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 小組討論教材
老而彌堅
C 02
送
個
贈
人
費
索
免
取
樂齡系列
歡
迎教
會小組、
家
庭
或
第一篇
創造性地珍惜、處理回憶 Ⅰ
02
張宰金
第二篇
創造性地珍惜、處理回憶Ⅱ
06
張宰金
第三篇
創造性地珍惜、處理回憶Ⅲ
12
張宰金
第四篇
一群人寂寞 一個人狂歡
20
余 磊
第五篇
變苦或變好
24
魯賓遜
第六篇
零錢塞爆 失智前兆
28
余 磊
本書使用說明 本書適合即將或已經邁入老年的弟兄姊妹,人一旦年紀 大,許多年輕時不曾留意的心理情緒問題就不斷冒出來, 影響著我們與神、與人的關係。內容提供了心理層面的文 章與討論,讓神醫治纏裹我們心中的傷痛,讓神的愛滿足 心裡的寂寞,雖然身體老化,但心靈因神而彌堅。 一、請帶領者與小組成員在聚會前先看過文章,以便討論 的進行。 二、每篇文末附有討論與實踐問題,使用者除分享討論看 法外,更能將聖經教導的原則實踐在生活中。 三、本書適合家庭、樂齡(長青)小組聚會使用。
幸福提要 人隨著年紀增加,記憶力會慢慢減退,對於過去卻記 得一清二楚。這些回憶有好有不好,怎麼讓這些回憶 成為老年的動能,而不只是掛嘴邊的憶當年呢?
01
【第ㄧ篇】
創造性地珍惜、 處理回憶 Ⅰ
文│張宰金
行 為 治 療 法 的 心 理 學 家 史 金 納 (B. F. Skinner) 和 美 韓 (M. E. Vaughan),在他們所寫的《如何享受老年》(Enjoy old Age, Skinner & Vaughan, 1983.) 一書中,第四章特別討論老年的健忘,及如何有助 於處理健忘情境的行為點子。其中包括忘記人名、格言,做該做 的事,在正確的時候做事,置物於何處、和忘記約會等。對於這些 老人常有的遺忘,史金納有些好點子。例如如何預防忘記在正確的 時候該做的事,舉例說,有人需要早、晚各用藥劑一次,那麼先想 一想,在吃藥之前後可能會做些什麼,如果早上刷牙前後要吃一次 藥,則可將藥盒用橡皮筋綁在牙刷上,那麼,第二天早上要刷牙時, 就會想到要吃藥。至於如何預防忘記約會,則將約會的時間、地點、 人名和事件註明在大月曆的日期上,若擔心忘記,則把該月曆掛在 早餐桌旁的牆上,或掛在每天要用的浴室之牆上,使人不能不看 到,而致被提醒。諸如此類,都說明老年人,對於某些人事物是比 較可能遺忘的,記憶力減退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之一 (Belsky, 1984)。
2
家庭這回事
雖然遺忘是老化的特徵之一,但大多數的長者對於自己過去一 生的歷史事件,甚至童年的一些事件,到了年老髮白階段,都還歷 歷在目,仿佛昨日才發生的一般,皆可清楚地記憶起來。從時間 的數量來看,老年人過去的年日比未來更豐富。流逝的光陰十足 寶貴,正如他的現在和未來,皆一樣珍貴。過去塑造了現在,現 在塑造了未來。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更沒有未來。老年期正 是自我內省和洞察的最成熟時刻,可藉此點亮內心的智慧明燈。 哲學家海德格 (Heidegger) 說 :「人只有在尋求歷史中的自我,才會 找到自己在歷史中的自我,那才是真正的自我 (Self)。人的自我人 格 (Selfhood) 是:他必須把自己的本質敞開,並轉化進入歷史,而 使自己站在那個立場,那才是他的自我人格 (Selfhood)。」(Palmer, 1969) 回憶使老年人有更強的持續性和穩定感,並且使人重新檢討和 反省過去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在此回憶過程中,往往能使人從另一 個角度和層次透視剖析過去的人事物,因而產生新鮮的洞察和明智 的詮釋,而有助於現在和未來的發展。 威豪 (Reuel L. Howe) 在其著 作《創造性的年日》中說到:「當我們來到成熟的年日,特別需要 我們所有的創造性力量。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仍身負重任……。」 (Howe, 1959, P.43) 但很可惜的是,我們可能因為失去自信心,而因 此同時失去創造性的能力。讓回憶帶我們回到孩童時期的天真和真 誠,讓回憶重燃起我們年少時的豪邁不拘和創意。讓這些我們過去 所經歷的人生事件和點點滴滴,重燃起新的意義、新的火燄,這就 是為什麼老年人需要完成創造性地珍惜回憶的工作任務。 創造性 (Creativity),或說創意,是生命成長的力量表現。我們 人類終其一生,乃是不斷且一直的創造,因創造性正是神給人的禮
3
