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 焦點新聞
第二期
2015 年 11 月 9 日
特快報
特快報
發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學系 發行人:張詩平 指導老師:洪儷瑜、王曉嵐 師大學課刊登字第 1391 號
八離島的探秘先鋒 ——
佰八宿營背後的篳路藍縷 【賴彥妤、黃孟萱 報導】 本屆迎新宿營以「八離島爭奪戰」的劇情主 軸為大包裝,讓佰八新生們在最熟悉的博愛樓, 於十月二日至四日展開一場難忘的冒險旅程。在 緊湊的關卡活動轉承間,新生們不僅更熟悉彼 此,亦對特教的專業素養有更深層的體認。故本 月特快報特別專訪佰八宿營總籌張詩平、陳忠 杰,帶給大家八離島探秘先鋒團隊的心路歷程。 繪製創思藍圖──八離島的大輅椎輪 「來吧!搶回失落的八離島!」如此特別而 引人注目的主題早在六月底時便誕生了,在大家 集思廣益之下,很快地便選出了宿營的大包裝, 包括各股的包裝名稱和劇情主軸也在不久後成 形。而總籌們也有效率地訂出開會時間,使宿營 前的籌備能順利進行。 另外,在活動規畫部分,總籌不但希望遊戲 內容有趣、富創意,更要求層次性,而從普通層 次演進成引人入勝又饒富趣味的遊戲,是經歷無 數次修訂和縝密思考後的成果。由此立見「小小 八兵們 」(佰八宿營新生的包裝名稱)美好回 憶的背後,所經歷的不只是從零到有的設計過程 和簡詳案的繕打,更是由淺入深的多次雕琢後的 心血結晶。 此外,水大地的闖關活動更是令人耳目一 新!在太陽熾熱的照耀下,享受著沁涼的冰水潑 溼全身的歡愉,在一陣你丟我接、你潑我躲的歡 笑中,無論是小小八兵還是工人們都玩得十分盡 興。 天有不測風雲──雙颱進逼攪局添亂 本次宿營與以往最不同的,無非是在系館 ──博愛樓來舉辦今年的活動。由於暑假颱風蘇 迪勒重創烏來山區,再加上中秋假期杜鵑颱風來 襲,在總籌們的討論下,決定將宿營場地改到大 家所熟悉的博愛樓。颱風雖然來得急,可是總籌 與佰七的工人們並未因此亂了手腳,總籌表示: 「一開始便有請工人們擬出備案,因此當活動從
▼ 佰 八 迎 新 宿 營 總 籌, 會 長 張 詩 平 (左),副會長陳忠杰(右)。
烏來移至系館時,只有做些微的調整,便可正常 運行。」充分展現及早應變的好整以暇和瞻矚。 而礙於場地因素,原訂的烤肉想必是無法 進行,於是為了增加一些趣味性,總籌們額外設 計了一個競標活動,讓小小八兵們一同喊價,為 自己的晚餐奮鬥。從而產生了競標過程中有組別 賭上他們全部的額度卻只換來三包捲餅的有趣景 象。 而晚會無疑是活動的高潮,原先預定在烏 來農場內燃起的營火,因室內場地不太合宜,於 是在總籌的巧思下,決定將其改為排成心型的蠟 燭來取代營火,如此一番改變並未減少晚會的精 采,更增添溫馨的氛圍。小小八兵們與所有的工 人圍繞著心型蠟燭跳著舞,在燭火的映照下,溫 暖著整棟博愛樓,感動的氣氛甚至讓人掉下眼 淚,更足見特教系的溫暖與創意就算是颱風也無 法熄滅。 營期進行流暢──天晴運順殆有天助
特快報
2015 年 11 月 9 日
A02 焦點新聞 進度延宕更是一開始便須考慮的變數。至於如何 避免在活動進行期間發生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 「能做的就是在活動進行前一天向工人們把細部 流程交代清楚,且在詳案確定時即調度好人力分 配,確保每個人都知道自己何時有什麼支援工 作。」雖然這些細節部分的協調看似微不足道, 但實際運作時卻可能都是影響的關鍵,故如何整 合並協調都考驗著八離島探秘先鋒團隊的智慧。 點亮傳承薪火──滿載祝願繼遞溫暖
