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Monthly Issue 29 |《閱刊》2016年5及6月號

Page 1

2016 年 5 • 6 月合併號 ISSUE 29

一本書影響一生

極地之鷗 李樂詩

其他推介文章: 贊助出版 :

•愛情經濟學 •書籍色情狂 •老子心靈雞湯


Content 外表剛毅的極地探險家李樂詩博士,在香港人眼中一點也不陌生,但原來在英氣十足的外表之下, 她有著藝術愛好者的細膩與敏感。她說:「我覺得那些現今放棄不研習藝術的人,根本是浪費。我 所有的工作其實都是來自那些學習得來的審美觀。」且看〈極地之鷗李樂詩〉 (P4)如何無私 地背負並實行傳承的理念。

藉著李樂詩柔和的一面,聯想到女性必修的愛情學。有人說,不少女性連談戀愛都抱著功利主 義,博學說書人 Horace Chan 也大談〈愛情經濟學〉 (P10 )——對於未讀過經濟的讀者, Marina Adshade 的《The Love Market》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另類經濟學入門書籍;曾修讀過經濟 學的,更能欣賞書中精采的經濟學推論,如何把課堂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或許能普渡情路 中的一眾迷途小羔羊。

那 邊 廂, 善 研 究 經 濟 的 說 書 人 佟 若 喬, 在 這 風 雨 飄 搖 時 刻〈 回 顧 香 港 併 購 大 時 代〉

(P12),介紹馮邦彥的《香港企業併購經典》,從中見證到香港上巿公司由英資易手至港資,家 族公司傳承的興衰經過。是回味,也是一次反思。

百年轉瞬,人類逃不過生老病死。美籍外科醫生葛文德(Atul Gawande)的《凝視死亡——一位 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讓說書人小書思考〈最好的告別〉 (P16),在人類愈來愈 長壽的環境下,甚樣才可優雅地走最後一程。

生死循環不息,生命真諦本如此。然而,良好的教育絕對可以影響人的一生。三歲定八十,教育孩子,三歲至六歲的幼兒期

贊助出版 :

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2016/05 - 06 ISSUE 29 是培養良好品格的關鍵時刻,也是培養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時刻。兒童理財專家阿哲爸爸,認為培養兒 童正確價值觀的時間也在〈三歲〉 (P31),各位家長不妨看看他推介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至於 精神科醫生許龍杰,原來中學時期受到《漫畫老子》的啟蒙,他樂於與讀者分享這一客〈老子心靈

雞湯〉 (P26)。

今 年 適 逢 莎 士 比 亞 逝 世 400 周 年, 多 倫 多 大 學 教 授 邵 頌 雄 的 文 章〈 權 力 遊 戲〉 (P18), 由 莎 士 比 亞 帶 出 著 名 作 家 兼 編 劇 George R.R. Martin 的《 冰 與 火 之 歌》, 愛 好 小 說 以 及 煲 劇 的讀者不容錯過。同樣愛好文學的 90 後說書人馮紀立,則拜讀學者李歐梵的《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有感〈自修

入 Dean's List〉 (P22),莘莘學子可有同感?閱讀範圍廣泛的說書人利世民也談談文學,〈從黑暗閘門窺看〉 (P14),介紹已故知名學者夏濟安著作《The Gate of Darkness》的最新完整中譯本,探看中國近代文學的來龍去脈。

好文藝者,大多是愛書人。神隱才子四斗米士今回介紹一位好比〈書籍色情狂〉 (P30)的日 本學者鹿島茂,愛書成狂的鹿島開宗名義撰寫《古書比孩子重要》,大談尋書買書與失諸交臂的韻 事。而說書人彭依仁則推介 Nuccio Ordine 的《無用之用》,指出〈 「無用」之「必要」〉 (P32), 讓我們思考一下甚麼 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至於文武全才的說書人謝毅,今期不談音樂文學,而透過美國作家 Burton Folsom, Jr. 的《羅斯福新政 的謊言》,質疑〈羅斯福成功爭取了甚麼?〉 (P28),看美國一路走來的歷史教訓,或許讓我們得到一點借鏡。

其他欄目: Selected

Review(P33)、 New Releases(P34)

出版:Read Monthly Publishing Limited 顧問委員會: 雷鼎鳴教授、呂大樂教授、羅乃萱 女士、張灼祥先生、李偉榮先生 編輯:田佑珍 助理編輯:馮紀立 美術:梁秀華

郵政信箱: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 33099 號 網址:www.facebook.com/readmonthly 索取《閱刊》,請電郵至 info@readmonthly.com 香港編印 此印刷品由環保紙製成 Printed on recycled paper 此印刷品可循環再造 This product can be recycled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3


W H O'S W H O

一本書

影響一生 極地之鷗

李樂詩 提 到 極 地 探 險 家 李 樂 詩 博 士, 也 許 不 少 人的刻 板 印 象 是剛毅、 不 苟言 笑「cool到 爆」 。 是 次 訪問, 原 本 安排在鄰近李樂詩辦公室的中環 海外記者協會 (FCC) ,但礙於環境不便拍攝,她二話 不說立即建議將地點改為她那位於 柴灣IVE、擁有更多拍攝素材的工 作 室。 這 樣 體 貼 的 安 排, 相 信 或 多或少與她出身傳媒有關,但我更 相信她想協助我這後輩更好地完成 工作。 在她無私的分享下, 我慶幸於 今次的訪問中能為讀者們找到她於環保及探 險事業的另一面。

認識李樂詩 李樂詩(Rebecca Lee) ,理工學院 畢業,曾擔任廣告設計師、畫家、攝 影師以及電影美術指導等工作,而其 旅 行 家 及 探 險 家的身 分 更 廣 為 人 熟 悉。 作 為 中國 極 地 博 物 館 基 金 創 辦 人,喜好極地科學研究。 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受《天地一沙鷗》信念推動 每個探險家的故事,開端都不一樣,而李樂士博士的開端竟然 是來自她那天賦的藝術細胞。「小時候,我看見甚麼也可以畫 下來,山山水水、樹和葉,一一繪畫紙上。」繪畫,更啟發了她 的無限想像。 「有天不知怎地望著地圖隨便塗塗畫畫時,我忽然覺得意大利 的形狀好像一隻長靴,就這樣勾起我的好奇心,使我很想知歐 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究竟是怎樣的,和我在香港見到的一切有甚 麼分別。」 她說, 所有不用背誦的學科, 從小的成績都 特別好, 例如地 理、生物、美術及體育等。於我看來,這些科目其實都有一個 小共通點:就是跟個人及身邊事物的體驗十分密切,由此可見 其探險精神的種子早已潛藏體內。 但真正滋養這顆種子發芽的, 也許正是她小時候看過的書。 「我很喜歡看關於探險及名人傳記的書籍,例如《魯賓遜漂流 記》、《失落的世界》及《林肯傳》等。但影響最深的,應該是 《天地一沙鷗》 ,這本書到今天仍然影響著我的人生。」 她說的,是Richard Bach的《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中譯本書 名 借 用了 杜 甫《 旅 夜 書 懷 》一 詩 中的名句, 相當有意境。「《天地一沙 鷗》講述那隻海鷗如何奮鬥,如何為 找尋更好及更多的食物而走出去、學習 新技能,回來後無私的傳授這些技能予 身 邊的夥 伴, 使 大 家 不 用再 互 相 爭 奪 那 些別人吃剩的餘食。」 的 確, 李 樂 詩 一 直 被 書 中 信 念 推 動 著,「 那 份 感 動 及 意 念, 絕 對 可 以 說 是 今 天 我 所 做 的 一 切role model。你看到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其實不就是跟那 沙鷗一樣嗎?帶領學生走出去,告訴他們如何遊歷世界,看 看世界的一切。」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5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探險家每一段旅程都講求精確無誤, 事前須有 充足的籌劃與裝備, 才能順利完成一般人眼中 那些不可能的任 務, 寫下紀錄。 可能正正由於 她擁有這種冒險家特質, 李樂詩對人生的規劃 也比其他人實踐得更快更精采, 並在40歲前已 達成退休目標。 為實現30歲前走向世界的夢, 即使懷著傳承的 理想, 她並沒有選擇走上教書之路, 反而她利 用自己的天 賦去從事設計工作, 希望利用更短 的時間賺取更多的回報。 做設計, 為追求效益, 無論公益慈善或商業設 計, 她每每在設計之前做足準備工夫, 現場考 察及比對一切, 使設計作品可以更有效的達到 目標。 而當年家計 會有名的節育推廣以及 沙田 馬場開幕禮,便是出自她的公司。 然而, 即使她希望抓緊每分每秒及回報去完成 目標,她仍堅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人生 態 度, 在商業 上及 有要求的項目, 她 會多點 收 費;慈善的,她一分也不賺,直接回饋社會。 「我覺得那些現今放棄不研習藝術的人, 根本 是浪費。 我所有的工作其實都是來自那些學習 得來的審美觀。」李樂詩對藝術,由始至終的熱 愛。 她也 是商標設計及美術指導高手。 當年的 市政局及中華電力公司的商標 便出自她手。 她 早年參與美術指導的電影多達九部, 包括《撞 到正》 、《八両金》 、《愛在別鄉的季節》 、《滾滾 紅塵》等,其中《愛在別鄉的季節》獲提名第27 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美術指導,雖然最終敗給《滾 滾紅塵》 ,但其實她也是《滾滾紅塵》的美術顧 問團隊一員。

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本著冒險精神創業去 既擁有冒險精神,怎會不走上創業之路? 1972 年國泰航空第一本機內雜誌《Discovery》便是 出自李樂詩之手, 她大膽起用講求強烈視訊 風 格(Visual Impact)的 橫向 排 版 設 計, 並 加 入 當 年 罕 見 但 為 旅 客 著 想 的 旅 遊 路 線 圖(Route Map)以及旅客小錦囊(Tips and Facts)欄目, 使她的雜誌獲得不俗的口碑。 而她的雜誌事業, 亦像是她走遍三極的預告。 一浪 接一浪的, 趕緊開拓了另外兩本屬於 她的 免費刊物——以珠江飛航船乘客為目標群眾的 《Pearl Magazine》 ,及以直通車乘客為主的免 費報紙《Gateway》 。而正正由於這兩本刊物的 成功, 令 她 更快的踏 上冒險 征 途, 並開拓了另 一份她意想不到的事業和關係。

