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台灣讀者的話 古倫神父
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人生觀上最大的差異是麼?那就 是,基督徒的人生規劃包括了死亡,甚至在死亡中還抱持著 積極的盼望。我們無法計畫用什麼方式誕生,但上帝給我們 一個最大的恩典就是,我們可以規劃如何面對死亡。如果能 隨時準備好面對死亡,並在死亡中看見令人撫慰的目標時, 心靈也會因此而健康。死亡是一生最重要的事。我們整個人 生都是在為這個決定性的日子做調整與準備。我們的心靈是 否健康、堅強,就在於我們用什麼價值來衡量死亡,定位死 亡。 耶穌讓我們看到,我們可以用非常人性的態度來面對死 亡:可以跟上帝訴說軟弱,可以跟上帝搏鬥,可以跟上帝抱 怨,可以失望,可以悲傷,但是,最關鍵的信仰態度則是: 願上帝的旨意成就,用全然的信心,把靈魂交給上帝。在耶 穌身上我們看見,死亡不是所有希望的終點,而是在終點時
仍看到榮耀的盼望。當我們能夠用這樣的方式把死亡當成一 生最重要的靈修操練時,我們會發現一切都改變了,連最微 不足道的一個小動作,對我們的意義也都不一樣了。一切都 變得更輕鬆自在。 正因為死亡課題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更應該把死亡當成 關鍵的靈修操練。我希望能夠從靈修的角度提供基督徒或非 基督徒,用靈性的態度面對死亡的課題,將死亡整合到靈性 與生命成長的操練裡。 各位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前可以先默想以下的幾個問題做 為預備: —你有認真地面對死亡的問題嗎?或者你寧可把死亡的問 題遠拋在外,不敢去想? —想到死亡時,你會恐懼嗎?你能夠以期待的心態接受死 亡或死亡將帶來的一切嗎? —你在死亡中有何希望?你如何想向在上帝懷中的生活? 當你將躺在上帝慈愛的懷中時,你想要為所愛的人留下 些甚麼或留下甚麼影響? —你認為自己是周遭人們的祝福嗎?你認為自己該怎麼 做,才能在生前或死後都成為周遭的祝福?
目 錄|Contents 開場白 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前
7
言 人死後會怎樣?
23
第 1 章 從人類心靈看死亡
29
第 2 章 從生命哲學看死亡
35
第 3 章 聖經中對於死亡與永生的圖像
45
準備一個家
4
48
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仍然要活著
52
被天使放在亞伯拉罕的懷抱中
54
今天你要跟我一起在樂園
61
我看見天開了
64
在上帝充滿母愛的懷抱中死亡
69
天上的耶路撒冷
74
宴會、盛宴、婚宴
79
與主一起同住
84
進到安息之國度
87
第 4 章 從神學看死後的盼望 審判
93
95
煉獄(天主教的神學觀)*
104
地獄
114
天堂
119
肉體與靈魂同被接納到天上
124
要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親那裡去
132
主再來臨和最後審判
135
與亡者之間的關係以及祭拜祖先的問題
140
第 5 章 在盼望中活著
155
第 6 章 在盼望中死去
169
結 語 我們的哀悼應該有所不同
187
編註: 1.煉獄雖是天主教特殊的神學觀念,但仍屬於整體基督宗教神學對終 末的討論主題之一,古倫神父在此運用寬廣的神學詮釋來說明,新 教基督徒可以參考 2.本書聖經經文採用聖經公會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5
開場白
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當我遇見上帝時, 我的傷痛就會轉化成與上帝的一種新連結, 轉化成一種信念, 知道上帝會滿足我的渴望, 知道上帝是那股湧流在我內心且永不枯竭的愛之泉。
最
近,基督新教自由教會(編註:不屬於德國國家福 音教會EKD的獨立小教會)的一位牧師告訴我,他
