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華人神學研究中心
No. 6 (2018)
當代中國大陸的基督教研究
1
林子淳博士 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香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編者按:林子淳博士今年趁安息年期間前來華
至於新教方面,來華傳教士最早要到十八世紀才出現,
人神學研究中心作訪問學人,進行為期一個月的
但不幸地這也是發生於一個東西方在政治上開始產生張
研究和寫作。本文是林教授提供關於中國基督教
力的時代,而宣教活動也難免糾纏於殖民歷史中。 4 及至
研究的歷史和課題,讓我們更能理解近期來的發
二十世紀初,當清帝國覆亡以後,中國學界更順應激進
展,望能成為研究有關課題的學者有初步的資料
的啟蒙運動思想,出現了反宗教以至非基督教運動。為
和參考,也讓關注中國基督教發展的弟兄姊妹有
了回應時代的挑戰,一批基督徒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學界
進一步的了解。)
代表基督宗教發聲,被逼在巨大的政治社會變化中,迅 速地進行新一波的基督宗教本色化運動。
一、知識分子在中國基督教史中的位置
2
按照貝萬斯和施羅德在《演變中的永恆:當代宣教神
按照信史記載,基督宗教首次入華是在公元七世紀左
學》(Constants in Context: A Theology of Mission for To-
右,比起不少歐洲國家更早。雖然景教至今留下可資研
day)中的定義,基督宗教的宣教史可大致將其使命分為
究的材料不算很多,我們也不能肯定當時是否有本地人
三大類別:以拯救靈魂和拓展教會為目的、以發現真理
入教,可是現存可資探究的歷史材料,明顯乃出於具深
為目的、以獻身於解放和轉變為目的。5 當然,在實際操
厚學術根柢之信徒手下,故至今仍吸引世界各地許多學
作中這三者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相互共存和影響
者的注意。
著。但若從這分類來看,中國知識分子歷來在中國基督
及至十六世紀末,亦即新教改革之時代,可能是當代歐
宗教的宣教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集中於第二類
洲最具學術訓練之一批學者 ─ 利馬竇(Matteo Ricci)
型,即以發現真理作為宣教目的,而這也符合以儒家為
和繼後的耶穌會士們,把天主教信仰和文藝復興以來的
中國高端主流文化傳統的理念。
西方學術帶來中土。他們成功地吸引到儒家士大夫 ─當
古往今來,知識分子在不同社會中一直有著塑造社會價
時的知識分子 ─ 的注意,並且在學者中甚至在朝廷和皇
值和高端文化的角色,對於在帝國時代的中國來說更是
族裡,陸續有人願意受洗進教,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儒
如此。儒家知識分子除了是高端文化的承載體和傳承者
家學術的發展,這是知識分子在中國基督教發展以來,
外,更組成了朝廷中的官僚制度,因此若能與他們交
明顯地產生第一波的作用。3
流,必然能對整個中國社會和價值系統產生廣泛和深遠
的影響。順此,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何上面提到歷代來華的傳
了一種獨特的「漢語神學」,吸引了除大陸以外,港、台及
教士,總是針對著知識分子從事許多文化交流與對話活動;
海外不少華人知識分子參與的學術運動,至今甚至海外學界
而在二十世紀初當中國的共和政體初立之時,知識分子中中
已對它作出了一些研究成果。6
也出現了領導基督宗教本土化的人物。事實上,中國共產黨 的創立者如李大釗和陳獨秀本也是二十世紀初的突出知識青 年,其思想也深深地影響著後來者。然而我們也很清楚明 白,當代中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基督宗教思想中某些 觀念所影響,但並沒有完全地接受它,這也是今天我們仍在 談基督教「中國化」問題的原因。 二、1949 年後中國的基督教研究及其特色 在 1949 年以後,雖然所有以前由教會主辦的教育機構被收
歸國家管治,但一個全新的文化和教育制度總不能忽略對宗 教的研究,因為它本是人類歷史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尤其在 馬克斯、恩格斯、列寧等人的著作中也偶爾會提及(基督) 宗教的素材,如三位一體論、原罪、救贖等等,因此文教制 度至少要交代這些概念的由來和大概內容。即使在文化大革 命的歲月裡,宗教材料在書籍中往往只淪為「批判」的對 象,但在過激思潮給糾正後,知識分子自然會有興趣對此等 人文現象作出深入研究。
