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現代性概念的初探 蘇筱鈞

Page 1

「瘋狂」現代性概念的初探 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生 蘇筱鈞

前言 在進入對瘋狂理論論述的探究之前,我想在此先就我們對瘋狂概念的起源談起。在十八世紀之前把瘋狂 當做一種精神疾病來治療是不存在的,雖然根據部份文獻甚至指出「瘋狂」被當成一個可以用醫學做科 學性治療的時間始於十七世紀中葉。為什麼十七世紀中葉以前,瘋狂並不被認為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 在這個提問底下,我們將來討論瘋狂這個概念的起源性。我們將來討論瘋狂的概念是否是被創造出來的, 還是一種自然的衍生。自然衍生的情況之下,它除了屬於在醫療的管轄範圍內,是否觸及其它?例如社 會性議題抑或涉及政治意含?換句話說,當瘋狂的問題涉及到醫學、社會問題甚及於法的議題時,我們 如何在不同徑路下看待「瘋狂」這個議題。

法國當代哲學家米歇爾傅柯曾經針對笛卡兒在《第一沉思錄》裡「瘋狂」的角色產生質疑。傅柯在《古 典時代瘋狂史》中認為笛卡兒為了確保一個完整的理性主體,在我思(Cogito)的論證過程中特意地將 「瘋狂」排除在思考的主體之外。這份陳述引發了傅柯及另一位哲學家德希達對於瘋狂史中如何定位瘋 狂的筆戰,在法國哲學史上稱之為「瘋狂的爭辯」(La querelle de la folie)。爭辯的岐異點主要源自傅柯出 版的《古典時代瘋狂史》後,挑起了關於「瘋狂」在《第一沉思錄》裡是否被刻意排除的辯論。稱之為 筆戰的原因在於,二位哲學家如火如茶地對於瘋狂如何定位的歷史問題爭論數十年,但始終沒有會晤相 談亦無結論。

內文

本文的目的不在於處理法國哲學史上這個著名的瘋狂爭辯。從傅柯生平的著作,尤其是其早期的著作 《臨床醫療的誕生》,《精神疾病與心理學》,以及他的博士論文《古典時代瘋狂史》中也不難發現傅 柯早期的哲學思想圍繞在對醫學的反思與批判。本文將著重在後續傅柯瘋狂論述的提出後,在心理學的 領域裡,傅柯如何在 1950-1960 年代期間掀起的反精神病理學(L'Anti-psychiatrie)注入活力、如何影嚮到後 來精神病理學和精神醫學的發展。以及傅柯如何引發精神病理學界,歷史學界以及精神分析學各界的一 片踏伐。 繼《古典時代瘋狂史》與《臨床醫學的誕生》的出版,傅柯對於「瘋狂」的論述引起三波在各個學界的 反對聲浪,分別發生於:1969、1977、以及 1991 年。第一波對傅柯對瘋狂論述的反擊是在六八學運次年, 一場在土魯斯舉行的精神病理學演進研討會,研討會的重心放在揭發《古典時代瘋狂史》中意識型態立 場。第二波的反對聲浪則由精神病理暨歷史學家 Gladys Swain 抨擊傅柯對『當代精神病理醫學之父 Pinel 神話』所進行的詮釋批判。最後則是在一九九一年在 Sainte-Anne 醫院裡,由 George Canguilhem 親自舉辦 的會議。這場為精神分析與精神病理學歷史的國際研討會後來會集了各方專家的發表,例如哲學家達希 達、歷史學者戈載爾(Quétel)、精神分析與歷史學家胡迪涅可(Roudinesco),並集結成冊成為討論傅 柯《古典時代瘋狂史》重要的文獻之一。

I - 傅柯觀點 在進入反對聲浪的批判前,我們有必要了解傅柯對「瘋狂」的哲學立場。首當釐清的第一要件即:傅柯 談論瘋狂,但是他並無意建構一個詠嘆瘋狂的哲學。這個關於是否詠嘆瘋狂在態度上的質疑,在傅柯的 博士論文答辯時也曾經受到論文評審的質疑。爾後,傅柯後來在接受世界報的專訪時又重申了一次,他


