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線上試閱

Page 1



目 次

圖表目次............................................................................................................... ix 導 讀.................................................................................................................... xi 譯者序.................................................................................................................. xxi 中文版序......................................................................................................... xxvii 謝 辭............................................................................................................... xxix 第一章 緒論.................................................................................. 1 臺灣出兵的歷史研究 .................................................................................... 6 本書基本主張 ................................................................................................ 12 日本的遞迴帝國主義 ................................................................................... 14 本書章節大要 ................................................................................................ 18

第一部 「臺灣出兵」的地區性脈絡 第二章 由「口」到「邊境」..................................................... 25 近世外交和日本的四個「口」..................................................................... 27 明治維新和主權革命 ................................................................................... 34 轉變為邊境 .................................................................................................... 40 小結 ................................................................................................................. 42

第三章 殖民之正當性理據......................................................... 45 為日本出兵提供脈絡的羅發號事件 .......................................................... 46 對羅發號事件的初始反應 ........................................................................... 49 殖民之正當性理據........................................................................................ 58


vi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為在臺清領土權之界限繪製地圖 .............................................................. 66 琉球人遇難 .................................................................................................... 69 小結 ................................................................................................................. 73

第四章 擘劃對臺出兵.................................................................75 副島種臣 ....................................................................................................... 77 屠殺消息傳到日本....................................................................................... 81 李仙得和副島的初期互動 .......................................................................... 85 給副島的備忘錄 ........................................................................................... 92 處理東亞關係的一致方式 ......................................................................... 103 小結 ............................................................................................................... 106

第五章 赴臺之決策....................................................................109 副島使節團 .................................................................................................. 112 對清領土權的挑戰...................................................................................... 120 副島的公開祕密 .......................................................................................... 123 征韓論 ........................................................................................................... 124 赴臺決策 ...................................................................................................... 129 出兵計畫 ...................................................................................................... 133 執行計畫 ...................................................................................................... 136 外國反對出兵 .............................................................................................. 139 小結 ............................................................................................................... 144

第二部 在臺灣現場 第六章 間諜與探勘者................................................................149 樺山資紀在北京 .......................................................................................... 151 樺山的東臺灣踏查...................................................................................... 154 等待日本傳訊 .............................................................................................. 161 返回臺灣 ...................................................................................................... 165


目 次 vii

方案論辯 ...................................................................................................... 172 東部方案 ...................................................................................................... 178 小結 ............................................................................................................... 182

第七章 懲罰「蕃人」................................................................185 軍隊的組織 .................................................................................................. 187 臺灣之旅 ...................................................................................................... 194 抵達臺灣 ...................................................................................................... 199 建立一座大本營 .......................................................................................... 201 首次交涉 ...................................................................................................... 204 小規模作戰 .................................................................................................. 208 與頭人會面 .................................................................................................. 212 懲罰牡丹和高士佛的戰事 ......................................................................... 216 土著村落投降 .............................................................................................. 222 日本軍力擴展的局限 ................................................................................. 227 小結 ............................................................................................................... 229

第八章 消逝的殖民之夢............................................................233 卑南計畫 ...................................................................................................... 235 西鄉受命「誘導土著開化」....................................................................... 238 衡量清國反應 .............................................................................................. 245 製造藉口 ...................................................................................................... 247 招降的象徵意義 .......................................................................................... 251 日本衝擊、西方反應 ................................................................................. 258 小結 ............................................................................................................... 264

第三部 捍衛出兵 第九章 善後談判........................................................................269 擱置殖民計畫 .............................................................................................. 270


viii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柳原前光的訓令 .......................................................................................... 274 大久保利通前往清國 ................................................................................. 280 柳原前光的談判 .......................................................................................... 282 大久保的談判 .............................................................................................. 285 解決方案 ...................................................................................................... 290 對日本談判的反應...................................................................................... 295 小結 ............................................................................................................... 298

第十章 在日本媒體中正當化出兵............................................301 日本媒體對支配的類比 ............................................................................. 302 出兵意圖 ...................................................................................................... 306 文明、國家威望和國家權威 ..................................................................... 311 凶殘、野蠻和種族...................................................................................... 325 逐步開展對出兵的看法 ............................................................................. 332 小結 ............................................................................................................... 339

第十一章 結論............................................................................341 臺灣出兵中的遞迴...................................................................................... 342 對臺灣出兵的評估...................................................................................... 348 臺灣出兵後的遞迴帝國主義 ..................................................................... 356

附錄A:用於統計分析1874年在臺陸軍之資料.........................359 用於編集資料庫的資料來源 ..................................................................... 360

附錄B:派遣至臺軍隊規模的估計 .............................................363 軍力規模 ...................................................................................................... 363 勞動力的規模 .............................................................................................. 368

參考書目........................................................................................371 索 引........................................................................................389


導 讀 李文良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將 1874 年「 臺 灣 出 兵 」 視 為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之 萌 芽、 開 幕 劇或原型,在中外學界都不是一個新鮮的說法。1 特點應該在 於 Eskildsen 明白主張日本帝國主義挪用自西方,且在雙方不斷 互動中形成與發展,並進一步創造「遞迴帝國主義」 (recursive imperialism)一詞,來概念化自己的核心主張。遞迴(recursive)

是演算法的術語,就是在程式中自己呼叫自己,亦即函式中有呼 叫自己(self-calling)的敘述。Eskildsen 這本專書《日本與東亞的 帝國轉型:臺灣出兵與日本帝國主義之萌芽》值得我們學習之 處,便在於明確且前後一致的新創概念貫穿全書,並將 1874 年夏 天南臺灣一隅所發生的武裝衝突,賦予日本史、東亞史,甚至世 界史的學術意涵。 主張日本帝國主義來自挪用與遞迴,而非工業化或政治近代 化進程中自然孕育而生,並不直接等於其威力和影響就一定比較

1

1874 年臺灣出兵的研究史,可參閱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 1990),頁 219-308。


xii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薄弱。事實上,比起西方,日本帝國主義對東亞的政治和外交更 具破壞力(頁 12)。臺灣的案例就清楚顯示,儘管南臺灣的恆春 半島作為航海往來交通要道,不時有外來船隻擱淺、船員遇害事 件,最終卻只有日本派遣正規軍進行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及占領 計畫。我們理應明白,日本即使努力躋身西方帝國主義之林,它 終究還是個東亞國家,「脫亞」成為「入歐」的前提。制度框架 和硬體建設等雖可加速迎頭趕上,思想和文化卻是個漫長的議 程,地理空間屬性更不可能有達標的一天。放到長期的歷史發展 來觀察,就是日本首先必須正面挑戰原本以中國為中心、占優勢 的外交秩序;但最終也是最好的轉變,就還只能是以日本自身作 為東亞的軸心,難逃東、西拮抗的命運。「當代」總是在過去歷 史中形成,卻又成為未來歷史發展必須面對的前提。而這意味著 日本雖可挪用西方帝國主義,卻又無法避免內在的結構性焦慮。 將日本的帝國主義比擬為遞迴效用,起點是 1874 年的臺灣出 兵;未及言明卻頗引人猜測的,就是帝國主義的未來進程及其終 結?那應該就是從此一路走向擴張的日本帝國,經由 1894 清日、 1904 日俄、1914 一次大戰,直到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之間的高速