物。人是按著神的形象被創造的。神是一切創造性的源頭。具有神 之形象的人類,被賦予了創造性。不論年齡、不分種族、性別、文 化,都可看到人的創造性。而有關老年人的創造能力,許多心理學 家均參與在此研究之中 (Belsky, 1984),目前研究結果尚未有任何定 論。有人說在科學方面的創造性是越年輕時越為旺盛,例如牛頓和 愛因斯坦這兩位天才科學家,在其二十多歲時就發現了科學上革命 性的理論。但在文學、藝術、音樂方面的創造性,則隨著年歲之增 長而更豐富。就文學方面來說,詩歌創作的高峰期是三十多歲,想 像性的散文 (Imaginative Prose) 創作高峰期是四十多歲,而資訊散文 (Informative Prose) 創作高峰期是五十多歲 (Belsky, 1984)。在藝術和 音樂方面,則因越年邁,思想、情感更為成熟,人生歷練更加豐富, 以致越老越有創意,只因限於體力,雖然創作數量漸少,但質量卻 越為提升 (Belsky, 1984, PP.138-150)。 創造性是一種態度 (Attitude) 和哲學 (Philosophy),使人衝破年 齡的限制,而繼續成長 (Mezey, 2001)。對於老年人來說,創造性使 人勇於面對未來的不確定,面對失落,並接受生存的挑戰 (Mezey, 2001, P.171)。創造性將與人同在,一直到死,不會受限於年齡,而 是一種自我實現創意潛能的過程 (Simonton, 1998)。關於創造性的研 究,其限制之一,在於對創造性 (Creativity) 之定義。羅洛·梅 (Rollo May) 的定義:「創造性是帶出新事物之過程」(Rollo May, 1975, P.39)。 老年學家金恩·柯翰 (Gene Cohen) 把創造性分成兩類,一類是比較 廣的範圍,能改變社會,或社區的一種成就;另一種是較狹窄的範 圍,能改變自己個人的生命或家庭情况 (Cohen, 2000)。本文主題所 謂的「創造性地珍惜回憶」比較偏向於柯翰博士所說的狹義的創造 性,也就是藉以改變自己個人的生命或家庭情況,使老年生活更豐
4
家庭這回事
富、有趣、生動,並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情緒穩定,和人際互動。 能因此在歷史中,找到自我的定位,負起承先啟後的責任,使老年 生活被賦予豐富的意義。 ( 本文引自張宰金著作《松柏長青──老年生活照顧指引》,華神出版,蒙 允准使用 )
討論與實踐 1. 記憶力減退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之一,你用什麼辦 法預防忘記做該做的事 ( 比如約會、吃藥 ),效果 如何? 2. 文章中,作者提到「回憶使老年人有更強的持續 性和穩定感,並且使人重新檢討和反省過去所發 生的歷史事件。」回憶能讓你找到生命新動力還 是只是宣洩心情,怨天尤人? 3. 想想看,什麼是「創造性 地珍惜回憶」? 句 可以怎麼讓回憶 和 章金 本 頌耶 成為自己老年生 稱 要 恩 ,你 的一切 ) 活的動力與養分, 哪 心 他 我的 可忘記 三篇 2 節 讓老年生活有豐富 不 華! 詩篇一○ 意義? (
惠!
4. 回顧從出生至今的生命 足 跡, 不 論 是 痛 苦 的、 開心的、悔恨的等等身心 經歷,你能在當中看見神的 恩典嗎?能真實地為這一切向神感恩嗎?
5
幸福提要 當用心整理重要的回憶,情緒、傷痛被妥善處理,這些回憶就 能成為生命的養分,不僅自己得益處,也能成為他人的祝福。
02
【第二篇】
6
家庭這回事
創造性地珍惜、 處理回憶 Ⅱ
文│張宰金
以下就「創造性地珍惜、處理回憶」提出一些具體可行的原則、 概念或者實際行為建議。
一、記錄和整理 許多人總是建議老人要忘記過去,因為「逝者已矣,永不復返; 要展望未來,向前看!」這個看法也許有時候是有幫助的,但對許 多老年人來說,回憶卻如波濤洶湧,在心海中不斷浮起,年紀越大, 越愛回憶。人既有回憶的本能,難道回憶一定是不好的嗎?那也不 見得,回憶也有其建設性和正面的含義。下面有些具體建議: 1. 你可以寫下自己的思想和回憶,或寫一些信以表達自己內心 的思想或感覺,或是記錄一些回憶事件留給兒女或孫子女們。就像 對他們講述內心的想法一般。這會具體並有助年長者面對記憶中深 層的知覺,和某些重要的理念或想法。這些信可以寄出去,也可以 不必寄,將之裝訂成冊即可。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的現在,再和過 去有所連結,而加強其持續性和穩定性。當然,也有助於讓晚輩了 解自己的根源及家族發展蹤跡。 2. 用錄音或錄影的方式,按照自己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人 際關係,面向,或不同的主題,錄下自己的回憶,以及現在的想法 和感慨,使之成為回憶錄。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晚輩可以聽見 你自己的聲音,並保留你的音容笑貌。 3. 你也可以用採訪的方式,請別人幫助你製作、錄影,你可以 在影片中談談自己難忘的童年回憶和家庭生活,或是一些有趣或印 象特別深刻的事件。
7
4. 另外你能做的,就是找出一些家庭生活照片,標明日期人名、 地名、事件,並作註解,幫助晚輩辨認照片中的人事物。
