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與希望中道別―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與追思儀式

Page 1


目錄

推薦序 吳信如 ....................5 前 言 ....................12

1 認真面對道別―當一位摰愛的人過世時 史威卡(Georg Schwikart)....................15

2 儀式的力量―悲傷就是愛 羅特(Fritz Roth)....................31

3 與過世者面對面告別―臨終者的尊嚴 德瑞克斯(Edgar Drückes)....................39

4 訃聞、悼文與謝詞―白紙黑字的力量 史威卡(Georg Schwikart)....................59

5 用生命的象徵符號裝飾棺木―用愛陪伴死亡 歐皮奧卡(Alfred Opiolka)....................67

6 骨灰甕只能這樣嗎?―上帝用土造人…… 杜蓬(Martine Dupont)....................83

7 除了棺木與塵土之外―送給過世者的旅途陪伴 史威卡(Georg Schwikart)....................87


8 透過刺繡釋放悲傷 ―在默想中繡條蓋在過世者身上的美麗布巾 海茵里希(Julia Heinrich)....................95

9 用植物表達悲傷―愛與希望的花環 布赫(Barbara Bucher)....................103

10 感人肺腑的言詞―喪禮上的說話藝術 史威卡(Georg Schwikart)....................115

11 協助準備喪禮的彌撒或禮拜 ―生命的各種議題一向是信仰的主題 弗烈克 - 波豪米莉斯基(Christine Fleck-Bohaumilitzky)...........123

12 喪禮上的音樂―超越言辭的「動人語言」 史威卡(Georg Schwikart)....................135

13 弔唁簽名簿中的留言―以文字保存安慰 賽赫兒(Ursula Schairer)....................139

14 追思訃訊―不只是一張紙 賽赫兒(Ursula Schairer)....................145


15 抬棺與捧骨灰甕―親手扶著 史威卡(Georg Schwikart)....................151

16 追憶那段在一起的日子―悲傷時間的橋樑 弗列克(Christian Fleck)....................155

17 一次追憶活動的實況報導―回憶的力量 施蕾(Gisela Scheele)....................159

18 為過世者攝影―靜默的圖像 柯許(Werner Kirsch)....................165

19 以「生平影片」來面對悲傷―影像的幫助 波爾穆勒(Tobias Pollmüller)....................171

20 生命之舞―以肢體語言表達悲傷 葛呂茲納(Felix Grützner)....................185

21 鼓勵做能凸顯個人特色的墓碑―與墓碑業者的對話 隆恩(Gunnar Ravn)....................197

22 消除對死亡的恐懼―關於臨終與死亡的歷史 亞特(Jürgen August Alt)....................209

編者註:本書許多建議的儀式和流程,都是以德國的居住環境、法令和習俗為背景 條件所寫的,對於臺灣或亞洲生活環境與民俗來說,或許並不合適。但讀者還是可 以依照其核心精神,再考慮個人的生活與社會條件來做創新調整。


推薦序

■推薦序■

上帝以「死亡」 向人類解釋「生命」 參觀德國生命禮儀與悲傷陪伴中心(Pütz-Roth)有感 吳信如(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

德國的神學與靈修傳統,面對德國社會的快速老年化趨 勢,近幾年來,特別重視臨終與安葬禮儀的實踐層面,尤其 是藉此延伸到基督宗教的生命教育與悲傷輔導層面,透過生 與死的對話,建立整全的基督信仰生命觀。因此,台灣基督 長老教會總會所屬的機構「基督教平安園」特別委託我在 2012年規劃一趟「德國教會的生命禮儀與安葬實務參訪之 旅」。 十一月的德國是所謂的「追思故人月份」(Totenmonat), 因為緊接著天主教11月1日的諸聖節(紀念殉道的聖人),隔 天就是一般人追思過世親友的「追思故人日」,類似我們的 清明掃墓節。隨著十一月大自然最具色彩更迭的秋末冬初之

