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山田盛太郎(1966)
宇野弘藏(1968)最終講義留影
轉自《山田盛太郎著作集》第 1 卷
轉自《宇野弘藏著作集》第 1 卷
大塚久雄(1969 年以前)
大內力(1964)在東大安田講堂前
轉自《1塚久雄著作集》第 5 卷
轉自社会経済政策研究所編《埋火》
對劉進慶的學問道路產生重大影響的東大經濟學者
iv
劉進慶求學東京大學期間的指導教授隅谷三喜男(1965) 轉自《隅谷三喜男著作集》第 5 卷
東大時代的劉進慶 圖 版頁
轉自《アジアに問う明治百1:『日本近1化の先覚者』研究セミナー報告書》
v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劉進慶就讀東大期間寫下的筆記 之一
劉進慶就讀東大期間寫下的筆記 之二
劉進慶筆記夾附的借書單
規劃寫作修士論文時的筆記 劉進慶家屬提供
vi
劉進慶給自己的警語:「藉能人之手承擔政治、發展經濟」的這種 說法只不過是承認支配者地位的「奴隸的語言」(奴隷の言葉)。 劉進慶家屬提供
劉進慶提交至東大的修士論文《戰 後台灣經濟之資本循環的一個考察》 (1964)
台1圖書館典藏
1111圖書館典藏,李龢書攝影
圖 版頁
劉進慶提交至台大的學士論文 《台灣土地改革與台灣經濟》 (1956)
vii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劉進慶提交的博士論文《戰後台灣經濟分析》(1972)原手稿外觀 1111111圖書館111部資料室典藏
《戰後台灣經濟分析》手稿內頁 1111111圖書館111部資 料室典藏
viii
《戰後台灣經濟分析》(東京 大學出版會,1975)書函封面 邱士杰攝影
劉進慶在贈呈張漢裕的《戰後台 灣經濟分析》扉頁題辭(1975)
《戰後台灣經濟分析》 漢譯繁體字版(1992)
台灣11圖書館典藏
劉進慶參與創辦的華僑左翼刊物 《洪流》
劉進慶家屬提供
圖 版頁
劉進慶參與創辦的台灣問題研究 會會刊《改造》
ix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劉進慶(左)與凃照彥教授(中)、鄭勵志教授(右) 在復旦大學合影(1983)
劉進慶與夫人劉張翠華女士及孫女的合影(1992) 劉進慶家屬提供
x
劉進慶在東京國立市與孫兒們同樂(1998) 劉進慶家屬提供
劉進慶返台與學生座談(2002)
劉進慶家屬提供
邱士杰提供
圖 版頁
劉進慶與雙親遺像合影(2001)
xi
代序: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未竟志業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系教授 盧荻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 界」。馬克思這句箴言對服膺於馬克思主義的學者來說,是執 著的信念,也是知識的源泉。相對於西方,在西方之外的廣大 的欠發達或後進社會中,馬克思主義所面對的歷史環境更為嚴 酷,所面對的知識挑戰更為艱巨,箴言的意義更為深遠。就其 志業及知識導向而言,台灣旅日學者劉進慶無疑是位列這個「東 方馬克思主義」傳統,這是他的平生論著所清晰表露出來;本 書作為其思想傳記,對此則有既生動且深刻的論述。 劉進慶的傳世之作《戰後台灣經濟分析》,被已故作家及 思想家陳映真譽為「第一部台灣戰後資本主義發展史,也是第 一部戰後台灣社會生產方式性質理論著作」。這部著作及隨後 一系列相關論著、筆記,作為社會實踐,被作者概括為「抵抗 與學問」,關鍵是這兩者密不可分,用劉進慶原文來說:「我 往復於對抗專制政治的民主化運動的感性,和研究專制政治的 下層構造的經濟的理性認識之間,這使台灣政治經濟的全貌和 本質更加明確地浮現出來。」那麼,這個「全貌和本質」指的 是什麼?將其揭示出來又有什麼意義?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新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劉進慶的解答,其蘊含兩
層意思。一是經濟,殖民地無論新與舊,均意味本地經濟剩餘 攫取者的買辦性;封建無論是否完全意味著寄生性,兩者都是 經濟發展的對立面。二是政治,與寄生性和買辦性相聯繫的, 必然是統治階級的掠奪導向,也就是經濟和社會的再生產內在 地具有催生、依靠專制政治的傾向。這種政治經濟特性,根本 地背離於經典意義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即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的 歷史經驗),更與追求超越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目標背道而馳。 東方馬克思主義的使命,恰恰是在面對這種背離或落後於經典 資本主義的現實中,追求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目標。這個過渡所 需的物質條件,必然同時包括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都是對 新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徹底否定。 劉進慶這個解答的理論淵源複雜多樣,終究在東方馬克思
主義的傳統內,都強調西方之外的社會要走上資本主義現代化 道路艱難無比,也就是遠離於「正統馬克思主義」所執著的資 本主義現代化的普世性—後者認為資本主義具有內在動力,要 摧毀一切非資本主義因素。理論淵源的主線是日本馬克思主義, 尤其是講座派的「不過渡」論,從可觀察到的普遍存在(尤其是 集中於農業領域的半封建生產關係),推演出半封建性主導整 個社會形態的結論,無論僅有的資本積累深度和廣度如何,始 終也只能依託於這個半封建性。理論淵源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 是資本類型理論,尤其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官僚資本」及其 相近理論,所強調的正是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的官僚資本寄生性、
xvi
買辦性、掠奪性,阻礙甚至扼殺經典意義的資本主義現代化。 這裡有個意義深遠而卻有待解決的問題:什麼是促成新殖 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決定力量?對此,劉進慶應該沒有提出普遍理 論層面的解答,只有僅限於針對特定歷史經驗的論述。仿照講 座派對戰前日本社會形態的分析,劉進慶判斷,戰後二十年(或 上溯至日本殖民地時期)台灣的社會形態,其決定力量是封建收 編資本,是欠缺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與講座派的論斷相對立, 勞農派及其後續者對戰前日本社會形態的判斷,是資本主義已 成主導並逐漸清除封建殘餘因素,這個論斷接近「正統馬克思 主義」。就其所隱含的普遍理論而言,講座派和勞農派的歷史 論述都是將資本主義視為一種普世模式,呈現出「一國資本主 義」觀念。作為對照,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理論,明確地將這個社會形態的決定力量歸結到世界資本主義; 由此作普遍化推論,特定的非西方社會的社會形態,取決於該 社會在世界資本主義的位置,這也正是發源自拉丁美洲的依附 理論的普遍結論。
