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Garden 190 (2013-07)

Page 1

Dharma Garden

190 2013 • 7 Bi-Monthly

本期專題:處眾之道


目 錄

第190期 2013年7月

編者的話......................................................................................................................... 1

法義探討

專題- 「處眾之道」

論勝義了義之教─講於佛法度假..................................................................... 2 超定法師 美國佛教史簡述 (三).............................................................................................. 7 淨海法師 中國佛教史話(十二).......................................................................................... 13 慧璉法師 處眾感言......................................................................................................................... 18 處眾之道淺見.............................................................................................................. 20 菩提合唱團與我......................................................................................................... 22 唱出和諧的人生......................................................................................................... 24 共贏之道......................................................................................................................... 26 學習做佛寺的主人.................................................................................................... 28

修慧法師 李瑋 王永士 倍思 智哲 智證

見聞覺知

任性與隨緣.................................................................................................................... 30 宏意法師

法苑文輯

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31 絲路記遊 (六).............................................................................................................. 34 死刑的探究.................................................................................................................... 38 THE PURPOSE OF MEDITATION........................................................................ 41

新聞類

智一法師 恆律 開照比丘 Ven. Seelananda

活動預告......................................................................................................................... 43 活動翦影......................................................................................................................... 44 七、八月各項活動時間表..................................................................................... 47 專題預告、助印功德錄.......................................................................................... 48

《惠賜稿件,請自行存底,本刊保留刪改權。若未如期刊登,或未採用,恕不退稿,請見諒。》

發行人:

Publisher:

編輯者:

淨海法師、宏意法師

Ven. Jan Hai and Ven. Hung I

佛光法苑編委會

Editor:

Dharma Garden Editing Committee

出版者:

德州佛教會

封面:非洲維多利亞瀑布 封面攝影:潘英俊 封底攝影:潘英俊 承印者:Long Plan Printing

美洲菩提中心:29123 Mellman RD, Hempstead, Texas 77445 Dharma Garden (USPS 019-577)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exas 77072, Tel:(281) 498-1616, Fax:(281) 498-8133. Issue 190, July 2013. This is a non-profit venture solely supported by contribu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and the readership.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the above address. Website: www.jadebuddha.org Email: dharmagarden.tba@gmail.com


編者的話 每年五月,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為了紀念佛陀的誕生,都紛紛舉辦浴佛法會。南傳佛 教國家,同時慶祝佛陀的誕生、成道與涅槃,因為三件事都發生在五月的月圓日,是為 衛塞節。據《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記載:悉達多太子降生時,四天王以香湯沐浴太子 身。後世的佛教徒把浴佛做為一種象徵,一方面感念佛陀是世界的一盞明燈,為我們指 出一條解脫自在的正道之外,同時也祈求世界的清淨無垢。誠如「浴佛偈」所讚頌:「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實為大眾內 心的共同願望! 超公把在「佛法度假」上課的「論勝義了義之教」一文登出,使我們在法義上更為提 昇。文中述說了義不了義,二諦、空有,主要取材於唯識學的《解深密經》。超公指出了 義不了義,大乘三系各有他們的教證與理證,實由於眾生根機適應的不同方便,非學派本 質的問題。所以我們可就自己的程度,抉擇相應的法,細細琢磨之,探個究竟才是! 常言道:學無止境。修學佛法更是不進則退。信、解、行、證是四個不可越踰的次第, 要「解」就得親進善士,聽聞正法。如果您想了解大乘佛法的開展緣由,釐清大乘究竟如 何。那麼佛教會今年開辦的「暑期佛教書院」,由台灣福嚴佛學院的圓波法師,為大家講 解《方便之道》課程,正是我們聞法解惑的良機,不把握因緣,更待何時? 曾有人批評學佛的人「光說不練,說食不飽」。的確有人把佛法當學問來研究,但世尊 說法的目的,在使人離苦得樂。學佛是講求解行並重的,否則是離不了苦的。《五苦章句 經》有此四句偈說道:「作福事易,為道事難。為道復易,解道者難。說道者易,行之者 難。」意思是:世上的人,修福容易,修道就難了;修道如果容易,解了説佛法就更難;如 解說容易,要如法行持則難上加難了。例如布施,人人都可以布施;可是並非個個都能說 法,也不是人人都願意聽法。能依教奉行的更是難能可貴了!有些人以為布施一點錢就是 功德,但這並非究竟之道。依《金剛經》所說,要讓所有的眾生,遠離煩惱到涅槃彼岸, 才是大布施。假如不聽聞佛法或沒人說,如何懂這道理?懂得道理還要用得出來才算。所 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運用佛法是要經過磨練的,不是一蹴可及。因 此我們應從信佛、學佛,然後進一步到行佛,這樣對自己,對他人才能有所受用!果能少 煩少惱,何愁團體不融洽,社會不祥和!


論勝義了義之教 ──講於佛法度假

超定

一、緒說 這一論題出自《解深密經卷二‧無自性 相品》第五尾段:「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 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 教?我當云何奉持?』佛告勝義生菩薩曰: 『善男子!此名勝義了義之教,於此勝義了 義之教,汝當奉持!』說此勝義了義教時, 於大會中有六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七十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解深密經》是大乘唯識學極其重要的 經典,除序品而外,計有七品,主要在於重 新解說佛陀從前已經宣說過的教法。全盤 佛法的內容,大約分成境、行、果;也即 是教、理、行、果;總括解理、修行、證 果,修學佛法的始終歷程。佛法,或可簡 分為:教法與證法。依《解深密經》的要義 說,從〈勝義諦相品第二〉至〈地波羅密多 品第六〉,宣示佛弟子解理修行的法門,名 為教法;最後,〈如來成所作事品〉,說明 佛陀果位的殊勝功德,是謂證法。 「勝義了義之教」,名稱出在〈無自性 相品〉,而其涵意則總攝全部的《解深密 經》,也即此一法門,教、理、行、果皆

是究竟了義之教。分別言之,顯理部份的 〈勝義諦相品〉等四品屬勝義了義之教。 其次,明修行,〈分別瑜伽品〉開示止觀的 勝解行,名為瑜伽了義之教;〈地波羅密多 品〉明十地菩薩修十波羅密的如實行,名為 地波羅密多了義之教;最後,〈如來成所作 事品〉,即從修行成就而證無上菩提果,名 為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 佛法智慧進修的次第,如經論說,四預 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為行者避免誤入歧途故,佛陀 開示四依的準則: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 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 了義不依不了義是「如理作意」,為成就 思所成慧的階段,在慎思明辨,抉擇義理 時,應該遵循的法則。問題是:判別何謂 了義?何謂不了義?究竟如何界定?依那 一學派思想為準? 今日流傳於世界各地的佛教,主要有三 大體系:中國的漢傳佛教,東南亞的南傳佛 教,蒙古、西藏等地的藏傳佛教。簡稱為: 巴利語系、漢語系和藏語系的學派。從印度 佛教思想的變遷看,海南巴利語系即傳承印

【第190期‧佛光法苑‧ 】


度早期的原始佛教;中國漢語系即代表中期 大乘佛教;藏語系,無疑是印度晚期的秘密 大乘佛教。假如全世界各國佛教徒共聚一 堂,辯論誰的思想最究竟圓滿,答案很鮮 明,代表南傳的巴利語系的學者,自然主 張:愈古愈真,聲聞解脫道係釋尊在世時 期,普遍盛行的佛法,品質保證,無可置 疑的。代表漢傳語系的中國佛學者,揭櫫 大乘菩薩道,普度眾生,共成佛道才是我 佛世尊出世的本懷。至於傳承印度晚期佛 教的藏傳上師,必然以無上瑜伽,作為至 高的妙法,這才是佛陀真傳,愈後愈究竟 圓滿故。 大乘經典勸持流通分,無不稱讚:這一 法門,最尊最上最第一,如《金剛經》說: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 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 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 萬佛所種諸善根。」又云:「須菩提!一切 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 經出。」「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 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 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 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 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 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裡引用大家熟悉的《金剛經》為例。其他 數不盡的經典,莫不皆然。賢首宗的門人尊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經中之王,天台宗的 學者則指《妙法蓮華經》才是經中之王,唯 識宗的《解深密經》,標榜它是「勝義了義 之教」,當然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教 證、理證具在,值得信受奉行了。 二、何謂勝義了義? 勝義,即勝義諦,對世俗諦而言。二諦 是佛法根本論題,《中觀論頌》說:「諸佛 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

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 法,不知真實義。」簡單的說,勝義諦,或 名真諦,第一義諦,那是聖人運用他的般若 妙慧,所證得的甚深、不共凡夫的殊勝境 界。我人學佛修行,以斷惑證真,超凡入 聖為目的,所證的真理,所得果位,即此 勝義諦。相對地,無明之所蒙蔽的凡夫, 所知所見的平庸常識範疇,都屬世俗諦。 世俗,原是顛倒眾生,無明煩惱的產物,假 而非真,不成其為諦的。然而,「若不依世 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 槃。」證得聖諦第一義,才能達到修學佛法 的終極目標─涅槃。佛陀宣說的教理,梵語 修多羅,譯言契經,上契諸法真理,下契眾 生的根機。契理是勝義諦,契機是世俗諦; 依俗而證真,若不依世俗諦,曲高和寡,眾 生無法信受,不得其門而入,即永遠漂流於 生死海。佛陀說法,觀機逗教,適應眾生不 同的程度,開示深淺不一的教法;深入淺 出,也即是契理契機之意。 從凡聖差異,用二分法解說二諦,稱為 凡聖二諦、情智二諦、有空二諦。凡夫與聖 人在世俗與勝義二諦上,看法是相反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畢竟空,聖者 的知見肯定如是。凡夫則不然,根源於無明 妄執,認假當真,迷空著有,故起惑造業, 輪迴不息。佛法教化眾生,令迷途知返,宣 說世俗諦,而直指其謬誤,從而轉迷情成悟 正覺。青目論師解釋凡聖二諦:「世俗諦 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 法,於世間是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故, 知一切法皆空無生,於聖人是第一義諦, 名為實。」 約聖者本身而言,還是兼具二諦的。意 思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菩 薩生活在人間,認同世俗的差別相。如善 惡、因果、是非、苦樂等事相,還是不可

【第190期‧佛光法苑‧ 】


否認的。契入勝義而不違世俗,即理而不礙 事,名為事理二諦。大乘菩薩道的修證,分 為般若道與方便道:「般若將入畢竟空,絕 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般 若證性空,方便知幻有;一是根本智,一是 後得智。若菩薩停留在勝義畢竟空中,則凡 聖一如,惑業皆空,所謂轉凡成聖、斷煩惱 證涅槃、消業障得解脫皆落於戲論。菩薩廣 度眾生,莊嚴國土的任務,必須由般若出方 便,依方便的後得智才能完成。這就是從幻 有真空的二諦,達到妙有真空,二諦圓融無 礙的佛菩薩境界。 《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以五相開顯 何謂勝義:(一)無二相:「一切法者,略 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 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有為 生滅,無為不生滅,為令愚夫棄俗向真。通 達諸法寂滅相之目的,不可依妄情執它為實 有。(二)離言相:有為、無為皆是本師假 施設的方便語。何故說有為、無為等言辭? 「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 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 覺故,假立名相謂之有為無為。」(三) 超過尋思相:「我說勝義是諸聖者內自所 證,尋思所行是諸異生展轉所證」;「勝義 無相所行,尋思但行有相境界」;「勝義不 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勝義絕諸 表示,尋思但行表示境界」;「勝義絕諸諍 論,尋思但行諍論境界」。是故當知,勝義 超過一切尋思境界。(四)超過一異相:「 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甚深,超過諸法一異 相。」「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應 於今時一切異生皆已見諦」,得安隱涅槃, 證無上菩提。相反地,「若勝義諦相與諸 行相一向異者,已見諦者於諸行相應不除 遣」,於諸相縛粗重縛不得解脫;不得安隱 涅槃,不應證無上菩提。又無異者,勝義諦 亦應墮雜染相;若一向異者,勝義諦相應非

一切行相共相。(五)遍一切一味相:「勝 義諦相,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 通達,最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此清 淨所緣,於一切蘊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 如於蘊中,如是於一切處中,乃至一切道支 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是故善現!由此道 理,當知勝義是遍一切一味相。」(經文繁 複,以上僅錄大意。) 《成唯識論》謂勝義諦有四種:「一、 世俗勝義,謂蘊處界等;二、道理勝義,謂 苦等四諦;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 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此中勝義, 依最後說,是最勝道所行義故。」道理的 顯揚,從淺入深,有上述四種勝義,實則 聖諦離言絕思,唯一真法界;清淨聖智所 緣才是勝義諦,其他三種皆是假名。 關於了義不了義之辨,中觀師與瑜伽 師,也即性空大乘與唯識大乘,彼此根據 聖典不同,形成思想對立,對了不了義的 解說互異。中觀師依《無盡慧經》所示:「 顯示世俗者為不了義經,顯示勝義者為了義 經」如云:「以種種名言宣說我、有情,於 無我中說為有我,此等名不了義經」。相反 地,「若顯示空、無相、無願及無我等解脫 門,此即名了義經。」般若經、中觀論等一 系列的經論,宣說無自性、空、不生滅等是 了義之教。這裡所謂了義,係指義理決定、 究竟、徹底之意。依此為評判的標準,一切 我、法,都是世俗所攝;既是世俗的,無 非為名言識的假施設;依勝義觀察,窮究 到底,其實在性是不存在的。甚至六凡四 聖,生死業報,三乘道果,也都是世俗的 假名施設。般若經說:「生死如幻如夢, 涅槃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於涅槃者,亦 復如幻如夢」,即是此意。 唯識學者依解深密為聖教量,判般若經 之說為不了義。何以故?一切法空,確是我

【第190期‧佛光法苑‧ 】


佛所說的諸法勝義,但它不是了義的,因為 在言教上,說的不夠明了,沒有講清楚。我 人不能依文解義,而需要加以詳細解說。唯 識論書言:法相有三種,遍計所執、依他起 與圓成實。遍計所執即是眾生的顛倒妄執, 無中生有,病眼空花,確定空無所有;而依 他與圓成,一事一理,一俗一真,那是不可 空的。如依他與圓成皆空,則世間的雜染, 出世的清淨,流轉與還滅的因果都無法建 立。圓成實,或名為空性,因空所顯性, 空而不空。這樣講清楚,說明白,才能令 眾生一目了然,領會佛說法的意趣。所以 勝義(圓成)了義,世俗(依他)也是了 義,二諦皆了義。 三、三性二諦空有之辨 談到了不了義的問題,必然牽涉及三 性、二諦、空有的思想。《解深經‧一切 法相品》,世尊答覆德本菩薩所問諸法相: 「謂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 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 這是總標三自相的名稱,接著解義:「云何 諸法遍計所執相?謂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 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云何諸法依他起 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 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 蘊。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 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 故,如理作意,無倒思惟為因緣故,乃 能通達;於此通達,漸漸修習,乃至無 上正等菩提方證圓滿。」

執法的是第七識,執法不執我的是第八識 及前五識。護法論師認為:能遍計的有漏 心心所,唯有雙執我法的六七二識,前五 識和第八識,並沒有遍計的作用。 依他起相,本經依阿含聖典所說的有情 流轉的十二支緣起。《攝大乘論》解說:「 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 其內容包括五色根(身識)、染末那(身者 識)、無間滅意(受者識)、六塵(彼所受 識)、六識(彼能受識)、時間(世識)、 數目字(數識)、住處(處識)、語言(言 說識)、有情差別(自他差別識)、善惡流 轉(善趣惡趣死生識)。總之,無境唯識, 世間一切存在都是以識為自性而明了顯現 的。「阿賴耶識為種子」,說明以上十一識 都是從阿賴耶中的種子所生的。如前九識是 由名言熏習種子而現起。自他差別識,由我 見熏習種子而現起。善趣惡趣死生識,由有 支熏習種子為因而現起的。《解深密經》說 惑、業、苦的三雜染便是依他起相,這一切 都是以虛妄分別為自性而顯現的眾生相。 云何圓成實相?本經簡言,「謂一切法 平等真如」。《成唯識論》解為「二空所顯 圓滿成就諸法實性。」真如,依人法二空所 顯,具備圓滿(無所不遍)、成就(非生滅 法)、諸法實性(體非虛謬)三義。這是菩 薩行者,勇猛精進,如理作意,無顛倒的思

遍計所執相,即凡夫的虛妄分別心, 對蘊、處、界等諸法實相不如實知,而起 我執法執的錯誤顛倒。遍計,含能遍計與 所遍計二義,所遍計是我人所認識的一切 現象,如六塵等境界。能遍計是心心所 法,八識心王及其相應的心所。安慧論 師說,執我執法的是第六意識,執我不 【第190期‧佛光法苑‧ 】


