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 2016年一月號搶先閱讀

Page 1


︻ 台灣民藝 實 用 美


台灣民藝

︻台 灣 民藝 ︼

實 用 美


台灣藺草學會 A.M IDEAS×

︻ 民藝復興:設計師帶路 ︼ .藺草 苗栗苑裡: .錫 彰化鹿港:物 Woo Collective× 陳萬能 .輪傘草 花蓮: Kamaro'an× 舒米.如妮 .織布 太魯閣族:林介文 .竹 駱毓芬、周育潤

企畫.方敘潔 文.方敘潔、陳頌欣、黃珮筠、賴韋廷、林佩君、李佳芳 攝影.王漢順、王士豪、婠玥、陳頌欣 美術設計.黃見郎 插圖.廖唯琇

.眉角生活 王聲沛 . Plus :買回家用的日常民藝選品

.富錦樹老闆娘 向原綠 .民藝奧村商店 奧村忍

.種籽設計 淦克萍、陳 棋

︻ 用家眼中的民藝 ︼

.設計 × 工藝超展開的跨界思考:訪鄭陸霖、韓德昌、駱毓芬 :民藝設計選品 Plus

︻ 那些曾陪伴在生活中的台灣民藝 ︼ .低調的珍珠,回看台灣民藝小史。 .瀕臨消失的民藝: 雞毛撢子 彰- 化 蓪草 新- 竹

:台灣老民藝地圖 Plus

銅勺 彰- 化 .台灣民藝之父:顏水龍 .

南犬


銅 勺

台灣民藝 ■ 攝影◎陳頌欣


藺 草 ■ 圖片提供◎ gaa


雞 毛 撢 子

台灣民藝

■ 攝影◎婠玥


織 布 ■ 圖片提供◎林介文


低調的珍珠 回看台灣民藝時光 文.方敘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gaa 特別感謝.顏家家族、簡玲亮

藺草帽、染織布巾、還有細竹編水果籃,這些讓我們愛用著的尋常物 件,總是默默地在我們身邊,安安靜靜地陪伴度過一朝又一夕的年月。 站在時光之河回望,才會發現,原來此些低調的日常物件,早已從歲 月的某一個時間點開始,一點一滴地凝匯出如同珍珠般的曖曖光芒。

【一地一物,從物料開始的早期民藝地誌】 單元︻壹︼那些曾陪伴在生活中的台灣民藝

要說台灣民藝的起源,幾乎跟原材料的出產地有關,放眼綜觀,大多 的民藝重鎮都是直接跟該地出產的材質相關,命名並非以特殊技法或 工藝風格,而僅僅只是相當素樸的苑裡藺草、鶯歌陶瓷、南投竹編等 稱呼。物,就首先代表著一地的特色,然後才有工藝匠師的盛名。 顏水龍於 1952 年著寫的《臺灣工藝》,內 容含括顏水龍對台灣工藝教育、工藝文化 價值及工業產業的思索。

以材質為優先的思考,也跟手工的歷史有關,首先是解決生活所需。

■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蘭嶼的一艘木船和漂亮的槳,首先是山林中按氣候與避開禁忌時節的 砍伐,然後是按照工序流程的施作,等到捕魚季來臨前,如果還有剩 餘的時間與物力,往往才有餘裕再賦予生活工具的藝術美感。物質的 獲取不易,使得匠人們更加地愛物惜物,這是民藝品在專業分工成為 手工業之前,相當不同的地方。 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回憶起 1935 年的蘭嶼之行時,就曾特別提到: 「他們的日常雜器什物都是將原始的天然材料以部族特有的樸素手 法表現,那種感受,雖經過四十餘年仍留給我難以忘懷的感動。」 而這也是許多民藝家念茲在茲的說明民藝品不能脫離功能性的要 求,為了美而美,為了裝飾而忽略使用價值,對他們來說,便遠離 了民藝的本質。

【日殖時期,民俗學家與民藝家的台灣之旅】 1941 年 7 月《民俗台灣》創刊,編輯是池田敏雄,該雜誌收錄台灣風 俗民情、俚諺、民謠等,當然也記載了許多民藝的物件與圖像,至 1945 年 1 月 1 日為止,共發行了四十三期。此間,1943 年 3 月 13 日 到 4 月 16 日間,日本民藝大師柳宗悅曾在東洋美術國際研究會和日 本民藝館的委託下,親往台灣調查生活的用具,此行皆有《民俗台灣》 的發行人金關丈夫的隨行作記。


