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流动人口生存状态与生殖健康问题调研报告

Page 1

“新市民健康关爱计划”基线调研系列报告之一

我们的故事 ——流动人口生存状态与生殖健康问题调研报告

Our Stories --A Report on Migrants’Living Status & Reproductive Health Issues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 Xintu Center For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 Shanghai 2009 年 8 月


二十二个访谈和四个个案的总结: 上海流动人口生存状态与生殖健康问题的故事 A Summary of Twenty-two Interviews & Four Case-Studies: Migrants’Stories on Living Status & Reproductive Health Issues in Shanghai

张璐博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Dr. Lu Zhang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郭小牧女士(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 Ms. Xiaomu Guo (Xintu Center For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 Shanghai)

钟怡女士(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 Ms. Yi Zhong (Xintu Center For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 Shanghai)

余兴先生(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Mr. Xing Yu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Fudan University)

二零零玖年捌月

2


编审:

张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 Ms Yan Zhang( Depart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Shanghai Medical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

杨家琦女士(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 Ms. Jiaqi Yang (Xintu Center For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 Shanghai)

版面设计及摄影:

王静妮(中国美术学院) Ms.Jingni Wang ( China Academy of Art)

3


目录 执 行 摘 要 ( Executive Summary) ............................................................................................... 5 1. 调 研 背 景 ............................................................................................................................. 5 2. 调 研 目 的 ............................................................................................................................. 5 3. 调 研 视 角 ............................................................................................................................. 6 4. 调 研 方 法 ............................................................................................................................. 6 5. 调 研 主 题 ............................................................................................................................. 6 6. 调 研 发 现 ............................................................................................................................. 7 7. 使 用 建 议 ........................................................................................................................... 7 调 研 简 介 ( Introduction) ........................................................................................................... 8 1

调 研 目 的 ............................................................................................................................ 8

2. 调 研 主 题 ............................................................................................................................. 8 3. 调 研 视 角 ............................................................................................................................. 8 4. 调 研 方 法 ............................................................................................................................. 9 6. 调 研 发 现 ........................................................................................................................... 12 第 一 章 :生 存 状 态 (Living Status) ................................................................................................ 17 1 为 什 么 离 开 家 乡 来 到 上 海 ? .......................................................................................... 17 2 住 房 ..................................................................................................................................... 20 3 就 业 类 型 ............................................................................................................................. 21 4 工 作 获 得 途 径 .................................................................................................................... 26 5 工 作 变 更 ............................................................................................................................. 28 6 日 常 开 销 ............................................................................................................................. 29 7 休 闲 娱 乐 ............................................................................................................................. 33 8 社 会 交 往 ............................................................................................................................. 35 9 教 育 问 题 ............................................................................................................................. 40 10 医 疗 问 题 ........................................................................................................................... 44 11 社 区 治 理 ........................................................................................................................... 47 第 二 章 生 殖 健 康 ( Reproductive Issues) ................................................................................... 49 1 意 外 受 孕 个 案 .................................................................................................................... 49 2 母 婴 保 健 个 案 .................................................................................................................... 53 3 家 庭 暴 力 个 案 .................................................................................................................... 57 4 性 病 /艾 滋 病 预 防 ............................................................................................................... 63 附 录 ................................................................................................................................................ 68 1. 流 动 人 口 生 活 状 况 调 查 访 谈 提 纲 ............................................................................... 68 2. 流 动 人 口 升 值 健 康 调 查 个 案 访 谈 提 纲 ....................................................................... 69 3. 个 人 信 息 整 理 稿 .............................................................................................................. 72 4. 文 献 综 述 ........................................................................................................................... 72

4


执行摘要(Executive Summary)

1.调研背景 “我们的故事——流动人口生存状态和生殖健康问题调研报告”为“新市 民健康关爱计划——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促进项目”的基线调研报告之一。该项目 是由葛兰素史克公司资助、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承办、 为期三年(2009-2012)的综合性社区健康促进项目。该项目以建立“新市民生 活馆”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发展社会支持网络,发展以健康为核心的社区服务, 改善流动人口社区的生活状况和人群健康,发展流动人口社区的社会支持功能和 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流动人口维护健康的能力和获取平等服务资源的能力,促进 流动人口,尤其是最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项目第一年将以三林镇作为试点,探 索在流动人口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新模式,以后逐步推广到其它社区。 与传统的流动人口健康项目仅仅关注疾病诊疗或健康宣传活动不同,本项 目是民间组织开展以社区发展为理念的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的一次创新实践,主要 特征包括: ! 从使用者视角出发确定健康需求; ! 针对健康问题的社会根源; ! 强化社区网络,尤其是最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 ! 发展当地服务,积累社区资源; ! 拓展健康服务的外延; ! 多部门/机构合作;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 调研目的 为了实现新市民健康关爱计划项目“流动人口社区的生存状态和人群健康” 的目标,基线调研旨在了解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生殖健康问题、社区需求以及 社区服务的发展现状、能力和问题。因此,基线调研系列报告由两个部分组成, 包括需方调研和供方调研。

5


“我们的故事——流动人口生存状态和生殖健康问题调研报告”作为基线 调研系列报告之一,正是需方调研部分,目的在于透过流动人口视角深入考察其 移民经历和重要生殖健康问题,进而为理解流动人口对社区的需求,尤其是那些 未曾表达的和未被满足的需求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为未来的项目干预工作及关 注流动人口问题的各利益相关方(政府部门、捐赠方、服务机构、社区及志愿者、 专家学者等)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3. 调研视角 本调研力图透过流动人口视角,尽可能地将流动人口的社区需求“际遇化” (contextualization),通过记录流动人口对自己生活的表达,理解流动人口对自 己生活的理解。“我们的故事”这一精心设计的标题正意味着在本次调研中,流 动人口由失声到发声、由客体到主体、由边缘到中心的地位转变。 4. 调研方法 由上述视角出发,质性调研的方法成为最为恰当的方法。 调查人员接近流动人口,并与之交朋友,理解尊重他/她们,在放松的聊天 的过程中让访谈对象讲述“自己的故事”,致力于从流动人口的个人经验入手, 能够深入了解和谈论一些从他们的经历里透视出来造成他们生存和健康问题的 社会原因。同时,跟社区成员的聊天式访谈也带给我们很多统计数据上难以得到 的信息与他/她们对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真实想法。这样一种以访谈对象的体验和 视角为中心的调研方法,符合把社区当作我们的项目伙伴而不只是被调研人群的 社会观点。在调研过程中,调查员与访谈对象结识、建立信任、开展访谈的过程 本身就是流动人口社区动员的过程。调研者在归泾村和二十六名代表不同年龄层 次和就业状况的流动人口就他们在上海的生活经历进行了半开放式的访谈,男女 大概对半。就生殖健康问题,调研者对归泾村的四名女性分别就意外怀孕、母婴 健康、家庭暴力和性病/艾滋病问题开展了深入访谈。生存状态的访谈主要围绕 被访谈人在上海的“移民”经历,以了解他/她们融入上海的具体过程和其中所 折射的流动人口在上海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问题。调研者相信流动人口本身 的故事和体验就是了解社区需求的最好窗口。生殖健康问题的访谈主要围绕被访 谈人在四个生殖健康问题领域的经历开展,以了解她们作为在上海的流动人口, 当遭遇这些问题时的行为和反应,并试图寻找哪些社会因素可能是她们面临的不 同生殖健康问题的原因。

5. 调研主题 需方调研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 " 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状况如何?有哪些重要的因素影响了他/她们在上海的 生活状况?

6


" 在意外怀孕、母婴保健、艾滋病/性病、性别暴力这四个影响流动人口生殖健 康的重要领域,流动人口面临什么样问题?有哪些重要的因素影响了他/她们 的生殖健康? 6. 调研发现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发现,包括流动人口生存状态主要发现和流动人口 生殖健康问题主要发现两部分。 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的主要发现包括:来上海的原因、住房情况及获得房 屋的途径、就业状态和特点、工作获得的途径、工作变更情况、日常开销与特点、 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现状。 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领域的主要发现包括:流动人口在意外怀孕、母婴保 健、艾滋病/性病、家庭暴力四个生殖健康领域中的经历与感受以及在四个个案 中的影响其特定行为和反应的社会因素。 7.使用建议 “我们的故事——流动人口生存状态和生殖健康问题调研报告”主要透过 流动人口视角呈现了他/她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殖健康问题。它并非是对流动人口 社区需求的全面系统的报告或解决方案的完整提供,而是为所有关注流动人口问 题各利益相关方(政府部门、捐赠方、服务机构、社区及志愿者、专家学者等) 理解流动人口的社区需求打开了一扇“窗”。因此,对于调研报告阅读者而言, 这份报告更是一份帮助了解流动人口真实生活和生殖健康问题现状的素材、剖析 影响流动人口生存状态和生殖健康问题社会根源的基础、理解流动人口对社区的 需求,尤其是那些未曾表达的和未被满足的需求的依据。 对于这份调研报告的使用,我们建议采取参与式的分析方式来进行阅读与 解读,以便各利益相关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利用素材、分析流动人口群体所具 备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根源,并结合自身的理念、关注领域及专业特长而设计开 展相关的流动人口项目或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7


调研简介(Introduction) 1.

调研目的

为了实现新市民健康关爱计划项目“流动人口社区的社会融合和人群健康” 的目标,基线调研的目的包括有两个层面,本调研报告将着重关注第二个层面。 " 第一层面:从服务提供方的角度,了解服务的特征和能力,包括与流动 人口健康相关的政策环境、以及服务的适宜性、可及性和覆盖程度等。 " 第二层面:考察社区流动人口的生活状态和生殖健康的状况,并以意外 怀孕、母婴健康、性病/艾滋病的预防和家庭暴力四个个案为窗口,揭示 影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重要社会因素。 基线调研共分为两个部分,包括需方调研和供方调研。 “我们的故事——流动人口生存状态和生殖健康问题调研报告”正是基线 调研中的需方调研部分,目的在于透过流动人口视角深入考察其移民经历和重要 生殖健康问题,进而为理解流动人口对社区的需求,尤其是那些未曾表达的和未 被满足的需求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为未来的项目干预工作及关注流动人口问题 的各利益相关方(政府部门、捐赠方、服务机构、社区及志愿者、专家学者等) 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2. 调研主题 本基线调研报告的主题是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了解流动人口生活状态和生殖 健康之间的关系。 " 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如何?有哪些重要的因素影响了他们在上海的生活现 状? " 在意外受孕、母婴保健、性病/艾滋病和家庭暴力这四个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 重要领域,流动人口面临什么问题?什么样的社会因素影响了其感受和反 应? 3. 调研视角 在传统的流动人口问题调研中,特别是健康领域的调研中,流动人口往往在 总体上被客体化和格式化。流动人口不是作为主体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是作为 被调查的客体对象,自身表达被边缘化,且自己界定自身需求的能力很容易在调 查过程中被忽视或者被否定。本调研力图透过流动人口视角,尽可能地将流动人 8


口的社区需求“际遇化” (contextualization),通过记录流动人口对自己生活的表 达,理解流动人口对自己生活的理解。“我们的故事”这一精心设计的标题正意 味着在本次调研中,流动人口由失声到发声、由客体到主体、由边缘到中心的地 位转变。这就需要: (1)调研者暂时将自身的种种理论、理念和政策设想先撇在一边,不是用 格式化的问卷去强求流动人口的回应,而是通过平等的对话,让流动人口叙述自 己的故事、流露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调查员要做的只是鼓励、倾听和 记录,既不需要代替流动人口思考和出谋划策,更不需要争论和改变流动人口的 想法。 (2)调研者需要暂时放弃把所有流动人口的生活都放到某种普遍的规律或 规则之中的解释冲动,而是认识到每位被访者自身的经历、想法、态度和行动都 是在特定的历史际遇下发生的,如果不能理解流动人口所处的历史和面对的生活 际遇,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他/她们的行动。所以本调研不仅试图反映流动人口对 社区的某种需求,而且试图反映这种需求所产生的特殊际遇。 4. 调研方法: 由上述视角出发,质性调研的方法成为最为恰当的方法。质性调研方法是 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和重要研究手段,善于通过对于现象的含义、概念、象征 符号等各种质性特征的描述,来揭示一件事物的组成部分、包含的关系和现象发 生的来龙去脉。和强调统计方法和数据面的量化方法不同,质性调研方法强调对 于事物本质和环境的感受和看法,适合探讨“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样的问题, 对现象做纵向的深入调查。质性调研方法强调社区参与精神,和量化调研方法相 比,是一种更能和社区建立互动性和伙伴关系的方法。Patton(1990)提出质性 的研究方法是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基于使调研对象介入和参与到 信息搜集过程中的一种方式。质性方法的主要用途是揭示和解释从个人和团体不 同的角度所体验的现实,它们善于纵深探讨一个问题的成因,而不是从横向来考 察一个问题存在的广泛面。 本调研之所以选取三林镇归泾村作为对象展开调查,一是因为立足一地的 调查较范围更广的调查更为深入、细致、客观和真实;二是三林镇地处城乡结合 部,正处于迎世博配套工程大开发、大建设的城市化快速推进期,是重要的人口 导入区。截至 2008 年底,登记的外来常住人口达到 19 万 4 千人,与户籍人口的 数量之比已经接近 2:1;三是归泾村是三林镇中一个主要由外来人口组成的城 中乡。据归泾村外来人口管理站管理人员介绍,归泾村的人口大约有 1.5 万,而 本地人口大约 2000 人左右。归泾村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四川、安徽、江苏、河 南、河北、江苏等地,年龄主要集中于 20-50 岁年龄段,50-60 岁的少一些。整 体来说,男性多于女性流动人口。因此,三林镇归泾村的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和 生殖健康问题现状能比较真实反映出一个的流动人口社区的现状。本调研的采访 对象共有 26 个,其中男性 12 个,女性 14 个,其职业类型集中在体力活(保安、 保洁、园林美化)、初级技术工(发型师、促销人员)、高级技术工(城管)、正 规创业(养蜂、饮食店)、非正式经济来源(讨债公司、夫妻水果摊、夫妻杂货 9


店、诊所、房屋出租)。 搜集各部门或其他定量调研的统计资料固然有助于了解流动人口与社区服 务状况,但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这远远不够。一方面官方资料未必能完全、准确、 客观地反映社会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社区各方的真实想法、生活状态,尤其是涉 及到违规、违法等敏感信息的内容,很难通过官方的资料或者发放问卷的形式获 取。调查人员接近流动人口,并与之交朋友,理解尊重他/她们,在放松的聊天 的过程中让访谈对象讲述“自己的故事”,致力于从流动人口的个人经验入手, 能够深入了解和谈论一些从他们的经历里透视出来造成他们生存和健康问题的 社会原因。同时,与社区成员的聊天式访谈也带给我们很多统计数据上难以得到 的信息与他/她们对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真实想法。这样一种以访谈对象的体验和 视角为中心的调研方法,符合把社区当作我们的项目伙伴而不只是被调研对象的 社会观点。 在调研过程中,调查员与访谈对象结识、建立信任、开展访谈的过程本身 就是流动人口社区动员的过程。通过在调研初期与归泾村的流动人口和流动人口 管理者结交朋友、建立伙伴关系,调研者在归泾村,和二十六名代表不同能力、 年龄层次和就业状况的流动人口就他们在上海的生活经历进行了半开放式的访 谈,男女大概对半。就生殖健康问题,调研者和归泾村的四名女性分别就意外怀 孕、母婴健康、家庭暴力和性病/艾滋病问题开展了深入访谈。生存状态的访谈 主要围绕被访谈人在上海的“移民”经历,以了解他/她们融入上海的具体过程 和其中所折射的流动人口在上海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问题。调研者相信 流动人口本身的故事和体验就是了解社区需求的最好窗口。生殖健康问题的访谈 主要围绕被访谈人在四个生殖健康问题领域的经历开展,以了解她们在遭遇这些 问题时的行为和反应,进而去了解哪些社会因素可能是她们面临的不同生殖健康 问题的原因。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即观察者有目的地用眼睛、耳朵等感 觉器官,直接或间接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取得有关资料的方法。结合访谈、 参加会议、参与活动等形式,对于访谈对象及其所处环境的观察能够捕捉到一些 无法言表的材料,比如态度、地位、习惯、社会关系等等。作为一种重要的质性 调研方法,观察对于本调研中深入了解流动人口社区是很有效的方式。 在整个的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关注相关研究人员对流动人口的 研究成果。我们通过文献复习法搜集了有关调研主题的书籍、期刊文章以及学术 论文中的内容作为研究者立论的依据。官方资料(包括政策文件、规章制度)、 专业书籍及文章(主题包括流动人口生存状态、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其他社会 组织的调研报告、相关新闻报导等将为本调研提供研究背景资料。对于背景资料 有兴趣的人士, 可以参阅本调研报告的附录 3“文献综述”:《健康促进与社会 融合》。

10


本调研从二零零九年二月开始至六月下旬结束。具体的流程如下: 2009 年 2 月-3 月 !

初步接触流动人口及相关部门

!

查阅文献和资料

! !

撰写文献综述 拟定调研方案

2009 年 3 月-4 月 ! !

培训调查员 建立与流动人口的社交关系

! !

2009 年 4 月-6 月 选择流动人口访谈代表 开展访谈

2009 年 6 月 !

搜集、整理、归类访谈记录

!

分析访谈信息

!

撰写报告

所有访谈均为入户访谈。之后的补充性调查,有的仍然采取面对面的方式, 有的采取了电话访问的方式。所有的个案调查都经过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访谈。 由于生殖健康问题的访谈涉及较多隐私及敏感信息,且部分流动人口本身流动性 较大,新途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寻找合适的访谈人选。感谢三林镇 镇政府、三林镇归泾村村委和上海乐宜热心帮助联络访谈人员。本调研中的调查 员包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张璐博士、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的郭小牧、 钟怡、杨家琦、禾邻社的志愿者、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大三和同济大学社会学 系研一的同学。 访谈记录的整理归类工作及文献综述撰写主要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研一的 余兴完成。 对于访谈信息的分析,是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张璐博士、上海新途社区 健康促进社的工作人员、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晓辉女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的徐珂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研一的余兴先生、上海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的沈 莉博士、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杨秋菊博士组成小组,通过开展两次为期 半天的参与式讨论而完成的。 11


需方调研报告的撰写主要由张璐博士完成,新途的郭小牧、钟怡作了章节补 充与结构调整工作。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系研二的张彦及新途的 杨家琦做了文字校对与报告编审工作。对于调研报告中访谈人的姓名,报告中进 行了匿名处理,以保护访谈人的隐私。 6. 调研发现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发现,包括流动人口生存状态主要发现和流动人口 生殖健康问题主要发现两部分。 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的主要发现包括:来上海的原因、住房情况及获得房 屋的途径、就业状态和特点、工作获得的途径、工作变更情况、日常开销与特点、 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现状。 流动人口在意外怀孕、母婴保健、艾滋病/性病、家庭暴力四个生殖健康领 域中的经历与感受以及在四个个案中的影响其特定行为和反应的社会因素。 " 流动人口生存状态主要发现 ! 来上海的原因: # 谋求经济的发展; # 追求更好的职业和社会发展空间,更能体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 # 伴随父母、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迁徙。 ! 住房状况: # 从本地人处租房居住,环境简陋拥挤; # 通过与本地人结婚拥有房产; # 通过做房地产生意拥有大量房产。 ! 获得房屋的途径: # 老乡介绍; # 中介介绍; # 婚姻关系获得;

12


# 做生意获得。 ! 就业状态和特点: # 自己创业且多数经营小成本生意; # 靠打工为生; # 失业; # 创业意识和需求比较强烈; # 流动人口创业存在很多困难。 ! 工作获得途径: # 主要依靠非正式的人际资源,包括家人、朋友和熟人获得职业信息。 # 少部分人利用中介,但其非法性、乱收费和及不可靠性让流动人口 之非常缺乏信任; # 极少的具备较高学历背景的流动人口利用网络自投简历寻找工作。 ! 工作变更: # 大部分流动人口的工作变更频繁,没有职业规划; # 流动人员的工作更换多数发生在横向层面,只是工种和职场的变换, 而没有明显表现出诸如晋级、技能提升等纵向层面上的变化。 ! 日常开销结构与特点: # 年轻单身的流动人口消费行为中,休闲娱乐占有很大比重,且没有 规划的消费; # 中年有家庭的流动人口中,收入主要应付生活必需的家庭支出,孩 子成为家庭支出的一个重心。 # 无论是单身的还是有家庭的流动人口,他/她们的日常消费很少有用 于个人发展; # 男性的消费倾向于用于满足个人嗜好;而女性的消费多是用于家庭 日用的,并没有突出她们自己的需求;

13


# 医疗保健费用是日常开销以外最重的经济负担。 ! 休闲娱乐: # 年轻单身的流动人口的休闲娱乐倾向于消费型并更具有社会性; # 成家的流动人口的休闲娱乐则倾向于家庭型、休息型或是不需要太 花钱的,没有明显的社交的目的; # 成家的女性休闲娱乐的场所仍然以家庭为中心,而男性的休闲娱乐 往往超出了家庭的范围,更多得在公共的和消费的场所进行。 ! 社会交往: # 多数流动人口主要是和其他流动人口交往,与上海人的往来极少; # 流动人口认为上海人歧视外地人,并且和上海人基本上是两个不融合 甚至也无法真正融合的社会群体; # 和其他流动人口的人际关系是他们获取职业资源的一个相当重要、 甚至是最主要的渠道; # 流动人口自身的内部差异(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差异)造成了 他们互相之间社交有矛盾。 ! 教育问题: # “流动过程”打断流动儿童正常的求学过程,影响其求学的连续性 和受教育的程度,使其从小就和上海本地儿童在教育环境和质量上 拉开了距离; # 流动青少年轻易或过早放弃上学; # 流动父母表现出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自身的言行 对孩子的影响; # 流动人口的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了孩子能否受到高质量的 教育及父母希望孩子受到和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

医疗问题: # 如何利用他们有限的经济和医疗资源来达到他们求医就医的目标; #

私人无证诊所因其便利、低廉和提供的普通病诊疗服务,是当地的 14


流动人口主要利用的医疗资源 #

遇到比较重大或需要手术的病情,有经济能力的流动人口还是会去 正规的公家医院就医,但费用成为流动人口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

#

流动人口觉得公立医院是一个从根本上排斥外地人的系统,不能提 供令人满意的服务,而私人诊所不仅主要由流动人口开办,而且扎 根于流动人口社区,服务于流动人口。

! 社区治理 # 流动人口无权力参与社区的管理,而是被当作管理的对象,被看作 是社区问题的来源; # 在对自身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这一问题上,流动人口没有任何发 言权。

" 生殖健康问题主要发现 ! 意外怀孕个案: # 男女亲密关系中存在不平等的性别文化,流动女性在性文化氛围中 具有脆弱性 # 流动青少年对于性知识非常欠缺,对性关系具有相对随意性,并且 通过非正式途径获得性知识; # 游离于正规教育系统之外的流动青少年辍学之后面临恋爱与性关系 脱离监管的问题; # 流动家庭中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及他/她们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存在障 碍。 ! 母婴保健个案: # 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和户籍歧视是造成母亲失业的两个主要社会因 素; # 失业造成的丧失经济能力是造成流动人口不能融入上海生活的一个 最主要原因; # 经济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动人口所能够得到的母婴健康资 15


源; # 医疗机构和求医者之间的不平等造成流动母亲对正规医疗系统服务 的信任度降低。 ! 家庭暴力个案 # 家庭暴力暴露了丈夫和妻子的“主仆”角色,表明家庭中建立了性 别权力微观机制; # 家庭暴力不仅是基于性别的权力动机,同时也和流动人口的户籍身 份有关; # 流动女性出于很多对现实的考虑,诸如孩子、经济条件等,背负巨 大生活压力,不能采取合法的手段脱离施暴的配偶; # 流动女性遭受的家庭暴力包括多种形式; # 在家庭暴力事件中,流动儿童也是受害者。 ! 性病/艾滋病个案 # 女性性工作者不仅是女性受到性别压迫的表现,也是作为弱势群体 遭受社会歧视的表现; # 性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女性性工作者有遭受人身安全伤害的 风险,也有生理健康,尤其是生殖健康疾病的风险,更有心理及其 他健康的风险,女性性工作者对健康、卫生、法律等有多方位需求。 # 政府对性工作者的管理主要是惩罚性的,而较少社会服务的性质。 对于流动及本地女性性工作者的区别对待也造成了流动女性性工作 者面临更恶劣的工作坏境。

16


#

第一章:生存状态(Living Status)

1 为什么离开家乡来到上海? 从原籍地迁徙到移民地,流动人口的身份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被重新界定 的。因此,了解流动人口为什么要离开他/她们的家乡,背后是什么样的原因驱 动他/她们来到上海,来到归泾村和周边,他们的迁徙表现出什么样的目的,是 关于流动人口这个人群的一个重要信息,因为这一最初造成人口流动的动机直接 关系着流动人口到达迁徙地后所有生活的开展。

(1) 为了找工作 我们访谈的很多流动人口来到上海是为了打工赚钱,是为了找到和获得更多 的经济资源。大多数人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是农村,虽然很多人在原籍地也 有工作和收入来源,选择出来打工是为了追求更多的机会,更高的收入,最终过 上更好的生活。这种目的尤其在我们访谈的中青年打工流动人群中比较突出。 刘哥刘嫂是从上海附近的一个省份来的(江苏),年龄大约在 30-40 岁之间。 他们来上海有 4/5 年了,目前在归泾村开一家私人诊所,主要服务于村里的流动 人口,行医内容包括诊断及提供一些基本的药物治疗和一些小型手术治疗,还对 在归泾村以及周边一些地区提供上门行医的服务。夫妇二人有医科的背景,在家 乡都在国有医院正式工作,刘哥在当地还有医师资格证,也就是说他可以在家乡 凭着自己的资格证开诊所。但是因为上海不承认外地的医生执照,刘哥刘嫂的诊 所只能处于非法的身份。谈及他们为什么要放弃老家的工作到上海来,刘哥的解 释是“老家再好,也就那点钱,没什么出路。”到了上海,现在开诊所的收入要 比呆在家翻了好几倍。刘嫂的回答是大家都出来打工,使她觉得打工才是出路。 可以说,吸引他们出来打工的主要是经济的诱惑,因为他们原本在家乡都有正式 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所以来到上海并不是仅仅要一份工作,而是要找能带来更 多经济利润的工作机会,开办自己的诊所,就是他们找到的出路。 在归泾村,我们还采访了一个开棋牌室的黄老板和他的一家。黄老板出来打 工其实是受他妻子桂的影响。桂现年 50 岁左右,大约十年前从安徽的一个农村 来到上海附近打工,并最终辗转到上海以副食品生意起家。问到夫妇二人为什么 出来打工这个问题,两人的看法基本一致。妻子桂说:“那还用说呗,出来打工 总比在家乡种地收入高,也没那么累。”黄老板的回答是:“家乡没有发展前途, 想做挣钱的生意。”黄老板表示,为了赚钱他什么都干过,而且还说在他们出来 17