擴張,最後是因幾近於毀滅性的本土決戰、體制變革才得以終 止。遞迴的用意因此似乎在於日本帝國主義形成之後的自主意識 或自我擴張,就像時下流行的人工智慧電影一樣,人腦所創造的 智慧機器人,快速且大量的自我學習,最終形成自我意識,脫離 創造者的掌控,而其終局則往往是自我毀滅的悲劇。從這樣的角 度想來,儘管作者只用遞迴來闡述日本帝國主義之「萌芽」,卻 也隱喻傳達日後發展及其終局。


導 讀 xiii

臺灣番地殖民計畫 帝 國 的 成 立 必 須 立 基 於 擁 有 海 外 殖 民 地 的 事 實 之 上。 Eskildsen 這本專書從頭到尾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從龐大的史料之

海清楚指出,日本官民之間曾經存在的臺灣番地殖民計畫。由於 日本在臺軍事行動僅有短暫的八個月,且未有大規模遭遇戰、領 土控制,最後的外交談判更僅獲得微薄的賠償隨即倉促撤軍,以 致各界常因此遺忘日本當時曾擁有永久的番地殖民計畫。 實際上,日本不管是出兵前在中央政府內部的討論(第五 章)、事先派遣間諜在臺灣的調查(第六章),甚至正式出兵後 的軍事活動,殖民計畫無時不被提及且試圖落實。甚至來臺日軍 也有一支約三百人的中隊,是由指揮官西鄉從道從薩摩的舊武士 募集而來的特殊隊伍,西鄉及他們自己都期待至少有半數可在未 來擔任殖民臺灣的先鋒(頁 189)。只是臺灣出兵計畫在落實的 關鍵時刻,對清強硬派的外務卿副島種臣去職,重掌朝政的核心 官員不願在國力未豐、內亂隱憂的關鍵時刻再引發與清國之間的 正面決戰,因而為臺灣出兵設下階段限制:可以出兵懲罰臺灣原 住民,但只有在保證不會引發與清朝之間全面性的軍事衝突時, 才能進一步執行番地殖民計畫。問題是,即使清朝同樣無意在多 事之秋再增添日本戰事,他們還是調集大軍援臺,並往日軍所在 的南臺灣番界邊境集結推進。從未明白宣戰的清、日兩國軍隊, 現在都來到南臺灣一隅,雙方僅有番界一線之隔。在此同時, 英、美等西方強權基於自身利益,也出聲反對日本出兵。如此 變局下,殖民計畫在日軍完成牡丹等原住民部落討伐後,即於 6 月底時中止(頁 230-231、264),前距日軍抵臺還不到二個月。


xiv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Eskildsen 的專書因此將描述這場出兵在臺灣現地之具體行動的最

後一章(第八章),名之為「消逝的殖民之夢」 (The Fading Dream of Colonization)。2

東亞帝國轉型 此後,儘管日軍仍然滯留南臺灣長達五個多月之久,但因中 央政府在清朝及西方列強的反對下,已放棄原本的殖民構想,在 臺日軍就變成日本對清朝外交談判的籌碼,而非如先前規劃作為 落實殖民的先遣部隊。Eskildsen 使用「賠償取代殖民計畫」來呈 現日方上述整體策略的更迭。日本放棄積極侵略性殖民計畫、降 低衝突及戰爭之後,歐美強權也再度傾向日方,介入協調紛爭, 並很快讓雙方達成協議。這個結局亦可視為東亞外交新平衡,清 朝同意以獲得歐美及日本承認的東臺灣番地主權交換琉球宗主權 的喪失。因為清朝現在就是幫南臺灣原住民賠償其所殺害的日本 國屬民,一如日本代琉球人出面向清朝幫他們臣民討回公道。3 2

3

儘管本書第八章後還有三章,但已是另外一部「捍衛出兵」,標題分別是「善 後談判」、「在日本媒體中正當化出兵」以及「結論」。換言之,Eskildsen 對於日軍在臺灣現地的描述,僅有最初的二個月,到 6 月底為止。至於此後 直到合約簽訂(10 月 31 日)、日軍撤離(12 月中旬),還有長達五個多月 的在臺日軍之活動,除了點出瘧疾危害嚴重外(頁 281-282、289-290),幾 乎就沒有進一步描述。我們可以理解,這是因為脫離他的主題關心:日本的 殖民主張及其實踐。事實上,大部分從日本外交、政治史而出發的臺灣出兵 事件研究,幾乎都沒有處理日軍在臺中、後期的行動。 「番地殖民」其實沒有當時日本預期的那麼樂觀,二十年後實際統治臺灣時 即備受挑戰,最後甚至是以特殊行政,來替代當時他們要求清朝或自己想做 的一般行政區化。Eskildsen 對此也有相當的認知,他挑明著說,日本在 1874 年 6 月擱置殖民構想,「拯救了日本免受幾可想見的一場災難」。其原因除


導 讀 xv

從上述視角出發,Eskildsen 設定的遞迴概念,同時可以延伸 展現在清朝與西方。清朝的反應是愈來愈為明確其國家領土範 圍,捨棄作為傳統朝貢貿易體制一環之琉球宗主權的同時,則在 與日本晚期的外交談判中明確化列強一再逼問的番地主權,同時 積極展開「開山撫番」政策,將東部番地郡縣化,明文撤廢引發 番地主權爭議的番界政策。用 Eskildsen 的話來說,便是:「日本 遞迴地挪用西方帝國主義,此遞迴過程放大西方帝國主義的變形 效果,並在全東亞加速傳播主權革命。」 (頁 342)應該也是在這 個層次的意義上,Eskildsen 將「東亞」納入這本以臺灣為案例探 討日本帝國主義萌芽的專書之書名,和「日本」並列。

