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文學論集》線上試閱

Page 1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2

2021/7/28 下午 02:23:56


「學術研究叢刊」出版緣起 iii

「學術研究叢刊」出版緣起

「學術研究叢刊」各書,是臺大出版中心由原大安出版社的出版品 中,選出 15 本學術書重排、重校出版。 2015 年 12 月,經營了 41 年的大安出版社宣告歇業。時任臺大出版

中心主任的項潔教授,即思考如何使該出版社的部分出版品不就此絕 版。屢經討論後,決定從諸多學術書與教學用書中,選出部分書籍予 以重刊,讓它們得以以紙本及電子書的方式繼續流通,嘉惠學子。 出 版 中 心 於 2016 年 年 初 開 始 規 劃, 並 從 兩 個 階 段 著 手: 第 一 階 段,先出版教學用書 8 種,如《四書章句集注》、《老子四種》、《楚 辭補注》等;第二階段,則為學術書的重刊。優先執行教學用書,主 要有兩個理由,第一是考量到學生課堂上的需求,不宜絕版太久;第 二是這些書籍皆為古典典籍,無著作權等相關問題,前置作業相對單 純,能較快完成編務。這批教學用書,於同年的 5 月至 7 月順利出版, 並以「大安古典新刊」為系列名稱。 一年多後的 2018 年年底,出版中心開始進行第二階段學術書的出 版規劃。首要之務,即為確定書單。我們敦請柯慶明教授從大安出版 社「學術論叢」系列中,挑選出若干本書,並以「學術研究叢刊」為 系列名稱,預定著作權洽談完成後的 2 至 3 年內陸續重排出版。2019 年 2 月 27 日下午,出版中心同仁到柯教授家中,由柯教授逐筆審視, 共挑選出 13 位作者、 21 本學術著作。 21 本著作中,包括柯教授的《文 學美綜論》、《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同時,他特別提醒,叢刊陸 續出版時,他兩本著作要排在最末。柯教授曾任出版中心主任(20022005 ),卸任後,他對出版中心的關心與幫忙絲毫未減。他是出版中

心「中國文學研究叢書」、「現代主義文學論叢」的主編,規劃並執行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3

2021/7/28 下午 02:23:57


iv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臺大新百家學堂」的影音出版,亦曾任出版中心的諮詢委員。凡與 中國文學、台灣文學相關的大小問題,出版中心都會向柯教授請益。 「學術研究叢刊」書單挑選一事,亦是如此。然而,挑選完書單一個多 月後,柯教授不幸離世,結束他多采多姿、熱情傳薪的一生。出版中 心於是決定將柯教授的兩本專書,移前為「學術研究叢刊」的第一、 二本,優先出版。雖未能遵守他的原意,但我們相信柯教授的在天之 靈,當會「勉予同意」此出版順序的更動。 其後,出版中心的同仁,以柯教授的書單為基礎,逐一和作者聯 絡, 洽 商 著 作 權 授 權 事 宜, 最 後 確 定「 學 術 研 究 叢 刊 」 收 錄 以 下 15 本書:《文學美綜論》(柯慶明)、《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柯慶 明)、《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樂蘅軍)、《古典小 說散論》(樂蘅軍)、《中古文學論叢》(林文月)、《龍淵述學》(鄭 騫)、《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廖蔚卿)、《晚鳴軒論文集》(葉慶炳)、 《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葉嘉瑩)、《晚 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周志文)、《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陳 萬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蔡英俊)、《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 索》(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張淑香)。 「學術研究叢刊」的編印,是將大安出版社的原書重新謄打,再經 過體例修正、版面重排、校對正文、核查出處、重製表格等;亦有作 者修訂原作,或增補文章;體例格式方面,則改用近日學術規範:橫 排、隨頁註、書名號改為「《》」、篇名號為「〈〉」等。紙本出版後, 出版中心也會以電子書的形式發行,讓這些出版品,得以在研究、教 學上持續服務學林。 值此出版前夕,謹以此文誌緣起。 臺大出版中心主任