5


在愛與希望中道別 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與追思儀式

際,滿山遍野的金黃樹葉,交錯著飄零的枯葉乾枝,提醒我 們,人的一生也是在誕生、成長、開花結果與死亡凋零中推 移,唯有懂得思考死亡的意涵,才能讓我們更認真地活在當 下,活出上帝為我們創造的真實形像。這就是基督宗教連結 生命與死亡最重要的靈修觀點。德國神學家辛克曾經寫道: 「再沒有比藉由死亡來思考現下生命的意義,更能表達出基 督宗教的信仰本質了。」 這一趟實際七天的參訪內容中,令我們印象最深刻,也 最令全體團員震撼與驚嘆的就是位在科隆附近的「Pütz-Roth 生命禮儀與悲傷陪伴中心」。其實,在實踐神學中,基督宗 教的生命禮儀與安葬應該是最具創意與靈修挑戰的領域了。 因為這涉及的不只是宗教儀式部分,而是碰觸人們最深處的 悲傷與恐懼,而且是強烈的情緒與情感交流,有時,牧靈關 顧者本身對於這個主題都有著潛意識的禁忌恐懼。因此,這 也是基督宗教很切實的生命教育與信仰見證機會。 這個中心的創辦人羅特(Fritz Roth,本書作者之一, 已於2012年12月13日過世)先生本來是一個企業人士,不過 他從小就想進修院當修士,只是一直沒有實現。在一次偶然 的機會中,他買下一家「禮儀中心」(葬儀社),正好因為

6


推薦序

他的外行,所以他完全用新的觀點與信仰理想來規劃這個禮 儀中心,希望將基督宗教對於死亡的生命價值,真實體現在 該禮儀中心的臨終關顧與道別安葬中。他在介紹禮儀中心時 說:「我們強調的精神就是:給悲傷一個家。整全的臨終與 安葬陪伴,就是一種悲傷陪伴,學習如何與過世者完整告 別,將過世者重新整合到我們活著的人的生命中。如果無法 完整告別,很多人日後可能必須做10年的心理治療。」所 以,他協助安葬,但不是急著幫家屬把死亡排除在生活之 外,而是把重點放在活著的親屬身上,透過儀式、想像空間 的設計、悲傷陪伴的課程,讓親屬與過世者做完整的告別, 一方面可以重整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可以重新思考與過世 者的關係。 他們的禮儀中心與墓園座落在科隆近郊的一個小森林 中,乍看之下,就像一片融入自然環境的生態度假中心,完 全沒有死亡的陰森感覺。在他們的「人性陪伴中心」有五間 設計溫馨、典雅的「守靈室」,讓親友可以毫無時間與形式 壓力地與所愛之人道別,認清死亡與生命的區別,在這個生 與死的介面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思索自己未來的生命意 義。他們也鼓勵親友自己為過世者著衣、彩繪棺木,以及設

7


在愛與希望中道別 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與追思儀式

計告別式與墓園;也安排兒童悲傷課程,讓孩子在陪伴過世 長輩的過程中,透過繪畫、工藝或團體活動,使悲傷得到釋 放,恐懼得以克服;重新感受到那位過世的長輩就在天上繼 續陪伴他們,甚至藉著這樣的認知與陪伴,讓孩子的心智更 加成熟而堅強;透過實際的經驗,思索生命與死亡的意義。 而孩子在團體中的作品就可以提供家屬當成墓地設計的素 材。 當家屬與過世者做了完整的道別之後,就可以依照過世 者的特質,或者在世者的期待自行設計墓園。因此在他們的 森林墓地中,有多樣性與人性化的設計,而不是冷冰冰的制 式墓碑。墓園中也設置了好幾個「靈修默想站」。讓家屬可 以在這些中途站裡宣洩悲傷與憤怒。 此外,面對死亡的課題不只對過世者親友具有意義,對 於一般人來說,也是規劃生命的必要條件。因此,羅特先生 會定期邀請基督宗教的心靈關顧者或演講者,為一般人開 設「認識死亡」的相關課程。他也會邀請神學院的老師和學 生,從實務中與大家討論生死神學的觀點。 他們甚至利用網路社群的運作機制,開發出「虛擬掃 墓」。在過世紀念日當天,透過網路參訪自己親友的墓地,

8


推薦序

開啟親友掃墓平台,在平台中分享悼念的方式與內容。 從這次的實務參訪中,讓我們感受到,告別儀式與悲傷 關懷不只是辦個制式化的追思禮拜或講幾句安慰的話而已, 它是一種幫助家屬提昇生命與靈性層次的陪伴,也是很好 的宣教機會,這是一項從臨終陪伴、告別儀式到悲傷陪伴的 「與生命的傷痛深度對話」的關懷事工。