廣義來說,「漢語神學」固然可以泛指一切以漢語來表述的 神學著作,那麼以上由唐朝景教入華以來的相關漢語作品都 可歸入其下。但這裡要特別闡明的「漢語神學」,關注的是 上述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降,在中國大陸學術界萌芽,漸 漸在九十年代起受到整個包括中、台、港等地漢語地區學者 關注以至參與的基督教研究學術現象,其形成之歷史原因也 促成了箇中的表述色彩。7 如上所述,當時參與較高質量的 學術研究者,基本上皆出於與自身學科有關問題的興趣,而 對「現代性」的關注則是背後最大的人文和社會學科課題。8
改革開放政策之實施,乃緊接在文革以後,那時的中國大陸 學界固然是百廢待興,因此不少學者是從最基本的迻譯西方 文獻來重新起步的,在宗教研究方面也是如此。9 如是者, 研究所便藉著推動在不同領域中,有志於研究與基督宗教相 關問題的學者從事翻譯經典的工作,這種活動其實在八十年 代末已零星在大陸學界展開著。由於起始時絕大部分譯者沒 有受過正式的神學訓練,故此這種工作很不容易,質量也不 易控制,亦受到許多的批評。然而這對相關學者來說正是一
在隨後改革開放政策實施的三十多年以來,中國大陸要面對
種猶如學習外語的過程,長時間下來除了能為學界建立起基
的最主要問題,固然是如何從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各種荒廢
礎參考文獻以外,對於積累學術經驗和掌握基督宗教的各個
亂局中重新振作起來,甚或要追上一個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
層面都十分重要。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後輩學者受到的訓練
導的現代國際大局勢,因此一種迅速的現代化議程被提出來
自然是比較專業,但從近年的一些學術調研看來,他們雖然
了。對知識分子來說,尤其當中從事人文及社會科學的,
明白早期出版的文獻有著諸多限制,卻無不感激前輩們所付
「現代性」自然地成為了一個核心課題。從一方面,知識分
出的努力,讓他們能在這基礎上成長。10 倘若我們關注學術
子當然在反思為何中國傳統文化在近現代會遭遇困難和災
出版的發展,不難發現在中國大陸近幾十年來,有關基督宗
劫,但這也即反映出一般所謂的「現代性」是以西方啟蒙的
教方面的出版物早年確完全集中於譯著,漸漸的開始出現零
形式來作仿傚模型的,而基督宗教則是在這巨大轉化中的一
星的學術期刊,11 到近年更有專門於聖經文學、12 比較經
項關鍵背景因素,因此也受到學人從不同學科的正面關注。
典、13 猶太研究、14 神學美學 15 等方面的期刊,而且愈來愈
在這種情況下,大陸教會按道理應該是大有可為的。可是在
多獨立的學術專著和會議文集相繼出版,甚至有以外語來表
受到過去文革時期的磨難後,教會內外在改革開放初期受過
述的,亦受到國外學者的關注,做出相關的研究。如此一
正式宗教學以至神學訓練的人數已十分稀少,而且大都年紀
來,這種形勢不難令人明白,何以漢語神學對基督宗教的關
老邁(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尚有國共內戰,根本難以培訓出正
注,早年便主要集中於其與不同學科的重疊學術關注和聯繫
規人材),故此直到今天大陸教會仍要為培訓足夠牧職人員
上,而不一定是聚焦於宗教性質和教義內容,也與教會內的
而傷神,若要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學術研究自然十分困難。在
神學關注有所不同。
這段期間初段,從事高質量有關基督宗教研究的知識分子,
由於從事這種研究的學者乃來自不同的人文及社會科學部
大部分便與教會少有關係。他們多半本是從事不同的人文和
門,而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體制內至今也沒有神學院系(即
社會科學的學人,但在研究中卻碰到與基督宗教有關的課
使宗教系也極少,而且多數是隸屬於其他學科之下),可是
題,故此便對此宗教以至神學產生興趣。筆者所參與的漢語
因著對基督宗教的研究興趣,他們的對外聯繫方面卻多與神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正是順應此現
學院系(固然多屬大學體制內的)有交流,這便產生出一個
象在二十年前在香港成立的一個獨立學術機構,並因此提倡
頗有趣的現象:台、港與海外的神學院系學者倘若要與大陸