在這趟為期三週左右的行程中,柳宗悅從台北的林本源宅邸起步,一路 尋訪踏察淡水、新竹、霧峰、鹿港、彰化、南投、安平、台南、學甲、 高雄、東港、羅東、宜蘭,最後再回到台北。在這些地方,最令柳宗悅 讚嘆不已的,據說是台南產竹的關廟庄。顏水龍曾經在此次旅程中與柳 宗悅見面並回憶到:「柳宗悅先生在關廟庄時的感動之聲,似乎仍時常 在我耳際迴響,他看過關廟竹細工的傳統與產品之後,也讚不絕口」。

【外銷海外,台灣民間手工藝的黃金時代】 曾幾何時,台灣的手工藝產品外銷國外,舉世聞名。單憑台灣人的手 工藝活而言,其實早在日殖時期,台灣就曾經引進日本的捻紙物料, 大量生產巴拿馬草帽外銷,當時在沿海城鎮成為家庭的手工副業。

然而,若真正要提起現代台灣民藝結合本地物料的發展史,顏水龍是 一個不容忽略的名字。身為美術家的他,認為美感與藝術的推動就要 從常民生活的物件開始,一方面能讓民眾更容易接近美,另方面也可 以實質改善民眾的經濟收入。1950 年代,台灣外銷手工業逐漸起步, 無論是各縣市的手工藝班、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的成立都有顏水龍積 極推動的身影,在這段台灣外銷手工業的歷史中,顏水龍扮演著不可 忽視的角色。 此外,他也在 1952 年撰寫的《臺灣工藝》一書中強調工藝品所帶有 的文化特徵:「由客觀的立場觀察,臺灣工藝品明顯地描出民族傳統, 且展現人民日常生活之健全的文化面」,無論是從經濟面或文化面來 看,對於台灣民藝的推動,顏水龍先生功不可沒。

【生活工藝的復興運動】 然而,繁盛的台灣手工藝產業在 80 年代產業轉型之時,快速地被淘

苑裡藺草工藝品自日殖時期就是極具台灣 特色的民藝品。 ■ 圖片提供◎ gaa

汰,曾經的民藝匠人也逐漸凋零,這段時期的台灣民藝已經是個被忽 略的領域。談起近年來台灣民藝的發展,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 產研究所副教授林承緯特別指出了 2005 年文建會在華山文化創意產 業園區(當時稱為華山文化園區)舉辦「台灣生活工藝運動大展」, 他表示:「這應該是台灣唯一、也是第一次以『生活工藝運動』為名 舉辦的展覽。」 而 2005 這個時間點也恰好是台灣再度面臨下一波產業轉型的接點, 從 80 年代以降的製造代工產業衰退,具有文化意涵與創意的經濟模 式成為新焦點。而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在 2008 年推出的「Yii」 品牌,提出工藝與時尚結合的概念,促成當代設計師與工藝師的跨界 合作。這樣的概念大為影響了此後相關領域的設計師與工藝師思維, 開啟了台灣工藝與設計的新方向。在這樣的社會經濟氛圍下,台灣民 間工藝重要性再度被提喊出來。自「台灣生活工藝運動大展」迄今已 10 年,從設計師、手藝人到用家,台灣是否邁入民藝復興了呢?

顏水龍親自為毛編織領帶設計的商標。頭 舉著熱帶水果、小跑步著的婦女形象,勾 勒出彼時的台灣意象。 ■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雞毛撢

陽光老男孩 台灣最後的雞毛撢職人 文.黃珮筠

攝影.婠玥

單元︻壹︼那些曾陪伴在生活中的台灣民藝 彰化豐澤村的陳忠露先生是台灣僅存的雞毛撢子老師傅。

慢工出細活,用傳承超過一甲子的老方法,每天只能製作約 20 多支成品。

四十歲以上的人提起雞毛撢子,第一印象不是撢灰塵,而是鄉下合院埕、 眷村巷子口,那些調皮孩子被打得哇哇討饒的畫面。彰化豐澤村曾是全 國第一的雞毛撢子生產地,如今只剩下寥寥幾家還在製作,而完全遵照 傳統、一片片親手粘纏羽毛的陳忠露夫婦,已是台灣最後職人。 漫步在豐澤村多座保存良好的閩式合院之間,磚瓦牆旁的雞毛撢子經 過陽光浴後,準備送往各地五金行與傳統市場。雞毛撢子無法使用機 械製作,但農村人力流失嚴重,目前全村僅餘三間勉強維持,為了承 接量產訂單,新式做法採用中國預先以針線串好的羽毛片半成品,將


