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NCKU ARCH # ISSUE 03

Page 1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Dept. of Architecture 104

4 3 2 5 1 31

27

32 30

17 25 24 18 23 6 22 26 19 20 21 7

16 15 14

8

33

13

9 12

10

11

28 38 37 29 34

41 46

43

45 47

44

48 50 52 51

53

55 54

49

THESIS DESIGN BRIEF

42

ISSUE 03

39

03

40

April 23-24 2016

36 35


IKEA Tercial - Helix 27W - milky light Attached adjustable lamp arm and cap, according to necessity to adjust the lighting direction. “Usually, they are the only company through the long long long dark night. “



A1 方俊凱 老師組

Flight away 2020 江定遠 / Chiang, Ting-Yuan Subtopic / 松山機場遷建後都市計畫 Site / 松山機場 Keyword / Urban , Void , Airport , Zoning , Racing 1936 年,台北飛行場啟用,為台灣第一座 國際機場。 至今經歷了 80 餘年,松山機場經歷了政權 的更迭。由於都市擴張的緣故,原本規劃 於台北城邊界的鄰避設施被劃進了城市中

Fig.1 機場和都市發展關係

心,除了潛在的危險因子外,飛航管制的 禁限建高度和交通的阻斷,也限制都市空 間的發展交流。 因此將機場遷出市中心是現代都市發展的 趨勢,現任市府提出的 2050 台北願景中, 希望於 2020 年將松山機場所有運量轉移至 桃園機場。遷移後機場留下的空地做為公 園或是用來開發,勢必要在兩個極端中間 做拉扯找到一個平衡點。 基地位在主要人口聚集處的邊緣,卻是整 個城市的地理中心,比起南北兩側的山地 更具易達性。因此應該保留一個可以服務 整個城市的大開放空間。由於機場的關係, 原本的城市邊緣和河岸綠地中有一段空白

Fig.2 機場位置

的空間。都發局提出將民族東路拉直的方 案並沒有使得原本的城市和綠地接近,還 創造出一條新的阻礙。我希望利用整理原 本在此的汽車業和駕訓班,將這條邊界錯 開,讓原本的社區距離綠地更加接近,並 能從更多的方向進入公園,同時也保留更 多開放空間。 機場最重要的設施就是跑道,松山機場跑 道形狀剛好連接基隆河畔、花博公園兩個 既有綠地,以及面對城市最主要的入口三 個頂點,可以保留做為公園中指向和引導 的主要路徑,並和航廈一起作為地標和對 機場的紀念物。除了平時作為公園內道路, 或許可以舉辦一年一度的 F1 車賽,將人群 重新聚集,並帶動原本於此的汽車工業轉 型。

Fig.3 機場再利用案例


Fig.4 規劃策略

Fig.6 新活動

Fig.5 機場和周邊綠地 / 中央公園面積比較


A2 方俊凱 老師組

City's (dis)Closure 何應群 / Ho, Ying-Chun Subtopic / 測量都市的隱藏 Site / 高雄市仁愛公園 Keyword / Measurement , Substation , Underground , Pipe System 相傳有一個名為“爾西利亞”的城市,居 民會用線來標記發生過的事件:血腥、貿 易、 政 治。 這 些 線 懸 掛 在 柱 子 和 柱 子 之 間, 牆 壁 和 屋 簷 之 間, 最 後 因 為 通 道 都 被牽起的線擋住,所以居民搬離了這裡, 只 留 下 一 個 線 跟 構 造 物 所 形 成 的 紋 理。 這個被編織的紋理代表了城市的運 作、 生 命, 而 在 這 現 代 的 都 市 當 中, 有 什 麼 東 西 是 可 以 代 表 這 種 紋 理, 而 我 認 為 就 是 都 市 中 的 管 線 系 統。 這些管線系統,通常代表著黑暗、危險、 污穢,所以他們都被藏到了地下,不希望 看 到 他 們, 時 間 一 久, 就 被 遺 忘 了, 等 到 再 次 曝 露 時, 就 是 他 們 發 生 問 題 時。 我 研 究 的 基 地 是 高 雄 的 愛 河。 高 雄: 一 個 正 在 去 工 業 化 的 城 市, 他 們 正 在 被 藏 匿 到 地 底 下; 愛 河: 一 條 隱 藏 著 高 雄 歷 史 的 河 流, 一 條 編 織 著 高 雄 生 命 的 主 要 幹 道, 城 市 依 附 著 他 生 長, 城 市 的 道 路 系 統、 管 線 系 統 也 循 著 他 的 脈 絡 蔓 延。 我 擷 取 了 兩 個 城 市 重 要 的 系 統: 電 力 系 統 和 排 水 系 統。 並 且 將 這 兩 個 系 統 的 節 點 作 為 設 計 的 對 象: 變 電 所、 滯 洪 池。 我 將 仁 愛 公 園 做 為 測 試 的 基 地, 他 剛 好 位 於 愛 河 旁, 並 且 面 積 夠 大, 仁 愛 公 園: 底 下 有 一 個 繁 榮 一 時 的 地 下 街 商 場, 充 滿 了 各 式 各 樣 的 機 能, 這 個 原 本 為 復 興 鹽 埕 的 希 望, 最 後 一 場 大 火, 導 致 結 構 體 塌 陷, 政 府 在 1989 將 其 掩 埋, 原 本 在 壽 山 的 228 紀 念 公 園 遷 移 至 此。 我要將這個公園挖掘開來,挖出這個看不 見的空間結構,做為我測量的工具,測量 電力的危險、洪水的兇猛、歷史的悲劇—— 人類的偽善。

Fig.1 排水 - 電力 - 城市網絡


Fig.3 台電手孔、人孔、變電箱、變電所分析

Fig.2 仁愛地下街 1979-1989-1996-2016

Fig.5 暴雨情境圖

Fig.4 變電所電磁波隨時間 \ 距離變化


A3 方俊凱 老師組

Freedom Under Control 圍塑裡的自由 吳崇文 / Wu, Chung-Wen Subtopic / 監獄與都市空間重塑 Site / 新竹監獄現址 Keyword / Circle , Control , Intersection , Re-Connection , Education , Resocialization 監獄是帶強烈負面形象的場所。近代監獄 最初設於市郊,隨時間推移而與都市接觸; 同時,監獄功能亦從教化轉為懲罰而喪失 教化意義。在這發展過程中我開始思考監 獄與都市接觸後是否能有拆遷以外的可能。 [ 基地 ] 新竹監獄為台灣唯一現存於都市的監獄。 在都市擴張下出現監獄高牆阻隔空間與活 動的現象。 [ 制度 ] 現行制度下置入一個過渡管護所作為受刑 人回歸社會前的訓練及適應場所。藉由引 入都市活動與機能,希望使受刑人能逐漸 適應社會,也藉這過程使社會學習接納受 刑人。 [ 手法 ] 從基地上的圍塑與開放空間系統出發,連 結紋理找出空間與活動交流的方向,並從 新竹市尺度找出基地需求 - 開放空間連結 與教育學習場所。 原有監獄我保留舍房建築作原有監獄形式 象徵,並置入開放性機能將其封閉性打破, 而於偏離原管制中心處配置新的監獄。 空間及機能部分則採取先設定結構框架, 然後將封閉性機能填入,剩餘的留白空間 則作為軟性機能使用,並以此作為串連與 交界面及監獄的偽裝。 [ 系統 ] 在系統上分為三種單元 - 監獄,管理,圖 書館。系統將從這三者的相互關係做區分。 管制系統分為開放,半開放與管制區三個 層級。地下為半開放區域,作為監獄進出 管制區,並以獨立垂直動線連結上層監獄。 地面層將原有監獄封閉空間釋放,與基地 周遭紋理連結。新的監獄空間會有黑與白 的系統,封閉監獄的黑色區塊,以及留白 的軟性機能,作為連結與交流的區塊。 Fig.1 系統架構


Fig.2 設計概念

Fig.3 操作手法

Fig.4 配置操作

Fig.5 空間單元

Fig.6 系統概念


A4 方俊凱 老師組

memor(record)ial 側寫紀念 宋 翟 / Sung, Di Subtopic / 記錄取代緬懷之偽紀念空間 Site / 師大路疎開空地帶 Keyword / Air-Raid , Counter-Memorial , Profiling , Restoration , Storage 一九四四年,二戰盟軍威脅空襲台北城, 日本政府緊急開闢的疎開空地帶,區隔大 範圍的日式木房舍,避免一旦遭受轟炸整 片延燒的災害。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許 多房舍在一夕之間剷平。有的是既有道路 拓寬、有的是修改原計畫寬設道路、有的 是另行開闢新的防火路段,師大路即是在 這時空背景下在切開的空間裂縫。 七十年後其他的日式舊房舍雖然沒有在當 時被剷除,但都市不斷翻新之下為數更多 的歷史建築緘默的頹喪衰亡。 七十年後的我們對於在巷弄中出現幹道寬 度的師大路與師大公園沒有空間歷史意識, 居民、空間使用者斷裂式的置入此地,我 試圖去掀起都市空間的過去、這段屬於社 會平民的歷史,但它沒有明確的遺跡可以 作為介質緬懷。 因此,我選擇將當下社會對於歷史建築的 日益毀損比喻七十年前的剷除建築,以對 當下情形做出回應的實質動作、記錄消逝 中的空間,作為對於歷史事件的側寫。將 膜拜式的紀念過去轉化為干涉現今的記錄 模式,師大的長條空間視為記錄儀式的層 級進程。 臺北空襲時將房舍從地面上移至消失、將 人從地面上帶至地面下躲難;七十年後對 於頹喪的歷史建築從地面上帶至地面下製 作空間標本,而人則是移轉的介質。 師大公園以上線性路徑的空間出現與收納 的速度與規模由快而慢、由小而大,將人 與收納的關係漸實。 師大公園之下以修復所的收納取代舊屋的 拆除,在這裡進行儲放、修葺、展示、移轉。

Fig.1 基地周邊開口與線性空間儀式性


Fig.2 空間提案

Fig.3 修復所

Fig.5 微型空間收納與展開

Fig.4 歷史承載


A5 方俊凱 老師組

Project Mars 火星計劃 張琇茹 / Chang, Hsiu-Ju Subtopic / 太空中的人類生活樣態 Site / 太空 , 火星地表 Keyword / Deep Space Explore, Mars, Living, Recreation, Human Scale, Spacecraft 人 類 為 了 住 居 而 構 築, 因 為 住 居 而 得 以 發 展 文 明, 得 以 思 考 而 獲 得 自 由, 不 再 受 到 自 然 的 拘 束。 建 築 作 為 人 與 自 然 環 境 的 介 面, 反 應 自 然 的 變 化 與 人 們 的 生 活。 透 過 棲 居, 天、 地、 神、 人 「 四 方 」 可 以 被 整 合, 意 味 人 與 自 然 的 關 係 在 住 居 這 個 動 作 之 下 被 完 整。 現 今 社 會 之 中, 由 於 科 技 的 進 步, 我 們 的 生 活 充 斥 著 以 消 費 為 前 提 的「 慾 望 」 和「 享 受 」; 在 基 礎 生 活 可 以 被 輕 易 滿 足 的 情 況 之 下, 人 們 逐 漸 遺 忘 真 正 的 「 需 求 」。 在 設 計 的 操 作 裡, 我 希 望 可 以 找 到 一 種 更 純 粹 的 人 類 生 活 樣 態, 從 生 活 的 本 質 去 探 究 我 們 所 需 的 是 什 麼。 本案之設定為 35 年後的火星移民計劃,在 六個月的航行中,人們將在太空船上學習 適應未來的火星生活,而這些住居的模組 最終也會落到火星地表,成為新世界的人 造地景。航太科技發展至今五十年,由於 太空任務的危險、高度技術要求和高壓力,

Fig.1 Project Mars poster

所有的參與任務的太空人都必須經過嚴格 的篩選。在未來可能移民外星的年代,必 定要創造在嚴苛封閉環境中的普遍性,而 我的解答就是適度的增添舒適度與休閒活 動 (Recreation) 來達到。