的哲學無意建立在瘋狂讚詞上亦無意為瘋狂辯護,而是探究瘋狂究竟是如何失去它在古典世紀的魅力。 學者如 Jean Lacroix 認為傅柯的哲學思想本質上根本就是對於醫學歷史的反省。當然,我們仍然可以繼 續追問:那麼傅柯重視的醫療歷史觀為何?是一種考古學式的探究還是哪一種形式的醫學科學的歷史? 傅柯本人似乎並未此做出具體的回應。可以確定的是,傅柯本人將他對臨床醫療的書寫視為是一種批判。 另有學者如 Guillaume Le Blanc 也指出早期的傅柯致力於醫學的探討,但不久後他的批判重心則轉到醫藥 如何全面性地影嚮並宰制個人的社會性問題上。二位學者分別指出傅柯對醫學和精神病理學的二個核心 批判。第一個批判來自於對於醫學之所以可能的質疑,醫療經驗之所以可能的條件是什麼?第二個批判 涉及傅柯在觀點上的微轉變:轉變關注到醫療權力的快速擴張上。 關於傅柯對「瘋狂」的觀點,我將根據這二個學者提出的二個核心關懷,以及傅柯三個主要文本,即: 《臨床醫療的誕生》、《古典時代瘋狂史》以及《精神疾病與心理學》,略分為三個方向來探討: 1- 《古典時代瘋狂史》:瘋狂與理性的臨界點 傅柯對「瘋狂」論述主要出現在幾個重要的文本中:在《古典時代瘋狂史》整個著作中,傅柯旨在提出 瘋狂是在歷史中某一個時間點上被切割、分立出來的產物。傅柯分用三個時期:從文藝復興時期、古典 時期以及當代來做比較與舉證。傅柯並舉出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及畫作做一個切入點。展現的瘋狂奇 想指出在當代之前,「瘋狂」在當時的社會和文化風氣中是盛行並且被包容允許的。例如文學作品中傅 柯提及 Erasme 的瘋狂讚詞;在藝術作品中則見 Basch、Breughel 以及 Dürer 畫作。然而時至當代,「瘋 狂」在理性和非理性的分際點的劃分之下被排除。《古典時代瘋狂史》中傅柯有意去還原、追溯那個得 以劃分區別出理性和瘋狂的那個分際點。其次,《古典時代瘋狂史》不僅僅在勾勒這條分際線是如何被 化分出來的,它也追問在社會中藥物治療過程的形成。 2- 反精神病理學風潮的延續 反精神病理學 (L'Anti-psychiatrie) 的風潮始於一九六十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為:英國精神病理學家 David Cooper 和 Ronald Laing、以及義大利的 Franco Basagli。這股反精神病理學的浪潮主要揭露病理學中 系統化的用藥制度、化學藥物治療與電擊療程的物用以及反對收容所做為一個封閉監禁的形式。另外, 反精神病理學也同樣反對社會對瘋狂的不平等看待,以及操作時所探取的強制手段和鎮壓態度。反精神 病理學運動甚至認為這些社會性因素才是造就瘋狂的主因。 正如在十七世紀中葉以前,「瘋狂」並不被認識為一個精神疾病亦無需監禁或療程。傅柯《古典時代瘋 狂史》中質疑瘋狂如何在當代成為科學知識脈絡裡一個被研究的對象,簡言之,是在探究一個瘋狂如何 被客體化的問題。相較於精神病理學汲汲營營地將瘋狂視為一種精神上的疾病並積極定義它、為它找尋 療癒的良方解藥的同時,反精神病理學著重在理解精神病理學的基礎是什麼? 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傅柯拒絕為瘋狂立定一個明確性的定義。因為對於傅柯而言,瘋狂並不具備一個自然的事實 (un fait de nature),而且一個在歷史進程中為了奠定我思和理性的基礎,不得不做出來的區分和切割。藉由隔離瘋狂, 同時也有利於保障理性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因此傅柯認為「瘋狂」僅僅是一個文化上的事實(un fait de culture),而非一個具有實質內容的事實。而被書寫的瘋狂史是一個文化意義下的瘋狂史。傅柯更進一步 地將「瘋狂」延伸到另一個層面去探討,他認為瘋狂概念的誕生始於一群人對另外一群人、所謂理性的 人對非理性的人、的價值判斷(jugement)。以瘋狂之名而進行一項對所有社會適應不良的族群進行一種清 除的活動,這是精神病院、監獄、感化院、以及精神分析診所誕生的原因。