二、處理傷心往事 老年時最難過的一件事便是處理或醫治多年來,累積在心中的 傷痛或不愉快的回憶。這些回憶包括遭受別人的拒絕或離棄、被信 賴的親友出賣、由美妙轉變成苦毒的愛情或友情,破碎的夢、受到 不公平的對待或歧視、善意被誤解等等。這些具有毒素的回憶會腐 蝕你身心靈的健康,傷害你的尊嚴和信心,並且阻隔你和別人建立 更健康的關係。你需要清除一些回憶中的垃圾,如未解決的矛盾或 衝突、揮之不去的哀悼、遺留的憤怒。你需要饒恕得罪你的人,並 認識自己也可能是需要被饒恕的人。試著去了解為什麼他們會得罪 你,並且憑信心順服神的吩咐去饒恕 ( 太六 14-15),而且一次又一 次決定饒恕,甚至饒恕七十個七次。若是情況許可,不會造成傷害 的話,找一個可信靠的人,把你受傷害、憤怒、悲傷的經驗傾心吐 意,說給他 ( 她 ) 聽,然後順服神去饒恕人,並憑信心把重擔交託 給神,把案件交託給全然公義、慈愛的神。關於饒恕之道可參考筆 者所寫,由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的《饒恕的人有福了》一書 ( 張宰 金,《饒恕的人有福了》,華神出版,2002 年 )。
三、化痛苦為力量 你可以將痛苦的回憶,轉化為積極的行動。例如,有一位母親 在她的愛子被醉漢用車撞死之後,化哀傷為積極的行動,志願到中 學去演講,教導青年人有關醉酒駕車的危險性。又如,一位父親在 其愛女因吸毒過量致死之後,志願到一戒毒中心去幫助濫用毒品者 改過自新、重新開始,這也是將憂傷的情緒轉為行動的力量。 8
家庭這回事
四、昇華創作 你也可以創作一件藝術品、一幅畫、一首詩,或寫一篇故事、 一首歌來表達你深刻的感覺或回憶。有一位曾在監獄中服刑的更生 人,晚年時專心畫馬,為要表達他在服刑期中渴望自由的感受。他 將強烈、痛苦的回憶,昇華為動人、美麗的藝術創作。有一位海員 在退休告老時,因信耶穌基督重生得救,而後悔自己年輕時的放蕩 不羈,在罪惡中打滾,以致到晚年時全身是病,由於深深感受到主 耶穌的饒恕之恩,和教會中弟兄姊妹的溫情關愛,而寫作一系列的 短詩「海鷗」,來表達自己像一隻受傷的海鷗落在海灘,無人理會, 耶穌卻把他撿拾起來,重新纏裹醫治,使他康復,使之能夠再度展 翅飛翔。這些藝術創作可成為一種貢獻,或對社會之回饋,也是很 有建設性的治療過程。
五、寫作 自傳可以將自己一生自幼童到青少年、中年、晚年之歷史事件, 用主題式,或時間先後次序,將回憶轉化成文字。不論喜怒哀樂、 成功失敗,順境、或逆境,都有其意義。分享自己對於人生酸甜苦 辣的感受,會成為別人的鑑戒,或鼓勵,或安慰。也可把自己過去 一生累積的演講稿、教會講道紀錄、靈修筆記、讀經心得,或曾經 發表或未發表過的文章等收集起來,出版成一本書,廣益人群,不 僅留給自己的子孫作為紀念和鼓舞之用,也能使你一生努力的結晶 流傳給世人,成為社會資產。
六、舊地重遊 每個人在其一生中都可能去過許多不同的地方,無論是佳美的
9
名勝古蹟,或旅遊城市或鄉村,國內或海外。這些地方或許仍保留 原貌,或許已物換星移、面貌全非,但舊地重遊仍別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一些曾發生特別事件的地點,都值得再去一趟。有些老年夫 婦在結婚三十或四十年的紀念日,會特別回到年輕時度蜜月的地 方,在那兒重溫舊夢、重燃愛火,這對兩人間的婚姻關係特別具有 意義。有一位曾在紐約世貿第一大樓中工作的人,於 2001 年 9 月 11 日紐約恐怖攻擊事件案發時,幸運地死裡逃生倖存下來。多年 後,在家人陪伴之下,重遊事發的現場地點時,忍不住嚎咷放聲大 哭,這真是一場好哭,雖然造成他情緒上之波動,卻是一次建設性
討論與實踐 1. 現在科技進步,不單只有文字,還有拍照、錄音、錄影的方 式來記錄生活。 (1) 你習慣用什麼方式記錄生活?這些生活紀錄對現在的你 有什麼幫助? (2) 你會定時整理這些生活回憶 ( 日記、相片、影音檔 ) 嗎? 在整理過程中,會將這些回憶檔案作為和家人、晚輩們 的聊天話題嗎?這樣做對你和家人、晚輩們有什麼幫助? (3) 如果你從來沒有紀錄生活的習慣,試試看按作者的第一 項建議,紀錄整理過往生命中重要的回憶,學習從當中 感謝神的恩典、不再重蹈覆轍,試著讓回憶成為家人間 關係的黏合劑。 2. 想想看,你是否有累積多年的傷痛 ( 如作者在第二項所類舉 )
10 家庭這回事
的治療過程。他們全家一起在那裡禱告,把過去的創傷記憶交託給 上帝。經過此次舊地重遊面對處理,有助於令創傷者走出傷痛,得 著療癒,邁向康復。 ( 本文引自張宰金著作《松柏長青──老年生活照顧指引》,華神出版,蒙
允准使用 )
本章金句
真 盡的話:凡是 未 有 還 我 , 弟兄們 的、清潔的、 義 公 、 的 敬 實的、可 什麼德行, 有 若 , 的 名 美 可愛的、有 要思 這些事你們都 , 讚 稱 麼 什 若有 四章 8 節 ) 念。( 腓立比書
沒有好好處理、被神 醫治? (1) 沒有處理。每當回憶起這件事,你的感受如何?這麼多年 來,對你的身心靈、人際關係有什麼影響? (2) 承上,現在的你願意試著好好處理這些傷痛回憶嗎?可以 怎麼做?有誰可以幫助你? (3) 有處理。當處理過這些傷痛回憶後,再提及的時候,你的 想法和感受如何? (4) 承上,你怎麼處理這些傷痛回憶?處理過程中有那些掙扎、 不容易之處?處理好這些傷痛回憶,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3. 你有沒有在不同年齡階段回到某些具有特別意義的地方的經 驗?舊地重遊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或幫助?