王泰升

謹識

2020 年 6 月 24 日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4

2021/7/28 下午 02:23:57


目À次

「學術研究叢刊」出版緣起·······················································································································  iii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1 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兩大主題:  從〈登樓賦〉與〈蕪城賦〉探討遠望當歸與登臨懷古····························  33 論魏晉名士的雅量:《世說新語》雜論之一···································································  69 論魏晉名士的狂與癡·············································································································································   103 漢代民歌的藝術分析·············································································································································   115 論古詩十九首的藝術技巧······························································································································   243 晉末宋初的山水詩與山水畫······················································································································   269 論連珠體的形成·····························································································································································   279 論漢魏六朝連珠體的藝術及其影響······························································································   329 從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想的關係談六朝「巧構形似之言」的詩·········   381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5

2021/7/28 下午 02:23:57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6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一 廣義的「文學批評」討論的是文學及其相關事項,其範疇包括構 成文學特質、素材、語言、作者及社會與文化背景,與乎讀者或批評 者對文學的欣賞及批評等。這些言論,依據論者的觀點,構成了他們 的文學批評概念及理論。而文學批評的研究,則是從論者的言論中, 去認知他們的文學概念和理論「是什麼」?並探究他們「為什麼」會有 這樣的概念和理論?進而據其先後同異之處比較分析,探究這些概念 和理論顯示了什麼歷史的意義?如此將古今文論者的論說做先後串聯 的研究,這就是「文學批評史」的研究工作。 本 文 的 目 的 不 在「 批 評 史 」 的 敘 述, 主 要 的 是 想 將 先 秦 兩 漢、 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中的概念和理論,依其演進的順序,做主題 性的觀察與反省。目的在於:一方面了解有關文學的基本觀念演進的 歷程;一方面了解文學基本觀念演進的意義。 中國文學批評的基本觀念,其源始於儒家的人文思想;而儒家的 人 文 思 想, 又 基 於 對 六 藝 的 重 視。《 淮 南 子 • 要 略 》 論 諸 子 之 所 由 生,說: 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訓,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 4

4

4

4

脩其篇籍 ,故儒者之學生焉。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亦說: 夫儒者以六藝為法。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

2021/7/28 下午 02:23:57


2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班固《漢書 • 藝文志 • 諸子略》亦云: 4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 4

4

4

4

4

4

文於六經之中 ,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 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 正如章學誠所說:「六經皆史」,它原是「治者之文」,也是一種集體 記錄,但對六經加以整理研究並予以發揚光大的是孔子及儒家學者。 因之,使這些較古的文字記載,成了專集,有了定名,且被後世尊為 文 章 之 祖, 因 此, 對 六 經 的 解 析, 構 成 了 中 國 文 學 批 評 中 的 思 想 主 流,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擴充與演變。 由於對六經的類分與解釋,原本是一種批評觀念的實踐,因此下 面略引數則論六經的文字,以證此一主流文評思想的發展與演變,及 其所凸顯的文學批評的基本主題。 《莊子 • 天下篇》云: 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 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 《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荀子 • 勸學篇》云: 學……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 終乎為聖人。…… 故《 書 》 者, 政 事 之 紀 也;《 詩 》 者, 中 聲 之 所 止 也;《 禮 》 者,法之大分,群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 之謂道德之極。 《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 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畢矣。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2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3

《禮記 • 王制》云: 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 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禮記 • 經解》云: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 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淨精 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 教也。 以 上 幾 則, 都 從 六 經 的「 用 」— 功 能 效 用 上 立 言, 關 於 六 經 之 「 體 」— 質 與 文, 則 是 依 附 於 用 的。 而 論 及 六 經 之 文 的 特 色 的 如 「博」、「微」、「屬辭比事」一部份,也僅是教化作用的詮釋,所以 《史記 • 滑稽列傳》引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 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 義。」 漢人雖秉承六經的教化觀念,但對於六經的質與文卻增加了一些 解說,先舉史家之說。《史記 • 自序》云: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别嫌疑,明是非, 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 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 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 於政。《詩》記山川、谿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 於風。《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 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 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3

