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好評推薦— 007
推薦序 接納最脆弱的弟兄姊妹 /韋薇 — 009 前 言 天下一家,休戚與共— 016 第一章 旅居人間的過客— 020 第二章 人口販運的悲劇— 034
第三章 難民與尋求庇護者的困境— 050 第四章 戰爭與暴力的犧牲品— 066
第五章 氣候變遷與天災等危機— 082
第六章 異鄉異客,何處是我家?— 098 第七章 婦女和小孩的慘境— 114
第八章 好籬笆造就好鄰居?— 132
第九章 合法與非法移民,有何差別?— 150 第十章 移民是福傳使者— 168
後 記 踏上慈悲與愛德之路— 184
為世界移民及難民祈禱— 189 註釋— 191
延伸閱讀— 201
漂流的旅人
會士阮文清神父的作品,《漂流的旅人:聖經視角下的外 方人、移民與難民》滋潤了我等待已久的飢渴心靈,書中 每一篇章都針對移民移工普遍經歷的困境,給予聖經基礎 的回應。 很特別的是,作者阮文清神父童年時遭逢越南淪陷, 全家被迫拋棄家園,搭乘破船逃難到美國。他經歷難民在 船上漂流,大家節省口糧、飲用水為生存而挺住,對於未 來十分茫然;後來,他也切身體會移民在移住的美國處於 邊緣的地位。阮神父引用聖經,光照現今因為政治、經 濟,或是暴力衝突、自然災害等因素所造成的難民和移民 景況,非常生動及貼切地導引我們反思與行動。 全書分為十章,幾乎探討了移民和難民普遍涵蓋的 主要現象、問題及困境:造成大量移民和難民的原因、論 述移民及難民中最為悲慘的人口販運受害者,以及最為脆 弱的婦女及孩童;探討自古至今存在已久的築高牆阻隔移 民、對於合法與非法移民的疑問、移民和難民遭遇的法律 權與社會權益,還有移民的貢獻。 每章結構是指出世界現況、和主題相關的現象及說明
012
推薦序:接納最脆弱的弟兄姊妹
主題意義,並以個案故事引起共鳴,更列舉文獻統計或是 聯合國資料,讓讀者對世界有宏觀的視野。作者深入論述 與該章主題相關的聖經經文背景和詮釋,指出聖經訊息對 今日的外方人、移民和難民的意義,也援引教宗的通諭, 或是與災害、移民有關的文件和文獻。每章最後還有幫助 讀者反思或是小組分享討論的題目。 本書有扎實的聖經學術和天主教社會倫理基礎,但卻 是一本讓人感興趣、淺顯易懂、可讀性很高的移民神學書 籍。除了刻畫移民的悲慘遭遇,也提供積極的思考面向, 例如特別舉出移民婦女的睿智、勇敢及堅韌,在救恩史中 扮演重要角色,如以色列人在埃及時的希伯來人接生婆、 充軍時期的艾斯德爾、外方人盧德等等,而移民更是新約 教會蓬勃發展的強力推手。 令人驚訝的是,原來聖經各部作者都是移民,內容也 有那麼多是和外方人、移民、難民相連結。作者更引導我 們從他們的眼光去解讀福音,也赫然體會到耶穌打從一出 生就被描繪為旅人,祂是在旅途中宣講福音,常常依靠他 人的慷慨和接待。最後,耶穌被當成罪犯釘死在十字架,
013
漂流的旅人
懸掛在天地之間,被埋在城外別人施捨的墓穴中。祂寄居 人間,實實在在就是個外方人,而這位耶穌基督始終與所 有移民、難民同在。我們依靠耶穌十字架的救贖,基督徒 不再是外方人。因此,不要再彼此區隔屬於哪個地方、哪 種身分、膚色或經濟地位……我們都是天主的兒女,彼此 都是一家人。 希望本書可開啟大家的視野和胸襟,慷慨接納與保護 我們周圍最脆弱的弟兄姊妹。積極推動公、私部門促進移 民、移工的持續進修及發展的政策,共同建立互相尊重及 融合的社會。
推 薦 者 簡 介
韋薇,伯利斯仁慈聖母傳教會修女,天主教修會會長聯合 會全人發展組執行祕書,曾任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
014
前言:天下一家,休戚與共
你可曾想過定居異鄉的移民,或是因戰爭、衝突暴力 與天災而逃離家園的難民是何等模樣?我知道個中滋味, 因為我是其中一員。移民與難民的日子並不好過,但我從 中學到很多,其一就是明白和全球成千上萬離鄉背井的人 休戚與共、團結關懷的重要性。 我父母的故鄉是北越,我則是在南越出生長大。1975 年西貢淪陷之後,我和家人以難民的身分移民美國,尋求 宗教自由和其他基本人權,那些權利在共產黨政權之下早 已不復存在。 我和家人深知基本人權 ― 尤其是言論自由與宗教 自由 ― 被剝奪的感受,但虔誠基督徒不該就此認命地活 在高壓統治下。我們全家為了尋求「新天新地」 (默廿一 1),寧願搭著破船逃難,冒著葬身大海的風險,和大自