李仙得之夢 十九世紀下半葉東亞的涉外關係史幾乎無法迴避法裔美籍外 交官李仙得,不只因為他當時確實活躍於第一線並周旋於東亞各 國之間,也留下龐大文獻資料。1874 年日本出兵臺灣自然也不例 外,其常被簡單想成是李仙得個人企圖及構想的實踐。因為積極 提供南臺灣番地及清朝情況,以協助日本處理事務的就是不久前 曾數度親往南臺灣番地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他負責處理美 籍商船羅發號(Rover)在南臺灣番地擱淺、船員被殺的類似事 件,差別只在於其身分已是日本政府高薪聘請的顧問。許多文獻 與研究也暗示李仙得積極謀求個人官位,講求現實名利,而非特

了臺灣的自然人文環境限制外,當時日軍實力根本不足以建立海外殖民地, 即使是座落於東亞的臺灣島(頁 349-352)。


xvi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定國家的效忠。正努力躋身歐美帝國主義行列的日本,正好讓擁 有獨門知識與實務經驗的李仙得獲取高位和名利。法國出生卻參 與南北戰爭,再因功派赴清朝擔任外交官,隨後又在日韓之間遊 走的簡歷,更易坐實人們的想像。 不過,Eskildsen 試圖舉證說明,早在李仙得應日本政府聘任 之前數月,主導維新政府外交事務的副島種臣,已由國內外各種 管道清楚掌握琉球人在臺灣番地遭難的事件,明確擬定派遣征討 軍前往南臺灣的計畫,「李仙得出入意外地到達日本,只是使副 島的知曉過程更活躍而加速」。與其認為李仙得為日本創發臺灣 出兵的構想和理論,不如說雙方構想相同、一拍即合。Eskildsen 還進一步讓我們明白,臺灣出兵計畫是副島種臣應對國內外局勢 變化,系統且全面地調整日本主權、領土及外交體系的關鍵環 節。所以,日本理所當然會有臺灣出兵、殖民之舉,不管最後是 否有李仙得的協助(第四章)。這同時意味著,臺灣出兵也就不 會是過往多數研究所主張,單純只是對於國內不滿武士的讓步, 及舒緩、轉移征韓論壓力的替代性機制。 當然,這樣的說法並非主張李仙得對於維新政府沒有任何外 交理念或方向上的影響。李仙得除了詳細提供南臺灣情況、與清 朝的交涉策略,以及具體策劃臺灣出兵之外(第四章),他為明 治政府提供的規劃案,瀰漫著前所未有的擴張和侵略性。Eskildsen 極為敏銳卻具說服力的推測,這並非李仙得個人思想單方面的激 進化,而是他與副島種臣等人思想的結合物,其實一定程度反映 出副島種臣的想法,儘管歷史文獻都明白寫著那是李仙得提交給 副島種臣的備忘錄。若借用 Eskildsen 的概念來說,兩人也起了類 似的遞迴作用,或者乾脆可說是共鳴或共振,且愈震愈大。


導 讀 xvii

未來研究 作為美國出生、接受完整教育訓練,卻在日本國際基督教大 學教書的研究者,Eskildsen 這本專書主要還是屬於日本史或比較 帝國主義的範疇。但今天作為中譯本在臺灣出版,除了提供我們 不同於慣常從清朝史出發的研究視野外,對於日後的臺灣史研究 也有很大的啟發。 首先,日本在預備及實際征臺期間,從國內外及臺灣現地累 積龐大文獻及調查成果(第六章)。4 但非常奇怪的是,相較於 西文文獻,1870 年代的這些日文史料卻幾乎還沒有被努力整理出 版,認真用在十九世紀的臺灣研究上。5 類似影響也及於日治臺灣 史。1870 年代先後參與征臺行動的人,大致上也是二十年後日本 殖民臺灣時的核心人物,但我們卻很少關注兩者之間的連結及其 研究(第十一章)。6 更重要的是,Eskildsen 現在已經幫我們具體 指出日本 1870 年代的臺灣番地殖民計畫。那麼,當時的殖民規劃 和調查對於 1895 年之後的日本殖民統治政策有著什麼影響?對於

4

5

6

日治時期即曾針對這些日文檔案做過蒐整,資料典藏在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圖 書館的國立臺灣圖書館。此外,臺大曾在 1990 年代做過一次大規模的調查。 吳密察主編,《臺灣史檔案.文書目錄.十一,日本公藏台灣關係檔案目錄 : 公文類聚、公文雜纂、採餘公文、外務省紀錄、舊陸海軍關係文書》(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1997)。 周婉窈曾扼要地回顧相關文獻、研究史,指出研究取徑的轉向及多元新詮釋 的可能。周婉窈,〈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 釋的可能〉,《臺灣風物》65:2(2015.06):23-90。 Barclay 有關臺灣番地懷柔外交、特殊行政化起源和落實的研究值得關注。 Paul D. Barclay 著,堯嘉寧譯,《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番界」內的統治 (1874-1945)》(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


xviii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臺灣史研究來說,這應該是意味深遠且必須面對、深掘的重要課 題。 雖然 Eskildsen 已經注意到,日本出兵臺灣的歷史研究通常較 少注意在臺灣究竟發生何事?但他補足的空白有一大部分還是 來臺日軍的組成、運輸、登陸及其作戰過程(第七章及附錄 A、 B),而非臺灣地方社會的情況。當時的恆春半島不是一個蠻荒

的無人之境,而是具有長遠移墾發展的社會,不只位處「東亞地 中海」航線要道,也是東、南臺灣往來必經之地,有著活潑的族 群往來和商貿交流。重點在於,當地位於島內卻是番界之外,沒 有帝國的郡縣官員和駐軍等行政管理。換言之,經由恆春半島的 歷史研究,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沒有國家的地方如何以及形成怎樣 的社會秩序?這同時可以反省與思考,曾經統治臺灣二百餘年的 「清帝國」,對於社會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顯然十九世紀下半葉諸 多涉外事件就彷彿一盞明燈,讓我們得以一窺這個長期在漢文文 獻中缺席且處於幽暗不明的有趣之地,所存在的複雜政治、社會 及商貿網絡,進而思考國家的意義。 十九世紀來到恆春半島的勢力,不管是清朝、美國或日本, 都必須盡快熟悉、謹慎依循既存的社會網絡來運行,方能適切達 成其目的。若是如此,這一套在地方長久的歷史過程所形成的既 存秩序,就不太容易因為各種外來者的到來而整體改變,即使其 政軍實力總是輕易強過各種在地勢力。這意味著我們現在所能看 到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恆春半島社會,通常只有本地社會與外來勢 力的接觸面,最易見到的總是像卓杞篤、楊友旺等特定的中介勢 力。7 此即意味著,晚清涉外事件所產生的只是暗室之中的單一微 7

隨著史料的發掘,類似「牡丹社少女阿台」的小人物故事也進入研究視野。


導 讀 xix

弱光源,映照特定立物表徵的同時,也造成諸多陰影。那麼,我 們還應該進一步想想,目前雖已可藉由「外人之眼」,看到十九 世紀下半葉的恆春半島社會,8 但要如何避免過度聚焦在那些共同 亮點的同時,又能試著摸索接近陰影之處?

