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Page 1

班•卡森 Ben Carson 、葛瑞格•路易士 Gregg Lewis 著/劉如菁 譯 場手術是班•卡森醫師所見過

本書將引導讀者徹底地檢視風險,內

容包括:

風險最高的手術,伊朗比詹尼

歷史上的冒險大事記

姊妹─ 連顱雙胞胎─ 共用部分的頭

評估風險的真正代價與獎賞

骨、腦部組織和主要的血管。手術可能使

學習如何權衡風險、接受風險

她們一人或兩人死亡,但她們堅持分開生

了解你人生目的如何揭示於風險之中

作/者/介/紹 卡森醫師以親身的經歷分享他作為一 位醫生與一個人的種種決定,每則小故事 都是一場歷險記,原來冒險是人生必經之 路。作者亦公開詳解他個人權衡風險的工

在今天迴避風險的文化底下,一切以安全至上。度假要保險,買車要看撞擊測試報

活,為達此目標,寧願冒風險,死亦不足

告,買家電要延長保固期限—恨不得將自己包在膠囊中,不受一切未知的風險。但這

惜,甚至不聽醫師們的勸告……

樣一來,我們將與人生最大的冒險擦肩而過,生命潛能無法盡情發揮。

卡森醫師的童年在底特律充滿危險

作者班•卡森在底特律街頭度過高風險童年,今天他天天冒險執行腦部與脊椎的複

的街頭度過,長大後成為享譽世界的外科

雜手術。本書不但有他精采感人的成長故事,更啟發讀者擁抱自己生活中的風險。作者

名醫,他對風險知之甚詳─因他天天面

本人就是從高風險到高成就的鮮活實例,他的見解必能幫助你驅逐恐懼,勇敢承擔風

對。從高危險群兒童變成頂尖醫生,全因

險;使你把夢想放大,將目標訂高,滿懷自信,勇於向前,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

他願意承擔風險。他在這本新書中檢視我 們「不計代價但求安全」的文化,以及安

具,有此工具你也可以迅速判定,選擇最 「班將他高超的說故事技巧,與對自然界的深入研究融合,讓我們以全新角度看世 上的種種風險。他透過個人的生命經驗提醒我們,風險人人皆有,但他也提供一個簡單

最重要的是,本書挑戰我們重新肯定 人生有更高的目的,除非明智抉擇、承擔

卻非常有效的方法,使我們在風險中泰然處之。讀了班的建議之後,你不但會更樂意接 受風險,還會想去擁抱風險,好讓你的生命更美好、更滿足。」

風險,否則不能實現夢想、影響世界。

—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電影星際大戰與印第安那瓊斯系列之導演、製片與劇本作家 如欲得著人生最高的獎賞,你必須掌握冒大風險的技巧(經過衡量之後)。親愛的 朋友,卡森醫師邀請你學習、了解並掌握風險,好讓你領悟你生命的價值,盡情發揮潛 能,奔赴光明前程,貢獻所長於社會。

—韓森(Mark Victor Hansen)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心靈雞湯》系列合著者 www.taosheng.com.tw

全感與風險對我們生命的意義,讀來將令

班•卡森、葛瑞格•路易士/著 劉如菁/譯

可接受的風險,篤定前行。

你手不釋卷。 在廿一世紀安全至上的社會裡,我 們巴不得把自己包在膠囊裡,從度假到買 手機,一切都要掛保證。飲食要求低卡路 里,買共同基金也要低風險。但最後人人 還是得面對風險,就像比詹尼雙胞姊妹決 卡森醫師一生征服許多風險,包括

定勇敢地迎向風險。儘管我們的選擇沒她

個人與專業上的。他如何看待生命和

們那麼戲劇性,結果亦不至於那樣令人傷

活在世上的目的?請聽他在本書中娓娓道來, 相信必使你反省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 挑戰你運用天賦才幹去幫助他人。 ──印地安小馬隊總教練鄧吉(Tony Dungy)

感,但難道我們一遇風險就卻步不前嗎? 難道我們的心如此沉悶,想法如此壓抑, 甚至不敢迎向人生的憂歡起伏,也不敢盡 情揮灑生命色彩嗎?


ࠉȁِ

作外科醫師的—尤其是腦神經外科—多半是冒風險的 人。除非你能夠自在地冒風險,否則不會進入這個需要打開人 腦,或為脊髓動精密手術的領域。 每一天我都要作好些千鈞一髮、攸關他人壽命長短與生活 品質的重大決定。冒這類風險總令我駐足,迫使我思考我自己 的生命和所面對的風險。這些經驗使我得以繼續向前,不致因 恐懼而不敢動彈,結果我大概做了不少行事審慎的人不敢嘗試 的事。 二○○三年九月十日,美國公共電台訪問我,作為一個醫 生和一個人,怎能冒那麼多次危險—比方分割頭顱相連的連 體嬰。 「為什麼要冒險啊?」我回答:「應該問:為什麼 不 冒 險?」 這本書講的就是—冒險。 在我們的文化裡,安全感已成了一種執念,從公共政策到 廣告行銷訴求,從醫療照顧到教育,乃至個人與家庭生活,無 不唯安全是從。我們買各種保險—從人壽保險到手機免費更