▲在博愛樓牽起手,圍著心燭而舞,凝聚起了大家的情感與感動。
另外,詩平也提到本屆宿營宛若有天助般 進行順利。「原本週六、週日有教授要在博愛 樓 114 教室開研討會,甚至還有資優學分班的課 程,讓我們起初很擔心能運用的地方僅限三樓、 地下室教室和戶外場地,但剛剛提到的這些活動 都在宿營前幾天很神奇地取消了。」種種巧合造 就的一帆風順,讓佰八新生和探秘先鋒們能更得 心應手地在八離島翻展一頁頁的旅程章節。 而除了能否盡興地運用場地外,營期當日 的天氣更是關鍵。「起初原本怕十月初的天氣可 能會冷,進行水大地遊戲的時候會不方便,還好 活動當天天氣超好,沒有遇到什麼問題。而第一 天的天氣讓人有種月黑風高的感覺,很適合玩夜 教。」天氣和活動性質巧妙的契合,不僅使參與 者更有深刻的臨場感,也讓籌畫方備感欣慰,能 使預先設想近似活動當下的實際效果無疑是佰八 宿營的最大亮點。 斡旋接洽協調──激盪領導管理智慧 而宿營能夠盡善盡美,除了需要佰七工人們 的戮力付出和精心規劃,尚須有條不紊的統籌整 合方能使整個團隊達到最佳效率,例如籌畫活動 之前的場地接洽與協調即是其中一環。從一開始 擇定烏來休閒農場到最終決定把八離島搬進博愛 樓,中間的協調技巧和時機掌握即是要點。因為 本屆宿營面臨的是既具高不確定性又不可抗力的 自然因素,所以幾乎整個活動的籌畫都處於複數 個主案和備案並存的情況,而為確保每個提案皆 可順利進行,事先須儘早將所有場地等程序協調 接洽好,方能將風險降至最低。 而被問及如何領導並管理工人們的進度,詩 平表示,「在最一開始儘量先交代清楚各次籌會 和驗收時間,並建立好股內心態,且最好在暑假 大家分散各地前就討論出宿營雛型。」畢竟要顧 慮到每個人辦事習慣的不同和被繁重外務纏身的 可能性,讓工人們依自己做事步調自行安排或緩 衝無疑是最理想的管理方式,且暑假容易造成的
「當上總籌後最令我感動的是每天的回饋表 內容,看到那些希望能為下一屆辦最好的宿營之 類的話就很高興。」詩平表示。「希望佰八能將 這種快樂傳給佰九,讓學弟妹們都能喜歡特教系 這個大家庭。」宿營最重要的就是要將那份初入 特教系的興奮與開心的經驗接力傳承,讓歡樂成 為每一屆新生的共同回憶,再多辛苦又繁重的籌 備,只要能讓新生感受到此種為一代代未來的下 屆不吝付出的無私溫暖,便值得了。 「宿營晚會真的讓我很感動,只能躲在一旁 偷哭。」忠杰笑著表示。能看見學弟妹雙手緊牽、 對著排列成愛心形狀的燭火凝聚新生代的向心 力,讓總籌們充滿傳承的感動,也為見證每個參 與者的心靈成長感到欣慰與充實。「晚會當天學 長姐們有回來看,也讓我們感動萬分。」忠杰接 著補充。只要想到,這些引領著一雙雙對新環境 充滿著不安的眸光逐漸成長的堅定步履,也曾經 是坐在臺下尚未探索自身潛能且對將來一無所知 的張張白紙,就會被這種牽繫同心的巧妙緣分深 深感動,也會為這種能夠經歷相近的羽化歷程, 而從中油然萌生的彼此認同感所動容。這些特教 系各屆所傳承的感動、責任、溫度與重量,更因 為場景是在最熟悉的博愛樓而格外立體鮮明,即 使晚會中最高分貝的是工人和小小八兵們的歡樂 笑語,但傳承的溫馨與成長的感動早已烙印在每 個人心中。
▼見到我克洛諾斯,還不給我 close nose !