有一位朋友去世了。 他為此感到非常悲傷。但在告別禮 拜時,他教會的弟兄卻認為,身為基督徒,他們不可以悲 傷,而是應該讚頌上帝,因為那位去世的弟兄會和基督一 起復活。於是,他們便在告別禮拜中大聲唱起許多讚美詩 歌,但這位牧師卻無法齊聲唱和,只能低頭哭泣。他覺得 那些人只是輕易地忽視悲傷,而這並不符合基督宗教的精 神。 耶穌也曾經為他的朋友拉撒路死去而哭泣。 那些在一 旁觀看的猶太人認為,這是耶穌偉大愛的記號。他們說: 「你看,他多麼愛這個人!」(約翰福音十一章36節)
克服悲傷,不是逃避悲傷 相信耶穌戰勝死亡且復活,這並不是要我們摒棄悲 傷,而是要幫助我們去克服悲傷。悲傷最初是對離別感到 傷痛。每一次離別都會讓人感到痛苦。我們覺得被那個去 世的人遺棄了。這種被遺棄的感覺使我們想起自己生命歷 程中被遺棄的種種體驗,被父母孤伶伶地丟下或某位朋友
8
開場白︱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離開了我們,或想起那些有時無緣無故會侵襲我們的「被 遺棄感」。然而,我們不可以忽視這種離別之痛,否則有 一天它還是會追上我們的。這時,糾結成團的悲傷就會噎 住我們的喉嚨。所愛的人去世就是一種道別。對復活的信 仰告訴我們,我們會和去世的人在天上再度相會。可是, 他現在已經走了。我們不能再和他面對面說話,不能再擁 抱他,不能再將他緊緊擁到胸前。這是很令人心痛的。 在悲傷中我們會歷經不同的階段。剛開始,我們想將 悲傷壓抑下來,不想接受所愛的人已經去世的事實。 我們 心想,這不可能,這只是一場夢而已;或者會透過操心葬 禮的安排來排擠掉悲傷的感覺。只有在邀請親友來參加葬 禮和用外在的形式安排葬禮時,我們才能感受到,自己還 是有用的。由於害怕會被自己的感覺打倒,我們就與自己 的感覺切割。 可是這些感覺是無法被切割的。總有一天, 它們又會浮現我們心中。 有些人藉著服用精神病藥物來壓 抑這些感覺。可是如果壓抑或排擠這些感覺,它們 就會轉 變成憂鬱症。憂鬱症通常所表達的就是被拒絕的悲傷。而 只有我們允許自己悲傷時,悲傷才能被治癒。
9
轉化各種悲傷反應的過程 當我們讓悲傷自然發生時,就常常會陷入各種感受的 三溫暖當中。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一股似乎無法承受的痛 楚。 接著,我們會對去世的人昇起一股感恩之情,並喜歡 訴說以前和他一起所經歷的種種。 在感謝過世者的同時, 我們就會感受到自己能夠克服悲傷。 但接著,悲傷又會襲 擊我們,而那股心痛的感覺會愈來愈強烈。 我們會覺得 自己被遺棄了,害怕自己根本無法面對生活。孤伶伶的我 們,看不出自己的生命還有任何意義。離別的悲痛奪走了 我們所有生活的樂趣。 但在悲傷中也會浮現其他感覺。有時候是感到憤怒, 氣所愛的人離我們而去了。我們責怪他,他所以去世是因 為他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健康而生病了,或怪他沒有好好注 意自己的安全,因為太輕忽大意而發生意外。或者我們會 對上帝生氣,氣他帶走了我們所愛的人。在這種氣憤中, 有時也夾雜著死去的人傷害我們的經驗。我們和過世者之 間的相處經驗並非一直都是和諧無間、相親相愛的。我們 之間也有誤會、也有傷害。有時 候是他沒有了解我們,或
10
開場白︱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忽視了我們;有時候是他用言辭傷害我們。有些人不敢讓 憤怒和受傷這些負面感覺自然發洩出來。但讓這些感覺自 然浮現也屬於悲傷的一部分。而悲傷會釐清我們對過世者 的感覺。只有我們允許所有感覺自然浮現時,我們才能轉 化它們,憤恨才能轉化成感謝、痛楚才能轉化成喜樂、受 傷的感覺才能轉化為開放的態度。 在悲傷中浮現的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同時也包括罪惡 感。我們之所以覺得有罪惡感,是因為我們對死去的人愛 得不夠的緣故。我們會想起,自己沒有對他說一些想說的 話,或離別當時有些該說的話,卻沒有說。我們之所以覺 得有罪惡感,是因為沒有好好和他告別。我們覺得有罪惡 感,是因為他在世時,我們沒有好好地對待他。我們常常 忘了對他說,他對我們真的有多重要。我們之所以有罪惡 感,是因為我們傷害了他。有時候,當我們覺得被他傷害 時,就會以「不理會他」的態度來處罰他。對於他傷害我 們的行為,我們也會以傷害還給他。有時候,我們將自己 的心封鎖起來,不讓 他進來。我們太專注於自己,而忽略 了他。
