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idential of the city / Thesis design

Page 1

Residential of the city



Residential of the city

Tutor : 廖嘉舜 賴帝安 蔡旻家

Pedigree of thesis 2020/05/22 ver 10.0


CONTENTS I. S i t u a t ion C h apte r 0

C h apte r 1

C h apte r 2

C h apte r 3

城市建築 城市造型 住宅 / 首要元素 人為事實 / 獨特性元素 建築 / 場所 集體記憶

資本與資產

資本化的都市現象 房價指標 / 自有率 / 空屋率 政治與經濟 公共性 集中、集體、集散

城市住宅

居住 住宅 台灣公共住宅發展 住宅的公共性 集中、集體、集散

城市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

發展與空間本質 城市的公共性

C h apte r 4

集中、集體、集散

台北

發展過程 都市現況 高度資本化的台北 人口流動 / 勞動人口週期 當代台北土地價值 可負擔的居住型態


II. Strateg y Chapt er 5

Chapt er 6

類型學

建築類型 Typical Plan

空間架構 住宅階段生長 有心平面總表 空間組合機制 Prototype

I I I . D e si g n Chapt er 7

App e nd ix

Urban Morphology

Re s i de nt i al o f the city Site Site Plan B1F Plan Section

類型研究平面圖


我們以 Aldo Rossi 的《L’ARCHITETTURA DELLA CITTA’》( 中譯 :

城市建築 ) 作為畢業設計的參照,建構當代都市的觀點與思考基點,並以 類型學作為工具,透過畢業設計的過程,思考當代城市建築的空間架構。

我們以都市中的住宅類型作為研究基礎,結合維持都市運作的公共空間, 創造新的居住型態。透過住宅做為創造都市集體記憶的場所,以此批判與

反思 Aldo Rossi 在《城市建築》中提出的集體記憶與都市首要元素的連結。

Aldo Rossi

《L’ARCHITETTURA DELLA CITTA’》 1966



0

城市建築


Aldo Rossi 在《城市建築》中所提出的城市建築體,便是重新定義建築類 型學所關注的類型的意義,與公共領域間的關係。透過都市地理學分類提 出住宅與都市中的首要元素,並定義人為事實與獨特性元素,及由人為事

實和獨特性元素建構的建築與場所,最終建築與場所成為累積都市集體記 憶並塑造成市造型的場所。


城市造型

當我們把城市視為一個複雜的建築體時,其外在形式為城市造型。當城市

建築除去城市造型後,所涵構的是住宅、首要元素、人為事實、獨特性元

素、建築、場所、集體記憶,應證都市是高度複雜的有機體,是人為事實 的特徵及起源、人類集體勞動的成果。城市的造型是透過具有集體性的建

築與場所來累積集體性記憶,《The Collective Memory》[1] 所述 " 集體

記憶是都是人為事實的重要特徵 "

台北是台灣的政治、經濟重心,城市的造型在升格直轄市後被建立,成為 台灣大都會現象研究的實驗場域,亦是台灣城市發展史的參照,不論是戰

後初期為解決民生問題所大量興建的住宅規劃,實踐都市中的居住權 ; 或 是都市擴張所面對的土地不足,和經濟重心的演進;交通系統所分割的都

市邊界,地下化後縫合都市。透過既有空間的重新規劃,尋找台北的主體 [1]M.Halbwachs, 《The Collective Memory》,1950

時,確立人為事實的存在,並整理台北清晰的軸線。在政治經濟抉擇下對 都市的建造,在時間的推移下成為台北人的集體記憶,也是台北做為城市 的重要人為事實。

10


住 宅 / 首要 元 素

城市建築體在地理學上由住宅及首要元素兩種類型的空間構成。其中,居 住是文明的演變及參照,住宅做為居住領域的象徵及人為事實,應證住宅 佔據都市面積的必要性。而首要元素則是公共領域的人為事實,政治意念 的實踐,經濟發展的樣貌。

台北住宅的類型依據,在國民政府遷台後,為落實居住正義,大量建設與 規劃,其中因老舊城區的規劃無法乘載戰後大量人口移入,使人在城市中

的居住以非常有機形式在城外自然蔓延,衍生的都市議題,透過美援及 CIAM 對居住的新定義作為對應的策略。而時任市長高玉樹便以發展 " 多

層公寓住宅 " 作為條件,並引進美援,解決居住議題並規劃台北市的基礎 建設。而台北城市造型最初的樣貌,為敦化南北路將台北分為東西兩側,

暗示出政治、經濟重心移轉的跡象 ; 在敦化南路與仁愛路設置仁愛圓環, 藉由軸線整理其沿側的中正紀念堂與國父紀念館,確立端點 ( 總統府 ) 至

高的權利象徵。台北城市造型,在政治動盪的年代,透過民生議題及基礎 建設確立,並展現出其獨特性。

11


人為事實 / 獨特性元素

將城市建築視為巨大的人造物,而人為事實在城市中則具備著集體性、永

恆性和共同性,在城市空間延續的過程中,人為事實將會展現相同的本質。 而都市發展過程中,其內部結構的變化則是透過獨特性元素所推進。即獨

特性元素參與城市的演變和人為事實,在整體中具有核心的功能。 1936 年

H.P.Bahrdt[1] 在現代大都市中表示獨特性元素的意義,當極化現象越明顯 時,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之間的交流反而越密切,同時產生生活群集。

若以仁愛路做為台北市政治發展的軸線,而忠孝東路及台北市的鐵路系統 則是台北市經濟發展推移的軸線,台北火車站、華山文創園區 ( 酒廠 )、松 菸文創園區 ( 菸廠 ) 作為此經濟發展軸線上的節點,傳統聚落依附重要的 交通要道而設置,而交通要道連接的結點則是經濟體的分布,這樣的佈局

見證忠孝東路成為台北經濟發展的軸線,火車站緊鄰台北城,為第一期政 [ 1 ] H . P. B a h r d t 《The

modern

c i t y. S o c i o l o g i c a l

considerations o

n

u

r

b

planning》,1961

a

治經濟中心,隨著台北的都市化過程,人口壓力導致經濟中心的超載,使 得單一核心,邁向雙核心發展。

n

12


透過變更都市計畫將復興南北路的街廓沿街面變更為商業用地,促進第一 次的經濟中心移轉。" 東區 " 象徵商業中心的代名詞出現,經濟中心緊鄰台 北市密度最高的住宅區,使得資本大量的湧入東區,昂貴的土地成本及新

興的信義計畫區成為西區快速沒落的主要原因。於是第二次的經濟中心移 轉開始,全球化加上計劃區超大商業街廓,吸引跨國企業的總部,使得信 義區成為現今台北市的經濟中心。台北在經濟與政治的人為事實推演下,

逐漸形成都市造型。其獨特性元素則是在經濟中心移轉後持續維持都市演 進的事物。第一次的移轉將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脫離,第二次的移轉則是

使住宅區與經濟中心脫離。移轉的過程造成都市人口的流動與變化,透過 獨特性元素維持都市的平衡。

13


建 築 / 場所

雨果在《Notre-Dame de Paris》中指出 " 偉大的建築作品往往是社會性

作品而非個體性作品;絕大部分是民族集體勞動的創作而非人類才華的浮 現;是國家所遺留的產業;世紀累積的財富;是某種組織構成 " 啟蒙時代 科學觀點,將建築透過分類進行整理,建築能表達複雜的真實情況與證明

真實情況存在的證據。場所的概念一直出現在古典理論中,場所的構想主 要在於顯現沒有差異性的空間的內部、情境和品質。

台北車站、總統府、101 大樓、大安森林公園、公寓,是台北獨有的空間, 是描述台北的獨特性元素,也是人為事實所產生的建築空間與場所。形式 上與時代相呼應,又兼具紀念性及權威,高度集中的資本醞釀的超高層建

築,反抗資本化都市的公共空間,都是台北的大都會現象所形構而成,兼

具台北人的集體記憶,並呈現資本化、社會性、私密性,三種獨特性元素 及人為事實。

14


Palazzo Della Ragione , Padua , Italy

15


集體記憶

《The Collective Memory》[1] 所述 " 當一個群體成為空間的一部份時,

群體會將此部分的空間轉變成自己的意象,同時群體會屈服或順從於與之 對抗的一些具體事物。群體會自限於本身所建造的框架中。外界環境的意

象與群體本身維持的關係成為群體的理念 " 即城市是集體記憶的場所。同 時集體記憶是城市造型的開始,結合了過去與未來,貫穿於城市之中,其 集體性與敷地及理念之間的關係,使我們得以掌握都市建築體的結構、獨 特性及意義,推演出都市的形態。

Aldo Rossi 認為「一種特定類型是一種生活方式與一種形的結合,儘管他 們的具體型態,因不同的社會而有很大差異」,這樣的類型概念打破傳統 的城市和建築的界限,然而類型成為集體性記憶及當代城市的中介。

台北做為我們所操作設計的都市場域,其住宅類型所表現的獨特性,政治、 [1]M.Halbwachs, 《The Collective Memory》,1950

經濟作為都市發展重要的人為事實,其所導致的極端現象造成的居住議題, 如何以建築尺度的策略進行回應 ? 並為台北持續提供集體記憶,及新的城 市造型。

16


Capriccio with Palladian buildings 1756 , Canaletto

17


1

資本與資產


工業革命後,新的社會階級產生。資本主義將土地和勞動商品化,勞動者 為了獲得交換價值,將自己的勞動力作為使用價值投入資本市場,使資本

家追逐最大化的利益時,壓榨勞動者的剩餘價值。資本家將資產流入土地

市場,使得被剝削的勞動者難以將勞動的使用價值轉換為交換價值進入市 場,導致資本、土地所有者及勞動者無法平衡,所有資本化的都市普遍有 著高房價的居住議題,與公共空間受社會階級分類,而導致都市的公共性 消失。


C r i t i ca l T hi


in k in g Map


資本化的都市現象

資本主義是都市中現代性的經濟表象,主張私人所有,透過勞動生產創造

價值,並將所有價值商品化、貨幣化後投入自由市場。當生產追求最大化 利潤時,擁有生產工具所有權的人,可保留其生產的利潤,與那些缺乏所 有權的人,則將自己的勞動力商品化投入自由市場,於是產生新的社會階

級,即勞動階級。然而資產階級透過交換價值取得對勞動力的使用價值, 並在利益最大化的過程對勞動力進行的剝削,產生社會階層的不平等。

都市社會學家 David Harvey 在 1970 年代重新分析馬克思的經濟理論與都 市成長的關係,其所關注的是土地資產商品化後,在資本累積過程所扮演

的角色,與其產生的都市空間變化。土地及房子在空間上是固定的,又與

人類的居住有著直接的關係,又因其具備商品的可改良性即相對的永久性。 David Havey 以資本的角度檢視資本的流動關係,並針對資本的過度累積 所產生的資本移轉提出 " 三個迴路 "。

22


其中第一迴路是傳統的的生產,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對勞動階級的剝削所 產生的利潤累積,因過量的生產導致,對勞動者的剝削讓其勞動價值與生

產的使用價值失衡,導致資本方的利潤下降,進而導致資本閒置,這樣的 過程是資本生產所產生的第一個危機。這樣的危機,透過資本移轉,將資 本投入土地市場中,即營造環境。也是普遍開發中國家面臨經濟困境時的

政治決策,轉而鼓勵資本家對土地進行投資,如英國及美國在 1970 年代的 房地產熱潮,並在都市中心進行大規模的開發。

資本主義便在這樣的迴路中不斷的進行資本移轉即再投資,當資本流入第

一迴路時將使第二迴路的資本貶值,於是都市做為經濟發展最發達的地方, 便在這樣的循環過程,不斷演化。

當資本主義再結構或資本移轉的過程,放棄福利制度造就 20 世紀的大都會 現象 ; 失業、貧窮、失根、擁擠、高房價,隨著全球化,成為普遍的大都 市現象。

23



土地價值演變

海德格的《建、居、思》中,以社 會分工作為分界來定義每個時期,

人類居住的狀態的演變。在都市的

發展推演中,隨著土地價值的變化, 造成了人類對居住的改變,從史前 文明的居住多半與生產密不可分,

隨著都市的分工不段的變化,到當 代都市人類的生產與居住已經完全

脫離,於是我們透過我們的提案, 來重新找回當代都市所失去的居住

性,更明確定義出屬於當代都市的 《建、居、思》。

25


資本化的都市空間現象

Concentric zone model

芝加哥作為 20 世紀工業資本化的城市,對都市土地分區的使用模式,結合 R.Park 的人文生態學作為理論基礎,發展出 20 世紀前期都市經濟變遷的 演化模型。除了明確的機能分區,更是象徵資本化都市所創造出的社會不