8

阿台是日軍進攻牡丹社途中在鄰近爾乃社被俘的年僅 12 歲少女,她後來被送 往東京短暫接受教育,成為新興商業媒體宣揚與消費的對象。陳文添,〈牡 丹社事件餘緒─一位原住民少女(臺灣小姐)的悲劇〉,《臺灣文獻》別 冊 22(2007.09):2-11;陳文添,〈《東京日日新聞》版畫中所見的牡丹社 事件少女〉,《臺灣文獻》別冊 29(2009.06):18-24;陳其南,〈牡丹少 女事件簿〉,《臺.博.物.語:臺博館藏早期臺灣殖民現代性記憶》(臺 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頁 106-121;周婉窈,〈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 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臺灣風物》65:2(2015.06): 60-64;Matthew Fraleigh, “Transplanting the Flower of Civilization: The ‘Peony Girl’ and Japan’s 1874 Expedition to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9:2 (2012): 177-209。 Douglas Fix, “The Changing Contours of Lived Communities on the Hengchun Peninsula, 1850-1874”,收錄於洪麗完主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 歷史研究》(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9),頁 233-282;吳玲青,《界外 之人─琅嶠地方的歷史與人群》(高雄:麗文,2017)。



中文版序

能給《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臺灣出兵和日本帝國主義之 萌芽》中文版作序,是我無上的光榮。如「謝辭」所言,此書之 撰寫源自多年前一次在東京的圖書館與某張巨幅傳單的相遇。此 一木刻版畫印刷品描繪 1874 年臺灣土著向日軍臣服的景象,初見 之時,我曾認為深解其意。但我錯了,要花上許多年,我才清楚 察覺其中表達曖昧之訊息,實展現日本及西方間的帝國主義、以 及日本和東亞其他人民之間的複雜關係。 本書英文版出版後,一位在日本的同事認為這麼一部關於清 國與日本間外交關係的作品,理應在兩國政府的互動上著力,問 我為何要費勁寫這麼一本在大清帝國周邊發生衝突的書。誠然, 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首次在海外運用武力的場合,就是與清國 的衝突,而且正好在清帝國國力孱弱的邊緣地帶,但這一切其實 並非意外。西方列強不管是以正式或非正式帝國的方式,時常以 此類周邊領地為利用之目標。1874 年日本對南臺灣的入侵,便是 既要利用臺灣番地,也要挑戰西方覬覦,而此雙重利用的方式以 及對其抵抗,變成二十世紀日本帝國主義的關鍵特色。在臺灣, 與主權相關的迷人而複雜之歷史,固然是出自其所在之邊緣地理


xxviii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位置的結果,但其主權議題也是臺灣歷史中的關鍵部分,正是本 書中我所述說故事的主軸。 開始撰寫此書時,我本來主要打算說一個關於日本的故事, 但又不可能說一個日本出兵臺灣的故事,卻不提臺灣西部講中國 話的人群,及其南部與東部的土著人口。我拜訪過臺灣好幾次, 以便學習更多此島及其住民的歷史,而每回造訪,便更加喜愛此 島;同時也益發對自己是否有能力解釋此故事中的臺灣面向心生 懷疑。最後,我決定限縮在自己專業的部分,聚焦在一個關於帝 國主義本質與日本國家權力的問題上。在臺灣的人們現在能讀到 中譯本,我很感激,儘管有局限,也希望大家仍能由閱讀中獲 益。 最後,能翻譯成書,我想對三位人士致上深深謝忱。最重要 的要先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林欣宜教授幫忙翻譯此書。我為 她願意接下耗時又辛苦的翻譯工作感到折服,也要感謝她給了我 這次機會更正數處原文中的錯誤和遺漏,是她小心仔細翻譯時發 現的。我也要謝謝國立臺灣大學的李文良教授,沒有他的支持與 鼓勵,這本書的中譯本將永無面世可能。我也想對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中心的蔡旻峻先生致謝,他讓這本書的翻譯成書成為可能。 最後,請允我敬表以下期待作為結語。希望此中譯本能有助 於理解各位過往歷史的某些部分,至少能從中獲得樂趣。


第一章 緒論

1874 年 6 月初,西鄉從道於南臺灣致信給東京的上司,要

求獲得在該島番地(indigenous territory)推行殖民計畫的許可。 西鄉統率一支日本政府派往南臺灣的軍隊,以便懲罰曾在該地 殺害數十琉球王國(即今日沖繩)百姓的土著村民(indigenous villagers)。他在信中指出,南部綏撫既已告終,期望現時能在臺

灣建立一處永久駐點。然而,清方(China)對日本出兵可能的 反應令其憂心,而他接獲的命令也清楚表明,倘若引致開戰威脅 過大,殖民計畫將被取消。為表達此顧慮,他寫信給一位美國顧 問,希望對方能協助化解清方對出兵的抵制。1 我們可在西鄉的信 中發現 1870 年代主導日本歷史幾項議題之線索:關於內政控制、 與清國外交關係、開戰可能性等問題;以及西方對日本外交政 策、殖民主義和領土權等抽象概念之影響。即便 1870 年代的日本 政局尚未完全穩定下來,屠殺琉球人事件醞釀成日本殖民半個臺 灣的計謀,並幾近引發一場對清戰爭,仍十分值得注意;但此既

1

1874 年 6 月 7 日西鄉從道致大隈重信信函,收入日本史籍協會編,《大隈重 信關係文書》(全六冊;東京:日本史籍協會,1932-1935),第二冊:頁 349-364(以下稱 2:349-364);Saigō Tsugumichi to Charles LeGendre, June 7, 1874, Papers of Charles William LeGendre, Library of Congress.


