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第一章 前言 010 關於瑪利亞的難題 011 天上元后? — 015 透過古猶太人的視角 019 第二章 新厄娃 028 伊甸園中的女人 031 瑪利亞是新厄娃 040 無玷的瑪利亞 — 050 第三章 新約櫃 — 062 失落的約櫃 065 瑪利亞是新約櫃 076 被提升天 086 第四章 太后 098 古代以色列的太后 — 102 瑪利亞是新王后 110 「天主與我們同在」的母親 119
第五章 卒世童貞 134 瑪利亞按猶太禮發誓願 137 耶穌的兄弟 151 終身童貞 163 第六章 默西亞的誕生 — 172 默西亞的母親 176 瑪利亞的產痛 183 瑪利亞的子宮與耶穌的墳墓 192 第七章 新辣黑耳 206 古猶太教中的辣黑耳 211 瑪利亞是新辣黑耳 218 教會的母親 227 第八章 在十字架下 236 耶穌的遺言 238 將瑪利亞當成自己的母親 241 看,你的母親 243 附錄 其他猶太文獻 248 致謝 254 註釋 256
第一章 前言 011 「聖經關於瑪利亞都說了些什麼?」我寫這本書的目 的正是解答這個許多人好奇的問題,尤其寫給對天主教敬 禮聖母感到困惑、掙扎,或認為其不合乎聖經的人。我能 理解這些人的想法,因為我曾是其中一員。以下是我的親 身經歷…… 關於瑪利亞的難題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未曾懷疑天主教關於瑪利亞的道 理。我生於天主教家庭,還是個小嬰兒的時候就領洗了, 在多數信奉天主教的路易西安那州南部長大。我每個主日 都參加彌撒。教堂裡有好幾尊聖母態像,每逢教會節日, 我會在聖母像前點一根蠟燭,懇請聖母為我代禱。 我還記得小時候媽媽帶著我們幾個兄弟,在家裡跟著 奶奶和曾祖母一起誦念玫瑰經。我們幾個男生坐在地板上 邊聽她們祈禱,也一邊玩耍,因為我們覺得玫瑰經簡直無 聊透頂。儘管如此,我未滿八歲就已學會自己念完整串玫 瑰經了。信不信由你,我們小孩子睡前還會跪在床邊三十 多分鐘,誦念《聖經玫瑰經》小冊中的禱詞 1 。 之後,我逐漸認識關於聖母的基本道理:她懷耶穌時
012 耶穌與瑪利亞的猶太根源 仍是位童貞女(童貞受孕, the virginal conception ),並且 終其一生都保持童貞(卒世童貞, perpetual virginity )。 我還學到她受造時就無染原罪(始胎無玷,immaculate conception ),在世的生命也完全是無罪之人;而且她過 世時,肉身和靈魂都被提升到天堂,跟復活的耶穌在一起 (聖母升天, bodily Assumption )。天主教關於聖母的種 種教導,我一直都深信不疑。對我而言,聖母瑪利亞是真 實的人,是我生活日常的一部分。當我讀到聖經中瑪利亞 宣告「 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 」 (路一 48),我知道她所 說的萬世萬代也包括我。瑪利亞是「榮福之母」;她是耶 穌的母親,也是我的母親。 然而在我遇到未來的妻子伊麗莎白之後,情況就有點 改變了。伊麗莎白來自一個法裔(Cajun ,早期法國移民 與美國原住民通婚)大家庭(她有八個兄弟姊妹)。事實 上,伊麗莎白的爺爺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浸信會宣教士,他 在路易西安那州南部的河口沿岸創立了許多浸信會教堂。 她的奶奶也是一位傑出又頗受會眾愛戴的師母 2 。 既然路易西安那州南部人口多數信奉天主教,可想而 知她祖父母的教會成員多半是從天主教會出走,變成只相 信聖經的新教徒。這意味著他們只接受聖經的教導,而且 反對天主教的教義和信仰實踐,認為這些都有悖於聖經。
