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華人神學研究中心
No. 5 (2018)
英國清教徒與德國敬虔主義者對今日華人教會的啟迪 高璐揚(墨爾本神學院 2018 年度在校同學)
一、引言 本文將先以英國清教徒運動爲基準,將德國敬虔主 義運動與其作出比較並闡述兩運動之間的異同,再歸納 英國清教徒與德國敬虔主義者在神學教義和生活上的異
同,然後對敬虔派「教義」和「經驗」的失衡作出反 思,最後應用於今日的華人教會。 二、英國清教徒運動與德國敬虔主義運動的異同 要研究英國清教徒與德國敬虔主義者的異同,就不 得不從兩個運動的歷史淵源入手。兩者出現於不同的年 代和國家,不同的人本著不同的理念在各自的教會發起 了他們認為必須施行的「二次」改革。基於這些不同
清教徒運動早期的領導人是卡特賴特,他極力反對 脫離英國教會,並十分願意等待政府作相應的改革。然 而,他對英國教會由主教制改為長老制的倡議還是很快 遭到了反對,他本人也因此陷入了流浪和受逼迫的困苦 生活。3 與歷史上大多數革新運動不同的是,清教徒運動 最重要的領袖 — 愛德華滋出現於該運動結束時,即所 有英國清教徒都放棄英國教會,歸向其它宗派之時。4 從對基督新教發展的影響來看,除經荷蘭前往新英 格蘭的清教徒分離派分子之外,在英國的清教徒最終分 散於多個宗派中:有些仍舊留在英國國教中,期待內部 革新;有些「分離派」成為公理宗主義者,有些則成為 長老會、浸信會信徒。5
點,自然就產生了對後世不同的影響。然而,兩個運動 在不同中也不乏相同。
雖然清教徒運動在十七世紀就淡出歷史舞台,然而 清教神學著作對後世的影響卻從未停止過。代表人物有
(一)英國清教徒運動
前文提到的愛德華滋(18 世紀)、萊爾主教(19 世紀中
雖然英國的改教運動在 1563 年以「伊莉莎白決議
期),還有英國的司布真、鐘馬田等。 6 不可否認,清
案」的頒布劃上了句號,然而這個句號卻並不圓滿—隨
教神學在理性和傳統的協調出眾不僅影響了這些偉人,
著加爾文思想影響的臨到,英國教會這政治性高於宗教
也影響著今天的教會。 7
性的改革似乎很難站立得穩。1 於是,在英國教會內部, 認為改革不徹底的復原派教徒希望在禮拜儀式、行政制 度和教義上得到進一步的改革。這些人被稱為「清教
(二)德國敬虔主義運動 雖然德國敬虔主義運動與英國清教徒運動在時間跨
徒」。 簡單來說,清教徒運動是要繼續「未完成的改
度上有所重疊(因清教徒運動持續了近兩個世紀),但
革」。
兩者最初產生的時間相差約有一百年,當時的歷史背景
2
不完全相同。
德國敬虔主義出現於 1670 年代德國的信義宗教會 中。 在當時,改革後的教會過於強調教義的純正而忽略 8
清教徒和德國敬虔主義者,看看他們的神學教義有何分別 和一致之處,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靈修觀又如何被影響。
了信徒的靈命成長,這種「失衡」導致了一系列負面的後 果和影響。主要體現在執政者的失職、牧師的不道德和平
(一)神學教義
信徒的墮落三方面。 9 而改善此類現象的唯一方法就是培
在神學教義上,清教徒堅持加爾文主義信仰,強調
育信徒的屬靈生命。於是,在教會中開始了一起讀經、禱
神的主權和揀選、人的完全墮落。19 但在另一邊,清教徒
告、靈修的「敬虔團」,為的是把聚焦點從神學爭辯轉移
的「努力歸正」似乎又與加爾文主義的「預定論」自相矛
至實踐上。
盾—既然神有絕對的主權揀選一部分人得救,那麼清教
10
這個教會內部的運動也被稱為「敬虔主
義」。筆者認為,與清教徒運動要繼續「未完成的改革」
徒的努力是否有可能因為本沒有被揀選而白費呢?於是,
不同,敬虔主義運動是要將過度高舉改革成果的教會扭轉
清教徒用「盟約神學」來解答這個問題。20 很明顯,這樣
過來。
的神學還是有些偏向神與人共同作工,頗有「爲解決問題
德國敬虔主義的先驅是亞仁特,而施本爾才是真正 意義上的創始人。
11
但可以確定的是,施本爾深受亞仁特
著作、加爾文改革宗神學和清教徒著作的影響,這些影響 爲他在日後在信義宗教會內部施行改良工作提供了智力支 持。12
而解決問題」的意味。但清教徒卻將其當作「懸而未決的
弔詭真理」21,並依靠這樣的神學繼續在生活中獲取「努 力歸正」的經驗。但總體看來,清教徒的神學屬相對平 衡。 再來看看敬虔主義的神學。他們更強調「經歷
