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台北四城論壇:Taipei

Page 1

2011臺北國際城市發展論壇

台北 T a i pei 再生與新生•不斷超越的城市動力

Cent ur ni al f or um onc i t i es/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2011 臺北四城論壇:Taipei 壹、臺北市都市再生的處境及其對應 一、外在局勢的挑戰 面對全球經濟重整、ECFA 後的區域競爭、臺北與新北市的競合、 永續發展與生態都市等都市再生的發展面向,臺北作為五都之首,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此時為臺北納入區域體系之契機、作為地緣區域 中臺北的定位、面對區域角色的分工與合作、並因應全球暖化之對 應,重新思考臺北作為世界城市體系一員的位置。 二、住居環境的現實處境 面對外在局勢的挑戰,同時就現有住居環境檢討,以下有 4 點是臺 北都市再生政策重要基礎: (一)人口數呈現遞減趨勢:本市設籍總人口數自民國 80 年起呈現遞 減趨勢,直到 86 年才略有回升約維持在 260 至 265 萬人間,截 至去年底本市設籍人口數計有 262 萬 4,257 人。 (二)本市空屋率 10.69%:依營建署民國 100 年 2 月公告,臺北市住 宅存量 89.79 萬戶,認定空屋 9.6 萬戶,房屋供給並非不足。 (三)老舊房屋的整建維護應予重視:依民國 98 年統計,本市既有住 宅類房屋 34%屋齡 31 年以上,58.4%屋齡在 11-30 年間。另依 建管處 99 年中統計臺北市住宅類建築總戶數 49.5 萬,31 年以上 老舊房子佔 38.07%,這些老舊房舍絕大多數尚未達更新年限, 故既有成屋需予協助提升品質,整建維護需求不容忽略。 (四)民國 92 年至今房價漲幅 0.8 倍,一般薪資所得市民已難新購房 屋,政府介入促成提供合適規模住宅與合理價位住宅已是必要的 政策作為。 三、都市更新存在課題與改善對策 就上列分析,都市更新的問題在質不在量,它不是劃設更多的更新 單元、或是審議速度更快的問題,而應是從下列二方向予以改善: (一)老社區建築品質的改善與提昇 1、已達更新年限,且有意願辦理更新者:政府協助更新。 2、未達更新年限,或尚無意願辦理更新者:鼓勵進行房屋整建維護。 (二)首次購屋者或家庭成長(縮小)需要換屋者的政策協助 1、國家各項輔購輔租政策的協助:包括低利購屋貸款、青年租屋補 第 1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助等政策。 2、公營出租住宅的提供:確認公營出租住宅需求、清查評估北市國、 公有地提供作為公營出租住宅之可行性,暨公營出租住宅之興建 等。 3、更新過程獎勵誘導合適規模住宅或公營住宅的提供。 四、改革的方向 96-99 年四年期間,因應國際發展趨勢,都市更新工作已有計畫性的 向都市再生方向推展,並從下列五個面向改進推動: (一)更新工作發展面向的開展: 1、更新改建的運作模式檢討:從消極的行政協助調整為積極的介入 與輔導。 2、整建維護的強化與推動:從窳陋建物整修的補助發展成整體環境 品質提升的協助。 3、重點建設開發地區的推動:直接主導都市既成地區的公共環境改 造。 4、都市歷史地區的保存活化:具保存價值歷史地區之歷史風貌再現 與產業活化。 5、都市公共空間的改善與社區公共環境營造:協助老舊社區從整體 環境著手,促使城市空間安全且友善。 6、創意活動與創意產業的導入:協調與促成企業界投入建築基地或 更新地區之都市創意活動的產生,乃至都市創意產業的開發。 (二)尋求民間資源的合作與協助 1、都市更新審議協檢制度的研擬:透過協檢制度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並提高審議效能。 2、大專院校建教合作的行動:透過與學校資源的結合,讓學術研究 共同參與實務運作。 3、建築基地更新前的活化利用:未進行更新前之基地納入環境管理, 鼓勵其綠美化與都市活動之使用。 