打工的年代工作很好找,虽然找的活可能很累,但是每天能赚到 100-300 元不等。 夫妇俩一共有四个孩子,先后都接来了上海,现在孩子已经成人并工作了。夫妇 二人表示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衣锦还乡,在老家过上富足的生活。很明显,夫 妇俩人在上海尝试无数种生意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挣钱,使得自己的生活过 得好。 我们采访的另外一个秦老板来上海的原因也有着明显的经济动机,虽然来上 海的选择是和他私人的经历有关的。原来他老家在安徽,在家的时候是做粮油生 意的,而且做得很成功。但是 80 年代末的时候,他的一批货(粮食种子)在上 海出了问题,令他几乎倾家荡产。他本来想去新疆重谋发展,但是又觉得人应该 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所以就带着一家三口来到了上海。开始他在上海的 一家公司工作,得到的收入仅仅能够养家糊口。后来,他辞去了工作办了两个养 猪场做个体户,赚了很多钱。虽然养猪场后来因为瘟疫又遭殃,但国家给了他很 多补偿。在这期间,他和原来的妻子离婚,之后娶了一个上海女人,通过岳父的 关系介入房地产,现在据他自己说在归泾村有 100 多处房产。所以,他不做养猪 生意了,而是靠出租挣钱,并且有意图在房地产这个领域寻求商机。秦老板说选 择来上海就是因为上海是个大城市,经济繁荣,市场大,自己的发展空间也大。 用他的话来说,上海是一个“你有多大的能耐都可以在这里发挥出来”的地方。 通过秦老板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上海确实为他的个人经济能力发展提供了很多资 源、机会和空间,他凭借着本人的能力,很好的驾驭和利用了这些资源和机会, 才能达到今天经济上比较成功的地位。 这三个故事表现出谋求经济的发展是驱动我们访谈的流动人口来沪的一个 重要原因。他们或是来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农村,或是奔着上海巨大的就业潜 力而来,总之,来上海是出于经济的需求,是为了找活干,为了找到能够赚钱的 事业。

(2) 为了见世面 谋求经济的发展固然是导致我们访谈的流动人口离乡背井来到上海的一个 重要原因,但是也有一些访谈者向我们表达了另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不完全排除 经济发展的目标,但是究其初衷,更带有强烈的希望出来看看,见见世面这样带 有着明显社会和文化色彩的动机。 顾宇就是这样一个为了闯荡而来到上海的年轻人。他二十岁左右,家在江苏 扬州,据他自己介绍,他们家里有好几代都是做生意的,家境不错,在当地也算 是比较有实力的。他念到高一的时候,不想念书了,就转入了社会,先后去过深 圳、郑州、合肥等地,并最终来到了上海,那时他才十六七岁的光景。在上海, 他也打过工,做过生意,赚了一些钱。因为他的家乡离上海也比较近,他说小时 候父母就带他来过,而且在上海也有亲戚和朋友。问他为什么要离开家,他说自 己想踏入社会,不想遵循父母的安排。他说如果自己呆在家里,按照父母的安排, 他可能“都开小跑车了”。显而易见,顾宇并不是迫于生活或家庭状况的压力外 18


出打工的,事实上,如果他留在家里,生活上完全可以是衣食无忧的,因为他的 家庭有较好的经济能力。但是,他选择了出来,照他自己说,是出于小孩子的一 种逆反心理,就是“家长说一,你非要做二”。换句话说,他反叛的是在父母的 安排下生活成长的模式,他的外出打工虽然也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但是可以 说,他出来打工这个行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青少年对于新的自我身份、生活方式 和文化的追求。他寻求的是一种突破原籍地社会空间限制的新生活,所以流动成 为了一个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 在归泾村还有一名孟医生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孟医生 31 岁左右,具有大 学学历,是学医的,毕业后在家乡的国家医院里工作过,现在在归泾村开私人诊 所。原来在老家干的是外科,虽然是正规职业,但赚得钱并不是很多,据说一个 月才拿了 700 多块钱。现在在上海,孟医生表示自己的收入也不多,从经济条件 上来说,并不比老家过得好。当问到为什么要抛弃原来的工作,离开家乡到上海 来,孟医生说:“我也想闯一闯天下, 是吧。在那里待了几年。感觉,出来这两 年……感觉,说实话,和在家不一样。”孟医生说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家自己的小医 院, “为了梦想,所以我来到上海。”这个梦想和简单的赚钱目的或取得更好的经 济条件并不是一样的目标。 事实上,虽然孟医生在归泾村的私人医生中算是教 育水准和技术都比较正规专业的,他的诊所却不是最赚钱的,他也表示有很多专 业技能没他好的同学和同行通过走别的渠道,例如药物推销,赚了很多钱。他说,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自己“本来也想变通一下,干别的行业,但是实在是,舍不 得”。所以,孟医生仍然执著于他的小诊所,也没有想过再回到原来的地方。 为了“见世面 ”而来到上海的这一流动原因和为了比较纯粹和直接的经济 流动原因有所不同。抱着这样的动机来上海的流动人口固然寻求更好的收入,但 是比起收入,可能更好的职业和社会发展空间、更能体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 才是他们真正追求的。

(3)随家迁徙 在我们访谈的流动人口中,也有很多来上海主要是家庭原因,是跟随着父母、 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迁徙而流动。 袁莉是我们采访的一名 18 岁少女,在归泾附近的一个小村里住了 3-4 年, 她的父母就住在那里。她告诉我们来上海是因为父母都过来了。据她说,她的父 亲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来上海打工了,后来母亲也来了,因此父母在上海立足多年 了。她老家在安徽,家里还有老人和弟弟,她来了上海就算是和父母团聚了。另 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卢红,和袁莉的经历也很相似。她家在东北,2000 年 到的上海。她的父亲大约 1999 年通过亲戚介绍来到上海打工,落下了脚跟之后, 卢红就和母亲尾随来到了上海,现在一家人住在一起。 另外我们也接触到随配偶流动到上海的,在归泾村摆水果摊的魏大姐就是一 个例子。魏大姐大约 35-40 岁之间,老家在上冻,来到上海有 4-5 年了。她的丈 19


夫先来的上海,在浦西做些小生意,然后魏大姐就跟着过来了。据说,他们家在 上海也有很多亲戚,例如她丈夫的哥哥就在这里。和魏大姐相反的一例是我们前 面提到的在归泾村开棋牌室的黄老板和他妻子桂。虽然两人来上海都是为了谋求 更好的经济发展,但是两人之间是黄老板的妻子桂先行来到了上海周边找工作, 继而带动了她的丈夫。 因为家人的流动而造成的迁徙也并不排除经济原因和利益追求,例如袁莉的 父亲、魏大姐的丈夫和桂阿姨都是为了谋生而来到上海的,他/她们的行动继而 造成了其他家人的流动。但是,在像袁莉和卢红那样随父母而来上海的青少年流 动人群,因为父母已在上海立足,所以相对于他们父母这样的第一代移民,有着 更好的家庭和经济支持。

2 住房 来到新的移入地后,所有流动人口面临的最重要和迫切的问题就是住房。在 我们采访的归泾村流动人口中,住房的情况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租房 我们采访的大多数在归泾村生活的流动人口都是住在从本地人那里租来的 房子里。一般来说,环境好些的房子要 400-500 元的月租,稍微差些的就 200-300 元左右。我们在调研中观察到很多的住房环境都较为简陋和拥挤,有些住房厕所 和水槽等都是必须与其他住户共用的公共设施。 例如我们遇到过一个归泾村的菜铺,主人是一对江苏的夫妇,这间只有 20 几平方米的房间,四分之三的面积用作店铺,而只有四分之一的面积用于生活空 间,其中放着一个用于炒菜的煤炉,一个矮柜,一个迷你电视,和一张一家四口 必须睡在一起(父母加一个婴儿和另一个两岁孩子)的简单的钢架床,显得十分 局促和拥挤。另一对董姓夫妇在归泾村拥有一个小型养蜂场,做了多年蜂蜜生意, 他们也是住在一块租来的地皮上,月租 900 元/月,后面带一个花园用来养蜂。虽然 他们的房子是自建的,但是条件也很简单,一共分前后两个屋。前面大些的屋子 用作店铺和生产基地,后面一个小点的屋子就用于烧饭、起居。用罗大姐自己的 话说,这房子“冬凉夏暖 ”,条件挺艰苦的。 我们还见过一排平房里住了四户人家,房间里没有卫生间,但有自来水,租 户还要在院子里自己搭建灶台。

(2) 有房 20


我们在归泾访谈的流动人口中,我们只遇见过一位拥有房产的,就是从家乡 来到上海办过养猪场的秦老板。秦老板已和自己原来的妻子离婚,并娶了一位归 泾村本地的太太,据说其父亲是一名生产队队长。通过这层关系,秦老板涉足了 房地产,并自称在归泾拥有 100 多处房产,平时主要靠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 我们另外访谈过一名在归泾村生活的外来媳妇。因为丈夫家是本地人,并且 拥有自盖房,所以她也就住进了婆家的家里,而不用靠租房来度日。同时,她的 婆家也利用出租空余房来获取一定的收入。 住房是社会任何一个人群安家立业之本,而对流动人口来说,多数人必须找 房子住,而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拥有房子居住的水平。从以上的住房情况我们可 以找出几条流动人口获得房屋资源的线索:通过老乡介绍,通过中介,通过婚姻 关系,通过做生意。但是大部分的归泾村的外来人口主要还是通过前面两种途径 获得住处。

3 就业类型

在归泾村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大约有三种,一种是自己创业,多数经营小本 生意;第二种是从事雇佣工和他人发生劳动关系,而失业主要也是相对打工机会 而言的。他们当中活跃的劳动力又可分为在正式领域和在非正式领域中就业的。 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流动人口在迁徙的过程中三种情况都经历过,在正式领域工 作过,又在非正式领域工作过。

(1)创业 在归泾村,自己创业的流动人口涉足很多小成本生意,有保安、保洁、园林 美化,饮食、汽修、美发、促销,浴室、棋牌娱乐、杂货铺、医疗等领域,有在 正式领域取得合法途径的,也有在非正式领域的。例如,有一对胡氏夫妻在归泾 村开设了一家雷雨汽车快修,男店主已经来沪 7 年,开店前曾在上海一边打工一 边学习小型车辆维修技术,四年前开设了现有的店面。另一对安徽来的徐氏夫妻 开设了一家鞋店,主要为顾客订制皮鞋,也做零售,多数顾客为村里的流动人口 熟客。这对夫妇大约在上海呆了 20 多年,原先都在上海的皮鞋厂当工人,因此 结识并共同利用学到的技术开办了自己的生意。

已经谈到过的秦老板在家乡的生意失败后来上海,先是在一家粮油公司上 班,后来辞掉了工作,通过自己在上海的人际关系办起了两个养猪场并挣到了不 21


少钱。在猪瘟之后,他又做起了房地产方面的生意,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 这些例子都是流动人口在正规领域创业的例子。当问及他为什么要辞掉工作自己 做,他说自己“有把握,又有社会网络”。据他介绍,他几乎没有投入什么成本, 因为场地和猪圈的材料都是一个搞建筑的朋友提供的,基本上不用花钱。虽然他 是成功创业的一例,但他也谈到对外来人口来说,创业有很多困难。第一就是经 济实力;第二就是一个人要白手起家,简直是“困难重重”。他说很多外来人口 在上海打工过的生活很辛苦,虽然自己成功了,但是要在社会上立业,讲的是“实 力、势力、机遇和人脉”。应该说,秦老板因为比较好得掌握了这些资源才能够 在上海比较成功地创业。

卖蜂蜜的董大姐和丈夫来上海二十多年,蜂蜜生意也做很久了。她们原来在 闵行养蜂,后因为拆迁找到归泾村,因为他们需要有养蜂的地方。据说。黄大姐 祖传三代都是养蜂人,所以有一门祖传技术。她说自己没有文化,只会干这个, 所以没办法找其他工作。应该说,她的小店生意不错,每天她会去集市卖蜂蜜, 也有一些送去超市卖,卖得价钱还比自己零售贵很多。她主要是卖蜂蜜给归泾村 以外的顾客。她租来的店铺里放了很多装好罐的蜂蜜,还有一些胶囊。应该说, 董大姐的生意已有一定规模,也比较正规。

目前在归泾村开棋牌室的黄老板和他的妻子桂自从到了上海,一直经营着各 种各样的生意,做过买菜、送货、卖茶水、副食品等各种行当。现在开了棋牌室, 生意还不错,我们调查人员碰到他的时候,他把我们引进棋牌室,只见房间虽然 不大,但是几乎挤满了人,都在打麻将。当我们向他介绍了我们项目是希望能够 帮助归泾村这个流动人口社区时,他直接表示很多流动人口都想做点小生意,有 自己的事业,所以他们很需要资助。他就直截了当的问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资 助。可见,做生意、为自己打工是他就业的主要途径和目标。

以上都属于在比较正规的领域创业的,也有在非正式领域创业的。前面所谈 到的在归泾村开小诊所的刘哥刘嫂也来沪多年,先是在浦东另一个地区的酒店打 工以站稳脚跟,后来筹集了一定资金后决定自己创业,在归泾村开设了私人诊所。 虽然刘哥刘嫂两人在家乡都有医科的相关背景和在医院工作的经历,并且据刘哥 自己说他在老家有行医资格证书。但是因为他不是上海人,其医师资格证书是在 外省考的,所以他在归泾村开的小诊所无法取得合法的地位。另一位同在归泾村 行医的孟医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有医科的大学文凭,原先也在家乡的国有 医院任职,但是在上海因为没有户口,不是上海人,所以无法取得行医执照。他 说:“我把我的证拿到浦东那个社发局。他一看,别的都可以。但是,你不是上 海人,否定!”和刘哥夫妇一样,他也只能开办一个非法的私人诊所。因为这些 诊所的非法地位,所以有时会遭到政府盘查。

22


顾宇也是一个经历了从打工到创业的过程。目前,他和朋友在归泾村开办了 一个债务公司,他的公司名片上印着“拿人钱财,予人消灾”这样的字样,公司 业务包括欠条债务、厂家债务、赌博窄幅、汽车债务等等。他们不用每天上班, 主要靠电话联系来接“业务”,并从中提成。可以说,顾宇开的讨债公司不仅不 合法,其讨债的手段也涉及非法手段。从侧面了解到的信息,顾宇的业务包括使 用非法的暴力手段,例如去别人的场地砸场以追讨债务。其实,在刚来上海的时 候,顾宇在浦东的超市上过班,做过蔬菜部员工和水果促销员。后来他不干了, 就自己做起了水果生意,因为他们家有朋友在上海十六铺做水果批发,他就先跟 别人做了一阵,找到门路后,就自己干了起来。所以,他很早就涉足自己创业, 这和他在上海因为家庭和亲戚所具有的人脉是有重要联系的,而且做水果生意也 不需要正规的资源,自己有了货源,熟悉了门路就可以做。他自称水果生意挺成 功的,几个月里挣了几万块钱。问他后来为什么不做了,他表示自己做水果生意 太累,因为干个体,全要自己张罗,一天光是卸货就要卸 5 吨。而且当时挣的钱 他觉得也可以花一阵了。问他为什么要开这个债务公司,他说:“开个公司,大 家兄弟都可以混口饭吃。”而且,在他为我们项目提出的建议中主要一条就是希 望项目能够贷款帮助他们做生意。可见,虽然有打工的经历,但顾宇强烈倾向于 自己创业,哪怕是非法的,这和他家做生意的传统是不无联系的,按他自己的话 说,自己“从娘胎里就会做生意了”。

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小生意,基本上不用多少资源的投入,没有店面或公司 实体,只是流动人口靠着一些技能自己做一些散工。例如,有流动人口在村里用 摩托车载客,在附近小区擦皮鞋,摆个水果摊等等。

(2)打工/失业

以上我们采访的归泾村流动人员虽然都自主创业,无论是在正式的还是非正 式的领域,他们多数都有过打工的经历,尤其是在创业之前。在我们接触和采访 的归泾村流动人口中,创业的或是从打工转为创业的为大多数。但是,也有一些 主要靠打工为生的,还有一些失业的流动人口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打工的机会而赋 闲在外。

金兰是一个在厂里做了十几年的一名外来流动妇女。她家在安徽人,18 岁 就来上海,当时初中毕业后,家里那边没什么事情就出来打工。她有亲戚在上海 做生意,来上海后通过亲戚介绍进了川沙附近一家老牌的羊毛衫厂工作,一年之 23


后,厂子关了门,她就来到三林镇。从 19 岁到现在(33 岁)都在三林镇同一家 羊毛衫厂工作。

袁莉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今年只有 18 岁,在家只念到初中。几年前跟随 父母来到上海后,她就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经历。通过亲戚的关系,她先是在礼品 店做销售业,做了半年多之后,她又改做服装买卖。从 08 年开始,她进入美发 行业,原来在归泾村附近的理发店工作,现在在浦西的一家店工作。

我们访谈过的 19 岁的年轻的流动人员卢红目前处于失业状态,但和袁莉一 样,她自来到上海后,也辗转过几份不同的工作,但是目前没有工作。她也是从 辍学后就开始打工,因为父母已在上海安身,她并没有迫切的工作需要。按她自 己说,“在家很无聊”,所以想工作。她曾经在超市做过上货员,也在酒店做过, 因为脾气不好,和老板吵架,所以索性就不干了。她现在没有工作,虽然她很想 做打字员这一类的工作,但是因为不会电脑操作,也就没有资格找这样的工作。

我们在归泾村的一间棋牌室遇见一名来自安徽的小伙子肖凯,现年 28 岁, 已经在归泾村生活 10 年了。他是上海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毕业的,小学文化。 他本来在耀华路上一家玻璃厂打工,干包装的活,是由老乡介绍的,干了 1 年多。 几个月前因为世博动迁,厂子散了,他就失业了。因为没有手艺,“找份工作很 难”。 他的父母在归泾村做水果生意,竞争比较激烈,金融危机也对生意有影响, 大家都抱着省钱的态度,买水果的人也少了。他说他不会去父母那儿打工,因为 不愿意依赖父母。目前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现在能找到一份工作,白天能安安稳稳 的上班。如果工作没有着落的话,他只能回老家了。

在归泾村的访谈中,我们另外遇见一名大学毕业的外来媳妇林菊芬,目前待 业在家。林 2002 年考上大学来到上海,在某校攻读经济管理专业。2006 年 6 月 林大学毕业,开始在一家小的贸易制品公司工作,做的是经理助理的职位,但做 了两个月左右,她就辞职了。林说她辞了这份工作是因为觉得不是特别有前途, 同时,更主要的是她从网上看到上海市嘉定区在招聘所谓“三支一服”的大学毕 业生。因为是政府招聘,而且她反复强调招聘中写明录取的学生是公务员待遇, 所以她就动心了,去参加了笔试、面试、体检,最终被录用。录用后她被分配的 工作是在嘉定支农,具体工作是搞哈密瓜研究和栽培。她的服务合同为两年,在 工作过程中林怀孕并生了孩子,在合同期满后,她就没有工作。据她说,其他(同 招的)学生基本上都被安排或推荐了工作,只有她一个人失业了。她怀孕时有严 重哮喘,所以导致她很长时间内不能工作。虽然她生了孩子后,十分想找一份工 作,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因此只能待业在家,带着孩子。她的丈夫在厂里工作。 24


我们采访的一名女性性工作者田姐出来打工也有十多年。谈到最初离开家乡 打工的原因,她表示家乡很穷,没想到结婚之后生活更穷,因为丈夫只是种地人, 没有本事赚钱,因为结婚还欠了很多债(大概 200 元左右),最后还是靠她来还 的。她原来在家乡就做过背煤的体力活,也尝试着作些小生意自食其力,但挣钱 很困难。加上孩子的出生,以及结婚后日益窘迫的生活状况使她最终决定出来打 工。她先到广州,准备摆地摊,结果钱被人抢。她也试图在学校和超市寻找过固 定的工作,但是因为她是残疾人而被拒绝了。在其他路都行不通的情况下,田姐 结识了一个从事性工作者的妇女,这个人建议田姐从事这一行,就这样,田姐踏 进了这一行并干了很多年。1999 年,因为广州的生意不好做加上她的一些来到 上海的姐妹邀请她,她就来到了上海从事性工作。 总结: 从以上的故事来看我们采访的归泾村流动人口的就业呈现出几个特点: (1)创业意识和需求比较强烈。无论是做小本买卖还是开办诊所或养蜂场, 好几个我们采访的在归泾村创业的流动人口在刚来上海时都曾经打过工,例如开 诊所的刘哥刘嫂,办养猪场现在改做出租房屋的秦老板。但是,这个人群最终放 弃了在酒店、公司、超市等地方的工作,或者是因为那些地方倒闭,不要人了, 或是被解雇了。总之,他们都是出于想创业的愿望而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可以说, 创业是他们的选择。而他们来上海的主要目的都是谋求经济上的发展空间,所以 他们纷纷创业,无论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合法还是非法的领域,归根结底,主 要是为了获得更好更大的经济利益。例如现在归泾村拥有很多房产靠出租为主要 收入来源的秦老板原来在粮油公司上班,一个月挣 600 多元,他说靠这点钱“养 家糊口很难”,原来在超市做过水果促销员的顾宇在辞去超市工作后就开始做说 过批发,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挣到了比较丰厚的收入,按他自己的话说,够他花 销一两年的。显然,自己干比在超市要挣得多;再例如,开诊所的刘哥刘嫂,原 先他们也在酒店做过服务员,但是最终离开了那里,虽然开办诊所有一定困难, 但是显然开诊所可以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而且他们对目前的经济状况也比较满 意。成功的创业经历在给流动人口带来了更多收入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更稳 定的生活,因为这些经济资源可以使他们在异地的生活得到维持,孩子得到教育, 家庭得到照料。相比之下,在工厂打工的和无业的流动人口的生活则可能具有更 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因为他们的工作和经济状况更不稳定。而在目前全球金融危 机的状况下,整个就业市场的不景气更加重了他们经济生活的风险性。

(2)流动人口创业存在很多困难:无论在哪里,所有创业人员都会面临诸如资 金、地点、营业执照等问题。而对于流动人口来说,这些困难可能更加显著,因 为作为外来人口,他们在迁徙地没有很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而且他们可能承担 着比本地人更大的经济负担,因为他们必须靠自己解决住房、吃饭、医疗等一系 列问题。没有户籍的问题可以说加重了他们的创业困难,这个在刘哥刘嫂和孟医 25


生所开办诊所的过程中尤其突出,因为这是导致他们所开办的诊所没有合法性的 主要原因。另外,有无社会需要的特长或服务技能进一步影响流动人口创业的类 型和是否能够取得合法的地位。例如,顾宇开讨债公司的例子就说明虽然有些流 动人口具备强烈的创业需求和意识,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可服务于社会并被社会所 承认和需要技能,他们只能选择一些不合法的不需要特殊技能的灰色业务。总的 来说,流动人口所遇到的创业困难虽然和他们个人的经济、技术、人际关系的条 件有关,但是从社区的层面上来说,扶持流动人口创业的政策的缺失和针对流动 人口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的空缺是造成流动人口虽然有强烈创业意识,但其创业 举动和过程却受到很多限制的两个主要原因。其中,政策的支持也是一个比较重 要的因素。在了解了我们的项目希望能够为归泾村的流动人口创造创业条件的想 法后,开棋牌室的黄老板的儿子(已成年)摇摇头表示不报有很大希望,他说: “第一,人心你们肯定笼络不起来,做生意是各做各的,不会搅合在一块;第二, 除非政府有条文说对我们有优惠政策,否则没用的。就算村委会对你们说支持, 也是空话。”可见,流动人口本身也强烈得意识到政策对于他们创业的重要性。

4 工作获得途径

在我们收集到的归泾流动人口就业信息中,我们发现三种流动人口获得工作 的途径。一种是通过亲戚,朋友或熟人的关系;另一种是通过中介;三是直接向 招工单位投简历。而且,流动人口在就业的过程中,并不是只依靠单一的途径, 而是几种都交叉利用,尤其是前两种。但是,应该说,通过亲戚和熟人是我们接 触到的流动人口找工作的主要依据。虽然也有人利用中介,但是似乎效果都不理 想,流动人口对中介的职业介绍不太信任。自投简历的在访谈中我们只遇到过一 例。

(1) 亲戚和老乡介绍

多数外来人口来归泾打工找工作的故事都是从亲戚朋友或熟人的关系开始 的。例如,开棋牌室的黄老板和他的妻子桂打工和创业的经历是从妻子桂来到嘉 定开始的,黄老板的弟弟在那里做菜场生意,桂就投奔而来帮着丈夫的弟弟卖菜。 随后,黄老板也来了。做了一段时间,当他们发觉做菜场太累之后,通过老乡的 介绍,他们转行做副食品生意。曾经办过养猪场的秦老板能够办成养猪场,依靠 的也全是他在上海很多朋友和亲戚的广泛关系。他提到过他所办养猪场的材料和 场地都是一个搞建筑的朋友提供的。后来他开始在归泾村置屋并出租房,这和他 26


娶了一个归泾村本地的上海妻子,以及他的岳父是村里的生产队队长这一条社会 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曾做过水果批发的顾宇是通过在上海做水果生意的熟人而 入了这一行的门。在归泾村有一个水果店铺的魏大姐是跟随她丈夫来的上海。他 丈夫来到上海做生意,是因为他们家里的很多亲戚都在上海,包括她丈夫的哥哥。 有一名在归泾村一家苗圃上班的吕阿姨来自广西,据她介绍,自己是跟在上海做 工程师的阿姨来上海打工的。曾在酒店打过工但最后因和老板不合辞职的卢红能 够得到这份工作也是出于父亲的关系,据说这个老板是他父亲所在公司的顾客, 所以比较熟悉,把女儿托进了这个单位。在和归泾村的一些流动人口的闲聊中, 我们也发现很多人从外省来到上海多半是因为这里有亲戚或熟人可以介绍工作, 所以就来了。

(2)中介 在我们遇到的访谈人中,明确提到利用职业介绍中介找工作的只有两个,虽 然在归泾的村头隔三差五步就能遇到一个贴满招工广告的中介店面。目前处于待 业状态的安徽小伙子肖凯提到他用中介找过工作,但是中介是他对归泾村十分不 满意的一个地方。按他的话说, “归泾村的中介机构大部分都是骗人的。”据他介 绍,中介一般介绍 10 个人去一个厂应聘工作,结果 8 个都是不被录用的,但是 从几十到几百不等的中介费就被骗走了。年仅 19 岁随父母来上海的卢红也提到 过和中介打交道的经历。 她说自己曾经花钱通过中介的介绍去一个电子厂面试。 那家电子厂里都是女孩子在做计件工,收入在 1500-2000 元左右,做得好还可以 拿到更多,因此她很想去。但面试之后,她被告知人员已经招满了。她后来还通 过中介的介绍到一些宾馆应聘,但是自己觉得不合适那样的职位。据她说,中介 后来把她的中介费给退了。

(3)自投简历

在上海读过大学并且大学毕业的外来媳妇林菊芬虽然目前失业,但是她曾经 被上海市的“三支一服”的项目聘用过。她就是在网络上发现了招聘信息并投出 了简历,最后经过重重考核被录用。现在,她虽然没有工作,但她也经常在网上 关注招聘信息。在我们访谈人中,她是唯一一个利用网络寻找工作的外来人,这 和她念书的经历和较高的学历背景有直接关系。 总结: 从以上我们可以发现的特点:工作是流动人口在迁徙地能够安身立业的一个 重要前提和经济基础,所以了解他们获得工作的渠道非常重要。从以上的故事和 类型来看,我们访谈过的归泾村流动人口主要是依靠非正式的人际资源获得职业 27