11
若我們和死去的人相處的最後一刻充滿爭執時,這種 罪惡感就會特別嚴重。有一位丈夫在和妻子吵架之後開車 去上班,結果在路上卻發生意外死了。於是那位太太就不 斷自責,他們就這麼天人永別了。有一位太太告訴我,有 一天晚上他們夫妻倆吵架,結果半夜先生突然去世了。直 到今天,她還責怪自己在最後對先生說了那些傷害的話。 另一位婦人則因為丈夫自殺而懷有罪惡感。她問自己,自 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使得丈夫採取這種方法結束自己的生 命。直接把罪惡感排擠掉的做法並沒有意義。可是不斷以 罪惡感來折磨自己,也沒什麼幫助。一味自責只會不斷將 我們往下拉扯。 繼續找理由為自己辯駁或心懷歉意也毫無 意義,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必須不斷尋找新的理由來解釋 自己是對的。這時候只有我們的基督信仰能夠真正幫助我 們,也就是相信上帝會原諒我們的罪過。我們應該將自己 的罪惡感交託到上帝面前,並相信他會原諒我們的罪。有 時候,向神父或牧師訴說自己的罪惡感,並從牧師和神父 那 裡得到來自上帝的赦免,也能幫助我們埋葬自己的罪惡 感並原諒自己。而且我們應該想像:去世的人現在已在上
12
開場白︱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帝身旁。他並不會再責怪我們。他和上帝和睦相處,而且 也與我們和睦相處。他已看透過去所有的事,並以上帝的 眼光──一種和好與感謝的眼光──注視著我們。
去世的人想跟我們說些什麼 在所有這些負面感覺出現之後,我們應該在悲傷中不 斷地問自己:過世者想對我們說什麼?他
她要帶給我們
什麼訊息?這時候,不斷去回想起他們曾經做過、說過和 寫過的事,會很有好處。將這些回憶向另一個人訴說,也 是很有幫助的做法。 透過對別人訴說我們和過世者所經 歷過的一切,感謝之情就會在我們心中油然而生。我們會 感受到他
她所送給我們的一切。在回憶中,我們會明白
他們原來的生命奧祕是什麼。我們會領悟到些許上帝為他 們所造的原始樣貌。在活著時,這個人身上的上帝樣貌常 常因為所犯的錯誤、弱點,因為人的有限和種種危害而變 得黯淡無光。在死後,每一個人都會完全轉變成上帝為他 她所創造的獨一無二樣貌。這時候,這個原始樣貌就會 散發出它原有的光輝。所以,我們應該用這種方式,回憶
13
與這個死去的人共同經歷過的情境。我們應該問自己: 「他的生命奧祕是什麼?是什麼感動了他?他想透過自己 的生命傳達什麼訊息?他曾感受到哪些困難?什麼樣的力 量驅使他向前?他的生活哲學是什麼?我和他所經歷過的 一切,背後隱藏著什麼意義?他眼眸對我所發出的光芒代 表什麼意義?在他的言語、目光和擁抱中,隱含了多少的 愛?他最深的渴望是什麼?」
感受去世者的生命奧祕 為了發現過世者的生命奧祕,再次去閱讀他曾寫給我 們的信會很有幫助。這些文字背後隱含著什麼? 我再次 觀看他的照片,我對著這些照片默想,並嘗試從這些照片 中去發現這個人的奧祕。然後我想像,這個樣貌如今在上 帝身旁散發出光彩。我聆聽他以前喜歡聽的音樂。藉著聆 聽他以前最愛聽的音樂,我可以隱約明白令他感動的是什 麼。同時,我感到自己在聆聽時與他合一。藉著聆聽他以 前喜歡聽的同一首曲子,我感到自己屬於他。德國哲學家 馬丁.海德格(譯註: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14
開場白︱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說,「聆聽」可以帶來護祐感。聽著他最喜愛的音樂,讓 我感到自己與過世者被上帝所保護。我閱讀過世者最喜歡 的書。然後可以猜想他最喜歡這本書的那個部分。透過閱 讀,我與他對話。如果他自己有寫過書或文章,我現在就 可以用全新的眼光去閱讀它。他的文字會成為陪伴著我的 信息和遺囑。有些語句要在他死後才會對我有新的啟發, 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它的深度。 為了能夠更接近過世者的奧祕,我走在他最喜歡走的 路。也許他經常走同一條路散步。藉著走這條路,我漸漸 走進他的奧祕當中。我與他同行,並感到在行進間與他合 一。當然,由於我現在必須單獨走這段路,那股痛楚還是 常常會浮起,尤其是如果我們以前經常一起走這段路的 話。我可以到以前他最喜歡去的地方。在這裡我也會經常 感到傷痛,因為現在只剩下我自己一人。但我也可以猜 想,這些地點令他感動之處。然後,我也能回憶起我們以 前一起共度的時光。也許如今這些回憶會以完全不同的面 貌出現在我眼前。