2
對基督宗教有興趣的學者和學院交流,便要將他們的神學
教會的會友,那麼我們可以怎樣理解這個學術社群?我們
研究置於其他不同學科的視域來作出探討;而大陸學者若
可以認定那些在教會以外,卻又能認同基督教信仰的理念
真對基督宗教有興趣,便要把自己學科探究的神學意涵與
或價值,甚或部分有個體「宗教」經驗的學者為一個「信
這些地方的神學院系作出分享。這種相互作用便促成了一
仰」群體嗎? 17 當然,這種放在括號內的「信仰」肯定不
種跨學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而這正是當下許
同於既有的任何教會或宗派傳統,而這個學術社群也不等
多地方的學界所推許的研究進路;但這對於大陸學者來
同於傳統意義上之「教會」(學者們也不會如此認同)。
說,卻可能是當下高等教育制度中唯一的研究進路。
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基督教研究既在中國大陸的公共空間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展,漢語神學的研究領域也出現了可 觀察到的變化。由於起始時大陸學者都是從其他學科「外
裡產生出一定的影響力,則其背後操作的學術群體理應分 有著某些基本的共同信念(common belief)。這個「信仰
借」來參與「神學」的研究,而基於對現代性的關注,因
群體」當然不等同於教會,卻與盧克曼(Thomas Luck-
此相當部分參與者原本是哲學、歷史和文學等人文學科的
mann)所言之「無形的宗教」(invisible religion)有相近
學人,他們比較容易進入與基督教思想、歷史和文本相關
連的研究課題中。數十年過去了,研究梯隊也開始成長, 我們發現大陸年青一代的學者對基督宗教的研究愈來愈專 精,甚至出現了擅長聖經原典、不同時代神學和歷史,以 至從實證科學來研究基督宗教的學者。他們人數相對於整 個學界來說雖然不多,但少數人甚至有機會在國外的一流 學府中接受宗教學以至神學的專業訓練,回國後進入到不
之處,意即在建制宗教於現代世俗化社會中漸漸失卻了影
響力以後,其原本發揮著的社會功能必須由別種形式作出 填補。18 不過大陸基督教研究以至漢語神學的出現,卻又 跟西方社會之世俗化現象有所不同。後者是因社會的變遷 而產生出的蛻變現象,但前者卻是學人因其學術以至靈性 上之需要而自發產生的,但效果上竟猶如在公共平台上闡 述基督宗教的一些想法。
同的人文或社會科學院系內任教,而其研究成果固然也要
在這點上,中國社會學家楊慶堃所定義之「彌散性宗教」
是以跨學科的形式出現了。他們的一些研究成果,譬如城
(diffused religion)十分值得留意,它的概念正好相對於西
巿化和流動民工對教會文化的影響、不同地區以至少數民
方傳統基督宗教這種具嚴密組織和禮儀的「制度性宗教」
族的基督教信仰和儀節、不同社會階層如大學生和企業家
(institutional religion);更重要的是,儒家乃屬於前者,
對基督教信仰的態度等等,都是大陸教會在牧養方面應正
而後者則在宋朝起於中國逐漸衰落。19 從西方的宗教觀點
視的課題,卻又是自身未必有能力去從事的研究。因此,
看來,「儒教」(作為一種宗教)是否成立從來都是一個
教會內外學界的協同效應也必然會有益於教會內的使命,
爭議性問題,因為儒家並沒有如基督宗教或佛教和道教等
這種現象以往對華人教會專門從事神學研究的人來說是難
的一套相對獨立的組織與祭儀人員,卻靠賴宗族和文官制
以想像的。這種學術現象促成了研究所過去二十年來常常
度等來維繫。可是這種看來似是依附性的「信仰」,正主
穿梭於國內外不同科系與教會內外的原因,為要建立一個
宰著中華文化傳統達數千年之久。與此相仿,大陸的基督
能讓不同地域和教會內外學者互相砥礪的學術平台。
教研究也並非由教會所主導,卻由不同學科的學者自由參
三、漢語神學的「信仰」形式 在學術界出現的基督宗教研究,由於相關的學者本身就隸 屬於不同的學科之內,因此這種跨學科式的研究自然地成 為了一種公共神學 ─ 必須要用學術語言在公共空間裡言
說,並構成了當下中國學術的一個組成部分。16 這種情況 即使在以基督宗教為文化背景的西方社會中也是難以設想 的,尤其現代社會正是一個「世俗化」了的狀況,以至傾 向將宗教推出公共討論平台以外,使得建制宗教的聲音愈 來愈邊緣化。 不過漢語神學這種令人鼓舞的現象也同時帶來 困惑:傳統上神學的主體就是教會,但
與,依附於現代公共文化和教育制度之中,從學理角度切 入公共空間中闡明基督教信仰,這種果效便與儒家式的彌 散性宗教有暗合之處。如此一來,漢語神學看似已在中國 大陸發展成為一種具本土特色的基督宗教「信仰」。