惟為因緣,也即是聞思修的加行慧,進而證 得唯識性;其過程包含通達位、修道位,至 究竟佛果,才算圓滿證得圓成實相。 唯識學的三相,簡言之,依他起是虛妄 分別的心,遍計執是無義而似義,虛妄分別 所顯現的境,圓成實是空掉遍計執(我法二 執),所顯現的空性。 略明唯識三相(所知相)後,進一層談到 它與二諦空有的關係。大概的說,遍計所 執與依他起,二者同屬世俗諦,圓成實才是 勝義諦。如上所述,無明所覆名世俗,本經 用「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過患」,譬喻遍計 所執。眩翳是障蔽正常視力的紅絲白絲,這 種人視線糢糊不清。無明所蓋的眾生就是這 樣,諸法因緣生、唯識所現,而妄執有離識 獨立的客觀境相存在。如暗室見繩為蛇,妄 執為實,庸人自擾。在二諦中,遍計執相, 妄情所生,假無實體,是空無所有之法。依 他起相,與遍計執相,二者皆是世俗諦,但 遍計執相可空,依他起相是不能空的;空卻 依他起,則破壞世出世間諸法,雜染的生死 流轉不成,清淨的出世解脫也無法成立。在 世俗法中,一空一不空。「依實立假」,沒 有依他起相,染淨諸法都難以安立。至於圓 成實相,二空所顯性,但也同樣不可空。唯 識大乘稱為有宗,道理就是這樣明白,唯識 無境,外境空而內識不空。 唯識有宗,講不講空?《解深密經‧無 自性相品》,在闡明一切法相品三種自相 後,特別疏解三無自相的意趣。經云:「世 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 來寂靜,自性涅槃。未審世尊依何密意作如 是說?」佛言:「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 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謂相無自性性, 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一)諸法 相無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

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 相。」(二)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 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 然有。」(三)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 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 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 若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依他 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名勝義無 自性性。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 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無我性名為勝義, 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 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 性性」。 《唯識論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 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什麼 是密意?「顯非了義,謂後二性雖體非無, 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執實有我法自性,此 即名為遍計所執;為除此執,故佛世尊於有 及無總說無性。」 佛說諸法無生無滅等語,主要是依相無 自性的密意說。遍計執自相,乃因凡情妄執 而有,體如空花水月,此無所有之法,不能 安立世間生滅因果。自相非有,從何而生而 滅?諸法無生無滅,即無煩惱生起,內心寂 靜;沒有煩惱,就不會造生死業,則自性涅 槃。佛陀依此遍計執相,無有少法可得,為 破相顯性,故說一切法皆空。另外,依法無 我性所顯的勝義無自性,真如法性不為雜染 諸法生起的因緣,它是無為法,當然是不生 不滅的。 四、結語 這論題太深太廣了,了義不了義、二 諦、空有,幾乎涵蓋了大乘與小乘,空宗與 有宗的核心問題。本文主要取材於唯識學所 依六經之一的《解深密經》,略述三性與三 無性要義。篇幅所限,有些專有名相,無法

【第190期‧佛光法苑‧ 】


一一疏解,待他日有因緣再作補充。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發揚般若一 度的深義後,開示學人:「法性本無二,隨 機說成異。了義不了義,智者善抉擇。」依 此論斷,宗派之諍,可以收兵了。佛法是一 味的,原始佛教、大乘佛教、空宗與有宗 等,無非為眾生根機適應的問題。何謂妙 法?那一種法門是至高無上的阿伽陀藥? 如古德說:藥無貴賤,對症就是好藥;法 無高下,應機就是妙法。般若會上佛說一 切法皆空,道理何等明白,究竟圓滿,無懈 可擊,五事具足的根機,如是信解,依教奉 行。但對五事不具者,或信而不解,或不信

又不解,或邪見曲解者,佛陀對這類的人, 不得不善巧方便,適應他們的程度,以更淺 顯易解之言詞,給予以重新詮釋了。 大乘三系思想,性空唯名、虛妄唯識、 真常唯心,何者了義?何者不了義?各有他 們的教證與理證,都不是論師們獨創的思 想,抉擇了義不了義,確是難題。我想, 既不是學派本質問題,而是眾生適應的不 同方便,那只有先衡量自己的程度,應接 受那一種法門,由淺入深,依方便而至究 竟了。印順導師對三系的抉擇,善巧、理 性、客觀。詳細內容請查閱《成佛之道》 P.368~395。

美國佛教史簡述(三)

淨海

四、韓國佛教和越南佛教在美國的弘揚 有關韓國佛教和越南佛教在美國的弘 揚,也是漢傳大乘佛教的一系,由於資料 不足,在此亦作簡單的介紹: 1916年,韓國少太山(Sotaesan)在韓 國創立了「圓佛教」組織,是韓國佛教之新 興宗派。1968年韓國薩姆宗師(Samu Sunim,Sunim為宗師、宗法師、祖師之義)先 在加拿大多倫多設總部傳教,以後又在美國

密西根州、芝加哥設置兩處分會。 70 年代 初,美國的韓國移民增長迅速, 1973 年在 洛杉磯建立第一座「達爾瑪沙寺」( Dahl Ma Sa)。次年韓國曹洞宗的崇山(Seung Sahn )宗師,在羅德島州創「普羅維登斯 禪修中心」。十年後他又建起了信徒廣泛的 禪修網路「觀音禪學派」1。 崇山原名李德仁,北韓平安南道順川 人,中學畢業後,進入東國大學,主修哲

【第190期‧佛光法苑‧ 】


學。 1947 年出家,法號行願。 1970 年,崇 山行願隻身來到美國,對象以美國人為主, 後來建立五個禪中心於美國各地。 80 年代 起,崇山宗師多次邀請佛教及其他宗教領袖 座談,促進世界和平。1982年創辦「國際觀 音禪院」以維繫世界各地不斷增多的禪中心 和弟子,當時有超過125所禪中心,遍佈南 北美洲、東西歐、俄羅斯、東南亞及非洲等 地。1987年,崇山宗師在「普洛威頓斯禪中 心」舉辦第一屆「世界一花」大會,邀請佛 教大德及不同宗教人士參加,互相交流,推 動修行風氣,傳達「世界一花,萬民同體」 的和平訊息。自此,「世界一花」大會每三 年舉辦一次。由他開始海外弘法起 30 多年 間,他在 32 個國家建立了 120 多家禪院, 收了五萬多名佛子。他的英文著作共有: 「Only Don't Know」、「Dropping Ashes on the Buddha」、「The Compass of Zen; Bone of Space: Poems by Zen Master Seung Sahn 」(《禪羅針盤》)、「 Ten Gates: The Kong-An Teaching of Zen Master Seung Sahn」、「The Whole World Is a Single Flower: 365 Kong-Ans for Everyday Life」 (《世界一花》)。其中「Dropping Ashes on the Buddha」(《彈灰在佛身》)、「 Only Don't Know」(《只是不知》)、「 Compass of Zen」(《禪羅針盤》)等被翻 譯成中文、韓文、法文、德文、波蘭文、西 班牙文、俄文、立陶宛文等多國文字2。圓 佛教據說在世界各地有500多間佛堂與100萬 名信徒。2015年將迎來100周年。 越南天恩法師( 1926 - 1980 )是日本 早稻田大學的文學博士, 1966 年來到美國 在洛杉磯發展, 1970 成立「禪學中心」, 1973 年創立「東方大學」, 1976 年建立了 第一座越南人的佛寺,有學院、圖書館、禪 堂,該寺的建成滿足了居住在加州的一萬多 名越南難民和佛教徒的精神需求,保持了越

南的傳統文化。1978年8月釋天恩又和台灣 佛光山教團的星雲法師一起在洛杉磯重建了 「國際佛教促進會」組織。同年,越南佛教 徒聯合會(又名越南佛教統一會)在美國建 立,釋曼濟任主席。 1980 年聯合會加入世 界佛教聯誼會。 1984 年 12 月聯合會在洛杉 磯召開大會,來自美國各地的107個佛教團 體的代表、 37 位美國各地佛教寺院住持參 加了會議。 70年代越戰後,因大量移民及難民移居 美國,在夏威夷的越南人則成立了「夏威夷 越南佛教會」。在德州、路易斯安那州、佛 羅里達州一些大城市的越僑,大多數人信 佛,都先後建立寺院或佛教社團組織。 一行禪師(Thích Nhất Hạnh,1926年- ),是越南人,十六歲時在禪宗寺院出家, 1949年受比丘具足戒。1960 年代,一行禪 師在西貢組織了「青年社會服務學院」( School of Youth for Social Services),開 始投入社會運動。在越戰期間,他組織青 年,建立醫療中心,並協助安置因為戰爭 而無家可歸的人。之後他得到普林斯頓大 學提供的獎學金,到達美國,曾在康乃爾大 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課程,並且持續推動 反戰運動,希望 美國軍隊退出越 南。 1966 年,他 在美國創立「相 即共修團」(The Order of Interbeing ),建立十四 項正念練習的課 程。他分別在加 利福尼亞州、佛 蒙特州等地設立 鹿野苑寺、綠山 佛法中心、楓林 一行禪師

【第190期‧佛光法苑‧ 】


寺。他努力將佛法更新,使佛教成功地向 西方社會傳播開來,並為西方人所接受, 對西方社會影響極大,在全美各地都有自 行組織的一行禪師讀書會,他被認為是除 達賴喇嘛外在西方最具影響的佛法導師。 一行禪師通曉越、英、法及中文,除了佛 學論述之外,並著有詩集、小說、戲劇、 傳記等,迄今已有上百本著作。他的作品 大部分在歐美等國家登上最暢銷榜;其中 不少於五部著作,被翻譯成 30 國不同文字 以上。每年,在全世界接觸到禪師的開示及 書本的人次超過幾百萬。把五戒重新演繹為 五項正念修習,讓大眾易於接受和明白,使 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出來。聯合國教育科學 及文化組織(UNESCO)採納了五項正念修 習,寫成宣言向全世界發表。他的英文著作 暢銷書有《活的安詳》(Being peace)、《 太陽我的心》(The Sun My Heart)、《 行禪指南》(A Guide to Walking Meditation)、《正念的奇蹟》(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般若之心》(The Heart of Understanding )、《佛之心法》( The Heart of the Buddha's Teaching)、《生命 的轉化與療癒》(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當下一刻、美妙一刻》(Present Moment, Wonderful Moment)3。 五、南傳佛教在美國 南傳上座部佛教在美國的起源最早可以 追溯到 1893 年,在芝加哥召開「世界宗教 大會」,達摩波羅出席大會發表了上座部 佛教的報告,即引起美國學術界的重視,一 位研究哲學和比較宗教學的斯特勞斯(Carl Theodor Strauss)皈依了上座部佛教,並在 美國居民中發起佛教運動,由此創立「摩訶 菩提會美國分會」。當時夏威夷王室的後裔 瑪麗.米卡哈拉.福斯特夫人(Mrs. Mary Mikahala Foster)也由達摩波羅的引導而信

佛,並將其大部分財產施捨給摩訶菩提會, 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會所,在斯里蘭卡建設 學校,出版佛教書籍和刋 刊 物;另一筆六萬 盧幣,在可倫坡建築貧民醫院;其中也包 括資助在美國傳播佛教的經費4。晚年達摩 波羅出家為比丘,奉獻一生在世界各地傳 播佛教。 1964年斯里蘭卡大長老慧獅尊者(Most Venerable Madihe Pannasiha Mahanayaka Thera)來美國參訪,在亞洲基金會的安排 下,恰好趕上了華盛頓的衛塞節,這是佛 教中紀念佛陀誕生、覺悟和涅槃的節日。慧 獅尊者和斯里蘭卡大使館的一些人一起在公 園參加了慶祝,經過跟大使館官員的一番交 談後,決定在美國建立寺院。他返回斯里蘭 卡,從「塞瓦迦佛學會」(Sasana Sevaka Society)籌集了資金來建立寺院。塞瓦迦佛 學會是一個由居住在美國的斯里蘭卡人和美 國人組成的佛教僧侶和居士組織。 另外一位斯里蘭卡維尼塔法師( Ven. Bope Vinitha),在哈佛大學就讀兩年之後 返回了斯里蘭卡,他被邀請重新回到美國主 持創立道場。 1966 年 12 月,他運來了一尊 佛像和佛舍利來到華盛頓,設立「佛教精 舍會」( Buddhist Vihara Socity )。後於 1968 年在華盛頓特區西北 16 大街 5017 號,

斯里蘭卡在華盛頓特區的佛教精舍

【第190期‧佛光法苑‧ 】


開創「華盛頓佛寺」(The Washington Buddhist Vihara),這是最重要的中心根據地, 一直受到斯里蘭卡和泰國政府的資助。華盛 頓佛寺從創立之初就是一個國際性的寺院, 這裡用英語舉行活動,包括佛教節日慶祝、 星期日定期演法會、指導禪修、教授僧伽羅 文、巴利文、梵文、設立佛教圖書館及書 店,發行佛典研究、佛學論文、教界新聞的 通訊,出版上座部佛教書刊,舉辦美國各地 佛法演講。來自斯里蘭卡、泰國、孟加拉、 緬甸和美國的佛教僧人和佛教友人成為此寺 的常客。斯里蘭卡人和其他的亞洲人到這裡 來為各種活動和典禮做義工,美國白人來參 加禪修課程,學習經文。在美國西部也有一 座著名上座部道場,即位於聖荷西的「靜點 研究所」(Stillpoint Institute),它的前身 是「丹佛佛教會」, 1971 由美國僧人蘇嘉 塔(Anagarka Sujata )創建,1974 遷到聖 荷西,主要活動是坐禪修持5。 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泰國和美國的佛 教徒在紐約創立了「佛教研究中心」(Buddhist Study Center),在此多年後,泰國僧 院Wat Vajiradhammapadip在紐約成立。 1970年代初,斯里蘭卡、泰國僧人和居 士最早開始在加州建立了寺院。而就在60年 代末70年代初,主要是本土的美國白人到亞 洲旅行參訪,在回國之後, 1976 建成一所 毗缽舍那禪修靜居中心美國分會,即「內觀 禪修會」(The 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IMS ),會址在麻塞諸塞州的巴雷購買了 75 英畝的農田和一處樓房,樓房原是天主 教堂,不僅有單人的小房間,還有集體空 間,和一個大禮堂,廚房以及餐廳設施, 距離波士頓大約兩個半小時車程,這是第 一個完全由非亞裔成立的上座部佛教組織。 受邀請指導禪修的亞洲老師,包括泰國森林 僧阿姜查、緬甸禪師馬哈希尊者、班迪達尊

美國洛杉磯泰國佛寺

者、喜戒尊者,印度在家導師阿那格雷卡. 穆寧達(Anagarika Munindra)和蒂帕嬤( Dipa Ma)。 在 1970 年到 1974 年之間,泰國移民也 開始在洛杉磯和華盛頓特區籌建寺院。泰 國Wat Vajirathamsathit佛寺的高僧Phrakhru Vajirathammasophon接受邀請,到洛杉磯來 教授並主持各種儀式活動。那時泰國社區團 體成立了「泰美佛教協會」,三位來美參訪 的僧人打算建立寺院。1971年6月,一個由 Phra Dhammakosacharn 尊者帶領的泰國僧 團來到洛杉磯,信眾開始籌集資金,購買土 地。1972年有人在洛杉磯水門地區,捐贈了 土地和房屋,並開始建築一個主廳,一個兩 層的泰式小樓,1979年竣工投入使用。在大 堂裡專用的佛像和兩套藏經由泰國僧人和信 眾運到美國,1979年,泰國國王和王后親自 主持了為Wat Phra Chetuphon寺院挑選佛陀 畫像的工作。自1971年以來,洛杉磯泰國僧 院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已是美國最大的泰國 寺院,每年接待數千人6。 1970年代末,斯里蘭卡、泰國、緬甸、 柬埔寨、寮國和當地美國人發起成立了上座 部佛教中心。在美國本土,當地美國人也接 受了較高等級的佛教位置。這五個亞洲國家 都有自己建立的寺廟,也都和本國保持著聯

【第190期‧佛光法苑‧10】


繫,而內觀禪修會卻沒有正式的聯繫,能將 傳承追溯到緬甸馬哈希尊者和泰國森林僧的 傳統教導。亞洲寺院則是正式地由亞洲僧人 領導,居士整體進行修建和維護,而內觀禪 修中心則由白人居士建立和領導,儘管也有 亞洲的僧俗老師來參觀或指導禪修。 1979 年,馬哈希尊者和喜戒尊者( U. Sīlānanda )、凱拉薩尊者( U Kelatha )來 到美國,一部分原因是回應內觀禪修會邀 請來指導禪修。在美國期間,他們參觀了三 藩市海灣地區的緬甸社區。在緬甸社區的請 求下,馬哈希同意在自己返回緬甸之後,讓 喜戒尊者和凱拉薩尊者留下。不久早期的美 國緬甸佛教組織之一,美國上座部佛教協會 成立。作為在家居士協會,它創立了「法喜 寺」(Dhammananda Vihara)。這座寺院 合併了早先在洛杉磯的緬甸寺院和在加利福 尼亞博爾德.克里克地區的「唐蔔陸佛寺」 (Taungpulu Kaba-Aye Vihara)。這些寺院 建立不久,華盛頓特區和其它城市也開始建 立更多的緬甸寺院6。 1978年以前,在華盛頓特區的柬埔寨人 只能到華盛頓佛寺來。 1978 年,華盛頓特 區建立了柬埔寨佛教信徒的最早的寺院Wat Buddhikarana。 寮國人在1980年之前到泰國地區或其它 中心的寺院, 1979 年他們自己開始組織建 寺。 1980 年,寮國僧人在一個租賃的物業 中心形成了一個小型社區。 在60年代到70年代間,隨著一批美國人 到東南亞出家,美國本土的早期上座部佛教 中也有了較高級的僧人。上座部佛教禪修群 體的數量也不斷擴張, 1984 年有 16 個群體 分佈在8個州,1989年達到90個群體分佈在 32 個州。在美國的泰國寺院數量 1989 年為 40多所,到了1999年底超過了75所6。