11
幸福提要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因著豐富的生命經歷, 年輕人可以從他們身上挖掘到珍貴的寶藏,如生活經驗、人生態 度、歷史記憶、傳統技藝、信仰等等,進而代代傳遞。
03
【第三篇】
創造性地珍惜、 處理回憶 Ⅲ
文│張宰金
七、尋找老友,恢復聯絡 人生的不同階段皆有不同的人際關係,且友誼有深有淺,在當 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些是在學習階段中互相切磋的同窗,有些 是球場上的隊友,有些是藝文活動的知己,有些是工作職場的伙 伴,有些是人生低潮的貴人和指引者,或是共患難的知交。但隨著 青春歲月的流逝,人情世故的變化,有可能已失去聯絡多年。退休 後,回想起當年的情景仍有感於衷,不知這些古早的老友現況如 何?此時,或許可以嘗試重新尋找他們的聯絡電話或地址,與之恢 復聯絡和交往。人生早期的友誼都較單純,隨著年日更為甘醇。見 個面、喝杯茶,談心敘舊,重溫年少的夢想。或許過去美好的回憶, 全都又回來了。也說不定這些人當中,有人正處在困境,我們正可 感念舊情份,即時伸手幫助,或回報恩情,都能對彼此有益。有些 老年人,最快樂的情境就是參加年少時的同學會,或一起旅遊,這 些經驗能使自己仿佛又回到年輕時的情況,重拾往日的夢想和理 想,尋回一顆少年的心。
12 家庭這回事
八、聽老歌、讀老書、看老電影 每個人都有過年輕的日子,在那為賦新詩強說愁、不知天高地 厚、狂狷不拘的年日,當年對每一顆星星,都充滿好奇和期盼。在 那種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歲月中,有許多歌曲、音樂、書籍、和 電影陪伴我們度過。那些旋律、節奏、書籍、或電影的內容,片片 斷斷,偶而會浮現在腦海裡。根據台中榮總醫院精神科卓良珍醫師 的研究,這些熟悉的大眾傳媒會使人放鬆,使人仿佛又回到當年無 憂無慮的情境中。重要的意義不一定存在於那些老歌、老書,或老 電影中,而是那種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感覺,仍然存留在腦部的記憶 庫,當這些舊檔案在腦部被開啟時,當年的感覺可能又會回來。但 是由於時過境遷,此時非彼時,此地非彼地,因此又和當年的情境 保持某種的安全距離,而不致太被牽動或影響,卻能享受那種隔一 層紗,似有若無的朦朧之美的感覺和感受。大概每個老人都會同意 過去的老歌,比現在的流行歌曲更為好聽。過去的老書比現在的一
13
些書更有意思。過去的電影比時下的更為經典。重要的是,這些曾 經在自己內心產生的感受,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並且已累積存留在 記憶庫裡。此時重新溫習,所帶來的熟悉感足夠使人產生穩定性和 安全感。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站立在過去、行走 在現在,使我們更能放眼未來。
九、講故事給年輕的世代 研究老人心理學和老人輔導的最重要關鍵之一,就在於了解老 年人成長的過程中,對其心理、心智、健康、情緒等各方面所產生 的影響。每個人在自己成長的世代中都有很多的故事,這些故事可 能是政治事件,或國際大事,或鄉村鄰里、雞犬相聞的小社區,口 耳相傳的新聞;或是祖先流傳下來的習俗;或是發生在自己和至親 好友中的事件;或是當年社會、文化、財經、自然環境的狀況,因 著時代的變遷已不復多見。這些人類歷史中的經驗,需要傳承給接 續的子子孫孫。傳說故事的目的不是要使下一代記住上一代的恩怨 情仇,以致冤冤相報,而是要從更高層次的角度,給予新眼光的詮 釋,好讓人類鑑古知今,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功課,踏在巨人的肩 膀上,繼續向前邁進,繼續成長。老年人可以講給自己家中的年輕 一代知悉,也可以到小學或幼稚園擔任志工,講給小朋友聽,使下 一代和更後的世代,了解前人努力奮鬥、開疆闢土的精神和艱辛, 更珍惜現有的恩典和寶貴的資源,繼承先人的勇敢、堅定、剛強、 勤儉等美德。
14 家庭這回事
十、參加同行專業的退休人員協會 各行各業都有其協會、會社、社團組織。老年人雖然已經從專 業、職場上退休下來,但是其過去在工作的專業能力、工作技能和 知識上,仍然能和其他有類似經驗的人士,保持聯誼、交流,互相 支持、援助、溝通。這種同質性高的團體,對於年長者來說,也是 一個可以聯結過去的機會。透過和同行的退休者聯誼,將過去在職 場上的不同經歷,互相做個交流,能賦予其不同的意義 ; 或是藉著 和別人不同的觀點,來看自己所經歷過的類似事件,會產生新的洞 察。同時這樣的團體也是一起回顧過往的支持性團體,例如有些退 伍軍人基督徒從軍職退休之後,組成「基督精兵團契」,不定期或 定期性地有聚會,或講座,藉此機會分享各自的生活情況,一起回 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地出版聯誼性的刊物,在 文字分享中各自抒發自己的人生歷練、酸甜苦辣,透過文字的橋樑 引發共鳴和迴響。若是目前尚未參與現成的組織或團體,可以考慮 自己發起,召聚一些有共識的朋友,來開始各行各業的退休社團, 以達聯誼、交流和傳承的目的。