灣社會形態的論斷面臨現實的挑戰,即他所概括的「本質」與 現實上的「表象」兩者之間存在張力。這個張力的表現,不僅 是戰後二十年的實際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新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論 提出詰難,更根本是此後這個詰難愈益強化,社會形態的特性 也顯得愈益背離這個立論。面對這個挑戰,新殖民地半封建社 會論的內涵必須再澄清、發展。—歸根究底,問題在於如何理
代 序: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未竟志業
上述問題及其解決之所以意義深遠,首先因為劉進慶對台
xvii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解資本主義、如何解說歷史存在的資本主義,這是劉進慶的理 論框架所必須解決的,也是整體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 解決的。 實際發展表現,無論是從本地歷史還是從世界範圍的橫向
比較看,戰後二十年(1945-1965)台灣的經濟和社會都可說有 長足發展,此後近三十年更是高速增長,再之後直至今日也可 說是持續平穩向前。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實際發展表現背 離新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論的預期?是什麼力量,使得社會形態 的特性逐漸偏離新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又抑或是需要重塑論述, 重新界定新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理論內涵? 或許可以判斷,劉進慶對這個現實挑戰的回應,是既有回
避,也有重塑論述的努力。回避,首先是心理因素使然,體現 為這樣的自我審視:「我基於抵抗專制政治的立場和信念,並 不想去論述好像有肯定獨裁政權味道的台灣經濟發展論,且有 意在避開它。」回避同時也是政治關注使然,就是聚焦於解開 台灣社會的生產關係和階級關係,揭示推動社會變革、顛覆專 制政治的力量和路徑;對論述發展表現的重視程度則是遠遠放 在後面。 回避之餘,尤其是《戰後台灣經濟分析》1975 年出版之後, 劉進慶始終還是做出重塑論述的努力,主要表現在下列兩個論題 上。一是訴諸馬克思的原始積累論,以此概括台灣戰後二十年的 發展歷程,並作為隨後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在社會形態層面,
xviii
以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先導,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傳統論 斷,同時也正如邱士杰在本書所指出的,再次確認對戰後二十 年的社會定性:「這表示他眼中的 1980 年代台灣資本主義正在 突破和超越封建時代最末期並形塑屬於自己的時代,也顯示他 重新鞏固了戰後二十年台灣經濟本質為半封建性的既有看法。」 (頁 279)只是,原始積累與資本主義發展畢竟具有斷裂性,兩 者之間始終需要靠社會革命隔開。在戰後的日本馬克思主義學 界,講座派對於日本的社會形態多大程度上出現斷裂沒有定論, 但在認可斷裂的限度內至少將之歸因於美國占領當局(GHQ) 主導下的改革(尤其是農地改革);而劉進慶的台灣分析這邊, 一方面認可斷裂,另一方面關於構成斷裂的改革及推動改革的 政治力量問題,卻好像是被擱置不作探討了。 劉進慶重塑論述的另一個表現,是訴諸歷史唯物主義的勞 動創造價值論,認定經濟增長是廣大勞動大眾的辛勤努力的結 果,以此解釋台灣戰後二十年以及隨後的經濟增長。這個判斷 很有政治吸引力,以他的話來說就是:「〔經濟成長〕如果說
日本帝國主義之殖民地統治,清末期之成長應歸功於滿清腐敗 政權或者英帝國主義之支配。站在民眾立場,這是說不通的。」 最根本層面上,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在千千萬萬勞動者的辛勤努 力下,經濟增長本來就應該是人類社會的常態,任何對這個常 態的偏離只是反映歷史存在的社會形態對生產力的束縛。然而, 即使這個論斷成立,從現實看始終還有一個程度變動問題:按
代 序: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未竟志業
是歸功於當代統治政權的本領,那麼,日據期之成長應歸功於
xix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照前述經濟增長的縱向和橫向比較,戰後台灣的社會形態對生 產力的束縛畢竟還是顯著放鬆了,也就是生產力得到一定程度 釋放,這個變化應該得到充分解釋。 就發展表現而言,包括台灣在內分屬資本主義世界的東亞
地區,應該是戰後七十多年世界資本主義發展中,人均收入水 平能夠向發達國家趨同的唯一地區。正是由於這個號稱「東亞 奇蹟」的表現,東亞地區在後進發展研究文獻中占有特殊位置, 被各種理論系統爭相解說,視為各自理論的現實範例,尤其所謂 全球化年代世界範圍後進發展危機的背景中更加如是。其中占 據主導的是「市場中心論」,將東亞的經濟發展歸結為市場(尤 其是世界市場)調節的結果,同時斷言奇蹟的實現有賴市場調節 克服東亞內部制度對市場的背離和扭曲。對此提出異議的是「駕 馭市場論」,強調東亞經濟對市場原則的遵守、與世界市場的融 合是策略性的,而非毫無保留地接受後者的調節,體現在經濟結 構演變過程中同時發展符合市場原則的產業和違背市場原則(但 有利於整體經濟發展)的產業;而推動、規範這種策略性融合的, 是東亞模式的發展導向的政治經濟體制。 以上兩種論述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傾向以普世理論來解 釋東亞經驗,也就是假定「市場中心論」或「駕馭市場論」不 僅適用東亞,而且適用所有欠發達或後進社會。從世界發展的 實際經驗看,戰後三十多年東亞之外的欠發達資本主義世界的 收入水準相對西方發達國家,是增長滯後而非趨於同化,這種 分化趨勢至隨後四十多年的全球化年代更形嚴重。顯然,普世
xx
性論述不能解釋東亞經驗,必須考慮到特殊性現實,即世界資 本主義和東亞地區的特定歷史條件。 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在戰後的特殊性,是與戰前的「舊國際 分工」—意指發達國家壟斷製造業而殖民地專注初級產業— 大不相同的「新國際分工」邏輯。以福特主義等技術條件為基 礎,來自發達國家的資本在不發達世界追逐廉價勞工,使得勞 動密集產業向部分不發達地區大規模轉移,形成一群「新興工 業化經濟體」。這個世界範圍的趨勢大約自 1950 年代起始,與 發達國家在所謂「黃金時代」的經濟持續增長和國際貿易快速 膨脹並行;再自 1980 年代起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時代,發達國 家因為經濟愈趨金融投機化而加速產業外移,這個趨勢也就更 為加速。 東亞資本主義地區能在不發達世界中脫穎而出,在黃金時 代承接並改進從發達國家轉移出來的產業,進而逐步將工業化 推進至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產業,有賴該地區在兩方面的特定
