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主題一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1.1 台灣的蛻變: 由自足至永續發展的荷西時期 1.2 清代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發展 (1684∼1858) 1.3 日治五十年: 殖民統治、近代化,兩者的糾葛及其遺產 1.4 戰後台灣政制發展的軌跡: 從強人威權體制到名列自由國家之林
1.1
台灣的蛻變:由自足至 永續發展的荷西時期 *黃富三
近代台灣歷史的特色是政權變動頻繁而經 濟發展迅速。 台灣在十七世紀以前是一個相當封閉的自 足經濟體,其對外關係僅有中、日商人之不定 時來訪,進行物物交易,欠缺主體性。然而在 荷蘭人1624年領台後,建立近代式統治組 織,並實施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政 策,啟動經濟發展的
步,並在此基礎上帶動
社會、文化的變遷。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3
一、1624年以前之自足社會:候鳥期 十五世紀後,東亞商業日益興盛,台灣位於航路必經 之地,逐漸浮出舞臺。十六世紀下半葉明朝開海禁後,東 亞貿易更盛,華商活躍於各港口;十六世紀末,日本亦鼓 勵海外貿易,日商進出東亞;歐洲商人亦東來,拓展國際 貿易,因此台灣島之重要性益增。 對此神祕之島,華人稱之為小琉球、小東島、北港、 東番,以及與台灣同音的大員、台員、大灣等名稱;日人 稱為塔迦佐古、高山國(日文音為Takasago)等;西方 人則名之為「福爾摩沙」(Formosa)。由於台灣未有 國家組織,各國商人逐漸以其為交易據點,而漁民、海盜 亦逐利其間。 1. 商人之「自由港」:由於台灣無一主權政府,不須繳 稅,亦無行政干擾,形同自由港,各國商人逐漸在此 自由貿易;其中以中國、日本商人最活躍。 2. 漁民採捕地:台灣四面環海,寒、暖流交會,漁產極 為豐富,尤其是澎湖,自古即以漁產著稱。台灣西部 沿海之漁業亦發達,其中以烏魚最重要,其卵所製成 之烏魚子,乃華人
上珍品,價格昂貴,每年冬季吸
引大批中國漁民來台採捕烏魚,稱之為「烏金」。 4
3. 海盜根據地:隨著東亞貿易之興起,海盜亦入據,包括倭 寇、中國海盜。如騷擾中國沿海的林道乾,於1564年為 都督俞大猷所敗後,曾入據北港(台灣),其後逃至占城 (在馬來半島)。其後林鳳繼起,1574年自澎湖侵入台 灣,經總兵胡守仁擊敗而退走菲律賓。但若論與台灣關係 最密切的盜商集團,莫過於顏思齊與鄭芝龍。顏思齊是福 建漳州海澄人,乃日本長崎之華僑,1624年密謀推翻幕 府不成後,逃至台灣。1625年,他去世後,鄭芝龍繼 起,聲勢更大。1628年明朝加以招撫後,他全力掃平其 他海盜,立功升官,至1639年,累升至總兵,因此得以 壟斷中國貿易。他組織一支龐大商船隊,名為「一官 顏思齊在台灣的據點,依《臺灣通 史》載:「北港一名魍港,即今之 笨港,地在雲林縣西」,認為在笨 港(今雲林北港)。不過也有學者 提出荷蘭古地圖已清楚將 P o o n k a n ( 笨 港 ) 及 Wanckan(魍港)分別標示,認 為笨港 非魍港(今嘉義布袋鎮好 美里)。現今布袋鎮好美里居民, 亦流傳顏思齊在此上岸的故事。圖 為1959年立於北港的顏思齊開拓 台灣登陸紀念碑。3
船」,往來東亞各港,同時與在台之荷蘭人訂約交易,成 為國際大貿易商,富可敵國。 然而,當時台灣僅是被動的貿易對象或暫時據點,有如候 鳥之落
地,欠缺經濟主體性,難以永續發展。
5
二、 1624年後荷蘭、西班牙之入主臺灣:旅舍期 十六世紀中葉前後,葡萄牙水手經常航行經過 台灣至日本,目眩於其壯麗之景色,不禁驚呼Ilha Formosa(美麗之島),此即Formosa之由來。 1598年,荷人出現於遠東,建商館於印尼萬丹 (Bantam);1602年,成立聯合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enie,簡 稱VOC),其後轉往巴達維亞(今雅加達),以此 為總部,經略東亞。為拓展與中國之貿易,1604 年,公司派提督韋麻郎(Wijbrant van Waerwijck)率軍佔領澎湖,但為明將沈有容諭 退。1609年,荷人在平戶設商館,開始對日通 商,更急欲與地大物博的中國通商。當時菲律賓已 為西班牙統治,華人多前往貿易,荷蘭人為對抗其 商敵,1622年再佔領澎湖,1624(天啟4)年,
〈大員熱蘭遮城與市鎮圖〉
明朝總兵俞咨皋攻澎湖,最後雙方協議,荷人遷往 台灣,明朝則允許華人前往貿易。於是荷蘭首任臺 灣長官宋克(Maarten Sonk)入據大員,設商 館,建熱蘭遮城(Zeelandia,今安平),進行貿
熱蘭遮城(Zeelandia)由荷蘭人於1624年興建,是荷蘭領臺時的行政 中樞,也是鄭氏三代治臺的居所,又被稱作臺灣城、安平城、王城。此 圖原收錄在荷人Olfert Dapper所著《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 出使大清帝國記》,詳細描繪出十七世紀建立在大員港灣的熱蘭遮城的 建築結構與市鎮分布情形。4
易與統治,開始荷蘭治台時代。 6
另外,西班牙為對抗荷蘭,在1626年派兵佔雞籠,
合種植甘蔗製糖,而糖乃具有國際市場的商品,因此獎
並築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城為據點;1628-
勵具有產製技術的漢人移民來台。其方式是:派遣船隻
1629年,又佔淡水,築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
載運移民、提供土地與資金、興修水利、武裝保護漢人
城。西班牙人亦設商館招商,形成荷、西南北對峙之
拓墾之安全等;而漢人則提供勞力、技術,甚至資金,
局。但荷蘭人無法坐視西人勢力之擴大,在1642年派
從事實際開墾與製糖工作。
兵北上,將其逐出北台。至此,荷蘭人取得全台統治 權,直至1661-62年,鄭成功攻台方結束。 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派人管理台灣事務,引進歐洲近 代文明,促成台灣的蛻變,特別是經濟活動。
三、台灣經濟之躍進:轉口貿易與農商連體經濟的啟動 荷蘭1624年領台實施重商主義﹙mercantilism﹚ 影響甚大,台灣被納入東亞甚至更大的世界貿易體系 中,在第一次全球化運動中,開啟經濟成長的
步。荷
蘭人初期僅以台灣為基地,發展東亞轉口貿易,主要進 行中國絲綢、日本銀、南洋香料的貿易,獲取相當優厚 的利潤。更重要的是,約自1630年代起,荷蘭人吸引 漢人來台發展農業,尤其是糖業,農業與出口貿易逐漸 結合為一體,台灣從此由自足經濟進入貿易導向之農業 永續發展期。原來荷蘭人來台後,發現台灣自然條件適
西班牙人在1626年占領北臺之後,於雞籠港內的社寮島(今稱和 平島)修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作為據點。本圖為十 七世紀西班牙人分布在雞籠一帶的勢力圖,出自日治時代翻攝重製 的《臺灣關係和蘭古圖古文書寫真集》,圖中並可看到聖薩爾瓦多 城的蹤影。原圖為Cornelis Vischbee在1667年所繪,現藏於荷 蘭海牙國家 案館。5 7
在此一雙方各盡其力、各取所需的分工體制下,農
總之,由於荷蘭人的政治力與漢人的經濟力之分工
業發展相當順利,首先是蔗糖業,其後是稻米業,而蔗
與合作,台灣經濟發展之列車開始啟動,此後貿易導向
糖則取代鹿皮躍居為第一大出口貨。此後台灣的自主性
成為台灣的傳統,米糖為主的「農商連體經濟」也長期
經濟在本土萌芽、生根、茁壯,由於農、商密切結合,
成為台灣經濟之骨幹。
可稱為「農商連體經濟」,而此一型態影響日後鄭氏王 朝、清朝、日本及中華民國之經濟走向,直到1960年 代方為工商經濟取代。
〈西班牙銀幣8 Real(里爾)〉
〈西班牙銀幣8 Real(里爾)〉
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建立據點後,使用美洲的白銀作為流通貨幣。在統治北臺灣期間,亦以白銀購買唐船帶來的商品如絲、棉布。此後銀幣一直是臺 灣商業買賣使用的貨幣,而非中國的銀兩,直到日本佔領臺灣後,才改用紙鈔。圖為當時流通的西班牙銀幣,約重27.67公克,稱為 1比索(peso)或八里爾(el real de a ocho)。6 8
四、多元社會之浮現:定居期 在社會、文化方面,台灣由南島民族之部 落社會蛻變為近代之多族群、文化社會。 1624年與1626年荷蘭與西班牙先後入主 台灣,約有二千多名歐洲人居住台灣。少數荷 蘭、西班牙人如何統治
?其祕訣是藉助傳教
士兼理行政事務。一者以其有傳教熱忱,忠於 職守;二者可減輕行政費開支;三者以其通土 語,有助溝通意思。傳教士熱心
教,積極展
開教化工作。至1630年,西部海岸平原各地 已建有基督教教堂、學校。他們傳入基督教, 感化原住民,並創造原住民拼音文字,提高文 化水準。著名的傳教士有Candidius、 Robertus Junius等人,自1627年後先後來 台傳教。他們以南部平埔族為主要對象,尤其 是新港社,以拉丁字母(亦稱羅馬字母)創出 新港西拉雅語文,用以翻譯祈禱文、十誡、教 義問答、新約等,教化相當成功。而新港西拉 雅語文,在荷蘭人退出後仍使用至十九世紀之
Robertus Junius出生於鹿特丹,是荷蘭時代在臺傳教的第二位新教牧師。1629 年,駐守巴達維亞城的總督Coen指派他到臺灣擔任G. Candidius牧師的助手。在 臺期間,他曾以羅馬字母拼寫平埔族語製作「教義問答」等教材。7
清嘉慶年間,用以與漢人訂立契約,此即「新 港文書」、「番仔契」。 9
西班牙人於1626年佔領北台後,亦推動貿易與傳教 工作。貿易之發展不順利,但在傳教方面頗有進展。據
註釋 1. 〈版印畫唐船圖〉,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稱1630年有信教者300餘人,1634年有320人; Esquivel神父亦以拉丁字母編《台灣島淡水語辭彙》、 《台灣島淡水語基督教理書》等書。 此外,在1630年代,荷蘭人又招引大批漢人來台發 展農業,達四、五萬人,而且聚居於今台南地區,形成 漢人社區。漢人並將其社會制度與文化移植,塑造日後 台灣全面漢化之原型。 因此,台灣首度出現包含原住民、歐洲人、漢人之
2. 〈曬烏魚子〉,蛙子 攝,攝影年份:2008。來 源:數位島嶼。 3. 〈顏思齊開拓台灣紀念碑〉,tsaiid 攝,攝影年 份:2008。來源:flickr。 4. 〈大員熱蘭遮城與市鎮圖〉,Olfert Dapper, 年份:1670。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5. 〈基隆圖〉,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多族群、多文化社會,其後各歷史時期又不斷有新移民 進入,形成今日的多元社會。
6. 〈西班牙銀幣8 Real(里爾)〉,來源: 國立臺灣 歷史博物館。 7. 〈傳教士Robertus Junius肖像〉,A. Montanus, Waterloo,年份:1645,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 物館。 8. 〈嘉慶十八年(1813)新港社番李冬淵李天成番婦 梅雍立胎借字〉,郭文成(代書人),年份: 1813,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10
1.2
清代台灣的政治與社會 發展(1684∼1858) * 張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11
一、棄或留? 鄭克塽降清以後,清廷對台灣的棄留問題,意見不
廷劃定番界,漢人不得進入,番界外也非清國統治區 域,所以地圖上清的領土只有台灣的西部。
一。多數的人主張放棄台灣,這派主張以康熙皇帝為
清初設一府三縣:台灣府,下轄台灣、諸羅、鳳山
首,他認為台灣是孤懸海外的彈丸之地,一來統治不
三縣,各縣所轄區域甚廣,往往鞭長莫及,控制不易,
易,二來收不收入版圖對大清帝國也沒多大影響,主張
時而發生民變與械鬥。朱一貴事件後,清廷於1723年
放棄台灣,並將漢人遷回中國大陸。施琅則強烈反對放
(雍正元年)在諸羅縣北部增設彰化縣及淡水廳(今大
棄台灣,因為台灣土地富饒,而且對中國東南海防非常
甲溪以北),加強治理北台灣。1727年(雍正五
重要,力主保留。最後康熙皇帝在國防、經濟、人民等
年),以澎湖為全台門戶,地位重要,改設澎湖廳;
因素多方考量之下,態度轉變,接受施琅的主張,在
1812年(嘉慶十七年),今天的宜蘭地區因漢人移墾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將台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日多,又常受海盜侵擾,所以增設噶瑪蘭廳。
二、行政體系的建立 在1888年(光緒十四年)台灣建省以前隸屬福建 省,在省之下為分巡台灣廈門兵備道(後改為臺灣 道),道下設台灣府,府下再設縣、廳,台灣鎮總兵掌 管全台防務。由於台灣遠隔重洋,為監督文武官員,在 雍正、乾隆年間設置「巡視台灣監察御史」,又設有 「理番同知」,作為管理熟番的專責機構。清代大致將 台灣的原住民分為熟番與生番,向朝廷納稅、服勞役者 為熟番,反之則為生番。為使漢人和生番有所區隔,清 12
三、初期的治台措施 清廷雖將台灣納入版圖,不過其考量主要為了 防止其他勢力進入台灣而威脅到大清帝國。而且 不信任原本住在台灣的人民,所以採取「為防台 而治台」的消極態度,訂下種種防範措施: 1. 駐臺官吏任期為三年,而且不能攜帶家眷。 2. 駐臺軍隊採「班兵制」,從中國各地抽調合併 成軍,臨時派令統領,官兵家眷也不得隨軍來 台,三年期滿就調回福建本營,由另一批士兵 輪換來臺。 3. 不准臺台建築城垣,以免成為亂黨的堡壘,因 此台灣初期的城都是竹城,直到朱一貴事件 (1721)後,台灣府才建木柵,林爽文事件 (1786)後,台灣才開始有磚城。 此外,也規定不許漢人進入山地,採取漢番隔 離政策,以及限制生鐵與鐵器輸入台灣,防止人 民私鑄及私藏武器等。
清初原不准臺灣建築城垣,鳳山舊城於朱一貴事件後開始興築土城。雍 正、乾隆年間,陸續加植刺竹,並在城門增設砲位,以增強其防禦功 能,但林爽文起事時,仍被攻陷。道光年間,清廷曾對鳳山舊城進行整 修,完工不久後,主事者即罹患急症而亡,時人以為不祥,此處遂逐漸 荒廢。此圖為鳳山舊城的北門,又名拱辰門。城門上有門神浮雕立像, 此類裝飾為臺灣城門所僅見。3
13
四、渡台禁令 在消極政策下,清廷惟恐台灣成為盜匪窩藏之處,下令將沒 有妻室產業者,或是犯徒罪以上的人,皆遷回中國內地。另外對 有意來台者嚴格限制,包括: 1. 嚴禁無照渡台,須先在原籍地申請渡航許可證。 2. 渡台者一律不准攜帶家眷,已經來到台灣的人,也不准將家 眷接來。 渡台禁令對台灣社會影響很大;清朝治台初期,漢人被迫回 中國原籍者約有十多萬人,約占在台漢人的一半,造成「人去業 荒」現象。其次是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一、由於渡台禁令禁 止人民攜家帶眷,造成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當時有句俗諺:「一 個某(妻),卡贏三個天公祖。」反應出娶妻不易,因此造成後 來婚嫁重視聘金及童養媳的現象。第二、造成平埔族人口逐漸減 少。由於在台灣的漢人女子人數甚少,許多漢人男子娶平埔族女 子為妻,造成平埔族人口日漸減少,台灣俗諺「有唐山公,無唐 山媽」,即是說明漢人與平埔族通婚的現象。第三、許多單身無 業的男子(俗稱羅漢
)充斥,游手好閒,危及社會治安。儘管
清廷嚴防人民渡台,但是山多田少的閩、粵民 渡來台,因此清廷曾數度放 照者,所以
,仍排除萬難
禁令,允許家眷來台,但仍嚴禁無
渡之風無法遏止。 14
五、土地拓墾 1. 拓墾方式 漢人來到台灣,主要從事農業開墾,其拓墾方式先由「墾 首」或「墾戶」,向官府申請開墾執照,或是向原住民取得土地 或耕作土地的權利,經官府核准後,招募
人拓墾荒地。墾戶向
官府申請拓墾的土地面積通常都很大,於是將土地劃成多份,再 招徠佃戶開墾。佃戶向墾戶繳一定的地租,稱為「大租」,佃戶 又可招徠佃農替他耕種,佃農繳給佃戶的地租稱為「小租」。墾 首或墾戶因收取大租,稱為大租戶,土地墾成向官府納正供(繳 稅)以後,墾戶(大租戶)就取得土地所有權而稱「業戶」,又 稱業主、田主。因此,清代台灣的土地制度有所謂大小租問題, 即「一田二主」制。如果是向原住民取得土地耕作權者,則交給 原住民地主的租穀或財貨稱為「番大租」。
15
2. 拓墾區域 台灣的土地開發呈現「由南而北,先西後東」的現象, 由原來的府治(今台南市)一帶為中心逐漸向北延伸,越過 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半線(今彰化)、竹塹(今新 竹),漸次開墾。 台灣西部平原本為平埔各社的生活空間與領域,隨著漢 人移民漸多,原住民的空間日益受到擠壓,清廷為避免漢番 衝突,或發生番變,對生番地採取封山隔
政策,劃定土牛
紅線(或稱土牛溝),嚴禁漢人越界入山開墾。原本禁止漢 人承租的熟番地,於1724年(雍正二年)開放漢人承墾。 但是漢番的土地所有權觀念不同,漢人強調土地私有制,原 住民認為土地是公共財,所以漢人常用各種狡詐、欺騙及強 占的方式,逐漸侵墾原住民土地。 西部平原的開發,在康熙末年大致已呈現飽和狀態,十 八世紀初「陳賴章」墾號就已拓墾台北盆地。陳賴章墾號是 由泉州人戴岐伯、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所組成。平原開 發飽和後,移民再向丘陵地及內山推進。例如十八世紀末, 吳沙(1731-1798)入墾蘭陽平原;「金廣福」位於新竹 北埔,創建於道光年間,是當時廣東及福建移民開墾內山之
此為〈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又名〈臺灣民番界址圖〉、〈臺灣番 界圖〉。範圍南起沙碼磯頭(今屏東縣恆春鎮 鼻頭),北迄雞籠 (今基隆)。圖上用紅、藍線標示出新舊的民番界址,紅線為舊界, 藍線為新界。7
辦事處。 16
3. 水利開發 清代的土地拓墾通常是伴隨著水利開發而發 展。水利開發後,稻米一年可二熟甚至三熟,單位 面積的生產量提高;同時,可以抽取水租,水租的 租率通常每甲約三至四石。清代台灣水利的開發, 與土地拓墾趨勢一致,大致上呈現由南而北,由西 而東;由平原、丘陵而至邊區的趨勢。以民間投資 經營為主,則是另一特色,最能反映台灣漢人的企 業精神。清代的水利設施中,以彰化平原的八堡 圳、台中盆地的
霧拺圳、台北盆地的瑠公圳、鳳
山平原的曹公圳四者最具代表。
六、動盪的社會 漢人移民來自閩粵沿海各地。來台之後,由於 生活習慣及身分認同上的差異,加上土地的競爭及 利害的衝突,各人群間經常發生以祖籍為分類意識 的集體爭鬥,謂之「分類械鬥」。頻繁的分類械
清道光十七年,為解旱象之災,鳳山知縣曹謹開鑿水圳,經多年建設,最多可 灌 田地2033甲。為紀念其功勳,將水圳名為曹公圳。照片為曹公圳口。
鬥,顯示台灣為一個不穩定的社會。分類械鬥發生 的原因,大抵可歸納為三種。一是經濟性因素:移 墾社會的生存競爭激烈,移民常為爭奪田地、水 17
源、工作,發生結黨私鬥。二是社會性因素:當時台灣社會 游民人數不少,再加上籍貫及語言之差異、生活習性之不 同,常因細故釀成大禍。三是政治性因素:由於行政區域遼 闊,官府的控制力不足,易使多事之徒有僥倖行險之心,加 上官員貪贓枉法,民間遇事容易私鬥了斷。 除了分類械鬥之外,清代的台灣社會也被視為「三年一 小反,五年一大亂」的民變頻繁之地。苛稅的徵收、經濟的 剝削、腐敗官吏的不當措施、班兵的戰力薄弱,再加上游民 及祕密會黨的鋌而走險,造成民變頻仍,使不穩定的社會秩 序更加惡化。其中大規模的民變共有三次,分別是1721年 (康熙六十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的林爽文事件及1862年(同治元年)的戴潮春事件。 1684年清廷將台灣正式納入版圖建立行政體系,不過清 初採取消極治台的政策,開發的力量主要來自民間,台灣呈 現典型的邊區拓墾社會,包括男女比例不均,爭水爭地的糾 紛不斷,不同族群的摩擦頻繁,民間與官方的對抗時而有 之,在動盪的社會狀況下,清代的台灣卻也有其積極進取的 一面。台灣的肥沃的土地吸引了大量的漢人渡海來台從事農 業開墾,也經營投資水利興築,使台灣的開發相當迅速,富
清代臺灣分類械鬥常見的類型有:不同祖籍地之間的械鬥(如閩 粵、漳泉、縣籍等)、異姓或同姓宗族間的械鬥、職業團體間的 械鬥等等。清領時期,芝山岩曾發生數起漳泉分類械鬥事件,現 今仍遺留一座「芝山岩隘門」,即為當時漳州人修築的防禦工 事。此圖為楊英風遙想當年械鬥場景,所繪製而成的圖像。10
饒的農業生產更帶動了商業的活動。至於貿易從台灣、大陸 之間拓展到國際市場則要到1860年台灣開港以後。 18
延伸閱讀−〈《裨海記遊》迷你
遊〉與《CCC創作集》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行科技計畫為了讓藏品更接近大
,號召擅於編寫故事的人才,以及多名插畫家與漫畫
家,從數位典藏品中尋找創作素材,融入各式各樣的創意奇想,創立《CCC創作集》。嘗試用不同角度重新詮釋藏 品,也展示全新的知識傳遞姿態。 首部中文臺灣遊記《裨海紀遊》為清初抵台的官員郁永河所作,書中描述來台沿途 景象與當地住民,他和當時的人或許都沒料到,本書已成台灣早期由漢人書寫的第一手重要史料。透過漫畫家柘榴的 「迷你
遊」讓這部遊記變得既逗趣又好玩,邀請
一同加入郁永河冒險旅行團,前進三百年前的臺灣。 19
註釋 1. 〈福建省與臺灣圖〉,Jean Baptiste du Halde, 年代:1735,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 〈康熙臺灣輿圖〉,來源:維基百科。 3. 〈鳳山縣舊城〉,年代:1788。圖片提供者:國立 嘉義大學應用數學系,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 4. 〈捕鹿〉,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來源: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5. 〈租佃關係示意圖〉,林定立重繪,圖片提供者: 林定立,來源:數位島嶼。 6. 〈光緒十七年宜蘭廳撫墾局(臺北宜蘭撫墾局?)