十一、參與古蹟、古物之保養和研究 從人類社區不同文化古蹟的呈現,可以了解不同世代的生活情 況,這些皆是先人努力的成績。我們在這個世代所做的努力,也期 盼能成為後代之成就的根基,而能一棒接一棒地承先啟後、綿延不 絕。古蹟、古物都是祖先所流傳下來的記憶,當人們去接觸、觀察、 研究的時候,正是尋根的過程。每位老年人年輕時都曾經直接或間 接地接觸這些歷史軌跡,因此等年長時,正是扮演保養和傳承的最 佳角色。有一些保存古蹟和古物的博物館,很需要一些有興趣的年
15
長者參與在保養、研究或解說員的志工服務行列。年長者若能參與 這些志工服務,不但有助於建設性的碰觸自己過去的記憶,也是創 意地珍惜回憶的一個很好方式。在這種志工行列中,更可以認識志 同道合的友伴,這對於老年人的情緒、人際關係、社交資源均極有 益處。
十二、把上帝的正道、真理,傳遞給下一代 年長的人在其一生中,經歷上帝的引導、幫助和恩典,比年輕 人更多,因此,有聖經所應許的更豐盛的生命。這可以和下一代分 享,不論是在家中、在社會中或是在社區學校等場所,都可以把神 在年長者身上的引導和恩典,藉著言語、行為和人際互動,傳遞 給下一代。有一些老年人在家中幫忙照顧孫 兒女,這便是傳遞信仰給孫兒女的最好 機會。用說故事、玩遊戲、做手工, 或參與活動的方式,把主的話語、 聖經上的真理、教導,傳遞給晚 輩,這是最有意義並最有價值的 工作。年長者或許容易忘記近期 發生的事情,但對過去的事件卻 都記憶猶新,因此,當把握自己
16 家庭這回事
仍口齒清楚、耳清目明的時候,盡量把上帝在自己及親友身上的帶 領、恩惠,傳遞給晚輩。這是上帝所喜悅的,也是老年人榮神益人 的一個很好方式。 ( 本文引自張宰金著作《松柏長青──老年生活照顧指引》,華神出版,蒙 允准使用 )
本章
討論與實踐
金句
神啊, 教訓我 自我年幼時 , 揚你奇;直到如今 你就 , 七十一 妙的作為 我傳 。 篇 17 ( 詩篇 節)
1. 你是否保持與老朋友聯 絡 的 習 慣? 和 老 朋 友 碰面的時候會做些什 麼?維持與老朋友的聯繫互 動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和幫助?
2. 你最喜歡的一首老歌、詩歌 / 一部老電影 / 一本 老書是什麼?它帶給你怎樣的回憶或感受? 3. 你與家中晚輩們的關係如何?若你有機會跟他們 講自己這一代的故事,你想傳遞什麼 ( 如生活經 驗、人生態度、歷史記憶、基督信仰…等 ) ?當晚 輩們聽到你述說的往事時,反應如何? 4. 怎麼向家中、所處團體裡的下一代分享神在自己 一生中的帶領與恩典,將神的真理傳遞給他們?
17
信用卡授權書
※ 線上捐款 : twccm.eoffering.org.tw
※ 我樂意為中信事工奉獻:(請圈選按月或單次扣款) 1、為「家庭這回事」,按月 / 單次奉獻
元。
2、為「中信月刊」事工,按月 / 單次奉獻
元。
3、為中信「宣教」事工,按月 / 單次奉獻
元。
※ 請勾選信用卡別,並詳填相關資料: 姓 名:
掃描即可進入 線上捐款頁面
小姐 / 先生
填卡日期: 年 月 日 卡 別:□ 聯合信用卡 □ VISA CARD □ MASTER CARD □ JCB 卡 號:
發卡銀行:
卡片末三碼: (在信用卡背面簽名處) 有效期限: 年 月 聯絡電話:(O) (H/M) : 地 址: □□□ 簽 名:
(請與信用卡背面簽名一致)
身分證字號: 授 權 碼: (本欄免填) 單位代碼: (本欄免填) ※ 扣款起始時間:(單次奉獻此欄免填) 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收據寄送方式:(如需寄送收據請填寫地址) □不需寄送收據 □單次寄送收據 □收據年寄 □同信用卡通訊地址 □另寄他處: ※ 本會配合財政部國稅局推動綜合所得稅扣除額單據電子化作業,納稅義務人可利用自 然人憑證下載或臨櫃查詢,歡迎您多加利用。 □持卡人同意授權本會提供捐款資料予國稅局。 ※ 填寫後請傳真:(02)8512-4246,或 mail 至 donate@twccm.org.tw,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謝謝。
18 家庭這回事
(購書請務必註明書名、數量)
□ 購買出版品
(指定用途請註明,例:家庭這回事、中信月刊⋯)
□ 為中信事工奉獻
幸福提要 人寂寞的根源在人與造物主的的關係脫鉤了。但神愛我們,祂讓
耶穌承擔我們的罪,恢復我們與祂的關係,當神的愛成為我們的 滿足,我們就不寂寞,因為神時刻與我們同在,我們凡事就有盼 望、有倚靠。
04
【第四篇】
一群人寂寞 一個人狂歡
老了是一個人過,還是 找個老伴比較好過? 有個教會老弟兄年 近七十還是個單身貴 族,後來教會來了一 個年齡相仿的老姐妹 還是小姑獨處。相識 不久後的某一日,老 弟兄鼓起勇氣向老姐 妹告白:「我們兩個各 自 孤 單 了 大 半 輩 子, 好 不好我們來結婚,也可以 互相照顧?」老姐妹居然也 爽快地答應了;兩人約好下周 六 請 牧 師 證 婚。 到 了 禮 拜 五 晚