2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非屠殺之必然後果,也非意外。偶然的是該屠殺發生在明治維新 後不過數年,此乃 1868 年的一場大規模革命,改變了日本的統治 本質,並關鍵性地導向與西方並行的新外交結盟態勢。此政治上 的變化,乃始於「臺灣出兵」 (Taiwan Expedition),部分原因出自 西方帝國主義的影響,導致清國與日本在十九世紀最後三十年間 衝突不斷。要解釋出兵的原因,須將其置於西方帝國主義、日本 的革命性改變,和十九世紀後半葉清國在東亞的外交支配地位等 脈絡來看。 清、日之間對臺灣問題的外交衝突,最後以協商善後作結。 對大部分日本人而言,「臺灣出兵」一事很快便由記憶中消退。 此次出兵固然重要,但並非必然,因此其歷史上的重要性並不 在於最終導致的微不足道後果,而在於其顯現的真實歷史情境。 更重要的是,此一衝突展露出清國和日本對臺灣、琉球和朝鮮 (Korea)問題的廣泛戰略競爭,至少持續到清日戰爭(1894-1895) 之時,2 而 1874 年兩國政府爭議所延伸的議題中,便可見其早期輪 廓。由理論層次來說,對臺衝突展演成清、日相爭的邊境問題, 原因並不單純在於爭較日本的南方邊境應在何處,同時也在於 「什麼構成國家的政治權威」及「其權威如何刻印至領土之上」。 更具體來說,兩國政府意見之紛歧,在於依西方外交典範理解的 主權概念,是否適用於清國擁有臺灣番地的主張?又,清國是否 有義務在該處施行地方行政,以及日本是否可以合法併吞該地? 在此爭論中,對於西方主權模式是否適用於東亞領土主張的問 2

Urs Matthias Zachman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Late Meiji Period: China Policy and the Japanese Discourse on National Identity, 1895-1904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S. C. M. Paine,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s, Power, and Prim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第一章 緒論 3

題,兩國政府立場彼此對立。當日本政府同時對清國在琉球和朝 鮮之宗主權發動挑戰時,爭論便隨之擴大到臺灣之外。1874 年的 對臺紛爭因而構成日本對清國領土權系統性挑戰的一環,同時擴 展到東亞諸多地區,從而引發諸國長期的戰略競爭。上述關於主 權的特定問題,固然是 1874 年紛爭的核心,但此長期競爭實源於 東亞外交現狀的遽烈改變。明治維新前十年,日本踏出第一步, 邁向與西方外交規範齊一的外交立場;明治維新後,日本完成調 整,開始採用西方帝國主義的某些做法。這些改變的撕裂結果 (disruptive effect),在出兵之時變得明顯可見。 明治維新也同樣為日本國內帶來撕裂效果,而出兵一事便在 其後續引發的混亂和騷動背景下發生。自 1858 年日本首次與西方 列強締結友好通商條約起,至 1889 年公布憲法建立君主立憲體制 之間,日本歷經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深刻變遷。明治 前十年,從 1868 年表面上恢復王政,到 1877 年反抗新政府的最後 一次武士叛亂為止,尤為動盪不安,只有到了 1880 年代,政府才 獲得某種程度的穩定。3 明治新政府花費數十年鞏固權力,釐清新 權威實際上代表的意義,過程充滿爭議與妥協。4「臺灣出兵」發

3

4

Mark Ravina, To Stand with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Japan’s Meiji Restoration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Kyu Hyun Kim, The Age of Visions and Arguments: Parliamentarianism and the National Public Sphere in Early Meiji Japa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Stephen Vlastos, “Opposition Movements in Early Meiji, 1868-1885,” in John W. Hall et al.,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Japan (6 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1999), 5: 367-431; and Roger Bowen, Rebellion and Democracy in Meiji Japan: A Study of Commoners in the Popular Rights Move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4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生在此過程的初期,許多關於國內政治權威混亂與紛爭之徵兆, 都可在籌劃及進行過程中見到。 這些年間,明治政府也面臨多重而緊要的邊界問題。在北 方,數十年來日本人和俄國人在薩哈林(Sakhalin)〔譯註:サハリ ン,中文多稱庫頁島,日人稱樺太,位於北太平洋日本列島以北,現屬俄羅斯〕起

衝突,而新政府認為穩定此地邊界為當務之急;在西邊,朝鮮政 府拒絕接受日本新政府的合法性,因為後者可能推翻近世(early modern)〔譯註:日本史中的「近世」,意指安土桃山和江戶時代,約 1568 至 1867 年〕 以來的外交慣例;在南方,日本政府干冒激怒同樣主張擁有

琉球宗主權的清國之風險,想要對其建立明確的主權宣示。5 儘管 如此,當開始籌劃出兵計畫時,日本政府尚未開始以全面性的方 式闡明這些領土相關問題,也沒有清楚說明該從哪一項開始,這 些變化實與出兵計畫同時發生。除了邊境問題外,日本新政府也 面臨西方帝國主義帶來的威脅。1850 年代,統治日本超過兩個半 世紀,名義上獨占外交關係權力的舊政權德川幕府,不甘願地被 捲進與西方列強的不平等條約體制中。德川政權勉為其難加入條 約關係,反而破壞政府的穩定,導致其於 1868 年垮台。明治新政 府繼承幕府的條約義務,很快便想著手廢除條約,並為此努力長 達數十年之久。6 企圖殖民臺灣一事,就發生在日本仍受不平等條 5

6

秋月俊幸,《日露関係とサハリン島:幕末明治初年の領土問題》(東京:筑 摩書房,1994);Gregory Smits, Visions of Ryukyu: Identity and Ideology in EarlyModern Thought and Poli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143155; Lionel Babicz, Le Japon face à la Corée à l’époque Meiji (Paris: Maisonneuve et Larose, 2002), 39-54. Michael R. Auslin, Negotiating with Imperialism: The Unequal Treaties and the Culture of Japanese Diplom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森田朋子,《開国と治外法権:領事裁判制度の運用とマリア.ルス号事件》


第一章 緒論 5

約制約,且政治上從屬於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時代;當時的日本 正努力推動此政治上從屬關係之終結,飽受西方列強威脅的感受 仍未消褪。7 由後見之明來看,明治時期的最初十年,很難被視為 企圖殖民東臺灣的恰當時機。 雖然如此,嘗試殖民一事仍在種種緣故下發生了,有近因也 有深遠而具普遍性的遠因。在南臺灣層出不窮的外國人殺害案 件,對日本和西方列強而言,形塑出有必要消除該地暴力的共同 需求。西方列強嘗試在東亞建立外交規範的主導地位,提供共享 的概念語言,不僅鼓舞明治維新的革命性變化,也是明治政府挪 用自一位美國外交官作為殖民東臺灣的特定正當性理據。或許最 重要的是,日本人了解到他們可藉著挪用西方帝國主義的方法和 觀念,搶先用於開發臺灣番地上。種種狀況影響日本政府 1874 年 殖民東臺灣的決定。同時,其殖民之嘗試也和清、日長期在東亞 之競逐密切相關。確實,上述兩者皆源自兩國對西方帝國主義的 差別反應。在日本,隨著德川家倒台,王朝權力較早崩潰;數十 年後,隨著清朝滅亡,稍晚便是中國。西方帝國主義促成兩地的

7

( 東 京: 吉 川 弘 文 館,2005);Pär Kristoffer Cassel, Grounds of Judgment: Extraterritoriality and Imperial Power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d Japan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Louis G. Perez, Japan Comes of Age: Mutsu Munemitsu and the Revision of the Unequal Treaties (Madison, NJ: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and London,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99). 福澤諭吉將 1871 年訪日的前美國國務卿西華德(William Seward)所說的恐 懼,連到「以日本剛毅的本質而言,難以期待可以保持其獨立」。西華德在 其回憶錄提到相同的感想。Fukuzawa Yukichi(福澤諭吉), The Autobiography of Yukichi Fukuzawa, trans. Eiichi Kiyook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206; William Henry Seward, William H. Seward’s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 ed. Olive Risley Seward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 1873), 93.