旅遊經歷燃起中國夢 當年已經走遍世界的她, 除了見識到世界之美 以外,她同時還領略到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 這 使她對中國產生了一份感情及 抱負, 時常想 著如何才能令國家走更遠。 因緣際會, 那份以直通車乘客為主的免費報紙 《Gateway》 , 竟然使她和當時的主要發 行商及 廣告客戶「中國旅行社」建立了非一般的關係。 她透過分享那非一般的旅遊經歷, 帶著當時的 相關官員到海外考察, 坦誠地告訴他們何謂旅 遊業, 如何才能達到旅遊業界標準。 因此順理 成章的, 她 成為了當時北京旅遊局成立旅遊培 訓學校的顧問及導師。 那些年大家在電視見到 的中旅社「錦繡中華」及「世界之窗」等,便是 她有份參與而衍生的國家重要旅遊項目。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7


親身體會水源污染慘況 1987年,她於探險時已看見極地水源受污染的情況,但礙於 環境問題,她和團隊無奈地直接飲用那些食水,當時她已隱 若預見自己患癌的未來。 但最教她意想不到的是,那一天竟 然出現在中國極地破冰船「雪龍號」準備來港的2004年。 身為推動「雪龍號」來港大旗手的李樂詩, 為了準備之後的 工作,二話不說且不問風險的跑去做手術,然後一個人跑去 新西蘭去休養數月,一回港就趕著迎接「雪龍號」來港的工 作。 至於為何大家在台下不察覺她的病容,則又是後話了。 正如她所說,這可能是由於選擇了退居幕後,但我更相信大 家目睹的一切,其實是出於她的堅強及對目標的執著。

以身教讓女兒習慣閱讀 訪問尾聲,不免要談談關於閱讀的話題,於是問李樂詩在兩 名女兒的成長期時有否推薦她們看甚麼書,而她的答案一如 她的經歷般令我感到意外。 「我根本不會嚴格要求她們看甚麼,我只會要求她們練好體 能,學好藝術。 有好的體能及眼光, 她們自不然便會自己選 擇去看自己想看的書。 看書就是這麼一回事, 不用逼的,引 起她們的好奇心便可。 在她們小時候,我只要在她們面前拿 起書細讀,她們很自然地便會跟著做,重點是身教。」 我其實很明白她相信真正的閱讀精神其實是來自個人的「好 奇心」及「目標」 ,閱讀只應根據個人需要及喜好而開始,每 個人要的都不同,根本沒有甚麼好推薦。 但作為推廣閱讀的 刊物,我終究也要請受訪者為我們的讀者推薦好書。 在我再三的詢問下,她為《閱刊》的讀者推薦了兩本好書:一 本是早前林超英先生在《閱刊》推薦的《喚醒69億隻青蛙—— 全球暖化內幕披露》 ,所以李逆熵先生這本書,大家絕對不可 以錯過。 而另一本她選擇推薦的,則是她和學生合著的《極 地情緣》 ,她細數此書的優點時,我聽到的竟然不是關於書的 一切,而是她對學生的傳承之心。 閱

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後記 設計出身的李樂詩,接受訪問之餘,拿著《閱刊》由書名到排 版等無所不教,給予我們許多不同的意見。 她那份對後輩提 攜之心,令我獲益良多,無怪乎她能教出像「鐵人兄弟」馬志 雄(Winson Ma,著名Figure設計師)那麼出名的徒弟。 在訪問後回公司的路上, 我反覆思量李樂詩不斷強調的「好 奇心」及「目標」 。其實「好奇心」及「目標」 ,不正就是人類 進步及閱讀的根芽嗎?

《天地一沙鷗》(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高寶出版社 / 2011) 作者 : Richard Bach 自稱是樂聖巴哈直系後代, 幾乎在每本著作中都 闡述其人生觀——有限的生命並不能局限一個人 永恒的追求。 就像他自己喜歡飛行, 從17歲起便 畢生都在飛行。 他曾在空軍服役, 又飛過各種戰 鬥機;即使寫作也寫與飛行相關的主題, 包括為 道格拉斯航空公司撰寫技術手冊, 在《飛行》雜 誌擔任特約編輯。

《喚醒 69 億隻青蛙——全球暖化內幕披露》 (經濟日報出版社 / 2011) 作者 : 李逆熵(李偉才博士) 香港天文台前高級科學主任及香港大學助理 教授。自幼熱愛科學及關心環境,早於1979 年的公開講座已提出有關「人為加劇的溫室 效 應將導致 地 球溫度不斷上升」的警告。 多 年 來 眼 看 問 題 日 趨 嚴 峻, 近 年 不 斷 透 過 寫 作、 大學課程和公開講座等途徑喚醒大眾對 問題的關注。

《極地情緣——一步一腳印》 (Warrior Books / 2014) 作者:李樂詩 李樂詩集合了四屆畢業生、一共50篇的著作 而成的作品。當中記載著不少難忘事,包括 她帶領七名第一屆畢業生到中國漠河北極村 觀看北極光的歷程。李樂士指出,不論到哪 裡探險,最重要是箇中的得著,反省人與大 自然的關係,從而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9


ECONOMICS

愛 情 經 濟 學

Almost every option, every decision and every outcome in matters of sex and love is better understood by thinking within an economic framework. 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動物, 愛情 會令人失去理性。 經濟學和愛情, 兩 者 看 似 背 道 而 馳, 偏 偏 經 濟 學 家Marina Adshade研 究 兩 者 之 關 係, 運用經濟學理論, 解釋人在愛 情上作出的選擇, 從而衡量政府的 經濟政策, 如何影響人民的婚姻、 尋找伴侶、 性行為等等, 她可以說 是「愛 情 經 濟 學」之 母。 她 全 球首 創的「 愛 情 經 濟 學 」大 學 課 程, 以 愛和性的相關數據作為例子, 深入 淺出地教授基礎經濟理論。 該堂課 深受學生歡迎, 報讀者大排長龍, 每次上課坐無虛席,而《The Love Market》一書就是她為該課程編寫 的課本。 坊間很多半桶水的「愛情經濟學」 專家, 拿著供求定律便信口開河分 析 男 女 關 係。 這 本 書 完 全 不 是 那 個層次, 書中的理論建基於學術研

1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究, 資料來自正式的統 計數據, 不 是隨隨便便的街頭問卷調查。 例如 書中指出女性嚴重傾向選擇相同族 裔的伴侶, 儘管很多人認為自己在 愛情上不會種族歧視, 甚至答問卷 時毫不猶疑地說種族不重要, 推己 及人地認為其他人也是同樣想法, 但婚姻註冊處和網上配對網站的數 據不會講大話。 書中涉及不少性的 議題, 但經濟學並不衡量道德上的 好 壞對錯, 只是解釋行為的成因, 以及左右行為多寡的因素。 不論讀 者的道德立場如何,多麼不喜歡某 些行為, 總不能說成因是「世風日 下,道德淪亡」 ,只要立法禁止便可 以解決問題。 若想對症下藥, 總得 明白成因,那就需要經濟學了。 很多人說西方的大學生私生活不 檢點, 事實上從性病和未婚懷孕的 數據顯示, 考不上大學的人, 性行


為更加活躍, 擁有更多的性伴侶, 甚 至 進 行 更 多 不 安 全 的 性 行 為。 私生活與學識沒有直接關係, 反而 與未來的收入掛鉤。 男人娶妻求淑 女, 女生的私生活不檢點, 或影響 她 將 來 在 婚 姻 市 場 的 價 值。 大 學 畢業女生, 有獨立經濟能力, 在婚 姻市場的議價能力高, 有條件尋找 高質素的丈夫。 若因為不檢點而染 上性病或未婚懷孕, 她們便會喪失 巨大的婚姻價值, 不安全性行為的 成本十分高, 所以她們選擇保護好 自己。 反觀低學歷的女生, 在婚姻 市場比較沒有議價能力, 部分人偏 頗地認為反正找不到好老公, 不檢 點的成本相對較低,自暴自棄也沒 有所謂。 這個現象延伸至青少年的 性行為, 若果一個地方的大學學費 低廉,能有效減少青少年性行為比 率;因為青少年有望升讀大學, 私 生 活 不 檢 點 的 成 本 相 對 提 高。 反 之, 若大學學費昂貴, 學生們升學 機會大減, 對自己前途的考慮便相 應忽略。 為人父母, 特別是有女兒的, 總害 怕 她 被 壞 男 人 騙。 若 果 她 考 上 大 學, 有兩間可以選擇, 一間男多女 少, 另一間女多男少, 假設其他因 素 如 修 讀 學 科、 大 學 排 名 等 一 切 相若, 應該如何選擇呢?直覺會告

訴 我 們, 挑 女 多 男 少 那 間 安 全 一 點吧。 錯!大學拍拖 是一個供求市 場, 在 生 理 上 男 生 是 不 負 責 的 動 物, 他們總是想著如何睡更多的女 生。 若大學女多男少, 女生的市場 供應過剩, 議價能力下降, 更難找 到固定伴侶, 於是有更多逢場作興 的男女交往。 反而男多女少的那間 大學, 女生物以罕為貴, 拍拖後也 可以看清楚男友真面目才同意更進 一步。 不 論 是男友專一的數目, 或 女生守身如玉的比例, 男多女少的 那間都高出接近兩倍。

說書人

Horace Chan

中年電腦工程師,在矽谷某老字號科 技公司混飯吃。每次回港省親,遇著 親友問做盛行,總要費一番唇舌來澄 清自己不是IT人。

這本書還有更多有趣的題目, 例如 酒精稅與性病的關係、 網上配對網 站如何改變單身人士的求偶習慣、 為甚麼一夫一妻制是經濟學上最 有效率的婚姻制度、 結婚後如何決 定 夫 婦 之 間 誰 來 做 家 務、 避 孕 藥 如 何 導 致 婚 後 出 軌 偷 食、 房 屋 價 格與離婚率的關係、 忘年戀的經濟 學等等。 單看這些題目, 讀者可能 心 想 不 外 乎「阿 媽係女人」式的結 論, 不要被自己的直覺欺騙, 真相 往往多出人意表。 未讀過經濟學的 讀者, 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另類經 濟學入門書籍;修讀過經濟學的讀 者, 更能欣賞Adshade精采的經濟 學推論, 如何把課堂學過的知識應 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閱

作者 /

Marina Adshade

《The Love Market》 (HarperCollins / 2014)

加拿大 UBC 經濟學教授,美 加報紙和電視台常客,各大媒 體 的 御 用 愛 情 經 濟 學 者, 於 《Psychology Today》雜 誌 發 表「Dollars and Sex」專欄。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11