20 家庭這回事
文│余磊
上,老弟兄打來電話說:「我們明天結婚,可是我把你的名字給忘 了,真對不起!」老姐妹說:「沒關係,幸好你打電話過來,我記 得明天要結婚,可是要跟誰我已經忘了……。」還好這兩位只是健 忘,不是完全空白的失智,婚還是可以結的。
人生難免孤寂 人須面對孤寂,不是一陣子的事,是一輩子的事。生命不可承 受之痛有三:「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若失去依靠和 陪伴,歲月受孤獨啃噬,可說是人生另一種殘疾。唐代詩人陳子昂 《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 愴然而涕下!」短短四句,卻成了千古絕唱,其中的悼往傷今、悲 歌生命、孤獨蒼茫,穿透古今讀者孤寂的內心世界。 大詩人李白在瀟灑時會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落寞 時說:「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古來聖賢 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詩意豪壯,但眾皆知,酒醒後愁更 愁,傷感又傷肝。
享受孤獨 孤寂不是老人專利,年輕歌手張棟樑唱紅的《當你孤單》有一 段:「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你想不想找個人來陪 你的心那麼脆 一 碰就會碎 經不起一點風吹 你的身邊總是要許多人陪 你最害怕每天 的天黑 但是天總會黑人總要離別 誰也不能永遠陪誰……」。有話 說:「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前半句適合
21
描述跨年夜的 high 翻天,後半句但看個人如何享受孤獨、安靜的 時間。
學習優雅老化 寂寞老人則是舉國上下必須嚴肅正視的課題;因為很快大家都 會變老。日本女作家兼企業家曾野綾子是優雅老化典範,近作《戒 老錄》提示個人老來寂寞的警戒,例如:1. 不要認為別人替你做事 是理所當然。2. 生活上的寂寞感是無法排解,基本上只有自己解決。 3. 要習慣一個人玩(過日子)。4. 不要固執,那會使人僵化又老化。 5. 努力學習用新機器。6. 一輩子都要注重衛生、儀態、禮貌。7. 運 動是必要的;老人都很空,每天要做適當的運動(包括有點喘的, 有點阻力的,有點重力的)。
解決寂寞根源 雖說像日本蒲公英安養院、荷蘭失智村、北歐式老人運動與照 護比較能緩解老人寂寞問題,但終極的寂寞根源在於,人與造物主 上帝脫鉤了!大哲奧古斯丁在《懺悔錄》說:「天地萬物的主啊, 祢的能力何其大!智慧又何其深!……人是祢的創造物之一,除了 安息在祢懷中,我們人的內心無法獲得寧靜。」而詩篇更大的應許: 「義人要發旺如棕樹……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 而常發青。」(九十二篇 12a、14 節) 祈願我輩銀髮族正直、正確、正向來尋求你我至好的朋友—— 來到人間的耶穌,有祂陪伴,不再獨愴然而淚下。 ( 本文選自《中信月刊》,2021 年 3 月台灣中信出版,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
22 家庭這回事
本章金句
因為我深信 無論 生,是天使, 是死,是 是掌權的,是 有能的,是現 在的事,是將 來 的 事 , 是高處的,是 討論與實踐 低處 的,是別的受 造之物,都不 能叫我們與上 1. 什麼情況下你會覺得孤單寂寞? 帝的愛隔絕; 這愛是在我們 的主基督耶穌 (1) 失去所愛的時候,如配偶、家人等。 裡的。(羅馬 書八章38-39 (2) 感覺不被愛、不被需要的時候。 節) (3) 想要與對方建立某種關係,卻不如所願。 (4) 覺得不被瞭解、被傷害的時候。 (5)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承上,請分享你怎麼處理上述情況所帶來的孤單寂寞感。 3. 怎麼倚靠神面對孤單寂寞感?這與靠自己有什麼不同? 4. 單獨卻不寂寞 (1) 你能妥善運用自己的時間嗎?獨處的時候你會做什麼?這對你 有哪些幫助? (2) 你有固定每天與神獨處的一段時間嗎? A. 有,這對你有什麼益處? B. 沒有。為什麼?如果想操練,需要克服什麼難處? (3)凡事讓別人替自己做好 VS. 自己動手做,你是哪一種? 它帶給你什麼影響?若有負面影響,要怎麼調整改進? 5. 人群裡不寂寞 (1) 你是否珍惜現在擁有的人際關係?與他們的互動中你學 到了什麼? (2) 你敢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學習新事物、認識新朋友嗎? 6.若身邊有人告訴你他/她正處於孤單寂寞,你可以為他/她做什麼?