木棍刷上白膠後、快速捲動讓羽片旋轉黏上,熟練的人平均兩分鐘就 可以捲好一支,但使用時也須輕柔,以免不小心就讓羽毛與灰塵齊飛。

【一樣手工兩樣情】 年逾七十的陳忠露夫婦,從國中畢業就開始跟著父執輩學習製作雞毛 撢子,那是豐澤村的光輝年代,如今,卻只剩下陳忠露和妻子還維持 傳承了超過一甲子的老方法,慢工出細活,一天大約只能製做二十來 支左右。

年逾七十歲的陳忠露夫妻,從國中畢業開 始就隨著父執輩學習製作雞毛撢子,傳承 超過一甲子的老技藝。

磚造的三合院老厝裡,陳忠露夫妻赤腳踩著棉線,左手轉動木軸棒、右 手熟練地挑撿出合適羽毛,將雞羽一片一片黏上木棒,同時轉動木軸放 鬆腳板、讓棉線緊緊纏繞住雞毛,一層一層緩緩疊就,蓬鬆到可以垂墜 的羽毛之間幾乎看不到縫隙,華麗貴氣的靛紫色羽毛彷彿還有生命似的。

【一支雞毛撢 一輩子的燦陽祝福】 他們製作的雞毛撢子,細分為雞尾、雞背、雞腹不同部位的羽毛,公 雞羽毛亮麗纖巧富有彈性,可以讓灰頭土臉的愛車煥然一新;母雞羽 毛則輕柔圓潤,很適合拂拭名貴瓷器或藝術品。除了漂亮耐用的大支 雞毛撢子,陳忠露也開發了小巧可愛的迷你雞毛撢子,原本是聽來訪 大學生的建議,為掃除電腦鍵盤灰塵而設計,沒想到意外成為辦公室 的另類療癒小物,受到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古早年代嫁女兒 12 禮或入厝賀禮中常有雞毛撢子,取閩南語「起家」 的祝福諧音。陳忠露一臉孩子般的笑容,靦腆又驕傲地說,隔壁庄 頭七十幾歲已當曾祖母的老太太,當年陪嫁那一支雞毛撢子竟用到現 在,正是陳忠露父親製作的!

陳忠露一邊順撫整理陽光下的雞毛撢子,眼神卻溫柔得像是在看孫 子:「要常曬太陽啦 ! 洗的時候不要整支浸水,羽毛不會怕水,沖一沖、 經常用,隔幾天曬太陽,越曬越漂亮,用幾十年也不會壞掉。」

【台灣最珍貴的職人精神】 慕名而來的遊客、校外教學、攝影社團絡繹於途,陳忠露夫妻另有廣

老師傅左手轉動木軸棒、右手熟練地挑撿 出合適羽毛,將雞羽一片一片黏上木棒, 同時轉動木軸,雞毛撢子逐漸在手中成形。

達九分地 ( 近三千坪 ) 的耕作農忙,但只要接到預約電話,兩人就會放 下手邊農事,熱情地接待解說、親自示範。面對子孫無意傳承這項絕 活,陳忠露看得十分坦然 :「上班一個月好幾萬,我們這種賺不到啦, 年輕人都去城市上班了,我們兩老有閒加減做來交朋友,就很趣味。」

在陳忠露夫妻倆人的情懷裡,只想把雞毛撢子做得堅固耐用、漂亮妥 切,賣出去最好讓人用上一輩子,完全不思量收益的平衡。在彰化豐 澤村的純樸磚屋之中,兩位老人家的真情流露,正是台灣最寶貴的職 人精神。

三合院老厝裡滿滿的都是雞毛撢子,時常 吸引來自各地的遊人駐足。


蓪草

輕薄如羽翼的時光之重 文、攝影.陳頌欣

單元︻壹︼那些曾陪伴在生活中的台灣民藝 將圓柱狀的蓪草刨成通透的薄片,就能做成蓪草紙花的素材。

擬真度極高的蓪草花,敵不過塑膠花的競爭,二戰結束後迅速沒落。

「蓪草」,不曉得有多少臺灣人的回憶裡曾經有這個名詞,更不曉得 有多少人能細數這個名後串連著充滿細節的時空? 蓪草是新竹的特有民藝,有人說新竹之所以是蓪草的發源地,是因為 新竹山區部落是蓪草植株的最大產地。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的秀美老 師分享文獻記載,蓪草是由一名叫王世傑的大陸人從泉州傳至臺灣, 早期大陸時興精緻蓪草畫、歐美則流行蓪草人造花,因此王世傑認為