這種「公共信仰」固然有其容易辨別的缺點:在現代學術 日益精專的情況下,即使在神學院或建制教會中,神學各 部門也愈來愈細緻,如何規劃一套整全的神學議程已十分 困難;對於在大學中欠缺明確的系所體制的漢語神學來 說,困難豈非更甚?然而這種 明顯的難處,卻又 恰恰是這 種「神學
漢語神學的參與者絕大部分並非
3
風書社,2016);其他作品包括:賴品超,《廣場上的漢語神學:從神學到 基督宗教研究》(香港:道風書社,2014);曾慶豹,《甚麼是漢語神 學?》(台北: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5);李躍紅,《個體生命的終 極吟唱:思想史視域中的漢語神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基 本的文獻匯集則可參:何光滬和楊熙楠編,《漢語神學讀本(上/下冊)》 (香港:道風書社,2009);李秋零和楊熙楠編,《現代性、傳統變遷與漢 語神學(三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這方面的海外作 品可參: Pan-chiu Lai & Jason Lam eds, Sino-Christian Theology: A Theological Qua Cultural Move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ankfurt am Mainz: Peter Lang, 2010); Fredrik Fällman, Salvation and Modernity: Intellectuals and Fai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8); Chloë Starr ed., Reading Christian scriptures in China (London & New York: T&T Clark, 2008);另有兩篇未出版的博 士論文: Timothy Lee-Yii Lau, “A Chinese Fish Thinks about Chinese Water: the Cultural Engagement of Christian Theology in the Emerging Sino-Christian Context”, (Ph.D. Thesis, 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 2008); Naomi Elaine Thurston, “On the Fring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Constructing Marginality in Sino-Christian Studie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Wales at Trinity Saint David, 2015);法語期刊 Transversalités 103 (2007)也曾設專題探討漢語神學。
研究」(theological studies)能廷立於中國大陸公共空間 中的原因。事實上,自從晚清科舉制度沒落以後,農村 人口也日漸減少,儒家文化的承傳在現代化社會中也經 歷著相類似的困境,因此余英時先生便將之視為一種 「遊魂」現象。20 從目下的學術分科來說,在華人社會的 大學中,除了近年個別大陸高校設立了「國學院」以 外,對儒家並沒有像西方的神學和古典學一樣為傳統文 化留下一席制建性支持,而要通過一般的文學、史學、 哲學、社會學等學科作不同角度的分散性討論。中國大 陸的基督教研究,所面對的就是一模一樣的境況,卻又 因學人對現代性的探討而受著一定的支持,甚至因而在
7.
賴品超應是最早嘗試劃分出廣狹兩義漢語神學者(〈漢語神學的類型與發展 路向〉,載楊熙楠編,《漢語神學芻議》,3-4),當時他把劉小楓和文化基 督徒的論述視為狹義漢語神學的代表,但隨着此學術運動的發展,狹義的漢 語神學似乎應涵蓋更多不同種類的學者,詳參筆者的分析,《敘事.傳統. 信仰》,第一章:漢語神學的社群性身份和神學類型;另參賴品超與筆者 (Pan-chiu Lai & Jason Lam)合著,“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Sino-Christian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by the Editors”, in Sino-Christian Theology, 1-17。
8.
