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大師們的365則生活智慧 : 老箴言與新時代的會遇

Page 1


言 .....................................................................................................4

第 1 章 新造的人 1-16 ....................................................................13 第 2 章 辛勤工作,全心敬拜 17-35 ..........................................27 第 3 章 學習謙卑 36-92 ..................................................................43 第 4 章 擺脫對情欲、名利的掙扎 93-113 ..............................85 第 5 章 善待自己與他人 114-154 .............................................103 第 6 章 凡事皆有時 155-163 ......................................................135 第 7 章 轉化負面思維為正面力量 164-218 .........................145 第 8 章 飢渴慕義 219-239 ...........................................................187 第 9 章 聖經中的生活指標 240-276 ........................................205 第 10 章 接納自己,向上主敞開 277-310 ...............................235 第 11 章 學習交託 311-351 ...........................................................261 第 12 章 關心邊緣人與貧困者 352-365 ...................................293


靈修大師們的

365 則生活智慧

前言 在這本書裡,我們引用了365則公元300至500年時的沙漠教父 之短文,並將它詮釋到今日的生活情境當中。過去幾年來,許多歐 洲心理學家對沙漠教父們的經驗非常感興趣,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 象。他們發覺,在這些沙漠教父所說的話裡含有豐富的生命經驗。 沙漠教父們非常仔細觀察了自己的各種想法。那是人心的根本活 動,以前影響著那些隱修的修士們,而如今同樣影響著我們。彭 迪谷(Evagrius Ponticus, 345—399)是隱修士作家當中的心理學 家,他指出八種想法或「思慮」(logismoi)。他認為,這些想法 並不是罪,而是賦予人力量、自然而然地活躍在我們內心的各種想 法、情緒和慾念,無論我們願意與否,它們就是會油然而生。而隱 修士的任務─我們今天也有同樣的任務─則在於,仔細觀察這 八種想法,並找到處理它們的方法,而不是受它們的主宰,也不是 去壓抑它們。因為這些想法會影響我們,使我們無法禱告,奪走我 們內心的自由。彭迪谷為我們指出許多處理這些思想的方法,好讓 我們不受它們的主宰,而是透過它們獲得內心的平靜和自由。正確 處理這些想法不僅可以引領我們走向內心的自由,也走向智慧和成 熟。 隱修士們常常將這些想法稱為惡魔。或者說,有個惡魔將這些 想法放到我們心裡。他們指的並不是我們被某個魔鬼附身。今天, 有些人不想正視自己的黑暗面,因此就說,自己被魔鬼附身了。他

4


前言

們拒絕為自己負起責任,反而去找一個又一個牧師或神父,好讓神 職人員替他們驅魔。但他們卻不願正視自己內心真實的負面狀況, 也不願意探究在自己的靈魂深處,那些具攻擊性或褻瀆的想法。而 隱修士則願意為自己負起責任。當他們談到惡魔時,這只是一種幫 助自己將這些負面想法視為一個具體對手的想像方式,好讓他們能 夠面對他、對抗他。這些想法自然地進到我的內心。因此,唯有當 我能清楚辨認出這是什麼樣的想法時,我才能與之搏鬥。隱修士們 說:我們無法為些浮現在自己內心的想法負責,我們所要負的責任 是如何與之對抗。當人們發覺自己內心有不好的想法時,許多人都 會立即批判自己,認為自己是個壞人或不好的基督徒。隱修士們不 評斷自己,而只是說,這乃屬於人的本性,人本來就常常會受到挑 戰和誘惑。與這些想法搏鬥使他更有經驗,同時也使他變得謙卑。 因為這些願意在曠野中完全為上帝而活的隱修士們感受到,有許多 奇奇怪怪的念頭在自己內心浮現。當我們讀到古時候隱修士的各種 經驗時,就能發覺,他們多麼仔細觀察了自己。於是我們會發覺, 自己其實也有這方面的問題。因為同樣的奇怪念頭也會在我們內心 作祟,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些古老的文章當作誠實探究良心的作品 來閱讀。我們會認識到,有哪些奇奇怪怪的念頭也悄悄進到了自己 的內心裡面。 處理這些想法有各種不同的方式。首先,我們必須辨別這些想 法並了解其相關性。接著,隱修士們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方法,幫助 我們能夠對個別的情緒和慾念做出反應。他們建議的靈修方式有齋 戒、禱告、默想、良好的生活秩序、在自己的斗室裡堅忍、詠唱詩 篇、和工作等等。處理各種想法的一種方式是所謂的「以正面話語