2021/7/28 下午 02:23:57


4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司馬遷由六經的政教大用而說明了《易》、《書》、《詩》的內容,同 時特別推薦而詳論《春秋》(見「壺遂問孔子何為而著《春秋》」一 段),另外顯示了作者創作的用心的重要觀念,將在後文述及。班固論 述六經的起源,仍然本於政教功用的觀點,但其中卻涉及經文的語言 問題。《漢書 • 藝文志 • 序論》曰: 《易》曰:「宓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 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 而 效, 於 是 重 易 六 爻, 作 上 下 篇。 孔 子 為 之〈 彖 〉、〈 象 〉、 〈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 《書》者,古之號令。號令於眾,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 曉。古文讀應《爾雅》,故解古今語而可知也。 《 書 》 曰 :「 詩 言 志, 歌 詠 言。」 故 哀 樂 之 心 感, 而 歌 詠 之 聲 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 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易》曰:「有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禮義有所錯。」而帝 王質文,世有損益,至周,曲為之防,事為之制。 《易》曰:「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享祖考。」故自黃 帝,下至三代,樂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二者相與並行。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 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 之。……仲尼思存前聖之業……著《春秋》。 又《藝文志 • 六藝略》云: 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4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5

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 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 備,而《易》為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 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 班固據政教「安上治民」、「移風易俗」的效用上析述六經,有幾個特 點: 一 是 明 確 區 別 了 記 言 與 記 事 — 即《 書 》、《 詩 》 與《 春 秋 》、 《易經》的語言性質之異,兼及說明《書》的語言為「古文」;二、特 別說明言志之詩是「哀樂之心感」而發為言,所以與左史所記的君上 之 言 有 本 質 的 差 異; 三、 班 固 由 五 經 的 效 用, 定 義 於 五 常 的 道 德 質 性,而以天人合一的觀念統合於《易》;四、標舉出易卦、《易經》、 《易傳》及《春秋》的作者。由此可以看出,班固對於經書之為「文」 的本體的關切,他一方面在經的內容上加上五常的道德質性;一方面 明辨經書的語言為「古文」而釐清記事、記言與誦言的語言運用之有 別,這是把經書當做一種語文構成之物的觀念才有的現象。 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以既是儒家學者又是辭賦作者揚雄的 論見,作為漢人重視經書的文學語言的例證。 《法言 • 寡見篇》說: 或問:「五經有辯乎?」 曰:「唯五經為辯;說天者莫辯乎《易》;說事者莫辯乎《書》; 說體者莫辯乎《禮》;說志者莫辯乎《詩》;說理者莫辯乎《春 秋》。捨斯,辯亦小矣。」 言不文,典謨不作經。 揚雄兼論了五經的質與文,就五經是一種語言表現而言 —言說所要 求的是「文」,即美飾,即辯巧的語言形姿;因此,就五經之名為經而 言,則正由於它的言說的美文可以成為創作的法式。於是,經書因其 功能除了是政教的經典之外,也被視為文學創作的經典。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5

2021/7/28 下午 02:23:57


6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這一文學崇經的觀念,發展到南朝,劉勰作為他的《文心雕龍》 一 書 的 主 要 觀 念, 以〈 宗 經 〉 一 篇 做 了 詳 密 的 理 論 敘 述。 下 面 摘 錄 之。〈宗經〉云: 三極彝訓,其書言經。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故 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制人紀,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 骨髓者也。 劉勰以「本乎道」的觀念,總釋經典的本質及作用,是依於經典是聖 人原道而創制的觀念,〈原道篇〉說: 爰自風姓,暨於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 章, 研 神 理 而 設 教; 取 象 乎 河 洛, 問 數 乎 著 龜, 觀 天 文 以 極 變,察人文以成化,然後能經緯區宇,彌綸彝憲,發揮事業, 彪 炳 辭 義。 故 知: 道 沿 聖 以 垂 文, 聖 因 文 而 明 道。 旁 通 而 無 滯,日用而不匱。《易》曰:「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辭之所 以能鼓天下者,迺道之文也。 正因經典是聖人「原道心」、「研神理」而創述,所以其效用可以「鼓 天下之動」,乃在於五經文章「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於是 〈宗經〉申述五經的體質: 自 夫 子 刪 述, 而 大 寶 啟 耀。 於 是《 易 》 張 十 翼,《 書 》 標 七 4

4

4

4

4

觀,《詩》列四始,《禮》正五經,《春秋》五例。義既極乎性 4

4

4

4

4

4

4

情 ,辭亦匠於文理。 又就體製論五經語言的殊異風格: 夫《易》惟談天,入神致用。故《繫》稱:「旨遠辭文,言中 事隠。」……《書》實記言,而詁訓茫昧,通乎《爾雅》,則文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6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7