8. 〈道光二十二年金廣福墾戶首姜秀鑾、周邦正立給 出山批窨墳字〉,梁志忠收藏,年代:1842。圖片 提供者: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來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9. 〈曹公圳﹝其一﹞〉、〈曹公圳﹝其二﹞〉,圖片 提供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來 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10. 〈芝山岩械鬥〉,楊英風,繪製年代:1958,圖片 提供者:楊英風美術館,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 習成果入口網。 11. 〈康熙皇帝諭臺灣
民
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
諭〉,來源:中央研究院 案。
給墾戶吳文花墾照〉,年代:1891,圖片提供者: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 習成果入口網。 7. 〈臺灣圖 : 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局部)〉,圖 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源:台 灣多樣性知識網。 20
1.3
日治五十年:殖民統治、近 代化,兩者的糾葛及其遺產 *周婉窈
1895年5月8日,中日馬關條約換約,清廷正式將 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永遠讓與日本,然而台灣紳民不願 接受被割讓的命運,起而抗拒日軍前來「領有」,組 織「台灣民主國」,惟旋即瓦解,日軍和平進入台北 城。其後日本殖民當局舉行始政典禮,著手進行台灣 的治理,也隨即展開殖民地教育的預備工作。但是當 日軍從三角湧(三峽)、大
(大溪)往南推進
時,沿途遇到台灣人民激烈的反抗,直到日軍和平進 入台南城,已是10月21日。從日軍澳底登陸算起,至 此四個月二十六天。台人的抵抗,一般稱為乙未抗 日,雖然不是全民參與(多數紳商、原住民未參 與),仍具有濃厚的保鄉衛土的全民戰爭的色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1
早期幾任總督的統治,幾乎都在兵馬倥傯中度過。日本 領有台灣的第二年(1896)元旦,發生芝山巖事件,接下 來是一連串的「隱謀」(陰謀)事件。為平定反抗,乃木希 典總督曾實施三段警備制。 兒玉源太郎總督和其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在任1898-1906)奠下統治大方針,一方面舉 辦
絡舊士紳的揚文會、饗老典等活動,一方面加緊控制,
以律令公布「匪徒刑罰令」,以嚴刑峻法鎮壓本地抗日游擊 勢力,遭處死刑的「匪徒」以數千計。1915年發生
吧哖
事件,當局也是根據此令處理,遭死刑判決者高達八六六 人。後藤新平主張以「生物學之法則」治理殖民地,尊重台 人舊慣,不遽然強加改變(其中也有財政的考量,以此減低 變動成本。)為建立對殖民地的客觀認知,殖民當局進行各 種大規模的漢人慣習調查,後擴大包括原住民。 殖民當局在台灣進行各種近代化建設(如電信、鐵路、 銀行等),同時也帶來近代性(如理性思維、合理性、公德 等),但是在殖民地,「近代性」中最重要的作為個人和群 體的「主體性」卻付諸闕如。1920年代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運動可以從這個角度予以理解──在文化上主張保有台灣的
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1852-1906,圖右)與其副手民政長 官後藤新平(1857-1929,圖左),於任內安撫 絡舊士紳,嚴厲 鎮壓抗日游擊隊,並且積極推動各項調查事業、建設交通、改善衛 生、振興糖業、改革警政,使得臺灣治安平定,財政自立,也為日 後的殖民統治奠下基礎。圖為日治時期所發行的明信片,下方印有 「博物館落成記念」字樣,背景建築是1915年落成的「故兒玉總督 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館」,同年8月「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 博物館」遷移至此,為今臺北二二八公園內「國立臺灣博物館」之 前身。2
獨特性,在政治上追求殖民地自治。這個反殖民運動採取體 制內路線,延續十四年,其間數年有台灣文化協會之佐贊, 不失為殖民地台灣最大規模的知識分子反殖民運動。台灣政 22
治運動社群,從1927年台灣文化協會分裂開始,歷經
文轉譯為「番」,下同),以警察為主力予以統治。面
一連串的分裂,至1930年代日本軍國主義興盛之後,
對強權入侵,原住民固有的政治和社會組織,以及傳統
不是偃旗息鼓,就是被當局消滅殆盡,如台灣民
黨遭
文化和規範受到嚴重的衝擊,政治權力結構金字塔化,
取締解散(1931);祕密活動的台灣共產黨,也受到致
原本獨立自主的部落被壓在最底層。在此一大背景之
命的打擊和壓制。
下,由於若干近因的加成作用,1930年在霧社地區發
居住於山區的台灣原住民原屬清帝國之「化外」, 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翌年才被劃入管轄範圍,但 二十年後日本領有台灣,山區部落第一次遇上近代國 家。日本殖民當局沿襲清朝的作法,將山地原住民畫入 不同於一般行政區的「番地」(日文原文為「蕃」,中
生震驚全島和帝國內外的霧社事件。在此之前發生的太 魯閣戰爭(1914)和大分事件(1915),屬於同一大 歷史脈絡,是拒
被入侵強權馴化的可怕代價;部落若
反撲,結果更是慘重。少數布農族人抗拒到日本統治結 束時仍然是「未歸順番」。
〈太魯閣生番人的瞭望台與村落(タロコ生蕃人 ノ遠見臺ト村落)〉 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844-1915)於1910 年實施「五年理番計畫」,企圖以武力鎮壓的方式迫使 全臺原住民歸順。計畫初期以武力掃蕩「北番」(泰雅 族),同時將保護拓墾事業的隘勇線持續向山地推進。 在完成了西部泰雅族的掃蕩之後,1914年由佐久間總 督親自披掛上陣,率領總數兩萬多名的士兵、警察、嚮 導、 伕、開路工人征伐東部尚未歸順的太魯閣族。二 千餘名的太魯閣族人在山區與火力、人數遠占優勢的日 軍激戰兩個多月,最後仍因力量相差過於懸殊而落敗, 史稱「太魯閣戰爭」或「太魯閣事件」。圖為日治時期 太魯閣族的瞭望臺與村落一景。5 23
殖民統治下的近代化,造成殖民地性和近代性之間
是說,再好的東西就是欠缺那麼一點點──那美好事物
的糾葛,也就是一事一物往往具有這兩個面相。例如日
不可或缺的主體性。這類的糾葛帶來了殖民地的曖昧
本在台灣努力推行初等教育,以全部台灣男女孩童都進
性。台灣的殖民地教育以日語為教育語言,由於入學率
入公學校就讀為目標,但中等以上教育就不予鼓勵,早
逐年提高,最後終於造就了一個說講日語的世代。日語
期台灣子弟甚至沒中學校可讀。又如公學校教學內容充
不只是殖民者的語言,它也是積極追求西方文明的殖民
實,且品質稱得上優良,但袪除了台灣歷史,代之以日
者的語言,因此,日語成為通向世界的窗戶。台灣日語
本歷史;修身教育則幾乎全以日本人為道德楷模。也就
世代透過日語,接觸到一個美麗新世界。
〈學校〉 深色齊一的制服,帶有洋風的紅磚式校舍,附有 籃球框的操場,祛除臺灣歷史的教科書,以日語 為主的教育語言──兼具同化、現代化與差別待 遇特徵的初等教育在日治時期普遍推展開來。此 圖描繪當時初等教育學校設施的外觀,原收錄在 臺灣總督府發行的《初等圖画》教科書中,作為 提供給小學四年級生觀摩學習的美術課教材。6
24
黃土水有如平地出現的高山,在台灣人都還不知道
大
看
?如何原汁原味描寫台灣?即使用台灣話文寫
何謂近代雕刻時,突然崛起,並且走進帝國的美術殿
作,遇上的最大困境是:教育語言是日語,年輕人已經
堂。捕捉故鄉嘉義的光與影的陳澄波說:「我,就是油
看不懂漢文,何況是白話文,還要創很多新字。殖民地
彩!」女畫家陳進則用膠彩精描細繪出人間美好事物。
總是「由不得自己」,沒有國家語言政策來配合,台灣
我們也聽見鋼琴聲,是江文也在頌揚那南國的綠田和白
話文運動終究是逆水行舟。
鷺
。到中國的張我軍主張大家用北京話寫小說,但在 大多數人不熟悉北京話的台灣,寫給誰看?有舊學底
子的賴和嘗試寫台灣人看得懂的白話小說(惟有點難 懂)。令時人和後人津津樂道的是,楊逵、呂赫若、龍 瑛宗寫出了可以
美「內地」(日本本土)作家的日文
小說。但是,那畢竟是殖民者的語言,如何寫給台灣的 〈水牛群像〉
作為臣屬於帝國的殖民地,當殖民母國有大變動 時,勢必被捲入
渦。1931年日本發動滿洲事件,朝
鮮和台灣都明顯受到影響;1937年日本發動「支那事 變」(盧溝橋事件),殖民地進一步捲入日本的對外征 戰,到了1941年大東亞戰爭,更是「一億總動員」。
黃土水(1985-1930)出生於臺北艋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後,受民政 長官內田嘉吉推薦前往日本東京美術學校 雕刻部就讀,成為該校首位臺灣學生。 1920年以石膏雕塑〈蕃童〉入選第二屆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帝展),是第一 位作品入選「帝展」的臺灣人。黃土水在 1928-1930年間投入巨型浮雕〈水牛群 像〉的創作,將故鄉的水牛、牧童、蕉葉 等饒富生命力的南國田園景致形塑出來。 作品完成後不久,黃土水就因勞累過度, 加上盲腸炎延誤就醫而辭世。此幅作品現 藏於臺北市中山堂,複製品則由臺北市立 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 館收藏。7 25
然而,當日本本土軍國主義、皇國思想如日中天之 際,殖民地畢竟不是「血緣」上的日本人,因此必 須強力推行皇民化運動,試圖將殖民地人民改變為 「真正的日本人」。即使於1879年納入日本版圖的 沖繩縣(原琉球國)的人民也還需要「皇民化」。 日本的對外征戰不斷拉長戰線,為了擴充兵源, 終於在朝鮮和台灣實施志願兵制度,為將來實施徵兵 制鋪路。在戰爭動員的過程中,許多殖民地青年寫 「血書」志願當兵,甚至是當軍伕;女性則志願當軍 中看護婦(護士)。台灣人以軍屬(軍中文職人 員)、軍人身分捲入戰爭的人數共二十萬七千餘人, 其中死亡三萬三百餘人。除此之外,殖民當局透過各 種組織動員台灣人支援日本的對外征戰,如「農業義 勇團」、「台灣特設勞務奉公團」等,另有由原住民 青年組成的「高砂義勇隊」。八千多名的「海軍少年 工員」則是到日本本土神奈川縣學習製造戰鬥機。 1945年8月15日正午,在天皇的「玉音放送」 中,日本宣告戰爭結束。
大多數的殖民地人民在毫
無心理準備之下,面對日本投降的大變局。日治時期
隨著日本對外戰局的擴大,為了補充兵源,分別在殖民地朝鮮和臺灣實施志 願兵制度。臺灣在1942年2月開始募集「陸軍特別志願兵」,隔年7月招募 「海軍特別志願兵」;臺灣人在錄取受訓後入伍,成為正規軍,前後總計有 5500餘名陸軍特別志願兵,以及11000餘名海軍特別志願兵。本圖是桃園 楊梅的青年吳盛榮受錄取進入「陸軍兵志願者訓練所」之前與親友的紀念合 照,由戰前在當地開設「金淼寫真館」的吳金淼於1942年7月5日所拍攝。8
台灣最大規模、為時最久的反殖民運動是走體制內改 革路線,殖民地自治是其極限;若主張台灣獨立則是 26
挑戰統治體制,是無法公開討論的選項, 因此不在一般人的思維中。可能因為這 樣,二戰結束後,全球許多殖民地紛紛獨 立,台灣卻迅速被「回歸祖國」的論述所 籠罩、席捲,走向一條世界上可能很少見 的路途,陷入了另一個類殖民的困境中。 殖民統治下的近代化,為台灣帶來很 多近代社會才會有的好事物,例如奴婢身 分的消除、女性受教育、妻子有離婚請求 權等。然而,由於是殖民地,很多遺蹟或 遺產,需要轉化才能化為具有正面意義的 東西,而我們正是那個可以化負面為正面 的主體。「沙韻之鐘」的故事,是軍國主 義的神話,但是泰雅姑娘沙韻真實存在, 有如我們美麗的深山奧林,魅惑著我 們,要求我們參與紛
的過去,走向共同
的未來。
27
註釋 1. 〈芝山巖遭難學務部員〉,原圖收錄於《 伊澤修二
6. 〈學校〉,楊孟哲收藏、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先生と臺灣教育》,出版年份:1944。圖片提供
館藏,出版年份:1936。圖片提供者:國立臺北教
者: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來源:台灣
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
多樣性知識網。
學習成果入口網。
2. 〈 兒 玉 總 督 與 後 藤 民 政 長 官 〉 , 發 行 年 份 : 約 1915。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來源:臺灣記 憶。 3. 〈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會則〉中文油印稿,年份: 1923。圖片提供者: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來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4. 〈1925年10月09日,台灣文化協會新竹州支部成 立紀念攝影。前排坐者左五葉榮鐘。〉,拍攝年 份:1925。圖片提供者: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5. 〈太魯閣生番人的瞭望台與村落(タロコ生蕃人ノ
7. 〈水牛群像〉,創作年份:1930。圖片提供者:臺 北市立美術館,來源: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8. 〈祝陸軍特別志願兵吳盛榮君入所〉,吳金淼攝 影,拍攝年份:1942。圖片提供者:銘傳大學商業 設計系,來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9. 〈新屋庄農業義勇團出發記念〉,吳金淼攝影,拍 攝年份:1938。圖片提供者:銘傳大學商業設計 系,來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10. 〈照片:リヨヘン〉,松山虔三攝影,拍攝年份: 1944。圖片提供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來 源: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遠見臺ト村落)〉,出版年份:約1910年代。圖片 提供者:國家圖書館,來源:臺灣記憶。
28
1.4
戰後台灣政治發展的軌跡:從強 人威權體制到名列自由國家之林 *薛化元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歷史系合聘教授 29
一、戰後非常體制的肇端 日本宣布投降之後,根據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 號命令,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派遣台灣省行 政長官陳儀來台受降。因此,1945年10月25日陳 儀接收台灣,雖然在國際法上對此一事件的意義有 不同的解釋,不過就現實政治而言,國民政府開始 以國內法統治台灣。 由於當時中華民國是國民黨「一黨訓政」體 制,台灣也就開始進入訓政時期。1947年的二二 八事件,是影響戰後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關鍵。當 時國民政府則在派兵來台鎮壓之後,再進行體制的 改組,設立台灣省政府,由魏道明擔任第一屆台灣 省主席。至1949年,再由陳誠接任。 在1947年7月國民政府下令動員戡亂,根據國 家總動員法,限制人民的基本權利,是台灣進入動 員戡亂體制的開端。雖然在1947年12月25日開始 行憲,卻無法擺脫憲政受困於非常體制的問題。
1946年12月25日國民大會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大會臨時主席吳敬 恆遞交給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並咨請於民國1947元旦公 行,也就是現在所熟知的行憲紀念日。2
,12月25日施
30
二、憲政與動員戡亂及戒嚴體制 早在1946年國民黨當局就認知到國家總動員法侵害 基本人權,決定要循程序加以廢止。但是,動員戡亂
認前述戒嚴令,台灣省政府並奉令,公布此一決定。 原本在「中國大」範圍實施的憲政,結果是在「台灣 大」範圍實施,動員戡亂與戒嚴也是如此。
下,國家總動員法不僅沒有廢止,反成為制定限制人權 法令的法源。而在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施行憲法 後,更出現行憲、動員戡亂並存的狀態,加上動員戡亂 相關法規也有違憲之虞,因此政府便嘗試在憲政體制 下,建構動員戡亂的憲法基礎。第一屆國民大會先於 1948年4月18日循「修憲」的程序制定「動員戡亂時 期臨時條款」;4月30日更通過「全國動員戡亂案」, 賦予動員戡亂的憲法位階根據。此後,從1947年至 1991年為止,中華民國政府實施的動員戡亂體制共持 續運作了44年。 1948年底,蔣中正根據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發布全 國戒嚴令。原本不在戒嚴範圍的台灣,則在1949年由 陳誠下令,於5月20日開始戒嚴,直到1987年解嚴, 戒嚴了38年。可是當時台灣戒嚴令並未逐級陳報,沒有 具足法定要件。同年11月行政院通過將台灣劃入全國戒 嚴令,並且劃為戒嚴令下的接戰區域,12月 底並將此一命令下達台灣省政府,此時中華 民國政府已經敗退到台灣。次年3月立法院追
1949年戒嚴前,台灣即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經 歷短暫戒嚴,圖為陳儀當時電呈蔣中正的報告。5 31
三、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 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到台灣,次年3月蔣中正宣布復行視 事。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黨進行改造,將國民黨 改造為以他為領袖直接領導的革命民主政黨,以黨領政、以黨領軍,試 圖建構強人威權體制。在非常體制下,1949年6月以後中華民國政府更 陸續實施「懲治叛亂條例」、「肅清匪諜條例」,加強對政治反動者的 監控。而情治單位也進行整編,由1949年的政治行動委員會、1950年 的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改組為國安局,成為制度上情治系統的統籌機 關。至於在台灣實際上執行以叛亂罪為名的政治案件的,起初主要由保 安司令部負責相關的工作,而後在1958年再移交給新成立的警備總部。 國民黨和政府內部反對此一體制改造的指標性政治人物,則包括吳國 楨、王世杰、孫立人、雷震等具自由派色彩的人士。為貫徹強人主導的 黨國體制,蔣中正開始進行排除異己的動作,吳國楨、王世杰及孫立人 紛紛失去在政府的職位,《自由中國》的負責人雷震也失去蔣中正父子 的支持。大抵而言,1955年是強人威權體制排除所有體主要異議者的關 鍵年代。
至於強人威權體制的統治正當性,則主要建立在內部和外部
兩個正當性的基礎:一、美國支持,使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維持作為中國
國共戰爭失利之後,國內瀰漫恐共、仇共的氛 圍。政府於1949年6月陸續施行「懲治叛亂條 例」、「肅清匪諜條例」,「匪諜就在你身 邊」、「檢舉匪諜,人人有責」等宣傳口號傳布 於全臺。1952年,在蔣中正總統的支持下,由蔣 經國籌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此時救國團 是動員青年學生與深化政府統治的重要組織。此 圖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印行的《怎樣消滅匪 諜》一書的書影。7
唯一合法代表的地位,而在台灣建立了不必改選的萬年國會,使強人的 統治在所謂的憲政體制下,不致因民意而動搖。二、透過有限的選舉, 建立民意支持的基礎。這主要是舉行根據行政命令的地方自治選舉取 得,並塑造民主政治的形象。 32
四、威權體制的維繫與鬆動 196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取得越來越 多的支持,1960年代末期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關係的逐漸改善,特別是1971年失去聯合國中國 代表權的影響,中華民國的「法統」和統治正當性 不斷受到衝擊。為了因應這樣的情勢,以蔣經國為 首的國民黨當局,採取了「革新保台」的有限度政 治改革,包括建立定期改選的增額中央民意代表制 度,拔擢部分台籍的政治菁英,來補強統治的正當 性,以穩固政權。但另一方面,政府對黨外人士與 台灣本土文化,仍然繼續採取壓制的措施。 不過,美國在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 常化,使國民黨當局在國際舞台受到嚴重的打擊。 另一方面,美國也透過台灣關係法的體制,對台灣 提供防禦性武器之外,也持續對國民黨當局施壓, 成為國民黨當局進行政治改革的主要外部壓力。而 在台灣內部,中產階級逐漸茁壯,也要求政治改
臺東縣外海的綠島(又稱「火燒島」),景色風光明媚,現為國人旅 遊的熱門景點。白色恐怖時期,綠島是拘禁政治犯的要地,島上設有 新生訓導處(1951-1965)和綠洲山莊(又稱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 1972-1987)兩座監獄,政治犯在此從事勞動與思想改造。1987年7 月15日戒嚴解除後,僅餘的二十多位政治犯,被移至中寮村的臺灣綠 島監獄。近年來,新生訓導處和綠洲山莊舊址已規劃為「臺灣人權綠 島文化園區」。8
革。特別是黨外人士(及其後的民進黨)透過選舉 和雜誌,成為內部要求政治改革的主力。 33
五、朝向自由國家發展 1987年解除戒嚴以後,中華民國仍然處於動員戡亂
九、蕭萬長代表國民黨重新取得政權,則是台灣第二次 的政黨輪替。
時期,自由化雖有進展,但仍未完成。李登輝在1988
整體而言,台灣在人權保障與民主發展方面,固然
年繼任總統之後,旋即推動進一步政治改革。首先,終
仍有進步的空間,不過已經成為除了日本之外,亞洲落
止動員戡亂,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進而在
實自由民主的指標國家。
獨台會事件要求改革的聲浪中,廢除了「懲治叛亂條 例」,第二年更在民意的壓力下,修正刑法一百條,結 束了言論叛亂的時代,白色恐怖也正式成為歷史。 而在政治民主化的展開方面,1990年大法官會議完 成第二六一號解釋,規定1991年12月底為第一屆中央 民意代表退職的最終期限,正式為「萬年國會」劃下句 點。配合前述臨時條款的廢除和憲法增修條款的實施, 而展開了國會全面改選。繼而在民意的要求下,透過憲 法增修條款,先是推動省市長的民選,繼而在1996年 舉行總統直選。人民透過定期的選舉,可以直接決定誰 擔任國家元首,
個政黨成為執政黨。隨著台灣民主化
的大幅進展,1997年台灣首次名列美國自由之家評比 的自由國家之林,台灣的自由、民主進入了一個重要的 里程碑。而2000年第二次總統直選,民進黨的陳水 扁、呂秀蓮當選正副總統,進一步完成了第一次的政黨 輪替,也是第一次政權的和平轉移。而在2008年馬英
「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俗稱「二條一」,是戒嚴時期政治 犯最畏懼的法條之一,該條文規定:「犯刑法第一百條第一項、第 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第一百零四條第一項之 罪者,處死刑。」1991年5月9日,爆發「獨立臺灣會事件」,陳 正然、廖偉程、王秀惠、林銀福等四人遭捕。引發一連串抗議活 動,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與開釋被捕四人。同年5月16日, 民進黨黨團於立法院提案要求廢止「懲治叛亂條例」和《刑法》第 一百條。次日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刑法》第一百條修正 案則於1992年5月15日三讀通過。9 34
註釋 1. 〈三讀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圖片提供 者:國史館,來源: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8. 〈綠島全圖空照一隅〉,莊文星 攝,拍攝年份: 2006,圖片提供者: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來源:
2. 〈蔣中正由大會主席吳稚暉手中接受《中華民國憲 法》草案〉,圖片提供者:國史館,來源:台灣多 樣性知識網。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9. 〈立法院開議日,民進黨團提出廢除刑法第一百條 的主張〉,葉清芳 攝,拍攝年份:1991,圖片提
3. 〈蔣總統就任演詞〉,來源:國使館數位
案檢索
系統。
供者:中國時報,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 入口網。
4. 〈「總統之印」〉,圖片提供者:國史館,來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5. 〈陳儀電蔣中正二十七日群
暴動特於二十八日宣
布臨時戒嚴〉,來源:國使館數位
案檢索系統。
6. 〈怎樣消滅匪諜〉,賴貫一 藏,年份:1950年 代,圖片提供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 所,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7. 〈雷震與夫人宋英合照翻拍〉,林國彰 攝,翻拍年 份:1996,圖片提供者:中國時報,來源:數位典 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35
主題二
世界末日?否極泰來? 2.1 問天̶源自上古的鬼神旨意 2.2 甲骨占卜解密 2.3 俯瞰人間幾多世̶推背圖 2.4 你今天好運了 ?̶ 淺談納西族東巴經中的「抽二十六課」經書
2.1
問天−源自上古 的鬼神旨意 *江沛航 喀打!喀打!寺廟裡,二片 彎月型筊隨著虔誠的手心發出 清脆聲響,口裡一邊喃喃念著 難解習題,一邊尋求神明的解 答,這種景象相信你我並不陌 生。從1999年恐怖大王降臨, 到2012年馬雅預言末日,各種 災厄預告、末日預言未曾平 息。了解將發生而未發生的 事,一直是人們對於了解自身 命運走向的渴望,「求神問 卜」也成為貫穿古今的共通生 命經驗。
37
《易》−中國古典哲學觀和宇宙觀 談到占卜,又令人不由得想起廟旁一攤接著一攤的「鐵口直斷」, 以及乾為天、坤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聽著老師父們對 難題的闡釋,終於能安心的同時,也令人不禁讚嘆《易》從上古流傳至 今,竟能以一套符號系統描述狀態的變換,表現上古哲學和宇宙觀,經 歷數千年文化遞
,我們仍以它作為探究神秘物事的依據。司馬遷在
《史記》中曾記錄了:「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 為六十四卦。」而《周禮》〈大卜〉亦記載:「掌三易之
,一曰連
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相傳神農 作《連山》,是夏朝的占筮書;黃帝作《歸藏》,是殷商的 占筮書;文王寫《周易》,是周朝的占筮書。可惜只有《周 易》流傳下來,完整的《歸藏》還有待考古發掘證實,《連 山》則大部分的學者認為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失傳。 多數學者認為《周易》並非文王一人之力完成,而是西周末年由占 筮文字編纂而得,現存最早版本為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 帛書。流傳至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出用以解讀的《易傳》,至今仍有許多 人將《周易》和《易傳》一併視為廣義的《易經》。在儒家的提倡之下 與《尚書》、《詩經》、《禮記》、《春秋》並列為《五經》,影響遍 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
魏晉時期諸子學復興,當時的經學大家王弼跳脫東漢 末專注於「象數」的《周易》研究風氣,透過老、莊 思想詮釋《周易》義理,也顯現魏晉時期易、老、莊 三玄合一的趨勢。2
術、軍事和武術,並自十七世紀起被翻譯傳遞至西方世界。
38
甲骨卜辭−探知商代的鬼神思想 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 秦墓出土《易占》竹簡,有些學者 認為這批竹簡即為殷代傳於後世 《歸藏》的一部分。二千多年前的 商朝,對於神鬼天地深信不疑,當 時王室無論大小事,都會透過占卜 來探尋事件的吉凶禍福。負責占卜 的貞人遵循上古易經法則,推算龜 甲或獸骨經由燒灼而呈現的「卜 兆」;占卜結果詳實地刻於其上, 稱為「卜辭」。這些卜辭記錄了商 朝王室的大小事情,讓我們得以窺 見數千年前的王室生活。
《丙編》001〈填色龜腹甲卜辭〉正反面,時代屬武丁中、 期。卜辭內容主要是跟征伐有關,大 字用雙刀刻,在刻辭的筆劃中間還填上顏色,大字填 ,小字填褐。4
39
術數−未來世事的神機妙算 常常可以聽到某位大師精通「五術」,或 是「五術命理」,吸引人們前往探問天意。大 師所使用各種高深莫測的術法,在《漢書‧藝 文誌》〈數術略〉中分作七種,包括天文、歷 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其中天文、歷 法、地理等古代知識與民間信仰結合,代代相 傳至今,而蓍龜、雜占等術法做為推算未來、 趨吉避凶的方術系統,至今仍為常民信仰習俗 的一部分。「術數」根源於易經八卦和陰陽家 所提倡的陰陽五行概念,由太極、陰陽、三 才、五行、八卦、九宮等文化符號,組成整體 性的宇宙觀,「河圖洛書」即是在此概念下, 用來推論世間物事神祕關係的例子。而常見的 風水堪輿、婚喪擇日、八字算命等習俗,也分 屬於術數中的六壬、奇門遁甲、太乙神數、梅 花易數、紫微斗數等系統中,這些代代流傳的 神祕思想,即使是科技掛帥的今日,仍深植於
《新編陰陽足用選擇龜鑑》,子部-術數類-陰陽五行之屬。5
漢人社會中,影響你我的生活。
40
《推背圖》−中國古代七大著名預言書
東巴文−納西族「活著的象形文字」
1999年曾引起恐慌的恐怖大王預言,源自法國星象
納西族為1954年調查各地區納西人群自稱後,正式
學家Nostradamus的預言書The Prophecies。與西方
統一定名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居住地多在滇、川、藏
預言書對照,中國也有「讖緯之學」。「讖」是秦漢間
交界帶,因地域、山形的不同,經歷不同政權體制,也
巫師、方士的預言隱語,「緯」由附會儒家經義衍生而
有自稱、社會、語言、文化皆為不同的支系,學者普遍
來,留給後世既懸疑又難解的預言文字。「讖緯之學」
認為納西族的先民就是羌人支系−麼些。
由秦漢時興起,漢光武帝之後稱為「內學」,朝廷也常 以讖語的力量,強調統治與皇位繼承的合法性。李淳風 和袁天罡撰於唐朝的《推背圖》可說是最著名的七大預 言書之一,雖然宋朝以後歷代皆列為禁書,甚至傳言宋 太祖刻意將錯誤內容流傳至民間以混淆原書版本,但至 今仍有許多人嘗試探究書中預言的意涵,希望能從中發 掘未來。
雖然文化迥異於漢民族,納西族卻也有占卜儀式, 《抽二十六課》即為一本用以占卜的經書,由稱為「東 巴」的祭司,運用書中內容替求問者算出吉凶禍福和因 應之道。由於書上的象形文字只有東巴才能了解與運 用,因此稱作「東巴文」,至今仍廣泛用於納西族的宗 教儀式,譽為文字的「活化石」。 隨著每個末日預言破除,預言書的內容不斷被後人檢 視並留下記錄,無論人們相信與否,時間的齒輪都不斷 向前轉動,留下的文字成為後世研究材料,從中
畫過
往的思想輪廓。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 句《易經》告訴我們的道理,宇宙萬物自有生生不息的 運轉法則。鬼神旨意實是難以求得的,行正道則是君子 可為的,求神問卜儘管能夠安撫人心,把握當下、築夢 踏實恐怕才是我們眼下唯一能掌握的事情吧! 41
註釋 1. 〈褒忠祠鐵籤筒〉,何珮華 普查,來源:數位典藏 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4. 〈填色龜腹甲卜辭〉,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來源: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2. 《周易兼義》,作者:(三國)王弼,序跋者:
5. 《新編陰陽足用選擇龜鑑》,元刊本,圖片提供
(唐)孔穎達,明李元陽閩中刊十三經註疏本,圖
者:國家圖書館,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
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
入口網。
習成果入口網。 3. 《 周 易 》 , 作 者 : ( 宋 ) 程 頤 , 明 正 統 十 二 年 (1447)司禮監刊本,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來 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6. 《奇門斷》,元刊本,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 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7. 〈龍馬負河圖&神龜馱洛書〉,施作者:廖再順, 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8. 《Nostradamus, the Prophecies》 ,來源:維 基百科。 9. 〈帶刻辭鹿頭骨〉,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 語言研究所,來源: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42
2.2
甲骨占卜解密 43
龜甲製作 大部份的卜甲材料為龜甲,以龜甲作為卜甲需 將生龜煮過,
空腸腹,並且剝去龜甲正面表皮上
的膠質磷片。龜殼一般分為「背甲」、「腹甲」、 「甲橋」(位於龜前後二足之間)三部分。製作卜 用的龜甲時,先將龜殼據開成「背甲」與「腹甲」 二部分;「腹甲」與「甲橋」相連,並且
磨成
平整的弧形。「背甲」的處理又分為二種:較大 的背甲,往往直接沿著中間脊骨對剖成為兩部 分;較小的背甲則在對剖以後又鋸去了接近中間 脊骨凹凸不平的地方及首尾二端,這種小的背 甲,又稱為「後背甲」,中間穿孔,可以用繩子 串連,方便管理。卜甲鋸削完成後,必須經過 平磨光,使龜版均
平坦,富有光澤。更適合於
占卜,這些經過細心研製的甲骨,雖然在地下埋 藏了三千多年,出土後依然溫潤如玉,可以想見 當時製作的用心。1
44
烏龜與算命
*蘭文里
大家都想知道新的一年,自己的運氣會不會更好一點?距 離今天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人,當然也有種種的擔憂與煩惱,希 望那超自然的神奇力量能夠幫助他們,趨吉避凶、掌握未來。 如果你是商朝人,你該怎麼算命 楣的烏龜,把
?首先,找一隻非常倒
的烏龜殼剝下來。接下來,請把烏龜殼處理乾
淨,在烏龜殼的後面鑽鑿。然後再拿燒得火紅的樹枝往事先鑽 好的地方招呼。烏龜不會喊痛,但是龜殼會裂開、還會發出啵 啵的聲音。商朝的巫師,就會按照烏龜殼上裂開的紋路,判斷 前途與問題的吉凶。 通常在烏龜殼上面,商朝巫師會用刻寫上他們正在占卜的 問題,並且記下是那一位巫師進行占卜、占卜之後神靈的答案 為何等資訊,有時還會把最後結果是否應驗的具體事宜,刻寫 在龜殼上面。這些文字紀錄,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甲骨 文」。不過,雖然大多數甲骨文都跟算命有關,但仍有不少數 量的甲骨似乎僅是紀錄事件,所以我們在談到甲骨文的時候,
大問題甲骨卜辭《丙編》067:上帝會不會降下災禍?
還是要小心定義,不要以偏概全。 45
讓我們回到算命的問題,商朝人關心什麼樣的 問題
?《丙編》067這塊烏龜殼上,商朝的巫師
就問了「上帝會不會降下災禍?」而且還一口氣連 問十八次,創下今日所有甲骨典藏當中詢問次數最 高紀錄,可見這一定是當時人們關心的問題。 甲骨刻辭,除了這種虛無飄渺的大哉問之外, 有時巫師也會詢問具體問題,諸如戰爭、農作、祈 雨、祭祀之類的主題。像是下面這片甲骨,就同時 向神靈詢問了祭祀與祈雨的問題。請特別注意在上 方的甲骨文,看來特別圓潤,這是因為原本商朝巫 師可能是用墨筆在甲骨上書寫,之後再用小刀按照 筆畫刻劃的結果。這也可以算是中國書法傳統的發 源吧!雖然甲骨文,可能不再被學者認為是漢字的 最早雛型,但是透過這些經歷三千年而不墜的甲骨 刻辭,我們不僅能夠了解漢字文化接近起始時刻的 種種狀態,更能夠瞭解商朝人的心靈。甲骨刻辭,
《丙編》207 〈帶卜辭龜腹甲〉
除了是埋藏在地底下的書冊之外,更是時代之間的
時代屬武丁中、 期。卜辭內容主要是跟征伐有關,大字用雙刀刻,在刻辭的筆劃 中間還填上顏色,大字填 ,小字填褐,可以注意到這片甲骨的字體十分圓潤。
橋
!2
46
刻辭內容−婦好生育
序辭−「甲申卜,殼貞」 序辭也稱前辭,記載占卜的日期與貞人的名字。
我們可以從卜辭瞭解三千年前商代占卜的內容,如 《丙編》247這版龜甲卜辭就以正反問記錄了商王妻子 −婦好的生育一事。我們可以從正問「嘉」(吉),的 序辭、命辭、占辭和驗辭判讀占卜的疑問和結果。
「甲申」是古代以干支記日,「殼」是負責幫殷王占卜 的人,「貞」是問的意思,因此序辭記載:「貞人殼在 甲申這一天替殷王卜問」。 命辭−「婦好娩,嘉?」
甲申卜,殼貞:「婦好娩,嘉?」王占曰:「其惟
命辭記載卜問的事情。「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
丁娩,嘉;其惟庚娩,引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
子,「娩」是將要分娩。「嘉」是吉利的意思。這是卜
嘉,惟女。
問:即將臨盆的妻子婦好,是不是吉利? 占辭−「王占曰:『其惟丁娩,嘉;其惟庚娩,引 吉。』」 占辭為根據卜兆判斷吉凶的記錄。「王占曰」是殷 王武丁看了卜兆之後,所作出的判斷。這句推論記錄: 「若是在丁日分娩,那是吉時,若是在庚日分娩,則會 非常吉利」。 驗辭−「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惟女。」 驗辭記錄最後的結果。這片甲骨上記錄了,婦好在 卜問的一個月後分娩,結果「不嘉」,生了女兒。 47
《丙編》247卜辭示意圖
商代占卜往往從正反二面 卜問,卜辭記錄正、反二種卜
正問占辭
問方法,叫做「對貞」。婦好
正問序辭
生育一事的反問卜辭也同樣的 記載在這版卜辭上,如下述。
反問序辭
甲申卜,殼貞:「婦好 正問命詞
娩,不其嘉?」王占曰:「其 惟丁娩,嘉;其庚,引吉;其 惟壬戌,不吉。」三旬又一日 甲寅娩,允不嘉,惟女。 在上面這段刻辭中,貞人
反問占辭 反問驗辭
以反面提問是否「不其嘉」,
正問驗辭
結果也確實不好,所以驗辭記 錄了「『允』不嘉」。3
1
2
3
4
5
6
7
48
如何查詢甲骨資料 1. 進入〈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點選遺物資料 庫的進階查詢。
註釋 1. 本小節原刊載於〈古文字的世界〉國科會數位博物 館先導計畫網站,資料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 黃銘崇副研究員。 2. 本小節原刊載於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作 者:蘭文里。 3. 參 考 資 料 : 李 宗 焜 , 《 當 甲 骨 遇 上 考 古 - 導 覽
2. 由下方甲骨圖版編號部份,選擇編號(甲編、乙編、 丙編、甲編補遺、乙編補遺)之後按開始查詢。
YH127坑》,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5年。藍敏菁,〈探知神鬼的旨意〉,歷史文物 陳列館,檢索:2013年3月。 4. 甲骨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 源: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3. 盡情瀏覽該本甲骨拓片中考古標本資料與圖像。
4.