4、更新溝通平台的建立: (1)更新早期支援與專業諮詢平台:專業輔導團的成立,與專業公 會的諮詢服務。 (2)開發溝通平台:與建商公會、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建築師公會 等公會的定期溝通。 第 2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3)更新資訊平臺:更新事業與權利變換資訊的公開、透明,與市 場資訊、專業人才及實施者履歷的開放提供參考。 (三)內部組織體質的改造 1、檢討法令:整建維護法令的續行檢討、都市更新法令配套的持續完 備化。 2、建立開放性運作制度:民間資源的活用、業務的委外、人力的外包。 3、更新基金的運用:朝向開放、積極、與彈性使用。 4、健全組織:朝向建構一個包括更新企劃、地區再發展行動編組、更 新事業審議、再生工程、土地及物業開發、財會與法務支持之整合 性架構。 (四)效率提升與效能改進 1、提高審議效率及案件品質 (1)與專業公會建立定期溝通平台 (2)辦理都市更新專業培訓課程 (3)建立更新案技術性諮商、協檢機制及收費標準 2、資訊公開及便民服務 (1)98 年 7 月 27 日第 1 次實施者履歷上網,並陸續更新相關資訊 (2)推動實施者設置都市更新專屬網站 (3)編列簡易都市更新操作手冊發送市民參考 (4)都市更新案例調查與分析 3、專業輔導及協助 (1)都市更新專業輔導團體:委託「臺北市都市更新學會」辦理駐更 新處法令諮詢服務,出席民間之公聽會及法令說明會,舉辦相關 講座。 (2)整建維護專業輔導團體:委託「崔媽媽基金會」辦理駐更新處法 令諮詢服務,協助受理及審查整建維護案件。 4、法令鬆綁與制定:主動建議中央修法、民間團體建議及執行經驗修 訂相關規定。 五、臺北市都市再生工作的拓展 城市只有推動老舊建築的重建與整建維護仍然不夠,它更應追求整 體城市品質改造的都市再生。故我們推動下列行動計畫: (一)行動計畫一:城市景觀改造計畫 1、都市容顏改造的鼓勵:都市彩妝 第 3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為鼓勵市民進行老舊建築物外部環境的整建維護工作,延續「2010 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都市彩妝徵選活動」計畫精神,於 99 年度首 次辦理特別企劃「老屋改造大作戰」,公開徵選出 6 處全市亟需改 造之基地,並由本府徵選設計團隊協助以整建維護的手法,為獲選 基地提出概念設計之成果及新居住價值。 2、窳陋廢棄建築綠化的促成:推動臺北好好看系列二 為配合 2010 年花博的舉辦,辦理臺北好好看系列二計畫,透過存 記機制、容積獎勵制度,鼓勵公私有土地拆除窳陋建物並綠美化。 (二)行動計畫二:促進住宅的支持與提供 1、老舊中低層建築社區都市更新專案計畫 因應臺北市人口高齡化與住屋高價化情況,並回應本市居住於老舊 公寓市民對於都市更新之期待,本府於 99 年 8 月 2 日公告宣佈將 協助屋齡超過 30 年以上的「中低樓層老舊建物」現地更新重建, 希望協助市民推動辦理都市更新。 (1) 行動計畫一:都市計畫專案變更-透過容積獎勵,以五年專案方 式,有計畫的誘導中低樓層建築之更新。 (2) 行動計畫二:協助自力更新-修法增加以更新會辦理都市更新事 業計畫之補助。 (3) 行動計畫三:拉皮補助整建維護-鼓勵建築物以整建維位方式更 新,修法增加最補助金額從每案 1/3 增至 75%。 2、大龍峒公營出租國宅 為協助青年於臺北市就業需求,本府就市有地先行設置大龍峒公營 出租國宅,以支應青年住居需求。 (三)行動計畫三:國際合作與交流 透過專家學者論壇、國際案例蒐集研析、國際專家學者演講、諮 詢與交流、示範地區工作坊及案例宣導整合行銷等方式,確認本 市都市再生轉型方向,並促成市民對都市再生之觀念轉變。辦理 下列工作: 1、國際名校合作 Taipei 16+8:99 年透國國內名校與國際名校共 24 所 相關科系合作,針對策略性重點地區-南港、孔廟予以規劃並辦理 座談交流會。 2、城市互訪與經驗交流:透過城市互訪、經驗交流、研討會,增進國 際觀,並達成國際經驗交流學習之目的。 