在影響基督新教的發展方面,敬虔派由始至終都沒 有脫離信義宗教會,所以它不像清教徒運動那樣直接產生 了一些特定宗派, 13 但卻帶動了許多宗派的崛起。 14 敬虔 派的人數難以統計,因為現今幾乎每一個更正教宗派中都 有他們的身影。15
認為路德過於偏重救恩,導致信義宗信徒忽略了生命的更 新。如果沒有「歸正」的經歷,那麼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信 仰。22 這樣的神學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失衡的危險,即不顧 神學教義,單純追求個人的宗教經驗。更有學者如此歸納 敬虔主義:「敬虔主義以偏執的反動,來攻擊正統主義的
雖然敬虔派有些「矯枉過正」並且存在致命的弱 點,但他們對於當時德國信義宗教會的影響絕對是功大於 過的 — 在敬虔派發展的後期,牧師的靈性和講道、青年 事工以及平信徒的信心和責任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 些改善無疑是通過以靈修的方法研習聖經而實現的。16 這 也是施本爾自運動伊始就一直使用的方法。除此之外,敬 虔主義運動還在教育辦學、社會關懷及宣教等方面爲後世 留下了極為寶貴的歷史遺產,甚至還影響了約翰衛斯理發 起循道運動,給英國教會帶來復興。17 (三)兩個運動的共同點 首先,兩個運動都發生在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後的 教會內部;其次,發起人的初衷都不是爲了走分裂的道 路,而是期待教會的內部革新;再次,兩個運動都非常重 視聖經的權威;
神」,即個人的宗教經驗遠超過理性上對神的認知。他們
偏執。」23 (二)生活和靈修 一個人的神學對他的生活有著絕對的影響。當談論 到清教徒和敬虔主義者的生活,我們必須承認兩者在追求 敬虔生活方面是高度一致的。這也是他們的神學帶給他們 的寶貴財富。 清教徒的生活與神緊密相連,除了生活簡樸以外, 處處可見敬虔 — 為了與神同行,清教徒注重操練與神的 默契;他們時常思想天國的事,爲的是保守基督徒的品
格;每一個人都十分重視家庭祭壇的建造,爭相作神的好 管家;通過禱告和敬拜,他們求神常常賜給他們力量。24 與清教徒類似,敬虔主義者在日常生活方式上非常
最後,兩個運動雖然都以不同的方式
節制。25 然而,也許沒有人比敬虔主義者更強調和渴望個
推動了基督新教的發展,但在當時卻都沒有如發起人所
人由內而外的改變。因為他們確信真的信仰一定會通過人
願,獲得他們所認為的成功。
的態度和行為表現出來。26
三、英國清教徒與德國敬虔主義者的異同
四、對歷史的反思
18
在從多方面比較過兩個運動的異同之後,回到英國
2
同是強調歸正的經歷,清教徒有教義作為平衡;而
敬虔主義者卻因過度強調經歷,將教義撇棄在一旁,
由於會眾沒有堅實的信仰根基,又無法經歷發生在其
可謂將一個極端(堅持「死正統」的德國信義宗教
他人身上的「神蹟」,久而久之就會認為自己不夠屬
會)扭轉成為另一個極端。當一個人在「平衡」一件
靈,從此自暴自棄,甚至跌倒。因為他們無法認識
事的時候,「失衡」往往就在悄悄地滋長。施本爾一
到,經歷不能重演,也更加不能用來傳講神的道;
定不會想到他所發起的這場偉大革新,竟然有意無意
「經歷神」也不是「複製他人的經歷」。
地幫助了後來的「自由神學」生根發芽。
27
既然如此,在基督徒身上,或是教會中,「教 縱觀教會歷史,自初期教會開始,各種「主義」
義」和「經歷」能否共存甚至平衡呢?筆者的答案
和宗派便不停地如鐘擺般徘徊在「合乎聖經的基督
是,它們當然能夠共存!雖然無法做到完全平衡(教
教」兩側,「失衡」從來沒有停止過。那麼,我們究
會歷史上也沒有真正做到過),但如果努力防止「失
竟該如何平衡「教義」與「經歷」,才能盡可能降低
衡」,這種「共存」只會令華人教會越發興旺。
「失衡」給教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呢?尤其是今日的華
人教會,又當如何面對已經存在於教會中的「失衡」
在「清教徒王子」愛德華滋身上就可以看到一個 很好的例子 — 他有純正的教義,更有豐富的心靈體
現象呢?