Fig.2 History of manned spacecraft by UCCP


Fig.3 Programming primitive

Fig.5 History of Leisure

Fig.4 How to work out in space civilized

modern


A6 方俊凱 老師組

Two-way Landmark 雙向地標 陳冠亨 / Chen, Kuan-Heng Subtopic / 城市節點的機能重組與願景創造 Site / 台北捷運 國父紀念館站 Keyword / Taipei , MRT , Integrated Station , Renewal , Programming 近年來台北的城市發展與捷運路網演變有 一種雙向的關係:一是捷運的觸及帶動沿 線的都市更新或重大開發選址,例如板南 與文湖線交會節點有了共構開發的 SOGO 復 興館、南港車站三鐵共構節點規劃中的流 行音樂中心、淡水線劍潭站前的用地成為 新的表演藝術中心基地、圓山站前規劃為 花博園區等等。另一種關係恰好相反,是 城市中完成的開發案或是地標空間吸引或 影響了新路線的規劃,如小巨蛋與松山線、 台北 101 與紅線象山線區段設站的關係。 而在台北市中心內,我鎖定了一區比鄰的 大尺度街廓 -- 國父紀念館、松山菸廠、以 及北邊過了市民高架橋的台北機廠。在地 圖上看來,這一大街廓組合完全跳脫了台 北的城市紋理,並且使用上也都是大尺度 的機能:歷史文化性質的紀念館、最新置 入的大巨蛋園區、廢棄菸廠現代化轉型的 文創園區、以及開發狀況未確定的舊有機 廠。而至於區域周邊,正好位於東區商圈 的終點,以及信義計畫區的端點,由忠孝

Fig.1 Taipei Study 軌道交通 & 文化機能定位分析

東路商辦大樓形成的都市量體牆面,進入 一個廣大的開放空間,再過渡到高層建築 群,空間體驗的轉變相當劇烈。 而這一區域回應到與捷運的關係,相對於 前後忠孝敦化站與市政府站的商業、轉運 人潮,國父紀念館站的旅運量相對緩和, 於是早些年前便支持了松菸的文創開發以 及大巨蛋的選址;而未來可預期的人潮則 又回過頭來確定了環狀線路網將由國父紀 念館站通過的規劃。城市發展與軌道交通 之間相輔相成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的設計以環狀線的加入形成轉乘節點為 契機,希望帶動忠孝東路與光復南路此一 路口的都市更新和活化,透過地標性建築 的置入,向上堆疊都更所需空間量,提出 地面層的人行新願景,向下強化共構站體的 機能性,形成屬於這個基地獨特的 Station Hub。向上,向下,一個雙向的地標。 Fig.2 基地路口處觀察,多元且強烈的機能交會點


Fig.3 城市發展過程中,台北市中心街廓紋理所遺留下的 Super Block

Fig.4 置入一座 Tower 作為區域門戶的視覺地標,一座共構捷運車站作為交通節點的經驗地標


A7 方俊凱 老師組

Switching Trajectories 都市速度調節器 游日富 / Yu, Jih-Fu Subtopic / 西門町中華路規劃 Site / 西門町中華路 Keyword / 站體改造 , 生活韻律週期 , 移動速 度感知 , 都市縫合 , 歷史文化 作為台北城牆的西段,城牆造就了地表大尺 度痕跡,導致只有這樣的巨大能讓最窘迫 的生活佔據,也讓最美好願景投射。( 從風 水規劃 - 林蔭大道 - 鐵路 - 違建 - 中華商場 交通大集合 - 林蔭大道 ) 現今這道 FIGURE GROUND 上的空白隱藏並容納了不同生活節

Fig.1 中華路的場域個性轉變。

奏之間的關係 ( 捷運、火車、高鐵、公車 )。 一開始城牆人們的動態只能從特定的點出 入,到日治時期後特定的出入點成為城市 中的物件,牆壁也被快速移動的交通設施 取代,然而這樣快速的流動造成了都市不 管是活動或者視覺的不連續。西區門戶計 畫對北門改造路型,可以看出車道開始配 合人行與歷史文化彎曲,然而在中華路這 個差異巨大的場域 ( 從鬧區 - 廢墟 - 公家機 關 ) 還是均質的規劃態度,再加上目前地 下街人煙稀少,都是有待解決的都市問題。 我想藉由這個設計探討移動的身體如何影 響建築,1. 如何在這個充滿不同速度的基 地上透過改造站體挖掘出不同生活韻律之

Fig.2 現今中華路的空白隱藏並容納了不同生活韻律之間的關係,度量時空的方式改變。

間的關係,以調整速度的方式探討不同族 群生活節奏如何在此溝通與影響城市的作 息樣貌。2. 如何透過我們的移動來意識到 基地上巨大尺度都市發展的線索。3. 透過 調整速度的方式來解決基地目前問題 ( 希 望讓都市空間 A. 依據都市活動分析配置 B. 橫向連結 C. 塑造三種個性的場域 ) 運用電影分鏡的分析來說明移動的身體的 空間感知與實際經歷之間的落差,希望藉 由議題的探討創造出新形態的都市公共空 間的可能。

Fig.3 空間感知與實際距離產生的落差


Fig.4 移動的資訊掠過小小的窗口,造成物質無法量化的特性。

Fig.5 單行道 & 歷史事件 & 人行加速器

Fig.6 公車路線 & 夜間活動 & 區域印象

Fig.8 站體改造 - 打通地下一層捷運廣場與火車的互動。

Fig.7 打破均質的現況,形成不同個性都市場域。


A8 方俊凱 老師組

轉乘 黃昱智 / Huang, Yu-Chih Subtopic / 鐵道生活城市 Site / 彰化火車站及鐵道周邊 Keyword / 鐵路平面保留 , 跨越 , 轉乘 , 觀光 , 漫遊 , 生活 縱貫道是臺灣西部運輸的大動脈,清領時 期彰化就是縱貫道北上的重要休息點。日 治時期貫通鐵路縱貫線後新闢海線,彰化 成為山海線交會城市,也是縱貫線中部維 修養護大站。於是彰化市區形成一段長 1.5 公里寬 0.3 公里的鐵路專用空間,協助列

Fig.1 縱貫道及縱貫鐵路 左:清領彰化縣城、右:日治彰化市區改正

車維護跟調度。彰化是中部重要的交通樞 紐:對公路來說是跨越大肚溪後必經城市, 有放射聯絡其他鄉鎮的重要性;對鐵路來 說是山海線交會。隨著國道興建,私載具 成為臺灣人移動的主要工具,高鐵也對縱 貫線運輸做了革新,於是鐵路開始式微。 彰化的街道仍然維持日治時期的寬度,放 射 中 心 的 特 質 造 成 車 輛 灌 入, 導 致 城 市 容 易 壅 塞, 面 積 小 小 的 彰 化 市 區 促 使 居 民 寧 願 找 地 方 停 車, 在 市 區 中 漫 遊。 八 卦 山、 鐵 路、 外 環 道 跟 高 速 公 路 的 先 天 條 件, 彰 化 成 為 一 層 一 層 向 外 擴 張 發 展 的 城 市。 擴 張 在 近 期 趨 緩 甚 至 停 滯, 發 展契機一直被鄰近的臺中吸引走,彰化本 身的觀光又不如鹿港。大片鐵路用地橫亙

Fig.2 上:現有公路系統、下:未來大眾運輸

於前後站之間,市民對於這相當大片的鐵 路用地開始認為這阻礙了城市的發展。其 實 城 市 已 經 失 去 它 發 展 的 定 位, 而 政 府 卻 治 標 不 治 本 的 提 出 鐵 路 高 架 化 方 案。 阪急電鐵創建人小林一三認為:「乘客是 由火車創造出來的,鐵道並非搬運人們的 道具,而是讓人能沿線居住的路線。」想 以鐵路平面保留以及復駛臺糖輕軌,對鐵 路用地及彰化火車站改造,形成東西兩個 前站,將生活機能沿鐵路規劃,使鐵路成 為生活的一部份,並運用扇形車庫的價值 發展觀光。利用鐵路沿線排擠私人載具的 特性,保留這片城市中的空地,嘗試塑造 兩個站前廣場,並讓人能輕鬆跨越。彰化 是前往其他文化觀光城市的放射起點,不 應該使前往各地的車輛都塞在城市中,若 在彰化建立完整的大眾交通系統及跨站轉 乘機能,使彰化以一個區域轉乘的城市出 發重新找回城市發展的定位。 Fig.3 左:城市機能分布、右:概念


Fig.4 左:基地周邊紋理、中 右:機能概略配置


B1 古爵誌 老師組

The Only Way Home 張竑暘 / Cheung, Wang-Yeung Subtopic / 城市邊界空間再定義 Site / 香港九龍馬頭圍 Keyword / 浮城 , 都市劇場 , 過渡期 , 家的意 義 , 身份認同 \\ 香港 「香港什麼都有 , 唯一沒有的是個性。」 香港一直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 , 急速擴張 的都市化讓空間產生不連貫的斷裂 , 盲目 的發展與重建使常民生活場景同質化 , 不 斷變化的空間記憶也暗喻著香港人自身意 識的迷失。 \\ 都市劇場 都市,就是一個不斷排演的劇場,都市中 不斷出現的場景與生活事件就是在重複的 邏輯下無意識地展演出來。生活就像是一 次又一次的在摸索的排演,「The Making of」一個不完美的表演過程。我注意到的 是在香港舊區中的街道場景,常民生活是 一種純粹的力量,在空間中留下動力痕跡, 透過日常中不經意的重複交錯,把都市與 環境聯結在一起。 \\ 暫居 數已萬計的基層居民即將流離失所,需要 離開一直安居的「家」。而在重建的過渡 期中,居民缺乏暫住的居所,面臨流離失 所的居民,過渡期的居所,不只是對社區 生活的連接,更是重新找回「家」美好意 義的機會。 \\ 重複的「臨時性」 在重建的過渡時空中 , 把居民解放於都市 中垂直性的高密度空間中 , 在防波堤上置 入臨時暫居空間 , 同時作為私密與公共空 間的載體。暫居空間提供模組式的家具和 公共空間讓居民重整生活 , 重拾昔日人 , 家 , 海之間的空間與記憶。防波堤因填海 逐步外推延伸 , 以過去 / 現在 / 未來的 街道空間撰稿 , 從而形成未來新生地閱讀 生活的空間架構。 以重複的「臨時性」,呈現一直連續的永 恆性,作為模糊現有邊界的一個推展過程, 成為都市與水體之間的介質,再構屬於香 港的都市意識與身份認同。 Fig.1 移居計畫配置圖


Fig.2 海岸與都市空間推演

Fig.3 香港沿海市區紋理

Fig.4 都市劇場


B2 古爵誌 老師組

於是長大了以後 陳岱琪 / Chen, Tai-Chi Subtopic / 你的藥房 我的藥房 Site / 迪化街 231 號空屋 Keyword / Changeable , Unchangeable , Body , Objects , Events , Redefine , Room 店家,店即是家。 店與家相互混雜的公共與私密的空間關係, 使得兩者之間的界線不再明確,甚而重疊, 身體動作與物件之間的關係開始作為定義 空間的主體,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關係開始 變得模糊,店的元素即是家的元素。 作為在這類型空間裡成長的第二代,家是 一個無法從店中全然脫離的存在,這無形 中也暗示著那無法脫離的責任在。 我試圖以迪化街作為這份責任延續的基地, 將從小到大成長的中藥房移植到迪化街空 屋中做討論,隨著時間軸的拉長,世代關 係的並置、對立到共存,身體狀態及心態 的改變,在實質空間上的變與不變,抑或 是平行狀態中意義空間上的變與不變,世 代間的空間結構,從原本捉迷藏似的互動 關係,在長軸空間及物件的串聯中留下一 絲變動與調節的餘地。試想長久以來在迪 化街生活的店家以及其第二代,在這份責 任中尋求自我的矛盾、衝突與和解。 以案為枕, 以櫃為牆, 草木為滋養, 如果有一種氣味會在腦海迴盪, 乘載著記憶,伏案、倚櫃、留下。

Fig.1 Time series + Space series : Timeline / Body / Object / Event


Fig.2 ( 下 - 上 ) 滲透與參透 / 蔓延與隔絕 / 一席之地 / 歸途 - 必經之路


B3 古爵誌 老師組

Mirage 蜃樓 楊岱縈 / Yang, Dai-Ying Subtopic / 觀光的城市角色再設定 Site / 高雄鹽埕區 Keyword / Tourists , Residents , Attractions