FINANCE

回 併 顧 購 香 大 港 時 代 金融風暴時香港金管局做了甚麼? 根據金管局網頁,1998年8月,特區政府動 用約1,180億港元外匯基金進行入市行動, 以打擊貨幣及 股 票市場的雙 邊 操 控活動。 同年 九月, 金 管局宣布 推出七 項 技 術 性 措 施, 進一步 鞏固貨 幣 發 行 局制 度, 以及 減 低 投 機者操 控市場的機 會。 金管局也 宣布 在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下 成立貨幣發 行委 員會。 推出這 些 技 術 性 措 施, 也 是 為了進 一步 提 高香 港 貨幣制度的透明度, 以及 披 露 更 多 有關資 料。 同月, 金 管 局 宣 布 成 立 一家名為「外匯基金投資有限公司」的新公 司, 負責管 理 外 匯 基 金 在 八月的市 場 行 動 中購入的大批恒生指數成分股。 資料來源: http://www.hkma.gov.hk/chi/classroom/ page/game/timeline/timeline.htm# http://www.hkma.gov.hk/chi/ publications-and-research/annualreport/1998/ch12.shtml 1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說書人

佟若喬

80 後財經公關,大 Deal 細 Deal 統統 做,business trip 出 不 完, 新 聞 稿 寫 不盡,但見盡銀行家、公關傳媒界的 奇怪異事。

近月人民幣做淡之聲此起彼落,難免勾起 坊間聯想到97年索羅斯狙擊港元的歷史。 剛剛小妹閒逛內地的財經論壇,竟然發現 不 少內 地 股 民 誤 將97 年 金 融 風 暴 香 港 打 大鱷的功勞歸功於中央的全力支持。尋根 究 柢 之 下, 發 現 這 卻 是 內 地 網 絡 的 主 流 「認知」 。而對於這種不勞而獲的功勞,內 地媒體自然樂見其成,鮮有澄清。 回 顧 香 港 的 官 方 金 融 發 展 史, 最 正 規 的 當然可以去門面企理、 風景一流到連Trip Advisor都 推 介 的 金 管 局 資 訊 中 心。 不 過,除此之外,金管局明顯對推廣金融史 沒甚興趣。事實上也不難明白,金管局有 時間都寧可改善一下外匯基金的回報,免 得年年被人罵個狗血淋頭。 至 於 坊 間 的 金 融 史 編 制 情 況 呢?驀 然 回 首, 才 發 覺 書 店 書 櫃 上 的 香 港 財 經 史 書 雖不至於一片空白,卻是寥寥可數。 於是 小妹「扚起心肝」 , 細讀碩果僅存的金融 發展書籍,其中就有由馮邦彥先生所著的 《香港企業併購經典》 。 談及香港上世紀的經典併購故事,最為人 熟知的當數一眾華資企業的興起。透過操

作資本巿場,華資企業相繼接收英資財團 的資產。 值得留意的是,英資銀行往往在 交易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既從中斡 旋和穿針引線,亦安排銀團融資,與今日 要和中、外資投行焦頭爛額搶deal做的情 況不可同日而語。 閱讀併購歷史其中之一的有趣之處,是個 別併購交易既可獨立查看,亦可環環相扣 地從不同併購個案找出千絲萬縷的關係。 還 記 得 去 年 港 股 賣 盤 交 易 不 計 其 數, 見 證 著 中資 機 構 蜂 擁 來 港 千 金 求 殼 的 歷 史 時刻。其時有公司稍微放聲氣「有買家洽 談」 , 股價旋即被踢高幾十個價 位, 足見 殼股巿場之盛況空前。然而,撇除莊家利 用 一 些 吹 水deal高 位 散 貨, 真 正 賣 盤 的 deal大多在枱底已談妥條件,到擺上枱面 的時候已近塵埃落定,中間殊無曲折。 相較之下,本港早年多有敵意收購爭奪控 股權,談判過程中肘腋生變亦為常見,峰 迴路轉處教小妹拍案叫絕。加上將主角企 業 作 古 今 對 讀 下, 更 教 小 妹 讀 得 趣 味 盎 然,同時,亦能從中見證到香港上巿公司 由英資易手至港資,家族公司傳承的興衰 經過。 閱

作者 /

馮邦彥

《香港企業併購經典》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2013)

曾任廣州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所長、暨南大學 經濟學院院長。現任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 師,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州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專 家、粵澳發展策略小組顧問,並兼任清華大學台灣研究 所特約研究員、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學術顧問等。代 表著作有《香港企業併購經典》、《香港英資財團》 (18411996)、 《香港華資財團》 (1841-1997)、 《澳門概論》、 《香 港地產業百年》及《香港金融業百年》等等。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13


L I T E R AT U R E

從黑暗閘門 窺看 《黑暗的閘門》(原裝英文版:The Gate of Darkness)是夏濟安的遺 作,英文版其實早於1968年由華盛 頓大學出版社出版, 在學術界一直 是中國左翼文學研究的權威之作。 可惜在過去半世紀, 僅部分篇章有 中文翻譯。 今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社邀請翻譯學專家王宏志教授對譯 稿全文審訂, 並增錄《中共小說中 的英雄與英雄崇拜》 ,令這最新版中 譯本, 可以更加完整地反映夏濟安 的研究和觀點。 《黑 暗的閘門》一 共 有六 個章 節, 第一章論瞿秋白, 副題為「一名軟 心腸共產主義者的煉成與毀滅」 。 夏濟安從瞿秋白的生平和作品, 尤 其 透 過 獄 中 寫 成 的《 多 餘 的 話 》 , 去剖析「二元化的人格」 ,並得出結 論: 「他是一位搞革命的抑鬱症患 者;一個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唯美主 14

閱刊 Read Monthly •MAY-JUN 2016

義者;一個憎惡舊社會的多愁善感 者;一個在莫斯科受過訓練的『菩 薩 行』人生 觀的實 踐 者;一 位 追 求 『 餓 鄉 』卻 又 受 不 了 黑 麪 包 的 朝 聖 者, 或 者, 一言以蔽 之, 他 是一 位 軟心腸的共產主義者。」 夏濟安雖然以批判的角度評價瞿 秋白, 但言詞之間難掩 疼惜同情, 說穿了就是因為他從心底相信, 中 國的所謂左翼文學, 都因政治而斷 送了藝術和人文的價值。 在那個革 命的世代時空, 左翼文壇的每位人 物,或許都是悲劇主角。 文學創作, 最重要是對人性要有種 立體的感悟,將每個人都視為獨立 的生 命。 可是, 政治和革命, 尤其 是共 產主義革命, 身在其中的人, 要有忘卻人、 公式地將人以階級來 二元分立的善惡是非。


說書人

利世民

工作和興趣,都是以經解經。

在 全 書的鋪陳 上, 第二章的「蔣光 慈現象」上承瞿秋白,下接魯迅,夏 濟安透過蔣光慈的事跡, 來反照當 年左翼文壇當中的小資產階級, 是 如何透過膚淺的羅曼蒂克和革命情 感, 為自己 建 構 身 分 認同。 夏 濟 安 對蔣光慈的批判, 篇幅中不 乏 提及 郭 沫 若, 言 下 之意, 就 是 說一個 才 情一般的革命文學創作人, 最終只 有淪落到兩面不是人的結局。 第 三、 四 章, 可 謂 全 書 的 高 潮 所 在。 夏 濟安由魯 迅 與 左 聯的解 散, 到魯 迅 作品的黑暗面, 不 僅剖析了 中國左翼文學 運動的始 源, 也 解釋 了為何從一開始中國左翼文學運動 就注定了走上淪落的不歸路。 事實 上,書名《黑暗的閘門》 ,也是出自 魯迅的一句話;1919年, 就是五四 運動的一年, 在創作 顛峰期的魯迅 曾經講過: 「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 肩住了黑暗的閘門, 放 他 們到寬闊 光 明的 地 方 去;此 後 幸 福 的 度日, 合理的做人。」 「魯 迅 作 為 小 說家, 起 勢 極 好, 卻 未能持續, 這大概可算作 現代中國

文學的一個謎。」夏濟安對魯迅這樣 的評 價, 其 實已 經 留了一 手。 從 夏 濟安的論 述, 不 難看出在 他眼中的 魯 迅 是個極 度陰沉的人,自我 保 護 意識 極強, 甚至有時帶點被迫害妄 想。 其實魯 迅 厭惡 政 治, 但時勢又 把 他 捲 進政治的漩渦之中, 誠如夏 濟安在書中所講:「幸或不幸,他對 革命的深厚熱情讓他在有生之年沒 能目睹革 命的另一面, 更無從 與 之 鬥爭了。」 從 第五 章 起, 夏 濟 安 筆 下的人 物, 不 再 是 性 格 鮮明的主角;所謂的五 烈 士, 說 穿 了 都 是 誤 打 誤 撞 投 身 革 命, 最 終 卻 被出賣的熱 血 青年。 又或者說, 真正的主角是那個大時 代。 第六章, 可謂全 書 最 黑暗的大 結局。 毛澤東藉延安文藝座談會統 一文人思想, 將文學定 位為政治工 具,自此中國大陸的文 化 土 壤 養 分 完全被抽走,一直貧瘠。 《黑 暗的閘門》既 是 對 五四後 文 化 的敍述, 也 是對文學本質的一次反 思, 更是一位認真治學的學者畢生 心血結晶。 閱

作者 /

夏濟安

《黑暗的閘門——中國左翼文學運動研究》 (中文大學出版社 / 2016)

(1916-1965) 上海光華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西南聯大、 北京大學外語系和香港新亞書院。1950 年秋 到台灣,先後任台灣大學外語系講師、副教 授和教授之職。1955 年赴美進修,翌年返台 主編《文學雜誌》,1959 年再度赴美,先後 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和柏克萊加州大學任教, 並從事研究工作。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15


