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目次
前言 010 第一章
什麼是希望? 016 第二章
嚮往與渴望 026 第三章
希望和不完美的世界 036 第四章
希望的挑戰 046 第五章
對誰寄予希望?受造界的回答 056 第六章
對誰寄予希望?聖經的回答 066
0 0 8 在 不 完 美 的世界,你需要希望!
第七章
希望與愛 076 第八章
希望的兩個女兒:憤怒與勇氣 086 第九章
聖經中三個希望的故事 096 第十章
希望與罪惡感 106 第十一章
滋養希望的方法 116 第十二章
滿懷希望的典範 126 第十三章
希望與祈禱 138
009
第十四章
希望、痛苦與悲傷 148 第十五章
希望與真福 158 第十六章
大家說希望 168 第十七章
希望與幽默感 182 第十八章
希望讓生活不一樣 192 第十九章
希望的圖像 202
目次
前言 0 1 1
有人問聖經學家如何以一句話概括聖經, 他言簡意賅地回答說:「得勝的生命!」
0 1 2 在 不 完 美 的世界,你需要希望!
法
國詩人夏爾.沛吉(Charles Péguy)將「希望」(望 德) 描 寫得維妙維肖, 令人印象深刻。 他這樣形
容,「希望」是個小女孩,她是「信德」與「愛德」的小 妹妹。「希望」和兩位大姊姊手牽著手,一起走在名為 「人生」的上坡路。起先,「希望」看起來是三人中最弱 的一個,但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扶持著「信德」與「愛 德」往前走。夏爾.沛吉說:「希望正推動著世界。」 然而,夏爾.沛吉對希望的重視與認識,並不是基督 徒普遍看重的。好幾年前,在一場為期四天探討信望愛三 德的神學研習會,講師的題目都是關於信德與愛德,沒有 人談論望德,最後籌辦單位的一員才勉為其難地針對望德 發表看法。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吧,我們聽過無數次關於信 德與愛德的講道,但相較之下,又有幾次是關於望德呢? 想必信德與愛德的次數遙遙領先,望德總是落在最後。也 難怪有人稱希望是「被遺忘的美德」。 在聖經裡, 希望也被低估了。 聖保祿最為人熟知的 「愛德頌」,結尾如此說道:「現今存在的,有信、望、 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是愛。」 (格前十三 13) 這句金玉 良言可能讓人誤以為希望沒那麼重要。但在聖經的其他篇
前言 0 1 3
章內(我們得仔細找一找),借用司徒麥勒神父(Carroll Stuhlmueller)的話,希望是「生命最大的推動力」。 我跟幾個朋友聊到自己正在寫書,內容是關於希望, 一些人給我的回應是:「太好了,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希 望!」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新聞的頭條或許就不難 理解了。打開新聞台或是翻開報紙,映入眼簾的盡是戰 爭、暴力、天災、貧窮、政治鬥爭、環境危機與各種不公 不義。這些故事在在顯示,這世界正在我們眼前崩解,但 我們卻無能為力。換句話說,現今國家和世界的情勢就是 缺乏希望。 不僅世界如此淒涼,許多人也面臨失業、經濟困難、 婚姻危機、家庭失和、藥物成癮、罹患重病、失去至親等 各樣試煉,感到前途一片渺茫。就連我們的教會,原本是 遠離絕望的避風港,現在卻因醜聞而動搖了根基。許多地 方的教友人數日益下滑,彼此間嚴重的分歧也造成堂區與 教區不和睦。 我們非常容易受到試煉而失去希望。因此,我才起心 動念撰寫這本書,不只為你,也為我自己而寫。本書宣揚 希望的力量與重要性,從多元的角度探討希望這項美德,
0 1 4 在 不 完 美 的世界,你需要希望!
深入瞭解聖經及現代社會中如何定義希望,以及滿懷希望 的榜樣與圖像;同時探索希望與靈修生活,如渴望、信 德、愛德、勇氣、祈禱、痛苦與悲傷等面向的關聯。書中 涵蓋十九個主題,我會根據每章的重點提供短篇祈禱文, 以及適合個人省思與團體分享的延伸思考。我由衷深信音 樂能夠豐富我們的祈禱和反省,所以我在每一章的最後推 薦幾首可以搭配閱讀的歌曲。在 YouTube 搜尋歌名和演唱 者,就能找到音樂影片,有些還會有不同的版本呢!
拿起手機掃描 QR Code, 觀看搭配閱讀的音樂影 片。亦可至 YouTube 網站
上智文化事業 頻道首頁 瀏覽。
前言 0 1 5
期盼本書能夠滋養並增強你的希望,我這樣為各位讀 者祈禱:
讓我們牽著「希望」這位小妹妹的手, 由她帶領我們走上坡路,朝未來邁進。 願希望引領我們一步步滿全 內心最深的嚮往與渴望: 你我在愛中合而為一, 與天主的生命、良善、 美麗和喜樂共融合一。 阿們。
0 2 8 在 不 完 美 的世界,你需要希望!