信息的,这些资源主要包括家人、朋友和熟人。依靠这些人际资源似乎找到工作 的可能性比较大。相比之下,很少有人提到利用中介,这可能和使用中介需要收 费以及不可靠性有关。据我们了解,很多在归泾开办的中介机构并没有正规的资 格和执照,因此本身就属于不合法的场所。因其不合法性,也就造成了这些职介 所良莠不齐,没有可靠性的特点。林菊芬的例子提示利用什么样的渠道找工作是 和应聘人的受教育程度有关的。网络固然具有丰富的职业资源,但是并不是每个 人都会利用这个资源,因为这要求当事人至少有基础文化水平,具备基础的电脑 操作技能,并会使用网络。有大学文凭的林菊芬固然具备这些条件,但是就我们 采访过的归泾村的流动人口来说,他们中很多人无法了解和利用这样的资源。

5 工作变更

从工作变更这个角度来考察我们所参访到的这些流动人员的求职经历,还可 以看出流动人口的职业走向和职业空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我们接触到的归泾村流动人口较频繁得更换工作出于好几种原因。一种 原因是原来的单位关门了,所以必须另谋职位。例如,朱静是一名目前在联华超 市作奶粉促销的安徽妇女,原来她的奶粉公司在家乐福有货架,后来那家公司从 家乐福撤架,她也就失业了,通过朋友的介绍才得以在联华超市工作;第二种原 因是出于种种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于是就不干了。例如原来通过父亲的关系 在酒店做服务员的卢红因为不满老板对她管教因而辞了职;像顾宇、秦老板和刘 哥刘嫂这样走上创业之路的原先也打过工,但是因为打工无法满足他们的经济和 社会需求,最终他们离开了这些岗位自己干;第三种原因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变故 造成工作的变故。在我们采访的两例外来媳妇中都有这个现象。身为大学生的林 菊芬因为结婚并在工作期间怀孕间接导致她失去了工作;金兰在结婚前一直在羊 毛衫厂工作了将近十几年,但是结婚后因为和丈夫的家人一同生活要操持家里的 家务,生了孩子后要带孩子,因而辞去了厂里的工作。但是后来,当她和丈夫的 关系不断恶化并演变到丈夫经常对其拳脚相加时,为了孩子的生活,她又开始出 去打工,虽然已不是在羊毛衫厂。所以,造成我们采访过的流动人口换工作的原 因多种多样。

(2) 我们采访的流动人员绝大部分工作更换较为频繁,而且没有什么规则可 循。很多来沪时间超过一年的都换过两次以上工作和行业了。例如 2006 年来到 上海的袁莉在两年时间内已经换过好几个工作,做个礼品店,做过服装销售,现 在做美发,而且也已经换了两家。比他年纪稍微大些的顾宇从最初做超市蔬菜和 蔬果部销售员到做水果批发生意似乎还有一定联系,但是这两份行业和他现在所 28


干的债务公司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但在年纪大一些的流动人口,例如黄老板和其 妻来沪时间可能将近 10 左右,其间所干过的工作也有很多。他说自己什么都干 过,包括卖菜、副食品生意、送货、卖茶水、骑摩拖车载客到现在在归泾村开棋 牌室,可谓五花八门。用黄老板自己的话说,只要能赚钱的他都干过。虽然也有 在一个单位或行业干了很多年的(如金兰)和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的(如刘哥刘嫂 和孟医生),但是从我们接触到的归泾村流动人口来看,他们比较频繁的工作更 换经历体现出来的是职业规划概念的缺乏。对很多人来说,能找到一份工作本身 就是目的,因为他们打工主要是为了养家糊口赚钱,所以并没有什么计划,主要 是依情况而定,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就是做什么样的工作,关键在于能挣钱生活。

(3) 除了工作更换频繁和没有职业规划,很多流动人员的工作更换也没有显 示出上升的职业空间。可以说,我们采访的归泾村流动人员的工作更换多数发生 横向的水平面,只是工种和职场的变换,而没有明显表现出诸如晋级、技能提升 等纵向层面上的变化。例如年轻的卢红和袁莉换过多份不同的工作,袁莉近一年 才开始接触美发行业,仍旧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很难说她是否还会干下去。我 们采访她的时候得知她虽然有一份在浦西某美发店的工作,但是她已经有一个多 星期没有上班也没有请假了。卢红现在的工作及之前她打工的经历都是零零碎碎 的,从超市到酒店,都是一般的服务工作,不需要特殊的技能也不提供技能培训 的空间。她自己想做文秘类的工作,可是无论她的学习还是先前的工作经历都没 有为她提供电脑类的技能。还有一个原因是流动人口不仅更换的是工作,也是行 业,所以很难在某一个领域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资源,固然这和很多归泾村流动人 口一开始从打工起家,但最终走的是创业这条路有关(而且创业的领域可能和他 们原来的工作经验并没有多大关系)。比如来沪十多年的黄老板和他妻子多年来 一直在非正规领域就业,行业更换频繁,更换的原因主要是是否能挣钱而且不至 于过度劳累。到今天,虽然他们也有了不错的生意,但是十年来他们的打工经历 呈现的是一个曲折分散的途径,并没有停留在具体的一门生意里,这也在某种程 度上限制了他们在一个生意行当里的发展。

6 日常开销

打工赚钱固然是流动人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销的结构也同样影响着流 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在这里我们所谈论的“日常开销”是指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要 的消费,不包含教育和医疗,这两部分将在后面单独列出加以讨论。日常开销其 实对所有人,包括流动人口来说,都有一些相同的组成部分。例如,前面所讨论 的住房问题和一日三餐的问题是所有人日常开销必然覆盖的一部分。就我们的调 研来说,我们从访谈信息中发现的是不同的人群在不同领域中的消费比重。我们 发现年轻单身的流动人口和中年有家室的流动人口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的消费 模式。在前者的消费行为中,休闲娱乐占有很大比重,而在后者的消费行为中, 29


休闲娱乐的花销比重很少或几乎没有,大部分的钱都用于了满足家庭日常需求。

(1) 单身,无需要供养家庭的流动人口

在我们访谈的单身也是 20 岁上下比较年轻的流动人口中,我们发现休闲娱 乐是他们消费的主要内容,娱乐内容包括上网吧、游戏、跳舞、溜冰、唱卡拉 OK、吃饭等等。而且,由于她们通常有父母和亲戚在上海,所以这些条件通常 能帮助她们减轻衣食上的负担。

18 岁的袁莉现在在一家美发厅工作,她有时和父母住,有时和姐姐住,她 说她家的亲戚全在上海,老家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但是,因为不原意一直和父 母住在一起,她自己也租房住。问起她的开销,她说自己打工一个月挣一千多块 钱,但是不够花的。平时钱主要花在租房和吃穿用上,而最大的开销可能就是上 网,因为她每天都要上网,每次至少要花 10 块钱。租房大概 200-300 元,然后 还要买衣服、吃、用和上网,所以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

和袁莉年龄相仿的卢红虽然待业,而且只有些间断的工作经历,但她表示自 己一个月的开销从 2000-4000 不等,有时自己也不太清楚究竟花了多少。她也和 袁莉一样,喜欢泡网吧、去迪厅、唱歌和逛街买东西。她和父母住,一家人房租 只要 300 多。同时,她说自己需要钱父母就会给,因为父母的月收入还比较宽裕。 但是现在,她说,父母也开始控制她的开销了。

自己做生意的顾宇也和袁莉有着相似的消费模式。几年前做了一阵水果生意 赚了一笔钱之后,顾宇就不再接着干了,用他的话说, “挣钱之后就是在家玩啊”。 他的家也是他在归泾村租来的房子,和一伙小兄弟群租,月租可能 200-300 元之 间。而且他提到过,有一阵,他的父母给他找的房子并负担了他的房租。他说虽 然自己抽烟,但一个月也抽不了一条。和袁莉一样,他也喜欢上网,每个月上网 费也要 300 元左右。除了这些之外,他也经常和小兄弟去饭店(例如酒店)、KTV 之类的娱乐场所。我们访谈他的前一天,因为一个小兄弟过生日,他们去卡拉 OK 玩了一整夜。

(2)有家庭的流动人口 30


和年轻的流动人口相比,有家庭的流动人口几乎没有提到休闲娱乐是他们花 销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回答都表示他们挣来的钱主要就是应付生活必需的家庭支 出。而且因为有孩子,孩子成了家庭支出的一个重心。

开水果铺的魏大姐说在归泾村做生意要比在家强得多。看生意好坏,她们一 年大概可以挣几万块钱,解决吃住没有问题,有时还要往家里汇些钱。魏大姐表 示主要的开销在于租房,因为租一个店面要 700 块一个月(虽然租的只是简易 房),还有就是吃穿和小孩的学费。她和她丈夫一共有四个孩子,有两个女儿在 老家,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归泾村附近村的一个民工子弟小学上学。她表 示小孩子上学特别花钱,为了让她的女儿上一个学校,就交了 600 多元,而她听 说如果是上海本地人就只交几十。

在归泾村经营杂货铺的杨姓夫妇的消费也是类似的情况,他们的店面是租 的,所以要承担月租。此外他们还要照顾 4 岁左右的孙子,他们表示一家子主要 的花销就在孙子身上。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托人找关系解决上学的问题,上学无 疑是一笔重要的开销。同时,他们还说他们对待孩子要比本地人大方得多,孩子 要什么零食都会给买,虽然他们的经济并不宽裕。这些话听起来有明显得讽刺本 地人的意味,但是也从侧面表现出他们确实很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

开诊所的刘哥刘嫂租了两处房,一处做诊所,另一处做起居,因为面积比较 大,所以房租应该也比较贵。除了房租,他们开办和维持诊所的运营也需要很多 花销。他们并没有提及休闲娱乐是他们开销的一部分,但他们提到经常会给家里 汇钱,并供还在老家读书的孩子。

在归泾村和三林镇各开了一家皮鞋店的徐姓夫妇的花销也比较简单,而且孩 子也是一笔重要开销,虽然夫妇两人在消费结构上有所差异。我们访谈的是徐嫂, 她透露老公不嗜烟和麻将,但喜欢在饭店里吃饭喝酒。相对老公,她在自己身上 花的钱很少,大多只是在村里的超市里购买一些家庭日用品,偶尔也到镇上去买 东西。徐大姐夫妇有个儿子在上海的某个学校念书,以前一个月支付大约 500 元的借读费,这笔费用直到现在才取消。

开旗牌室的黄老板和桂大姐除了家务、生意之外,也要照料自己的孙女。孙 31


女在归泾村附近的幼儿园上学,大概一个月 300 元。谈起家里其他的开支,桂阿 姨说:“男的嘛,总归抽烟,喝酒的。”但是自从黄老板从医院查出有肝病之后, 这些嗜好他已经减轻了很多。桂阿姨主要在附近的轻纺市场买些日用品,她已成 年的儿子和女儿负责他们自己的日用品。几年前,桂阿姨因为生病动了手术,花 掉 5000-6000 元,都是自己付的钱,这可能是桂阿姨最大的一笔开销了。黄老 板也因为自己的病四处求医求药花了不少钱,同时他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投资” 意识。他通过老乡介绍得知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报销大病医疗费用的人身保险, 因此每年花 1000 多元在老家安徽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并准备报销他最近的一次 住院费。

外来媳妇林菊芬尤其感叹孩子出生后给家里带来的经济压力,尤其在她没有 工作和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她说孩子生下来“要吃要住要奶粉,要尿布,要打预 防针”等等。如果孩子生病,去一次医院看病至少要 200-300 元,所以一个月光 小孩的花销就要 1000-2000。她说冬天的时候孩子老是咳嗽和感冒,就经常去医 院。从怀孕到生产,再检查、治病、住院等等,她已经花去了两万块左右,因为 没有工作没有医保,所以大多时候,钱都是她自己掏腰包。遭受家庭暴力的另一 个外来媳妇金兰在婚后也因为在小孩身上的花销问题经常和老公发生争执。由于 丈夫不喜欢他们的孩子,而且感情恶化到要求和金兰离婚,为此他经常不愿意为 孩子上医院看病或上幼儿园掏钱,而在婚后辞去了羊毛衫厂工作的金自己也没有 足够的钱照顾孩子生活的所有方面。

我们在访谈中唯一接触到的性工作者田姐也表示以前自己赚的钱几乎都用 在了孩子的身上,因为和丈夫感情破裂并断绝了关系,所以在家乡的孩子主要靠 她抚养。另外,她以前的一个姐妹把她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了她,她也负担着那个 孩子的一些抚养费。过了几年,孩子长大成年了,她自己挣的钱除了交房租外, 还可以有一些储蓄。但除了存钱,田姐也会用一小部分资金做股票,虽然她表示 这纯粹就是自己闹着玩。

总结 从以上我们采访的归泾流动人口的消费结构我们可以看出几个特点: (1)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家庭,并且主要是有没有孩子是影响流动人口日常开 销结构和比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在 20 岁上下,年轻单身的流动人口,除了 把钱花在住房、衣食等必要的需求上,其余的或者说是大部分的钱他们都花在了 休闲娱乐活动上,比如上网、卡拉 OK 等,毫无积蓄的概念,也没有明确的存钱 的计划,因为他们大都抱怨钱不够花。而有家庭的流动人口则体现出了截然不同 的消费结构,他们的大部分钱都是用于维持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他们很少在自己 32


身上花钱,但是为了孩子上学、就医却花了很多钱。同时,他们也会存一些钱供 给老家的家人。应该说,抚养孩子,尤其是幼小的或是学龄的儿童,供给他们的 生活所需,是这些流动人口家庭日常开销的一个主要部分,也是明显区别于年轻 流动人口消费的一个重要领域。 (2)理财已被城市居民广泛接受,它不光是一个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以储蓄为主 的理财方式,而且加入了投资的概念,以股票、债券、置放等一些现代金融产品 和手段来有效得利用现有的个人经济资源,并求得利益最大化。在我们访谈的流 动人口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他们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明显的理财观念。年轻的流动 人口消费得比较随心所欲,没有什么规划。有家庭的流动人口注重节约和储蓄, 也没有体现出现代的投资概念。 (3)无论是单身的还是有家庭的流动人口,他们的日常消费很少有用于个人发 展的,例如读书、技能培训或者投资等。也就是说,他们的消费行为没有什么后 续性的或能够改变他们生活状况的作用。年轻人主要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这些 仅仅是娱乐消费,娱乐就是即时性的,满足一时的需求;有家庭的流动人口主要 把钱花在维持生活的基本需求,如果有孩子的,孩子的上学和医疗等问题就成了 花销的一大部分。虽然在孩子的教育上所花的钱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并会给这些 孩子本身和他们的家庭的未来带来社会、文化甚至是经济上的效应,但是对这些 主宰家庭消费的流动人口本身来说,他们极少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以寻求个人发 展。 (4)男女消费有一定差异,尤其在中年有家庭的流动人口中。我们的访谈信息 显示男性的消费倾向于满足个人嗜好的目的,比如抽烟喝酒,而女性谈及的消费 多是用于家庭日用的,并没有突出她们自己的需求。 (5)除了孩子的教育,医疗保健费用可能是日常开销以外最重的经济负担了。

7 休闲娱乐

在以上对日常开销的描述中,休闲娱乐作为归泾村流动人口日常生活的一部 分已经显现出来。我们发现有两类情况。在我们采访的年轻人中,休闲娱乐是他 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之外,他们的社会活动主要是休闲娱乐。而在有家 庭的年长流动人口的生活中,休闲娱乐不是一个显著的部分,甚至可能没有,因 为工作或生意和家务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1) 年轻流动人口的休闲娱乐活动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见“日常开销”以 及“工作”部分。从他们的就业和消费方式来说,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 33


并不是特别认真,他们的收入除了用来支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可能大部分都花 在了休闲娱乐上。虽然他们也需要工作,或者自己创业,但是他们生活的中心并 没有围绕着工作。我们和年轻的归泾村流动人口的访谈都是在他们的休闲娱乐时 间、空间范围内发生的。以顾宇为首的小集团喜欢群集聊天,吃饭,一起去娱乐 场所,我们另外采访的两位女孩子也经常在村里的网吧出现。还有 28 岁目前还 待业的肖凯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去游戏机房玩。他们的这种消费形式他们不是迫于 经济压力,而是跟随父母或抱着出来见见世面而流动到上海有关。

(2) 在有家庭的归泾流动人口中,访谈显示,对他们来说,休闲娱乐显然不 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目的或内容。多数人都忙于应付日常的生活、家庭琐事,他们 并没有强烈的动力去“休闲”或是“娱乐。”

开水果铺的魏大姐说自己平时没什么爱好,每天就是做饭、看店和接小孩。 在她看来, “做点小生意,有点自由,够吃够住够小孩子花就可以了”。和丈夫一 同出来打工,目前在归泾村附近联华超市推销奶粉的朱静说她平时工作很忙,如 果有空,她就做做家务,看看电视。和丈夫一起开办诊所,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刘 嫂平时基本上不出家门。她说自己的生活节奏很慢,没事的时候主要看看电视, 也不算经常看。因为不认识什么人,所以她也不常出门。对于这样的一种生活方 式,她已经习惯,也自觉比较满足了。开鞋店的徐大姐说自己因为一天到晚要照 看店面,所以她的主要休闲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还说每年可能全家都会坐火车 回家乡看看。开棋牌室的桂阿姨也说自己很少出门,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电视。

经济实力雄厚的秦老板说自己业余的消遣就是在村里转转,搓个小麻将,而 且他并不是去棋牌室搓,而是在家里和朋友搓。在“日常开销”中,我们也提到 很多流动人口夫妻中,丈夫一方面会在烟酒上有一些个人开销,此外他们的休闲 娱乐也包括到饭店吃饭等活动。

总结: 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我们访谈的归泾村流动人口在休闲娱乐生活方面有 一些以下的特点: (1) 随着家庭的成立,休闲娱乐在我们采访的归泾村流动人口的生活中所占的比 例已明显缩小。和单身、年轻的流动人口相比,休闲娱乐几乎不是成家了的 流动人口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前者打工挣钱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休闲和娱 乐的消费,而后者几乎很少或没有提到把钱专门用于这一方面。很多流动人 34


口,尤其是妇女,提到的消遣和娱乐方式都是不用花钱的。时间、精力、生 活目标和经济状况可能都是造成这一流动人口中休闲娱乐结构的重要原因。 秦老板说过一句话很能体现这些几乎很少娱乐的流动人口对于休闲的心态。 他说:“娱乐不是外来人口的享受,他们是来这里打工挣钱的。” (2) 年轻单身的流动人口的休闲娱乐倾向于消费型,尽管他们并不一定很有经济 实力。同时,他们的休闲娱乐也更具有社会性,因为他们消费时的娱乐场所 其实也是重要的社交场合。相比之下,成家的流动人口的休闲娱乐则倾向于 家庭型,或是不需要太花钱的,甚至是不用花钱也不用出家门的。换句话说, 成家的流动人口的休闲娱乐更倾向于休息型的,主要是在空余的时间自己放 松放松,而且并没有明显的社交目的。 (3) 在成家的流动人口中间,女性多数把看电视作为主要休闲娱乐的方式,而男 性更多的选择到饭店吃饭和搓麻将这类的活动。所以在这一个群体里,女性 休闲娱乐的场所仍然以家庭为中心,活动空间比较封闭,活动内容也比较单 一和被动,而男性的休闲娱乐则往往超出了家庭的范围,更多的在公共的和 消费的场所进行,表现出比女性更大的社会活动空间。

8 社会交往

社交也是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访谈的归泾村流动人口 的社交圈子集中在流动人口这个群体,很少有和上海人交往的。而且,从我们访 谈的流动人口自己看来,外地人和上海人基本上是两个不能融合甚至也无法真正 融合的社会群体。 (1)年轻人的社交 我们访谈的年轻单身的归泾村流动人口基本上都对自己的社交很满意,因为 他们觉得自己有很多朋友,大家也玩得很开心,但是这些朋友都是和他们年龄相 仿的流动人口,很少人有上海当地的朋友。18 岁的袁莉说自己很多“亲姐妹”, 男女都玩得开心,没有什么拘束。但是谈到和上海人的关系,她表示外地人在这 里和上海人说上三句话就不对劲,上海人就要骂骂咧咧了。她说:“反正上海人 和外乡人就是不一样的。”虽然她无法解释清楚到底怎么不一样。有趣的是,她 是少数被访谈者提到自己有上海朋友中的一个。据她说,她刚来上海打工的礼品 店店主是一对 50 来岁的上海夫妇,这对夫妇人很和气,对她也非常友善,所以 虽然她现在不再在那里工作了,她仍然和这对夫妇保持着联系,他们也会叫她去 玩。

35


20 岁的顾宇对自己在归泾村的社交能力和社交圈子的广泛显得十分自信。 他谈到自己喜欢归泾村的生活,因为“蛮自由的,老乡多”。他说你刚开始可能 是谁也不认识谁,但住了 1-2 年,都认识了,时间长了,觉得蛮好的。他还表示 自己在归泾村比较成功的生活是因为在这里他有很好的人际关系网,而且他懂得 如何利用。虽然他没有透露他的人际关系有多广泛,但他表示出来做生意的“就 要能摆平黑白两道,混个脸熟”。在我们的采访中,我们看见他和开诊所的刘哥 刘嫂关系非常熟稔。同时,顾宇自己就是一个小集团的“领袖”。据他说,他开 的债务公司聚集了大概 20-30 个差不多他这个年纪的小兄弟,这些人都是他在这 里生活后慢慢结识的,据说,他们中的有些人曾经参加过斗殴,就打到一块了。 我们接触过 5-6 个和他在一起的年轻流动人口,他们喜欢一起吃饭、游逛、聊天 和行动。据我们所知,他们也住在一起,并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在着装打扮上, 他们都有着明显的小团体身份的,因为他们不仅发型相似,而且基本都在一个耳 朵上打了洞,并穿着黑色的尼龙小夹克。对于不属于他们集体的其他同龄流动人 口,他们也表现出比较鄙夷和不懈的态度,显然,他们自认为他们的小集团是比 较有身份的。顾宇笑称自己认识归泾村所有的人,有的甚至是他不认识人家但人 家认识他。他举的一个例子是有天早上有个 30 多岁的人一边打手机一边和他们 笑笑,说“好长时间不见!”,虽然,他根本不知道那人是谁。

虽然顾宇对自己在归泾的生活比较满意,但是这不代表他在归泾有归属感。 他说做人不能忘本,自己不管在上海发展得如何,都不是上海人,而是江苏常州 人。而且说到上海人,顾宇的反应却比较敌对,把上海人当作是对头。他举了一 件事,说是有一次在路上碰到一个本地人往门外泼洗脚水,还骂骂咧咧,他们就 来火了,和他干上了,收拾了他一下。不知为什么,他的小兄弟还编出了什么让 那个人唱国歌的情节,其实是没有的,可能为了显示他们占了上风吧。然后,顾 宇说他的原则是别人不惹我,我也不惹别人,大家各走各的路。他还说:“光脚 的不怕穿鞋的!”意思是虽然是外地人,但他不怕上海人,不会被上海人欺负, 因为如果有谁冒犯他,他都会给那人“颜色”看看。这样的叙述明显表示他觉得 外地人和上海人是矛盾的关系,是格格不入的。 (2)有上海户口的外地人 原来开办养猪场现在转而搞房地产的秦老板娶了一位上海归泾村本地的妻 子。虽然这层婚姻关系使他成为了上海家庭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也认为上海人和 外地人不融洽,主要是因为上海人始终在骨子里瞧不起流动人口。他的观点是上 海人和外地人始终融合不到一起,因为上海人歧视外地人。他说:“他们的眼光 永远都把你看成一个外地人,哪怕像我是有本地户口的。” 他谈到有一次碰到一 个上海人张口就对他讲, 外地人怎么样怎么样,他就很生气,把他的身份证往 桌子上一摔,那人就不说话了。他坦言,自己对上海人“感觉很差”,因为上海 人“嘴巴很利,胆子很小,打又打不过”,明显得表示出对上海人的蔑视。他还 说即便自己的老婆是上海人,他和妻子家里的人也根本不能融合。他还指出上海 人对做小生意的外地人的管理很不恰当。例如有的外地人骑三轮车送客,其实提 供了一项很受上海人欢迎的服务,因为三轮又方便又便宜,而政府有时却要没收 36


这些三轮,使得外地人没有吃饭的活路。

其实,秦老板属于一个社交广泛的流动人口,这不仅和他的经济实力和社会 地位有关,这也和他通过做生意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人际网络有关系。他说他有个 老乡被关进了派出所,他老婆就哭着来找他帮忙,因为他在派出所有朋友。可见, 因为他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网,他在归泾村中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外来媳妇林菊芬和秦老板一样也和归泾村本地的上海人结了婚,组成了家 庭。她对自己和上海婆家的相处比较满意,虽然在她和丈夫刚谈恋爱的时候也遭 到过他父母的反对。但是婚后,她的婆家人很接纳她,并在生活上和经济上给与 了她很全面周到的照顾和支持,令她十分感激。但是撇开她和婆家的关系,就上 海人和外地人总体的关系而言,她也表示出上海人很排外。她笑着说,在上海经 常会听到那种“外地人就是外地人”的说法,对她的经历来说,这是“见怪不怪 的,” 在大街上随便都能听到的话。她有一种既无奈又不当回事的态度,因为她 觉得这种观点在上海人当中简直是“太正常了”。因为婆家是本地人,所以她的 各方面生活都很方便。

同样是外来媳的金兰就没有林菊芬这样和谐的婆媳家庭关系了。她的上海丈 夫在婚后,尤其是在她生了一个女孩之后,对她的态度日益不逊与恶劣,经常辱 骂她并殴打她。她的婆婆也从中挑衅,对金兰十分不满意。有一次,因为年仅 2 岁的小孙女无意中做了一个冒犯了金兰婆婆的举动,而致使后者大动肝火,挑唆 金兰的丈夫教训孩子。因为这件事,金兰和丈夫发生了口角,最后导致金兰丈夫 对她大打出手。在金兰与丈夫的关系恶化之后,她丈夫和婆婆还经常在言语中讽 刺她是外地人,所以好吃懒做,不懂规矩。金兰非常气愤得说,每逢这种时候, 她就会对丈夫说:“我虽然是外地人,是你愿意娶的,你不该骂我!” (3)流动人口和上海人打交道 开水果铺的魏大姐也表示她在归泾的生活中基本上不和上海人交往。她说平 时打交道的左邻右舍都是外地人, “上海人不肯和俺们打交道”。她提到她的房东 是上海人,对她们一家还比较客气,还把旧衣服送给她的孩子穿,但是魏大姐同 时也说, “我不想要他们的衣服” ,表示了这种行为可能是善意的举动其实也含有 一种施舍的味道,多少显示出上海人比较优越的心理。另外,她说上海人嫌外地 人脏,并举例说有一次她送女儿去上学,校门还没开,她女儿又急着要上厕所, 她就带女儿在一块田地里小便,没想到被那块田的主人——一个本地老太太看 见。老太太看见了就出来骂,说她们不讲卫生,怎么不用自己家里的马桶。