第一章 前言 013 他們尤其被教導要拒絕相信瑪利亞卒世童貞和無染原罪的 道理,而且還認為玫瑰經和聖母敬禮這類天主教徒奉行的 禮儀,是拜偶像的行為。 我和伊麗莎白剛談戀愛時,我倆才十五歲。她和她家 人會問我許多關於天主教信仰的問題,都是新教徒一般拿 來反對或質疑天主教的事情:「聖經說不可以雕刻偶像, 可是為什麼你們要在教堂裡擺聖像?」、「為什麼你們要 讓心智還不成熟的嬰兒領洗?」、「為什麼天主教神父不 結婚?」等等。 我盡所能去認識我的信仰,並認真回答他們的每個提 問,因為當時我真心想繼續和聰明又美麗的伊麗莎白交往 下去。我準備的解答多數時候還滿管用的;雖然伊麗莎白 對天主教的某些教義和信仰實踐持不同的看法,我們仍相 互尊重對方的信仰。她的父母沒有阻撓我們交往,我們在 大學二年級便決定走入婚姻,共組家庭。 但就在結婚前的某個下午,發生了一件大事!伊麗 莎白和我跟牧師約時間討論婚禮事宜,本以為一切會很順 利,因為那間教會是伊麗莎白的爺爺一手開創的,我們 應該備受禮遇才是。誰知,我們在牧師辦公室的會面,卻 演變成牧師針對我的天主教信仰的激烈詰問。足足兩個小 時,他反覆質問我關於煉獄( purgatory )、聖人、教宗、
014 耶穌與瑪利亞的猶太根源 聖體( Eucharist ),當然還包括聖母瑪利亞的問題。 我把這次的遭遇寫入另一部著作 Jesus and the Jewish Roots of the Eucharist(耶穌和聖體的猶太根源)3。在書中, 我講述當晚回到家後,對那位牧師攻擊天主教相信聖體 聖事的奧蹟 餅酒真實變成耶穌的體血 感到十分挫 敗。我也提到當晚我十分努力翻閱聖經尋找答案,讀到耶 穌宣告祂的「肉」和祂的「血」是「 真實的食品 」和「 真 實的飲料 」 (參若六 53-58) ;我深受這段關鍵經文的激 勵,才不致失去對耶穌真實臨在於聖體的信仰。 然而,那位牧師攻訐天主教關於聖母的道理,對我造 成了極大的衝擊與影響! 對於瑪利亞,我完全找不到聖經清楚教導聖母始胎無 玷、沒有罪過,或者她靈肉升天的段落;我沒有讀到像關 於聖體的經文那般讓我茅塞頓開的地方。相反的,我還認 為新約對瑪利亞的記述出奇得少;此外,那些提及她的經 文有時還成為眾矢之的。 簡單地說,我全然招架不住那位牧師提出的問題。其 中一個問題令我記憶深刻:他指控天主教對瑪利亞的敬禮 不只毫無聖經依據,更可說是 偶像崇拜 。
第一章 前言 015 天上元后? 那位牧師接連向我發動攻勢:「你們天主教徒為什麼 拜 瑪利亞?你們不知道唯有上帝才配得敬拜嗎?」 當時的我認真回想所學的道理,然後回答說:「我們 天主教徒沒有拜瑪利亞。我們把她當作耶穌的母親和天上 元后( Queen of Heaven )來 恭敬 她。」 「天上元后?」他反脣相譏:「這就有趣了,你知道 聖經怎麼說『天后』的嗎?」 「我不知道,是怎麼說的?」我坦承道。他熟練地翻 開聖經,對我說:「《耶利米書/耶肋米亞先知書》提到 『天后』。聖經說『天后』是異教女神。」 他們在猶大各城和耶路撒冷街道上做的是什麼 事,難道你沒有看見?兒子拾柴,父親燒火,母 女揉麵給天后做餅,向外方神祇 行奠祭,來觸怒 我 4 。 (耶七 17-18) 「你看,就是這裡!」他提高了音量:「拜『天后』 被譴責為一種偶像崇拜,而這正是你們天主教徒對瑪利亞 做的。」
016 耶穌與瑪利亞的猶太根源 我呆坐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雖然我過去已多次 為維護我的信仰挺身而戰,但此刻的我卻不知該如何回應 這一擊。至少可以這樣說:我從小到大接受的信仰培育, 沒有一堂課提過《耶肋米亞先知書》所說的天后,也不曾 有人跟我解釋聖經用「天后」來稱呼異教女神,為何我們 用同樣的詞來稱呼瑪利亞?我想到了我最愛的祈禱文〈母 后萬福經〉(又聖母經,英文 Hail Holy Queen ,拉丁文 Salve Regina ) 5 天主教徒每串玫瑰經結束前會誦念, 我也早已念過無數次的禱文。當下我自問: 難道我這輩子 一直在拜偶像卻不自知? 牧師知道自己獲得關鍵的一分,然後又開啟了另一個 主題繼續進攻。 雖然只是兩個小時的面談,但牧師針對瑪利亞這個主 題連番詰問,讓我感覺時間過得無比漫長。那位牧師的質 疑,就好比是在我兒時信仰這塊擋風玻璃上,敲打出一道 裂縫。 這道裂縫慢慢變大,直到遮擋我的視野,讓我看不 清前方。當我尋求天主教其他教義的聖經根據時,我可以 找到自認為無懈可擊的證據;但是一碰到有關聖母瑪利亞 的難題,我卻連連失敗,茫然不知所措。我愈是讀新約裡 少數提到瑪利亞的段落,反而愈難找到天主教會教導的依
