Ötzi Peak 3251m @ INHERITAGE N° 01/2023

Page 1

34 自 2020 年初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 被迫按下暫停鍵。在歷經封城、國境關閉、旅遊限 制等種種困頓後,如今隨著疫情趨緩,全球也開始 迎來重回正軌的疫後新生活。然而在經歷過史無前 例的停頓與重啟後,人們不僅變得更加關注環境永 續,對於自身和家人的身心健康,也變得更加重視, 療癒也因此成為當前最被看重的生活關鍵字。而各 種連結自然、帶來平靜,同時引領人們卸下繁雜、 靜享豐富感官體驗的建築場域,也隨之成為疫後時 代最吸引人的去處。不論是沉澱心靈的禪坊、以遼 闊視野壯闊心胸的山巔觀景台、與自己和藝術獨處 的美術館,又或是點燃靈性光輝的教堂,這些讓人 們暫別喧囂、擁抱沉思與靜謐的所在,不僅一一化 為療癒之所,並且成為陪伴人們重啟新生活的力量 來源和心靈棲息地。 COVER STORY HEALING PLACE 療癒之所 連結自然、擁抱內在自由與寧靜 的各式建築場域, 不僅引領人們正向擁抱疫後新生活, 並且化身為平衡身心的療癒之所, 為人們帶來希望與力量。 Text_Lilias Photo_Shigeru Ban Architects 、 Zone of Utopia 、 Mathieu Forest Architecte 、 Bornstein Lyckefors Arkitekter 、 Konstantin Arkitekter 、 noa* ( network of architecture )、 Wutopia Lab 、 Studio Libeskind 、 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 、 K2S Architects 、 Sordo Madaleno Arquitectos 35
36 37 COVER STORY 一個體驗禪的所在
有「人道主義建築師」之稱的日本普立茲建築大師坂茂( Shigeru Ban ),不僅擅長以紙、木等材質,打造出溫暖有力量的建築作品,時 常參與災後地區重建的他,更不斷以各式應急建築設計,來為人們帶來 希望。而在這個大家越來越嚮往身心平衡的疫後時代,由坂茂所設計的 「禪坊靖寧(
修的療癒時光。 專為禪坐、瑜珈和僻靜所打造的「禪坊靖寧」,就座落在淡路島北部一 處緩丘山脊上,整個禪坊坐擁廣闊的綠意美景,以離群索居的所在位置, 獨享完美的僻靜時空。為了創造宜於禪修的理想條件,「禪坊靖寧」除 了以長條型建築結構,描繪出沉浸於時間長河中的冥想狀態,並且以懸 臂式設計,讓長 90 公尺的建築體立於兩個鋼骨基座上,讓建築體狀似在 自然中尋求平衡,以此呼應人們對於身心平衡的追尋。而半懸於空中的 建築體,也以 360 度的環景視野,引領人們融入自然,並在自然中放下 繁雜、調幅自心。 以原木為主建材所打造出的「禪坊靖寧」,藉由天然的建材選用,營造 出與天地和諧的空間氛圍。地上共兩層樓的「禪坊靖寧」,上層特別採 用如同涼亭般的半開放式設計,建構出狹長又寬敞的瑜珈靜坐空間。下 層則規劃有 18 間木造客房和食堂。為了貫徹禪修僻靜的使用精神,這 18 間客房實際上更像是 18 間關房,房內沒有擺放房架床墊,僅以一張可作 為打坐墊使用的塌塌米小床鋪,來幫助人們靜修。除了規劃靜坐、瑜珈、 書法、茶道、薰香等課程活動,「禪坊靖寧」也提供健康美味的禪坊料理, 讓遊客能在此品嚐到淡路島的四季食味。 日本兵庫縣 1. 以原木打造出的禪坊靖寧,也像是 一艘棲息在緩丘上的飛船。 2. 在連接地面的一側,設計有直通二 樓瑜珈靜坐空間的階梯。 3. 整個禪坊靖寧以兩個固定基座和懸 臂式設計,營造出在自然中尋求平 衡的建築意象。 4. 望向茂密林野的禪坊閱覽休息區。 5. 以原木建構出的餐廳空間,同樣也 享有充足的自然採光。 1 2 4 3 5