M EDICAL LITERATURE

最好的告別——

好好活到終點的必修課 曾幾何時我以為善終服務只是死前 的心理輔導, 社工為瀕死病人打點 好 殮葬事宜;曾幾 何時我聽說大部 分絕症患者是被嚇死而不是病死; 又曾幾何時我告訴至親我死後想海 葬, 以為 這 便算 是安排好 身後事。 可是 讀畢此書, 我不 禁詫異自己對 衰老與死亡的認識是如此淺薄。 1945 年 以 前, 醫 生 上 門 為 病 患 治 療, 早逝甚或是死在家中都是普遍 不過的事;二次大戰催化現代醫學 誕生, 大量疫苗被研發和手術的進 步 使醫院 成為希望、 痊癒的福 地。 時 至 今日, 我 們 膜 拜 醫學, 醫生 成 了神聖不可侵 犯的權威、 病患的唯 一 救 贖, 這 令 現 代 醫學自大 起 來, 1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把衰老和死亡視為需要奮力抗擊的 敵人。 然而當醫者以衰 老這個不可 逆 轉的自然 法則為敵時, 往往都 輸 得 一 敗 塗 地, 因 此 在 美 國,97%的 醫科生都不會選修老年病學這一門 注定讓他們挫敗的學科。 《 凝 視 死 亡 —— 一 位 外 科 醫 師 對 衰 老 與 死 亡 的 思 索 》一 書, 前 半 部 集中討論有關衰 老的迷思:社 會 彷 彿假定了老人一旦失去身體的獨立 性, 便必然失去或不再需要生活的 價 值 和自由, 只要如小 孩 般 被 照 顧 和監管。 醫生 把自己束 手無 策的老 病者送到養老院, 掩飾醫學對衰 老 的無能為力。 從 傳統的養老機構到 新式的養老社區, 由親 人的經 歷到


病人的故事,作者葛文德醫生(Atul Gawande)透 過 探 視 美 國 不 同 養 老機 構的運作 模式, 揭示它們的偽 善,包括以「安全」為名限制老人的 活動:曾跌 倒的老人要強制使 用助 步 車或輪椅;患糖尿病的長者若偷 吃甜食會受教訓;三餐須定時進食 的長者在院內被迫玩他們不感興趣 的集體 遊 戲……當中絕少人關注長 者的真正 需要。 養 老院 成為 監 獄, 犯人們就是那些僅僅因為衰老而被 剝奪生活自主權的長者。 從揭示醫學以及大眾應對衰老的盲 點, 葛文德醫生 進而在書的後半部 探討絕症患者在延緩死亡與維持生 活尊嚴之間的角力。 在面對無法治 癒的絕 症 時, 雖 然40%的 腫 瘤 科 醫 生承認 他們給病人的治療或無效, 但 在「 顧 客 永 遠 是 對 的」這 趨 勢 和 擊退死亡的使命驅使下, 醫生甚至 家屬都傾向認為瀕死者願意犧牲一 切延緩死亡。 在作者接觸的絕症患 者中, 不少就 是 直到臨終前一刻仍 在接受化療或手術, 最後在加護病 房中被插滿喉管、昏昏沉沉地死去。 事實上大多數瀕死病人並不希望

以痛苦的治療和惡劣的生活質素來 換 取多活幾 個月的時光, 他 們的願 望 其實只是吃一口巧克力雪 糕、 看 電視直播的足球比賽或多見家人幾 面, 有尊 嚴 地 在家中安詳而 逝。 就 在治療與絕症交織 成死結的時候, 作者透過不同病者的經歷向讀者說 明在積極與放棄治 療之間, 善終服 務為甚麼是更適合的選擇。 如同應 對衰 老時醫者所採 取的態度, 瀕死 病人往往處於被動位置, 他們放棄 生 命的控 制權, 任由藥 物「蠶 食」 自己的生 命;然而善終 服 務 卻讓 病 者維 持生 活意 義, 按照自己的主張 結束自己的故事, 這不 僅 對 死者重 要,對其家人更是一種珍貴的慰藉。 接受人的必死、 清楚了解醫學的局 限不僅是醫護人員的功課, 也 是每 一位希望好好活到終點的人的必修 課。 從 病人的故事寫到自己父親生 病死亡的經 歷, 葛文德站在醫者的 光環下謙卑地向讀者展示醫學主 觀、 自大、 對 老弱病 患 缺 乏 尊 重的 盲點。 寫到這 裡, 我不 禁想到本 港 的安老及醫療政策, 也 許我們的社 會從不缺乏資源, 缺乏的只是對老 病者的關懷和尊重。 閱

說書人

小書

曾 經 的 英 文 教 師。 浸 大 HUM、 嶺 南 MCS,現為全職自由人。主力寫作、 攝影、做手作。愛書如命,在蝸居中 自設小型圖書館,與書為伴。

作者 /

葛文德 (Atul Gawande)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 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廖月娟譯 / 天下文化 / 2015)

印裔美籍外科醫生和新聞工作 者,現為哈佛公共健康學院教授、哈佛醫學院 教授、世界衞生組織全球病患安全挑戰項目負 責人。葛文德是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 是影響奧巴馬醫改政策的關鍵人物,也是《時代 周刊》2010 年全球 100 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中 唯一的醫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17


L I T E R AT U R E

權力遊戲

於蘇格蘭南部西岸對開的布特島 (Isle of Bute)上, 聳 立 着 一 座 歌 德復興式建築風格的斯圖爾特山 大 屋(Mount Stuart House) 。 這 座 瑰 麗 堂 皇 的 宏 偉 古 宅, 興 建 於 19 世 紀 末, 據 說 擁 有 世 界 第 一 座 室內暖水游泳 池, 亦是 蘇 格蘭第一 家配 備電力、 電話 線、 私 家電 梯等 的超 級豪宅。 宅 外 有大 理 石庭院, 宅內亦有收藏不少珍貴典籍的圖書 館。 今 年 適 值 莎 士 比 亞(William Shakespeare)逝世400周年,四月

18

閱刊 Read Monthly •MAY-JUN 2016

上 旬, 於 這 家 大 宅圖書 館內, 竟然 發 現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第一對開 本」(First Folio) 。 「第一 對開本」為 歷 史 上 第一 次 把 莎翁36部作品出版的合集, 現存僅 200 多 部。 最 早 把 莎 翁 戲 劇 劃 分 作 喜劇、 歷史劇和悲劇三大類來作編 纂的,就是這「第一對開本」 。十齣 歷 史 劇, 其中《 理 查 二 世》 、《 亨 利 四世》第一二部、《亨利五世》 、《亨 利六 世 》三 部曲以 及《 理 查 三 世 》


等八套, 涵蓋了英國歷史上自1455 年 始 歷 時30 年 的 慘 烈 內 戰。 內 戰 由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爭奪 英格蘭王位而挑起。 對於爭奪王位 的 蘭 卡 斯 特(Lancaster)和 約 克 (York)兩個家族,莎士比亞分別以 紅色和白色的玫 瑰 為 表 徵, 由是 後 世 便 以「 玫 瑰 戰 爭 」(War of the Roses)來命名這場戰爭。最後,由 蘭 卡 斯 特 家 族 的 亨 利 都 鐸(Henry Tudor)殺掉理查三世而取得王位, 是為亨利七世, 由他與約克家族的 伊 莉 莎 白 聯 姻 來 結 束 了「 玫 瑰 戰 爭」 ,英格蘭亦隨之邁入文藝復興時 期。 莎士比亞撰作上述八部劇作之 時, 距 離內戰的完 結, 才 不 過 一 個 世紀的光景。

簡易版「玫瑰戰爭」風行 「第一對開本」雖然在排字和校對上 都 做 得 粗 疏、 錯誤不少, 卻能 提 供 最 接近莎翁本懷的文本, 因現代版 的全集本其實經過 歷代編輯修改。 自80年代開始, 便有不少劇團依據 「第一對開本」來作演出;90年代以 後,亦有平裝本的「第一對開本」印 刷問世,大大增強其流通性。 然 而, 莎 劇 雖 然 偉 大,「 第 一 對 開 本 」的 價 值 也 動 輒 千 萬 港 元 以 上, 但對今 天的普羅大眾而言, 卻是艱 澀 難 讀 的「 小 眾 趣 味 」 ,甚至比古 典音樂與歌劇更為「小眾」 ,非有一 定程度的英國文學根 底、 歷史知識 而能 進其殿堂。 於 凡事講 求 速 度、 即食、 官能 刺激的今 天, 莎 劇是 注 定 難 以普及的了。 人生 如戲, 偉 大

如莎士比亞的成就, 亦難敵時代巨 輪,恰如莎翁所言:「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 莎翁的歷史劇雖可嚇怕不少現代 人, 但 近 年 一 套 同 樣 以「 玫 瑰 戰 爭 」為 藍 本 的 流 行 小 說, 不 但 締 造 出 超 過6,000 萬 冊 的 銷 量, 翻 譯 文 字亦逾40種, 而且根據小說拍成的 電視 劇集, 更是有線電視有史以來 擁有最多觀眾的電視作品, 全球粉 絲 數 目 竟 達 幾 千 萬。George R.R. Martin於1996年出版 名為《冰與火 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 的第一卷, 至 今20年, 才出到第五 卷, 還 欠兩卷 始 得完 成。 但以第一 卷副題〈權力的遊戲〉(A Game of Thrones)為名的電視連續劇《Game of Thrones》 ,則即將推出第六季, 進 度比小 說寫作 還要快。 因此, 雖 然之前幾季的電視製作, 都忠於原 著, 但自今 季開始, 則變 成 依 據 作 者( 也 是 該 電 視 作 品的 監 製 )扼 要 講述未來發展方向的自由創作。 不 論小說或劇集, 都未有明言是借 鏡自「 玫 瑰 戰 爭」 。 事 實 上,《 冰 與 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的故事發 展, 既 以奇 詭聞名, 當然亦 不 會 把 已知史實依樣葫蘆地搬演一遍。 話 雖 如 此, 小 說 當中不 少 角色, 都 活 脫自「玫瑰戰爭」的重要人物,甚至 主要的劇情 轉折, 亦能 於 歷史之中 找到註 腳, 堪 稱 為一部另類的「玫 瑰演義」 。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19


故事 環 繞 著蘭尼斯 特(Lannister) 和 史 塔 克(Stark)兩 個 家 族, 因 為 各種原因而爭奪最高「鐵王座」 (Iron Throne)的 鬥 爭 為 主 軸, 已 隱 然 影 射出「玫瑰戰爭」中的Lancaster和 York兩方。小說當中,Sansa Stark 的原 型 便 是 前 面 提 到的 伊 莉 莎白; Ned Stark的 悲 慘 命 運, 則 是 約 克 公 爵 理 查(Richard of York)以 及 其 子 愛 德 華 四 世 的 混 合 體;美 麗、 淫 蕩 卻 又 野 心 極 大 的 王 后Cersei Lannister, 顯 然 即 是 亨 利 六 世 王 后、安茹家族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Anjou)的翻版;至於惡名昭彰、 殘 忍 變 態 的King Joffrey, 便 是 瑪 格 麗 特 的 兒 子 愛 德 華(Edward of Westminster) ; 睿 智 的 侏 儒Tyrion Lannister, 亦 甚 有 理 查 三 世 的 影 子。 此 外,Robb Stark無 疑 是 約 克 家族愛德華四世的化身;瘋癲無道的 「Mad King」Aerys II Targaryen, 亦 為 亨 利六 世的縮 影。 上 述 只稍 舉 數 例 而 已, 至 於 某 些 劇 情 發 展, 如 令人不寒而慄的「紅色婚宴」 ,也同 樣 有 史 實可據。 從 英 史角度來看 此 現代作品,便可衍生另一番的趣味。 但 即 使 對 歷 史 不 甚了了, 亦 無 損 這 部 奇 幻 大 作 的 吸 引 力。 作 者Martin 的 成 功 之 處, 是 能 夠 以 淺 白 的 筆