37


也有被访谈人表示出自己基本上没有很多社会交往。开鞋店的徐大姐就表示 自己经营店面很忙,在归泾村没有密切的朋友,也谈不上有什么社交生活。照她 的话说, “那些能聚在一起的人基本上都是闲人”。虽然在归泾村她有很多同乡人, 但是大家来自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方,之间也没什么特别的来往。

开诊所的孟医生对上海人也不满意,并指出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的不平等的 经济关系。他提到本地人有自己的地,建成房子租出去,只要靠着房租费就可以 不劳而获过上很轻松的生活。他举的例子是村里一个 60 多岁的上海老头,用钱 包养 18 岁的女孩,照他的话说,这是“他们钱多了没地方花”。同时,他也表达 了一种对上海人道德素质的鄙夷。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访谈者一样表现出和其 他流动人口的“团结”感。事实上,他说虽然村里很多流动人口,邻里这样的社 会关系也相处得不好。在他看来,这是“素质”的问题,因为归泾村外来人口的 素质良莠不齐,做生意的多,在一个地方老实打工得少,还有很多从事非法的事 情。他说自己刚来归泾村其实挺爱交朋友的,但是交了朋友后往往被出卖和利用, 所以他自言对归泾村这个社区的归属感很差。用他的话说,“不像在家里,在家 里大家互相当邻居,在这里你把他当成朋友,当利益冲突的时候,他可能最终出 卖你,你把他当成朋友,但是他把你当成利益。”从孟医生的话语中揭示了流动 人口这个人群当中矛盾的社会关系。

从事性工作者的田姐也从她自己的行业中看到了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的不 平等,而这种有区别的对待也造成了她对上海人的不满。她表示,在上海,同样 干这一行的上海女性就要比外地女性要价高,赚得钱多,工作的场所也更加好。 她说在上海一般站街的外地妇女多,上海的多数在娱乐场所工作,而且年轻漂亮 的多,而在广州就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这样的区别。同时,上海的警察也明显偏 向上海的性工作者,同样被抓,警察一般都会把上海的先放走,照她的话说,是 “关进去就放出来了”,而外地的总要被关些时候。这些行业里的“地域潜规则” 是她对上海人的主要不满。

总结 从以上我们采集到的关于归泾村被访谈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信息中我们可 以得出以下一些线索: (1) 多数我们访谈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和在上海尤其是归泾村本地的其他流动 人口交往,极少有和上海人往来的。即使打交道,也很有限,不是主动的社会交 往,而是因为租房或工作等其他社会关系引起的被动交往,例如魏大姐和她的上 海房东以及袁莉和她的上海老板。在我们采访的三例和上海人结婚的流动人口 中,除了林菊芬对自己和婆家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满意,秦老板和金兰都有很大 38


不满,尤其是在上海丈夫手中遭受家庭暴力的金兰。

(2) 我们访谈的流动人员,无论是和上海人有交往还是没交往,交往少还是 交往多,基本上都不喜欢上海人,认为上海人从骨子里歧视和看不起外地人。因 此,他们基本上都认为上海人和外地人是两个不融和的社会集体,也很难融合。 他们本身也没有表达出希望和上海人融合的愿望。应该可以说,我们访谈的流动 人员和上海人这种社会交往的贫乏表现出了外地人和上海人之间比较深的地域、 社会和文化隔阂。在流动人员看来,这种隔阂是上海人的排外心理和对外地人不 友好的态度造成的。

(3) 流动人口和流动人口之间密切的社会交往从某种方面反映了他们在异地 生活时对于社会归属感的需要。由于他们感到和受到上海人的排斥,无法真正和 本地人交往,所以这也推动和加强了他们和其他的流动人口之间的社会纽带。正 是和其他流动人员的交往使他们在异地的生活中有了玩耍的伙伴,倾诉的对象, 和社区层面的支持,满足了他们在感情上的需要。例如村里有人家里发生了事情 会找秦老板帮忙,袁莉和顾宇等年轻的流动人口都把自己在流动人口中的朋友圈 看作是自己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4) 在顾宇和他的小集团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流动人口之间的交往和组织 也是一种在逆境中自我赋权,争取社会地位的行为。我们在采访和调查中和顾宇 及他的小兄弟的接触令我们明显感受到,属于这样一个小集团,在他们看来是一 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这些 20 岁上下的年轻男孩都流露出属于这个集团的自豪感, 因为这使他们有集体可依附,不怕被人欺负,并通过自己的能力聚集了广泛的社 会资源。在我们的调研中了解到当地也有同乡会,可以说,顾宇的小集团虽然不 是同乡会,但扮演了和同乡会类似的角色,也代表着流动人口自发的以自我赋权 为目的的互相交往。

(5) 在我们讨论被访谈流动人口的工作情况的章节中已经显示出,和其他流 动人口的人际关系是他们获取职业资源的一个相当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主要的 渠道。因为很多我们访谈的流动人口都是通过家乡的亲戚或是朋友的介绍开始了 在上海的打工或创业经历。再以顾宇的例子来说,他所开的债务公司实际上也是 为了解决他和他的小集团的生存问题。虽然不合法,虽然不正规,但是却给他和 与他结交的几十个外来男孩提供了重要的就业资源。

39


(6) 流动人口互相之间也不是有充分的交往,或是没有矛盾的,虽然只有少 数被我们访谈的人提出了这一点,比如张大姐和孟医生。张大姐的观点表现出处 于不同家庭和经济状况的流动人口对社会交往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她就觉得自己 没有空闲也没有特别的需要和其他流动人口保持交往。而孟医生的观点则体现出 他虽然有和其他外来人口交往的需要,但是交往中他发现流动人口互相之间的人 际关系也有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这和流动人口本身这个集体其实涵盖了很多来自 不同地域,文化和社会经历不同有关,流动目的和生活态度不同,流动人口自身 的内部差异是造成他们互相之间社交有矛盾或不充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9 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也是流动人口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流动造成了流动人口家 庭结构的改变,使流动人口家庭的孩子面临户籍、受教育程度和学习生活连续性 等多种问题的挑战。以下是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

年轻的袁莉和卢红都没有念到高中,在初中就辍学了。她们都表示曾经想考 高中,但因为自己没有信心考上,所以就在考试前逃跑了。袁莉一直在老家上学, 父母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她和弟弟来上海打工,在老家只有外婆带着她。所以, 在袁莉的求学期间,她的父母不在身边,也没有给她学习和生活方向上相应的指 导。辍学来到上海后,她就开始打工。目前,虽然袁莉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她 对和父母的关系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和牢骚,主要原因是她自己有愿意交往男友, 但是父母逼她相亲。他们为袁莉介绍了一个同乡的男孩,因为她自己谈的在父母 看来不行。袁莉说,父母的意思是, “要知己知彼,不会欺负你”。卢红在上海读 过书,一直念到初二,因为没有户口不能在上海考高中,所以父母安排她回老家 备考那里的高中。回到家后,卢红也说因为怕考不上,怕丢脸,所以没在老家呆 多久就放弃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回到了上海。和袁莉一样,不读书只能去打工, 但是没有文凭和一技之长也约束了她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她希望能做文秘类的 或用电脑的工作,但是她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她的很多生活精力也 花在了谈恋爱上。我们得知因为这些感情经历,卢红已经三次怀孕并药流,但是 她的父母毫不知情。虽然卢红的父母没有像袁莉的父母一样插手女儿的恋爱,但 是他们对于女儿感情和身体的变化基本上一无所知也暴露出了流动人口中青少 年的教育问题。

顾宇和袁莉或卢红不同,他的父母不在上海,虽然离得也并不远。他的父母 在经济和社会关系上给了他很多支持,例如曾经给他负担房租,安排他跟从他们 在上海的熟人做水果批发等。顾宇在家乡也只读到高一就辍学了,之后他辗转了 40


好些城市闯荡和打工,并最终来到上海。顾宇显然认为自己已经懂得如何立足社 会,开创自己的事业了,可是事实上他曾参与斗殴(他曾经给访谈者看过他肩上 的一道疤痕,据说是被刀砍的)并且放弃了水果生意转而做替人追债的生意可见 他正在走着一条非法的社会道路,而且因为这条路很可能带有暴力的性质,所以 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行业。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顾宇身上,所有属于他这个 小集团的男孩都有着类似的问题,即和父母,和家乡社会关系的分离使他们脱离 了前者可以带来的约束、教导和监督。因此,他们在同龄人中间寻找领袖,并彼 此引导。

目前待业,在归泾村已住了 10 年之久的 28 岁的小伙子肖凯是上海一家农民 工子弟学校毕业的,小学文化。他曾经在一家玻璃厂干过活,做包装,是由老乡 介绍的,但是后来工厂因为世博会建设被拆了,他也就失业了。他自己体会说, 因为“没有手艺,找份工作很难”。而他又不愿意象他父母一样卖水果,还是希 望能找到一份“白天能安安稳稳上班”的工作。

流动打工造成的家庭结构的解散,尤其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分离,也体现在 了做父母的流动人群里。在归泾村和丈夫养蜂卖蜂蜜的董大姐说,她和丈夫很早 就出来打工,当时她们的孩子才 8 个月。而现在,儿子已经 20 岁,明年就要考 大学了。董阿姨表示她们这么多年来辛辛苦苦挣钱也无非是为了“供孩子读书 ”, 并没有想着用这些钱给自己买个好些的房子或改善自己的生活。应该说,孩子成 长的经历就是董大姐和她丈夫在外打拼的经历,虽然她们也会定时回家看看,但 是大部分时间她们都和孩子是分开的。同样把孩子留在老家的还有刘哥刘嫂,他 们觉得还是把孩子留在老家好,因为在老家读书和生活的条件好些,而且孩子已 经在老家上了重点中学。为此,他们十分欣慰和放心,也觉得没有把孩子接来上 海读书是明智的,因为在上海他们的孩子因为身份问题可能根本无法享受到很好 的教育资源。

在归泾村开棋牌室的黄老板夫妇,他们的4个孩子都已成人,其中最小的女 儿在一家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已找到了一份文秘的工作,同时还在读成人大学。 黄老板很为自己的小女儿感到骄傲,因为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个大学生,虽然女儿 的学费也是个问题。女儿的工资是每个月 1800 元,但是要读成人大学每个月要 缴 3000 元的学费,所以还要向两个姐姐借。但即使这样,黄老板和桂阿姨都明 显很支持女儿拿出这些钱去读书,并且也很满意她自食其力。他们的其他孩子都 已成家或工作,大女儿已结婚,二女儿在一家店里做服装售货员,还有一个高中 毕业的儿子在城管上班。

41


对于那些有学龄儿童的流动人口家庭来说,教育则意味着学费和能上什么样 的学校之类的问题。开水果铺的魏大姐有四个孩子,一个儿子和女儿在归泾村和 她及丈夫生活,都在附近的一家民工子弟学校念书。她说小孩上学很花钱,上现 在这个学校要花 600 多,而她听说上海本地人上学校只要交几十块钱就可以了。 经营杂货铺的杨叔和杨婶生活上虽然有诸多让他们操心的事,但最让他们操心的 还是孙子上学的问题,现在才 4 岁。他们抱怨说:“政策没有办法解决,只有自 己找关系。”据说,他们已经托关系帮孙子找到了一家学校。

曾做养猪生意现在改出租房屋的秦老板虽然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但也仍然为 孙子的上学问题发愁。他说自己的儿子和儿媳都在上海,但是户口还在外地,现 在也办不下来,所以“孙子上学是个问题”。他觉得个人能力很难改变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社会很难改变,我也只能跟着社会的潮流走,谁也不能逆风而行”。 话语中流露出很多无奈。同时,从他对归泾村里网吧的厌恶也可以看出他认为教 育是一个流动人口的孩子面临的很大的问题。他认为网吧很“害人”,因为“小孩 子在里面都学坏了”。他举例说小孩子上网没钱会向家长要,家长不给就偷。他 说: “应该把网吧砍掉。上网查资料,就去办公室、学校,就不应该有网吧。”对 于年轻的流动人口来说,秦老板显然认为网吧是一个不良的社会场所,这个年龄 的孩子应该去学校学习而不是工作。

和丈夫各自经营一家鞋店的徐大姐有一个儿子在上小学,就读的是归泾村外 的一所上海学校,开始还要收大约 500 元/月的借读费,最近刚取消。徐大姐认 为上海本地学校教学质量要比民工子弟学校好很多,还会在学校所在社区开展课 外活动。大姐每天风雨无阻得接送孩子,回家让他做功课。虽然目前自己的孩子 没参加什么课程辅导班,但是要有合适的,大姐表示一定会支持。

总结 从以上我们采集到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出我们采访的流动人口自身以及下一 代面临的教育问题,以及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态度和看法: (1) 我们采访的流动人口家长比较一致得表现出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她 们愿意投资和投入时间和精力满足孩子的教育,想办法把他们送进学校, 无论孩子是在身边还是留在老家。孩子在身边的父母,例如魏大姐,徐大 姐等都很重视把孩子送进学校读书,有能力的就去好些的上海本地的学 校。孩子不在身边的父母,例如董大姐和刘哥刘嫂,他们打工的一个主要 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供孩子读书,受到好的教育。 (2) 虽然流动人口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因为面临他们个人无 42


法超越也无法改变的户口制度问题,造成的一个影响就是可能从很小开 始,流动人口的子女就和本地的上海孩子在教育环境和质量上拉开了距 离。父母们接孩子来上海生活,除了能够照料他们,也是希望孩子能在上 海读书,享受上海的教育资源。但是因为户籍的限制,致使流动人口的孩 子通常无法进入上海的教育体系。例如,在初级义务教育层面,对应流动 人口孩子的是民工子弟学校,要进上海本地学校,就要花额外的钱,或者 托关系。而民工子弟学校如果在初级教育上无法和上海本地学校衔接,那 么这就会影响流动人口孩子的中级教育,也限制了这些孩子向上海本地的 高质量学校发展的方向 (3) 社会流动的过程造成了对传统家庭模式的冲击,由于它可能造成家长和 孩子在孩子求学阶段的分离,以及户籍制度给流动人口在上海求学带来的 根本性的障碍,这些因素都可能打断孩子正常的求学过程,影响其求学的 连续性和受教育的程度。例如卢红本来在上海读到初二,因为不能考上海 高中被父母送回老家,最终没有考高中就辍学。袁莉一直在老家读书,期 间父母都不在身边,也在考高中前放弃。求学期间青少年不仅需要接受学 校的管理,更需要来自父母的教导和引导。但是由于父母的流动造成的特 殊的家庭结构,不仅使青少年失去了父母这个重要的教育资源,也使孩子 变成流动人口,从而影响她们的求学过程和欲望。 (4) 在青少年流动人口这个层面来说,他们轻易或过早放弃上学反映出他们 以及他们的父母对教育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缺乏认识。事实上,袁莉、卢红 和顾宇都在就业上面临相似的困境,即他们既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也没有 一技之长。她们都换过不少工作和行业,不同工作和行业之间也没有必然 的联系,因为她们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而学历和技能的缺乏也在 很大程度上束缚和限制了她们可以从事的工作和行当,这无疑是很现实的 一个问题。 (5) 从父母来看,虽然他们表现出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但很少有人表示出或 意识到他们自己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是比学校更重要的教育资源。 我们采访的流动人口父母关心孩子教育的主要方式体现在用打工挣来的 钱供孩子读书,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学校念书。但是,由于作为孩子或青 少年的流动人口面临的生活境遇比较复杂,而且他们的求学过程可能会因 为入学制度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受到更大的阻力,他们的成长更需要多 方面的关心和引导。一些青少年流动人口身上的问题已经反映出缺乏和父 母必要的沟通,以及缺乏来自父母的及时和正确的引导,结果是她们只能 利用自己的判断和喜好来构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尤其是在感情和事业等 领域,面临很大问题。 (6) 在孩子受教育的问题上,流动人口面临着十分有限的决策权。户籍制度 是妨碍流动人口子女在上海就学的一个最大障碍,由于无法改变,所以使 得父母在根本上是无能为力的。但即使这样,流动人口也没有放弃为她们 的孩子争取受教育权力。但是,孩子能否受到应有的同等教育,能否进入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否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动 43


人口家庭各自的条件和关系了。

10 医疗问题

医疗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需求,我们采访的归泾村流动人口也有着各式各 样的医疗经历。生病看病是流动人口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由于流动人口的经济、 就业、健康、年龄等各方面情况不同,所以他们就医的经历和需求也各不相同。

我们第一次到归泾村就了发现在村口,村委会楼的旁边就有一间村卫生室。 然而我们踏进卫生室才了解到,由于政府服务只针对新农合参保对象(本地农村 户籍人口),因此流动人口基本上不会来这里就诊,因为她们没有相应的保险, 要看病的话,要自己掏钱,价钱也比较贵。卫生室提供的服务是常见病的基本诊 疗,没有输液。而同时,我们发现村里有 7-8 家私人诊所,都是无证行医,只是 在家门口放个牌子。这些私人诊所主要服务当地的流动人口,其室内设置与一般 家庭无异,没有消毒的条件,提供的服务以常见病诊疗和妇科疾病为主。他们的 服务很灵活,有时可以到病人家里给诊断、开药。诊所除了给人看病,也像一个 小小的社区中心,因为看病的人、邻居和村里的人也喜欢把诊所当成聊天室。 在我们和顾宇访谈的过程中,他提出如果我们这个项目想为流动人口做些什 么,他建议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年度体检服务。他的理由是在归泾村生活的流 动人口,大家收入都不高,就算有很多私人诊所,收费比公家的低并主要服务于 流动人口,很多收入低的外来人口还是“捏着鼻子”过来的。在一家超市做奶粉 促销的朱静表示,自己虽然有工作,但是公司只负责因工伤产生的医疗费,也就 是说除了工伤事故意外造成的医疗损失和费用,朱静必须自己承担其他保健医疗 的消费。林菊芬,作为一名待业的外来媳妇和母亲,尤其感受到了上海的医疗开 销给她带来的经济压力。不光怀孕花钱,她在怀孕期间还患上了严重的哮喘,导 致了更昂贵的费用。而孩子生下来之后,孩子的医疗费则是新增的经济负担。她 抱怨说带孩子上医院看一次病就要 200-300 块钱。

同时,林菊芬还不满医院商业化的操作,把病人当作顾客。她尤其不满的是, 所谓的正规公家医院居然让母亲停止母乳喂养孩子,而改吃某一种品牌钙含量非 常高的牛初乳,致使她的宝宝严重上火,因为生病反而在一个星期里瘦了很多斤。 这使她对公家的医院完全失去了信任,在照顾婴儿或遇到孩子生病的时候,宁愿 自己采取一些常识性的措施或从家人那里获取信息。同时她还抱怨说就算是正规 的医院,就她们去给孩子看病的上海某家著名儿科医院来说,排队要排一天,还 不一定排得上。 44


从事性工作的田姐因为经济的原因而耽误了性病的治疗。她说因为职业的原 因,她每年都会自己花钱去做妇科和血液检查以防止自己得性病。去年,她检查 出患有梅毒,她说通常的治疗是要连续打针 15 天,然后每 3 个月检查一次并跟 踪 3 年。她说她自己只打了 3 针就没再继续打了,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把这个 病治好。

开棋牌室的黄老板和他的妻子桂大姐是比较详细得把看病就医作为她们打 工生活经历重要一部分的一对流动人口夫妇。因为两人从家乡到上海一直自己做 生意,从来也没什么医疗保险,也没有城里买的养老保险,虽然目前二人都有 50 岁出头了。桂阿姨几年前发现自己有子宫肌瘤,就在上海的浦南医院动了手 术,她说:“非常贵,花了 5000-6000 元,都要自己负担。”黄老板近几年查出有 肝腹水,当时就让他住了两个星期的医院。不同于桂阿姨,黄老板在家乡买了一 份人寿保险,每年交 1000 多元,对于大病在一定范围内报销。同时,他虽然也 吃医院开的药,但是他似乎更信民间的药方,并专程找来这些药吃。在黄老板家, 他指着靠墙隔板上的一排药,告诉我们的调研者他只吃医院开给他的两种药,然 而,每个月他还要花 1000 多元购买一种从他家乡那里运来的一种“祖传秘方肝 炎蜜丸。”虽然该药没有任何证号信息,但是黄老板坚信, “我就是靠这个药救命 的。我们家乡很多人都吃这个药的。我 20 年前就吃这个药了。”得了病的黄老板 一方面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他也流露出深深的担忧和沮丧。他一个劲 的说得了他这样的病,就要心态好,另一边,他又表示自己生了病,一切都没有 别人好了,他觉得所有人的生活都比他好。他表示,要是谁能把他的病治好,他 才觉得是真正得到了帮助。

从在归泾村里开私人诊所的无证医生那里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归泾村外地人 口求医的经历,我们在访谈和调查过程中也去过诊所,看到过很多流动人口就发 烧、感冒、腹胀和妇科等病来到这些诊所就诊、开药和输液。刘哥刘嫂提到过一 家村里的诊所里发生的事故,就是做B超没有看清楚,把一对夫妇怀上的男婴当 作女婴打掉了,而那对夫妇正是要一个男婴。他们声称自己的诊所是不接分娩, 也不做流产或引产这样的手术,但是如果遇到有需要的,他们会帮其介绍,将有 需要的病人(主要在妇科领域)转诊到他们有熟人或建立了私下关系的正规医院, 并可能从中拿提成。有大学学历的孟医生尤其谈到村里流动女性堕胎的问题,他 讲到有一个外来的女孩怀孕了5个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自己吃胖 了,结果让姐姐一看,哪里也没有胖,就是肚子大了,这才来诊所。他还表示, 虽然小诊所因为设备和医疗资源的问题,不是提供人流的最佳场所,但是很多流 动女性可能还是会选择来不正规的小诊所。他说,自己也作为一个流动人口,他 完全理解为什么她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因为“钱的问题”。他说: “我们 打工的一个月夜就 1000 多块钱,是吧?什么医疗费啦,到各种医院去,根本就 承受不了。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同时,他也表示,流动人口对小诊所也不是盲 45


目选择,同样的钱,谁家的信用好就跑到谁家,谁也不会真的拿自己的人命开玩 笑。

另一名在归泾村开诊所的姚医生也对为什么流动人口不去正规医院看病的 原因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是大医院太贵,外地人又没有医保,全都要 自己出钱,当然不愿意去;二是,没什么大病的情况下,流动人口认为只要大概 下个诊断,吃些药就解决了,不需要看得很仔细;三是外地人也不太情愿去上海 的大医院,因为总感觉到上海人排斥外地人,所以也没有人去村里的那家卫生所。 姚医生还提出,因为打工的流动人口挣得少,尤其在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 下,如果有些小病什么的,他们自己能扛就扛过去了,还不一定会就医。

我们也接触过自己坚决不去求医的流动人口。例如 19 岁的卢红怀过三次孕, 自己用药物堕胎三次。她表示自己是从广告和朋友那里得知她所使用的堕胎药 的,药也很便宜,只要 15 元一例,药店柜台就能买到,但几次都是她的朋友替 她买的,因为她年纪小,不好意思。而且,她也不知道频繁的药流会对她的身体 以及生殖健康造成什么长远的影响。所以三次情况下,她都从来没有去过私人诊 所或是公家医院,尽管她对药流的原理和健康影响几乎一无所知。从事性工作的 田姐也提到过药流的经历,她说自己在医院里做过两次流产,但是有一次怀孕从 一个姐妹那里了解到 30 天之内的怀孕可以用药物流产,她就去买了那种药,而 没有去医院。

总结 从以上我们采集的信息可以看出我们采访的归泾流动人口在医疗经历中的 以下几个特点: (1) 由于收入水平普遍低下、不是本地人以及有限的就业条件造成的没有医疗保 险或只提供狭隘保险的制度性障碍, 求医就医对我们访谈的归泾村流动人口 来说可能会造成较重的经济负担, 所以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他 们有限的经济和医疗资源来达到他们求医的目标。 (2) 归泾村的私人无证诊所虽然不合法,不规范,但是因其便利,相对低廉的费 用和提供的普通病诊疗服务,是当地的流动人口主要的医疗资源,因此也可 以说是流动人口获取医疗保健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同时,当就诊的流动人 口发生诊所不能接受的病情时,他们也很可能会求助这些诊所以找到可以接 受他们的正规或其他医疗渠道。这些无照经营的诊所可以说为本地的流动人 口提供了初级、中级和高级的病疫预防体系。

46


(3) 遇到例如感冒等小病时,我们接触到的流动人口一般选择去私人诊所就诊, 因为这样更省钱,他们也可能认为没有必要去正规的医院寻医。遇到比较重 大或需要手术的病情,有经济能力的流动人口还是会去正规的公家医院就医, 例如黄老板和他妻子,但是这笔费用对流动人口来说还是非常沉重的经济负 担。 (4) 流动人口不去正规医院看病除了经济原因,还可能出于文化和社会的原因。 黄老板的例子体现出流动人口就医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得利用正规医疗体系框 架外的诊疗手段,例如在治疗自己的肝病的过程中,黄老板更依赖家乡的祖 传秘方而不是医院开给他的药。开诊所的董医生从他观察到的情况指出,很 多流动人口不喜欢去公立医院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那是一个从根本上排 斥外地人的系统,而私人诊所不仅主要由流动人口自己开办,也是扎根于流 动人口社区,主要服务流动人口的。 (5) 正规医院并不一定就能提供令流动人口满足的服务,例如林菊芬虽然在怀孕 和生孩子后一直是在正规医院检查,但是她对医院对待母亲和孩子的态度极 其不满,因为她的孩子正是听从了医生关于摄取某种品牌的牛初乳的建议才 生病的。同时,她也表露出对正规医院过度拥挤,致使经常带孩子看病排一 天也看不到医生的情况很不满。相反,我们接触的流动人口中并没有人就相 似的问题而抱怨过村里的私人诊所。 (6) 由于经济原因以及文化原因,有看病需要的流动人口不一定会去求医,而是 自己解决,主要也靠吃些药。例如卢红和田姐,药物流产对她们来说显然是 最好的选择,因为药很便宜也很好取得,自己吃药还免去了到医院诊断、住 院和手术等一系列的费用,同时也避免了去医院同其他人的接触。毕竟,流 产也是一种可能会遭致“社会歧视的医疗手段”。

11 社区治理

虽然流动人口是归泾村的主要的人口组成部分,但是他/她们并无权力参与 归泾村的社区的管理,而是被当作管理的对象,被看作是归泾村问题的根源。这 一“流动人口是问题的根源”的观点很突出得反映在归泾村村委领导人员对于流 动人口“素质”问题的抱怨。某些村委干部认为由于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生活 习惯和社会背景和城市居民相去甚远,所以造成了流动人口的 “素质低下”,用 他们的话说,“外地人与本地人的素质差距最起码是 50 年”, 而这种“低素质” 主要表现在了归泾村的环境和治安问题上。和我们交谈过的归泾村村委干部认为 流动人口乱扔垃圾,卫生习惯太差,把归泾村的环境都糟蹋了。村委很不满的是, 外地人不仅毁了归泾村的环境,而且没有付出服务,然而村委还要用本地村民的 钱去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他们也很反感村里的私人诊所。据我们了解,这些私 人诊所主要由流动人口开办,并主要为流动人口服务。他们反对的理由是认为这 47


