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人的有限與恩典的無限

Page 1


平 信徒信仰基石系列

Tod

亡 人的有限與恩典的無限

Gerhard Engelsberger

葛哈德•安格斯伯格 著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

鄭玉英 譯


言|從復活才能談死亡 ―― 4

第 1 章|今天,我們在什麼樣的世界死去? ―― 9 第 2 章|今天,死亡如何影響生命? ―― 17 恐懼 ―― 18 時間與永恆 ―― 26 奇蹟 ―― 34 相信 ―― 41 「好」死和「歹」死 ―― 55 別人的死 ―― 63 第 3 章|死亡:與生命的沈痛對話 ―― 71 孩子死的時候 ―― 72 原本活得好好的…… ―― 82 自殺 ―― 90 病死 ―― 99 失智:漫長的受苦 ―― 106 充實的生命 ―― 113


第 4 章|象徵與圖像 ―― 121 走過墓園 ―― 122 訃聞中的死亡圖像 ―― 128 班,回家好走 ―― 139 第 5 章|默想 ―― 149 詩篇九十篇:與死亡一起生活 ―― 150 馬可福音十六章 1 節以下:鼓舞人心的誠實 ―― 157 羅馬書十四章 7 節以下:網子不破 ―― 163 啟示錄二十一章:上帝仍在 ―― 169 第 6 章|各式各樣的感覺 ―― 177 第 7 章|還剩下什麼? ―― 185 附

註 ―― 189


死亡

前言:

從復活才能談死亡 我認為,死亡並不是什麼糟糕的事,但我不願 意自己單獨面對這件事。 嘉比 18歲

死亡不是什麼糟糕的事,而是每個人都需要經 歷一次的事。 克利斯提安 18歲

備受尊崇的杜賓根大學教義學者雲格爾(譯註: Eberhard Jüngel,1934∼,德國路德教派神學家)在 1971年發表了一本以「死亡」為主題的書,作為「神學 主題」系列的第八冊。當時人們對愛、死亡、疾病、和 平或道德等議題的疑問就像今天一樣。但那時的種種問 題是在不同的大環境下,由生活在那個環境裡的人所提 出的。 正因為這個原因,我一再地鼓勵十架出版社 (Kreuz Verlag)負責出版該系列的人士,在過了35年 之後─比一個「世代」還久─重新探討這些議題。

4


前言:從復活才能談死亡

作為一家神學著作的主要出版社,十架出版社在1970 年代出版了「神學主題」系列(由舒茲〔Hans Jürgen Schulz〕編撰)並得到很大的迴響。如今,很高興看到 新的系列真的出書了。雖然它可能不會再寫下很高的銷 售量,但它會創立清晰度,提供論點,開啟討論,將公 開答辯的信仰(彼得前書三章15節)重新帶入話題。 但在這個新的神學系列叢書中,處理「死亡」主題 這個任務會落到我的頭上,卻是我始料所未及的事。 我是實際從事牧會工作的牧師,不是像雲格爾 那樣的教義學者,也不是像威爾根(譯註:Ulrich Wilckens,1928∼,德國新教主教,著名新約教授)那 樣的解經學家;當初的神學系列叢書中,威爾根處理的 是「復活」這個主題,而在新的系列中,此主題則由 辛克(譯註:Jörg Zink,1922∼,德國新教神學家)負 責。就像當年一樣,在此系列叢書中,「復活」這個主 題出現在「死亡」這個主題之前。這有其基督宗教的邏 輯。若我們作為基督徒不從耶穌的復活去談「死亡」這 個主題的話,那我們就沒有什麼新的、與其他宗教或哲 學不一樣的東西可談。 雲格爾當時以卓越且至今仍成效卓著的方式與其他 學科領域尋求對話,採用當時的哲學思潮,並以令人驚

5


死亡

嘆的謹慎態度,將「神學邏輯」引進關於死亡的思考與 討論中。作為實際從事牧會工作的牧師,我會採取另一 種方式。我會從個人著手,比較是「對人」而不是「就 事」,透過敘事的方式導引到問題上,而不是透過默想 尋求解答。 雲格爾的《死亡》一書仍能在書店或透過網路以舊 書的方式購得。辛克的《復活》一書是2005年出版的 (中文版於2011年由南與北文化出版社出版),我推薦 您看看這兩本書。 過去二十五年來,我除了教區的牧職之外,也在 威斯羅荷(Wiesloch)的約翰.菲立蒲.伯朗納中學 (Johann Philipp Bronner Schule)所開設的宗教課裡授 課。在本書每一章的開始,我都放了我宗教課班上學生 所寫的一句話或一些想法。這些詞句都未經修改。這是 我針對11至13年級學生提出問題,請他們以不記名的方 式所寫下的回答。他們的答案表達出,當現代人想到去 世和死亡時,什麼會在他們的內心裡掀起波瀾,或者什 麼並不會使他們的內心失去平靜。 他們無話可說嗎?不,他們心裡有各種圖像,有些 圖像很嚇人,使人感到不安,有些圖像則使人感到安 慰。誰知道到底是什麼人將這些圖像深植到他們心裡