B01 活動例會
「雙」贏的選擇 給自己的第二條路
2015 年 11 月 9 日
特快報
雙輔例會
【傅笳諾、陳舒敏 報導】 由學術股舉辦的雙輔例會,在十月十二日晚 間圓滿落幕。座無虛席的特 115 教室,溫馨而歡 愉的氣氛,也為一年一度的雙輔例會,增添不少 色彩。 雙輔例會為分享「雙主修」及「輔系」的例 行會,這樣性質的例會,不僅是學長姐傳承經驗 的絕佳途徑,更是活絡系上同年級與不同年級學 生的好時機。在雙輔例會中,與會者或許能結識 志同道合的同儕,抑或在分享者的經歷中,發掘 自己未來的目標與方向。 此次例會集結了心輔、日語、國文、英文、 榮譽英文、表演藝術、生命科學及中等教程等八 種領域的說明。雖然內容不盡相同,但是分享者 的用心與赤誠,在在顯示他們為學的精神以及無 私分享的態度。 修習日語學程的 106 級李書儀,從國中開始 接觸日劇及日本歌曲,對日語充滿熱忱的她,連 日語基本功──五十音──都是自學。李書儀說 自己對學習語言有興趣也算是有天分,但無論如 何,保持熱忱很重要。不論多忙,她每天總是留 30-60 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多聽、多學,全然沉 浸在日語的世界。 對表演藝術滿腔熱血的 106 級陳杰,一站上 講臺便展現不凡的氣質與表演的「動感」。陳杰 表示表演藝術可以激發肢體的潛能、充實心靈內 在和增添人生經驗。雙主修、輔系或是學分學程 就是成就人生的第二種可能!。 詼諧幽默的 105 級鄭琹,一上場便吸引群眾 目光,精闢的見解,引人入勝。鄭琹說:「在做 任何決定前,要先問自己的需求。」特別是特教 系的學生,除了了解自己的需求外,亦要多了解 ▼幽默的鄭琹一出場,即帶給了大家歡笑。
小孩的需求。此外,鄭琹也鼓勵大家帶著自己的 故事進入心輔系,藉由學習輔導他人的過程中, 深掘自己的心,進而發揮己力,陪伴每一個有需 要的心靈。 106 級的蔡靖妏本身是雙主修國文,此次例 會不只提供國文系修課建議,更擔綱說明「中等 教程」的角色,清楚比較「特教教程」與「中等 教程」的異同,同時簡潔明瞭的分析如何「捕獲」 以及「維護」中等教程。 生命科學系則是由 106 級王琇琪為例會主 講。她提醒各位時間分配的重要性,生命科學系 的課程繁多,需要妥善的安排時間。 學術股也邀請了 106 級郭盈希和楊舒雅講解 雙輔英語系和榮譽英語學程的區別。前輩們也給 了大家學習英語的小撇步:督促自己看英文報刊、 電影,或者教授所給予的學習管道,最主要是增 進聽、說、寫的英語能力。也能夠深入了解國際 文化,培養世界觀。 會後,參加雙輔例會的同學表示,這次的 例會很有收穫,對自己未來的大學生活,亦多了 一些不同的想法與考量。不過,也有同學建議學 術股能邀請其他領域的分享者,讓雙輔例會更多 元、繽紛。 無論如何,在輔系或是雙主修前,應當多加 了解其內涵與本質,更要對該系有一定的認識, 將來申請或是面試時,才得以更從容、平穩。然 而,分享者也強調「熱忱」以及「成績」的重要 性。雖然成績不是萬萬能,但有時沒有成績卻萬 萬不能。許多科系是「進去容易,出來難」,要 兼顧特教及雙輔的成績,才能在忙碌的「雙輔生 活」中,創造雙贏。當然,若能保有高度熱忱, 想必大多繁雜的事物都會化作「甜蜜的負荷」, 徜徉其中,樂此不疲。
特快報
C01 人物專訪
2015 年 11 月 9 日
姜化大學運動教練所,後來至美國印第安那大
義村老師,臺大獸醫學系畢業,轉而進入文
學修習休閒行為博士。擁有多項運動教練證照、 休閒運動的指導老師資格。善於研究休閒遊憩行 為與健康促進、特殊需求族群休閒輔導與諮商、 休閒治療等領域,有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客座講 師、美國治療式遊憩學會國際組共同主席、中華 民國休閒治療學會秘書長及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學 系應用運動科學碩士班教授等經歷。他勇於為了 理想做出抉擇,並不悔地往前走。採訪中,我們 不僅談論老師的個人經歷,更溯回老師對運動、 生活和休閒的思想泉源,也請他提供大學生新的 思考方式,為自己的人生注入更多幸福感。 成為「教練的教練」