葛印卡生於緬甸,父母是印度人。葛印 卡隨同烏巴慶在緬甸學習了14年,1969年回 到印度,向印度人教授內觀禪修。 80 年代 也開始在美國發展。在傳統的葛印卡禪修中 心,儘管人們進入禪修中心,卻並不把自己 置於上座部佛教範圍內。中心的傳承直接由 緬甸在家導師烏巴慶發展而來。1980年,在 印度葛印卡中心參加過禪修的人開始在美國 租賃地點舉辦十日課程。1982年,他們在麻 塞諸塞州的謝爾本福斯(Shelburne Falls) 共同建立了「 Dhamma Dhara 內觀禪修中 心」(Dhamma Dhara Vipassana Meditation center),這是第一個葛印卡傳承在印 度以外的內觀中心。 坦尼沙羅(Thanissaro )比丘是一位美 國白人僧人,畢業於奧伯林學院,70年代 到泰國出家,主要在阿姜放(Ajahn Fuang Jotiko )的泰國森林系統指導下修習禪定 14年,然後他回到美國。 1991 年,他開始 協助領導慈林寺,1993年他成為寺院住持。 得到泰國人、寮國人在財務方面的實際支 持,以美國人為主來發展寺院。在慈林寺 保持著禪寺或僧院的形式,以法為中心, 他將泰國森林系統僧侶的大量開示和教法 翻譯成英文。 80年代不僅亞洲寺院增加很快,白人禪 修中心也有了很大發展。「修行協會」「( Bhavana Society)是一個由僧人建立,亞洲 人和美國白人都來參加活動的組織,由斯里 蘭卡德寶尊者(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和美國在家禪修導師馬修弗里克斯坦 於1982年創建。德寶尊者1968年從斯里蘭卡 來到美國,協助主持華盛頓特區的華盛頓佛 寺,1976年他在佛寺遇到了弗里克斯坦,當 時弗里克斯坦來此進行禪修指導。 在美國本土,上座部佛教僧團傳戒的制

【第190期‧佛光法苑‧11】


度是1979年在洛杉磯泰國寺開始,到1989年 在修行協會也有了早期的沙彌戒僧人。集結 28位僧人和尼師,在美國的柬埔寨、斯里蘭 卡、泰國、緬甸、越南和寮國的比丘尼戒, 向3位男子和1位女子授予了這一職位。南加 利福尼亞佛教僧伽理事會的斯里蘭卡尊者拉 塔那薩拉(Havanpola Ratanasara)主持了 儀式。在以後的 12 年裡,在美國共有 12 或 13個人求受比丘戒。 到了80年代末期,亞洲寺院在美國的數 量大為增加。隨著人們對禪修的興趣,西方 內觀禪修和麻塞諸塞州謝爾本的葛印卡中心 建立,主要由白人上座部佛教修行者來參加 活動。而在西維吉尼亞的修行協會,亞洲人 和美國人都來參加。一些美國白人也開始到 國內的亞洲寺院去參加禪修課程。隨著修行 協會有了佛教職務,上座部佛教在美國進一 步穩固了地位。在80年代,通過佛教會議, 如南加利福尼亞佛教僧伽會議(1980)、美 國佛教代表大會(1987)和中西部佛教會議 (1987),大部分亞洲人和白人在某種程度 上開始合作。亞洲和美國青少年修行者,有 時也會通過校園裡的佛教組織一起合作。可 能由於泰國、斯里蘭卡和緬甸寺院的僧人及 第一代移民能更好地掌握英語6。 「無畏山寺」(Abhayagiri)是泰國禪 師阿姜查在美國的第一個修行道場。1980年 早期,阿姜查的美國第子阿姜蘇美多(Ajahn Sumedho)回北加州參訪,之後就有一批 忠實的追隨者。1988年組成「僧伽基金會」 (Sanghapala Foundation),以便將來成立 道場。但是進行緩慢,直到1995年,北加州 的萬佛城創辦人宣化上人,在臨終前,交待 弟子將其在紅木山谷(Redwood Valley)的 120英畝地,送給阿姜查的弟子。他一生的 願望是,看到南北傳佛教能互相尊重和諧共 處。這兩地相距只十五英哩。由於此因緣,

取名無畏山寺(Abhayagiri)。因最早的無 畏山寺(Abhayagiri)在斯里蘭卡,它以歡 迎接受各地不同派系的修行者而著名。當時 雖派系不同,卻能成為一個和樂的團體。在 第四世紀時,無畏山寺(Abhayagiri)容有 5000 比丘。位於北加州紅木山谷的無畏山 寺正式成立於 1996 年。繼承泰國森林禪修 的生活方式。但尊重其他傳統,追隨佛陀 的教導。提供人們森林式的簡單生活:日中 一食、禁欲、三衣一缽。透過少欲知足,修 定慧,行布施與慈悲,走向覺醒。僧團以比 丘、沙彌、優婆塞與優婆夷為主體。對外有 弘法的錄音、錄影帶流通,並有佛書結緣。 現有約10位西方比丘共住。住持是阿姜巴撒 諾(Ajahn Pasanno)。他在泰國24年,是 有名的禪師,1997年回美國,與阿姜阿麻羅 (Ajahn Amaro)共同管理寺院,2010年接 任住持7。(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夏金華:〈佛法東漸美利堅〉一文。 2.zh.wikipedia.org/zh-tw/崇山行願:維基百 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 zh.wikipedia.org/zh-tw/ 釋一行:維基百 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楊曾文主編:《當代佛教》,第335頁。 又藍吉富主編:《西洋佛教學者傳》,載《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84冊,第326頁。 5.李四龍著:《歐美佛教學術史》,第 456頁。 6. Wendy Cadge :〈 Theravada Buddhism in America(上座部佛教在美國〉。中文來 自: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156-1-2.html。 7.www.Abhayagiri.org,(修慧法師依英文 編譯提供)。

【第190期‧佛光法苑‧12】


中國佛教史話(十二)

釋慧璉

隋代(581-619)之興 北周武帝在統一北方的第二年(578) 崩殂,其子宣帝即位後,荒淫無道,翌年 (579)二月傳位於太子宇文闡(靜帝), 自稱天元皇帝,行為更加乖戾,因而朝綱大 壞,幸而僅一年便病故;朝臣擁護漢人重臣 楊堅為大丞相,總攬大權。楊堅於大象三年 (581)威逼靜帝禪位,輕易竊取了周室的 政權,建國號「隋」,是為「隋文帝」。文 帝開皇七年(587)滅蕭氏的後梁,九年( 589)滅陳,南北歸於一統,結束了自西晉 永嘉之亂以來近二百八十年的分崩離析之 局。但因煬帝之荒暴奢侈,隋竟不及四十 年而滅亡。 北 朝 佛 教 重 禪、重事功,南朝 佛教重講,重思 辯,周武滅佛,北 僧南奔,促使南北 佛教進一步交流, 並漸有綜合融會的 趨勢。隋統一天下 後,在隋文帝父子 護持之下,中國佛 教結束「思辯該綜

期」,走向「延續篤行期」,八宗相繼成 立,不僅使中國佛教的發展達於鼎盛,並且 創造了中國哲學的第二黃金時期(第一黃金 時期為春秋戰國時諸子百家之爭鳴)。 皇室與佛教 隋朝皇室,無論帝后、皇子、公主,無 不奉佛。文帝從法經、皇后獨孤氏從法純、 煬帝及皇后蕭氏(梁武帝後人、後梁明帝之 女)從智顗,受菩薩戒。煬帝長女南陽公主 於國破家亡之際,削髮為尼。 文帝與佛教 隋文帝楊堅生於馮翊(郡治在今陜西 大荔)的般若寺,《隋書》文帝本紀記載 他出生時,有來自 河東(郡治在今山 西永濟)的比丘尼 智仙(《隋書》稱 為神尼),對他母 親說:「這孩子來 歷不凡,不可把他 放在紅塵俗世來 養。」因此另立館 舍,由神尼親自撫 育。神尼並預言文

【第190期‧佛光法苑‧13】


帝將擁有天下,貴為帝王。這段特殊的際 遇,使得文帝與佛教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 也使得他在周武滅佛之後,以復興佛教為己 任。文帝生活儉素,勵精圖治,因此隋代富 強達於極點,也為隋唐佛教三百餘年的興盛 打下基礎。 文帝即位之初,便下詔天下,聽任出 家,據唐比丘道世統計,終文帝一世,共 度僧尼二十三萬人。文帝除了修復北周的 廢寺外,在京城及各州設置官立寺院,訂 行道日;又於五岳及重要城市興建佛寺, 且鼓勵公私立寺。最重要的是在京城修建 大興善寺,以之作為推行國家宗教政策之 寺院。文帝又命令民間計口出錢,營造經 像;造像、修像多不可勝數,寫經、補經 的數量,亦相當龐大,民間佛經,多於儒 家五經數十百倍。 文帝未登位前,曾獲得舍利一裹,仁壽 元年(601)開始,三次下詔營建舍利塔, 共立塔一百一十餘處。舍利塔的營建是基於 布施的理念,希望藉此使普天下之人發心供 養,共修布施的福德。 文帝為使佛法弘通,在京城設立「五 眾」(五種教化的團體)的課程,敕選學 有專精的高僧擔任眾主,「五眾」是「涅 槃眾」「地論眾」、「大(智度)論眾」、 「講律眾」、「禪門眾」。開皇十二年( 592),敕選二十五位高僧成立「二十五 眾」的義學講習機構,眾主有僧粲、僧琨、 淨影、慧遠等,講學遍及各州郡。

名德,如吉藏、智脫等居住其中。他特別禮 敬天台宗之智顗,賜號「智者」,並從他受 菩薩戒,法號「總持菩薩」。為皇太子時在 京城建立日嚴寺,廣延全國高僧,如彥琮、 吉藏、智脫、法澄等移居於此。 煬帝一如其父文帝,對於度僧、造像、 修像、寫經、補經、立寺、建塔諸事,護持 不遺餘力。 隋代佛教發展概況 文帝時置十大德(僧休、法粲、法經、 曇遷等)掌管譯經之事,煬帝在洛陽上林園 設「翻經館」,那連提耶舍、闍那崛多、達 摩笈多等外國譯經僧均能在兩京安然從事譯 業。那連提耶舍譯有《大方等日藏經》、《 蓮華面經》等八部,闍那崛多譯有《佛本行 集經》等三十七部,達摩笈多譯有《攝大乘 論》、《菩提資糧論》等七部。 由於南北朝時大量翻譯經律論三藏, 並且中國大德著述的數量亦頗多,故有重 修目錄的必要,因此文帝在開皇十四年( 594)及仁壽二年(602)兩度下詔編撰眾 經目錄,前者稱《法經錄》,由帝師法經 主編,後者稱《仁壽錄》,精擅梵文的彥 琮參預其事。 開皇十七年( 597)費長房 也撰寫了《歷 代三寶記》十 五卷。

煬帝與佛教 煬帝為晉王時曾率兵平定南陳,後為揚 州總管,鎮守江都(今江蘇揚州)。當時南 朝佛教中心建康(今南京)毀於兵燹,於是 他在揚州建立慧日、法雲二道場,延請江南

【第190期‧佛光法苑‧14】

煬帝時在 鴻臚寺置「四 方館」,用以 教育來華的朝 鮮、日本的「 遣隋僧」。擔


任教授職務的有淨業、靜藏、靈潤、神迥、 無礙、慧乘等人。此時,中國佛教不限於僅 能汲取印度佛教的新思潮,更能巍然立宗、 開創新局面,將融會貫通後的中國佛教,轉 輸於漢文化圈內的各國。 文帝、煬帝以其宗教熱忱及統御大權, 護持各方佛教,以匯合南北朝不同型態的佛 教,完成統一帝國的新佛教,並且使漢傳佛 教的影響力遠被海東的朝鮮、日本及海南的 越南。隋朝儘管國祚不永,但對中國佛教的 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 隋代的宗派 南北朝以來,佛門學者在務求淵博的 原則下,同時抉擇自己的核心思想而加以 提倡,漸漸有龍象脫穎而出,在固定的地 方設立門庭,有著各自的學說、規矩、儀 式、修持方法,如此傳承不斷,便形成了 「宗派」。中國隋唐時八宗並立,其中最 早形成的是隋代的「天台」、「三論」二 宗派。 天台宗 一、天台宗之傳承 天台宗形成於浙江 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 北),因而得名。初祖 為慧文、二祖為慧思、 三祖為智顗(智者大 師)。 天台宗以龍樹為高 祖,認為自宗學說源出 龍樹學,這和初祖慧文 禪師的學歷有關。慧文 是北朝末年時人,門徒 常有數百,學風嚴整。

他以龍樹的《大智度論》及《中論》為修 持的根據,提倡三智(道種智、一切智、 一切種智)「一心中得」,及空假中「三 諦一心」觀。他認為修習般若圓滿,可同 時得到三智,又認為一心可同時觀察空假 中三諦。 慧思禪師(515-573)師事慧文,精通 大小乘的法門,他在慧文的學說上,根據《 法華經》〈方便品〉提出諸法有「十如是」 之說;他非常重視禪修,並結合法義修持。 慧文、慧思都是「教觀雙重」的行者,他們 的行持,影響天台宗成為「禪講並重」、「 教觀雙美」的宗派,也可說他們已有調和南 北各有偏重(重禪重講)的傾向。 三祖智者大師(538-597),俗姓陳, 誕生於湖南華容。十七歲時,有感於梁朝覆 亡,家道中落,翌年投湖南長沙果願寺法緒 大師座下出家。二十三歲(560)時,至光 州(今河南光山)的大蘇山,親近慧思禪 師,精修「法華三昧行」,得到妙悟。三 十歲在建康(今南京)瓦官 寺,大開法筵,名震江南。 三十八歲入天台山,白日講 學,夜間勤修止觀,於華頂 峰再次開悟,人稱天台大 師。開皇十一年(591), 晉王楊廣(即後之煬帝)迎 請他到揚州禪眾寺傳授菩薩 戒。他曾在荊州(今湖北荊 州)建玉泉寺,在天台山建 國清寺。 智者的著作有《法華文 句》、《法華玄義》、《摩 訶止觀》(天台三大部)、 《天台小止觀》、《六妙法 門》、《金剛般若經疏》 等。

【第190期‧佛光法苑‧15】


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 槃時」。智者認為佛成道後,先為大智利根 之人講「華嚴經」,此是第一時。其次在鹿 野苑為五比丘講小乘教,即「阿含經」,此 是第二時。再講方等經(一般大乘經典), 此是第三時。再次講「般若經」,此是第四 時。最後講最圓滿究竟的「法華經」、「涅 槃經」。

二、天台宗之教學 1、天台教判-五時八教 東漢末年,安世高與支婁迦讖同在洛陽 譯經,安世高所譯皆小乘經典,支婁迦讖譯 的都是大乘經典;由此可知,佛經之傳入中 國,是大小乘同時俱來的。中國不像印度、 斯里蘭卡等,有小乘甚長的發展時期,因此 中國佛教徒以為佛經都是釋迦牟尼佛在四、 五十年間,金口宣說的;面對內容、體裁、 風格差異頗大的大小乘經典,在困惑之餘, 認為是佛陀在不同時期,為不同根機的人 所說的不同法門,因此有所謂的「教判」 出現。最早的「教判」是東晉慧觀判釋如 來一代教法為「頓教」(華嚴經)、「漸 教」兩大類,「漸教」又分為「五時」, 即「三乘別教」(阿含經)、「三乘通教」 (般若經)、「抑揚教」(維摩經等)、「 同歸教」(法華經)、「常住教」(涅槃 經)。慧觀以華嚴經為最殊勝,也明顯貶 抑了原始佛教聖典的阿含經。

八教分為「化儀四教」與「化法四 教」。化儀四教是「頓教」、「漸教」、「 秘密教」、「不定教」。對堪受大法者,不 須方便,直接教與大乘頓超之大法,此為「 頓教」;對鈍根的二乘人(聲聞、緣覺), 只適宜宣說「苦」、「無常」、「無我」 的法門,此為「漸教」;佛以一音說法, 根機不同,「同聞異解」,又互不相知, 此為「秘密教」;眾生因宿世的因緣,聞 頓教獲漸教益,聞漸教獲頓教益,此為「 不定教」。 化法四教是「藏教」(三藏教,指阿含 經)、「通教」(三乘共通的大乘法門,如 般若經)、「別教」(大乘不共之教,如維 摩經)、「圓教」(事理圓融之敎教,如華嚴 經、涅槃經、法華經,以法華為至高無上的 純圓之教)。(待續)

慧觀的教判對後世發生很大的影響, 在他的教判的基礎上,南北朝時發展出「 南三北七」共十家的說法。智者五時八教 的教判,就是對諸家說法加以簡別、抉擇 所完成的「一家之言」。 天台的五時是「華嚴時」、「阿含 【第190期‧佛光法苑‧16】