6


前言:從復活才能談死亡

的。重要的是:他們擁有這些可以傳達給別人的圖像。 我認為,學生們的這些詞句是當世經驗的基本看 法。寫出這些詞句的學生不只年輕而且─通常─心 思並不複雜。他們甚至是非常誠實。他們並不問正統觀 念是什麼;而是提出所有人都會提的問題。有些學生早 也已經知道,即使不記名,我都可以從答案或字跡認出 這是誰寫的。但信任似乎已克服了這道障礙。 所有在書中出現的名字都是虛構的。但性別與「故 事」卻保留其真實性。地點及環境則為了保護當事人的 緣故而有所修改。 本書並不打算獻給我的榜樣與師長,而要獻給我的 妻子席夢娜。她每天帶著愛與耐心─ 以她質樸的方 式─重新告訴我,要接受或克服各種極限。這兩件事 都很累人。對兩者而言,死亡都是一項很大的挑戰。本 書是在我們結婚二十五周年寫成的。 這兩件事─接受以及克服極限─「實際上」只 能在愛中達成;空口從「理論上」說要克服極限,仍然 是不著邊際的。因此,我心裡更加感謝上帝所賜給我們 的這段共度的時光。 威斯羅荷,2006年夏 葛哈德.安格斯伯格 Gerhard Engelsberger

7


1章

今天,我們在什麼樣的世界死去?

1

今天,我們在 什麼樣的世界死去?

9


死亡

我認為,死亡的意義在於給生命「臨門一 腳」。如果人不會失去生命,生命還有什麼特別的 呢?最珍貴的不就是那些我們最害怕失去的東西 嗎?所以死亡使生命顯得十分特別。 亞莉安娜、17歲

無名化 我們活在一個進行無名(anonym)埋葬的國家, 各式各樣的彩色骨灰甕,開心的「屍體」,放著搖滾樂 的葬禮,還有海葬和太空葬(德國《明鏡》週刊,2006 年5日6日)─有一個新教的教區用這樣的廣告,以非 常低廉的費用和管理費及靠近一家古老小修道院,招 攬顧客到他們的墓園裡下葬。而「Goodbye Johnny」和 「Time to say goodbye」則是多次有人對我表示希望在 告別式上播放的歌曲。位於森林中一棵強壯又彎曲多 節、非常神祕且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山毛櫸樹下的「寧靜 森林」、「安息之林」、「最後的安息之所」是德國墓 園文化的新頁。由於教會經費的不足且在競爭的壓力 下,有些仍擁有墓園的教區必須在「市場」上努力為自 己宣傳。 根據我的觀察,自我1974年開始任職副牧師以來,

10


1章

今天,我們在什麼樣的世界死去?

葬禮變得愈來愈個人化,愈來愈無名化。最後導致的結 果可能是,愈來愈沒有人知道這個人死了,而哀悼的 方式也愈來愈個人化。儀式看來不再或尚未再次產生助 力。根據我在心靈輔導方面的經驗,「無名」(「無 名」與「無言」有很密切的關聯)比較是無助與孤獨的 外在展現,而不是藉此帶著堅定信念的自我意識做最後 一次的發言,然後就永遠的緘默。與輕聲的告別相比, 無名是更大聲的吶喊。 如今許多情況都變了。柏林圍牆已倒塌,東歐共產 集團已經粉碎,新的國家仍未穩定,因此讓戰爭有機可 乘。一種更不帶情緒、看起來像是非意識形態的新自 由的資本主義從「日出到日落」支配著一切。幾乎沒有 人認得那些投機、賺錢或投機失敗的人的臉孔到底長得 什麼樣子。「失敗」被無名化,被藏起來,被一個蓬勃 發展的休閒社會給邊緣化了。同時,譴責失敗者是「寄 生蟲」的聲音則變得愈來愈大。在談話性節目中,人們 一直不斷重覆描述著社會福利國家的極限。失業者、移 民、領社會救濟者以及慢性病患成了一個處境艱難社會 的負擔。根據統計,失業者、移民、領社會救濟者以及 慢性病患是平均壽命最短的人,他們以拉低全體平均壽 命的方式,而似乎降低了健康者、願意工作者等人的壽