5


靈修大師們的

365 則生活智慧

對抗致病想法」(antirrhetische Methode),彭迪谷對這種方式 的描寫最為詳盡。 彭迪谷為此專門寫了一本書:《Antirrhetikos》(直譯:《負 面思想駁詞》)。在這本書裡,他描寫了498種隱修士們所面對的 各種思慮念頭,這些念頭在他們的腦海中浮現,而且還會影響他 們;其實現代人也受這些思慮的影響。若我們讓這些想法佔據太多 心靈的空間,它們就會使我們生病。為了對抗這些致病的想法,彭 迪谷在聖經裡各找出一句能對應這些想法的聖經章句。我們要用這 些聖經裡的話語去反駁那些致病的想法。同時這些聖經話語也是這 些致病想法的替代想法。若我們在受到負面思想的誘惑時,深入認 識聖經的話語,這些話語就能在我們身上發揮它改變人和治癒人的 力量。藉著聖經的話語,上帝親自在我們身上動工。他的靈和他的 大能透過這些話語灌注到我們身上。 彭迪谷稱這種「負面思想駁詞」的方法為耶穌的方法。因為耶 穌也曾經受魔鬼的試探,而且是用非常具體的話語:撒但叫耶穌將 石頭變成麵包,或叫耶穌從聖殿的塔頂跳下來。撒但甚至還錯誤詮 釋聖經上的章句來引誘耶穌走上錯誤的道路。他引用詩篇的句子: 「上帝要為你吩咐他的天使;他們要用手托住你,使你的腳不至於 在石頭上碰傷。」(馬太福音四章6節,詩篇九十一章11節以下) 耶穌總是舉出一句聖經裡的話語來反駁撒但的話。在受第一個試探 時,他以這句話來反駁撒但:「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 帝所說的每一句話。」(馬太福音四章4節,申命記八章3節)在第 二個試探時,撒但以聖經上的話誘騙耶穌從聖殿的樓頂跳下來,耶 穌也以一句聖經的話語來回答他:「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

6


前言

(馬太福音四章7節,申命記六章16節)在接受權力的試探時, 耶穌引用了這句聖經上的話:「要拜主─你的上帝,惟獨敬奉 他。」(馬太福音四章10節,申命記五章9節、六章13節) 因此,從489則負面想法中,我們選出204則。並提供了彭迪谷 專門為這些致病想法所找出的204句聖經章句來對抗它們。彭迪谷 使用的是《七十譯本》的聖經。它當中的詞彙和表達與我們今日所 熟悉的聖經版本不太一樣。我們會發現彭迪谷對聖經非常熟悉。因 為他使用了聖經各個著作的內容,其中包括摩西五書、約伯記、箴 言、詩篇、先知書、福音書、以及新約的書信內容等等。有時候, 我們會覺得這些話很陌生。但彭迪谷深信:當我們誦讀這些聖經章 句一段時間,默想它的內容,並讓它深深滲入我們自己內在時,我 們就能接觸到自己靈魂深處已存在的療癒力,而這些療癒力常常因 為我們的憂慮和恐懼以及各種致病的想法被蓋住了。上帝藉著他的 話語親自在我們身上施展救恩,他以前對我們說過這些話,現在也 以完全個人的方式對我說這些話。彭迪谷視聖經為一本有療癒力的 書,而不是一本我們用來進行神學討論的書。 除了從《負面思想駁詞》選出的這204篇短文之外,我們還 從《教父語錄》(Apophthegmata patrum)中選出161篇的教父對 話,以供讀者每天默想。這些教父語錄是由沙漠教父的弟子們所收 集的,公諸於世的有許多版本。這些語錄有時只是幾句短短的話, 這是某位沙漠教父針對某位年輕修士所問的特定問題或給予尋求忠 告者的回答。有時候是描寫某些情況的小故事。透過這些小故事, 教父的語話就會具有特別的影響力。因為他用生活故事的形式來回 應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的經驗,這會使得教父的智慧與信仰教導跳脫