3- 醫療權力的擴張 一九六三年傅柯透過《臨床醫療的誕生》的出版來質疑當代臨床醫學體系及其知識的表現型態,成為第 一個勇於直接挑戰臨床醫學神話價值的哲學家。傅柯指出醫學如何發展成一套精密的精神病理解剖學, 以及它如何結合在醫療權力的運作上。精神病理學的臨床診斷反映了主體的詮釋權如何讓渡給醫學知識; 以及身體向度如何轉移到醫學的向度上。一九六六年傅柯在《訊息與聲音》一文中提到他拒絕接受一個 精神診所有意附與醫學與病患的互信合約。傅柯認為這個合約涉及一個語言的問題,並將它建立在一個 前置性的語言問題上。也就是,疾病本身有它要傳達的訊息,然而醫學知識對它進行掌握時必需將它轉


換成一個有意義的表達,這個語言轉換的過程涉及主體原始情感表達和疾病的概念之間的對應與否的關 係。對於傅柯而言這份關係是斷裂的。因為在知識型的脈絡下對精神疾病的討論是透過分類、歸結的方 式建構而成,並在這個知識系統下奠定科學性權威。傅柯認為我們有必要去追朔這個知識體系的源頭, 探究它背後可能的社會結構與政治條件。對於傅柯而言,這就是去發現臨床醫療也是基於一種政治考慮 所開出來的處方簽、一個經濟上的決策、以及以醫療機關單位做為媒介的解決方案。 一九六六年左右,歐洲醫學開始將其觸角伸入精神疾病的研究領域裡,只是在十年之後,瘋狂在醫學上 的研究似乎己經超出其本來的醫療範圍,醫學的影嚮力擴張並伸入其它專業領域,衍生出其它的問題, 例如:診所的誕生以及其權力的擴張。醫療權力的擴張程度影嚮甚鉅,大到深入政府政策在公共衛生的 管理和統籌規劃上,細小到個人的自由及日常生活。

II. 反傅柯觀點 傅柯的觀點激發了歷史學者和精神病理學者群起地否定。我們將針對以上傅柯所提出的關點進行討論: 第一:是否可以透過排除「瘋狂」這個條件來確立「理性」與奠定「我思」思維?在西方的瘋狂史裡, 我們是否可以做出簡易的劃分?以及這個切割是不是造就了庇護所的合法性。到最後這些醫療的行為和 醫療的院所是否是如此「理所當然」的存在。背後是不是有一種政治上的考量和趨就某些社會的價值, 是反傅柯學者共同的批判。 在法國,精神病理學的發展始於十八世紀末,庇護所的創立約莫在 1838 年。Phlippe Pinel 是精神病理學 之父,第一位將「瘋狂」納入醫學框架中討論的創立者。從十八世紀末到今日,精神病理學的理論基礎 理當更臻完備、知識架構發展。「瘋狂」在二十世紀時被歸類為精神疾病,我們是否能精神病理學知識 來認識「瘋狂」?第二:收容所是一個公有的機關特別用以安置精神病患的場域,在這個場域裡頭,是 否以治療之名,但實際上來自一個社會價值的判斷?第三,對精神疾病的醫療與提供的照顧場域-庇護 所,是否是醫療權力擴張到與國家政治權力的結合?

1- 戈載爾(Quétel Claude) 法國歷史學家戈載爾(Quétel Claude)在重讀了傅柯的《古典時代瘋狂史》後,在 2009 年也發表了他 的瘋狂史:《歐洲古典到現代的瘋狂史》(Histoire de la folie : De l’Antiquité à nos jours)。戈載爾在書中提出 了二個理解瘋狂的看法:第一個涉及瘋狂疾病的歷史觀、第二個是透過哲學和倫理學觀點。戈載爾並認 為傅柯從《古典時代瘋狂史》一開始的引言就有意將讀者帶入他所設計的圈套陷井裡。戈載爾認為傅柯 不應該不區分精神病理上的瘋狂和哲學與倫理學的瘋狂,並將它們混為一談。戈載爾批評傅柯的瘋狂史 觀是一個單一價值的瘋狂史,但是傅柯還犯了一個更嚴重的錯誤:即將古典時代瘋狂史建立在理性與瘋 狂的切割上。戈載爾認為將瘋狂排除在理性和思考主體之外的做法是傅柯《古典時代瘋狂史》的前提, 一旦接受了這項前提,我們即落入傅柯所設的陷井裡。 另外,當傅柯有意將醫學思考的澎脹視為敲開庇護所的大門做政治社會學上的連結時,戈載爾義無反顧 地加以反對。戈載爾不認同醫學行為導致收容所的誕生,是收容機構與社會、政治環境以及道德意識中 一點一滴在實務中獲得了醫學治療的價值。戈載爾反對傅柯醫療權力過度擴張的論述。 2- 史萬(Swain Gladys) 當傅柯提出瘋狂是被思考主體和理性排除在外的論述,並進而將此論述推向收容所同時把持相同的邏輯 時,史萬與傅柯持完全相反的立場。首先,她拒絕傅柯將收容所視為一個把瘋狂排除在社會之外的說法, 她認為任何一個收容戒護的機關單位無不摒持著接納瘋狂病人、照料並醫治他們。對於史萬而言,當傅 柯將庇護所看待為一個慈善的舉動時,史萬認為傅柯完全忽視了它背後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她認為精神 病理學從來精神病理學就沒有把瘋狂排除,而是一種併入,將瘋狂併入醫療的討論之中。因為精神病理 學有一個傳承自歷史有一份對於人文自然關懷的使命。這個併入是一種陪伴,透過伴隨病患的方式去發 掘他們之所以異常的原始狀態、並在徵狀中提供一個更深層的意義解讀。 史萬認為收容所並不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產物,精神病理學的誕生有其科學根據,其治療理論在於提供一