說書人

觸, 細 膩 而 深 刻 地 描 繪 出 人 性 種 種。 故 事 裡 面 參 與 戰 爭 的 貴 族, 有 七 個 之 多, 出 現 的 人 物 角 色 繁 雜, 但作者卻能為每個家族所處的地 理 環 境、 風 土人 情 都 描 述 得 各具姿 采, 各 個 角 色 都 勾 畫 立 體、 別 具 性 格;更引人 入 勝的是 作 者 無 窮想 像 力, 劇 情 高 低 跌 宕、 出 人 意 表, 令 讀 者 對 書中角色 都 生出感 情, 真 摯 地 關 心 他 們日後的 發 展。 正因為 書 中人 物關係 繁 多而 錯 綜 複 雜, 令 我 粗 讀 過 第一 卷 後, 亦 不 得 不 暫時 擱 下, 期 待 作 者 七 卷 齊 備 之 時, 才 一 氣 呵 成的完 卷。 但 據 之拍 成的電 視 劇倒是有追看的。

大製作劇集張力處處 這 套 電 視 製 作, 劇 本 處 理出色, 不 具「 搬 字 過 紙 」的 呆 滯, 而 見 張 力 處 處, 演 員 都 有 極 為 出色 的 表 現。 而 且 影 像 流 麗, 瑰 麗 處 氣 勢 磅 礡、 質 樸 處 簡 潔 動人, 各 處 領 土 都 能 別 具 異 國 風 情;投 放 在 服 裝、 化 妝、 配 樂、 電 腦 特 技 等 心 血, 以 至 特 別 為其中一族人而請來語言學家重 新 建 構 的一 套 新 語 言, 都 令 人 看 得目 不 暇 給。 可 以 想 像, 這 樣 的一 部 作 品, 製 作費肯 定 不 菲 ─ ─ 據說每 集 一小時所需,平均便在600萬美元以

邵頌雄

熱愛音樂、喜歡電影,亦好文史哲學、 宗教命理。現任教於多倫多大學。

20

閱刊 Read Monthly •MAY-JUN 2016


上。 當然, 製 作費不 可能 跟 作品質 素掛鉤。早前因香港電影金像獎「最 佳 電 影 」的 爭 拗, 其 實 對 於 這 部 電 影是否值得獲頒這個獎 項, 可以研 討的題目和論 點 很 多, 但 偏偏有資 深電影工作者將電影製作費多寡與 獲 獎 掛 鉤。 周 星 馳 於《 食 神 》中, 不是已演示過一碗廉宜的叉燒飯, 也可以勝過充滿珍饈百味的佛跳牆 嗎?藝 術 之 道, 在 乎 一 心;製 作 費 的高 低, 跟 作 品的 成 就, 並 無 必 然 關係, 問題 是 費用是 否 用得 其 所。 《 權 力 的 遊 戲 》的 成 功, 不 在 於 其 高 昂製 作 費, 而 在 於 善 用資 源, 用 心為觀眾營造出一個境界、 一種景 觀、 一份深 情。 此如蘭尼斯特與 史 塔 克兩個家族, 演員分別用上英國 南 方 與 北 方口音, 以 茲 分 別, 此 等 細微之處,皆處理得一絲不苟。

回顧現代歷史學家對「玫瑰戰爭」 中陶頓戰役(Battle of Towton)等 戰事的研究, 便當知戰爭史實的殘 酷, 勉 強 為 戲 中暴 力場 面開說, 亦 可以說是一種「寫實」手法而已;從 商 業角度而言, 這 樣的史 詩 製 作, 牽涉 權力慾 望、 人性 貪 婪、 生 命 無 常、 正 義代 價等 嚴 肅 論 題, 要擴 大 不同的觀 眾層面, 亦惟有利用這 類 血肉橫飛的點綴了。

真正做到「雅俗共賞」 幾年之間,《權力的遊戲》能建立起 龐大的粉絲族群, 既有網上討論區 的熱烈議論, 也有大學學者出版專 著 研究書中的哲學思想、 牽涉的歷 史背景等, 真正的能 夠 做 到「雅 俗 共賞」 。 甚 麼 時 候, 我 們 的《 紅 樓 夢》 、《 三 國 演 義 》等, 才 有 這 種 級

把每卷厚達七八百頁的小說, 濃縮 成每季十個小時電視製作, 談何容 易?因 此, 畫 面 上 的 每 一 秒 鐘, 不 論 對 白、 燈 光、 攝 影、 演 出, 都 盡 顯 精 雕 細刻、 緊密調度。 即使 頗 有 批 評謂此 劇賣弄 血 腥、 色 情, 但若

數和深度的電視製作? 於此回應筆者上期《閱刊》文章談及 人文精神的價值:作者George R. R. Martin今 天 當 然 已 算「 名 成 利 就 」 了,誰還堅持念人文系沒有出息? 閱

作者 /

George R.R. Martin

《冰與火之歌》 (A Song of Ice and Fire) (Bantam / 2013)

作家與編劇。1948 年生於美國 新澤西州,從小酷愛閱讀,立 志成為作家。1973 年憑《With Morning Comes Mistfall》一書 贏得雨果獎和星雲獎提名,27 歲以《A Song for Lya》獲象徵科幻小說界最高成就的雨果獎,此 後屢次得獎。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21


C U LT U R E

自修入

Dean's List 所謂大學五件事, 即讀書、 上莊、 住 hall、part-time和 拍 拖。 讀 書 乃 學 生 最 基 本 的 責 任, 有 人 選 擇 出 席 所 有 課堂, 有人選擇做自修生。 雖然榮登 Dean's List的傑出學生以前者為多, 但入選條件不包括課堂出席率, 所以 不 乏 自 修 生 入 選Dean's List。 眼 見 學生的課堂出席率日降, 不少講師絞 盡腦汁鼓勵學生上課,例如在課堂材 料多處留白, 留待上課才作補充。 不 過,中文大學倒有一位教授, 毫不在 意出席率, 更把課堂材料以至堂上問 答 環 節 都 一 字 不 漏 地 寫 在《 中 國 文 化 傳統的六個面向》這本書上, 與學 生及公眾分享。 他是去年書展年度作 家——李歐梵。 自從升上大學後便沒有修讀中國文學 與文化的課程,偶然遇上這本課程講 義,令我成為中大的「自修生」之一。 要讀中國文學與文化, 必讀中國經典 文本。 李教授揀選的經典文本, 有司 馬 遷《 史 記 》的〈 項 羽 本 紀 〉 、韓愈 〈原道〉 、蘇軾〈赤壁賦〉 、馮夢龍《三 說書人

馮紀立

深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不可 或缺。閱讀時,不限題材,但愛以了 解作者為先,會有一口氣讀畢作者所 有作品的衝動。

22

閱刊 Read Monthly •MAY-JUN 2016


言》的〈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蒲松 齡《 聊 齋 誌 異 》的〈 畫 皮 〉與〈 畫 壁〉 ,以及魯迅的〈阿Q正傳〉與《野 草》 。文本當中糅合了古代與現代中 國文化傳統的六個元素 ——「英雄 本色」 、「政教道統」 、「江河歲月」 、 「飲食男女」 、「魑魅魍魎」和「魂兮 歸來」 。教學內容的文字乃李歐梵研 習多 年的 結 晶, 固然 吸 引, 但 我 認 為書中自序內容概述了課程設計背 後的道理與學術精神,更值得細味。 李 歐 梵 的 座 右 銘 是「 教 學 相 長 」 。 教學乃探索知識與興趣的過程, 他 對中國文 化 傳統的探索與興 趣, 就 是因為開課而被 逼出來的。 把 這門 課的教 材 整 理 成一本書, 是把自己 對中國文 化 傳統的興趣與見解, 分 享給學生與一般 讀者, 同時讓其他 教師參考。 不過, 希望入選Dean's List的「 自 修 生 」要 注 意, 李 教 授 寫這 本書的同一年, 這門課 程已交 由新 老師 接班, 聽聞內容變得 更豐 富,看怕大家不能再走堂了。 友人說讀文學「離地」 ,我讀畢《中 國 文 化 傳 統 的 六 個 面 向 》後, 對 此 更深 信不疑。 李 教授坦 承自己的講

課 特色就 是 天馬行空, 經常把中國 經典文本與 外國的互相比較, 例如 把 項 羽 和 荷 馬 史 詩《The Iliad》的 英 雄Achilles作 對 比, 或 者 在 講 解 聊齋時卻聯想到Edgar Allan Poe的 鬼故事。 在文化和文學研究的層面 來說, 與 其說 李 教 授 天 馬行空, 不 如說他設 法離開文本的產地, 尋求 一個比較的視野, 藉此得到更多的 洞見。所謂「離地」 ,就是要避免閉 門造車。 對於那些連《古文觀止》 也不願讀讀的人來說, 讀文學猶如 犧牲前途是固步自封所產生的謬誤 而已。 學生入選Dean's List, 很多時候都 是因為 在考試和功課 表現出色, 而 前提就是他的回答跟模範答案大致 相 同。 不 過, 校 外 的「 自 修 生 」要 成為Dean's List一員, 他面對的不 再 是 考試與 功課, 他的目標不再 是 回答模 範 答案。 學 無止 境, 學 海無 涯, 即使 你有超 卓的學 術 成就, 你 仍然要繼 續探 索, 繼 續思 考, 繼 續 享 受。 當「自修 」李 歐 梵 教 授 的 教 材內容時, 你可否想 到, 李 教 授 也 正 在「自修 」他 所 探 索的 知 識 與 興 趣呢? 閱

作者 /

李歐梵

《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2016)

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 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作家、文化 評 論 家、 樂 評 人。 臺 灣 大 學 外 文 系 畢 業,獲哈佛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 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哈佛大學教授。著有《鐵屋中的 吶喊:魯迅研究》、《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蒼涼與 世故:張愛玲的啟示》、《我的哈佛歲月》及《音樂札記》等。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23


