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評論詹育杰「傑瑞米.戴勒《歐格里夫抗爭事件》之參與者經驗分析」 /吳水柔 感謝學會的邀請。先說明一點,在做評論前我還沒有機會完整看過Deller這件作品,只 能就網路上所見的影片片段、文字描述,對本文內容作出評論,如果有誤解的部分, 還請見諒。以下是個人對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議,還有提出謹供大家討論的問題方向。 1. 用杜威理論來理解Deller這件作品是清晰準確的,雖然杜威理論奠立的極早,且探 討的是對作品的接收美學,但這麼移植過來,對看待這件作品頗具有啟示性。不論是 將Orgreave重演作為杜威提到的一場「完整、獨特的藝術經驗」、藝術與生活之間界線的 消除,與其中「觀者參與成為主動」的角色,並對作品結果有決定性影響,都對這類型 的政治行動藝術能更清楚剖析,使讀者從較有結構性的立論去理解。 2. 本文探討參與者的身/心體驗,從感官、身體經驗、到心理層面、社區,一層層分析, 條理清楚值得肯定。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場重演中有非常多的受眾,所以更要重 視其組成的複雜性。除了當初的抗爭者,另外也有不少演員的參與(文中指出八百人, 相對真正礦工兩百人)。演員參與「重演」―這個重演符合 re-enactement 的普遍用法,也 就是在英國以參與歷史重演作為娛樂的文化活動,卻不是文中分析的心理學角度(也就 是受害者以身體重新搬演自己過去的經驗);我相信也不是這場藝術經驗追求的定義, 建議在兩種「重演」上做更清楚區分。 3. 如上一點所提,第十二頁「結合的,共同的形式」,是否該區分當年真正參與者和演 員心理,說明是什麼達成了結合形式? (是施暴者與受者? 是同一受者過去與現在的身 心? 或是首次參與的演員成功揣摩,進入過去受者的心理狀態?)可以一概而論嗎?而當 初對立的警民衝突,在重演過程中,這個對立形式是否有了改變? 4.和 Marina Abramovic 的比較正確性還值得商榷。我認在 Abramovic 這個表演中,雖然 也是探討兩者身體之間衝突,也有重複的動作,但除此之外卻和 Deller 作品中要處理 的歷史記憶和身心的連結,好像沒有太大相關性。 5.和十月革命群眾劇場的比較很有意思,值得深入討論。據我所知作者所使用的這張圖 片,是 Sergei Eisenstein 的「十月」(1928)這部片劇照,不是真實事件歷史照,也不是註 解所說的重演紀錄,但「十月」的劇照常被引用為俄國革命的代表圖像,不禁令人想到 Deller 這件作品對重演的紀錄,還有一切相關的採訪、文件、照片的完整蒐集,是不是 在未來有可能覆寫歷史,取代成為人們對歐格里夫抗爭的主要依據? 6. 我想應該是行文技巧上的小問題,在分別分析身體/心理時,兩者都強調難免有矛盾。 相信作者重點應放在重演,強調記憶是走出創傷第一步。因為參與者未忘卻過去的經 驗,構成重演Orgreave的特別之處,所以這個經驗明顯的並非重複(repeat),如同文中
也強調重演是否定而非投入歷史版本。但在強調身體經驗時,卻稱為「無意識重複」, 似乎有點相違背?第十四頁:「此計畫中參與者的表演,某個程度上迎合了這個用身體去 重複相同動作的願望。」「重演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因為這個創傷事件從未曾以 文字言說表達出來過 / 心理層面上,說出來這件事直接改變了的參與者」。那麼重演前 接受藝術家的訪問, 才剛用口頭重溫過歷史的參與者,口述是否改變身體經驗的新鮮 感/原始感? 7. 因為題目是「參與者經驗分析」, 會讓讀者不由得期待是否有參與者經驗實例?本文似 乎主要由理論和作者設身處地去分析,但是否能舉出實際案例,例如從 Deller 的影片 中,引述參與者述說此次重演經驗對他們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