3、國際專業合作:舉辦 AECOM 亞洲設計工作營與中山配銷處設計工 第 4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作營,結合地區社區參與及地區特色之規劃,讓臺北市地方特色更 加彰顯。 4、都市再生國際論壇:99 年舉辦日本都市再生論壇與英國都市再生 論壇,學習日本、英國的都市再生經驗。 (四)行動計畫四:創意都市 透過創意都市的營造,發展本市多元創意人才特色: 1、綠色社區生活的營造 選擇綠點較集中軸線,營造綠色生活社區,辦理一系列社區參與活 動,讓綠點與民眾生活結合。 2、創意都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URS 為啟動都市再生、催化文創,本府長期致力推動城市產業聚落與老 舊空間活化利用,以符合城市在地特色。因此,臺北需要更積極進 入社區,並找尋在地生活的特色場域,激發都市再生的觸媒能量。 目前國有閒置建物並經與本府協調納入本計畫包括基地一:URS21 公賣局中山配銷處、基地二:URS127 大稻埕都市再生工作坊、基 地三:URS27 華山快樂「樂」台、基地四:URS13 南港都市再生前 進基地、另與民間合作納入本計畫之基地五:URS89-6 都市跨領域 交流中心(民間房地)共五處基地,以及進行中迪化街二處歷史街 屋之再利用。期望運用閒置未利用之公私有房地結合地區發展、地 方產學創意育成、地區環境品質及公共需求議題,並以「人文」 、 「社 會現象」 、 「心靈感官」層面進行城市文化更新,提高社會大眾的思 考能力與創造力,且融入「創意/藝術/文化/設計」作為都市更新 的觸媒,以實體空間孕育永續發展及文化藝術之創意平臺。 貳、創造新世紀的戰略思維 一、一個完整的都市再生政策 一個完整的「都市再生」政策,涉及經濟、社會、文化、政府、專 業者、社區等,並應考量全球化、制度、現代性、專業主義、新治 理、地方性等結構面。並應考量都市再生的社會支持面著手,包括 促進都市生活的改善、創造新的經濟發展、提供適當住宅使用,故 都市再生政策應朝下列方向努力,以帶給市民更好的生活、更多的 快樂、最大的幸福: (一)都市整體機能提升:除個別基地景觀改善,並透過點、線面景觀 第 5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規劃與管理,提升都市整體環境品質與機能。 (二)鏈結城市經濟,使產業升級:輔導營建產業,並透過城市經濟的 鏈結,提升整體產業效益。 (三)重視文化地景特色,孕育一有養分的城市:有效利用本市文化地 景特色,孕育一有養分的城市。 (四)社群共同投入:誘導社群投入地區環境改善活動及參與,成為社 區都市再生力量。 二、一個新框架的建立 (一)兩個基本認識 1、一個首都、四個直轄市:臺北有臺灣不可取代的國際現實、臺北 須要面向國際,引領台灣。 2、一個實質的華人文化母體:臺北為臺灣人才、企業的根本基地, 臺北需要支撐人才與企業的活力。 (二)政府應扮演的角色 1、合夥者:政府應扮演一個民間部門的合夥者 2、支持者:政府應作為民間活力的支持者 3、整合者:政府應成為社會資源的整合者 4、鼓勵者:政府應作為各種城市活動的鼓勵者 5、推動者:政府應作為各項政策行動的推動者 6、建構者:政府應作為城市整體創意氛圍的建構者 (三)政府的任務 1、都市功能的調節:針對都市資源、特色,重新定位都市,並研擬 有效都市策略規劃。 2、住宅環境的支持:透過整體都市景觀規劃、實施與管制,提升整 體都市住居環境。 3、永續環境的營造:面對城市逐漸高齡化、少子化,及其對應的家 庭戶量成長或減小之實質需求;同時反映節能減碳降低建築能耗 之現實議題,以被動式設計調整過去仰賴耗能設備之通風、採光、 降溫、除濕之實際居住需要。 4、基礎設施的品質提升:透過公共環境的改善,提升社區環境品質 (四)政府的都市再生取徑 1、市民參與及賦權:都市發展、都市規劃設計過程,應透過市民參 第 6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與及賦權,有效推展都市再生。 2、跨域合作、跨界協力、國際交流:透過跨域合作、跨界協力、國 際交流,學習各國經驗,納入本國都市再生計畫。 