蓪草具有商業價值,在抵臺開疆闢土時搭船從通霄入港,將蓪草工藝 傳給當時停留和生活的新竹地區,並開啟臺灣生產蓪草紙外銷的產業 鏈,臺灣早期蓪草產業相當蓬勃興盛,還曾有「八戶人家就有一戶作 蓪草」的傳說,整個新竹又以南門佔蓪草業的百分之七十,於是古時 候人稱南門為「蓪草窩」。

【蓪草窩裡的難忘時光】

充滿細節之美的蓪草花,展現輕盈薄透的 質地。

和我們分享蓪草的職人有三位,一位是蓪草文化工作室的秀美老師,她 的母親是臺灣最後僅存的蓪草工廠老闆娘、一位是秀美老師家的撩草師 傅曾素香女士、另一位則是年紀已屆八十的施柳月阿嬤,她是蓪草工廠 第五代傳人,也是蓪草窩長大的。「我小時候,媽媽幫我洗好澡都會幫 我噴香水,那時我就會特別走到工廠,工人大家都會稱讚我好香,所以 我好喜歡在工廠…」柳月阿嬤眼神望著遠方,回憶道。「當時可是要撩 兩百五十斤才算出師呢!我花了差不多半年多就出師了。」素香阿嬤語 帶驕傲地說。「那時候工廠都二十四小時沒有關門,我媽媽最好笑的就 是除夕才打掃好,初一就自己跑去開工了……。」秀美老師笑著回憶母 親,素香阿嬤也應和「對對對,我記得,當時我們還特地去跟她領紅包。」 思緒就這樣隨著她們相談、口述這段她們在蓪草窩的人生時光,彷彿看 見當年新竹四處的蓪草工廠,計有百來工人為蓪草忙碌著的榮景。

蓪草業當年會這麼繁盛,是因為蓪草用途廣泛,不僅帶有遇水則發的 吉祥寓意,它能作花、作紙,也是一種中藥材,能通乳、利尿,因蓪 草所有的狀態都有作用,無一部位會被丟棄。聽老師傅們聊天還提 到,當年蓪草出口量之大,蓪草工廠旁總相依著釘木箱的工廠,當時 釘木箱工人還會到蓪草廠幫忙裝箱、釘箱,蓪草從製作到出口皆有個 龐大的產業鏈。

【逐漸凋謝的蓪草產業】 很難想像,那個對她們彷彿昨日的生活場景與產業鏈,就在民國 78 年因為塑膠花的興盛後整個開始萎縮衰落,柳月阿嬤說其實蓪草業也 曾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停過一陣子,那時她七、八歲,臺灣因為戰爭百 業蕭條,但二戰結束蓪草產業也同其他產業漸漸復甦,對蓪草打擊 最大、導致它完全沒落的原因正是如同每個民藝般─因石化工業的興 起,廉價的塑膠花大行其道,取代蓪草這種較昂貴的人造花。柳月阿 嬤眼眶紅著說:「好心疼,看見蓪草沒落和失傳我的心好疼。」秀美 老師感慨的說:「沒辦法,民藝跟生活相關,當它不再是生活的一部

臺灣早期蓪草產業相當蓬勃興盛,還曾有 「八戶人家就有一戶作蓪草」的說法。

分時,就註定要消失了。」

雖然這句話說來瀟灑,想必秀美老師卻將她對母親、對蓪草深刻的捨 不得化為行動,從民國 101 年開始決心復振蓪草工藝,讓人心痛的是, 整個產業鏈除了能撩草的職人漸漸逝去而變得困難外,工具的製作與 修復也紛紛失傳,秀美老師想研發一款機器代替人工撩草,但「蓪草 最美的一部分依然隨著時間逐漸逝去了。」