新閱會「閱讀與寫作」講座 從「悅」讀中享受親子樂 快樂學語文 配合2016「濃情‧家書」新地閱讀寫作比賽,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新地)新閱會早前特 別舉辦了兩場「閱讀與寫作」講座,邀請多位親子閱讀專家及語文學者,分享如何透過輕鬆 「悅」讀,從而提升寫作技巧的竅門,以及從親子相處及日常生活中發掘開心有趣的閱讀體驗, 讓書本成為人與人的溝通橋樑。

親子「悅」讀提升學習潛能 家長陪伴閱讀,對子女提升學習潛能有莫大幫助。第一場講座由親子、兒童英語閱讀專家Lisa Tam和資深故事 媽媽菜姨姨主講,講解閱讀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並分享不少講故事的心得,讓家長了解如何有效地與孩子一起 「悅」讀。Lisa Tam即場推介了多位兒童書名家,包括Babette Cole、Eric Carle、H.A. Rey及Mo Willems,其 中後者所著的兒童書,故事充滿童真,非常適合初接觸英語讀物的小孩。菜姨姨表示,親子「悅讀」是送給孩子 生命中最好的禮物,因為這是愛的表現也是身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英語閱讀專家 Lisa Tam

不少家長都把握機會向兩位專家討教。

2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資深故事媽媽菜姨姨


學習語文「悅」讀良方 持續閱讀是學習語文的不二法門。在第二場「閱讀與寫作」講座中,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歐 陽偉豪(Ben Sir)貫徹其風趣幽默的風格,以輕鬆、有趣手法鼓勵大家多從身邊的事物發掘語文的趣味性。他說 只要抱持好奇心及多加思考,再加一點敏銳的觸覺,就可以看透城市中的文字,例如歌詞、地下鐵路的告示、廣 告的用字,知道文字背後所隱藏的意義。另外,資深傳媒人、現任樹仁大學客座教授的馮強,鼓勵學生透過閱報 提升英語水平,特別是《南華早報》的網上英文新聞已免費開放給讀者閱讀,他建議大家可藉看新聞標題學習英 文生字。 新閱會第三度舉辦兩年一度的「濃情.家書」新地閱讀寫作比賽,貫徹新地「以心建家」的信念,鼓勵大眾特別 是青少年,以家書形式分享閱讀感受,並藉此向父母、師長及朋友表達情感與關愛,用文字拉近彼此的距離。

參與講座的一眾家長和學生聽得入神。

擔任主持的小說及專欄作者唐希文(右),表示從馮強教授(左)和 Ben Sir(中)的分享 學了不少提升語文的妙法。

「年輕作家創作比賽2016/17」已經展開 新地一直透過各類計劃協助不同志向的青年人發揮所長。 今年,新地新閱會與香港三聯書店第六度攜手, 舉辦「年輕作家創作比賽2016/17」 ,讓有志創作的年輕人能夠實現成為作家的夢想。 八位來自不同領域、 擁有不同專長的優秀創作人,將擔任比賽評審,他們將從參賽者遞交的出版計劃書及約10%的作品內容中, 選出約25位初選入圍者,以一對一形式指導入圍者完成創作,最後評審將挑選約八份最優秀作品,由主辦 單位在香港出版發行。 比賽現已接受報名,主題為「未來」 ,歡迎35歲或以下的香港年青一代以個人或兩人組隊參加,截止日期為 10 月21日。 有關 比 賽 詳 情, 歡 迎 瀏 覽 網 站(www.shkpreadingclub.com/YoungWriters)或Facebook專 頁 (www.facebook.com/YoungWriters.hk)。 年輕作家創作比賽

新閱會動向 新閱會定期舉辦不同的會員活動,包括名人嘉賓閱讀講座和文化導賞團等等,歡迎大家 「讚 好」(like)新閱會Facebook專 頁(www.facebook.com/shkpreadingclub) , 以及 登 入www.shkpreadingclub.com或 以 智 能 手 機 掃 描QR Code登 記 成 為 會 員, 費 用 全 免。齊來踏上喜「閱」之旅,培養輕鬆、愉快的閱讀習慣。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25


Columns

靈 品 書 齋

老子心靈雞湯 我對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一向 很有興趣。這本《漫畫老子》 ,是我在 中學時代第一次接觸諸子百家的入門 書——沒錯, 是漫畫版。 真的很多謝 蔡志忠, 他的漫畫用簡單的線條, 勾 畫出禪味十足的意境, 再配上沉厚老 實的人物形象, 令抽象的道家思想, 躍然紙上。

認 識 老 子

本名李耳,字聃,中國春秋時期思想家,著作被奉 為《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人物。其學說後被莊 周、楊朱等人發展,後人奉為道家學派宗師,儒家 創始人孔子也曾向他學習禮法。老子主張無為而治, 順應自然,清靜無為的統治理念,「處無為之事,行 不言之教」 ,即治理國家,一切順乎自然,對百姓採 取不干涉和少干涉的政策,以無為手段達到無不為 的目的。

26

這本是博益出版的舊版《漫畫老子》 , 比新版細本, 袋裝書大小, 原裝那本 現在也不知所終了。雖然買了新版(千 禧版) ,好像始終代替不了心目中的舊 版。 現在連出版社也結業了, 這本書 更加可以說是正式絕了版。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我想這才是舊版/絕版書的意義。一本 書的內容,當在讀書人反覆閱讀之後, 已內化成讀書人的思想體系,甚至是價 值觀的一部分。買回絕版的舊書,就好 像找回讀書人失落在某處精神家園的生 命碎片,有種回歸的完整感。


精神科醫生。嗜好品書、旅遊、 飲食、寫文章,下筆遊走於政 治、 社 會、 歷 史 和 文 化 議 題, 期 望 以 心 理 學 的 眼 睛 看 世 界, 探尋紛亂時勢的處世之道。

不知是否先入為主,道家的老子是 諸 子 之 中 我 最 喜 歡 一 位。 沒 有 孔 子的煞有介事,沒有孟子的道貌岸 然,只有清靜自然的無為意境。 九流十家中,我認為儒/墨/名家 是 循 正 面 去 解 說自然 和 人 世 間 的 知 識 和 理 想, 是「 陽 」 ; 法 /兵 / 縱 橫 家 是 從 反 面 去 描 寫 現 實的 殘 酷, 是「陰」 。 有人 說, 陰陽家的 《易經》說明了陰陽互補和互相轉 化之道,正正是統攝百家,但我覺 得《易經》背後的思想基礎始終是 道家,而老子《道德經》的五千字 便是當中最基本的理念描述。 有人說,古代的讀書人,有官做時 就看儒家,被貶謫時就看道家。有 人 以 為 是 遁 世 逃 避, 我 卻 視 之 為 心靈健康的解藥。放在今時今日的 香港,現代化都市的生活壓力,往 往就來自太單一化:整個城市的產 業單一化,一面倒經濟金融地產,

活在其中,連思想和價值觀也單一 化 —— 家 長 們 狂 谷 子 女 入 名 校, 也 不 是 想 小 朋 友 長 大 了 做 律 師、 會計師、銀行家和醫生?從小至大 在 競 爭 氣 氛 下 成 長, 人 人 走 單 一 的道路:名校、大公司、中產、買 樓、結婚、生小孩、升職、投資、 退休。甚麼叫「行行出狀元」?甚 麼是「人生下半場」?興趣?人生 意義?統統無用。 但 何 謂「 無 用 」?老 子 就 和 你 談 「無用之用」 :一 間 屋 裡 面 的 內 部 空間、窗戶,一個杯裡面的中空部 分, 都 是「無」 , 但 人 使 用的, 卻 都是那「無」的部分。中國的國畫, 懂得留白的空間感,以營造出靈秀 之 氣 和 無 邊 想 像, 但 為 何 人 生 不 可以為自己留一點虛無的時間、留 白的空間?

《漫畫老子》 (博益 / 2000) 作者: 蔡志忠 台 灣 漫 畫 家。1948 年 出 生 於彰化,15 歲離鄉到台北畫漫畫,雖有 從小受洗的天主教信仰家庭背景,卻是個 佛像收藏家。近作包括《漫畫金剛經》、 《漫畫心經》及《漫畫東方聖經》。

這就是老子給現代人的一帖心靈 雞湯。 閱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27


Columns

讀 CROSSOVER

羅 斯成 福功 爭 取 了 甚 麼 ?

28

「成功爭 取」四個字, 用在 政客身 上, 都是芝麻綠豆的小事, 像紅綠 燈延長兩秒、 不能避雨的巨墩避雨 亭等, 反觀 政治家, 但凡「成功爭 取」 ,必定驚天動地,例如今期要介 紹美國其中一位「最偉大」的總統羅 斯福,任內「成功爭取」向軸心國宣 戰,拯救了全世界(也有陰謀論指, 他其實是「成功爭 取」了日本偷 襲 珍珠港,信不信由你) ,也確立了美 國戰後的霸權, 影響極之深遠。 其 實, 仗誰都 會打, 不是羅斯福, 相 信美國也一樣會參戰,真正令羅斯 福名垂千古的,是他的「新政」 。 羅斯福之前, 各國政府的職責比較 簡單, 不外乎國防外交, 加上一些 基建,所謂福利,通常是開倉賑濟, 屬個別事件。 以制度規範使之成為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常態, 始於19世紀中的普魯士,由 俾斯麥率先推行,但並非出於大愛 包容,而是因應工業化急速發展的 維穩手段。 到了羅斯福上場, 正值 大蕭條, 他不知道受了甚麼刺激, 想出了「新政」這項集救市與維穩於 一身的破天荒之舉, 從此改變了政 府的角色, 也模糊了市場與政府的 界線。 「新政」的成效如何?左派一向推崇 備至,視之為「進步、無私」 、能「團 結」國民的政策,但Burton Folsom, Jr.的《New Deal or Raw Deal?》 (中 譯本:羅斯福新政的謊言) ,卻予以 全盤否定。先講《國家工業復興法》 (NIRA) ,名字充滿正能量,說穿了 原來是「卡特爾」 (cartel) ,即透過 控制生產以穩定價格,減價促銷等