7


靈修大師們的

365 則生活智慧

道德訓誡的模式,而多了設身處地的同理心幽默,所以更容易喚起 讀者內心的共鳴。有時候我們會以為,其中所描述的情況只是當時 沙漠教父經常遇到的問題。於是有些人會問自己,這些故事和我們 有什麼關係?可是如果仔細看看這些語錄,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話 語其實也可以回應到我們今天同樣會遇到的各種陷阱和試探。因 此,我們必須試著將教父們的話語詮釋到今天的情境中,幫助我們 克服種種內在的矛盾、傷口與憂慮。這就是本書的核心目標。

(編者註:本書把《負面思想駁詞》與《教父語錄》依照同類主 題彙整編輯,因此兩種短文會交錯出現。出自《教父語錄》一書 的短文,會在文末附註原書編號Apo。而出自《負面思想駁詞》一 書的短文則以「負面思想」的內容敘述開始。另有標示N的短文, 則是出自法文譯本的Les sentences des pères du dèsert,其他標示教 父名字的短文,則出自Eduard Schweitzer彙整的Apophthegmata Patrum)

8


前言

沙漠教父簡介 為了讓各位讀者對這些沙漠教父有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在此簡 略介紹一些教父的生平,不過我只針對幾位最重要的沙漠教父:

彭迪谷 彭迪谷(Evagrius Ponticus)於公元345年出生於本都 (Pontos,今土耳其北部)一個富裕的家庭並接受良好的教育。身 為一位年輕的神學家,他擔任執事的職位。然而他卻陷入與一位地 位崇高女士的男女關係中,結果必須逃往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 一位貴族寡婦梅蘭尼亞(Melania)收留他,幾星期後,他生病 了。他發覺,這是一種身心疾病,這個疾病挑戰他去遵從自己內心 的呼召。於是他便成為隱修士,並到埃及的曠野裡隱居修行。曠野 裡的生活並不好過。但他非常仔細觀察自己的各種思緒念頭並與之 對抗,結果他成為一位擁有慈心和善解人意的沙漠教父。許多尋求 忠告者都來找他,為的是聆聽他提出的忠告。而且人們也一再請求 他寫下各種文章,以幫助隱修士和世俗的平信徒走其靈修道路。盧 奇歐教父(Abba Lukios)請求他寫一篇著作探討該如何對抗惡魔 的陰謀詭計,於是彭迪谷便按照他的請求寫了《Antirrhetikos》這 本書。在給盧奇歐教父的回信中,彭迪谷提到,他自己受到惡魔的 思緒極度的騷擾阻撓,而且所受的痛苦是無法言諭的。因此彭迪谷 所寫的其實是他自己的經驗。若我們將他的各種想法轉譯到今日的 情境中,對我們也非常有幫助,這能幫助我們對抗在我們心中翻騰