也可以直接輸入圖版編號,快速查詢感興趣的甲 骨凸版
! 49
2.3
俯瞰人間幾多世─推背圖 * 潘弘輝
中國的預言天書《推背圖》,將唐太宗以降之朝代變遷、世事興 亂,以圖、文並陳的形式,描繪出一幕幕的未來光景,因恐洩天機及 冒犯天子尊顏,故藏其隱,那些人事,只以契機巧遇,微略點出,如 同小兒故事般訴說著一圖又一圖召示的變化。 這是唐朝司天監李淳風,替唐太宗說的一局海市蜃樓未來大夢, 但這一幅幅圖景卻在改朝換代、人事興衰更迭裡被逐一檢驗成真。 《推背圖》共六十象,坊間版本裡每一象皆包含圖、卦、讖文、 頌文,而它又是依據怎樣的理論系統,而能推究出橫跨千年以上的人 事起落興衰?其實便是《易經》。 目前流通的易是《周易》,更有《連山易》與《歸藏易》,可惜 這兩部早已失傳,有一說李淳風之所以能藉易推知未來,乃是精熟連 山、歸藏與周易,加上對道家讖緯圖錄多有了解,方能如此;而今連 山、歸藏兩部佚失,故後世不復推論預言如此精準。此種說法實屬揣 測,因無人能證明李淳風所在之唐朝,連山、歸藏兩易是否仍存在。 *曾任自由時報副刊編輯,現為文字工作者 50
《易經》為群經之首,也是中華民族與文化發展 的碁石底蘊,文王、周公、孔子將《易》詮解為君子 處世安身立命之道,卦辭、爻辭、彖傳、象傳等,將 之發展成義理易;而另一詮解的脈絡在於鬼谷子將 《易》推演為五行易,用陰陽五行生剋之理來推斷人 世吉凶禍福,是為象數易之起始。 每在亂世,匡亂扶正的能人裡,無不少見精通易 道之大家,如三國諸葛孔明;以《推背圖》預言未來 朝代興衰更替的李淳風、袁天罡;宋朝創《紫微斗 數》的陳搏;寫《皇極經世》、並自創《梅花易數》 的邵康節;明朝輔佐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統治,寫另一 部預言書《燒餅歌》的劉伯溫。他們無一不精熟於易 學,將之運用在經世濟民,謀求天下蒼生最大福祉。 何以《易經》能如此厲害?說穿了,便是它能知 變化之機。何以能先知?因為它用的是一套符號象徵 系統,由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四象,以至乾、 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兩兩相重成六十 四卦,再加上各爻爻變,便形成一套占驗準則,在歲 月時日中更迭、修正、發展,而完備成一套可因之觀 天下萬事萬物的預測體系。 51
曆法裡十天干、十二地支,是計數時間的基本單位。以陰陽 五行配屬天干、地支,佐以刑、沖、剋、合,空、破、墓、
等
觀察,再配合元、會、運、世等時間記數,當可推知在時間洪流 裡,幾時會出現、發生怎樣的事。人能超越時間?漫遊宇宙中, 看見過去、未來
?《推背圖》預言
若是假,自當不可能在時
事經移後被一再認證出它曾預言匿隱的那些大事件,比如: 第一象甲子乾為天卦,這是綜論,開頭第一篇。自從盤谷得 希夷,《老子》:「視之不見謂之希,聽之不見名曰夷。」虎門 爭龍事可悲,萬代興亡難盡計,且從武后定玄微;此象推論未來 事,猶如磐古開天,日月循環交替托於手中,其變化盡可知也。 《推背圖》表明將以戰事之後的世事變遷來論說。 第五象戊辰風地觀卦,講安史之亂,馬嵬坡之變,一山上有 鹿有鞍,點明了安祿山,木易者為楊,喪金環,楊貴妃名叫楊金 環,逢山下鬼,為嵬,坡下一女子仰臥,與前一嵬字合之為嵬 坡,楊貴妃命喪馬嵬坡,唐太宗時便如此準確窺見後代子孫唐玄 宗聖世之後的變局,神而明之,實教人驚詫。 第九象壬申火天大有卦,講黃巢之亂,草頭人起亂中國,非 白非青非赤黑,以五行顏色而言,就只剩下黃色,「黃」字又為 草字頭;川田十八,照筆畫書寫乃是「巢」字,西元八七五年五
《推背圖》第一象,甲子‧乾上乾下─乾卦,〈一男子坐石 上,兩手托日月〉。題詩:自從盤古得希夷,虎鬥爭龍事可 悲。萬代興亡雖盡計,且從武后定玄微。3
月,黃巢起義,殺人無數,《推背圖》裡連名帶姓地指出。 52
第十三象丙子水火既濟卦。後漢亡,後周立;百個雀兒過 天飛,九十九個過山西,內有一個端破足,大梁城內
驢騎。
五代十國裡後周郭威,乳名雀兒,打著去抗敵契丹的名號,卻 不像其他的大將軍一樣,到了澶州,不越過太行山以西,就兵 變皇袍加身。過一雀,「過」取「郭」相近之音。 第十六象己卯地火明夷卦,講宋太祖初步一統江山,歸王 歸錢並姓李,五代十國前蜀王建稱帝,王衍降於後唐,而閩王 王審知被南唐滅,吳越王錢鏐一直臣服中原,後來向宋稱臣, 而南唐徐知誥改名李昇,降於後周,後被宋將曹彬攻克,南唐 後主李煜被押往東京,南唐亡。這象明確點出趙匡胤統一了亂 世,並為懷柔不濫殺功臣、諫臣的真主。 而第六十象癸亥澤地萃卦。因為談論的未來,尚未發生, 充滿想像與玄機。忙忙天數此中求,多少興亡不自由,萬萬千 千說不盡,只在推背去來休。此象呼應第一象的開端,是結束 的終點,但終點之後還會另有新的起點;一甲人推一金甲人, 一甲為干支配曆的完整循環,金於五行屬西,為太陽落下之死 方,此卦預言地球文明的結束,未來將有另個新文明誕生。 《推背圖》第十三象,丙子‧離下坎上─既濟卦,〈一山上數十
不準確的圖讖預言一定 圖》
不過歷史時間檢驗。但《推背
過來了,且繼續被驗證中。有趣的是,單憑《易經》義
在飛,過一雀折足不飛〉。題詩:百個雀兒過天飛,九十九個 過山西。內有一個端破足,大梁城內 驢騎。6
理、象數推演,真能在宇宙時間流裡清楚看到那些發生的大事 53
件
?唐太宗問李淳風,他回答:天機不可洩露。是以
他能清楚窺見天機?只是若說了,將引起原本宇宙間因 果鍊結的大變動,這不被允許。我相信李淳風與袁天罡 兩
《易經》修為甚高,且必然佐以道法修行;李淳風
的父親李播注《老子》,撰《方志圖》,原任隨朝高唐 尉,後棄官做了道士,自號黃冠子;李淳風深受父親影 響,自幼即博覽群書,精於陰陽術數,天文曆算之學; 道家丹道,練到一定程度,會產生某種前知意念,佛教 禪坐靜修亦如是,深
入定之時,偶能窺見未來的片斷
畫面,而這前知意念,輔以元、會、運、世的時間軌跡 運算,李淳風與袁天罡共推算出了六十象的預言。 李淳風創了三重環的渾天儀,著有《法象志》七卷, 而他的《乙巳占》一書內容更是包含大量占卜、陰陽、 預測學,因此能在中國曆史上首次分毫不差地推算出日 食時刻,並準確地預知未來;而相傳與他合著《推背 圖》的袁天罡,在隋、唐也是盛名天下的占驗大師,著 有《六壬課》、《五行相書》、《袁天罡稱骨歌》傳 世。對於那樣的大唐盛世與這般的高人,遠超乎了帝王
《觀象玩占》,作者:(唐)李淳風,明藍格鈔本。9
將相的層級,彷彿脫出寰宇,看盡朝代興替,了知人世 遷變與生死,氣運起落終有定,天機匿隱不可說。只能 讚嘆一聲,喟歎一聲!推背推推背…… 54
相傳宋太祖認為《推背圖》將他登基一事說得如此 神準,命人將原有的圖序混淆錯亂,讓後人打一團迷糊 仗,所以出現很多顛倒本,也改動過一些象,出現偽 本,但顛倒本、偽本畢竟無法通過歷史檢驗,也自然都 會在時間的篩選下被洮汰掉,直到後來,清朝
上不知情地再
一遍。
這樣或許才能解釋佛教裡的因果論及時空穿越的概 念,而《推背圖》及許多預言之所以能準確,也才有可 供解釋的邏輯基礎。
金聖嘆批註的版本,被公認為最像真本的版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不過人類文明、科技在這兩百
本,而坊間目前普遍採用的也是這個版本。 坊間《推背圖》第六十象為兩老者推背,合理想像 這是李淳風與袁天罡二
都早就被發生過了,只是我們又在這發生過的時間軌道
年間的加速度變化,又何嘗是過去的人們曾思議的
?
推論未來時邊談論,邊互相幫
忙推推背、疏筋活骨一番,《易經》有謂:「數往者 順,知來者逆」,是以占卜未來之事為逆數,逆者,背 反也,推背此二字,除了兩
揉捏掐捶之外,本身也早
就擺明這是一部預言書,用以推論未來某些大事光景, 如此清楚明白。 人生是一不可更變的定數
?因果相襲、相扣接,
不斷往未來發展而去的這一切,都早已發生過了 是可以被前知推算出來的
?都
?這論點已非平行宇宙那樣
的概念,不僅是兩個同時存在不同次元中的宇宙卻並存 貼合著一條相同的時間軌道這樣的想法,而是:我們現 在正在經歷與發生的這個當下,其實與過去、未來同樣
免費電子書任 看: 網上書上網─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書庫 《推背圖第一冊》《推背圖第二冊》 《推背圖》預言了許多中國未來的大事,屢遭皇室禁止,增添了不少神 秘的色彩。好奇的讀者有福囉!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透過古籍數位 化,加值製作電子書epub 案,讓 無需到善本書室,也能一覽精美而 珍貴的《推背圖》手寫彩繪本
!
〈網上書上網─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書庫〉是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 型科技計畫,為讓使用者能有更多元的管道和載體近用典藏成果而建立。 還有更多精彩的古籍電子書,也在這個網站供 免費下載觀看 ! 55
註釋 1. 《推背圖》,作者:(唐)李淳風,圖片提供者:
7. 〈一人王服坐,數王者執圭對立〉,《推背圖》,
國家圖書館,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源:
網。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2. 〈 H e x a g r a m s 〉 , 作 者 : T h o m a s D . C a r-
8. 〈一甲人推一金甲人,推背〉,《推背圖》,圖片
roll(中譯姓名:賀子緘), 來源:數位典藏與數
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源:台灣
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多樣性知識網。
3. 〈一男子坐石上,兩手托日月〉,《推背圖》,圖 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源:台 灣多樣性知識網。 4. 〈一山上有鹿有鞍,坡下一女子仰臥〉,《推背 圖》,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來源: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5. 〈 一 色 黃 鴟
在樹,上下死人無數〉,《推背
圖》,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來源: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9. 《觀象玩占》,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來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10. 《乾坤變異錄》,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來 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11. 〈彗孛〉,《一切經音義》,作者:希麟,來源: 佛典辭書數位檢索系統。 12. 〈日蝕〉,《一切經音義》,作者:慧琳,來源: 佛典辭書數位檢索系統。
6. 〈一山上數十在飛,過一雀折足不飛〉,《推背 圖》,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來源: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56
2.4
你今天好運了 ?─淺談納西族 東巴經中的「抽二十六課」經書 * 胡其瑞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前中研院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民族學分項專任助理 57
如果你到過台北市的行天宮,大概很難不注意到在
所謂東巴經,就是納西族祭司在進行宗教儀式時使
行天宮附近的地下道,有著一條知名的「算命街」,每
用的經典。由於納西族人稱祭司為東巴,所以東巴所寫
每經過這一帶,總是會看到許多不分「國別、種族、階
的文字便叫東巴文,東巴所用的經典便稱為東巴經了。
級、黨派」的男女老少,在此地求問算命師傅;是姻緣 也好、是事業也罷,總是希望藉由一種超自然的預知力 量,來解決自己心中的難題;打開電視,一個名為「說 文解字台語傳真」的算命節目雖然總是被模仿節目拿來 開玩笑,但那些真真假假的call-in電話與主持人圈選出 來組合而成的詩句,總讓觀
感到驚訝不已,似乎這些
籤詩,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再說你我周圍,那些畫著 神秘符號與圖像的塔羅牌,似乎總可以告訴求問者一些 關於未來的秘密。神秘如頭披薄紗的吉普賽女郎和
的
水晶球,或是熟悉如你我周圍的宮廟籤桶,都是人類對 於未知的禍福發自天性的渴求。因此,古今中外,這種 類似算命的行業,似乎都保有它一定的需求市場,在中 國西南的少數民族,同樣也存在著類似的文化與信仰。 本文將要介紹的納西族東巴經《抽二十六課》經文,就 是其中一個例子。 東巴經是納西族祭司「東巴」以特殊的文字撰寫的 經文,由於文字大多具備象形的特質,因而有活著的象 形文字之美譽。
操作儀式的東巴照片2 58
一般較為大
熟知的東巴文,是一種象形文字,也
經驗老到的東巴,自然就不用那麼鉅細靡遺地書
就是以圖像方式來創造的一種文字,由於東巴文至今仍
寫,對於熟識經書的人來說,只要見到幾個提示的文
廣泛地用於納西族的宗教儀式,因此東巴文一直以來都
字,就可以很快地理解並誦唱起來。當然,對於那些只
有「活著的象形文字」之美譽。
識單字而不懂經文內容的人來說,就像是在看「天書」
東巴經由東巴文所撰寫而成,由於東巴經主要供祭 司吟唱之用,而隨著祭司的經驗與功力不同,又可分為 「省略書寫形式」以及「逐字逐句書寫形式」兩種。後 者顧名思義,即是按照東巴祭司吟唱經書的內容,逐字 逐句進行抄寫,通常提供給年輕的祭司或是還在學習的 祭司學徒使用,因為他們可能還不懂經文的內容,也沒
一樣,更遑論完全不懂東巴文字的人了。東巴經的種類 繁多,有的用於除穢祭祀,有的用於超渡亡魂,有的述 說著美麗的故事,有的可以幫人判定禍福吉凶,但在每 一次的儀式當中,常常是多種類型的經文同時使用的。 抽二十六課是納西族的一本占卜書,透過抽出的頁 面,來預測求問者的禍福吉凶。
有掌握組詞造句的規律,老師只好逐字書寫培養學生。
史語所藏納西族東巴經《抽二十六課》 59
經書的每一頁正面都有一張圖,代表這一頁的卦 象;後面則有文字,是該頁卦象的卦辭;最後或背頁有 治病或解厄之經咒。每一課書寫的卦辭,一般會先記整 體的吉凶(例如:千事
吉或是千事不利),然後再特
別針對如婚姻、祭祀、外出、疾病、狩獵、訴訟、生 育……等等事項的吉凶加以陳述,最後還會特別註記作 祟的鬼名和相應該做的儀式等。舉例而言,本經書中有 一課為「青龍之課」,抽到這一頁的人,「千事
吉,
家內亦吉」。可以祭祀家神,也可以進行祭祖活動:如 果有不順遂的求問者,可以進行趕鬼的儀式;對求問者 而言,初一、十三和二十三日是好日子;總之,這一課 經書頁側的線
是「什物具備,五穀豐登」的好兆頭。
中研院史語所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書資料庫典藏 了許多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珍貴文書,其中,有三百多 本屬於納西族的東巴經。這些寶貴的經書中,有一本名 為《抽二十六課》的經書相當特別,是納西族用於占卜 的經書。這本經書闔起來大概只有一個巴掌這麼大,在 每一頁的右邊各有一條線綁著。一頁紙代表「一課」, 也就是一個占卜的結果,共有26條線。使用的時候由問 卜的人從26條線中抽出一條,再由占卜師打開那一頁, 為問卜者占卜吉凶,所以又稱為《抽線繩占卜經》。
《抽二十六課》中的青龍之課與其內文翻譯3
60
透過這類的占卜經書,求問者獲取他希望求得的解 答。雖然在科學文明昌盛的今日看來,這樣的占卜方 式,不過是一種「或然率」的操作,端看占卜者如何去 詮釋這一段經文而已。但對於急於想要知道自己究竟 「卡到」什麼不順遂的求問者而言,這種或許令「文明
註釋: 1. 〈《龍巴魯沙》(麗江)二卷〉,圖片提供者:中 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源:中國西南少數民 族資料庫。
人」嗤之以鼻的占卜書,卻可以為求問者帶來一種心靈
2. 〈納西族巫師─東巴〉,拍攝地:中國雲南省麗江
的安慰或是解答。無論是台北行天宮地下街的男女老
市。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
少,或是在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在面對茫然不知的未
源: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資料庫。
來時,這種具有神秘色彩的占卜儀式,恐怕都不是理性 的科學所能取代的。你今天好運了
?來抽抽《二十六
3. 《抽二十六課》,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來源: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資料庫。
課》吧!
61
主題三
傳揚弘法,勸善助人 3.1 台灣佛教的傳統與現代 3.2 善書寶卷̶傳於民間的勸善思想 3.3 通往東方的漫漫長路
3.1
台灣佛教的 傳統與現代 *江燦騰 北台灣科技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3
台灣本土漢傳佛教的發展,從明鄭時期來台的初期
日常的宗教生活,即可不必到佛寺去落髮出家,又可以「帶髮
傳入、到當代的全盛開展,是近代以來東亞佛教史上的
修行」,以安度其孀居
特例和值得史家重視與詳細記述的一段輝煌成就事蹟。
並成為清代華人社會中的一大特色。
它的近350年的發展歷程如下。 出現在近代以前的台灣本土佛教信仰文化,主要是 從明鄭時代由閩南傳來,迄今雖已歷三百多年之久,但 明清時代台灣出家佛教的源流,其實只有兩種:
年的奉佛生涯,所以逐漸形成風氣,
進入日治時期以後,彼等在日本佛教各派的促成之 下,一部份便順利轉型為傳統的僧伽佛教,甚至成為當 時台灣本土佛教發展的新主流。所以清代齋教三派的傳 入台灣,對日後台灣本土僧伽佛教的發展,貢獻極大。
第一種是住在「禪寺」裡的和尚,被稱為「禪和 子」,因彼等多為大陸華南僧侶東渡來台,所以亦通稱 其為「外江僧」,表示其為外省或內地(大陸)來台的 僧侶之意。 第二種則是主持「香火寺廟」(更精確稱呼,應是 「以祭祀祈福和免災為主的寺廟」)的「香花僧」的變 相型態,普遍流行於清代台灣西部的南、北、中三地。 因此,彼等所主持的儀式性祭典佛教,事實上構成清代 台灣本土佛教活動和信仰文化的主要內涵。 此外,在清代中葉,有齋教三派(龍華、金幢、先天)先 後傳入台灣,影響甚大及久遠。因當時台灣地區,有不少信佛 的未婚婦女或寡婦,因受限於官方的法律規定,不得任意出入 佛寺和隨意出家為尼,便自建齋堂或入居共有的齋堂,來安處
明治三十六年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臺灣館向日人和世界展示臺灣,由 當時出版的書籍可見臺灣日治時期的民間信仰包括鑾堂、大稻 旁的城 隍廟、祖廟與祭祖習俗、求神問佛、道士、夯枷等,皆是展示的對象, 此圖收錄於當時出版的《臺灣館─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2 64
日治時期台灣佛教發展,從1895年至1945年,共 計50年,又可分三個發展階段及其不同的傳播特色: 第一階段是從開始統治到西來庵事件爆發,約當統 治的前20年或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這一時期,日本 佛教各派,除禪宗和本願寺派的淨土真宗與台灣本土寺 廟及齋堂建立合作的加盟的關係以外,因新殖民統治者 對台灣民
的宗教信仰,採取自由
容的政策,使佛教
的發展機會大增,所以台灣本土的跨地域佛寺信仰聯 盟,也紛紛蓄勢待發。 1914年因余清芳等人利用台南的齋堂「西來庵」作 為抗日連絡中心,造成日本官方的驚慌和警覺。因此事 變後即進行深入的全島宗教調查,並試圖藉聯誼和組織 的方式,將全台灣的齋教徒納入其中而加以掌握。 上述的作為和新情勢的急遽發展,也逐漸促成台灣 近代出現的四大本土佛教法派出現,即:一、基隆月眉 山靈泉禪寺派,二、台北觀音山凌雲禪寺派,三、大湖 法雲寺派,四、高雄大崗山超峰寺派,加上台南開元寺 先發展的「玄精‧傳芳」派,和日本來台發展的幾個佛教 宗派,都在此一階段,紛紛擴張初期的在台教勢,力圖 大展其鴻鵠之志。 65
第二階段,是直到日本在台殖民統治的第40年為 止,約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之前。日本佛教各派紛紛在台建立永久性的傳教中心寺 院(或稱為「台灣別院」或稱其「台北別院」)和各地 分院及其布教所,建立中等佛教教育機構或訓練班,以 提昇加盟的台灣本土佛教弘法人物的知識水準,派遣優 秀的留學生赴日深造,以養成高等佛教學術人材,以及 促成本土佛教大法派的系統建立。所以這一時期,也是 台灣佛教發展與轉型的黃金時代,和當時台灣社會的其 他改革運動,完全可以對照來看。 例如主張僧侶可結婚、不必禁慾的正反派激烈爭 論、批判禪學和正信佛教的思想推廣運動、新的人性化 佛教藝術創作和儒、釋知識社群的嚴重對立等,都是此 一階段的產物。同時,全台性的佛教正式組織和其機關 刊物,也出現於此一階段;並且此一階段,也首次有台 灣本土僧侶獲派,參與第一屆在日本東京增上寺舉行的 「東亞佛教大會」,使台灣佛教人士能夠在 正式國際佛教交流的場合,宣
〈布教所前大合照〉 日治時期,佛教界人士在桃園臨濟宗聯絡布教所前合影。 吳金淼 攝。
7
其佛教改革
主張和對其他佛教團體的表示關懷。 所以,此階段發展特色,可說是具有現代性的前衛 表現,故稱為傳播和發展的黃金時期,應無過譽之虞。 66
1953年,「中國佛教會」來台群僧,首次在台主導台南大仙寺的傳戒活動,是日後掌權的開端。13
第三階段,就是日本在台殖民的最後的十年。在此
戰後日本退出台灣,由國民政府接管。1949年開始
階段中,由於日本在中國大陸發動全面性的侵略戰爭,
的戒嚴體制,延續了38年之久,所以由大陸逃難來台僧
在台的日本統治當局,為免台人心向祖國,加速實施皇
侶所主宰的「中國佛教會」組織,藉黨政權力的支持,
民化政策。於是台灣佛教也被要求全面日本化,同時要
便得以壟斷傳戒權利、主導發展方向,並極力排斥日式
配合官方的需求總動員。成為統治的輔助工具之一。
佛教、重建所謂的「大陸佛教」。
當時日式化的「皇道佛教」,具有強烈軍國主義色
因此戰後的台灣佛教分期,事實上是以戒嚴前的五
彩,所以透過南北兩處「佛教練成所」的培訓和意識形
年、戒嚴時期的1949年和解嚴迄今,共分為三個時
態的灌輸,所以,在這一時期之內,台灣本土佛教完全
期:第一個時期,是放任的過渡期,第二個時期是為改
喪失其自主性,直到戰爭結束,日本退出台灣為止。
造和發展期,第三時期,則是變革期和批判期。 67
其中尤以第二時期的傳播和發展最具特色。因在一
加上北台灣的法鼓山教團和位於南投縣的中台禪寺
階段中,大陸傳戒的規範和出家佛教至上的意識型態,
教團,都相繼崛起於此時。因此,在第二階段的最後十
主宰了原有的台灣佛教。而且日本在台的許多美麗的佛
年,堪稱台灣佛教傳播發展史上的最高峰期。
寺,大多被變賣或改建。取而代之的是廣播型、觀光型 和舞台化的新佛教傳播方式,逐漸成了新的主流。大陸 來台的星雲法師及其一手建立的佛光山系統,就是其中 最典型的代表。 此外,仿日本
1987年,台灣地區因官方宣
解嚴,並頒
「人民
團體組織法」和開放到大陸探親及觀光,因而進入第三 期的發展階段。
倉的銅鑄大佛的彰化八卦山的水泥
製大佛,則是更早期的台灣佛教觀光化的著名先驅。 但在戒嚴前期的20年間,台灣佛教教勢的整體傳播 和發展,與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在台同一階段教勢的強力 發展相比,仍較弱勢,此從教會大學的數量之多與佛教 大學全無之對比,即一目了然。 1960年代後,台灣地區在退出聯合國和美台正式斷 交之後,台灣的經濟方面仍能持續高度成長,高等教育 人口亦隨之激增,加上新社區、新故鄉逐漸形成,因此 台灣佛教的發展黃金時代,再度出現,並且規模更大。 所以在前述的佛光山之外,另一更具社會影響力的 佛教系統,則是由台籍尼師釋證嚴所領導的慈濟功德
戰後漢傳佛教在傳授三壇大戒活動中,於新戒子頭上點上香
的寫實照片。14
會,也快速的擴張於解嚴前的十年。 68
具有中央領導霸權的「中國佛教會」,由於官方正 式立法,允許多政黨和
多同等級之中央佛教組織的成
立,所以其長期獨霸的支配優勢,頓時為之崩解:傳戒 多元化和僧尼平權的強力訴求,都因之相繼出現,且其 勢皆不可
。
而幾乎與藏傳佛教第二波傳入台灣地區的同一期 間,更有不少緬甸、泰國和斯里蘭卡的禪師或僧侶,相 繼來台交流或傅授禪法。 但是,相對的,台灣佛教思想的異化與衝突,也一 再出現於此時。
此外,兩岸恢復交流,
其中尤以印順法師的人間佛
所以台灣佛教回流大陸,成
教思想為指導的社會關懷之實
了新的發展方向之一。
踐方向,逐漸為知識份子所接
所以,受此影響,此一
納,在佛教婦女的戒律改革和 環保方面,取得重大發展。
時期,開始有諸多禪修型和 靈驗型的佛教團體或組織,
同時,台灣佛教知識份子,
都延續前期的發展,更大行
對台灣佛教界出現諸多弊端的
其道。特別是西藏佛教流亡
批判現象,也相繼出現。因
海外的各派僧侶,由於趁著 達賴二次來台訪問的有利時 機,紛紛相繼來台發展,開
此,當代台灣的佛教界,正處 昭慧法師與印順導師(前排右), 是人間佛教思想的著名提倡者。15
於變革期和批判期。
啟了第二波藏密佛教的傳入 台灣的高峰期。
而佛教女性所主導的台灣佛教,預計在未來不久, 當可以更告成熟。
69
註釋 1. 〈日式佛寺〉,圖片提供者:江燦騰,來源:數位 島嶼。
9. 〈日治時期水泥日式鐘樓〉,圖片提供者:江燦 騰, 來源:數位島嶼。
2. 〈臺灣風俗一斑﹝其二﹞〉,發行人:荒井泰治,
10. 〈台灣勸業博覽會〉,圖片提供者:江燦騰,來 源:數位島嶼。
出版者: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出版日期: 1903年8月30日,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 入口網。 3. 〈日僧東海宜誠〉,圖片提供者:江燦騰,來源: 數位島嶼。
11. 〈第一屆東亞佛教大會〉,圖片提供者:江燦騰, 來源:數位島嶼。 12. 〈台北市為了闢建台北青少年育樂中心,極具歷史 價值的東和禪寺,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林國彰
4. 〈沈本圓住持〉,圖片提供者:江燦騰,來源:數 位島嶼。
攝,拍攝日期:1993年6月29日,來源:數位典藏 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5. 〈林永定住持〉,圖片提供者:江燦騰,來源:數 位島嶼。
13. 〈台南大仙寺傳戒活動〉。圖片提供者:江燦騰。 來源:數位島嶼。
6. 〈江善慧住持〉,圖片提供者:江燦騰,來源:數 位島嶼。
14. 〈三壇大戒〉。圖片提供者:江燦騰。 來源:數位 島嶼。
7. 〈布教所前大合照〉,吳金淼攝。圖片提供者:夏 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
15. 〈昭慧法師與印順導師〉。圖片提供者:江燦騰。 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習成果入口網。 8. 〈台北別院內觀音禪堂〉,圖片提供者:江燦騰。 來源:數位島嶼。
16. 本文作者提供數位典藏圖片參考:江燦騰 主編, 《戰後台灣漢傳佛教史》,出版年份:2011年,出 版者:五南出版社。 70
3.2
善書寶卷−傳於民間的勸善思想 * 江沛航
71
各地寺廟、車站的一角, 甚至公共電話上,常常可以看 到成疊的小冊子供人免費取 閱,有些書上畫有菩薩像、有 些書上有太極符號,這些書籍 被通稱為「善書」,內容往往 闡揚道德觀念、勸人為善 ,或 是勸人從事宗教方面的修行。 也許有人會納悶,怎麼有這麼 多的書籍可以免費贈送
?原
來,善書的贈送和助印是其來 有自,早在民末清初就已經盛 行「助印善書」以求福報。
72
若要探詢善書的根源,廣為流傳的善書《太上感應 篇》約於北宋末年出現,說明善惡之報,文句通俗,能 夠貼近下至庶民上至士大夫的生活。唐宋以後,在儒、 釋、道,三教合一的背景下,「懲惡勸善」的世俗教化 功能愈發為各家重視,南宋理宗則在此風氣中,公開推 廣《太上感應篇》,並為該刊本題寫「諸惡莫作、
善
奉行」八字。勸人為善的善書思想從宋代開始,不但受 到儒家士大夫的提倡,至明清更為帝王重視,在十七世 紀形成道德勸善的風潮,成為士庶共享的生活指導書。 「做壞事下地獄」的說法,諸位讀者也許曾在吃飯 時聽過家中長輩如此告誡:「如果留下剩飯剩菜,任憑 浪費倒掉,死後要在地獄中繼續吃完這些餿水」。這種 以地獄刑罰警世的內容也頻繁見於善書中,我們可上溯 至宋代道士淡癡所作之《玉歷寶鈔》,內容敘述罪
深
重者死後受到報應在地獄受苦,和佛道二教的因果報應 觀念有密切關係。淡癡的弟子勿迷則將這本書刊刻印 行,書末並勸世將善書刊印分傳「化得一人改過為善, 〈三教神仙圖〉顯現民間流傳的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想。2
他能免過」,也顯見宋朝時即有助印善書以消除罪業的 說法。
73
以地獄刑罰警世的善書
《玉歷寶鈔》自宋代出現後普遍流傳於民間,此圖出自1953年由北平同善社與樂善堂出版的《繪圖玉歷寶鈔勸世文》,仔細描寫了地 獄各殿的刑罰,並佐以插圖以達警世之效。4
74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後 未到。」這句耳熟能詳的俗諺,前半段出自 《菩薩瓔珞經》〈有行無行品第二十四〉,後 半句則於民間口耳相傳,深入道德思想中。 「功過格」即是善惡果報深入勸善行為規範的 產物,融合道教勸善、儒教倫常,以及佛教因 果報應的概念,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宋代淨明道 的《太微仙君功過格》,1171年成書並收錄 於《道藏》洞真部戒律類中。 明末進士袁黃因為自身行善積德的經歷, 積極提倡「功過格」,將道德區別為善(功) 與惡(過),將每日行為一一記錄,用以計算 善惡行為,用意即在自我檢視是否將功贖過, 最終得到好的回報。袁黃更進一步將他改造自 身命運的經驗寫成〈立命篇〉,說明透過奉行 「功過格」,改造自身命運,甚至高中進士, 影響往後許多人採用此法檢驗自己的作為,以 求功多於過、獲得福報。