和各項設備的保固而付額外的錢,我們先看汽車雜誌裡的安全

ࠉِ

換保證—無不為了獲得我們以為需要的安全感。我們為電腦

5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6

測試報告後才去買車。我們購買兒童安全座椅放在車內,孩子 要騎腳踏車在住家附近轉轉,我們就趕緊給他戴上安全帽。 我們給孩子買阻燃睡衣,而買阿斯匹靈或任何藥丸時,必須是 防拆封藥罐才買。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我們吃低膽固醇的食 物,規律運動,定期看牙醫,作健康檢查。我們投資風險低的 共同基金,以確保退休生活無虞。美國每年花幾十億元在維護 機場與飛行安全的設備與人力上。 我們花錢去買、別人要賣給我們的是「安全」的保證。然 而我們唯一有把握的其實只有:人皆有一死。 此一事實是否改變我們對風險的看法?對我們的職業、個 人生活與人際關係,乃至信仰,有無影響? 不論是誰,若是拒絕探測自己的極限,不願意跨出自己的 舒適區之外,都注定一生要活在封閉中。舉凡科學、歷史、 科技或藝術方面的重大成就與進展,無不來自冒險。本書將帶 你檢視冒險的實例,看看作一個冒險的人需要具備哪些個人特 質、態度與資源。此外也會考量一些常令我們不敢冒險的障 礙。 過程中我也會分享個人— 不只是作為一個神經外科醫 生,也是作為一個男人、丈夫、父親與兒子— 曾經冒的 險,以及一些現在天天要面對的風險。不過,除了個人經驗 外,我也會採用別人的例子,有些是大家熟悉的人,有些則不 太熟悉,看看這些人冒風險的結果如何,希望如此安排能撼動 你的思想,激勵你起來適當地冒個險。 不久前,我和暢銷書作家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美


國知名的科技驚悚小說作家)一起吃飯,席間聊起彼此專業上 的經驗。他恭維我說:「我不懂你怎麼能冒那麼多危險,但我 很佩服就是。」 為回應他的話,我解釋了一個很簡單的風險分析動作, 是我每次碰到風險必做的— 包括專業上和個人生活上的風 險。這個快速又實用的方法可幫助任何人回答下列問題: 「 何時 應該冒個險?」以及「應該冒 什麼 風險?」(詳見第 8 和 9 章)。 現在,就在這本書上,我要冒個險,就此主題放大格局、 突破侷限,發揮一番。 希望你也冒個險,讀下去,和我一起好好思考這個主題 吧。

ࠉِ 7


「在險境中」長大 CHAPTER 6 假如社會學家早在五○年代就造出「高風 險群兒童」一詞的話,我大概可以當海報 主角吧。不過因我並不認為風險比別人 高,所以被貼上此標籤我可能會很生氣。

話說回來,童年的我確實符合條件:①黑人、②男性、③ 家裡窮、④受貧民區文化影響、⑤在底特律和波士頓街頭遊 蕩、⑥破碎家庭出身,並由⑦教育程度低、⑧非常年輕、⑨且 無任何專業訓練與工作技能的⑩單親媽媽所撫養(母親十三歲 就結婚,二十多歲離婚,當時我才八歲)。 在我之前的著作中已頗多講述成長歷程,甚至有本童書拿 我當主角, 4 並且每次我應邀演講幾乎都會重述童年概況。我 的成長故事也被改編成兒童劇本上演,多年來已有成千上萬的 學童看過,現在有人計畫改拍成影片,正在籌備之中。 所以,雖然說來有點奇怪而難以置信,但應有數以百萬計 的人知道我的生平梗概,假如你已經聽過,在此懇請包涵, 因我還要做個簡略回顧,但我保證會有一些從沒人聽過的細 節—亦希望有全新的角度—以風險觀點切入,綜覽成長背 景。 79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80

小時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再平凡不過—乏味至極,毫無危 險可言。直到最近我才開始看到風險扮演了重要角色,造就 了今日的我—不是單一風險,而是許多不同的風險,甚至早 在我出生前就有風險。遭受風險、經歷風險、輕忽風險、了 解風險、風險交鋒、拒絕風險、甘冒風險、後悔冒險、險中 倖存、面對風險、接受風險、權衡風險、選擇風險、擁抱風 險、克服風險。 每個人都會碰到風險,就這問題來講,我跟絕大多數人的 一生並無甚差別;有些風險人皆有之,有些則因人而異。但 我的人生由裡到外無不受風險— 其陰影與其實質— 所塑 造。 家母冒了很大的風險嫁給年紀比她大不少的「白馬王 子」,他追求她並保證帶她遠走高飛,擺脫那個在田納西州鄉 下、靠一小塊貧瘠田地勉強為廿四個孩子掙一口飯吃的可憐家 庭。桑雅•卡森冒這個險,至少短期獲得不小的回報,因她於 一夜之間從阿帕拉契山區到了底特律大城市,從後大蕭條時期 的艱困轉到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一時之間似乎前程光明。母 親生下哥哥,幾年後我也來報到。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以為父親常常不在家是因工作忙碌, 不過只要他在家,都會陪我玩,我覺得父親很愛我,我也很愛 他,我們是個快樂的家庭。 年紀稍長,父親在家的時間更少了,我一直不知道為什


麼。他和母親的關係似乎有點緊張,但我也不懂真正原因。到 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母親對我和哥哥說,爸爸要搬出 去,以後再也不會跟我們住在一起了。 我一聽就哭出來,不停拜託媽媽告訴我為什麼,她只說, 這是沒辦法的事。我求她讓爸爸回來,她說她沒辦法—就是 沒辦法。我想不通這是什麼道理,所以拚命求媽媽解釋,最後 她才說:「你們的爸爸做了一些真的很不好的事。」我說我知 道她可以原諒他的,但母親說沒那麼容易。 多年後我才曉得原來父親經常不在家並非因工作的緣故, 那些年間他過著雙重生活— 除原本妻小外,又在外另組家 庭。 當父親搬出去後,母親才體會她冒險離開田納西老家、追 求婚姻的決定根本不對。但我深知,正是多年前那個天真的 十三歲女孩所作的無辜而不對的決定,才有今天的我存在。 父親離開後,我們面對的風險更大。不久他就不再支付撫 養費,因此母親決定她要帶著兩個兒子「靠自己活下去」。她