ZEN WELLNESS SEINEI
Photo by Hiroyuki Hirai )
ZEN Wellness SEINEI )」,也在 2022 年現身日本瀨戶內海 淡路島,並且化身為一個體驗禪的獨特所在,邀請人們來此感受靜心禪
38 39 COVER STORY 駐守一方寧靜的立方冰晶 XINXIANG CULTURAL TOURISM CENTER ( Photo by Arch-Exist ) 美麗的雪花結晶,是大自然最獨特的藝術創作,而夢幻的冰雪景象,更不時展 現出除卻繁雜的寧靜氛圍。由 Zone of Utopia 和 Mathieu Forest Architecte 合作設 計的河南新鄉文化旅遊中心( Xinxiang Cultural Tourism Center ,又名冰立方 Ice Cubes ),便特別將冰雪結晶融入設計中,並以 9 個如同大型冰塊的半透明立方 體,組合出冰塊堆疊而起的建築景象。
象,以獨特的建築設計,觸動人們心靈,激發人們的想像。與一片平靜水景相 伴的 Ice Cubes ,也像是漂浮水面的冰晶,展現出冰與水相互為生的敘事美感。 而裝飾有雪花圖樣的玻璃牆幕,除了作為建築體的遮陽系統,同時創造出微觀 自然的意趣。與光對話,也是整個建築體主要的設計內涵。半透明的建築量體 不僅能捕捉日光,並且會交錯反射出不斷變化的光影,讓建築隨著時序展現出 不同的樣貌。夜裡透著光芒、高 49 公尺的建築體,更會化身為一座冰雪燈塔, 為人們照亮黑夜。 為了推廣冬季休閒運動所建造的 Ice Cubes ,除了以冰塊狀的建築外觀呼應冬日 冰雪,並且以冰塊般的建築坐擁一方寧靜,進而描繪出童話世界般的夢幻情境。 而規劃有展廳、多媒體室、兒童遊戲室、閱覽室、餐廳、咖啡館和會議室等多 元設施的 Ice Cubes ,同時設計有多個屋頂露臺,以及頂層 Sky Lounge ,讓遊客 能在這座冰雪堡壘上,欣賞 360 度的城市風光。 中國河南 2 3 5 4 1 1.
Ice Cubes ,更加展現出晶瑩剔透的建築風情。 2. 設計有雪花結晶的玻璃牆幕,為人們帶來走入冰雪的奇妙體驗。 3. 一個個高 17 公尺的玻璃立方體,組合出冰塊堆疊的建築景觀。 4. 雪花牆幕不僅為建築內帶來充足的自然採光,同時描繪出微觀自然的設計語彙。 5. 被水景環繞的 Ice Cubes ,也展現出冰與水相互生成的飄浮美感。
位於中原融創文旅城一角的 Ice Cubes ,除了以一個個高約 17 公尺的玻璃量體, 形塑出冰塊堆疊的建築樣貌,並且詮釋出冰封住脆弱和堅固、瞬間和永恆的意
夜裡透出光芒的

Qaammat Pavilion 玻璃殼內,將體驗到各種不同的觀看視野和感受。而當人們從遠處 看向透明的 Qaammat Pavilion ,整個量體則既存在於眼前,卻又隨之融入周遭,甚至 消失在地形之中。

作為記述格陵蘭自然和歷史文化的象徵性地標,Qaammat Pavilion 以獨具詩意的抽象 設計,描繪出超現實的場域意象,成為一座隱身在世界盡頭、冰與海之間的透明終點, 一個回歸於無,引領人們放下一切繁雜的藝術化裝置。