15
透過悲傷建立新的心靈關係 悲傷的目的在於與去世的人、與我自己,並與上帝建 立一層新的關係。 我不能再和去世的人像以前一樣講話。 我聽不到他的回答。我不能在他說話時看著他的雙眼。但 我可以在內心與他對話。我可以問他 什麼?在這種情況下,你
她:「你要跟我說
妳會建議我做什麼?你
妳想
要我過怎樣的生活?我該注意些什麼?」然後我可以請求 他
她,繼續在我的人生路上陪伴著我,在我背後支持
我。然後我請求他
她,帶著他
她的愛繼續住在我心
中,持續帶領我去接觸在我靈魂深處所湧流的愛。在這愛 中,我們會感到完全合一。然後,我就能夠隱約了解復活 的奧祕所要告訴我的事:「愛比死亡更強大。」雖然,所 愛的人已經過世了,但是,愛並沒有從我心中被奪走。它 只是被轉化了。我可以感受到這份愛仍然在我心中,並連 結著我和死去的人。這是一份連結著天和地的愛,是跨越 死亡的門檻並連結著我和過世者之間的愛。當我深入默想 這份愛時,我就感到一股深度合一的感覺。 我可以祈求上帝, 讓我夢到我所愛的已故親友。我們
16
開場白︱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無法迫使這種夢一定要出現,即使透過禱告也不能。但我 們可以透過禱告,讓自己為這樣的夢開放自己的心靈。如 果上帝賜給我們這樣的夢,在夢中讓我們遇見我們所愛的 去世親友,或他在夢中對我們說話,那麼,我們就該為此 而感恩。有時候,僅僅過世者的眼光就能告訴我們,他現 在很安詳,他也伴著我們,肯定著我和我的生活。或者他 會給我一些指示。他會對我說一些值得我思索的話,因為 這些話能夠讓我用新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生活。
在聖餐與禱告中與過世者連結 有個可以讓我們經驗到過世者同在的場合就是聖餐。 在此,我們紀念的是一個連結天和地的餐宴。我們相信, 去世的人同時也在參與天上的婚宴,這樣我們就參與了他 們。我們感受到與他們之間的連結。基督是我們根本的連 結。死去的人和我們一樣,與基督一同參與這個餐宴。 藉 著領受基督的聖體和聖血,我們不只和基督合一,也與死 去的人合一。此外,我們也可以在禱告中感受到與他們在 一起。我們可以很認真地與過世者一起唸「主禱文」(天
17
主經)。 然後我就可以憶起,他們是怎麼誦唸這則禱詞 的,這禱詞對他們有什麼含意,以及他們如何透過這禱詞 表達並加強自己的信仰,他們又是如何透過這禱詞去克服 自己生活中的困難,他們帶著什麼樣的渴望去誦唸這禱 詞。不只是「主禱文」,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誦唸過 世者所喜歡的其他禱詞。當我以他最喜歡的詩篇來禱告 時,我就與他合一。如今,他以一個觀看者的身分用這些 詩篇和「主禱文」禱告,而我則以信徒的身分在禱告。因 此,禱告也是我可以深刻經驗到與過世者同在的方式。
在墓地與過世者連結 另一個讓我能經驗到與過世者之間關係的場所,就是 墳墓。當然我知道,死去的人現在已在上帝身旁。但我們 的悲傷需要一個地點,一個歸屬感。而這個悲傷的歸屬地 就是墳墓。在這裡,我們可以用非常具體的方式去表達我 們對過世者的愛。我們將墳墓清理乾淨,用鮮花來裝飾 它。當我們在裝飾墳墓時,就是具體以行動展現我們對過 世者的愛。就像以前他還活著時,我們熱情地擁抱他一
18
開場白︱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樣,現在,我們透過整理照料他的墳墓,表達出對他的 愛。我們注視著他的墳墓並相信,他現在已在上帝身旁, 而且也要帶領我們到上帝那裡去。