時同時為兩個以上的富裕家庭煮飯。不知多少個早晨天未亮 即出門,等到她做完兩份或三份工作回到家,我和哥哥都已入 睡,有時一連兩三天我們都沒看到早出晚歸的她。 她獨立撫養兩個兒子,每天從早做到晚,那份辛勞可以想 見,但她從不叫苦。直到我和哥哥都長大成人後,才曉得原 來從前母親偶爾「出遠門」,把我們留給她朋友照顧的「特 別」日子是怎麼回事。母親只跟我們說她得去「探望」或

ȸӵᓎცϛȹߝσ CHAPTER 6

出去找工作,只要她能做的都做—幫人打掃、照顧小孩,有

81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82

「照顧」某個「親人」,說她會好幾天、甚至三、四個禮拜才 回來,小時我們從不曾懷疑母親的說法。原來當生活的重擔壓 得她喘不過氣來,使她情緒低落,幾乎快得憂鬱症的時候, 她就會暫時住進療養院,稍復原後便自行辦理出院。母親返 家,我和哥哥都很高興,日子照樣過下去。 回顧那段日子,知道母親所承受的這一切,使我對她更加 敬重。在那段心靈痛苦、生活艱困的歲月— 當她婚姻美夢 破碎,赫然發現自己孤立無援,必須獨立撫養兩名幼兒時— 她鼓起一切力量,憑著堅毅性格,冒險面對她自己的軟弱無 助, 並且 去找到她承擔風險所需的協助。 母親雖拚命工作,經濟壓力卻未見減輕。就在房屋貸款快 付不出來的時候,母親又作了一個困難且頗有風險的決定:將 現在住的房子租出去,用租金來付貸款,我們則搬到距底特律 半個國土之遙的波士頓,因為母親的姊姊(Jean Avery)和姊 夫(William)住在那裡。 那是一個溫馨而美好家庭,表哥們皆已長大成人,阿姨和 姨丈把我和哥哥照顧得無微不至,所以雖然在那段期間媽媽又 去「拜訪親戚」不只兩、三次,但我和哥哥都無所謂,而且等 母親回來時,我們都有點被寵壞了呢。寄居波士頓阿姨家的日 子不但使我們家有機會穩定經濟基礎,而且母親的情緒與心靈 似乎都恢復不少。 諷刺的是,家庭雖穩定下來,住的環境卻比以前危險,我 真的覺得波士頓的廉價公寓比底特律老家的街頭危險多了,不 光是熟悉程度有別的問題,「豆豆鎮」(波士頓的別稱)大如


貓的老鼠,出門即見醉漢橫臥人行道,成天閃著燈呼嘯而過的 警車,都增添危險氣氛。 這可不是出於小男孩豐富的想像力。阿姨和姨丈的幾個兒 子我都很喜歡,但有個表哥某晚竟在街頭被槍殺了,聽到他慘 遭不幸我難過不已,但我曉得他跟 毒 販有來往,因為做了不該 做的事而引來殺機,記得當時我下結論:「外面有些事一點都 不值得冒風險!」 住滿了兩年後,媽媽認為她無論在情緒或經濟上都應付得 過來,可以帶我們回底特律獨立生活,只是她還沒把握負擔得 起房貸,所以我們並未搬回自己的房子,而是在灰濛濛的工業 區附近租了間公寓頂樓住,不遠處就是鐵路平交道。 本來我們都沉醉在回「家」的歡樂中,直到就讀希金斯小 學五年級才猛然驚醒。我以為小一到小三在底特律讀公立小學 時打下不錯的基礎,但後來搬到波士頓,母親把我們送到一所 小型的私立教會學校就讀,因她相信那裡可給我們較好的教 育,可惜並不夠好。

的成績都比我好,不但如此,每一門課我都跟不上大家。原 本在波士頓我可是班上領先群之一,在這裡卻是墊底,「得 名」的事根本輪不到我。而最慘的或許是我漸漸相信有些同學 對我的評價,他們看不起我、奚落我,叫我「笨蛋」。 五年級記憶最深刻的一天是,數學考試後老師要大家把考 卷傳給後面的人批改,她在台上公布答案,改好後再傳回本 人,接著老師會一個個叫名字,叫到誰誰就把分數報出來。

ȸӵᓎცϛȹߝσ CHAPTER 6

上課的日子很難熬,此校以白人小孩居多,其他五年級生

83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84

我滿心恐懼地等待著,終於聽到我的名字:「班傑明?」 我咕噥地回答了一聲,老師卻熱情地喊出來:「九!哇, 班傑明,不錯喔。」(考卷共有三十題,就算答對九題,對我 來說就很不得了了。) 這時坐我後面的女同學大聲地竊笑,而且更大聲地說: 「不是九題!他只得九分!」 全班哄堂大笑。我真想鑽進地板縫裡。但為了不讓人看出 他們的笑聲深深傷了我的心,於是我刻意擺出一個大笑臉,假 裝滿不在乎,其實我差點就哭出來。 請不要誤會,我很在乎的。不僅因感覺很受傷,且因知最 近在課業上的表現已使我一生夢想岌岌可危。 兩年多前的某一天在教會聽到一篇難忘的證道:「只要信 靠主,在耶穌基督裡永遠穩妥」,我深受感動,聚會結束後便 走到台前決志,表明跟隨耶穌的意願。 差不多在那個時候我也決定,將來要當醫生—醫療宣教 士,來事奉上帝。那時在教會讀到的聖經課程常講述醫療宣教 士的故事,我對那些發生在遙遠非洲和印度的事情,還有犧牲 奉獻的醫生救病醫苦、幫助許多人過更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很感 興趣,這些醫療宣教的故事給我很大的啟發。 「我長大以後也要那樣,」有天我們從教會走回家,我問 母親:「媽媽,以後我能不能當醫生?」 母親立即停下腳步,雙手扶著我瘦弱的肩膀,看著我的眼 睛,說:「小班,你聽好,如果你跟上帝求什麼事情,相信祂 會為你成就,那麼事情就會發生!」