6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瓦解,但日本帝國主義僅對一地有影響;此一差別展示出清國和 日本對帝國主義的不對稱反應,構成日本人 1874 年嘗試殖民東臺 灣的一項根本條件,影響中日關係直到二十世紀,也有助於界定 日本帝國主義本質。

臺灣出兵的歷史研究 由日本帝國主義歷史和明治維新重大變革的脈絡下,來研究 「臺灣出兵」與其相關課題,可說標誌了與以往歷史學者在解釋 方法上的不同。確實,「臺灣出兵」通常被視為清國和日本的雙 邊外交衝突,但對兩國外交定位透露的意識型態、出兵的殖民目 的,或在臺灣現地確實發生之事態,卻未獲得多少重視。視出兵 為雙邊外交衝突的看法,在日本占領南臺灣結束後不久便出現。 1875 年 1 月,日本政府出版了關於臺灣出兵的官方簡明史誌《處

蕃趣旨書》〔譯註:原書名之「处蕃」,是「臺灣蕃地處分」之意〕,該書編 排相關文獻,並為出兵之詮釋定調。8 據該書所述,日本政府為了 回應對日本臣民之暴行,派遣一支遠征軍到南臺灣,但因清政府 一再拒絕承認有依國際法緝凶嚴懲的責任,因而削弱對臺之主權 主張。在此最初的歷史表述中之外交論述,將日本侵略南臺灣一 事,塑造成清政府拒絕承擔理應內含於其合法主權義務的後果。

8

蕃地事務局編,《処蕃趣旨書》(1875),收入明治文化研究会編,《明治 文化全集》第七卷外交篇(1928:東京:日本評論社,1992),153-178。日 本外交文獻的主要出版史料集《大日本外交文書》對於臺灣出兵相關資料之 組織方式,重製《処蕃旨趣書》的敘事結構。外務省調查部編,《大日本外 交文書》(全十二卷;東京:日本國際協會,1936-1940)。


第一章 緒論 7

該論述存在不少問題,也對「臺灣出兵」如何被研究造成長 遠的影響。舉例而言,清、日外交談判時,將日本政府擁有琉球 王國主權視為一項既定事實,便構成爭論的關鍵點。許多歷史研 究者已論及臺灣出兵在日本政府吞併琉球王國時扮演的角色,9 但日本對琉球主權主張的問題本質仍時常被輕忽,責難被視為前 提。另一問題則在於對臺外交談判時,清、日官員為何如此重視 主權概念,仍尚缺解釋。運用於臺灣和琉球的主權觀念,雖是雙 方衝突的核心議題,但之所以成為關鍵點的歷史原因,也尚未被 妥適地檢視。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對於形塑出兵歷史的地區性脈 絡,更是欠缺關注。諸多優秀研究偏重清、日外交衝突,包括石 井孝的出色著作在內,外交史的視角壓倒性地將清、日衝突視為 雙邊事務。10 如此偏狹之視野,限制住地區性脈絡如何影響此衝 9

10

Mizuno Norihito( 水 野 智 仁 ), “Early Meiji Policies Towards the Ryukyus and the Taiwanese Aboriginal Territories,” Modern Asian Studies 43 (2009): 683-739; 小林隆夫,〈台湾出兵と琉球処分 ─ルジャンドル [LeGendre] の役割再 考 (I)〉,《政治経済史学》340(1994.10):1-16;西里喜行,〈琉球処分 と樺太.千島交換条約〉,荒野泰典等編,《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史 4(地 域と民族)》(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2),167-208;Edwin Pak-Wah Leung, “The Quasi-War in East Asia: Japan’s Expedition to Taiwan and the Ryūkyū Controversy,” Modern Asian Studies 17:2 (1983): 257-281;金城正篤,《琉球処 分論》(那霸:沖縄タイムス社,1978);及栗原純,〈台湾事件(一八七一~ 一八七四)─琉球政策の転機としての台湾出兵〉,《史學雑誌》87:9 (1978):10-85。 石井孝,《明治初期の日本と東アジア》(橫濱:有隣堂,1983)。其他外交 衝突的紀錄包括許世楷,〈台湾事件(一八七一 一八七四年)〉,《季刊 国際政治》28:2(1964):38-52;許介鱗,〈外征と統治:1874 年台湾出兵 を例にして〉,收入現代憲法学研究会編,《現代国家と憲法の原理》(東京: 有斐閣,1983),389-416;一瀬啓恵,〈明治初期における台湾出兵政策と 国際法の適用〉,《北大史学》35(1995.11):23-49。由清國立場對臺灣出 兵的記載,並不總是緊跟著《處蕃趣旨書》設定之論調,而經常映照出由日 本立場出發記載的諸多局限。見 Mizuno Norihito(水野智仁), “Qing China’s


8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突的框架,更模糊了日本政府處理所謂的臺灣問題,不是將其孤 立化,反而更視此為日本領土權一系列爭議的一環。用邊境體制 概念來認知日本領土權的想法,雖仍十分新穎,11但此乃得以破解 日本主權與出兵早期計畫同時發展之局限性的一種全面性方法。 綜此,日本政府出兵之目標須被置於同樣全面性的脈絡來理解。 尤為顯著的是,大部分臺灣出兵的研究者均由《處蕃趣旨 書》入手,卻忽略臺灣現地實際發生之事,包括在南臺灣進行的 戰事。12 正因為對臺灣發生之事不予重視,對土著村民如何及為 何與日本人戰鬥亦不求甚解,13同樣因為歷史研究者尚未仔細檢視