9


靈修大師們的

365 則生活智慧

的各種混亂思緒,好讓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並讓自己的心神完全 為上帝敞開。

安東尼教父 安東尼(Antonius)教父是第一位隱修士,生於公元250年埃 及北部一個富裕的家庭。18歲的時候,他在教堂裡聽到福音裡說: 「如果你要達到更完全的地步,去賣掉你所有的產業,把錢捐給窮 人,……然後來跟從我。」(馬太福音十九章21節)於是他便賣掉 了從父母所繼承的一切,到曠野裡去。在那裡,他把自己關在一個 墓地裡,一待就是20年。當他從那裡出來時,散發出強烈吸引人的 氣質。所有的人都深受他的清晰智慧所吸引。之後他又退隱到曠野 裡更深的地方。亞他那修(Athanasius)主教寫了一本關於他的 書。這是為隱修制度所做的最好廣告。安東尼教父於公元356年時 以105歲的高齡辭世。他是隱修制的始祖,是一位充滿智慧和清輝 的隱修士。

潘博教父 潘博(Pambo)教父也認識偉大的安東尼教父,他生活於公元 四世紀埃及北部的尼特里亞沙漠(Nitrischen Wüste),是一位受 人尊崇的隱修士。他留下十四則教父語錄,其中最有名的是這句顯 然對他造成最大影響的話:「如果你有一顆心,便可得救。」這表 示,最重要的不是苦行的功績,而是擁有一顆心,一顆寬大的心, 一顆慈悲的心。

10


前言

波門教父 波門(Poimen)原本的意思是:牧羊人。他是偉大的隱修士 之一。他生活在斯革提斯沙漠(sketischen Wüste)中,並受所有 人尊敬。他亦展現出悲慈的心靈和內心的自由。他從不評斷任何 人,對於犯錯的弟兄,他總是以慈悲寬愛的態度對待他們。他留下 超過300則語錄。

馬加略教父 馬加略(Makarius)教父屬於最老一代的隱修士。他於公元 300至390年生活於斯革提斯沙漠裡。他是一位埃及的醫生,許多人 會來找他醫治自己的創傷。他從不評斷任何人,也因此而治癒了人 們的心理創傷。他們敢於向馬加略教父揭露自己內心混亂和不堪的 一面。馬加略教父留下了65則語錄。

莎拉教母 莎拉教母(Amma Sarrha)是最有名的沙漠教母之一。她留 下了8則智慧箴言。顯然,許多來找她諮詢的隱居修士,也很喜歡 她的教導。她的教導跟辛克蕾蒂嘉教母一樣,著重在慈悲與憐憫的 美德。

辛克蕾蒂嘉 辛克蕾蒂嘉(Synkletika)她出生於公元316年,後來就退居 到沙漠的洞穴中。在沙漠的修道生涯中,她成為許多女性的靈性領 袖。她留下了許多智慧箴言。她的教導之所以吸引人,主要是因為

11


靈修大師們的

365 則生活智慧

她的智慧、對人性的理解以及慈悲的觀點。這三項特色,陪伴且幫 助了許多人的靈修之路。她過世於公元400年,享年80歲。

塞奧多拉 塞奧多拉(Amma Theodora)是一位很有靈性恩賜的女隱修 士。她大概是活在公元400年左右。但是,找不到任何跟她生活年 代相關的確切記錄。她共留下了7則箴言。她擅長用圖像的方式來 討論關於在沙漠隱修的修士與女修士的生活。她流傳的箴言不只強 調慈悲的主題,而且還充滿了幽默。

12


1章

新造的人


靈修大師們的

365 則生活智慧

1 摩西教父(Altvater Moses)請問西瓦諾教父(Altvater Silvanos):「人可以每天都有新的開始嗎?」西瓦諾教父回答: 「只要他是一個積極行動,內在警醒的人,他甚至可以每個小時都 重新開始。」Apo 866 有些人認為自己已被兒時的教育、生命中所犯過的過失、或之 前所做過的錯誤決定所定型,無法再改變。可是隱修士們卻不認同 這樣的觀點,他們不認為過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壓著我們無法翻 身。我們不僅可以每天重新開始,甚至可以每個小時重新開始。但 是,只有當我們眼中不要一直只看到過去的過失,我們才能重新開 始。上帝會寬恕我們的過失。他使我們擺脫了過去的枷鎖。所以, 我們每個小時都可以重新開始服事上帝,重新使自己的生命回歸秩 序。這使我們不必一直心中介懷著自己在生命中所犯的過失。