平等現象 ( 階級 ),同心圓擴張過程象徵人口從都市中流出,以住宅的擴散 圍繞著商業中心而分布,靠近商業中心的第一環為資產階級,依序為中產 階級及勞動階級。此現象在二戰後大量出現在美國,土地使用高度集中在 城市,並透過交通系統連結商業中心與住宅區。定義此模型為都市住宅階 級分布之用。

Sector model

善行模型是對象徵社會階級的同心圓模型進行變化,其所表達的是不同階 級再都市分布中,由中心向外發射的程度與速度,外圍與商業中心連結則 與同心圓相仿。定義此模型為社會經濟階級的分布。 Multiple nuclei model

商業活動集中但簇群分布在都市各處。

26


1

2 3 4 5

10

3

2 3

1 2

3

3

4 3

3

5

4

3

2 Wholesale Light Manufacturing

1

2

3

1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3

3 Low-class Residential

4

4 Medium-class Residential

6

5 High-class Residential 6 Heavy Mnufacturing

5

7 Outlying Business District 8 Residential Suburb 9 Industrial Suburb

6

8

9

Concentric zone model , E.Burgess/R.Park ,1923 Sector model , H.Hoyt , 1939 Multiple nuclei model , C.Harris/E.Ullman , 1945

27

10 Commuters' Zone


Evol o u t i on of C ap


p i ta lism C oun t r y


房價指標

營造物與土地私有化後,投入自由市場所產生的交換價值,即為房價。透

過數據分析歸納,房價、租金、所得等相對應的比值關係,理解房屋在市 場中的經濟和使用價值,應證高房價為普遍的都市現象。 1. 房價所得比 ( 房價 / 所得 )

描述的是一個家庭收入與房價之間的關係 2. 貸款負擔率 ( 可攤還房價貸款 / 所得 )

購屋貸款負擔與所得的佔比,呈現的比例越大則房價負擔的能力越低,當 數字呈現在 30% 是民眾合理的負擔,超過 50% 則是負擔能力過低。 3. 資金集中房地產

購置住宅貸款與國內生產毛額的佔比關係,國際標準以 40% 作為房市泡沫

化的警戒線,然而這樣的數據應證台灣的經濟發展大量仰賴房地場市場的 人為事實。

4. 房屋租金比 ( 房價 / 年租金 )

房屋租賃的價格與出售價格間的比值,若房價租金比超過 300,證明該區

域房屋投資價值表小,房價高估;若低於 200,證明該區域的投資潛力較大。

30


60

10

50

8

40

6

30

4

20

2

不動產放款佔 GDP 比重

不動產放款 = 購置住宅貸款 ( 房貸 ) + 房屋修繕貸款 + 建築貸款

31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0

(兆)

10 0

(%)


自有率

台灣都市房屋高自有率的原因來自於,台灣的經濟仰賴房地產市場來刺激 經濟成長,客觀上是經濟 ( 房價、租金 ) 及所得的成果展現,房價所得比 與住宅自有率呈現負向的關係。若以社會條件的觀點則是藉由遷徙、家庭

結構與年齡作為切入與分析的方式,其中又以遷徙率是影響房屋自有率的 重要變數,家庭結構與年齡的影響力亦高於房價所得比的影響,而社會條 件影響可解釋都市化程度高,自有率也相對低。

房價作為擁屋的成本,租金為租屋者享有的住宅服務成本,除去家戶所得 外,房價與租金的變動會影響住宅的選擇與需求,而影響住宅自有率。

年齡反應的是人對居住環境的適應能力,隨著年齡增加,對環境的適應力 也會降低,因此對安定環境的需求便會增加,即人口年齡對於住宅自有率

將呈現正向關係。婚姻狀況 ( 已婚、有小孩 ) 則是對安定感的需求變化,

使得住宅自有率會隨著家庭的結構變化而有所變化。遷徙則是職業若常須 遷徙,為節省購屋所產生的交易成本,則會傾向租屋而非購屋。

32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3

各國房價所得比與房價租金比 六都所得比與房價租金比

g

un

si

oh

Ka

Ta in an

g

un

Ta ic h

yu an

Ta o

pe i

Ta i

Ta ip ei

(%)

ew

h

ut

So

ra

Ko e

w an

Ta i

or e

g

Ko n

ng ap

Si

ce

Fr an

g

on

y

m

ng do

an

rm

Ge Ki

H

te d

ni

U

a

pa n

Ja

in

Ch

0 (%)

N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空屋率

空屋率是觀察居住狀況的重要指標,透過台電的每年 11、12 用電低於 60

度作為分界,而 10% 則是空屋率的標準值,在全台灣的空屋率偏高狀況下, 台北市的空屋率則是全台最低。透過空屋率回應的都市問題是,空間未能

被有效的利用。空物率的出現是供需不平衡所致,如房價的高漲,使得一 般人除了消費購屋外,引起的投資行為產生,產生所謂的預期資本利得,

而當預期利得越高,空屋率也將提高。房價負擔能力,供應方的成本考量 與預期的經濟復甦導致房價的具高不下,負擔能力低則會使空屋率提高。

34


China

10.7%

Germany

5%

13.6%

Japan

United Kingdom

4.4% 5.9%

France

4.5%

Hong Kong

7.7%

Singapore

19.3%

Taiwan

South Koera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1%

90 100

新北市

7.65%

桃園市

10.9%

台北市

6.73%

台中市

9.66%

台南市 高雄市

10.18% (%)

10.53% 0

10

20

30

40

各國空屋率 六都空屋率

35

50

60

70

80

90 100


政治與經濟

經濟市場中,藉由計畫消除不合理的經濟管理手段,目的是保持經濟上的

高效和持久發展,以此體現人、政策間經濟和社會關係。理論家 David

Harvey 曾指出資本主義社會中對於「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之間的 衝突,在政府拚經濟的選擇下,政策上的抉擇讓「交換價值」成為主角, 交換利益以推動經濟上的成長,公權力重劃便宜農地、政府用地、工業用 地、老舊住宅等區域,使土地轉變成可被哄抬的商品。

勞動者用一個月將近一半的收入作為房租,用前半生的積蓄和後半生

的預期收入購入其價值實質為膨脹後的房產,在需求本就不足的社經環境

下無疑冒著極大風險。清領末期以後的台灣,無論政權的更易,面對土地, 都將經歷丈量、所有權的歸屬、地籍、農地改革、市地改革的步驟;首先 建構土地系統,並在進入改革階段後,配合容積獎勵與租稅減免的方式, 人民無形中替政府實踐了政策上所設定的交換目標。

36


政治成為回應各層級土地發展的慣用手段,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 Karl Marx 在 " 剩餘價值學說 " 中所揭示,當資本財產壟斷而剝削勞動

階 級, 受 雇 者 透 過 勞 力 生 產 的 剩 餘 價 值 降 低, 達 到 利 益 最 大 化。 集 中 (centralized)、集體 (collective)、集散 (distribute);集中與集散兩者位 於極端兩側,一個藉由獨佔 / 寡占過度集中資本於權力,另一端則是完全 未管制的競爭。在集中某特定族群後而逐漸形成集體,之後產生相對應的

集散性。西方國家在生產制度上早有量化思維及精細化管理,生產的集中 化使鄉村的集體性被建立,從而推演都市近郊的農村成為資本的集散地,

進而動都市之中的擴張。面對擁有都市土地財富而壟斷政治地位,1789 法

國大革命,封建制度崩解,透過選舉制度使資產階級政治化。打破封建制 度的政治集中,資本主義國家以權力分立作為政治原則及制度,相較結合 馬克思主義及列寧主義的人民共和國,帝國與無產階級的革命,合作精神 與集體意識淪為人類美好的幻想。

37


公共性

Public 是 1470 年代的羅馬所提出的 common -good 所演化而來,公共 性一詞在歷史中不斷的演變與再定義,與當今社會最接近的定義為 17 世

紀工業革命後,資本興起所產生的變化。18 世紀公共成為都市之中成為自 我的場所,讓人類轉化為社會性存在的重要關鍵,以此想像,19 世紀的大

城市兼具工業資本與公共生活的雙重關係,在布爾喬亞階級 ( 即中產階級 )

的出現,使得資本主義所產生的現象在公共性上被提出,私人化與神秘化, 前者在公共地理上產生影響,公共領域產生新的困惑,亦即公共可以轉換 為利潤,使得公共領域喪失正當性與一貫性,並不再認為公共空間在道德

上的正當性,使得公共撤回家庭。神秘化則是同質化的景象,卻又為物質

賦予私密個性的屬性,即個性 (personality)。當公共撤回家庭時,私人家 庭成為資本主義的精神表現,並讓家庭所提供的隱私與穩定,便足以避開 外部世界的紛擾,成為個人防禦都是社群的總要工具。然而當都市之中公 共性的退化,則相對私密性將會興起。

38


個性 (personality) 的產生,創造了衝突、外表的統一與布正常的自發性, 當這些現象進入公共領域時,公共的角色被分化,善於表達自己的人與公 共中較為被動的觀察者,兩種個性在公共領域中被分類。公共領域透過不

斷的清洗 (purge) 與篩選,尋找他人,並接露自己的個性,使得公共領域

創造出共同個性 (common personality),並產生共同意象,即為現在社 會的社群。社群作為共通體的特性,乃是因內部的人,不斷將自身感受完

整揭露給他人。公共領域中,社群共通體透過集體的存在 (being) 來映正

自身的存在,而非集體行動 (action)。當今公共生活最大的瓶頸,是 19 世 紀個性進入公共領域所創造的矛盾,因為共享集體個性的社群縮小,集體 個性特徵的共享,皆已發展成毀滅性的過程。於是媒體的興起創造的多樣

性、孤立與可見性的被控制,牴觸了公共生活的原則,於是當人彼此聯繫

的素材為衝動 (impulse) 與意圖 (intention 等象徵性的符號,便終結了都 市的公共空間,並應證了資本主義的根本問題 : 分裂、隔離與孤立。

39


集 中 / 集體 / 集 散

都市社會學裡針對「國家與市場」,有著激烈的辯證,亦為 David Harvey 對市場所提出的「獨占 / 寡占與競爭」之間關係,所造成集中與集散人口 的現象。政府會企圖刪減、控制社會福利的開支,因為對服務的需求將無 止境,受益者在群聚過後,組織起群體,開始對進一步改善與擴張而開始

提出要求,其結果就是福利設施的「超載」,一旦國家無法負荷,將造成 品質上的衰退。

然而,資本主義國家必須鼓勵市場運作與留下資本的投資,因此提供有效

且廉價的基礎設施是必要的,以維繫既有的勞動力和創造下一代健康、

有技術的再生產人口。此過程被理解為勞動力再生產的集體化與社會化 (socialization),因此產生「集體消費」(collective consumption)[1] 和 「個人消費」的差異。國家替私人企業因無利可圖而不願碰觸地服務付費, [1] 在此的「集體消費」 非指經濟上的消費行

為,而是政府在福利政

策提供上,傾向集中某 一相關族群。因此可理 解為集體的使用,亦或 福利相關設施。

也被迫提高收入來平衡收支,藉由人群集體使用福利設施,除了降低成本, 也直接造成人民生活品質的改善。「個人消費」因控制權產生,提高了付 費者的心理安全與穩定感,從消費中獲得滿足,因此自有率的提升即為如 此。

40


私有化的消費牽涉的是消費者透過市場選擇的服務,進而保障其服務品質 的提供,也因「使用者付費」而必須有著經濟能力,相對有著挑戰與風險

性。國家直接提供的福利,能服務大多數人,但也造成品質相對不佳。因 此,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區分,存在透過個人所有權來 滿足消費需求,以及被排除在所有權形式之外,並需要依賴國家家集體供 應的兩種形式。

經由以上論證,我們認為 :

在當代資本主義造成房價、自有率、空屋率的都會現象下,我們以住宅類 型出發,思考當代都市土地價值與居住的本質,並探討與辯證,當今高度 資本化的都市,居住與居所之間的關係。

41


2

城市住宅


海德格的《建、居、思》中,明確的闡述建造與居住和人類存在的關係, 透過人存在的事實來應證建造與居住的關係。然而當代的都市現象,當居 住退化為工業技術的生產,使人失去思考對居住本質的思考,和人為何而 建造。當居住成為人類存在於都市的手段與目的時,便把本質性的關係偽 裝起來,並失去對物本身意義的追尋。