「觀光是基於自由之動機而離開原居住 地,並於逗留異地期間獲得愉快之消費生 活」--- 田中喜一 觀光行為的本質是移動,而觀光客在城市 裡的移動路徑通常受到旅遊手冊約束,讓 來自各地的觀光客踏上相同的旅程,形成 一種儀式性的路徑,沿著他們期待的觀光 景點介入在地生活中,或者是跟隨觀光活 動舉辦地點移動,同時也與在地居民產生 權利矛盾,而隨著時代的推移,觀光客也 會用不同的移動方式、移動速度和季節分 布與城市互動,同時拼湊出一座城市的虛 假樣貌。在台灣,觀光是譁眾取寵的產業, 藉由不斷複製成功的觀光模式滿足時代性 的觀光潮流,改變舊有的生活模式,形塑 觀光取向的商業帶,然而潮流過後這些觀 光設施便被遺忘在城市的角落最後成為廢 棄的空殼,所以我想嘗試將這些空殼重新 回填日常生活並維持表象的觀光效益,成 為觀光客與居民之間的介面,稱為「偽觀 光設施」。 鹽埕區因為商港區位一直是觀光行為熱絡 的地方,從日治時期的風化區、美援時期 的酒吧街、愛河畔的仁愛公園以及密度極 高的戲院、娛樂城,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在 的鹽埕區只留下大量荒廢的娛樂設施和逐 漸成為社區交誼空間的商業集中區,不但 沒有翻新的計畫,連拋售的意願也沒有, 留下猶如觀光時間軸一般的都市空間,不 同年代的觀光痕跡層疊累積,時光凍結一 般。我想將鹽埕區視為觀光的極致模擬場, 模擬觀光設施不斷新建又難逃沒落的命運 反覆循環之中可能的平衡點,以及觀光客 與居民之間都市介面的重建,重新定位觀 光產業的都市角色,所以我選擇由民國 43 年沿用至今的大溝頂攤販集中市場作為操 作對象,正視大溝頂對居民的記憶連結同 時以”SUPER VISUAL MARKET”連結居民日 常生活必需品的選購,並支援高雄電影節 的放映需求,使鹽埕區以“電影城”之名 行“量販超市”之實,應付政府對觀光的 想像、滿足居民生活便利的追求。 Fig.1 偽裝


Fig.3 鹽埕區

Fig.2 大溝頂空間元素

Fig.5 採樣 / 大溝頂新樂段

Fig.4 維持大溝頂的兩條走廊


B4 古爵誌 老師組

超薄城市 楊恭旻 / Yang, Kung-Min Subtopic / 未來城市預想 Site / 永和頂溪站與溪州市場周邊 Keyword / Future , Exile , Reverse

永和 / 從永豐圳興建後維持了兩百年的農業生活, 在國民政府遷台後因台北人口暴增而使土 地迅速被建築物改寫,長期以來承受著台 北的外部效應。

Fig.1 City, Room& Outside

街/ 地理學上來說,城市是農村剩餘生產累積 之處,其建立必須透過道路運輸系統,街 同時也是連接城市過去與未來的方式之一。 城市 / 20 世紀後的人類確定了資本市場才是維護 自由與平等最好的方法,但今日的永和的 建築卻是大規模的複製的填充物,也失去 定義環境的能力,建築的存在如今成為疑 問。 試寫 / 向南行,穿過那條終年穩定的溪流,就會 見到如城牆高聳又綿延不絕的城市,旅人

Fig.2 City Revolution

必須在牆的斷面處搜尋進城的大門,或是 從通往其他城市的地下迴廊潛入。內部是 相反於斑駁外牆,金碧輝煌的大廳,北個 大廳又都有華麗的拱廊能前往另一個大廳, 盛裝打扮的貴族們捧著高腳杯的交頭接耳, 談的盡是最近城中劇院上映的一票難求的 公演,或是街角琳瑯滿目的舶來品店織工 精細的土耳其地毯,城牆內的華麗宮殿能 滿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需求,甚至比想像 中給得更多、更好。 城外被綿延不絕高牆包圍的是過去城市的 骸骨,除了幾近風化的磚瓦水泥和蛀蝕的 木屋架外就只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樹林。即 便如此,城內還是不時會傳出又有人逃到 牆外的消息,剩下的居民總是百思不得其 解,只好以此作結 " 他們一定是被神放逐 了。"

Fig.3 Liberation of the Land


Fig.4 Tear of the Street

Fig.5 Street as a City

Fig.6 Field


B5 古爵誌 老師組

音樂廳 X 音樂教育 劉懷安 / Liu, Huai-An Subtopic / 音樂做為人與人溝通的媒介 Site / 中正紀念堂 國家音樂廳 Keyword / Music , Sound , Communication , Education , Sequence , Redefine 古典音樂教育告訴我們音樂是一種序列的 構成,音符依循著某種特定的時間軸依序 出現;裝載古典音樂的傳統音樂廳,在空 間上也存在著特定的體驗序列。音響效果 的要求導致了其內部與外部空間的全然阻 隔,演奏以外的聲響被視為所謂的噪音。

Fig.1 Concert Hall _ B1 Plan

透過將各種音樂依循時間軸符號化,我發 現無論文化背景為何,音樂的本質在於人 與人之間的溝通。如果將世界上各種存在 的聲音都視為一種音樂,人類其實是透過 聽覺在做溝通。因此,若把音樂視為多向 交流的語言而非單向展演的藝術,傳統的 音樂廳和音樂教育有什麼新的可能? 我選擇國家音樂廳做為設計基地,附近充 滿常民生活與文教空間,為音樂表演與教 育的共生提供良好基礎。透過重新定義傳 統音樂廳的原形,解構原有音樂廳,使內 部的音樂表演與外部的常民生活同時發生 在公園內。調合各種聲響,使音樂做為人 與人溝通的媒介,進而使音樂廳成為音樂

Fig.2 Concert Hall _ 2F Plan

教育的場所。 在前期的設計草案當中,我打開中正紀念 堂西北側的圍牆,將公園的範圍拓展至信 義路與中山南路。音樂廳扮演公園中容納 市民活動的角色,並在地面層往南側的廣 場與東西側的園林蔓延。街舞、體操、武 術、慢跑等活動散佈在主廳周圍,改變以 往觀眾與演奏者「進入」音樂廳的方式, 以互動行為取代紀念軸線。

Fig.3 Concert Hall _ 1F Plan


Fig.4 Plaza _ Underground Floor Plan

Fig.5 Concert Hall _ Long Section


B6 古爵誌 老師組

Re-commons 盧秉晧 / Lu, Ping-Hao Subtopic / Urban Cultural Village Site / 台中第一廣場 Keyword / Foreign Labor , Culture ,Village Landscape 文化是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 述。人們存在於自然中,同時也存在於歷 史和時代中;時間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 於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會、國家和民族 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的 另一個重要平台;文化不僅用於描述一群

Fig.1 文化四大元素

人的外在行為,文化特別包括作為個體的 人的自我的心靈意識和感知方式。一個人 在回到自己內心世界時的一種自我的對話、 觀察的方式。 我的基地選在台中的第一廣場鄰近於台中 火車站,是台中外籍移工群聚集的一個地 點。第一廣內規劃有精品服飾用品店、美 食街、電影院(第一影城)、KTV、電動遊 樂場、民歌西餐廳等等,多為青少年與外 籍勞工休閒去處。因東南亞異國商店聚集, 現有「台中小東南亞」之稱號。試圖探討 與台灣不同文化的族群的生活,從越菲印 泰,四國美食、音樂、藝術,提供一個新 的公共空間,服務平台讓不同族群的人產 生交流互動,弱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代溝,

Fig.2 Site Elements

成為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

Fig.3 Site Analysis


Fig.4 Site Events & Objects

Fig.6 Prototype

Fig.5 Diagrams

Fig.7 Elements [Time/Space/Activity/Nature]

Fig.8 Diagrams


C1 吳光庭 老師組

Parking Park 李政儒 / Lee, Cheng-Ju Subtopic / 以基礎設施重塑公共空間 Site / 西門町洛陽停車場周遭 Keyword / Infrastructure , Vehicle , Public , Vertical 洛陽停車場建立於 1980 年代,與周遭的環 河高架、北門高架橋、峨嵋停車場、忠孝 橋、西寧國宅皆為台北市在 1970/80 年代 以汽車為都市規劃主角所產生的產物,也 因為這個現象,汽車成為了都市基礎設施 的最小尺度,造成了西門町的商業帶與步 行空間在此處的斷裂。 而在 1990 年代以後西門町周遭便沒有其他 的大型基礎設施,台北市的商業中心也開 始從西門町往東區移動,對於今日身為捷 運松山線 / 板南線交會點的西門町而言, 這種以汽車為主的都市公共空間是需要被 重新思考並翻轉的。 根據 2008 年台北市政府的報告書,洛陽停 車場本身有著平日與假日使用率的落差, 我試圖藉由停車空間量的操作來賦予其新 的公共性,藉此串連被基礎設施切割的破 碎環境,將周遭環境重新連接。

Fig.1 Explosion of the site

Fig.2 Site Mapping


Fig.3 Site Section

Fig.4 Imagine Section

Fig.5 Program / Time Mapping

Fig.6 舊有停車場動線


C2 吳光庭 老師組

Garden(ing) Wall(ed) 侯仲楹 / Hor, Chung-Ying Subtopic / 自然再生產機器 Site / 高雄煉油廠 Keyword / Post-Industrial , Brownfield , Industrial Nature , Machine , Re-reclamation /文明: 人類的文明史、機器史、造園史是一體的。 從猿人第一次舉起了石斧起,人類就不斷 透過機器改造自然,逐漸掌握自然的規則 並創造地景,地景作為文明的縮影記錄了 技術與思想,人造自然因而超越物質意義,

Fig.1 Machine City : Kaohsiung Industrial Zone & Petroleum Pipeline

乘載了象徵與時代精神。 /高雄煉油廠 : 工業使生產得以超越地理,人被納入大量 生產體系中成為機器的一部分,大量汙染 侵蝕著土地,非人尺度的巨大邊界將城市 割裂成碎片。基地位在與後勁高雄煉油廠, 作為台灣工業化的肇始,它的地景變遷紀 錄著文明的演進 : 它是高雄、台灣、乃至 文明的縮影。2015 年 11 月正式關廠的它, 留下汙染的土地與徬徨的產業下游。 /牆 : 一道東西橫貫的隔音牆將聚落與廠區分開, 作為一個形式服從功能的阻擋機器,它斷 開了廠區與外界,卻意外成為廠區的脊椎,

Fig.2 Programmimg by Water, Soil, Woods, & the Wall

管線、排水道依附而生,兩端連結了捷運 站和公路並跨越了鐵路與後勁溪。 /造園之牆 : 試圖用三個十年分期 : 淨化、基礎建設、 新產業的長期計畫,利用長 1.4 公里的隔 音牆,作為地景修補的骨幹。曾經暴力而 扁平的牆重新的植入人的尺度,牆逐漸虛 化,厚度開始拓展。沿著牆,水串連土、木、 風形成的三座建築單體錨定點,居民逐漸 透過機器重拾祖先與土地的深厚關係。最 後,一個世代過去,後石油時代的人們得 以在這座花園中,尋覓自己和土地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

Fig.3 Collages : Civilization, Production, Machine, Landscape


Fig.4 Site Layers


C3 吳光庭 老師組

Handbook of Housing 住宅操作手冊 孫春芳 / Sun, Chun-fan Subtopic / 空間格局選擇權 Site / 士林捷運站 Keyword / 支出型貧窮 , 青年住居 , 建築家具 化 , 局部購買模式 , 空間選擇權 青年族群面對都市生活的支出之中,當居 住所需花費佔超過收入的三分之一時,便 會壓縮可支配所得,於是生活水準與工作 努力不成比例,也喪失對生活的期望。 然而現在基本的居住空間成為商品,在購 買的同時我們也被商品的制式規格受限, 價格同時也成為生存的門檻。 如果能夠將建築空間拆解成傢俱一般,每 個住宅的格局由使用者決定,三房兩廳或 是一房一廳只是組合搭配的問題,空間的 大小等同於購買門檻的高低,同時把建造 的技術門檻降低到像組裝傢俱一般,透過 使用者的自行操作來搭建,除了降低施工 成本也增強使用者對於居住空間的擁有感, 雖然不像購買現成的商品屋一樣完美,但 不完美的組裝卻是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開 始。 拼裝而成的住宅外觀我們無法判定美醜, 卻真實地反映關於生活水準的價值,因此