23
幸福提要 人容易遇到喜事而感恩,遇到難處就怨天尤人。但基督徒在苦難 中有盼望,因為有一位又真又活的神,祂凡事掌權,祂讓萬事互 相效力,叫愛祂的人得著益處。因為有神,所以感恩。
05
【第五篇】
變苦或變好 文│魯賓遜
人逢喜事要感恩不難;遇到難處要感恩就很難。有一個 Peanuts (花生,小人物)的漫畫,引人深思。有一天露西自艾自怨地說: 「我 的人生只是累贅,也受夠了,我的生活從來沒有這麼低潮過!」她 的弟弟里納斯說:「露西,當人的情緒低落時,應該多想想可以感 恩的事;換句話說,應該數算妳的恩典(count your blessings)。」 露西回答說:「哈!這倒是一件好事,我感恩的事,一個指頭 就數完了!別人在休息,我在加班;好事從來就輪不到我,還有甚 麼好感恩的?」里納斯說:「嗯,有一件妳可以感恩的,就是妳有 一個弟弟,他很愛妳!」 聽到這話,露西抱著弟弟,流出喜悅的眼淚。被緊緊抱住的里 納斯說:「有時候,我也會把話說對。」/ “ Every now and then, I say the right thing. ” 「某些事謝恩」(In some things be thankful)和「凡事謝恩」(In all things be thankful),大不相同。既然聖經以弗所書五章 20 節說 的是「凡事謝恩」,當然包括好事,也包括不好的事;而且這句話 的原文是命令句,是「必須」的事。
24 家庭這回事
25
因著一場的車禍,有一個教會的姊妹失去了廿六歲的丈夫,留 下三個學齡前的孩子;她去找牧師諮商輔導,啜泣地說:「片刻之 前,他還活得好好的,一下子就走了……失去了他,真不知道要怎 麼活下去。不過我確實知道一件事,我不是變得更苦,就是變得 好一點。」/ “ But I do know one thing. I can either get bitter or I can get better. ”牧師摩爾博士(Dr. Jim Moore)根據她這話,寫成一本書《變 苦或變好》(You Can Grow Bitter or You can Grow Better)。 人生在世,苦難難免,要變成 bitter 或 better,雖然只差一個字 母,卻有天淵之別。因此三件事吾人當警惕:一、我們必須學習感 恩,否則會變得更苦。二、我們必須學習感恩,否則會變得沮喪。 三、我們必須學習感恩,否則會變成自滿自傲的「自我感覺良好」。 同時,這也是一件「操之在我」(proactivity)的操練。 ( 本文選自《中信月刊》,2011 年 11 月台灣中信出版,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
26 家庭這回事
討論與實踐 1. 為什麼神允許基督徒經歷苦難?神要我們從苦難 中學習什麼? 2. 平常我們需要怎麼裝備自己的心理,來面對苦 難? 3. 請分享一件生命中曾經 / 正在經歷的苦難 ( 身體 病痛、喪偶 / 親 / 子、婚變、環境艱苦等等 )。你 怎麼面對?在這苦難過程中你學到什麼功課? 4. 承上,請分享在苦難中,給你最大幫助的聖經經 文。 5. 當苦難過去,留下的有時候是 無法恢復的傷害,例如 身體殘缺、長期疾病 地 金句 章 不住 本 , 治療、家人的逝去等 因 樂 常喜 謝恩; 常 等,面對身體、心理的 穌 事 要 ,凡 基督耶 。 告 缺失該怎麼調適?能尋 在 禱 是神 定的旨意章 這 求哪些資源幫助? 為 所 6. 你常常數算神給你的大小 恩典嗎?你能為曾經 / 正在 經歷的苦難向神感恩嗎?怎 麼操練凡事謝恩?如何化苦難 為祝福?