驗。他曾說: 五、今日華人教會如何平衡教義與經歷 在當今所處的、身邊的華人教會,滿口神學教義
「我所傳講的教義是有生命力的、令人欣喜 的,因為這些教義是我們已經親自經歷過的真
卻沒有好見證的基督徒、整天將「神對我說話」掛在
知。最高的教義是,那位不可測知的、永不改
嘴邊卻從不靈修的基督徒比比皆是。試想,我們的講
變的、令人仰慕的上帝是真切存在的,而不是
台本應傳講神的道,但傳出的信息卻充斥著刻板的教
一種臆測。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和這位
義和信條,或僅僅是各種發生在他人身上的「神
對我們本沒有義務的上帝之間,充其量不過是
蹟」,那麼造就這兩種基督徒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種依賴關係,不管我們的行為和理性如何反 對這一點。」31
為何十八世紀所犯的錯誤,今日的華人教會要重 複再犯?
28
一方面,華人基督徒在信主後仍被以往的
由此可見,「信」只能從神而來,從神的話而
思維方式所左右 — 絕大多數華人基督徒都是從「無神
來。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
論者」轉變而來。當接觸基督教信仰時,必然從理性
的。」(羅十 17)如果離開聖經的教導,信仰就是死
方面進行思考。教會的慕道班也定會根據這個實際情
的,也就根本無法經歷到這位又真又活的神。只要有
況,設計許多有關理性的例證。正是這個原因,導致
聖經所啟示的真理作為根基,「教義」和「經驗」不
華人基督徒習慣于從理性的角度去「信」和爭辯(例
但不對立,還可以相輔相成 — 在教義的引導下能夠產
如:對神學問題、教義的爭辯)。殊不知理性並不能
生活潑的信仰,從經歷中又可以反過來思考神的作為
產生信心,也更加不是「建構」上帝的工具。29 因為
而更加認識神。如果牧者能夠帶領會眾如此成長,這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
樣的教會又怎能不復興!
十一 1)
六、總結
另一方面,「華人教會運用太多『術』來推動事
雖然十六、十七世紀距離今天已經十分久遠,但
工;而不是由『道』產生屬靈的信息,另教會生活平
無論是清教徒,還是敬虔主義者,對今日教會的影響
面化。」 華人往往對教會抱有一種「消費者」的心
依舊深遠。我們唯有不斷地反省和總結經驗教訓並予
30
態;而教會為了增長,採用一些有推動作用的方式 來迎合會眾的「口味」。例如:活潑 的敬拜形式、注重分享「經歷」
以借鑑,才能使華人教會 健康成長,真正復 興神的國。
的講台。所帶來的後果是,
3
註釋: 1. 祁伯爾(B. K. Kuiper):《歷史的軌跡 — 二千年教會史》, 李林靜芝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6),267-277。 2. 清教徒認為禮拜儀式要比安立甘清潔;希望將主教制改為長 老制,並且認為這是教會唯一的行政制度;與此同時,在教 義上也要進行修正以符合加爾文主義。參古勒本(Lars P. Qualben):《教會歷史》,李少蘭譯(香港:道聲出版社, 2000),406-407。 3. 華爾克(Williston Walker):《基督教會史增訂本》,謝受 靈原譯,基督教神學教育叢書(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92),707-708。 4. 十七世紀初,英國清教徒內部就「堅持改革還是離開」產生 爭議。其中激進的分離派清教徒更是經荷蘭前往新英格蘭定 居,以躲避英國政府的迫害。而這部分人中大多數最終成為 公理會主義者,與尋求長老制的英國清教徒有所不同。有些 學者認為愛德華滋出現得太晚(他是逃亡新英格蘭的清教徒 的後代),沒有資格被稱為真正的清教徒。然而審慎地說, 他是最後與最偉大地一位清教徒神學家。參奧爾森(Roger E. Olson):《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和徐成德 譯(台北:校園 書房出版社,2002),587-590。 5.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91。 6. 侯士庭(Dr. James M. Houston):《靈修神學發展史》,馬 蘭英編,趙鄭簡卿譯(台北:中國與福音出版社,1995), 95。 7. 廖玉強:《基督教發展史從 1550 至現代》(授課講義,墨爾 本神學院,墨爾本,2017 年 8 月 1 日),31。 8. 祁伯爾:《歷史的軌跡 — 二千年教會史》,331-332。 9. Philip Jacob Spener, Pia Desideria, ed. trans. Theodore G. Tappert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64), 39-75.