40 COVER STORY 城市裡的沉思秘境 KÄRDLA CITY PAVILION ( Photo by Tiit Veermäe ) 位於波羅的海的 Hiiumaa 島是愛沙尼亞第二大島,同時也是愛沙尼亞最 受歡迎的夏季渡假勝地,而 Kärdla 則是 Hiiumaa 島上唯一的城鎮。2018 年時,為了慶祝愛沙尼亞宣布獨立 100 週年,Kärdla 特別發起了一系列 建設項目,其中位於市中心廣場上的 Kärdla City Pavilion ,便以封閉式花 園( Hortus Conclusus ,又稱為秘密花園)為設計概念,藉由幾何設計和 原木選材,打造出一個城市裡的沉思秘境,一個如同花束般的公共建築。 由瑞典 Bornstein Lyckefors Arkitekter 操刀設計的 Kärdla City Pavilion ,特 別以木條組合出充滿空隙的圍牆,讓光影自然穿梭於牆幕內外,並在圍 牆內規劃出一塊種滿樹木植栽的菱形綠地,營造出與自然共生的庭園環 境。早在 1830 年代,紡織業便開始進駐 Kärdla ,為了向曾經興盛一時的 紡織產業致敬,Kärdla City Pavilion 在半透光的圍牆上,設計有如同紡織 花紋的菱形圖樣,以此增添建築的裝飾美感,同時讓這座賦予城市全新 活力的公共建築,成為記述歷史的鮮活地標。 Kärdla City Pavilion 是裝承空間和景觀的容器,也是暫別塵囂的花園秘境, 設計團隊除了期望藉由這座溫潤的原木建築,打破現代化城市的疏離感, 同時期望為人們創造出一個可以轉換心情的空間。而未來隨著時間的推 移,花園裡的樹木會越長越茂密,木質圍牆的色澤也會逐漸與街道融為 一體,最後,Kärdla City Pavilion 便會成為美麗的綠色花束,持續為城市 帶來充滿生命力的希望與祝福。 愛沙尼亞希尤馬島 格陵蘭薩凡吉特 1 1 3 2 2 3 1. 位於城市廣場上的 Kärdla City Pavilion ,以原木建構出調和自然的封閉式花園。 2. 圍牆外也延伸設計有涼亭坐椅,讓民眾能在此沉澱、休憩。 3. 半透光的木質圍牆以菱形花紋設計,向當地興盛一時的紡織業致敬。 1. 創造出獨特賞景體驗的 Qaammat Pavilion 玻璃磚牆。 2. 像是由冰塊建造出的 Qaammat Pavilion ,正好與覆蓋上白雪的 峽灣景致相互呼應。 3. 鑲嵌在冰與海之間的 Qaammat Pavilion ,以透明又抽象的設計, 展現出超現實的地標建築風光。 世界盡頭的透明終點 QAAMMAT PAVILION ( Photo by Julien Lanoo © Konstantin Arkitekter ) 位於格陵蘭島西側的 Sarfannguit ,是一個居住人口不到百人的極圈小村落。由於 Sarfannguit 周邊是古代因紐特人( Inuit )的獵場和採集地,保有超過四千多年的人 類生活遺跡,因此在 2018 年時,當地從 Aasivissuit 到 Nipisat 的區域都被列入聯合國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其中 Sarfannguit 更是保護區中唯一仍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因 此被喻為活著的文化遺址。為了宣揚和紀念古老的因紐特文化,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特 別委託瑞典建築師 Konstantin Ikonomidis ,為 Sarfannguit 設計一座永久性的地標建築 Qaammat Pavilion。 佇立在山丘上望向峽灣的 Qaammat Pavilion ,特別以月亮和極光為設計靈感,整個展 館同時結合了開放、透明、輕量化等結構設計特點。