本期專題

處 眾 之 道

點 滴 經 營 咸 共 成 就

【第190期‧佛光法苑‧17】

同 甘 共 苦 放 下 自 他


處眾之道

處眾感言

修慧 常聽人說「做事容易,做人難」,又說 「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凡事自己動手做算 了,免得看人臉色或被百般刁難。但是,獨 樑難撐大屋,獨木不成林。如果單靠個人一 己之力,匹馬單槍,孤軍奮鬥,雖也可做出 成績來,但是畢竟成就有限,且辛苦萬分。 燕子遷徙時都是整群的,離群的容易迷失方 向;人不能遺世獨立,離開了團體是難以生 存的,這就是為何發生山難時,救護隊會動 員搜救之故。既然如此,人必須共住共事, 那麼和諧相處,共同奮鬥就成了一大學問 了。佛陀當時對僧團以「六和敬」來達到 和樂相處。現在讓我們想想如何走出一條 平坦大道。 一、首先培養聽話的藝術:別人說話 時,仔細聽明白,耐心讓對方說完。千萬不 要不耐煩,迫不及待要表達自己的意見,這 是一種對自己對別人的尊重與禮貌。常常看 見在開會或討論時,場面混亂激動,甚至失 控,這就是缺少「傾聽」的涵養。大家動怒 動火氣,彼此都難堪,而且把事情搞砸了, 弄僵了,要溝通就難了。能傾聽之後,再進 一步要會聽懂「弦外之音」,不要偏聽,錯 聽,結果造成許多是非、謠言與中傷滿天 飛,使個人與團體都受害。 二、在團體中,有所謂群眾的力量,領 導者登高一呼,群眾跟著呼應,才能發揮力

量。在軍隊裡講的是絕對的服從,所謂軍 令如山。所以一位適當的領導者是非常的 重要。否則,如佛法說的「一盲引眾盲, 相牽入火坑」。但在一般團體中,講求的 是,「如理的思考與適當的表達」,不是 一味的盲從。這樣整個團體才能進步。記 得宏師父曾要求常務董事們,每個人一年 至少提出幾個對佛教會有建設性的建議。這 就表示為了團體,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來思 考,然後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 不能如此,整個團體就會被少數人所操縱。 印順導師在《華雨香雲》(243-244頁)中 提到:「從歷史的檢討上,認為五百結集是 部分的,初期小乘佛教的隆盛,只是畸形的 發達。我敢說:摩訶迦葉的結集法藏,除時 間匆促,與少數人的意見以外,還有把持的 嫌疑,……。這一次的結集,迦旃延,富樓 那,須菩提他們,都沒有被邀請,苦行集團 的操縱,是非常明顯的。關於世尊的言行, 不能盡量多蒐集,僅是偏於厭離苦行集團少 數人的意見。這結果,促成小乘畸形的發 展。…」證果的阿羅漢都會依自己的習氣行 事,何況凡夫俗子。所以為了團體的健康發 展,每個人都要學習如理的思考與適當的表 達。如果任其發展,則團體可能分裂。 三、臉色要和婉:怒目金剛像是降魔與 非常時期用的。平常見人能面帶笑容最為上 策。當然並不要求心情低落失意時,仍然裝

【第190期‧佛光法苑‧18】


出皮笑肉不笑,傻笑,苦笑等。俗話說「伸 手不打笑臉人」,我們和氣待人,對方也必 會以禮相待。最忌諱的是「打官腔」。尤其 是第一線接引新人的時候,能親切解說,給 人無上溫暖。但是如果內心種種不快與怨 恨,沒有淨化處理,臉色要好也不容易。 讓我們參考文學家盧梭如何處理被未婚妻 遺棄的方法:他離開傷心的家鄉之後,找 回自己的尊嚴,把怨恨像一袋死老鼠般地 丟得遠遠的,然後坦然面對,寬容一笑, 找到快樂的源泉。所以如果內心沒有積怨, 要與人和睦相處就容易了。《佛光菜根譚》 說:「居心寬大,條條大道;待人刻薄,處 處荊棘。」 四、培養柔軟心:「一種米養百種 人」。這麼麽許多不同個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共 事,有棱有角,互相摩擦,三天兩頭鬧得不 愉快,事情辦不成不說,大家反目成仇是常 有的事。宋朝克勤禪師說:「人大凡為善知 識,應當慈悲柔和,善順接物,以平等無諍 自處。」所以柔和是共事的良方,它可以消 滅瞋怒的烈火。與眾人相處時,最好能以柔 克剛,以恭敬對無禮,以謙虛對驕傲。 無始以來,每個人都有一難調伏的「自 我」,它是我見、我愛、我慢的來源,也就 是彼此摩擦的原因。如能了解一切是緣起性 空,其實那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性我」, 這樣便能減低,減輕自我感與自我中心感。 如果放下這自我,人就變得柔軟了。遇事處 眾時,有彈性,能順應情況變化,可以轉 彎或繞圈。不傷害他人,也不易被傷害。 雖然改變自己的反應,但始終能掌握自己 的方向。如此則能利人利己,無諍而自在 快樂了。 五、勇於認錯,敢於承擔:認錯是要有 勇氣的,要敢於承擔的。一個人或一個團體

的平順安危,與能否「認錯」有密切的關 係。「三國」時期的名將周瑜,因為心胸 狹窄、妒賢嫉能,錯失聯蜀滅魏的機會, 但不知反省,反而嘆道:「既生瑜,何生 亮?」結果英年早逝。反觀劉邦和曹操, 一個籍籍無名,一個世稱奸雄,卻因為聽 從諫言,改正過失,而成就霸業。 過去有一張姓人家與李姓人家為鄰,張 家終日吵鬧不休,李家卻和睦互敬。一日張 先生問李先生:「為何你們家充滿歡樂, 我們家卻像個戰場?」李先生回答:「因 為你們家都是好人,我們家都是壞人。」 張先生問:「此話怎講?」李先生答:「 例如,我們家有人將茶杯打破了,一定有 人趕快認錯,一定有人安慰對方。但是這 件事如果發生在你們家,一定有人責怪對 方,一定有人反駁。大家不肯認錯當然不 會安寧了。」 多年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因醜聞案,對 大法官作不實的證詞,結果引起民眾反感, 險遭國會議員彈劾。所幸後來勇敢地公開向 全國人民道歉,終獲民眾支持,而穩住總統 的寶座。可見要勇於認錯,才能獲得大家的 諒解,才有機會重新做人。 經中常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即清 淨。」由於一時的煩惱衝動,犯下過失,障 礙自他。佛法的懺悔制,讓人有機會坦白披 露自己的過失,接受僧團處罰。經一番真誠 的痛切懺悔,即回復清淨,被大眾接受。如 瓶中有毒,先倒去毒物,洗乾淨,才可安放 珍味。重新使用一般。 總結以上所說,要處眾和睦,首要尊重 彼此,愛護團體,放下身段,淨化自己寬容 別人,勇於認錯。如此才能群策群力,為同 一目標努力。相信還有其他很多「和為貴」 的妙方,共勉之!

【第190期‧佛光法苑‧19】


處眾之道

處眾之道淺見

李瑋 這一期«《佛光法苑»》的主題是「處眾之 道」,編輯十分客氣,希望我能分享一些體 會。 我覺得這個主題很好,因為只要我們不 是在獨處的時候,就都要和朋友、家人、同 事、甚至不容易相處的人打交道。如果大 家都瞭解「處眾之道」,並且「按規矩出 牌」,那麼我們的家庭、單位、乃至整個 社會都可以多一份和諧,多一些快樂。不 過實際情況往往不完全是這樣,所以我想 這也許是« 《 佛光法苑》» 編 輯們覺得這個主 題值得探討的原因吧。 其實,我對「處眾」這個問題從來沒有 認真研究過,主要是因為我周圍的人絕大多 數都對我非常友善,我不必刻意去思考如何 與他們相處。從我小的時候,母親就常告訴 我,我的外婆有一句口頭禪,叫做「上敬下

和」,這是外婆對母親的教誨,母親也用同 樣這一句話教導我如何與人相處。現在回過 頭來看我的前半生,之所以我一直覺得待人 處事沒有什麽 麼 奧妙,我想就是因為「上敬 下和」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是一 件理所當然的事。佛法說,「如是因,如 是果」,我覺得因為秉承「上敬下和」的 原則與人相處,所以自己受益很多。 進一步分析,我覺得「上敬下和」並不 是教我們變得「老道」、世故、俗氣和與人 勾心鬥角,而是要求我們老老實實去實踐長 幼有序、敬老尊賢、將心比心等中國文化的 傳統美德。一個人在家庭裏、團體裏、社會 上如果能明白和擺正自己的位置,就不大會 成為不受別人歡迎的難處之人。這與佛教講 的「直心是道場」並不矛盾。最近的一件 事,讓我對這一點很有體會。

【第190期‧佛光法苑‧20】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需要提醒我的上級 對某件事必須抓緊辦理。一方面,為爲了學校 的利益,我不能不直言;另一方面,我也考 慮到對領導不能沒有禮貌,所以我在給領導 的信裡說:「我雖然有些擔心可能會讓您感 覺我說話唐突,但是我還是要告訴您我必須 提醒您的這件事。因為我相信,您太瞭解我 了,所以不至於會把我的直言誤解為對您的 不尊敬。」我覺得,該說的話一定要說,但 是也要考慮怎麼說,這樣才能達到有效交流 的目的。「直心是道場」,是說心要直,但 是不能口不擇言,甚至出口傷人。如果只考 慮自己說得痛快,不考慮對方的感情和感 覺,依佛法來講,那不是自己造口業和對 別人缺乏慈悲嗎? 在職場和團體工作,實行「上敬下和」 可能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在和自己的家人或 者其他關係最密切的人相處時,也能做到 「上敬下和」。我自己過去在發脾氣的時 候,常常會說重話、說狠話,因為我錯誤 地覺得,反正我們不是外人,只要我是真 心為他(她)們好,就可以不講究措辭和 態度。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錯的;學習 佛法之後,我更明白了對所有人都要有慈 悲心,要講善語和愛語,對自己身邊最近 的人更不能例外。 我不否認,我們有時候會遇到「難處之 人」,我也記得曾經請教過宏意法師該怎麼 辦。法師囑咐我,首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 能失去慈悲心;同時也還要學習善巧方便, 觀機逗教。實在不得已的時候,暫時迴避也 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要發願永遠不與對方結 緣。我確實遇到過這樣的情形:不管我的出 發點多麼好,只要我一開口,對方就覺得我

是在批評、在說教、在挑毛病。在這樣的情 況下,我只好先「止語」,但是提醒自己這 樣做是出於不得已,內心絕不能起瞋恨,隨 時準備一旦時機成熟、因緣具備的時候,再 去修補有「傷痕」的籬笆。孔子說:「可與 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 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老夫 子的意思是,對能夠聽取別人意見並且善於 思考、樂於反思自己的人,我們可以直言相 告,否則我們就是錯失人才,錯失朋友;但 是對於固執己見、不能接受別人意見的人, 我們的話只能使對方更加堅持自己的意見, 這就是說了多餘的話,效果適得其反。有智 慧的人,是不會犯這兩種錯誤的。 在思考這篇拙作的過程中,我又記起宏 意法師幾年前一次題為「不離不棄的人際關 係」的開示,我的理解是「君子之交淡如 水」的意思吧。孔子的學生子游是個深通 此理的人,他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 數,斯疏矣。」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事沒 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離自己招致 羞辱就不遠了;朋友之間也是如此,如果有 事沒事總在一起,結果一定免不了兩個人最 終的疏遠。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說,是「距離 產生美」。在私人友情這個層面,尤其應該 記得不要因為關係密切就忘記保持相互禮貌 尊重或者喪失原則,而成為酒肉朋友;在團 體裏,就是不要厚此薄彼,搞小黨派,影響 集體的團結;提高到佛法的層面,我們就要 學習和實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應 該是處眾之道的最高境界。 願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團體、我們的社 會都越來越充滿和諧!

【第190期‧佛光法苑‧21】


處眾之道

菩提合唱團與我

王永士 時光荏苒,我在菩提合唱團裏已經有二 十個寒暑。當初參加時正值盛壯,如今卻已 遠過退休年齡了。 1991年,家民在菩提學苑任教,我就陪 她來佛寺,參加法會,漸漸與佛寺的衆人有了 聯繫。我一向喜歡合唱,就隨緣加入了菩提 合唱團。那時合唱團才成立不久,一切尚在 草創時期,情形並不樂觀。到1994年觀音 法會之後,詹硯文老師接掌菩提合唱團指 揮,爲 為 了能讓合唱團走上健康的道路,首 次計劃在玉佛寺大殿舉行一次音樂會。當 時有人認爲 為 合唱團人數不夠多,怕音樂會 開不好,詹老師說:「我們有什麽 樣 的人就 做什麽樣的事,不必到外面去,就在佛寺大殿 舉行。」這就是「活在當下」,不必好高騖 遠,這也是法師經常給我們的開示。此時,

恰好在華盛頓DC的朋友,寄給了我一卷錄 音帶,是臺灣為紀念弘一大師而舉行的一 次音樂會,會上演唱的全是弘一大師的合唱 曲,和聲飽滿,曲調動聽,令我百聽不厭。 (其中在混聲四重唱「西湖」一曲中演唱男 低音的音樂家,音色渾圓厚實,就是後來旅 居休士頓的蔡正驊。)我覺得這些歌很合適 在我們的音樂會上演唱,就向詹老師建議, 但不知誰有這些歌譜。旁邊一位師姊說,玉 佛寺圖書館有弘一大師的合唱曲本。那真是 太好了,一切因緣具足,菩提合唱團在玉佛 寺大殿舉行的第一次音樂會,就圓滿地與大 家見面了。這次音樂會奠定了菩提合唱團以 後音樂會的範例。從此之後,佛寺的法師與 師兄、師姊,見到合唱團的團員,内內心的喜 悅都表現在滿滿的笑容上,菩提合唱團也在 詹老師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地邁向成熟。

【第190期‧佛光法苑‧22】


從那時起直到2006年,我前前後後擔任 了八年團長的職務,(中間有四年是轉任圖 書館館長),與團員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 情,特別是與長期擔任指揮的詹硯文老師 與鋼琴伴奏莊金珍老師,都有一份難以言 說的親切感。菩提合唱團給了我很大的磨 練,使我原本非常内 內 向和靦腆的個性也開 朗起來,對我的做人做事有很大的幫助。特 別在與人相處方面,獲益匪淺。可以說我從 菩提合唱團乃至玉佛寺眾位師父、大德所學 到的東西,遠遠超過我微不足道的付出。參 加菩提合唱團乃是我一生所做的最有意義的 事。下面我想說一說我在菩提合唱團乃至其 他的團體與人相處的一些原則。 與衆人相處,特別是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 人,首先要抱有一顆謙卑的心。内內在的修養 是誠懇,外在的表現是謙和。謙和是與人相 處的第一要務,只有態度謙和,待人接物保 持應有的禮貌,才能給別人一個良好的印 象,別人才會願意與我們坦誠溝通。如果態 度傲慢,一定會被別人嫌棄,不願與我們打 交道。這就是我們要努力克服的「我慢」。 有了謙和的態度,還要有能接納他人意見的 氣度。因爲為在一個團體中,不可能只有我的 意見最正確,我們必須從不同的意見中,找 出最好的結論,連孔老夫子都說,「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何況我們凡夫俗子呢。這就 是我們要努力克服的「我執」。七、八年 前,我所參加的另一個社團,有人在處理 團務的時候,非常堅持自己的意見,而與 其他人的意見不和。其實他所堅持的並不 很好,只是礙於面子,不肯順從眾意,結果 與大家處閙得很不愉快。雖然事後大家和好如 初,但是凡做過必留下痕跡,不能說大家對 他不產生一些芥蒂。另外也有一個朋友曾告 訴我他曾經歷過的一件事。那是另一個合唱 團,他們開會討論演出的服裝,最後也做出

了結論,但會後卻被某人全部推翻。這也給 人留下非常惡劣的印象,以後的合作就沒那 麼順利了。這些事例給我很大的警惕,所幸 在菩提合唱團裏,我們都是一團和氣,像個 大家庭。其實我的頭腦很不靈活,衆別人的意 見通常都比我的強,老師的構思又是渗縝密無 比,我只要照著做就行了。 其次,與人相處,絕對要誠實,不可隨 便敷衍,言不由衷,更不能虛情假意,言行 不一。我的岳母曾以下面的話訓誡子女:「 做人就像是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也對你 笑,你對他哭,他也對你哭」。如果我們不 以誠懇待人,那也就不要期待別人會以誠懇 待我了。 再次,與眾人相處,要有一顆布施的 心,也就是要有幫助他人的胸懷。一個團 體的最大好處就是成員之間有需要的時候能 夠互相幫助。這一點我們都發揮得很好。我 們從小在書本上唸到「助人為快樂之本」, 現在越來越能體會到它的真諦。助人應該不 存私心,不望感激,不求報答。在此我願拿 我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我們都知道在一 個合唱團裏,團員們應該有一些基本的歌唱 素養和音樂常識,在練唱的時候,指揮的主 要任務是將衆個別的聲音,磨練成一個整體的 聲音,而不是去教每個人怎麼唱歌。但菩提 是一個業餘的合唱團,不能要求團員都能具 備理想的條件。所以我曾為有興趣的團員另 找時間給他們講解一點基本的樂理和練習發 聲。他們興趣高昂,也有所進步,所以我們 不定期的舉行了很多次這樣的聚會。看到他 們的進步,合唱團的水準也有提升,内心裏的 喜悅真是難以形容。「助人為快樂之本」, 我是真正感受到了。 在我寫本文的時候,菩提合唱團正在放 暑假,我正期待著暑假之後的恢復練唱。