Pütz-Roth生命禮儀與悲傷陪伴中心就是本書作者羅特創辦的生命禮儀公司

9


親屬自己設計的墳墓裝飾

在愛與希望中道別 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與追思儀式

10 禮儀靈修實景默想


孩童的悲傷創作

推薦序

11 物品默想的追思

禮儀靈修中心


在愛與希望中道別 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與追思儀式

前言 德國《明鏡周刊》最近的一篇社論有這樣的一句話: 「真正的幸福也包括死亡」。也許您也有類似的看法─無 論如何,你手上正拿著一本邀請你以開放、建設性的態度面 對死亡的書:《在愛與希望中道別: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 與追思儀式》。 我的職業是殯葬業者;確切地說,是殯葬業者以及悲傷 陪伴者。我喜愛我的工作,而且因著與那些接受我服務的人 相遇的經驗,心裡非常感恩。 讓過世者家屬具體面對並深思死亡的現實,不但非常有 幫助,也很重要,而透過親自參與喪禮與事前準備的相關事 宜,尤其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 不知何時,有位殯葬業者為了招攬生意,標榜為遺族 「有效率地」代勞「所有手續」,從此便開啟了一個嚴重錯 誤的發展趨勢。看著今天非常普遍的做法,我的感覺是:我 們讓人騙走我們的過世親友了。在呼出最後一口氣─大多

12


前言

是在醫院或安養院裡─ 才不到幾個小時,遺體就被運走 了。通常,我們就再也看不到他了:一個高效率運作的服務 機制使得我們不再與這位親人有任何接觸。我們心中所保有 的記憶,應該都還是他生前的模樣。 而我要問的是,我們該如何與他告別呢?對我而言,如 果棺材裡面躺著的還是那個人,而不是他已死亡的身軀的 話,我如何忍心將土覆蓋到他的棺木上?因此,我建議所有 過世者家屬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來。在面對死亡時,沒有 人可以強迫你陷入匆忙的行程。這是你可以說出從未說出的 話,將心中重擔放入棺木裡的最後機會。 悲傷就是愛。如果可能的話,請你以充滿愛的方式營造 與過世者相處的最後一刻。孩子們可以動手做陪葬品,和你 一起彩繪棺木。在這本書裡,你可以找到一系列的靈感、勉 勵和構想。藉此,你可以創造一個記憶寶藏,一個讓你自己 和你的家人、朋友能夠一輩子緬懷的回憶。 你自己可以決定什麼對你而言是最合適的,甚麼是過世 者會感到高興的。悲傷可以釋放出巨大的力量以及創造力。 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在最痛苦的時刻創 作出來的。

13


在愛與希望中道別 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與追思儀式

這本書將深入介紹許多主動參與籌備和設計個人化的喪 禮的可能性。我想邀請各位讀者去思考,當一位你深愛的人 去世時,你想做什麼?在這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時時讓「悲 傷就是愛」這個想法引導著自己,將所感受到的願望和想法 寫下來,以便需要時可以用得上。 在葬禮及告別式之後,悲傷之路的第二階段,而且也是 較漫長的階段就開始了。在這條路的終點所承諾的是新的幸 福─你能夠愈認真、愈主動設計自己的悼念方式;不是處 理它,而是不壓抑它,那麼,在悲傷期當中成長並更加幸福 地走出悲傷的機會也就愈大:真正的幸福也包括死亡。

羅特

14


1 認真面對道別 ──當一位摰愛的人過世時 作者:史威卡(Georg Schwikart)

在臨終、死亡和悲傷這個領域裡,每一個文化都發展出 自己的儀式和習俗。要土葬或是火葬,哀悼時該保持沉 默或小聲啜泣─傳統都有規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 做。這些規矩能夠形成支持,但也造成限制。習俗是有 機的,它會成長、擴散,有些則會變硬、僵化、消失。 然後又形成新的,並與其他影響混雜在一起。


在愛與希望中道別 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與追思儀式

1966年,我父親死於白血病,那是秋季裡的一個九月 天,在杜塞爾多福(Düsseldorf)的一家醫院裡面。在那個年 代,若醫護人員發現這個人差不多要去世的時候,他們會把 這個人推到一個沒有窗戶的浴室裡。今天,我們覺得這種做 法簡直野蠻,但在那時候,人們這麼做也許是出於好意:臨 終的人應該享有安寧,而其他病人也可以免於受到影響。 感謝主,過去這些年來我們學到一些事。我們學會─ 一不管是對於處於臨終狀態的人,還是對於家屬而言─告 別是多麼重要的事:一個安靜的環境,一種沒有恐懼和壓力 的氣氛。此外,還包括醫護措施(比如:消除疼痛或使呼吸 順暢),但也包含一些細節:臨終者的房間可以用鮮花和蠟 燭佈置得很漂亮,在臨終時刻可以點起這些蠟燭,播放輕柔 的音樂。 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臨終者感到寂寞。我刻意選用「寂 寞」這個詞,而不是「一個人」。我們常常碰到這樣的經 驗:家屬或醫護人員守著臨終者好幾個小時,而就在他們到 公園或走廊上透個氣,開車回家洗個澡,或只在護士休息室 裡面喝杯咖啡,死亡就在這一刻來臨。也許有些人希望,在 要越過這個沒有人可以陪你跨過的門檻這一刻,真正保留給