居住

孫文於 1906 年三民主義中提出民族、民權、民生,其中民生主義的平均地

權學說,主張平均地權、地盡其利、地利共享等觀念。依其理念於 1928 年

制定《土地法》[1],指出城市,透過政府的政治操作,應當提供相對應的 房屋,使人民可以安定的存在於都市之中,居住由此可理解為人的基本權

利,而政府應當保障此權力。藉由其他相對應的法規,《戶籍法》[2] 即在 說明設立戶籍應以具有相對應居留的時間長度,才構成居住事實。《都市 計畫法》[3] 也清楚可知住宅區的劃分與居住的環境的關係。

藉由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思考方式「居住是生活的空間, 關心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居住的歷史演變密切關係家庭 ( 社會結構 ) 的 發展趨勢。「住宅政策」是台灣數十年來時常出現於住居議題的名詞,英

文為 Housing Policy,Housing 為「居住」之意,指的是人與居住環境 [1]《 土 地 法 》, 其 第 94 條:「城市地方,應 由政府建築相當數量之 準備房屋,供人民承租

的關係,並非單純講住宅或房子 (House),因此稱其為「居住政策」或許 能更加貼切其意。

自住之用。前項房屋之 租金,不得超過土地及

其建築物價額年息百分 之八。」

[2]《戶籍法》第 20 條: 「遷出戶籍管轄區域 3

個月以上,應為遷出之 登記。」

[3]《 都 市 計 畫 法 》 第 34 條:「住宅區為保護

居住環境而劃定,其土 地及建築物之使用,不 得有礙居住之寧靜、安 全及衛生。」

44


Plan view of the facility The Royal Saltworks at Arc-et-Senans 1775 , Claude Nicolas Ledoux

45


住宅

住宅形式發展多元,與「住」相關的辭彙和定義也因不同文化、地域、

歷 史 背 景 …… 等, 產 生 不 同 的 理 解。「 住 宅 」(House)、「 住 處 」 (Residence)、「居所」(Dwelling)、「居留」(Remain),各詞彙涵義並 非完全相同,「住宅」著重於提供人們長期棲身之處和其建築物本身跟規 劃;而「住處」應有人定居其中,而非一定要在合宜的環境與生活。

從洞窟住居開始的原始居住,是首次讓人看到人類構築的模樣,在新石器 時代的住居中,已出現以入口處附近作為廚房和起居室,而較往內則作為 寢室的狀況。也代表人已經開始注意到洞口與洞內氣氛上的差異,有著空 間區別的意識。傳統的兩類建築方式為木造和砌造,人類早已追求免於寒 冷和自然環境的威脅,亦即尋求防備任何外來危險的可能。

在台灣現行法規中對「住所」進行定義,依照《民法》[1] 所述,認為人一 [1]《 民 法 》 第 20 條 第

1 項:「 依 一 定 事 實,

旦居住於一地的時間夠長,即足以稱之為「住所」。

足認以久住之意思,住 於一定之地域者,即為 設定其住所於該地。」

46


《住宅法》[1] 為保障國民的居住權益,其居住品質而訂下此法與《住宅性 能評估實施辦法》[2] 中所評估的性能等級,看似制式化定義,只能表達單 一住宅所需的最基本條件。

原始人起初和其他動物一樣,只是居住在樹上、岩石背後的窪地。在挖掘 超過一百萬年前的人骨,考古遺址多於岩洞窟與湖邊,因此人類的原始居

住其實和動物的巢穴沒有多大差別。因此,巢穴和住宅的差異,不只是住

宅在構築上更加複雜,更對生活舒適度、耐用度、更甚環境品質上提出要 求,也進一步反應在居留時間的長度上。產生空間的區別是重要的,室內 外關係的確立、不同空間使用方式的層級安排,是住宅之所以能多元發展

的重要原因。住宅至現代為一耐用資產,可以整修、改建或全面翻新,住

宅價格經常取決於該類住宅在某地的供需狀況,耐用性使其本身具備保值 功能。使用期限長,與其中「安全」、「寧靜」、「私人領域」等恆久不 變的特徵,庇護人們精神上更能感到身為一地居民的歸屬感。

[1]《住宅法》第 1 條, 定 義:「 為 保 障 國 民

居住權益,健全住宅市

場,提升居住品質,使 全體國民居住於適宜之 住宅且享有尊嚴之居住 環境,特制定本法。

[2]《住宅性能評估實施 辦法》第 3 條:「住宅

性能評估分新建住宅性 能評估及既有住宅性能 評估,並依下列性能類 別,分別評估其性能等

級:一、結構安全。二、 防火安全。三、無障礙

環境。四、空氣環境。

五、光環境。六、音環

境。七、節能省水。八、 住宅維護。」

47




文 明 建 立 與住宅中心成形 史前文明 - 西羅馬帝國 ( 27BC )

兩河流域被認定是世界最早展開農業的地方,被認為是住居聚落最開始發 生的地方,人們透過日曬磚構築住宅。聚落的出現則是應證人類的生產模

式開始變換,建築平面上易產生變化,原本作為前庭的空間在聚落中,為 了增加居住空間而進行搭建,而增建後,便將中間圍塑成中廳空間,可與

自然連結並同時回應住宅內部的公共空間,此時期空間內部已經進行空間 分化與圍繞中心 [1] 分佈,此時期儲藏的機制置入了建築平面。

西元前 2000 年前在希臘北部的色薩利地區發掘出最原始的正廳空間,正廳

空間的住宅平面 [2] 應證了住宅所對應的居住,正在逐漸的豐富與多元化,

不同的生活機制對應產生新的空間形式。平面上則出現了明確的空間使用 層級差異,公共空間在住宅平面中的重要性,亦在此時期確立。

西元 1800 年前的烏爾王朝,聚落中的住宅延續前期的住宅中心,並將住宅 [1] 有心空間,為人們的 行為會向中心聚集 ( 集

中 ), 再 從 中 心 擴 散 出 來 ( 集散 ),生活日常便 圍繞著這個空間,在此

時期確立住宅平面的中

空間做垂直化的發展,二層樓的平面階圍繞著接近正方形的中心平面進行

規劃,有了當代住宅的生活機制,被視為住居史中最高度發展完成 的住宅 空間。

心性。

[2] 希臘正廳空間

50


在住宅類型分類的過程中,平民的住宅是生活機制的疊加,所產生的空間

平面最能回應各時期對於住宅空間的想像與變化。而住宅型式的演變及空 間形式的變化則是透過貴族住宅與皇宮來辯證期發展過程,住宅中的中心 空間在貴族住宅中被大量複製,並產生空間層級上的差異,並以住宅中心 作為結合其他附屬空間的手段,使得住宅成複合空間。

羅馬時期在建築構築材料上有了重大突破,空間的規劃打破了水平性而向 上發展,西元前 200 年前的黛安娜之家,是羅馬典型的複合住宅,是一棟 專為庶民建造的出租型住宅,空間規劃上將一樓做為店鋪使用,而後方空

間則是作為住宅使用,其所提供的租賃住宅將廚房與浴室的至住宅平面中

抽離,而被抽離的住宅空間則是在住宅的公共空間中還原,如澡堂與廚房。 這樣的住宅模式出現在都市中意味著,土地的使用已經開始被分割,於是

住宅成為上層階級投入資產的標的並轉轉為租金收入,此時期的住宅空間 的中心依舊扮演著重要的公共性。

51


阿奇之家

1. 中央客廳 2. 起居室 3. 起居室 4. 起居室

烏爾之家

5. 倉庫 6. 入口 7. 前庭 8. 守衛室 9. 廚房

梅爾凱斯大宅邸

52


黛安娜之家

1. 樓梯間 2. 出入口 3. 店鋪 4. 走廊 5. 起居室 6. 前室 7. 祭祀廳 8. 中庭 9. 廁所 10. 守衛室

53




封 建 社 會 與莊園住宅

東羅馬帝國 (476 A.D) - 封建時期瓦解 (1350 A.D)

中世紀的歐洲,由古典秩序建立的城市逐漸衰微,人口在外敵入侵時,遷 移離開城市。而在社會動盪的狀況下,住宅為了能夠防禦外敵的入侵,於 是住宅外圍開始築起城廓,並在城廓內形成家系。此時期出現的城堡,及 為回應此一機制所產生的住宅空間。此時期外牆具有防禦的性質,於是加

厚了牆壁的厚度與減少開窗,梯間緊鄰著外牆,來達到監視外部現況,並 透過縮小梯寬及螺旋式的規劃,來應對外敵由下層入侵時的防守機制。

莊園是中世紀歐洲的經濟生產單位,在城市衰退下,莊園發展出自給自足 [1] 莊園住宅中心演變

的農業型態,此時期以勞務交換與以物易物為主,是一個自治的政治單位。 此時期土地為領主所有,農奴負責耕作,於是社會階級在此時期確立。住

宅平面上,莊園與城堡一樣需要防守外敵入侵,於是住宅開口設置在二樓, 一樓則作為農作物的倉儲空間,而莊園住宅在政治逐漸穩定,住宅不在重

視防禦功能於是逐漸提升住宅居住性,而此時期的大廳也隨著政治的穩定 失去重要性 [1],而被其他空間分割,而在空間內部形成階級關係。

H:Hall

S:Solar

P:Pantry

B:Battery D:Dais

K:Kitchen

W:Winter Parlor

56


中古世紀後期,城市社會趨於穩定,人們逐漸回到都市生活,並將莊園時

期的住宅模式引進都市,在土地有限的狀況下,形成了新的住宅型式 - 街 屋 [2],在平面的演變上,此時期重新定義住宅中心的使用,在有限的土地 下,中庭空間成為住宅內部連接外部空間的天井。空間使用上則是持續地

在高度上做突破,並明確的分類樓層的空間層級,一樓是店舖與工作場所, 二、三樓為主要的起居空間,頂樓則為傭人房與倉庫。街屋的出現,使得 都市大量出現隔間劃分空間的住宅模式。

1563 年的富格之家為早期的福利之家,專門提供經濟困難的家庭在城市中 定居,雖然是富商為營造良好形象而建,卻暗示未來都市的居住議題。

[2] 法國街屋

57


英國,林肯郡 英國,海丁罕堡

Coleshill House 1. 長廊

58


領主住宅

1. 客廳 ( 大 )2. 烤麵包室 3. 篩粉房 4. 廚房 5. 冬季客廳 6. 食材庫 7. 玄關 8. 大廳 9. 主樓梯 10. 客廳 ( 小 )11. 中庭

富格之家

1. 廁所 2. 廚房 3. 小房間 4. 廁所 5. 廚房 6. 玄關 7. 小房間 8. 寢室 9. 起居室 10. 起居室

59




貴 族 住 宅 到當代住宅平面

文藝復興 (1400 A.D) - 法國大革命 (1789 A.D)

經過莊園時期的住宅,對於空間的層次關係在莊園社會制度下在住宅平面 中被實踐。而文藝復興對於建築的形式與空間分配相當嚴謹,一切都在準

確的數字關係及對稱關係下進行規劃,象徵君主專制的凡爾賽宮便是此時 期最重要的住宅空間,將空間位階透過長廊進行串聯,使的住宅空間展現 個人意志。

啟蒙運動醞釀了工業革命,而工業革命醞釀了資產階級的崛起,資產階級

的崛起,推翻了君主專制。在奧斯曼的大巴黎計畫中,將所有都市中公共

性的空間階級化,並透過具有紀念性尺度的廣場與道路整理巴黎的治軸線, 紀念性的廣場使的都是中的公共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住宅的客廳,沙龍 成為都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間,也是貴族階級在都市之中集散的空間,此時 期的住宅平面中心再度確立,並延續凡爾賽宮的規畫手法,以絕對對稱的 關係建立空間關係,並復合了所有住宅的機能空間,典型的平面成為當代 的住宅平面。

62


工業革命後,都市為貴族所佔據,貴族擁有大量的資本與土地,得以在都 市之中進行開發,英國的柯芬園由英國貴族興建,以義大利式的廣場空間

類型結合商業空間與連棟住宅,貴族以此投機行為快速地累積財富,此時 期確立了住宅商品化的事實。

1860 年的紅屋由 Philip Webber 設計,為一棟磚位貴族設計的住宅,空 間形式上打破了貴族所追求的形式對稱,並保留磚頭的外觀,這樣的空間

類型成為田園住宅的空間原型,並應證了英國人對工業革命所產生的巨大 影響的反思,透過都市中的森林廣場和對郊區的懷念來反思工業革命對都 市的衝擊與改變。

63


Coleshill House

1. 客廳 2. 大廳 3. 寢室 4. 大客廳 5. 會客室

64


Red House

1. 貯藏室 ( 舊廁所 )2. 作業房 3. 貯藏室 ( 舊煤炭間 )4. 廚房作業場 5. 浴室 ( 貯藏室 )