「我相信我可以當醫生。」我對母親說。 「那麼,小班,你就會當醫生的。」她跟我保證,然後我 們繼續走回家。從那時起我就知道我這一生想做什麼了。 當然了,我跟大多數小孩一樣,對於當醫生的條件與資格 毫無概念。但我很確定一件事,要邁向我所選擇的職業最確 定、最快速,甚至最可取之路,絕對不是當班上的笨蛋。 我想那時最令母親擔心的倒不是我將來當不當得成醫生, 而是我能不能順利從小學畢業,上初中一年級的哥哥跟我是半 斤八兩,所以有一天下午她把我們兄弟叫到跟前,說她對我們 最近的課業表現非常失望,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我們都很愛媽 媽,不想令她失望。可是,一回到底特律才發現原來落後同學 那麼多,我們也不知如何是好。 好不容易媽媽叫我們回房睡覺,且說她要通宵禱告,問上 帝我們功課這麼差該怎麼辦,她說畢竟聖經很多地方都說到上 帝特別顧念貧窮人和孤兒寡婦。 我不知道那晚哥哥睡得好不好,我可是翻來覆去睡不著。

會不會回答母親的禱告,又一直猜想究竟上帝會對媽媽說什 麼。 隔天一早媽媽把我和哥哥叫過去,她要講的當然不是我們 小孩愛聽的,但母親堅定地說,上帝給她的感動是,我們花在 看電視的時間太多,花在功課上的時間太少。「我們要把電視 關掉,從現在開始,每個禮拜你們只能選三個節目看……」 三個?我們馬上抗議,但母親話未說完……

ȸӵᓎცϛȹߝσ CHAPTER 6

現在我也不肯定是因為好奇或出於擔心,但我很想聽聽上帝

85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86

「每星期你們都要讀兩本書,自己選,每本書都要給我寫 一份心得報告。」 我們又跟她吵著說,一星期看兩本書比一星期只能看三個 節目更不合理,但母親不為所動。 到底母親有沒有聽見主的聲音?不只我和哥哥懷疑,連她 的朋友也說她這樣管教我們太嚴厲了,那些媽媽們說男孩子 嘛,總是需要到外面跑跑跳跳。有的甚至提醒她,她不准我們 看電視,要看書又要寫報告,這冒的風險可大了,將來小孩子 會恨她的。 但那些人通通錯了,我們一點都不為媽媽定下這套規矩而 恨她。喔,當然有段時間我們一直抱怨媽媽太嚴格,懇求她 高抬貴手,放鬆一點。但內心深處我們都知道母親是愛我們 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我們遵守只看三個電視節目的 規定—即使她出去工作留我們自己在家的時候,因為我們都 非常尊敬母親,不敢不聽話。 我們當然也抱怨閱讀指定作業,在那以前除了學校規定要 看的之外,我從未讀完一本書過。要我一星期讀完一本書根本 無法想像,更何況讀兩本。 但母親堅持:「小班,我的好寶貝,如果你能看書,你 想知道的事都可以從書本學到。全世界都向愛看書的人敞 開。」 於是哥哥和我上公立圖書館借書,媽媽說我們想看什麼書 就看什麼。因為我很喜歡動物,所以就從動物的書開始。一星 期借兩本回家,讀完後就照母親的要求寫心得報告。媽媽總


是要我們把心得唸出來(一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母親不識 字)。唸完後,她就把心得報告拿過去仔細地看,彷彿真的讀 過一遍似的,然後她露出微笑,在報告上打一個大勾勾再還給 我們。 我們都是到住家附近的底特律市立圖書館分館借書,最有 趣的動物書被我讀完後,我開始找有關植物的書,接下來是有 關岩石的書。因為我們住在底特律市最破爛的一區,附近又有 很多鐵道,鐵道上除了石頭還能有什麼?我就去撿石頭,裝在 盒子裡帶回家,一一和書上照片比對,不久之後,差不多每種 石頭的名字我都叫得出來,還有它是如何形成、來自何處。 那時我讀五年級,某些科目的成績慢慢趕上,但在班上依 舊被認為是個笨蛋。全校沒有一個人知道母親給我們定的閱讀 計畫。 有一天我們五年級的自然科老師走進教室,拿出一塊黑得 發亮的大石頭,「有誰可以告訴我這塊石頭叫什麼?」他問全 班。

子回答,但沒有一個人舉手。我再等比較慢的孩子舉手,也沒 有人說話。於是我估量這次大概是我的機會了。 我想老師看到我舉手大概嚇了一跳,全班同學都轉頭看 我,互相用手臂戳又低聲說:「看,卡森舉手耶,有好戲看 了。」 老師終於把驚訝的表情壓下去,鎮定地說:「班傑明?」 我說:「老師……那是黑曜石。」