11


死亡

命。而這兩方都是無名的。 只有在偶然的情況下,雙方的一些個體─同樣在 無名的狀態下─會互相碰撞在一起:「來自安特衛普 (譯註:Antwerpen,比利時大城)的十八歲槍手星期 四買了一把獵槍和20發子彈,並有目的地射殺外國人。 一位來自非洲的婦女以及她所保護的2歲白人小女孩同 樣被射殺。一位土耳其婦女則受重傷。根據檢察官指 出,嫌犯在初步偵訊中表示,那位白人小女孩只是倒 楣:他之所以射殺她是因為她「在不適當的時間出現在 不該出現的地方。」(《明鏡》周刊網路版,2006年5 月13日) 我們所生活的國家感受到─比較不直接─暴露 在「伊斯蘭恐怖」的威脅之下,並正在思考如何做更安 全的區分。目前,大部分土耳其出身的人還是回到他們 在土耳其的故鄉去下葬(譯註:此處指的是德國在1950 及1960年代自土耳其大量引進的勞工),但這「文化」 差異早已導致我們市政當局墓園管理單位的衝突。目 前,來自別的宗教與文化的埋葬儀式仍是文學感興趣的 對象,不久之後─我們教區裡一位退休的老太太這麼 說:「連墓地他們也要和我們爭奪了。」

12


1章

今天,我們在什麼樣的世界死去?

老人照護新任務 在我們所生活的國家裡,愈來愈多人決定或因種 種因素被迫獨自生活。德國聯邦統計局的資料顯示, 2001年4月德國境內共有3850萬戶人家,其中1410萬戶 (37%)是一人戶。在德國境內擁有50萬或更多人口的 大城市裡,這個比例更高,高達48%,幾乎每兩戶就有 一戶是獨居戶。 愈來愈多人獨自生活。基本上這表示,他們死的時 候身邊沒有任何親人或有直接關係的人在一旁。「安寧 照顧運動」(Hospiz-Bewegung)是對孤獨死亡者的窘 境,以及因為家人死亡而感到不堪負荷的親屬的一種 既明確又良好的回應。在安寧照顧運動人員於門診及醫 院裡的陪伴下,垂死者能夠死得有尊嚴,能夠減少痛苦 (提供止痛治療),得到人性的關懷、親密感和安慰: 「安寧運動肯定生命。我們視自己的職責為支持與照護 無法痊癒的人生命最後的階段,好讓他們能在這段時間 內儘可能認真且滿足地活著。安寧運動不加速亦不延 遲死亡的過程。我們抱持以下的希望和信念生活,希 望病患本身與其家人儘可能在心靈與靈修中為死亡做準 備,好讓他們準備好接受死亡的來臨。其先決條件是提 供適當的照護,並成功地組織一個將病患的需求視為理

13


死亡

所當然的團體。」(美國安寧照顧組織National Hospice Organization, USA) 30年前仍被美譽為「老人宿舍」的老人照護機構, 如今必須面對新的任務。那裡幾乎已經不再有「空房」 供人登記了。因為被送進來的老人當中,超過90%需要 「照護」且(大多)是為了等死,這是一種「非宗教」 形式的安寧照護。所以,原先的老人院與安養中心以及 上千位的照護人員必須面對一些他們根本沒有受到合格 訓練去應付或甚至獲得酬薪的新任務。

不理智的恐懼 我們國家的居民曝露於市場(或休閒市場)全球 化所帶來或假定的各種新威脅中。僅僅是過去幾年, 對「狂牛病」、「SARS」或「禽流感」的恐懼四處流 傳,這大部分是非常不理智的;一整個星期的新聞頭條 都只報導這件事,旅行業者蒙受巨大損失,而一般人的 反應則是格外地恐懼不安。 相比之下,無論是哪一個年齡層,大家對愛滋病有 理由、有根據的恐懼似乎減弱許多,即使它帶給人類的 威脅是最大的(除了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外)。全球有 6500萬人受愛滋病感染。根據聯合國最新的預測,未來

14


1章

今天,我們在什麼樣的世界死去?