6. 廚房 ( 舊洗滌間 )7. 廁所 8. 餐廳 ( 舊廚房 )9. 家事間 ( 舊食材庫 )10. 起居室 ( 舊客廳 ) 11. 大廳 12. 走廊 13. 寢室

65




包 浩 斯 與 當代住宅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 A.D) - 當代

工業革命後,所有事物得以被量產化與規格化,大量的複製與製造,這樣

的住宅生產機制,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都市破壞,住宅的需求被提升, 此時期的住宅規劃便如 Le Corbusier 所述,住宅是提供居住的機械,應 證了住宅空間的規格化與標準化,喪失對住宅型式的追求。同時期的包浩

斯,對於戰後的住宅議題提出以 " 生活最基本的住宅 ",於是透過標準化大

量生產,並在 1929 年第二屆的 CIAM 國際建築會議中定義生活最基本的 住宅,其所主張的是工業革命後,住宅所忽略的家庭關係、家事勞動、個 人隱私等,去追尋標準家族為維持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於是所有的行為

與空間被完整的數學關係呈現,並以法條式的方法對建築與都市進行堆定。 Team X 打破了教條式的設計法則使得當今住宅空間的多元發展。1984 年 的瑞典共同住宅,在女權運動的影響下,女性從家事中被解放,於是住宅 內部的廚房及餐廳空間,被抽離到單元外,此時期的共同住宅特徵是,居 住者可以實現個人和小家族,所無法實現的住宅多樣性。

68


包浩斯實驗住宅

1. 夫人房 2. 浴室 / 廁所 3. 主人房 4. 書房 5. 預備房(客房)6. 大廳 7. 廁所 8. 廚房 9. 餐廳 10. 孩子房

瑞典共同住宅

1. 圖書與孩童中心 2. 共同餐廳 3. 嬰兒車留置場 4. 共同廚房 5. 托兒所區 6. 入口大廳 7. 公寓房間 8. 公寓房間


T h e Re s i de nt


tia l o f Taipe i


台 灣 公 共 住宅發展

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始於日治時期,歷經殖民、二戰、戰後美援,在空間

形式上出現幾次重大變革。「公共住宅」(public housing)的出現,源 自工業化後城市人口的過度密集,中下階層的居住問題日益嚴重,基於居

住為基本人權的理念,因而發展出此解決方案。不同國家對於公共住宅有

不同名稱,台灣住宅政策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公營住宅、國民住宅、合 宜住宅、社會住宅皆是如此;核心定義為政府主導或與民間合作興建、營 運,並以相對低於市場價格來出租或販售。

面對都市居留困難、租金高漲與惡劣居住環境等問題,現代主義的建築

師開始致力於改善都市平民的居住環境。新技術、新材料以及新的住宅設

計方法出現,加速了住宅的生產量。建築猶如進入工業化,「最低生存限 度、機能主義、標準化」成為國際間廣泛探討的議題。台灣由官方主導的

「住宅供給」制度,始於 1912 年(日明治 45)台北州經營的「州營住宅」。 於當時總督府的設想,「公營住宅」隸屬於經濟保護事業,其肩負濟貧與 防貧之任務。

72


1929 年 國 際 現 代 建 築 學 會(CIAM) 的 參 與 者 提 出 以 合 理 化

(rationalization)、標準化(standardization)的方法興建住宅;即

降低個人特殊需求的空間類型,發展出一套滿足於絕多數人基本需求的系

統。因此,同樣於 1920 年代面臨居住困難與品質低落問題的日治社會, 「最小限住宅」(minimum habitable dwelling)與「最小居住標準」 (minimum standards)經由抽取出生活中最低生存要素的方式,開始 發展、計算出新的平面規劃。

73


日治時期 「 衛 生 」 成為政策出發點

「最低生存限度」之公營住宅,首先是透過小住宅的改良,背後之社會目

標主要是解決移居的中低階層日人缺乏住宅的問題,同時需要確保資源與

品質,打造一個健康的移民環境。「衛生」或「清潔」成為政策得出發點, 開始對生活機能定義與歸類,劃分成接待空間、居住空間與衛生空間,空

間開始有著緊密或隔離的關係。自 1920 至 1930 年代「州營住宅」案例中, 可清楚辨識生活機能分化的現象;1940 後,空間區分出「寢食分離」、「浴 廁相對」、「廚浴相連」的概念,即為確保某種程度之隔離,以維持衛生

的條件。以玄關為中心,兩側分別為座敷(客廳)、居間(房間);區分 住宅內外、室內公私領域的格局逐漸成型。為節約空間,大幅度降低室內

走廊,利用玄關與茶間(餐廳)的連接,取代中間走道成為既可利用又可

穿越之動線空間。而子供室(兒童房)的出現,展現小家庭的形象,除反 映國際社會家庭結構變化的趨勢外,也突顯來台的日本移民,其家庭結構 的組成特徵。

74


1920 年代,水道設施逐漸完成,排水管技術進步是造成空間轉換的另一重

要因素,「廁所」的配置是個明顯例子。在「州營住宅」平面配置可發現

廁所較多與緣側(外廊)相接,鄰近居室空間;至「營團住宅」時,所有 的廁所不再與緣側相接。此現象亦是空間屬性重新分類的結果,服務性空 間的轉化與水、火相關勞動家事相關。

日治初期,為了大量、迅速、廉價的公共住宅建設,標準化與規格化成為 趨勢,更有利於資本投入相關產業。空間標準化、構件與尺寸標準化、生 產過程標準化開始被制定。「尺寸的標準化」方面,具有尺寸模距化之雛

形,延續以「尺」(1 尺 =30.3cm) 與兩柱之間為「間」(約為 1.82m)之 長度單位,也有以 1 間為長寬構成 1「疊」之面積單位 ( 約為一榻榻米大

小 = 1 坪 )。「生產過程的標準化」,除少數家用設備、磚、屋瓦等材料可 工業生產外,其餘構件仍普遍為個案量身打造。

75


隨後由「台灣住宅營團」建造之「營團住宅」具有甲型(25 坪)、乙型(20 坪)、丙型(15 坪)、丁型(10 坪)四種住宅規格,顯示已採用標準圖、 集中興建住宅社區的情形。

二戰時期對住宅的需求更為急切,唯有加強透過標準圖的方式,才能快速

建造足夠住宅數量,空間標準化不再是目的更是手段,普遍運用於一般家 庭住宅之平面配置,住宅成為可任意選購之商品。有了規格化的空間標準

圖,構件與建築尺寸的標準化也進一步開始統一。隨著戰爭情勢緊張,各 項資源材料節約的要求更加嚴格,住宅規模不斷縮小,去除不必要的個人

化空間,以假設家族人口來計算平面規模最小的空間標準,並將公共住宅 的面積規模設限在 7~25 坪。

76


起居室

浴室 廚房

玄關

6 8

7

5

3 1

2

8

4

客廳/飯廳

1.玄關 2.嬰兒房 3.茶室 4.浴室 5.廚房 6.起居室 7.客廳/飯廳 8.緣側

1942 團營住宅平面圖 S = 1:200 1935 台南東門町市營住宅平面圖 S = 1:200


美援時期 「 最 低 生 存」標準

內戰後大量戰爭難民湧入,居住環境因住所的隨意搭建、髒亂、自然的災

害,加速惡化。政府更將大部份資源投入國防,使 1951-1963 美援成唯一

可用於處理人民住宅問題的資源。為快速重建,並確保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消除多餘的人力消耗,因此「經濟」在此時成為「最低生存限度」的標準。 室內幾乎不需要多餘的走道空間即可聯繫其他空間,也無須另設內牆與開 口,皆達節約空間之目的,於空間規格與造價上更顯經濟。設備的改良, 使得浴室與廁所的位置不再受限,高層化的住宅形式成為可能,增加土地

利用,也容納更多住宅單位數。1953 年「中美合作基隆碼頭工人住宅」與 1955 年「台灣機械公司美援勞工住宅」,設計者將廚房設置在穿過後門由

戶外轉入之位置,面向後方的開口不僅有利於通風、排煙,還能爭取浴室

空間,助於大幅度縮減住宅面寬。此時寢室開始被認為是機能專用之空間, 無論全敞為一大居室或區分為二小房間使用,配合拉門的使用,某種程度 保留日系住宅彈性運用的居室概念,但不兼用為餐廳或其他用途。

78


廁所 廚房 客廳

起居室

寢室 寢室

廚房 客廳

1953 「中美合作基隆碼頭工人住宅」平面圖 S = 1:200 1955 「台灣機械公司美援勞工住宅」平面圖 S = 1:200


1956 年「台北市民住宅」與 1958 年「美援國民住宅」,所有房間開始採 用固定式隔間,「就寢機能」成為專用空間更加的確立,家具的配置方式 也展現社會結構以小家庭組成為主。三房兩廳格局、三合一的衛浴空間在

此時出現,1962 年公寓住宅成為推動居住政策的主軸後,現在台灣人普遍 認知的公寓型三房兩廳配置觀念趨於定型。

而戰後為快速重建、降低成本,動員民間力量自力建屋,將「尺寸的標準 化」直接轉化為「標準圖」。營造使用「尺」為單位,標準圖面標示改為 國際通用的「公尺」單位。官方試圖透過空間規格(居住面積)控制空間 品質。並藉由國宅標準圖政策,居住者與設計者被誤導居住空間的品質取

決於空間量大小(即滿足最小面積就擁有居住品質),而非合宜個別家居

生活的平面配置。1958 年負責營建與設計美援國宅的公共工程局,規劃出 的「標準圖」包含:獨棟、雙併、連棟、公寓等 25 種(室內面積約在 8~20 坪)。

80


90

90

B

A UP

90

1 90

1 客廳/飯廳

1962 「美援國民住宅」公寓形式住宅平面圖 S = 1:200


國 民 住 宅 政策

1959 年政府利用土地增值稅收入設置國宅基金;1964 年因美援的中止, 只利用增值稅為資金來源開始入不敷出,轉而開始向銀行融資貸款,因此

資金籌措主要來自 : 1. 每年編列預算之國民住宅基金 2. 銀行融資 3. 由國宅

承租戶自籌的配合款。1969 年,為避免資金大量外流而停止融資,也因此

造成資金短缺,國宅興建量大幅下降。直至 1975 年頒布「國民住宅條例」, 規定由政府籌供土地,採集中興建方式,出租或出售給較低收入家庭居住。 用地來源大多為公有土地,配合軍眷村或其他機關提供用地改建,亦有少

部分配合新社區開發採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方式取得土地。《都市計畫法》 [1]

指出,強制規定政府有義務配合國家所制定的住宅政策,進行規畫與實

踐。 [1]《 都 市 計 畫 法 》 第 73 條 : 國 民 住 宅 興 建

計畫與當地直轄市、縣

(市)(局)政府或鄉、 鎮、縣轄市公所實施之 舊市區更新計畫力求配

合;國民住宅年度興建 計畫中,對於廉價住宅 之興建,應規定適當之 比率,並優先租售與舊 市區更新地區範圍內應 予徙置之居民。

82


標準應兼顧可居性,必須考量不同家庭規模適用之住宅。於同年公布「房 間面積標準圖」,操作方式是先將房間分類為不同機能空間,接著將居住

500

1963 年之後,公共工程局的設計者與美援顧問們,意識到住宅的最小居住

300 80

所需機能空間加以組合成為適合家庭人口之最小居住面積,家庭人數增加

時,便以增加房間數的方式擴大住宅空間;然而每戶面積依然控制在 12 坪、 16 坪、20 坪、24 坪四種,等差的生長,也可進一步理解其對空間的掌控 更加精準。

370

而「鋼筋混擬土」技術成為解決當代住宅容納人口與耐震問題,最常見建

400

築材料與構造,其開始可以不受限於標準尺寸之限制。「建築構件的標準

80

化」方面,大量構件和設備高度標準化。

面積約四坪大之寢室空間 S = 1:100

83


住 宅 法 到 社會住宅

國民住宅在前一個時期大量興建後,流入市場成為炒房的工具 (30 萬戶, 僅 4000 戶出租 ),在國民住宅發展的後期,由中產階級所主導的無住屋運 動,針對都市中住宅議題的高自有率、高空屋率、及高房價進行抗爭,為 回應無住屋運動的訴求,政府停止興建國民住宅。並開始《住宅法》的研