意曉然……《詩》主言志,詁訓同書。摛風裁興,藻辭譎喻, 溫柔在誦,故最附深衷矣。 《禮》以立體,據事制範,章條纖曲,執而後顯。 《春秋》辨理,一字見義,五石六鷁,以詳略成文;雉門兩觀, 以先後顯旨,其婉章志晦,諒以邃矣。《尚書》則覽文如詭, 而尋理即暢,《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此聖人之殊 致,表裡之異體者也。 劉勰前文論及五經的體質,總結於文章的「義」「極性情」「辭」「匠文 理」。論及五經的語言藝術,本於繁簡明隱的「聖文殊致」、「表裡異 體」,此意〈徵聖〉有極精的論斷: 夫 鑒 周 日 月, 妙 極 幾 神, 文 成 規 矩, 思 合 符 契, 或 簡 言 以 達 旨,或博文以該情,或明理以立體,或隱義以藏用。……故知 繁路殊形,顯隱異術,抑引隨時,變通適會,徵之周、孔,則 文有師矣。 正由於經書是聖人體道所成,所以經書為後世文章的本源。〈宗經〉 說: 至根柢槃深,枝葉峻茂。辭約而旨丰,事近而喻遠,是以往者 雖舊,餘味日新,後進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未先。可謂泰 山徧雨,河潤千里者也〔論後世文章源出五經一段略〕。並窮 高以樹表,極遠以啟疆。所以百家騰躍,終入環內者也。 五經既為群言之祖,原是「精理為文,秀氣成采」(〈徵聖 • 贊〉), 劉勰終於據文學是一種語文藝術的立場,標舉了宗經六義: 4

4

文能宗經,體有六義:一則情 深而不詭;二則風 清而不雜;三 4

4

4

4

則事 信而不誕;四則義 直而不回;五則體 約而不蕪,六則文 麗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7

2021/7/28 下午 02:23:57


8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而不淫。 4

4

4

4

4

4

4

4

4

4

這亦是〈徵聖〉「聖文之雅麗,固御華 而佩實 也」及「然則志足而言 4

4

4

4

4

4

文,情信而辭巧,迺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的精密析述。 歸納劉勰宗經的觀點,可以得到以下幾個要點:(一)文章的大效 用是:「鼓天下之動」,而經典則「致化歸一,分教斯五」(〈宗經 • 贊〉),依其教化功能而五經各別,這一政教觀是承前不易的。(二) 就 文 章 的 立 場, 論 五 經 的 質 與 文 的 差 異 性, 較 馬、 班、 揚 雄 更 為 細 密,並絕對讃美五經的語言藝術性。(三)宗經六義,純粹就文學的語 言藝術性標舉出一個藝術的審美風格,這是前人所未曾論及的。(四) 就「原道心」的觀念,標示經典及一切文章莫不是原於道心的人心的 創作,「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因此, 「文心」即是「言為文之用心」(〈序志〉),文學是人的心靈的創作活 動成了主要的命題。(五)人心的創作活動必落實於人:「作者曰聖, 述者曰明。」(〈徵聖〉)劉勰依據古史傳說,將五經的體製之完成, 主要歸諸於集大成的聖人孔子:「雕琢情性,組織辭令」的語言藝術的 偉大成就:「聖賢書契,總稱文章,非采而何?」(〈信采〉)〈徵聖 • 贊〉標示了這個主題:「妙極生知,睿哲惟宰。精理為文,秀氣成采。 鑒懸日月,辭富山海。百齡影徂,千載心在。」這裡舉示的不僅是聖 人所創製的五經的文采辭理之美及聖人對文章的認知,並且凸顯出聖 人的語文藝術之偉大在於他的睿智,這就關係乎作者才性的問題,而 才性又必然回歸於心靈的運作,因而,這作者的「為文的用心」,一方 面 即 所 謂 心 靈 的 創 作 活 動, 一 方 面 自 不 免 包 括 作 者 創 作 的 動 機 與 目 的。就劉勰的宗經師聖的觀念中,聖人創作的動機與目的是較少討論 的,他所強調的是創作心靈,但劉勰並不排除後世作者創作的動機與 目的。 然而作者創作的動機與目的,即作者的用心或寄心,實是中國古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8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9