與自己的新關係 悲傷的目的也是找到一個與自己的新關係。 我自己是 誰?失去了過世者之後,我是誰? 他令我感動的是什麼? 他讓我與什麼互相連結?他讓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哪一面? 我也應該一直從過世者的角度來看我自己。與過世者的關 係為我帶來與自己更深一層的關係。 我發現了上帝以及過 世者在我身上所喚起的潛力。於是,我就不會只是悲哀地 眺望著他。我知道,他住在我心裡。在我的心裡,他引領 著我去接觸我自己;接觸我的心、我的靈魂、接觸住在我 心中的愛,以及上帝賜給我的能力。於是,在懷念過世者 的同時 ,我就能夠為自己現今的生活感恩,並會更認真、 更專注地生活。
19
與上帝的新關係 悲傷也會帶領我與上帝建立新的關係。對我而言,這 份與上帝的新關係具有各種不同的面向。第一種是我能夠 意識到:我所禱告的那位上帝,就是過世者現今去到他身 邊的這位上帝。上帝彷彿有了人的容顏。如果不想到正在 凝視上帝面容的過世者,我就無法聯想到上帝。我向著那 位上帝禱告,他喚醒了死去的人,正如同他將自己的兒子 耶穌基督從死者中喚醒了一樣。而我現在向著過世者所相 信、所希望,以及所愛的那位上帝禱告。過世者讓我遇見 上帝。上帝在他一生中陪伴著他。上帝是他的渴望。透 過向上帝禱告,我同時感到自己與他連結在一起,對他而 言,上帝曾經是他生命的目標,而現在他已經抵達目的地 了。因此,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就和與過世者之間的關係 分不開了。然而,對我來說,這份與上帝的新關係還有另 一個面向。死去的人現今已在天上。但我卻仍在地上。我 不能像以前他還活著時一樣,依靠著他。現在上帝成了我 生活最根本的基礎。 於是,我就必須問自己:對我而言,上帝 是誰?他真
20
開場白︱用靈性的角度面對悲傷
的是我建造生命之屋的基礎嗎?雖然,我可以在禱告中感 到與死去的人同在,但同時我也感受到被單獨留下來的痛 楚。因此,悲傷是一種挑戰,讓我在痛楚中、在被遺棄的 感覺中,將自己完全交託給上帝。悲傷讓我為上帝敞開自 己。然後,我就能在悲傷中隱約感受到上帝住在我靈魂的 深處。傷痛引領我進到自己靈魂的深處。在那裡,我可以 遇見上帝。當我遇見上帝時,我的傷痛就會轉化成與上帝 的一種新連結,轉化成一種信念,知道上帝會滿足我的渴 望,知道上帝是那股湧流在我內心且永不枯竭的愛之泉。 其實,也就是這股上帝的愛之泉,讓我能夠一再憶起死去 的人。 我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享受著對他的愛。雖然我還 是能夠感受到這份愛,但同時也感受到死亡反映出的距離 所造成的痛楚。 可是當我讓自己被這份充滿痛楚的愛引 領到自己靈魂的深處時,我就能夠了解到,上帝就是比死 亡更強大的愛。然後,我也可以了解約翰在他的信中所寫 的:「上帝是愛;那有了愛在他的生命裏的人就 是有上帝 的生命,而上帝在他的生命裏。」(約翰壹書四章16節)
21
22
前言
人死後會怎樣? 我們對死後該有什麼期望? 我們能對永恆的生命抱持什麼樣的看法? 我們對死亡的想法 以及我們對死後所抱持的期望, 也會影響我們面對死亡的態度。
演
講時一再有人問我,身為基督徒,我們對死後該有 什麼期望,以及我們能對永恆的生命抱持什麼樣的
看法。我察覺到他們渴望自己能夠想像,死亡會帶給我們 什麼。因為我們對死亡的想法以及我們對死後所抱持的期 望,也會影響我們面對死亡的態度。這些想法和期望要不 是令我們害怕,就是相反地,能夠帶給我們信心和信任; 它們要不是會阻礙我們去思考關於死亡一事,就是能夠幫 助我們將死亡整合到自己的生活中,讓我們以從容的態度 去面對自己必定會死這件事,並同時認真、謹慎地生活。 只有當我們接受死亡是我們生命的目標而不是毀滅時,我 們才能正確面對自己的生命本質,也就是,做為一個會死 但又為了復活而被呼召的人。當我要寫關於我們基督徒對 永恆生命的期望時,我卻遲遲無法下筆。我如何能確實把 握,我的渴望會在死後實現?我會永遠在上帝的榮光中、 與上帝合一、被他的愛擁抱嗎?雖然我們可以從基督宗教 傳統中的許多圖像看到,死後等著我們的是什麼。但我也 知道,這些 只是圖像而已。畢竟,我們只能以神話式的圖 像來談論死亡和永恆的生命。 即使如此,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圖像對其他人 24
前言|人死後會怎樣?