討,並在 2011 年通過該法案,以法條提升並保障住宅與居住的基本條件。

《住宅法》配合內政部推動的「健全房屋市場方案」辦理出售式公共住宅,

由政府提供土地,低價賣給民間團體興建住宅,2014 年爆發合宜住宅弊案, 並在巢運 ( 二代無殼蝸牛 ) 的抗爭下,重新檢討公地法令。

巢運爆發後,《住宅法》[1] 提出政府不再扮演住宅市場的供給者,而是提 供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透過銀行低利融資及稅賦優惠降低營造的成本,

得以大量的規畫與興建。2016 年修正的《住宅法》[2] 保障有居住需求的人, [1]《 住 宅 法 》 第 三 條 之二,社會住宅:指由 政府興辦或獎勵民間興 辦,專供出租之用之住

並採取混居的模式。最終《國民住宅條列》在 2015 年宣告廢止,現今以《住 宅法》作為興建住宅之標準。

宅及其必要附屬設施。

[2]《住宅法》第四條, 主管機關及民間興辦之 社 會 住 宅, 應 以 直 轄

市、縣(市)轄區為計 算範圍

,提供至少百分之三十 以上比率出租予經濟或 社會弱勢者,另提供一 定比

率予未設籍於當地且在 該地區就學、就業有居 住需求者。

84


台北興隆公宅平面


住宅的公共性

住宅公共空間

從日治時期、美援時期、國宅興建時期到社會住宅的規劃,空間規畫的觀 點皆以滿足居住條件為主,忽略了回應都市公共性的空間規劃與設計,社

會住宅的公共空間的規劃多是服務住戶及鄰里單元,除了透過混居避免群 體單一,公共空間的服務可適度促進族群的流動。 住宅內部公共空間 ( 做為平面的中心 )

住宅史中揭示,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窟中,即可看見房屋形狀的壁畫 [1]。 新石器時代,住屋平面已可清楚識別出如前庭這樣的公共性空間;進一步

藉由爐灶的位置與牆壁分化出前室 ( 廚房 ) 與主室 ( 寢室 )。其後,隨都市 的繁榮,房屋數目增加,居住密集同時面向道路的地方,過去為前庭的空

間在增建之際被圍塑起來,成為中庭,即為「有心平面」的誕生,而其搭 [1] 為狩獵過程移動之際 所用的房屋,推測為一 種帳篷房屋,由狩獵中 動物的骨頭和毛皮,當 作支柱和外遮。

[2] 平民住宅的公共空間 規模小、單純化,貴族 住宅的公共空間則進行 再區分。

上屋頂則成為中央大廳。

古希臘、羅馬的正廳形式住宅的推演,門廊與前庭空間由公共空間推演至 私密空間,過程產生空間彼此的層級乃至於社會層級,平民住宅與貴族住

宅的差異乃是公共空間規模的差異 [2]。公共空間在住宅平面是中心的象徵, 也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住宅史是人類生活的變遷史,而住宅中公共性空間 的變化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86


主室 (寢室) 前室 (起居室) 門廊 前庭 主室

中庭 起居室

2

1 4

3

1 正廳形式的住宅 2 普里埃內的住宅(200 B.C , 希臘) 3 古希臘時代末期住宅 4 古羅馬住宅


集 中 / 集 體 / 集散

資本主義城市中,就業關係是造成住宅區位的決定因素,學者史考特 (Allen

J. Scott) 曾提及與鄰里的關係 [1]。鄰里是教育與社會化小孩的場所,而家

庭傾向根據教育設施選擇居住鄰里。確保其孩子得到符合期望中之階級地 位的教育,意味著社會聲望和地位,群體藉由採取特殊行為和文化而彼此 區別,解釋了族群團體的集中現象。

郊區、族裔聚集區,以及縉紳化 [2] 的地區,都是藉由隔離而表現出不平等。 此地區裡,群體在其日常生活中展現某些獨特文化或生活特徵,構成社會 認同的再生產,形成社會凝聚。

[1] 1988 年, 史 考 特 (Allen J. Scott) 在《 都

會 : 從分工到都市形式》 提 及 :「 鄰 里 是 資 本 主 義城市裡,產生支配性

生活形式之社會再生產 的主要場所…在此,在

生產同時意味了世代交 替,以及維持穩定的主

觀型態上對工作生涯的 適應。」

[2] 縉紳化 :「社會發展 的其中一個可能現象,

指一個舊區從原本聚集 低收入人士,到重建後 地價及租金上升,引致 較高收入人士遷入,並 取代原有低收入者。」

88


而郊區化的進展,打破「就業連結」,新的運輸工具與城市外緣新房屋的 營造同時產生,居住品質改善的同時也鞏固了中產階級的團結。縉紳化意 味較貧窮的原住群遭到驅離,改良的設施只對少部分人口有利,其特別受

美國地方政府的鼓勵,因被認為可吸引高收入居民,並透過稅收,解決城 市的財政問題。相較郊區化,人口往都市邊界移動;縉紳化是比較富裕與 教育良好的市民在城市中的集中,形成各條件水平相近的集體。郊區化與 縉紳化不僅以經濟條件解釋,更緊密連結了階級與性別的區別。

89


城市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為都市的首要元素,是城市展現競爭力的重要戰略。

而高度資本化的都市以文化占用公共空間,以此作為行銷都市的空間戰略, 傳統的藝術機構,如博物館、歌劇院、劇場、電影院等作為 " 象徵經濟 " 的表現。這樣的空間戰略忽略都市的居住人為事實,與公共空間應該具備 的非排他性。


Paris

Public Space

Place

Opera

Absolute Monarchy

Musée du Louvre

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 Rue de Rivoli


巴黎

1680 年 巴 黎 出 現 第 一 座 廣 場 Place des Victories, 效 法 Gianlorenzo

Bernini 在羅馬創造的廣場空間,並透過廣場無限的意象打破文藝復興所

創造的空間封閉與馴化,並在高密度發展的都市之中創造無限空間的想像。 Jules Hardouin-Mansart 在 凡 爾 賽 皇 宮 完工 後, 進 行皇家廣場的規劃

(Place Vendome、Place des Invalides、Place de la Concorde) 的規劃。

凡爾賽皇宮的出現建立了空間階序的態度,使其成為巴黎都市的秩序之地, 並矯正了巴黎的都市規劃。巴黎的廣場設計結合道路系統,但在空間序列 上不能超越凡爾賽宮成為都市焦點,於是廣場被除去所有廣場生活,並讓 廣場成為紀念自身的紀念物,使的都市公共生活破碎而分散。於是都市人

重新調整集會方式,使得即會成為專門化運動,多半發生在咖啡館、徒步

公園、劇場等,於是可以容納多用途的廣場,成為都市公共性聚集的地方, 最終成為打破君主專制的場域。

93


London

Public Space

Square/Park/Garden/Fields Opera/Church

Absolute Monarchy

Buckingham Palace

Tottenham Court Road / Oxford Street/The Mall


倫敦

1666 年倫敦大火切斷倫敦的鼠疫,並在大規模的破壞後,取得大量的都市

規劃空間,並改變倫敦建築的構築形式。大火過後由 Christopher Wren 提出重建計畫,目標效法 Gianlorenzo Bernini 在羅馬創造的廣場空間,

並建立倫敦的都市焦點與中心,由於當時倫敦土地已經被貴族割據,導

致重建計畫遭到否決,進而改變倫敦的廣場性格。Convent Garden 與 Bloomsbury Square 在貴族選擇下決定進行開發,目標透過建造廣場, 來容納都市人口,於是以廣場為中心的住宅在倫敦大量出現。倫敦花園廣

場,乃是因為快速的都市化後對鄉村生活的幢景,而將都市的住宅區,隱 身在綠地之中,則可提升隱私性。於是倫敦的廣場便在當地不理性且零星 的散落在都市之中,匹此分離卻不完全獨立。

95


Vienna

Absolute Monarchy Church

Neue Burg

Social Stratum

Constitutionalism

Parliament / City Hall / University/ Concert Hall Museum

Ancient Vienna

18c-19c Vienna Ring


維也 納

1848 年民族之春,為了推翻封建貴族專制,革命在歐洲大陸遍地開花。

1850 年維也納進行了都市擴張,將原本防止外患的 500 米寬壕溝拆除,仿

效 Haussmann 在大巴黎計畫中的三大網絡設計,將拆除的城牆設計為林 蔭大道,以利軍隊在都市中的流動,並在沿途規劃紀念物、教堂、政治機 關 ( 象徵憲政體制的興起 ),公共空間成為表現奧匈帝國的榮耀。環形大道

的創建是社會階級的價值被視覺化表現,老城區內為大量的巴洛克式建築, 象徵君主與貴族,環形大道外的新維也納,則透過位於環形大道兩側的公

共建築,象徵自由主義對君主專制的勝利,但新維也納的住宅設計,仍大

量仿製舊城區的建築形式,以此反映出奧地利的資本主義發展步調逐漸趨 緩。

97


New York - Lower Manhattan Constitutionalism

Parliament / City Hall / University/ Court Museum

Capitalism

Stock Exchange/ World trade center Wall Street


曼哈 頓 下 城

紐約市當今世界的金融中心,更是高度資本化城市的代表,透過棋盤格的

規劃,將個別土地、街區、街道當作抽象的買賣單位,忽略了原本的使用

方式與地形條件及社會需要,在 Rem Koolhaas 的狂瞻紐約中提到,棋盤 格的規劃,是人定勝天的象徵,這樣的條件造就了紐約都市的擁擠文化,

Richard Sennett 更在肉體與石頭中提到”羅馬人向上天尋求都是設計與 規劃的指示,而紐約則是向銀行詢問”。曼哈頓下城區作為美國四大經濟 區,道路規劃上打破了棋盤格式的規劃,而是以華爾街即世界貿易中心作

為核心進行發展,往北延伸至市政廳,政治中心的南移,穩固了下城區作 為經濟高度集中。高度資本化的紐約公共空間圍繞著標誌而建構,如創建

紐約的 Henry Hudson、大企業家族 Morgas,他們的名字變成符號出現 在都市之中,建築物名稱、自然景觀名稱、紀念物與雕像更是充斥紐約。

99


城市的公共性

17 世紀的工業革命,大量的人口移入都市,都市是一群新的、但尚未定型 的社會階級在此成形,並以這些人作為社會群體的核心加以重組,1750 年 的巴黎與倫敦,乃是在這樣的狀況下發展都市的公共空間。英國作為工業 革命的發起地,也市第一個開始對工業革命進行反思的都市,於是在他們

的都市規劃間流漏對鄉村的懷念與再想像。巴黎為工業革命後歐洲的第二 大城,君主專制遇到新興階級的衝撞,於是在都市公共空間的規劃上,透 過手段來限制都市生活的自由度,廣場規劃除去逗留與聚集的人,削弱廣

場的公共性,並加強其政治地位,然而在這樣的空間策略下,集會成為專 門化運動。在路易十六走上斷頭台的那刻起,新興階級戰勝了統治階級, 並建立共和政體。

1848 年個人個性超越階級,資產階級政治化後,透過運用個性的規則,控 制造反的工人,透過新的動力使自身成為權威的人物,並將沉默的紀律加 諸在工人階級,於是工人階級便停止自己的要求。資本主義的矛盾來自中

產階級,同時支持立憲政府、工業擴張與改革,同時造反,又是被造反的 對象,支持新的秩序,又支持秩序本身。

100


中產階級成為城市中的公共性,乃是在 19 世紀的革命後被確立,資產階級

透過剝削工人階級的剩餘生產價值,來累積資產,於是階級的對立與關係, 成為資本主義對都市公共性的挑戰與矛盾。

福利制度作為資產階級在社會面收編勞動階級的手段,卻沒有明顯的在分 配財富與權力。因為勞動力的再生產,需要透過國家來組織與干預,於是

政府成為集體式消費 (collective consumption) 的核心,集體提供的服務

型式,如 : 大眾住宅、運輸、醫療設施、教育等低排他性的服務性公共空間, 這樣的服務式透過政治動員來維護經濟。而集體消費引發的都市社會運動, 乃是針對既有的集體消費模式進行挑戰。