ȸӵᓎცϛȹߝσ CHAPTER 6

在班上我從未舉手回答問題過,所以我先等那些聰明的孩

87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88

全班頓時鴉雀無聲,我的答案聽起來挺棒的,但沒有人知 道對不對,所以大家都等老師開口。 老師終於打破寂靜,說:「答對了!這就是黑曜石。」 我接著說明:「黑曜石是在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當流出來 的岩漿碰到水就急速冷卻,過程中各種元素結合,把空氣擠出 去,表面彷彿上了一層釉變得很光滑……。」講著講著我突然 發現全班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對於這樣一番話竟然從班上的 「笨蛋」口中說出都感到不可思議。 但你知道誰最感到不可思議?是我。因在那一刻我突然 領悟,原來我一點都不笨。全班沒有一個人答得出我卻能回 答,是因為讀了好多本有關動植物和礦物的自然科學叢書。 假 如我把所有科目的書都讀了呢,我心想,那我不就可以比那些 嘲笑我、叫我笨蛋的同學懂更多了嗎? 於是,從那一天起我就開始唸書了。升上七年級時,從 前那批笑我是全班最笨的同學反而開始來找我問功課:「班 尼,這題你怎麼作?」 我會說:「坐在我腳邊,年輕人,讓我來教你。」這樣說 還滿討人厭的,是吧?不過從前他們那樣嘲笑我,讓他們稍微 嚐點那種滋味應不為過。 經過兩年有紀律的每週閱讀,我的成績從墊底進步到全班 第一,而且幾乎每一科都拿全班最高分。媽媽高興極了。我 不但再也不怕畢不了業,而且比以前更有信心將來能成為醫 生。我們母子都很感謝神回應母親的徹夜禱告,指示她該如 何教兩個兒子。我和哥哥也很感謝母親冒著被兒子嫌惡的風


險,嚴格執行規定,拔掉電視插頭,讓我們轉而唸書。

然而,把精力集中在課業上並不能保護我和哥哥免於其他 危險,因我們住的地區並不安寧,當初我們並未多想,母親自 然也不知道我們冒什麼危險,但光是從家裡走到學校就會碰上 不少危險。最快也最好玩的上學之路是沿著鐵軌邊跳邊走。哥 哥最喜歡挑戰急速通過的火車,他會先把他的黑管扔到平板貨 車上,然後跳起來抓住最後一節車廂的鐵欄杆,他知道只要一 失手,樂團發的樂器就拿不回來了,但他沒有一次失手。 因為我比較小,所以通常只能等慢車通過時再跳。當時 我和哥哥都沒認真想過這樣玩有多危險,因為我們得先跑一 段,縱身一躍,抓住車尾,若沒抓穩就可能被行進中的火車給 甩出去,但如果碰上鐵道巡邏警衛我們就不敢跳了。 我們從來沒被警衛逮到,也不曾因此受重傷;我們就聽說 有個男孩因為失手跌落,結果終身殘廢。

因有天早上我一人沿著鐵軌走路上學時碰到另一種威脅,在其 中一個平交道附近有一群比我大的男孩子等著,他們全都是白 人,步步向我靠近,其中一個手執大木棍,喊說:「嘿!你過 來,小黑鬼!」 我站住不敢動,兩眼直視地上。他先用棍子朝我肩膀一 推,同夥的男孩全都靠過來,不停罵髒話,又說像我這種 「小黑鬼」根本不配上學。我太小打不過他們,而且害怕得

ȸӵᓎცϛȹߝσ CHAPTER 6

後來我們停止這種危險遊戲倒不是因為聽到那件事,而是

89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90

不敢跑。他們一直用不堪入耳的髒話罵我,最後大概是罵煩 了,便說:「你最好用最快的速度給我滾,假如下次再讓我們 看到你走這條路的話,小心你這條小命!」 我立刻拔腿就跑,直奔學校,到了校園裡面才敢慢下來。 我把事情告訴哥哥,從那以後我們改走另一條路上學,我 再也不曾跳火車也再沒見過那個幫派了。 還有一次面對面的威脅是初中時想加入社區足球隊,當時 底特律很瘋足球的,可惜我和哥哥塊頭都不夠大,跟其他隊員 比起來算是瘦小的。不過我們跑得很快,練球的時候我和哥哥 是全隊速度最快的—但顯然有幾個隊友很不高興,起碼是他 們的某些親友不樂見。 某天下午,我和哥哥練完球離開時,有一群白人把我們 堵住,那群大人還沒開口我們就感到怒氣沖沖,其中一位站 出來說:「如果你們下次再來的話,我們就把你們丟到河裡 去!」說完,一票人轉身離去。 我們立刻衝回家,我對哥哥說:「該給你加油的卻反而跟 你敵對,誰還要加入這個隊?」 「我想我們可以找更好的事情來做。」哥哥同意。 我們就用這個原因向媽媽解釋為什麼退出足球隊,我們跟 她說,我們打算以後要好好用功唸書。因為不想讓媽擔心,所 以沒把被大人威脅的事告訴媽,我們誰也沒講,只是從此沒回 去練球,而且也沒人來問我們為什麼。 那些日子我們周圍碰到重重危險,不過,青少年時期面對 最大的危險,卻是我給自己帶來的威脅。


我的高風險行為 差點把自己搞垮 CHAPTER 7 我仍想當醫生,而且想要賺大錢。如此我 得把未來志向稍作調整,不能當宣教醫生 了,要改當心理醫生。

其實那時我一個心理醫生也沒見過,只從電視上看到他們 似乎都住豪宅、開積架,在敞亮的大辦公室做事,而他們的工 作內容似乎只是成天跟一些瘋瘋癲癲的人談話。我心想,反正 現在我每天都碰到一些瘋瘋癲癲的人,這行業應該做得來。 後來哥哥訂閱一份禮物送我:《今日心理學》雜誌。我每 期都仔細讀,雖然不一定懂,但漸漸熟悉心理學的語言和詞 彙,並且開始認真地思考這個新的目標。 但不管我想成為哪一種醫生,都有一個最大的障礙。 打從八歲時第一次決志跟隨基督,我便盡量遵行在教會學 到的聖經教訓,但到了青春期,暴躁的脾氣成了我最大的絆腳 石。我常常會發脾氣,有時連自己都管不住怒氣,隨時可能爆 發,不但威脅自己也威脅到周圍的人。 有一天我跟媽媽起了口角,為了一條褲子,她買給我穿而 我拒絕,非要她拿回去退不可。她說沒法退因為是打折時候買 的,我大吼說我絕對不穿,因為那不是我想要的褲子。 91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92