這種優惠並非世界市場自然而然的產物,而是來自東西方冷戰: 東亞地區是冷戰前線,該地區的資本主義政權群體又在不同程 度上扮演美國的冷戰小夥伴角色,因此,美國優惠其實是冷戰 戰略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東亞各個社會內部存在合適條件, 能抓住機會承接並改進從發達國家轉移出來的產業,這些條件 在結構上包括原先已有相當規模(本地或自外地帶來)的資本 積累,包括資產、技術、組織能力等,加上一定程度上起到發
代 序: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未竟志業
歷史條件。一方面是美國的技術轉移和市場開放等優惠政策,
xxi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展主義職責的制度,使得千千萬萬勞動者能被捲入工業化進程。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制度中樞的國家(state),在東亞各 個社會中,國家與社會各階級階層的關係及其管治社會的方式複 雜多樣。但是,在它們具有發展主義特性的限度內,其構成因 素中最重要的始終是東西方冷戰,是冷戰中的生存壓力和需要。 在全球化年代,東亞地區的工業化進程繼續,至二十一世
紀初演化成在全球範圍舉足輕重的工業核心地帶。促成這個進 程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發達國家的經濟金融化導致產業轉移 加速,另一方面是東亞地區在之前的資本積累配合其仍具發展 主義特性的制度,構成了經濟發展深化的基礎。與此同時,冷 戰形勢的轉變使得美國無心也無力繼續維持優惠政策,而中國 大陸的對外開放,更使得東亞發展模式在遠為宏大的規模上得 以複製。由此形成一個涵蓋東亞全區的資本積累體系,其中的 領先者日本、香港、新加坡、台灣、南韓成為資本輸出經濟體, 將更多區域內,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勞動者捲入這個工業化進程, 同時以此作為它們自身推動產業升級的憑藉。 以上對東亞戰後發展經驗的概括,如果有其根據和道理, 那在什麼地方以及多大程度上,可以有助於劉進慶的台灣論述 的重塑,以及透過論述重塑促進東方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國家問題或許是最尖銳最需要理論發展的。在劉進慶的台 灣論述中,與專制政治相關的掠奪性國家擴及整個政治經濟制 度,可說是新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核心;所謂家產制、官商資本、
xxii
公業壟斷等,固然是對國民黨政權的政治控訴,更重要是對它 在經濟上的寄生性和買辦性的剖析。然則,上文對東亞發展經 驗的概括無法排除具有發展主義特性的國家的作用,而相關研 究中也確實存在一個強大著重於發展主義國家的文獻,意味著 至少遷台之後國民黨政權的特性難以完全歸結到官僚資本主義。 上文的概括提出一個替代假說,即特定國家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取 決於其在國際系統(inter-state system)的位置,具體而言就是在 冷戰前線的國家或政權之間的競爭、鬥爭,而不僅是內部的國 家與社會的關係。這個假說顯然也有其局限,畢竟,在東亞地 區的發展經驗中,面對相同冷戰環境的資本主義右翼政治群體, 裡面既有帶著發展導向的台灣蔣介石政權和南韓朴正熙政權,卻 也有官商資本色彩濃厚的印尼蘇哈托政權和菲律賓馬科斯政權, 這意味著內部的國家與社會關係仍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如何闡 釋資本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國家的性質和功能,澄清其演變邏輯 和動力,這確實是東方馬克思主義必須面對、有待解決的課題。 如果重塑劉進慶的論述能有效解釋台灣以至於東亞發展經
重申上文提及他所引用的歷史唯物主義論題,即,經濟發展或 生產力進步的源泉只能是勞動,特定社會形態的功能只是體現 為對生產力的束縛或釋放。用政治經濟學術語講,就是體現在 對勞動剩餘的榨取和利用。封建性意味著剩餘浪費,殖民性意 味著剩餘外流,資本主義現代化意味著剩餘的生產性利用,但 都不離對勞動者的榨取,因此,即使是經典模式的資本主義也
代 序: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未竟志業
驗,那麼,在什麼意義上,這個論述仍是馬克思主義?有必要
xxiii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必須被超越,更不用說落後於這個模式的封建性和殖民性。 上文對東亞經驗的概括中提及,戰後東亞的發展有賴於世
界範圍的歷史條件與東亞內部歷史條件的結合,這就必須將新 殖民地問題推到論述的前台,探討經濟剩餘向發達資本主義轉 移以及技術和市場依附於後者的嚴重性,由此還引申出發達資 本主義有意願維持東亞地區封建性因素的可能性。劉進慶提出 新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支撐台灣的原始積累,並以此為基礎構成 隨後的資本主義發展;相對於此,陳映真將這個「隨後」定性 為依附性資本主義,林書揚則將之定性為邊陲資本主義,都是 強調殖民性作為台灣社會形態的主導,這或許可以與劉進慶的 論述互為補充。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示,資本主義的問題並不只
在於對勞動者的榨取,更具現實震蕩性的是它的危機傾向。而 震蕩程度對於發達國家與依附或邊陲經濟體並非對等,後者往 往是首當其衝或超比例地承受震蕩,上世紀末的東亞金融和經 濟危機以及 2008 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後的全球大衰退,就是顯著 例證。危機之外,長遠而言,具有殖民地特性的經濟體真的能 否複製經典模式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其實也還是未知數,不僅 是西方之外的廣大不發達世界在整個全球化年代歷經發展失落, 即使是作為發展成功範例的東亞,其建樹也有賴於特殊歷史條 件,在黃金時代是美國優惠政策,在全球化時代是中國大陸融 入世界市場、廣大中國勞動者被捲入全球化進程所提供的空間, 這些條件的存在不能被視為世界資本主義的常態。
xxiv
以台灣的情況,自 1990 年代進入現代化資本主義以來,基 本上是扮演環球生產價值鏈的中間環節角色,其經濟增長和產業 升級的支撐力量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投資外地(尤其是中國大陸) 的利潤,也就是分潤外地的勞動者所創造之價值。然而,隨著近 年來新冷戰的降臨,因為其政權要擔當美國的小夥伴和急先鋒, 冷戰的負擔加重,冷戰的紅利,即以前那種美國優惠卻不再有; 冷戰沉寂的紅利,即利用大陸對外開放的空間也趨於消亡。在這 種局勢下,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道路能否和怎樣走下去實成疑問。 如此,劉進慶及其後繼者的台灣論述,其意義並沒有隨著 台灣以至東亞地區、整體的西方之外的不發達世界的戰後發展 歷程而消失,毋寧是警醒人們認識到後進社會要走上現代化的 不易,同時受制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不發展。在政治和知識雙 重意義上,指向東方馬克思主義尚未完成的志業。