希
望根植於最深的嚮往與渴望,希望孕育於我們意識 到尚未獲得滿足 ― 不論我們多麼成功,或是成就
了多少事情。就像英國文豪狄更斯經典名著《孤雛淚》中 的主角奧利佛,我們手裡也拿著空碗,乞求那些施予者: 「多給一點!還要更多!」一千多年前,聖奧思定(St. Augustine)寫下這句雋永名言,描述內在與生俱來的不完 滿:「除非安息在祢內,我們的心得不到安寧。」懷著希 望的人都經歷過這種深層的不安,一次又一次碰觸到內心 深處的嚮往與渴望。 上一章提到在基督徒的傳統中,普遍以負面的角度看 待 嚮 往 與 渴 望。 耶 穌 會 的 詹 姆 士. 馬 丁 神 父(James Martin)在《平凡見神妙(上)》一書中說道,嚮往和渴 望「在靈修界的名聲向來不大良好」。有時,甚至被拿來 與性慾或物質慾望相提並論。 然而,聖經提供了兩種對於渴望的看法:危險的渴望 和神聖的渴望。厄娃渴望蘋果、達味渴望巴特舍巴、宗教 領袖渴望耶穌噤聲 ― 這些例子都是危險的渴望,而渴望 是會引人犯罪作惡的。不過,渴望也可以是神聖的:梅瑟 渴望解救同胞脫離奴役、瑪利亞渴望成為上主的婢女、保
第二章 嚮往與渴望 0 2 9
祿渴望向外邦人傳報福音 ― 他們的渴望引領人走向聖善 與新生命。 因此,我們必須先學習分辨自己的渴望,明辨那是來 自於天主與愛,還是來自於恐懼、忌妒、自私或懶惰等負 面的情況。我們也得學習辨別那是表面的渴望,或是源自 內在深處形塑自我的渴望。表面的渴望像是「好想大吃披 薩」、「好想趕快下場雨(或別再下雨了)」,或者「好 想發大財」。只要追根究柢,就能順著這些願望找到更深 層的渴望。比方說,想要發大財,可能來自於更深層對安 全感或被愛、被疼惜的渴望。 我們通常需要一些幫助,才能碰觸和面對自身深層的 渴望,而良師益友、神師或是靈修輔導者都能從旁協助。 我們可以從思索這些問題開始:我這一生中 真正 想要的是 什麼?目前的生活方式,哪方面是我想要改變的?什麼會 帶給我力量與勇氣?什麼令我恐懼?我如何體驗生命中的 愛?我對自己、對家人、對全人類的夢想是什麼? 渴望是靈修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天主對我們說話 的主要方式。因此,讓最深的渴望常燃不熄,實在至關重 要。許多聖人曾提到培養「神聖渴望」的必要。聖奧思定
0 3 0 在 不 完 美 的世界,你需要希望!
說過,當我們沒有時間做正式的祈禱時,「你內心的渴望 就是你的祈禱」。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也說, 培養神聖的渴望始於認出天主就臨在於我們心中,「我們 要置身於獨居之中,在自己內注視祂,不要疏離這麼好的 客人」 (《聖女大德蘭的全德之路》廿八章 2 號)。 聖依納爵(St. Ignatius of Loyola)同樣強調渴望在靈 修生活中的重要性,事實上《神操》的目的也包括「獲得 所企望的恩寵」 (《神操》73 號)。聖依納爵認為,天主會 透過我們深刻的渴望來傳達祂對我們的渴望。最終,我們 的渴望將引領我們成為天主召叫我們成為的那個人。 聖依納爵也鼓勵一種稱為「神聖白日夢」的操練。聖 依納爵經常花時間幻想自己忍受艱苦,為天主成就豐功偉 業;透過這樣的反覆練習,使得他的渴望與希望在心中常 燃不熄。 《馬爾谷福音》中有段美麗的治癒故事,耶穌鼓勵巴 爾提買去認識並說出自己的渴望(谷十 46 ~ 52)。盲人巴 爾提買在路邊乞討時,聽見了一陣騷動。他聽說耶穌就要 從自己面前經過,馬上放聲大喊:「達味之子,可憐我 吧!」群眾要他閉嘴,但他越是高聲喊叫。耶穌終於停下
第二章 嚮往與渴望 0 3 1
腳步,叫這位盲人過來。巴爾提買趕緊扔下外衣,跑向耶 穌。那耶穌跟他說了什麼呢?祂開口問道:「你願意我為 你做什麼?」耶穌詢問巴爾提買,要他說出最深的渴望。 巴爾提買答說:「師傅!叫我看見。」 當我們默想祈禱這段聖經時,耶穌也問我們同樣的問 題:「你願意我為你做什麼?」祂邀請我們清楚說出內在 最深的渴望。有幾篇《聖詠》生動優美地描述了渴望的本 質,也就是我們對天主的嚮往。這裡摘錄兩篇《聖詠》, 你可以一字一句慢慢地朗讀,將這些詩歌化為由衷的祈禱:
天主,我的靈魂渴慕祢, 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 我的靈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 我何時來,能把天主的儀容目睹?(詠四十二 2 ~ 3)
天主,祢是我的天主,我急切尋覓祢; 我的靈魂渴慕祢,我的肉身切望祢, 我有如一塊乾旱涸竭的無水田地。 (詠六十三 2)
第二章 嚮往與渴望 0 3 3
延伸思考 1. 如果耶穌站在你面前,開口發問:「你願意我為你做什 麼?」你會怎麼回答耶穌呢?
2. 你用什麼方法來分辨自身的渴望是從天主而來,還是出 自恐懼、忌妒或自私等負面的情況?
0 3 4 在 不 完 美 的世界,你需要希望!
拿起手機掃描 QR Code, 或輸入網址 https://pse.is/MHLXP 觀看搭配閱讀的音樂影片。
‧ “As the Deer,” Praise and Worship Songs ‧ “Be Thou My Vision,” Celtic Woman ‧ “O God, You Search Me,” Bernadette Farrell ‧〈如鹿切慕溪水〉 《In His Time:鋼琴聖樂演奏》CD ‧〈微聲盼望〉《天使之音》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