說話,因為這些原型圖像也在對我們的靈魂說話。如果我 們不重視靈魂的潛意識,而只是純理性地談論永恆的生 命,那麼,這根本就無法觸動人心。但必須注意的是,我 們不可以將期望只侷限於唯一的一幅圖像。聖經提供給我 們許多圖像,讓我們因此能夠對最終不可言喻的事保持開 放的心胸。 當我嘗試要討論永恆的生命時,所遇到的另一個兩 難,就是聖經的觀點以及哲學和神學觀點之間的歧異。哲 學談到靈魂不死以及死後等待著我們的另一個生命,因為 身為人,我們擁有一個不死的靈魂。聖經則談到死人復 活。長久以來,神學一直對這兩種觀點是否能夠互相協調 而有所爭辯。 許多釋經學家認為,聖經所說的「復活」與希臘哲學 家柏拉圖所說的「靈魂不死」無關。但如果我跳過哲學及 心理學有關人的觀點,而直接從純神學的角度來討論復活 的話,那麼,很快就會陷入模糊不清且使人難以理解的情 況。如此一來,上帝在最終審判日喚醒所有人,就會變成 是一種突兀的行為;我雖然信,卻無法理 解,因為它與過 去人們對靈魂不死的思考完全無關。 25
對我而言,神學的任務在於,促進聖經觀點與哲學以 及其他宗教智慧進行對話。如果我們用太抽象的方式來討 論基督宗教的復活,人們就會從其他來源尋找一些令他們 容易理解的圖像──例如:輪迴轉世,或死後就一切都結 束等想法。 每一位神學家及釋經學家都必須注意到,人類自古以 來就會思索關於死亡和永恆的生命問題。而且聖經本身也 採取了哲學模式,來做為復活圖像的基礎──例如保羅的 《哥林多前書》或《路加福音》。雖然我們不一定要採取 柏拉圖的模式做為基礎,但身為神學家,我們不能忽略掉 哲學的知識。而其中的藝術在於,用具有建設性的方式, 將聖經的應許與人們竭心思索的觀點互相連結。 梵諦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之後,教會將一些會令人恐懼 的詞句──例如從前天主教殯葬彌撒中的繼抒詠,內容描 述最終審判時上主憤怒地以地獄之火處罰罪人之景象── 從禮儀經文中刪除。他們希望教會宣告的是關於復活的正 面訊息,而不是以陰森可怕的詞句去讓死亡變得更晦暗。 但這種做法 有時候也忽略了人的心理。這會造成的第一種 危險是,人們可能會不認真看待聖經中有關審判的圖像, 26
前言|人死後會怎樣?