2021 年 8 月 5 日 代 序: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未竟志業
寫於倫敦
xxv
目 次
代 序: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未竟志業/盧荻 �����������������xv 目 次 �������������������������������������������������������������������xxvi 圖表目次 ����������������������������������������������������������������xxix 凡 例 �������������������������������������������������������������������xxxi 序 章:劉進慶的書房 ����������������������������������������������� 1 第一章: 抵抗的人生 ──民眾集體抵抗史中的個人軌跡 ���������������� 17 引 言:最終講義........................................................18 第一節:「原體驗」的形成........................................22 第二節:台大時代前後................................................29 第三節:東大生活與社會運動....................................40 第四節:認同歷程――分歧、深化,與沉澱............67 結 語:抵抗與學問之間的張力................................93 第二章: 學問的傳承 ── 1960 年代東京大學的馬克思經濟學 ������� 97 引 言:L同學的煩惱................................................98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古典作家的理論遺產..............108 第二節:山田盛太郎與《日本資本主義分析》......119
第三節:宇野弘藏與大塚久雄..................................132 第四節:大內力和隅谷三喜男..................................142 結 語:劉進慶的 α.................................................156 第三章: 分析的誕生 ──戰後台灣經濟本質之探尋 ���������������������� 161 引 言:漫長的「三十歲代」..................................162 第一節:資本分類的理論傳統..................................165 第二節:適用於戰後台灣的資本分類......................177 第三節:從資本分類展開的戰後台灣經濟分析......190 第四節:戰後台灣經濟分析之分析..........................199 結 語:本質與表現之間的張力..............................211 第四章: 消失的史論 ──《原戰後台灣經濟分析》的台灣史敘述 �� 215 引 言:回溯至清代台灣史的筆記..........................216 第一節:近世的半封建性 ――亞細亞生產方式及其內部變遷..........219 第二節:近世的殖民地性――移民與反共同體性..227 第三節:近代的殖民地性與半封建性......................240 第四節:日本殖民統治與資本分類的展開..............244 結 語:對於戰後台灣而言的台灣歷史..................253 第五章: 論爭的季節 ──後進國經濟發展討論中的晚年劉進慶 ������ 257 第一節:對依附論和 NIEs 論的接納與批評 ...........264
目 次
引 言:作為日本學者的兩岸旅行..........................258
xxvii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第二節:重新確認戰後二十年的台灣經濟本質......277 第三節:從民間資本到中小企業,再到商人資本 性格論..........................................................286 第四節:劉進慶理論與近期研究和相關研究的 比較..............................................................309 最終節:在新世紀開端的告別..................................327
後記 ���������������������������������������������������������������������� 333 附錄一:劉進慶年表 ����������������������������������������������� 341 附錄二:劉進慶著作年譜 ����������������������������������������� 343 徵引書目 ���������������������������������������������������������������� 361 索引 ���������������������������������������������������������������������� 403
xxviii
序 章: 劉進慶的書房
序 章:劉進慶的書房 1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劉進慶(1931-2005)過世十四年後,2019 年走進其住所二
樓的書房,陳設依舊,一切如故。 但也不全然如故。除了兩座書櫃相對完滿地保持在放滿書
籍的狀態,許多地方都伴隨書房主人的離去而看得出收拾整理 的痕跡:一些藏書已用細繩細緻地打包起來,防潮箱的論文和 手稿也因 2013 至 2015 年間的整理和出版(詳後述)而所剩無 幾。不過,防潮箱裡還是包含兩袋劉進慶生前的最後材料:一 さいしゅうこうぎ
是 2002 年的「最 終講義」(退休前最後一堂課)手稿,二是他 過世後才發表的最後論文:〈台灣經濟發展與中小企業問題〉。 防潮箱放在暖陽能撒落入室的窗邊,劉進慶站在窗邊翻閱這些 材料的樣貌,彷彿就在眼前。這是如故的陳設才能產生的感覺。 劉進慶的書桌比想像中的小,旁邊還擺著一個已大致清空
的電腦桌。但小小書桌的一角,猶然安放著《中國時報》1992 年頒發的「開卷十大好書」獎座,而獲獎書籍就是他同年出版 的《台灣戰後經濟分析》。1 這部著作其實就是 1975 年劉進慶《戰 後台灣經濟分析》2 略改書名後的繁體中文版。不過,廈門大學 出版的簡體版才是最早的中文版。3 1992 年的「開卷十大好書」獎先由 48 名「社會各界意見領 1. 2. 3.