「功過格」詳列行為的善惡分數,用功過計分來總結個人行為善惡程度 ,奉行者每 天 上自我檢討,將當日行為對 照相關項目,功過各計正分和負分,月底小計當月 功過分數,年底再總計功過,將各月份功過記錄裝訂成本 。圖為上海宏大善書局 1928年將文昌帝君降鸞文稿集結印行之《文昌帝君功過格》。6
75
除了上述幾本成書時間較早的善書,《文昌帝君陰
國時期的關公生前未留下著作,後世信
猶有遺憾,便
騭文》、《關聖帝君覺世經》等書也在各地廣為流傳,
托經代關公立言,或有關公降鸞撰著的神明善書,呈現
每本善書背後都有其特殊的歷史故事與文化意涵。如三
民間信仰鮮活、生動的一面。 與代代相傳至今的善書相較,台灣鸞堂系統長久以 來亦有「作善書」的特定儀式,用扶
的方法飛鸞撰寫
文章,並將歷次文稿集結成書,內容往往講述因果報 應,以儒家義理教化民
。對鸞堂信
而言,透過扶鸞
降筆儀式而得的才是真正的「善書」,這一類善書印量 較少且鮮有再版重印,卻記錄了臺灣鸞堂的神學思想, 不同民間教團的教義也藉此傳播,呈現臺灣民間信仰的 多元面貌。 從宋朝至今,歷經好幾個世代的發展,各本善書記 錄了長久流傳於民間的宗教思想與信仰,所提及的內容 也衍生出許多不同版本。它們或以扶
方式寫成、或言
神明降旨、或說入冥而得,用相似的內容,不斷警惕世 人什麼不該做,否則會遭到報應進入地獄:什麼應該努 力,以讓來生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達到世俗教化、勸善 關公信仰常見於華人社會,佛教將關公視為護法,儒家認為他是忠勇 的象徵,道教則將尊為「關聖帝君」。關羽死後破格超升為神的傳說 代代相傳,甚有部分扶鸞信 宣稱關公被推選為「第十八代玉皇大 帝」玄靈高上帝,本圖選自廣州市九曜坊守經堂印行的《關帝桃園明 聖經》。7
警世的功效。
76
註釋: 1. 《御註太上感應篇》,撰述者:清世祖順治,出版 年份:1655年,來源:諸惡莫作‧
善奉行∼善書
寶卷數位典藏計畫。
7. 《關帝桃園明聖經》,來源:諸惡莫作‧ 善書寶卷數位典藏計畫。 8. 《太上感應篇圖說》,來源:諸惡莫作‧
2. 〈三教神仙圖〉,採集者:呂理政,採集地:南投
善奉行∼
善奉行∼
善書寶卷數位典藏計畫。
縣,採集年份:1989年,來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數位典藏。 3. 《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作者:(明)仁孝皇 后,序跋者:(明)仁孝皇后、(明)朱高熾、 (明)朱高煦、(明)朱高燧,出版年份:1407 年,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來源:數位典藏與 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4. 《繪圖玉歷寶鈔勸世文》,來源:諸惡莫作‧
善奉
行∼善書寶卷數位典藏計畫。 5. 《洞冥寶記 全圖》,來源:諸惡莫作‧
善奉行∼善
書寶卷數位典藏計畫。 6. 《文昌帝君功過格》,來源:諸惡莫作‧
善奉行∼
善書寶卷數位典藏計畫。 77
3.3
通往東方的 漫漫長路 *陳泰穎
78
「啊!岩石、岩石,你甚麼時候打開?」 范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i)) ,十六世紀耶穌會士,於澳門等候進入明帝國傳教時隨筆。 公元1487年,葡萄牙人第一次目睹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就 在短短三十年內,歐洲人的航跡就已經抵達亞洲,在遙遠陌生、 價值觀迥然的東方諸國度貿易、傳播福音,在風與海的
綣中經
歷死生別離。天主教耶穌會,也在這個迷人的時空中,扮演著連 結不同文明之間的角色。 由羅耀拉(Ignacio de Loyola)於公元1540年創立的耶穌 會,面對的是一個紛亂的時代。歐洲對希臘羅馬時代文化遺產的 再發現、乃至於新教的興起,讓思想衝破固有的窠臼;印刷術的 普及,則讓資訊的流通傳播更顯迅速。因此,耶穌會在創立之 初,就希望神父不但要有堅定的信仰,更必須博學多聞,掌握各 種專業的科學知識。 除了在歐洲的傳教之外,隨著葡萄牙、西班牙等天主教國家 於十六世紀的全球拓殖,耶穌會傳教士也乘著季風與洋流的力量 跨出歐羅巴,與一個個不同的文明相遇。不過,在通往東方的漫 長旅途中,耶穌會士必須面對海上的狂風暴雨、疾病、飢餓與匱 乏,以及海盜與敵對勢力的攻擊;一
跨越印度洋、通向彼方的
旅行,花上兩、三年的時間實屬稀鬆平常。 79
面向他者 在抵達東亞之後,耶穌會士所面對的東方,是由一個個成 熟而自信的文明所組成的地理區域。如何在克服語言障礙之 餘,取得和中國士大夫、日本的封建武士平起平坐的地位,進 一步贏得本地社會菁英的敬重,是耶穌會最困難的挑戰與任 務。耶穌會士雖然以天主教的傳教為最終目的,他們也不吝於 以「遠臣」的角色,向各國君王、統治階層貢獻知識與專業技 能,進一步和本地知識份子進行深層的哲學與信仰交流。 以儒士服裝打扮、替明代中國帶來世界地圖與西方科技的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就是以這種平等交 流的方針贏得不少文人的敬重。他憑藉淵博知識與光明磊落的 人格,獲得在帝國首善之都北京居住、傳教的許可,更為耶穌 會奠定在華傳教基礎。雖然因為十八世紀的儀禮之爭,天主教 在中土一度遭遇禁教之禍,但是利瑪竇對中國與西方文明之間 的溝通交流所做出的貢獻,至今仍被人們銘記。 時代並非停滯不動。19世紀的鴉片戰爭讓中國門戶再次開 放,傳教事業似乎步入一個新榮景。但在1949年中國內戰結 束,當時崇尚無神論、並且對西方採取敵視態度的 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耶穌會也被迫退出中國,來 到本屬帝國邊陲的台灣島,繼續他們的傳教事業。 80
跨文化的交流 走進位於台北市辛亥路耕莘文教院內的利氏學社,木質 素雅的書櫃空間中,陳列著一卷卷漢人民間宗教文獻、以及 一冊冊大部頭的《二十四史》,讓人感受到一股濃厚且跨越 文化的人文學術氣息。「耶穌會的傳教士通常會選擇鑽研一 種與學術、文化交流有關的學科,甚至會投入到讓人忘記他 是神父的程度。」利氏學社的李禮君主任如是說。 確實,從利瑪竇的時代開始,耶穌會除了向傳教對象介 紹歐洲之外,也同樣關注在地的文化。「或許是因為早期耶 穌會的傳教據點,經常是對歐洲人來說十分遙遠的邊界。在 這些據點的所在地,歐洲人並不處於優越地位,所以我們必 須要學習本地文化,瞭解本地人的心。」耕莘文教院杜樂仁 (Jacques Duraud)院長,和我們分析耶穌會之所以對文 化交流投注巨大心力的理由。也就在這種求知慾和傳教任務 的驅動之下,耶穌會在不知不覺中,為各地傳統文化的研究 保存做出深遠的貢獻。
81
1952年,天主教會被迫離開中國,也讓耶穌會長期 蒐藏的書籍與漢學研究成果,踏上流離顛沛的命運。 1966年甘易逢神父(Yves Raguim,1912-1998) 和雷煥章神父(Jean Almire Robert Lefeuvre, 1940-2010)創立台北利氏學社,終於替多達五萬餘 冊的辭典、佛道教文獻、史書找到落
之處,讓更多學
者、修士能夠在此接觸中國文明的斷面。
《利氏漢法辭典》(Dictionnaire Ricci, Le Grand Ricci)更是一部集
人大成的知識寶庫。
為什麼雙語辭典的編纂工作在文化交流中不可或 缺?魏明德神父如斯寫道:「這部雙語大辭典宛如一 樹。它像兩股巨型的根,一端深入法語的沃土,一端探 進中文的沃土,同時吸取雙方的養份。」也因為不同的 文化,其世界觀也會有細膩的差異,如何透過辭典的編
1950年代之後的耶穌會,除了針對台灣漢人與原住
纂,讓使用者能夠更精確掌握對方的社會結構與文化邏
民進行傳教工作,也頭一次有機會,將原本散布在中國
輯,協助我們欣賞不同的文化,也正是利氏學社耗費半
大江南北的漢學蒐藏匯聚於一處,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工
世紀光陰從事這項志業的初衷。
作。在平靜但帶著詼諧的笑容中,杜樂仁說道:「塞翁 失馬,焉知非福。原本好久以來都做不到的事情,毛澤 東幫我們做到了。」
知識的基礎工程 如果我們從跨文化交流的歷史角度出發,當東方與 西方相遇之時,如何克服語言不通的障礙與藩籬,是耶 穌會與學術工作者的最大挑戰。因此早在十七世紀開 始,耶穌會士便積極投入翻譯與辭典編著的工作中,
82
利氏學社除了東西語言辭典之外,也在天主教輔仁大學協 助下,進行「天主教耶穌會在台灣1950-2000傳教文獻數位 典藏計畫」。在計畫期程中,利氏學社完成了早年所藏甲骨 文、漢人宗教、語言等主題學術研究報告總共319筆文獻的數 位典藏。由於耶穌會本身是一個國際化的組織,在工作過程中 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準確判讀這一篇篇使用法、英、德、意大 利、西班牙等多種語言的文獻,同時在龐雜史料、書信中考據 出作者生平,替使用者留下完整的脈絡與線索,提昇後設資料 的品質。因此,如果說利氏學社進行數位典藏,是一場不出田 野的知識考古學研究,雖不中亦不遠矣。 無論是造訪實體圖書館,或是瀏覽資料庫網站查找資料, 都是人們使用知識的方式。不過,妥善保存高達五萬冊的圖書 文獻、辭典編修乃至於傳教歷史主題典藏,對民間非營利組織 來說並非易事。近年來,利氏學社也分別與國家圖書館、國立 台灣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 計畫合作,在實體與虛擬的世界中打造一個典藏與交流的平 台,也協助對漢學與天主教傳教史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接觸這 批寶貴的史料。由於1950年代傳教重心轉移至台灣,因此除 了早期的漢學研究成果之外,耶穌會與利氏學社也和台灣原住 民結緣。未來,利氏學社將把目光投向太平洋,協助世人瞭解 南島語族的語言與文化。
耶穌會神父傳教的同時,也深入社會進行研究,圖為Pere Solvignon 著之《阿眉語要理》,除了是教會傳教史料,更替 阿美族的語言和文化留下記錄。5 83
夢一般的海平線 法國歷史學者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在回 顧中世紀歐洲歷史時曾寫道:「對於中世紀的西方來說,印 度洋富有異國情調,是西方人追尋夢想和宣洩感情的寄 託。」當貿易船往那夢一般的海平線航去,隨船前往東方的 耶穌會神父,或許在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不過,「利瑪竇與耶穌會,在當代中國與歐洲的知名度 和觀感,其實有著很大的不同。」語重心長的杜樂仁替讀者 解析這段弔詭的歷史。在歐洲,利瑪竇只是到東方的
多神
職人員之一,又因為耶穌會深刻地涉入政治與宗教上的紛 爭,在歷史上留下一些爭議;反而在華人社會,利瑪竇與耶 穌會由於在東西交流上所扮演的角色極為成功,他的故事即 使是中學生也能朗朗上口。至少,在遠隔家鄉千里之外的異 地,耶穌會找到了存在的價值與認同。 也許是因為千百年的慘痛犧牲,經歷宗教戰爭與兩次世 界大戰的歐洲,深刻體認到「
容」與「深層對話」的重要
性。在杜神父所創辦的《人籟》雜誌中,我們經常可以讀到 擁有不同宗教、種族、文化背景的知識份子,在這平台進行 理性思辨。這種跨文化的對話,或許可以追溯到四個多世紀 之前,當耶穌會神父踏上通往東方漫漫長路的那一刻…… 84
延伸閱讀̶台北利氏學社與 1966年甘易逢 和雷煥章等耶穌會士創辦利氏學社。 其名「利氏」乃為紀念四百多年前赴中國傳教的開拓者 利瑪竇。在初期,學社致力於探索中國文化、宗教與社 會,在國際漢學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並從中發展出辭典 編纂的使命。歷經五十餘年的努力,利氏學社出版了全 世界規模最大的《利氏漢法辭典》及其他多種雙語及專 門辭典。 自90年代起,利氏學社的研究方向逐漸轉移至台灣 研究(如原住民語言、文化及宗教),以及對永續發
註釋 1. 〈耶穌會神父〉,圖片提供者:中華利氏學社。 2. 〈フランシスコ・ザビエル像〉,來源:維基百 科。 3. 〈利瑪竇與徐光啓〉,來源:維基百科。 4. 《Religions in Taiwan》 ,圖片提供者:中華利氏 學社,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5. 《阿眉語要理》,圖片提供者:中華利氏學社,來 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展、文化多樣性與心靈培力的關注。2004年1月,學社 創辦《人籟論辨月刊》,次年創辦「e人籟」,以創造
6. 本文原刊載於《「數位鬥陣」̶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台灣與亞洲知識份子、草根團體與決策者之論辨與行動
計畫子計畫二: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 99年度成果
平台。近年來,學社更致力推動跨領域之太平洋與南島
發表專刊》。
文化研究,並與國家圖書館共同協議成立「利瑪竇與太 平洋研究圖書室」,並將部份館藏移轉至國家圖書館。
85
主題四
字字珠璣,文采斐然 4.1 漢字的發展與藝術之美 4.2 從甲骨文看「齒齲飲若」的演變 4.3 台灣士紳的漢詩沙龍 4.4 鍛鑄者的現代進程: 《聽聽那冷雨》與余光中的「現代散文」 4.5 古典詩與新詩的跨時空映照
4.1
漢字的發展與藝術之美 *李宗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乙編》8688〈 帶刻辭牛距骨〉 本刻辭為1936年殷虛第13次發掘所得,為殷虛文化期第五期的記事刻辭, 字體風格也與金文較接近。1 87
漢字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至今還在使用的文字,不只歷 史悠久,而且獨具藝術之美。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但甲骨文已 是一種很成熟的系統文字,在它之前必有很長的一段發 展過程。如果說在距今四、五千年時,已經出現原始 漢字,也許是合乎事實的。這種古老的文字發展至 今,不但是唯一流傳不
的文字,而且全世界約
有四分之一的人使用它,在人類文明史上,可說 是一項奇蹟。 在漢字發展過程中,不只是文字形體的改變, 而且在每一個改變的歷程,都留下非常具有藝術 價值的作品,形成獨特的漢字藝術。底下按照時 代先後,介紹漢字的發展和藝術之美。 殷墟甲骨文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文字,內容主要是 商代後朝王室的占卜記錄,甲骨文的發現,是文化史上的 大事。甲骨文如實的記錄商王朝的大小事,是當時最直 接的第一手史料,使殷商史成為信史的開端,藉著甲骨 文的研究,我們可以認識商朝社會、文化的面貌。從漢字 發展的角度說,甲骨文是現存最早的漢字,它的出現,對我 們認識漢字造字之初的本來形體和意義,提供很大的幫助。
《丙編》069〈帶卜辭 龜腹甲〉,此為商代後 期刻字填墨的甲骨,這 版對針卜辭的內容是在 辛酉這一天,卜問是否 可以戰勝敵對的方國。2 88
一千多年來,漢字的研究幾乎都圍繞著東漢許慎的 《說文解字》,雖說許慎著書的出發點在探究漢字的本 形、本義,但他根據的字形是經過幾度變遷的小篆,與造 字時的背景已有相當的距離。甲骨文去古未遠,且其文字 都是商代直接刻(或寫)在甲骨上的,並沒有經歷傳抄、 流傳等過程所可能產生的錯誤,這對我們追溯漢字本形、 本義的幫助實在太大了。 甲骨文除了歷史和文字的價值外,它在藝術、文化上 更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認知。甲骨上的文字,
大多數是刻
上去的,但仍有極少數是當時人用毛筆寫上去的,這種筆 寫的書跡稀有而珍貴,不但揭開了中國書法史的序幕,也 推翻了蒙恬造筆的傳統說法。從甲骨上的書跡,以及殷墟 出土白陶上面所寫的「祀」字看,證明商代已有毛筆,而 且製筆的工藝水準還相當高。 甲骨之外,還有銅器上面的文字,一般稱為金文。商 代的金文數量不多,在金文方面最重要的是兩周,它也成 為研究周代歷史、文化和文字的直接史料,其中不乏赫赫 有名的重器,如毛公鼎,散氏盤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 《丙編》0778〈龜甲卜辭殘片〉,這版龜甲卜辭殘片最特殊 的地方在於上面有商朝人的墨跡,上面寫著「貞翌丙,亡其从 雨」,意思是設問隔天的「丙」會不會有從雨(順雨)。3
品。尤其毛公鼎銘文長達五百字,學者謂其「抵得《尚 書》一篇」,又因全文都是當時留下的最直接史料,其價 值尤在傳世文獻之上。 89
〈毛公鼎〉全形拓4 辛酉嘉平道州何維 樸題時年八十
毛公鼎
鼎文字多而且精, 舊以為周誥遺文可補入正 經,乃釋者紛如,定本未 見,余友王君靜安審定其 讀,印入學術叢編,寶是 拓者盍誦此書耶 辛丑十 二月倚裝杭州鄒安。
1
2
3
90
漢字的發展過程,形體簡化和穩定是一種趨勢,一直到 春秋時代,都走在這樣的軌道上。到了戰國時代,由於周天 子力量的式微,以致「諸侯力政,不統於王」,形成「言語 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東方各國的文字,相較於宗周故 地一脈相承的漢字,在形體上出現了很大的差異。近年,大 陸地區大量戰國楚簡出土,使戰國文字研究一時風起雲湧。 「文字異形」固然表現地方特色,但對文化交流尤其是 政權統一是極其不利的,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就下令 統一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因為秦處宗周故地,所 以秦文字較諸東方各國文字,無疑與西周以來的金文更為符 合。秦始皇的舉措,不只廢除了東方各國文字的「異形」, 也促使漢字形體定於一尊,這就是小篆。在小篆之前,文字 的形體並不固定,到小篆則追求唯一的字形,這對漢字的發 展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小篆固然促使漢字形體的統一,但它屈曲流轉的形態, 書寫起來並不是那麼方便,於是在官方大力提倡小篆的同 時,民間卻已悄悄形成了隸書。隸書的出現雖然嚴重破壞漢 字的結構,但它書寫方便的優勢,很快就取代小篆成為主流 文字,到漢代隸書就成為官方文字了。傳世大量的漢代石
居延漢簡保留了西漢中 術的寶庫。5
期至東漢初期的文書資料,也是隸書藝
刻,都是優美隸書的藝術傑作。
91
石刻之外,漢代的簡帛,保留了大量當時人所寫的 墨跡,這更是隸書藝術的寶庫。 隸書寫起來已經比小篆快速很多,但一筆一畫規矩 的寫,日常應用仍是麻煩,於逐漸形成一種「草隸」, 即寫得比較潦草的隸書,這種草隸後來演變為草書。 〈說文解字敘〉說:「漢興有草書」,是有道理的。草 隸在西漢時代即已形成,主要是它方便於日常應用;但 在莊重的碑刻上,仍然使用規律的隸書,因此,大量東 漢碑刻,仍是規矩典雅的隸書,成為學習隸書的範本。 漢代的草書字字獨立,比起後來的草書(今草)還 是比較規矩,所以稱為章草(即比較有章法的草書)。
註釋 1. 〈帶刻辭牛距骨〉,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 語言研究所,來源: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2. 〈帶卜辭龜腹甲〉,年代:商代後期,圖片提供 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源:數位典藏 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3. 〈帶
書龜甲卜辭殘片〉,年代:商代,圖片提供
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源:考古資料 數位典藏資料庫。 4. 〈毛公鼎〉全形拓,年代:西周
期,圖片提供
魏晉時代今草正式形成。楷書和行書也得到很好的發
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來源:數位典藏
展,這中間王羲之是個重要的人物,王羲之在草書和行
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書上尤其有過人的表現,被後世尊為書聖。 楷書雖然開始於南北朝,但其筆法尚未臻於成熟,
5. 〈漢簡〉,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來源:歷史語言研究所漢代簡牘資料庫。
直到唐代楷書的筆法達於極致,此後漢字趨於定型,千 百年來儘管書法家各擅勝場,也只是個人書風的不同, 漢字的形體就沒有再改變了。又受到印刷術的影響,這 種定型化的楷書,成為雕版印刷的字體,也成為漢字的 最終面貌。 92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 系統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漢 字的歷史可溯至3000多年前商朝的 甲骨文。從甲骨文歷經 兩周金文、 戰國文字,至於小篆,再經篆、隸、草 的演變,最後發展 為楷書,沿用至今。 從甲骨文到楷書,形體和意義的變化 非常大,從現今大家慣用的楷書,已 經很難看出造字的原始形、義。
4.2
從甲骨文看「齒齲飲若」的演變 * 李宗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93
甲骨文的「齒」字還有一種更簡單的寫法,寫成「
齒−嘴巴內畫牙齒, 加「止」標示讀音
」、「 日前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武丁與婦好―殷商盛世 文化藝術特展」展件中,有一片甲骨刻有「婦好弗疾
」、「
」等形狀,不畫出整顆牙齒,而
只一短畫來表示。這說明了古人寫象形字的時候,也會 用省略的方法,並不都是鉅細靡遺的全部畫出來。
齒」的卜 辭,是卜問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牙齒會 不會 有毛病。 這個「齒」字寫作「
」,畫一個「
」(口),再
在嘴巴內畫牙齒,是一個象形字,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牙 齒的象形。 在甲骨文中,齒字的牙齒數目和排列方式,並不都 」那麼整齊。有的寫作「
」,上面二顆牙齒,
下面只有一顆牙齒;有的寫作「
」,只有上面兩顆牙
像「
齒;有的寫作「 「
」只有下面兩顆牙齒;有的寫作
」上、下各有一顆牙;最簡單的寫作「
」,口內
只有一顆牙。這說明牙齒的數量或排列方式,都只是象 徵性的,只要能表示出它是牙齒的意思就足夠了,並不 是真實的描繪出有幾顆牙的不同。
甲骨文:齒。 94
現在所用「齒」字的字形已經和牙齒的形體差距較 大,實際上它已經從象形字變成了形聲字。「齒」字的 篆書寫作「
」,下面是牙齒的象形,已經有點走樣,
沒有甲骨文那麼象形了;上面的「止」是標示讀音的。 古人沒有注音符號,也沒有音標,只有在字裏標注音同 或音近的字,作為那個字的讀音,就產生了「形聲」 字。在古代,「齒」的音跟「止」很接近,於是就在象 牙齒形狀的象形字上,標注「止」這個讀音,就變成了 形聲字。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齒這個字的意思是「口 齗骨」,齗就是齦字,這句話講成白話就是「嘴巴裏牙 齦長出來的骨頭」。許慎分析「齒」的字形說「象口齒 之形,止聲。」是說這個字下面的部分是牙齒的象形, 而上面的「止」是讀音。 1978年在河北省平山縣出土的中山王壺,上面就有 加上「止」聲的齒字,寫作「
齒
」。「齒」字的主體是
牙齒的象形,它除了表示牙齒的意義外,有時也用來指 年紀,如說「齒德
尊」是指品德高尚的長者。另外
「馬齒徒長」則形容一個人年紀老大卻沒有長進。年齡 的「齡」何以从齒,也是同樣的道理。 95
齲−牙齒、
蟲與蠍子的關係
甲骨文有一個「
」字,見於《殷虛文字乙編》3661,
是1936 年在著名的YH127 坑出土的甲骨。 這一龜板上有一條卜辭,內容是:「貞:勿于甲御婦好 」,「御」是一種去除不祥的祭祀,商人
到不好的事
情,往往向鬼神舉行御祭,希望把這個不好的事情去除掉。 「甲」是祖先的廟號,商朝人要為過世的祖先取一個以天干 為名的廟號。這條卜辭的內容,記錄著因為婦好有了「 這樣不好的事,對「甲」這個祖先舉行御祭來去除「
」 」這
個不吉之事。 「
」這個字,從形體來分析,是由「
成的,此外還有若干小點。「 的象形。「
來表示
牙是細菌對牙齒的腐蝕,但在
牙是蟲子把牙齒啃食了,所以用牙齒上有蟲
牙,字上的小點也許就是表示啃食下來的牙齒碎
屑,非常生動地把 有人把
」是齒的象形,「 」是蟲
」是牙齒上長蟲,蟲在啃噬牙齒的樣子,就是
牙。現在的醫學常識知道 古人的認知,
」和「 」組
牙的形象表達出來。即使在今天,仍然
牙叫蟲牙,是傳統認知的遺存。
甲骨文:齲。 96
這個牙齒長蟲的字,相當於現在什麼字 書裡曾經出現過「 朽殘缺,即是
」字,它的意思是牙齒長了
蟲而腐
牙的意思,是一個俗體字,正體字作齲。
《說文解字》說齲是「齒蠹」,蠹是一種 牙齒被
?在古代字
蟲,齒蠹就是
蟲吃了。 」就是「
「
」,即齲字。按分析,「
是會意字,看到「牙齒長
蟲」,就懂了
」(
)
牙的意思;
「齲」則是从齒(因為和牙齒有關)禹聲的形聲字。如果 是純粹的形聲字,它的「聲符」只表示讀音,和字的意義 是沒有關聯的;按照這個標準,「齲」字的「禹」是聲 符,就與
牙無關。但從文字演變過往來看,「禹」原來
也是蟲,由蟲的象形演變為「禹」,小篆作「
」。
蟲與禹的關係可參照「萬」字演變。「萬」字甲骨文 寫作「 「
」,是蠍子的象形,金文寫法有「
」、「
」、「 」等形,最後變成小篆「
」、 」,本
體之外的符號,是在演變過程逐漸加上的,原來並沒有。 「 了「
齲
」的「虫」也在演變過程中加了這些符號,就成 」(禹),其實還是蟲的象形,只是「禹」的讀音
跟「齲」接近,就被當作聲符而說成形聲字了。 97
飲−人伸手抱起酒罈子,張大嘴巴,伸出舌頭,喝酒
寫法應該是「
」,但甲骨文已有「
」這個字,就是
現在的「由」字,如果「舌」也這樣寫,兩個字容易混
罈子裡的酒
淆不清,於是把口上舌形開叉方,主要是為了跟「由」 字分別。飲字的「舌」倒過來,正好表示低頭喝酒。
飲,是喝的意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飲水思 源」、「茹毛飲血」,都是常用的成語。但現在大家常 用的這個「飲」字,它的字形是「食」和「欠」組成 的,這跟「喝」這個意思有什麼關係?難道是欠缺食物 只好喝水? 「欠食」的「飲」字很
才出現,它原始的字形並
不是這個樣子。 甲骨文有個字「
」,有時也寫作「
」,左下半
的「酉」是酒罈子的象形,右邊是一個人伸出手,左上 是張大嘴巴、伸出舌頭(「
」字省略口行,只畫出伸
出的舌頭)。整個字描繪的景象是:一個人伸手抱起酒 罈子,張大嘴巴,伸出舌頭,要喝酒罈子裡的酒。 「飲」的形象活潑生動。 甲骨文的「舌」字作「
」,是象形字。口上面的
甲骨文:飲若。
符號其實跟舌頭的樣子並不相像,按理說,比較相似的 98
我們已經知道「
」的右半是張口吐舌欲飲之狀,而甲
骨文另有一個「 」,是人張口吐氣的樣子,就是「欠」字, 「打哈欠」就是張口吐氣。因為「欠」這個字形很常用,所 以飲酒這個字的「張口吐舌」部分,就被張口吐氣的「欠」 同化了。這可以解釋飲字所以從「欠」的道理。 飲的金文寫成「 小篆寫成「
」(
」,左上「張口吐舌」形變成「今」。 ),右邊的「欠」已經起了變化。《說
文》說這個字「从欠酓聲」,而「酓」又从酉今聲。已經從 「俯首吐舌,捧樽就飲」的會意字變成從今聲的形聲字了。 這個「今」聲,固然因為與「飲」聲音相近,因而拿它作 為聲符。但也可能因為「倒舌形」與「今」相近(甲骨文 「今」字或作「
」),於是同化成「今」;因「今」與
「飲」聲音又巧合的相近,「今」就變成了聲符。 今跟酉組合而成的「酓」字,是一個不常用的形體,而 「食」則是一個常用字,「酓」同化於食,是再自然不過 了,最後變成了從食從欠的字,這樣的字形大概出現於漢代
飲
的隸書,後來大家皆用這個寫法,反而不知道原來的寫法其 實更能表現出「飲」的意涵。 99
若−人跪地舉手理順頭髮的樣子,引申為「順」的意思 甲骨文有「
」字,有時也寫成「
」,字象一個人
跪地舉手把頭髮理順的樣子,就是這個字的本來意義,引 申的意思是「順」。這個字形就是現在的「若」字。 在甲骨卜辭裏的「若」,很多地方正是「順」的意 思,如「王若」、「王不若」,是卜問商王是不是平順。 「往來惟若」則是進出都平順的意思,跟古印的吉祥話 「出入大吉」類似。 甲骨這樣的字形,跟現在所用的「若」差距頗大,是 經過一段演變的過程。 甲骨文作「
」,上半部中間是人的頭髮,左右是手
形。金文寫作「 」,頭髮跟手形已經不太分得清了。如 果都看成手形,就變成
;如果混同於艸,就變成 。金
文又有加口旁作「 」的,在古文字中往往有加口旁為裝 飾,並沒有特別意義。這種加口旁的「 」,自然容易變 成「
」。所以在《說文解字》中就有了這樣兩個字:
若
( ),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 木也。 100
(若),擇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 若,香艸。湯谷是太陽出來的地方,
木是神木的名
字,太陽從湯谷出來登上神木。擇菜是選擇菜,不論神 木或擇菜,都不是「若」本來的意思。 其實這兩個字都是由「
」變來的,原本只是把頭
髮理順的一個字,演變過程出現變化,卻變成兩個字, 意義也出現很大的變化。 甲骨文很多地方用「若」的本義,其後的文獻中也
註釋 1. 本文原刊載於中華文化總會《新活水》雙月刊〈漢 字說故事〉專題,透過解析漢字演變的過程,看漢 字如何從遠古走到今天,藉由漢字這個特殊的文化 載體,述說中華民族的故事。 2. 本文甲骨圖片提供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甲骨文字體與金文字體圖片提供者為中華文化 總會。