些私人诊所利少弊多,应当被取缔。另外,由于流动人口多,本身可能就被村委 视为一个治安的威胁,因为这个人群流动性强,来自不同地区,所以人口成分比 较复杂。交谈中他们还提到当本地人和外地人发生争吵的时候,往往是本地人势 单力薄,外地人拉邦结派,对治安,尤其是本地人的安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从 村委的角度来看,流动人口是“一块心病”。流动人口造成了诸多归泾村的问题, 所以要把钱花在这些问题上则是本地资源的外流。

归泾村外来人口管理站是归泾村所属浦东三林镇派出所的下级机构, 主要 负责流动人口登记, 采集流动人口信息,同时协同村委相关事务, 例如劝说怀孕 的流动妇女去村委办本地生育卡。外来人口管理站主要关心的是给流动人口办理 《上海临时居住证》以及其它的综合管理和服务事宜。由于和流动人口交流甚多, 并以流动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归泾村人口管理站似乎比归泾村的村委更能体会 流动人口在此地生活的不易和困难,和流动人员也建立了一种更为伙伴型的关 系。正如管理站的一位工作人员所袒露的,要让大家日子都好过点,管理站人员 就要和流动人口互相理解。但是,管理站人员指出,由于归泾村的流动人口中有 接近 85%的人口流动性很强,要流动人员自我管理比较困难。可见,虽然管理站 有意向去了解和管理流动人口,但该机构也认为去管理流动人口的困难还是很 多。

在归泾村的集体决策和行政层面,在归泾村的村委,这个代表着归泾村的集 体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对归泾村的外来人口抱着一种排斥的态度,明显得把本地居 民和流动居民区分了开,甚至把后者视为前者的对立,只看到流动人口对归泾村 造成的问题。归泾村外来人口管理站虽然对流动人口抱着更友好的态度,但这仍 然是一个自上而下用来管理和管束流动人口的机构,虽然它的目的也在于为流动 人口在归泾村的生活提供服务,但是流动人口在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这一 问题上并没有发言权。所以无论是村委还是流动人口管理站,流动人口都是被管 理的对象,被作为不属于归泾村本地的居民群体而区别看待,尽管在数量上,流 动人口是归泾村的主要人口,他们却无权参与归泾村的决策甚至是对于自身的管 理,这无疑是流动人口被排斥的一个明显表现。

48


第二章 生殖健康 (Reproductive Issues)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计划生育联盟(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简称 IPPF)于 1992 年首次提出了关于性及生殖权利 的宪章。在人权原则的框架下,倡导提供优质的性健康与生殖健康服务即是“一 种表达服务对象权利,履行人权的过程”。生殖健康服务对象的权利可视为所有具 有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个人应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而不仅限于那些实际获得医 疗保健服务的人们。假如从权利视角来审视优质生殖健康服务的提供,服务需求 则被提升到了人权水平,赋予了服务对象理直气壮表达和主张需求的权利,同时也 对保障这些权利提供了依据。这一理念将有利于脆弱群体,尤其是处于社会系统 边缘的人群(如流动人口)获得更多关注和公共服务。在权利宪章中,IPPF 提出了 生殖健康服务对象应享有的十大权利理论,即信息权、获得权、选择权、隐私权、 保密权、尊重权、安全权、舒适权、表达权和续用权。

以下就是我们在生殖健康四个问题领域开展的访谈内容。通过四个个体的故 事,我们发现了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对生殖健康存在着的不同影响。积极向上的 生活显然对被访谈人的生殖健康有着比较正面的影响,例如保障了她们的健康权 利,提高了她们享受健康服务的水平等;但是,不良的生活状也给她们的生殖健 康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影响了她们对于自身生殖健康的态度,限制了她们可 享受的健康服务资源和渠道等。以下就是我们采集到的四个故事以及我们对这些 故事做出的分析。

1 意外受孕个案

19 岁的卢红来自东北,在归泾村住了有四五年,家里还有祖母和一个弟弟。 父亲通过亲戚介绍,在 1999 年来沪打工。2000 年,卢红随母亲来到上海和父亲 团聚,并在上海念初中。因为没有户籍,念到初二的时候,卢红回到老家,准备 在那里念初三,并备考高中。但是,在老家只呆了三个月,她就没有了读书的兴 趣,也放弃了考高中的计划,回到了上海。因为不念书,她开始打工,先后在酒 店和饭店里做过服务员。由于工作太辛苦,每个工作她都没有干多久就辞了职。 现在,她仍然在找工作。她希望能够找到文秘类的工作,但是她不具备电脑打字 或文字处理的能力,虽然她很喜欢泡网吧,喜欢玩游戏和网络聊天。她正在找机 会上学习班,父亲也已经给她买了电脑,并准备装宽带供她学习电脑。另一方面, 母亲强烈的希望她学习美容美发。在没有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前,卢红也在找一 49


份临时的服务员的工作。

年仅 19 岁的卢红已经有了三次意外怀孕和药物流产的经历。卢红在 17 岁的 时候开始谈恋爱,是她家乡同村的一个男孩。那时卢红刚在家乡退学,过年回家 就和这个男孩谈了朋友。也是和这个男孩发生了第一次性关系,并有了第一次意 外怀孕和药流的经历。她说那时她才 17 岁,并不知道性是怎么回事,也完全不 了解避孕的措施。发生关系是男孩主动提出的要求,她说她要知道会有这么多麻 烦她就不干了。由于男孩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所以第一次她就怀孕了。问及她是 怎么知道自己怀上了,她回答得很含糊,说是“当天晚上就知道了。”很可能发 生的情况是,因为没有避孕,男友怕卢红怀上,所以买了试孕纸给她测试,结果 证实是怀上了。卢红告诉我们发现后第二天男友就去买了“孕停”给卢红吃了, 做了药流。我问她以后两个人发生关系时有没有采取避孕,她说有,示意是男友 使用了避孕套。

她的第二次怀孕和药流经历是和一段比较复杂的感情纠葛相关。她当时怀孕 据她自己说是有准备的,是和当时的男友想要的,因为两人似乎有结婚的打算。 但是怀孕后她发觉男友和她的一个好朋友有瓜葛,而且男友因为她的发现还对她 动了一次手。卢红说,被男友打了之后,她第二天就吃药把孩子做了,那时她怀 孕一个月。事后她才告诉男友,男友非常生气也很后悔,为此,他和另一个女孩 断绝了关系,并向卢红道歉,说是一时激动打了她,不会有第二次。但是卢红无 法原谅他,她说因为打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像第一次一样,她是让别人给她 买药的,据说是她的一个干姐,一个比她大些的女孩。这个女孩因为知道卢红的 男友和别人有关系,也劝卢红把孩子做掉。卢红还说,自从被她的男友打过后, 她就不想结婚,也不想要孩子了。

卢红第三次怀孕是在去年 2008 年过年前,怀上的是她目前正在交往中男友 的孩子。我问她为什么没保护,她说当时要过年了,两个人喝酒喝多了。后来, 因为月经没来,她觉察到可能怀孕了,就买了试纸,一测果然怀上了。她没有和 男友商量,就自己决定做药流。药流之后卢红才告诉了男友,她说男友也没什么 反应,只是说“你把孩子打掉了?”,之后就没什么了。她自己说她觉得和现在 的男友性格不合,总有一天要分开的,所以要孩子干嘛,留着也是累赘。

卢红三次流产都做的是药流,用的是一种叫“孕停”的药,15 元两粒。她 说她知道这种药是朋友告诉的,也是从广告上看来的。我问她吃了这种药有什么 反应,她说吃完就肚子痛一下,就好了,第二天人就象没事一样。我问她有无副 作用,她说药盒上写的是头晕、发烧、例假不正常。她对流产对女性的身体有什 50


么影响似乎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有具体了解过。父母从来没给她进行过相关的性 教育。第一次来例假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是外婆告诉她的。据她的叙述,她 的朋友当中也有很多怀孕做药流甚至人流的。前面所说的和他的男友发生关系的 那个女孩比她年龄还小,只有 16 岁,已打过两胎,而且一胎是做流产手术的, 因为那时她已经怀了 8 个月。

卢红的经历表面上反映出的是青少年流动人口缺乏性和避孕措施的知识,但 是如果我们追究为什么青少年流动人口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这无疑是和她们在迁 入地作为一个边缘化的青少年群体有直接关系的。这个边缘化的主要表现就在于 流动青少年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

导致卢红多次意外怀孕并进行药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卢红的第一次性关系和导致的意外怀孕表现出了亲密关系中的不平等的 性别文化。在卢红对性以及会对她造成的生理后果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 的“男友”的事后表现,比如让她试孕和帮助她买药流产的举动足以证明 他是具备性知识的。所以,卢红的第一次怀孕是在她基本上没有性知识和 性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男友提出要求而不采取避孕措施体现了青少年恋 爱和亲密关系中的一种性别权力关系,即男孩的性要求和女孩的服从都被 看作是自然的性别角色,但显然,一旦发生怀孕的后果,女孩是主要受到 影响的一方。在性知识不对称的情况下,男方还是没有在性行为中采取任 何避孕措施,就是男女在性领域关系中的一个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通常被 理解为“激情”,但背后的文化机制则是男性通常在亲密关系中占有要求 性行为的主动权,这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和表现。同时,在女方几乎 没有性知识和性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女方就在性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地 位,她必须依赖于男方给与她相关的性知识和保护。如果男方也不给予保 护,导致的后果就有可能是意外怀孕,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 题。卢红的第二次怀孕虽然是她和男友达成共识的,但是意外的感情纠葛, 男友对她的粗暴行为,以及卢红毫不犹豫的堕胎决定都表现出这段恋爱关 系的不成熟。卢红的第三次怀孕发生在双方都喝醉酒的情况下,但也显示 出两人在可能发生性行为的情况下没有采取多少心理上的和行动上的自 我保护措施,尤其对卢红来讲。 (2)卢红一共有三次怀孕的经历。应该说,自第一次之后,卢红就应该知道如 果不想怀孕,性关系中需要采取避孕措施,但是第三次的怀孕表明她并没 有一直这样做。同时,她解决三次怀孕的方法都是药流,虽然她获知药流 的途径主要是从朋友那里得来的,对药流的原理和长期的健康影响几乎不 了解。卢红怀孕频繁,并且频繁得依靠药物来流产说明了几个问题。一个 问题是她虽然获得了性知识,但并没有强烈的避孕意识,或者说并没有把 意外怀孕这个后果看得太认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发现了药流这种既便 51


宜又快捷的流产方式,所以没有太多后顾之忧。第二个问题就是,她毫不 犹豫得反复使用药流是因为她基本上不了解药流对女性的身体尤其是生 殖系统会造成的长期影响,她所知道的只是从广告上和药盒上所列出的药 物副作用。第三,她对性和甚至健康知识的缺乏表明社会、学校和家长都 没有在她性成熟之前给予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她是在经验中、与异性和同 性的朋友交往中,还有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文化渠道来自己学习的。 (3)卢红的多次怀孕也暴露了游离于学校教育系统之外的流动人口青少年辍 学之后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辍学,卢红本来应该被学习占据大部分的时间 和精力自然转移到其他的内容上,例如打工、玩耍、谈恋爱,而从采访来 看,恋爱在她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恋爱的一个表现就是发生 性关系。虽然在读的青少年也谈恋爱,而且很多中学生已开始尝试性关系, 但是学校也是制约青少年,尤其是在中学生年龄的青少年发生恋爱和性关 系的一个重要机构,因为这两种关系都是被禁止的,是对学习有负面影响, 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如果怀孕发生,对女生来说,将意味着学业的 中断甚至是传统文化上的谴责和巨大的心理负担,其代价是巨大和沉重 的。然而辍学的青少年因为不受学校的管束和制约,也就少了很多对于恋 爱和发生性关系的顾忌。游离于学校之外,也就使卢红作为一个青少年的 恋爱和性关系游离于学校这个机构的监管之下,它的后果就是她在不具备 成熟性知识以及可能不具备成熟的恋爱观和能力的情况下和不同恋爱对 象发生着经常的性关系,并导致了她的三次怀孕和堕胎。 (4)卢红的经历还不仅体现出过早辍学会给流动人口青少年带来的问题,也体 现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及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所存在的问题。她的父母虽然 给予了她生活上的保障,但是对于她的性成熟和性经历基本上一无所知, 更谈不上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管教了。卢红第二次怀孕的经历尤其体现出, 因为不上学,所以她和男友显然已经在考虑其他在读的甚至同龄的年轻人 还没有考虑的问题——结婚和生孩子,因为卢红的第二次怀孕不同于第一 次和第三次,是在计划之中的。

卢红的三次堕胎看似轻而易举,但后面暴露的是卢红对于药流可能对女孩造 成的健康后果的无知,以及三次会使卢红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成为少女母亲 的可能性。卢红的每一次堕胎都在她怀孕初期,但是如果她发现的晚,或没有经 验,很可能会象她的朋友一样必须依靠引产手术来堕胎。更重要的是,如果堕胎 不成功,卢红的怀孕将对她本人意味着更多,例如她和男友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 力抚养孩子?在父母双方都不是本地户籍的情况下,她们孩子的未来将面临着什 么样的社会问题?作为年轻的并可能是未婚的母亲,卢红会遭到来自社会什么样 的排斥?虽然这些只是假设,但是卢红年仅 19 岁就已经三次怀孕和堕胎,至少 反映出流动青少年人口中性关系的相对随意性和对性关系后果十分不充分的思 考和准备。这也体现出流动女青年在这样一种性文化氛围中的脆弱性,因为一旦 怀孕,她们必须以堕胎或者分娩来结束怀孕,而无论哪一种选择,都对她们有着 重大的生理和社会影响。 52


2 母婴保健个案

我们访谈的林菊芬是一名外来媳妇,她今年 27 岁,丈夫一家就是归泾村的 本地人,并在村里有房。林菊芬和她先生就住在她先生家里的房子里。 她有一 个一岁左右的孩子,目前因为没有工作,就在家带着孩子。林菊芬的老家在内蒙 古,2002 年她考上大学来到上海,在某大学读经济管理专业。她家里是普通的 农村家庭,父母都从事养殖业,她说自己应该是家里学历最高的人了。2006 年 林菊芬大学毕业,在上海一个小公司找到一份经理助理的工作,但只做了两个月 左右,她就辞职了。她说辞了是因为觉得这份工作不是特别有前途,而主要的原 因是她从网上看到上海市嘉定区在招聘所谓“三支一服”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是 政府招聘,而且招聘广告中写的是被招聘的人员将享受公务员待遇,所以她就动 心了。经过几轮的考试,她被录用,并被分配在嘉定支农,协助哈密瓜研究和栽 培。

林菊芬和她现在的先生是 2003 年在网上认识的,那时她还在上大学。林菊 芬的父母听说自己的女儿和一个上海男友交往还挺开心的,但是这段恋爱关系一 开始遭到过男方家庭的反对,虽然也不是特别强烈。林菊芬说,总的来说,双方 父母都算好说话的。林菊芬和先生在 2007 年办理了结婚登记,在 2008 年 1 月份 操办了婚宴。那时候,林菊芬已经怀孕了。我问她怀孕是计划之中还是计划之外, 她说顺其自然,也没特意要还是不要。虽然是嫁了本地人,但这并没有解决林菊 芬的户籍问题。本科生要五年以上才能去排队申请户籍,她说唯一可幸的是,她 们的孩子可以报上海户籍。

但是,因为怀孕,林菊芬不但丢了工资和奖金,最后也丢了工作和前途。林 菊芬说本来她签订的“三支一服”是两年期的合同,但是因为她中间怀孕了,所 以有将近一年半没领到奖金,就是从 07 年下半年她怀孕的时候开始起。她在怀 孕的时候有严重的哮喘症,无法上班,并且也得到了她的领导的同意。但是,后 果就是没钱了,而且自从 2008 年 5 月份,也就是她刚生完孩子还在哺乳期的时 候,单位就停发她工资了。问及当初有无签订过什么合同文件,以及她的人事关 系由哪个部门负责,令人吃惊的是她说没有签过合同,只签过一份协议。但她手 里也没有协议,只有一张所谓表明她为三支一服服务过的证书。她说原来是和嘉 定人事局打交道,但是现在嘉定人事局好像和社保局合并了,她都不知道应该去 向哪个部门投诉或反映。她非常气愤得说自己也找过人事局的人,因为不满自己 在哺乳期就被扣了工资,但是那里的人给她的说法是“你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并且说单位对她这样的处理已经算优待了,算好的,正常的要扣三个月工资。林 菊芬说她不仅没有得到她应有的工资和奖金,而且据她所知,她是同期录取的大 53


学生中唯一一个在支农后没有被安排工作的人,而其他学生据她说大都是上海 人。她说就算不给安排工作,单位也该推荐一下,可是她什么都没得到。她称因 为她们算是全国首批的“三支一服”人员,所以没有经验,只能当自己是项目的 试验品,而她说,自己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她还很生气的是,她很想找劳动仲裁, 但是要获得仲裁还要先交 300 元钱,这是明显的不合理。她似乎也找嘉定的妇联 反映过,但是那里没有人倾听,根本没人理睬她。 林菊芬在 2008 年 5 月生下了一个女孩。自从发现怀孕,林菊芬就一直在浦 东的仁济医院进行定期的常规检查。她抱怨说第一次进行全面的怀孕检查,就用 了 1500 块钱,把自己医保卡上那点钱全都用完了。以后的常规检查都是她和先 生自己出钱,因为她没了工作,也没有单位给她缴纳医疗保险了。婆家人成了她 怀孕时的主要社会支柱,因为她怀孕时犯哮喘很厉害,不能上班,住在 3 楼喘得 下不了楼,婆婆就给她每天端汤送饭。她自己的父母倒没怎么来过,唯一来过一 次是她怀孕 4 个月的时候。林菊芬对自己和婆家人的相处很满意,也提出,因为 婆家是本地人,所以很多事情到底方便很多。

虽然她得到了婆家精心的照料,但是和医院打交道的经历却令她有很多失 望。首先,在孕前和怀孕初期,她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怀孕,她很 希望医院能给她提供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告诉她哮喘对孕妇会有什么影响。用她 的话讲,她希望有人给她“打个预防针。”她抱怨说,一旦怀上了再出现问题时 就晚了,因为如果打掉就是伤害了一个生命,如果不打,对身为父母的他们来说 又很有影响。原来,哮喘在林菊芬怀孕的期间把她折磨得半死,因为这个病,怀 孕时她还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她自述,原来小时候就得过哮喘,但是很久没犯了, 也不严重。她怀孕时犯上这个病是因为她们家隔壁家具厂的味道刺激了她。她闻 到后就咳嗽,开始没在意,以为是感冒,去看医生,医生也把她当感冒的病治。 后来越来越厉害,几乎每星期都要去看病,气也喘不上来。直到她第一次全面怀 孕体检,医生才告知她这个是哮喘。可是据她反映,浦东某大医院的医生从没有 跟她解释过哮喘对怀孕的影响,只是给她开药,什么建议也没给。而且,在她怀 孕六个月的时候因为哮喘住院,刚出院,医生又让她住院,还跟她讲,“像你这 种情况,以前是不允许怀孕的!”可见哮喘对怀孕是有很大影响的,但医生和医 院却没有给她提供过相关的信息,似乎还责怪她有这个病还怀孕。怀孕检查时她 的卡上是写了哮喘,但她说填是填了,但是没人看,也没有医生给她解释。到现 在为止,林菊芬的哮喘还在发作,虽然较她怀孕的时候有很多好转。至于其他怀 孕的知识和常识,她说因为妯娌生过孩子,有经验,所以从她那里得到很多知识。

生下孩子后,林菊芬也是领着宝宝定期去医院检查,让做什么检查就做什么 检查。一开始,她们还是去她做孕检的大医院,后来生完孩子后就去浦东三林镇 卫生院。她还强调,因为妯娌有经验,所以教给她很多带孩子的经验。对于医院, 她和她的妯娌都有很多怨言,抱怨说医院不要让人给她们打骚扰电话就好了,因 为三天两头就有人打电话来推荐奶粉、钙片、照相等各种产品和服务。她们认为 54


是医院泄露了她们的私人信息,因为她们也只在医院留下过详细的信息。林菊芬 说女儿刚生下来 1 个月不到,就有人打电话到家里来问她女儿生日要不要拍照, 孩子的生日如果不是医院泄露的那还有谁呢?她们最生气的是医院乱推荐,三林 卫生院就推荐林菊芬的宝宝吃牛初乳,一种含钙量很高的补品,结果吃了两个月 下来,她的宝宝上了火,嘴红了一圈,里面也溃烂。她说,就因为这个,宝宝反 而一周就瘦了 3-4 斤。她还知道一个和她宝宝差不多大的孩子,也是吃了医院推 荐的牛初乳,结果上吐下泻。她以前去的大医院也好不到哪里去,居然鼓励母亲 们不要给孩子喂母乳,而是改吃某种品牌的奶粉。她说生下宝宝 42 天,那医院 的医生就让她给孩子停母乳,令她十分气愤。

林菊芬现在的希望主要是能找到工作,能有份收入养活自己。她说自己没什 么要求,甚至不奢望养活女儿,只要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她说在上海生活挺难 的,消费高,南北差异大,刚开始,吃、住和语言都不通。但令她烦恼的主要是 经济压力,收入少而支出多,总也攒不下钱。她深深得感叹有了孩子之后花费一 下子就涨上去了,自己还要靠公婆资助,要吃要住要奶粉(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就 没有哺乳了,改奶粉了),要尿片,要打预防针等等。如果孩子生病,看一次病 至少两三百,光小孩的花销一个月就要有 1000-2000 元左右。她说,从怀孕到生, 大概一共花了两万块钱左右。她自己看病全是自己掏腰包,全自费,因为没工作 也就没人给交医保。虽然林菊芬的婆家是本地人,有房,看上去生活水平还可以, 但是也不容乐观。一是因为林菊芬没有工作,二是自有了孩子之后,花销就厉害 多了。林菊芬的丈夫是工人,在汽车玻璃厂,金融危机使他的工资大打折扣。

林菊芬的经历从正反两方面反映出了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对流动女性母婴 保健领域生殖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外来媳妇,和归泾村上海本地人的 婚姻关系使她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上较好得融入了迁入地的生活。这使她在怀孕和 养育婴儿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社会支持和家庭的照料。但是,作为一名在上海 的外地毕业生,她的怀孕却给她的职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单位在她怀孕期间 扣发奖金和哺乳期间停发她的工资显然可以说是一种性别歧视的表现,但是这种 歧视也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和她是外地人的身份有关系的。失业是林菊芬目前在 上海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虽然有丈夫和婆家的照料, 但是没有工作,没有独 立的经济来源给她怀孕和保育婴儿的过程以及她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上和 心理上的负担,这一遭到社会排斥的经历,使她在母婴保健这个女性生命中重大 的生殖健康领域里蒙受了巨大的压力。

林菊芬的经历体现了母婴保健领域妇女遇到的以下几个问题和因素: (1)虽然我们主要访谈的是林菊芬在母婴保健,孕产孕后的个人经历,但她 的经历中折射出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和外地人歧视两个社会因素。性别歧视是造成 55


林菊芬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林怀孕的经历是和她失业的经历直接联系在一 起的。林在怀孕前工作一直很努力,还被当作模范和榜样被单位表扬过。但是在 她怀孕后,由于患上严重的哮喘,而且是在得到领导同意的前提下,她停止了上班。 至于单位从法律角度来说有没有权利扣发林菊芬的奖金, 并且在她哺乳期间,也 就是她劳工合同的最后几个月中停发她的工资,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无论 法律程序上是否站得住脚,单位这样的行为显然是有歧视性的, 因为这种在妇女 怀孕并且患病期间扣发奖金和工资的行为是一种对妇女由于怀孕而无法参与社 会经济劳动的惩罚。生殖活动是支撑社会经济劳动和社会生产力的一个最根本和 前提的条件,也是为什么世界上多数国家会出台政策和措施专门保护妇女职工在 孕期间权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妇女的生殖角色是她性别角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 是她性别的一个自然的反映, 更何况妇女怀孕分娩和养育孩子也是社会劳动的 一部份, 而且是有着特殊和重大意义的社会劳动, 社会在这个期间对妇女采取惩 罚性的政策无疑是对她性别身份的一种歧视, 因为这给女性造成了和男性相比 极其不利而且是极不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压力。同时,对外地人的歧视也在林菊芬 的经历中有所体现。据林透露,和她同一批被“三支一服”招聘的毕业生大都是 上海人,而且据她了解, 所有同批服务于“三支一服”的大学生后续都找到了工 作, 而只有她没有得到单位的安排或者是推荐。虽然我们无法证明林的单位对林 的做法是否有着对外地人歧视的成分, 但是这是很可能的, 林本人也觉得她遭到 的待遇是和她的非上海人身份有关的。 (2)失业给林菊芬作为一个新生儿的母亲以及她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 理负担。在对她母婴保健经历的访谈中, 林的叙述主要围绕在医疗消费的主题上, 集中反映了失去经济来源给林带来的深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尤其因为在上海 的医疗费用是昂贵的。她也很内疚自己的失业给自己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经济负担, 而怀孕、治病和养育孩子无疑已经又给她和她的家庭增加了繁重的经济压力。尤 其是, 孩子出生后,孩子的健康就成为了林菊芬和家人主要关心的问题, 希望尽 一切能力给孩子最好的营养和医疗变成了最重要的目标。然而当医疗开销高于个 人的经济能力水平, 尤其是当失业造成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这个情况就会影 响到母亲和孩子的健康, 因为经济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母亲和孩子所能够 得到的健康资源。 (3)林菊芬是我们采访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归泾村流动人口之一,她也在怀孕 和孕产过程中受到了比较好的家庭照料以及正规医院的正规检查。但是,林菊芬 对她所得到的医疗服务是不满意的,她的不满意暴露的是医疗机构和求医人之间 的不平等。医院和医生,作为有专业知识并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相对于病人来 说处于权威的地位。林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也缺乏对怀孕的了解,她十分希 望医生能够告诉她哮喘病情对她的怀孕会造成的影响,但是,医生从来没有给她 做过解释。而在生完孩子后,由于听从医生的意见给孩子吃牛初乳,反而造成了 孩子的不健康。使林菊芬十分反感的是,医疗系统的商业化使得孕妇和孩子都成 为了“顾客”,医院和医疗人员利用自己的权威和专家地位,不顾孕妇和孩子不 同的体质而一味得推销“保健”产品,给孕产妇的家庭造成更多额外的经济负担。 而且,这些当“保健”品给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时,还是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投入。 因此,林失去了对正规医疗系统服务的信任,而更愿意从非正式的渠道,例如家 人和网络,来获得更为客观的信息。怀孕期间是女性需要获得社会、心理、生理 56