11

12

13

Reaction to the 1874 Japanese Expedition to the Taiwanese Aboriginal Territories,” Sino-Japanese Studies 16 (2009), Article 8;藤井志津枝,《近代中日關係史源 起:1871-74 年臺灣事件》(臺北:金禾出版社,1992);Sophia Su-fei Yen, Taiwan i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1836-1874 (Hamden, CT: The Shoe String Press, 1965);D. R. Howland, Borde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eography and History at Empire’s End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5-41;T. F. Tsiang(蔣廷黻), “Sino-Japanese Diplomatic Relations, 1870-1894,”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7 (1933): 1-106;Leonard Gordon, “Japan’s Abortive Colonial Venture in Taiwan, 1874,”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37:2 (1965): 171-185. Takahiro Yamamoto, “Balance of Favour: The Emergence of Territorial Boundaries Around Japan, 1861-1875” (diss.,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2015). 藤崎濟之助的作品是一例外,他詳細描述 1874 年在臺發生的戰事及其他諸多 事件。藤崎濟之助,《臺灣史と樺山大將》(東京:國史刊行會,1926)。 也可參見西鄉都督樺山總督記念事業出版委員會,《西鄉都督と樺山總督》 (臺北:西鄉都督樺山總督記念事業出版委員會,1936)。雖難以明確辨識 出此書作者身分,但可能是由藤崎主撰。 人類學者和某些歷史學家討論了南臺灣的原住民社會之樣貌,如大浜郁子, 〈「牡丹社事件」再考:なぜパイワン族は琉球島民を殺害したのか〉,《台 湾原住民研究》,11(2007):203-223;Paul Barclay, “Cultural Brokerage and Interethnic Marriage in Colonial Taiwan: Japanese Subalterns and Their Aborigine Wives, 1895-1930,”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 (2005): 325-360.


第一章 緒論 9

政府對土著村民(他們通常被稱為「番人」 〔savages〕)的描述用 語,對於日本政府抱持之意識型態,我們也因而欠缺清楚認識。 歷史研究者也很少留意到南臺灣的社會組織;當日本遠征軍登陸 時,遭逢的並非有如白紙一張的人們。相反地,早有為日本人進 一步利用此地之社會、政治和經濟網絡所立下之根基,這些網絡 延伸數十哩到戰事所在地之外。14 這些網絡關係十分重要,因為 遠征軍成員希望藉以在該地建立軍事和政治控制,而記錄他們努 力的細節,足以讓出兵的某些動機昭然若揭,但外交文獻中卻僅 含蓄提及。 日本政府派往臺灣的軍隊組成也甚少受到關注。15 歷史紀錄

14

15

歷 史 學 者 也 研 究 了 臺 灣 土 著 參 與 其 中 的 政 治 與 經 濟 網 絡, 儘 管 經 常 只 集 中 在 某 個 時 段 或 某 個 地 理 區 域。 例 如 Paul Barclay, “‘They Have for the Coast Dwellers a Traditional Hatred:’ Governing Igorots in Northern Luzon and Central Taiwan, 1895-1915,” in Julian Go and Anne L. Foster, eds., The American Colonial State in the Philippines: Global Perspective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17-255; Paul Barclay, “‘Gaining Confidence and Friendship’ in Aborigine Country: Diplomacy, Drinking and Debauchery on Japan’s Southern Frontier,” Social Science Japan Journal 6:1 (2003): 77-96; and Barclay, “Cultural Brokerage and Interethnic Marriage.” 也可見 Robert Eskildsen,〈Foreign Views of Difference and Engagement Along Taiwan’s Sino-Aboriginal Boundary in the 1870s〉,收入黃克武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 北: 中 研 院 近 史 所,2003),253-287;Paul D. Barclay, Outcasts of Empire: Japan’s Rule on Taiwan’s “Savage Border,” 1874-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8). 關於日本派遣到臺軍隊的研究,可見後藤新,〈台湾出兵における徴兵 問題〉,《武蔵野大学政治経済研究所年報》5(2012):135-172;也可 參 考 Robert Eskildsen,〈An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Army Sent to Taiwan in 1874〉,国立公文書館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の 先端を目指してー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の 10 年》(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2012),70-85。


10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中有時描述此軍為一支武士軍隊,主張是政府派遣來臺,作為緩 解佐賀之亂〔譯註:指 1874 年由佐賀士族江藤新平及島義勇等帶領反抗明治政府 的大規模叛亂,後被大久保利通領軍的明治政府軍平定〕後武士不滿的方式,

此乃佐賀武士在征韓論政爭中為反對政府而起之事件。16 既然送 往臺灣的兵士之中有許多是舊武士,不滿的舊武士事實上也對政 府造成威脅,使此一解釋看似有些真確;但由政府對臺決策的時 機來看,則清楚顯示出兵主要並非針對征韓論的回應,歷史學者 也並未提供足以證明軍隊如何組織,或從軍者身分的詳細分析。 要辨明派遣到南臺灣的軍隊成員所抱持之態度雖有難度,但我們 仍可在某種程度上描述其如何組成,軍隊之構成可說明出兵原本 並非出於緩解武士不滿的安排。 同樣令人驚訝的是,關於出兵的歷史研究,竟如此輕忽在臺 灣建立殖民地之目的。來自清政府和英、美外交人員的強烈反 彈,迫使日本政府將殖民計畫束之高閣,隨即否認曾有任何殖民 意圖,但縱使他們在與清政府談判期間,也仍對殖民可能性保持 開放態度。臺灣出兵的殖民目的,證據昭彰,但也複雜化對早期 明治政府之成形,和日本帝國主義開端的歷史詮釋。以政府組成 的例子來看,嘗試對臺殖民發生於明治時期之初,實非日本政治 秩序已趨穩定的產物,倒毋寧說是藉以穩固才剛在革命中建立之 新政權的舉措之一。施恩德(Andre Schmid)的論述主張殖民朝鮮 為日本近代化過程中不可或缺之一環,便清楚說明此一詮釋,17但

16

17

M. J. Mayo, “The Korean Crisis of 1873 and Early Meiji Foreign Polic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4 (Aug., 1972): 793-819. Andre Schmid, “Colonialism and the ‘Korea Problem’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Japan: A Review Articl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9:4 (Mar., 2000):