有不少用本義的,如《詩經.小雅.大田》「播厥百 穀,既庭且碩,曾孫是若。」是說播種百穀,長得又直 又大,順應曾孫的願望。《左傳.宣公三年》「故民入 川澤山林,不逢不若。」是說百姓進入川澤山林,不會 遇到不順的事。 知道了「若」的本形本義為整理頭髮使之平順,則 我們現在使用的「假若」、「如此」等義,就是一種與 「順」無關的假借了。金文中常見到「王若曰」,是 「王如此說」,也是一種假借的用法。
101
4.3
台灣仕紳的漢詩沙龍
102
詩詞是傳統文學的核心,清朝時期臺灣雖然 地處邊陲但民間富庶,社會賢達在溫飽之餘對 族中子弟的儒學教育極為注重,興建多處儒學 和書院;又有許多流寓遺老和官員幕客來臺, 開啟了託物遣懷、吟詠酬唱的風氣。在清代中 期,雅好詩詞的士子學人、地方士紳紛紛組織 詩社往來唱和,互相交流的風氣極盛一時。 甲午戰爭割讓臺灣之後,傳統儒學成為華夷 之辨的象徵,為了傳承民族文化,臺灣文人更
〈心聲 步我軍原韻並示燕京諸友〉 報紙成為日治時期文人詩作的發表舞台,也是當時的傳播管道。詩人葉榮鐘所 收藏的剪報中,便有〈漢詩拔萃〉分類,本圖即出自於此。2
加熱衷於結社,同時又有著新穎的報紙做為傳 播管道推波助瀾,文社與詩社的數量隨之快速 增加。而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削除武士階級, 一些失去俸祿的武士以開設私塾教授四書五經 維生,使得漢學教育普及到日本民間,漢學的 興起連帶使得漢詩十分鼎盛,例如大正天皇畢 生曾創作了千餘首漢詩。
103
在同樣崇尚漢文詩詞的背景下,日本官民與 臺灣仕紳自然而然有著共通的文化交流空間,以 此為基礎再漸次串連至政治、經濟等社會領域的 人際交往。而許多臺灣總督和民政長官亦特別重 視詩文,經常設筵款待文人,前有兒玉源太郎總 督在別邸舉行詩會、後有田健治郎總督在總督官 邸邀宴,並親自賦詩以示懷柔人心。 在漢詩興盛的背景下,全台詩社林立,當時 最具影響力的詩社包括台北「瀛社」、台中「櫟 社」、台南「南社」,其中又以1901年成立的 櫟社成立時間最長,組織最嚴密,核心成員多有 參與當時的文化啓蒙運動,更突顯其重要性。 櫟社由霧峰林家林癡仙約在1901年與賴紹 堯、林幼春籌組,「櫟社」之名出自莊子,林幼 1942年元宵節「櫟社春會紀念」,攝於霧峰林家。前排左三為林獻堂、左五 為傅錫祺、右一為葉榮鐘。3
春對名稱詮釋可顯見所隱喻的遺民心境: 櫟社者,吾叔癡之所倡也,叔之言曰:「吾 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今 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其有樂從吾游 者,志吾幟。」 104
雖然櫟社的活動是以單純地吟詩唱和為 主,但因其成立並未向殖民政府申請,加以 核心成員參與文化啓蒙運動的反叛性格,櫟 社的活動往往倍受殖民政府監控,而該社自 始至終也並未接納日本人為社員。 與櫟社立場對比鮮明的是位於北台灣的 瀛社,其成立於1909年,由《臺灣日日新 報》幾位漢文部記者發起,並經日籍社長向 總督申請後創社。瀛社與官方保持良好的關 係,對成員加入抱持開放的態度,社員 多,其中也有數位日本人,與桃園桃社、新 竹竹社不時舉辦擊
聯吟大會,。
在總督和民政長官也常與台日官紳唱和 詩作,並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的環境和 政治背景下,自清末開始的台灣詩人南北酬 唱進而發展為全島詩人大會,參與的詩社包 括台北州的瀛社、新竹州的桃社與竹社、台 中州的櫟社、台南州的南社和嘉社等等,各 地詩社互連聲氣,輪值召開聯吟會讓全台各
1898年兒玉源太郎總督授意守屋善兵衛買下《台灣日報》與《台灣新報》,合併 為《台灣日日新報》並於5月6日開始發行。也因此《台灣日日新報》官方色彩濃 厚,日治時期官方政令多藉此宣傳,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也是發行時間最長的報 紙。圖為1935年臺灣日日新報社夜景,出自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期間發 行的明信片。4
地詩友共聚一堂題詩唱和。 105
1921年瀛社於台北春風得意樓辦理首次全島詩人 大會,1932年大會地點選在大龍峒孔廟,為期兩天。 在謁聖廟詩之外,第一天的詩題首唱〈春寒〉、次唱 〈報午機〉,第二天的詩題首唱〈屯山積雪〉、次唱 〈祝花朝〉,並在蓬萊閣開宴舉行擊
詩活動。會中的
詩作推派左右詞宗選取,後由瀛社社員林欽賜編輯編成 《瀛洲詩集》,並收錄了全島百餘位詩人的舊作,於大 會翌年2月付梓。 這部《瀛洲詩集》的卷首題字由當時的台灣總督上 山滿之進、以及台北帝國大學總長幣原坦等政要名士手 書;並由瀛社社長謝汝銓緒言介紹全島詩人大會的來龍 去脈。詩集內容不僅採錄大會詩稿,同時並刊載了百餘 位詩人的清晰照片,因而將許多時人的面貌留傳至今, 使該書益加珍貴。收錄的各地詩人舊作中,也包含幾位 日本詩人與台灣女性詩人,例如渡臺三十年、喜好臺灣 文史與古蹟民俗、長期擔任《臺灣日日新報》主筆的尾 崎秀真;創作大量詩詞、任職於台北帝大的文學教授久 保得二;南部地區藝文領袖之一、精於詩畫的傳奇女傑 張李德和等等。
106
除了上述性格鮮明的大型詩社, 各地的小型詩社也不乏精彩的作品, 雲林西螺「
社」即是一例。
社的
前身「同芸社」創於1919年,1920 年改名為
社,除了每年社內召開總
會,也參加輪流於全台各地舉辦的全 島詩人大會。前述張李德和女士即為 社重要成員之一,社員蘇鴻飛、江 擎甫、廖心恭、張英宗、黃清江、李 廷通等人當時作品亦皆選錄於《瀛洲 詩集》中。 隨著30年代末的戰爭緊張氣氛, 漢詩創作轉為受到壓抑。1937年 《臺灣日日新報》停止發行漢文欄, 櫟社原計畫於1943年發行《櫟社第 二集》,卻遭官方以「凡無對應時局 之文學,此後皆要禁止。」為由,無 法出版。瀛社此時的活動則多配合位 戰爭宣傳的政策,在例會中多以相關
詩鐘是一種限時吟詩文字遊戲,在一炷香的時間內吟成一聯或多聯,香盡鳴鐘,故稱「詩 鐘」。本圖為昭和貳年(1927年) 社詩鐘抄錄第一期〈春蝶〉,可見德和(張李德 和)、金標(鍾金標)、夢蕉(廖學明)三人,以「春蝶」為題所吟詩鐘共八首,社員們 唱和的詩文抄錄後經詞宗黃丕承評選,除了是遊戲性的創作,亦有相互切磋的興味。5
主題作詩,符合官方戰時的要求,尚 保有相當多的活動與發表空間。 107
戰後櫟社隨著第一代作家日漸凋零,封閉 的社員組織雖一度加入新血,終在1949年二 二八事件,成員被捕、林獻堂因避居日本後, 趨於沈寂。 瀛社則維持一貫開放的作風,積極 邀請來台官員參與詩會活動,在戰後仍保有傳 統詩社領導地位。 然而,無論政治力量介入與否,經過了新 舊文學論戰,漢詩
近最大競爭對手卻是一枝
獨秀的新文學。加以現代人對古典詩的疏離, 台灣仕紳漢詩沙龍的興盛情景,也許再難出現 於文壇中。 雖然漢詩盛會的情景已不復見,但彼時詩 詞作品數位化後仍留存於人們的記憶中。對漢 詩作品有興趣的讀者們不妨至數位典藏與數位 學習成果入口網搜尋相關藏品,包括靜宜大學 臺灣文學系典藏的
社詩稿,以及清華大學圖
書館典藏的葉榮鐘《少奇吟草》詩稿,皆收錄 相當豐富而精彩的作品。
108
註釋 1. 〈歌人﹙詩人﹚〉,圖片提供者: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科書數 位典藏收集計畫,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2. 〈心聲 步我軍原韻並示燕京諸友〉,捐贈者:葉榮鐘家屬,圖片提供 者: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3. 〈1942年元宵節「櫟社春會紀念」〉,捐贈者:葉榮鐘家屬,圖片提 供者: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4. 〈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臺北市榮町通夜景、第一會場前臺灣 日日新報社夜景〉局部,來源:臺灣史 5. 〈昭和貳年
案資源系統。
社詩鐘抄錄第一期̶春蝶〉,來源:「
社」文獻史料數
位典藏網。 6. 〈1957年櫟社社員於「櫟社二十年題名碑」前合影留念〉,捐贈者: 葉榮鐘家屬,圖片提供者: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來源:數位典藏與數 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7. 〈老松 瀛社七十周年紀念〉,來源:臺灣古典文學家張達修手稿數位 典藏計畫。 8. 本文原刊載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109
4.4
鍛鑄者的現代進程: 〈聽聽那冷雨〉與余 光中的「現代散文」 * 言叔夏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世新大學中文系講師 110
五○年代以創辦「藍星詩社」崛起於文壇的余光中, 1961年始以「左手的謬思」自況散文書寫,開啟了他攀登上 〈天狼星〉長詩的形式峰頂後的另一蹊徑。迄今半個多世 紀,余光中對當今臺灣散文風格的肇始與養成,不可不謂是 極重要的舵手。這與他長期且穩定地產出極具份量與質感的 散文作品固不無關係,更重要的是,相較於他的同輩作家, 余光中的散文寫作具有強烈的理念傾向與審美信念。 簡言之,他的散文有「作法」,而且有「位置」──放置 在五、六○年代這一正值古典與現代激盪交軌的臺灣文學場 域中,無論是嚴肅的文論,或作為文本的作品本身,都別具 其時代意義。和同時代其他激進的學院派現代主義作家不 同,余雖受外文系歐美思潮的文學訓練,然而在五、六○年 代一片「橫的移植」的呼聲之中,余是少數批判存在主義的 虛無傾向、試圖在中國傳統文學中建立一條用以接軌中西文 化的路徑。這條路徑反映在寫作的技術層面上,正是將中外 文學的形式、句法與節奏鎔鑄於一爐──為的是建造一種新 的、被定錨於「現代」的「中文」;如同他自己在著名的文 論〈剪掉散文的辮子〉裡所聲稱的:
111
現代散文當然以現代人的口語為節奏的基
……在這一類作品裏,我嘗試把中國的文字
礎。但是,只要不是洋學者生澀的翻譯腔,它可
壓縮,
以斟酌採用一些歐化的句法,使句法活潑些,新
來且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我
穎些;只要不是國學者迂腐的語錄體,它也不妨
的理想是要讓中國的文字,在變化各殊的句法
容納一些文言的句法,使句法簡潔些,渾成些。
中,交響成一個大樂隊,而作家的筆應該一揮百
有時候,在美學的範圍內,選用一些音調悅耳表
應,如交響樂的指揮杖。
情十足的方言或俚語,反襯在常用的文字背景 上,只有更顯得生動而突出。
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拼
,折
這段話語可謂余光中用來定義自身「現代散文」書 寫的重要揭示。它非但標舉了余所認為的「散文」應有
這段話固然在論述「現代散文」這一文體,可我們
的審美標準與技術狀態,同時也暗示了余光中散文書寫
也不妨將它視為一種對「現代」在「文學」這個概念裡
的現代性位置。余立足於戰後中西文化劇烈撞擊的六○
的定義;尤其是「中文」的「現代」。它一定程度地指
年代,彼時《文星》所引發的中西文化論爭正處於熾烈
涉了「中文」裡的「現代」概念,必然包括了傳統且單
狀態,「現代」的概念當不只意指西方文化,同時還必
一的時間性破裂後的共時感,使西方的翻譯體與中國古
然是反身性地指向中國該如何定位自身的「現代」。而
典文言文凝縮並存於「現代」這一概念的文字裡。於
「中文」顯然被視為一種凝縮了「現代」一切時間性的
是,「現代中文」便因此而具有了一種物性
物體,它的形式與技術都必須擔負著如何表達「現代」
(material)的意義與質感。
這一概念的內核。
余光中曾不只一次提及他對「現代散文」的看法, 最重要的關鍵詞即是文字的「密度」、「質料」、「彈 性」甚至「速度」:
112
正如沈從文寫於幾乎同時期的〈抽象 的抒情〉(1961)所言: 生命在發展中,變化是常 態,矛盾是常態,毀滅是常態。 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於 死亡或真正死亡。惟轉化為文 字,為形象,為音符,為節奏, 可望將生命某一種形式,某一種 狀態,凝固下來。 沈從文此段話語乃有感於現代以來劇 烈的政治與文化的變遷。對沈而言, 「現代」的感覺結構是「變」,要表達 「變」的形式,唯有透過一種具物性的 (因此是可凝固的─)文字,以形象、 音符和節奏,捕捉瞬息萬變的「現 散文〈戲孔三題〉,收錄在《余光中幽默文選》,余光中幽了孔子、曾子、韓愈一默。3
代」。余光中的文論同樣具有這種思 考,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字意象直接轉 為一種「現代」形式的具現,以演變文 字的物性和質感來表達傳統與創新交匯 的「現代」。最明顯的例子是〈聽聽那 冷雨〉中的「雨」的意象: 113
……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台北淒淒切切 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 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這種感 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那裏來的。不過那一塊土地是 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 山萬山,千傘萬傘。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 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大寒流從那塊土地彌天捲來,這 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 〈聽〉文之中的「雨」非但是一個貫串全文的單純意象,更是一種 抒情物件,將主體的「現代經驗」─包括空間向度(從中國至臺灣) 的流轉遷徙、古典幽魅的陰魂不散、乃至時間軌道被「現代」插入後 的
曲斷裂──全數凝縮於作為情感結構的意象「雨」中。這是余光
中「現代散文」抒情策略的最終底線,此後如〈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中的「鐵軌」─貫串歐陸、中國、溫州、臺灣、美國大陸等地;這些 被收納在「現代」內核裡,交織著大至國族流亡、小至個人隱晦身世 的「記憶」,豈止只像是「鐵軌」一樣長而爾?「鐵軌」的「意象」 更宛如〈聽聽那冷雨〉中的「雨」,在「現代」到來後、時空界線被 徹底洞開斷裂的東方經驗中,鬼魅般地穿梭來去,承載著古典(中 國)的死亡與重生。這些抒情意象的意義更趨近於班雅明所謂用以抗 衡現代的「唯物物件」,字詞與字詞間的物性(material)遠大於文 114
字所指的意義(meaning)本身;以它的形狀樣貌顯現
「全盤西化」的極端光譜拉回,正視「中文」所處的
了一種「現代」的刑傷。
「現代」─鎔鑄了傳統與創新的轉化,在六○年代一片
於是,「杏花。春雨。江南。」如同余光中所說 的:「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裏面。」這些看 似古典中文特性強烈的意象與符號,在余光中的散文理 念中,其實存在著招魂的意義:
存在主義的風聲中,余是極前衛地以古典宣告「再見, 虛無!」的另一種「現代主義者」。白話文在此經歷五 四乃至戰後以來最重要的轉折,包括文字的翻新與語言 的更迭,以及詩化句式的援引。余光中所鑄造的現代散 文範式,影響所及,幾乎可說遍及六Ο年代迄今的主流
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
散文系譜,為散文的現代化進程立下了重要的里程碑。
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 石一般的向心力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 地。太初有字,於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 便有了寄託。 這些漢字如同雨滴擲地鏗鏘,以它的質地、密度與 重量,發出朝向古老中國的招喚聲響。於是,「雨」不 但可聽可看,可嗅可聞,甚至──「
吧那冷雨」,
漢字作為一種物質,所招喚的是「字」的全面性的感官 經驗,將個人流亡經驗中佚失的記憶補償回來。 余光中說:「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 雨。」告別那或許也是魯迅的鐵屋子的「古屋」,余的 散文開始了其自身語言現代化的進程。將語言從五四 115
註釋: 1. 〈余光中訪談照片全集之六〉,來源: 國立中山大學余光中數位文學館。 2. 〈藍星〉,封面設計者:楊英風,創作 年份:1957,圖片提供者:楊英風藝 術教育基金會。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 學習成果入口網。 3. 〈戲孔三題之一〉,作者:余光中,創 作年份:2003,來源:國立中山大學 余光中數位文學館。 4. 〈台東〉,作者:余光中,創作年份: 2007,來源:國立中山大學余光中數 位文學館。 5. 〈眼鏡與手稿〉,來源: 國立中山大學 余光中數位文學館。 6. 〈諧詩一束〉,作者:余光中,創作年 份:1985,來源:國立中山大學余光 中數位文學館。
116
4.5
古典詩與新詩 的跨時空映照 *江沛航
117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 於中國南京。求學過程因國共戰事數度遷徙,1950 年自港來台,9月考進台大外文系,並開始進軍台灣 文壇。1952年畢業前夕,處女作《舟子的悲歌》面 世。1954年與覃子豪、鍾鼎文、夏菁、鄧禹平等人 創辦「藍星詩社」。四年後赴美進修,獲愛奧華大 學文藝碩士學位。先後任教於東吳、師大、台大、 政大、淡江等校,期間曾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又曾赴美講學多次,1985年9月回台後,余光中接 下國立中山大學聘書,開始他的高雄歲月至今。 在大陸、香港、台灣、歐美輾轉遷徙,每一次的 空間轉換也許都需要進行文化身份認同的自我辯 證,他曾言:「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 情人、歐洲是外遇。」經過了1970年代的鄉土論 戰,余光中定居高雄後迄今出版了《夢雨地理》、 《安石榴》、《五行無阻》、《高樓對海》等四本 詩集,許多內容取材自他定居的南台灣。比之遙想 大陸的懷鄉詩句,也許藉由諸多島上的景點和地 標,能夠重新梳理對台灣的土地情感。如同〈從母
西子灣的動人景色轉化為詩人無盡的創作能量。1
親到外遇〉一文中所說,他的《雙城記》不在巴 黎、倫敦,而在臺北、高雄: 118
我以臺北為家,在城南的廈門街一條小巷子 裏, 像蟲歸草間,魚潛水底 ,蟄居了二十多年, 喜獲了不僅四個女兒,還有廿三本書。及至
年海
外歸來,在這高雄港上、西子灣頭一住又是悠悠十 三載 。廈門街一一三巷是一條幽深而隱秘的窄巷, 在其中度過有如壺底的歲月。西子灣恰恰相反,雖 與高雄的市聲隔了一整座壽山,卻海闊天空,坦然 朝西開放。高雄在貨櫃的
吐量上號稱全世界第三
大港,我窗下的浩渺接得通七海的風濤。詩人 年,有這
一道海峽可供題書,竟比老杜的江峽還
要闊了。 余光中高雄時期詩歌作品特別常使用「
燈」與「海」
的意象,甚至在部分詩作中,可見二者意重疊互映。也許正 是因為余光中任教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依山傍海,常能見 到水天一色的美景。其山腰上的居所也能夠遙望海景,市聲 遠離的書房中,
燈伴隨詩人的身影,與遠處的
燈塔光芒相互掩映。因此,「
漁火和
燈」的意象和燈塔、漁火、
落日、星眸對應,「海」的符號則包含了船隻、汽笛、風 聲、浪花、潮汐等。有如此豐富的美景和題材,也難怪他要 得意地比之杜甫江峽,並且稱讚「更闊了」。 119
對照余光中新詩作品,臺灣日治時期的傳統詩社̶ 社也曾在擊
吟隨性而趣味的創作中,運用古典詩
體,以「燈花」和「海水浴」為題,寫出燈花在夜裡映 照斗室和海水波光瀲
的景象,帶領讀者一同進入燈花
報喜和波瀾之間,妙趣無窮的詩歌世界。在欣賞余光中 詩作中南臺灣美景的同時,各位不妨將這二篇擊 意境與余光中的「
吟的
燈」和「海洋」意象比對,感受古
典詩與新詩、隨興吟詠與逐字刻劃、日治文人與現代文 人的意蘊無窮。
〈燈花〉 1. 恥與群芳鬥,嬌姿豈等閑。奇葩開火裡,嫩蕊放燈 間。只許金刀剪,難堪玉手攀。莫敲棋子動,吉兆 仗他頒。(明心) 2. 未藉東風力,非栽地與山。銀台紅數
,寶
艷千
般。燃處頻添綠,挑來乍閃殷。明朝何喜事,報主 豫開顏。(英宗) 3. 一點銀台火,花開未許攀。玲瓏春不管,
蕾夜方
閑。苗藉蘭膏潤,光看斗室頒。芳心誰解得,帶喜 報人間。(任菴) 4. 紅艷銀釭蕊,疑從上苑頒。凴君來報喜,藉汝為開 顏。端愛龍膏飬,何須天雨澘。知音稱陸賈,頻剔 漏聲閑。(任菴) 5. 天下原無種,苗栽寶焰間。光添高士面,色動美人 顏。結蕊傳財兆,開花報喜關,荊妻須莫採,稚子 不該攀。(長春)4
120
〈海水浴〉 1. 蓬萊浪淺海邊幽,小泳何妨半日遊。洗盡 塵寰愁萬種,一時閒似水中鷗。(應谷) 2. 海水休言是險流,年來入浴許多儔。皮膚 能固神能爽,比洗蘭湯十倍優。(夢蕉) 3. 好浴伊誰不好泅,休輕海水是平流。若逢 波浪須防避,非比蘭湯可自由。(夢蕉) 4. 汪洋萬頃望誰固,濯足濯纓又泳游。塵垢 雖然蒙蔽易,仗他波浪去無憂。(任菴) 5. 波光瀲灧水涯泅,洗滌身心日不休。勝彼 湯盤多局促,茫茫萬頃任沈浮。(任菴) 6. 萬頃汪洋淺復深,波飜浪湧滌塵襟。潮流 滾滾方趨下,我自潔身感不禁。(任菴) 7. 欲除塵垢天池立,喜弄潮兒薄暮泅。為問 波濤堪潔體,可能洗及滿腔愁。(任菴)5
121
註釋 1. 〈望海〉,作者:余光中,創作年份:1985,來源:國立中山大學余光中數位文學館。 2. 〈西子灣〉,攝影者:Answer Wen,攝影年份:2013,來源:flickr。 3. 〈西子灣在等你〉,作者:余光中,創作年份:1985,來源:國立中山大學余光中數位文學館。 4. 〈燈花〉,來源:「 5. 〈海水浴〉,來源:「
社」文獻史料數位典藏網。 社」文獻史料數位典藏網。 122
主題五
學貫中西,金榜題名 5.1 清代科舉二三事 5.2 公學校的光與影 5.3 日治時期台灣女性的中學教育 5.4 台灣現代教育的發展
5.1
清代科舉二三事 124
魚躍龍門:一窺清代科舉大金榜 蘭文里 *
古代中國,科舉是帝王拔擢人才、創造社會流動的
無分文舉、武舉,云云試子的期盼,無非就是金榜
方法。「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即便是
題名、魚躍龍門。不過,在沒有電話、沒有網路的時
寒門窮書生,有朝一日文字獲得賞識,也能步上宦途,
代,考生們如何得知自己究竟有沒有考上
享受「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全新生
研究院明清
命。君王雖不能馬上治天下,除了文臣也還需武人輔
閣大臣協助下欽定名次,書於黃紙上,禮部官員依照這
佐,方能保境安民。中國歷代政府也同樣透過「武
份名單一一唱名後,將榜單張貼於東長安門。如果是武
舉」,廣納將才。
舉,則改由兵部張榜,榜單則改張於西長安門。
?根據中央
案工作室研究,經過激烈競爭,皇帝在內
125
不過,畢竟要公諸於世,呈給皇上看的小金 榜,與一般百姓在東西長安門看到的大金榜,在形 式上還是有些差別。仔細想想,科舉放榜象徵一國 新生代菁英邁向政治舞台,正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 題,所以大金榜的字體,也就比小金榜要來得大 些,即使萬頭鑽動、人潮洶湧,遠遠望去一個大大 的「榜」字,也給予觀者一股無形的魄力。這張道 光二十四年十月五日的大金榜即可讓我們一窺試子 金榜題名、魚躍龍門的過程。即使今日置於室內博 物館空間,仍然可以感受到長安門張榜時所隱含的 國家權威。 如同過往台灣學子還得接受聯考洗禮的年代, 張貼在公館台大門口的榜單除了姓名,還得列出准 考證號碼,以資識別。而在沒有數位科技輔助的科 舉時代,區別同名同姓人士的方法,就得仰仗人們 的籍貫。因此,在名次與姓氏之下,還可以看到這 位試子是何省何縣舉人。 科舉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科舉的精神仍然在 華人文化圈的政治教育層面,留下深刻的烙印。透 過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大金榜,我們仍可追索狀 元及第、魚躍龍門的榮耀。3 126
談清代科場舞弊̶以史語所藏內閣大庫
案為例
*劉香蓉
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分項五:史語所藏內閣大庫
科舉功名原為士人進身之階,然因僧多粥少,競爭 激烈,衍生出不少科場舞弊的問題。
案 專任助理
寫繩頭細字之人抄錄文字,或藏在衣帶、鞋襪、籃筐、 子、硯台底座、筆管細縫;或藏在果餅、蠟燭之中;
作弊的方式五花八門,應試者為求中式,不擇手 段,機關算盡。例如,有的考生「倩人代試」,即請託 文理精通之人代為考試,考後按約付銀,於是京城考場
還有的人將文字藏於髮辮和肛門裡;又有人想出用藥煮 後沾點藥湯寫在青布衣
,塗上泥巴,入場後擦拭乾淨
即能看見文字的方法,無所不用其極。
附近,甚至出現了專門經營代考業務的「槍手」,專為
傳遞,則是買通巡場兵役和號軍等場內供役人員,
場內代倩文字。其代考的方式亦多,例如買通保人,使
幫忙傳遞與考試內容相關的字紙;或與考官、考務人員
代考者混入場內,即所謂的「冒名頂替」;買通編號
等串通,幫助逃避入場搜檢,預先將文卷埋藏於號舍或
人,讓代考人與雇主座號相連,曰「聯號」等。
出入場所;或
更多的是「夾帶與傳遞」。科舉考試固定文體格式 和狹窄的出題範圍,給了心存僥倖的考生可乘之機。 夾帶,又稱懷挾,是指考生把與考試內容相關之書
考生領到考題後,用磚石等物將題目送
出場外,等到文字作成,或遙點燈竿、連放爆竹,或將 馴養鴿鷂繫鈴放縱作為記號,預先指定地方以便關通接 遞,仍用磚石等物擲入場內。有心作弊的考生花樣百 出,令人嘆為觀止。
籍、文字私藏在衣服和考具之中帶入考場抄襲。有的考 生顧慮挾帶厚重書籍進入考場易被搜檢沒收,便
請善 127
禮部為科場傳遞未成事4
史語所藏內閣大庫
案
中,有不少記載著科場舞弊的 案子。清代的科舉考試分為童 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 其中,鄉試屬於省一級考試, 考場設於省城,每三年一科, 逢子、卯、午、酉年舉行。由 於鄉試是讀書人獲得參加會試 資格的考試,是躋身仕途的重 要門檻,故備受社會高度重 視。以內閣大庫
案登錄號
156679〈禮部為科場傳遞未 成事〉這一件為例,說的便是 道光五年七月間舉行陝西省鄉 試時,朝邑縣生員雷寅丙為同 縣生員謝溫等代倩長安縣舉人 李印全等作文,商同號軍賈世 英傳遞未成當即拿獲發交兩司 審訊的始末。
128
雷寅丙與同縣生員謝溫、監生劉繼鐸、長安縣舉人
至此宣告失敗,所有牽連此案之人皆難逃法律制裁:謝
李印全以及充號軍之賈世英均相素識,道光五年七月,
溫、雷寅丙、號軍賈世英、拋遞文卷與接收文卷之人、
雷寅丙等先後來省鄉試,謝溫為求中式,請託雷寅丙倩
受託代覓傳遞及轉向說合若干人等均依例各杖一百,徒
鎗傳遞,寅丙遂向文理精通之李印全說合,中試致贈謝
三年。代為作文之李印全被革去舉人,杖一百,徒三
銀一千八百兩,不中致送潤筆費二百兩,印全則允諾不
年,仍枷號兩個月,滿日各至配所折責安置。劉繼鐸、
論中與不中,分給寅丙仲介費二成。依樣畫葫蘆,寅丙
王廷獻初無鎗倩傳遞之心,被雷寅丙等再三哄誘始行允
又說服原無作弊念頭之劉繼鐸,往邀甘肅文縣舉人韓秉
從,臨場旋各後悔,
泰鎗替,說合中式後謝銀一千四百兩,不中致送潤筆銀
原,然兩人仍被革去監生、生員,依例杖一百,折責四
一百五十兩,秉泰亦許分給寅丙二成銀兩。寅丙再向賈
十板免其枷號。孔貽桂向賈世英索取口袋代為招攬,意
世英商允設法傳遞,用白布小口袋裝盛紅色燒料珠子,
在圖利,被革去生員,杖八十折責發落。至於在逃之鎗
以顆數定為號數,先給應試者帶進場內,場外將詩文包
手劉兆奎等亦被革去功名,
卷亦照號繫珠遞進頭道圍牆院內,由更夫接收傳遞。
自作文完卷不用傳遞,雖情尚可
緝獲日另結。
科舉制度自實行一千多年以來,為封建社會拔擢不
拜託賈世英代為傳遞之人為數還不少,長安縣生員
少人才,相對促進社會的安定與進步,但當科舉考試變
王庭獻聞知,亦向世英索取料珠口袋一只;另有長安縣
成越來越多的士子為改變其社會地位,一圓獲得高官厚
生員孔貽桂向世英索取四、五、七、九號口袋代為攬
祿夢想的途徑時,少數不肖之徒鋌而走險,希冀藉行旁
人,最後因覓人不出,才將口袋退還;甘肅寧州生員李
門左道取得功名,於是導致了層出不窮、防不勝防的舞
夢庚亦輾轉從世英手上拿到六號、八號兩只口袋。孰料
弊行為。此次查獲之事件,只是有清一代科場舞弊中之
考試當日,官役巡查嚴緊,劉繼鐸、王廷獻臨場後悔作
冰山一角,儘管科舉制度發展至明清時期,已有了更完
弊,各自作文完卷。而拋進西邊頭道圍牆內之料珠口袋
備的制度與規範,但受到傳統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
六個、詩文八卷等物,由於場內等待接應之更夫聽聞其
讀書高。」的影響以及「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
聲,尚不及撿收即被巡查官役查獲,這場集體舞弊事件
下知。」的誘惑,仍阻
不了一波波強勁的作弊歪風。5 129
130
延伸閱讀̶記錄清宮秘辛的內閣大庫
案
除了科舉和金榜等藏品,康熙皇帝入關登基的詔 書、關係雍正皇帝是否篡改康熙帝遺囑的詔書等珍貴史 料,也藏於內閣大庫中。更多關係著朝廷決策,人民生
活的明清
案公文書,也通通可以透過中央研究院歷史
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
案資料庫中查閱,這些
案不僅
記錄了宮中大小事,也是我們研究明清歷史的最佳第一 手材料
!