Fig.1 建築家具化模式

選在都市生活最便利、景觀最開敞的高架 捷運線周邊,成為反映社會的第一線觀察 指標。

Fig.2 局部購買模式


Fig.3 空間組裝關係

Fig.5 月台高度分析

Fig.4 捷運站高度關係


C4 吳光庭 老師組

Whale Fall 鯨落 陳 潔 / Chen, Jie Subtopic / 中國城拆建 Site / 台南中國城 Keyword / Timeline , Unbuild , Whale Fall , History , Tainan 我的發想是從鯨魚死亡之後開始。 死去的鯨魚屍體會沉在海底、隨著時間流 逝慢慢被魚類軟骨蟲等分解、最後只剩骨 架,形成一個將近持續三十年的生態系, 我不禁開始想像,也許陸上的巨大量體也 有這種可能性。 巨大的商業量體曾經是台灣地產最繁榮的 時候、一個個創造出來的巨型建物,他們 或是商場、市場或百貨公司,帶著那個繁 榮時代對於未來的遠景與希望。 然而這些巨大的量體,最後都因為各式各 樣的原因而落沒、死亡,因為過於巨大, 甚至如傳染病一般拖著周圍的商圈與社區 一起衰敗,這些原本在那最輝煌時代建成 的量體,開始被稱為都市孤島、城市毒瘤。 然而就像是巨大的鯨魚死亡之後、會以另 外一種形式延續著生命,這些巨大的量體 沒落後、結果也不應該是直接了當的炸掉 或剷平,他們應該用更有價值的方式去延 續都市的生命、隨著時間的代換與更替一 點一點的被拆除,變成最適合那個當下時 間點的生命形式,最後以一個有尊嚴的方 式死亡。

Fig.1 時間軸


Fig.2 拆除過程

Fig.3 三個時間點


C5 吳光庭 老師組

Free Base 自由基地 曾羚毓 / Tseng, Ling-Yu Subtopic / PC Home- Living Lab Site / 中興新村三十九號防空洞 Keyword / 開放資料 , 資料中心 , 知識的形式 , 生活選擇二元性 ( 虛擬現實、給予拿取 ) 藉由討論人與數據的互動回應中興新村 五十年經過一段空白後出現的計畫。 中興新村的建立源於防空疏散計畫,將原 本一塊有自己的紋理的區域抹平,置入一 個政治性鄰里,而後廢省,中興新村停滯 在 20 年前的狀態。我認為能代表這樣的精 神便是其中的防空洞 ( 基地 )。 新是因為有原有的東西支持而得以持續。 廢省之後產生無數付諸流水的計畫,現在 留存的則是高科技園區計畫,權力不再但 原有的台灣省時期留下的文件依然無形資 產,在消弭政治框架後,在防空洞放置一 個開放性的資料中心。 基地之外為原本的第一鄰里單元,最靠近 防空洞的為第一期建立的最高級宿舍。曾 經的階級不再,生活的場所還在。 資料中心與原本的生活單元之間,作為軸 線,一層討論數據與人的互動,另一層是 整個中興新村的時間縮影。

Fig.1 山頂路徑 ( 資料中心之上 )


Fig.2 高科技園區計畫區

Fig.3 防空洞與資料中心關係演化

Fig.4 Data Center & Town


C6 吳光庭 老師組

Serendipity 旅行與閱讀 黃 荑 / Huang, Ti Subtopic / 我的城市感覺結構 Site / 台北市敦南誠品周邊 Keyword / 旅行 , 閱讀 , 24 小時 , 城市

「城市彷彿是有意義,且能被閱讀的文本, 我們既書寫,也閱讀。」 「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 在特定歷史時空,經由個人的外在經驗和 內在詮釋,以及族群集體記憶,所形塑而 成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認知。」 _ 城市的 36 種表情 / 楊子葆 「他憑藉著閱讀而展開一次次的旅行,我 們則閱讀著他的旅行獲得知識和樂趣」 _ 旅行與讀書 / 詹宏志 「關注人群、城市和書店間的聯繫,以及 這三項元素如何形塑該時空中人們談論、 關懷甚至思索的形貌」 _ 書城旅人 / 李亞臻 我認為旅行與閱讀有種雙向卻又相對應的 關係。藉由文字開始了我對旅行的想像與 描述,進而提出了旅行之於時差的關係, 希望藉由閱讀空間這個載體,來重新討論 24 小時書店空間變化的可能性。 而 24 小時這件事應該要和城市有關,並不 應侷限於單一內部空間。 所以我嘗試著以誠品為起點,沿著安和路, 跨越敦化南路的綠帶,至龍門與頂好前廣 場,到瑠公圳公園這條過去的邊界,做一 個 帶 狀 的 空 間 平 台, 置 入 以 閱 讀 為 主 的 program,去想像 24 小時書店往城市延伸 的可能性。

Fig.1 urban location


Fig.2 site photo_1

Fig.3 site photo_2

Fig.4 site photo_3

Fig.6 isometrics

Fig.5 site analysis


C7 吳光庭 老師組

從土地到餐桌 黃鈺菁 / Huang, Yu-Ching Subtopic / 大坪頂地區產業與生活的整合 Site / 南投埔里大坪頂 Keyword / 土地 , 聚落 , 產業 , 竹構

土地是容納人類生活的基盤,尤其在食物 方面,更是依賴土地。 大坪頂最早在清朝末年被開發,開始在山 坡凹陷的自然湧泉處發展聚落。 居民開闢農地、種植甘蔗,建立製糖所, 擴大農場的開發,也因此吸引更多新移民, 開始奠定了聚落的基本架構。 由於地形、氣候及土質關係,當地非常適 合百香果、茶樹等生長。百香果的產量就 占了全台總產量的百分之九十五。 埔里大坪頂是一個線狀的社區,土地使用 多為農業用地,居民從事第一集產業,農 業產銷再經由農會及貨運行運銷到其他城 市販售。 公共性高的機能都位在社區的南側,與土 地公廟圍塑出一塊廣場用地。土地公廟旁 的榕樹是埔里地區樹冠面積最大的老樹,

Fig.1 大坪頂地區

其樹冠覆蓋了整片廣場。 透過這塊土地,讓建築像農作一樣從土地 裡長出來,結合生產與生活機能,用空間 來討論聚落社群生活的價值。

Fig.2 從土裡長出來的建築


Fig.3 建築皮層

Fig.5 榕樹棚架支撐

Fig.4 大榕樹棚


C8 吳光庭 老師組

Re-Public Model Home 空間氛圍交易所 歐芷毓 / Ou, Chih-Yu Subtopic / 房屋預售 住宅商品化 Site / 台中七期 Keyword / Public , Simulation , Synecdoche , Reality , Model Houses 「微型的家屋是虛幻之物,但是具有一個 真實的心理活動上的客觀性。」 -《空間詩學》〈微型〉,Gaston Bachelard 台灣住宅的預售制度至今已有 30 餘年,隨 著社會發展,購置房地產變成一種儲蓄, 房屋被當成貨品一樣囤積以尋求未來增值 的可能,住宅的 " 使用價值 " 逐漸被 " 交 換價值 " 所取代。 樣品屋和接待中心的演進可說是住宅商品 化在真實空間上的縮影 , 建築空間從最初 純粹販售的場所演變成實體的華麗包裝紙。 銷售中心控制人們購買欲望的空間序列, 層層堆疊出對家 (home) 的投射,消費的動 機來自表面的感官體驗,並非建築和需求 本身。 我想討論樣品屋 ( 接待中心 ) 與都市涵構 的斷裂以及某種樂園式的擬象,耗資千萬 上億以建築包裝建築的形為,間接定義都 市階級的分野。做為土地開發的前導地景

Fig.1 概念 collage

是否能以其他角度思考重新建立和都市發 展及公眾的關係,並賦予 1:1 實體模型在 home/house/product 間新的定位和角色。 我的基地選在七期和五期的交界面,試圖 利用可變動循環的次系統模矩,讓 1:1 的 住宅實體模型對建築專業及非專業者 ( 政 府、民眾、廠商、設計者 ) 能夠成為實質 溝通的工具。 在這裡,建築外殼乍看如同七期多數建物 將 house 視 為 product 的 商 業 行 為, 內 部 卻能提供民眾參與的機會,將 house 變成 home 的操作意義。

Fig.2 模矩 mock-up 次系統


Fig.3 剖面草圖及運輸系統


C9 吳光庭 老師組

農業型聯合開發 潘韻安 / Pan, Yun-An Subtopic / 搭著捷運去種田 Site / 台北捷運忠義站 關渡平原 Keyword / Agriculture , MRT Zhongyi , Joint Development , Boundary 在都市中與邊緣的農地,因為住宅量、製 造業生產空間等等的需求,所以被侵蝕與 被壓縮,其生產加工流程也被排除在都市 體系之外。農地可說是被視為都市中可開 發且可被取代的空白地。而消費的背後是 農地與農民勞動被商品化後的產物,消費 者與生產地的連結與情感是被截斷的,而 無法意識農地的價值,只看見價格。 我試圖以被夾在台北住宅區與關渡平原農 田之間的捷運忠義站為基地,提出農業型 捷運聯合開發的概念,去整合台北市的運 輸系統、農業從生產、加工、消費到剩餘 的產業鏈,以及市民農園空間,讓農業的 產銷過程可以被包含在都市系統內,進而 轉換農地在都市中的定位,讓農業文化在 都市與生活中是可以被感知與體驗的文化 記憶。

Fig.1 關渡平原


Fig.2 序列想像

Fig.3 設計爆炸圖


C10 吳光庭 老師組

Time is Money 時間貨幣 薛克民 / Syue, Ke-Min Subtopic / 捷運慢生活計畫 Site / 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 Keyword / Trade , Life style , Metro , Slow , Downshifting 用大量的時間會取金錢,成為現代人的煉 金術。我們花了太多時間討生活,太少時 間享受生活。而有趣的是,收入的高或低 並不直接決定你「休閒時間」的多或少。 捷運是城市裡省時機器的象徵之一,是城 市 的 一 種 附 加 物 (plug-in), 無 法 獨 立 存 在。這個附加物提供了人們在空間移動的 便利性,就像是城市中的生活加速器。我 們的確把很多時間省下來,然後再跑得更 遠,整個城市進入一種幾近瘋狂的狀態移 動著。捷運在無形中慣壞了人們的速度感。 如果捷運幾乎成為每個台北人生活中的記 憶,是不是可以去深化這道介面成為一種 生活的容器?我認為捷運整個運輸過程中, 轉乘是唯一可以讓人喪失速度感的時候, 我們被迫停留。 悠遊卡現行規定轉乘必須在兩小時內完成, 逾時則該次進站無效。在這樣的架構下, 我想提出一種兩小時的轉乘生活,使人們

Fig.1 貨幣是匱乏的產物

可以騰出空間容納不同速度。 我的基地選在捷運忠孝復興站 sogo 南方的 一塊空地,現為臨時停車場。捷運忠孝復 興站是個和 SOGO 的聯合開發案,有兩個地 鐵線通過和一條東區地下街連通至捷運忠 孝敦化站。捷運忠孝復興站是台北車站旁 二線的轉乘點,其轉乘人數僅次於台北車 站,我想要在這裡置入一種相對「慢」的 速度。以公園為基調,重新定義捷運與各 種機能空間的關係,並舒緩過度巨大的轉 乘人潮。 「為了端詳一朵小花,你必須花費時間。」