代文論中最為關切的命題,即言志與抒情。以五經而言,對孔子之作 《春秋》,孟子即認為是孔子對「世衰道微」所生的憂懼心。而司馬遷 除了從憂懼心強調孔子之創作的目的在「補敝起廢」,「以達王事」之 外,更強調孔子個人的遭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言之不用, 道之不行」。是所謂「意有所鬱積,不得通其道」的個人失志發憤,故 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從憂懼天下國家 到個人發憤抒志的「作者為文的心」,已可看岀在同一主題內因時序之 先後有了明顯的演變。 以上略舉具有代表性的幾家論說五經的原文,已可得出幾個基本 主題: (一)經的功能和效用。 (二)依於功能效用,經體亦有差別:文質各異。後世文學批評中 論各類文章之體別與此相同。 (三)依於經是聖人之作,論作者為文的「用心」:作者創作的動 機與目的;作者創作心靈的活動。 (四)經典的文章成為後世的法式,因而構成為一種標準風格,後 世的風骨論由此建立。 這四個主題的順序,也就是文學批評基本觀念發展的順序,在先 後之間自然可以看出各時代輕重有別,這就是觀念的演變。同時,對 經典文章的解說,本身就是一種批評的活動,這也就構成了詮釋評析 或 欣 賞 作 品 的 批 評 觀 點, 這 個 觀 點, 可 以 說 是 由「 用 文 章 」 發 展 到 「作文章」的立場去觀察文學的結果。 而由先秦漢魏晉至南北朝文學批評的主題,已全顯具於對經典的 詮釋之中,其由文章之「用」到「作」的觀念立場,也與釋經之論一 併發展,下文所要一一辨明的,即是這幾個主題的基本概念和它的演 變,及如何發展出文學批評的概念和理論,最後,對它做一些簡略的 反省,以肯定它們的歷史意義。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9

2021/7/28 下午 02:23:57


10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二 人類文化的創造必有其目的性,文學亦然,前文關於對經書的言 論已可見出;而所謂目的,即指對文學的功能及效用的肯定。這功能 和效用,一方面是集體性的,即文學作用於人的社會群體;一方面是 個 人 性 的, 即 文 學 作 用 於 個 人, 這 兩 者 又 常 互 相 關 聯。 前 文 論 五 經 「於治一也」,即是就同一性論社會功能,其作用於社會群體的觀念是 很明確的。但所謂群體原是由個人構成,所以對個人的直接效用才是 功能論的根源。而文學所作用的對象—個人,亦必然包括讀者與作 者,所以下文分別論文學對讀者及作者的效用。 就廣義的讀者而言,文學對社會群體功效是必然的,《詩經》原是 六藝之一,其功能作用於社會群體前已述及,孔子論詩,以為其群體 效用的基本功能為「興」: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 • 泰伯》)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 以怨。」(《論語 • 陽貨》) 按: 詩、 禮、 樂 三 者 既 然 在 社 會 群 體 的 集 體 活 動 中 完 成, 所 以 詩 的 「可以」達致興、觀、群、怨的效用也是群體的共同效用。 孔子詩的群體的效用觀念,〈詩大序〉作了政教性的詮釋。卻以 「風」為詩的功能本質: 4

4

▲〈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 天下而正 夫婦也, 4

4

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 4

4

4

4

4

4

▲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4

4

4

4

▲ 故正 得失,動 天地,感 鬼神,莫近於詩,先王是以經 夫婦, 4

4

4

4

成 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0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11