而很「 輕率」地談論永恆的生命。於是,人們就會嘗試避 開耶穌信息中尖銳和直言不諱的特質。另一種危險則是, 身為基督徒,我們會鼓吹忽略悲傷的偏狹復活神學。在前 面我有提過,一位自由教會的牧師告訴我,他的一位朋友 去世時,他當時無法同聲唱出其他會友所認同的讚頌曲, 這些會友們認為,自己身為基督徒,不應該悲傷,反而應 該高興地期待復活。可是這位牧師卻感到,雖然就理智而 言這是對的,但就心理而言卻不對。在我們的信仰中,我 們絕不能忽視死亡帶來的悲傷及陰暗圖像。 關於告別禮拜的儀式中以圖像去表達死後生命奧祕的 經文,新約學者伯格(譯註:Klaus Berger,1940-,德國 新教神學家)說:這是在「描繪陌生的事物。而這只有透 過大家熟悉的生命基礎才有可能。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掌 握陌生與全新的想法,讓恐懼得以消失。」我們可以說, 告別儀式中描繪死亡以及死後生命奧祕之原型圖像,喚起 了人們心靈中的各種潛意識的恐懼和渴望,並 安撫了深植 於人心中的恐懼。雖然它們有時聽起來很難令人接受,但 畢竟它們仍然屬於希望的圖像:這些圖像並不壓抑恐懼, 而是在恐懼當中說出拯救與希望。因此在本書中,一方面 27
我以人對死亡的省思──即心理學和哲學的思考──為基 礎;另一方面我特別使用聖經和儀式中提供的許多圖像, 讓大家看到,死後等著我們的是什麼,以及身為基督徒, 我們可以期盼什麼。 我清楚知道,我在這些圖像中所描繪的,畢竟是超脫 出我們所能思考的範圍。而等著我們的就是聖保羅所說 的:「正如聖經所說: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正是眼 睛沒有見過,耳朵沒有聽過,也從來沒有人想到的!」 (哥林多前書二章9節) 針對聖經中的所有圖像和應許,我一向所關心的都 是,隱藏在其後的是哪些經驗?且這些圖像如何影響我們 現在的生活?我們對死亡和永恆所塑造的這些圖像,不是 用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應該幫助我們更深刻、認真 地生活。這些圖像要引導我們面對死亡的恐懼,使死亡的 恐懼無法操控我們。聖經上的圖像一向也是對抗我們內心 恐懼的圖像,是將我們的恐懼轉化成希望與安然自在的圖 像。
28
第1章
從人類心靈看死亡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人的想像, 為使自己能面對世上生活的苦難, 讓自己即使經歷各種失敗卻仍然能滿懷希望地生活。 即使我們對死亡與永恆的生命沒辦法做出確切的結論, 但人類心靈的「知識」卻讓我們看見一種希望, 也就是,我們在死後不會永遠消逝。
在
心理學方面,榮格在1934年的論文《靈魂與死亡》 (Seele und Tod)中就已探討過死後的生命這個課
題。他從自己的經驗指出,那些年輕時對生命感到恐懼的 人,也常常會在老年時對死亡感到恐懼。他們對普遍生活 面的各種要求感到恐懼。前半輩子,人的目標在於努力奮 鬥並發展一個強悍的「我」。後半輩子則剛好相反,目標 在於放下這個「我」,並藉著屈膝於上帝面前來與死亡對 話。榮格將人的一生比喻為一個半圓形的弧線。剛開始 時,圓弧往上升。但當有些人過於緊抓著自己的童年不放 時,其內心就會停滯不前。中年時,圓弧開始往下沉。中 年以後,唯有那些把死亡視為目標,並準備好向這個目標 移動的人才能保持活力。榮格曾寫到:「從中年開始,只 有那些願意帶著生命去死亡的人,才能保持活力。」許多 人反抗死亡的必然性,他們緊抓著生命不放。榮格認為, 他們只是「變成記憶鹽柱佇立在那裡,雖然還能夠活潑地 回想著自己的年輕時代,但與當下卻無法保有充滿活力的 關係」。 因此,榮格 提醒人要與死亡和好,但並非提倡死亡是 再次出生這種信念。他提醒我們,各宗教對死亡都有一些 30
第1章 從人類心靈看死亡