3、策略規劃‧行動實踐:以研提策略規劃、同步行動實踐模式,有 計畫執行都市再生方案計畫。 (五)都市再生應有的工作重點 1、歷史涵構的重視:如西門紅樓地區、大稻埕地區等蘊含歷史文化 價值地區,應予以重視並有計畫引導其再生。 2、生態都市與低碳社區的建立:透過法令、機制的誘導,引導都市 建築基地及社區朝生態都市與低碳社區方向建立。 3、創意氛圍的形塑:創意是臺灣臺北人才濟濟的優勢,而創意亦為 國家經濟發展、競爭力的重要能力,故創意氛圍的形塑為政府勢 在必行的作為。 4、合理的住宅支持:房價高漲乃目前民生的重要課題,為讓臺北市 就業人民有適當的住居,政府應致力於合理規模與合適住宅的提 供支持。 5、動態性的空間利用:發展成熟的都市土地乃為城市難得的資源, 如何適時、適地以形塑一動態性的空間利用,有效的發揮土地資 源的功能,營塑都市綠點或創意據點,是城市治理極為重要的創 意關鍵。 參、民國 100 年的承諾 一、推動臺北市都市再生方案四年執行計畫(民國 100-103 年) 為推動都市再生,自民國 96 年起已推動都市再生方案計畫, 100-103 年為積極國際年輕化政策,依市政白皮書研擬七大都市再 生方案計畫方向(產業再生計畫、水案再生計畫、永續城市計畫、 文化保存與創意園區發展、居住環境整備計畫、交通建設整備計 畫、都市再生關聯計畫),並由市府各局處研擬工作計畫、工作項 目、內容及進度,共計 65 項計畫,以賡續辦理本府重大建設方案。 二、建立一個年輕的臺北、一個無國界的城市 進入一個全球化、國際村的新時代,臺北身為臺灣首都,我們將建 立一個年輕的臺北、一個無國界的城市,並朝城市形貌年輕化、城 市體質年輕化、都市脈動年輕化等三個面向努力! 第 7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一)城市形貌年輕化 1、街區景觀的營造 持續街區景觀的營造作業,並朝法制面向的推動、實質環境的改 善、特色街區的營造辦理。 (1)法治面向的推動:推動景觀管理自治條例、建築物招牌廣告及 樹立廣告設置要點完成立法,以推動城市景觀風貌及管理臺北 市整體觀的建立。 (2)實質環境的改善:包括人行空間的騎樓、人行道改善;腳踏車 道佈建及通學、購物、上班人行通道之聯繫。 (3)特色街區的營造:商圈輔導、歷史環境的經營:如寶藏巖、剝皮 寮、大稻埕、孔廟園區之整體規劃與執行。 2、推動二代整維 臺北市未達更新重建需求的建築仍佔既有房屋的大多數,故應透 過整維的推動,全面提昇地區環境品質,後續將推動老屋新生計 畫,推展第二代整維,並擬定策略計畫施行: (1)協助既有建築品質的提升:包括公寓大廈整建維護補助方案、 中低樓層整建維護補助方案、建築物外牆清洗等方案計畫。 (2)協助友善社區的達成:協助以更新作業突破現有法令限制增設 無障礙電梯,俾以改善既有老舊房屋之友善性。 (3)鼓勵創意產業進駐老舊房舍之利用:充分利用閒置老舊公私有 房地,引進創意產業,發展地方創意文化及特色產業。 (4)推動臺北厝-老屋改造大作戰,建立臺北居住學的新論述。 (二)城市體質年輕化 1、老舊中低層都更專案 持續推動老舊中低層建築社區辦理都市更新擴大協助五年專案計 畫,以達下列目標: (1)改善窳陋市容,提升都市景觀 (2)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改善老舊建築生活機能 (3)提升老舊社區消防救災、耐震能力 (4)改善基盤公共設施,以滿足現代化需求,提升環境品質 (5)引導老舊中低層建築,轉型為綠建築與節能低碳社區 2、水岸城市的形塑 將建構一個優質的水岸廊帶,並辦理下列事項: (1)淡水河整治 第 8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2)水岸周邊的都市更新 (3)河岸景觀的營造 (4)親水空間的規劃 3、工業廊帶的再造:創意三角 南港為本市早期的工業廊帶,因應都市發展趨勢,區位優勢,後 續將以南港、內湖、信義三區之整合,創造東亞經濟體之新核心 節點、一個 ICT&文化創意產業核心。 