4

4

4

4

▲ 上以風化 下,下以風刺 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 4

4

4

者足以戒,故曰風 。 4

4

4

4

4

4

4

4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由於風有風動的性能,故能產生執政者教化人民的政治效用,以達成 社會群體生活的和諧;反之,如果王道衰,群體生活遭受破壞,則國 史 可 以「 吟 詠 情 性, 以 風 其 上 」 而 達「 下 以 風 刺 上 」 的 目 的。〈 周 南〉、〈召南〉,此王者之風與諸侯之風,展示的作用正是「化自北而 南」與「先王之所以教」,稱為「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所以即使是 刺上的變風變雅,也是「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當 然, 詩 的 教 化 功 用 本 源 於 詩 的 本 質「 志 」、「 情 」—「 民 之 性」,也與詩的內容:「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 四方之風」及「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的風雅頌關聯; 同 時「 風, 風 也 」 原 以「 主 文 而 譎 諫 」 的 詩 的 語 言 — 賦 比 興 來 完 成。關於詩的本質、內容與語言問題,下節再加論述。由〈大序〉可 以看出,漢人對詩群體性的政教功效的概念,比孔子更為強調且更富 理論性。鄭玄〈詩譜序〉論詩之源變,亦有「論功頌德,所以將順其 美;刺過譏失,所以匡救其惡。各於其黨,則為法者彰顯,為戒者著 明」之言,但顯然是從詩的創作的目的「美刺」上立言,而非就政教 施用上立言了,這是漢代詩的功效觀的一大轉變,將在後文論及。 就 社 會 群 體 效 用 極 盡 語 文 的 政 治 功 能 的 觀 念, 是 荀 子 的 正 名 思 想,〈正名〉首先說明除了加於物及人的「散名」是「從諸夏之成俗曲 期」外,刑名、爵名、禮名均為王者所制,而制名之目的則是「明貴 賤,別同異」,而達「志無不喻之患,事無困廢之福」,因而「名定實 辨,志通道行」所謂「迹長功成,治之極也」,這完全從上以治下的立 場論名的政教功效。 但正如毛〈序〉之論變風變雅的興起,荀子也從聖人君子的立場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1

2021/7/28 下午 02:23:57


12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論辯說的出現,就社會群體生活的失序,論及辯說為「用之大文」。他 說: 今聖王沒,天下亂,姦言起。君子無勢以臨之,無刑以禁之, 故 辯 說 也。 實 不 喻 然 後 命, 命 不 喻 然 後 期, 期 不 喻 然 後 說, 4

4

4

4

4

4

4

4

說 不 喻 然 後 辨。 故 期 命 辨 說 也 者, 用 之 大 文 , 而 王 業 之 始 也 (〈正名篇〉)。 又說: 期 命 也 者, 辨 說 之 用 也; 辨 說 也 者, 心 之 象 道 也。 道 之 工 宰 4

4

4

4

4

4

4

也;道也者 ,治之經理也。 這裡說明辨說與心,都是道—「治之經理」的工宰,所以辨說是「用 之 大 文, 王 業 之 始 」, 辨 說 的 效 用 就 在 於「 止 姦 言, 復 聖 治, 明 禮 義」,上以「順明王」,下以「和齊百姓」(〈非相篇〉),達成政治倫 理性的社會群體生活的和諧。 王充著《論衡》,目的在「疾虛妄」;他將論說與經、史並列,而 稱史為述,論則同於經,是創作;論說文章「發胸中之思,論世俗之 事,非徒諷古經,續故文也」(〈佚文篇〉),作論之人故尊為「鴻儒」 (〈超奇篇〉)。依據此一立場,他論及論說的功能和效用,就兼攝了政 教與社教的群體性。〈佚文篇〉云: 造論之人,頌上恢國,國業傳在千載,主德參貳日月。 夫文人文章……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 然則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 〈對作篇〉從聖賢為文的目的,到作《論衡》的用心,整體論及文章論 說的功能與效用,擴大了荀子「治之大文,王業之始」的範圍,使文 章的群體功效在君臣上下之間,做了橫面的空間發展,除了助教匡俗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2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13

外,還有德化的作用。他說: 聖人作經,賢者傳記,匡濟薄俗,驅民使之歸實誠也。案《六 略 》 之 書, 萬 三 千 篇, 增 善 消 惡, 割 截 橫 拓, 驅 役 遊 慢, 期 使道善,歸正道焉。孔子作《春秋》,周民弊也。故求毫毛之 善,貶纖介之惡;撥亂世,反諸正,人道浹,王道備。所以檢 押靡薄之俗者,悉具密致。 又說: 4

4

4

4

4

故夫賢聖之興文也,起事不空為,因因不妄作;作有益於化 , 4

4

4

4

4

化有補於正 。 故 夫 賢 人 之 在 世 也, 進 則 進 忠 宣 化, 以 明 朝 廷; 退 則 稱 論 貶 說,以覺失俗。 又說: 是故《論衡》之造也,起眾書並失實,虛妄之言勝真美也。故 虛妄之語不黜,則華文不見息;華文放流,則實事不見用。故 《論衡》者,所以詮輕重之言,立真偽之平。……夫論說者,閔 世憂俗,與衛參乘者同一心矣。……人君遭弊,改教於上;人 臣遇惑,作論於下。實得則上教從矣。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 實之分;實虛之分定,而華偽之文滅;華偽之文滅,則純誠之 化日以孳矣。 綜合上文,王充稱論說作者的目的大抵不外因憂世而想「立真」、「覺 俗」,所以除了政教性的「頌主恢國」外,主要的功能在匡濟社會的不 良 風 俗, 懲 惡 而 勸 善; 其 最 終 仍 不 離「 有 益 於 化 」、「 有 補 於 正 」、 「撥亂世,反諸正,人道浹,王道備」的輔助政教的群體功能。 此 一 政 教 性 的 群 體 功 效 觀 念, 在 中 國 文 學 批 評 史 上 一 直 是 個 主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3

