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信靠──我信,所以我有自由與盼望

Page 1


CONTENTS 目錄

前言 ...........................................................................................................................5

1

信仰是信靠之事 詩篇 23 篇 .......................................................................................................11

2 被賜予的生命

使徒信經第一條與馬丁路德的解釋 ...................................................23

3 競爭與尊重

該隱與亞伯 ....................................................................................................37

4 傳說與事實

聖誕的故事 ....................................................................................................51

5 經歷慈愛

浪子回頭的比喻 ..........................................................................................65

6 個人與社會的挑戰

登山寶訓 .........................................................................................................77

7 十字架的核心

使徒信經第二條與阿西西的聖法蘭西斯的和平禱詞 .................95

8 信仰的旋律

倪安德的讚美頌歌與特勞特魏恩的祝福詩歌 .............................109


9 自由與責任

馬丁路德對自由的解釋與巴門宣言 .................................................119

10 自由的指標

十誡 .............................................................................................................131

11

助人的文化 愛的兩條誡命與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 .........................................151

12 希望的教會

使徒信經第三條與金恩博士的夢想 ..............................................161

13 上帝與世界面對面

潘霍華的未來教會觀 ...........................................................................169

14 仁慈七善功

耶穌論最後的審判 ................................................................................181

15 藏身在主裡

主禱文 ........................................................................................................203

尾聲: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 ................................219



前 言


依然信靠 我信,所以我有自由與盼望

我是誰? 我如何與人相處? 使我深信不疑的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而且我們都在尋找答案。

我是誰?我一生都在問這個問題,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 卻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我的認同有許多不同的面 向。並非所有對我而言重要的東西都會被人看見或是展現給 別人看。作為人,我們是以超越自己存在的角度來提出這個 問題,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明白自己究竟是誰。我們期 待能找到一種支持,這種支持是我們無法給予自己的,為了 讓我們可以接受並認同我們生命的有限,我們就必須將我們 的盼望延伸到生命終點之後。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生命羅 盤,好讓我們不至於受到自我中心或對他人的反感所掌控。 我如何與人相處?沒有一個人是獨自活著的,沒有人可 以不藉著母親而來到世界。我們都和其他的人生活在一起, 坦率地對待他們、發展經得起考驗的關係、原諒他人的錯

6


前 言

誤、澄清彼此之間的誤會─這一切都需要學習。 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愈來愈多彩多姿。多樣性,甚至各 種觀點和行為方式之間的矛盾,正是我們人類社會的標誌。 我們與形形色色的人群共同生活,對他們置之不理,或用敵 對的防衞心態對待他們並不是解決之道;但要我們毫不委屈 自己地接受他們,有時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用 開放與寬容兩種態度來面對別人所堅持的信念,但同時,我 們自己也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立場和可靠的方向。 使我深信不疑的是什麼?我們在眾說紛紜的宗教思想和 意識型態中尋找自己的歸屬。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對宗 教漠不關心的人數大幅地增加。但是,很多人在世俗的觀點 和一個日漸壯大的伊斯蘭教及一個經常是模糊混亂的基督宗 教之間的爭論中發現,他們自己需要一個清楚而明確的信 仰。有些人要求一種「基督宗教的文化霸權」,也有些人重 新發現了「西方基督宗教國家」,儘管這種言論早在一百多 年前就已經沒落了。 這些公式化的言論聽起來像是要喚回一個美好的舊時 代。然而,基督宗教的信仰更勝於一種文化性的遺產,唯有 當它成為一個生命的力量,並且對個人的態度產生影響時,