與我們分享故事的三位蓪草職人,蓪草文 化工作室的秀美老師、撩草師傅曾素香女 士、以及年紀已屆八十的施柳月阿嬤。


銅勺

再見了,銅勺工藝 文、攝影.陳頌欣

單元︻壹︼那些曾陪伴在生活中的台灣民藝 八十六歲的銅勺老師傅黃有信阿公,正聚精會神地製作手中的銅勺。

「再見,再也不見了。」當走出那如阿公的三合院老宅,道別的是僅 有一面之緣但親切如熟識長輩的黃有信阿公,也向臺灣最後的銅勺工 藝道了別離。

【敲打一甲子的銅勺時光】 這美麗的三合院是黃有信阿公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工作的地方是 三合院灶腳,灶腳裡有許多老器物,所有器物都在它們所處位置與一 甲子時光敲打聲、收音機聲、電扇運轉聲相伴,眼前這一切像張凝結 時空的老照片,畫面主角是表情堅毅的黃有信阿公,是臺灣最後一位 銅勺職人。


黃有信二十五歲時遇見願意傳授他打鑰匙和銅勺的師傅,花了三年 四個月出師,這工作便做了一輩子,並以這個工作養活一家五口人。 臺灣本來有不少銅勺師傅,原以為銅勺僅有叭噗(台灣傳統冰淇淋 小攤)使用,沒想到銅勺在臺灣小吃使用廣泛,全部共有二十幾種 尺寸,最小尺寸是賣給涼圓頭家、最大尺寸賣給肉圓頭家,各種尺 寸都有慣用的人收購,銅勺的用途廣泛。阿公說做到第四十年時臺 灣就開始以機器生產白鐵銅勺,因為價格便宜很多,有很多銅勺師 傅受波及放棄製作銅勺,一直到第五十年,臺灣製作銅銅勺的就僅 剩他一人。

【一生懸命的專注】 問黃有信阿公:「這工作哪兒最艱苦?」他笑答「一直坐著最苦。」 聽起來這個工作很容易似的,其實不然。當天,端詳黃有信阿公 工作幾小時,看著他專注手上的工作都不太想也不太敢出聲打擾, 因為製作銅勺雖然不需勞動,但全程都使用著危險工具,比如: 燒得滾燙的烙鐵、鹽酸、沒停過的瓦斯爐、焊錫……,只見他不 斷地將烙鐵沾上融化的錫珠子、鹽酸,將銅片敲成的球形勺體黏 接在柄上,徒手握著燒紅的烙鐵往導熱極佳的銅球不停觸碰,烙

黃有信阿公正使用著「手動鑽孔器」,將 近半個人高十字狀的棒子,身材瘦小的他, 必須用盡全身力氣才能鑽出極小的孔洞,

鐵沾錫珠子碰到銅球會發出「嘶~~~」那種滾燙的聲音,焊錫 和烙鐵常觸在拿銅球的指尖上,光看就不禁跟著縮手,黃有信阿 公卻氣定神閒。

不曉得他需忍耐多久這種皮肉苦才能有這等氣定神閒?除了這些皮肉 苦,許多細節相當精工,尤其最後幾個步驟,他使用的「手動鑽孔 器」,那是一支半個人高十字狀的棒子,單手上下使力才能讓棒身扭 轉的繩結帶動鑽頭鑽孔,身材瘦小的他,必須用盡全身力氣才使得動 那支手動鑽孔器為銅片鑽出極小的孔洞,且需大力使勁卻不能偏差, 得十分精準,不然便前功盡棄。這步驟要重複好幾次,孔洞與孔洞之 間必須穿過小銅條,他不斷校正孔洞,氣定神閒的表情變得銳利有 神,眉宇之間有股一生懸命的氣勢,讓人心生敬畏。

【失去傳人的工藝】 看完整個工作流程不難想像為何銅勺技藝會失傳,這工作中有許多細 節是「不得不為生活拼命」才能持續忍受的苦,少有年輕人願意吃這 等苦卻只賺這點錢,此外可以想像阿公也一定是因為疼愛孩子,捨不 得他們吃自己的苦,銅勺才失去傳人。

整場訪問對話不多,阿公總是回得平淡怡然。八十六年的人生路、超 過一甲子職涯的艱辛,不就如那剛剛握在手中不再感覺熱燙的烙鐵、 使大勁不覺沉重的手動鑽孔器,旁人看來震懾的一切,不過僅是他如 飲水自得的「生活」爾爾,能怎麼著墨?但這些「生活」或許未來臺 灣任何人無法再過,所以只能定睛看著阿公淺淺談、淡淡做,深深與 他、與眼前的一幕幕銅勺工藝道別。

銅勺全部共有二十幾種尺寸,最小尺寸是 賣給涼圓頭家、最大尺寸賣給肉圓頭家, 每個尺寸都有專屬用途。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