2 有時心裡有一股念頭,讓我不斷回憶著以前的富裕生活與狂歡 縱飲,以及這種放縱生活的各種需求。為對抗這股念頭我默想下列 經文: 傳道書七章2節:到有喪事的家去勝過到有宴會的家。

我們喜歡沉醉於美好的記憶中。以前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比較

14


第 1 章 新造的人

好。那時候我們精力充沛,也盡情享受了生命。對過去美好時光 的這些回憶卻會讓我們脫離現實,並誘使我們去過像以前那樣的 生活。但這是行不通的。傳道書裡的傳道者─即一位以色列的智 者─所講的這句比喻的箴言告訴我們,就像到喪家一樣,我們必 須哀悼過去。逝者已矣,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會再來。藉著哀悼 過去,我們就能夠專心活在當下。那不去拜訪喪家的人,那不願意 帶著痛苦與過去告別的人,寧願去舉行宴會的酒家。在那裡喝個爛 醉,麻醉自己的遺憾,好能讓自己回到過去的感覺。但這一切只是 表象而已。過去已經逝去了。我們的任務是面對當前,活在當下。

3 若有人不瞭解試探之原因,也沒有想過這一點:「如果淫慾之 惡魔被我們戰勝並放棄繼續騷擾我們,我們就能獲得圓滿的自我控 制」我們就可以告訴他這句話: 箴言十七章3節:金銀受爐火鍛煉;人心被上主考驗。

隱修士並不害怕性慾。他們知道它有正面的力量,但是他們也 知道,性慾可以掌控我們。可是當隱修士能抗拒試探,在他內心就 形成了「圓滿的自我克制」。經過試探之後,隱修士會變得更為堅 強。箴言裡的這句話要肯定並支持這個經驗。是上帝親自利用這類 試探試驗我們的心,就如同熔爐試驗黃金一樣。上帝似乎要透過這 些試驗將我們內在的黃金去除所有雜質和淨化它。

15


靈修大師們的

365 則生活智慧

4 一個人向提拜(Thebais)地區的一位教父請教:請告訴我, 我如何才能得救!這位老者回答:「做三件事情:1. 在你的小斗室 中,觀察靜默並研究你自己的罪。2. 不要批評別人。3. 不要接受任何 人的饋贈,你的雙手足以養活你自己。如果你無法憑靠自己的工作 去施捨別人,那麼至少靠自己的雙手滿足自己的所需。」Bu II 106 隱修士們很喜歡叫人做三個練習。但這些練習不一定都相同。 教父們能敏銳察覺到每一個人的需求不同。但若他做這三個練習, 相信他的內心必然會有進步的。這裡列舉的練習是自我觀察,不 要批評別人,和自己工作養活自己。做這三個練習的人,會經驗到 內在的轉變。他會認識到自己和自己的有限性。這會使得他變得謙 卑,並以開放的心面對上帝和別人。

5 有些人的心思只放在世俗諸事上面,熱愛擁有會腐朽的財物, 貪戀父母的房子和財產。為對抗這種想法: 詩篇四十五篇11節以下:聽吧,我的女兒,看哪,妳要側耳傾 聽,忘記你的族人和家人;因為君王渴慕的是妳的美。(譯註:依 德文直譯)

擁有自己的屋子,自己的庭院,擁有一些可以租出去的房子,

16


第 1 章 新造的人

這都是我們所幻想的一切。而且我們很容易就落入要不斷增加財物 的這個陷阱。陷入這種想法時,我們應該對自己說詩篇的這句話: 上帝渴慕我們。上帝渴慕我的美麗。當我銘記這一點時,擁有財物 就不能再吸引我。我感受到:我很重要,我很美麗,上帝親自渴慕 我的美麗。他希望我能散發出我自己那原本真實的美麗。上帝渴慕 我─這種想法使我不再把心思都放在擁有會腐朽的財物上。