姜義村老師
陳彤欣 張翊屏 報導
簡介 學歷: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公眾健康學院休閒行為博士 證照: • 跆拳道國際五段 • 中華民國跆拳道國家級教練 • 中華民國保齡球國家級教練 • 中華民國運動舞蹈 C 級教練 • 中華民國射箭 C 級教練 • 中華民國保齡球 A 級裁判 • 體委會國民體能合格檢測人員 專長: • 特殊需求者運動與體育 • 幸福感與生活品質 • 遊憩休閒治療
姜義村老師,現任臺師大復健諮商研究所的 教授,在大學期間就讀的是臺大獸醫學系,老師 強調,他熱愛獸醫專業,也領有國家考試合格的 獸醫執照,隨時可以出去開業,可是因為大學時 參加的跆拳道社,促使他在未來升學路上有不一 樣的抉擇。在學習跆拳道的過程中,他發現並非 所有選手都像老師如此幸運,在臺大可以遇到具 有國際觀和科學化訓練的好教練。老師對當時國 內部分教練的訓練方式有所質疑,也發現有些教 練的訓練方法太土法煉鋼了,也未妥善處理運動 傷害的問題。因此,老師萌生了想多了解國際上 最先進的運動知識的想法。大學畢業後,老師同 時考取臺大獸醫所和文化大學運動教練所。「這 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但是我很想朝夢想的方向前 進。」有別於社會既定的期待,直接當獸醫或在 獸醫所研究分子生物,老師決心念文化運動教練 所。 很多人問老師念運動教練所是否想當教練? 的確,在當時老師去完學會的講習就有資格當教 練了。但是,老師想當的卻是「教練的教練」。 為了達成目標,浩瀚的知識是必需,於是老師前 往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攻讀公眾健康學院的休閒行 為博士。「我想影響更多的教練和選手,而不是 只當第一線的教練。」二十多年過後,透過不斷 的進修涵養,吸收第一手知識,老師如願成為替 國家級教練授課的講師,如今運動協會和專業團 體也會來聘請老師協助教練們,增進他們訓練選 手的知識。 熱愛休閒,自我調劑 忙於理想和工作之外,老師的休閒十分多 樣,跟隨當時的興趣而變,最近愛的是三鐵,而 且老師發現三鐵很有趣且具挑戰性,參與的人也 很多元,許多名模、醫生、教授也都會參與,而 之前也去過滑雪、衝浪、泛舟和溯溪。可是潛水 和降落傘目前還不會嘗試,「現在還有生命責任 在,那或許等我責任稍微輕一點,我會去嘗試, 所以在從事休閒時,我會去思考到這個東西,它
C02 人物專訪 們風險是怎麼樣,我會去考慮一下。」老師不跟 風流行,他會想這個年紀及當下的狀態適合追求 什麼樣的休閒。 休閒,正事以外的事? 在現今社會養成教育裡,休閒似乎是正事做 完後才有資格享受的。可是綜觀古希臘羅馬和文 藝復興的時代,人們學詩歌、朗誦、音樂、藝術、 繪畫、雕刻、歌劇,全都是休閒,對於他們,休 閒就是生活。即使是現代人,孩提時代的玩耍和 老人退休後的娛樂,都是休閒的一環,休閒在人 的生命中份量頗重,但我們卻從未學過休閒,因 此現代人常幸福感不足、失眠、不開心,老師認 為這大多數源自於「休閒缺少症候群」。其實, 休閒的核心價值,是為了社會公益 (social good) 而服務的,藉著休閒能讓社會和人變得美好。 為了讓我們更了解休閒的意義,這學期老師 在師大也開了一堂名叫「休閒與生活」的通識課 程,「這門通識課是要幫助臺師大的學生開始了 解自己的生活,了解生命重要的意義,同時發現 休閒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區塊,可以利用休閒讓 自己生活品質更好、更有意義。」休閒,不是正 事以外的事。