「小班」,她說:「不是你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 「我就是可以!」我吼回去,同時本能地舉起右臂,想都 沒想地揮向母親,幸好哥哥就在旁邊,立刻從我身後抱住,把 我拖開,沒讓母親受到任何傷害。 我絕對沒有一點要打母親的意思,我對自己說,從小我 就是個好孩子,很少給媽媽惹麻煩。但事實是,我的脾氣愈 來愈暴躁,麻煩愈來愈大。小時候我並不是那種容易生氣的 孩子,但進入青春期以後,只要一生起氣來,就好像沒法控 制—怒氣來得快又猛。但在這次差點打了自己母親的事件之 後,我還是不承認脾氣的問題已經很嚴重。 後來有一天我在學校的穿堂打了一名男同學,因為當時手 上握著存物櫃的鎖,一拳揮過去,那同學的前額立刻留下三吋 裂口。後來當然是被抓去校長室,那次我真的是嚇死了,深深 懊悔自責,被我打的同學原諒了我,校長也就沒把我開除。 事情過了就算了,我告訴自已:我不是故意要傷害人,只 是忘記手上剛好握著那樣東西,我的脾氣不算太嚴重,我是個 好孩子,我可以應付得過來。 最後終於發生一件令我無法再忽視的事情,這件事差點毀了 我一生。還好,它反而改變了我,徹底改變,所以我很感謝。 有一天,那時我十四歲,讀九年級,我去朋友老包家玩, 聽電台播放的音樂聽得正高興,老包突然伸手轉鈕,改聽另一 個電台。我正享受著剛才那首歌,於是伸手把它轉回來,老包 又把它轉過去,這時我裡面一股氣上來,想也沒想就把隨身攜 帶的小摺刀抽出來,接下來一連串動作似乎是不由自主地,我


把刀子打開,猛然刺向老包的腹部。難以置信地,刀尖竟碰到 他腰帶上的金屬扣環,刀刃斷裂從我手上彈出去。老包先看看 我手上的刀柄,又看看我的臉,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但從眼神 可看出他有多麼驚恐。 「對……對……對不起!」我冒出這三個字,然後把刀柄 一扔,領悟到剛才的舉動而驚慌失措,我衝回空蕩蕩的家,直 奔浴室,反鎖起來,往地上一坐,想要把幾分鐘前發生的事忘 掉,但怎麼可能。雖雙眼緊閉,但剛才可怕的景象仍不斷重 現—握著小刀的手竟那樣猛刺進去……腰帶的環扣……斷裂 的刀刃……老包震驚的表情,一幕幕揮之不去。 我無法再找藉口,居然想殺害自己的朋友!我心想,我肯 定是瘋了,只有瘋子才會殺害朋友! 我就這樣坐在反鎖的浴室地板上好幾個小時,一直想一直

最後我終於承認,我不能再否認了—脾氣的問題真的很 嚴重,而更不容易承認的是,我管不住自己的脾氣。 我終於向神呼求: 主啊,求求祢,祢一定得幫我,求祢把 我這壞脾氣拿走吧! 那時我已讀過不少期的《今日心理學》雜誌,知道一個人 的脾氣跟個性有關,而許多專家都主張人只能接受自己的個 性,設法彌補缺點—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但我也明白假如脾氣控制不住的話,當醫生的夢想可能無 法達成。我拚命禱告: 主啊,請祢改變我!祢在聖經裡應許 說,只要憑著信心求,祢必成就,我相信祢能夠改變我的!

‫ޟר‬ଽॳᓎ՗࣏৯ᘈ‫װ‬ՌϏཤ࠳ CHAPTER 7

回憶,從小到大沒有過那種厭惡、驚恐、悽慘的感覺。

93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94

我出去拿了一本聖經,又回浴室坐在地上,翻開聖經,剛 好是箴言書,首先映入眼簾的經文就講到怒氣,暴怒的人沒別 的只有招惹紛爭,我一直往下讀,神的話好像特別針對我寫 的,尤其十六章 32 節更令我反覆地讀:「不輕易發怒的,勝 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聖經的話使我知罪,但也 指出盼望。 真的好像上帝當面對我說話一樣,祂看見且深知我的一 切,包括那管不住的脾氣。祂讓我知道祂愛我,因為祂是造我 的神,唯有祂能改變我,而且祂會。 那天下午我在浴室裡讀經、禱告、哭泣,很長一段時間 後,漸漸充滿一種無法言喻的真實平安。我不再哭泣,兩隻手 不再抖個不停,不再去想剛才我做那些可怕的舉動,我知道神 已經應允我的祈求。 我把自己關在浴室裡禱告了四小時,走出去的時候我知道祂 在我裡面大大動工,我的心已被改變,確鑿無誤、無可否認。 不只是 相信 而已,我真的 知道 。因為那種無法控制的怒氣 從此不再發作,不再威脅到周圍的人、我自己和我的夢想。誰 都無法惹我發怒來控制我,從那時到現在,沒有人能夠挑動我 爆發管制不住的脾氣,這份體會使我深深得力,直到今日,我 無法用言語形容,但神已經給我力量,使我能控制脾氣和所有 情緒,過去如此,將來仍必賜我所需力量。 當時那刀子若偏個一吋,我可能就把朋友給殺了,也把自 己的青春葬送在監獄裡。此事讓我學到一個更重要的功課,我 重新體認聖經是神智慧的寶庫,神要我從這取之不盡的資源中