和医疗各方面支持的阶段,但是显然,公共医院的服务没有提供到位和全面的服 务,因为她们把孕妇和孩子当作“病人”和“顾客”,当作在保健和医疗过程中 没有发言权和参与权的人,而是以统一潦草和商业化的模式对待她们,这就让她 们有着强烈的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虽然林菊芬的失业表面上看起来和她在母婴保健领域的经历是两个没有直 接关系的领域,但是前者,也就是经济地位和活动,对一个人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 的。社会排斥概念在欧洲的起源来自于学者对于贫困人群和失业人群这些被剥夺 了经济资源的人群在社会结构中被边缘化过程的思考。而且,在这个概念后来的 衍生过程中,经济一直是考察和衡量社会排斥这个概念的一个主要视角。林菊芬 的经历中,失业造成的经济能力的丧失是林菊芬作为流动人口在上海生活的一个 最主要的问题,虽然她在访谈中也表示出上海人对于外地人的文化和社会歧视是 她在上海学习毕业后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感受。

她透露过,原先她的婆婆和公公也反对她和他们的儿子来往,这与她父母希望 她找一个上海男友的想法截然不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无疑是因为林菊芬不 是一个上海的女孩,而是一个外地人,所以林菊芬的父母希望她通过找到上海的配 偶稳固在上海的生活,而她丈夫的家人显然对她不是本地人的种种因素有所顾 忌。找到一个上海本地丈夫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林菊芬在上海的生活,比 如帮助她在归泾村有了住房,有了家庭,并被纳入了当地人的社会关系中,解决了 她孩子的本地户口问题。在她整个怀孕和产后恢复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她 的丈夫和婆家,而不是她远在异地的父母,给与了她全面的照顾。林对自己在上海 新建立的家庭关系感到很满意,她的满足感来自于她和丈夫及他的家人相处得很 好,作为一个外来媳妇,她感到自己真正被这个新家庭所接受,被公婆、妯娌悉心照 料,是这个上海家庭中的一员。

林菊芬的孕产过程看似伴随了家人的悉心照料和支持,但是这个过程也伴随 了林菊芬的失业以及失业后带来的心理上和经济上的压力。而且,虽然林菊芬嫁 给了上海人,但她没有上海的户籍,失业对她的影响要比对上海本地的女性更大。 原因是作为外地人,林面临着比上海人更加广泛和严峻的社会问题,而经济的支 持又是关乎外地流动人口在迁入地和外地女性在嫁入地生存问题的核心。尽管林 菊芬目前有丈夫和家人的经济支持,但是如果她长期失业,不仅会进一步加深林 菊芬融入上海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同时也可能会由于失业造成的她对丈夫家庭的 经济依赖性而导致家庭内部的矛盾,给她的婚姻关系造成压力。 3 家庭暴力个案

57


金兰是安徽人,18 岁就来上海,当时初中毕业后过来打工。家里那边没什 么事情就出来了,有亲戚在上海做生意,就把她介绍进川沙附近羊毛衫厂工作, 一年之后厂关门,她就来到上海的浦东三林镇。从 19 岁到现在 33 岁她一直都在 三林,并在三林 14 羊毛衫厂工作,直到结婚怀孕之后。管质量的师父是上海本 地人,把她认作干女儿,对她很好。金兰表示自己在上海打工的经历还是比较顺 利的,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但是她的婚姻遇到了困难。和上面故事里的林菊芬一 样,她也是一名外来媳妇,嫁给了一个上海本地人。

在金兰结婚前,金兰的妈妈一直希望给金兰介绍个老家的人。后来,干妈给 她介绍了她后来的先生李先生,因为辗转了几层关系,所以她干妈实际上也不太 了解他。金兰说他个子挺高的,长相也还好,各方面人都还不错,年龄也合适, 比自己小一岁。金兰说见面觉得看得过去也就答应了。谈的时候他并没有打骂过 金兰,那时候金兰觉得李挺老实的,但现在她觉得自己一时糊涂了,对他其实缺 少深入的了解。金说谈恋爱时她从来不会主动向他提出什么物质要求,比如买东 西什么的。有一次她的鞋跟掉了,金兰就无意之间说出来,李就主动买了一双鞋 给她,金因此对他感觉还不错,就放心了。2002 年 10 月认识,半年左右的时候 李提出性要求,金也就没有拒绝,之后就怀孕了,所以也属于意外的怀孕。本来 打算 2003 年 6 月结婚,因为非典到 8 月才结婚,11 月 24 日她就生下了女儿。

李是在菜场卖菜的。金觉得卖菜虽然不是正式工作,只要辛苦点能过日子就 行。金认为自己文化低,是乡下人,工作也一般,不要求别人有什么条件。自从 结婚之后,金就一直住在他家。她的公婆和丈夫每天都一早就出去卖菜,要到晚上 7 点左右才回家,金自己也上班,但她还是包揽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洗衣服、打 扫卫生、做饭,包括她怀孕的时候。她怀孕前四个月还是在工厂工作,因为觉得 体力不支, 金就辞职了。

结婚之后,金发现李对他的父亲很粗暴,经常打骂他。父亲以前是厂里的工 人,后来厂里不景气,金的公公就买断工龄退休了。李本来和妈妈在菜场卖菜, 父亲回来之后就去帮忙。因为他父亲年纪也大了,之前没有经验,不会做生意, 遭到李的嫌弃。金还劝李说不能这样对父亲,并建议李如果他父亲做不好,可以 好好讲,不能骂更不能打。李听了很不舒服,之后就趁金不在家的时候变本加厉 得打骂他的父亲。

在金怀孕的时候,李就因为金有一次没有准备好凉开水而大发雷霆,对金表 示不满,并坚持要金去烧水,还对她拉拉扯扯。但真正令金和李的关系发生显著 转折的是孩子。李说喜欢儿子,但金生了女儿。金觉得只要是自己生的都喜欢, 58


但是作为丈夫的李就是不喜欢。自从孩子在医院里出生起,李就对孩子不管不顾, 非常漠然,既不去探望妻子,也不愿意抱抱孩子。孩子接回家后,金住楼上,李 住楼下,他从来不看小孩。金的妈妈在金坐月子的时候来上海看望她,婆家也不 是很热情,金就让自己的母亲回去了。小孩两三个月之后,金做完月子,婆婆就 回去卖菜了,金又开始操持大部分的家务,并且尽心尽力。

小孩 3 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一天不怎么舒服,金慌慌张张吃了点饭就去哄孩 子,忘记了洗碗。李回来后就很生气,用上海话骂金好吃懒做。金反驳说家里的 事情平时都是她做的,哪里懒了。李就很生气,开始骂很难听的话,还用手狠狠 地敲了金的头一下,那是第一次对金动手。金说夫妻应该是平等的,并且说“我 不要求你听我的话,但是你要尊重我,我虽然是外地人,是你愿意娶的,你不该 骂我。”金看情势不好,就把孩子放在屋里。李就把金使劲拖到外面,把金按在 水龙头边当着街坊的面打她,打得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那时候金还不知道打 110,倒是邻居一直看到她被打得都是伤,夏天也不敢穿短的衣服,就叫她去报 警。

因为孩子,金和李经常发生矛盾。小孩要买点东西,打预防针都要钱,让李 拿点钱他就不乐意,小孩生病了,他就更生气,觉得金没有带好小孩。金觉得她 已经很尽力,她也不想小孩生病,她也很体谅家里的经济条件,费用也是能省就 省。但每次小孩生病,李就和她吵架打架,不陪着去看病,也不拿钱,她只好向 别人借钱去看。她平时在家自己的零用钱不会问他要,但是看病的钱总是要李这 里出的。

在小孩一岁多的时候,金的哥哥就来接金和小孩回老家看望父母。回家之后, 金想多呆一段时间,但是婆家就一直催她回去,说是要拆迁了,呆了 20 多天之 后,她就只能回去了。世博动迁是 2005 年,他们家搬到三林镇的凌兆(暂时租 的房子)。小孩那个时候生病了,李就和金吵,金就说要上班去了,把小孩送到 托儿所,家里不同意。金坚持要去上班,为了钱的事情她们争吵了很多次,李也 打过金很多次。很多小孩 18 个月就上托儿所了,她等到 20 个月才送去,自己要 去上班,李就是不让。金最后还是找到了份工作,但先要培训,她就想把孩子交 给公婆带,但他们不同意。金只得早上 8 点多上班到晚上 11 点,做一休一。那 时候不上托儿所,就请了对门的一个阿姨看小孩,一天隔一天带,每个月 300 块钱,后来小孩得了肺炎,阿姨不敢照顾了,家里吵得更厉害了,晚上 11 点上 班回来,还不让她睡觉。金只好把孩子交给干妈带,干妈帮助她的孩子入托,但 是公婆和李都不肯出孩子的入托费。金只好借钱。小孩刚到幼儿园不适应,就生 病了,她只好又上班又照顾小孩。

59


李大多数不讲理的时候,金也不会搭理,有时候就带着小孩出去。从老房子 搬出去的的时候就三天两头打,为了小孩生病,还有其他的事情,都是一些小事 情,动不动就让她带着孩子滚。刚搬进拆迁分的房子,小孩大约两岁的时候,一 天晚上,因为孩子不懂事用遥控器在婆婆头上敲了一下,金的婆婆就开始骂小孩。 金让才刚刚会说话的孩子向奶奶道歉,后来就带着小孩去睡觉了。但婆婆还在外 面骂,并指责是金教唆小孩打她,并把李叫醒向他告状,要儿子把孙女拖出去打。 这个时候已经 10 点多了,金劝李不要打女儿,有事第二天再说,李就开始打金, 还把她按在床上拿刀架在她头上,说要杀了她。小孩目睹了这一切,非常害怕。 那天,李提出要离婚,说她死皮赖脸不肯走。金说要是没有小孩她早就离了。

李第三次提出离婚的时候把金的鼻子打骨折了,金的鼻子被打骨折,开始不 知道,第二天发现脸肿的非常厉害,就报了警去验伤。去看医生才知道是骨折, 医生说幸好及时发现,否则就要要开刀了,金也没有告诉家里人自己被丈夫打成 这样。李还编造理由,谎称金在家赌博,去法院起诉离婚了。他写不出来原因, 就照别人的抄,说金在家赌博,金考虑到她一个人没法养孩子,他家不喜欢女孩 也不能留给他们,不同意,最后大家也都没去法院。

金的鼻子矫正好没多久,就发生了另外一件事。一天吃饭的时候,孩子把骨 头放进金的碗里又放进爷爷的碗里,金急了就说小孩不要把骨头放进别人的碗 里,婆婆听了就开始骂。金辩解说她是一时心急,李就拍桌子,用筷子敲金的头 戳她的胸,并不让她吃饭。那个时候金一个月赚 700 多再加一点奖金,小孩的钱 都是金出的,金花的钱也是自己的,所以也没有钱给饭钱了。婆婆就说她吃饭不 给钱,让儿子把金拖出去。李就站起来把金拖出去扔在草地上,孩子就跟着出去 哭,他也把孩子扔在草地上,把门关掉了,不让进去。

邻居帮金打了 110,警察来了和李交涉了几次,但是警察一走,他又把金和 孩子拖了出去。邻居看到又打了 110,警察这次来了,李不开门,还骂警察。警 察就带着金去三林镇公安局报警,备案了之后,警察让金第二天去三林镇妇联。 第二天,金就去了妇联,妇联打电话给居委会,让居委会把金送回去。居委会打 去电话,李不理,后来就不接电话了。到了傍晚,她只好再找 110 再把她送回家。 警察说: “如果你不想一起过了,就对法院提出离婚。”李听见离婚二字,才同意 让金和女儿住回来。

金觉得自从动迁搬到凌兆租的房子之后,没有什么老邻居了,李对她想打就 打,动不动吵架。她觉得实在受不了了,这样下去对女儿也不好。所以这次拿到 传票之后,金也没有想很多,就准备离婚了。后来,金和李协议离婚了,并得到 60


了一套最小的房子,现在女儿两人住。

金兰的经历折射出以下一些社会因素:

(1)金兰是一名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受害妇女。家庭暴力在世界各国都有发 生,通常大多数的施暴者是男性,大多数的受害者则是女性,从这一点上, 已经充分显现出家庭暴力是一种性别权力的体现,即暴力不仅表达了父权 社会中男女权力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关系,它也同时在家庭,这个组成社 会的小单元中建立了一种性别权力的微观机制。金的丈夫曾多次因为家务 问题责骂金,有时施加拳脚,例如李曾因为金没有准备好凉开水和因为孩 子不舒服没有洗碗等原因打骂过金,这些例子活生生得体现了男性在婚姻 生活中觉得有权支配女性操持家务的心态,而李为了这些事可以对金加以 拳脚则更进一步暴露了在不平等的性别关系中丈夫和妻子的“主仆”角色, 也就是说男性觉得自己在地位上凌驾于女性,有权教训女性,尤其当女性 没有尽好她作为妻子和主妇的角色的时候。 (2)但是,金兰遭受的家庭暴力不仅是基于性别的权力动机,同时也和金兰外 来媳妇的身份有关。就是说,金兰的性别和非上海户籍的身份在她的特定 经历中造成了她在婚姻中的双重弱势地位。金兰和丈夫李的结合并没有像 林菊芬的婚姻那样使金兰真正融入到上海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相 反,李对金兰的虐待和打骂不仅是基于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控制,也是基于 男方(上海人)对女方(外来媳妇)的歧视和排斥。很显然,金兰嫁入李 家后为李家的生活作出了很多贡献,她操持家务,在结婚初期和孩子要上幼 儿园的时候都有工作,有经济来源。从金的叙述来看,李粗暴的性格和不尊 重家人的态度在他们结婚一开始就有所体现,但是李对金的家庭暴力的真 正开始是在金生了女儿之后。李和李的家庭轻视女孩,这也是一种性别歧 视的表现。因为这个原因,李和其母亲对金的不满意和责骂越来越多,包括 李对金动手的过程中,李和其家人对金的辱骂经常围绕金是外地人,是外来 媳妇这一特征上,完全暴露了李家人作为上海人排斥外地人的一种文化心 理。作为社会地位比较弱势的外来媳妇,金为融入丈夫的家庭尽了很多努 力,但是她丈夫的家庭并没有把金真正当作一家人,所以在和金有矛盾的 时候,李家排外的心理暴露无疑,并被当作用来虐待金的理由。 (3)虽然李经常打金兰,但在李第一次提出离婚时,金考虑到孩子并没有同意。 直到李第三次提出离婚,金才终于同意,可见她在离婚的问题上态度有一 个转变的过程。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很多女性,都不一定能够成功得 离开对她们进行施暴的配偶,这并非因为她们软弱、愚蠢或被欺负惯了。 金曾说如果没有孩子她早就离婚了,可以说是很多现实的情况,诸如孩子、 经济、房子等等原因,束缚了女性的手脚。离婚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它 牵涉到当事人社会和经济地位的重大改变,同时也会对当事人造成文化和 61


心理上的负担。如果社会要帮助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走出伤害了她们的婚 姻,社会必须提供相关的支持,让受害妇女了解施暴者的特点,暴力的成 因,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中对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的危害,以及她们在这 样的处境下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以拥有的选择和出路。据我们所知,金兰 并没有在离婚过程中使用过李对她进行家庭暴力的证据,由于过错问题牵 涉到财产的分割和其他经济补偿,所以这样的女性也十分需要有相关的法 律咨询。 (4)多次的家庭暴力也造成了金兰身体上的多处创伤,但是有时金兰甚至不知 道她被打得有多严重,例如她鼻子被打骨折的那次,她只觉得鼻子有点歪, 到医院才知道是骨折了,如果再不就医,就要动手术了。除了对她动手, 金的叙述表现出她遭受的暴力还包括来自李和他婆婆的辱骂。家庭暴力其 实包括多种形式的暴力,例如身体暴力、语言暴力、心理暴力和性暴力。 女性需要了解家庭暴力的不同面目和形式,这样她们就能更好得保护自 己,并意识到配偶的做法是一种暴力行为。同时,应该有机构专门受理家 庭暴力投诉和验伤的程序,为受害妇女保留证据并建立档案。 (5)家庭暴力也给金兰带来了负面的经济后果。一是不幸福的家庭生活和家庭 暴力妨碍了金的工作。因为挨打,她必须请假看病,对同事遮遮掩掩,这 给她的工作造成了困难,也使她背负了更大的经济负担,因为丈夫不原意 在女儿身上花钱,而婆家又不肯照看孩子,金必须既工作又照看孩子,或 是花钱托付外人来照料,这也使金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 (6)在家庭暴力事件中,我们也需要关心儿童。我们和金兰及其女儿接触的过 程中,发现不仅金兰自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金兰的女儿在一出生时就 遭到了父亲的排斥,长大一些后因为目睹了父亲对自己和母亲的不满和打 骂而存有很深的心理阴影,这无疑已经对幼小的“移民第二代”造成了心 理的障碍。事实上,在她无法控制的条件下,她已经被身为上海本地人的 父亲排斥了,父母的离婚和母亲的外地身份都将影响着金的女儿将来在上 海的生活。

暴力本身就是一种排斥和造成社会隔阂的手段。在发生在外来媳妇身上的家 庭暴力这一个案中,本地家庭成员和外来媳妇之间心理上的矛盾是家庭暴力的一 个重要的因素。这种“上海人”作为一个特定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群体对外地人 群体的心理排斥是所有和我们访谈过的流动人口都一致反映的影响他们社会交 往的因素。在金的故事中,这种心理上的社会排斥并不是孤立发生的现象,同时 也伴随着李和其家人对金经济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排斥,如李不愿意为孩子去医 院看病出钱,李把金和孩子赶出家门不让他们回家,李要求和金离婚等。可以说, 这段婚姻造成了金在上海生活的最大的不融合,是她作为一个多年在上海生活和 打工的外来女性生活中最刺耳的不和谐音。

62


4 性病/艾滋病个案

田姐小时候因失去了一条胳膊而成为一名残疾人。她很早就出来打工了,在 来上海之前,她在广州打工。说起在广州的工作经历,她首先告诉我的就是她曾 经想在一个酒店找工作,有朋友介绍她去那里,她应聘的是收银员,但是她说老 板娘不喜欢她,所以就没有用她。其实,她指的就是老板娘还是不愿意用一个残 疾人。她还曾经想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但是因为她只有一只手,所以别人也不 愿意用她。

谈到年轻的时候,田姐说自己被一个男人骗去结了婚。她在家有兄弟姐妹, 但她说家里重男轻女,所以她从 15 岁起就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她说自己去背煤, 1 毛 5 分钱背 100 斤。有一次她去煤厂要钱,在那里她认识一个人,应该是个女的, 说是给她在城里介绍工作,有个人家要个做饭的。她说自己就这样被骗去了。到 了那人家里,人家就摆酒席,强行和她结婚了。问她为什么没有逃回家,她说自 己要强,没有找到事做还被骗结婚,所以怕被人笑话。再加上,她结婚一个月就 怀孕了,和那个男人生了一个孩子。她说自己 7 年没有回家,家里人根本不知道 她在哪里。她不回家因为她心里不舒服,不敢回家。她最终离开了这个男人,去 广州打工,她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和那个男人有没有正式的婚姻关系。问她最终 为什么离开,她说那个男人实在不怎么样,不能依靠他,没有能力养活他们,只 知道种地。她说如果生活能过得去也就算了,但是和那个男人过得日子比在自己 家里还穷,所以就萌生了出去打工的念头。而且,据她自己说,那个男人后来也 跟别人好了,她自己就留在房子里带孩子。还说这个男人因为和她结婚借的钱欠 的债,后来还是她还的。我问她有多少钱,其实也就两百来块左右。总之,这个 丈夫和她根本合不来,人品差,不好商量,没有本事,没有钱,和别的女人混在 一起,最终她就离开了。但是,打工后,她还是寄钱给家里养活自己的孩子,她 说管孩子一直管到她能自食其力为止,刚出来打工似乎是在她的家乡,她做过挑 担的小生意,但是她说后来维持不下去了,因为实在没有什么收入,加上自己有 孩子,那里的消费水平又不低,所以似乎小生意这条路行不通。

到广州后,她一开始曾经试图摆地摊,但是还没摆成,她的钱就被抢光了(有 一两百块钱)。这个时候,她认识一个女人,干这一行的,就是那个女人给她指出 了一条路,自此她就开始了从事性工作。她说那女人请她吃饭,还给了她 100 多块钱,开导她说这样做就饿不死了,从此她就开始做了。那是 96 年,她在街 边拉生意,并不为任何人干,就自己拉活,大概 100 元一次这样的价钱。说到干 这行的,她说大多数出来做都是家境很贫穷的,多数来自贫困的山区,婚姻也不 太好,有的没文化,不会写字。

63


我问她入这行的时候知不知道性知识和如何保护自己,她说毕竟结过婚,知 道要买避孕套,但是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不知道。她白天工作,最后一年她改晚上 工作,因为白天怕见熟人。她说有的小姐妹一天做十几件,但是她一般接 1-2 个就 不做了。

我问她从事这个工作,她有没有遇到过危险,她说听说过也知道,有小姐妹 被打,被轮奸,被骗了去还不给钱。她说自己经历过一个顾客,那人叫她去他家, 还说不远,那时是晚上十一二点,一到弄堂口,他就问她要钱,翻她的口袋,结 果她确实没钱,只有坐车的交通卡,那人就打了她一个耳光,打得很厉害。还有 顾客拿着刀逼她干,不给钱。在广州,她还遭遇过被强暴的经历,但她没有细说。 经历了几次,她就叫顾客到她要去的地方,或者和小姐妹结伴去。她还说自己尽 量避开坏的客人,说绝对不要接吸毒的顾客,因为他们要钱,要干,还不做保护。

说到干这行,她说有“三怕”,即怕政府、怕病、怕坏人。这三怕中,她还是 最怕病,因为病最难对付,传染性大,很难防治。她谈到健康,说尽管自己很小心, 用药水,用消毒水,但还是从顾客那里传染上了病。她自己会去医院检查,一年 一次做妇科和血检,验血大概 300-400 元。尤其是,如果她怀疑自己得病了,她就 会去检查,如果查出来有病,她就自己打针或吃药。她说梅毒是她去年检查出来 的。她说治疗的方法是打青霉素,要连续打 15 天,然后每 3 个月检测一下,3 年 跟踪如果没有复发就彻底好了,以后再也不会得了。她说她在广州治疗,只打了 3 针,可能就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完全治好。

我问她关于保护措施和从事这一职业的健康危险她是从哪些渠道得知的,她 说自己经常看杂志,有《家庭医生》、 《健康》和《家庭顾问》等之类的。她说姐 妹之间互相也会关照,有些姐妹确实是什么都不懂。刚开始在上海的时候,她还 曾经做过一件事,就是去保健品市场批发避孕套然后再卖给自己的姐妹。我问她 知不知道艾滋病, 她说知道的,但是同行里的只知道有一个在广州的得了,那是 因为她吸毒。她说她们就最怕吸毒的和同性恋,但她们也没有同性恋顾客来找, 就她介绍,干这行的还是患上淋病和梅毒的可能性最大。我问她有多少人会得, 她说大概 10 个里面有 2 个会得吧,一部分。她说有个姐妹是个崇民人,嫁人了,最 后是得子宫颈癌死的,据说死在了街边,女儿老公都不认。

关于避孕,她吃得是常效药,一个月吃一粒。以前吃的短效的,一个月要吃 22 粒很麻烦,而且弄得月经很紊乱,一直不干净。她说她怀疑这药可能是有副作用 的,她有一阵高血压,心脏也不舒服,也不能喝酒。我问她有没有意外怀孕,她 说有的,2005 年怀过一次,30 天以内就药流了,这种流产方式是小姐妹告诉的, 64


药也是,在广州她去医院流产过 2 次,察觉到没有来月经。有一次流产,她说是 回家乡的乡镇医院做的,据说很便宜,做一个人流只要 40-50 元。那时她已经到上 海打工了,在上海要是做人流太贵了,因为医院一定会让你住院、吃药,要很多花 销。除了这些以外,她说自己失眠,很多干这行的姐妹都失眠。她觉得是因为自 己老是晚上出去跑,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再加上找钱不容易,尤其现在金融危 机,所以还有焦虑。

说到政府,她说警察局的会派人来“钓”你,尽说些脏话勾引她们,许诺给 很多钱什么的。她在上海被抓了两次,一次是刚来上海的时候,其实那天她在垃 圾桶里收可乐的塑料罐,另外一个女的被“钓”了,因为“钓”人的警察说请她 们吃宵夜,她想为什么不去。虽然抓了,但是因为在她们身上没有搜出避孕套,所 以就把她们放了。后来一次在虹口区被抓,她说那天住的地方邻居在吵架,她嫌 烦,好像还怕 110 上门问问题,所以就出去了。结果碰到一个“钓”人的便衣, 也说了很多脏话,还许诺给很多钱,反正她说都是这一套,然后跟着他的助动车 走就直接拉到了桥下的派出所。她说抓她们估计是完成指标。到了派出所,叫在 一份文件上签字,也不问她哪里人,哪个区什么的,反正就抓着她的手要她签字。 她说关进去一般都会给她们检查,如果查出有病,要治好了才会放。她说关进去 是不用罚钱的,如果罚钱的就不关了。如果关进去,她们死不承认的话,被警察打 得很多,她见过好些女的胳膊都被打青了。她说政府应该讲人权,不能打、不能 骂。她最气的是现场抓住没话说,但是有时这些警察看见她们就骂,她很恼火。

她还很讨厌那些社区联防队的,老是赶她们,说她们影响市容,虽然她们并 没有老站在一个地方,也就是在路上走来走去。还说这些人对年轻漂亮的态度就 好些。有一次在十字路口,联防队的偏不让她走她要走的路,非常嚣张,还骂一个 年纪大的。于是那个女的就反驳说你怎么见到年轻漂亮的就不骂了,那联防队的 就没话说了。联防队也给她们放风,也有跟踪她们拿举报费的。和他们也要搞好 关系,她说干这一行也要送送烟什么的。

她说来上海时因为原先在广州的朋友来了上海,也叫她来,因为广州的钱不 好找。她说上海坏人少些,治安还可以。相比之下广州就乱很多,她就有认识的 姐妹被抢劫的歹徒杀死在家里。上海碰到过骗人的,赖钱的,但是拿着刀枪相逼的 没碰到过,也不太有打人的。她说自己避开坏的客人,说绝对不要接吸毒的顾客, 因为他们要钱、要干、还不采取保护措施。

她透露现在大约一个月赚 2000 块钱左右,500 元左右花在房租上,剩 1000 多块会存起来。她说自己以前赚得钱差不多都花在孩子身上了。她说自己不想回 65


去,但是也想和孩子呆在一起,反正很矛盾。不想回去是因为回去了什么都干不 了,一天只忙几顿饭,她不甘心,也不原意。再加上年轻人生活习惯和自己不同。 其实,除了她亲生的孩子,她还抚养一个被一个姐妹遗弃的孩子,现在也成年了, 是个女孩。

她说不是不想干别的行当,例如接接电话,打扫打扫办公室,帮帮忙,但是 没有地方会要她。从事性工作这些年,她的主要成就就是自己养活了自己,感觉 还算幸运,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和以前相比,她说现在过得还算可以了,自己 的生活基本可以保障,没觉得孤独,可以维持下去。没事就看看杂志报纸,心情 不好就出来逛逛。目前她在上海有一个男友,她对婚姻没什么期待,因为有好些 姐妹的婚姻都是完全失败的。虽然大多数男友是顾客,但是他们总还会看扁你, 有的结了婚还是照样要出来干。她说有本事养得起你还好,否则没有意思。

田姐的经历反映出以下的问题:

(1)性工作是一项主要由女性从事、并向男性顾客提供性服务的职业,在世界 各地都有,并有着久远的历史。大多数观点认为性的商业化和女性在父权 社会中沦为男性的财产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性工作的存在本身就是父权文 化的产物,是男性作为权力集团对于女性的性剥削。同时,通常“选择” 性工作作为职业的女性都来自极为弱势的社会背景,或者说,大多数是因 为没有选择,才“选择”了这一行。田姐的经历也体现了这一点,她来自 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并且因为是女孩不受重视,从小就必须出来打工挣钱 养活自己。应该说,想改变贫穷生活的现状是推动她离开家乡,促使她最 终决定放弃自己本来就毫无幸福的婚姻而出来打工的最主要的原因。她踏 入性工作这个领域是在她无法找到其它生存手段的情况下才接受的。为了 吃饭,养活自己,她需要一份工作,而性工作最后是唯一的选择,因为父 权的社会中,女性的身体是可以出卖的劳动力。 (2)田姐从事性工作不仅是受到性别压迫的表现,也是作为残疾人遭受社会歧 视的表现。她最终踏入性工作的行业是因为在别的行业中她因为残疾而处 处碰壁,没有人愿意雇用一个缺了一条胳膊的人来工作,尽管她的残疾并 不一定会影响她的工作,但是没有人愿意给她一个试用的机会。田姐的残 疾也使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通常把女性看作同一个社会群体,不同的女 性有不同的生活境况,我们需要从这些不同的境遇来了解和理解女性的生 活。象田姐这样的残疾女性,为什么没有机构帮助她找工作,为什么没有 指责那些对残疾人有歧视的用工单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田姐 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本领,但是她的境遇突出体现了女性残疾人在性 别和身体条件上遭遇的双重弱势。我们需要关心所有女性,也需要有针对、 66


有区别得就每一个亚群体的妇女的特定境况来实施帮助。 (3)性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仅有造成人身不安全的危险,也有心理健 康,尤其对女性来说有造成生殖系统疾病的危险。田姐经历过性暴力,抢 劫,得过性病,还有好几次怀孕和流产的经历。不仅她自己,她还知道很 多发生在同行身上的惨剧,例如有人被杀害,有人被轮奸,有人死于疾病。 田姐也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慢慢得捉摸如何在人身和健康层面上进行自 我保护,因为她们是唯一能够保护自己的人。所以,田姐的原则是不接吸 毒客,不去客人的地方,和姐妹同行,每年对自己进行妇科和血液的检查 等。但是,由于这一行的复杂性,很多问题防不胜防,所以从事性工作的 妇女显然需要关于自我保护和健康的知识。田姐代表着比较有自我保护和 生殖健康知识的女性性工作者,但她的访谈也反映出很多从事这样的女性 是没有意识,也很少有充分的健康知识,这种情况虽然不是导致她们在工 作中得病或是遭到人身袭击的原因,但是至少是影响这两者发生率的重要 因素。 (4)田姐不仅有生殖系统的疾病,她还透露很多和她一样的姐妹也患有失眠等 非生殖系统的疾病,可见,这个职业对女性造成的健康影响远甚于仅仅是 对生殖健康系统的影响。所以,对于女性性工作者的健康关怀应该把她们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看,而不是仅限于对性病这样生殖系统疾病的控制和 防护上。 (5)田姐的故事还反映出政府对性工作者的管理主要是惩罚性的,而较少社会 服务的性质,尽管这些女性是十分需要诸如卫生、心理和法律等多项教育 和服务的。同时,政府在对性工作者的管理中,也存在地域偏见,尤其在 上海。这种区别对待在本地的和外地的性工作者中间造成了一个人为的等 级,同时也使外地的女性性工作者必须面对更为恶劣的工作坏境。

67


附录 : 1.