Fig.2 我認為時間是一種公平卻不平等的貨幣


Fig.3 捷運形成串聯地上與地下的介面

Fig.4 捷運作為生活的容器

Fig.5 晚上十一點的忠孝東路


D1 郭旭原 老師組

都市夾層使用指南 李佳樺 / Lee, Chia-Hua Subtopic / 台北車站重塑計畫 Site / 台北車站周遭 Keyword / Urban , Promenade , Escape , Delayed Space , Hub , Hybrid , Pause “…因此人們希望在慾望梯上停一下,或 是退下一兩級。極端主義者慎是渴望下到 梯子的最下端,去擁抱大地,砂礫粗糙的 紋理令他感到世界的真實 ; 折衷主義者則 企圖尋求慾望之梯的之中間位置,地理學 家和環境專業的學生稱這個位置為中間景 觀。”

----

< 逃避主義 >,段義孚

而我認為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能逃跑和 喘息的餘地存在於目的與目的的“之間”, 移動、不存在於屬於自己的空間時,我們 能夠重新定位自己,而都市中的公共空間 就如此被賦予了,成為每個都市人第二層 使用的意義。 1. 漫遊和視線,之間的場景建構逃避。 2. 超越日常尺度,都市空間體驗給予不同 於日常的體驗。 3. 延遲效果,組合不同空間和經驗時間, 討論都市公共空間可能性。 我針對台北車站這個台北巨大的都市過道, 植入新的聚集地,重塑台北城的“之間”。 台北車站周遭都市公共空間垂直化分佈, 沒有統整性的規劃造成行走經驗混亂,加 深了此處地上世界和地下世界的異質性, 作為都市逃避舞台。面對機場捷運線的開 通, 討 論 未 來 更 大 的 需 求, 以 一 層 新 的 layer 打破原台北站量體,做為台北車站特 定計畫區孤島內外連結的契機,同時貫通 地面和地下街的垂直活動連結,形塑新的 城市大廳位置。 小巷、路邊、地下街出入動線到車站大廳, 都成為不同族群停留的地點,面對多重族 群的活動,善加利用台北車站原有的交通 和商業區位,支持供給都市人的公共領域, 用建築空間強化公共過道系統,漫遊與都 市機能結合,創造北車閒晃指南。

Fig.1 都市之間


Fig.2 路徑

Fig.3 公共平臺

Fig.5 Mapping

Fig.4 動線分析圖


D2 郭旭原 老師組

士林紙廠再生計畫 周佳怡 / Chou, Chia-Yi Subtopic / 士林紙廠再生計畫 Site / 士林紙廠 Keyword / Condense , Paper Recycling , Digitized , Mall 日治時期於市鎮邊緣創立的士林紙廠,在 廢棄河道填平、城市進行去工業化之後, 曾經繁盛一時的紙廠為了追求土地開發利 益,於 1988 年關廠,但由於再開發過程中 的各種利益分配無法達成共識而閒置至今, 出現了一個個胎死腹中的開發計畫;而被 圍牆阻隔將近二十年的紙廠也成了後工業 地景中的空缺。 士林再生計畫啟動了周邊的點狀更新,包 括以公辦都更推動此地的發展。建築師決 定在這塊基地上建立一個有如基礎設施般 的新基準,新的秩序與舊的秩序將由這裡 延展出來;它沿著士林夜市的末端,串聯 起新光紡織開發案與科學藝術園區。第一 期的計畫包括了一個趁著有機與園藝風潮 而起的主題商場、廢紙回收場與資料中心。 這個地方處理了台北四分之一的廢紙回收, 同時將不易再利用的廢紙與開發的廢土混 合,利用蚯蚓轉變為有機堆肥,供給城市 中土壤改良的需求與日益興盛的有機潮流,

Fig.1 基地分析

同時配合商場中的各種商品與造景。在回 收我們生活遺留的廢紙的同時,也成為這 個地區書籍電子化的中心,回收後的書籍 以資料中心的形式存在於此。 每個整點,高聳的打包機轟轟作響,這裡 壓縮了城市各處的廢紙,壓縮了知識與信 息的碎片,也壓縮了整個城市。

Fig.2 基地開發策略


Fig.3 基地變遷

Fig.4 基地變遷

Fig.5 基地現況與未來發展

Fig.7 剖面

Fig.6 開發計畫分期


D3 郭旭原 老師組

作繭計畫 張非民 / Chang, Fei-Min Subtopic / 永久屋復興規劃 Site / 屏東縣長治百合園區 Keyword / 輕量 , 動態平衡 , 蠶絲 , 產業置入 , 重塑生活 位於屏東縣的長治百合園區,是莫拉克颱 風後建立的永久屋。 永久屋,是政府與慈善團體合作下的產物, 為了災民及居住在警戒區的住戶所建設的。 目前長治百合園區居住著霧台鄉、三地門 鄉六個部落,共 270 戶人家。 我認為政府對於園區的規劃不應過於制式 及機能化,尤其面對受災前為自給自足的 住民,復興的過程不止是給予居住空間, 更應該帶入生活。 我所提出的作繭計畫,是針對永久屋的就 業問題做回應,園區裡「走不出去的人」, 婦女、老年人、孩童,都是社會上非主要 勞力人口,而我在基地置入蠶桑產業,因 基地擁有地理及歷史上的優勢,且蠶業為 輕型態產業,勞力負擔不大,帶來的經濟 效益比現有的副業來得高。更重要的是整 個產業流程中,有讓居民滲入他們原有生 活的空間。 藉由歷史傳承與產業再生策略,促使園區 復興。新型態的養殖空間、新型態的輕量 皮層 - 蠶絲,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動態關係, 希望產業回饋給居民的除了經濟上的幫助, 還有創造園區的生活核心。

Fig.1 置入的不止是產業,更是生活


Fig.2 園區核心路線重塑

Fig.4 平面繭實驗

Fig.3 產業流程圖


D4 郭旭原 老師組

Daily and Ritual 二手事件交易所 黃譯鋒 / Huang, Yi-Feng Subtopic / 身體物件空間,交易中行為操作 Site / 台北市牯嶺街 Keyword / Body , Object , Space , Ritual

例行行為和習慣動作是建構我們生活的部 分,卻不是我們有意識的範圍,而儀式提 供一種異質的體驗,讓我們重新和事物互 動和產生觀點。而我希望透過空間的安排, 讓習以為常的動作得以凸顯。我用這樣的 角度去看牯嶺街的舊物交易行為,牯嶺街

Fig.1 鑑價

曾為台北著名的舊書街,也是台北收藏行 為聚集的場所,現況儘管沒落,但依然保 有交易中議價的過程,而我認為其中買賣 身分的顛倒或鬆動都有創造個體間的距離 拉扯的可能。 事件交易所是舊書畫、家具買賣的地方, 而我企圖透過人、物、空間三者的操作, 讓建築在不同的物件和人的對待關係下產 生變化,所以在關係上以一人一物、一人 多物、多人一物的關係區分為鑑價、店鋪 和拍賣三種交易情境作探討。我試圖使用 連續的牆體穿越各種交易的對待關係,牆 體將不只是內外的區分,同時為交易的架 子櫃子、活動的桌子椅子,在這樣的過程 裡,將不只是作為活動的容器,更積極的

Fig.2 店鋪

影響人在其中思考判斷。

Fig.3 拍賣


Fig.4 空間操作

Fig.5 基地分析


D5 郭旭原 老師組

ShanShui Transcript 山水轉譯 蔡昀庭 / Tsai, Yun-Ting Subtopic / 新竹南寮漁港重生計畫 Site / 新竹漁港規劃區 Keyword / Nature , Blurred Border , Tracing , Landscape , Eternal Transience , Metonymy 『對於園林來說,人是要進入的,而畫不 容人真的進入,那麼畫就有必要來成為你 的週遭。』——王欣《讀畫構造:用建築 語言讀懂山水畫》 中國山水將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升到超越視 覺的情感層面,不同於西方風景畫的具象 寫實,中國文人選擇用『寫意』留了一道 想像的牆面給觀畫者遙想遠方無法觸及的 大山大水。自從研究中國山水後,我開始 注意到有關人造物介入環境間,作為新的 門戶界定人的活動與自然之間的對話。於 是它成了一眼所見的模稜兩可,看得見卻 無法觸及,隨著時空轉換成層層疊疊的感 悟。於是我建立了一套對建築與自然環境 新的描述系統:力道湧入與消逝的交合—— 時序被延長的共時性。 新竹夾於山海之間,而新竹漁港自地理位 置位於頭前溪出海口及往外擴展的都市邊 際,因此自古時就歷經港口淤積、沙岸流 失等消長歷程。由於近年來漁獲量劇減以

Fig.1 南寮現況區域規劃分析

及淤積問題日益嚴重,新竹漁港的沒落與 即將成立的新港呈現生死與共、死時被延 長的狀態。轉型後的新竹漁港從原本的漁 村脫胎換骨成新的門戶——這是一個從端 點變成節點的轉變過程,新的流動與原有 土地產業結構的接合,重新梳理人與自然 分離的關係。 環境不再是背景,人於自然中的角色在主 體與客體間往返。一幅直軸式的山水畫, 用墨色深淺在透視之外推移出景深,景色 間的大片留白載著山水餘痕,使畫面帶有 呼吸性,卻又將整幅畫的景致緊緊維繫, 才共構出我們眼前所見的大山大水。轉型 後的新竹漁港,區域規劃間的過渡分隔為 我的設計切入點,並以『視覺』為主軸主 導一切的曖昧氛圍。

Fig.2 南寮未來 / 各種情境時序下的想像


Fig.3 生死共時 / 因淤積與土地復育死時被延長的漁港,與即將成立的人工客港平行對比

Fig.4 針灸式置入施工架 / 整理漁港淤泥作為草坡土方,框架則作為日後望台的骨架

Fig.6 環境演變剖面

Fig.5 策略系統 Diagram


D6 郭旭原 老師組

消失後的空白 賴以晨 / Lai, Yi-Chen Subtopic / 重新書寫城市文本 Site / 基隆內港 Keyword / Place , Interface , Time-Sharing , Event Platform , Cruise Indusrial 基隆是個被山海夾擊的港城,崎嶇的岬灣 地形,優化港口的發展,卻也造成城市紋 理的破碎和公共空間的邊緣化。 幼時壓抑的都市經驗,長期的雨季,象徵 青春期的莽撞都在這個城市發生,街道被

Fig.1 基隆內港全貌

車行佔滿,缺乏公共空間的結果,扼殺了 我們對家之外的想像。 整個城市像是一座拼圖,一個看不到全貌 的拼圖,我只知道這城市的邊界是山是海, 但是在這之間的空白卻被無感的生活和人 造物填塞得毫無空隙。 長期以港口本位的城市發展和 1980 年代後 的淤積與船舶大型化的問題,在有限的土 地上,自用車普及後的交通爆炸,造成開 放空間的缺席與斷裂,而原本繁華的內港 區域逐漸成為市民集體鄉愁式的巨大空白。 面對即將到來的郵輪港口轉型計畫,我將 內港作為都市開放空間的籌碼,企圖在層

Fig.2 郵輪進港後改變城市尺度

疊的歷史紋理中,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前提 下回應地理風貌。 從港口一角剝離出的土地,漂浮於內港後 成為重新定義水體的存在,碎化後的塊體 依附在港口的邊界,擴大並延伸與水接觸 的活動介面。藉由對城市未來的風景想像 和切身體驗的記憶,給予我們自由抉擇對 於舊的選擇,進而以內省的態度向時代與 這個城市展現自我意志。

Fig.3 都市策略


Fig.4 基隆市中心 figure ground

Fig.5 城市漂浮公共空間與 Time-Sharing 系統


E1 陳玉霖 老師組

The War as Monument 以倒影為紀念 林雨嬌 / Lin, Yu-Chiao Subtopic / 戰史紀念的電影空間 Site / 高雄前鎮獅甲 Keyword / War , Movie Industry , Cinema , Memorial 電影,每一幕皆建構在搭建好的舞台之上, 經由有意識的加工,最後成為觀眾們眼前 投射於牆面的光,為了追求感官的刺激, 電影院因此成為一種消極的感知場域。 如果把電影院視作一種產品的輸出場所, 那攝影棚就是電影的製造工廠。生產線被 包覆於牆體之內,形成無法被外界感知的 後勤系統。電影的真實,只是透過一個觀 測口看見事件的片段。曖昧的真實性使觀 眾在一個身體被壓縮的儀式性空間狀態下, 盲從著虛偽的民族宣言。攝影棚裡發生的 是外界所無法感知的電影的真實,發生於 斷裂與斷裂的空白之間,我們以為戰爭就 是拼命與對抗,其實不是,是等待。 高雄戲獅甲工業區在 1930 年代被劃定。以 製鋁、造船、化工、電力等軍需用品為生 產導向,在臨港線與高雄港轉運的支援下 成為日軍在東亞戰場的後勤重點。 我想在這樣的基地紋理上以電影院和攝影 棚的並置建構一個空間序列營造的觀影經 驗。從電影所建立的虛構經驗開始,引導 人穿梭於電影背後的影棚與工作空間,藉 由這種熟悉與陌生而超尺度的空間轉換, 發掘戰爭與紋理的場所紀念性。