2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 人間,1992)。 劉進慶,《戦後台湾経済分析:一九四五年から一九六五年まで》(東 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5)。以下稱《戰後台灣經濟分析》。 劉進慶著,雷慧英譯,《戰後台灣經濟分析》(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0)。
袖」各自推薦,最終得出四十本進入由 7 名決選委員投票表決 的決選。第一輪投票的第一名是獲得五票的《愛憎二二八》(戴 國煇與葉芸芸合著),而《戰後台灣經濟分析》繁體中文版則以 四票和另外三本並列第二。不過,《戰後台灣經濟分析》在第 二輪投票獲得最高票的六票,與王溢嘉所著科普書籍並列第一, 從而直接跳過第三與第四輪投票而獲得十大好書。4《中國時報》 頒發的獎座雖小,在劉進慶心中的分量卻相當重大,「沒想到 這中譯本得到《中國時報》當年度十大優秀圖書獎,得獎的佳 評是:『政治經濟學的經典著作,經得住時間的試煉』。時代 在轉變,拙著由『禁書』成為『好書』,事物的黑白真的逆轉了。 中譯版也不斷再版,1999 年被指定為台北市政府的優良推薦圖 書。很幸運地,這本書廣為台灣的研究生所閱讀,特別是成為 專攻這領域的研究生的必讀書。」5 參與評審的南方朔(王杏慶, 1946-)則說:「《戰後台灣經濟分析》,過去十餘年裡不但蜚 聲國際,更在台灣廣泛影印流傳。這部未和人們經驗異化而易 讀的經典著作,不但顯示了一名懸念家鄉的台灣學者之情懷, 也是戰後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的傳世之作。……今日台灣經濟 與政治改革的困局,全部都可以在本書裡找到預見與洞識!本
4. 5.
李金蓮記錄整理,〈反覆詰辯・琢磨取捨:開卷 1992 十大好書決選會 議摘要〉,《中國時報》,1993 年 1 月 1 日,第 32 版。 劉進慶,〈わがレジスタンスと学問〉,《東京経大学会誌》第 233 号 (2003 年 2 月,東京),頁 22。本書徵引時以曾健民先生的漢譯本為 基礎並加以修訂。漢譯本原載於:劉進慶著,曾健民譯,〈我的抵抗與 學問〉,《批判與再造》(2005 年 12 月,台北),頁 30-39。
序 章:劉進慶的書房
書不同於台灣那些技術化了的經濟學著作,它可以成為人們思
3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考的另一個起點!」6 《戰後台灣經濟分析》是戰後台灣經濟研究的奠基作,劉
進慶則是此方面研究之先行者。除此之外,劉進慶還是 1960 至 1970 年代旅日僑界左翼運動及台灣民主化運動的參與者和組織 がくもん
者。用劉進慶在最終講義的話來說,他的人生沿著「學問」(台 レジスタンス
灣經濟研究)和「抵 抗」(社會運動)交織的二重線索前進。 抵抗的線索源自劉進慶在「十五年戰爭」度過的少年時代,以 及二二八事件與 1950 年代白色恐怖的震撼。親身經歷的「原體 驗」讓劉進慶的學問之道以抵抗戰後戒嚴獨裁統治為目標:「我 的抵抗的生存方式,是從命運性的被壓抑中解放出來,作為一 個人而得以自主、自由地生存,並且朝向超越一般世俗名利的 更高的價值邁進。追求學問的道路使這樣的生存方式成為可能, 並且能夠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留給後世。」7 由於劉進慶的抵抗沿
著學問的線索前進,他必須堅持學問所要求的冷靜與理性,規 範其澆鑄在抵抗中的激情,進而克制並反思激情所產生的判斷。 如凃照彥(1936-2007)所言,劉進慶在抵抗與學問的張力間完 成的「這本書無論在理論上或實證上,都內含著強烈的陽性的 4
4
4
主體性 」(傍點為原文所加),「給予讀者以同類書籍所沒有 的強烈印象」。8
6. 7. 8.