【第190期‧佛光法苑‧23】


處眾之道

唱出和諧的人生

倍思 自從加入菩提合唱 團,不知不覺已經過了 十二、三年。這十多年 來,經由合唱獲得很多的樂趣,也從所唱的 佛教歌曲中漸漸對佛教、佛法有了一些粗淺 的認識。比較沒有預期到的則是從合唱的訓 練中琢磨、體會出了一些在社會上的與人相 處之道,這也算是一種額外的收穫吧。 「合唱」基本上是一群對歌唱有興趣的 人,在指揮的帶領下,各個聲部依著歌曲的 樂譜,唱出和諧而有共鳴的歌聲。合唱是眾 多歌唱形式中的一種,因此所有對歌唱要求 的要素,諸如發聲、音準、節拍、咬字等都 適用於合唱上。但是合唱不同於獨唱,也不 同於時下流行的卡拉OK歌唱。它有一個最 大的特色,那就是聲音的和諧與共鳴。 因為要和諧,所以每一個團員在歌唱時 除了必須要聽見鋼琴伴奏的聲音之外,還必 須要注意到、聽到其他聲部的聲音,不可以 我行我素,自成一格;因為要和諧,所以必 須講究各個聲部之間音量的平衡,個人的聲 音再好,也不可以突出於渾成-體的合聲之 外,不可以一支獨秀,造成與他人的聲音格 格不入。合唱時注意聽其他團員的聲音或其 他聲部的聲音,還可以用來確認自己的音

準,如果聽到各個聲 部的聲音是絲絲入扣 的、是充鏋 滿 著悅耳的 共鳴的,那就表示大家都唱對了。反之, 則必須各自及時警覺修正。 在一個團體中,不論是公司、學校還是 社團,每一個組成分子就像合唱團裏的一個 團員。一個團體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各個成 員的認知心態與彼此的互動。孔子曾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的 意思是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人保持一種 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 卻不必事事迎合對方。在一個團體中不可能 每個人的想法觀念都是完全一樣的,事實上 也不須要強求其一致。重點是大原則、大方 向必須相同,至於其他枝節性的差異則可以 用包容心和慈悲心來彼此調適。正如同在合 唱中,「和」才是重點,「同」則不是。我 們追求的是「聲和」,而不是「音同」。 在合唱時,每個人因為先天的條件或後 天的訓練不同而有表現上的差異。在同一聲 部中或許會有些人比較沒有把握,容易唱走 音或唱錯節拍。如果你的團友在合唱時有這 種現象,你必須堅定不移,把持住正確的音 準和節拍,避免受到他的影響,甚至如果行

【第190期‧佛光法苑‧24】


有餘力,還必須發揮你的影響力,作為他的 依靠。在社會上亦然,我們自己的信念與修 持必須能夠堅定不移,不受外界不良的影 響。甚至可能的話,還要能夠作為他人的 借鏡或榜樣。 「我執」常是修行上一個極大的障礙。 凡事只要涉及到「我」就可能造成各種程 度不一的偏執或矇蔽。在好的合唱中,「 我」或「我個人的聲音」常是須要設法去 淡化的。唱過合唱的人大都知道,如果有 聽眾說他可以很清楚地聽到你在團體裡的聲 音,那可能是代表一個警訊,不是你的音量 太大,就是你的音色與全團的聲音不能融和 在一起,這是一個缺點,不是優點。我們在 社會上,在團體中與他人相處亦可以作如是 觀。合群是一種美德,在符合理念與原則的 前提下,為了團體,每個成員應注意避免執 著於個人的鋒頭或利益。放棄對自我的執著 是一個極難達到的境界,但在合唱上,在為 人處事上,它都可以作為我們一個最終的目 標來自我要求,自我勉勵。 所以,不論是合唱還是為人處事,共同 地都需要講究這一個「和」字。簡單地說, 我們在合唱中追求的是音聲的「和」;在現 實生活中與他人相處之時,追求的則是一個 群我之間,人際關係的「和」。 關於「和」,佛陀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 對弟子有一個「六和敬」的教誨。所謂六和 敬,就是「身和共住」、「語和無諍」、「 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以及「戒和同遵」。六和敬本是佛教僧團的 生活原則,但也可以作為我們世俗大眾彼此 和樂相處的準繩。身和共住,是指身體的和 平共處;語和無諍,是在言語上的不起爭 論;意和同悅,是心意、心靈的共同欣悅; 見和同解,是見解、思考方式的一致;利和

同均,是指經濟的均衡;戒和同遵,則是 指共同戒律的遵守。 要實現佛陀的這些教誨,我們就必須在 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的一切行為舉止處於安 詳和順的狀態,避免引發與他人的爭執; 我們的言談與用詞應該保持平和、誠懇, 不惡言、不厲聲,讓他人樂於接受;與人 相處時必須能覺察對方任何細微的表示, 能珍惜他人的真情與善意;我們也應該了 解無論是「出世間法」或「世間法」,社 會上都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見解或體認,要 用和平理性的態度,經由討論、分析來達 到共同的正確見解;在群體生活中,應守 望相助,甘苦與共。大眾的權益要能尊重 及照顧,一切資財、權利、義務都必須公 平合理地分配,不可以為了一己之私而引 起紛爭。世間法有許多明文規範,皆須遵 從。身為佛門弟子,更應切實恪守如來的 戒律。 作為一個合唱團的團員,在歌唱時,我 們是以樂譜為依歸,透過指揮者對歌曲的 詮釋以及對全團的領導,在所有團員平素 即努力不懈地提升自己讀譜、音準,發聲 等歌唱技巧的環境和條件下,大家共同來 追求聲音的「和」。 作為一個佛教徒,在生活上,我們是以 佛法為依歸,遵循佛陀的教導,「諸惡莫 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從自身的淨 化做起,常常親近佛法,日日力求精進。 在與人相處上,還應切實地實踐佛陀的「 六和敬」教誨,安祥樂群,共同追求世間 的「和」。 在菩提唱了十多年後的今天,很欣喜 的發現,原來合唱的要領和為人處事的道 理,竟然有這樣一個微妙的相通之處啊!

【第190期‧佛光法苑‧25】


處眾之道

共贏之道

智哲

故事一 不知從何時開始,後院的樹木好像一下子變得非常 茂盛。伴之而來的就是,一群又一群的小鳥年年在枝椏 之間造窩下蛋、養育後代。而且不僅是鳥巢的數量逐漸 增加,鳥巢的高度,也從之前的高高在上到近年來的舉 手可及。看來鳥兒似乎越來越不怕人了。每每聽到鳥兒 們從早到晚吱吱喳喳地在後院高談闊論,情況甚是可 愛。一時童心大起也想參加牠們的談話。可是總是事與 願違,即使自己以非常慢的動作從屋內走出,馬上小鳥 們就停止討論,全部安靜下來。待我再進一步,牠們有的馬上飛走,有些則停下來對我觀 望再三,且保持約2公尺的距離。此情此景,讓我為原本生起的童心感到非常慚愧。為什麼 麽我沒辦法讓這些常年住在我家後院的「鳥客」們相信我是友善的呢?有時真想問問牠們, 「嗨!小鳥們!你們到底在怕什麼麽呢?我是真想跟你們做朋友的呀!」其實後來想想,這 大概就是生物的生存本能吧!一般生物(包括人類)對於不熟悉的境況,自然而然的就會 生起警戒之心而拒人於千里之外。

故事二 有次在中國城的餐館吃中飯,在等著上菜 的時間,眼睛偶爾往外望去,正好目擊兩車在 停車場附近互相擦撞,兩車主人立即下車互相 理論。從他們的肢體語言看來,似乎在互相咆 哮、指責。由於其中一人遠看像似公司別部門 的同事,所以就特別注意局勢的發展。就在遲 疑是否該出去幫忙排解的時候,整個局勢居然來個180度大轉彎,兩人居然開始彎腰握手、 互相拍背,笑嘻嘻地各自把車開走,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後來這位同事停好車 後,也進來這家餐館用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問了他事情的始末。結果他說,當車子剛 被擦撞時心中非常懊惱,急忙下車與對方理論。在爭辯之間大家都覺得對方的口音似乎非 常貼近,一問之下,居然大家都是來自國內的同一個村莊,而且還是遠房親戚,結果,既

【第190期‧佛光法苑‧26】


然都是「自己人」,當然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我想人與人相處,由於生物的本能,對「自己人」可以做深度的犧牲也無所謂,然而 對不認識的人,往往一開始就不自覺地先築起萬丈高牆來保護自己。然而就因為這堵無形 之牆,造成了多少不必要的緊張、紛爭;也不知阻斷了多少人與人溝通的管道。因此,當 我們生活在現代人口高度密集的社會,學會如何適度地自我拆解這堵無形之牆,恐怕是我 們應該要時時提醒自己的要務之一,否則成天生活在自我緊張、恐懼之中,怎能期望有好 的生活品質呢!

故事三 我從小在很大的家庭長大,父母和八個兄弟姊妹,外加一位幫傭,每次吃飯時,11個 人雖是就著一張大餐桌,但總覺得還是很擁擠,可見當時有多熱鬧了。由於家中人口眾 多,父母對餐桌上的規矩也就要求特別嚴格,尤其其中的一項,至今仍深深影響我的日 常生活,那就是「餐桌上的每一盤菜,每位在座者都有一份。」因此,每每在開飯之前, 不知不覺地就心裡先數一下,到底這餐飯有多少人一起吃,然後盤算一下,這盤菜我自己 最多只能挾取多少分量。這種「利益均分」的餐桌禮儀,一直到長大成人進入職場之後, 還是繼續保持,並延伸運用在日常工作的實務上。奠定了日後處理職場事務總是秉持「共 贏」的最高原則。 回想這30年來的社會生活,總時時提醒自己,要盡量敞開心懷來和大眾互動,隨時警 惕自己要心存善念,並以謙虛的心誠懇待人。對所有朋友則設身處地以求有福同享。所謂 「一樣米養百樣人」,當我們面對千千萬萬不同的個人,往往也有不盡如意的情況,畢竟 人生無常,豈能事事順利。只要隨時不忘自省,力求改過向善,久而久之,覺得每個日子 似乎倒也過得越來越踏實,也越來越快活了。 數週前接獲修慧法師指示,要寫一篇與大眾相處的文章,心中甚感惶恐不安,實在是因 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不說,自己的人生體驗更是不足。思前想後,輾轉難眠,只 得將平日觀察並觸動自己內心的小故事與大家共同分享。總之人生是一盤不可回步的棋, 我們生在世上,只要把這盤棋下得問心無愧,我想就離快樂人生不遠了吧!

【第190期‧佛光法苑‧27】


處眾之道

學習做佛寺的主人

智證 記得很多年以前在一次義工培訓分組討 論時,有位師姊感性的發言讓我印象深刻。 她說雖然人在他鄉,但當她想念玉佛寺的時 候,只要閉上眼睛,腦海裡都能清晰的刻劃 出佛寺的種種景觀。然而現在師姊記憶中的 荷花池裡少了荷花,觀音殿前的菩提樹、圖 書館旁的菜圃也不復存在,週日法會的型式 改了,多年來會友也有不少的變遷。您記憶 中的佛寺是否也改變了呢?但那沒有改變 的,是法師們數十年的說法不斷,沒變的是 義工們一代一代的傳承接棒,為佛教會寫下 了歷史的篇章。雖然每一代的義工曾經面臨 過的挑戰不同,然而那相同的,則是我們在 趨向解脫上的互相砥礪,更是我們在學佛路 上互相的提攜、互相的關懷吧! 今年慶祝浴佛節安排的最後一項活動, 是一場溫馨的<親子之間>座談會。難得大

家有機會真誠地交流,誠懇地探討兩代之間 相處之道。言談的內容帶給了與會大眾很多 的溫暖和感動,同時也啟發大家深思。有人 說為人父母的心情如履薄冰,天天戰戰兢兢 的在接受考驗。有人則說孩子就像是我們最 要好的朋友,在朋友最須要幫忙的時候,我 們高興能及時地給予協助,而彼此相處的態 度應該是誠懇、謙虛、包容與尊重吧!家庭 之間的關係已經是如此的親密,仍須要我們 謹慎地呵護彼此的感受,更何況在佛教會這 個大家庭裡,我們的成員來自十方,各工作 小組的義工執事之間又該如何相處?佛寺是 我們的大家庭,這個大家庭,從早期的佛光 寺邁向現在的菩提中心的路途上,有法師們 為了這個願景畫下的藍圖,更有歷代義工們 積極的參與策劃所花的心血。如何凝聚大 家、團結大家,更是一項須要大家持續關 心的課題。

【第190期‧佛光法苑‧28】


還記得您第一次擔任佛教會義工的心情 嗎?對於任何一位發心願意加入新職務的義 工,我們除了感激讚嘆外,佛寺更有責任要 從旁給與所有的協助,幫助我們的義工成 長。今年浴佛法會前一天「佛門行儀」的 課程,就吸引了很多擔任知賓的義工,認真 地學習法師指導的佛門禮儀。大家花了寶貴 的時間和精神來接受培訓,一定是希望能藉 由培訓來充實自己,擔任一位稱職的義工。 一位義工的養成很不容易,除了平時要建立 正確的觀念以及工作的信心外,更要培養正 確的義工心態。記得佛教會的義工手冊中對 義工有以下的期望:願在佛陀的慈光加被之 下,具正知正見,而起正行,盡心盡力,團 結合作,為宣揚佛法,推展法務及各項義務 工作,不辭辛勞,以利益群眾。 也許您已經是在佛寺發心多年的義工, 或是任勞任怨的執事。不論您和佛寺結的緣 有多深,如果按照法師多次在義工聚會中的 開示,我們都有義務要主動的幫忙招呼來訪 的朋友,法師鼓勵大家要學習做佛寺的主 人,不要被動的要別人來招呼我們,反而 像是佛寺的客人了。但是我們如何學習才能 做好一位稱職的主人呢?我們有緣在佛寺這 個大家庭裡成長,從第一天學習做好新義工 的職務開始,我們一步接一步慢慢的走出信 心。漸漸地也許有因緣能承擔更多的責任, 慢慢地多學習各工作小組的運作,也能提昇 我們的心態,不分你我,分工合作。當我們 學習做佛寺的主人,看到過去的執事義工我 們應當要心存感激,看到新來的朋友更要以 同理心去提攜後學。當我們學習做佛寺的主 人,我們要互相提醒法師多年來的教誨,學 習放鬆、學習面帶笑容,互相之間則要語言 溫和、往來誠摯、待人恭敬、處事認真、舉 止謙虛、人我尊重。如此學習則內而能忍辱 柔和,外而能和大家廣結善緣。

記得早期佛寺每年舉辦五次大法會,包 括現在改為年底念佛共修的阿彌陀佛聖誕法 會。那時法會負責人是由佛寺每次邀請不同 的人或工作小組來擔任,目的其實也是要借 重大家的才華,鼓勵大家參與策劃的工作。 感謝過去參與法會籌備的執事義工們,由於 他們一年一年經驗的累積,一次一次的檢討 改進,佛寺大法會的籌備才有了目前的模 式。每次當我們籌備法會時,看到法會籌 備工作表上密密麻麻列出的所有可能須要執 行的工作項目時,我們是否能看到過去義工 們所投入的心血?年復一年的活動,時間到 了好像很自然的節目就會呈現在大家面前, 就如同每年準時收到佛教會的月曆,或是每 兩個月的〈佛光法苑〉的出刊。其實不然, 佛寺主辦任何一個活動,都須要依靠義工們 在事前費心的策劃,還有很多的細節須要努 力去溝通協調,每項工作更須要謹慎的去執 行,才能圓滿達成任務。 一年一度熱鬧的浴佛節慶典圓滿結束 了,玉佛寺又回復了平日的寧靜。典禮結束 了,與會大眾們離開時個個法喜充滿,然而 籌備法會的執事義工們還沒得休息,大家收 拾恢復場地後,還要準備召開檢討會議,討 論未來改進的建議。祈願我們佛寺這個大家 庭能永遠快樂健康地成長。 以上瑣碎的思緒都是過去在佛寺學習的 心得,我雙手合十感恩有這樣的緣份和大家 共事。也請容我借此機會向大家道歉、懺 悔,慚愧過去任何辦事不周之處,懺悔過 去帶給大家的麻煩。感謝大家的包容,也 期許我們能持續地互相提攜,一起來學習 做佛寺的主人。

【第190期‧佛光法苑‧29】


見聞覺知

任性與隨緣 宏意

說人「任性」,應該是包含著下面幾 重意思:一、自我中心,不顧他人;二、 不計後果,為所欲為;三、沒有原則,說 變就變。小時常聽大人講,做人要聽話, 不要任性。其實在幼稚的心裡,並不了解 什麼是任性,只知任性不好,是一種不聽 大人指揮的行為。一直到世事見多了,才 慢慢的把上面的幾個意思,分別套上去, 作為自己的註解。 在佛學院讀書時,我是屬於木頭木腦的 人,只會直線思惟,不會反轉來看人事。某 次考試時,有位同學完全不作答,馬上就將 試卷交回去。一時間,老師也愕然,直直地 望著那位同學走出教室。事後我問那位同學 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位同學說,他完全不喜 歡這個科目,沒興趣作答,更不在乎有沒有 分數。聽完後,我是既驚訝又羨慕;驚訝他 的想法,羨慕他的勇氣。在那個時代,尊師 重道觀念強;循規蹈矩是本份;有興趣的要 學,沒有興趣的也要學。這位同學有反傳統 的性格,令我大開眼界,不過一想到做人不 要任性,馬上又回歸原樣,不敢仿傚。 後來在佛法中又學到「隨緣」的觀念, 以為學佛者對一切事都不要強求,隨著現有 因緣過日子就好了。由於自己個性內向,不 善與人競爭,聽聞到這個道理,也是滿心歡