Fig.1 1945 年戲獅甲工業區以臨港線做為後勤起點


Fig.2 透視 _ 入口

Fig.3 透視 _ 紀念廣場

Fig.4 透視 _ 電影售票廳

Fig.5 透視 _ 展示空間

Fig.6 透視 _ 大水池濱海廣場


E2 陳玉霖 老師組

Living Around 捷運生活場域重塑 郭彥辰 / Kuo, Yen-Chen Subtopic / 都市集居生活 Site / 台北捷運圓山站周邊 Keyword / Taipei , MRT , Speed , Path , Living , Collective Housing , Community 城市在不同路徑疊加下,形成了由大至小 的多樣化生活場域,在以汽車道路為主體 架構之下的台北,這些路徑不只形成通道 串聯城市,同時也成為切割居民生活的邊 界,讓台北的公共生活空間被無數走道形 式的空間佔領。加上台北市近年的都市更 新和發展,有圍牆的高密度大樓式住宅取 代了原有連棟公寓式街廓,原本由騎樓所 串聯起來的行人生活路徑漸漸消失,都市 的公共與私人介面變的單調,新的住宅追 求內部完美平面而忽略與城市界面的設計, 使得都市與人的關係更加疏離。 而捷運作為一個新的串連城市的交通工具, 由捷運站節點發散的行人生活場域讓大台 北地區出現了跳脫以往都市結構的捷運生 活圈,這些以捷運站為原點發散的新生活 場域和依附於每個捷運站的生活路徑,打 破以往城市的邊界重新串連出新的都市空 間組織。我將以此為前提討論都市生活的 新空間組織關係,重組大眾運輸、汽車以 及行人之間的界面。

作為未來都市的想像,利用台北捷運民權 西路站到圓山站之間的狹長街廓,規劃出 以捷運和行人為主體,將汽車視為次要交 通工具的新型態集合住宅,利用立體連通 的公共層連結周遭舊有社區,和都市河道 邊緣的大型都市綠帶及公共設施,期望能 在提高居住密度的同時保持原有的生活品 質,重新建立人體驗都市的路徑,創造出 人與都市間新的空間體驗。

Fig.1 邊界 / 通道 / 節點


Fig.4 介面

Fig.5 通道

Fig.6 路徑

Fig.7 城市


E3 陳玉霖 老師組

EMBER 餘境 陳彥蓉 / Chen, Yen-Jung Subtopic / 餘下市郊的自我完整 Site / 桃園虎頭山山腳 Keyword / Urban Boundary , Infrastructure , Market , Overlapped Lines , Crack 總是有那個大家總是經過,但卻怎麼也叫 不出名字的地方。不知名的都市終界附掛 在都市人生活的相對座標間,人來人往, 從來沒有人真正留下。一道一道的基礎建 設留下無盡而無意義的線交疊出幾十年這 城市邊界的陰影。 基地便是我所認為的都市餘境。 位在桃園市郊公園虎頭山的山腳下,離火 車站所輻射出的舊市區不遠,卻因為自然 的框限阻礙發展,成為兩個舊市政生活向 外擴展的邊界。 四十年前,運煤的支線鐵軌切開了這塊地。 兩座高架橋在這 20 年之後先後的架起了東 西向高牆。去年十月南邊的高架橋因鐵道 的廢置,已經倒下,北方西邊的高架卻因 為跨河的緣故,維持這堵交疊的關係。 以基地多重交疊關係與邊界上複雜利用媒 合的關係去思考整理這餘境上因都市發展 犧牲的生活缺憾。

Fig.1 閱讀基地在城市尺度上的關係指認

Fig.2 我所定義的都市市場本質


Fig.3 Programming

Fig.4 Site between Urban Life


E4 陳玉霖 老師組

Life with Ocean 信仰。傳承 陳靖儒 / Chen, Chin-Ru Subtopic / 東港漁業和王船信仰共構 Site / 東港漁港 Keyword / Ocean , Fishery , Religion , Community, Museum , Tourism 東港本身屬於台灣首要的遠洋近海漁業重 鎮,但是面臨漁業人員的缺乏,導致外籍 漁工早已成為所有漁船們的中堅份子,面 對未來台灣漁業即將失去會捕魚的族群。 我認為是因為一般民眾無法輕易了解漁業

Fig.1 基地配置

這個產業。東港漁港現況雖然有聯外道路 連結港埠,但是不但沒有達到外界民眾接 觸漁業的良好交通外,也造成了當地從事 漁業人員的困擾。 於是我將漁業港埠和東港都市截斷,重新 定義一條東港都市的新邊界,在藉由帶狀 的建築空間以王船博物館為中心,藉由王 船信仰當作外地人和東港居民的精神上交 流的媒介,向北段以船倉的空間意象讓外 人了解船上工作的感知,往南段主要以社 區活動中心為主的空間組織,將一些曬魚 工法和沿岸漁法教學在此發生,並且保持 良好的通透性讓東港對面的海事學校有視 線上的接觸,來達到漁業傳承的效果。 Fig.2 前期基地配置

Fig.3 王船博物館祭典空間


Fig.4 魚市場概念剖模

Fig.5 東琉船運站概念剖面

Fig.6 東琉船運站結構示意

Fig.7 王船博物館空間模型


E5 陳玉霖 老師組

Translate + Redefine 高雄 陳韻愉 / Chen, Yun-Yu Subtopic / 以新型態綜合飯店空間詮釋高雄 Site / 旗津儲木池 Keyword / Kaohsiung , Harbour , Industry , Log pond , Hotel , Capitalism , Tower 高雄。 這兩個字代表的是什麼?從小生長的城市 帶給我們的空間與文化連結為何如此薄 弱?追尋整個歷史綜觀過去到未來,發現 高雄港為一切的核心。 以高雄港為介質,視為一個舞台反映高雄 的興衰,產業結構的改變為舞台上的片段。 一個中空的過渡空間,隨時會被不同社會 階層、意識型態範疇或是不同文化認同的 聲音填充遞補,而舞台也像是不同意識轉 換的介面。現在的高雄港上存在著觀光、 貿易、軍事、漁業 ... 等,卻沒有人民的 蹤影。 因此,我要將高雄 ( 港 ) 轉換為空間形式, 將一般人的角色帶回到高雄港,重新與高 雄產生連結,以身體尺度和感官去記憶。 高雄為一個資本主義下所規畫設計的城市, 過大的馬路與大小失衡的空間尺寸,背後 皆以產業為本質去操作。除了亞洲新灣區 建設,高雄的城市紋理與海幾乎沒有關係。 透過轉譯的空間,我希望能提供一個重新 閱讀城市的方式。

Fig.1 資本主義塔型飯店構想

以一個資本主義飯店的構想,將高雄港的 水體拔高,內部空間樣態以自由剖面的形 式,去回應周遭城市組成與高雄山海相接 的特殊地理關係,藉由整個空間序列的體 驗,釐清高雄空間組織。高雄過大的馬路 對人體尺度不友善,但卻提供清楚觀看城 市立面的機會,能夠輕易指認出與建築物 的相對關係。 垂直化的電梯如同城市裡的大馬路或捷運 系統,欲將飯店量體視為單獨的街廓,每 個街廓有自己的系統,並和其他街廓相連, 在高空中能輕易指認出自己的相對位置, 不同於傳統飯店的思考模式。 透過純產業文化下產生的建築形式,去承 載資本主義極富之惡。在水平性的城市裡, 拔高的尖塔象徵著公共地景私有化,欲透 過對五星飯店的翻轉,重新把本質帶回城 市最重要的資產 -- 人民。提供人民一個重 新了解城市的機會。

Fig.2 塔與城市權力關係


Fig.4 高雄港周圍分析

Fig.3 高雄綜合分析

Fig.6 基地區位關係

Fig.5 高雄視野分析


E6 陳玉霖 老師組

Living Slow 葉俐琪 / Yeh, Li-Chi Subtopic / 城市空間與居住的重想 Site / 劍潭老社區 Keyword / Sharing Community, Elderly housing, Urban space, Aged city 面對著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卻很 少去認真思考老年後的生活。一直以來的 傳統思想在未來將逐漸改變,晚輩與長輩 不再被給予照顧與被照顧的角色束縛,開 始轉變成另一種各自獨立自主的共居模式, 面對未來,老者應從「被照顧」的人變成 主動「參與照顧」的人,對於晚年生活可 以不只是機構式的居住選擇。而住宅是生 活的起點,城市則是生活片段的綜合體, 街道與路徑、城市機能作為媒介連接著兩 者。但在過去住宅商品化販賣的作用下, 開始失去生活的本質,住宅與周邊環境的 關係漸漸被淡化。我希望能從住宅與城市 的關係重新開始思考,提出一個對未來生 活的想像。 基地位在劍潭捷運站旁的住宅群。過去因 為基隆河截彎取直生成的新生地在交通量 極大的承德路與提防的包圍下自然的形成 的一個內聚性的住宅區。河道成為城市中 的綠地公園,堤防與抽水站交集處則為整 區的發展原點。一個由傳統典型的步登公 寓與國宅共同形成的城市空間,因時代發 展而老去,成為高齡化社區,老舊住宅居 住品質日益下降,不為人行走的城市空間 讓地區的高齡者無法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嘗試從整區的原點及開放綠地與住宅的 關係出發,對區域提出一個新的城市架構, 並進一步討論住宅與城市空間如何適應高 齡化社會的來臨,如何使住宅透過不同機 能的置入重新與城市產生連結。

Fig.1 社區層次關係想像圖


Fig.4 基地現況之老舊台北典型公寓街景

Fig.5 城市居住想像圖

Fig.6 Concept of The Street as Room

Fig.7 Site Anylasis

Fig.8 Concept Model of The Urban


E7 陳玉霖 老師組

Splash Zone 潮間 鄭皓元 / Cheng, Hao-Yuan Subtopic / 如何在野柳展示一片海? Site / 新北市,萬里區 野柳 Keyword / Aquarium , Interface , Landscape , Nature , Spatial , Sea , Tide 演化使人與水中的居民產生了一道邊緣。 就像分處兩個世界,使我們不曾停止探索 彼此的差異。水族生物的豢養,像是收藏 了一角未知的世界,在早期的貴族之間成 為風潮。而水族館隨著博覽會出現,成為 一種相對普世的海洋探索入口。雖然思維 開放了,這些展覽依舊延續了貴族時代, 蒐集式的、對自然的富饒狂想。諷刺的是, 時下的這些想像可能比兩世紀前更偏離真 實的海:被近代人類侵略汙染的海。 水族館作為囚籠一般的幻覺空間,是否仍 有其存在的價值 ?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 相信水族館是人類對海洋產生惻隱之心的 啟蒙,我也認為水族館應該扮演更積極的 角色,成為生物的方舟。而在觀者的眼中 水族館應該被視為探索的途徑,而不是駕 馭、豢養和蒐集。 模糊使我們彼此的差異消弭。 魚生活在水中,裡外都是水。我們的祖先 挾著一坨水,上陸。而鯨魚,曾經行走於 陸地,大口呼吸後再度跳進水中。我們彼 此之間的差異其實只是水在裡外之間,一 線之隔卻如此遙遠。但在岩岸的潮間帶, 一窪窪的潮池將大海圈成容易親近的姿態, 陸與海模糊交融。於是人類在這裡第一次 認識海洋。 我試想能否介由空間,重新營造這種相處 介面、尺度的改變,潮水起落之間,使人 與海產生新的連結。於是我回到海邊。 侵蝕的創造。 潮間帶的空間性,來自於海對陸地的差異 侵蝕。原本在潮間帶的基地,被人類以混 凝土填起,是人工的陸對海的侵蝕。原始 的地貌雖已不復見,但我視這樣的關係為 一種可能,侵蝕、反侵蝕與主動侵蝕,在 這裡嘗試將差異侵蝕重新演繹,在水族館 建築裡使海陸之間再度模糊交錯。由人類 對自然環境的侵略與破壞,轉變成為對自 然關愛的起始;水族館豢養下的自由限制, 也轉為主動的照顧與保護。 Fig.1 野柳的聚落紋理是一種自然的順型生長,而異植的填海地塊悖離了原本人與海的關係。