流动人口生活状况调查访谈提纲

调研问题: 流 动 人 口 是 如 何 看 待 自 己 的 生 活 状 况 的 ? 他 /她 们 认 为 自 己 融 入 这 个 社 区 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步骤: (一)简要介绍一下“新市民健康关爱项目”项目的内容 (二)介绍访谈的目的和主要问题 (三)发放访谈问题的主要提纲(也可在招募和征求同意的过程中向志愿者介绍 一下可能问到的问题) (四)告知访谈内容的用途,申明接受访谈者都有参与和不参与权 (五)询问有何问题 (六)介绍自己和访谈协助者 (七)让接受访谈者介绍自己的生活 (八)感谢访谈者并赠送小礼物 围绕以下问题开始具体访谈: $ 你们对自己在上海生活整体质量的满意度如何? 从 0-100 分,你觉得可 以打多少分? $ 你觉得流动人口离开自己的家和家乡, 到一个新的地方,比如像上海这样 一个城市打工,做生意, 生活, 会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生活,工作, 婚 姻,孩子教育,经济, 可以是各个方面的。可以举例说明。 $ 你们觉得有哪些事情或是状况影响到你们将来在这里的发展? $ 你来到上海后和家里和家乡的人保持什么样的联系?经济上的,人际关 系上的等等。你们觉得来上海打工后的生活比较你们从前在家乡的生活, 哪些方面的生活质量提高了?那些方面的生活质量下降了?你们觉得是 为什么? $ 你们都从不同的地方来到上海, 在这里做不同的工作,生活了不同的时间, 你们在哪些方面觉得自己已经是上海人了,已经是这里的一员了,但在哪 些方面或有哪些事情让你们觉得你们象是局外人一样, 是被区别对待的? 68


可以举例说明。 $ 如果要帮助流动人口在一个新的地方,新的城市建立起新生活, 真正成为 当地人, 你们觉得应该为他/她创造哪些条件? 或者说,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们可以说这个流动人员算是融入了当地的社区?可以举例说明。

2.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个案访谈提纲 " 意外怀孕访谈问题提纲:

1.您能谈谈您是从哪里,什么时候到浦东三林镇来的吗?您来了之后主要从事 或从事过什么工作? 2.您能谈谈您为什么要离开家,到上海来吗? 3.(您有孩子吗?) 4.您什么时候怀孕的,那时您年龄有多大? 5.您是怎么发现自己怀孕了? 6.您认为造成您意外怀孕的原因是什么? 7.进一步问题: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为什么?还是以为不会怀上?您之前有过 意外怀孕的经历吗?那时您是如何处理的? 8.您发现自己意外怀孕后是什么反应?您告诉使您怀孕的人了吗?什么时候告 诉的?如果没有告诉,为什么不说呢?您有没有告诉其他人呢?他/她们得知 这件事情的反应是什么? 9.您发现意外怀孕后,是打算生下来还是去做流产?无论您做了什么决定,您 能谈一谈您这个决定的过程吗?您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您做决定的这个过程 中,您和哪些机构或是朋友,家人讨论过吗?她们的意见是什么?是么促使 你决定进行人流的? 10. 如果您做了人流,您是在胎儿多大的时候做的?在哪里做的?您为什么会去 那里做手术呢?在此之前,您做过人流吗?了解人流的过程,安全性和对孕 妇的影响吗? 11. 手术顺利吗?安全吗?手术后您恢复得怎么样?手术对您的身体,健康和情 绪造成过什么负面的影响吗? 12. 在整个过程中,就是从发现意外怀孕到做完人工流产,您遇到了哪些困难和 69


问题?您得到过哪些帮助吗?这些帮助有用吗?有哪些是您希望得到的帮助 或信息但没有得到的? 13. 那以后,您有没有采取什么积极的措施避免再次意外怀孕呢?您觉得什么是 预防意外怀孕的最佳方法呢?对于流动女性来说,要预防意外怀孕,要特别 注意什么? 14. 您认为您意外怀孕和为了结束意外怀孕所遇到的问题和您不是本地居民,而 是一名流动或外来人员的身份有关吗?有的话,有哪些关系?

" 母婴保健访谈问题提纲:

1.您能谈谈您是从哪里,什么时候到浦东三林镇来的吗?您来了之后主要从 事或从事过什么工作? 2.您能谈谈您为什么要离开家,到上海来吗? 3.您来到上海多久之后怀孕的?您在上海是怎么发现自己怀孕后?怀孕是 意外的还是计划之中的?周围的人,例如您的丈夫,男朋友,家人,姐妹, 或雇主,对您怀孕有什么样的反映? 4.您认为女人怀孕需要得到特别的关心,照料和常规的医疗检查吗?为什 么? 5.您发现自己怀孕后,有没有去医院定期检查?您多久去医院一次? 6.如果有,您觉得去医院看医生对保证您怀孕期间您自己和婴儿的健康有帮 助吗?主要在哪些方面?还有哪些方面是您不满意的呢?有哪些您需要 但是没有得到的帮助呢? 7.如果您没有去医院检查,是什么原因呢?那您有没有向其他地方,机构或 是朋友,家人寻求帮助呢?您怎么判断自己和胎儿是否健康呢? 8.您能回忆一下您怀孕的经历吗?您在怀孕期间遇到过什么情绪,身体,健 康,家庭和工作上的问题吗?碰到这些情况,您是怎么办的? 9.您是以什么方式分娩的?在哪里?您整个分娩过程顺利吗?遇到什么问 题吗? 10. 您认为妇女产后需要哪些照料或,服务或其他条件帮她恢复?为什么? 11. 您分娩后,是怎样修养和恢复的?在医院?家人照料下?一个人? 12. 产后恢复的过程中,您遇到什么问题吗,无论是在健康,家庭,工作还 是其他方面? 70


13. 您认为您产后恢复得顺利吗?为什么? 14. 孩子遇到过哪些健康问题吗,尤其在出生的 1-2 年里?碰到这样的情况, 您是怎么办的?您向谁求助过吗,还是靠您一个人?您觉得为什么孩子会 出现这样的问题? 15.您觉得您在怀孕期间和产后遇到的一些健康问题和您是一名流动人员或 是外来女性这样的身份和生活有关系吗?如果您认为有的话,是哪些关系 呢?或者说,如果您是本地居民的话,您觉得您怀孕和生孩子,带孩子的 过程会更加顺利呢?为什么呢?

" 家庭暴力访谈问题提纲:

1. 您能谈谈您是从哪里,什么时候到浦东三林镇来的吗?您来了之后主要从事 或从事过什么工作? 2. 您能谈谈您为什么要离开家,到上海来吗? 3. 您挨过丈夫/男友的打吗?他经常打你吗?在什么情况下他会打你?他还采 取了哪些方式来限制您,控制你,侮辱你或是虐待你? 4. 在来上海之前,他也打过或欺负过你吗?来上海之后,你们的关系有什么不 一样吗? 5. 您觉得他/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6. 您在工作中,受到过男雇主,男员工或是其他人的身体,语言和其他方面的 侵犯吗?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7. 这些情况给您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哪些伤害吗? 8. 遇到这样的事,您是怎么想的?您有什么感受? 9. 您把这个情况和别人说过吗?如果说了,您是向谁说的,他们有什么反应? 10. 您试图离开过吗?有哪些困难? 11. 您向谁求助过吗?他/她们是怎样回答你的请求的?他/她们给予你帮助了 吗?是什么样的帮助?对您有用吗? 12. 你还知道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别人身上吗,就在你认识的外来人口里? 13. 你觉得如果一个外来女性遭到类似的情况,她会遇到哪些问题?她应该得到 哪些帮助? 14. 从您自身的体会和从别的流动人员那里了解的情况,您觉得哪些情况构成对 流动妇女的暴力行为,应该遭到社会谴责和干预?

" 性病/艾滋病预防访谈问题提纲:

1.您能谈谈您是从哪里,什么时候到浦东三林镇来的吗?您来了之后主要从 事或从事过什么工作? 71


2.您能谈谈您为什么要离开家,到上海来吗? 3.您是怎么发现自己感染性病/艾滋病的? 4.您知道您是在哪里,什么途径感染上性病/艾滋病毒的吗? 5.您在此之前,了解性病/艾滋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吗?您了解性病/艾滋 病的症状吗?您了解预防措施吗?如果您了解关于性病/艾滋病的一些情 况,您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 6.您发现感染性病/艾滋病后,您采取了什么行动,为什么? 7.您向哪些机构和人求助过吗?他们是怎么对待你的? 8.您在争取治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难题? 9.您觉得作为一名外来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特殊的困难? 10. 您觉得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员是得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吗?他们是不是 比非流动人口更有患上性病/艾滋病的风险?如果是,为什么呢? 11.您认为社会应该怎样帮助外来人口有效得预防性病/艾滋病?

3. 个人信息整理稿

受访者基本信息 表示访谈记录中没有值得引用的原句 编

1

袁 莉

年龄

18

秦 2

48

来沪时

经济来

收入

水平

工作/

一千

小企业

多/月

安 徽

2006

1988(有

房屋出

户口)

3

20

很小的

时候

归泾村居住 时间

礼品店销售员 卖服装

4 年不到

发型师 起粮油公司 养猪场 出租房屋

12 年左右(老 婆本地人)

超市水果促销员

江 顾

在沪职业经历

创业

十六铺做水果生

父母

(房租)

4 年左右

最近创办追债公 司 72


魏 4

35-40

夫妻水

几万/

浦西做生意

果摊

村里做水果生意

4、5 年

沂 安

5

朱 静

30 左

超市奶粉促销员

一天一休工作

阳 杨 6

经营杂

老年

货店

妻 赵 7

/

中年

明 吕 8

广

西

年轻时 (嫁给上 海人)

工作/

工作/ 事业单

卢 红

19

林 干

园林公司

位 兼职

吉 9

酒店保安

大企业

失业 2000

父母

超市售货员

2000/

失业

4 年左右(估)

江 10

刘 嫂

中年

经营诊

宿

自营诊所

迁 顾 11

中年

2000 年

夫妻棋

为饭店配送食材

左右

牌室

经营棋牌室

50 左

2000 年

夫妻棋

副食品生意

左右

牌室

经营棋牌室

安 男

27

工作/

政府部

子 董

1年

1年

15

诊所 B 超检查

50 左

黄 板

资产

14

黄 13

百万

桂 12

经营诊

41

1990 年

养蜂

1500/ 月

城管

1年

养蜂 73


左右

江 16

刘 嫂

中年

经营诊

宿

自营诊所

迁 孟 17

32

生 18

19

小 刘 老 张

20

经营诊

自营诊所(有医师

执照)

刚来不

哥哥嫂

50

/

无固 定收

家族饮食店打工

1 个月

工作/

1000

玉雕技师

小企业

多/月

玉厂检验工人

5年

父母 20

肖 凯

28

(经营

水果

失业

玻璃厂包装 失业

10 年

摊) 姚 21

中年

生 22

徐 氏

经营诊

2000

自营诊所(有医师

多/月

执照)

经营鞋

皮鞋厂工人

夫妻开辟鞋店

个案信息: 编

19

1

袁 红 林

2

27

芬 3

4

金 兰 田 姐

籍贯 吉林 干安 内蒙 古

来沪

经济来

时间

2000

父母

收入水平

在沪职业经历

失业前

超市售货员

2000/月

失业

归泾村居住 时间 4 年左右(估)

小公司经理助 2002

理 嘉定区公务员 川沙羊毛衫厂

33

安徽

1995

三林 14 羊毛衫 厂

1999

2000

74


4.文献综述:

健康促进与社会融合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现状之研究进展

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流动人口在城乡流动就业 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我国,流动人口通常指为就业、生活 而离开其户籍地或法律意义的住所地的人口。而农民工恰恰就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举家 迁移、滞留城市的现象比较突出,虽然他们完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人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但他们的社会生活现状却不容乐观。本综述作从健康促进和社会融合的角度来阐释城市农民 工的健康状况和与健康相关的社会融合现状,旨在为“新市民健康关爱计划——流动人口生 殖健康促进项目”的基线调研报告提供理论背景。

一 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重视,关于如何促进公众提高健康 水平的理论和实施策略也得以在讨论和实践中日趋成熟,渥太华宪章(Ottawa Charter)和 雅加达宣言(Jakarta Declaration)是健康促进理论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健康促进如今被看作 是一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综合过程,这一过程不但强调加强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水平,而且还 重视改变自然环境、经济水平以及社会状况,从而减轻这些因素对公共健康和个人健康的负 面影响(WHO et al.,1998:1)。关于健康促进理论的探讨,主要关注的健康促进的内涵以及 健康促进行动实施过程中的策略,毕竟作为一项源于实践并且应用于实践的指导性行动理 论,目标和策略是其重点所在。 1 健康促进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健康促进,专家学者和组织机构所给出的定义大致可以梳理为两派,一类是 基于行动策略的定义,一类是基于行动目标的定义。 在基于行动策略的定义方面,早期公共卫生实务视角下的健康促进,主要围绕健康教育 召开,温斯勒(Winslow,1920,转引自顾学琪,1999)认为“健康促进就是组织社区努力针对 开展个人卫生教育,完善社会机构以保证有利于维持并增进健康的生活水准”。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美联邦办公署(1979,转引自顾学琪,1999)提出“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及任何能 75


促使行为和环境转变为有利于健康的有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统一体。”健康促进行动 由此成为了一项系统的干预行为。顾学琪(1999)归纳道“健康促进是指健康教育以及能促 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结合体,是影响、教育人们健康的一切活动的全部 过程”,“政策、法规、组织以及其它环境的支持都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 在基于行动目标的定义方面,1986 年渥太华宪章写道“健康促进是让人们掌控并提高 自己健康水平的过程”(WHO,1986)。美国健康促进杂志(AJPH,1986)的定义是“健康促 进是一门帮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以达到理想健康状况的科学和艺术”。格林(Green,1991) 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转 引自顾学琪,1999)。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 2000 年的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上则作了更为清晰的解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 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 的选择”(转引自傅华,2003)。

2 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支持体系 关于健康促进的策略,相关专家和学者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发展,从最初的着 眼于个体健康的促进转而关注个体所处环境的改善,进而演变为系统的健康影响因素的干 预,渥太华宪章被认为是行动策略全面转向的起点。 1986 渥太华宪章提出了三项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和五项具体行动的优先选择领域 (priority action areas)。三项基本行动策略包括通过政策倡议创造健康的必备条件,使人们 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状态,缩小人们对追求健康认识上的差距(WHO et al.,1998:2)。而 这三项健康促进策略又由五项具体行动的优先选择领域所支持(WHO et al.,1998):其一,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卫生政策。宪章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健康促进的含义已超出了卫生保 健的范畴。健康问题应该是各级政府、组织与各个部门共同关心的系统工程。宪章明确要求 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而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更容易作出更健康的 抉择。其二,营造支持性的环境。宪章指出,要做到健康促进,就必须创建安全的、满意的、 并且是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系统地评估快速变化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和自 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其三,要加强社区行动。宪章认为,健康促进的重点领域就是社 区,只有充分发动社区的力量、开发社区的资源,使之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 和执行,才能够帮助社区人群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进一步帮助社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四,积极发展个人技能。宪章呼吁为社区人群尽可能地提供健康信息、健康教育,以帮助 76


他们提高作出健康选择的技能,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当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健康 和环境,并不断地从生活中学习健康知识时,才能够有准备地对付人生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 各种健康问题,并很好地对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等。学校、家庭、工作单位和社 区都是推行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最后,要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宪章倡导,规定卫生服务的 责任应由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医疗保健部门、工商机构和政府共同承担。他们 必须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有助于健康的卫生保健系统。医疗部门的作用必须超越仅能提供治 疗服务的职责,向提供健康促进而不断服务。 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健康促进在发展中国家中的作用,明 确提出了三项主要策略(转引自顾学琪,1999):首先,健康促进的实施,必须从政策上进行 全面的倡导。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促进要在发展中国家发生作用,必须要在政策上积极 主动争取各级领导对有利于健康活动的支持,争取进行相关的立法;保证相关部门提供所必 须的卫生资源,并作为经济和政治的一部分;而倡导建立社会支持环境,也更有利于群众作 出抉择。其次,健康促进的过程,需要发展强大的联盟和社会支持系统。世界卫生组织坚持, 健康促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争取各方的支持与合作,建立强大的健康促进 联盟和支持系统。这一联盟的作用,其实就在于激发人们对于健康促进的兴趣,鼓励个体与 群体积极参与各项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从而产生有效的社会和政治氛围,以保证全面而工整 地实现健康目标,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其中,卫生部门应主动协 助各参与部门明确其作用,完成其目标。最后,健康促进的实现,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世 界卫生组织倡导,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改变公众的态度,提高其知识和技能水 平,促进他们能明智、有效地解决个人或群体的健康问题。要通过各种渠道,促使个人、群 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卫生规划,参与决策和管理,参加健康促进的各项活动。 1997 年,关于 21 世纪健康促进的雅加达宣言在综合了实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整合了 五种具体行动的优先领域的健康促进方法比单一途径的健康促进方式更为有效,与健康相关 的资源和环境为多途径的综合健康策略提供了现实的实施条件。此外,个人的参与对于健康 促进行动的成果尤为重要,基于自愿参与健康项目的个体健康改善效果更好,而健康教育、 信息告知、以及赋予个人和社区足够的权力又能够促进个体的参与(WHO et al.,1998:2)。 雅加达宣言还在渥太华宪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 21 世纪健康促进的新的五项具体行动的优 先选择领域:提高健康的社会责任,加大在健康发展上的投资,拓展健康促进的合作机制, 提升社区能力并赋权于个人,保障健康促进的基础设施(WHO et al.,1998:2)。 雅加达宣言之后,人们对健康促进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在摒弃了健康促进等同于基于个 77


体的健康教育想法的同时,一些组织和个人也发展出了不同于 WHO 官方理论的健康促进体 系。健康促进的生态学理论(转引自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5)强 调从社会系统的视野认识健康促进过程,包括微观的个人层面(intrapersonal level),中观的 社会交往层面(interpersonal level),以及宏观的社区层面(community level),而社区层面 又需要考虑制度因素、社区环境以及公共政策的影响。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论点是强调个体行 为在受到包括微观、中观、宏观各个层面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对这些层面发生反作用;个体 的行为被环境所建构,同时也在建构他所处的环境。在健康促进的生态学理论中,各个层次 的互动都有详细的模型来表现,这使得健康促进的理论进入到对个体、群体以及社区的行为 逻辑和互动方式的复杂研究中,大大拓展了健康促进理论的边界。

二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

社会变迁往往会改变固有的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造就新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而这 种革新的方向常常又取决于社会变迁自身。“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和“社会融合” (social inclusion)的提出便是遵从了这样的原则。 概括来说, “社会排斥”概念的出现源于后工业社会的转型, “在工业社会和前工业社会, 社会中心任务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二者都是物质生产,展开的基本矛盾关系是人与自然 的关系,其基本价值观念是征服和改造自然、控制客体、争取物质利益和摆脱生活困境;而 当服务业成为中心任务,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通过处理人际关系的服务业展开的,是人直接 面对人的服务关系,其基本价值观念是消除社会排斥、寻求人际和谐、领悟生活意义”(刘 少杰, 2002: 52-55)。此外,在与后工业社会转型伴生的现代性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学者和政 策制定者开始更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随着对各个社会阶层生活状态的愈发重视,许多社会 群体的生活境况和生活法则通过大量的研究被揭示。在解释他们生活现状和逻辑的过程中, 尤其是在寻找造成某些群体贫困的原因时,“社会排斥”作为一种研究的视角被学者们相继 发展和引用。 “社会融合”则是作为“社会排斥”的对立概念被提出,目的在于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 寻找解决之道,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原则性的指导。1995 年联合国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首脑会 议指出“社会融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利 与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种包容的社会必须建立在以下基础上:尊重所有的 78


人权和基本自由、文化与宗教差异、弱势及处境不利群体的社会正义和特殊需要、民主参与 和法制”;并“使社区组织更大程度地参与制定和执行当地项目,尤其是在教育、保健、资 源管理和社会保护方面”, “确保有一个法律框架和一个支持型结构,以鼓励成立社区组织和 个人自愿结社,并鼓励作出建设性贡献”;同时“鼓励所有的社会成员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充分参与社会,并认识到靠政府不能满足社会的全部需要”(丁元竹, 2001: 176-177)。在西 方社会,一般来说,以社会融合为导向的政策最大的目标群体是国际移民,原因在于经济、 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差异使外来移民容易遭到制度性的和非制度性的社会排斥。 1 社会排斥理论及其发展 作为社会现象的社会排斥由来已久,而作为一个理解社会不平等的概念,一种分析社会 福利和权利关系的视角,社会排斥最早是在 1974 年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 提出。他在关于法国保险人制度的研究中估计,当时法国“被排斥”的人口占到法国总人口 的 1/10,“这些人包括精神和身体残疾者、自杀者、老年患者、受虐儿童、药物滥用者、越 轨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人、反社会的人和社会不适应者”(Lenoir, 1974, 转引 自阿马蒂亚·森, 2005)。在勒努瓦看来,社会排斥是一种不囿于经济状况、家庭生活来解释 贫困问题的视角,他强调的是造成弱势群体弱势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因素。至此, 贫困和剥夺研究的基本脉络从侧重物质匮乏转变为强调不友好的社会环境,由注重贫困和家 庭生活的物资层面转变为社会、文化和政治层面,贫困的主要成因也由个人和家庭因素为主 转变成社会环境、制度性与结构性因素和个人、家庭因素的互动关系为主(刘继同, 2003)。 到了 80 年代中期, “由于技术变革和经济重构而导致的长期失业及新贫穷(new poverty)成 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国社会民主党政府用‘排斥’概念来指称这些现象” (曾群, 2006:34)。 社会排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范围内引起了 学者们广泛的兴趣,展开了富有意义的学术对话。其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欧洲国家希望以 一个整体的强劲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从而扭转其一直面临分裂的危机,是欧盟社会政 策重建的基石(李祖平, 2006)。在此期间,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女 权主义者、移民研究专家都结合各自的学科背景以及实证材料的语境,给出了关于社会排斥 的多种视角的理解,和多种维度的延展,构建了一些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 多研究领域的应用使社会排斥的内涵得到扩展,也因此引起了一些概念和方法使用上的 混淆,这里简单地将社会排斥概念区分为狭义的社会排斥和广义的社会排斥两大类,依据的 是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和分析框架的研究领域。狭义的社会排斥指传统的用于研究社会贫困和 社会剥夺(social deprivation)的分析方法,关注的是极端的生活状态,多为学者所采用; 79