私有化的消費,是讓消費者購買他們透過市場選擇的服務,並提供良好的

服務;集體化的服務減少,使得貧窮人對需求提高,將使得服務品質進一 步的惡化,於是國家所提供的服務需要透過市場機制的刺激,來避免自身 推動至衰頹。

101




古典時期 教育與學校

古希臘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城邦極為斯巴達與雅典。教育上,斯巴達主軸 圍繞著軍事與格鬥等方面的專業訓練,雅典則在民族與自由的薰陶之下, 發展學術思想。此時的學校的設置與提供的服務較為單一,因此有著文字

學校、啟蒙學校、音樂學校等各種類型,Palaestra[1] 的出現,也應證了戶 外與運動專門教育空間的使用。在發展下,也出現先當多智者,包含蘇格

拉底 (Socrates)、柏拉圖 (Plato)、亞里斯多德 (Aristotélēs) 等人。於西

元前 386 年,柏拉圖創設的「書院」(Academy) 中,即可見公用禮拜堂、 圖書館、講堂、起居室的空間。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西方 後於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其後的托勒密王朝於西元前 259 年建造了 當時最大的希臘化圖書館。

西元前 509 年,於開啟了古羅馬時代,羅馬人本身並無文學,其受希臘文 [1]Palaestra

化影響。在起初的傳統教育期 (B.C500-B.C300),未受希臘化影響前,家

庭是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希臘化 (B.C300-B.C200) 之後,制度和學校學習 希臘,多會選擇廟宇或利用空地上的搭建,來當成講堂 [2]。也有初等、中

[2] 利用廟宇與空地等公 共空間成為講堂。

等、高等,在層級和年齡上的區分。

104


交易 與 儲 藏

市場是人們經常聚集的購買與銷售的場所,從物品的交換與滿足需求到,

商業買賣的行為與商品流動。希臘城邦中的 Agora 和羅馬 Forum 都是 城市中傳統的交易空間,並位於市中心,如 :Roman Forum 和 Trajan's Forum,其中圖拉真廣場後方為住宅。而中東的交易行為多半沿著城牆以 帶狀的方式連接新舊城區,具有高度的流動性,以此作為分類定義市交易

行為在都市中的分布與市場最原初的空間型態。此時期的交易空間多半沒 有儲藏的空間機制。

Horreum 為古羅馬時期的公共倉庫,除了儲藏糧食外,還有儲藏服裝與 大理石等,此空間機制為了確保除儲藏物的狀態與安全性,及搬運過程, 出現了相對應的空間形式,厚重的牆壁、少量的開窗與斜坡,此一空間被 視為倉庫的原型。

105


Palaestra, Ancient Greece

Great Library of Alexandria, Egypt

106


Roman Forum

Roman Horreum

107




中古時期 教育與學校

西元前 500-1500 年為西方世界的中古時期,此時的知識份子隨著城市變遷 逐漸消失,社會中騎士和農民對學問較無興趣。因此只有教士和修士有著

知識學習,也借其保留了大量古代資產。早期的教育發展上,因生活上需

互相扶持,修士組成組織、建立校舍,修道院出現,大部分都設有學校去 教育新進的神職人員,空間中有著圖書館和抄寫室,也因多遠離城市,而

亦自成一個小型社區。西元一世紀開始,有著專設的學校實行基督教教育,

如教義問答學校 (Catechetical school)、主教學校 (Bishop's school) 等, 也因此類學校多與主教堂有關,所以主要都設立於城市之中,中世紀後期

逐漸取代修道院,成為教育、藝術和文化的中心。而除了男性,也有專為 女性設立的修院和學校。

封建時期,除了農民,也發展出了商人職業,進一步集結成了行會組織, [1] 基 爾 特 學 校

(Guild School) 實 施 師 徒 制, 須 由 學 徒

(apprentice) 到 工 頭 ( journeyman), 最 終

成為師傅 (master) 的過

為了維持技藝的傳授,開始出現實施與特定職業相關的職業教育,即為「基 爾特學校」[1]。主要為學徒制,必須經過特定過程才能成為師傅,加入行 會職業。

程。

110


市場 與 倉 庫

中古世紀莊園及修道院的出現對市場空間在都市的分布產生改變,部分市 場會集中接近莊園和修道院,其他市場則是在政府的規劃下集中在特定區 域,並於政府建立市場體系來維持交易的公平性。義大利的市場規畫則是

延續羅馬時期的 Forum 的空間性,在廣場中建造交易空間 Loggia,如

佛羅倫斯的 Loggia del Mercato Nuovo 即為此一空間類型的原型。同時 期的位在 Isfahan 的 Grand Bazzar 為中東最大的集市,連接著 Naqshe Jahan Square 與舊城區,此時期的市集在住宅間的巷道間進行交易,在都 市中自由蔓延。

西元 1228 年威尼斯的 Fondaco dei Tedeschi,為一個依附交通系統 ( 水

路 ) 的複合空間,期在空間規畫上將地面層做味物資的集散與儲藏,同時 兼具交易的空間機制,與二樓以上的住宅空間,為第一個以倉儲空間出發

的複合空間。同時期的倉庫空間已經成為商品,在挪威的 Bryggen 是集中 興建與依附交通系統的可販售倉庫空間。

Isfahan , Gran Bazaar

111


Venice , Fondaco dei Tedeschi

112


Florence , Loggia del Mercato Nuovo

113




文藝復興 教育與學校

十世紀,因知識日益專精和專業分工下,隨著城市化發展,增加各地的文 化交流,至十一世紀,巴黎穩定富庶的政經環境和宗教地位,吸引各地學 者聚集和研究,巴黎聖母院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中心,為其發展成為

一所獨立的大學府締造了一個良好的基礎。1180 年,法國國王路易七世

(Louis VII) 正式對其授予「大學」的稱號,使之成為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 一。

十四世紀末進入文藝復興,對於學校的思考也產生轉變,別於中古只剩修 道院內的靜態學習空間,維特瑞奴 (Vittorino)

認為學校環境對學生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開始於教學空間內加入馬

述、劍擊、游泳 ...... 等動態性活動與空間,找回了消失近千年的體育教育。 1422 年,其於孟都亞 (Mandua) 設立的宮廷學校,重視兒童的興趣和個性 差異,被視為第一所新室教育學校。

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提出普及教育的理念,其後於 1559 年的日耳曼地 區被實踐。而基督教兄弟會 (Christian

Brothers) 創立了能力分班的班級教育,將學員分成低等、中等、優等。

116


工業 化 與 市 場

工業化的大量生產與消費機制,改變了原本市場的交易機制,消費者與生

產者失去直接接觸的機會。這個過程使得資本化的消費模式有者商品神秘 化的現象。而建築空間形式上則因為工業革命後,對於材料的改變與升降 梯的發明,使的建築形式得以往高層發展。此一時期市場與倉儲的空間機

制出現重疊,倉儲隨著垂直化的發展,結合市場的空間機制 " 展示 ",便成

為百貨空間的原型。此時的法國也出現如中東市集般在都市之中自由蔓延 的交易行為,結合建築材料的輕量化 ( 增加採光 ),使得空間垮距增加,在 巷道間搭上玻璃與鋼架,使得下方空間成為都市的重要公共空間,這樣的

空間形式為購物中心的空間原型,同時兼具市場的固定空間與市集的流動 性。奧斯曼的巴黎都市設計,在郊區設立了批發市場,透過輕量化的建築 結構與排水系統,建造了世界第一座的當帶市場,此空間結合都市綠帶, 成為都市重要的公共空間。

此時期的倉庫在升降梯出現後出現重大改變,不僅轉換成百貨公司,也能 與生產系統直接連結。此時期的倉庫已被標準化與機械化,並得已被大量 生產製造。

117


Paris , Passage des Panorames

London , HungerFord Fish Market

118


Paris , Magasin au bon Marche

New York , E.V Hanghwont

119




近代

教育與學校

十七世紀的啟蒙時代,對教育的看法進一步的變革,認同公共教育,認 為應由政府提供學校,德育、智育、體育的教育皆為學校教育中的必要

課程。1774 年,巴斯道 (Johann Bernard Basedow) 創立「泛愛學校」

(Philanthropinum),除了為男女合校外,也提供手工技藝的教學,更首 創「戶外教學」的上課方式。

學齡前幼童的集中照顧與機構,最早於 1779 年,法國的斯特拉斯堡由奧伯 林 (Johann Oberlin) 創立;第一所嬰兒教育學校為歐文 (Robert Owen) 在 1816 年創立於蘇格蘭。1818 年,英國開始普及國民教育,幼童教育也 逐步受到重視,1840 年,幼兒園首次出現。

進入近代的教育,除了教學空間的多樣化之外,也進行班級數量和人數的

控制。台灣於 1992 年,開始規定學校必須進行「校園整體規劃」[1],1994 [1] 校園整體規劃 :

1980 年 代, 宜 蘭 縣 實

施校園率先實施整體規 劃。1986 年,因為,武

塔國小與東澳國小計畫 的 成 功, 政 府 在 1992 年指示縣屬所有學校, 都要進行校園整體規

更開始「開放教育空間」的改革推動。1999 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之後,

「新校園運動」校園規劃不再只是動態和靜態空間上的單純劃分,而是以 室內外皆為教學場域的想法,除了加強學校得趣味性,也更易教師實施創 意性的教學。

劃。 所 謂 校 園 整 體 規

劃,乃依教學需求、地 方特色、學區環境,強 調先作整體規劃,分年

逐期改建,依照規劃內 容有計畫性進行改建,

以保持校園的整體性與 校舍風格的協調一致。

122


Ching Shui Elementary School, Taichung, Taiwan

123


消 費 型 態 與市場

工業革命後,大量城市面對大量的人口湧入都市,滿足生存最低限度的交

易行為,也在這樣的都市現象下面臨轉變,此時間的市場空間變化,不在 市空間形式上的差異,而是以消費的消費型態來定義消費空間。傳統的消 費空間,如市場與百貨公司也在這樣高速流動的都市中面臨轉型。當代都

市的高速流動使得消費行為變得非常精簡,且具有時效性,這樣的消費空

間為日常中最常接觸的便利商店;超級市場的出現乃是彌補日常零售業商 品多元卻單一,與消費的時效性差異;如量販店需要腹地作為展示及倉儲 的空間,於是多半設立在郊區,並透過其腹地提供停車場空間來吸引消費 者;工業革命後所創造的購物中心,在當代都市多半透過開發商大型的開 發,與提供多元的服務,並設立停車場,以此吸引消費者。

124


停車 空 間 / 倉 庫與 物 流

停車空間是在工業革命後所對應產生的空間,汽車的發明與普及,應證著 停車空間的演進過程。汽車發明的初期,多半是作為郊區往返都市的運輸 工具,透過犧牲時間來換取生產效益的最大化,全世界第一座停車場為紐

約的出租車公司,在一座廢棄的溜冰場停放車輛,隨著車子的普及,在

1899 年波士頓出現第一座公共停車場,從此之後停車場成為都市之中不可 或缺的公共空間,然而隨著城市的資本化,土地成為商品可以交易後,停 車場空間在都市中消失,並以多種的方式結合其他空間。透過斜坡這樣的

空間機制使得停車空間可以垂直化發展,來達到最大的容納效果。除了透 過立體化來達到最大的容納數,與其他空間的結合,使停車場成為附屬空 間,並滿足這項空間需求。

資本主義的生產機制,仰賴著大量的集中與集散來達到效益最大化,資訊

化的社會,物流業的以非常精準來進行配送,並將效益最大化,而物流空

間多般需要腹地來提供物流車的停放及上下貨物,於是當今都市中物流中 心與倉儲及停車場,三種空間以結合會一種物流中心 (Logistics center), 來回應資本主義所可望達到的效益最大化。

停車場空間類型

平面式

立體式

嵌入式

125

抬高與混合式


集 體 / 集 中/集散

在任何城市的歷史發展中,集中和集散是兩個看似極端,但必須被同時建

立的狀態。資本社會中,公共政策所申明的目標為預防獨佔 / 寡占定價,

因此自由政治經濟學者大力反對整府藉由價格的訂定來干預市場,要創造

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推論 :「此方式最終不會讓 所有人都獲益,結果應是擴大財富和權力的階級分化。」

獨占力量是根本性的,而非資本運作的偏誤,資本家在正常情形下都會選

擇成為獨佔者。競爭和獨佔非兩個敵對關係的點,應兩者融合。在私有財 產權的特質上,賦予商品擁有者對該商品的使用、獨佔權。獨佔權力內含 於私人財產權,形成交換的基礎,並推廣到競爭上。獨佔力量和資本的集