Fig.2 人類離開海岸的移動經歷,由岸與海底組成並指向;對魚而言,則是三維的生活場域。

Fig.3 試圖以離岸時的兩種路徑設計空間經歷,遇見在不同空間下生活的海洋居民。

Fig.4 基地附近,潮間帶是陸與海之間的模糊;九孔池是豢養與自然之間的模糊。

Fig.5 水族館空間圖鑑。


F1 曾 瑋 老師組

Run the Interface 汪世學 / Wang, Shih-Hsueh Subtopic / 以身體重新度量都市 Site / 台北捷運中山地下街 Keyword / Human Situation , Body Perspective , Urban Interface , Urban Event , Scene 早期人們運用身體的步幅、臂長等作為度 量單位,形成以人的觀點創造建築的秩序, 柯比意基於此建立一套人體的紅藍尺,奠 定了理性的現代建築。而資訊科技與商業 資本迅速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行為,身體 所代表的已非純粹的肉身,人在都市中的 主體性也漸漸流失。本設計藉由探討當代 人的處境,以研究結果為觀點討論當代人 與建築的新型關係。 台灣近年興起路跑風潮,從正規馬拉松比 賽、Party 性質的彩色路跑到許多路跑社團 相繼出現,其共同點是皆具有一種社會的 集體參與行為,以快速增長的青壯族群為 大宗,透過裝載式科技記錄身體數值並在 網路平台分享事蹟,使原本單純強身健體 的個人運動已然成為當代人逃離孤獨的社 交手段。 透過路跑現象的觀察我整理出可推演到當 代人身上的三種處境,分別為身體的「資 訊化」、「商品化」與「展示化」。三種

Fig.1 人群逗留與移動關係圖

處境誘發了許多的都市事件,它們是都市 活力的展現,也將都市的性格推向同質。 然而令人感到無奈的不是人們對其批判或 歌頌,而是人們身在其中卻不自知。 台北捷運中山地下街是以機器的觀點將人 的身體商品化後所產生的消費地景,人作 為資本籌碼被載具(捷運、汽機車、自行 車、網路等)置放其中。我意圖透過動態 的、感知的身體度量,重新閱讀在載具賦 予的多重速度下、時間與距離被扭曲的台 北,並使人們察覺到基地周遭涵蓋三種處 境的都市事件。期待能誘使人們思考在資 訊科技與商業資本所影響的城市發展下, 如何找回失去的身體主體性。

Fig.2 多元速度並存造成空間扭曲


Fig.3 身體觀點

Fig.4 身體與坡度關係

Fig.5 基地脈絡

Fig.6 身體層級


F2 曾 瑋 老師組

The other side of city 變動中的自由 胡純振 / Hu, Chun-Chen Subtopic / 城市生活的空間疏離 Site / 惠來遺址 , 水湳水資源公園 , 水岸住宅 Keyword / 城市 , 自由 , 公共空間 , 重劃區 , 養地 , 臨時性 我覺得自由是人在場所中留下的標記。 共有某項相同特質的人在場所發生連串的 事件,產生群聚、分類,在這過程中留下 的標記,影響他人對場所的認知。 Fig.1 標記場所

我想讓這個標記在都市中短暫的凸顯出來。 在城市的公共空間中,同時存在著自由與 不自由的特性,當權者用來傳達公共性的 問題或教育規範大眾服從,改革者用來號 召受壓迫的群眾或抗議上層不當作法。這 對城市中不同層級的人來說,都存在著不 平等的時間差和空間疏離感。 如果能夠破除現代城市生活所強調的即時 性,或是將之延遲,會更趨近自由的狀態 嗎?我想要改變城市的節奏,反映出城市 的差異並存,讓群體彼此交疊卻不疏離。 我試圖尋找都市土地開發過程中,短暫的 時間縫隙所產生的空地,在開發用地的空

Fig.2 開發用地的空白時段

白時段,臨時性的短暫介入,讓原有的框 架能暫時被解開。短時期的公共空間能帶 給人什麼樣的自由,是我想要討論的議題。

Fig.3 短暫的時間縫隙所產生的空地


Fig.4 台中市重劃區的發展

Fig.6 依基地特性強調共享價值的意識

Fig.5 身體尺寸與臨時性的關係


F3 曾 瑋 老師組

重新用身體測量自然 陳軍儒 / Chen, Chun-Ju Subtopic / 社會理性與身體感性的衝突 Site / 大甲溪流域 - 東勢 Keyword / Nature , Artificial , Einstellung , Topography , Perception , Boundary , Body 現代人的身體處在秩序化的空間狀態下, 身體對於社會的邊界也漸漸失去了感知意 識,而社會規訓的生活更直接定義了我們 所謂的自然,我們都慣於用日常生活累積 的常識去解讀未知的環境,卻因如此我們 一直生活在自己創造的虛擬空間中,身體

Fig.1 The Situation of Human Body Image - 1

早已成為一種表演道具。 這種社會規訓下的理性,人在轉入一種極 致狀態下的瞬間,我們身體的存在頓時失 去慣性的意識反應,只剩下腳下接觸到的 土地是我們還尚存的理智感受,也許自然 並非我們所感受到的陽光、空氣、水,而 是這種最真實的感受來自我們最常接觸到 的土地。 我選擇台中東勢做為我基地的取樣,東勢 區不同於其他城鎮是位在台灣雪山山脈南 端夾於兩座大山之間,被大甲溪自然沖蝕 出來的坡地。而以前這裡人們的生活遇到 駁坎的邊界是以砌石方式做為擋土也有防 河水氾濫的功能,是人與自然做了協定後

Fig.2 The Situation of Human Body Image - 2

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 中心。而隨著混凝土擋土牆的到來,駁坎 開始劃下一道道的牆,切割出人們對於生 活領域上空間的理性,也間接的鈍化我們 身體對於地勢的感性。

Fig.3 The Situation of Human Body Image - 3


Fig.4 東勢

Fig.6 Hillside Section

Fig.5 城鎮的結構


F4 曾 瑋 老師組

Plant or Plan 建造濕地 陳靖涵 / Chen, Ching-Han Subtopic / 鰲鼓濕地作為樹葬園區 Site / 鰲鼓濕地 Keyword / Nature , Eco-System , Migrant , Water Level , Terrain , Ceremony , Memorial 我想要討論時效性,我認為建造是一種人 為的介入,但同時也標記了有效日期。 滿懷信心地擇址、構築,未知牆什麼時候 會倒下,我們快速的開墾、佔有土地以滿 足我們的需求。 從自然中強奪以供應都市,在堤防內收一 片甘蔗、餵了一池魚。 有一天,颱風來了、堤破了, 田不在了,人還在, 求的是一些些在城市喘息的生活。 候鳥滑翔的天際,映照在曾經的蔗田上。 我們踏在河流沖積出來的新生地上,種下 一棵樹,惦念逝去的親人、建造一方新的 濕地。

Fig.1 鰲鼓溼地


Fig.3 鳥類/植物在基地分布的時序變化

Fig.4 樹 11月,鴨群大量出現

尖尾鷸、鷹斑鷸

鷸鴴科、鷺科

人造樹籬

農場排水道

濱鷸、小環頸鴴、金斑鴴、蒼鷺

Fig.2 海岸線上的鰲鼓溼地


F5 曾 瑋 老師組

Escape from the City 逃避城市 黃英叡 / Huang, Ying-Ruei Subtopic / 下挖公園與商業複合空間 Site / 台中帝國糖廠 Keyword / 逃避 , 人造自然 , 公園 , 購物時間 , 暫時性逃離 , 下挖地景 逃避一詞來自於人對自然的恐懼,對環境 的無法承受,因此人開始逃離自然,逃避 暴風雨,逃往舒適的房屋中。 人們逃避的途徑分為四個階段 : 1. 空間移動 2. 改造自然 3. 建構想像世界 4. 創造精神世界 我想討論的是人們過去到現在的逃避的過 程,從最初的遷移,到改造自身環境,建 構出想像中的世界,到最後進入精神的層 次,逃避伴隨著空間的轉移、空間的改造、 心目中理想的空間、到最後空間氛圍的塑 造,在這其中建築扮演的角色,從改變環 境到庇護最後則是提供空間,隨著人逃避 的不同階段而變化。 人們在逃離自然後,發展出了文化、有了 城市,然後城市的不停擴張發展與規律的 生活讓人們想要逃避,進而發展出了百貨

Fig.1 下挖空間入口想像

公司,逛街購物中的幾個小時讓人們暫時 逃離。而長久的都市生活,讓人們開始想 要逃向自然。公園,便是在這樣的心理下 所產生,人們創造出理想中的自然,而不 是真正的自然,在這樣的想法之下,逃向 自然其實是逃避自然的再包裝而已,人們 就不斷地逃避,最後當無處可逃時,逃避 成為了一種精神層次。 台中火車站旁的台中帝國糖廠,因為中華 城的開發案挖出了地基後,因為停止動工 而留下了一個大洞,後來這塊土地就沒有 再被使用,現況那個大洞被水填滿,未來 規劃成生態池公園。我認為那個巨大的坑 洞是都市中的傷痕,不該只是成為一個生 態池公園而被人們遺忘,所以我想把水抽 光,將這個坑洞規劃為下挖的公園與商場 的複合體,藉由坑洞中有別於平時都市感 受的空間,讓進入的人們產生逃離都市的 感覺,進而引導人們體驗逃避的各個階段。 Fig.2 基地分析


Fig.3 火車站與基地關係剖面

Fig.4 周圍量體與基地關係剖面 1

Fig.5 周圍量體與基地關係剖面 2

Fig.6 天際線的重新劃定與被侵占


F6 曾 瑋 老師組

Landscape of Consumption 虞 恆 / Yu, Heng Subtopic / 以空間解構消費行為中的身體 Site / 台中市中區第一廣場 Keyword / Urban Space, Human Body, Programming Hybridization 現代化都市所呈現的樣貌,反映的正是商 品的性質,由商品性質形成的地域性不僅 劃分平面上的疆域,也影響建築元素的構 成。這些彼此脫離、對立甚至衝突的場所 共同形塑今天台中市中區的樣貌,在這裡, 台灣人視外籍勞工的身體為一種異質身體, 而富人視窮人的身體亦然。建築失去界定 都市空間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廣告 與招牌來暗示空間與身體的狀態。 為了將消費文化中被標籤化的身體與空間 重新解構,需要比商業行為更加強烈的引 力,因此我將屬於心靈上的慰藉與肉體上 的慰藉的空間機能混和,在不同的機能間 穿梭遊走,提供一個重新觀看與凝視身體 的機會。 巨大建築物的立面如何暗示內部的空間與 機能?作為中區繁榮象徵的百貨公司在衰 敗後也只徒留一具具的外殼持續的與都市 互動。保留第一廣場原本的立面不僅是暗 示大型商業空間曾經對都市景觀的影響, 也是在新的構造物與機能置入之後,產生 另一種對話的關係。同時將東南亞的宗教 信仰集中起來,安排在一座由四面 " 牆 " 組成的 " 塔 " 之上,在登高祭祀的過程中, 因為選擇不同的路徑的差異,讓身體在小 吃店、廉價住宿、廟埕、香客大樓等空間 中移動,不同狀態彼此間相互觀看,模糊 現代化與消費行為創造的符號與標籤。

Fig.1 The hybridization of architecture programs


Fig.2 design strategy: shell/structure/walls

Fig.3 Inner vs outter


F7 曾 瑋 老師組

交換 / 製造 蔣思敏 / Chiang, Szu-Min Subtopic / 人與物質的經驗 Site / 竹南掩埋場海口 Keyword / Material , Landscape , Body