因此,在通識課中也會談到工作,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人為什麼要工作?有沒有人 能把休閒和工作混合在一起?有沒有可能以休閒 的角度看待工作?或是對調呢?這會出現什麼可 能?老師會帶領學生大量思考、談論這些問題, 當人能釐清這些問題時,就會做出較好的決定, 擁有高品質的工作和生活,或是思考有沒有可能 把工作的部分和休閒組合與形變。 生活品質、幸福感,由自覺而生 休閒是生活中的調劑,或者對某些人,工作 就是休閒的一部分,然而,要先思考自己想要的 生活,才能明白休閒對自己的意義。因此老師認 為,「自覺」十分重要,要能夠了解自己想要什 麼,需要什麼,找到自己是為什麼而活以及自己 的人生終極目標,而老師覺得這也是目前年輕時 代的朋友較少關注到的人生問題。其實,只要能 夠將這些掌握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 道什麼對自己是最好的,生活就會變得不一樣。 而且,幸福感是無關乎生活環境與年齡的。 在貧困的環境中也能創造幸福生活,老師說「我 們經常太強調外在的事物,但只要你內在抓得 緊,無論家境好或不好,其實都能夠得到自己想 要的生活」,對於外在事物上,不必過度奢求一 些東西,這會額外給自己增添許多痛苦,對自己 夠清楚,夠了解,任何人都能有悠閒自得的生活。 當然,在各個年齡層也是如此。有些人即便活了 大半輩子還是沒能掌握到生活核心,不知道自己 在忙些什麼,便錯失了許多經驗與機會,所以老 師建議大家想要有好的生活品質,可以先知道自
2015 年 11 月 9 日
特快報
己的人生哲學和核心價值,如此一來,便能夠較 為容易地對事情進行優先順序的安排,明白自己 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適當的調配時間,生活 也會過得更好。 終極目標是傳道 對於「自覺」,老師用他自身深深地印證了 這個道理。身為天主教徒的他,因為有清楚的信 仰,讓他在人生上有了很重要的依靠,也將傳道 視為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回憶在美國念博士班 時,老師當時也曾加入佛學社,因而有了接觸佛 經的機會。老師認為「宗教之間應該可以互相欣 賞」,無論是哪個宗教,一個好的宗教信仰都是 正向的,且它能夠幫助自己解決人生的問題,也 更加了解自己的生命價值。 同場加映:給大學生的建議 對大學生而言,老師認為擁有自覺最為重 要,要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解到每個人都是 不一樣的,不需要刻意強迫自己去迎合他人,現 在,有許多學生的缺點正是「好像大家都這麼做, 那我也要跟著這麼做!」,可是那樣的潮流並不 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所以只要按照自己的速度, 找到自己的生活步調,用自己的腳步和節奏去過 生活就可以了,不需要去迎合太多人,但老師也 提醒:你的生活節奏不可以是糜爛的、隨便的, 還是要懂得尊重生命並且珍惜自己每一天的生 活。 另外,老師也提到,有些人在個性上比較缺 乏自我主見,大環境之下總習慣跟隨著多數人的 腳步前進,對這樣的人來說,雖然性格上較不容 易改變,但你的朋友圈卻是可以掌握的,想想你 希望自己擺在什麼樣的位置?哪些人是能夠帶著 你去成為一個比較好的人?朋友們是去追求一個 正向的人生目標,而非一起走入歧途。在老師人 生中也一直有著一群朋友一起從事大家共同的嗜 好,老師覺得交友十分重要,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訪問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姜義村老師對 於生命有著清楚的目標與想法。他用他豐富的人 生經歷與我們分享,給予我們看待生命的另一種 思維,在生活中融入休閒,啟發自己的自覺力, 找到屬於你的生活步調,創造幸福感的人生。 ▼姜老師的生命價值,散發出了陽光般的笑容。