6 有位弟兄來問老教父摩西:「我有一件任務,但是我害怕沒辦 法做好它。」這位老人告訴他:「如果你沒有變成像被掩埋的屍體 一樣拋下軀殼,就完成不了它。」Apo 505 教父摩西給那位弟兄的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建議。那位弟兄害怕 擺在他面前的這件任務。教父摩西意識到,這位弟兄之所以無法完 成這件任務,是因為他太自我了,他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想要完美 地完成這項工作。他認為自己的形象取決於他將這項任務執行得多 好。他對自己要求太高了。他應該先讓他原有的身分認同死去;想 像著那想要得到別人掌聲的自我死去了。之後,他才能從新獲得的 內在自由中,好好地完成這項任務。

7 有魔鬼責備我年輕時所犯的罪,為對抗這魔鬼,聖經的章句

17


靈修大師們的

365 則生活智慧

是: 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無論誰,一旦有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 的人;舊的已經過去,新的已經來臨。

彭迪谷認為,如果我一直不斷地對我年輕時所犯的過錯感到自 責,那就是一個要讓我被我年輕時所犯的罪禁錮的魔鬼。現今,這 個想法還會用不一樣的方式表現出來:我不只想到我自身所犯的 罪,還想到我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所曾受過的傷害。而且我為自己 童年過得不是那麼好而感到遺憾。有些人甚至認為,他們的一生都 被過去發生的事所傷害了。彭迪谷建議當人有這樣的想法時,可以 思想哥林多後書的這句話。我們對自己說:「無論誰,一旦有了基 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於是我們會接觸到在我們裡面那個新造 的我。舊我已經失去權力了。現在我可以重新開始。因為在我裡面 有耶穌的新生命。我對我自己說的這些話並不光只是話語而已,是 讓我能夠在那當中感受到那個藉著基督在我裡面所產生的新我,這 個新我就跟我的過去一樣那麼地真實。我相信在我裡面這個新我, 因此,我的過去就像一個重擔離開我了。我感覺宛若新生。

8 一位老教父曾說:「全然的生命充滿在沉默裡,而死亡則隱藏 在長篇大論中。」Bu II 459 隱修士們總是不斷地讚揚沉默。在這裡這位老者認為,沉默就

18


第 1 章 新造的人

是全然的生命。在沉默中,我們向上帝這所有生命的源頭打開我們 自己的心。在沉默中,上帝會在我們心裡做工。談話也是寶貴的 事,但在長篇大論中,特別是在冗長的獨白中,我們總是處於危險 之中,若不是凸顯了自己、矮化了別人,就是我們正用這樣的話語 躲避自己的真相。這對我們並沒有任何好處。我們的內心將變得空 虛,聞得出死亡的味道。我們需要沉默,使我們重新被生命充滿。

9 一位弟兄將斗室裡的約瑟教父所說的一段話流傳下來:當這位 老者瀕臨死亡的時候,我就在他身邊,並跟他說:「弟兄啊,賜給 我一句話,讓我可以藉著這句話拯救我自己。」他回答:「去吧, 不要為了取悅人而去做任何事。因為那些想要取悅人的人會殺死 人。遠離他們,這樣你就會得救!」Eth Coll 13, 34 在我們所做的每件事中,經常隱藏著我們內心的動機:我想要 取悅人。連我們的屬靈生活我們也想受到他人肯定。因此約瑟教父 建議我們,在我們所做一切的事上要留意,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 做。我們要遠離那些人,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內心擺脫那 些人和他們的評價。如此,便能得救,我們的生活才能過得有意 義,就像希臘格言所說,我們真正的自我才能受到保守護佑。我們 便不會受到扭曲,而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1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