苗栗竹南海口一帶具有基礎設施性質的地 景 ( 農場、工廠、濕地 ),用其有機的表面 承載都市的副產物,支持都市中快速且無 痕的生活模式。它對於都市的意義在 " 必 要性 " 而非 " 經驗性 "。 工業化生產出大量而便宜的商品,壽命短 暫的日用品與快速的生活節奏使得人們對 於動手修補與改造物品的機會逐漸降低, 而掩埋場像山一般的龐大量體即是一次性 物品積累的見證。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變 的薄弱,我們也愈趨習慣於以抽象的概念 去理解世界。 在當代經驗逐漸虛擬化的環境裡,我藉由 " 勞作 " 這樣人與物之間最原始與純粹的關 係,在基地上建立物理性的身體經驗,以 雙手做為認識環境的媒介。 相比於一般提供活動發生的空間策略,我 的設計從空間產生的 " 過程 " 中開始,透 過挖除、清理、建造、置入等動作使基地 對於都市的意義有持續且階段性的改變。

Fig.1 基地


Fig.2 公共性

Fig.3 工作單元 40Mx40M

Fig.4 物質組成


F8 曾 瑋 老師組

Crack the Face 高雄氣爆紀念館 盧欣妤 / Lu, Sin-Yu Subtopic / Commemorative Event Site / Kaohsiung City Keyword / Event , Crack , Commemorative , Time Frozen " 事件的發生常常存在著兩個面向,在鏡中 完美的蘋果背後看不出蝕咬的痕跡,等到 看見裂縫的瞬間才發現果肉已經被侵蝕的 所剩無幾。" 我想要討論的是當完美呈現破裂面的瞬間, 重新看待著皮與肉之間的關係。華麗的都 市立面看不見醜陋的管線,然而都市生活 卻無不依賴著管線的運作,這些存埋在都 市裂縫、地底下的管線正默默支持著城市 的生命。這一次,高雄石化氣爆事件,埋 藏在地底的管線成了事件的主角,支持城 市生命的命脈成了災難的起因。 紀念性建築在城市空間一直扮演著超越時 間與空間、具有永恆性的角色,永恆性是 一種代表著歷史記憶的記號,這樣的記號 是否只是存在於一個重新建築的量體,或 是可以像被蝕咬的蘋果最後留下的蘋果核, 帶有著時間的痕跡留下永恆的紀念。我想 要透過高雄市民感官的集體記憶去紀念此 事發生的事件,用己身經驗,記錄當下的

Fig.1 The Crack

恐懼,這一種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 又無能為力極為深刻的的情緒體驗,提醒 著居民這些看似被埋藏遺忘的重要性及危 險性。 基地選在貫穿這次事件主要道路 ( 凱旋路 ) 上,在交通繁忙的中間創造一塊紀念綠地。 我將時間推回到爆炸現場,試圖凍結當下 的時間,留下氣爆後的裂縫,重新整理規 劃,縫補居民的記憶。

Fig.2 Trace of Apple (front of the mirror/in the mirror)


Fig.3 Site Data

Fig.4 Section

Fig.5 Tubeline


G1 薛丞倫 老師組

Urban Reflection 王淳宜 / Wong, Suen-Yi Subtopic / 城市天文台 Site / 台北市華山公園及市民大道 Keyword / Light , City , Night , System

" " 通常,我們張著雙眼,卻對光線視而不 見,這提醒了我,我們必須要有另一種觀 看方式。" _ James Turrell 透過光,人得以感受到物質性世界的存在, 在光影轉換間看見時間與空間。路康認為 自然光賦予建築空間紀錄時間變化的能力, 而我認為人工照明的出現除了改變了人的 作息,讓城市與建築在夜晚有另一個有別 於白天的活動與樣貌,也可以透過光在城 市中的變化看到城市發展的演變。夜間衛 星空照圖上的光點,其實是由小尺度身體 性的光,擴展到街道上尺度,再到整個城 市的光線的集合。城市中蒼白的夜空反映 出都市化與都市擴張的結果,城市中的每 個人都身在其中,但當我們仰望被光線遮 蔽的天空時,卻很容易忽略自己與其間的 連結。我以一個觀測城市的天文台作為比 喻,如同天文台透過儀器向我們揭示超出 身體經驗的世界運行,我將建築空間作為 觀測城市運作的儀器,透過光來記錄城市 中的在不同時間的活動動態及城市的變遷, 以建築空間紀錄城市夜間的座標,以及身 體尺度的光如何影響人的活動。 基地位於台北市的光華商圈,在這裡不同 生活階級的光影互相重疊與融合在視線中。 光華商圈在城市發展中,從古書文物到二 手書刊,電子零件到 3C 產品,物件性的白 熾燈到 LED 發光的資訊載體,在基地上呈 現消長與並存的狀態。代表尖端科技與高 級生活形象的三創大樓,戲劇性的 LED 外 牆在夜晚熄燈後,在城市中持續發亮的是 市民大道底下勞動的洗車廠及檳榔攤,兩 者之間的對比也揭示城市亮麗的表面與被 忽略的運作系統。市民大道快速流動的光 線,使人意識不到因應城市發展而被掩蓋 的堀川與地下化的鐵路。試圖以光做為觀 察與詮釋的媒介,反思都市化過程中所產 生的生活表象與看不見的運作系統之間的 斷裂與消失。

Fig.1 超出身體經驗之外的運作系統


Fig.2 反映城市的鏡面

Fig.3 不同尺度的觀測

Fig.4 透過光記錄城市


G2 薛丞倫 老師組

凝視與瞥見 林碗茜 / Lin, Wan-Chien Subtopic / 故宮博物院整建計畫 Site / 故宮後山 Keyword / Ekphrasis , Culture , Liminality , Identity , Cognition Ekphrasis Poetry 讀畫詩是詩人透過書寫 再現繪畫或藝術品文物的一種符號系統, 讀畫詩賦予了沉默的文物聲音和語言的特 質,在台灣的現代讀畫詩中,「中國」時 常以文化他者的符號出現,我以余光中的 《白玉苦瓜》作為文本,藉由讀畫詩中「凝 視」與「瞥見」這兩種觀看模式,討論有 關面對不同的符號系統錯置時的中介經驗。 我希望能從六、七零年代台灣詩人對於中 國與台灣之間文化主體的矛盾與掙扎,再 重新思考中國文化與台灣認同之間的複雜 關係。 我選擇以故宮博物院作為題目,從這六十 萬件文物的遷移,到故宮之於台灣作為國 家文化的象徵,我希望能以不同的觀看模 式重新建立一種文化意識的認同。這些文 物因為戰爭而輾轉來到了台灣,它們從來 沒有想過會就這樣留下,靜靜地躺在山中 的隧道裡,它們被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它 們總是沉默。

我試圖在故宮博物院的後山隧道出口,重 新建立一種有別於目前故宮正館「凝視」 文物的觀看方式,讓人能藉由不同尺度的 感官經驗去認識這一批約兩萬件的器物類 文物,透過飲食文化空間與博物館文物修 復的機能拼貼一種對於歷史的想像。 她曾經是一座「中山博物院」,她從來沒 有想過會來到這座小小的島,而命運更讓 她留了下來,成為了一座「山中博物館」。

Fig.1 基地 : 故宮後山隧道口


Fig.2 sketch01

Fig.3 sketch02

Fig.4 sketch03


G3 薛承倫 老師組

補習總部公司 陳冠如 / Chan, Guan-Ru Subtopic / 文創園區與市場攤販的連接 Site / 台中文創園區 Keyword / Education , Creative Industry , Market , Elite Culture 近幾十年來,台灣創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 文創園區,但是卻沒有對這項產業進行更 深的發展,用的手段僅止於設立幾個展場、 高消費的咖啡廳與書店,使文創流於菁英 文化。 台中文創園區以圍牆隔開東側的民意街攤 販與市場,僅僅一牆之隔,卻感覺到兩邊 的落差。高消費的文創商店、有閒才會去 參觀的展覽與講座,對比著嘈雜忙碌、價 格清明的攤販市場,彼此之間的落差,使 文創園區要一下子與市場攤販結合是有困 難的,所以我的設計便是在這個邊界地帶 塑造攤販市場過渡到文創園區的建築。 重考補習班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人才提 升的管道,也是亞洲社會相信可以扭轉社 會階層的一種方式,利用公平的考試制度 決定終身。考試是公平的,但出來的分數 卻像階級一樣成為定義學生等級的工具, 追求高分的秘笈、讀書的方法,成為台灣 學生的另類學習文化。 當補習班以分數定義學生等級的同時,無 形間便也是塑造了一個個的微社會階層。 我將這樣子的事情放到市場攤販與文創園 區的邊界上,在這裡建立一個補習班總部, 當補習班正發展著將落榜學生塑造成頂尖 大學的錄取生時,市場與文創園區也獲得 了另一種連接的機會。

Fig.1 基地歷史分析


Fig.2 基地配置草圖


G4 薛丞倫 老師組

Say Goodbye or Hello 再。見土地 游沅儒 / You, Yuan-Ru Subtopic / 育苗場與宜蘭聚落的共構 Site / 宜蘭育苗場 Keyword / Nature , Housing , Co-existence , Spoil ,Water , Machine , Human Body 因應著豐富的水系,宜蘭農村的聚落型態 以散村發展,隨著雪隧開通,宜蘭與外地 的來往更加頻繁,候鳥型的住居空間快速 蔓延疊加在廣大的蘭陽平原上,在享受眼 前田野風光的同時,人與土地、人與人之 間的關係卻仍停留在被水泥所隔閡包被的 空間層級上,而農地水質也連帶著逐漸產 生了背後的隱憂。 宜蘭育苗場在每年驚蟄前期開始運作,現 況的育苗空間大多以鐵皮和水泥磚牆搭建 而成,陰暗偌大的空間在育苗期以外僅作 為存放工具與剩餘的土壤及穀殼。 我打開舊有育苗場封閉的空間,讓新的開 放型態成為凝聚宜蘭聚落地方感的場所, 延伸水圳溝渠進入育苗場提供運作所需, 並作為過濾民生排水的處理系統,而在育 苗期之外則成為鄰里之間互動與感受周圍 水田水位消長及接觸土地的界面,透過接 觸土地、水與產業,累積逐漸都市化的我 們對於土地的有感記憶。

Fig.1 設計發展


Fig.2 土壤的流動

Fig.3 共構的場域想像


G5 薛丞倫 老師組

Place of Power 蔡秉中 / Tsai, Ping-Chung Subtopic / 學生自治空間形塑 Site / 成功大學 學生活動中心 Keyword / Place , Agora , Forum , Rostra , Parliament , Pavilion , Mobility 「地方 (Place)」一直是個籠統的用詞,他 代表著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上的空間,更是 一地為人所經驗、與人連結的場所。不同

Fig.1 重新想像學生會的組織架構

的地方,泛指著不同的生活形態、不同的 生活經驗、不同的生活存有。當我們指認 出了「我的地方」與「你的地方」的差異, 也跟著認識了與自己不同的生活歷程。當 地方與地方互相交流,總會有因生活形態 不同而產生的衝突。然而在政治現實下, 我們卻又不得不集合起各種地方,調合成 一由中央所主導的生活形態,成為一更廣 泛的「地方」,地域主義與現代主義間的 衝突就此展開。 我將以成大校園為我追尋烏托邦的實驗場, 透過散落在各處的地方代表物,養成各地 學生的歸屬感,再透過儀式性的祭典,將 各地的學生透過移動代表物的方式一併帶 入了大廣場,組合成一更大的地方標的物, 成為一地域性的嘉年華會。

Fig.2 校園中各地方標的物的位置,以及其所欲凝聚的地域情結

Fig.3 學生的生活軸線


Fig.4 散落在各處的地方標的物,凝聚、連結起人與地方的情感

Fig.5 被組裝起來的地方標的物,將各地的情感調和而起,成為一龐大的力量

Fig.7 配置延續學生活動中心之後院,重新打造學生的政治廣場

Fig.6 羅馬國家廣場之演變,顯現政體的轉變


2016 THESIS DESIGN BRIEF MA Y

arch104.weebly.com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APR

13 14 15

23 24

16 17

25

18

26

19

27

20

28

21

29

22

3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