與其他極地建築一樣,Qaammat Pavilion 直接在岩層上穿鑿多個 40 釐米的孔洞,以金屬桿作為基座,並在金屬桿上 裝設圓形不鏽鋼支架,最後才進行玻璃磚的安裝。Qaammat Pavilion 所使用的玻璃磚 是由 WonderGlass 製造,黏著劑則是由 Konstantin Ikonomidis 與荷蘭台夫特理工大 學的 Faidra Oikonomopoulou 、 Telesilla Bristogianni 一同合作研發。這款玻璃磚能夠 吸收光線波動,並且會隨著時節反映環境的顏色,當人們身處在被古老和自然包圍的

Libeskind ,選擇以藝術化抽象設計,銘

42 COVER STORY 盡享山巔上的自由遼闊 ÖTZI PEAK 3251M ( Photo by Alex Filz © noa* network of architecture ) 鑲嵌在阿爾卑斯群山景色間、坐擁 Schnals 冰川永恆之美的 Ötzi Peak 3251m 觀景台,不僅以融入山川的設計,引領人們沉浸於令人驚嘆的 高山景觀中,並且隨著山巔之上的遼闊視野,讓人們的心靈和思緒不 再受限,跟著展開與自然連結的內在自由旅程。 位於義大利 Schnals 冰川山谷之上的 Ötzi Peak 3251m ,是由義大利建 築事務所 noa* ( network of architecture )所設計,整個觀景台特別以 色調和當地山峰岩石相近的耐候鋼建造,讓整個建築量體得以自然融 入周遭景觀中。由於觀景台所在位置的獨特地形條件,因此設計團隊 僅在平台下方架構起必要的支撐結構,從而創造出如同漂浮在山巔上 的觀景台樣式。由耐候鋼以固定間距組合成的護欄,也以柔和的曲線 設計,形塑出律動和清透的美感。而整個平台則是呈現水滴狀,用以 呼應水滴凝結入河,最後流向大海的旅程。 在觀景台的一側,特別設計一個如同取景框的延伸空間,在這裡設計 團隊特別以玻璃護欄來營造出走向空中、全然融入自然的賞景體驗。 此外,在觀景台上,還設計一座大型十字架。山巔之上是離眾神最近 的所在,Ötzi Peak 3251m 高聳的十字架,就在此望向 126 座山峰、望 向古老的冰川、望向靜止的時間,在最遺世獨立之處,為人們祈福, 彷彿只要堅定走上這座山巔上的觀景台,就能實現最純淨的祈禱。 與歐洲海拔最高的飯店之一 Glacier Hotel Grawand 相距不遠的 Ötzi Peak 3251m ,其周邊山區同時也是歐洲最古老冰封木乃伊-冰人奧茲 ( Iceman Ötzi )的發現地,因此除了滑雪、健行,這片群山之地,亦 是珍貴的考古遺址。 義大利波札諾 1. 在觀景台一側的取景框設計,特別搭配上玻 璃圍欄,創造出走向空中的賞景體驗。 2. 建造在山巔之上的 Ötzi Peak 3251m 觀景台, 與周遭壯闊的山景遙相對望。 3. 觀景台上的十字架,以賜福於一切的姿態, 眺望山川。 4. 被 126 座山峰環繞的 Ötzi Peak 3251m ,享有 令人讚嘆的賞景視野。 1 2 3 4 聯繫過去與現在的紀念館 DUTCH HOLOCAUST MEMORIAL OF NAMES ( Photo by Kees Hummel ) 在二戰結束 75 年後,一座獻給 102,000 多名荷蘭大屠殺受難者的紀念 館,正式在阿姆斯特丹現身。由 Studio Libeskind 與 Rijnboutt 合作設計的 Dutch Holocaust Memorial of Names ,特別藉由迷宮般的磚牆,以及象徵希 伯來文「 לזכר 紀念」一詞的幾何量體設計,為阿姆斯特丹 Weesperstraat 區建構出一個引領人們反思、守護和平與希望的公共空間。 在 1,700 平方公尺的紀念館腹地裡,除了以磚塊搭造出 4 組磚牆通道,並 且在高 2.4 公尺的磚牆上,以鏡面不銹鋼製作出代表「 לזכר 紀念」的 4 個字母。雕刻有受難者姓名的磚牆,則是將緬懷的心念量化為有形的存 在。設計團隊同時也保留下