特快報
D01 學術專欄
2015 年 11 月 9 日
北區資優營 學術股 馮思妤
這個營隊主要是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主辦,動員多位特殊教育研究所師生及台北市 國小資優班優良教師,一起參與規劃課程及活 動。而這個營隊更特殊的地方是它會與亞太資 優的營隊合辦,讓臺灣學生可以擔任文化交流 的親善大使,帶領亞太資優論壇的學生參訪幾 處臺北知名的文化景點,讓亞洲太平洋區域的 資優少年們能有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 參與北區資優營的學生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 都有,都是經過篩選的資優生。師大的學生在 這個營隊中的角色主要是隊輔,課程與活動方 面則有相關的資優在職老師教導。是個能學習 如何將所學課程與實務結合的營隊。
學術 專欄
歐緹斯特 職能治療所暨兒童發展中心 學術股 吳恆卉
歐緹斯特由特教老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音樂治療師等組成,旨在成為多元 專業服務與特殊教育搭配的治療性學校。寒暑假營隊主要有三種,如下: • 「感覺統合營」:以豐富的感覺概念,藉由遊戲活動的設計,除了滿足感覺需求外,更促進感覺 系統的整合。 • 「潛能開發營」:以「多元智能」理論為課程設計架構,透過音樂、美術、積木、直排輪等多元 的才藝課程,開發孩子的潛能。 • 「社交技巧營」:訓練基本溝通技巧、與人相處技巧、處理情緒技巧、處理衝突技巧、處理壓力 技巧、基本學業學習技巧及自我效能七大技巧,協助孩子全面適應未來的校園生活。 以上營隊皆有招募志工,如果想要多練習實務,或是提前實習當老師的話,這會是很好的機會。
龍門志工 學術股 陳有鵬
龍門志工是由龍門國中與師大長年合作的志 工服務機會。由於龍門國中有許多需要協助的 孩子,而師大特教系的學生也可透過服務的方 式增加經驗,以了解他們在課業及生活等方面 遇到的問題,更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感受到 助人的溫馨及感動,為雙贏的合作關係。 服務時間視學生課表而定,可自由選擇自己可 以的時間服務;服務對象為各種特殊需求的學 生,而服務方式則以入班協助及抽離式輔導為 主,可能給予課業上的指導,或是學習上的協 助,也可能只是課餘時間單純的陪伴,依每位 學生的特殊需求而不同,只要對學生有幫助的 都可能是服務的方向。
視障路跑志工 學術股 曾羽庭
「十十刻刻,為 eye 而跑」愛心路跑活動是為了 鼓勵視障及身障朋友勇敢的走出戶外,從事跑步 運動,迎向健康、快樂的人生。這個路跑活動今 年已經邁入第 15 年,會在每年的 10 月舉辦, 視障朋友們會由陪跑員以一條陪跑繩帶領,而身 障朋友也會由陪騎員全程陪伴守護賽道上的安 全。不過想要成為陪跑員不是那麼容易,需要有 多次的路跑經驗,且至少參加過一次視障陪跑 員培訓營及五次路跑賽帶跑養成訓練或居家練跑 帶跑 20 小時,才能成為正式視障陪跑員喔 ! 想 要發揚愛心又想揮灑汗水的同學們就讓我們一同 「有 eye 無礙,為愛而跑」吧 ! 詳細資訊請洽官方臉書查詢:社團法人中華視障 路跑運動協會。
D02 學術專欄
2015 年 11 月 9 日
特快報
唐寶寶夏令營 學術股 盧宣穎 覺得大學四年只有讀書和辦活動 太空虛嗎?想要有更多接觸特教 生的機會嗎?沒錯!學術股的小 蚜蟲們貼心的為大家收集了許多 資料,你將會在 10 月的學術專 欄中看見許多和特教有關的校外 志工服務機會,希望大家在看完 之後可以對這些服務機會更加了 解!