書五 你們 裡向 羅尼迦前 ( 帖撒 ) 節 16-18
27
幸福提要 知識上正確了解阿茲海默症,生活中靠主喜樂地去預防、調整作
息,即使最後失智,誰也不認得,別害怕,愛我們的天父不會遺忘, 祂依舊寶貝我們。
06
【第六篇】
零錢塞爆 失智前兆 文 / 余磊
有三兄弟,分別九十二歲、九十四歲、九十六歲,相約去檢查 智能狀態。醫生出同一道題問「3x3 =?」,老大回答「247」,老 二回答「禮拜三」,老三回答「9」。醫生問老三如何得到正確答案, 他說:「這不難,247 減掉禮拜三,不就是 9 嗎?」看來三人情況 都不太妙。概因失智的病期漫長,煎熬折磨,若與癌症二選一,恐 怕許多人寧選後者,理由是長痛不如短痛。
有人會,有人不會 健 忘 是 把 人 時 地 物 事 暫 時 給 忘 了, 若 完 全 空 白 了 才 算 失 智 (dementia)。失智者會變得「六親不認」,就怕六親不認的失智者。 美國前總統雷根晚年失智,記者問夫人南西:「總統已不認得妳, 照顧起來有何感受?」南西說:「若是我失智,雷根也會一樣照顧 我。」這回答真令人有感。 關注失智問題該不會略過 David Snowdon 博士《優雅的老年 / Aging with Grace》一書。一九八六年他在明尼蘇達大學,與修會合 作,取得年齡七十四歲至一○六歲共六百七十八位修女的同意,身
28 家庭這回事
後捐出腦部、血樣、問卷和日記以供分析研究。她們信仰相同,生 活、飲食、經歷等非常相近,為何壽命長度頗有落差?為何有的會 失智?有的不會?失智是因為腦內 Beta 澱粉蛋白的累積,促使神 經細胞大量死亡,好像一塊橡皮擦,逐漸拭去思考、判斷、認知、 記憶、傳訊、運動等功能。
失智主要因素 史博士書中可摘取三點重要的失智因素: 一、教育程度:教育程度愈高,知識或技能攝取的質量較寬廣, 受教機會也較多;相對在學校時間較短的,比較吃虧。但終身學習 (Life-long Learning)的正向態度和習慣才是關鍵,譬如常閱讀、寫 扎記、記帳、自我成長等,腦部不停止開發運用。若按作家柏楊所 言「華人愛上學,不讀書」屬實的話,華人失智問題不樂觀。 二、生活習慣:包括喝水、飲食、運動、睡眠、上癮習慣、社 交頻率等。在發病前約十年,會出現「失智前前兆
MCI
輕度
的認知功能障礙」。例如:不愛出門,活動變少,不想運動,走路 變慢等。比較嚴重時,漸失生活秩序,錢包塞爆,嗅覺漸失,疑心 病重(錢被偷、配偶偷情等)。更嚴重的是忘了親人臉譜,走失流 浪。防失智提前部署,史博士特別強調「走路!」或自己喜歡的規 律運動。 三、心理狀態:心態好壞才是最大關鍵,有些案例,雖 Beta 澱 粉蛋白累積已達失智程度,直到離世並未發作;類似冠狀病毒的「無 症狀感染者」。這些人個性樂觀,與人相處融洽。吉娜的案例顯示, 廿二歲寫的自傳引述聖經箴言「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 枯乾。」這條線索指向她服用這帖良藥到八十九歲,不受失智干擾, 死於突發性心臟病。
29
祈求,就得著 人類為造物主上帝所精心創造,祂也為每個世人安排出路。詩 篇九十一篇十四至十六節說了六件大事:「上帝說:因為他專心愛 我,我就要搭救他;因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他 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 使他尊貴。我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這麼多、 這麼大的救恩應許,哪個世人配得?可是這就是通往永恆天國的門 票,諸君千萬別丟失了聰明智慧,趕快透過耶穌基督十字架的聖愛 與救贖,向上帝免費索取! ( 本文選自《中信月刊》,2020 年 11 月台灣中信出版,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
討論與實踐
( 討論前請先了解失智症相關醫療資訊 )
1. 你有正確認識失智症嗎?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 失智前兆? 2. 該怎麼預防 / 延緩失智症的產生? 3. 若你得到失智症,你的想法和情緒是什麼?基 督信仰給你什麼幫助或影響?在理性智力還清 楚時,你想對家人說什麼? 4. 照顧失智症病人需要怎樣的態度和心理預備? 5. 若要關懷失智症病人要注意什麼?教會可以為 失智症病人的家屬做什麼? 6. 平 常 要 怎 麼 操 練在生活中應 用神的話,來面對 未知的困難、疾病 或試煉?
30 家庭這回事
本章金句
我未成形的身體,你的眼睛早 已看見;為我所定的日子,我 還未度過一日,都完全記在你 的冊上了。(詩篇一三九篇16節, 聖經新譯本 )
生 活 筆 記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別忘囉!
備忘錄
31
第一篇
培育敬虔下一代(上)
02
溫英幹
第二篇
培育敬虔下一代(下)
06
溫英幹
第三篇
孩子從我們身上看到什麼
10
滋 恩
生 活 筆 記
父母也會犯錯 第四篇 星期一
星期二
娃 柔 14星期三
第五篇
公平原則—手足間的公平問題如何解
16
楊可玉
第六篇
雷霆之子—教孩子情緒管理
22
楊可玉
第七篇
孩子被安排坐在難相處的同學旁邊怎麼辦
26
慕 慈
第八篇
她瑪的眼淚—與孩子談性教育
30
陳小小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別忘囉!
32 家庭這回事
備忘錄
本書使用說明 發 行 單 位 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 《家庭這回事》為提供教會關於婚姻家庭的討論材料,能 發
人 簡春安
行
幫助讀者面對婚姻家庭的問題而出版,本冊〈談親子關係─ 董事 / 社務顧問 林國亮、柳健台、陳季讓、張茂松
從學齡前到小學〉,專為育有這階段孩子的家庭設計。不 蔡文華、謝宏忠、羅聯昇、蘇文安
管是藉由文章、討論問題或每個家庭的分享,期盼讓每位 法 律 顧 問 任秀妍 父母能重新思考自己是否按聖經教導來教養孩子。 主 編 潘盈君 美
術
總
監 大觀視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曾堯生
一、 請帶領者與小組成員在聚會前先看過文章,以便討論 插畫 / 美術編輯 黃煒婷 的進行。地 址 241新北市三重區興德路123之7號2樓 電 話 02-8512-4242
二、 每篇文末附有討論與實踐問題,使用者除分享討論看 傳 真 02-8512-4246
法外,更能將聖經教導的原則實踐在生活中。 劃
撥
帳
號 0003747-2
三、本書適合家庭、成人、社青等小組聚會使用。 戶 名 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
函 索 即 寄 • 敬 請 自 由 奉 獻
241新北市三重區興德路123-7號2樓 若無法投遞時,請退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