131
註釋:
4. 〈禮部為科場傳遞未成事〉,來源:中央研究院歷
1. 〈武殿試大金榜〉,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內閣大庫
案。
2. 〈文殿試小金榜〉,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內閣大庫
案。
3. 本文原刊載於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
案。
5. 本文原刊載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6. 〈清代科場作弊指南〉,《CCC2 日本時代的那些 事》,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7. 〈清聖祖遺詔〉,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內閣大庫
案。
132
5.2
公學校的光與影 * 許佩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133
現代社會的人們,一般說來到從學齡以後進小學就讀,之後讀 中學,到大學,在「學校」度過的時間很長,而這些學校的樣子或 學習形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不同。這種學校形態,是一百多年前 日本統治時引進台灣的「近代學校」。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深感 教育是創建新國家、從事國民統合的利器,因此很快地引進西方的 近代學校制度,建立了自小學到大學的學校體系。1895年領有台 灣以後,日本認為近代學校是教化殖民地人民的有效工具,因此也 將這套明治以來在日本本國試驗成功的學校體系引進殖民地台灣。 這種近代式的學校,是十九世紀西方的產物。西方之所以在十 八到十九世紀之間出現這種學校的原因,其一是當時新成立的國家 希望從教會手中奪回對民
的教育權,藉由掌控教育內容進行國民
統合。因此,在學校中要教授國家的標準語(國語科)、國家過去 的歷史(歷史科)與現在版圖的地理(地理科);其二是由於要求 受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國家也希望這種國民教育能更有效的普及所 有國民,因此發展出「一對多」的「集
教學」方式。在這樣的背
景下,我們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或政府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藉由學 校教育體系傳達該政權所認可的意識型態,以幫助其統治。學校做 為一個有組織、有計畫的教育場所,藉由在學校中舉行各種儀式, 以及對教育內容的掌控,最能有效且集中地傳達統治者的意圖。引 進近代學校體系的日本殖民政府當然也在台灣利用公教育體系灌輸
1898年明治天皇頒布勅令第一八○號,設立給日本人就 讀的小學校,同時亦設置以台灣人為招生對象的公學校。 此圖為1917年出版的《臺灣總督府報》,記載了至大正 五年(1916)12月為止,在台灣設立的小學校、公學校 及蕃人公學校名稱、位置及修業年限表。2
其意識型態。 134
統治者雖然有教化台灣人的需要,但是 總督府非常清楚殖民地教育的結果很可能 使被殖民者覺醒,進而造成殖民地統治上 的困擾。所以,在1910年代之前,總督府 並未在公學校之上,設置更高級的普通教 育機關。台灣人於公學校畢業後,僅能就 讀少數的職業學校、師範學校或醫學校。 1910年代以後,台灣士紳發起私立臺 中中學校設立運動,終於使日本統治者注 意到台灣人的教育要求,而開始規劃規範 台灣教育的法令。1915年臺中中學校設 立,為台灣第一所台灣人就讀的普通中 學。1922年公布新「臺灣教育令」,宣示 日台共學的原則,台灣人原則上也可以就 讀日本人的學校,在法制上做到「一視同 仁」。根據這個法令,準照日本內地的學校 制度,在台灣增設中學校及高等女學校, 在台灣做出小學到大學的普通教育學校體
日治前期,公學校畢業的台人可選擇職業學校、醫學校及師範學校升學。圖為 1912年創立的「民政部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1919年第一次「臺灣教育 令」公布,依據法令將原供台灣人就讀的台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改為中等教育機構 「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1920年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臺灣公立臺北工 業學校」改隸台北州,改稱「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工業學校」,即為今日國立臺北科 技大學。本圖出自昭和十三年(1938)的卒業紀念寫真帖。4
系,然後以台北帝國大學為頂點,可以與 日本國內教育機關銜接。 135
和舊式的私塾比起來,在台灣各地陸續建立起來 的近代學校,從兒童的眼睛所見、身體可以感受到的 就是截然不同的氣氛。寫於日本統治末期有名小說 《亞細亞的孤兒》作者吳濁流,基於自己的經驗,在 小說中很明確的點出了在兒童眼中,學校的
敞明亮
帶來的新鮮刺激。他說:「學校裡的氣氛,究竟和私 塾不相同,校內朝氣蓬勃,運動場和教室都是那麼 敞和明亮,太明頓感眼界為之豁然開朗。」 1920年代從事社會運動有名的楊肇嘉(1901年 十歲時入學)回憶起小時上學時,開頭便說:「學校 是兒童們的樂園。」有台灣新文學之父美譽的文學家 賴和回憶兒時讀書時也說,和書房比起來,因為學校 有自由嬉戲的時間,而更願意待在學校。 近代學校的課程設計,除了國語、歷史、地理等 新學科,一方面傳授新知識,一方面也傳遞國家理念 的課程,此外還有體育、唱歌、圖畫等與傳統教育 緣的課程內容,這些新課程除了表現德智體的新教育 觀外,也蘊含著國家的國民統合要求。透過體操課, 塑造可以動作一致的國民身體;唱歌科要求齊聲合 唱,也具有同樣的效果。但在兒童的眼中,體育、唱 歌、圖畫卻是最有趣的課程。 136
1930年代代表性作家之一的張文環在小說〈論語與雞〉中寫 道:「源仔想要看圖畫書,想要在院子裡公然玩 認允許之下,在院子裏大
,也就是在公
大鬧,或大聲唱喜歡的歌。想要使用
顏料畫很多東西,也就是希望進入那樣的學校生活,他覺得書房 的教育方法過於無味。」在兒童眼中,下課休息時間或是體育課 的活動身體就是「公然玩
」、「大
大鬧」,唱歌課就是可以
大聲唱喜歡的歌,而這些顯然在傳統的教育觀中是不被鼓勵的。 除了從來沒體驗過的新課程之外,有神奇的理化學實驗、幻 燈及電影的播放,還有運動會、學藝會表演等多彩多姿的活動。 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一般,對兒童來說學校充滿著神奇、新 鮮的魔法。日本時代的知識分子都在某個程度上受到近代主義的 洗禮,他們深深的被近代的魔法所吸引。 然而,在殖民統治之下,宣稱「一視同仁」的教育體系中, 隱藏著的是多種多樣的差別。這樣的差別,在台灣兒童的心中烙 下許多印記。戰爭時期有名的少女作家黃鳳姿寫著,我真是羨慕 那些完全不會使用台灣語的本島人。同樣也是戰爭時期的小說家 周金波,在作品〈尺的誕生〉中,生動的表現了公學校兒童對小 學校的嚮往之情,然而他既無法真正進入小學校兒童的圈子,也
圖畫描繪學生於學校活動設施遊玩的情景。此種設施在日治
無法泰然面對台灣兒童的遊戲。這裡所表現的,
時代引進,有別於過去集中於室內進行的漢學教育,一直延 續到現在台灣學校、公園都可見。6
對不只是一個
少年的挫折,而是在被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一般的「近代學校」所吸 引的所有台灣人的挫折。 137
對日本國家來說,台灣近代學校像一座工 廠,其意義在於生產、製造、培養殖民母國 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以便對遂行殖民地統治 及產業發展作出貢獻。對台灣民
來說,近
代學校像是一個舞臺,舞臺上的世界有些陌 生,上演的戲碼叫做「文明」,民
從這裡
開始接觸並且學習「文明」,最後自己也上 臺賣力演出。對學校兒童來說,學校是一個 媒體裝置。兒童在這裡接觸到文字、知識、 文明,也接觸唱歌、運動、遊戲,從這裡認 識國家、秩序,也在這裡發展出新形態的人 際關係。對他們來說,近代學校是一個充滿 魅力、新鮮的媒體樂園。而學生自己也是一 此圖畫表現小學運動會情形,小學教育中,運動會是一大重點。全校、家庭、 社區,全員都能參與,利用種種比賽達到教育磨練、四育發展。8
個媒體裝置,把他們所體驗到的文明媒介到 社會上。只是,這個樂園的入口雖然吸引 人,裡面卻有二重、三重的迷宮。向學心旺 盛的台灣人,被吸引進入這個迷宮,卻在迷 宮中嚐到挫折,甚至引起認同危機。
138
註釋 1. 〈日の丸の旗(日章旗)〉,圖片提供者:國立臺
7. 〈遠足〉,年份:1936,圖片提供者:國立臺北教
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來源:數位典藏與
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
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學習成果入口網。
2. 〈臺灣小公學校及蕃人公學校(十二月)〉,圖片
8. 〈運動會〉,年份:1935。圖片提供者:國立臺北
提供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來源:數位典藏與數
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網站名稱:數位典藏
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3. 〈公學校兒童本位國史學習(一)〉,《第一教 育》,神田生,第10卷第4號,1931年4月15日。 圖片提供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 系,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4. 〈學校校舍〉,圖片提供者: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 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 5. 〈生徒募集〉,圖片提供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6. 〈遊戲〉,年份:1935,圖片提供者: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 學習成果入口網。 139
5.3
日治時期台灣女 性的中學教育 *游鑑明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140
在許多台灣耆老口中的「三高女」,不但是日治時期 的知名女校,也是最早招收台灣女性的女子中學,而這 所女校正是今天位在台北長安東路的中山女高前身。只 不過,三高女原本設在士林,經過一再搬遷,1937年才 遷到長安東路,在中山女高的校園中,還可以看到三高 女的老舊建築。 「三高女」這個校名出現之前,這所女校更名多次, 1897年,稱做「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校」,是 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設置的第一所女學校,次年,又改 稱「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並設置六年制本科和三 年制手藝科,手藝科招收本科畢業生後,成為最早的中 學女校,相當現在的初中。該校學生原先以士林地區的 女孩居多,在主任本田茂吉的大力宣傳下,終於有其他 地區女孩入學,1904年,學校出現14名來自中南部的 女學生,學校因此聲名大噪。1919到1921年間,該校 取消小學,先後改稱「台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台 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簡稱「三高女」),就學期限也 從三年延伸到四年。這之後,該校不再是唯一招收台灣 人的女中,1919到1943年間,彰化、台南、嘉義、基
圖為1898年台灣總督府發布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 規程」,說明本校乃根據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規則第四條,以教導台 灣女子普通教育科目和手藝為目的。普通教育科修業年限為六年,如 學年齡為八到十四歲以下;手藝課為三年,招收十四歲到二十五歲以 下女性學生。希望透過學校教育使台灣人能更了解家政育兒的方法, 而該校畢業生,亦多成為學校教員繼續培育英才。
隆、新竹、高雄、花蓮、屏東、宜蘭、台東、台中、馬 公等地,陸續設置台灣女性就讀的中學。 141
日本殖民政府剛推動女子教育時,願意入學或能完成學業 的女孩並不多,因此,在「三高女」一枝獨秀期間 (1989-1918),入學生人數每年多半不到50名,畢業人數 甚至有八年在個位數以下,但該校始終維持嚴格的入學規定, 1915年,還列有筆試,結果淘汰32名應考生,只錄取45 人。隨著女學生讀書意願的增高,再加上,日本學生也想進 「三高女」就學,該校的錄取率更是低落。這種以考試錄用學 生的方式,成為當時進入女中的先決條件,但受應考人數與錄 取人數影響,各地錄取率並不相同。 早期女子中學的課程主要是家政,包括插花、手工、家 事,為的是培養具有日本女性婦德的賢妻良母。進入女子高等 普通學校之後,課程內容才逐漸擴大,就同現在的女中一樣, 有社會科、數理科、藝能科、語文科;不過,
們學的不是中
文和中國史地,而是日文和日本史地、外國史,同時,還得學 習日本禮節,有學生回憶,學習日本禮節十分辛苦,必須一整 堂課都跪在榻榻米上,因此,課後常常雙腿麻木,無法站起。 至於體育課,起初女學生因為纏足不方便行動,主要做簡單體 操或遊戲,以後,田徑運動、球類運動都列為教學項目,甚至 還有游泳課。到日本侵華時期,更增加國防體育,其中刺刀課
日治時期台灣的高等女學校原是為了日本人學生所設,校修業年限為 四年,另外設置的補習科修業年限為一年。學習科目包含修身、國語 (日語)、英語、歷史、地理、數學、理科、圖畫、家事、裁縫、體 操。圖為當時手藝課的上課情形。4
程,要求女學生披厚甲、持木棍操練,台南女高還曾讓女學生 到海邊學駕船,訓練敵前登陸、爬繩梯等驚險萬狀的活動。 142
中學女生除了接受多元課程之外,必須遵守嚴格的訓導 規定,為灌輸日本國民精神,每天學生到學校的第一件 事,是向天皇或皇后像致禮,並得參加各種與日本風俗有 關的儀式活動,其中遙拜日本宮城、參拜神社、朗讀天皇 詩歌,更是重要活動。而學生在校內或校外的行為,也受 到嚴密監督,例如,三高女採學生自治與教官指導的雙管 齊下方式,讓學生自重自愛;在住宿管理上,特別要求統 整性,且訂有作息程序。同時,配合德、智、體、群、美 五育實施校內、外活動,包括音樂會、舞蹈會、學藝會、 吟詩會、遠足、登山、修學旅行、運動會等。 表面看來,這些活動項目與現今中學女校差別不大,但 內容卻有部分不同。以遠足來說,為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精 神,1920年代末期,曾舉辦耐熱強行遠足,當時三高女最 先試辦,先後以淡水、基隆為目的地。由於路程遙遠,學 校唯恐學生體力不支,做了不少準備,不但先進行體能檢 查,還按個人體力分成不同里程的隊伍;並規定行前一個 月,每天得練習四里的徒步行走;遠足當天沿途有醫護人 員,中途則設中、長程休息站、救護隊。據該校1928年統
日治時期台灣女性也會加入日本人組成的團體,三高女畢業的邱鴛鴦 女士(前排右一)、李德和女士(前排左二)也加入團體擔任鄉里服
計,有73人的行走記錄長達14里以上。相較於剛立校時,
務的工作。二戰期間保甲婦女團的團員須到學校旁邊的空地種菜,增 加生產;同時領導地方婦女慰問傷患。6
走走停停的短程遠足,強行遠足顯示台灣女性不再是弱不 禁風,也激起彰化女中、台南二高女積極響應。
143
另外,1927年,三高女舉辦全校登大屯山的活動,
日治時期的女子中學,不只提供中學教育,它的另
創下臺灣女性首登大屯山的紀錄;當年,該校的14名學
一個特色是培養小學老師,在師範學校還沒有設置女子
生和5位老師更完成攀登玉山的壯舉。在現代人眼中,
部的1928年之前,女老師的培育是由女子中學負責。
這是稀鬆無奇的事,但在女性才開始受到重視的年代,
前面提到的手藝科,便是臺灣女教師的搖籃,當時該科
們的表現則深受矚目,成為媒體寵兒。
的畢業生,多被延攬到公學校(小學)教書;1919年 女中改制後,中學部附設的師範科和講習科,成為小學 師資培訓班,專門招收中學畢業女生。因此,和當前的 女中比較,日治時期女中的性質較為複雜。 而令人好奇的是,日治時期女中畢業生除了當老師 之外,
們是不是也努力邁向大學,繼續深造。由於殖
民政府不重視高等女子教育,先後只設置兩所高等女 校,而且招收人數不多,於是有志就讀大學的高女畢業 生,只好出國留學,但也限於經濟富裕的家庭,才有能 力送女兒出國讀書,
大多數女生則選擇不再升學。
不過,日治時期能讀到高女,是相當了不起的事, 一方面是這時期擁有高女學歷的女性不多;另一方面 是,高女教育讓
們從傳統禮教束縛中解放,充分發揮
潛能,呈現現代女性的特質。因此,當時許多家庭以迎 娶高女畢業生為榮,各個行業也喜歡雇用高女畢業生; 戰後台灣政壇首次出現的女性民意代表,更以高女畢業 生佔
大多數。這些現象與今日不能同日而語。 144
註釋 1.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新校舍全景〉,來 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7. 〈畢業紀念冊̶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內地修學旅行 寫真帖〉,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規程〉圖三之
8.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師生攀登玉山〉,拍攝年
一、圖三之二,圖片提供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份:1929。圖片提供者:林蔡娩、中央研究院近代
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史研究所,來源:數位島嶼。
3. 〈講堂‧光榮記念館‧運動場〉,來源:國立臺灣歷史 博物館。 4.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手藝課情形〉,拍攝年份: 約1925年,圖片提供者:陳石滿、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來源:數位島嶼。 5.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射擊實習〉,拍攝年份: 1931。圖片提供者:臺北市文獻委員會,來源:臺 灣記憶。 6. 〈嘉義保甲婦女團救護班團員合影〉,拍攝年份: 1944。圖片提供者:邱鴛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來源:數位島嶼。
145
5.4
台灣現代教育的發展 * 吳文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146
清季,西式新教育設施隨著傳教士及改革之士零星 地引進台灣。1895年日本領有台灣後,台灣總督府參 考日本明治維新所建立的新學制,正式將近代西式教育 制度引進台灣,開啟台灣教育史的新紀元。然而,此一 制度之建立主要目的在於貫徹殖民政策,因此,儘管其 與當時日本國內的教育制度相似,但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明顯的具有特殊性。針對漢人子弟,1896年總督府首 先設立修業4年的國語傳習所(按:國語指日語), 1898年設立6年制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以日語教 學為重心,並施以道德、實學、體育、音樂等教育,係 兼具同化及現代化意義的初等教育設施。對於原住民子 弟,另設蕃童教育所或蕃人公學校,修業年限較一般公 學校短少兩年,課程、教科書等也異於一般公學校。對 於來臺日人子弟,則比照日本國內別設小學校。形成臺
階層子弟作為勸誘入學的主要對象,故10餘年間學齡
1899年日本政府發布勅令第九十七號,在台北、台中、台南設置三年 制師範學校,以培養公學校的教師。圖中台南師範學校創立於明治三 十二年(1899),明治三十七年(1904)併入台北師範學校,至大 正七年(1918)才於赤 樓設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南分校,次年 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大正十年(1921)桶盤淺新校舍(即 樹林街現址)落成啟用,照片所攝地點即新校舍。戰後數次改制,現
兒童入學率始終低於10%。此外,對於傳統初等教育
為國立臺南大學。2
灣人、原住民及日本人等三個系統的差別待遇教育。 此時,總督府並不急於普及教育,而是以社會中上
設施──書房,總督府發布管理規程,規定書房應漸次 加設日語、算術、修身等公學校科目,逐漸使書房變成 公學校的輔助機關,其校數和學生數都迅速銳減。 147
1919年「台灣教育令」發布之前,總督府並未建立 完整的教育制度,中等以上教育設施十分欠完備,僅設有 醫學校、國語學校及職業補習學校等。1919年根據差別 原則,發布「台灣教育令」,確立台灣人的教育制度,在 公學校之上設立中等、高等教育設施,但修業年限及學科 程度都低於日本國內的同級學校,台灣人無法享有平等的 教育權。1922年,又頒
新「台灣教育令」,標榜取消
台、日人的差別待遇及隔離政策,初等教育以是否「常用 國語」作為公學校和小學校之區別,而中等以上教育機關 (師範學校除外)比照日本國內制度設立,實施台日共 學,各地紛紛增設中學校、高等女學校、職業學校及職業 補習學校,高等教育設施則有高等農林、商業及工業學 校,以及醫學專門學校、台北帝國大學等。 表面上,從此台灣人可以接受與日本人程度相同的中 等以上教育,但實際上差別待遇的本質不變,中等教育設 施台、日人學生約各占半數,而高等教育則台、日人學生 比例懸殊。共學的結果,只是為迅速成長的在台日人子弟 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台人子弟並未能享受公平的教育機 會。影響所及,台人子弟在台升學長期面臨激烈的入學競 爭,前往日本國內升學反而較為容易,因此,留日學生激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了要提升臺灣人民的生活、政治水準,本 乎內地延長政策致力於推廣基礎教育。1919年,以充實教育設 施、建立系統性的教育機構為目的,總督府發布「台灣教育 令」,確立初等普通教育、男/女性高等普通教育、專門教育、 師範教育和實業教育的體制,其中商業學校即屬於實業教育的一 環。本圖的「台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創立於大正八年 (1919),戰後併入國立臺灣大學成為法學院,位於今台北市 中正區徐州路上。3
增,人數十分可觀,至1945年多達20餘萬人。 148
1930年代起,總督府利用社會教育,加強普 及日語、灌輸日本國民精神等同化措施,尤其是 1937年對華發動侵略戰爭後,在台推動「皇民 化教育」,斷然廢除公學校漢文科,1941年配 合日本國內初等教育學制改革,將台灣的小學 校、公學校一律改稱國民學校。1943年實施6年 制義務教育,強制廢除書房,比照日本國內中等 以上學校學制改革,修改各級學校法規,刷新教 育內容,縮短修業年限等。1920年代起台人學 齡兒童入學率不斷提高,1930年為32.6%, 1935年為41.4%,1940年增為57.4%,1943 年再增為65.7%,1945年超過80%。 日治後期,初等教育迅速成長,一則助於日 語的普及,日治末年日語普及率幾達80%,使台 灣變成「雙語並用」社會;一則助於現代基本知 識、技術及觀念的傳播,促進台灣社會的現代 化。中等以上學校也不斷增加,1944年已有中 學校及高等女學校各22所、職業學校27所、職 業補習學校90所,以台人學生為主的職業學校及 職業補習學校畢業生遠多於中學畢業生,顯示中
1922年以日台同化為目標發布新「台灣教育令」,在「工業日本,農業台 灣」的政策下,於1926年創建的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教授共同科目國 語、數學、法制、經濟,以及理化、農業實踐等專業科目。1945年後,更 名為台灣省立宜蘭農業職業學校,2003年核定為國立宜蘭大學。4
等教育偏重初級技術人才的養成。 149
高等教育因特殊目的和任務而設,醫學校在於培 養熱帶醫學和醫事人才,高等農林、商業、工業學校 及台北帝大之設立則在於配合南進政策,以熱帶教學 和研究為重點,培養開發台灣、華南、南洋產業所需 的專門人才,並在人類學、南洋史學、熱帶農學、熱 帶醫學等領域留下豐碩的學術業績,成為台灣、華南 及南洋研究重要的參考資料和素材。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台灣回歸中華民國, 政府接收改制後,積極致力於「去日本化」,全力推 動「再中國化」;進行台灣教育再改造工作,以國民 學校作為6年義務教育設施,將原5年制中學校、4年 制高等女學校改制為初、高中各3年的中學,高等教 育則改為3年制專科學校及4年制大學或學院。
150
1949年中央政府播遷來台,為了「動員戡亂」,以
政府啟動教育改革列車,展開課程標準之修訂,中小學
「反共抗俄」作為國家基本政策,建立威權體制,頒
教育本乎「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之原則,
「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以「戡亂建國」作為教育
以及「未來化、國際化、統整化、生活化、人性化、彈
中心,教育內容加強愛國反共意識及軍事訓練,各級學
性化」之理念,以「培養21世紀的健全國民」為目標,
校設有國民黨黨部,公立學校大部分教師都加入國民
開啟國民中小學教育民主化及自由化之端緒。2000年
黨,高中高職以上實施學生軍訓,必修「三民主義」課
代初期,政府進一步規劃12年國民基本教育,以期達成
程,並控制學生的「課外活動」,而有「黨化教育」之
提升國民素質、增進國家競爭力、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稱。此一時期,教育機會均等,學齡兒童入學率呈急遽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抒解升學壓力、引導學生適性發展
增加之勢,1951年為81.5%,1961年增為96%,已
等之目標,預定2014年正式實施12年國民義務教育。
與一般教育發達的國家無所差異。
至於高等教育之改革,主要為改善大學教學研究環
隨著升學風氣不斷提高,初中入學考試產生激烈之
境、修訂大學法、開放增設大學、改進大學入學考試方
競爭。政府為滿足國民接受教育之需求,解決升學考試
式、建立大學評鑑機制、追求大學卓越發展,以及提升
競爭之問題,以及提高國民素質,1968年設立國民中
大學國際競爭力等。要之,台灣近代教育發展之特色,
學,將國民教育延長為9年,該年國小畢業生升學率為
乃是由強制漸次轉為自主、由威權漸次轉為民主、由一
74.2%,
至1990年已幾達100%,可說已達到國民
元漸次轉為多元、由限制漸次轉為鬆綁等之過程。日治
教育充分普及之目標。實施9年國民教育後,政府致力
時期台灣儘管建立西式現代教育制度,但未必符合台灣
於調整高中、高職學生比例,10年之間由6:4轉為4:
社會之需求,戰後初期,在威權體制下,教育的目標在
6,以配合國家經濟建設技術人力之需求。其後,仍繼
於貫徹特殊國家政策,仍對台灣社會之現實有所忽視,
續因應經濟之發展和社會之需求,隨時靈活調整。
近年來隨著政治民主化、本土化之發展,教育改革逐漸
1980年代隨著政治民主化、自由化運動之蓬勃,本
回應社會之要求和期待,以追求達成現代教育之目標。
土化運動應運而生,因應此一新情勢,1990年代初期 151
註釋 1. 〈 臺 灣 總 督 府 國 語 傳 習 所 官 制 〉 , 年 份 : 1897。圖片提供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來 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2. 〈臺南師範學校(國語課)〉,年份:1920年 代。來源:臺灣記憶。 3.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本館〉,年份:1920年 代。來源:臺灣記憶。 4. 〈宜蘭風景(州立宜蘭農林學校)〉。來源:國立 臺灣歷史博物館。 5. 〈 熱 帶 醫 學 專 攻 科 及 研 究 科 規 則 〉 , 年 份 : 1980年代民主化、自由化運動蓬勃,本圖為1987年言論自由案件、人 身自由案件、以及政治司法案件的新聞事件年表。戰後臺灣的政治氛圍 直到1980年代中後期民主化轉型之前,始終籠罩於威權主義體制之 下,處於一黨獨大、人民自由受箝制的狀況。1987年民間力量突破政 治禁忌,驅使政府解除了戒嚴、釋放或移監政治犯、並保障言論思想和 居住遷徙的自由;此外,生存或工作權利與環境維護等問題,也紛紛浮 出 面。這一年可說是臺灣人權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時間點。6