套更完善的措施與計劃。史萬更認為傅柯研究 Pinel 或 Tuke 的精神病理學只學到皮毛,並不真正掌握到瘋 狂問題的核心。史萬認為傅柯錯把精神病理學的本質建構在物化(l'essence objective)論述上,才會因此 停留在將瘋狂簡單代約成一個精神疾病並批判之。史萬認為精神病理學的本質並不建立在異化瘋狂或慈 善的表現上,亦不建構在一個預設前提或積極正面的本質之下。史萬最後提出所謂做瘋狂史並不能只是 提出一些個人見解,做瘋狂歷史研究的學者必需對歷史的進程提出一番理據,並賦予它一個意義,儘管 它的意義含糊不清。 3. 高榭(Gauchet Marcel) 在 1980 年高榭和史萬共同書寫並出版 La pratique de l’esprit humain。在這本著作中二位學者分享同樣的 觀點,以精神病理學醫療的立場檢視傅柯的古典瘋狂史觀。值得一提的是高榭對於傅柯談論關於醫療權 力擴張的議題有諸多的關注。高榭認為並非精神病理學本身跨越其專業領域,進而凌駕在醫療機關單位 最後取得對精神病理的詮釋權。高榭無法認同傅柯的觀點,對高榭而言,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定位醫療診 所?精神病理學無疑提供了一個主體得以自我超越的領域,得以提供一個得以使主體脫離自身曚昧的狀 態的嶄新的探索空間;然而,傅柯卻將它解讀成一個政府對於秩序建立過程上的實現。高榭認為在民主 的時代裡,主體終於能擺脫未啟蒙狀態進而追求自我實現;然而傅柯卻視而不見,卻另闢一個新的主體 性模態,將它建立在一個無法與社會秩序分離的基礎上。精神病理學致力於讓紊亂的主體重新找回自我, 提供一個自我與自我重逢的空間,然而傅柯卻在第一時間便將之視為一個理性排他性思維的擴張。 結語

對傅柯來說,瘋狂概念的誕生始於一種企圖,這個企圖嘗試將瘋狂排除在西方社會之外。這麼做的原因 在於建構一個更完整的理性與我思的世界。但傅柯的推論並不僅限於此,他將這個藉由排除瘋狂而奠定 理性基礎的企圖推展到醫療診所的誕生以及收容所的形成。醫療院所的誕生與發展源自一個排他的、不 平等對待。這二個因素創造了瘋狂概念,並且賦予我們去對它進行診治的權限。 傅柯古典瘋狂史的出版無疑天巔覆了歷史學家傳統瘋狂史觀,也挑戰精神病理學的理論基礎。出來反駁 傅柯的歷史學者與精神病理學家他們同樣贊同重讀瘋狂史,以歷史做為一個徑路重新審視瘋狂在歷史中 的定位。然而他們得出的結論大相徑庭。他們的批判始於傅柯在古典瘋狂史中對瘋狂和理性的切割來自 於一個決定。這個決定不知為何而來。精神病理學者與歷史學家最終則指出傅柯錯讀西方瘋狂史,並以 創造理性與非理性的臨界點來詮釋瘋狂的論述是建立在純屬虛構的基礎上。 本文有意藉由提出瘋狂概念的形塑是如何可能的問題,透過不同觀點的交叉比較,進而討論部份當代法 國哲學以及法國在地的精神病理學的衝突。理解「瘋狂」在理論與實務間、形上學意義和知識型間的岐 異。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