普遍流行的觀點:「我們甚至可以宣稱,大多數的宗教都 有一些為死亡做準備的複雜系統。」宗教意象不是源於理 智,而是「源於內心,至少是源自深層心靈,而這與一向 都只具有表相的人類意識不太相似。」 榮格並不打算證明有一個死後的生命。但他指出, 「當我們將死亡視為生命意義的實現和生命的根本目的, 而不是把它視為只是無意義的結束時」,這比較符合人類 的普遍心靈。「那些在這方面持純粹啟蒙理性意見的人, 已在心理上將自己孤立起來,並與自己根本的人性本質對 立。」榮格認為,遠離自己心靈的基本事實,是所有精神 官能症的主因。人會因此扭曲自己的思想並與自己的心靈 深處失去連繫。榮格觀察到,人的心靈會為死亡做準備。 這是他特別從許多顯示出瀕臨死亡象徵的夢境中看出來 的,這些夢境會邀請我們的心靈進入死亡當中,並藉此矯 正一些錯誤的事。 榮格知道,沒有人能夠完全確定死亡及死後生命的 事。但是,他認真地面對心靈讓他看見的真相。他從心電 感應的 現象著手,這些現象讓他看到,心靈並不受時空範 疇的約束,而是「屬於那個我們無以言喻、且只能象徵性 31
地被描繪出來的『永恆』範疇。」 心靈的真相是否為「絕對的真相,我們是永遠無法證 明的」。但我們知道,那些違背自己心靈觀點的人,會變 成無根的浮萍且失去方向。他就不能再看出自己生命的意 義在哪裡。而這最後會導致精神官能上的迷惘與惶恐。榮 格以下面的話為其論文下結論:「迷惘與惶恐會導致生命 失去意義,而生命失去意義是一種心靈的疾病與痛苦。這 種心靈病痛的範圍與影響,在我們這個時代則尚未被掌握 與控制。」 老年時,榮格在與其長年合作的同事賈菲(Aniela Jaffé)的談話中,再度對死後的生命表示其看法。他提到 了某些伴隨著他一生的想法和圖像,但他卻無法對這些想 法和圖像提出任何證明。因此,對於死後的生命,他只能 用一些故事來講述。他用「mythologein」(講述故事)這 個希臘字來描述這種態度。「對理智而言,『講述故事』 是一種毫無結果的臆測而已;但對情感而言,它卻意味著 一種有治癒力的生命行動;它賦予人類的存在一種 不可或 缺的光輝。而且,也沒有任何充份理由顯示,為什麼我們 要失去這種光輝。」榮格認為,神話提供給我們「一些有 32
第1章 從人類心靈看死亡
助益且豐富的圖像,來描繪死亡國度中的生命。」我們可 以懷疑這些圖像。但接受這些圖像的人與否定它們的人一 樣都有充分的理由。榮格認為,「否定這些圖像的人會走 向空無,但那些忠於其原型圖像的人則能夠跟隨生命的蹤 跡,直至死亡。雖然兩者都處於一種未知的狀況,但其中 一人違背其本能,而另一人卻遵循其本能;在此,後者具 有非常明顯的差異與優勢。」 榮格並沒有表示他自己對死後的生命有什麼具體看 法。但他有一次提到,死亡是一場婚禮,「也可以說是, 心靈找到他所缺少的另一半,達到整全的狀態。」在榮格 看來,思考「人死後會怎麼樣」的這個想法會影響我們待 人處世的態度。於是,我們就不會執著於成就或財物,而 是為最根本的事敞開自己:「人愈是執著於虛假的財物和 愈感受不到最根本的事,就愈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因為 他的目標有限,所以他會覺得自己處處受限,而這會導致 羡慕和嫉妒的心理。如果我們了解,並感受到此生就已經 與「無限」連結在一起, 我們的願望和態度都會改變。最 後我們會體會到,人只因為這個根本而有存在的價值;如 果失去最根本的事物,這輩子就都白活了。」 33
雖然我並不完全贊同榮格對死亡及永恆生命的所有觀 點,但他的見解卻讓我們看到,我們的心靈深處對永恆生 命自有一番概念。從心理學的觀點,我們無法確切說出該 如何去想像死亡和死後的生命。但心理學鼓勵我們去信任 自己心靈深處的概念。在它的深處,我們的心靈知道,死 亡並不是一切就結束了,而是還有另一種不受時空範疇約 束的生命形式。它知道,有一種叫做「永恆」的狀態:那 是一種完全活在當下的生命;在這生命當中,時間與永 恆、上帝與人、人與人之間的藩籬完全消失。心理學認識 到,許多人及文化都相信,死後有一個生命,並對此生命 抱持著希望。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人的想像,為使自己能面對世上 生活的苦難,讓自己即使經歷各種失敗卻仍然能滿懷希望 地生活。但我們也可以相信,人類心靈的普遍知識不會誤 導我們。即使我們對死亡與永恆的生命沒辦法做出確切的 結論,但人類心靈的「知識」卻讓我們看見一種希望,也 就是,我們在死後不會永遠消逝。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