心,為未來帶來希望。 荷蘭阿姆斯特丹 1. Dutch Holocaust Memorial of Names 在迷宮般的磚牆通道上,架設有代表紀念一詞的不鏽鋼幾 何量體。 2. 紀念館公園內也特別擺放了大量的白色石子,一方面作為造景,一方面讓民眾將白石子擺放 在磚牆下,以示緬懷。 3. 盤旋在磚牆上的鏡面不鏽鋼量體,同時也映照著周遭的景觀和建築。 2 1 3
1,000 塊空白磚牆,用以紀念未知的傷亡者。 磚牆上的不銹鋼結構,除了映照著周遭景觀,同時也傳達出反思的設計 意涵。整個紀念館也透過代表傳統的磚牆,以及象徵現代的不鏽鋼,來 體現過去與現在的聯繫。而磚牆和不銹鋼量體間狹窄的空隙,除了創造 出不鏽鋼量體在空中盤旋的視覺感,也表述出歷史文化因戰爭而中斷的 遺憾和空虛。比鄰 Ho uin 花園的 Dutch Holocaust Memorial of Names , 同時也在磚牆間植入多棵樹木,讓紀念館延續周遭綠意景色,成為一個 記憶歷史、供民眾休憩的紀念公園。 主導紀念館設計的建築師 Daniel
刻歷史記憶,在紀念館公園內,形塑出一場走入歷史也走入寧靜的旅程。 對於戰爭所帶來的傷痛,這場旅程或許無法改變過去,但卻可以撫慰人
44 45 COVER STORY 與自己和藝術獨處 MONOLOGUE ART MUSEUM ( Photo by CreatAR Images ) 位於秦皇島北戴河 Seatopia 公園綠地上的獨白美術館( Monologue Art Museum ),就像是一幅攤開的立體畫軸,以多個描繪不同意境的 空間,引領人們與自己、與藝術獨處。由 Wutopia Lab 所設計的獨白 美術館,除了以圍牆、長廊圍合出一個 3,600 平方公尺的粽型腹地, 並且將傳統水墨畫的運筆和線條之美,融入設計中,包含以橢圓形 的小劇場為起筆、以圓形的瑜珈教室為點、以花牆做枯筆等,透過展 現不同用筆力道的量體設計,創造出充滿連貫性和動態美的美術館場 域。 首先,在以混凝土建構出的小劇場空間裡,除了以半圓形階梯式座位 環繞著黑色的圓形舞台,並且在舞台上方設計有一個弧形天窗,讓日 光和月光自然流瀉在這個灰色空間裡,詮釋出「萬物皆有裂縫,那是 光照進來的地方。」的詩詞意境。鼓勵人們展現自我的舞蹈教室, 則是以半透明的玻璃盒為設計概念,透過隱隱透露窗外綠意的霧面玻 璃,營造出如夢似幻的霧中風情。圓柱狀的瑜珈教室,選擇以色彩斑 斕的玻璃牆幕,調和出柔和又愉悅的空間氛圍。而藝術長廊則是以白 色鋼骨結構、花牆和玻璃牆幕,創造出不斷變化的光影,讓光影在這 個向水院、向綠景敞開的廊道空間裡寫詩。 在美術館中心處的水院,除了以黑色水池對應白色建築,描繪出心靈 的平靜與思想的深邃,在水池上還特別設計有螺旋型水道,以水中水 設計,打造出水流湧動的意象。整個水院在景觀設計上,也特別向元 朝的《六君子圖》採擷靈感,並且在院內植入松、榆、柏、楓、櫟等 樹種,以院內一方綠樹景致,實現將山水畫融入建築的設計巧思。 中國秦皇島 1. 獨白美術館是由展現不同設計意境的多個幾何建築量體所組成。 2. 瑜珈教室特別以彩色玻璃牆幕營造出柔和悅性的空間氛圍。 3. 別有洞天的小劇場,讓表演者與天光共舞。 4. 在圓柱狀的瑜珈教室裡,也特別設計有圓弧形階梯連接上下樓層。 5. 結合山水畫和螺旋型水道設計的黑色水院。 1 2 4 5 3