第一章 前言 017 憑。我當時很困惑,亟想知道這些教義 出現在聖經的哪些 章節呢? 如果你研讀過新約,你就會懂我的意思。聖經的何處 提到聖母無染原罪?找不到!即便聖經記載天使加俾額爾 稱瑪利亞「 萬福!充滿恩寵者 」 (路一 28),但那和「無 染原罪」有何關聯?而瑪利亞沒有罪過又怎麼說呢?這端 道理似乎與保祿宗徒的說法相違背:「 所有的人都犯了 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榮。 」 (羅三 23) 那麼聖母升天呢?這個信條我也無法在新約裡找到。 的確,《默示錄》描述了「在天上」有一個神祕的「女 人」,她「 身披太陽 」 (默十二 1) ;不過很多解經家駁 斥這個女人指的是瑪利亞(之後我會詳加說明)。無論如 何,《默示錄》及新約的其他書卷都沒提到聖母升天。 至於瑪利亞卒世童貞,新約似乎不承認這一點,因 為經上明顯提到耶穌的「兄弟姊妹」 (瑪十三 55;谷三 3135、六 3;格前九 5)。 最後,更糟糕的是在福音場景中,瑪利亞並非以我從 小被教育要恭敬她的方式出場;我們看到的似乎是耶穌不 尊重自己的母親,祂相當無禮地(按今日的標準來看)潑 她冷水。 回想一下耶穌在加納婚宴上對瑪利亞說的話:「 女
018 耶穌與瑪利亞的猶太根源 人,這於我和妳有什麼關係? 我的時刻尚未來到。」 (若 二 4) 我們要怎麼解讀這句話?(我只能想像若我這樣對 媽媽說話,她會有何反應。)為什麼聽起來耶穌像在打發 瑪利亞走開?加納婚宴這整段經文,我們好像也感受不出 敬禮聖母的必要。既然看來耶穌自己已先對瑪利亞不敬, 那麼我們天主教徒又為何應當恭敬聖母呢? * * * * * 這些負面衝擊,深刻影響著我對瑪利亞的看法。我 繼續學習天主教教理的同時,敬禮聖母的信心與熱忱卻動 搖了,而且愈來愈薄弱。我婚後不久便不再誦念玫瑰經; 最後,我甚至對好幾個關於瑪利亞的信理 聖母無染原 罪、聖母升天、聖母卒世童貞 都抱持深度懷疑。畢竟 若瑟和瑪利亞結婚了,為何他們不該過一般的婚姻生活、 生兒育女呢?而在宏偉的救恩計畫中,聖母到底是不是卒 世童貞,又有什麼差別呢? 我在 1999 年進入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讀神學博士班之前,強烈反對許多天主教有關瑪利亞的官 方教理。我也不再投入聖母敬禮,儘管這些敬禮曾是我兒 時信仰的重要部分。
第一章 前言 019 但後來發生一件事情,澈底改變了我看待聖母的方 式,也為撰寫本書打下基礎,就是我發現了天主教關於聖 母道理的 猶太根源 6 。 透過古猶太人的視角 大多數博士班專研聖經研究的主修只要在新約或 舊約中擇一,然而在聖母大學,該博士班學程名稱為 「古代基督宗教與猶太教」( Christianity and Judaism in Antiquity )。這意味著主修聖經研究的博士生,必須同時 修讀新約和舊約。另外除了希臘文,還要學希伯來文;除 了認識古代基督宗教,也要一併研究古代猶太教。聖母大 學這種新約及舊約的雙主修模式,對於我理解聖母信理的 猶太根源起了關鍵助力。我在求學過程裡學到三件事,完 全改變了我對聖母的觀點。 首先,我學到天主教關於聖母的各項道理,其實 深 植於古代基督宗教 。隨著本書,各位將會逐步瞭解聖母的 卒世童貞、無染原罪、天主之母、蒙召升天、她代禱的力 量……並非什麼新的觀念,而是源流久遠、非常古老的, 並且流傳廣泛;那時居住於以色列、敘利亞、埃及、希