汲取每日生活所需的智慧。 當然運用聖經的智慧並非一蹴可幾,但隨著每日讀經習慣 的建立,神的道漸漸深入我心。舉例來說,箴言書不但包含有 助於平息怒氣的建言,也包含許多對愚昧之人與愚昧行為的警 告,對我正合用,因我差點又落入危險,而打亂夢想之路。這 個危險比暴躁脾氣更微妙些,但也是很嚴重的問題。 我八年級那年,母親總算達成讓我們搬回自己房子的目 標,自從父親離開後整整五年我們都租房子住,從新英格蘭 地區搬回底特律租房子也有兩年多了,所以搬回迪肯街的那一 天,我們都有總算回到老家的感覺。 但同時我也得在學期中從威爾森中學轉到杭特中學,適應 過程並不順利。在威爾森中學,同學們看著我的成績從墊底 進步到第一名,我已經贏得他們的尊重。但轉學到杭特中學

著 ,不在乎 課業 。 我很希望被同學接納,但家裡哪有餘錢讓我去買那些夠酷 的服飾。那幾年同儕壓力每每造成我和母親的摩擦,每次我求 她給我買一些像同學穿的那種流行勁裝,她都難過地跟我說 實在沒有多餘的錢,買不起。我就會抱怨說,她從來不關心 我,我快變成孤僻沒有朋友的人了。她就會告訴我,憑衣著來 判斷人的,反正不值得我跟他們交朋友。每次都這樣吵。 哥哥通常都站在母親那一邊。剛開始我很氣母親不通情 理,但其實我心裡很清楚媽媽說得對。後來我讀到聖經箴言 書,發現那些講到愚昧人和愚昧行為的經文,都像在形容我和

‫ޟר‬ଽॳᓎ՗࣏৯ᘈ‫װ‬ՌϏཤ࠳ CHAPTER 7

(七成五的學生是非裔美國人)後,這裡的同學卻只在乎 衣

95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96

朋友一樣。 我真是個隨從愚昧人的愚昧人,同儕壓力使我更加愚妄。 這裡的同學不但注重穿著,而且輕看課業成績。我雖跟不上 衣著流行,但同學邀我放學後去公園打籃球,我倒是隨時奉 陪,而且一打就打到天黑,回家倒頭便睡。結果我的成績直直 落,八、九年級保持的全 A 成績又跌回 C 等。但我在底特律 西南高中十年級的那個小團體卻覺得拿這種成績就可以了。 約在十年級的這時候,有個機會出現,正好讓我可以逃離 威脅到我未來夢想的同儕壓力,但我需要冒個風險。 在一九六○年代,底特律的各公立高中都有積極活躍的預備 軍官訓練團(ROTC),哥哥一上十年級就加入了,到高中最後 一年已經升到上尉,且擔任我們學校這個連的連長。我雖然佩 服他,卻不是很想跟著他的路走。再加上 ROTC 的要求和紀律 一點都不吸引我那票同學,所以我跟他們一樣對這件事絲毫不 感興趣。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夏彭上校昂首闊步從走廊走過去。 夏彭和哥哥一樣都是十二年級,不過他的官階高多了,並 且全底特律高中的預備軍官訓練團僅有三名上校,他是其中之 一。但令我心動的倒不是他有多大權威、多少功績,而是他的 上校制服。那套制服雙肩各有三顆鑽,胸前有好幾排勳章加緞 帶,還有幾條酷斃的繩子。有個念頭閃進來,媽媽只能買得起 那種老土的衣服,害我常被同學笑,假如我可以每天穿這種酷 炫的制服上學,就不用煩惱了嘛。動機雖可議,但我突然十分 嚮往一套像夏彭上校那樣的制服。 當 我 問 哥 哥 如 何 報 名 加 入 ROTC 時 , 想 必 令 他 大 為 驚


訝。一問方知想達到上校的軍階,還得跨越一個未料到的最大 障礙。 剛升上十年級的時候他們已招了一批人加入,表示首先加 入的這批學生有整整六學期的高中成績可以申請晉升。ROTC 像所有良好的軍事組織一樣有套嚴格的晉升標準與時程規定。 由於我比同年級生晚了一學期才加入,表示我永遠比他 們落後半年。儘管在五個學期之內就達到上校軍階並非不可 能,但希望渺茫。於是我問自己: 值不值得冒這個險?假如 只有一個渺茫的機會可以晉升最高階,我還要不要接受 ROTC 的嚴苛規定? 儘管穿上那套酷炫的上校制服的機會並不高,但我還算夠 聰明想通了一點,不管達到什麼官階,反正加入以後,幾乎可 以天天穿 ROTC 的制服上學直到畢業,不必再穿那些老土的 我決定加入。結果我竟然很喜歡 ROTC 的一切—軍事科 學與戰略、拆解與組裝步槍、射擊練習、步操訓練、重機槍訓 練等。加入的第一個學期後,我因表現優異,獲得晉升,不是 升一等兵也不是下士,而是直接跳到上士。隔年沒多久我便晉 升為軍士官,後又升為軍士長。這時有位真正在軍中服役的杭 特中士給我一個挑戰,問我願不願意帶 ROTC 的一班五級生, 那夥弟兄不太服管教,素有搗亂、不合作、令人惱火的惡名。 這位真正的中士跟我保證,如果我可以在這個學期內制服 這一幫人,那麼到我在 ROTC 的第三學期開始的時候,他就 會把我升到少尉。假如我真的辦得到,那我不但可以趕上比我

