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ute read

大鳴大放的青年:臺中女中鳴青社

你對於參與社會議題的想像是什麼 ? 在這個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的時代 , 你會 不會常常覺得自己沒有明確立場、沒有太多想說的 ? 或是不夠強大、不夠有影響力、也不夠有勇氣 ?《好感》想藉著這期的採訪故事告訴你:「現在的你已經很有力量了 , 你可以試著把心向著自己 , 把想說的說出來。」

「鳴」 , 勇敢表達自己 ; 「青」 , 身穿綠色制服的青年

Advertisement

墨綠色的 T 恤、印著象徵和平的白色橄欖枝與飛鳥 , 臺中女中社會研究社的社服背後寫著大大的兩個字 ── 鳴青。社團目前由四位幹部和一位指導老師帶領十位社員組成 , 她們又名「鳴青社」 , 為一專門探討社會議題的異議性社團 , 在各色康樂、藝能或體育性質的高中社團中顯得獨特。

自 2018 年成立 , 已來到第四個年頭 , 國內外的公民運動不時能看見鳴青的綠色蹤影以個人或社團的名義參與 , 積極發出女孩的聲音。「剛開始 只是一群同樣關心社會議題的女生聚在一起討論 , 規模還只能算是同好會。」社長佑旻說 , 社團成立的目的是希望讓臺中女中的學生嘗試 對議題發表意見 , 同時也讓身邊的人更了解社會過去和現在所發生的事。

一學期中會有六次社課 , 過去社團曾針對許多人權議題設計課程 , 例如 : 國際和國內事 件、 LGBTQ、原住民、東南亞移工、司法轉型正義等。課程運用活潑的桌上遊戲、 RPG(Role- Playing Game, 由玩家在遊戲中扮演角色發展劇情 ) 與影片欣賞的方式 , 融合嚴肅的議題進行討 論 , 並且邀請相關的講師分享 , 或與其他學術性 社團舉辦聯合社課。過去幾年鳴青社皆有實際發 起公民運動的經歷 , 例如 :2018年的彩虹大合唱和 2019年在校內設置連儂牆聲援香港。

戴上彩虹象徵聲援同志

( 阮懿慈 / 攝 )

2018 彩虹大合唱盛況

( 劉妙香 ∕ 攝 )

在校園走廊設置連儂牆聲援香港

已擔任第二年指導老師的林芳如是臺中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執行長 , 該協會旨在以文化和教育進行市民倡議行動 , 舉辦在地相關講座以及審議民主等活動 , 促使臺中市民共同參與社會事務。

相信、爭取 , 留下什麼 , 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關於如何帶領學生社團 , 芳如老師表示會和幹部們共同討論社課的方向 , 她提及這一屆的幹部和以往很不一樣 , 彼此之間向心力很高 , 會從自己 的觀點出發蒐集資料和備課 , 課堂討論的議題則 是依據幹部興趣決定。例如知名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社會大眾開始關注精神疾病患者和 死刑存廢等議題 , 幹部便決定帶入社課討論 , 原 先設計讓社員選擇自己對死刑的立場 : 支持廢除、或反對。「以社師的角度 , 我希望能陪她們多想。」芳如老師認為除了選擇之外更需要的是多思考 , 因此建議幹部應帶著社員一起研究、討論議題表面下的細節。

校內社課內容多元

現任四位幹部分別來自不同的學科類組 , 破除了只有文組學生才會關注社會議題的刻板印象。「 以前會看新聞 , 也會蒐集資料 , 但通常只能看見議題的表面。」美宣長妤宣說鳴青社讓她能更進一步深度了解議題 ; 總務兼活動長琮晏則認為自 然組的自己平常接觸到議題的機會比較少 , 加入鳴青社是因為想訓練自己成為思考獨立的人。幹部們一致覺得經驗與組織社團的過程是收穫最多的部分。

「希望學妹是因為喜歡所以來, 而不是為了累積 學習歷程檔案而加入。走出這個社團以後還願意 繼續關注議題 , 比她知道多少來得重要。」妤宣希望社員們能真的喜歡上關注議題這件事 , 琮晏跟著補充 :「希望大家對每件議題能有自己的想 法、能勇於表達自我 , 就像社團的名字一樣。」

