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現代性概念的初探 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生 蘇筱鈞
前言 在進入對瘋狂理論論述的探究之前,我想在此先就我們對瘋狂概念的起源談起。在十八世紀之前把瘋狂 當做一種精神疾病來治療是不存在的,雖然根據部份文獻甚至指出「瘋狂」被當成一個可以用醫學做科 學性治療的時間始於十七世紀中葉。為什麼十七世紀中葉以前,瘋狂並不被認為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 在這個提問底下,我們將來討論瘋狂這個概念的起源性。我們將來討論瘋狂的概念是否是被創造出來的, 還是一種自然的衍生。自然衍生的情況之下,它除了屬於在醫療的管轄範圍內,是否觸及其它?例如社 會性議題抑或涉及政治意含?換句話說,當瘋狂的問題涉及到醫學、社會問題甚及於法的議題時,我們 如何在不同徑路下看待「瘋狂」這個議題。
法國當代哲學家米歇爾傅柯曾經針對笛卡兒在《第一沉思錄》裡「瘋狂」的角色產生質疑。傅柯在《古 典時代瘋狂史》中認為笛卡兒為了確保一個完整的理性主體,在我思(Cogito)的論證過程中特意地將 「瘋狂」排除在思考的主體之外。這份陳述引發了傅柯及另一位哲學家德希達對於瘋狂史中如何定位瘋 狂的筆戰,在法國哲學史上稱之為「瘋狂的爭辯」(La querelle de la folie)。爭辯的岐異點主要源自傅柯出 版的《古典時代瘋狂史》後,挑起了關於「瘋狂」在《第一沉思錄》裡是否被刻意排除的辯論。稱之為 筆戰的原因在於,二位哲學家如火如茶地對於瘋狂如何定位的歷史問題爭論數十年,但始終沒有會晤相 談亦無結論。
內文
本文的目的不在於處理法國哲學史上這個著名的瘋狂爭辯。從傅柯生平的著作,尤其是其早期的著作 《臨床醫療的誕生》,《精神疾病與心理學》,以及他的博士論文《古典時代瘋狂史》中也不難發現傅 柯早期的哲學思想圍繞在對醫學的反思與批判。本文將著重在後續傅柯瘋狂論述的提出後,在心理學的 領域裡,傅柯如何在 1950-1960 年代期間掀起的反精神病理學(L'Anti-psychiatrie)注入活力、如何影嚮到後 來精神病理學和精神醫學的發展。以及傅柯如何引發精神病理學界,歷史學界以及精神分析學各界的一 片踏伐。 繼《古典時代瘋狂史》與《臨床醫學的誕生》的出版,傅柯對於「瘋狂」的論述引起三波在各個學界的 反對聲浪,分別發生於:1969、1977、以及 1991 年。第一波對傅柯對瘋狂論述的反擊是在六八學運次年, 一場在土魯斯舉行的精神病理學演進研討會,研討會的重心放在揭發《古典時代瘋狂史》中意識型態立 場。第二波的反對聲浪則由精神病理暨歷史學家 Gladys Swain 抨擊傅柯對『當代精神病理醫學之父 Pinel 神話』所進行的詮釋批判。最後則是在一九九一年在 Sainte-Anne 醫院裡,由 George Canguilhem 親自舉辦 的會議。這場為精神分析與精神病理學歷史的國際研討會後來會集了各方專家的發表,例如哲學家達希 達、歷史學者戈載爾(Quétel)、精神分析與歷史學家胡迪涅可(Roudinesco),並集結成冊成為討論傅 柯《古典時代瘋狂史》重要的文獻之一。
I - 傅柯觀點 在進入反對聲浪的批判前,我們有必要了解傅柯對「瘋狂」的哲學立場。首當釐清的第一要件即:傅柯 談論瘋狂,但是他並無意建構一個詠嘆瘋狂的哲學。這個關於是否詠嘆瘋狂在態度上的質疑,在傅柯的 博士論文答辯時也曾經受到論文評審的質疑。爾後,傅柯後來在接受世界報的專訪時又重申了一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