喜,毫不懷疑。自己認為,任性則不敢,隨 緣卻有餘,如此保持下去,應該是不違佛法 的。 但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再深入了解「 隨緣」的道理,我發現自己誤會了隨緣的觀 念,很多人也錯用隨緣的意思來開脫個人的 無能、無力和不足。其實「隨緣」即是「惜 緣」,珍惜現實中的種種機緣,隨著這些因 緣自利利他,修福修慧才是正道。如果佛法 真是教人隨緣度日,不求進取,那麼何需發 四弘誓願呢?發願就是將難行的事、不可能 的事變成可行、可能。 看看在現實中的人群,很多人有任性 的執著,卻沒有隨緣的智慧。因此,當人 事不如意時,就會大鬧情緒,看不慣周圍 的因緣。我那位交白卷的同學,在生活中 看來是我行我素,顯得很瀟灑,但後來不 知何故,突然半夜逃離學院,不知去向。 一直到寒假時,他才忽然到蓮因寺找我, 住了一星期,又失神的離去。經多年後, 我聽說他已還俗,不過個性還是一樣,不 滿意佛教,不滿意人群。相反的,若一個 人懂得隨緣,不但處處是機會,日日是好 日,甚至失敗了,也會從敗部復活,再創 新生。「隨緣」是生活態度的一種靈巧, 也是成就功德善業的方便。

【第190期‧佛光法苑‧30】


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智一

什麼是歸依 歸是歸投,依是依靠或信賴。合起來 說,歸依就是歸投和依靠或信賴。就好像孩 子投歸母親的懷抱,信賴母親,以母親為自 已的依靠。在投歸母親的懷抱裏,依靠在母 親的身上,一種對母親的深深信賴,讓孩子 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安全感。這一種的幸福和 安全感,便是出於歸依的力量。

什麼是三寶 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和僧寶。寶,通 指世間稀有珍貴的東西。佛法僧三寶,之所 以被稱為寶,是因為三者在世間的出現是非 常稀有難得。依此三寶,能解脫生死,能離 苦得樂,能得大安樂。 佛,意為覺者或智者,是指覺知或了知 宇宙人生一切真相的智者。從廣義上來講, 他泛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在狹義上說,佛 是指佛教的創始人,兩千五百多年前,出生 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喬達摩悉達多太子。 太子放棄即將到來的王位,出家修道,終於 菩提樹下覺悟了宇宙人生的一切真相,成就 了佛道,號釋迦牟尼。 法,是指佛所說的言教,即我們通常所 說的三藏十二部,或一切佛經。由於佛的言 教,是佛對世間真理的揭示,所以佛法也是 真理的象徵或代名詞。此外,法,在佛教 裡,也指世間的事物或一切的存在,具有「

任持自性,軌生物解」的含義。即是說,世 間的一切事物,必然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和相 狀,並有一定的軌則,讓人家一看就知道它 是什麼。如花有花的自性,草有草的自性, 讓人家一看就知道這是花,那是草。 僧,是清淨和合無諍無染的意思。僧, 嚴格來說是指嚴持戒律的出家人,並非所有 出家人都可以稱為僧的。因為只有嚴持戒律 的僧,才能清淨和合無諍無染。僧也包括賢 聖僧和凡夫僧。賢聖僧,一般是指那些有修 有證的出家人。凡夫僧,是指雖依律剃度, 卻無修無證的平凡的出家人。只要依律剃 度,雖然無修無證,勉強也能稱為凡夫僧。 但在現世,也有一些自由剃度的假冒的出家 人,那是絕對不能稱為僧的了。

三寶的種類 三寶,古來的分法有很多種。一般說 來,可分為三種,即住持三寶,化相三寶 和一體三寶。 所謂住持三寶,凡是用石雕、玉琢、金 鑄、木刻、泥塑、墨畫、油漆、紙繪或絹繡 的佛像,作為佛教徒禮拜的對象,都是佛 寶;凡是三藏十二部,或古今大德的佛教 著作,只要符合三法印(即諸法無我、諸行 無常和涅槃寂靜)的精神,都是法寶;凡是 依律剃度的佛教出家人,都是僧寶。因為佛

【第190期‧佛光法苑‧31】


滅度後的佛教,端靠這一類的三寶來延續佛 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傳佈佛教的教 義,所以稱為住持三寶。 所謂化相三寶,是指釋迦牟尼佛從成道 而至入滅的這一階段中,釋迦牟尼佛便是 佛寶。釋迦牟尼佛向弟子們所作的種種開 示,便是法寶。當時隨佛出家的弟子,便是 僧寶。這三寶,只有佛住世應化之際才有的 相狀,所以稱為化相三寶。 所謂一體三寶,即是佛法僧三寶之中, 各各皆具三寶的功德。如佛有覺照之能, 是為佛寶;佛能說法,於法自在,故有軌持 之能,是為法寶;佛無諍無過是為僧寶。法 的本體,具有能生諸佛之性,是為佛寶;法 的本身,就有軌持的功能,是為法寶;法法 平等,互不相妨,是為僧寶。僧有觀照的智 慧,為佛寶;僧有軌持之功用,是法寶;僧 為和合之體,為僧寶。

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間,就好比一個茫茫 無際的苦海,前不着著岸,後不着著邊,而我們 凡夫眾生就沉淪在這麼樣的一個苦海裡,無 依無靠,我們心中好無奈,好無助,我們迫 切需要尋找一個依賴或依靠,那麼到底是誰 才是我們真正的依賴或依靠呢? 在還沒有認識佛、法、僧三寶之前,我 們通常迷信財富、愛情、權勢或親人等能 做為我們的依賴或依靠,因此我們經常會歸 依其中的某一種。但是通過學習佛法,我們 覺悟到以上這些東西都不能成為我們的真正 的歸依,因為它們都靠不住。其實,世上所 有的東西,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便是無 常性。就舉我們最普遍迷信的財富來說吧, 今天我們擁有財富,保不準明天就失去,我 們怎麼可能永遠保住我們的財富呢。古人常 說:「富不過三代」,還說:「財富乃五家

共有」。這些古話,無不揭示了財富的無常 性、不穩固性和不可靠性。不但財富如此, 權勢、愛情和親人等不也是如此嗎?所謂: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到時各自飛。」親 近如夫妻,大難到來時,也只能是各自顧各 自,又如何能成為相互的依靠呢? 我們甚至迷信天帝鬼神,誤以為他們能 夠給我們提供真正的依靠,可是天帝鬼神雖 具有一定的神通力,但卻跟我們凡夫一樣也 是處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自身難保,又如 何能夠解救我們脫離苦海呢?更何況具有大 力的天帝鬼神,往往脾氣暴躁,瞋心極強, 供奉不好反受其害,也因此孔聖人勸囑我們 應當「敬鬼神而遠之」。因為鬼神好比世間 小人,只能敬而遠之,要不然就會受到他們 傷害。 那麼,真正能成為我們依靠的,也只有 佛、法、僧三寶了。因為只有三寶才能拯 救我們脫離生死苦海,使我們離苦得樂, 化難成祥,成為我們永恆的心靈依怙,最 究竟、最值得信賴的依靠,因此我們應當 歸依三寶。

歸依的程序 歸依的程序,在佛世的時候極其簡單, 幾乎沒有什麼儀式。如佛的第一位歸依弟 子,耶舍的父親,在佛前只是簡單地說: 「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 尊聽為優婆塞。」就這樣,便成為了佛教 的三寶弟子。 當佛教傳入中國後,受中國傳統的禮 儀文化的影響,歸依的程序也變得繁文縟 節起來。根據明末見月律師的《三歸五戒 正範》,歸依的程序有八個項目之多,即 請師、開導、請聖、懺悔、受歸、發願、 勸囑和回向。請師,即是迎請傳授三歸的 戒和尚;開導,即是開示三歸的意義;請

【第190期‧佛光法苑‧32】


聖,即迎請十方三寶證明受歸;懺悔,即 懺悔往昔業障;受歸,即是三歸三結;發 願,即是發四弘誓願;勸囑,即說明三歸 的殊勝,勸受者要依教奉行;回向,即將 此受歸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以期早成 佛道。見月律師的這八項三歸程序,基本 上已成為普遍傳授三歸的藍本。

歸依後的責任 受了三歸以後,成為一位正式的佛教徒 三寶弟子。那麼,他就應當肩負起一位佛教 徒的義務和責任,他起碼應當履行以下幾種 義務和責任: 要聽聞佛法,正信三寶。 歸依三寶,只是入門。進入佛門之後, 就要多聽聞佛法,只有多聽聞佛法,才能夠 明辨是非善惡,才能掌握修行法門,明白佛 法的道理,開啟自己的智慧,修行證道。 作為一個三寶弟子,更應當對三寶的 功德深信不疑。我們要絕對相信三寶是真 實的,是清淨有德的,是有能力解救我們 脫離苦海,獲得永恆的幸福和快樂的。 要護持三寶,弘法利生。 佛教能否久住於世,端賴三寶住持。佛 法能否廣泛展開,普利群生,卻主要依靠僧 人的弘揚。佛法僧三寶是佛教的代表,是 佛教的核心,是我們佛弟子的心靈依怙, 是娑婆苦海的導航明燈,也是我們眾生的 如意寶藏。作為一個三寶弟子,我們應當 恭敬三寶,發心護持三寶,協助出家僧眾 弘法利生,這是一個三寶弟子應盡的責任 和義務。

應注意的事項

以下幾個事項: 成為三歸弟子,特別是我們漢地的三 歸弟子,我們鼓勵他在各種條件許可的情 況下,應當吃素,但並不強迫三寶弟子吃 素。歸依三寶,也不等同於吃素,這是我 們漢地一個錯誤觀念,一定要改正。 三歸弟子,並不是出家人,不需要跟出 家人一樣過獨身禁慾的生活,除非他自願。 換句話說,歸依了三寶以後,仍然可以過跟 從前一樣的家庭生活,照樣可以娶妻生子, 上班工作,沒有任何的佛教約束。 成為三歸弟子,我們鼓勵他能進一步受 持五戒,但並不強迫他受持五戒。不過,從 道理上來說,無論是不是三歸弟子,都應該 儘量以五戒的標準來規範自己。五戒是佛教 的戒律,其實更是社會的公德。五戒,是不 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夫妻之外的性關 係)、不妄語和不飲酒。 成為三歸弟子,我們並不反對他去其它 宗教場所燒香禮拜或幫忙。宗教的出發點, 都是為普度眾生,為眾生謀福利的。宗教與 宗教之間,本應當相互尊重,相互幫忙的, 又如何可以互存敵意,相互排斥呢?不過, 從信仰的角度來講,既然你已信仰佛教,歸 依三寶,認定三寶才是自己在世間上的真正 歸依處,是自己最信賴的依靠,並且也已在 佛法僧三寶前誓願歸依了,那就應當盡形壽 不改變自己的信仰了。 成為三歸弟子,要牢記佛教的和平與慈 悲的精神,在社會上、在單位上、在家庭 裏,更應當與人和睦相處,隨時隨刻準備着幫 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要掌握佛法的智慧, 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努力降伏自己內心的 煩惱,作一個名副其實的三歸弟子。

一個已受三歸的三寶弟子,一定要清楚

【第190期‧佛光法苑‧33】


絲路記遊(六) 恆律

嘉峪關 嘉峪關位於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 處,是明代長城西端第一重關,也是古代 「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它是明代萬 里長城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 1372AC),規模壯觀,是長城沿線的重要 軍事要塞。嘉峪關關城,位於嘉峪關最狹 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 關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嘉峪關以地 勢險要,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被稱為「天 下第一關」。 在往嘉峪關的高速公路上,路過玉門市 的加油站加油時,終於見到了第一所公廁, 加油站場所相當寬敞,若再加以整理,種上 樹木花草,將成一良好的休息站。玉門市是 一個新興的城市,街道寬闊整潔,據導遊小 楠說,中國第一口油田就在玉門市附近挖 掘,沿著高速公路,你可看見許多油井, 排列整齊的風車,小楠說兩年後,這裡將 成為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中心,風力發電 的特點是藉大自然的風力資源發電,不污 染環境。 我們於6:00pm 抵達嘉峪關。遠望但見 關城層樓重疊,飛簷凌空,巍峨宏偉,氣勢 壯觀。關城的兩翼,堅固的長城爬山越嶺, 蜿蜒逶迤,烽墩眾多,形成了一個壁壘森嚴 的軍事防禦體系。它由內城、甕城、外城、 羅城、樓閣和附屬建築組成。現在關城以內

城為主,周長640米,城高9米,面積2.5萬 平方米,以黃土夯築而成。近觀,雕樑畫 棟,色彩艷麗,建築精湛。嘉峪關內城牆 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 共十四座,是長城眾多關城中保存最完整 的一座。東西城垣開門,東為光化門,面 向東方,表示旭日東升,瑞氣普照亣 大 地, 西為柔遠門,意為明王朝對邊陲各遊牧民 族,實行「懷柔」政策,安撫邊遠地區, 以實現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 導遊小楠對嘉峪關有相當深入的研究, 每一景點都做了精闢的解說。當到了西側西 甕城門樓時,指著城門樓後檐台中間的一塊 磚頭,告訴我們這一塊就是「定城磚」,並 說了一個故事: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位名叫 易開占的修工匠精通九九算法,任何工事只 要經過他計算,用工用料都十分精確和節 省。當時負責修關的欽差大人認為修關這 樣巨大的工事有大利可圖,盼易開占和他 合作,未料易開占答曰:「此乃關係人民生 命,社稷安危。」拒絕與之同流合污,於是 這位大人出了一道難題,要他三天內算出嘉 峪關磚頭總數量,這位巨匠經詳細計算後, 不到三天即告知需要99,999塊磚。監管大人 依言發磚,曰:「如果多出一塊或少一塊, 都要砍掉你的頭,罰工匠勞役三年。」竣工 後,卻剩下一塊磚頭,將之置於西甕城門樓 背後中檐的中央,該處去地面甚高,並且在 兩側中檐至背後中檐的兩個轉角處的磚頭是

【第190期‧佛光法苑‧34】


此賜酒,霍去病將此酒倒於酒泉中,因而將 士們都共飲此皇上所賜之酒。酒泉之名由此 而來。公園中有一步道,上刻字敘述漢武帝 攻打匈奴勝利與失敗的一頁辛酸史。漢武帝 劉徹,雄才大略,一改以往對匈奴消極防禦 的戰略,屢派大軍,深入大漠進擊匈奴,步 道的地面上雕刻的碑文敘述著:

鬆動的。該監管大人發覺多出一塊磚頭後, 內心大喜,心想可藉此扣易開占和眾多的工 匠的工錢,甚或置易開占於死地以洩心頭之 恨。立即派人前去取那塊磚頭,未料踏到轉 角處那塊鬆動的磚頭,即墜樓摔死。該大人 即派人將易開占叫來,謂多出一塊磚頭,要 將之懲罰,未料易開占卻不慌不忙地說:「 這一塊磚不是多出的一塊,這塊磚是『定城 磚』,任何人不能將之移動,如果搬動,城 樓便會塌掉。」而此塊磚頭就一直放在原 地,無人敢予移動。夜宿嘉峪關賓館。 酒泉 二十一日晨,8:40am由旅館出發前往酒 泉,途中順道參觀「天下第一墩」,是萬里 長城第一墩的俗稱,又名討賴河墩。位於嘉 峪關城南7公里處,沿戈壁灘至討賴河陡壁 的北岸,與祁連山峰隔河相望,以河為險, 是明代長城上西端的第一個台墩起點。原台 長、寬、高均為14米,呈正方形棱錐體,歷 經風雨沖刷,部分岸壁塌毀,使現存台墩依 壁而立,其險無比。我們並至人工修建在河 谷壁上的「觀景台」參觀,地面是玻璃的, 透過腳下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討賴河流淌 而下。於11:15am 抵達酒泉,直接前往酒泉 公園,因園中有酒泉而得名,已有兩千年的 歷史。現為一座集古典園林、天然湖、文化 休憩,趣味娛樂的綜合性公園。據導遊小楠 說,漢武帝時,霍去病凱旋歸來,漢武帝在

元朔二年(127BC),衛青率兵擊匈 奴,收復河套以南地區。 元狩二年(121BC)驃騎將軍霍去病, 兩次出擊匈奴,孤軍深入,每戰皆捷,越過 居延,追趕匈奴至祁連山,匈奴退到焉支山 北,收復河西平原。漢置酒泉、武威、張 掖、敦煌四郡。 元狩四年(119BC)衛青、霍去病分兵 兩路擊匈奴於漠北,連連告捷,霍去病在狼 居胥山舉行祭祀天地的大典。爾後又繼續北 進,一直到瀚海(今貝加爾湖),匈奴遠遁 西北,大漠以南再沒有匈奴足跡。 征和三年(90BC)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兵 漠北,敗降匈奴,漢損失將士數十萬人,此 後未再主動出兵抗擊匈奴。 在這些碑文的後面有一方形的池水,小 楠說這就是霍去病倒酒的泉池。在這之後便 是英氣勃發,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天才大 將軍霍去病的石雕像。據歷史的記載,漢武 帝有一次想親自教他孫武兵法,霍去病回答 道:「打仗應該隨機應變,用不著學習古代 的兵法。」霍去病英年早逝,是天妒英才? 戰爭的殘酷,血流成河,士兵傷亡無數。 漢武帝征討匈奴前後達四十餘年,致生靈 塗炭,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國家政權岌 岌可危,於此時,漢武帝劉徹卻能內反自 省,意識到自己的過失,能知錯認錯,寫 下深懷悔恨的詔書「輪台罪己詔」,從此改