020 耶穌與瑪利亞的猶太根源 臘、小亞細亞、羅馬等地的基督徒皆普遍相信。簡言之, 關於聖母的道理是古代基督信仰的一部分 7 。 第二,我漸漸瞭解到,第七世紀前古代基督宗教對聖 母的信仰,是直接源自初期基督徒對耶穌的信仰。《天主 教教理》 487 號指出: 有關瑪利亞的公教信仰,是基於有關基督的公教 信仰,但 有關瑪利亞的公教教導,卻闡明了有關 基督的公教信仰 8 。 值得一再強調此原則的重要性。若想瞭解聖經對瑪利 亞的教導,就必須先從聖經對耶穌的教導出發。因此,我 們每一章在探究瑪利亞之前,都會先把焦點擺在耶穌基督 身上。 第三,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發現 初期 基督徒是從舊約獲得對瑪利亞的信仰 ,而不只從新約而 已。事實上,要瞭解聖經中有關瑪利亞的教導,關鍵就 在於所謂的「預像論」(typology ) 研究舊約預像 ( prefigurations ,或稱為 types )及其在新約的滿全。若 瑟.拉辛格( Joseph Ratzinger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 曾說過:「新約中瑪利亞的形象完全是以舊約的線織就
第一章 前言 021 的。 9」無獨有偶,新教神學家蒂莫西.喬治(Timothy George )寫道: 藉由舊約預像來讀瑪利亞,福音派可從中學習很 多…… 新約中瑪利亞的形象與其舊約預像是不可 分的 ,而且若不看舊約,我們對瑪利亞的觀點就 會變得簡化又狹隘,對耶穌的觀點也是如此 10 。 檢視瑪利亞在舊約中的各種預像令我驚豔。將耶穌 視為新亞當、新梅瑟、新達味,為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我 先前 從未聽聞 預像論有任何關於瑪利亞的研究。例如,我 不知道新約確實將瑪利亞描繪為王后 並非異教的「天 后」,而是將她描繪成默西亞王國的母后。在古代以色 列,王后指的不是國王的妻子,而是國王的母親。太后 (希伯來文 gebirah) 的地位僅次於國王。她榮享王座,是能 向國王求情的人當中地位最崇高且具王室身分的人 (參列 上一~二;詠四十五)。 我後來才終於明白,過去我認為天主教關於瑪利亞的 信仰不符合聖經訓導,是因為我不夠理解舊約。而且我還 注意到,凡是專論瑪利亞卻拒信她無染原罪、卒世童貞、 升天,或反對其他天主教道理的書刊,幾乎都會忽視舊
理解耶穌,就要從祂同時代的猶太教、風俗習慣及文化 出發。然而對於聖母卻不採行同樣的原則來認識,豈不 怪哉?那些論及瑪利亞,也同時批評天主教信仰的書籍都 忽略了舊約,並且絕口不提聖經以外的古猶太傳統,這種 情況屢見不鮮。如果我們打算真正瞭解關於瑪利亞的聖經 教導,就不能只讀新約,這樣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回到舊 約,試著以古猶太人的視角來同時認識耶穌與瑪利亞。 這就是本書所要做的,我要帶你探尋
022 耶穌與瑪利亞的猶太根源 約,並視這些道理違背聖經 11 。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 無法 不以瑪利亞身處第 一世紀的猶太背景來看她。今日學者都一致同意,要完全
瑪利亞的猶太根 源 。為了抵達目的地,我們必須同時定睛在希伯來聖經和 古猶太傳統。舊約是最重要的來源,以能瞭解新約關於瑪 利亞的教導。 此外,我也會引用與耶穌及瑪利亞同時代的猶太傳 統,分別有: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猶太史學家約 瑟夫(Titus Flavius Josephus)和斐羅(Philo of Alexandria) 的作品、猶太托名著作(Pseudepigrapha)、《塔爾古木》 (Ancient Aramaic Targums),以及早期拉比文學(early literature of the rabbis)。我所援引的猶太典籍,完整清單 請見書末的〈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