7


依然信靠 我信,所以我有自由與盼望

它才是活的。不過老實說,很多人根本完全分不清基督宗教 信仰和其他的宗教或世俗思想之間的區別,唯有當人認同基 督宗教信仰的核心思想時,才會清楚明白。 大多數人會把對他一生決定性的影響歸功於生命最初的 幼兒時期。我們雖然對出生後第一年沒有任何記憶,但卻在 這段期間建立起一種信任與不信任的認知。由於這是從那時 候開始在我們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多數人完全不曉得 該如何挑戰他們所具有的信任,更別說要改變這種信任,那 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啊!我們依賴一種基本的信任而活,並且 終其一生靠著它生活。有時候,別人會問我們這個問題,我 們應該可以給予他們答覆,因為很多人本身沒有這樣的確 信,他們對重要的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他們在青春前期所 明瞭的道理也不復存在。如今他們正在尋求,並且已經準備 好要重新定位自己,但基督宗教信仰真的可以成為他們的幫 助嗎?要怎樣做才能提高它的說服力呢? 無疑地,首先要透過活出這個信仰的人,透過可以讓人 遵循與學習的榜樣。如果有人遇過這樣的人或對這樣的榜樣 留下深刻印象的話,那麼他就會繼續尋求,探究更深層的涵 義。他會想要學習這個信仰的語彙,瞭解這個信仰的重要象

8


前 言

徵,並深入研究其中的核心思想。我相信,今天許多人無法 滿足於普遍的宗教原則、一般的是非對錯或陳腐的老生常 談,他們反而在尋求宗教精神的深度、靈性的內涵與信仰問 題的澄清。 由於以上這些理由,我們現在需要從基督宗教信仰中找 出全新的關鍵文本,但至關重要的基本辭句又是什麼呢?沒 有人可以對眾多的聖經見證和對兩千多年來的教會見證培養 出同樣強烈的關係。我們每個人都在選擇。有些人對聖經經 文、詩歌集和祈禱文的認識不多,有些人則瞭解深厚,但我 們所有的人都需要為自己的靈命,為信仰的成長,並為自己 在懷疑時還能堅立信仰,找到力量的泉源。 唯有勇敢地做出選擇,人才能接近這些泉源。每一個選 擇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它卻不是偶然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捨 棄掉一些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表示所做出來的選擇不重 要。正如我除了在這本書裡所挑選出來的文本之外,其實還 想加入其他許多不想放棄的文本素材,只可惜必須有所取 捨。我期盼透過這本小書,幫助大家注意到這些對二十一世 紀的信仰有所幫助的聖經關鍵經文,以及基督宗教流傳下來 的傳統。這當中的每一個文本對我個人的生命和信仰都有非

9


依然信靠 我信,所以我有自由與盼望

常重要的意義,我從這個經驗中獲得了盼望,也相信這些文 本同樣能夠幫助其他的人。我將在以下的十五個篇章中闡明 這些文本對我的意義,以及它們與我之間的連結關係,每一 位讀者也將可以從這些文章裡領略基督宗教信仰的樣貌。 我一方面刻意採取了跨教派的普世觀點,也就是說,對 耶穌基督的信仰既不是基督新教的或天主教的,也不是東正 教的或自由教會的,而是基督宗教的信仰;但另一方面,我 同時維持了新教的思想,意思是,我相信我們不是在一個與 世隔絕的空間,而是在一個具體有形的教會團契中學習相信 並持守信仰。除了聖經經文和早期舊教流傳下來的文獻之 外,宗教改革的激勵與時至今日的新教基督徒所發出來的呼 聲對我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這本書裡面,我描述了自己相信的是什麼和盼望的是 什麼,相信這些也是值得其他人信靠的。每一個篇章的開頭 摘錄了聖經、聖詩集或傳統基督教思想當中的一兩段經文、 歌詞或文章,聖經經文採用的是馬丁路德的德文譯本。我希 望我的闡釋能夠和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架起溝通的橋樑,同 時也希望它們能夠成為一種邀請,邀請大家尋找自身的答 案,也邀請共同追尋的人們來進行對話。

10


1 信仰是信靠之事 詩篇 23 篇


依然信靠 我信,所以我有自由與盼望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致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 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 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二十三篇,取自新標點和合本中文聖經)