【第190期‧佛光法苑‧35】


弦易轍,與民休息,不僅避免了亡秦的的覆 轍,且使西漢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噫! 興盛與衰亡,天堂與地獄,覺悟與迷惑,就 在一念之間啊! 隨後我們參觀「夜光杯廠」,了解夜 光杯的製作過程。夜光杯產於酒泉,馳名 中外,酒泉夜光杯是一種用玉琢成的名貴 飲酒器皿。當把美酒置於杯中,放在月光 下,杯中就會閃閃發亮,夜光杯由此而得 名。唐詩人王翰詩云:「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 戰幾人回。」多麼悲壯!多麼豪放!多麼悲 傷!多麼淒涼的人生啊!於酒泉午餐後,我 們前往下一個目標張掖。 張掖 張掖意即「斷匈奴右臂,張中國之 掖」。別稱甘州,西漢時置郡,位於甘肅省 河西走廊中部,是「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 走廊的重要驛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 川秀美,民風淳樸,水草豐美,氣候溫和, 日照時間長,很適宜農耕,是一個美麗的綠 洲城市,是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 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衝,是歷代 中原王朝在西北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的 活動中心。隋煬帝於609AC在張掖召集西域 27國君主使臣,召開了「萬國博覽會」是世 界博覽會的起源。到達張掖,我們先去參觀 「大佛寺」。 大佛寺 大佛寺位於張掖市西南部,創建於西夏 永安元年(1098AC)是甘肅省境內最大的 西夏建築遺存下來的古蹟。是西夏王朝所 建,通道寬敞整潔,廟寺莊嚴而宏偉,是西 夏王朝的皇室廟寺。現存建築有大佛殿、藏 經閣、土塔三處。大佛殿高33米,規模宏

大,大殿檐下額坊上雕有龍、獅、虎、象、 鶴、鳥等飛禽走獸。店門兩側嵌有兩幅清代 磚雕,左幅為「西方聖境」,右幅為「祗園 演法」。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的入涅槃相, 即大臥佛,臥佛為木胎泥塑,金裝彩繪,面 部貼金,兩眼半睜半閉,面容恬靜安祥。全 身長34.5米,肩寬7.5米,光耳朵就有2米多 長,佛手中指上可睡一人,是中國最大的室 內臥佛。臥佛身後塑有迦葉,阿難等十大弟 子像。殿內南北兩側有18羅漢。藏經閣內 珍藏有明英宗頒賜的六千多卷佛經,經文保 存完好並有極珍貴的金銀粉書寫的經文。寺 後有一座土塔高33.37米,由塔座,塔身, 塔剎三部分組成,共有兩層須彌座,第一 層須彌座四隅上下各築小塔一座,風格獨 特。在遊客服務中心的正門有淨空法師所 題「徧照寰宇」四個大字。夜宿張掖華辰 國際大酒店。 祁連山風光 祁連山是河西走廊無所不在的山脈,從 烏鞘嶺到漢代玉門關,綿延1000多公里。 祁連山中數千條冰川,滋潤著河西肥沃的綠 洲,使河西成為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其 平均海拔在4000米至5000米之間。祁連山的 原始森林風光迷人,立夏之後,山林如同一 望無際的綠色海洋,牛羊成群遊蕩其間。 我們於6:20am出發前往青海湖,天尚

【第190期‧佛光法苑‧36】


未破曉,天空一片黑暗。車馳騁在高速公 路上,大家都在閉目養神,靜極了,望出 窗外,依稀可見樹叢沙漠中的小草,傲然 挺立,隨風飄動,大地一片靜謐,車內靜 悄悄地,間或傳來車後齊師兄和我接連不 斷的咳嗽聲,打破了這周遭的沉默。日出 於7:15am,祁連山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綿 延起伏,形成了甘肅與青海的自然界線。 我們的車子沿著公路南下,左右兩邊即可 看到祁連山脈,彷彿是山包圍我們,其實車 子行走於山北的光大草原上。「祁連山下好 牧場」,在這大清早已可見羊兒成群在草原 上吃草,也可見到疏疏落落的牛隻點綴在這 廣大的草原上。晨間空氣特別清新,遠遠望 去青青的草地顯得特別翠綠。車子越近祁連 山,山的輪廓也越明晰。但見山脈綿亙,峰 峰相連,高山起伏,叢山峻嶺,灌木叢生, 山色青翠,好一片青色山脈,好一片美麗的 草原風光。車子蜿蜒行走於山谷之中,但見 一彎溪水沿著山谷奔流而下,清可見底,溪 水沖擊著石頭激起片片白色的水花,正是「 高山青,澗水藍」。高山陡峭,矗立兩旁, 雪白般的雲霧繚繞山頭,漂浮在山谷間,更 顯出山的嫵媚。山坡上長滿了小灌木,看起 來就像青草遍滿了整座山。沒長草的地方, 常是奇岩峭壁,怪石嶙峋,山壁的險峻不遜 於華山。時而四周群山環抱,中間是開闊平 坦的草原,澗水潺潺流過,水草豐茂,美麗 的花朵吐露芬芳,風景幽雅,藍天白雲下, 牛羊成群,一派自然原野風光。有時陽光從 雲層間迸射出來,投射在山坡上,那塊山坡 更顯得清新翠綠。所經過的這些山脈都在海 拔3600米左右,導遊小楠說我們都通過了 考試,沒有高原症的反應─胸悶,頭痛,嘔 吐等現象發生。 出門在外最怕生病,然而水土不服,著 涼感冒總是難免。我們此趟的旅行,也有不 少人感冒,而以齊師兄為甚,由於此間地形

複雜,氣候變化莫測,令人防不勝防,稍一 疏忽常致感冒加重,雪上加霜。宋師姊緊跟 在齊師兄身旁,而師姊本身也得了感冒,今 天旅途休息上下車時宋師姊不慎跌了一跤, 碰上了鼻樑,流了許多血,但見齊師兄扶著 宋師姊上了車,滿懷歉意大聲說道:「這是 我的過錯,沒陪在師姊身旁,才會摔傷。」 伉儷情深,溢於言表。大家都由衷讚歎。夫 妻是人生道上的伴侶,跌倒時,互相扶持, 成功時,互相共享對方的喜悅。 過了黑水溝之後,景觀為之一變,但見 群山環抱,花草彌谷,競吐芬芳,山坡上 長滿了高大的樹木,漫山遍野,山坡下有 了農作物的生產,一塊一塊排列整齊的農 田,綠油油的農作物,農人彎著腰,頭綁 頭巾,在田裡辛勤工作,生活在這優美清 淨的環境裡,於人無爭,於事無求,正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與我何有哉!」 12:20pm抵青海省會西寧市,是青藏高原上 第一大城,人口120萬,到處摩天大樓,我 們在此午餐。於2:10pm迳奔青海湖,車子轉 入青藏公路,進入了青藏高原。車行在迂迴 曲折的山坡上,時而處在狹窄的山谷間,兩 旁巉岩峭壁,巨峰拱列;時而轉入一片廣大 的山谷草原,眼前豁然開朗,真是「山窮水 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於節令已 入初秋,牧草長得不茂盛,且已枯黃,未能 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緻。(待續)

【第190期‧佛光法苑‧37】


死刑 的 探 究 開照比丘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電郵訪談開照比丘 日期:2011年9月29日

問:針對10月10日「世界反死刑日」, 師父個人或佛教經典上對死刑有何看法? 答:「反死刑」的課題,無論在國內, 還是在國外,主張廢除或保留死刑者,都各 有其理由。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文明的世界,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並不會因為死刑的存 在而就減少犯案,真正的關鍵應是在人心與 教育。應該從心靈淨化著手才能更有效地解 決犯罪的根源。 而「人道」的懲罰,更不應視「死刑」 為唯一的方法。所謂文明,就是在於人的智 慧所在。生命是可貴的,對於「死刑」應向 它說「不」,廢除死刑「是時候」了。 就我個人對佛法的理解,一切眾生皆熱 愛自己的生命,佛教主張「不殺」是始終不 變的精神,以慈治瞋,以智來處理是佛教的 精髓所在。 問:有些人認為死刑不應完全廢除(例 如殺人者應诶被處死刑,不然不符合佛教的因 果,或對受害者與其家人不公平),師父有

何看法? 答:佛教的因果觀,不站在「以牙還 牙」的方法來處理。也不認同「死刑」正 是「因果報應」的說法。因果是不變的法 則,這是肯定的,但若認為以「一命還一 命」的處理,才是符合佛教的因果觀,此 已不是「佛陀的本懷」所在,更別說符合正 見了。對犯罪者的「處罰」認為是不可避免 的,這也應該站在佛教以「悲智」的教育精 神來看待。「悲憫」眾生,不是「加害」對 方,而是要讓囚犯看見自己所犯下的錯誤, 這樣活著才有意義,也才有悔改的機會;悲 心是通過「拔苦」的正確方法,來引導「受 害者」如何解脫心中的「痛」,非增強「仇 恨」在心。 佛法的智慧不是單線的因果觀,不要 以為死刑才符合因果。佛教談因果,是從 「因」緣「果」報的緣起來觀待,避免在 輪迴界一又一次糾纏的「迷惑、造惡業, 再受苦」。 也有人認為「死刑具安撫受害者家屬之 作用」,也是對受害者與其家人的公平。如

【第190期‧佛光法苑‧38】


此的觀念,在心理上,會引導人向惡的方 向發展,助長人的殘忍性,是不能化解仇 恨的。深一層來看,兩方(犯罪者及家人、 受害者及家人)都處於「痛苦深淵」裡。解 決的方法更不應認為,「死刑才是公正的 手法」的思維方式。佛教古老不變的處理 方法即是,「不以瞋止瞋,以慈才能化解 仇恨」。 問:師父常年對死囚弘法,能分享死 囚對宗教的需求嗎?面對死亡他們有什麼 感受?有宗教信仰面對死亡是否較平靜? 答:雖然我並不是與死囚共住一起,卻 有機會與死囚接觸,如果他們有足夠的時間 接受佛法的薰習,而受到啟發,對人生有了 醒悟,有了方向,「懺悔」的心就會生起。 「寬恕」對他們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可以從 此改變人生觀,而且也不會因此而消極。日

夜期望能再次活著出來,重生即是他生命的 另一起點。縱然有一天得面對「死亡」的 到來,心會是「平靜」,而不是「怨恨」 的離去。只是,「牆外人」看不到他們的 轉變。 問:師父近來到美國監獄弘法,能否比 較馬來西亞與美國對死囚的態度有何不同? 美國對弘法人員的規制會較寬容嗎? 答:美國的社會重人權、談民主,不是 每州都有死刑。探訪方面,囚友與家屬或朋 友來訪的待遇更是人性化,死囚們的基本福 利依法而明訂,例如:閱讀、每日有開放時 間打電話與家人或朋友聯絡(個人自付)、個 人電視等。家屬探監還可以與家人有身體的 接觸,一起共餐。有趣的是,死囚還對我 說:住在裡面也不錯。 囚犯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對宗教師 不只是「寬容」,更是「尊重」與「歡 迎」。 預約會見的日期與時間一旦訂下來,囚 友就等著宗教師前來,時間是不會隨便更改 的。甚至還可以申請每日定期或多日的「密 集」的禪修訓練,只要死囚有這意願及宗教 師肯前來, 可會見一人或多人, 通過正常 的手續申請就可以了。 對於執行死刑的日期,在半年前死囚與 家屬皆會得到通知,各自做好心理準備。 這期間,死囚還可以選擇一日(從早上到下 午)讓死囚與家人、及死囚所提出邀請的朋 友,大家有一個集會聚餐,彼此間可以交談 或擁抱及拍照留念。 執行當日,如果囚友希望宗教師陪伴他 走完這一段,也會給予尊重與配合。而死囚 的案件更是透明化,在網上可以看到案件審 判的過程。更特別的一點是,執行當日,家

【第190期‧佛光法苑‧39】


人及受害者的家屬,也被邀請來見證他走完 最後一程。這與馬來西亞方面是有很大的差 別。 問:台灣惠敏法師日前主张張廢除死刑, 在社會上引起不同的回應,佛教界對死刑 也有不同的意見,師父對廢除死刑有何看 法? 答:雖然佛教界對死刑的看法不同,但 共同的原則即是「不殺最好」。 在佛教戒律中對「不殺戒」是不變的原 則,不僅自身不殺生,也不能教他人殺,或 者讚歎殺。就我個人而言:站在一個佛教徒 的情懷,應有別於世俗的看法,對「死囚」 或「受害者」應懷著「悲心」來關心此事。 提供佛教三世輪迴、因果報應的信念,讓有 關人士與社會看到並醒悟,「苦的根源」: 一個來自貪,另一個是來自瞋。應避免再捲 入「參與殺業」的仇殺業網之中,通過此正 見來消除煩惱,以慈悲心化解仇恨,才能淨 化人心。 問:師父在監獄弘法多年的經驗,監獄 是否有扮演到改造囚犯重生的功能?或只變 成懲罰的功能? 答:論監獄是否有改造囚犯重生的功 能,就個人的觀察,若少了宗教的啟發,功

效不大。再說,大多數犯罪者先前並無宗教 信仰,若有,也只是一般的民間信仰。一旦 接觸「正信的宗教」之後,對他們而言,多 少也會改變「舊有」的觀念。 若論「懲罰的功能」彷彿只是一時的。 常聽囚友說:此不是住旅館,接受即是,以 後小心點即可以了。 問:師父有聽過「楊偉光事件」嗎?對 一個在獄中學佛改過自新的人,師父認為應 给給他機會嗎? 答:針對「楊偉光事件」,我曾寫一文 「寬恕,真的那麼難嗎?」刊登於2010年 12月8日〈南洋商報〉。 「針對『仇人』,死刑是一種合理的『 報復』行動」,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懲罰的用意是讓人「反省」而不是讓他 的生命結束。監獄不只是「關」,而是應有 所「淨化」,才能顯現出人類文明的提昇。 當一個人被貪瞋癡所征服時,像是個瘋子, 喪失理智。對一個從錯誤中醒覺過來、真誠 懺悔過來的人,我們身為三寶弟子應該給予 他們鼓勵與支持。個人認為,應給予「楊偉 光」機會,尊重宗教的力量,尊重生命的可 貴,更尊重文明的智慧。

【第190期‧佛光法苑‧40】


The Purpose of Meditation By Bhikkhu T. Seelananda

The purpose of meditation is different from person to person. Basically, it depends on one's intention and necessity. However, 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purposes, when practicing meditatio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there is a main purpose of meditation. That must be understood. That is the real purpose. Today, mediation is practiced in almost all religions. Therefore, even the main purpose of meditation is different from religion to religion. Our intention here is to explain the main purpose of meditation in Buddhism. Essentially, we all need happiness. The Buddha taught the Dhamma to show us how to be happy. In order to be happy one has to do two things. 1. Perform good deeds 2. Practice meditation Whoever does these things can become happy here and in the hereafter. Specially, if you are mindful and meditate daily, you can make your whole life happy and peaceful. More and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dem-

onstrates the power of meditation to create peaceful, happier lives. And when we are happy and peaceful we share happiness with others. We can practice loving-friendliness meditation, having these good and happy thoughts with all beings irrespective of their color, culture or other differences. The Buddha clearly admonished us to suffuse metta (loving friendliness) with all beings equally. It is to be spread systematically with all beings in one direction; likewise the second, likewise the third, likewise the fourth, above and below. This is only one aspect of practicing meditation. When practicing like this one develops and cultivates tranquility and serenity. But still the real purpose of Buddhist meditation is not revealed. The real purpose is served only when practicing vipassana. When practicing vipassana, with the intention of eradication of all defilements, one can understand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With that understanding, one becomes disenchanted with all impermanent things and experience happiness and real peace. When one sees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第190期‧佛光法苑‧41】


one see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ence: the nature of impermanence, the nature of unsatisfactoriness and the nature of soullessness. What happens when one sees thes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ence? He who sees these three sees things differently. That means seeing things with a disenchanted mind. Then one does not want to grasp things as permanently as one's own. He or she does not want to cling to the many things of the world. When the mind is disenchanted in this manner, a person knows clearly how things are ever changing. If one grasps things, which are ever changing, one will suffer at every step of things changing. Therefore, being wise, one should abandon things mentally first. As a beginner, one has to practice serenity. Then easily can switch to Vipassana. It is the way to eradicate all defilements. Thus, the real purpose of practicing Buddhist meditation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defilements. There are heaps of defilements in one's mind. All these are based on greed, hatred and delusion. If one sees and completely eradicates greed, hatred and delusion, one is completely free from all suffering and attains Nibbana.

realizing real peace and real happiness by eradicating all defilements and suffering. In order to gain physical and mental calmness, one has to practice concentration meditation. Yet all suffering can be eliminated only through vipassana or insight meditation. It is the nature of all beings to have defilements and suffering. Only enlightened ones are free from both. Yet once we understand the true aim of Buddhist meditation, we have the key to be free from defilements and suffering. Only human beings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meditation and eradicate suffering. Therefore, it is to be understood that birth as a human is the greatest thing in the world. We all have got this wonderful opportunity not by chance but with meritorious deeds done in the past. Therefore, let us do more and more good deeds to be free from all suffering.