1919年。圖片提供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來 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6. 〈1987年台灣人權報告〉,圖片提供者:台灣 人權促進會,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 入口網。
152
主題六
戍守疆土,保家衛國 6.1 千年前的漢代邊塞軍情̶永元器物簿 6.2 虎翔天際:鏖戰藍天的Flying Tiger 6.3 美哉海洋國家公園,東沙島歷史寫真簿 6.4 一生戎馬衛海疆:台海老兵「老陽」的故事
6.1
千年前的漢代邊塞軍情̶永元器物簿 154
居延漢簡的由來 「居延漢簡」是指漢代居延、肩水兩 都尉府所管轄之烽燧遺址(現今內蒙古自 治區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金塔縣境內)出土 的簡牘之統稱,「永元器物簿」即出土於 此。居延地處戈壁沙漠,一般史書多稱其 「瀚海」、「流沙」等。這裡南接河 西走廊,北鄰蒙古高原,歷來是兵家 必爭之地。西元前121年春,漢代名將霍 去病率騎兵大破匈奴後,敲開了河西走廊 的東部大門。不久漢朝在此建立酒泉、武 威、張掖、敦煌四郡。據《漢書‧李廣利 傳》載:「益發戍甲卒十八萬酒泉、張掖 北,置居延、休屠以衛酒泉。」可見當時 這幾處不只是通河西走廊至西域的貿易重 鎮,也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漢代修建居延 要塞後,長期派兵駐守,並就地屯墾以解
甲渠候官治所意想圖 漢代防衛河西走廊的據點,軍隊駐紮於此,平日操練、屯墾、畜牧。1
決糧草轉運不易的問題。長期的駐兵和屯 墾,自然有大量關於軍事、經濟、教育文 化等
案文書的來往,這就是我們現在看
到居延漢簡的由來。 155
永元器物簿的出土地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居 延漢簡.甲乙編 (下冊)》,頁 311,描述如 下:「A27烽臺,在地名查科爾帖 Tsakhortej(蒙語義為燧石)的一個低圓丘 上,離河僅數米。臺高8、基座
約5.5米,方
向為N40 E,與河平行。臺下半部版築,上半 部土
築。緊接在臺西北幾間相連的房子,地
面分別在地平0.4-1.65米以下。B室壁上塗 白,有朱繪橫道,此處出土 永元器物簿 及其 它的多數器物。此處出土漢簡90枚左右。永元 器物簿(78簡)是永元年間廣地候官南部候長 所上的簿冊,是居延所出較
的一批簡。同出
的器物有木器、角器、陶器、織物和大泉五十 等。1942年秋,在永元器物簿出土處之下又 掘獲一張紙,也是東漢的墨跡。」
156
漢簡的形式與價值 就質地而言,居延漢簡可分為竹、木兩 類。竹簡所占的比例甚微,大都為木簡,出 土的木簡經鑑定,有松杉、白楊、水柳、紅 柳等。其形制繁雜,大部分簡牘長23公分左 右,編聯在一起的簡稱做「冊」。居延地區 出土的簡冊原來大都是按類歸
的,有些在
當時則已被廢棄,扔在一隅,由於年代久 遠,出土時多已散亂。 漢代邊塞遺留下來的這些簡牘文書,內容 十分豐富。它們直接、生動地記錄了大約從 西漢中
期至東漢初,當地軍民在軍事、法
律、教育、經濟、信仰以及日常生活各方面 活動的情形,是極具學術價值的重要史料, 為漢代史研究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居延漢簡 的主要內容包括官、私文書及少量典籍、曆 譜等。「永元器物簿」記錄了兩處烽燧所擁
廣地南部永元五年至七年官兵釜磑月言及四時簿
有的兵器及其它駐屯軍用品的數目。此簡冊
此件藏品通稱「永元器物簿」為現今世上保存最完整之簡冊。其內容是 東漢和永元年間廣地南部按月及四時上報部內破胡燧、澗上燧裝備用品 數量及情況的報告書。讓我們遙想兩千年前,漢代軍隊戍守西北軍事要 塞之情形。另外這批珍貴文物本身輾轉來臺的過程也是十分艱辛曲折。
出土時較為完整,且有明確的紀年,文物價 值極高。
157
永元器物簿時代背景 漢武帝(西元前140-87年)為了對抗匈奴,數度派
西北要塞的烽燧,每燧有戍卒三、五人,多達30人
軍出塞,大敗匈奴,奪取河西之地,建立武威、張掖、
左右。若匈奴南下,「以烽主晝,以燧主夜」,白天放
酒泉、敦煌四郡。他除了移民墾殖邊地,更在北及西北
煙,夜間點火,以通敵情。以張掖郡為例,其邊塞烽燧
方遍置烽燧、郵驛,派兵屯田戍衛。戍守居延的官兵,
候望組織大致如下圖:
除了邊地的騎士,還有很多是來自內郡的戍卒、田卒和 刑徒。
肩水部都尉 太守
候
候長
燧長
居延部都尉
158
永元器物簿的價值 「廣地南部永元五年至七年官兵釜磑月言及四時
份廣地南部按月及四時上報部內破胡燧、澗上燧釜、
簿」,通稱為「永元器物簿」,是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
磑、弩、箭等裝備用品數量及情況的報告書,內容為東
陳列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漢和帝永元年間(西元89−105)廣地候官下屬之候
「永元器物簿」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漢簡中,木 簡、墨跡及編繩保存都最完整的一份漢代簡冊。簡冊由 四組編繩、由77枚木簡編連而成,許多字壓在編繩之
長,向上級候官所作的報告,類似現代軍隊的裝備檢查 清單。這份簡冊不但使我們了解漢代如何編造簡冊,也 使我們認識漢代邊塞有
些裝備,又如何檢查裝備。
下,很明顯為先寫後編。除兩支空白簡,其餘簡上是五
159
烽火年代中的居延漢簡 1930年代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The SinoSwedish Expedition)在內蒙古額濟納河,也就是漢 代居延地區的烽燧與關塞遺址中發現的木簡−−居延漢 簡,共計一萬餘枚。這項由瑞典人貝格曼(Folke Berg-
(1881−1971)的協助下,秘密將簡牘等相關資料由 北平運至香港。自北平經天津、青島、上海,秘密運送 的歷程驚險萬分,至1938年文物抵達香港,置於香港 大學圖書館存放。 1940年6月戰火向香港逼近,學者們曾經考慮過將
man, 1902−1946)率先發現的大量簡牘,轟動了中
漢簡自港送往昆明或馬尼拉,但因保存環境等因素考
外學術界。除了簡牘之外,當時在不同遺址出土和採集
量,傅斯年大力建議送往美國。胡適具有西北科學考察
的文物還有很多。考察完成後,中、瑞雙方達成協議:
團理事長的身分,向來對於這批珍貴文物十分關注,此
一萬餘枚的簡牘留在中國,由中、瑞專家共同研究;其
時正擔任駐美大使,與美國國會圖書館來往密切,所以
餘文物則由瑞方帶回瑞典。
胡適表示文物運往美國保證安全無虞,將會負責漢簡在
1931年這批漢簡運到當時的北平圖書館保存。
美國的保存工作。
1933年北大文學院院長胡適(1891−1962)成為北
因此居延漢簡於1940年8月4日離開香港,於10月
平圖書館委員會的委員長,副委員長即為傅斯年
中旬抵達華盛頓中國大使館,於10月26日存入美國國
(1896−1950)。傅斯年同時也是北大教授與中研院
會圖書館。而後中央研究院後來利用紐約萬國博覽會參
史語所所長,更是西北科學考察團的理事。為了攝影與
展古物及存放在國會圖書館之善本書回臺的機會,委託
研究的方便,胡適、傅斯年與北平圖書館協商,將簡牘
中央圖書館一併運回居延漢簡,於是在1965年11月這
陸續移往北京大學。
批珍貴文物原封未動地運回臺灣,現存於中央研究院歷
1937年7月蘆溝橋事件爆發,日軍攻佔北平。西北 科學考察團理事會幹事沈仲章(1904−1987),乃傅 斯年的學生,因擔心漢簡等文物受損,他在理事徐鴻寶
史語言研究所。若非沈仲章與徐鴻寶等人的秘密搶救, 傅斯年與胡適兩大中國學術界領袖的合作,上萬的居延 漢簡是否還能存於今日,尚於未定之天。
160
註釋: 1. 〈甲渠候官治所意想圖〉,作者:翁愈 琄,來源:中央研究院雲端博物館̶國家 寶藏館。 2. 本文原刊載於中央研究院雲端博物館̶國 家寶藏館,透過互動的檢閱方式,帶領觀 者一同進入珍貴國寶的世界。 3. 本文漢簡圖片提供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其餘圖片提供者皆為中央研究 院雲端博物館。
161
6.2
虎翔天際:鏖戰藍天 的Flying Tiger * 馬有成
1941年,由陳納德將軍所領導的 「中華民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 ( AV G ) 」 , 在 雲 南 昆 明 擊 落 日 本 飛 機,因該航空隊飛機機頭上畫有鯊魚圖 樣,被報刊稱為「Flying Tiger」,即為 後來所稱之「飛虎隊」。飛虎隊成員以優 異的技術,協助我國空軍保衛領空。陳納 德將軍與陳香梅女士的戰時邂逅、戀愛及 結婚的佳話,亦曾被改編為電視劇「一千 個春天」,迄今為人津津樂道,就讓國家 案
訴說飛虎隊遨翔天際的時代。
*
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162
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對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抗 戰初期,雖然我國軍機與飛行員數量不及日本,然在 1937年8月14日首次空戰時即擊落日機9架,締造 814空戰勝利,並曾奇襲臺北及至日本散發傳單。 但因我國軍機數量及人員仍相當缺乏,國民政府為強 化空中作戰實力,開始雇用外籍飛行員,以抵禦日本 的空中威脅。 首批來華的外籍飛行員經考核簽訂合同後,於 1937年10月在漢口組織編組(空軍第14隊)參加空 戰,後因指揮系統及紀律等問題,於1938年3月間裁 撤。此外蘇俄亦於1937年11月派遣志願隊來華,除 協助我空中作戰,教授空軍戰術並擔任顧問,1941 年因蘇俄國內情勢變化,又與日本簽訂中立友好條 約,因而無法繼續援助我國空軍。 空軍第14隊成立經過 號:0026/152.1/2320,案名:外籍空軍志願隊參加抗日戰史。
163
當時我國空軍,雖有外籍飛行員與蘇俄志願隊的協 助,然仍難以抗衡日軍的空中優勢,同時也造成地面 部隊遭受空軍威脅致使戰況膠著。尤其,當日本零式 戰鬥機投入中國大陸戰場後,我空軍在飛機性能及人 員上已無法和日本相較,國民政府乃委託擔任顧問的 陳納德將軍赴美洽購飛機,並招募飛行員來華參戰。 由於陳納德顧問在美招募美國陸海軍飛行員及獲得 百餘架戰鬥機,隨即於1941年8月成立「中華民國空 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簡稱AVG)」,乃之後所稱「飛虎隊」。在緬 甸冬瓜英空軍基地開始訓練,劃分為三個中隊,正式 投入中國大陸的空中戰場。AVG成立後,原駐防昆明 協助滇、緬地區的空戰,後移防至湘桂地區。1942年 珍珠港事變,美國向日本宣戰後提供我國軍事援助, 並規劃派遣航空隊來華。合約僅1年的AVG於1942年 到期解散,部分成員歸建美軍後,飛虎隊就此劃下句 點。當時AVG以少數的人員、優異的技術參與多次空 戰並擊落日機、炸毀倉庫及卡車等,其戰果彪炳,我 國頒發勛獎章予以獎勵。
美國志願大隊成立經過 號:0026/152.1/2320,案名:外籍空軍志願隊參加抗日戰史。
164
在AVG裁撤後,1943年美軍組 成「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協 助我國抵禦日本的空中攻擊,該航 空隊多次擊退日機,其成員亦獲得 我國頒發勛獎章,成為抗戰時期空 中作戰的主力部隊之一。 飛虎隊在短暫但榮耀的歲月裡, 隊員以個人身分參加,不僅無軍 銜,亦無編制,甚至沒有統一的軍 服;但在陳納德將軍的領導之下, 這支臨時組成的外籍飛行隊,在與 日本空中作戰時連戰皆捷。飛虎隊 以少數的人員、飛機面對數量
多
的日機與船艦,仍毫無畏懼勇往前 進,以優異的技術,屢挫強敵,寫 下輝煌空戰史頁。想要知道有關飛 虎隊更多的故事
?歡迎
到國家
美國第14航空隊戰果(民國33年12月) 號:0033/544.2/8043,案名:美十四航空隊在華戰果統計表。
案資訊網找尋飛虎隊的足跡。
165
註釋 1. 〈血幅〉,圖片提供者:Cubdriver,來源:維基百科。 2. 〈Flyingtiger〉,來源:維基百科。 3. 本文原刊載於 2013年3月18日《 4. 本文所有
案影像提供者為
案樂活情報 第69期̶
案管理局,
案瑰寶》。
案來源為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飛虎隊的 P-40 戰鬥機以 鯊魚牙齒和利眼塗裝。2 166
東沙擁有我國海域唯一發育完整的環 礁,孕育豐富的珊瑚礁生物,加上位居南 海北部,景觀優美,向有「南海之珠」的 美譽,2007年「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掛牌成立,開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之經營 管理,邁向「永續海洋」之願景。這片美 麗海洋的經營開發過往,就讓東沙島歷史 寫真簿為
道來!
6.3
美哉海洋國家公園:東沙島歷史寫真簿 *馬有成 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167
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以下簡稱南 海)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方,其海域範圍東起菲律 賓群島,北至臺灣海峽,西到巽他礁層(Sunda Shelf)與印度洋,南達印尼群島。南海為中國大 陸前往東南亞地區航海必經之途,故文獻上對於 南海諸島及經由該海域前往東南亞諸國的航海針 路與日程皆有記載。 該海域島嶼皆為珊瑚礁所構成,主要包括四個 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 島,即所稱「南海諸島」,現今我國派員駐守於 東沙島(東沙群島)及太平島(南沙群島)。 南海各島嶼面積較小,雖不適合長期定居,但 於漁
時期,漁民在此海域作業時,仍選擇較適
於居住之島嶼作為避風、補給及休息之處,
若
遭遇不幸亦會葬於島上。清代水師為維護周遭海 域安全,亦會派遣船艦巡視,而清代相關文獻及 官方輿圖均已描繪與記載南海諸島。因南海部分 島嶼蘊藏豐富鳥糞(磷礦)、海草等自然資源, 其中東沙島位置最北且距中國大陸最近,為南海 諸島中較早被經營開發的區域。 168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日商西 澤吉次(Nishizawa Yoshiz)在普拉塔 斯島(Pratas)(東沙島)建屋及採集 燐礦等自然资源,此事後經外務部得知 後,除與日本交涉日商進駐東沙島問題 外,並指示兩廣總督張人駿派員調查, 當時水師提督李準、副將吳敬榮即前往 該海域勘查。 清廷與日本交涉東沙島問題後,雙方 議定由清廷收回東沙島,西澤吉次等人 撤離東沙島,清廷並付款20萬銀元購買 西澤吉次在東沙島之產業,宣統二年 (1910)廣東省即派員接管東沙島,此 次清朝官員接管東沙島過程,留下許多 珍貴的歷史照片。 清末東沙島上製磷工廠 號:0012/944/5090,案名:「東西沙羣島開發案」。
169
1923年,香港總商會建議在東沙島設立無線電氣象 觀測臺,並表示願意籌款興建,因設立無線電氣象觀測 臺牽涉到我國對於東沙島主權,因此政府研議後則由交 通部及海軍部負責相關籌劃事宜。
日人在東沙島曬製螺肉後遺留之螺殼 號:0012/944/509,案名:「東西沙羣島開發案」。
1924年,海軍部即派員隨同英國軍艦(密納蘭號) 前往東沙島勘察,船隻在波濤萬頃海洋中顛簸前進,猶 如漂浮於海面的孤葉,抵達東沙島時發現島上已有約三 十名日本及臺灣漁民在島上作業,日人並在該島設置工 廠採補海螺及加工曬製螺肉。 前往東沙島勘察之英國軍艦 號:0012/944/5090,案名:「東西沙羣島開發案」。
170
1925年,海軍人員再度乘船前往東沙島,要求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南海部分島嶼興建機
及臺灣漁民限期撤離後,政府才得以在東沙島上興建相
場、營舍等軍事設施,此時南海諸島為日本軍事基地。
關設施;在東沙島無線電氣象觀測臺完工後,該島劃入
1946年我國海軍開始著手進行重建東沙島氣象臺及派
軍事區域由海軍管轄,後因維護經費問題而將燈塔部分
軍駐守、運補等後勤作業,並成立管理處(氣象組、電
移歸海關負責。
訊組及獨立排)。目前我國在南海諸島主要駐守區域為 東沙島及太平島,海軍艦隊亦按期巡防該海域,若遇我 國漁民在此處遭遇海難時,駐軍與艦隊可就近即時通報 救援,保障我國漁民之安全
。
1992年8月5日,行政院通過「南海小組」設置要 點,由內政部長擔任召集人、內政部政務次長擔任副召 集人,設有委員10人,該小組主要任務為研議南海諸島 及南海水域相關事項。10月,國防部公告東沙島及太平 島限制空域及海域,非我國籍船舶、其他運輸工具或人 員,進入禁止海域實施驅離動作。南海小組經多次召開 會議後擬定「南海政策綱領」,藉此維護南海諸島、水 域權益,並促進該海域和平開發。1999年東沙島改隸 於高雄市旗津區(郵遞區號為805),2000年海軍將 設立於東沙島之燈塔 號:0013/927/5090 ,案名:「東沙群島無線電觀象臺籌建案」。
東沙島及太平島防務移交給海岸巡防署接管。現今東沙 島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園區,為我國第七座國家公園, 也是首座以珊瑚生態系保護為主的海洋型國家公園。 171
每張照片都保存著一段歷史, 讓我們能身歷其境。從東沙島的歷 史照片裡,不難想像船艦在狂風巨 浪裡,突在無際的海面,望見東沙 島的喜悅,而埋沒於荒煙蔓草裡的 古廟,也敘說著東沙島歷史的痕 跡。
若
想更進一步認識東沙島
的歷史,只要
至國家
案資訊
網,將可看到更多鑲框過往經營發 展的老照片,帶領
從照片裡領略
那美哉海洋國家公園的歷史風采。
從船艦遙見東沙島(1924年攝) 號:0012/944/5090,案名:「東西沙羣島開發案」。
172
註釋: 1. 〈南海屏障碑〉,來源:維基百科。 2. 本文原刊載於 2012年10月16日《 3. 本文所有
案影像提供者為
案樂活情報 第64期̶
案管理局,
案瑰寶》。
案來源為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4. 〈南岸海邊堆滿海草的沙灘〉,作者:pseudolapiz,來源:flickr。
東沙島的生態資源豐富,東沙環礁的形成推測需千萬年的時間,因此格外珍貴,圖為南岸海 邊堆滿海草的沙灘。4 173
6.4
一生戎馬衛海疆: 台海老兵「老陽」 的故事 * 王珮瑜
174
遙望過去,台灣一直是個充滿變數的島嶼,被廣大 的海洋所包圍,也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戰略位置,走過
艘艘巨大剛強的軍艦,是否曾經用某種方式,參與了台 灣人民平凡無奇的生活?
一段殖民與爭奪的歲月。海洋,賦予島嶼最珍貴的寶 藏,卻也將島嶼的命運,帶進洶湧的波濤與風浪之中。 時至今日,多數的台灣人民早已習慣和平富庶的生活, 享受經濟發展與民主進步的果實,但在此同時,我們是 否仍記得曾經在前線為我們守護家園的海上軍魂?那一
就讓我們一起說一段關於台灣海防的故事吧!在這 個故事裡,被海軍弟兄們 艦
稱為「老陽」的陽字型驅逐
對是最耀眼的主角,但故事的開頭,且讓我們先將
目光拉遠,眺望一下變動中國海吧!
1880年清廷以三百萬兩白銀,向德國伏爾鏗船廠訂造定遠級鐵甲艦定遠號和鎮遠號,打造亞洲火力最強大的北洋艦隊。1885年二船回國,在當時被 日本視為一大威脅,可惜日後的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圖為鎮遠號,1895年被日本俘於劉公島。1
175
變動的中國海 1875年,清朝政府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 師,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清廷陸續向英國、德國訂製多 艘艦艇。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中國政府在山東正 式成立北洋海軍,龐大的陣容幾度成為亞洲最強大的海 洋戰力,北洋艦隊名聲遠播,清廷的威望也透過北洋艦 隊而大有提昇。可惜這樣的盛況不過是曇花一現,北洋 水師承襲了
清腐敗、貪婪的軍紀,士兵荒懶懈怠,連
軍艦設備的維護也得過且過,隨著1895年甲午戰爭爆 發,北洋艦隊不敵日軍猛烈的砲火,一敗塗地,所有未 被擊
的軍艦全數投降,短暫的輝煌也瞬間化為泡沫。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覬覦 中國山東的戰略價值,在膠州灣對德國宣戰。分身乏術 的德國始終處於劣勢,為了反擊,德方不惜派出S90驅 逐艦和S90魚雷艇 炸
襲日本巡洋艦「高千穗號」,將其
。「出奧步」的S90魚雷艇深怕遭受日方報復,於
是將艦艇開往山東省日照市石臼海口引爆,艦上61名德
日本驅逐艦到口強卸德艦機砲件
國官兵全部棄械投降,尋求北洋海軍的庇護。這一件事 讓中國捲入德日的恩怨之中,引發後續一連串對俘虜與
10月20日,日本將驅逐艦駛入中國領海,強行拆卸S90所配備的武 力,山東將軍靳雲鵬和巡按使蔡儒楷阻止無效,向外交部發出電報。
破船的攻防,而S90魚雷艇破碎的殘骸,也意外地,成 為列強侵略華北的最佳見證者。 176
強大的外患一直是中 國領海變動的主因,列強 的威脅將中國已經疲累不 堪的體力消耗殆盡,讓國 家長期陷於積弱不振、民 不聊生的困境中,可見海 防與國家發展之間,確實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 此,接下來要介紹的「老 陽」們,可謂是
轉我國
發展的一大功臣。
177
以丹陽艦(雪風)為首的日本賠償艦 1940年(也正是二戰初期),一艘被 命名為「雪風」(ゆきかぜ)的陽炎級軍艦 在日本佐世保海軍工廠誕生,成為大日本帝 國海軍第十六驅逐隊的司令艦
。那正是同
盟國與軸心國兩大聯盟在全球展開激烈戰事 的關鍵時刻,「雪風」竣工後,隨即被派往 菲律賓執行登陸支援任務,從1942年開始 陸續參與無數次的重要海戰,在第十六驅逐 艦其他戰艦都被擊
、毀損之際,只有「雪
風」屢次躲過死亡的命運,於戰火中存活下 來,因此,它獲得了「不死鳥」的稱號。當 時其他戰艦甚至出現「雪風將十六驅的僚艦 全部吃光(雪風が十六駆で僚艦を全部食い 尽くした)」的流言,暗指「雪風」運勢過 強,吸取了其他戰友的好運氣,而不願意與 它並肩作戰。無庸置疑,「雪風」之名,是 日本海軍歷史上
對不會漏掉的光榮註記。 陽炎型8號艦̶雪風號,因其總是幸存,也被稱為「奇蹟的驅逐艦」,圖為1940年1月 竣工後的英姿。5
178
但儘管「雪風」戰功彪炳,戰爭的殘酷結局仍讓日 本面臨史無前例的屈辱。1945年,日本戰敗了,「雪 風」不再是海上威風凜凜的戰將,它只能和其他軍艦一 樣解除武裝,改裝成復員運輸艦,協助運輸日本一萬三 千名士兵返回日本國土。1946年,「雪風」被聯合國 指定為戰時賠償艦,當這個註定要離開母國的噩耗傳回 艦上,「雪風」的乘組員雖然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但仍 然很快地打起精神,細心整備,到最後一刻都不放鬆。 這樣的精神看在聯合國人員的眼中,也感受到日本海軍 堅
高尚的情操而深深讚嘆。同年6月28日,中國代表
馬德建上校伸手一抽,這艘具有傳奇色彩的驅逐艦就此 加入中國海軍的陣營,改名為「丹陽軍艦」,編號 「DD-12」,奠下海軍以「陽」為艦名的開端,成為中 華民國海軍建軍史上最不可取代的精神領袖。 我國總共接管八艘日方賠償艦,除了大名鼎鼎的 「雪風」之外,還有「初梅」(はつうめ)、「蔦」 (つた)、「波風」(なみかぜ)、「宵月」(よいづ き)、「楓」(かえで/かへで)和「杉」(すぎ)。 這八艘驅逐艦多數成為訓練艦,只有丹陽艦「雪風」和
日本投降後,雪風號也淪為賠償艦,在中、美、英、蘇分配日艦抽籤 中,由中國抽中。1947年7月3日正式移交,1948年5月1日正式命名 為丹陽艦。
信陽艦「初梅」成為我方主力戰艦,在四十年代的台海 戰役中,多次立下汗馬功勞。 179
以洛陽艦(William S. Benson)為首的美國援助艦 1954年,美國基於「華美共同防禦條約」,移贈我 國兩艘驅逐艦,分別命名為洛陽艦、漢陽艦,由我國駐美 大使顧維鈞先生在查理斯頓代表接收。洛陽艦原名 William S. Benson ,1938年竣工於美國伯利恆鋼鐵 場,漢陽艦原名Hilary P. Jones,1939年竣工於美國費 城海軍造船廠,曾經是大西洋艦隊中的一員,兩艘都是在 二戰當中擁有光榮戰功的艦艇。在前台灣省政府新聞處電 影製片廠的資料影片中,曾出現過這麼一段旁白:「兩艘 美國贈送給自由中國的軍艦,洛陽號和漢陽號,靜靜地停 泊在基隆港的碼頭上,在反攻大陸收復國土的前夕,我們 又增厚了一分力量……這是自由中國海軍一股新生的力 量,相信在反共抗俄、消滅朱毛的未來反共戰鬥中,一定 能夠負起神聖的使命。」可見在當時欠缺海上防禦能力的 中華民國政府,是如何期待這兩艘戰艦的加入,而這樣的 軍事合作同時也大大振奮鼓舞著台灣軍民的心。 此後,中華民國政府陸續接受美國軍援,接管二十餘 艘陽字型驅逐艦,大幅增加台灣海軍的制海能力,多次與
洛陽艦由美國移贈,編號DD-14 ,當時獲得這份戰力也深深鼓舞台灣
中共海軍交手,都能重創敵艦、成功守護台海,從此這一
軍民的心。
批陽字型驅逐艦就成為主戰兵力,築起一道堅實的海上長 城,也扛起了二十世紀末期台海的安全和穩定。 180
不朽的記憶,永遠的弟兄
到外島巡視,和藹可親的經國先生還在甲板上教大家唱
陽字型驅逐艦深深受到海軍官兵的喜愛,提到它
「兩隻老虎」,那一幕真是令我永生難忘」。
們,大家總愛東一句「老陽」、西一句「老陽」,雖然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這一群戰艦老兵們不得不面臨
「老陽」們目前都已經除役,但和它朝夕相處、緊密相
除役的命運。丹陽艦因機件及裝備老舊,又缺乏維修零
依的記憶,卻永源烙印在海軍弟兄的心裡。
配件,在1966年奉命除役,艦體拆解報廢,錨與舵輪
民國38-39年在丹陽軍艦擔任輪機兵職務的胡鰲發 先生曾說:「丹陽艦原為日本的風雪艦,曾在二次世界 大戰,參加過雷伊泰與沖繩戰役;是一艘名艦,也是一 艘非常美麗的軍艦。當時我們由艦長熊擁成上校帶領, 在基隆港進行大修及加改裝工程,先總統
蔣公與經國
先生曾多次到艦上來視導,能夠在這艘軍艦服役,可以 說是與有榮焉」。 1955-1959年間,擔任洛陽艦電機中士的楊家梁先 生也回憶:「我在洛陽軍艦服勤,前後共四年的時間, 卻參加了多次戰役,親身見證了中華民國海軍可歌可泣 的一頁光榮史蹟。八二三砲戰前夕,洞燭機先的先總統 蔣公,特別搭乘本艦至金門、馬祖等地巡視國軍防務。 砲戰爆發,本艦更是冒著敵人砲火的威脅,掩護運補船
交還日本(陳列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技術學校),螺旋 葉則於台灣高雄的海軍官校中展示。洛陽艦在1974年 脫下戰袍,在高雄拆解。其他老陽們有的炸 魚礁、有的充當
船
作為人工
沒於外海,回歸到它們最熟悉的
大海中。只有德陽艦幸運留存,目前停泊於台南安平港 作為展示教育的場所。 在漫長歲月中,老陽不畏驚濤駭浪,堅守洶湧的大 海,默默執行無數偵巡、護航、警戒、專送、監控、查 證、救難、護漁油電等艱難的海上任務,保衛了台灣島 嶼的安全,保障了中華民國經濟與社會的安定。這群體 型龐大的老兵,用它們堅實的身軀訴說一段又一段輝煌 的歷史。對中華民國老一輩的海軍而言,「老陽」是最 被尊崇的前輩,也是心中永遠的弟兄。
團,為國家打贏一場勝仗。有一次,本艦專送經國先生 181
註釋 1. 〈鎮遠號戰艦〉,來源:維基百科。 2. 〈定遠號戰艦〉,來源:維基百科。 3. 〈定遠級戰艦側視圖〉,來源:維基 百科。 4. 〈 日 本 驅 逐 艦 到 口 強 卸 德 艦 機 砲 件〉、〈德驅逐艦事〉、〈日本驅逐 艦到口強卸德艦機砲件〉、〈關于德 國驅逐艦S90號乘組員逃逸至日照縣 海岸事〉,來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
案館館藏檢索系統。
5. 佐世保沖 攝,翻拍於福井靜夫,《写 眞日本海軍全艦艇史》,東京都:KK ベストセラ 6. 本文
ズ,1994年。
案影像提供者為海軍歷史文物
數位典藏̶陽字型驅逐艦數位典藏計 昔日守護台海的陽字型驅逐艦紛紛除役,少數幸存船艦之一的德陽艦,規劃為驅逐艦展 示館停泊在台南安平,供人們回憶海軍過往緊張刺激的戰事。
畫。
182
數位化工作流程 7.1
案主題工作組
7.2 善本古籍主題工作組 7.3 金石拓片主題工作組 7.4 漢籍全文主題工作組
7.1
案主題工作組 所謂 而歸
案,就定義而言,主要指各機關依照管理程序,
管理之文字或非文字資料及其附件。內容包含相當廣
泛,從
案性質來說,包含文書、私人書信、日記、照片、
文物、地圖、影音等;從時間分 初年到現代。雖然
來說則跨越明、清、民國
案包含範圍相當廣泛,其中仍以文書
案最為普遍。尤其是明、清及民國初年的 制,皆以文書為主。加上文書
案,因時代的限
案乃紙質文件,容易因天然
災害或過度使用而受損、脆化,因此文書
案數位化更顯出
其重要性。 脆弱的
案往往需要經過前置作業的修整,才能夠順利
以掃描或是拍攝的方式進行數位化。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 研究所藏明清 1.
案為例,其前置作業可分為下列六個階段。
案檢視:檢視
案實體狀況,是否有破損、發霉、蟲
等情形,以便決定後續處理的方法。 2. 掃灰除蟲:用軟刷一一刷清
案上的蠹魚、蟲卵、霉斑
及灰塵。
184
3. 拼湊綴補:將殘件與碎片進行拼湊、綴補,以盡力維 持 4.