广义的则是指适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平等现象的分析视角,关注 的是弱势的社会群体,被执政者作为政策制定方针所接受。狭义和广义的社会排斥理论主要 区别并不在于理论视角,而在于应用范围,这使得牵涉到具体研究问题时,会有不同的分析 框架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社会排斥理论多指涉狭义的理解,而在该时间节点之后, 社会排斥出现了向广义概念发展的趋势。 狭义社会排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阿马蒂亚·森(2001) 按能力贫困理解社会排斥,将社会排斥视为遭受参与社会生活的剥夺或个人长期无法实现某 种功能的状态。他认为社会排斥理论之所以有意义,并不在于其概念上的新颖,而在于它极 力强调关系特征在剥夺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阿马蒂亚·森, 2005)。瓦格尔(Wagle, 转引 自彭华民, 2006)也认为,社会排斥理论对贫穷的解释,在绝对贫穷、相对贫穷研究及贫穷 与剥夺、贫穷与个人能力不足的研究方面,开辟了对贫穷研究的理论空间。戈登(Gordon, 2000,转引自彭华民,2006)等学者进行的全英贫穷与社会排斥调查研究说明,贫穷的社群 就是被社会排斥的一群。彭华民(2008)采用了社会排斥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的新贫困问题作 了研究,探讨了需要满足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此外,阿马蒂亚·森还认为积极倡导社会排斥 理念使人们常常以社会排斥之名不加选择地罗列问题,从而影响了一些学者对贫困与剥夺问 题的研究(阿马蒂亚·森, 2005)。 广义社会排斥理论由于应用范围广,因此涉及的学者、组织也非常多,观点也不尽相同, 这里将这些观点进一步细分为社会排斥的系统论、社会参与论和权力论,这些理论派别并非 互相矛盾,区别只是在于侧重点不同。系统论主要强调社会排斥发生在各个社会子系统内, 排斥不仅仅出现在经济层面,还包括政治、文化、公共资源等方面的排斥,并且这些排斥通 常是互相伴生的;社会参与论强调社会排斥的实质是公民权利的缺失以及社会参与的不足, 需要通过完善政策来解决;权力论强调社会排斥是社会冲突的一种形式,是权力掌控者对有 潜在威胁群体的故意排挤。 系统论方面,沃克尔(Walker,1997, 转引自李保平, 2006)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成员 从决定个人整合于社会的系统中被排斥出来的现象,这些系统有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 文化的方面。西尔瓦(Silver, 1995, 转引自阿马蒂亚·森, 2005)指出,在以下方面人们可 能会遭受排斥:“生计,有保障的固定就业,收入,财产、信贷或土地,住房,最低或普遍 消费水平,教育、技能和文化资本,国家福利,公民身份与法律平等,民主参与,公共品, 民族或主要种族,家庭关系与社交活动,人文关怀(humanity)、尊重(respect)、满足 (fulfillment)与理解”。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 80


1996, 转引自钱志鸿, 黄大志, 2004)指出 “社会排斥不仅指因为缺少收入和财产而被排斥 在基本需求之外,而且还指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民权和政治权利之外。社会排斥概念不仅 关注分配方面(distributional),而且也注重社会关系方面(relational)”。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1992,转引自钱志鸿, 黄大志, 2004)指出“排斥概念 包含经济、社会和政治三方面的内容。经济排斥是关注收入、生产以及享有商品和服务的权 利。在实践中,经济排斥的症状能够从收入不平等和收入的分布状况随时间的恶化中发现。 社会排斥的概念较重视社会关系问题, 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是否能够利用社会服务(如健 康和教育、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是否能够进入劳动市场; 社会参与程度。政治排斥的概念 重视的是某些社会群体享受不到的人权和政治权利,包括个人的安全保障、法制、表达的自 由、政治参与和机会的平等。”吉登斯(Giddens, 转引自嘎日达等, 2008)认为,社会排斥 有很多种形式,主要有经济排斥、政治排斥和社会排斥。经济排斥表现为两个方面,在生产 上即为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在消费上即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和消费受到限制;政 治排斥是指个人无法实现政治活动的参与;社会排斥则发生在社会生活和社群生活中,表现 为个人不能经常使用社区的公共设施,公共事务参与程度低, 家庭中和家庭外的闲暇机会 少,以及弱社会网络导致的孤独。 社会参与论方面,布谢特(Burchardt, 转引自彭华民, 2005)等学者指出,社会排斥是 个人生活居住在一个社会中,没有以这个社会的公民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社会成员在 消费、生产、政治、社会互动的参与不足、不参与都可能被认为是社会排斥的存在。理查德 森和格兰德(Richardson & Le Grand, 转引自彭华民, 2005)认为,如果一个人是被社会排斥 的,他必须在地域上居住在那个排斥他的社会里,他没有参加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个公民可以 参加的正常活动; 他愿意参加这些活动,但是被他不能控制的因素阻止了。欧洲委员会提出 将社会排斥定义为对基于公民资格(citizenship)的权利,主要是社会权利(social right)的 否认,或者这些权利未充分实现(Room, 1995: 7; Bergham, 1995:19, 转引自曾群, 2006: 34-35)。阿特金森(Atkinson, 2004)也指出,从事不稳定的或缺少职业培训和保护的边缘工 作,会使这些工作者更容易受到社会排斥。 权力论方面,戴维·波普诺(1999: 197)认为社会排斥本意是“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 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这种偏见和歧视是“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 分享之”。 国内学者李斌(2002)认为,社会排斥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 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并且这种排 斥如何通过社会的“再造”而累积与传递。涂瑞恩(Touraine, 1995, 转引自彭华民, 2006) 81


提出了社会排斥分析与社会中心和边缘的关系,他用水平社会来标明被排斥的客体和排斥的 主体,识别了社会排斥和低下层阶级理论的区别。 纵观广义社会排斥理论的各个流派,虽然各自的理论旨趣有所不同,但实质上却从不同 角度丰富了社会排斥理论的维度,使其具备了整合的视角和有说服力的解释信度。学者们在 此基础上对社会排斥理论做了总括性的尝试:西尔维(Silver, 1995, 转引自李爱芹, 2007) 认为社会排斥有三个模式:团结范式(solidarity)、专业化范式(specialization)和垄断范式 (monopoly)。团结范式强调社会排斥是一种个人和社会之间社会纽带的中断;专业化范式 强调社会排斥是社会分化、劳动的经济分工和领域分割的一个结果;垄断范式则强调社会排 斥是形成群体垄断的结果。曾群和魏雁滨(2004)认为社会排斥理论具有三个特点,首先社 会排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其次社会排斥是由不同的社会推动者和施动者(social actors and agents)导致的,最后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李保平(2007)认为社会排斥具有 多维性、动态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2 社会融合理论及其发展 社会排斥理论着眼于发现和解释个人或特殊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维度和层次中遭 受的隔离状态和不公正待遇,而社会融合的理论目标则是减轻,进而彻底消除这些存在于日 常生活各个角落的不合理现象。随着社会排斥问题给各国的社会治理带来越来越大的麻烦, 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学者都逐渐意识到,反社会排斥刻不容缓。而“反社会排斥就是要确保 任何人都能享受到居住在一个组织良好的现代社会,建立一个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强大且 有凝聚力的社区,这就是社会融合”(嘎日达等, 2008)。 20 世纪 80 年代晚期,社会排斥理论的发源地法国实施了第一个社会融合政策,该政策 是通过劳动和培训来支持受助者在法国社会获得一席之地的收入支持计划,以改变社会排斥 现状为政策目标的社会政策由此诞生。1989 年,负责就业和社会事务的欧盟委员会推出了 社会融合计划,试图确立一项能涵盖所有欧盟成员国的社会政策。社会融合已经被提升到了 全欧洲公共事务的战略性高度,至此,以社会融合为导向的社会政策在欧洲各个国家全面铺 开。1997 年 12 月,苏格兰成立了专门用来协调相关部门之间关系和帮助联邦政府推动社会 融合的机构——苏格兰社会融合网络(Scottish Social Inclusion Network),该机构由英联邦 政府的代表和其他全国和私人部门组织以及有应对社会排斥经验的个人组成。2000 年 3 月, 在里斯本召开的欧盟首脑峰会上,各成员国首脑决定将推动社会融合作为欧盟成为最有竞争 力和动力的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抓手,并将就业、教育和培训、健康及住房 4 个方面的社会 82


融合纳入正式议事日程。2001 年 7 月,欧盟成员国开始推行两年一次的全国社会融合行动 计划(National Action Plans for Inclusion),至 2006 年该计划已经实施了三次。社会融合概 念发源于欧洲,但影响范围很快波及到了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如今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 国等发达国家,社会融合概念也逐渐被广泛采用(嘎日达等, 2008)。 相比于社会排斥理论多种学术流派的争鸣,社会融合理论的理论体系比较简单和明确, 这与该理论实际用于指导政策制定有关。奥米沃和里士满(Omidvar & Richmond, 2003, 转 引自嘎日达等, 2008)认为,社会融合思想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是强调基于 孩子和家庭的社会安全制度以及人类发展,这个方向认为社会排斥问题可以通过求助于欧洲 近 30 年和最近的被加拿大新保守主义政府所摧毁的传统战后福利来解决。第二个方向强调 将资源聚焦和投放在社会底层。这种方法针对被边缘化的工人,如被裁减的工人、长期失业 人员、少数民族、残疾人、贫困孩子和无家可归的人。第三个方向强调社会融合作为右派执 政的基本能力。社会融合是一个引起人们强烈兴趣且伴随激烈争议的概念,但是人们普遍认 同社会融合是一件好事,而社会排斥是一件坏事,因为它破坏了社会凝聚(social cohesion)。 在奥米沃和里士满的论述中,第一个方向的实质是务实的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第二个方向具 有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学取向,第三个方向研究的是执政的政治学策略,不同的发展方向反应 的是各个学科的旨趣。但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涉及实务的政策制定者,都把第二 个方向作为社会融合理论发展的基本目标,即如何帮助边缘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为一种目的取向的理论,学术界对于怎样的社会生活状态才是社会融合具有基本的共 识,即分享和尊重。但在怎样促进社会融合的问题上,学界存在着一些分歧,这里根据研究 者给出的推进途径将其分为制度改进论和社会价值论。制度改进论强调通过政府政策的制定 和实施,以制度性改革为起点,逐步解决包括非制度性排斥在内的社会排斥问题;在制度改 进论中,政府被认为是促进社会融合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社会融合的促进是自上而下进 行的。社会价值论强调通过市民日常生活中价值和行为的调整,以非制度性的方式着手解决 社会融合问题,在改变社会主流价值的同时,也聚焦边缘人群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进而影 响政策的修正;在社会价值论中,包括被排斥群体在内的市民社会是促进社会融合的主体。 制度改进论方面,瓦耶(Voyer, 2003)认为,融合不是仅仅作为排斥的对立面而存在, 它还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排斥概念强调被排斥的人或局外人对现存的社会制度环境的适 应,而融合概念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现存的制度安排需要改变。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2004)在关于社会融合的联合报告中对社会融合作出如下定义:社会融合是这 样的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资 83


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享受正常的生活,以及在他们居住的 社会认为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社会融合要确保他们有更多的参与生活和获得基本权利 的决策机会。阿马蒂亚·森(2000)认为,共融社会或融合社会(inclusive society)是指这 样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积极而充满意义地参与,享受平等,共享社会经验并获得基本的社会 福利。社会融合概念强调需要社会政策来改善能力,保护合法人权,确保所有人均有机会和 能力被融合。萨洛吉(Saloojee,2003)认为,区分弱社会融合话语和强社会话语非常重要。 前者是通过多元文化的承诺对被排斥人群的简单整合,后者则关注持续产生压制、歧视和排 斥的历史过程。而真正要使社会融合起作用,政府就必须提供一个讨论压制和歧视的空间, 对各种各样的社会不公正和与社会不公正相伴随的制度性政策和实践进行持续的批评(转引 自嘎日达等, 2008)。 社会价值论方面,加拿大莱德劳基金会(The Laidlaw Foundation, 2002)认为,社会融 合旨在确保所有孩子和成人都能够参与一个值得重视、尊敬和奉献的社会。因此,社会融合 是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或具有价值取向的概念,是取消限制和理解我们想在哪里以及怎样到 达那里的一种方式。卡梅伦·克劳福德(Cameron Crawford, 2003)认为,社会融合至少包 含两层意思:一是在社区中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层面上平等地受到重视和关怀; 二是在家庭、朋友和社区拥有互相信任、欣赏和尊敬的人际关系。杰克逊和斯科特(Jackson & Scott, 2002)认为,社会融合视角明确要求社会有义务确保让每一个公民意识到他们自己 潜能的条件,对所有公民来说,一个真正的共融社会应该在物质环境和发展结果上有更高的 平等地位(转引自嘎日达等, 2008)。 无论是制度改进论还是社会价值论,都为社会融合的促进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路径。有研 究者尝试将不同的理论流派结合,佩里(Perry,2002,转引自嘎日达等,2008)等人认为, 社会融合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的和结构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 面,其中宏观层面是融合的整体驱动力量和状态,中观层面是指城市的反映,微观层面指的 是个体生活在社会整合中的效率和效果。莱德劳基金会(The Laidlaw Foundation, 2002)认 为社会融合具有 5 个维度:受到重视的认同、人类发展、参与和介入、亲近和物质丰足。嘎 日达等人(2008)认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多层面的促进过程,它既有制度 性的因素也有主观性的因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如同社会排斥理论之于贫困研究具有特殊意义一样,具备广泛应用范围的社会融合理论 也有其核心的实践领域,即移民研究。移民现象是指个人或群体持续进行的跨越地域界线的 运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口的地域流动。移民现象通常分为两大类:外部移民(external 84


migration)和内部移民(internal migration)(李春玲,2007)。国际移民理论认为,由于迁 人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异,移民往往会出现一种“非整合”现象,即移民在迁人后一般表现 为马赛克般的群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的三种生存状态(吴新慧, 2004)。早 在 19 世纪 90 年代,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就开始研究从欧洲来到美国 的新移民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环境(任远等, 2006)。西方对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关系问题的 理论探讨,按其基本取向,可以梳理出“同化论”和“多元文化论”两大流派(李明欢, 2000)。 “同化论”认为跨境移民在接受国一般要经历定居、适应和同化 3 个阶段,对移民来说,学 习、适应、接受所在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抛弃原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习惯,进而 才能实现同化和融合。而“多元文化论”认为,移民将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历和价 值观念重新塑造其生活的地点,并有助于建构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三 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现状

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流动人口在城乡流动就业不 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我国,流动人口通常指为就业、生活, 离开其户籍地或法律意义的住所地的人口。而农民工恰恰就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举家迁 移、滞留城市的现象比较突出,虽然他们完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人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但他们的社会生活现状却不容乐观。 1 制度与理论探讨 在当前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伴随着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称为人口迁移。居住在城市, 只要没有本地户籍,就被界定为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独特产物,这 些流动人口从进入城市,到部分人口逐步在城市沉淀、定居、生活和发展,成为事实上的城 市移民的过程,是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任远等, 2006)。 在制度探讨方面,户籍制度以及基于户籍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研究的焦点。结构性安 排和制度性安排将一部分人阻隔在农村,并被贴上了“农民”的身份标签;空间的阻隔和身 份的另类标签又影响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资源的获得;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原因导致了社会排 斥生产(成华威, 崔永军, 2006)。刘畅(2003)指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实行的 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保险制度,追求的目标是政治性的福利制度或福利 性的政治体制,社会保障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形成了权力和责任的高度统一(转引自王思 85


斌, 2001)。在这种制度背景和制度环境下,农民远离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保障和亲属 互助成为核心的保障模式,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即不会积极主动寻求国家和政府的 帮助,他们在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一直属于“编外群体”,以致他们无法明确国家和农民主 体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虽然党和政府对流动人口问题高度重视,并制定了若干社会政策 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护,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但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 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所遭遇的问题又牵涉众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制度性 原因和非制度原因,加之中国的社会政策的从属性、不完整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低效 性等,目前要从制度层面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尚待时日(李迎生, 刘艳霞, 2006)。李春玲 (2007)认为,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是一种内部移民运动,但由于户口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 的作用,又使它具有某些国际移民运动的特征。 在理论方面,社会融合和社会排斥理论经常应用于研究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朱力(2002) 认为,农民工的融合与适应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同化,它比同化具有更加主动积极的意义。田 凯(1995)提出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具备 3 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这种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 及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 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他可 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转引自任远等, 2006)。朱力(2002)认为流动 人口的社会融合包括 3 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这 3 个层面是 依次递进的,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社会层面是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 的是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心理层面的适应是属于精神上的,反映的是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 只有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才说明流动人口完全地融入于城市社会。吴新慧(2004)认为,由 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融人的过程中,缺乏进入主流 社会生活空间的能力和获得相应的社会权利,呈现着边缘化状态,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融 入过程也很有特点。李爱芹(2007)指出,被社会排斥的流动人口群体,承受着巨大的社会 焦虑和心理压力。他们往往都有一种失去地位和尊严的感觉,因为遭受主流群体的排斥或者 是自身的自卑感而封闭自我。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人都有融入群体,与人沟通的需要。融 入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封闭状态,造成了流动人口群体的紧张焦虑,这种压力如果超过了一 定限度,极有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景晓芬, 2004)。韩佳宏(2008)从综合效应、 社会权利、社会越轨、自我影响和结构强化、累积再生五个角度,总结了流动人口遭遇社会 排斥的影响及后果。他指出,流动人口遭遇社会排斥使得这一社会群体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 86


从而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更会使社会陷入对抗排斥的“马太效应”的“怪圈” 之中。 社会网络理论也是农民工研究中广泛引用的理论之一。渠敬东(2001)指出,农民工的 社会网络是围绕着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同质关系构成,并影响农民工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 中国的乡土社会历来重视亲缘和地缘关系,在农民工生活和交往中,乡土社会网络起着重要 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减少了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互动,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社会。 李培林(1996)指出,流动民工在社会位置变动中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可以降低交易 费用,节约成本,相对与他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说,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选择。这种 以初级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能使刚进城的农民工很快适应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沦为城市化失败者,在另一方面却强化了农民工生存的亚社会生态环 境,保护了农民工身上所具有的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 阻碍着其对城的认同与归属。

2 实证研究发现 张应祥(2001)的一项针对农民工的访谈调查表明,许多农民工对在城市长期生存下去 没有信心,对城市社会没有归属感;他们虽然在城市求生存,却觉得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 市政府和一般市民也从没有把他们当作城市社会的真正一分子。经济层面的融入是农民工立 足城市的基础;在完成了初步的生存适应之后,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是农民城市生活的 进一步要求,它反映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心理层面的融入是属于精神上的,它反 映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方式等的认同程度。 徐志旻(2004)通过对福州市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发现,农民工家庭已改变某些原有 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文明体系靠拢,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在职业、经济收入等方 面还大多处于较为明显的低下水平,直接妨碍了他们在社会层面与城市人的交往和接触;社 会层面上与城市人交往的困难,又直接妨碍了他们在文化层面上与城市文明的融合。 刘传江等人(2004)在研究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社会资本问题时,指出无论是从工作上还 是生活上,农民工都游离于城市正式制度和社会组织之外,成为典型的“边缘人”。他们的 边缘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性质边缘性、居住分布边缘性、社会地位边缘性、社会心态边缘性、 边缘性的继承性。 靳小怡等人(2005)在一项基于上海浦东农民工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农民工群体中散居 妇女的社会融合程度较高,初婚观念和行为更容易趋同于城市市民;聚居者与主流文化相对 隔绝,初婚观念和行为不易趋同于城市市民。当地方言通常被当作一种衡量外来人口市民化 87


程度的标准,方言掌握好的社会融合也较高。 李涛(2005)在研究农民工流动过程中的需求与障碍时,从北京、广东和青岛三地农民 工的流动就业渠道与障碍,基本劳动权益保障状况,社会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流动女性与 儿童特殊保护状况等方面,对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现状作出了全面的描述。 张时玲(2006)对安徽农民工的调查、周晓虹(1998)对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 村社区进行的个案对比研究都得出,当前我国的农民工尚未真正融入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社会。 李迎生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遭遇的社会排斥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社 会权利、文化四个领域。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经济领域所受到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劳 动就业受限制、工种较差;而政治参与不足,则导致农民工群体被排斥在了城市政治生活之 外,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话语权;此外,农民工弱势群体还游离于各项社会福利、社会保障 制度之外,无法获得公正的国民待遇;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和边缘的他们,更经常遭遇来自城 市居民的种种歧视。这都使流动人口对城市缺少归属感和责任感,阻碍了农民工自身现代化、 城市化的进程,也加剧了短期行为和越轨行为的发生,增加了城市的不安定因素。 钱文荣等人(2006)在研究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度时,通过对市民和农民工的调查,以 统计学的方式描述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情况”、 “住房情况”、 “对城市的适应度”、 “与原城 镇居民的交往情况”、 “生活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 “融入愿望”以及市民对农民工的“接 受度”等情况。 杨绪松等人(2006)以深圳市为例,研究了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现状及相关政 策,总结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制度性社会支持”和“非制度性社会支持”。他们指出, 社会融合就是移民与当地社会的关系。而“居住环境”、 “在城市的受歧视程度”和“当地方 言掌握程度”等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而通过对社会支持网络 特征的分析,他们更发现,农村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仍然是以血缘、地缘等为主的强关 系,而深圳本地人及业缘和友缘关系在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中发挥作用甚微,势必会影响深圳 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程度。而农民工在城市的聚居和散居两种居住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农民工的职业和社会融合程度。 邓大松与胡宏伟(2007)则认为,农民工“内在市民化”现实表现为自我角色的定位与 认同。他们通过对自我角色认同这一表征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造成进城农民“内在市民化” 滞后的原因在于进城农民文化水平、年龄、婚姻等因素的差异,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 民无法稳定获得与市民平等、无差异的包括基本社会保障权在内的基本公民权利,存在“权 88


利剥夺”。 王桂新与罗恩立(2007)通过在上海的一项实证研究,调查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状况。 基于对在沪农民工和本地市民的最新调查数据,他们通过对农民工与城市的经济融合、政治 融合、公共权益融合、社会关系融合状况进行逐项的实证分析,对目前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 会融入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详尽描述。 孙玉娟与潘文华(2008)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社会排斥对社会权力的影响。他们认为农民 工遭遇的社会权利贫困是目前最主要的矛盾。农民工无法享受社会和法律公认的足够数量和 质量的工作、住房、教育、分配、医疗、财产、晋升、迁徙、名誉、娱乐、被赡养及平等权 利,而这些应享有的社会权利被削弱和侵犯,会导致他们相对或绝对的经济贫困。他们难以 享受其他人群所能享受的得到工作的机会、积聚资金的机会、投资兴业的机会等,其权利没 有稳定和明确的法律保证。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法律调控手段不力、付出与回报不平 衡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文化生活单调等,是构成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原因。这是社会排斥最 为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商务印书馆,2001。 2、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7 3、成华威,崔永军,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排斥[J]。社会科学辑刊,2006,6:89-92 4、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1999,《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邓大松,胡宏伟,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J]。中国人口科学, 2007,6:14-25 6、丁元竹,中国社会保护网的再造[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7、傅华,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J]。理论视野,2008,1:20-25 9、顾学琪,健康促进的理论和策略应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3:144-145 10、韩佳宏,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综述[J]。铜仁学院学报,2008,2:54-57 11、靳小怡,彭希哲,李树茁,郭有德,杨绪松,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 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J]。人口与经济,2005,5:53-59 12、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2:20-24 13、李爱芹,农民工阶层的社会排斥研究[J]。晋阳学刊,2007,2:47-50 89


14、李斌,社会排斥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2,3:106-110 15、李保平,关注社会和谐的多维视角——西方社会排斥概念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J]。长 白学刊,2006,2:67-69。 16、李保平,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模式及其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121-126 17、李春玲,城乡移民与社会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7,2:88-94 18、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 ,4:42-52。 19、李明欢,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厦门大学学报,2000,4。 20、李涛,农民工流动过程中的需求与障碍[M]。载李真主编,流动与融合——农民工公共 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论集,团结出版社,2005,6-30 21、李迎生,刘艳霞,社会政策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护[J]。社会科学研究,2006,6:100-105 22、李祖平,和谐社会的构建路径: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兼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关 怀制度[J]。学术交流,2006,4:131-134 23、刘畅,制度排斥与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社会福利,2003,7:4-7 24、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9:12-18 25、刘继同,经济排斥与社会边缘:广州市社区企业就业女工的经验调查[M]。载华人社会 中的社会排斥与边缘性,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政策研究中心,2003 26、刘少杰,后现代社会学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7、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J]。南开学报,2005, 1:23-30 28、彭华民,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9、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2006,7:115-121 30、钱志鸿,黄大志,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2004,1:54-60 31、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M]。载柯兰君,李汉林, 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6 32、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87-94 33、孙玉娟,潘文华,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透视及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和重构[J]。农业现代 化研究,2008,1:73-76 34、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 90


35、王桂新,罗恩立,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7,3:97-104 36、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J]。社会,2004, 9:10-12 37、徐志旻,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城市适应性:对福州市五区 132 户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分 析与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4,1:106-111。 38、杨绪松,靳小阁,肖群鹰,白萌,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政策研究——以 深圳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12:18-26 39、曾群,青年失业与社会排斥风险——一项关于社会融合的社会政策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6。 40、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3:12-20 41、张时玲,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2、张应祥,资源获得与城市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M]。载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 ——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82-92 43、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 社区的考察[J]。社会学研究,1998,5:58-71 44、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45 、 A., Giddens (2001) Sociology[M]. Cambridge: Policy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ing Company. 46、A., Jackson and K., Scott (2002) Does Work Include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the Labour Market on Family Income, Time and Stress. Toronto: Laidlaw Foundation 47、A., Saloojee (2003) Social Inclusion, Anti-racism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he Laidlaw Foundation. 48、A., Touraine (1995) Face a l’exclusion. Esprit, Quoted In W., Beck, L., Maesen, A., Walker, (Ed). 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49、A., Sen (2000)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 Anchor Books. 50、A., Walker, The strategy of inequality [M]. In A., Walker & C., Walker (ed), Britain divided: the growth of social exclusion in 1980s and 1990s. London: CPAG. 51、B., Perry (2002) The Mismatch between Income Measures and Direct Outcome Measures of Poverty.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New Zealand, Issue 19. 91


52、C., Crawford (2003) Towards a Common Approach to Thinking about and Measuring Social Inclusion. Roeher Institute. 53、C., Freiler (2002) The Context for Social Inclusion. Toronto: Laidlaw Foundation. 54、D., Gordon et al. (2000)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M]. York: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55、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port on Social Inclu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Employment and Social Affairs. 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 2004. 56、J., Voyer (2003) The Preconditions for a Constructive Social Inclusion Research Agenda. Presented at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CCSD/HRDC conference “Building a Social Inclusion Research Agenda”. 57、H., Silver (1995a) Three paradigms of social exclusion[M]. In G., Rodgers, C., Gore, J., Figueiredo,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responses. Genev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 1995. 58、H., Silver (1995b) Reconceptualizing social disadvantage: three paradigms of Social Exclusion [M]. In G., Rodgers, C., Gore, J., Figueiredo,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responses. Genev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 1995. 59、L., Richardson & J., Le Grand, outsider and insider expertise: the response of residents of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to an academic definition of social exclusion.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36(5). 60、R., Atkinson (2004) The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gentrification: New lessons for the urban renaiss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Housing Policy, 4(1):107–131. 61、R., Lenoir (1974) Les exclus: Un francais sur dix[M]. Pairs: Seuil. R., Omidvar & T., Richmond (2003) Immigrant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Canada. Toronto: Laidlaw Foundation. 62、T., Burchardt, J., Le Grand & D., Piachaud, 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1991-1995[J].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33(3). 63、U., Wagle, Rethinking poverty: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4(171) 64、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 (1996) An Urbanizing World: Global Report on Human Settlement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2


65、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1992)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6、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05) Theory at a glance: a guide for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M]. 67、WHO, HPR, HEP (1998) 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M].

9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