臺北: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4),204-20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