16


1 認真面對道別─當一位摰愛的人過世時

自己,也就是一個人度過。可是我深信:沒有人希望寂寞地 度過這一刻。 對於臨終的人來說,知道或感受到「我沒有被遺忘,我 有受到照顧」這一點很重要,即使安寧陪伴人員就在近旁, 也是如此。「還好我最愛的人在這種時刻並沒有孤伶伶一個 人。」常常,臨終的人會被問到,他最終的願望是什麼,大 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在家裡過世。可惜的是,這不一定都可 行,但只要有辦法,我們應該成全臨終者這個願望。 無論臨終者是在家裡、醫院、老人安養院或安寧病房去 世,重要的是「告別」這個儀式。德文「Abschied」(離別) 一字源於「scheiden」(離開、分手),意即分離、放開、 放手。以前,陪伴著臨終者堅持到最後一刻幾乎是理所當然 的事。家人在臨終者的床邊輪班守候,也許祈禱一下;接著 神父

牧師來,為病人敷油(譯註:天主教有「臨終傅油」

禮)或為病人送聖餐(天主教:送聖體)。這兩大聖禮都有 祝福過世者踏上進入天堂旅途的意思。

17


在愛與希望中道別 傳達出個人情感的告別與追思儀式

面對這種困難的話題 以前人們理所當然地面對死亡的態度,如今已不復存 在,因為在我們這個後現代社會裡,生病、變老、臨終、死 亡和悲傷這些話題愈來愈成為禁忌。我們幾乎不容許稱一位 七十歲的人「老了」,否則就可能讓他覺得不舒服。而崇拜 青春的潮流則迫使人到最後一口氣時還要保有活力、運動力 和體能。「死亡」被認為是噁心的事,臨終的過程則被視為 災難。一位寡婦以這句話開始她的談話 :「我的先生應該很 想變老。」我為她九十七歲的丈夫籌辦了殯葬事務。 人會死,這很嚇人,也使人著迷:摩天大樓失火的電影 是周六晚間緊張的娛樂節目;而現實生活中紐約世貿中心起 火的電視畫面卻使人驚嚇到說不出話來。人如何面對自己總 有一天會死這個事實?他會從中學到什麼?我們可以想像, 抱持極端立場的人可能會採取兩種做法:一種是消沉地任憑 命運的擺佈,反正結果是無可避免的(為什麼不馬上選擇自 殺?);另一種則是想盡辦法體驗任何能體驗到的一切,而 它所依據的口號是:要及時行樂;走,享樂去吧! 但現實狀況卻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理智上我們知道死亡

18


1 認真面對道別─當一位摰愛的人過世時

這回事(發展心理學指出,我們大約八歲起就知道死亡這回 事),但心理上我們卻假裝這個話題跟我們無關似的─至 少不是現在,而是時候到了再說。於是,人們避免談論這些 使人不舒服的話題,不幸碰上時就轉換話題,或甚至對從事 這方面工作的人感到噁心:有些葬儀社工作人員對我說,他 們不可以在家裡或熟人面前提到自己的工作。 人們會透過各種緊急應變方案,來為可能會面對許多無 法預見的事件做準備:甚至連門不小心被鎖上的情況也有所 準備:在鄰居那裡放把備用鑰匙。但對於親人的死亡,或甚 至自己的死亡,現代人一般都極度欠缺充分的準備。這是一 項很大的缺失,因為到了那個關鍵時刻,我們不知道該怎麼 辦。另一方面,這也蘊藏著一個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形 式面對它的機會。傳統總是含有雙重價值:一方面它減輕人 的負擔,我們不必每件事都必須自己決定要做什麼、不做什 麼,而能夠參考之前許多世代的經驗。另一方面,傳統也可 能限制我們,讓我們感到陌生,或不符合我們的生活感覺和 世界觀。 如果死亡不是突然降臨,例如:因為意外事故、心臟病 突發、自殺或陷入昏迷,而是可預見且即將發生,如果我們

1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