第一章 緒論 11

臺灣的殖民嘗試早於殖民朝鮮數十年之前,而且不僅與日本的近 代化進程糾結,根本上更與明治初期界定帝國權力的過程相關。 就日本帝國主義開端的例子來看,出兵一事明確展現日本的殖民 思考實源於西方帝國主義的影響及回應。上述兩例中,關於日本 的政治近代化和日本帝國主義出現的標準歷史論述,皆未對殖民 思考如何出現提供適切解釋。18 簡而言之,即便在出兵相關的文 獻資料中,證據已十分明顯,對明治維新後新政治秩序的形成, 和基於西方模式來殖民東臺灣之特定計畫間的關聯,仍未有獲得 普遍公認的闡釋。 以上便是本書試圖釐清的關鍵歷史議題,筆者將用兩個概念 加以說明。第一個是主權革命(sovereignty revolution),將會在第 二章詳細解釋。此乃發展於十八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期,對國 家權力與領土權威之新式思考的全球性開展。其有助於解釋清、 日外交官在對臺談判中為何如此重視主權,也有助於辨明臺灣出 兵與明治維新後在日本創建的新政府之間的關聯,進而解釋殖民 臺灣的西方正當性理據如何被創造出來供日本人挪用。第二個概 念是遞迴帝國主義(recursive imperialism),提供一種描述以下兩

18

951-976. 彼得.杜斯(Peter Duus)在他關於明治帝國主義起源的書中一章,提供現 可獲得最好的解釋,見 The Abacus and the Sword: The Japanese Penetration of Korea, 1895-191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1-25. 他認為日 本殖民朝鮮是複雜的合縱連橫產物,統一了日本政界、輿論、企業、軍事領 袖和在朝鮮的次帝國主義者的日本人社群,透過彼此相互關聯的政治和經濟 過程被呈現出來。對杜斯而言,工業化構成日本帝國主義的有利條件。有鑑 於日本政府在臺灣出兵時,仍在杜斯所述臨時結盟成形和工業化完成之前, 本書議題之重要性在於究竟何以此時能嚴肅考慮在臺建立殖民地。


12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個問題的方法:首先,日本帝國主義為何不是以工業化或政治近 代化的結果出現,而是日本和西方人之間在西方帝國主義脈絡下 的動態互動過程之結果;其次,日本帝國主義為何比西方帝國主 義對東亞的政治與外交現狀更具破壞力。日本的遞迴帝國主義之 基本輪廓,將會在後續加以解釋。

本書基本主張 筆者要在此提出對於「臺灣出兵」的三項基本主張。首先, 日本政府謀劃,由遠征軍開啟在東臺灣殖民的過程,到日本兼併 島嶼之全部番地後結束。儘管有明治維新後的國內政治騷亂、日 本邊界問題的不確定性,以及來自西方帝國主義對日干預的威 脅,日本政府 1874 年曾認真考慮殖民東臺灣一事,仍十分引人矚 目。有豐富而明確的證據顯示,此次出兵實有殖民之目的,但當 時此目的何以存在,既難以解釋,亦非不證自明之理。之所以需 要小心說明,部分原因在於其尚未被全然接受,特別在日本;另 一部分原因也是由於此點乃構成其他基本主張的基礎。 第二項主張是臺灣出兵的殖民目的,或更廣泛地說,日本政 府以殖民為政策選項,與明治維新帶來的政治、社會和文化轉變 過程有深切而具系統性的關係。臺灣出兵所表現的帝國轉變之 一,乃日本皇室變成國家政治與文化一統性的象徵,從而構成出 兵的基本先決條件。臺灣出兵和明治維新革命性改變的交互關 聯,無庸置疑只是時機問題;但兩者之間起作用的概念及實踐過 程,則透露出更深層的一致性。帝國皇室象徵性的部分轉變,乃


第一章 緒論 13

選擇性地挪用自西方文明的某些要素,而此一轉變則與日本政府 挪用西方文明概念的方式有密切關係,既同時強化對日本社會的 國內控制,也在東亞創造出新的外交政策立場。日本對西方文明 的雙重運用,以便遂行對內、外政策之目的,顯示維新以後日本 國內政治權力的鞏固,與日本新政府在整個東亞贏得承認的努 力,實同享關鍵意識型態之緊密關聯,更可在日本「臺灣出兵」 的計畫中得見。 第三項主張是,日本帝國主義由對東臺灣殖民的嘗試開始, 在與西方帝國主義的動態、互動關係中獲得發展。上述關係牽涉 到日本對西方帝國主義的觀念和做法的選擇性挪用與改造,進而 構成帝國在臺灣出兵一事所表現的第二項轉變。政府的新外交政 策立場結合西方外交意識型態的特色,而以武力壓迫東亞鄰國則 不只為了使日本新政府權威獲得認可,也在於其接受西方主權規 範以便作為在東亞領土權威的適切基礎。實際上,日本政府的新 外交立場只選擇性地複製西方帝國主義的某些要素,特別是在其 意圖達到的目的上。 日本採納的新外交立場,實際上有著更深遠的影響,將日本 由「口」 (portals)到「邊境」 (borders)的轉變效果,傳播到日 本以外區域,本書第二章將加以說明;日本政府全面性處理多重 邊境問題的方式,則會在第四及第五章討論。長期以來,日本對 西方帝國主義的選擇性複製,在東亞引發多重外交衝突和軍事對 抗,但複製本身並非無中生有;相反地,它在日本帝國主義和西 方帝國主義之間產生一個回饋圈(feedback loop),既放大西方帝 國主義的衝擊,也改變清政府、朝鮮政府和在東亞的西方列強之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 臺灣出兵與日本帝國主義之萌芽 / 羅伯特. 埃斯基爾森 (Robert Eskildsen) 著 ; 林欣宜譯 . -- 初版 .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 2021.09 面 ; 公分 . -- ( 臺灣研究叢書 ; 29) 譯自 :Transforming empire in Japan and East Asia : the Taiwan expedition and the birth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ISBN 978-986-350-479-5(平裝) 1. 牡丹社事件 2. 帝國主義 3. 日本史 110012939

733.2768 臺灣研究叢書 29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臺灣出兵與日本帝國主義之萌芽 Transforming Empire in Japan and East Asia: The Taiwan Expedition and the Birth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作 者 羅伯特.埃斯基爾森(Robert Eskildsen) 譯 者 林欣宜 叢書主編 吳密察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蔡旻峻

內頁排版 張碧娟 封面設計 兒日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製 博創印藝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1 年 9 月初版一刷 定 價 新臺幣 610 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 106319 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臺北市 100047 思源街 18 號澄思樓 1 樓 電話:(02)3366-3991~3 轉 18 傳真:(02)3366-9986 http://www.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 104472 松江路 209 號 1 樓 國家網路書店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 400002 中區中山路 6 號 http://www.wunanbooks.com.tw GPN:1011001171 ISBN:978-986-350-479-5

電話:(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電話:(04)2226-0330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First published in English under the title Transforming Empire in Japan and East Asia: The Taiwan Expedition and the Birth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By Robert Eskildsen, edition: 1 Copyright © Robert Eskildsen, 2019 This edition has been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under licence from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and shall not be made liable for the accuracy of the translation.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