此大背景發展至今固然有許多變遷,這方面可參拙著,《存在.歷史.神 聖》,第一章:現代性困惑中的神學政治話語。
9.
這方面的論述可參劉小楓,〈共產黨文化制度中的基督教學術〉,漢語基督 教文化研究所編,《文化基督徒:現象與論爭》(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 究所,1997),62-75。
現代轉化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與東方文化比較以至對話 的機遇。倘若過往佛教入華時能夠產生出一種本土化的 發展並推進了儒家的轉化,則在這全球化的時代裡,基 督宗教會否可能因而產生出相類似的現象?這不單是傳 統教會信仰者所應關注的,也是學術「信仰」之所以能 牽引知識份子(不論是傾向抑或反對基督宗教的)投入 參與的原因,因為這種「本土化」是基督宗教在當代能 為中國文化傳統作出貢獻的一個重要機遇。 注釋: 1.
本文原發表於 2016 年 11 月 7-10 日假南京舉行的第十二屆「基督宗教在當代 中國的社會作用及其影響」高級論壇,一個相似版本曾以〈當代中國大陸的 基督教研究:對基督教身份之想像的挑戰〉為題刊於《聖光神學論刊》1 (2016)。
10. 新一輩學者的看法可參高莘,〈對中國大陸新一代基督宗教研究學者的初步 調查〉,楊熙楠、林子淳和高莘編,《傳承與發展:第四屆漢語基督教研究 圓桌會議論文集》(香港:道風書社,2012),185-201。 11. 至今仍一直維持定期出版的如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辦的《道風:基 督教文化評論》;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辦的《基督教文化學 刊》;加拿大維真學院主辦的《基督教思想評論》。 12. 如河南大學文學院聖經文學研究所主辦的《聖經文學研究》。 13. 如中央民族大學比較經學與宗教間對話創新引智基地主辦的《比較經學》。
2.
較詳盡的傳教史論述請參賴德烈(Kenneth S. Latourette)著,《基督教在華傳 教史》,雷立柏、靜也、瞿旭彤和成靜譯(香港:道風書社,2009)。
14. 如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主辦的《猶太研究》。
3.
這是一個相當巨大的研究領域,就著神學與經學的互動關係,讀者可參李天 綱,《跨文化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北京:新星,2007)。
4.
簡短闡述可參鄧守成,〈東亞──國家、民族與處境神學〉,《道風:基督 教文化評論》35(2011),103-128。
16. 這本身就是一個頗值得思索的公共神學議題,可參《道風》32(2010)的主 題:「漢語神學與公共空間」;筆者的《敘事.傳統.信仰》,第四章:公 共領域中的神學論述策略。
5.
貝萬斯(Stephen B. Bevans)和施羅德(Roger P. Schroeder),孫懷亮、柯博 識和雷立柏譯,《演變中的永恆:當代宣教神學》(香港:道風書社, 2011),第二章。
6.
晚近對「漢語神學」的研究專著,可參筆者的《多元性漢語神學詮釋:對 「漢語神學」的詮釋和漢語的「神學詮釋」》(香港:道風書社,2006); 《敘事.傳統.信仰:對漢語神學社群性身份之尋索》(香港:道風書社, 2010);《存在.歷史.神聖:當代漢語神學-政治論說反思》(香港:道
15. 如襄樊學院神學美學研究所主辦的《神學美學》。
17. 「漢語神學」的社群主體身份正是筆者的《敘事.傳統.信仰》全書主題所 在。 18. 盧克曼,《無形的宗教》,覃方明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1995)。 19. 楊慶堃,《中國社會中的宗教》,范麗珠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第十二章。 20.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困境〉,《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 1995),96-99。
主編:陳廷忠 出版:澳洲華人神學研究中心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Melbourne School of Theology A: 5 Burwood Highway, Wantirna VIC 3152 Australia T: 03 9881 7850 F: 03 9800 0121 E: Info.cscc@mst.edu.au W: mst.edu.au Jul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