中化有關,而競爭帶來分散化,因此集中與集散,一為獨佔過度,一為未 受管制的競爭。集體則為集中過後所產生的單一群體。

126


土地和所有權作為獨占力量私有財產的例子,獨一的空間位置造就獨佔化。 在原定條件下,兩家同質性的商店要是相隔太近,就會產生資本分散;但

在加入特定的空間條件下,如兩家店中隔著自然屏障 ( 例 : 河流 ),那兩者

將依然保留各自的獨佔市場。假若於河上方興建交通連接,競爭再度產生, 又因政策的實施,可能造就空間上無形的屏障。對資本而言,時間就是金

錢,藉由空間或地理上的連接,大幅縮短時間的花費;運輸成本的下降, 資本得以在廣泛分散的地點探索不同的獲利機會。而資本的集中,有助於

城市景觀的建立,但過度集中造成問題產生,人開始離開,也會在集散過 後使城市沒落。

因此,藉由集中的吸引力,獲得勞動供給與投資於基礎建設的基金,並同

時保有集散的推力來防止過度集中的發生。由此才能保有一集體的永續存 在,並享有其造成的集中資源來持續基礎建設的供給。

127


4 台北


經濟的移轉是都市演進的軌跡,證明 Aldo Rossi 所述,都市的演進將由政 治與經濟來推進,也是人為事實的辯證。當都市做為勞動的再生產基地, 提供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便不是福利政策,而是透過政府的政策擾動資 本化的都市社會結構,即資本家、土地供應者與勞動者三方的階級邊界。


Evol u t i o n of A n c


c ie nt Taipe i CB D


發展過程

[A] 艋 舺

台北市的發源地,早期原住民商業據點,將農產品自淡水河順流而下。清 朝渡台後,開港通商並保留其商業的集散性,並列為三大城市;一府二鹿 三艋舺,並以龍山寺做為核心,進行帶狀的擴張及分布。

第一次的商業移轉,同為來自泉州的同安人與原本佔據艋舺的三邑人,因 信仰與利益爭奪,展開械鬥,同安人敗走大稻埕而醞釀了第一次的商業移 轉。

[ B] 大 稻 埕

1860 年代,艋舺因泥沙淤積,無法乘載商業集散地,加上同年淡水的開港

通商,使艋舺快速的沒落,大稻埕依附淡水河,而成為新的商業集散地。 洋行的出現是大稻埕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日治時期因日商抵制洋行,縮

小其市場供應,與淡水河的淤積,使得商業中心開始向東移轉,至台北城 ( 政治集經濟的中心 )。

大稻埕的商業帶則是以霞海城隍廟做為發展中心,呈帶狀分布。

132


[C] 台 北 城

1882 年, 由清朝籌款興建的台北城,與同時期的艋舺與大稻埕,並稱為三 市街,與前兩者自然聚集的聚落形式相比,透過對台北城的規劃,集中政 治與經濟做為長遠發展的策略,並透過台北城牆區隔出其獨特性。1895 年

馬關條約簽署,台灣割讓,在辜顯榮引日軍入關後,開始日治的殖民統治。

1899 年的市街改正,並引現代的都市規劃觀念 ( 林蔭大道、政治機關集中 ), 於是台北都市面積第一次擴張,。1904 年,台北城牆的拆除,暗示著商業 中心的東移的可能,因當時將政治機關集中,使台北城牆內仍是台灣的政 治中心。而拆除的城牆,則做為林蔭大道規劃的場域,即中華路。

133


[ D] 中 華 商場

國民政府遷台後,仍主打反攻大陸做為政治口號,忽略遷台後的難民潮, 於是在未有對應政策的情況下,難民大量佔據台北的土地,如中華路的林

蔭大道旁、日治時期規畫的公園用地;林森公園與大安森林公園,並搭建

臨時性的棚屋,來滿足其落腳台北的居住環境。1960 年代,為了整頓市容, 台北開始一連串對違章住宅的拆除,而中華路一帶的違建拆除後,興建了 八座三層樓的賣場,意圖使經濟中心留在西半部,並結合日治時期所規劃

的西門町休息娛樂街區,吸引了大量的人潮進入台北城牆外的西半部台北。 1980 年代消費型態的轉變與經濟中心的東移,使中華商場快速沒落,並在 1992 年正式拆除,並將原址規劃為日治時期的林蔭大道。

134


[1]

[2]

[1] 艋舺龍山寺 [2] 大稻埕 [3] 台北城

[4] 中華商場

135


都市現況

台北西區在經濟中心東移後,靠著政治中心維持其在地理學上的中心,近 年政府以西區門戶計畫,整理台北西區的軸線,並在經濟東移後的台北外

圍環進行大量社會住宅規劃的實踐,不論是回應 CIAM 所提的公園綠地與 住宅之關係,青年公園的公宅環帶;或是南機場整批的整建計畫,區位上 承接三重、蘆洲在台北市外圍所建構的住宅供應,並以火車站前的商業帶 與西門町商圈做為經濟中心。

西區擁有全台北最高的空屋率,與最低的房價所得比和房價租金比,證明 西區的房地產不再具有投資價值,是大都市縮減的象徵。

Peter Hall 所提即城市發展的過程;郊區化、去都市化、大型城市縮減、 區域興起與衰弱,應證了西區正面臨這樣的都市現象,也是政府積極投入 資源的原因,目的使台北西區能夠成為台北高度發展不穩定的均衡狀態。

136


承恩門 ( 北門 )


高度資本化的台北

高度資本化的台北,在居住議題上面對的是高房價、低自有、及低空屋,

與其他國家的極大差異及矛盾,應證台北做為台灣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分工 最發達的地方,將都市演進的資本拆解成生產與消費時,人口數劇證明台

北的生產與消費人口是台灣最高的地方。勞動、資本與土地的關係是資本 主義存在最大的矛盾,台北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也產生相同的都市現象。

當人口大量移入加速台北的都市化與資本化,商業擴張的過程透過經濟重 心的移轉與新興計畫區的規劃。然而商品化的土地與居住環境成為維持高 度生產與消費最大的挑戰,在公民社會的台灣,無住屋運動,將高房價的

都市現象,透過社會運動傳達民意,使政府將居住環境規劃視為福利政策, 同時政府又高度仰賴房地產市場做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於是這樣的矛盾成 為台灣公營住宅推動最大的阻礙。

138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南港區 信義區 士林區 大安區 中正區 萬華區 內湖區 大同區 北投區 中山區 松山區 文山區

0

20

50

60

台北市各行政區房價、租金、所得比較 台北市各行政區空屋率

80

an

sh

W

en

sh

So

ng

gs

u

on

Zh

70

an

n

40

Be

ih

ito

u

Da to n

g

a

30

Ne

hu

W an

gz h Zh

10

ha

en

(%)

on

an

n ili

Da

i

Sh

ny

Xi

Na

ng an

(%)

g

0

g

10

6.08% 4.8% 6.25% 5.89% 9.22% 8.69% 4.95% 8.88% 8.79% 7.53% 5.19% 6.25%

90 100


Ta i pe i Re

District

A Beitou District B Shilin District C Datong District D Zhongshan District E Songshan District F Neihu District

G Wanhua District H Zhongzheng District I Daan District J Xinyi District K Nangang District L Wenshan District

Vacancy Rate


ea l Estate

Concentric Model

Concentric Model

House price / Income

House price / Rent Ratio


Evo l u t i o n of


f Taip ei CB D


人口流動

內政部近三年對人口遷移的統計,有別於認知的首都台北市為大量人口的 移入城市,相反的,其反而有著年均近兩萬人的人口移出。藉由近十年的

統計資料,社會增加室影響台北人口消長的主因;於 2015 出人數首次超越 移入人數,也間接造成該年度人口首次開始進行負成長。台北市每年勞工

保險投保人數高達 240 萬人次,大量的就業機會造就對年輕勞動人口的拉 力,因此即便高達兩萬總人口數流失的台北市,卻依然能有著約八千人的

適齡勞動人口的成長。基地銜接大同與萬華兩個行政區,藉由對兩個區域 的人口資料進行統計,其發展取線大致與台北整體的相同,唯一差別在於 2016 年才開始總人口數的下降。

由住屋的統計資料來看,其房屋總是依然連年攀升,搭配人口流失,價格 本因依循供需法則的市場機制而下降。但現況並非如此,更確立台北市的 居住不易現象。

144


台北市人口變化統計圖

大同區、萬華區人口變化統計圖


勞動人口週期

高房價與租金,導致近年來,台北市的人口外移 ( 年平均 2 萬人 ) 嚴重,

多數勞動者選擇移往新北市或桃園市居住,其特點為住處和工作地靠通勤 連接,使其成為一個勞動力密集且戶籍人口與實際工作人口為不同的群體 的城市。

藉由統計戶籍地的綜合所得申報人數 ( 約 89 萬人 ) 扣除戶籍設於台北市但 不在此工作的人口 ( 約 12 萬人 ) 並與總就業人口 ( 約 128 萬人 ) 的差額來 推估出每日移動勞動人口的數量 ( 約 51 萬人 )[1]。

藉著台北勞動人口 (15-64 歲 ) 各年齡階段的數量與薪資變化,進一步理解

家庭結構、薪資、相對應的住宅空間需求、甚至生涯上的規畫所造成城市

中的社會結構改變與遷移。15 歲國中畢業後即成為法定中的可勞動人口,

但至 23 歲大學畢業前,因就學緣故,投入的勞動人數並不多,此時多選擇 [1] 總就業人口 -

( 戶籍地綜合所得申報

人數 - 戶籍設於台北市 但不在此工作的人口 ) = 每日移動勞動人口 計算 :

單人套房的承租方式。而因應大學生的需求,與同學共享家庭式的合租方 式出現,導致些許房東會利用原屋內的客廳空間來多隔出一間臥房,已達 可供應居住人數的最大化。

128-(89-12)=51( 萬人 )

146


大學畢業後,就業人口數開始加速升高,也可看出台灣目前普遍剛出社會

的均月薪落在三萬出頭。有些人對於住宅需求不再只有住,因此小面積的

額外機能空間出現。也在 24-34 歲之間,開始組成家庭,台北的初婚年齡, 女性約為 31.5 歲;男性 33.6 歲;第一胎的生育年齡為 33.8 歲,也皆晚於 台灣整體平均約莫 2 年。些許女性選擇進入家庭與生育緣故,因此女性占 勞動人口的百分比也稍微下降。住宅的要求,也出現雙主臥,即兩對夫妻 和住,並共享一個公共空間;亦有為了搶攻首購族市場,為其之後生育子

女可彈性利用的規劃出現,出現了「首購宅」的稱呼,而此時期的家庭組

成結構,成員相對較少。進入 34-39 歲,是勞動人口的高峰期,台北市的

勞動人口總數也因各種原因開始移出,薪資的成長幅度也會在此時期之後 開始下降,隨著家庭人口路續增加,3 房 2 廳的公寓需求開始越來越高。

39-44 歲,平均薪資突破 4 萬,而在之後對於空間需求上的變動在退休前 會更傾向於穩定。

147


La bor Po pu l at


ti o n life c ycle



工作狀態

都市是擁抱機會與夢想的載體,當代都市透過大量集中勞動人口創造最大 效益的生產,再以週期規律的運作機制中,集散勞動人口與物資,達到另 一個新的生產狀態,於是我們在這樣的都會工作現象中,藉由創造具有社 群感的工作狀態來達到,生產週期中所缺乏的集體性,並以此批判當代資 本主義下的生產系統中,所缺乏與失去的集體感。

151



渴望知識

都市除了集中大量的生產與勞動之外,還是一個再生產的場域。透過知識 的交流與傳遞,來培育下一代投入勞動市場的人口與人力,於是都市應該 有一個明確為傳遞知識的場所,來回應再生產的狀態與都市現象。