4、老區改造 以地方既有特色與文化脈絡形塑地方魅力,帶動地方再生和激化 地區整體性的發展,辦理下列四大項計畫: (1)孔廟歷史城區觀光再生計畫 (2)大稻埕歷史風貌活化計畫 (3)西區風華再現 (4)萬華都市更新整體計畫 (三)都市脈動年輕化 1、機構改造與基金活化 (1)改組更新處為都市再生處 (2)成立都市更新協力組織 (3)活化基金運用模式 (4)建置都市再生投資信託 2、軟城市的建構:都市再生前進基地推動計畫-URS 的推動軟城市的 建構係都市競爭力的核心,臺北文化創意能量已為世界所注目, 利用既有之人才資源,進一步透過閒置未利用公私有房地,引進 創意團隊及產業進駐,逐步建構軟城市的發展網絡基礎。 (1)URS 的三個基本精神 a.開放性的論述平臺 b.實驗性的都市行動 c.整合性的城市網絡 (2)URS 的四個政策目標 a.啟動地區再生 b.引入創意活力 c.活化社區網絡 d.區域發展的永續基地 (3)URS 的六個行動願景 第 9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a.促成開放性、社會性的城市再生 b.觸發文化創意的鄰里生活 c.構築創意城市的協力網絡與孳育脈絡 d.強化市民城市的認同感與新生活美學價值 e.厚實臺北都市漫遊的故事性及風格性 f.邁向軟都市主義的城市生活 結合臺灣人才創意資源、已形成創意氛圍,及上述三個基本精 神、四個政策目標、六個行動願景,打造臺灣臺北軟實力城市特 色。 3、公營出租住宅的提供 建立一個安居的環境,並從下列三方面予以規劃: (1)供給面:多元增加公營住宅數量、提升公營住宅配租及使用管 理品質 (2)需求面:透過補助提升市民居住負擔能力 (3)環境面:改善老舊社區環境品質,增加公營出租住宅提供。 4、創意產業的支持 (1)創意平台與網絡的推動: URS 的推展 (2)創意產業的支持鼓勵: 老舊房舍提供創意產業的支持 a.藉由建築物外觀更新,改善城市景觀;另透過協助創意產業投 入,吸引年輕人在台北工作,加強產業競爭力與都市活力。 b.配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鼓勵民間成立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全 民美學素質,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 (3)創意活動的推廣: 台北世界設計大會-台灣設計年活動認證與設 計好站的登錄。臺北市 URS 系列活動已經認證為 33 項建國一百 年台灣設計年系列活動的 3 項認證活動。 5、國際交流與合作 借鏡國際都市再生經驗的政策意義在於都市社區與社會生態的維 繫與建構、永續性發展的都市再生思維之興起、文化發展作為都 市再生動能的策略興起、以及以創意策略對應「都市再生」的任 務實踐。 6、世界設計首都的形塑 (1)世界設計之都的內涵 世界設計之都是一項城市提升計畫,頌揚優秀的設計。 每兩年舉辦一次,旨在尋求以整個為期一年的設計活動,真正 第 10 頁,共 11 頁


2011 臺北四城論壇:臺北

利用設計作為一種工具,改善城市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生活。 世界設計之都的目的著眼於更廣泛的本質設計,這個設計影響 到城市空間、經濟和公民。爭取世界設計之都將達成下列效益: a.獨特的城市:這個城市吸引並促進創新的設計,而這個成就根植 於成功的城市振興策略。 b.實用的設計:進一步推動城市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 (2)臺北爭取世界設計之都的基礎條件 a.軟實力的基礎:在臺北既有的人力脈絡與企業動能上,本市已具 有充分的創意能量,並為世界諸多媒體或機構評論為世界最具創 意的城市之一、與世界最具智慧的城市之一,這將是本市爭取世 界設計之都的軟實力基礎。 b.實質環境的支持到位:在實質環境的基礎上,臺北市已累積足夠 的硬體建設基礎。 (3)邁向世界之都的爭取 世界設計之都每二年辦理一次,臺北將於 2012 年 11 月提出申 請,爭取 2016 年世界設計首都。

第 11 頁,共 11 頁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