然賭上一把,也不願餓死在家鄉,被剝奪信仰和希望。 移民與難民危機急遽升溫,更是形塑今日世界的一 大要素。世界各大洲有成千上萬人踏上遷徙或逃亡之路。 過去數十年以來,移動人口呈現倍數成長。在 2020 年年 中,全球七十六億人口中,估計有 3.4% 的人從原居地遷
017
漂流的旅人
移,等於世界上每三十人就有一人離開家園。 從另一角度來看,如果將移民和難民聚集在一起,他 們可組成人口數全球排名第五大的國家,比巴西的總人口 數還多出四千五百萬。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預測, 在 2050 年以前,全球國際移民人口將達四億五千萬 1。 由於政治與族群衝突、全球化造成貧富差距持續惡 化、環境災害、病毒傳染病(如 COVID-19 嚴重特殊傳染 性肺炎)、自由貿易,以及多元便捷的交通工具等等,愈 來愈多人選擇移民。因此,現在可說是「移民的世代」。 移民絕不是新現象。從人類歷史初期,就有一批又一 批人為了各種原因遷移,包括貿易、戰爭、迫害、天災、 就業與經濟機會、尋求庇護,或是探險壯遊。聖經記載了 許多故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作者、寫作對象與內容都是 關於外方人、移民和難民。整部聖經是從《創世紀》被逐 出樂園的原祖父母開始,結束於《默示錄》被放逐到帕特 摩島的先知若望,而貫穿其中的是天主子民一次又一次遷 移的故事。 因此,我們可以說聖經猶如一幅美麗的錦織壁毯,由
018
前言:天下一家,休戚與共
龐大移民家族的故事層層編織而成。既然聖經書卷是移民 所寫,寫作對象和內容也是移民,值得我們好好探究當中 的主要人物與事件,這樣在面對當前最具挑戰的「移民」 現象時,將有助於提出適切的回應。 穿越國與國的邊界,或是在國內遷徙,是我們這時代 的主要特徵。世界各大洲中不論哪個地區或國家,都不免 受到這種全球現象影響。鑑於無數民眾處境危急且亟待援 助,以及涉及層面複雜,本書力求引導每個人與全球共同 體對此一現象做出適當回應。 聖經是天主聖言,也是我們信仰的根基與實踐,我們 要從這部基督宗教經典中尋求指引和光照。本書旨在提供 聖經基礎及架構,抽絲剝繭地深入探討現今迫在眉睫的移 民議題。
019
第一章:旅居人間的過客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人生不過是旅居。」 這句哲言說得很有道理。我生在一個四處遷移的家庭,才 剛落腳又要遷離是我童年的家常便飯。有些人覺得這樣的 生活有如閒雲野鶴,令人神往。但假使你是為了活命而 移民,因為戰爭或天災而逃離家園,你的生活可能飽嘗艱 辛,時常與痛苦相伴。 全家搭船逃難,在海上漂流了七天,是我這輩子最 辛酸煎熬的經歷。糧食所剩無幾,飲用水要謹慎分配,只 能任由大自然擺布。雖然我那時只是個孩子,但已經感受 到周遭的水深火熱。除了又飢又渴,我還變成無家無國 的人。我突然明白我的人生已澈底改變,再也回不到從前 了。這番體悟令我心生恐懼,使我哀傷不已,彷彿被無情 海嘯吞噬。 移民生活可不是鬧著玩的!移民處於弱勢,總是要看 老天臉色,仰賴他人的慷慨幫助。了解人生不過是旅居, 我們對待離鄉背井、困在邊境的移民就能更有同情心,更 加感同身受。
021
漂流的旅人
以色列的移民祖先 聖經對這方面的議題說得再清楚不過。《創世紀》一 至十一章,就是人類一代又一代四處遷移的故事。有的是 被迫離開家園,有的則是自願遷徙。 由於驕傲和自私,說白了就是想變得跟神一樣,亞 當和厄娃違背了天主的命令,結果被逐出伊甸園(創三 1624)。他們還沒好好享受天主特地打造的樂園,也還沒盡情
享用園中甜美的果子。但耐人尋味的是,在原祖父母被放 逐到大地,必須靠自己找到食物和安全的棲身之處之前, 天主早已展現憐憫之心;祂為這第一對過客縫製皮衣,給 他們穿上,保護他們免受大自然的傷害(創三 21)。 流離失所的主題,在加音身上繼續上演。加音出於嫉 妒,殺害了弟弟亞伯爾(創四 8-16)。他遭受的懲罰就是 成為四處流亡的逃犯。即使加音犯下殘忍惡行,天主依然 照顧這個亡命之徒,給予一個記號來保護他,這樣就不會 有人擊殺他。 隨著世上的居民繁衍興盛,邪惡、暴力、墮落敗壞