4
南方朔(王杏慶),〈[ 評介 ]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中國時報》, 1993 年 1 月 1 日,第 30 版。 劉進慶,〈わがレジスタンスと学問〉,頁 23。 凃照彦,〈書評:劉進慶,『戦後台湾経済分析』— 一九四五年か ら一九六五年まで — 昭和 50 年 2 月 東京大学出版会刊,398 ペー
《戰後台灣經濟分析》改寫自 1972 年劉進慶提交東京大學 的同名博士論文。他認為自己「在學問上的創造性最終只在三十 歲代〔三十歲的十年間〕達到顛峰(ピーク),之後只能算是『附 錄』」。9《戰後台灣經濟分析》就是劉進慶「澆鑄三十歲代的 精魂而成為學問研究之集大成」10 的顛峰,也是第一部以批判眼 光分析戰後二十年間台灣經濟的代表作。如若林正丈所言:「如 果以後有人把日本的台灣研究作一個回顧的話,戰前將以矢內 原的那本書為一個時代的里程碑,戰後則將以劉進慶的書為另 一個里程碑。」11 學術成就極高的《戰後台灣經濟分析》在軍事戒嚴時代一 度成為禁書。「劉進慶談到,1979 年,作家陳映真被捕,舉為『犯 罪證物』之一的,竟是《台灣戰後經濟分析》日文版。正由於 存有如是一般『因緣』,解嚴後,禁忌消散,陳映真提議該書 的中文版委由人間出版社翻譯發行,他立即就答應了。萬萬沒 想到,兩年前,該書獲選為『開卷』年度十大好書,這讓他非 常欣慰」。12 深受劉進慶影響並出版《戰後台灣經濟分析》繁體 中文版的陳映真(1937-2016)概括此書的理論成就如下:
序 章:劉進慶的書房
ジ〉,《経済学論集》第 41 巻第 3 号(1975,東京),頁 83。 9. 劉進慶,〈わがレジスタンスと学問〉,頁 23。 10. 劉進慶,〈わがレジスタンスと学問〉,頁 21。 11. 若 林 正 丈、 吳 密 察,《 台 灣 對 話 錄 1989-2020》( 台 北: 玉 山 社, 2020),頁 227。 12. 簡正聰,〈劉進慶・解明台灣戰後經濟性格〉,《中國時報》,1994 年 4 月 7 日,第 42 版。
5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劉進慶教授的《台灣戰後經濟分析》,是第一部台灣戰後 資本主義發展史,也是第一部戰後台灣社會生產方式性質 理論著作。他首先分析台灣光復後,國府接收當局接收了 龐大的日本獨占資本主義產業,化為國民黨的「國家資本 獨占體系」,又以「農地改革」過程,將土地資本轉化為 民間私人資本,從而形成「公業」(公營企業資本)與「私 業」(民間私人資本)對立矛盾的二元,而國民黨歷史的 封建性,與 50 年代迄 60 年代封建性實物租稅,對農村的 剝奪,並支援軍事財政,規定了國民黨在台統治的(半) 封建性。「公業」與「私業」辯證統一形成「官商資本」。 此外,戰後台灣對美日經濟的高度依附,又規定國府統治 的「新殖民地性」。因此,劉進慶教授是第一個以「新殖 民地半封建社會」規定 1945 年到 1965 年的台灣社會性質 的學者。這個社會受到「官商資本」的統治,而以廣泛工 資勞動者和農民為社會的底邊,又對外扈從於美國和日本 的國外獨占資本!這是日據下台共在 1928 年與 1931 年的 綱領中把台灣社會定性為「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以 同一個方法論對台灣社會所做的新的性質規定。
13
陳映真提到的「國家資本獨占體系」、「公業」、「私業」、「新 殖民地性」、「官商資本」都是劉進慶《戰後台灣經濟分析》 的關鍵詞,也是本書詳論的範疇。其中,必須藉由馬克思「唯
13. 陳映真,〈東望雲天:紀念劉進慶教授〉,《聯合報》,2005 年 11 月 20 日,E7 版。 6
物史觀公式」才能理解的「半封建性」是統領其他範疇的支點。 「唯物史觀公式」是河上肇(1879-1946)對馬克思〈政治 經濟學批判.序言〉(1859)一段著名文字的命名。14 依據這段 文字,人類歷史可依照「社會形態」(全稱為經濟的社會形態, ökonomischen Gesellschaftsformation) 之 不 同, 而 區 分 為 先 後 繼 起的幾個歷史階段:「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 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 幾個時代。」15 公式的歷史分期在單線歷史進化論的解釋之下, 成為歷史學家熟知的經典判斷。以漢語固有詞彙「封建」對譯 的「Feudalism」則被中、日、韓的左翼論者用以指稱最接近人 類近代社會的前資本主義時代或傳統經濟。 漢語的「封建」是否足以對譯「Feudalism」的「名實」之 爭持續至今。16 贊成對譯的論者內部,漢譯詞「封建」被區分 為中國歷史上先後繼起的兩種類型。首先是內容比較接近西歐
序 章:劉進慶的書房
14. 河上肇,〈マルクスの謂ゆる社会的意識形態について〉,《経済論叢》 第 22 巻第 1 号(1926,京都),頁 128-141。 15. 唯物史觀公式全文參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序言〉, 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二版),頁 412-413。 16. 這方面的爭論可著重參見李根蟠的理論史梳理:李根蟠,《中國「封 建」概念的演變和「封建地主制」理論的形成》,《歷史研究》(北 京)2004 年第 3 期,頁 146-172。並可參考以下兩本論文集所收的論爭 文字。主張封建足以對譯「Feudalism」者可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 史研究所等編,《封建名實問題討論文集》(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8),反對意見則收錄於:葉文憲、聶長順編,《中國「封建」社會 再認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7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Feudalism」的「封建領主制」時代,其次是某個轉折時代— 各家判斷不一—接著形成並以土地可以自由買賣為特徵的「地
主經濟封建制度」或「封建地主制」時代。中國論者一般將地 主和佃農構成的地佃關係視為封建地主制之封建性所在,並將 1840 年開端的中國近代視為封建地主制之後的歷史階段。17 半封建性範疇是左翼論者應用唯物史觀公式解釋歷史的副
產品,但非「從封建向資本主義的過渡」(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 之 際 發 生 的 歷 史 中 間 物。18 如 果 將 半 封建性當成「過渡」時發生的歷史中間物,就承認了半資本主 義的存在,而半資本主義遲早會演化成完整的資本主義。對於 二十世紀中、日、韓左翼理論界 19 而言的半封建性是:資本主義 藉由內在條件(比方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形成的絕對主義天皇制) 或外在條件(比方外國資本主義所帶來的殖民地性),而影響 某個原處於封建時代的經濟體。資本主義不但在這樣的經濟體