同犯 法。 那 豈 不 是 助 長 壟 斷?對! 作者搜羅了很多「大蝦細」的例子, 像新澤西州有位經營洗衣店的小商 人Jacob Maged,每套衣服收35美 分,但根據NIRA的規定,最低消費 是40美分,Maged不從: 「我不用你 來告訴我怎樣做生意。 你要拉我坐 監,悉隨尊便!」結果,他真的被送 進監牢,兼罰款100美元! NIRA固然漏洞百出,《農業調整法》 也是適得其反, 比方說, 政府付錢 給農民, 使其休耕部分土地,以解 決生產過剩的問題。 結果農民選擇 「休耕」最貧瘠、甚至從來沒有耕種 過的荒地, 並拿政府的錢買化肥, 提高其他土地的產量;原意是減產, 意外變成增產, 這個「意想不到的 後果」 ,完全是政府一手造成。 至於一系列社會保障措施,不難發 現魔鬼在細節中,例如全民退休保 障, 供款有上限, 令中產的供款跟 富豪一樣多;而法例規定62歲後才 可領取退休金, 但當年美國的平均 壽命是60歲,黑人更只有48歲。 誰 最長壽?有錢白人!結果基層白人及 大部分黑人的供款,都跑進有錢白 人的口袋,這是哪門子的公義? 作者一再強調, 羅斯福只懂權術, 不懂經濟,由「經濟盲」來處理史上

最難搞的經濟問題,又豈能對症下 藥?不要緊,懂權術的羅斯福公器私 用, 即使政績不符預期, 仍能「成 功爭取」了史無前例的三連任。此話 怎說?羅斯福的競選對手是共和黨 的蘭登,後者的經費主要來自商界, 你可能懷疑有否官商勾結的成分, 但當你知道羅斯福擁有50億美元的 公共事業振興署資金,你會覺得羅 斯福更可疑。 事實上, 南達科他州 有個民主黨縣委會主席給公共事業 振興署寫信: 「請將此人列入特困名 單,給予特別照顧。查過了,他家有 九張選票!」類似事件還有很多。 如果「新 政」有助對 抗 大 蕭 條, 上 述問題都是小問題, 瑕不掩瑜, 但 直至1939年,美國的失業率再次突 破20%, 足 見「 新 政 」成 效 不 大, 就連羅斯福的好友兼時任財政部長 Morgenthau也承認: 「我們現在的支 出前所未有,卻仍不管用。」作者認 為, 是戰爭解決了失業, 而羅斯福 的繼任人杜魯門撥亂反正(包括減 稅) ,才令經濟由谷底反彈。

書蟲,主修歷史,副修心理,自 修經濟,愛音樂,好軍事;以文 會友,自得其樂;人生無所求, 惟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

《New Deal or Raw Deal?》 (Threshold Editions / 2009) 作者: Burton Folsom, Jr. 任教於 Hillsdale College 歷 史 系, 亦 為 紐 約 歐 文 頓 教 育基金會之高級歷史學家, 著 作 豐 富, 且 常 為《 自 由 人》、《華爾街日報》及《美 國觀眾》等刊物撰文。

看清楚了嗎?愈「偉大」的人,愈難 蓋棺定論;而愈「公義」的政策,背 後可能愈邪惡。 昔日的政治家尚且 如何,何況今日的政客?那些政棍就 更不用說了, 與其靠他們「為民請 命」 ,不如靠自己好過! 閱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29


春 歸 樓

Columns

書籍 色情狂

晉人皇甫謐愛讀書,以至於廢寢忘 餐,因而自嘲為「書淫」 。如果說他 無愧此「雅號」 ,則《古書比孩子重 要》(子供より古書が大事と思いた い)的作者鹿島茂便簡直是書籍色情 狂了。 他是大學教授, 專研法國19 世紀社會文化,有十餘年收藏古書 經驗,為了籌錢買書甚至不惜抵押 房子借貸(連孩子都不顧了,房子算 甚麼) 。 在書中,鹿島茂介紹了書名來源。某 年,他跟妻子及兩個孩子到法國自駕 遊。在某書店,他找到價錢相宜的古 本百科全書共十多冊,總重逾70公 斤。店東推說年事已高,不願把書拿 去郵局寄出。 鹿島茂於是嘗試把書 都塞進車裡,孰料車尾廂空間有限, 無從遂願。 他生出一個念頭, 居然 想要不諳路途的妻子自行帶孩子回 巴黎,好讓他把書本都放進車座之 上。 此計不售, 最終要讓妻子抱著 幼子坐前座,長子則坐在放著三冊 百科全書的後座上。車子馬力有限, 好不容易地熬過上坡下坡的折騰, 一家總算連人帶書跌跌撞撞到達目 的地。 然而,鹿島教授依然執迷不悟,在新 地方還是耽於看書,到夜深才駕車 四出找旅館,沒想到時值旅遊旺季, 30

酒店一房難求,狼狽不堪之餘還給 妻子好好數落一頓。 我們身邊都有收藏家,有蒐集模型、 郵票、運動鞋……古書收藏家則聽似 不吃人間煙火,偏偏鹿島教授不怕將 糗事娓娓道來,又教人倍感親切。 例如, 鹿島教授某次窺見有家具店 不識珍寶,將價值連城的古書放在 普通家具上作裝飾。 他裝作若無其 事內進參觀,然後問家具上的古書會 否出售。店員也非省油的燈,一聽此 話,知事有蹊蹺,於是推搪說店主不 在, 著鹿島教授下午再來。 到鹿島 教授依言再往時,古書已另有標價, 而且比其他家具更昂貴, 令鹿島教 授搥胸頓足,後悔沒直接買了家具, 連書拿走,揚長而去(想起那個老掉 牙的笑話︰有收藏家在農村見人用古 董碟餵貓喝奶, 於是假意要買貓。 交易後,問道︰貓兒看來很喜歡這 碟,能一併賣我嗎?農婦一口拒絕︰ 不,我靠它已賣走好幾隻貓了) 。 有收藏經驗者,無不擁有過作者的 那種情深,也嘗過與精品失諸交臂 的懊惱。有些收藏家著書無數,都不 過在賣弄自己的人脈、見識和財力, 讀得令人意興索然;倒不及鹿島教授 的痴頑可愛,既可娛人,還讓讀者得 窺收藏之道。 閱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70 億分之一,好讀書,餘無足道。

《古書比孩子重要》 (嚴可婷譯 / 麥田出版 / 2015)

作者: 鹿島茂 1949 年生於日本橫濱,旅法日本文學作 家,也是重量級法國學研究專家。東京大 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專攻 19 世紀法國的社會與文化,著作蘊含根基深 厚的法國文化背景。


Columns

三歲

阿哲爸爸:會計師,深信學習 理財,應該從小開始,提倡「遊 戲學理財」。

哥 頓 問 我: 「 經 常 聽 到 人 說『 學 習 理財應該從小開始』 , 但是實際應 從多小開始?看過坊間很多的理財 書籍,卻又找不到答案。」

以後只需順勢培養下去』 , 否 則日 後要『糾正 他們(孩子)已成的壞 習慣、 壞傾向、 壞態度, 真的是事 倍功半』 。」

我說: 「這很正常,可能那些理財專 家也沒有答案。 但是某天當我閱讀 一些關於品格教育的文章,竟然從 中獲得啟示。 你還記得我們最喜愛 的《 鐵 娘 子 》(The Iron Lady)金 句嗎?」

哥 頓 說: 「 民 諺 說 的『 三 歲 看 大, 七歲看老』也是這個意思差不多, 但是品格教育與兒童理財有何關 係?」

「Wat ch y our habit s, f or they b e c o m e y o ur c h a r a c t e r . A n d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是這一句 嗎?」哥頓問。

《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學出版社 / 2013)

作者: 陶行知(1891-1946) 被譽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 想家、民主主義戰士,生活 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 的理論核心,提出「生活即 教育」、「社會即學校」、「教 學做合一」三大主張。

我說: 「沒錯,『小心你的習慣, 習 慣 形 成 品 格, 品 格 主 宰 命 運 』 ,如 果逆向理解成為了品格教育的基礎 理論。 教育除了知識傳承, 還要肩 負培養品格的使命, 培養良好的品 格,實際上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一些教育研究指出個人的品格發 展可以分成三個主要階段,三歲至 六歲稱為幼兒期、 七歲至十二歲稱 為兒童期、十三歲至十七歲稱為少 年期,幼兒期是品格發展的關鍵時 期,影響深遠。 「陶行知在〈創設鄉村幼稚園宣言 書〉指出:『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 重要的時期, 這個時期培養得好,

我說: 「兒童理財的重要課題之一, 就是培養孩子擁有正確價值觀,這 方面與品格教育互相重疊之處甚 多,故此我們可以從品格教育得到 指引, 就是『孩子學習理財, 應該 從三歲開始』 。 良好的理財習慣源 自正確的價值觀,故此三歲至六歲 這個關鍵的幼兒期,同時也是培養 孩子正確價值觀的黃金時期。」 哥頓問: 「你剛才說的那篇文章可以 在哪裡找到?」 我說: 「坊間不少書籍也收錄了〈創 設鄉村幼稚園宣言書〉 ,首選的當 然 是《 陶 行 知 教 育 名 篇 》 ,此書可 說是集合了陶行知最重要的教育理 論, 例如〈教學合一〉 、〈生活即教 育〉以及其他幼兒 教育的文章, 很 多見解至今仍不過時,不論家長或 教師也能從中找到啟發,甚至可以 作為解決現今教育亂局的出路。」 哥頓問: 「其實我想問了很久,到底 陶行知是誰?」閱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31

兒 童 理 財


序 人 書 話

Columns

「無用」 之 「必要」 打開這本關於「無用」之「用」的書, 立即想起莊子與惠施之間的辯論, 惠施說莊子的話「沒有用」 ,莊子說 「有用」都是建立在「無用」之上,正 如你站着的「有用」土地都是被更底 層的「無用」土地承托。莊子更著名 的論述建立在「無用於世」的動物往 往能避過宰殺,於己有用。而意大利 學者諾丘・歐丁(Nuccio Ordine) 這本《無用之用》 ,則討論看似「無 用」的人文知識和文學創作對世界的 「用處」 。 作者透過多篇散文,枚舉了不少學者 作家的討論,如法國散文大師蒙田坦 認自己從事沒用的文字事業,羅馬詩 人奧維德認為沒甚麼比無用的藝術 更有用,而意大利詩人但丁和佩脫拉 克則蔑視以文字營利的文人。哲學家 將話說得更明白,阿里士多德說知識 不具實用目的,康德說鑑賞判斷是去 除利益的。其實所謂「無用」只是針 對公眾的實利和效用而言,而文學藝 術之所以「無用」是因為藝術家和作 家詩人決定不去照顧公眾的實利和 效用,卻從創作中得到個體的自由。 在我們的年代,大學教育都追逐實 利了,忘記了教育有時正是要鼓勵人

