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自然或第二自然 邱筱臻

Page 1

Chiu Hsiao-Chen

人工自然或第二自然 – 以 2012 年台北數位藝術節與 2013 年法國 EXIT/VIA/LILLE 3000 國際藝術節之數位創作為例

摘要 當普羅米修斯將火把帶到人間,人類的世界不只從黑暗邁向光明,更促進了 文明的躍進。科技的進化,正如帶來光明的火把,不只改變人類生活方式,更使 思想模式產生變化,為藝術打開另一道門,引導我們走向超乎想像的感官世界。 本研究試圖探索數位藝術創作在邁入廿一世紀後如何與科技、自然環境產生互 動,以及互動的架構模式中其可知與不可知的認知結構,透過此種種現象檢視科 技與生態的關係,並追尋當代人類總體精神的體現。 作為轉化藝術創作與創作訊息載體的重要推手,科技正改變人類和世界的關 係及社會生態。自 80 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降,科技產物、網路應運而生,知 識傳播產生劇變,消費文化亦隨之步入另一層次,科技拓展至生活各領域並與之 緊密結合,因此而帶動了人機數位互動裝置等實體與擬場媒介的成熟與蓬勃發 展。從顛覆性到開創性,藝術家和科技人員之界限亦逐步消弭,更大幅融合藝術 與大眾市場的疆界,拓展並深探人類感官體驗的層次與極限。 2012 年台北數位藝術節及 2013 年法國 EXIT/VIA/LILLE 3000 國際藝術節無 獨有偶地以《Artificial Nature》為策展主題,從展演中提出各自獨特的藝術觀照 並經由所邀選作品詮釋人為科技運用之自然生命。本研究透過對雙方策展論述、 作品具體呈現及展演場域上觀眾的互動參與,探索歐洲與台灣數位創作當前之思 潮與關注並展現其思維異同。事實上,科技的普及化隨著全球化發展而影響遠 播,也使得數位媒體越發主導普羅大眾的社會價值觀,這樣直接介入社會生態環 境變異的處境,正是我們應當深刻檢視的藝術微觀哲學。

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