教堂內的大禮堂,除了以原木打造出如同山脊般的挑高三角形天頂,並 且在三角形頂端設計有一扇長條形天窗,讓天光得以自然流洩而下。隨 著時序變化的天窗光影,不僅如同天降聖光,為教堂內帶來難以言喻的 神聖性,這道天光還會不斷重塑大禮堂對稱的三角形屋頂空間,創造出 活著的幾何美學。而教堂內同時也以簡約的原木座椅、原木聖壇和原木 十字架,營造出讓人們放鬆身心的溫馨氛圍。

46 47 COVER STORY 讓教堂成為流洩天光的森林 ØRESTAD
( Render by Vivid Vision © Henning Larsen ) 預計在 2026 年建成的 Ørestad Church ,是哥本哈根近三十多年來所建造的 第一座教堂。由丹麥 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 所設計的 Ørestad Church ,除 了將自然光、森林等意象融入設計中,並且結合開放的社區空間概念,讓這 座新型態教堂成為一個遠離喧囂、為人們帶來心靈慰藉的城市公共空間。 為了與
設計一系列天窗,當天光透過呈立體雕塑造型的挑高天頂流洩而下時,將特 別營造出一種站在樹冠下的奇妙感受。Henning Larsen 全球設計總監 Jacob Kurek 在分享設計概念時特別提及:「走進教堂,人們將透過與自然的聯繫, 點燃靈性的光輝。」而沐浴在天光中、迎向天空的 Ørestad Church 禮拜堂, 不僅自然創造出空間中的神聖性,整個廳堂也將化身為森林裡的一塊空地, 以自然又純淨的氛圍,吸引人們齊聚,共享愉悅平靜的時光。 鄰近 Amager Fælled 自然保護區的 Ørestad Church ,也特別在建築中設計有 一座露天庭院,並且將植入多種草本植物和櫻桃樹,來與保護區景觀相互交 流。而這座承載四季景色的安靜庭院,也將成為教堂內供人們休憩、沉思的 僻靜園地。 樸素又充滿力量的教堂 YLIVIESKA CHURCH ( Photo by Tuomas Uusheimo ) 丹麥哥本哈根 芬蘭上維耶斯卡 1. Ørestad Church 以一系列高低錯落的梯型屋頂,形塑出如同森林般的建築景觀。 2. 除了設計有如同樹皮的木瓦外牆,教堂前也以與落葉色調相近的地磚調和自然。 3. 教堂內的露天庭院是人們休憩和沉思的僻靜園地。 4. 流洩著天光的雕塑式天頂,特別營造出站在樹冠下的空間氛圍。 1. 採用幾何極簡設計的 Ylivieska Church ,是當地最醒目的地標建築。 2. 搶眼的山牆式屋頂設計,形塑出如同山峰相連的建築樣貌。 3. 教堂內也以玻璃牆面設計,消彌內部空間的隔閡。 4 3 2 1 1 2 3 位於芬蘭西部的 Ylivieska ,是一個充滿綠意、人口僅一萬五千多人的城 鎮。2016 年時,當地歷史悠久的古老木造教堂被一場大火摧毀,整個城 鎮頓時失去信仰中心。為了慰藉居民,同時讓社區恢復往昔的活動,當 地教區隨即決定重新打造一座 Ylivieska Church ,而曾經設計出赫爾辛基 靜默教堂( Kamppi Chapel )的芬蘭著名建築事務所 K2S Architects ,則 是以醒目的山牆屋頂和極簡幾何設計,贏得 Ylivieska Church 的設計主導 權。 從芬蘭傳統木建築汲取設計靈感的 Ylivieska Church ,也直接以原木和磚 塊為主要建材,透過低調卻富有張力的幾何極簡設計,讓新教堂既調和 當地人文、自然,又展現出質樸、充滿力量的新氣象。 三角形是貫穿整個 Ylivieska Church 的首要設計元素,從廣場、屋頂、 內部大禮堂到如同雕塑藝品般的十字架,都結合了三角形幾何樣式。 其中如同三座山峰相連的山牆式屋頂,更讓 Ylivieska Church 成為整個 Kalajokilaakso 地區,最引人注目的地標建築。望向舊教堂廢墟和戰爭墓 園的教堂入口,則是以斜切面設計形成一個狀似三角形的入口廣場。而