According to the Buddha, suffering arises because of craving (tanha). Because of craving all attachments come to be. Because of attachment existence comes to be and because of existence birth comes to be. From birth, decay, death, sorrow, lamentation, pain, grief and despair as well as the whole mass of suffering come to be. So the purpose of Buddhist meditation is the complete cessation of this whole mass of suffering. So, the purpose of Buddhist meditation can be described as twofold. 1. Physical and mental calmness 2. Understanding things differently and

【第190期‧佛光法苑‧42】


活 動 預 告

活動變更通告 德州佛教會原訂於8月31日(星期六)至9月2日(星期一)於菩提中心舉辦的「三學 齋戒靜修會」將改為「三日內觀禪」活動,恭請明心堂監院圓福法師主持。歡迎會 友信眾踴躍參加,請於8月25日前,向玉佛寺辦公室報名。電話:281-498-1616

預告:啟建消災祈福梁皇寶懺法會 為了感謝十方大德歷年來對本會玉佛寺和菩提中心的護持,順利推展各項弘法 利生的工作,本會特將於本年10月3日至6日,在玉佛寺啟建「消災祈福梁皇寶懺 法會」四永日佛事,除了本寺的常住法師外,將禮請台灣多位法師共同主持盛會。 詳細情形屆時將再通告大眾,希請會友們注意!

2013年德州佛教書院暑期班招生 本會為弘揚正信佛教於美國社會,提高信眾對佛法的認識和實踐,自1999年 開辦德州佛教書院迄今。今年暑期班的開課日期因為配合授課講師─圓波法師在美 國同淨蘭若「佛法度假」的課程,所以玉佛寺原訂於7月8日開課的日期將延後一週 至7月15日(星期一)開課。 上課時間:7月15~19日及7月22~26日(週一至週五)晚上7:30~9:30,共廿小時。 課程內容: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二冊《方便之道》,從一般適應世間的方便道探討印 度佛法的流變,內容與初期大乘有不少相關性,也可以視為《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 與開展》的簡要版。大乘佛法的淵源,大乘是否佛說,在佛教發展史及思想史上, 是一個重要的大課題! 歡迎會友大眾把握機會,報名參加上課。詳情請洽玉佛寺辦公室281-498-1616 。 圓波法師簡歷:1990年,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畢業。1998年,依止心觀 上人出家。1999年,屏東寶蓮禪寺受具足戒。2003~2004年,就讀福嚴佛學院 大學部。2004~2007年,就讀福嚴佛學院研究部。現任教於福嚴佛學院及壹同寺 佛學院。

【第190期‧佛光法苑‧43】


「佛歡喜日暨盂蘭盆法會」系列活動 本會將於「佛歡喜日暨盂蘭盆法會」期間,舉行一系列活動,玆分述如下: 8月15日與16日(星期四、五)兩晚7:30至9:30,虔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17日(星期六)上午 9:00至下午 4:30,啟建「三時繫念」佛事。

18日(星期日)上午10:00至中午12:00,舉行「佛歡喜日供僧法會」。 修慧法師將開示「地藏菩薩的大願」

下午1:30 至 3:00,於觀音殿舉行「念佛大回向」。

24日(星期六)上午10:00至12:00,於美洲菩提中心報恩塔,舉行超度法會。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為報母恩而說的。佛教徒皆以此經為報答親恩之第一經。 三時繫念佛事為元朝中峰國師所倡,勸導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既可超薦歷代祖先與 超薦累劫冤親債主,更可為眾生祈福、消災免難 ,可說是冥陽兩利。 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在這一天供佛齋僧,仰仗供養僧眾的功德,回向現世父 母親友,消災延壽;過往先人,出離苦海,往生善道。 法會期間,本會特設有往生超薦牌位,及結掛祈福平安燈、薦亡超度燈等,希望 藉此法會功德因緣,虔誠祝願在生者福壽增長,過去者往生淨土。歡迎隨喜登記。若 有任何詢問,請與玉佛寺辦公室聯絡。電話:281-498-1616

活 動 翦 影 美洲菩提中心提供獎學金,嘉惠華樂郡學 生 圓福法師、慧度師與修道師率領居士 五位,於5月16日下午6:30,抵達位於華樂 郡的華樂高中(Waller High School),參加 2013年華樂學區應屆高中畢業生「頒獎之 夜」,與學區老師家長學生以及各方獎助學 金提供者約八百位共聚一堂,為2013年畢 業學生們優異的成績表示慶賀和鼓勵。

A&M就讀,另一位則進入UT Austin。圓福 法師代表美洲菩提中心上臺頒獎並致詞,向 獎學金的得主和支持他們的老師及家長們表 示祝福和祝賀之意,美洲菩提中心本著關懷 社區的理念,未來將繼續和學區緊密合作, 支持鼓勵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期望學子們在 學成後可以回饋社區,造福人群。

本年度「美洲菩提中心獎學金」的三 位得主是:Jamie Duong, Nahid Ferdous 和Jacob Smith。其中有兩位將進入Texas

【第190期‧佛光法苑‧44】


華樂高中校長Dr. Brian Merrell對美洲 菩提中心的支持表達感謝之意,同時表示願 意與美洲菩提中心共同努力,促進族裔間的 文化交流,讓社會更和諧平安。 「佛門行儀」教學課程圓滿 德州佛教會於5月18日上午9:30,在玉 佛寺觀音殿舉行佛門行儀教學課程,由修慧

長老首先為居士們開示「三皈五戒的意義和 重要性」,隨後誦念《心經》並依次進行正 授三皈五戒的程序。有兩位男眾受持五戒搭 上了縵衣,場面十分莊嚴,整個儀式簡單隆 重共歷時一小時。最後由淨海長老親自頒授 皈依證、五戒證書,並與全體信眾合影留 念,為此次的儀式畫下了圓滿的句點。 慶祝佛陀聖誕,信眾歡欣齊浴佛 欣逢佛曆二五五七年釋迦牟尼佛聖誕, 德州佛教會於5月19日上午假玉佛寺大雄寶 殿舉行「佛陀聖誕浴佛法會」,約有七百位 會友信眾,以清淨虔誠之心與會。

法師主持,共有三十餘位學員參加。 佛門行儀是佛教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門 功課,修慧法師於課程中解說殿堂儀規,同 時配合影片的放映,分段解釋和讓學員實地 演習了上香、合十、抄手(放掌)、問訊、 禮佛、請經書、持經書之禮儀,以及搭、解 海青和縵衣的正確方法。 古德言:「威儀乃無言之教,堪發有情 之信。」一個修行人的風範,在行立坐臥言 談舉止中表露無遺,威儀不僅能調攝修道者 的身心,同時能落實佛法自利利他的實際教 化。佛門行儀課程於是日正午12:00圓滿。 當天下午一時,在觀音殿為七位居士舉 行正授三皈五戒的儀式。此次的儀式恭請淨 海長老主持,因為有兩位英語佛學班的居士 參加,由修慧法師為他們作英語翻譯。淨海

法會於上午10:00正式展開,大眾在莊 嚴的鐘鼓齊鳴聲中,恭迎法師們進殿。法 師們帶領大眾稱念聖號和恭誦《心經》後, 恭請淨公長老以「三寶是最好的依護」為題 開示,淨公長老首先說明三寶的意義,佛、 法、僧三種是構成佛教最重要的要素,可尊 可貴,故稱為三寶。三寶是福田:佛、法、 僧三寶,能生起福德之田;三寶如大海中的 島嶼;三寶如黑暗中的明燈。信奉及皈依 三寶的利益:不墮惡趣、莊嚴人格、獲得 尊敬、成就好事、積集福德、平安吉祥。 接著,頒發菩提獎學金給永久會友的優秀 子女。最後,恭請圓福法師在會中依《法 句經》以中文、英文和巴利文為信眾們祝 福,法師祈仗佛法僧三寶功德威力,祝世 界和平,大眾身心平安,吉祥如意,共證 涅槃。法會在信眾依序浴佛中圓滿。 本年度菩提獎學金計有十三位得主,他 們是:張弘德、 Regan Wang、張宇羲、郭 美琳、岑明芝、張御柔、Eva Ngai、林昱 均、林苡辰、胡嘉威、王詩婷、黃美珊、 吳季潔。

【第190期‧佛光法苑‧45】


「親子關係」座談會,法師居士分享心得 5月19日下午1:30-3:00,在玉佛寺大殿 舉辦了一個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的座談 會。融通法師、修慧法師和慧度師首先以個 人親身經歷或者感受開示,然後多位居士 分享了各自的經驗。發言的居士們普遍認 為,作為第一代移民,大家承受著來自事 業和社會等多方面巨大的挑戰,在處理親 子關係時,更面臨傳統與現代以及東西方 文化的差異。我們的下一代接受的是美國 教育,所以家長需要學習與孩子平等交流 與溝通,除了指導和鼓勵,也要給他們成 長的時間與空間。大家發言後,浄 淨 海長老 做了幽默和睿智的總結開示,法師讚揚居士 們在面臨這麼多挑戰的情況下,不忘護持三 寶,鼓勵大家用心思考如何把佛陀的教育以 生動有效的方法傳給我們的下一代。此次座 談會溫馨而富有意義。 菩提中心三日內觀禪 德州佛教會於Memorial Holiday的長週 末,在菩提中心舉辦了由圓福法師指導的 「三日內觀禪」。從5月24日傍晚報到開 始,三天的禪修共有三十幾位學員參加。 學員中,有第一次參加禪三,也有多年禪 修經驗的老參們。此次參加人數的比例, 男眾比女眾多出許多,與往常女多男少的 現象大異其趣。

法師兩晚的開示,以「障礙禪修的十種 因素」為內容。他為了讓每位學員都能聽 得清楚明白,特別以中英文雙語解說,並 在每次禪坐後以巴利文、英文、中文唱誦 對學員的鼓勵:「諸行無常,諸受是苦, 諸法無我。以此慧觀才是使人通向解脫的 道路…。」 第三天午齋後,法師宣佈解禁。隨後在 禪堂舉行的座談會中,每個人都發表了對此 次禪修的心得,並感謝法師們和義工們的用 心和辛勞。三日禪就此圓滿結束。 英語基礎佛學課程圓滿 德州佛教會自1992年開始成立英語佛學 班,除了每週日上午9:00-12:00在玉佛寺觀 音殿用英語指導禪修與佛學講座,也常不定 期地安排系列課程。今年四月份,特別在四 個星期六安排了系列英語基礎佛學課程,分 別邀請圓福法師講授佛法的基本義理,修慧 法師介紹佛陀的一生及佛教史。 這次課程報名參加的學員有四十多位, 大家課後都覺得受益良多。5月4日結業當 天,特別恭請淨海長老給全勤者頒發證書, 以玆鼓勵。長老並期許講英語的朋友們深 入經藏,以後可以幫忙在西方社會弘揚佛 法。

禪修的日程表中除了早、午齋、出坡、 休息的時間外,都是以一小時坐禪和一小時 行禪相互輪替。法師為了顧及有些第一次參 加的學員恐無法久坐,特許在坐禪時可以提 前起坐,安靜地在禪堂內經行,但囑咐務必 保持正念並且以不影響到其他禪修者的用 功為原則。第二天的下午有兩小時的小參 時間。禪修期間法師強調「止語」的必要 性,也隨時提醒大眾保持「正念」。 【第190期‧佛光法苑‧46】


­­玉佛寺2013年7月、8月法會活動 日 期 7月6日(週六) 7月4~7日

時 間 9:30a - 12:00p 四日

內 容

主持人、地點、講題

禮拜《大悲懺》

融通法師

青少年佛學夏令營

菩提中心

- 10:25a - 11:00a - 12:00p - 3:00p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7月7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a 1:30p

- 10:25a - 11:00a - 12:00p - 3:00p

爐香讚、八大人覺經、三皈依 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經論講解 晚 課 共 修

淨海法師

7月14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a 1:30p

暑期佛教書院

圓波法師

7月15~19日 7月22~26日

十日

融通法師:談龍樹菩薩 融通法師

圓波法師:佛教的知識觀與修行觀 修慧法師

7月21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念佛、止靜、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修慧法師 修慧法師:學以致用 淨海法師

7月28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法師 淨海法師:雜阿含經選講 續超法師

8月3日(週六)

禮拜《大悲懺》

融通法師

- 10:25a - 11:00a - 12:00p - 3:00p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8月4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a 1:30p

9:30a - 12:00p

10:00a 10:25a 11:00a 1:30p

- 10:25a - 11:00a - 12:00p - 3:00p

爐香讚、八大人覺經、三皈依 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經論講解 晚 課 共 修

淨海法師

8月11日(週日)

融通法師:談弘一大師 淨海法師

淨海法師:雜阿含經選講 融通法師­­­­­

8月15日(週四) 8月16日(週五) 8月17日(週六)

7:30p - 9:30p 7:30p - 9:30p 9:00a - 4:30p

8月18日(週日)

10:00a - 12:00p 1:30p - 3:00p

佛歡喜日供僧法會 念佛大回向

修慧法師:地藏菩薩的大願 全體法師

五日

常住法師安居靜修

菩提中心

8月19~23日

盂蘭盆法會誦《地藏經》1-6品 全體法師 盂蘭盆法會誦《地藏經》7-13品 全體法師 盂蘭盆法會:《三時繫念》佛事 全體法師

8月24日(週六)

10:00a - 12:00p

報恩塔回向

菩提中心

8月25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法師 淨海法師:雜阿含經選講 續超法師­­­­­

三日禪修

菩提中心

活動內容 靜坐/英語佛法 菩提合唱團練唱 經論研討班 佛學研討班及靜坐 觀音普門共修會 粵語佛學班 放生、郊遊、素食野餐 玉佛寺禪修會

主 持 人 、地 點 宏意法師、弘法處 (觀音殿) 菩提合唱團(大雄寶殿) 鮑克南居士 修慧法師 續超法師 宏意法師 融通法師 修慧法師

8月29日~9月2日

三日

定期活動 日期

"

每週日 每週二 每週四 每月第二週六 每月第三週六 每月第四週六

時間 9:00a - 11:30a 12:30p - 3:00p 1:30p - 3:00p 9:30a - 12:00p 7:30p - 9:00p 2:00p - 4:00p 10:30a - 2:00p 9:00a - 12:00p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第190期‧佛光法苑‧47】


- 下 期 專 題 -

生活的藝術 現代人生活在這物資豐富、資訊充斥、競爭激烈的時代,由於欲望受 到過分的刺激,汲汲於爭奪和佔有,為滿足欲望而疲於奔命,卻失去了生 活的喜悅和幸福。然而人生沒有回程票,我們要用怎樣的態度面對,才不 會留下遺憾?我們應該如何調整我們的生活,才能善用短暫的生命,追求 有意義的人生?邀請您分享寶貴的生活經驗。 如蒙賜稿,字數:兩千至三千字,截稿日期:七月三十日。稿件請寄: 德州佛教會佛光法苑編輯組或電郵至:dharmagarden.tba@gmail.com

佛書助印功德錄 04/05/2013 04/05/2013 04/11/2013 04/11/2013 04/11/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6/2013 04/26/2013 04/26/2013 05/03/2013 05/03/2013 05/03/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6/2013 05/16/2013 05/16/2013 05/16/2013 05/16/2013

Willaim Cheung 李德偉合家 囘向許思 許林月餘 囘向李景往生淨土 郭丁淑芸 袁惠航 黎潔玲 溫佳瞳 Jake 馬莉莉 陳仲衍合家 回向沈錦龍 囘向謝文治往生 囘向周梅淑芝 囘向周梅淑芝 周遠合家 林志浩 回向吳月桃 善進 吳明珠 回向沈錦龍 鍾林雲英 陳美鳳 香港居士 莫偉堅 吳陳喜娜 賴美君 范熙揚 回向王大偉往生 回向王大偉往生

$100.00 $100.00 $60.00 $200.00 $10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70.00 $50.00 $1,000.00 $100.00 $100.00 $200.00 $300.00 $211.00 $20.00 $200.00 $50.00 $50.00 $40.00 $5,512.80 $500.00 $20.00 $50.00 $100.00 $500.00 $70.00

05/16/2013 回向曾進益 $60.00 05/24/2013 馮梅桂 $255.00 05/24/2013 張偉堯 $200.00

合計

$10,368.80

佛光法苑助印芳名 04/05/2013 04/11/2013 04/11/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0/2013 04/26/2013 05/03/2013 05/03/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0/2013 05/16/2013 05/16/2013 05/16/2013 05/30/2013 05/30/2013

囘向林多源 徐妙 林士材 $20.00 王淑娟 $50.00 囘向曾林冬梅往生淨土 $50.00 翁傳彥 $100.00 阮仁傑 $100.00 阮仁和 $100.00 黃亞靜 $100.00 無名氏 $100.00 李振淵 $100.00 無名氏 $60.00 章榮彬 $100.00 無名氏 $100.00 沈良珊 $200.00 莫偉堅 $500.00 薛惠民 $100.00 回向林多源 徐妙 林士材 $20.00 趙善平 趙善安 趙嵩齡 $100.00 李振淵 $100.00 章榮彬 $100.00

【第190期‧佛光法苑‧48】

合計

$2,100.00


慶 祝 佛 誕

淨公長老領眾浴佛

圓福法師開示祝福

香 湯 浴 佛 祈 福 消 災

信眾虔誠恭迎聖像

恭奉莊嚴的太子像

吳季潔同學長笛演奏

獎學金得主黃美珊致謝詞

淨公長老與菩提獎學金獲獎者

修道師領唱三寶歌

外浴太子 內淨自心


德州佛教會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X 77072 TEL: (281) 498-1616 URL: www.jadebuddha.org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Houston, Texas

佛法清涼味 歡喜受妙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