14.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84-585。 15.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64-565。 16. 華爾克:《基督教會史增訂本》,781-782。 17. 劉幸枝:《主護城傳奇 — 親岑多夫伯爵與十八世紀摩拉維亞 復興史》(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9),63。 18. 清教主義堅持聖經是基本的權威,在他們的一再要求下,英 國國家教會四次修改憲章和崇拜法,但仍然沒有達到清教主 義「符合聖經」的標準。施本爾主張以「勤習聖經」並配合 實踐改善信徒的靈性生活;之後又有富朗開組織的「愛經 團」以及其友人捐建的聖經學院。隨處可見敬虔主義者對聖 經權威的堅守。參華爾克:《基督教會史增訂本》,705709,776-778。 19.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87。 20. 盟約神學主張神主動與人立約,並且將神自己侷限在約中。 亞當和夏娃毀掉了「工作之約」,神憐憫人,又立「恩典之 約」。要求是:人爲自己的罪痛悔、信靠神、終生努力榮耀 神。若能夠在成聖中出現「恩典的記號」,這樣的人就在 「恩典之約」的裡面,是被神預定和揀選的。參奧爾森: 《神學的故事》,596。 21.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97。 22.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63-566。 23. 古勒本:《教會歷史》,456。 24. 侯士庭(Dr. James M. Houston):《靈修神學發展史》,馬 蘭英編,趙鄭簡卿譯(台北:中國與福音出版社,1995), 99-101。 25. 施本爾像清教徒一樣有禁慾的傾向,他強調節食、節飲、服 飾簡樸、禁止看戲、跳舞和各種紙牌等。參華爾克:《基督 教會史增訂本》,777。
10. 陶理博士編,《基督教二千年史 — 自第一世紀至當代》,李 伯明和林牧野譯(香港:海天書樓有限公司,2004),445。
26.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81-582。
11. 亞仁特雖著有被譽為敬虔主義「聖經」的著作《真正的基督 教》,在此著作中強調信徒重生的經歷,但由於他並沒有提 出或策劃任何改革,所以只能被稱為先驅而不是創始人。參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68-570。
28. 筆者:前者所犯的是信義宗正統主義的所犯過錯誤,後者是 信義宗敬虔主義。
12. 華爾克:《基督教會史增訂本》,775-777。 13. 公理宗(The Congregationalists)是 1581 年從英國清教徒中 分離出來,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興起的宗派;浸禮宗 (Baptists)是 17 世紀從英國清教徒獨立派中分離出來的一個 主要宗派。參 于可等,《當代基督新教》,當代世界宗教叢 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113,116。
27. 劉幸枝:《主護城傳奇》,273。
29. 廖玉強:《約翰衛斯理談理性 — 從其講章第七十篇來看》, 《信仰與理性》15(2010): 25-27。 30. 郭鴻標:<聖靈充滿與靈命更新>,於《靈恩運動的反 思》,廖炳堂 編,普及神學叢書(香港:建道神學院, 2007),39。 31. 霍西爾(Helen Hosier):《愛德華滋傳》,曹文麗譯(北 京:華夏出版社,2006),7。
主編:陳廷忠 出版:澳洲華人神學研究中心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Melbourne School of Theology A: 5 Burwood Highway, Wantirna VIC 3152, PO Box 6257 Vermont South VIC 3133 Australia T: 03 9881 7850 F: 03 9800 0121 E: Info.cscc@mst.edu.au W: mst.edu.au Feb,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