12


1 信仰是信靠之事

在詩篇的話語中受到護佑 從我有思考能力以來,就知道詩篇23篇了。如果要我用 幾句話來表達自己對上帝的信靠,那麼,多數時候我會選擇 詩篇23篇裡的經文。當我的母親即將離開人世時,我用詩篇 23篇為她禱告,當時的她,連說話都有困難,但即使如此, 她還是與我一起誦讀。而在我岳母臨終之前,我和我的妻子 也是用這篇經文在她的床榻前為她祈禱,我們相信她已實現 了詩篇中所表達的凡事信靠的心志,這是一種對上帝至死不 渝的信靠。 這些經驗不僅出現在我們個人的生活周遭,它們也拉近 了我們與社會體系和政治制度和平共處的關係。2001年9月 1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恐怖攻擊事件震驚了全世界,兩架遭 劫持的飛機撞向美國紐約世貿中心的雙子星大樓,兩棟建築 轟然倒塌,上千人遇難。當晚,如潮的人群湧進柏林大教堂 為罹難者禱告,甚至還有很多人因為擠不進去而耐心地在教 堂門前等候。我們必須在這個震撼人心的時刻找到一些話語 作為依靠,只不過我們自己的話不能給予我們此刻急需的支 持。最後,我們求助於聖經的經文,特別是這篇被稱為信心

13


依然信靠 我信,所以我有自由與盼望

之詩的詩篇23篇。於是眾人一同用詩篇23篇祈禱。 詩篇是舊約聖經的其中一卷書,是猶太教的聖典,然而 在基督宗教的聖經裡,它同樣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我還記 得,第一版的新約聖經就額外收錄了詩篇,因為詩篇是聖經 中最優美也最豐富的禱告書。在教會團體裡,一天當中分別 會有早上、中午和晚上的禱告時間,每次禱告的時候會誦唸 或吟唱不同的詩篇篇章。此外,每週詩篇的信息禱告亦早已 成為主日崇拜的固定程序之一。 詩篇包含了我們人生當中各式各樣的境況,探討著讚美 與哀訴、感恩與安慰等不同主題。兩千多年以來,人們利用 詩篇中的話語將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心靈感受帶到上帝的 面前,許多詩篇生動地表達了人們口中所訴說的經驗,以及 他們是如何在最危難的時候經歷上帝的帶領。他們在詩篇中 表達出對上帝的信靠。

信靠上帝 「否認」不但不是信靠的反義詞,相反地,信靠恰好可 以從否認當中獲得力量。它在新的問題浮現時,證明了自己

14


1 信仰是信靠之事

的力量。信靠不是表現在某個人對於苦難從何而來這類假設 性的問題有答案,而是展現於當他同樣面對禍患時,可以堅 持下去,不會投降。 詩篇的話語幫助我們接受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事實,這 個有限首先不是表現在生命的終點,而是在一切的開端。 沒有人知道,我們為什麼剛好在這個時刻來到世界上。 沒有人可以控制自己出生的日期和時辰,即使父母希望在某 個時候有個孩子,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沒有人可以控制自 己死亡的日期和時辰,即便今天有些人提早結束了自己的生 命或期待在醫生的協助下安樂死─這同樣是任誰也改變不 了的事情。 生命的有限不僅讓我們察覺到這關乎生命的開始與結 束,甚至在生命的過程中間,我們也只能支配有限的機會。 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只能在某些選項中做選擇,我們 對重要的事情往往在事後才會明白。 有時候,我們渴望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但我們其實心 知肚明,不論是自由或幸福,皆有其侷限性。我們向某個人 保證,我們與他的相遇是偶然的,而非預先安排好的,我們 在彼此的忠誠中得到了一種無與倫比的滿足感,但我們同時

15


依然信靠 我信,所以我有自由與盼望

知道,這種寶貴的和平共處是多麼地脆弱而不堪一擊。 當人們被問到,如果有來生,什麼才是他們最重要的願 望時,許多人會回答:「健康─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沒 有一個人可以為自己的健康掛保證,也沒有任何一位醫生 能夠擔保一個人永遠健康,我們必須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祝 福,我們互相舉杯祝福說:「Zum Wohl(祝你健康)」,法 國人則更明確地說:「Santé(為你的健康祝福)」。而在德 國,若有人打了個噴嚏,人們會立刻祝福他:「Gesundheit (祝你健康)」。 每一個活的有機體都會生病,疾病是人類生活的一部 分。在「身體健康」的願望中,人們表達了保持健康的希望 與早日康復的請求。但我們也可以把為了健康而做的祈求變 成為了得到聖靈安慰而做的祈求,這樣我們就可以欣然接受 疾病和死亡了。 在禱告中,我們得以承受生活中一切沒有把握的事情, 不只是我們生命的起點和終點,我們整個人生的過程─我 們的幸福、我們的成就─也並非操之在我們手中。唯有信 靠上帝,我們才能承受種種的不確定,接受一切的有限,並 且得到豐富而多采的生命。