CHURCH
Ørestad 區開闊的自然景觀相呼應,Ørestad Church 除了以原木為主 建材,並且使用參酌樹皮質感所設計出的外牆木瓦,以及色調和落葉相似的 地磚,來讓教堂建築由內而外與自然和諧共存。整個教堂也以多個高低錯落 的梯型狀屋頂,組合出如同樹林般的建築景觀。設計團隊同時也在屋頂上
48 49 COVER STORY 湖面上的圓形休閒會所 VALLE SAN NICOLÁS CLUB HOUSE ( Photo
) 位於墨西哥 Valle de Bravo 郊區的 Valle San Nicolás 休閒會所,不僅以環型 建築設計,創造出 360 度的全景觀視野,並且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建築樣式, 讓整個會所全然沉浸在湖光山色間,營造出忘卻煩憂、療癒身心的超然情 境。 由 Sordo Madaleno Arquitectos 操刀設計的 Valle San Nicolás ,除了以保護 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為設計宗旨,並且期望這座棲息在湖面上的建築, 能成為人們與自然相遇的完美所在。以停靠在湖面上的船舶為設計靈感的 Valle San Nicolás ,除了以湖面上的環形建築設計,創造出湖中湖景觀,並 且以落地窗和開放式設計,讓望向湖心的空間設施享有無遮蔽的賞景視野, 同時讓建築內外與周遭環境相互連結。在環形建築上則設計有內外雙環廊 道,讓人們能自在漫步其中,一邊賞景、一邊沉澱心靈。此外,在環形建 築中央還特別設計有一條下沉式中央通道,讓人們能夠直接穿過水面,體 驗另一種賞景意趣,同時縮短前往另一側漂浮泳池的步行距離。 規劃有健身房、三溫暖、水療室、按摩室、酒吧、餐廳等設施的 Valle San Nicolás ,在環形建築外側另外設計有一個長方形的泳池平台。這座漂浮在 湖面上的露天泳池,不僅創造出如同在湖中游泳的體驗,並且營造出最遺 世獨立的悠游時光。為了讓建築成為自然的一部分,Valle San Nicolás 也選 擇以木材和石材為主要建材,包含紅橡木屋頂、火山石牆面和 Kebony 原 木甲板等,讓整個會所建築更加貼合當地景觀。做為當地社區的健康休閒 據點,Valle San Nicolás 除了提供有各項健身設施,同時也透過貼近自然的 設計,創造出被自然環抱的幸福場域,讓自然成為人們最好的治療師。 墨西哥巴耶德布拉沃 1. Valle San Nicolás 特別以湖面上的環形建築量體,建構出湖中湖的獨特景象。 2. 在環形建築前還設計有一座長方形的水上泳池平台。 3. 更加深入湖心的泳池平台,創造出全然遺世獨立的泳池時光。 4. 以原木和石塊為主建材的 Valle San Nicolás ,也展現出與自然相融合的建築風情。 5. 坐擁 360 度全景觀視野的 Valle San Nicolás ,特別享有療癒身心的超然情境。 1 2 4 5 3
by Rafael Gamo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