2021/7/28 下午 02:23:57


14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流,曹丕〈典論論文〉即說: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陸機〈文賦〉亦說: 伊 茲 文 之 為 用, 固 眾 理 之 所 因, 恢 萬 里 而 無 閔, 通 億 載 而 為 4

4

4

4

4

4

4

4

4

4

4

津。……濟文武於將墜 ,宣風聲於不泯。 摯虞《文章流別論》亦云: 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倫之序,窮理盡性,以究萬物 之宜者也。 劉勰本宗經的立場,論文學的功效,更不能捨棄群體性的政教觀,《文 心雕龍 • 序志》云: 4

4

4

4

4

4

4

唯文章之用。實經典枝條,五禮 資之以成,六典 因之致用 ,君 4

4

4

4

4

4

4

臣 所以炳煥,軍國所以昭明,詳其本源,莫非經典。 以上文學的群體功效觀,是從用文章到作文章的目的演變發展構成, 這演變,又是由於時代社會政治的變化所促成,如果沒有世衰道微、 風衰俗怨、周衰民弊的「亂世」,則沒有「作文章」的動機,語文僅是 在上者教化人民的工具。正由於這一亂世,產生了憂世的聖賢,激生 了救世的動機,於是有助政教德化的個人著作產生,以下助上的文學 功效觀亦因而構成。但文學既然是個人的創作,則個人的動機與目的 必不能全然如由上治下一樣具有同一性或普遍性,故從作文章的立場 產生的功效觀,除了群體功效外,必然演生出複雜而多樣的目的(文 學對於作者的效用的觀念,將在後文述及)。 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群體效用說多從用文章的人及作文章的人 的目的立論,雖然其作用的對象群體應該即是「讀者」,但卻未曾就讀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4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15

者個人立場論其效用。而孔子的興、觀、群、怨,原是就「學詩」的 「讀者」個人的立場論詩對讀者的效用。真正說來,文學的功能直接作 用於作者與讀者,對中介的用者,是並無作用的,何況前文中用語言 文字以治天下的聖君,已全視為作者,所以,論及中國古代文評中的 個人功效觀,便不能不分別文學對個人的讀者與作者的效用兩方面來 敘述。 文學對讀者個人的效用,以孔子的詩論包涵最為深廣。孔子從學 詩的立場論其作用,是兼具個人對為學的知識的經驗吸取,到為人的 生活行事之運用的。而其作用的根本,則在個人的智、情、意的心理 的啟發與充實,以使人的生命存在可以有最高的成就,今引《論語》 原文如下: ▲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 雖多,亦奚以為?」(〈子路〉) ▲…… 鯉 趨 而 過 庭。 曰:「 學 詩 乎?」 對 曰:「 未 也。」 曰: 「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季氏〉)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 可 以 怨。 邇 之 事 父, 遠 之 事 君。 多 識 於 草 木 鳥 獸 之 名。」 (〈陽貨〉)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 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陽貨〉) 其中「多識草木鳥獸之名」,是最基礎的物的知識經驗。而詩的語言的 技術,也就是說話的藝術,故「不學詩,無以言」,「誦詩三百,使於 四方,不能專對」,也就是沒有學得詩的語言藝術,不能婉轉興喻以見 志。孔子曾說:「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 行而不遠」(《左傳 • 襄公二十五年》)。這外交上的「出使專對」,當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5