「唐寶寶夏令營」是由唐氏症關愛者協會與臺師 大特教系合作舉辦給唐氏兒的營隊。每年大概於 七月中旬舉辦,大約有隊輔五十至六十人、工人 老師十幾位、小孩七十至八十人參加,而且每年 都會推陳出新設計不同主題,讓身障的孩子們有 專屬的快樂暑假! 透過這個營隊,我們可以讓許多第一次離家的唐 寶寶們學習獨立自主、適應群體生活,藉由遊戲 並融入教學來激發唐寶寶之創造力、生活自理能 力、基本認知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除此之外,這 個營隊也得以讓長年辛苦的家長有適度休憩的機 會,更可以啟發社會大眾對唐寶寶以及身心障礙 者的關懷與接納。
PSA 聽益路跑
特工坊 學術股 林嫣琳
荒野保護協會中有個特殊工作群組—特工坊。他 們深感大自然是最好的醫治者,也發現身心障礙 者對戶外活動有著期待與需求。然而,多數身心 障礙者缺乏走出戶外的勇氣,就算有勇氣走出來 的,也缺乏適當的協助,所以特工坊訂立目標, 要帶領身心障礙者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他們會 不定期舉辦志工培訓,活動也有分長期、短期, 資訊都會公布在特工坊官方網站。在活動中,工 作人員為參加的身障兒童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體 驗,而身障兒童也讓工作人員體會到了最單純的 快樂和感動。
學術股 張心怡
今年的聽障公益路跑已於 9 月 19 日在臺北 市萬華區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行完畢。協辦單 位 PSA 慈善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便大力推動 聽力障礙者之照護及聽障孩童之關懷工作, 捐贈助聽器與電子耳等器材,給予聽障者實 質上的幫助。此次路跑活動三大核心精神: 1. 宣導聽力關懷照護。 2. 宣導減低噪音觀念。 3. 提升民眾關懷聽障弱勢族群之認知。 主辦單位希望藉由這次公益路跑活動,讓更 多人對聽力損失有更深入的瞭解,從而攜手 為聽損服務一起盡力,並推行相關計畫且連 結各場域的合作夥伴,將「聽力照護」此項 理念,推展至社會的各角落。另外,本次活 動結束後將從每人報名費中撥款 100 元, 作為聽力障礙大專暨高中生獎學金。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志工 學術股 林意淳
全教總是由各縣市教師職業工會或教育產業工會所組成的,而他們推動的志工計畫分為兩種——「中 小學特教志工計畫」和「不特定志工計畫」。 雖然「融合教育」已實施多年,仍然有不少特殊生需要額外人員協助,使他們更能融入課堂、與同 學相處,因此招募「中小學特教志工」: • 服務對象:各中小學(6~15 歲)普通班、資源班、特教班、和國小課後照顧班有需求但未獲得 協助的班級和學生。 • 服務形式:入班擔任助教或離班輔導學生,協助學生心理與價值觀調適。 • 服務時間:每週一次到數次,依照個人提出申請的時間做調配。 「不特定志工」主要是為有意願擔任志工卻無法投入太多時間的人開設,招募對象以現職及退休教 師為主。由於我們大多屬於前者,所以這邊就不多作介紹,想知道更多可至官網查詢。
特快報
你
E01 自由專欄
2015 年 11 月 9 日
為何而來? 國外的月亮那麼圓,你為什麼還要來臺灣