153



身體自由

擁擠的當代都市,何處可以讓身體產生不一樣的狀態與感受,身體自由是

台北透過都市規劃、綠帶規劃來達到這樣的狀態,我們透過創造大型的 Field,讓人在擁擠的都市中、交通繁忙的台北邊界,能夠得到都市人最渴 望的身體自由狀態。

155


Pre s e nt S i t u a t i on an d A m ou nt s St a t i st i c s



W e ste r n Ta i pe i P u


u b l ic Space Usi n g



都市的空間脈絡 集中、集體、集散

資本化的當代都市,土地被視為商 品的結果,使得都市在水平向度上

的擴張,與垂直化的擴張中,遵循 著一種空間脈絡及變化過程,即為

從高度的集中,卻缺乏創造集體, 在高度集中之後便成為了集散的空

間,這樣的空間發展脈絡,在西半 部的台北市中,除了日治時期劃定

的行政區外,其餘土地隨著時間的

演進,土地進行重新的規劃,並嘗 試將公共空間進行垂直化的堆疊, 並更新其在都市的空間使用原則,

並與公共性結合,來創造都市之中 具有集體性的空間。



都市的空間脈絡 週期性

西半部的台北市,是台北市重要的 交通集散地,其空間在都市之中的 運作具有明確的水平向度上的週期

性,重要的道路系統分布與交通系 統布局與重要行政中心所形成的邊

界,使得西半部的台北具有獨特的 運作週期與規律,道路系統作為此 一研究重要的參考依據,並同時回 應西半部的台北具有高度的集散性

質,與行政中心的高度集中。而公 共空間的使用上則是透過將使用者

分類,來歸納西半部的公共空間在 都市之中的使用狀況。


可 負 擔 的 居住型態

設計策略上選擇維持都市運作的公共空間,作為新的居住型態複合的空間。 學校、市場在都市中有最低的排他性,又是都市中佔比較高的公共空間。

於是我們選擇公共土地提供場所,以商業行為維持及負擔新居住型態所需 要的資本來源,並以此策略讓新的居住型態可以在都市中擴散與蔓延。以 此抑制當代台北的房價,並在都市中創造大量且可負擔的居住。



5

類 型學


集中、集體、集散是我們針對高度資本化都市所提出的空間操作策略,我 們提出都市中三種類型的公共空間,結合住宅,並利用公共空間的使用週 期,來回應當代都市所提供住宅的居住條件,及都市所提供的公共性


建築類型

建築類型的意義,使得空間打破機能的框架,讓空間具有永恆性與精神性、 和具有精神意義的場所。

在四個 Program 的空間發展過程中,我們將空間類型拆解為機制與功能,

找尋空間最原初所對應的空間機制與其產生形式的脈絡,最原初的空間形

式透過不同的空間機制與設計意念的置入,使得空間形式產生變化與差異。 在拆解的過程中定義出四個 Program 中共同使用的空間,與 Program 中 明確的主要機制與附屬功能,並在這樣的拆解過程中,提出將附屬功能的 結合與固定運作的空間機制來作為空間上的串接。

168



住宅與學校

住宅與學校被視為人類社會化的重要空間,作為重要的交換空間,擁有明 確的開放空間與封閉空間的關係,此一空間特徵,使得住宅與學校在空間

中的集體、集散、集中三種特質有著相同的關係,住宅的空間形式是透過

集中性質的空間 ( 基本空間機制 ),而其空間平面中,中心則是具有明確的

集體性質 ( 聚集人群 ),從史前文明的中心是住宅對於自然的渴望,於是中 心空間由天井定義。當住宅單元複合化與垂直化的過程,在古典時期到當

代,住宅單元外部的平面中心從具有集體性質的客廳、澡堂等,到當代空 間高度垂直化的過程中,住宅平面成為高度集散的空間,梯間與管道間的 配置成為平面的中心。

學校平面則是有明確的集散空間來阻隔與外部環境的關係,內部則是由中

介空間連接具有集中性質的空間,在校園規劃中一樣強調中心空間的圍塑, 並創造出具有集體性質的空間,如 : 操場、集合場 ( 學生的集體空間,都市 中的集散空間 )

170



市 場 與 物 流中心

交易被視為城市的起源,商業行為更是推動都是成長的人為事實,於是市

場在都市之中具有高度的集散性質,當代都市的商業行為在這樣的條件下 高度仰賴物流系統作為其商業行為的集散。

市場是具有集散性質的空間,其空間邊界是透過集散性質的空間所圍塑, 內部空間的集散則是透過集中性質 ( 攤位 ) 的空間控制方向與空間秩序。

倉庫是最原初的空間形式之一,其空間形式為集中性質的空間所定義,此

一類型空間與商業空間與住宅緊密的結合,從垂直化的關係到空間使用的 多元化,當代的倉庫空間則是成為物流中心的主要空間機制,結合停車場

使得都市空間在集中、集散過程中可以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倉儲物流空 間與商業空間結合形成當代都市的集中到集散的產業鏈。

172



Ty p i ca l P l a n

在類型拆解的過程中,透過對空間平面的整理與我們所提出的集中、集體、 集散,三個象徵當都市運作機制的行為對空間平面進行分析,使我們所提

出當代都市運作機制的名詞空間化,並作為建築設計中,平面規劃中的空 間原則,以此回應資本化都市所渴望達到的最大效率。 集中 / Concentrated

集中的空間,性質上具有明確的空間邊界與空間關係,於是在配置上將會 有明確的邊界性,空間功能上則是有明確的空間機能與單一的行為與空間 形式。

集體 / Collective

集體的空間,性質上具有開放性,空間由具有集中性質的空間邊界所界定, 空間機能多元且開放,多半為在集散性質的空間端點,此性質的空間為住 宅與學校的平面中心。 集散 / Distributed

集散的空間,性質上具有方向性與序列性,透過序列暗示流動與集散的方 向性,此一類型空間多半圍繞具有集中與集散特性的空間作配置,此性質 的空間為市場的平面中心。

中介空間 / Private Distributed

此類型空間涵構集中、集體與集散三種空間特性,有特定機制卻多元行為 的集散行為,為平面空間的過度帶與具有治理性的空間邊界,如日本住宅 空間中的緣側,垂直化空間的管道間。

174


集中 / Concentrated 集體 / Collective

集散 / Distributed

中介空間 / Private Distributed


6

空 間架 構


Marc-Antoine Laugier 在 Primitive hut 中明確定義空間的原型,被視 為是類型學的思考開端。Gottfried Semper 則將建築解構成四元素來定義 空間。坂本一成的自由架構為場所加上結構。

當代都市作為高度集中人力與資源的場域,我們以有心平面作為都日常的 公共空間來創造都是都市人的集體感與公共性。



有心平面

有心平面空間是我們想像在都市之

中提供集體性的場所與空間,並回

應當代台北所擁有的獨特三種狀

態,工作、渴望知識與身體自由, 以有心平面作為空間類型出發,創

造都市之中的集體記憶與獨特物 件。以尺度與聚集人數作為標準來 分析歸納,並置入空間中。

179



空間機制

以 corridor 作為接合有心平面的過 渡空間,在 corridor 中置入單一一 種狀態與有心平面完全開放的公共

狀態做為身體的移轉。在此機制中 除了以身體作為媒介來組織空間,

我們將周期性作為想像,目標讓空 間在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之下,可以 達到最大效益的使用,以此回應都 市所需要的公共空間最大化使用。

181


住宅空間的階段性生長 海德格的《建、居、思》中明確指出,三種同時存在的必要性,唯有透過

使用者自身對空間的需求出發的構築方能達到新的精神狀態,透過思的狀 態,使居住不只是居住,而是一個人達到存在的手段與方法。

182


183


Hou si n g P

184


Protot ype

185


S ch ool P

186


rotot ype

187


C om m e rc i al sp

188


p ac e Prototype

189


Urb an Mo rpholo g y

城市造型,透過我們所提出的空間架構,及回應當代都會的居住現象。於

是我們拆解台北市典型的都市街廓,其中我們可以發現台北的街廓,皆以

商業帶作為邊界 [1],創造都市的經濟效益,並將住宅區包覆,於是日常生 [1] 典型台北街廓

商業帶作為邊界

活的場域多半發生在後巷系統之中,綠帶及公園也在這樣的組織架構下散 佈在街廓內部 [2],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Aldo Rossi 的《L’ARCHITETTURA DELLA CITTA’》 中 提 及 的 城

市造型,是透過集體記憶在城市的首要元素所累積。而我們的畢業設計 《Residential of the city》是以住宅出發,乘載都市中的集體記憶,並塑

造城市造型,於是我們在 Urban Morophology 中將我們提出的空間架構, 套用在都是的公共土地之中,以此辯證我們在序中所意圖辯證的都市架構。

[2] 典型台北街廓

口袋公園散步在街廓內部



7

Re s i de nt i a l of t h e c i t y


西寧市場、洛陽停車場、玉泉公園作為忠孝西路的都市端點,緊鄰環河快 速道路在都市中具有明確的邊界性,所有的空間行為都是集散性質,空間

規劃在時間的演進下不敷當代都市所使用,逐漸缺乏創造集體的空間行為。


西區現況

基地位於西區門戶計畫的端點,基地緊鄰台北市連接重要的交通幹道,如 : 西側的環河快速道路、橫跨基地的忠孝西路,具備高度集散性質的基地紋

理,我們將在沿環河快速道路側規劃物流中心,作為交通的節點。基地周

遭的土地使用多半為商業用地,由於靠近台北車站使用上多半是青年旅館, 與方便快速的消費行為,玉泉公園旁的特定專用區未來將作為高強度的商 業開發於是我們將在玉泉公園規劃量販店將此基地的交通性做最大的使用 與想像,玉泉公園沿街面則是承接交通廣場用地,持續作為都市的完全的

開放空間,並回應北門望向忠孝橋的視覺軸線。居住環境的挑戰,原址內

的西寧國宅為屋齡接近 30 年的國宅,居住環境已經不敷使用,緊鄰交通要 地的居住空間規劃缺乏完整的棟距關係,使得中間的天井的效果無法達到 預期,使得住宅環境更為嚴峻。

194


商四 ( 特 ) Coverage ratio : 75% Bulk ratio : 800% 商四 erage ratio : 75% Bulk ratio : 800%

[3] 住四 ( 特 ) Coverage ratio : 50% Bulk ratio : 300% [4] 特定專用區 Business zone

[5] 文教區 Coverage ratio : 35% Bulk ratio :240% Noise down to 50dB

Express road Shrinking distance :15m


Street S


Section


T h e S pa ce O pe r


rat io n Diagra m


Si te Pl a n



B 1F Pl a n



Circ ul atio n A n a l ysis




207



209



211



213



215



217


Sect i o n A - A '





App e n d i x 類型研究平面圖


T ime l ine


阿奇之家

1. 中央客廳 2. 起居室 3. 起居室 4. 起居室

烏爾之家

5. 倉庫 6. 入口 7. 前庭 8. 守衛室 9. 廚房

梅爾凱斯大宅邸


黛安娜之家

1. 樓梯間 2. 出入口 3. 店鋪 4. 走廊 5. 起居室 6. 前室 7. 祭祀廳 8. 中庭 9. 廁所 10. 守衛室


Palaestra, Ancient Greece

Great Library of Alexandria, Egypt


Roman Forum

Roman Horreum


Venice , Fondaco dei Tedeschi


Florence , Loggia del Mercato Nuovo


英國,林肯郡 英國,海丁罕堡

Coleshill House 1. 長廊


[2] 法國街屋

領主住宅

1. 客廳 ( 大 )2. 烤麵包室 3. 篩粉房 4. 廚房 5. 冬季客廳 6. 食材庫 7. 玄關 8. 大廳 9. 主樓梯 10. 客廳 ( 小 )11. 中庭

富格之家

1. 廁所 2. 廚房 3. 小房間 4. 廁所 5. 廚房 6. 玄關 7. 小房間 8. 寢室 9. 起居室 10. 起居室


Paris , Passage des Panorames

London , HungerFord Fish Market


Paris , Magasin au bon Marche

New York , E.V Hanghwont


Coleshill House

1. 客廳 2. 大廳 3. 寢室 4. 大客廳 5. 會客室


Red House

1. 貯藏室 ( 舊廁所 )2. 作業房 3. 貯藏室 ( 舊煤炭間 )4. 廚房作業場 5. 浴室 ( 貯藏室 )

6. 廚房 ( 舊洗滌間 )7. 廁所 8. 餐廳 ( 舊廚房 )9. 家事間 ( 舊食材庫 )10. 起居室 ( 舊客廳 ) 11. 大廳 12. 走廊 13. 寢室


Paris , Passage des Panorames

London , HungerFord Fish Market


Paris , Magasin au bon Marche

New York , E.V Hanghwont


包浩斯實驗住宅

1. 夫人房 2. 浴室 / 廁所 3. 主人房 4. 書房 5. 預備房(客房)6. 大廳 7. 廁所 8. 廚房 9. 餐廳 10. 孩子房

瑞典共同住宅

1. 圖書與孩童中心 2. 共同餐廳 3. 嬰兒車留置場 4. 共同廚房 5. 托兒所區 6. 入口大廳 7. 公寓房間 8. 公寓房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