32

追逐被視為「無用」卻符合「志趣」 的事物,才能在人文藝術方面有所 成就。這當然不是排斥「實用性」 , 而是要找出「實用性」所掩蓋的更關 鍵的事物。正如人們都會說,寧願做 一個有理想、個性和靈魂的人,也不 要做一條美味的鹹魚。 作者哀嘆在商業掛帥的社會中,往日 的經典漸被遺忘,首先是昔日的權威 語言拉丁文被擱在一旁,愈來愈多人 學英語(在意大利這好比今日大家對 文言文不再有興趣) ,連大型學術圖 書館也受波及。 如猶太銀行家之子 Aby Warburg放棄繼承家產以換得 藏書的自由,他和朋友逃避納粹,在 倫敦創立了一所按傳統知識分類書 籍的圖書館,但近日倫敦大學終於以 行政支出為由,整併這一所圖書館。 話雖如此,「有用」和「無用」往往受 時代所支配、局限,無人可以預測何 時「有用」變成「無用」 ,或者相反, 彼一時此一時。 如果事物有一種不 為時代所消磨的價值,到底還是會 從歷史的長河中浮現出來。也許,所 謂「有用」 「無用」的討論最大的意 義在於,讓我們看清甚麼才是真正 屬於自己的財富,好好去珍惜。 閱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遲 熟 的 70 後, 畢 業 於 浸 會 大 學,主修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 文史哲愛好者,人到中年遂立 志閱讀,為香港及國內報刊撰 寫 書 評, 間 中 創 作 文 學 作 品, 亦為序言書室之書店店員。

《無用之用》 (漫遊者文化 / 2015)

作者: 諾丘・歐丁 (Nuccio Ordine) 1958 年出生,意大利哲學家。現於意大 利卡拉布里亞教授文學,也是研究意大 利文藝復興時代哲學家布魯諾(Giordano Bruno)的專家。曾於耶魯、紐約及巴黎 索邦等大學任教。


投 稿 說

S a b r i n a

從發窘到發狠的發現 想挑本名家著作細讀, 誤打誤撞讀 起《Decline of the English Murder》 來。 本來估計這薄薄一本散文集就 算不易看懂, 篇幅也不長, 結果邊 讀邊後悔高估了自己能耐, 暗叫不 妙⋯⋯慢 著, 時間不 花 也 花了, 而 且似乎沒有必要畏懼一本小書。 「 別 發 慌!」George Orwell躍 下 書脊, 再一路 攀 爬, 踩 上我肩膀, 湊近耳邊說。 硬著頭皮繼續看, 腦海便冒出一道 問題:為何企鵝出版社會把George Orwell這八篇輕鬆詼諧、 動筆年份 不 一 的 文 章 輯 錄 成 書、 歸 入Great Ideas口袋書系列?也許,閱讀即使 是 一 項「文 雅 」活 動, 亦 適 宜 發 發 狠 ─ ─就這樣, 我一邊享受閱讀, 一邊忙著破解篇章之間似有還無的 密碼: 〈Clink〉以及〈Decline of the English Murder〉這 兩 篇 散 文, 一 篇 是「 佯 醉入獄記」 ,一篇是「兇案黑手:英 國熱話」 。 為何主人翁想進監獄裡 去、 而英國人茶餘飯後的話題竟是 一宗又一宗兇 殺 案?無獨有偶, 兩 篇文章開篇時也對時間含糊其詞, 令人讀了感到陌生, 卻隱隱覺得時 間背景是敍事關鍵。 事先不曾設想 的情節幕幕推進, 諧趣口吻和悠然 筆調替畫面添上旁白, 令人如觀賞 電影, 驚訝光影怎麼折射出這般離 奇現實。 〈Just Junk-But Who Could Resist It?〉記的是 作 者為 欣賞生 活中的美

好而流連一家又一家以奇異而獨特 方式經營的破爛古董店;種種場景 使人想到, 時代巨輪可輾碎一切, 我們的街道風貌若不用心記取, 豈 不 白白 錯 過? George Orwell所 捕 捉的心間風景, 跟沈從文《從文自 傳 》有 異曲同工 之 妙, 刻 畫出那 種 「不費一分一毫而自能體會」的生活 方式與樂趣;細膩而輕快的筆觸建 構出栩栩如生的場景、引人發噱。 〈Boys' Weeklies〉 和〈Women's Twopenny Papers〉兩篇, 作者對 流行事物條分縷析, 如今讀來如聽 段段英國掌故。有趣的是,George Orwell曾在書中提及人們對閱讀的 喜愛減退, 跟今天情勢差不多;而 大眾的心理總是有那麼一點相通可 愛之處, 一旦辨認出自己跟別人原 來同有一念,自能心生莞爾。 讀散文也許是最接近作者心靈的一 種閱讀模式。 作者將大小遠近生活 事盡收字裡 行間, 打開此書, 如能 沉浸在一點點的歷史風物中, 感受 一下幽默的力量, 每次展卷豈不就 如來一趟「英國之旅」? 讀畢全書靜思半晌, 忽有一覺:如 果說作者將生活融進文字, 文字觸 感就如熨好的衣物般貼服;那麼讀 者要將文字破譯為生活靈光, 便要 靠閱讀閒情, 倚仗這種有如從蠶蛹 一下一下漸漸捋出絲來的輕柔力量。 也許,閱讀亦適宜發發狠, 不管是 甚 麼, 看一看 再 說;好的 壞的, 別 聽人說! 閱

《Decline of the English Murder》 (Penguin UK / 2009)

作者: George Orwell 1903 年生於印度。當過 洗 碗 工、 教 師、 緬 甸 的 英 帝 警 察 等, 因 寫 作 狀 況不順遂而四處流浪,後來參與西班牙 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受僱為英國 廣播公司(BBC)撰寫有關戰爭的報道, 戰 後 更 發 表 不 同 作 品, 關 心 社 會 底 層, 被譽為西方世界的良心。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33


NEW RELEASES

01

03

02

06

05

04

《品味,從知識開始——日本設計天王打造百億暢 銷品牌的美學思考術》 01

04

作者 / 水野學

作者 / Aaron Lazare

出版 / 時報出版

《道歉的力量:維護尊嚴與正義, 進行對話與和解》 出版 / 好人出版

品味本身一點也不神秘,也不是只有特別的人才擁有的天分。作為一家零商 業機密公司(good design company)的創意總監,作者想表達的,是大家 都擁有相同的品味,差別只在於怎麼去培養和運用。品味,是透過知識的累 積,讓事物表現出最佳樣貌的能力。書中提供簡單步驟與有效的練習方法, 不只能幫助讀者累積知識、提升品味,更能幫助讀者運用品味,提升工作能 力,改善工作品質。

越戰期間,普拉莫炸毀整座越南村莊,隔天報紙刊出一張舉世聞名的照片 ──年僅九歲的越南女童金福遭燒毀衣服,全身赤裸哭著逃生。普拉莫盯著 那照片,十分難受,罪疚感令他終日沉溺酒精中,即使日後投身宗教志業, 仍耿耿於懷。直至普拉莫在 24 年後親身向金福道歉,並得到原諒,其內心 才回復平靜。書中還羅列其他例子,道出道歉的力量——成功的道歉能化解 屈辱、恢復尊嚴、修復關係,讓人從滿懷罪惡感的心靈桎梏中解脫。

02

05

《如果麥子不死》

作者 / André Gide

出版 / 麥田

《觀念漫談:打造將才基因系列》

作者 / 杜書伍

出版 / 天下雜誌

André Gide,20 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很早就意識到自身的矛盾與邪 惡。一次與同性友人同遊異地,讓他認識了自己的性向,為了救贖心靈而締 結婚姻⋯⋯步入中年,決心透過此書自我揭露,回溯最久遠的童稚意識,捕 捉所有寶貴的靈光乍現,完整展現心智歷程,讓讀者感受他被慾望的召喚、 內心對體制的質疑,明白一個結論——惟有來回於黑暗與聖潔之間,才能繼 續做他自己。

每個人在職場起跑的時間都差不多,但是五年十年後,位置卻差很多,一大 關鍵就是許多人被自己的盲點所限。錯誤的認知像無形的網,將你套住寸步 難行,甚至導向邊緣化。擁有 40 年培育將才經驗的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 伍,針對職場的制度、組織、能力、職涯、將才共五大面向的觀念問題,透 過 41 則觀念短語,直指常見的觀念盲點,讓你把它們轉化為職涯決勝點。

03

06

《The Looting Machine》

作者 / Tom Burgis

出版 / William Collins

非洲只佔了全球生產總值的 2%,卻擁有全球超過三分一的礦物、原油等地 下資源。豐富資源不幸成為非洲的詛咒,新興經濟國家透過不良手法劫去非 洲的資源,開展經濟殖民主義的新一頁。作者 Tom Burgis 花近六年時間, 深入非洲地下資源重鎮,調查這部以跨國企業、軍閥、寡頭水客組成的「搶 掠機器」怎樣運作,並把調查成果編寫成書,好讓讀者反思手提電話、私家 車等日常電子產品背後的慘劇。

3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作者 / Soho

《按揭創富術》 出版 / 博顥出版

作者為「香港討論區」地產版紅人 CO07,其按揭熱帖「Mortgage Link、H 按、加按做人仔定期、一開二」至今累計 50 萬點擊。此書包括一切物業交易 的細節,從交易流程、按揭工具的運用及比較,甚至不同類型樓契所隱藏風 險陷阱都涉及。當中更結合種種與利差有關的實踐操作,由新買物業、翻按 以至一開二,從按揭計劃、借貸優惠、印花稅甚至報稅等實用知識都包含其 中。無論「初置業者」及「進階置業人士」,可從中學得三招兩式,節省數千 甚至數萬元的花費。


本期書目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索引頁碼

A Song of Ice and Fire

George R.R. Martin

Bantam

19

Decline of the English Murder

George Orwell

Penguin UK

33

New Deal or Raw Deal?

Burton Folsom, Jr.

Threshold Editions

28

The Love Market

Marina Adshade

HarperCollins

10

天地一沙鷗

Richard Bach

高寶

5

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

李歐梵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2

古書比孩子重要

鹿島茂

麥田出版

30

香港企業併購經典

馮邦彥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3

喚醒 69 億隻青蛙——全球暖化內幕披露

李逆熵

經濟日報出版社

8

極地情緣——一步一腳印

李樂詩

Warrior Books

8

黑暗的閘門——中國左翼文學運動研究

夏濟安

中文大學出版社

14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Atul Gawande

天下文化

16

漫畫老子

蔡志忠

博益

24

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

教育科學出版社

31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JUN 2016

3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