案原件的完整性。 案裱褙:根據
案的實體狀況與目的,選擇裱褙的
方法,目前內閣大庫 5. 鈐印登錄:查核
案採用乾裱方式為主。
案次序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再予以
鈐印典藏章,進行登錄編號。 6. 封存上架:
案登錄後,以中性紙逐件包裝,再裝入
典藏箱中,封上典藏標籤,進行上架。 在數位化程序中,
案數位化方式包括以
案原件直
接透過掃描器進行掃描,如使用平台式掃描器或大尺寸掃 描器等;或是先將
案進行縮影微捲,再將微捲進行數位
化。部分大型無法以掃描方式進行數位化的
案,也有以
數位拍攝再行接圖的方式。 為了讓數位化工作者能快速掌握 點,也讓大
更加瞭解珍貴的文書
案數位化工作要
案如何進行數位化,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行科技計畫參考相關法規、專書 及期刊論文,以數位化工作執行單位及相關人員之經驗心 得為基礎撰寫《文書
案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統整中
央研究院裡史語言研究所明清
案工作室、中央研究院近 185
代史研究所近代名人暨外交經濟 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清代
案數位典藏、國
案數位典藏子計畫、國史
館數位典藏計畫、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典藏日據與光 復初期史料數位化計畫、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獻文 物典藏數位化計畫、真理大學馬偕與牛津學堂、國 立中正大學日治時期臺南州戰爭災害
案文獻數位
典藏計畫、國立清華大學「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 庫數位資料館」等單位之豐富執行經驗與心得,歸 納出有效而可行的數位化方案。 《文書
案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之制訂以數位
化工作之實際經驗為基礎,結合數位資訊、影像之 相關理論,如數位影像編修、掃描器選購及操作程 序等,使其能符合數位化工作之實際需求並提供數 位化之相關知識,讓工作人員在執行數位化工作有 所規範外,亦能理解其理論依據。並重視流程的可 操作性,對於各階段操作流程及執行應注意事項皆 有詳盡說明。根據數位化目的、
案狀況及經費等
情況,訂定不同數位化方案,以期能符合各方數位 化工作者需求。
186
7.2
善本古籍主題工作組 古籍原則上指1911年及以前所書寫或印刷,具有古典裝訂 型式的中文書籍,並為漢學研究的重點項目之一;現今存世者, 總數約在十萬種左右,散布在全球各地,以中國大陸及臺灣為 主,其次為歐美地區及東亞地區。各圖書館、博物館所珍藏的中 文古籍在資訊科技的衝擊下,也在不斷尋求更好的方式,提供多 元且便利的服務,與保護古籍原件免於提閱的傷害。「典藏數位 化」是目前文獻保存與傳遞最具優勢的方法,利用最新的數位科 技建立數位
案可以長久保存和利用與推廣,同時透過網際網
路,實現線上圖書館的目標,讓文化資產方便運用與交流,數位 化成果也因而得以發揮最大效益。目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 型科技計畫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國家 圖書館及國立故宮博物院等,皆致力將館藏善本古籍數位化,共 同建立標準的平台,以達到資源合作與共享目的。 古籍數位化流程,可分為前置作業、物件數位化流程、後設 資料及加值應用,以下分別說明之。
187
前置作業主要工作是從現有古籍目錄依目標挑選待 數位化的物件,再規劃順序。
案命名方面可依館藏
目錄登錄號或書號命名,但基本上需注意數位
案命
名原則並與後設資料結合。 進入物件數位化流程後,由於善本古籍數位化主要 在保存完整的影像,除了影像品質要注意是否與原書 相符,色彩管理也是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環。色彩管理 包含輸入端所產生的色彩描述
(ICC Profile)、螢
幕顯示器校正以及影像校正軟體,及最後於輸出端顯 示。進行書籍提調時,為避免讓珍貴的善本古籍受 損,取件時也應訂定相關基本原則;而數位化物件若 有紙質脆化、裝訂鬆脫等問題,應先行修復再進行數 位化。至於數位化方式的選擇,首先需考量物件本身 之珍貴性、書況、版面尺寸等因素,再則考量各典藏 單位可配合之人力、物力、時間及經費等條件,目前 國內典藏單位所使用的數位化方式有數位掃描及數位 拍攝兩種,但不論採用何種數位化方式,都應選用冷 光源燈光設備,避免損害物件。數位化程序完成後便 需將資料依各種不同的需求分典藏級、商務級、網路 瀏覽等級別儲存,最後進行異地備份以確保
案的永
國家圖書館古籍掃描工作照
久保存。 188
後設資料方面,善本古籍工作 組所提供的核心欄位包括類型、識 別號、題名、著者、其他貢獻者、 出版資訊、數量、簡述、主題、語 文、關聯、現藏者、建 12個項目。凡此
記錄等
為為善本古籍
主要的後設資料欄位。 最後則是資料庫建置、相關網 站建立與數位影像加值等工作,如 聯合目錄提供經部、史部、子部、 集部、古籍圖書、叢書部共超過十 萬筆資料,或如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上共有3,673筆古籍插圖,包含本 草、農桑、文學、學行、文房、禮 儀、別集、皇極、娛樂、考工、繪 畫等主題,並提供知識收藏等功 能,便利使用者查詢。同時也希望 將數位化成果透過創意及行銷,讓 普羅大
聯合目錄分為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古籍圖書與叢書部,並提供原始資料連結
更加認識與了解先人的智
慧結晶。 189
建立在過往的數位化基礎上,《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整合各單位之古籍線裝書數位化技術及相關規範,提供各界參考,包 含: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 圖書館,以及台大圖書館參與國家文化資料庫計畫等。並提出適用於多 數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情形的工作流程;內容詳盡陳述數位化工作各 領域所需的基本知識與工作流程,並羅列各館不同的時空背景因素,例 如:單位規劃、經費、人力、典藏品狀況等,讓各單位在決定「如何數 位化」時,能循序漸進地規劃數位化專案,及彈性地逐步調整數位化方 式的規劃。又以「數位資訊生命週期」提出數位化專案管理的各面向, 帶出各單位「如何數位化」的背景因素,且詳盡地論述數位化相關流程 以及工作規範與標準,主張以「系統」來管理數位內容,讓產出能有相 同的品質,並藉由數位化工作的透明化,更符合數位圖書館之趨勢。 在人力需求上,古籍數位化工作需要圖書資訊學、資訊科學、語言 學、中國文學及歷史學等不同學術社群及機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 為跨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在數位化方式上,由於古籍多為平面的紙 本,往往以掃描或平面拍攝的方式進行數位化,故本書亦從上述二大面 向出發,撰寫詳細的數位化工作程序,以提供各單位執行時注意事項與 工作規範。並列出古籍數位化之相關注意事項如物件保存情況和器材選 擇的考量等資訊。也期望本書之出版可幫後續欲執行古籍線裝書數位化 之工作者依循規範產出成果,避免人為錯誤所產生的損失,節省時間成 本,以保持良好的數位化成果的產出品質。 190
7.3
金石拓片主題工作組 「拓片」作為一種保存金石碑刻資料 的形式,在「漢字文化圈」中留傳已久, 拓片研究本身即是漢學研究的一部分,更 是研究中華文化或中國學術文明不可或缺 的珍貴資料。拓片拓印原件的文字、圖 像、紋飾黑白對比強烈,較原件更為清 晰,易於辨識所包含的文字與圖像內容。 而且拓本可由原件複製為數件,又便於攜 帶,遂成為古時知識分子傳遞相關知識的 一種手段。隨著許多原件在流傳過程中因 為自然因素或人為破壞耗損,許多拓片成 為保存某些金石碑刻的「孤本」,或比現 存原刻保存更多資料的善本。就拓片的藝 術價值而言,許多拓片的原刻字體優美, 可供作為書帖,加上經過收藏者與過眼者 的題跋、用印,使得這些拓片不僅有學術 價值,而且更具美學價值。
191
在拓片的數位化中,其數位化工作可分為前置作業、物件 數位化程序、後設資料、加值運用等面向如右圖。 在前置作業中,數位化物件選定的同時,亦影響了適合的 數位化方式及
案儲存格式,如大於A3之大型拓片需以數位
機背拍攝等。 物件數位化流程中,提件時務須注意溫濕度控制,接觸物 件時也應戴上無酸手套盡量避免對拓片造成損害。若採用拍 攝方式則需先行測光,檢視光源是否穩定並平均。文字數位 化工作則可與影像數位化同時進行,先行檢視、測量拓片高 廣、測量印記,將相關資料記錄留存,並著錄於資料庫中。 由於拓片乃是以墨色拓印,色彩校正的問題較書畫、古籍 小,然在全文數位化時則容易遇到缺字問題,故處理缺字問 題時依循確保資訊共享能力、照顧各地區使用漢字、盡早利 用電腦管理缺字、以ISO 8879通用標識語言描述文件
案及
缺字、考慮文字學資料庫擴充可行性、研擬字碼代替技術等 原則,進行缺字問題的處理。
192
拓片後設資料的建立則較繁複,因為一個器物可能 有多件拓片,大件拓片的某一部份又分成多次叢拓, 且分散在不同存放架,導致拓片歸類整理困難,而自 後設資料−叢拓資料的建置,則能使同組件的拓片統 整歸類。古時也有所謂仿拓片,需考察原物件所繪紋 飾以及年代出產等相關書目資料,再加上印記所有人 及原拓者、不同時代所拓之同件物件而產生人名權威 、印記資料庫及紋飾權威
等後設資料。
將拓片進行數位化,可保存古老智慧的結晶,透過 數位影像的線上瀏覽,讓拓片不再
限於博物館內,
研究者也能快速且方便地取用研究資料。目前在數位 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中,金石拓片的數位 典藏成果可謂相當豐碩,如數位典藏聯合目錄即彙整 超過五萬筆的拓片研究資料。這些具歷史、文化、藝 術等學術意義的珍貴資料,透過數位化的方式呈現, 不僅讓一般大
能透過網際網路瀏覽學習,更讓研究
學者更快速地進行資料取用,也替國內的漢學研究開 啟了新的研究窗口。
193
7.4
漢籍全文主題工作組 早期的漢學研究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國歷史、政治、社會、 文學、哲學、經濟等等,甚至也包括對於海外華人的研究。 近年來開始有
案數位化工作之後,漢學研究和數位化工作
也結合在一起。以漢籍全文代表主題「佛教文獻詞彙數位資 源之建置與研究−數位時代的佛學工具書與整合服務」為 例,除了結合佛學研究與漢學研究的數位化,更建立漢學與 宗教研究資料庫,方便相關研究者搜尋使用,使漢學的研究 範圍更加廣闊。 在漢籍全文的數位化工作上,數位化工作流程如右圖所 示,可分為前置作業、物件數位化流程、後設資料、加值應 用等部分。 在前置作業中,選擇數位化材料可依照珍貴性、重要性、 成本效益決定文物數位化的優先順序。且為確保數位化前後 環節銜接順暢,訂定各項流程作業規範可讓工作進行更為順 利,包括數位化重要作業−輸入、校對、缺字、簡單標記、 XML標記等。
194
數位化物件程序指的是書籍在數位化過程中的掃描、輸 入與校對工作,掃描產生之圖
可供「OCR辨識」使用,也
可備為「看圖校對」查看。輸入的部分包括統一的人工輸入 法,以及運用軟體的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文字辨識系統)辨識法。校對的部分除 了人工校對、
案比對外,異體字處理程序和缺字處理程序
皆是漢籍全文數位化常遇到的問題。 後設資料建置面向上,現有通用全球且適用全文的國際 標記語言−TEI(Text Encoding Initiative),因其標誌範 圍涵蓋結構面與內容面,又有一個類似圖書版權頁的標頭能 夠概述資料,也能做為詮釋物件的後設資料,故多為漢籍全 文數位化所採用。TEI文件結構可分成標目(Header)和文 本(Text)二大部分,標目類似版權頁,記載原始文本的來 源、出處、作者、出版資訊,也記錄標記者的姓名、身分、 標記年分、用途等,一般也常做為文本後設資料使用;文本 的部分則可標誌內文的層級架構、使用語言,甚至詮釋內 容、註釋特殊字句、紀錄缺字等。
195
數位化工作完成後,各種 應用形式成為使用者接觸資 料的窗口,因此也格外重 要,包括全文資料庫、電子 全文光
、周邊產品如字
典、辭典或百科全書等,如 聯合目錄整合漢籍全文典藏 之成果提供超過六萬七千筆 資料。而完整的資料庫則涵 蓋了全文檢索、層級檢索、 權威控制、影像連結等功 能,讓使用者進行資料取用 與研究時可更為便利。
196
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計畫成員
8.1 歷年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成員
8.2 重重相映的知識宇宙 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漢籍全文主題工作組召集 人專訪 8.3 秀才不出門能知古今事 案主題工作組召集人專訪 8.4 精金良墨,拓影流形̶黑白色調裡的無限精彩 金石拓片主題工作組召集人專訪
8.1
歷年文獻與 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成員
案主題小組簡介
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以「
案」、「善本古籍」、「金石拓 片」與「漢籍全文」四大類型的計 畫組成,由於計畫成員
多、藏品
數量龐大、涵蓋類型甚廣,故本主 題小組旨在提供數位化工作者協調 合作的管道,並藉此合作機制,研 擬共通數位化規範與標準,並記錄 各計畫工作歷程與其重要成果。本 主題小組除了定期召開的主題小組 會議,分享各計畫工作經驗以外, 並提出問題、進行協調與合作討 論,針對相同類型的藏品資料進行 整合型平台的規劃與建置。
198
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召集人
法鼓佛教學院 杜正民 副校長 案主題工作組召集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劉錚雲 研究員 善本古籍主題工作組召集人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 俞小明 主任 金石拓片主題工作組召集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宗焜 研究員 漢籍全文主題工作組召集人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杜正民 副校長 歷任主題小組與工作組召集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何漢威主任
案主題工作組計畫成員 中央研究院
• 民國外交經濟 案暨名人知識庫數位典藏計畫 • 臺灣史研究所及臺灣省諮議會̶近百年來珍藏史料 (1895-1998)數位化計畫 •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分支五、史語所明清 案數位知識網路計畫 故宮博物院 • 故宮圖書文獻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大學 • 深化台灣核心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 • 臺灣近代醫療文物數位化計畫 • 台灣大學基礎物理實驗數位典藏計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邢義田研究員
國史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黃銘崇副研究員
• 總統文物多元精緻文化探索與深耕計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 陳光祖主任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陳國棟主任
• 臺灣省級機關
案數位化計畫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 顧力仁主任 199
案管理局 • 臺灣產業經濟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案數位加值服務計畫
• 中部地區民間契約文書數位典藏計畫
國家圖書館
德霖技術學院副校長室
• 臺灣研究核心資源數位化計畫
• 台灣土地改革史料數位典藏計畫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部落傳教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 戰後台灣空間規劃史料̶省府時期 數位典藏計畫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校史室
桃園創新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
• 南京教區契約文書數位典藏計畫
• 諸惡莫作.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 天主教耶穌會在台灣1950 - 2000傳教文獻數位典藏
• 臺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與生活記錄
計畫
善奉行∼善書寶卷數位典藏計畫
典藏計畫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中華佛學研究所
• 台北市議政資訊與民主記憶數位典藏計畫
• 數位典藏多媒體
淡江大學化學系
長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 台灣婦女新知運動史料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
• 台灣第一所西式醫院̶新樓醫院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台灣首府大學資訊與多媒體系
• 「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運動
案及文獻之數位典藏
案之研究與建置--西藏珍藏語音
案
• 當代中醫針灸之數位典藏
計畫 200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藥展示館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 二十世紀台南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
海軍軍官學校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組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台灣研究中心
• 海軍歷史文物數位典藏−陽字型驅逐艦數位典藏計畫
• 台灣古典文學家張達修手稿數位典藏計畫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國立中山大學圖書與資訊處
• 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特藏文獻圖表數位典藏計畫
• 臺灣書寫,世界發光:余光中數位典藏計畫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清華大學圖書館資訊系統組
• 臺南大學日治時代日文珍本數位典藏計畫
• 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 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 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典藏計畫̶卒業報文 國立中正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台灣歷史組 • 日治時期台南州戰爭災害
社」文獻史料數位典藏計畫
案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 台灣視覺記憶數位典藏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 澎湖匾額文化數位典藏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 計碩士班) • 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科書數位典藏收集計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 姚一葦、汪其楣、賴聲川戲劇創意典藏計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 • 國寶級藝師薪傳典藏−葉美景北管手抄本與傳習數位 典藏計畫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 「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之建置 201
善本古籍主題工作組計畫成員
金石拓片主題工作組計畫成員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
•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分支三、傅斯年圖書館
•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分支二、拓片典藏知識
善本古籍國際知識網路建置計畫
暨網路應用計畫
故宮博物院
國家圖書館
• 故宮圖書文獻數位典藏子計畫
• 臺灣研究核心資源數位化計畫
國家圖書館
台灣大學
• 臺灣研究核心資源數位化計畫
• 深化台灣核心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
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 • 「台灣善本古籍數位化之研究與建構̶以國家圖書館 善本佛典為主 」 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 • 古琴減字譜數位化資料庫建立與多媒體展現
漢籍全文主題工作組計畫成員 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 • 佛教文獻詞彙數位資源之建置與研究̶數位時代的佛 學工具書與整合服務 • 佛典數位典藏內容開發之研究與建構̶經錄與經文內 容標暨與知識架構 • 台北版電子佛典集成之研究與建構
202
8.2
重重相映的知識宇宙 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漢籍全文主題工作組召集人專訪 *林巧
同時身為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召集人與
漢籍全文主題工作組召集人的杜正民教 授,對於漢籍全文建立、斷詞和TEI國 際標準等數位化工作內容極為熟悉,多 次受邀至國外分享漢籍全文數位化工作 的經驗,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對數位化工 作有什麼獨特的見解吧! 203
法鼓佛教學院杜正民教授,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用於GIS系統,以時間(古籍)、空間(地理誌)、語
國家型計畫深耕已久,期間並擔任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
言文字(辭彙工具書)的標記交錯而成立體網絡,讓人
畫「文獻與
瞬間
案主題小組」召集人。全方位的數位化資
入典籍的時空地圖,成為優游的旅者。杜正民提
料庫首重「標準」,多年來,杜正民秉持一貫悲、智、
到,網路世界的體現正如同佛典中的因陀羅珠,綿密的
和、敬的態度,在
網目之間,一顆珠反照另一顆,珠珠相映、重重無盡,
項匯集
案、漢籍全文、善本古籍
與金石拓片四大類型的小組中,以其召集人身分,帶領 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仔細討論數位化流程、後設資料制 定等工作的標準化問題,更藉由彼此觀摩數位化成果的 小組會議,尋求
批龐大資料的更多可能性。
些過程
是否辛苦?杜正民說,小組會議本就是為了溝通協調、 解決問題,在他的經驗裡,很少有不能解決的問題,任 何事情都是緣起;事物因為各種條件的相互依存而處在 變化之中,身為小組召集人,責任就是使
些動態關係
保持平衡,讓專業如實呈現。
老知識加入數位化,成就令人驚嘆的新思維。 璀璨相映的思維之間,杜正民試圖從TEI(The Text Encoding Initiative)找尋中文界標記的共通語 言,於是,他成為中文TEI標準的推手。TEI指的是文獻 編碼,是一跨學科的國際標準,協助博物館、圖書館、 出版者和個別學者以電子文本形式呈現各種文獻,用以 達到線上教學與利用。不過,由於TEI並非針對中文文 獻而設計,為了符合工作團隊的需求,符合中文語境的 標記法應運而生,並首先應用於中文佛典。杜正民與他
對杜正民來說,數位知識載體自是相當迷人。以往
的團隊在多次TEI工作坊後,完成翻譯TEI手冊的工作
必須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才能在浩瀚的知識宇宙裡覓得
̶̶
珍貴資料,在數位化時代,
容中文化之外,工作團隊還將內文範例改以漢籍內容作
些資料以不同的形式再
本簡明手冊是第一本非英文的標準手冊,除了內
現,成為具有生命的資料庫̶̶精準且快速的知識陳列
例。杜正民相信,確實的標準化訓練,
可以滿足源源不
典藏的種
的好奇,數位資料庫不再只是過往
「以創作者為核心」的單一知識體現,轉而成為可以與
,帶領
對可以是數位
些成果走向數位博物館枝繁葉茂的
榮景。
使用者相互交流的有機體。例如,將漢籍全文資料庫應 204
知識的宇宙中,重重相映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已藉由數位典藏累積的成 果,展現部分的美麗。
若一步一步加
強使用介面的英文化、以使用者為中心 的功能,無盡的千光萬色,將如杜正民 所說,像因陀羅珠一般,互現不同時空 的智慧,典藏無窮文化資產。
205
8.3
秀才不出門,能知古今事 案主題工作組召集人專訪 *薛宜真
案主題工作組為文獻與
案主題小組
中陣容最龐大的一組,現由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劉錚雲研究員擔任召集 人,就讓我們一同聽聽,耕耘
案數位
化十多年的他,對數位典藏計畫和數位 化工作有什麼心得吧! 206
在網路無遠弗屆的現代,人們除了到圖書館翻閱典
的劉錚雲先生,就學期間就時常接觸
案史料,因緣際
籍外,還多了一項新選擇:坐在閃閃發亮的螢幕前,
會下連結了他與
入關
文獻研究相當重要,但早期的故宮及中研院內的明清
字,即能在難以計數的資料裡瀏覽所需資
。以
些
案間的關係。對研究人員而言,
往的「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在網路與資料庫的
案,因為經費與制度不足,在整理工作上進度十分緩
結合下,進階為「能知古今事」。
慢。80年代後,台灣經濟逐漸好轉,國家終於有經費可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知識傳播的方式,在數位典藏與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推動下,我們整合許多機 構、學校與民間文史工作室的資源與資料,產出數百個 資料庫,以多元的領域,讓民 識與應用知識。不過,
以挹注研究單位,在此背景下,劉錚雲先生開始
案整
理的工作。 1995年,劉先生接手中研院史語所的明清
案整理
透過網路,就能簡單認
工作。其實,他於美國匹茲堡大學就學時,就已接觸電
是否曾想過,在簡潔的搜尋欄
腦與資料庫,1980年代的美國圖書館,即是以掃描與
目背後錯縱複雜著多少筆資料,而 整理與編目,才能依序上架而不紊亂
麼多資料又是如何 ?
影印進行善本書的典藏,劉先生回台灣後,也以 概念應用於所內珍藏的明清
早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推動前, 故宮博物院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中研院
「內閣大庫」
樣的
案,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案。
事實上,中研院史語所的明清
案自民國初期就已
史語所)就已開始進行數位化的典藏工作,作為數位典
實施編目,但民國十九年後,因為戰事頻仍,編目工作
藏的先驅,
因此中斷。待國民政府遷台後,又因為沒有足夠的經費
兩個機構的寶貴經驗都值得借鏡,曾跨足
兩個機構的劉錚雲先生,也因此被推舉為
案主題工
作小組的召集人。 對於學術界而言,整理資料並不算是學術研究,而 是需要恆心與耐心去處理的繁瑣工作。歷史學研究出身
編列與完備的制度,編目工作在數十年間再也沒有進 展。80年代後,國內經濟條件好轉,典藏機關開始有經 費從事編目工作時,又因時代久遠,早期的編目已不敷 使用,因此所有的整理工作只得從頭再來。
207
十八年來,在基層人員的努力下,內閣大庫的資料
計畫進入尾聲,執行數位典藏工作多年的劉錚雲先生表
從分散到集中,從紊亂而井然有序,並且結合現代科
示,數位典藏若戛然而止是很可惜的事情,不過,我們
技,讓所有的紙本文字能夠從歷史長河灌注於資
要思考的是如何運用數位典藏,跳脫純粹研究範疇,而
中,提供民
汪洋
檢索瀏覽。
從機構自發性的數位典藏到國家型計畫的執行,經
進階到更廣泛的應用。思考從「數位典藏」到「數位人 文」之間的蛻變轉型,才是未來應更努力的方向。
驗的積累讓台灣的數位典藏工作逐漸成熟。隨著國家型
208
8.4
精金良墨,拓影留形̶黑白色調裡的無限精彩 金石拓片主題工作組召集人專訪 *游秋玫
金石拓片主題工作組成員,大多來自中 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國家圖書 館,現由李宗焜研究員擔任召集人,一 生醉心於文字學的他,利用拓片影像進 行諸多精彩的研究,讓我們一起聽聽他 怎麼說! 209
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中提到:「墨拓之
在金石拓片數位化工作執行十餘年後的今天,曾經
法,始於六朝,始用之以拓漢魏石經, 繼以拓
擔任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金石拓片主題小組召集人
秦刻石。至於唐代,此法大行,宋初,遂用之以
的中研院史語所李宗焜研究員,與我們分享了他多年來
拓古器文字。……」
在拓片推廣保存上的心得,以及他如何利用拓片進行甲
所謂的「金石拓片」係指以紙張,將碑刻墓誌、畫
骨文的相關研究。
像磚石及青銅器、玉器等文物上的圖案及文字拓印下來 的作品。墨拓之法,在宋代金石學興起之後,
從大學開始,李宗焜老師即立志從事文字學研究,
形重
人生幾乎泰半時間都投入在冷僻、艱深的古文字世界
要。對金石藏家來說,青銅寶器精美貴重,珍貴碑石又
中。為了確定現存甲骨文的確切字數,他窮盡廿年功
重難以搬遷,為方便與同好交流,他們轉而借重輕薄
夫,看遍海內外的甲骨拓本,終於在去年出版《甲骨文
易於流傳的拓片,將金石器物上面的文字、紋飾、圖像
字編》一書,總結所有甲骨的字形及異體,以時代順序
拓印下來,以利與藏家們切磋研究。墨拓技術隨著時間
及字體風格表列,一共收錄4378個甲骨文單字。書中
不斷發展,至十九世紀中葉,青銅器全形拓的技藝出
每個字,都是他一筆一劃描
現,達到巔峰。
甲骨原拓得來的成果。
黑白對比、線條清楚的拓本,有時比原刻更易辨
台灣各大重要典藏及學術機構,如中研院史語所、
識,其對研究者幫助之大,自不在話下。而數位化後的
國家圖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歷史博物館,便收藏了
原件或拓本影像,更可藉著其高解析度的畫質,解決研
各類珍貴的金石拓片,其在學術研究與藝術上的價值,
究者在判定上的諸多疑惑。李宗焜老師舉殷墟出土一片
難以估量。然而以紙為材的拓片,卻容易因為不夠理想
刻有「婦好弗疾齒」的甲骨卜辭為例,此片卜辭內容是
的保存環境,面臨受潮、發霉、變黃、蟲
卜問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的
的危機,為
齒會否有毛病。然研究者
了保存脆弱的拓本及俾利研究者的使用,上述機構於
對於當中所出現之人名,是否確為「婦好」二字,持不
2001年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的推動下,開始進行金石
同意見。為了解答
拓片的數位化工程。
像
個疑惑,李宗焜老師藉著將數位影
放大,反覆推敲後,確定此片甲骨當中的人名確為 210
「婦好」無疑。此件甲骨卜辭日前於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武 丁與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中展示,得讓世人一窺 三千多年前,商代王室生活中無事不卜的鮮活面相。 除了甲骨拓片資料庫,李宗焜老師也向我們介紹了中研 院史語所其他重要的拓片材料,像是青銅器拓片、佛教石刻 造像拓本、漢代石刻畫象拓本、遼金元拓片等,
些拓片許
多是傅斯年先生於擔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期間,重金收購 而得,數量多達四萬餘幅。以佛教造像拓本來說,其內容包 括造像者的發願文、造像緣起、寺院營建與僧傳等,可說是 中古時期重要的民間社會史料。「漢代畫象石刻拓本」,內 容則是各類關於神話人物、異獸、祥瑞、車馬出行、樂舞百 戲、歷史故事等圖像,是了解漢代社會、信仰、建築及生活 文化史,除文獻以外的重要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史語所所 藏的漢代石刻拓片,多於民國17年至26年間,由傅斯年、 徐中舒、董作賓、勞榦等前輩,藉由贈送、交換、購買或於 田野調查時拓製而得,其中包含不少稀罕的精拓。畫像石原 石多數因保存條件不佳,許多原石或已遭人為破壞、或受自 然風化侵
,
批早期的拓本保存的圖像細節,更顯珍貴。
211
此外,李宗焜老師認為傅斯年圖書館所藏一千一百 餘件的「青銅器全形拓」也是不得不提的珍品。中研院 傅圖與國家圖書館是目前台灣收藏青銅器全形拓的兩個 重要單位,其中又以傅圖數量為多。而故宮博物院因主 要以典藏青銅器原器為主,並未有青銅器全形拓的收 藏。在不易有機會鑑賞青銅器原器的年代,全形拓提供 了另一個欣賞青銅器的方式。全形拓講求在平面拓紙上 傳達青銅器立體的形制與花紋,不論是整紙拓、分紙拓 還是翻刻拓的方式,拓工都必須具備熟練的素描、裱拓 及剪裁技巧,是相當高超且特殊的墨拓技藝。由於傳拓 不易,全形拓中的佳作,遂成為藏家眼中之珍寶,
些
藏家同好間的鈐印與題記內容,也為研究者提供了像是 出土地點、收藏者、流傳情況、銘文考證等資料,對於 傳世青銅器的認識與研究,裨益良多。 照相技術的發展使墨拓技法漸趨沒落,拓本雖不再 是保存重現器物形貌的主要方式,但
些傳世拓本卻為
研究者提供彌足珍貴的研究線索。不管是作為漢字源頭 的殷商甲骨卜辭、工藝精湛的青銅寶器、刻劃生動的漢 代畫像還是涵蘊
誠信仰的佛教造像碑銘,
些珍貴難
得的圖像和文字,都在墨包輕拍拓紙之際,留影、傳 世,供後人一再追尋。 212
延伸閱讀: 1. 拓片與古文書數位典藏計畫。 2. 陳昭容,〈精金良墨̶藉由傳拓藝術瞭解青銅器形制之美〉,《歷史文物陳列館2005年「青銅器全形拓特展」研 習營教師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 3.
國家圖書館「金石拓片資料庫」。
213
誌謝
誌謝 本書承蒙以下單位、計畫或個人提供文章、圖
、影音、內容建議,深表謝忱。
數位典藏計畫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台灣原住民數位知識聚落開發合作計畫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國外交經濟
案暨名人知識庫數位典藏計畫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臺灣史研究所及臺灣省諮議會̶近百年來珍藏史料(18951998)數位化計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法鼓佛教學院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佛教文獻詞彙數位資源之建置與研究̶數位 時代的佛學工具書與整合服務 桃園創新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 諸惡莫作‧
善奉行∼善書寶卷數位典藏計畫
海軍軍官學校 海軍歷史文物數位典藏̶陽字型驅逐艦數位典藏計畫 國史館 總統文物多元精緻文化探索與深耕計畫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典藏日治與戰後史料數位化計畫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