十年內感染人數將增至8800萬人 1。其中2500萬人會死 於愛滋病。因此,估計因愛滋病而死亡的人數每年約為 310萬人。

常見死因 德國聯邦統計局列出以下原因為2004年德國境內最 常見的死因: 慢性局部缺血性2心臟病

10.3%

急性心肌梗塞

7.5%

心臟機能不全

5.9%

氣管及肺部惡性腫瘤

4.9%

中風,不包含出血或心肌梗塞

3.9%

大腸惡性腫瘤

2.4%

其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2.4%

肺炎,無法進一步確認病源

2.2%

胸腺(乳腺)惡性腫瘤

2.2%

因此,德國境內最大死因是各種不同的心血管疾病 (超過46%)與癌症(25%)。 相反的,「第三世界」裡的主要死因則是傳染病 (大多為營養不良的後果)、意外事故以及戰爭或內戰

15


死亡

等暴力事件。二十世紀末全球最常發生的死因則為: 呼吸道感染

440萬人死亡,其中400萬是兒童

腹瀉(霍亂、傷寒、痢疾) 310萬人死亡,主要為兒童 肺結核

310萬人死亡

瘧疾

210萬人死亡

B型肝炎

110萬人死亡

愛滋病

100萬人死亡

麻疹

100萬名兒童死亡

我們不只活在一個國家裡,還活在一塊大陸上,在 此人們從臍帶取出幹細胞,胚胎在初期階段就被複製, 不但上千個胚胎的命運在司法上沒有得到保障,甚至在 試管中「所創造」的胚胎還會經由產前診斷

胚胎著床

前診斷(PID)檢查是否有各種疾病而被篩選淘汰,只 有少數能夠存活─在母體內,而在美國及其他地方也 在「代理孕母」體內─,許多因此死亡,其中大部分 是為了「研究的目的」。 我們所活的這個世界,人們死亡的方式和1970年代 初期沒什麼兩樣(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25年,而 二次世界大戰奪走了5500萬條人命,數量驚人。),但 的確也有些不一樣的死法。

16


2 今天,死亡 如何影響生命?


死亡

恐懼 奶奶去爺爺那裡,小孩去家人那裡,特別是我 們所有人都會去上帝那裡。我們在天上並不孤單。 有一天我一定會死這件事並不那麼讓我害怕,我比 較害怕的是自己必須永遠孤單地活著。 海倫娜、18歲

我就這麼消失而且被人遺忘了,這才是讓我害 怕的事。 米莉安、19歲

老實說,許多人根本不思考這件事,因為一想 到死亡就令人害怕。我也曾經問過自己,死之後會 怎麼樣?但不知怎的,就是想不下去,因為我們永 遠不會在死前經驗到死後會發生什麼事。而去討論 一些我們根本無法進一步確知的事,這滿令人失望 的。我認為,生命中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 女性、17歲

18


2章

今天,死亡如何影響生命?

死亡對我而言完全沒有意義,我非常害怕它。 理由是,我一年級時曾參觀過一間療養所,並在那 裡看到一塊墓碑,上面寫著那位死者才一歲半大。 自此之後,我就真的非常害怕。 莉莎、18歲

恐懼與愛 相信的反面不是不信,而是恐懼。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恐懼。 新約聖經,耶穌基督的福音,為我們展現兩種情 況:在恐懼中生活,以及在愛和信任中生活。 恐懼使我們變得狹隘,無法呼吸。愛和信任則使我 們變得寬闊和平靜。 恐懼是死亡的兄弟。愛則是生命的泉源。 「在世上你們有恐懼,但你們放心,我已戰勝世 界。」(參閱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在福音裡說這句話 的那位,他要安慰我們,驅走我們的恐懼,賜給我們信 任,他要給我們一個家鄉,那就是他所在的地方,是上 帝親自臨在的地方─在愛裡。

19


死亡

驅走恐懼? 一位高階經理告訴我 3:「我們邀請他來介紹他的 管理人員訓練學院的課程。他在這一行不但知名,而且 還是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是很高,大約170公分左右。 可是當他一開始為自己的機構宣傳時,我先是感到印象 深刻,接著簡直就是著迷了。 『各位先生,』他用一股清晰且充滿活力的聲音 說,同時直視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眼睛。『我的話會影響 你們未來的想法!例如,你明天早上醒來時,會對什麼 事感到很開心?』 我偷偷環視四周。至少在那一刻,我們當中沒有一 個人看起來會對明天早上感到開心。他對著我們微笑, 完全平靜、充滿自信,然後解釋,他原本就知道我們為 什麼無法回答。這正是他諮商課程的內容,他要幫助我 們弄清楚,我們的工作所具有的意義及令人開心的理由 是什麼。 『我完全和自己的意志及能力和諧地生活,』他繼 續說:『我生命的意義是,完全與人、與各樣的關係以 及我自己和諧地生活。沒有任何事能再震撼我。沒有任 何事可以使我驚慌。透過我自己的認知與心靈系統,我 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喜樂會自內心滋長。

2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