2021/7/28 下午 02:23:57


16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然與國家君上有關。而「授之以政」,能通達於政事,即是學詩者已能 從詩的內容中看出其為群體生活事象之表現。由此,學詩者自然可以 「事君」,自然也可以「事父」,因為所謂群體的構成,原是奠基於人 倫關係的組合,所以不讀〈周南〉、〈召南〉如面牆而立,也就說明了 讀詩可以了解群體政治、社會的經驗實況,因二南是「正始之道,王 化之基」。總以上而言,讀詩對於讀者的效用,一方面是學習詩的語言 藝術,一方面自詩的內容認知群體生活經驗,並能運用於天下國家君 臣父子之間,以完成個人生活及行事之完美。 但僅止於學習認知,實際並未觸及詩的效用的本質,《論語 • 八 佾》云: 子 夏 問 曰:「 巧 笑 倩 兮, 美 目 盼 兮, 素 以 為 絢 兮。 何 謂 也?」 子 曰:「 繪 事 後 素。」 曰:「 禮 後 乎?」 子 曰:「 起 予 者, 商 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又〈學而〉云: 子貢曰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 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 往而知來者。」 子夏由詩而知為人之本,子貢由為人而揣摩出詩意,二子之「可與言 詩」,是由於詩對他們的「起」—啟發,由往知來,由智的了解,產 生了情意的啟發作用。這也就是「興於詩」、「詩可以興」的「興起」 作用—心靈的提昇。因而「興」是詩的作用的本質,勿論是個人或 群體都由詩啟發了個人或集體的生命情意。所謂觀、群、怨,正是這 興起作用的智、意、情的活動歷程及其內容。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6

2021/7/28 下午 02:23:57


中國上中古文學批評的一個主題的觀察 17

故「可以觀」,應指觀政或觀志。正是前文所謂由詩的內容觀知群 體社會生活經驗之實際景象,及詩中所展現的集體或個人的情志。並 因為詩的語言形式意味的感性啟發,而個人能與群體產生共鳴的和諧 及參與的生命情懷,因而「可以群」的作用亦由讀詩者個人的心理效 應去完成。至於「可以怨」,則完全是詩的情感效應,是讀者在認知群 體生活經驗後,產生共鳴參與的情懷之中的情感的宣洩,人歌我歌, 人哭我哭,這正是讀者對詩或藝術作品的功能的自然反應。 所以興、觀、群、怨;可以統合孔子的詩的功效觀:經由個人的 效用通達群體的效用,而詩之所以能完成這樣的效用,一方面由於詩 的本質是人的情志,詩人的情志與讀者的情志都本於人性之自然。詩 人情動言形,讀者由言興情。所以興是詩的本質,亦即詩的功能:「起 情」。讀者通過詩的語言興發了自己的感情,由詩的內容觀察了詩人的 情志及客觀生活經驗之種種景象,因而產生了與群體的共鳴與參與, 一己之種種生活經驗及生命感懷在共鳴參與中得到了抒發,而人的生 命精神由此得以提升,在人世間他不僅可以事父事君,為政出使,他 亦知識豐富,能言其志,他即是一個德行兼善的君子。故孔子以「無 邪」統詩之義,而有「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之論。 劉勰承宗孔子的功效觀,〈明詩〉說: 詩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持之為訓,有 符焉爾。 劉勰以「持人情性」釋詩的功能,正可以用孟子「持其志勿暴其氣」 加以注釋,「無邪」是持守情性的結果。其他「陶冶情性」等說都是同 一觀念。 蕭統則由欣賞的立場,謂文學有愉悅讀者的作用,〈文選 • 序〉 在論漢以來之文章「眾制鋒起,源流間出」之後,說: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1.indd 17

2021/7/28 下午 02:23:57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 廖蔚卿著 . -- 初版 .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 2021.08 面 ; 公分 . -- ( 學術研究叢刊 ) ISBN 978-986-350-468-9( 平裝 )

1. 漢代文學 2. 六朝文學 3. 文學評論 4. 文集

820.7

110010392

學術研究叢刊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作 者 廖蔚卿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蔡旻峻 文字編輯 簡誌寬 內頁排版 菩薩蠻電腦科技有限公司 封面設計 張瑜卿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製 皇輝彩藝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1年8月 版 次 初版一刷 定 價 新臺幣550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106319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傳真:(02) 2363-6905 電話:(02) 23659286 臺北市100047中正區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傳真:(02) 3366-9986 電話:(02) 3366-3991~3轉18 http://www.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104472中山區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400002中區中山路6號

電話:(02) 2518-0207

電話:(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468-9 GPN:1011000922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01-臺大出版中心-25K-漢魏六朝文學論集-(P1-6,1-410)-WW-5校pr2.indd 410

2021/7/29 上午 10:47:0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