「對議題投以眼光是很自然的過程, 議題不像每 天必須要完成的作業 , 只是偶然地看到也願意去了解 , 慢慢地就像生活的一部分。」對於怎麼開 始關注議題 , 社長佑旻這麼說。其他幹部也覺得 人們之所以會對某些價值觀和議題感到關心 , 一 定是從生命中逐漸累積的 , 然而真正重要的是 , 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經驗慢慢梳理成自己說什麼也 不能放棄的核心價值 , 成為生命依循的方向。當被問到 :「未來會不會因此選擇法政或社會相關科系 ?」她們不約而同地回答:「不知道。」但無庸置疑的是 , 對議題的這份關注和敏感度會一直保持下去。

「女中的學生的確比別人多了一些資源, 如果她 們對其他階層的人無法同理 , 會有點可惜。」芳如老師期盼藉由社團多樣的課程 , 讓學生多想、多看。尤其 , 應該看看自己生活的世界 , 像是上 個學期最後幾次社課臨時改成「天外天劇場」 , 很多學生才第一次知道離自己不遠的地方有這樣 一棟歷史建築。「希望學生能夠知道、想知道、想持續知道 , 遇到觸碰到你的社會議題願意多想一點。」芳如老師認為關注社會議題對高中生帶 來的影響 , 除了開拓視野和走出同溫層 , 更重要 的是了解自己成長的地方 , 從關注議題最終回到關懷社會和人。

生活即反抗 , 女孩在議題中的戰鬥位置

文學家卡繆說 :「反抗者在拒絕荒謬的同時, 無 時無刻不在追求著意義 , 不是因為自由所以要反 抗 , 而是透過反抗 , 才能擺脫奴役而帶來真正的自由 ; 不是由於希望才要反抗 , 而是透過反抗 , 才能在絕望中帶來希望。」

2021年參觀自由路上藝術節展覽

《好感》團隊和鳴青社一起參觀今年由臺中好民文化協會舉辦的「自由路上藝術節」展覽 ── 「 1979 陳博文攝影展與黨外報刊文件展」 , 看板上寫著 :「生活即反抗, 聲援即救援。」看著過去的人們為了集會和訴求付出了那麼多心力 , 甚至犧牲性命 , 更顯得這個能自由發聲的時代多可貴 , 你是不是也想問 :「到底身為學生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

鳴青社幹部們說下課以後通常得去補習班報到 , 比較少有時間參與大型公民運動 , 但她們仍想對同樣是學生的大家說 :「身為一個高中生, 能知 道或是願意去了解社會上發生的改變就很棒了 ! 」、「平時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去聽校外舉辦的 講座 , 或是擔任與議題相關活動的志工。」她們 認為 , 也許學生還沒有能力撼動社會的不公義 , 但可以從自身做起 , 透過思考、溝通 , 試著帶動周遭不同立場的人參與討論 , 在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裡 , 每個人的聲音都值得被重視。

初萌芽的高中女孩在社會運動的光譜裡或許還不夠明亮 , 然而 , 屬於這個年紀的歌聲、文字還有那些熱切的信念 , 是現在的她們能給這個世界最溫柔也最有力量的反抗。

社長 / 趙佑旻 興趣議題 : 人權、法律、轉型正義

社會參與與關注議題從不會被性別與年齡限制 , 所以勇敢的向前奔跑 , 享受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吧 !

副社長 / 賴楨茵 興趣議題 : 人權、 LGBTQ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 做自己的主人。

美宣 / 賴妤宣 興趣議題 : 人權、特赦、轉型正義

你不需要很厲害 , 才能開始 ; 但你要開始 , 才能很厲害 !

總務兼活動 / 陳琮晏 興趣議題 : 冤獄、 LGBTQ

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 做自己 !

社團指導老師 / 林芳如 好民行動文化協會執行長

你的心去關注土地發生的事情 , 用你的自由去關心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改變。

-----------------

採訪 : 王亮云、陳哲安、郭于萍|文字 : 陳哲安、王亮云|攝影 : 郭于萍|照片提供 : 鳴青社、林之晴|插畫 : 任巧軒、邱家榆|責任編輯 : 王亮云

This article is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