16


1 信仰是信靠之事

信靠的圖像 詩篇並不是靠著關於上帝的本質和作為的一般言論來激 發出這樣的信靠,而是藉由鮮明的比喻,引領我們明白這種 信靠。詩篇23篇結合了兩種形象的比喻,其一,上帝是好 牧人,他帶領我們來到生命之泉,為我們抵禦危險患難;其 二,上帝是好東道主,他以慈愛把敵人、脅迫的權勢和凶惡 的力量隔絕在外面。他賜給我們的平安超越了生命的界限: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 中,直到永遠。」在這句話裡表明了一種即使走到生命盡頭 也不會停止信靠的承諾,它甚至是「直到永遠」的。 耶穌經常對當時的信徒們比喻自己是好牧人,他將一隻 羊扛在自己的肩上,以保護它的安全。此外,他幫遇到憂 愁頹喪的人喚起信任:「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 吧!」他允諾勞苦的人與身負重擔的人,使他們重新得到力 量。他在十字架上付出自己的生命,重新恢復了上帝的平 安。堅信「上帝對我們的旨意都是美好的」釋放了我們,使 我們可以展望未來,我們信靠的核心就是確實相信上帝是我 們的避難所。

17


依然信靠 我信,所以我有自由與盼望

就此而言,亞伯拉罕和他的信仰可以說是最初的原型, 所以才會在舊約聖經的第一卷書(創世記12章)就記載了他 的事蹟。亞伯拉罕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和親朋好友,踏上一條 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的道路。他單純地信靠上帝,相信這是 他美好的旨意,所以他不戀棧於自己熟悉的地方,不滿足於 一成不變的事物,邁向全新的旅程。

信賴與熟悉 信賴與熟悉是不能混為一談的。熟悉指的是「一成不 變」,信賴則會隨著變化而有所調整。不過,人不應該小看 熟悉這件事:我們對某個地方有像家一樣的感覺,這是寶貴 的;熟悉的習慣讓我們有安全感。然而,我們不能把熟悉和 信賴混淆了,因為信賴是指向未來的。亞伯拉罕的信心不在 於堅持他所熟悉的一切,而是他對上帝美好的帶領深信不 疑。 因此,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前往上帝指示 他去的地方,成為猶太教徒、基督徒和回教徒的信仰典範。 他雖然承受了極大的不安全感,但是他的信心更強大。一路

18


1 信仰是信靠之事

上,上帝的應許,也就是即使遭遇困難也將化為祝福的承諾 陪伴著他:「你也要叫別人得福。」這種信賴會成為別人的 祝福,這正是信仰的基本經驗:「你們也要叫別人得福。」 依靠這種信賴而活的人,會期盼上帝的產業。「耶和 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如同聖經中對亞伯拉罕 的描述,信仰偉人不斷冒險踏上新旅程絕非偶然之事,舉 個例子來說,195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他不戀棧自己同時是牧師和管風琴演奏家的知 名身分與成功事業,一心想成為醫生,前往缺乏現代醫學知 識與技術的非洲大陸,為人治病。他意識到非洲大陸需要被 幫助,在這樣的覺醒中體認到自己的使命。 信賴也會在價值變遷中受到質疑。「信任固然好,監控 更重要」(Vertrauen ist gut, Kontrolle ist besser)─這句名 言經常被人引用,它出自於列寧(Wladimir Iljitsch Lenin), 布爾什維克黨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創始人,只不 過,廣為人知的只有他的名字。信任別人的人被看作是容易 相信人的人,這是一種類似於全盤否定的評價,就好像是在 一個人身上貼上「好人」標籤(Gutmensch,編註:為含有 嘲諷語氣的貶義詞,暗指這個人幼稚、愚蠢、與世隔絕)。

1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