【林思賢、林秉宏 報導】 關於飄洋過海這件事 如果是你,你願意搭飛機去印度教中文嗎? 如果印度也有 24 小時的便利商店,且有 240K 的薪水,我會考慮。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夢想。每個人也都 有自己的理想與人生,也許有一天,你存了一筆 錢,你會隻身搭著飛機,手中握著單趟的機票, 前往一個你未曾到過的國度,你聽說那裡有很多 機會,你的朋友去了之後說那裡簡直就是天堂。 沒有臺灣政治的混亂、沒有主權的問題、沒有貧 富的差距。 有一群人,他們現在待在臺灣,但他們其實來自 許多遙遠的國度——他們是在臺灣的外籍人士。
▲ 自 從 來 到 臺 灣, 他 決 定 根 深 蒂 固, 成 立 家 庭。 他 不 常 回 家, 因 為 臺 灣 已 經 是 他 的「 家 」。 他 是 Matthew,一個教了十八年英文的外國老師。
也許食安問題、政治顛倒、經濟下滑、教育混亂 使我們覺得臺灣不是個好地方,但是,你所認為, 美好的西方國家,就沒有這些問題嗎 ? 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嗎? 我們問了 Patrick,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老師, 為什麼要來臺灣,他說臺灣很安全,即使發生捷 運隨機殺人事件,那也不是常態,但在美國,一 個武器氾濫的國度,可能兩個月發生一次校園槍 殺事件。 Matthew 也說,也許會覺得臺灣現在的政經環境 都不是很好,但是加拿大也沒比較好,加拿大的 物價很貴,經濟下滑,政治混亂,尤其是大家普 遍認為的天堂,溫哥華。
其實來到亞洲,身為一個外國人,很多都是從事 教英文的工作。但若要教英文,南韓會是最好的 選擇,工作機會多,且薪資出乎意料地高。
我們常常嚮往有一天能在巴黎的街道上,抱著剛 出爐的法國麵包享受黃昏的美景,有一天可以在 芬蘭的雪地裡與當地人打著雪仗,在紐約享受時 髦的美式文化,在加拿大的冰原上溜冰。這是我 們嚮往的,最圓的月亮。
但他們現在在臺灣,很多人一待就是一輩子。
但「圓」,是有代價的。
我們訪問了幾個外國人,當問到他們為什麼喜歡 臺灣時,他們的回答其實幾乎都相同:不外乎是 24 小時的便利商店、安全的環境、便捷的交通 網、熱情的人以及美味的食物。Matthew 說,氣 候也是吸引人的原因。
那你的決定是……?
為什麼喜歡臺灣
臺灣是全世界便利商店密度最高的國家,也是數 一數二安全的;臺北便捷的大眾運輸路網,是西 方國家未曾有的體驗;許多臺灣的美食,全球獨 一無二,僅此一家,別無分店;位處溫帶卻又南 北狹長、高低落差的臺灣,有著許多不同的氣候, 等著你去體驗。 有一位叫 Chris 的老師,他告訴我們,在西方人 的眼中,中華文化美好、神秘而高尚,臺灣保有 中華文化,卻又是開放、自由且安全的環境,也 沒有許多亞洲國家嚴重的汙染問題。 你有想過,臺灣在西方國家的眼中,是如此的美 好嗎 ?
如果你去了印度教中文,你會回來嗎? 我們問了外籍人士,如果有機會,他們會不會留 下來,Matthew 說他一定會留下來,因為他已經 有妻小在臺灣了,他喜歡臺灣的環境,喜歡臺灣 的一切,而且他也受不了加拿大在六點之後一切 事務就靜止的生活。Patrick 說如果臺灣持續對 讓他感到新鮮,他就願意留下來,而臺灣對他而 言,就像是一個快速進步的未來世界。筆者認為, 臺灣對西方國家而言,真的就像未來世界吧,我 們的生活步調快速,我們的生活精彩而充實。 其實,許多你嚮往的天堂,住在那裡的人,認為 臺灣才是天堂。沒有真正完美的國家,只有你是 不是看見了一個地方的美好。 如果去印度教中文喔…… 筆者可能會想念臺灣的食物吧! 有任何建議或想法嗎?請 點一下告訴我們您寶貴的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