17. 代表作可參見:王亞南,《中國地主經濟封建制度論綱》(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1954);胡如雷,《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研究》(北京: 三聯書店,1978)。 18. 關於「半封建」不等於「半資本主義」的討論,可著重參見張海鵬關於 近代史「沉淪」與「上升」問題的疏理:張海鵬,《追求集:近代中國 歷史進程的探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頁 34-35; 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第 1 卷「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頁 69-135(即第三、第四章)。並參見林華國, 《近代歷史縱橫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 3-80。 19. 這裡指稱的主要是共產國際影響下,先後在中、日、韓等地革命運動 主張當地經濟本質就是半封建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形成之跨國理論圈。 中國的毛澤東、王學文、陳翰笙,日本的野呂榮太郎、山田盛太郎、平 野義太郎,中西功,以及朝鮮的白南雲,均為半封建論的代表人物。 8
へんせいが
中成長,也促使封建性自身重組改編(編成替え)為半封建性。 資本主義與半封建性的「俱分進化」(章太炎語)導致經濟體 不能全面轉入資本主義時代即近代。因此: 一、 時間上來說,半封建性不是「從封建向資本主義的過渡」, 而是「不過渡」,是「無法被突破的封建時代最末期」的 特性,是社會變遷被鎖定或凝固在封建時代最末期之內, 故其本質仍然屬於前資本主義或前近代。 二、 空間上來說,封建性在一國範圍內向半封建性的演化是資 本主義向全球擴張的後果。但在一國範圍內,半封建性又 如土壤,資本主義只是植根於土壤、滋養了土壤,並茂盛 在土壤之上的植物。土壤可以沒有植物,植物沒有土壤則 不能生存。20 二十世紀的中、日、韓左翼理論界主要將「不過渡」解釋 為消極的、停滯的、必須超克的革命對象,但「不過渡」也包 含潛在的積極面。也就是說,半封建性也可理解為封建性因為 資本主義的影響而使自身進化並延命,從而轉化為改造過的封
序 章:劉進慶的書房
20.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1857)曾言:「在一切社會形式中 都有一種一定的生產,支配著其它一切生產的地位和影響。這是一種普 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隱沒其中,它使它們的特點變了樣。這是一種 特殊的以太,它決定著它裡面顯露出來的一切存在的比重。」從國際範 圍來說,資本主義是普照的光,而半封建性是「特點變了樣」的封建性。 但在一國範圍內,普照的光則是半封建性,資本主義反而成為「特點變 了樣」的存在。馬克思所言參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二版),頁 48。
9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建性或者升級版封建性(或封建性 2.0)。21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
論代表學者吳承明(1917-2011)認為封建性更新為半封建性的 機緣之一,是封建性與商品經濟因為殖民地性等條件而發生更 緊密的結合:「近代中國的地主制經濟因為吸收商品經濟,以 至外國的或買辦的商品經濟,進行了自我調節,成為一種能夠 與資本主義長期共存的近代封建主義。」22 換句話說,商品經濟
的繁榮完全不表示該經濟體的本質就是資本主義,而可能仍是 半封建性。近代私有產權的確立雖也常被視為資本主義化的基 礎工程,但同樣可能只成為封建性演化為半封建性的的機緣。 正如韓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朴玄埰(박현채,1934-1995)所 言,「在這種半封建性的成立中,私人所有權的法律主體成為 重要的經由點或媒介」。23 馬克思在《資本論》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
的本質會直接合而為一,一切科學就都成為多餘的了。」24 在資 本主義時代,經濟表現與經濟本質發生區別的根本原因,是私
21. 關於「半封建」仍是「封建」,可見:奧村哲,〈序に代えて — 日 本における近現代中国の社会構成体論と社会主義体制観〉,收錄於 氏著,《中国の資本主義と社会主義:近現代史像の再構成》(東京: 櫻井書店,2004),頁 24;中村哲,《東亞近代史理論的再探討》(北 京:商務印書館,2002),頁 49-52。 22. 吳承明,〈談封建主義二題〉,收錄於氏著,《市場・近代化・經濟史論》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頁 21-28。 23. 박현채(朴玄埰),《민족경제론의 기초이론〔民族經濟論的基礎理論〕》 (서울:서출판돌베개,1989),頁 122。 24. 馬克思,《資本論・第 3 卷》,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 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第二版),頁 925。 10
有制和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使人與人的社會關係被物與物的關 係所遮蔽,因而圍繞著商品、貨幣,及資本而出現各種阻礙人 們認識經濟本質的「拜物教」(Fetischcharakter)。儘管物與物 的關係構成直觀可見的經濟表現,並成為西方近代經濟學積極 以數理把握的對象,但馬克思經濟學(マルクス経済学)25 的目 標是突破經濟表現、突破物與物的關係,揭示人與人之間的各 種社會關係及拜物教所遮蔽的經濟本質,同時說明經濟本質與 經濟表現之間的聯繫。因此半封建性範疇所欲解決的問題是: 封建性通過自我更新而與資本主義在一國範圍共享私有制和商 品經濟發達的現象,但該國經濟本質終究不是資本主義,所以 用半封建性予以概括。 こくみんせいけん