‫ޟר‬ଽॳᓎ՗࣏৯ᘈ‫װ‬ՌϏཤ࠳ CHAPTER 7

衣服。

97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98

早一學期加入的學員,甚至超越許多人,而且有機會參加校級 軍官考試。只有到達少尉或以上的人才有資格參加考試,以決 定接下來可晉升到哪一級官階。除了這條路以外,所有的晉級 都要看功績來決定。 當然接受這個挑戰也意味可能會失敗,我知道那群人都是 阿飛、小流氓,和我差不多,所以被毆打與羞辱的風險是真有 的。但若成功就是我一舉跳過其他很多人的良機,且可繼續晉 升。這個「大格局」的想法給了我勇氣接受挑戰與風險。 結果這個班只是看起來屢教不改而已,很快我就發現其實 他們都很自傲,所以我便加強步操和步槍知識,接著訴諸他們 的自傲,挑戰他們不只是進步而已,還要在學期末成為全校頂 尖的 ROTC 班。他們做到了。 我獲得晉升,參加校級考試,拿全市榜首,不但打敗了 其他少尉,也贏過所有中尉、上尉、少校和中校— 所有的 人。ROTC 委員會要我去面試,面試之後他們便將我升為中 校,從來沒有人直接從少尉跳到中校。 此一新角色不但賦予我更多責任,也使我有資格參加下學 期的校級考試。現在我只差一級就達到我所嚮往的上校,而且 還多了一個頭銜,擔任全底特律公立高中預備軍官訓練團的最 高執行官。 這個經驗讓我學到,隨著重大責任而來的往往是很大的榮 譽和機會,擔任全市的 ROTC 執行官之後,我有機會晉見魏 摩蘭將軍(General William Westmoreland,越戰美軍最高指揮 官),參加國會榮譽勳章獎得主晚宴,帶領紀念日大遊行,西


點軍校也提供我全額獎學金。 我非常高興能加入預備軍官訓練團,整個經驗不但讓我有 很好的資歷申請大學,教導我各式各樣技能,也提高我的自 信,我相信如果我接受西點軍校的獎學金的話,應該對軍旅生 涯可以勝任愉快。 但當我坐下來好好思考長久以來想當醫生的夢想,便決定 不要冒打斷這條路的風險。因此儘管參加 ROTC 是一段美好 時光,令我收穫良多,體會到風險雖大,但回報也大,不過我 仍決定繼續朝夢想前進。其實 ROTC 的課程對我大有幫助, 在許多方面預備了我,也為我人生下一個大風險鋪路—選擇 進入哪一所大學。 這段故事講過很多次了,讓我決定選擇申請哪一所大學 的關鍵是一個電視節目(每週選擇的三個節目之一),當時

大學盃》,每個星期天下午都會有來自不同大學的學生組隊 參加答題競賽,題目範圍涵蓋科學、數學、語言、歷史、藝 術與音樂。我很羨幕他們,為了將來有天也能上節目比賽, 所以我特別去了解偉大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學習欣賞並辨認 他們的作品— 這些知識並無助於提高我在學校的人氣,因 為那時大家愛聽的都是搖滾團體如披頭四、滾石、三狗夜, 還有黑人音樂如摩城之聲的女子組合 Supremes、史摩基•羅 賓遜(Smokey Robinson)、一代金曲黑人歌后狄昂•華葳克 (Dionne Warwick)、馬文•蓋(Marvin Gaye)等。 我在十一升十二年級的暑假看到那集影響我至大的節目,

‫ޟר‬ଽॳᓎ՗࣏৯ᘈ‫װ‬ՌϏཤ࠳ CHAPTER 7

我夢想著入選參加由奇異公司贊助的大學生競賽節目《奇異

99


冒險贏家

風險評估與承擔 100

那次是哈佛與耶魯大學對戰,雖然還未到決定上哪所大學的時 候,但這兩所長春藤聯盟大學都在我夢想之列,麻煩的是,我 只有十元美金,僅夠繳一所大學的報名費。那集節目裡耶魯大 學把哈佛大學打得潰不成軍,好像是 510 分比 35 分之類,所 以我當場決定,申請耶魯! 假如那時我知道的像現在一樣多的話,就不會冒這個風險 把僅有的錢拿去申請耶魯,因為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 萬的優秀學生提出申請,我的機會究竟有多少?不過…… 講到冒風險,年輕人的天真偶爾會比知識與經驗有效益, 因為儘管我若申請其他門檻沒那麼高的學校,應該保證會錄取 的,但我已鎖定目標。 申請學校的期限到了,要冒這個險其實不難,因我仍相信 神要我當醫生,我為此迫切禱告,聖經許多經文都應許神必 將我們所求的賜給我們,而我渴望進耶魯,我切切祈求上帝應 允所求。記得我讀到箴言十章 24 節:「義人所願的,必蒙應 允。」所以我每天都期盼收到我所願的錄取通知單。最後並不 意外地,我終於收到了。 但我真的非常興奮。 距離夢想成真又靠近了一步,實在有很多理由可以慶祝。我 竟達到這個出乎所有人意外的階段—除了我母親和我以外。我 熬過了那段「險境中」的成長階段,雖然當時並沒有那麼想。 那時我自覺已有充分準備,可以迎接人生下一階段的挑戰。 殊不知對於認識風險我才剛入門而已,未來年月還有很多 個人與專業上的風險等著我一一克服。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