022
第一章:旅居人間的過客
也層出不窮,天主感到厭惡又傷心,甚至後悔造了人。因 此,祂決定以大洪水消滅地上的一切生物和人類。諾厄在 天主面前奉行正義,天主揀選他們一家人延續人類命脈, 但他們也因洪災而被迫離開家鄉。如同許多天災的受害 者,他們成為移民,不知落腳安身的地方在哪裡。然而, 諾厄信靠天主的諾言 (創六 18),乘風破浪克服了恐懼與 渾沌,在遠方找到新的家園。 故事不是就此結束!建造巴貝耳塔是另一則被迫移民 的故事。這段記載中,全體人類藉由興建上達天庭的高塔 來挑戰天主。由於他們犯了驕傲的罪,天主混亂了世人的 語言,將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創十一 1-9)。 簡言之,《創世紀》前十一章敘述了人類先祖家庭成 為移民和難民,在大地上遷徙,想要找到安身立命的家園 的故事。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更好的生活。這些敘述 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天主一再照顧和保護這些逃亡、流 浪和遷移的子民,即使他們滿身缺點且軟弱不堪。 以色列的聖祖史,真正起源於亞巴郎和撒辣回應天主 的預許和邀請,離開熟悉的美索不達米亞一帶(字義上就
023
第一章:旅居人間的過客
作,擔任美國職棒大聯盟「華盛頓國民隊」的公關經理 5。 像梅麗莎這樣的成功例子並不罕見。社會上有許許多多成 就非凡、揚名立萬的移民故事,他們為居住國貢獻良多。 由此可見,移民未必都是以悲慘結局收尾。
款待外方人是道德義務 款待外方人和旅客是聖經中備受推崇的美德,而且通 常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亞巴郎熱情招待了三位不速之客, 獲得特別的啟示 ― 天主預許他的妻子撒辣老來得子,生 下兒子依撒格(創十八 1-10)。鬧饑荒的時候,住在匝爾法 特的寡婦接待了飢腸轆轆的外地人,那人正是提市貝人厄 里亞先知;寡婦助人的回報,就是用不完的麵和油 (列上 十七 1-16) 。第三個例子來自「梅瑟法律」,提醒以色列
民的「外僑」身分,而自身所領受的祝福則取決於如何對 待外地人:「不可壓迫外僑,因為你們在埃及國也做過 外僑,明瞭在外作客的心情。」 (出廿三 9) 款待外方人是 非常重要的義務,在以色列的法律中都有明文規定(申十
029
漂流的旅人
19;肋廿四 22)。
新約中時常將耶穌描寫為外方人、客人、主人,甚至 是食糧。這些關於耶穌的敘述特別強調慷慨好客的美德。 耶穌曾教導凡是給挨餓的人食物吃,給口渴的人水喝,給 赤身露體的人衣服穿,還有關心照顧生病的人,探望坐監 的人,也就是接納外方人 ― 這些行動也都是為祂而做的 (瑪廿五 31-46) 。《希伯來書》提到:「不可忘了款待旅
客,曾有人因此於不知不覺中款待了天使。」 (希十三 2) 伯多祿也曾勸勉基督徒同伴:「要彼此款待,而不出怨 言。」 (伯前四 9) 因此,款待外方人是當前重要的移民牧 靈挑戰。團結關懷並接納我們當中的移民,正是基督徒責 無旁貸的道德義務。 古時,許多宗教都將款待陌生人視為崇高的美德。 為古希臘人而言,殷勤招待外地人是文明與虔誠的標記。 希臘神話裡,諸神時常化身為陌生人。例如,在荷馬史詩 《奧德賽》中,勝利與智慧女神雅典娜三番兩次化身為提 水罐的少女、平凡男子、技藝不凡的美麗婦女,來幫助奧 德修斯。為羅馬人而言,慷慨好客是神所認可的,因為招
030
第一章:旅居人間的過客
反思與討論
●
以 色列民一再提醒後代子孫,要記得聖祖曾是外僑、 外方人、旅客,或更合適的說法 ― 移民,你認為這番 教導有何重要意義? (參閱《眾位弟兄》通諭 61 號)
●
不 論聖經或是世界各大宗教,都將款待外方人視為崇 高的美德。你認為原因何在?(參閱《眾位弟兄》通諭 90、 95 號)
●
想 一想,你認為各宗教團體和信徒對於解決全球移民 危機,負有怎樣的責任? (參閱《眾位弟兄》通諭第四章)
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