劉進慶高度懷疑戰後國民黨政權(他曾稱之「國民政權」) 的經濟建設能力,故以半封建性規定戰後二十年台灣經濟本質。 儘管他承認資本主義在日本殖民統治和國民黨政權統治下的台 灣獲得發展,卻仍然判斷先後君臨在台灣島上的日本政權與國 民黨政權只是在封建時代之內重組改編台灣經濟,因此台灣經 濟未能超出封建時代最末期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以半封建性規定戰後二十年台灣經濟本質是劉進慶畢生理
25. 漢 語 世 界 更 常 見 的 名 稱 是 馬 克 思 主 義 政 治 經 濟 學(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但劉進慶所處的日本學界為增強其「客觀性」,而更常稱 之馬克思經濟學(Marxian Economics)。實際上這也是劉進慶的慣用 語。
序 章:劉進慶的書房
論成就之所在,也是局限。擺在眼前的經驗事實是戰後台灣經
11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濟持續優異的成長現象,迫使劉進慶必須在自我修正和堅持己 見的兩端之間繼續解釋台灣經濟發展的趨勢;如此後續發展和 自洽其說的過程,就是其「附錄」的來源。 劉進慶在《戰後台灣經濟分析》之外的學術論著多以日語
寫成。日本學者容易把握劉進慶主要以日語陳述的學問,但難 以理解「堅守民族統一的原點」26 如何成為劉進慶的抵抗立場。27 相較之下,對統獨認同敏感的台灣讀者容易感知劉進慶的抵抗 立場對於自身而言的親疏遠近,但因劉進慶學術論著翻譯到華 語學界的數量不足、「硏究成果很少流入台灣」,28 加上他的學 術基礎立基於二十世紀台灣長期噤啞的馬克思經濟學,因此台 灣讀者難以把握的反而是他的學問。 克服片面理解的首要方式自然是全面找出並閱讀劉進慶的
26. 劉進慶,〈わがレジスタンスと学問〉,頁 19。 27. 對劉進慶之政治認同感到無法把握的典型可參見:北波道子,〈台湾 の経済発展と「官民二重構造」— 劉進慶教授の研究業績を再読す る〉,《アシア経済》第 51 巻第 1 号(2010 年 1 月,東京),頁 5152、60-61。理解劉進慶之認同狀況的典型則可參見:平川均,〈故劉 進慶教授と「台湾経済分析」〉,《アジア経済》第 51 巻第 1 号(2010 年 1 月,東京),頁 78-80。平川並針對北波此文的某些解讀提出商榷。 此外還可參見完整反映劉進慶政治觀點的:劉進慶口述、駒込武等訪 問,〈追悼特別掲載:「戦後」なき東アジア・台湾に生きて〉,《前 夜》第 1 期(2006,東京),頁 229-246。 28. 如吳密察所言,劉進慶、凃照彥、黃昭堂、許世楷在內的「第二代」 台灣研究者(相對於「第一代」研究者的矢內原忠雄等人而言)雖在 1970 年代陸續發表重要論著,但「當時這些人的硏究成果很少流入台 灣,所以也就沒有産生太明顯的影響。就這一點來說,是很可惜的」。 參見:若林正丈、吳密察,《台灣對話錄 1989-2020》,頁 234。 12
論著。除了公開發表的論著之外,劉進慶的私藏文書、東大筆 記,以及學位論文原稿,是非常重要的一手史料。 私藏文書包含劉進慶的來往書信、零散筆記、演講稿、部 分學術論文(多數已刊),及參與社會運動的各種材料。劉進 慶過世前曾親自整理這些材料並分類收納於紙袋,然後以鉛筆 標明每份材料的形成日期。2013 年,曾與劉進慶一同參與 1970 年代旅日華僑運動的林啟洋(1942-2014,曾用名王啟洋)經劉 進慶夫人同意後,自劉進慶東京寓所取回大部分劉進慶論文手 稿和相關材料,並於 2014 年因癌症過世前委由筆者對這些材料 進行整理、補充、研究,和編選。編選成果即 2015 年 10 月出 版的《劉進慶文選:我的抵抗與學問》。29 東大筆記乃劉進慶就學東京大學期間(1963-1972)寫下的 二十六本筆記。這些長期存放在劉進慶書房書櫃頂端並於 2019 年 7 月 23 日發現的筆記完全以日語書寫,並由課堂筆記和讀書 筆記兩部分所構成。這些筆記直接反映他所承繼的學術系譜和 理論脈絡。考慮到他所就讀的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有 著深厚的馬克思經濟學傳統,這些筆記也是目前所知二十世紀 台灣知識分子為鑽研馬克思經濟學而留下的最龐大材料。
29. 劉進慶著,邱士杰主編,《劉進慶文選:我的抵抗與學問》上下卷(台 北:人間,2015)。可著重參見邱士杰為該書所撰之解題〈我們的抵抗 與學問〉(見下卷,頁 595-612)。
序 章:劉進慶的書房
學位論文原稿則是劉進慶就學台大經濟系時撰寫的學士論
13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 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 劉進慶思想評傳 / 邱士杰著 . -- 初版 .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2022.01 面 ; 公分 . -- ( 臺灣研究先行者叢書 ; 5) ISBN 978-986-350-523-5( 平裝 )
1. 劉進慶 2. 學術思想 3. 臺灣經濟 4. 經濟分析 5. 傳記
783.3886
110019076
臺灣研究先行者叢書 05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劉進慶思想評傳 作 者 邱士杰 叢書主編 黃英哲、梅家玲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蔡旻峻
內頁排版 菩薩蠻電腦科技有限公司 封面設計 兒日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製 長達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2年1月初版一刷 定 價 新臺幣640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106319羅斯福路四段1號 傳真:(02) 2363-6905 電話:(02) 2365-9286 臺北市100047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傳真:(02) 3366-9986 電話:(02) 3366-3991~3轉18 http://www.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104472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400002中區中山路6號
電話:(02) 2518-0207
電話:(04) 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523-5 GPN:1011100002
本書已通過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學術審查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